卓越校长的角色定位

2024-12-05

卓越校长的角色定位(精选8篇)

卓越校长的角色定位 篇1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在社会中, 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 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 组成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集。一个人不可能仅仅扮演某种角色, 而是同时拥有多重的角色。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 作为重要角色的副校长自然也属于一种社会角色, 但他不可能是单一的角色, 社会结构和学校教育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副校长这一角色的多重性。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主要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的职责明确了, 校长的角色地位也明朗了。那副校长干什么呢?简单地说, 就是协助校长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如何协助?如何管理?成功的副校长令校长器重, 受班子成员尊重, 让师生敬重, 在自己的岗位上大显身手, 作出贡献, 体现了自身特有的价值。但现实中也存在着这样几种类型的副校长:一种是“应付校长”, 整日忙于应付校长差遣, 应付会山会海, 忙忙禄禄又难有作为;一种是“逍遥校长”, 大事推给校长, 小事推给部门或下属, 结果什么事都不干, 悠闲自在, 俨然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一种是“好权校长”, 与校长争权, 给班子拆台, 唯恐天下不乱, 成了不受欢迎的主儿;……诸如此类的副校长大都找不准自己的位子, 不明确自己的职责, 当然也就难以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 甚至产生消极影响。怎样做才能算得上一名成功的副校长呢?我认为, 副校长至少要扮演好以下五种角色。

一、角色之一:副手

既然是副校长, 在学校中只能是副手角色, 充当校长的助手, 但毋庸质疑他是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成员, 其履行职责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校长的威信, 影响到班子的整体形象, 影响到学校管理工作。因此, 副校长要摆好位子, 坐正位子, 补好位子, 做个名实相符、不可或缺的副手。

首先要定好位子, 清楚自己的位置在哪儿。不管是“垒石原理”还是“木桶理论”, 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无论在公司企业或是机关事业单位里, 每一个角色都很重要, 都要站好自己的位置, 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才能发挥集体的力量, 完成共同的使命。副校长该如何定位呢?一甘做配角——岗位明确的副职, 以党支部为核心, 以校长为首席, 上对校长负责, 做校长的得力助手及政令的执行者, 维护校长威信, 下对师生负责, 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二乐做合作伙伴——有岗位职责的副职, 能与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相处共事, 密切协作, 各司其职, 互相促进, 不相互拆台, 不争权夺利, 不扯皮推拖;三争做要角——有岗位价值的副职, 不做摆设, 不充当虚职, 坚持原则, 依法治校, 不摇顺风旗, 不当墙头草, 坚持集体研究、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 有自己的立场、原则和见解, 有办学思想、管理艺术, 树立领导班子的权威, 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核心力量。

其次要坐正位子, 牢记该怎样坐好这个位置。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 副校长要以德为先、德以服人, 做到职位副而“五官”正;“嘴”不歪, 敢说话, 说真话, 说实话, 说公道话;“眼”不斜, 用全面、辩证、发展变化的眼光看人, 不戴有色眼镜;“耳”不偏, 不偏听偏信, 服从校长而不唯唯诺诺, 听得到师生心声, 听得进逆耳之言;“手”不长, 廉洁奉公, 不以权谋私;“腿”不短, 勤政勤学。当前社会, 投机主义、官僚作风、拜金主义盛行, 副校长要能够抵制住各种诱惑, 不管是在校园里, 还是在社会上, 都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副校长。

第三, 善于补位, 懂得不能死守一个位子。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整体, 共同肩负着管理学校的重任, 班子成员之间的补位是十分重要的。作为副校长, 不可“越位”, 但需要时应及时给校长补位, 主动应对, 积极担当;关键时主动为班子成员补位, 不怕事, 不误事;善补位, 补好位, 还要敢于承担责任, 不抢政绩风头。

副校长也要思“进位”。要有上进心, 要敢于挑重担, 做中学, 学中做, 随时做好“扶正”的心理准备和德才储备。

副校长要不时思考这些问题:位子坐对否?身子坐直否?工作到位否?是不是自己的加盟, 整个领导班子更有了凝聚力, 也更有了战斗力。

二、角色之二:分管领导

副职扮演的不仅仅是副手角色, 他同时是个学校分管领导。副校长作为学校关键的管理人员, 主管着学校某一重要领域——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总务工作、安全工作, 或兼而有之。一个称职的副校长, 应该在自己主管的工作方面有思路, 有办法, 有作为。比如一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 至少要会从几方面抓好教学管理:一要依据教育法律法规, 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来管理, 做到依法治教, 专业管理, 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二要建章立制, 根据学校实际, 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目标管理方案》、《奖惩条例》, 着力实施, 制度管人;三要狠抓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正常教学秩序所必须具备的, 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要从教学点滴抓起, 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抓起, 严格要求, 精心指导, 变规范要求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四要善于“授权”和选择, 大胆地授权于教导处等教学职能部门, 指导其开展工作, 选择即有选择地管事, 避免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五要抓好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管理离不开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需要教学研究, 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副校长既是管理者组织者, 又是教研员, 要亲身致力于研究一线,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 作为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要组织教师积极投入到课改实验研究中去, 并力争在课改实验中取得成果;六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尤其在人性化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管理难题上有所突破。有威信高水平的副校长普遍具有以下特征:1) 熟悉业务, 可能还是个“多面手”;2) 能独当一面;3) 有大局观念。

学校工作以德育为首位, 以教学为中心, 以总务为保障, 各方面工作都很重要, 缺一不可, 分管无肥瘦之分、无轻重之分, 更无权大权小之分。不管分管哪项工作, 作为副校长, 一要会谋事, 能根据上级工作指示、发展规划和学校实际确定自己的工作思路, 拟订工作计划, 既能从分管的局部的角度考虑问题, 更顾及到学校发展大局, 既有一盘棋的视野, 又有局部的创新路子;二要会揽事, 不误分内事, 不推疑难事, 主动承担起领导责任;三要会办事、办成事, 既能领会班子意见和校长意图, 不折不扣加以执行, 又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干好分内事的基础上, 协助其他领导或部门办成事。

三、角色之三:协调者

学校要发展, 以及这种发展的和谐, 十分需要副校长在校长的领导下去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工作, 也就是说副校长要充当协调人的角色, 处理解决比校长更具体更细微的各种关系。要协调学校内部的各个方面, 协调学校与外部的各个方面, 使存在于社会的学校这部“机器”有规矩方圆, 又能灵活运转。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学校管理已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学校的内外协调工作更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副校长, 要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 主动协助校长争取到多方的关心和支持, 特别是政策支持, 为学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配合校长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关系, 既会“公关”, 又善“私交”, 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良好沟通, 让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事务, 形成兴学重教之风,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协调好与其他学校的关系, 架设友谊的桥梁, 建立良好发展伙伴关系,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谋发展;要协调好学校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拓宽家校联系渠道, 实现家校良好互动, 办好家长学校, 办群众满意的学校;要协调好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副校长作为学校各部门的上级, 应该领导和组织学校各个部门围绕目标任务努力工作, 减少内耗, 形成合力;要协调好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释放自身人格魅力, 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 寻求从少数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向全员管理的方向发展;要协调好师生关系, 充当师生知心人, 构筑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总之, 学校是个充满人际关系的场所, 作为一个社会组织, 它本身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内外部公共关系作为基础。因此, 协调者角色是当今副校长所要扮演的很重要的角色之一, 副校长是桥梁, 是纽带, 又是公关经理。在需要理顺的诸多关系中, 最重要也是最难处理的是与校长的关系协调, 这又是当好副校长的前提。每一个副校长都要把自己当做是积极的主动的协调者, 而不是消极的被协调者, 如何充当这样的角色呢? (1) 善沟通, 良好关系从沟通开始, 副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思路想法、工作情况、问题困难等与校长进行交流, 交换彼此看法, 取得理解支持, 寻求帮助解决.经常性的沟通会让双方保持默契关系; (2) 当参谋, 副校长要充当“军师”角色, 能够为校长出谋划策, 提供建设性意见或建议, 这样才会博得校长的敬重和倚重; (3) 主动分忧, 在职务上与校长保持着上下级关系, 在工作任务面前却要有并肩作战的战友般的关系, 能主动为校长分忧减压, 揽活儿不揽权, 更不揽功, 正副职的关系会由此和谐而紧密; (4) 懂得包容, 校长也难免有缺点或过失, 善意的提醒或者是批评不会伤害双方的感情, 但嘲笑或者是恶意的打击、打小报告等不但无益于学校的发展, 反而会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 (5) 讲原则,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一个没有原则的副校长是不会得到校长尊重的, 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装糊涂、和稀泥, 这是协调关系的起码准则。

四、角色之四:带头人

现代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 管好了人, 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学校的发展就是“众人拾柴”的过程, 要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打造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 这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 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在教师这个群体当中, 副校长就是个“头儿”, 具有一定的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因此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整个教师队伍, 一个好的副校长他能带好路、领好头, 抓好队伍, 反之成为害群之马。

副校长要做师德的示范带头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 师德建设是师资建设的首位, 副校长要为师师表, 尤其在当前要带头在教师中提倡“三高标准”——高品位、高人格、高能力, 发扬“三种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实干精神。

副校长要做制度的模范带头人。践行学校基本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先行者、模范者。在师德教育与制度管理双管齐下的管理过程中, 副校长和校长一样, 都是制度的试金石, 教师的参照物, 应该是师德标兵, 是制度的垂范者和捍卫者。

副校长要做业务带头人。要在某一领域有较深的研究或者有丰富经验, 能引领一批人, 帮助他们在某一方面获得成长。

副校长还要做教师的贴心人, 成为他们可信赖的“头儿”。在现代学校管理当中, 师德教育、制度化管理固然重要, 人文管理不可欠缺。在今, 教师的心理特点及情感都有了新的变化, 像过去仅靠行政命令就一呼百应的情景已较少见, 空洞的说教又往往会引起教师的反感。教师也是人, 并有着比一般人更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他们需要舒适的物质生活, 更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 需要人们的关心、尊重、理解, 他们对精神的追求远重于对物质的追求。作为副校长, 有比校长更多的机会和老师们接触、交流, 要以人为本, 恰当地应用感情管理, 多采用如目标激励, 参与激励、领导行为激励、支持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 从政治上关心, 从思想上理解, 从工作上支持, 从生活上体贴, 让老师们信任你, 喜欢你, 亲近你, 成为老师情感的贴心人, 精神上的领路人, 有效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五、角色之五:教育研究者

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 通过教育科研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 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正是基于这一共同认识, 各级各类学校都把教育科研当做学校发展的发动机, 群众性教育科研蒸蒸日上。这样的一件学校发展大计, 一个科研群体, 迫切需要有理论基础扎实、经验丰富、作风正派、组织能力强、富有研究精神的学校校级领导来担任带头人。因此, 既是一名出色的教育教学管理者, 又是一位专家学者型的领导, 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也是每一位副校长应有的追求。与正职校长相比, 副校长少了许多行政性事务的缠身, 多了教育教学、管理业务的接触, 副校长完全有可能也应该成为教育业务的行家里手。一位科研型的副校长, 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壮大研究队伍, 丰富研究成果;一位科研型的副校长, 能强有力地控制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和质量, 用科学的教育思想领导学校, 提高管理效能;一位科研型的副校长, 能提高领导威信, 提高对内对外的影响程度, 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看来, 副校长要成为教育研究者, 是副校长特殊的角色地位决定的。

副校长如何扮演好一名教育研究者的角色呢?

一要研究专业, 研究教学。不管你从事哪种教育管理业务, 都要使自己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一定的要求。因此, 副校长要自觉进行在职进修, 深造本专业课程, 提高学历层次;要潜心进行专业实践, 大胆尝试, 敢于创新, 积累经验, 总结推广。

二要经常听课、评课。哪怕你是一个负责后勤的副校长, 你也要勤进教室, 经常性地参与各个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 了解他们的需求, 但不以领导者、检查者自居, 而是把自己当成他们当中的普通一员, 和教师们共同探讨课堂教学规律, 针对热点, 找出难点, 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改进教学, 提供帮助。

三要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副校长要从解决学校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入手, 主持至少一个课题研究项目, 同时还要是个积极的研究者。学校的课题研究成果, 有赖于全体教师共同来创造,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副校长主持课题研究, 参与并引领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的研究与推广。

副校长的角色职能当然远不只这些, 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扮好了以上五种角色, 只是履行一名副校长最基本的职责, 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且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副校长将要扮演更多的角色, 副校长会是越来越复杂的角色集。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副校长绝不是闲职, 更不是虚职, 是要职。倘若把校长比做是一根中梁的话, 那么副校长便是柱, 都是学校的顶梁柱, 让我们用整个的心做整个的副校长吧!

参考文献

[1]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成城.中国教育行政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3]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宋扬.试论现代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及角色冲突[J].中小学学校管理, 2001, (4) .

[5]秦德林.现代校长必须成为教学研究者[J].中小学学校管理, 2001, (4) .

卓越校长的角色定位 篇2

【关键词】“卓越计划” 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94-01

“卓越计划”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简称,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1]“卓越计划”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拔尖人才,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卓越的师资团队、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实践基地的创建固然重要,但政治思想教育、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都包含在内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其作用在于坚定卓越人才的共产主义信念;培养卓越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提高卓越人才的实践能力;加强对于卓越人才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锻炼卓越人才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对卓越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与创新有助于卓越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卓越人才的稳定与发展。

二、辅导员在“卓越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

“卓越计划”的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顺利进行的前提在于学生思想稳定,学生的素质拓展是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展开的。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能较为直接的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辅导员在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思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卓越人才”的培养效果。

从目前被列入“卓越计划”的高校来看,许多高校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品牌专业或重点学科。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卓越计划”遇到一些瓶颈,重专业、轻通识;课程设置坚持“学科本位”;课程设置无特色;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滞后等。被列入“卓越计划”的学生易出现迷茫、自信心受挫等现象,认为被贴着“卓越”的标签接受一样教育,甚至认为自己是“卓越计划”中的“小白鼠”。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的作用更为重要。辅导员不仅是学生工作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也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在新的形势下应进行角色的重新塑造和定位。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辅导员的角色塑造和定位

1.卓越精神的引路人和播种者

作为“卓越计划”的学生辅导员,首先必须具备卓越的品质,通过言传身教将这种品质播种在学生的心中。“卓越计划”在我国是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在理论体系不完整、成功实例少的条件下易走入误区。调查显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卓越计划”对象往往满怀信心和希望走入大学,面对各种不如意,加上“卓越”光环和标签给予他们的压力,这些骄子们往往会随波逐流,逐渐偏离了原预设轨道。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将“卓越精神”始终贯穿其中,不断地强化精英意识,引领大学生去冲击人类文明各领域的巅峰。辅导员要“博古通今”,并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借此获取学生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追求和成就卓越。

2.卓越人才的发掘者和培植者

卓越人才的闪光点不只在课程学习上,综合素质不仅仅靠学业成绩来评判。学生工作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团学工作、学风建设、班团干部的培养、组织学生活动、心理咨询等。每一个模块都可以作为发掘人才的平台,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模块综合考查培养对象、发掘并有意地去培养。

要做好发掘者和培植者,辅导员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味,学会“慧眼识珠”,本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在尊重大学生合理愿望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卓越品质的培植。

3.成长规划的设计者和指导员

在大学校园里,许多学生无目标、无计划地学习和生活,经过了高考的重压进入相对宽松的环境,变得失去了目标和信念等。这些现象毫无疑问也会体现在接受“卓越计划”的学生身上。辅导员应在“卓越对象”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做出引导,并帮助学生设计适应自己的成长规划,成为卓越计划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辅导员不仅仅要做成长规划的设计者和指导员,同时也是学生成才道路上的陪伴者。用卓越理念强化意识,用卓越品质培植理想,用卓越精神引领拼搏,用卓越服务铺就道路。

4.卓越计划的组织员和督导员

“卓越计划”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文明培养人才。人才流失的现象目前在我国显得尤为严重,因此在卓越计划对象里培养学生党员显得尤为重要。当今世界是开放式、多元化的,大学生受到了各种思潮的冲击。“卓越计划”不能成为人才外流的“温床”,应该是为国家培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顶梁柱”。

“卓越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辅导员在其所独有的“桥梁和纽带”角色定位中应加入“督导员”这一角色。以学校的“卓越计划”为核心,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专业教师,监督计划的实施和开展,学会换位思考,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督促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也能将学生的诉求及时反馈给学校。

参考文献

1 闫冰、李健.“卓越计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初探[J].文教资料,2012(1)

校长的三种角色定位 篇3

校校长长是是“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灯提醒车辆和路人什么时候可以走, 什么时候必须停, 什么时候转左, 什么时候转右, 提醒车辆和路人遵守交通规则, 否则交通就会陷入瘫痪, 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校长是什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校长就是要充当“交通信号灯”的角色, 校长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告诉教师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只有用制度去规范教师, 用制度去引导教师, 学校发展才不至于陷入混乱的局面。“无规矩不成方圆”就道出了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校长要把“交通信号灯”的角色做好, 就要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并依据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一个好的制度可以让优秀的教师越来越优秀, 让不是很优秀的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一个差的制度却容易让优秀的教师变得越来越懒惰, 学校也就越来越混乱, 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校长要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来管理学校。

校校长长是是“导航仪”

仅凭经验, 车辆只能在自己相对熟悉的路面上行驶, 没有导航仪, 车辆很难真正地远行, 找到准确的位置。要使学校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校长的引领非常关键, 因此, 校长要充当“导航仪”的角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要想评价一所学校, 先要评价这所学校的校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一个好校长, 就是一所好学校。”可见校长对学校的引领是多么重要。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 又是学习的引领者, 在管理与引领教师时, 应该把教师的职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 只有教师得到了发展,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只有师生共同进步, 才能让学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 校长应该支持教师发展, 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发展平台以及施展才华的舞台, 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及成就感, 唤醒和激励教师自我完善, 自我实现, 即做到“己欲达而达人, 己欲立而立人”。

校校长长是是“发动机”

没有一个好的发动机, 再好的车也只是一堆废铁, 发动机是一辆汽车的核心, 也是汽车的动力之源。学校发展的好坏, 关键在校长, 所以校长就是学校的“发动机”。为什么一些濒临撤并的学校, 在更换了校长之后办得风生水起, 有的甚至成为全国的知名学校?这些即将撤并的学校, 只是更换了校长, 教师还是那些教师, 生源也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 教学设施也没有明显的改善, 是什么魔力让这些学校“起死回生”?我认为校长功不可没, 是校长为学校注入了新的动力, 是校长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 校长充当了“发动机”的角色, 正是校长的带动, 学校才实现了发展, 可以说, 校长是学校的动力之源。当然, 校长不但让师生们都“动”起来, 自己也要常“加油”、常“充电”,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把“发动机”的角色扮演好。

卓越校长的角色定位 篇4

魏书生认为作为教育者“选择的角色不同,决定着教育效果的不同。”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两个矛盾:第一,社会对学校教育水平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校长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但是,现实中,由于行政工作越来越繁、难、杂,校长研究教育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少。第二,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素质教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有高品位的校长来管理和引导学校。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校长传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功利倾向明显,有的校长仅仅像“一个理财的专家和能手”,有的校长则像“应试教育的统帅与专家”,缺少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两个矛盾反映了教育发展中的不和谐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校长必须从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中受到启示,必须具备清醒的自我意识,对自己应有正确的定位。

一、校长要有面向明天的教育梦想。

魏书生认为“每项有利于人类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倘用一种神圣的态度去对待、去做,一定能将这工作做得很神圣。”他主张一方面用缩小镜去看宇宙、看世界,另一方面又用放大镜、显微镜去看自己从事的职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是的,时代呼唤教育家,作为一校之长,要根据当前发展的实际以及本校的实际,进行深入地思考,形成独到的教育思想,不仅要关注如何提高学校的管理与办学水平,还要更多地思考如何从较高层面规划学校的发展,以校长的教育理想来引导教育实践,以校长的办学激情带领全校师生建设学校的未来。

优秀的校长心中一定要有学校发展的蓝图,有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想。同时,校长的内心还应充满办学的激情,并能用自己的激情点燃每一位师生心中的火炬,让每一位师生心中都有一种为实现共同目标而愿意全身心投入的冲动和为之奋斗的工作热情。这种激情与理想源于校长对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源于对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教育未来的理解。校长应超越现实的教育现状,有面向明天的教育梦想。

首先,作为教育者,校长要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脉搏和取向,善于学习,善于敏锐的捕捉最前沿的信息,并将它融入自己的教育理念之中。比如对新课程理念的内化:为了落实“着眼素质,关注终身发展”,我们不光重视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生存的本领,让学生充满拥抱生活的激情。基于此,我校提出了“生活德育”“发展性教学”“人格与心灵优先培养”基本教学思想。

再者,作为教育者,校长应该成为总结经验的先行者,先进理念的倡导者、推行者、实践者。我校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思想,如“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梦想”的素质教育理念,“社会共同参与”的有区域特点的现代办学思想,“双向成才”的教师队伍激励思想。我校要求学校管理者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深入教师办公室,与教师对话。深入学生中,了解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要求和真实想法,在实践中研究教学,推进教学。为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努力开拓,勇于实践。在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教育现代化工程,以办学条件的现代化为突破口,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校学校先后投资200 多万元建成了图书室、阅览室、劳动室、科技活动室等十几个专用教室。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使用和研制力度,所有教师均能熟练运用多媒体上课,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也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自行研制的 CAI 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评比一等奖。通过建立完备的激励制度,鼓励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微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把那些难以用语言讲清楚的知识由浅入深、形象直观地传授给学生,使一些原来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形成认识上的内驱力,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一种丰富协调的美感把学生导入知识的领域。学生情感因素的参与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投入,增加了学习的自觉性、兴趣性和易接受性。

二、校长要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策略。

在教育者如何发展自己的问题上,魏书生主张在“借他人之长处补自身之短”的同时要坚持自己的长处并进而“努力发展自己的长处”。是的,教学理想是一种目标,而要把理想变为现实就必须通过人性化管理去“设计学校”。

1.教师队伍要充满活力。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建名校的关键在于建成一支教育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双向成才”的理念,即学校不仅是培育学生成才的摇篮,也是造就教师成才的沃土。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把学校变成学生成才的希望的摇篮,另一方面还要为教职工的发展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和尽可能优越的条件,使他们在教学或者服务的过程中成才。作为校长要不断地激励、监督、帮助教师在不断地探索中形成他们的教育理想,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舞台。为此,我校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师资队伍。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订阅两种以上的业务报刊;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有关的教学改革理论;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教科研理论学习交流活动;定期举办专家报告会,引导教师深刻认识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作用、教科研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省内外各类名校的教学改革经验,以及素质教育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等,让广大教师真正感受到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位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实现教师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同时,我校加强教改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学习、业务讲座、参观考察、汇报交流、专题研讨、名师指导等多种形式,使骨干教师不断更新育人观念,提高教学研究的理论水平,掌握各种教科研技能。多次组织他们到北京、杭州、济南、青岛等科研先进区域进行考察学习,不仅让他们开阔了眼界,也加速了骨干教师的成长。这些激励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型”“专家型”转变的积极性。

2.学生群体要富有个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多种知识,但是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我校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在实小的校园里享受成功的喜悦”是我们的教育追求。学校精心营造学生个性成长的氛围,让学生在不断张扬的个性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在享受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生命的幸福。我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

3.校园文化要颇具内涵。校长在设计学校时往往只重视物质形态的建设而忽视了学校的文化环境。一所好的学校应该具有润物无声的校园文化。我校提出“让实小校园成为一个温馨家园、生态公园、文化的摇篮、成长的乐园”的校园设计思路。通过长期的建设,一个充满生机和文化韵味的实小校园成了社会一致赞誉和学生们向往的地方。

三、校长要有以人为本的管理智慧。

魏书生在教育管理中主张管理要合情适心。他说“规章、制度、法律如果制定的科学,符合人们的心理,那么,不用人盯着、看着、监视着,人们也能自觉遵守了。”这正说明教育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现代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应该走向智慧与艺术,当前的学校管理应该致力于工厂型学校管理的终结与文化型学校的建设。

1.淡化管理,强化服务。为全校师生服务应该是校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全校师生服务,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首先,校长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全面关心师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次,要为教师开辟参与管理的舞台,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听取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的批评监督等。再者,要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成就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作为校长还要成为连接全校师生与上级领导之间的桥梁,及时向师生传达上级指示,向上级反映师生的意见、要求和疾苦。

我校为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积极创设创新教育氛围,丰富各种激励手段,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打造教师新形象,促进教师向高层次发展。通过科研专题会议、专题研讨、“立

标学标”、业绩考核对教改、科研优先考虑等具体措施,激励教师们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学校提出了“不懂教改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懂教改的老师不是好老师”的口号,“教改不求人人做得很好,但求人人都要很好的做”,学校与每一位教师签订了“教改目标责任书”。这样,以群体带动个体,以集中拉动分散,既利用了整体优势,又充分发挥个人特长,达到了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2.淡化考核,强化指导。学校在内部管理机制上要更多地体现现代化管理意识和人本思想。学校管理的基本指向是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的本质是“师生的发展”。根据这一管理理念,我校明确提出了学校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促进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的生命的发展”,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变“法官”为“医生”,要真心实意地帮助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发现问题,充分体现管理者的引导智慧。在“诊断性对话”之后开出“诊断的药方”,在愉悦的气氛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协同努力。

3.淡化刚性管理,加强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具有激励、凝聚、约束等功能。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即对学校的全体师生具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量。刚性管理是基础,刚柔并存是过渡,柔性管理是目标,是管理水平的最高境界。我们中小学的校长熟悉的是刚性管理,生疏的是柔性管理。要想实现高水平的管理,实施学校文化建设是必要条件,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人文氛围,去引导师生提高素质,逐步由刚性管理过渡到刚柔并存最后达到柔性管理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校长的角色定位 篇5

对以往校长角色

的反思

在新课改以前,我国长期实施高度统一的指令性课程范式。在这种课程范式下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都习惯于上级部门的安排和管理,校长是课程和教学的忠实执行者,他们工作的重心往往是以教师课程运作的规范性、操作性、有序性和规律性,作为教学教研管理的基本目标,以抓升学率为学校办学价值的追求。不可否认,这种课程范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是由于教师、校长对学校课程进展长期处于被动执行、实施,缺乏独立的开发和创新,从而导致课程执行陷入封闭、僵化和统一的指令性范式而难于摆脱,抑制了学校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以及个性化课程的形成,也抑制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的研究和创新以及创造力的发挥。同时对教师的管理上也是只注重理性管理,重物不重人。“这种以物为本的管理方式导致课程都围绕着‘事物’(如学校的管理、校规、管理原理、财务计划以及学校组织)而展开。”而不是围绕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需要而展开。在对课程评价方面同样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和学生是否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易于操作却缺乏科学性。鉴于此,通过对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进行反思,重新定位中小学校长的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下校长角色

的定位

1.新课程思想、观念的推广者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改革。要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首先使他们认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握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精髓。但许多教师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加上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够,担心自己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而对新课改怀有一种抵触情绪;或认为课程改革是校长们和专家们的事情,对本校课改的目标是什么,课改中的教学方法如何改革等,都不清楚。因此,校长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教师更新观念,将新课程的理念在校内进行推广,让广大教师理解新课程、支持新课改、认同新课改。而这就要求校长自己的观念首先必须更新。因此,校长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者。西方学者斯佩克(Marsha Speck)在其著作《校长角色》(The Principal ship)中,认为校长作为教育者,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不断地学习并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行为进行反思;

(2)在学校内建立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共同的长远目标;

(3)理解学生的需要及他们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4)实施教学计划并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5)建设并提升校园文化。

因此,校长应该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国家实施课程改革的背景;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吸收关于新课改的信息。只有校长自己本身把握了新课改的理念,并从内心认同新课改,他才会自觉地运用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去指导和管理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带动学校的教师角色行为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使他们积极的投身到新课改中去。

2.课程实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课程实施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作为校长,他的领导职能就是要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发展规划、计划并用于指导学校的管理活动。斯佩克认为,校长作为领导者的职责是:

(1)准确定位学校的现状;

(2)预设学校的远景目标;

(3)与全校师生达成共识;

(4)决定学校的变革;

(5)制定并实施变革;

(6)自我规划;

(7)授权给员工或社区;

(8)建立信念;

(9)监督和评估学校的发展;

(10)展示宣传学校所取得的成就;

(11)关心员工、学生和社区;

(12)激励学校员工和学生。

因此,校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改革的目标、方案和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充分挖掘本地课程资源,合理利用本校资源,为实施新课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新课程所要求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价值。可以说,新课改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更对校长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许多情况下,决策权下放到学校导致权力在学校高层集中。在规模较小的学校,权力通常集中在校长一个人手中。但在较大的学校,校长则逐渐在他的周围建立起一支有凝聚力的高级管理队伍。课程改革离不开学校教职工及其他校领导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校长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同时,还应当善于分权,要把部分课程开发权力交给身处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并定期地主动和教师沟通,关注教师在课改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障碍并尽力给予解决。同时,少数教师对课改的抵触情绪也应该通过说服、鼓励的方式协助解决而不能单靠行政命令去强迫。

3.课程资源的整合者和提供者

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离不开相应地课程资源的支持。要让教师从原来的国家课程“消费者”转变为课程改革中课程的“开发者”,就必须给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这种资源既包括硬性资源如:教学设备、实验室、学习材料等;还包括软性资源如:支持课程改革的校园文化、教师培训、校长的情感支持等。新课程的实施一方面需要配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而校长可以通过对学校已有和潜在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为课改实施所用。软性资源在特定的背景下比硬性资源更为重要。校长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在全校形成一种“人人谈课改,人人做课改”的氛围,让教师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同时注重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新课改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惑,而最有效的帮助就是同伴互助,新课改需要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支持;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教师培训遵循回归学校、回归教师、回归教学实践的理念,走校本教研之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课程开发与实施奠定必要的人力基础;校长还应时刻关注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障碍,及时提供帮助,特别是情感上的支持,更能让教师感受到一种人文关怀;同时对教师在课改中的成绩、进步给予表彰和鼓励,要争取让教师把课程改革看成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

4.学习型学校创建的推动者

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组织形态还是科层制。科层制管理强调制度性和规范性。理性是管理的最大法则,体现在学校,就表现在校长以校章校规和行政命令来管理学校,同时强调等级和权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她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区人士等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改革中来搭建一个平台。学习型学校应具备以下各项相互关联的特征:

(1)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

(2)个别教师应该是不断的学习者;

(3)鼓励教师和其他同仁共同合作或相互学习;

(4)学校为一学习系统的组织;

(5)学校领导者应该成为学习的领导者。

因此,校长要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减少组织层级,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在教学过程的实践中总结出理论,让教师形成一种自我反思意识,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等等都可以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加以保障;因此学习型学校的建立,对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是非常必要的。而校长在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学习型组织中,新的领导者所专注的是更奥妙及更为重要的工作,在学习型组织之中,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他们负责建立一种组织,能够让其他人不断增进了解复杂性、理清愿景,和改进共同心智模式的能力,也就是领导者要对组织的学习负责。”因此校长是学习型学校的形成的关键人物,没有校长的认同和推动,就不可能有学习型学校的产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推进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发展。

5.课程评价的改革者和促进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重要枢纽。要落实课程改革,评价改革是重要的配套措施,尤其是考试改革。课程评价观的转变是新课改顺利实施的前提。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诚然,这一科学体系的建立并非校长一个群体所能促成的,她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她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校内评价即学生、校长、教师之间的评价,也包括校外评价即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及校长、教师工作的评价。就校长而言,首先,他必须转变课程评价观念,从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学校系统内部建立科学合理易行的评价体系。以往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用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和学生是否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而新课改下的课程评价,立足点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创新,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没有自主性和创新性。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没有固定的参照模式,也不能靠分数来简单评价的。其次,校长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学生家长、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工作的评价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外界对学校工作的评价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长对教师工作评价的态度以及转变课程评价观念的决心。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评价最主要的就是看分数或升学率,一旦学生分数下降,升学率下降,家长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学校及校长施压。因此,校长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协调,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校长还要与上级行政部门经常沟通,把自己的课程改革新理念汇报给上级,求得支持和理解。最后,校长在评价形式上应该更多地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评价的目的从考核教师教学水平优劣变为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

卓越校长的角色定位 篇6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法学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 即指在教育系统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1]董必武先生曾指出, “办学校要有四个条件:教书的人;教材;学生;钱。钱占第一位, 主要是人的问题。”[2]2011年12月23日, 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提出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总体目标是, 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 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体制, 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法律人才。根据这一总体目标, 在主要任务里又提出了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恰好为切实转变新形势下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法学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意义

(一) 法学教师角色转变是建设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的必然要求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学师资队伍是教育部提出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是整个计划得以实施的核心环节。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转变法学教师的角色, 才能完成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学人才的目标, 否则上述计划很难得以实施。因为法学教师在整个法学教育中始终具有主导的地位, 法学教师能力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法学人才培养质量。因而法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 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法律人才。

(二) 法学教师教师角色转变是法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

根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我国要建设80个左右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建设20个左右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建设20个左右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这为法学教师的角色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上述目标, 全国高等学校法学院校要及时对其法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 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是着重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而实施新的培养方案的关键还在于法学教师。

(三) 法学教师角色转变是进一步推动其科学研究的重要要求

科学研究是高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科学研究是提高法学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正如前苏联一位科学家指出:“在大学里, 教学不应该脱离科研, 科研没有教学照样发光、燃烧, 但是教学没有科研, 尽管它的外表多么诱人, 仅仅闪烁而已。”[3]毋庸置疑法学教师是法学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而从目前法学教师的科学研究情况来看, 法学教师侧重于对法学纯理论的研究, 科学研究项目往往来源其法学理论研究, 缺少来自于法律实践中的课题。因而, 转变法学教师角色以后, 法学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参加法律实践, 从法律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科研课题, 从而达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密切结合, 使法学理论真正为实践提供指导。

二、传统体制下法学教师的定位及缺陷

(一) 法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

从目前全国法学院校对所招聘的法学教师的基本条件来看, 绝大多是法学院校都要求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而取得博士学位的这些人员往往是来源于从高校到高校的, 所谓的高层次人才或者是高学历人员, 招聘时所进行的笔试和面试的内容, 往往也是法学理论方面, 很少涉及实践层面的问题。由于这些人员很少从事过法律事务工作, 因而引进之初, 其知识结构就有很大的缺陷, 法学教师只要熟悉教材就可以很容易应付课堂教学。再加上引进以后法学院校又忽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而现有的法学教师队伍难以有效地胜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任务, 这直接导致了“法科学生的知识储备、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等应用型素质存在严重缺陷。”[4]

(二) 法学教师的队伍结构存在缺陷

如前所述, 目前全国法学院校法学教师的入口途径, 主要是根据法学院校学科发展的需要, 公开招聘博士毕业生, 因而法学教师队伍往往都是清一色的高学历人才。而法学院校很少从法律事务部门招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法律职业人员, 作为其正式的员工。因而, 整个法学教师队伍存在着理论型教师充足而实践型教师不足的结构性缺陷。一些法学院校虽然也聘请了一些法律实务部门的法律职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有时也会通过做讲座等形式参与法学人才培养, 但兼职教师参与法学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和机制, 兼职教师的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实际上兼职教师有名无实。

(三) 对法学教师的培养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

从各个高校的情况来看, 学校对教师包括法学教师的培养与评价体系中过于重视对教师的科学研究, 忽视教育教学研究, 绩效工资的高低往往取决于科研成果级别的高低。也就是说, 教学再优秀, 如果科研成果的级别不够, 仍不能获得学校划分的职称级别, 相应的也不能拿到高级别的绩效工资。由于科研压力, 而且科研好坏直接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法学院校一般也没有提高法学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法学教师提高其实践能力的主观能动性, 不利于提高法学教师进行法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法学教师定位及其素质结构

(一)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法学教师定位

对于新形势下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如彭金治教授认为, 法学教师的角色应当是“教书育人和实习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5]。有些学者认为法学教师的角色应当是法学家、法律家、教育家。以上观点都在强调法学教师角色中的社会属性。埃尔曼将法律职业分为五类, 其中第四类是法律学者[6], 法学教师应属于第四类, 而且在法律职业群体中居于核心地位, 因为其他法律职业群体大体上都是经过法学教师的培养而建构的, 即我国培养法学人才的主要途径还是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根据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的要求, 应进一步转变法学教师的法学教育理念, 法学教师应承担“为学生传递法学知识、实践技能、法律价值”的角色。

(二)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法学教师的素质结构

1. 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法学教师具备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是其进行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首先, 作为法学教师来讲首先应系统掌握法学学科的专业知识, 其中应重点加强对自己所授课程知识的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其次, 应掌握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法学与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应适当地掌握这些相关学科的知识, 这有利于使法学教师掌握这些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法律思维, 拓宽学生的视野。再次, 应掌握适当的实践教学知识。法学教师掌握适当的实践教师知识, 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在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 应掌握一些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法学专业的教师不同于师范专业的教师, 师范专业的教师一般都经历了教学方面的专门训练, 上岗之前都掌握了教育学、教育方法论以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因而引导学生学习方面更具有前瞻性和目的性。而法学教师在上岗之前, 仅仅经过较短时间的岗前培训, 缺乏系统的训练, 更没有掌握与教育学相关的知识与教育学生方面的客观规律, 因而难以探究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法学知识。

2. 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

法学教师应具有将法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法学学习方法和形成法律思维, 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

在理论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法学知识以及法学名著的阅读, 使他们进一步热爱法学专业, 逐步树立公平、公正的法律思维。理论教学中应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法律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 寓教于乐,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特别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而法学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其提高法律理论素养以外的必修课。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 使学生尝试模拟法官、模拟检察官以及其他法律职业的角色,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使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尽快融入法律实务工作。

3.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7条关于教师取得教师职务前提条件的规定, 教师应具备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目前各个高校在聘任新的教师时非常注重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知识的培训。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 法学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有利于更有效地指导其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法学教师是我国法学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科学研究能力主要是紧密结合法学教师各自的研究方向, 结合法学教学和法律实务逐步提高。法学教师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也有利于促进其教学, 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法律人才。

4. 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法学教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 “为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提供价值体系和精神理念。”[7]要完成这一任务, 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首先应热爱法学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要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法律人才的高度, 立志献身于法学教育事业, 爱岗敬业, 刻苦专研, 积极为学生服务。其次、应具备公平、公正、正义等职业道德素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及人格魅力去教育和感染学生, 向学生传递法律的理念和价值, 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依法治国、公平正义等法治理念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法律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力求实现社会的正义和公平。

参考文献

[1]钟守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定位[J].教书育人, 2005 (10) :44.

[2]董必武.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 375.

[3]王伟廉, 邬大光.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3:65.

[4]郭峰.法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训练和法律实践[J].法学杂志, 2007 (6) :24.

[5]彭金治.高校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及其教学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 2009 (7) :32-33.

[6][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 (中译本)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0:105-106.

试论当代中国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 篇7

关键词: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教育家型

一、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式的人物

大学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和思想的城邦, 是追求学术与探明真理的神圣殿堂, 也是培育天下英才的摇篮。大学是人类的知识工厂和思想的宝库, 是科技进步的“孵化器”, 更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掌舵者和领路人, 对大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要想评论一个学校, 先要评论该校的校长。”[1]诚如是。纵观中外高等教育史, 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上一些知名大学往往与一些大学校长的名字连在一起, 诸如威廉·冯·洪堡之于柏林大学, 阿什比爵士之于剑桥大学, 康普顿之于麻省理工学院, 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国外如此, 国内犹然: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的崛起也与一群卓越的大学校长密不可分, 蔡元培以其“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治校理念造就了北京大学的辉煌时代;张伯苓白手起家创办南开大学, “三育并进, 公允公能”的办学理念使得南开大学卓然独立;竺可桢虽是著名的气象学家, 但曾留学美国, 在其执掌浙江大学期间, 培育了“求是”的校风, 浙大也被时人称为“东方的剑桥” (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语) 。总之, 一流大学的发展必须依赖一流的大学校长, 平庸的大学校长只会导致大学的平庸。近年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国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的日益高涨, 大学扩招的政策应运而生,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惊人, 已然迈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 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诚然,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望是美好的, 但清醒的人都知道这注定是一条艰辛而又漫长的道路。在现代社会中, 大学的功能日益丰富。除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外, 也有学者提出了它的文化引领功能及国际交往的功能。作为大学的领路人的大学校长因此也就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社会给予了他们太多的期望, 合理定位当代中国大学校长的角色, 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健康发展, 对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具有积极的意义。我认为, 大学校长必须走职业化发展之路, 做教育家型的校长, 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的发展。

二、大学校长必须是职业化的校长

当代中国的大学校长着实忙碌, 既要主持重要的国家课题组、搞科学研究, 又要给研究生上课、担任博士生导师, 还要作为学校的最高领导奔走于各色会议, 这么多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恐难胜任。那么什么才是他们最应该做的事情呢?毫无疑问, 大学校长的最大任务就是治校, 全心全意地治校。他们应该时刻思考着自己大学的发展之道、图强之路, 锐意改革, 开拓进取, 根据本校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条件, 合理定位大学的发展之路, 找出自身与其他学校之间的差别与优势, 走出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若要使大学获得更好的发展并向一流迈进, 大学校长必须心无旁骛, 走职业化发展之路, 即以全心全意治校为天职。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他师承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 是一位出色的创造教育家, 多年前就曾撰文论述了“整个的校长”。他说:“分心的人是个命分式的人, 不是整个的人。整个的人的中心, 只放在一桩主要的事上。他的心分散在几处, 就是几分之一的人。这些人包括兼差的官吏, 跨党的党人, 多妻的丈夫。俗话说‘心挂两头’就是这类人。这类人是命分式的人, 不是整个的人。”[2]所谓命分式的人就是身兼数职的人, 而整个的人则是将精力只放在一件主要事情的人。他进而又论述道:“试问, 世界上有几个第一流的学校是命分式的校长创造出来的?国家把个整个的学校交给你, 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个整个的校长。”[3]最后他总结道:“总之, 为国家教育计, 为个人精力计, 一个人只可担任一个学校校长。整个的学校应当有整个的校长, 不应当有命分式的校长”。[4]先生之论然也。全心全意地投入一件事, 才会事半功倍。先生所言“整个的校长”其实就是指大学校长必须职业化。大学作为培育国家精英分子的教育机构和追求真理的神圣殿堂, 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它既关乎莘莘学子的学业前途, 又关乎国家之未来与学术之兴盛。如此重大之责任难道应该由“命分式的”校长去完成, 而不是由一个“整个的”校长去担负吗?

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曾撰文论述了职业化校长的三种类型, 即学者化的职业校长, 此类校长主要活动于19世纪末到1949年建国以前的半个多世纪, 如蔡元培、梅贻琦、竺可桢等;革命化的职业校长, 他们主要成长和任职于从延安苏区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如吴玉章、匡亚明、朱九思等;双肩挑的学者型的校长,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任大学校长的基本上皆属此类。窃以为, 双肩挑的学者型的校长并非属于职业化的校长。虽然他们大多是著名的专家、学者, 甚至是院士, 但并不必然是一位出色的大学校长。因为他们既要从事学术研究, 又要从事学校管理, 精力分散, 不能够集中精力治校、谋求学校图强之路, 不利于大学的长远发展。或许英国大学校长的任职条件可为我们提供借鉴。英国大学校长的候选人一旦当选校长, 必须停止所有的学术活动, 并交出自己的实验室和实验课题, 否则就不能履任。由此可见,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大学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大学要发展,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必由之路。

三、大学校长必须是教育家型的校长

倘若一所大学交由一位不懂教育的人去领导, 是这所大学的不幸, 也是国家的悲哀。邓小平同志曾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学领导人“至少应该是懂得教育的, 有管理学校专长的专业人士”。[5]大学既是旧的文化和知识的传承所, 又是新文化和新知识的诞生地。大学以其培育英才和科学研究的成果发挥着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引领社会风尚, 守望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因此大学校长必须谙熟教育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的模式, 研读教育学经典著作, 提出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并付诸行动, 培育大量的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人才, 即大学校长必须是教育家型的校长。何谓教育家型的大学校长呢?

首先, 他应该酷爱教育事业, 执着地追求教育的真谛。

目前我国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长对外代表学校, 对内管理校务, 大学校长往往带有一定的行政级别 (厅级、副部级等) 。人们在意识中已经把大学校长当成了官员。但是大学校长能否以具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官员自居呢?答案是否定的。大学不是衙门, 大学校长更不能成为官僚。大学以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其核心职能, 因此大学校长不应该以官本位来领导大学, 而应以学术本位或教育本位来培育英才。他应该反复思索诸如大学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这些问题, 并和众多的师生一起在丰富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学生的成才之路和大学的成功之道。

其次, 他应该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积淀, 能提出独特的治校理念。

作为大学的管理者, 大学校长必须熟读经典的教育学著作, 潜心研究教育理念, 并能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条件, 提出符合大学自身特点的治校理念。中外教育史上有许多经典的教育著作传世, 诸如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法国卢梭的《爱弥儿》, 等等, 这些著作虽年代久远, 但其中蕴含的教育理论精华却历久弥新, 大学校长应该研读它们, 并汲取其中养分, 借以思索大学的发展之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些著名的大学校长都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大学理念, 例如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先生以其“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使得北大一改往日的颓废, 重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梅贻琦先生以其“大师论”彪炳教育史, 也造就了清华大学的学术盛誉;竺可桢主政浙江大学期间, 培育了浙大“求是”的校风,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的理念也成为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我国现代大学的办学方向的趋同与大学校长没有自己鲜明的治校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近年来, 合并风、升格热愈演愈烈, 甚至出现了“千校竞一流”的场面, 不能不说是一种病态。须知, 并非所有的高校都可以争当一流, 在世界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美国尚有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高级技术学校之别, 何况我国呢?大学校长必须结合本校的历史和现实, 合理定位本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找准符合自身的治校理念和育才模式, 只要办出特色, 培育出良才, 就是成功的大学。我们的一流大学应该多样化, 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也有一流的职业技术学院。例如武汉枫叶国际学校的成功办学就印证了教育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发展。“据悉, 武汉枫叶国际学校2010届高三毕业生有75名, 是该校在武汉建立以来的首届高中毕业生。除一名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之外, 其他学生全部被美国波士顿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等国外名校录取, 均取得了人生阶段性的成功, 这些毕业生均对在枫叶国际学校的三年高中生活满怀留恋, 学生家长对枫叶国际学校十分感激, 享受着孩子成功的快乐和幸福”。[6]如此骄人成绩的取得源于该校的教育改革和创新, 该校宣布其学生不参加国内的高考, 不搞应试教育, 平时也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上。可见, 规模和综合程度不是衡量大学优劣的标准, 特色发展才是大学发展的真正法则。

最后, 他应该锐意进行改革, 积极开拓进取。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则通, 通则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领域是一块伟大的实验场地, 发展个性、教育技术需要随之改变。”[7]教育史上一些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的产生无不得益于其丰富的教育实践。柏拉图的“学园”, 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 陶行知的晓庄师范学校, 都是一块块成功的“教育实验田”, 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而且成就了他们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但是, 一些大学校长似乎缺少一股锐意进取的力量, 任职长达十数年, 但学校改革仍未有丝毫进展。为何?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直接任命产生, 而非由民主选举产生, 他们的工作需要向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并得到他们的肯定, 致使改革时往往畏首畏尾, 难以大胆放手, 使得现代大学的发展呈现出“千校一面”的格局, 没能走出特色发展之路。有鉴于此,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不断地加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还大学校长一片进行教育改革的“实验田”。值得一提的是, 刘道玉在执掌武汉大学 (1981—1988年) 期间, 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或可为当代大学校长的改革提供借鉴。1981年7月刘道玉任武汉大学校长, 时年仅48岁。其在任校长期间, 倡导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 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选择权, 提倡自学, 围绕着教育体制和教学制度, 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如学分制、主辅修制、转学制、插班生制、导师制、学术假制、贷学金制等, 拉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 其锐意改革的无畏精神和教育改革的得力举措皆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武汉大学被当时的媒体称为“高等教育战线上的‘深圳’”, 他本人也被称为“武汉大学的蔡元培”。他是一位出色的大学校长, 他锐意进取, 开拓改革, 在教育的实验田辛勤地耕耘, 并收获了累累硕果。

当然, 人非生而知之者, 教育家型的大学校长也应该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大学校长的人选既可以从已有的教育家中选聘, 又可以从热爱教育事业和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积淀的学者中选拔, 在今后的教育改革实践中逐渐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只要他们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 投身教育改革的洪流, 自觉地研究教育规律, 寻找更有效的育才之道, 必然会成长为成绩斐然的教育家。

总之, 成功的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与象征, 一流大学的创建需要一流的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必须以教育家的姿态投身教育实践, 走职业化发展之路,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才有可能,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梦方能成真。

参考文献

[1]雷小生.论大学校长与大学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 (4) :69.

[2][3][4]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65, 65, 66.

[5]刘尧.大学校长应该是什么样的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3) :63.

[6]陈剑编辑.刘道玉称枫叶国际学校是教育解放的成功典范[EB/OL].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10-08/03/content_20521786.htm.

中小学校长角色再定位 篇8

关键词:校长角色定位;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学习者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里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校长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校长的专业化是一位好校长的内在要求。当前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研究校长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而制定校长专业化的标准是推动校长专业化的逻辑起点。在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中,为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我国教育部也在2013年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校长专业标准》)。此标准的出台是我国探索校长专业化的一个里程碑,也不禁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定位。笔者认为,基于《校长专业标准》的探讨,中小学校长的角色可定位为: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和學习者。

一、校长是教育者

作为教育者,校长应该坚持以生为本,以师为先,把促进师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奋斗的宗旨。作为学生的教育者,校长应该首先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爱好,然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进行适性教育,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此过程中,德育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校长应该将学校的文化建设融入学生的德育工作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作为教师的教育者,校长应该尊重教师的合法权利和义务,信任教师并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主权,教育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校长是管理者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在中小学中,校长主要负责管理学校机构、人事、经费、教育教学和校产等。根据《校长专业标准》,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要优化内部管理,还要调适外部环境。校长应该在贯彻落实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人事、财务、校产管理等规章制度,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校长还应该坚持依法治校,建设平安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心学习的乐园,为教师提供一个放心工作的家园。根据生态学的视角,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应该在优化学校内部管理的同时,还应学会如何调适学校与外部的环境。

三、校长是领导者

根据《校长专业标准》的相关内容,校长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不仅要规划学校的发展,还要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这些都要求校长成为一名专业的领导者。华伦·本尼斯和伯特·耐纳斯曾在其著作《领导者:成功谋略》一书中写到,“管理者是去正确地做事情,而领导者是做正确的事情”。[1]由此可见,领导者与上文所论述的管理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领导者强调的是一种决策能力,而管理者强调的是执行能力。如果说管理是一种技术和方法,那么领导则是一种目的和艺术。领导者侧重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来实现组织的目标,而管理者则侧重通过组织所赋予的权力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很多中小学校长只具备了管理的能力,却不具备领导的艺术。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校长的领导能力是适应校长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和基本素质。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首脑,他是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作为学校的精神领袖,他是学校的领导者。在任何一个组织或是机构,我们都需要管理者和领导者。所以,笔者并不是提倡用校长领导者的角色代替管理者的角色,而是希望校长在管理者与领导者中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将“有效的领导与高效的管理相结合,将有助于产生必要的变革,同时使混乱的局面得到控制”。[2]

四、校长是学习者

21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旧知识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校长的要求。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校长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坚持不懈地学习,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早在1965年12月,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提交的报告中就指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该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由此可见,终身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股新思潮,笔者认为作为校长,应该顺应国际潮流,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终身教育既是一种自我教育,也是一种促进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社会化教育。校长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服务。因此,作为学习者的校长,应该增强其服务意识。此外,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面对来自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校长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不断地学习,校长才能迎接并且战胜这些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华伦·本尼斯,伯特·耐纳斯.领导者:成功谋略[M].台湾: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73

上一篇:面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论文下一篇:场馆设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