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干部

2024-05-25

中青年干部(精选12篇)

中青年干部 篇1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 健全心理咨询网络, 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当前中青年干部面临的心理压力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1 幸福感、生活品质, 归根结底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美国社会学家坎贝尔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生活幸福的总体感觉”。世界卫生组织 (1993) 提出的生活质量定义是, 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 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主观体验。这两个观点, 都倾向于反映人们的主观感受。因此幸福感、生活品质, 归根结底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1.2 健康是基础, 心理健康是关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虚弱和疾病, 主要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心理健康, 是生理与社会适应之间承上启下的关键。根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3.2‰上升至目前的15.56‰, 精神疾患发生的数量已超过心血管疾病, 跃居病患发生率的首位。卫生部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精神疾病所造成的负担正在以明显的势头增长。中国新闻网2007年报告, 中国内地抑郁症发病率约为2.4%, 而其中有10%~15%的患者面临自杀的危险。2001年浙江省心理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5岁以上人群心理疾病总患病率为17.29%[1]。

1.3 中青年干部面临多种压力

安蓉泉认为[2]:经济和城市发展新阶段创造了生活品质需求, 一方面给城乡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空间形态变化;另一方面也伴生出资源、环境、人口、就业、教育、卫生、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公共治理上的诸多问题。心理学相关理论告诉我们, 高目标、高要求, 会转变成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既会从上到下, 也会从下到上逐级传递。而且, 在传递的过程中, 会放大或者缩小。杭州市政府决定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高目标, 使中青年干部成为中坚力量, 但随之面临的各种压力也逐步加重。

2 中青年干部心理压力现状

2.1 中青年干部心理压力、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在一项针对杭州市拱墅区中青年干部开展的心理问卷调查中, 调查对象为一个乡镇和一个街道的中层以上干部, 调查内容为中青年干部的心理压力问题, 结果显示:84.9%的人觉得日常压力来自工作。有81.1%的人的工作压力是工作量太大, 有52.8%人认为工作要求太高。沟通技巧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识, 占52.8%。由工作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 占75.5%。应对心理问题的办法, 没有一个人选择心理医生途径。对心理医师解决心理问题的态度, 39.6%的人认为有心理问题时, 找心理医生有用, 而其他的人则认为无用或不一定有用。问卷调查总体情况令人担忧。

2005年5月, 北京市对200多名中年领导干部进行的一项定向精神健康检查结果显示, 有近50%的人感觉高处不胜“累”。

霍团英[3]的研究结果表明:起桥梁纽带作用的中青年干部, 更需要工作思路、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 因此造成心理压力偏大。

在杨敏[4]的研究中, 向北京朝阳区处级领导干部发放了795份问卷, 占处级干部总数的80%。调查结果显示出几个问题不容忽视:焦虑感分值, 36~40岁之间的中青年干部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干部。另外, 该年龄组干部抑郁感和躯体化趋向分值也高于全国平均模式;36岁~40岁之间的干部在单位都已经成为骨干, 工作担子和家庭担子都很重, 所以焦虑感维度高;80%的干部认为自己当前的工作是超负荷的。

霍团英[5]的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有22.4%的党政干部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极个别党政干部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2 中青年干部心理压力原因探究

王亚群[6]认为以下原因引发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 造成领导干部内心压力、焦虑和失衡。社会层面的原因:社会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压力增大、不确定因素增多。职务层面的原因:领导干部角色的特殊要求、领导干部位置的矛盾痛苦、领导干部事务的繁忙繁琐。个人层面的原因:童年负面经历有关、自我人格特质不健全、支持系统力度太弱。

黄珉珉[7]认为, “心理”是一切行为的根源, 干部队伍中的一切“行为问题”本质上都是属于一种“心理问题”。

杨敏[4]认为, 高发展高风险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是干部产生心理压力的重要原因, 接受访谈的干部半数以上认为最强、最频繁的压力来自形势发展。

2.3 中青年干部心理压力的表现

2005年4~6月, 在安徽黄山市7个县 (区) 对100多位干部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 干部心理压力主要为:⑴“发展与责任”的双重压力, 各地区、各系统、各行业、各单位政绩的竞拼,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GDP的评比排次, 干部个人发展与实际绩效相挂钩等等压力。⑵社会关系压力:目前处在社会任何一个位点上的干部, 都必须重视、平衡、沟通、构建与上下左右的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另外, 还要抵挡来自各个方面的种种社会舆论、社会反响、社会评价的无形压力。⑶诱惑压力:干部要抵御比一般人更大的诱惑。干部所具有的掌握一定人、财、物支配权的特殊性, 使得干部在现实中面临着更多的金钱、情色的诱惑。⑷家庭压力:干部要比一般人承载着更大的家庭压力。由于他们必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谋划和工作应酬中, 而难以全力顾及家庭情感和孩子的教育, 从而导致家庭情感危机:对子女缺少关爱教育责任、对父母欠缺尽孝等, 从而导致内心产生不安与愧疚感。

3 建议

3.1 重视和加强干部心理健康并形成制度

3.1.1 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和行为健康的基础, 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分配公共资源的权力, 因此, 重视和加强干部心理健康, 不是锦上添花的事, 而是迫在眉睫的事。领导干部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 不仅要保值更要增值。

3.1.2 纳入体系、理顺机制

党政干部队伍的组织思想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应当更注重人性化的、“以人为本”的干部队伍心理健康建设和综合心理素质建设, 从结构机制上将干部心理健康建设正式纳入党建工作体系, 将干部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建设的工作作为今后党政干部队伍组织思想建设工作的主体工作之一。不仅要在思想上为干部减压, 更要在管理上为干部减压。建立专门的交谈制度, 加强沟通交流, 搭建减压平台, 使干部有更多诉说的机会。

3.1.3 增加投入, 专业支持

受传统文化影响, 中国的干部过分强调克制、忍耐、回避, 羞于谈论心理问题。针对干部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心理健康知识欠缺的实际情况, 经常为领导干部开设心理健康讲座, 如引入国际上通行的员工辅助计划 (EAP) , 每年进行心理体检, 开设干部心理咨询专线和心理康复室, 启用压力管理自评软件及生物反馈仪, 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让干部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等等方法。定期举行“党政干部心理保健班”, 进行必备的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 并及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干部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保健, 以免把问题带到工作中去而给国家和人民以及自身的利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 观点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 最好的心理医生是自己

心理学家认为压力与很多外界原因关系不大, 可能和我们自身的能力更有关系, 观点是一切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干部自己是最好的心理医生。面对长期压力, 要预防“急性发作”, 因为其结果是过度疲劳导致过劳死。面对责任压力, 要保持“瓦伦达心态”——专心做事的时候, 就不要再考虑成功、失败, 害怕失败就是最大的失败;面对人际关系压力, 强化“黄金法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面对家庭生活压力, 重点把握好孩子3~4岁、11~16岁两个心理独立期, 实现有效沟通, 从注意“人际距离”开始;遭遇突发心理危机事件, 把握三个关键, 果断控制传播源头, 坚决切断传播途径, 有效保护易感人群;确有问题, 千万不要讳疾忌医;预防为主, 用十招在压力威胁健康时拯救自己, 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每天集中精力几分钟;说出或写出来你的担忧;不管你有多忙碌, 一定要锻炼;享受按摩的乐趣;放慢说话的速度;不要太严肃;不要让否定的声音围绕自己而把自己逼疯;每周至少让自己彻底放松一天;至少记住今天发生的一件快乐事情。

参考文献

[1]石其昌.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 2005, 39[4]:229-236.

[2]安蓉泉.杭州以生活品质主导城市发展的时代需求和给定条件[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5:4-5.

[3]霍团英.中青年处级干部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4, 12[4]:303-306.

[4]杨敏.朝阳“减压实验”[J].决策, 2006, 4:18-20.

[5]霍团英.党政干部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8, 1[2]:203-206.

[6]王亚群.领导干部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J].党政干部论坛, 2007, 4:12-14.

[7]黄珉珉.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有多大[J].决策, 2005, 11:30-31.

中青年干部 篇2

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从2003年起,用五年时间,将党员干部普遍培训一遍”的要求,市委决定举办全市县级干部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首先,我代表市委向参加第一期培训班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期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理论素质和思想素质。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胡锦涛同志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必须把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一个基本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掌握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融会贯通、自觉运用的前提。同志们要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切实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纷繁变幻的现象中把握规律、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的能力。

第一,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立场。立场就是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根本价值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我们党必须恪守的政治立场。能不能坚持这个本质、这个立场,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立场,就要坚持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就要把广大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决策和工作的重要依据,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真正体现群众的愿望、符合群众的利益,创新发展思路,创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不断使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就要坚持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手段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重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紧紧围绕团结在党的周围;就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的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特别是要多到困难大、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团结那里的群众一起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要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到集中力量加快发展上来,通过发展来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第二,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就是从一定的立场出发,对事物或问题形成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深入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对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作出了新的总结和概括,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就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着重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掌握其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就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理论思考取得的重大成果;就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代表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就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深化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

第三,要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方法,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党的理论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就要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全面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利益,使党的理论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就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在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审视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发展的历史方向,使党的理论适应时代特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历史观点来判断形势、观察事物,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既要看到我们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有利条件,又要看到我们前进中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对事业充满信心,对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举世瞻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来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贯彻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确科学发展观,对于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阐述和明确定位。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领导的迫切需要,是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去年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实到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落实到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增强开发创新能力,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来;落实到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上来。

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同时,也开创性地回答了为什么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应当如何认识和怎样领导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更好地推进发展这个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伟大实践。

十六大强调,要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些重要论述,同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仅要尊重经济规律,还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等等,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发展问题上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也是对能否真正做到“三个代表”的最好检验。在新世纪形势,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才能有新举措;只有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统筹兼顾,周到细致地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十六大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这就是中央之所以一再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根本原因。

应当看到,XX市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尤其是农村小康实现程度2001年仅为85.1%,低于全国、东部和中部7.9、11.9、4.9个百分点。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2003年至2007年继续巩固提高小康建设成果,2007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2013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总体上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三番,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奠定坚实基础。要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我们党的最大责任和最高目的,就是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群众的利益连着民心。有没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真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我们为群众谋利益的标准更高了、领域更宽了、任务更重了。市委、市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实施建设“大XX”战略的决定。就是要努力把XX做大做强做美,加快以XX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建设,提高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进一步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位前移,使XX成为南贵昆经济区中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大XX”,是我市经济发展更加长远、更加宏伟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一个重要载体,符合中央精神,体现省委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反映市情民意。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为民的政治立场,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自觉地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寓于发展的全过程,主群众及时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立党才能更加牢固,执政才能更加有力。

三、以良好的作风保证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举办这次培训班,是市委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全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希望参加培训班的同志们充分认识举办培训班的意义,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一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学习。各位学员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排除干扰、不搞应酬,集中精力、认真听课,潜心钻研、深入思考,心无旁骛地搞好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看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特别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内在统一性,使科学发展观真正在思想上扎下根来。在学习中各位学员在三个月的学习中,要针对自己理论、知识结构上的欠缺,有计划地读点书,增加自己的理论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集中思考和研究一个或几个理论或现实问题,努力取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各位学员要相互切磋,相互交流,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共同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二是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在学习中要注重做到“三个结合”,即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坚持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理论概括,是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的重大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如何在各项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希望大家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要学以致用,指导实践。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富于鲜明的实践品格的理论。只有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相结合,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才能实现理论的价值。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取得了实效,既要看通过学习,大家的理论水平是否提高了,思想认识是否统一了,更要看实际行动,看实际效果,看科学发展观在实际工作中动用的情况,看本地区本部门同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相脱离的问题解决的情况。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讨论中,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中,转化为促进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青年干部对互联网认识的现状 篇3

下面从互联网应用情况、对待互联网的态度、关于领导干部与互联网、关于“人肉搜索”、互联网相关事件的处理能力等方面介绍调查的具体情况。

互联网应用情况

上网的频度和主要应用。被调查的学员都有上网,上网时间大约每天在1小时左右为多,上网主要应用有浏览新闻、查找资料、收发邮件,而娱乐、在线交流(即时通信)则较少,如图1。有92%的人会使用“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搜索信息,有18%的人有自己的博客,40%的人没去过“网络论坛”,73%的人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中青年干部都可以自由地利用互联网为自己服务,应用互联网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障碍。

关于政府与互联网。92%的学员认为政府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是必要的。学员对政府网站平台发布信息的“权威性”是认可的,如图2。但对政府网站平台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反而不大认可,如图3。40%的学员认为政府可以控制网上舆情,但表示政府不应该以压制方式去控制任何舆情,而应该是即时发布客观的、科学的、全面的信息引导舆情。60%的学员认为政府不能控制网上舆情。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应不应该去控制网络舆情,第二个问题是能不能控制。对于第一个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不应该压制网络舆情。

所在单位对互联网的应用。65%的学员所在单位有在互联网提供民众反映问题的网上渠道。对于设立了这一渠道的单位,67%有专人负责网上反映问题。可见,不少单位越来越重视应用互联网。

对待互联网的态度

大部分学员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约有一半的学员认为自己能比较清楚地了解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于网络民意能否反映民意,52%的学员认为网络民意能真实反映民意;但也有不少人有不同看法,认为互联网上的信息有点象广告,大部分言过其实。

关于互联网的公开性与个人隐私,仅24%的学员认为当前因互联网的公开性所暴露的个人隐私是可以接受的;大多数人(76%)认为不能接受。但另一方面,尝试过从互联网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人的个人信息的约有65%;尝试过从互联网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单位的单位信息有84%。显然,很多人已习惯通过网络来了解别的单位的信息。可见,被调查的学员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表现出担忧;同时,也习惯于从互联网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对于互联网对中国政治民主的影响,大部分人认为影响的主流是正面的。

关于领导干部与互联网

通过问卷调查表明,58%的学员认为所在单位有来自互联网的直接压力,42%认为没有来自互联网的直接压力。可见,互联网对权力部门是具有监督和制约作用的。

关于在互联网上表现出的“N重自我”,即“前台剧本角色、后台真实自我(此时发表意见顾忌少)”这一现象,有的学员表示这正是互联网的重要优点,在互联网上可以放松地、大胆地说话。但也有学员表示,即使是在互联网上,领导干部也不应该忘记自己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能随便乱说。实际上,即便在互联网上反映问题,也有人表示怕打击报复。

对于互联网上普遍存在的偏激言论,大部分学员认为要以平常心对待。认为“领导关注网络是应该的,但太在意网上的意见,甚至不想网上有不同的声音,是不应该的,也是不现实的,更是自讨苦吃。”

有学员在课堂讨论时,对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利用互联网问政是不是存在作秀成份”表达了心中的疑虑。认为作为主要领导,因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说明白些,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领导并不是不知道),因此首先怀疑这些主要领导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上网?其次,对于主要领导直接在网上表态表示担忧。认为有些事情比较复杂,这样做会令下属难于处理,特别是担心会造成没有退路,质疑这种做法是否合适。

关于“人肉搜索”

为了让学员认识互联网仅仅是一个新型平台而已,体验网上平等、没有科层制的特点,同时让学员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是“双刃剑”,上课时采用网上讨论的方式,对互联网上最具争议性的“人肉搜索”进行交流。以下是论坛中有代表性的发贴摘录:

——不应限制“人肉搜索”。1、人肉搜索是一种潜在的监督,使人有所顾忌,在当今中国尤为需要。2、对已经做了坏事的人,可以借助这一手段追踪;3、也许它会产生所谓网络暴力,但只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使用暴力者进行责任追究,就能有效防止暴力。

——人肉搜索并非一无是处,在曝光黑暗现象、揭发腐败行为等方面起着无形但巨大的监督作用。因此,本人不赞成禁止,但建议采用实名制或其他有效办法提升人肉搜索或网民言论的负责性、真实性等。

——只要不违法什么都可以做,只要违法了都必须追究责任。不论什么人,不论他做什么事,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肉搜索也是这样。如果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可以不负责任的空间,那么就应该对这个空间加强管理。如果大家都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可以不负责任的空间,那么这个空间的价值将被破坏。互联网作为一个自由表达民意的空间,承载了许多精英的希望,也是草根阶层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让我们都来做负责任的网民吧,把这个空间利用好、维护好、发展好。

——刑法修正案七已经有了关于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相关规定,公民的个人信息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人肉搜索很多时候泄露的也是公民个人的信息。网络上的事件多人炒作往往后面有推手,反映的不全面、有时还有大量的虚构,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如果一个人犯了法,自有法律的惩罚,即使是犯人也有基本权利保障,……

——坚决支持禁止“人肉搜索”!我们不能因为法律缺失就采取网络暴力,应该是完善法律和完善执行去打击贪腐等丑恶现象。这才是政府和网民共同努力的方向。

从发贴情况看,大部分学员的意见认为,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人肉搜索”有其独特之处,不能禁,但要管理,最好在成熟之时实行实名制。认为不能禁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是权力有效的制衡作用。认为要禁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互联网容易“误伤”好人,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互联网相关事件的处理能力

对于处置互联网相关事件的处理能力,个别学员有相关的经验,但大部分没有直接经验。该学员认为处理与互联网相关的网上事件一定要“快、准、有效”,该处理的一定要快速处理,以防扩散。

大部分学员认识到互联网上存在“网络暴力”,但在应对能力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特别是缺乏直接经验。“如果在网上出现了对自己不利的流言时”,有一半的学员认为没办法澄清。可见,加强中青年干部在这方面的能力很有必要。

总 结

中青年干部普遍认识到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普遍感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压力。对于如何处理互联网存在的问题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感觉到可利用的资源甚少。有不少人对于有人“利用保护个人隐私”等原因对网络进行过分的封锁表示忧虑,也有人对互联网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表示担忧,对于领导干部过分看重互联网的作用表示不认同。

上述对中青年干部进行的课堂内外的调查,尽管面是窄了一点,但结果是比较客观的。基于上述结果,我们认为在全球走向信息化的今天,对中青年干部开展驾驭互联网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让领导干部掌握主动占领互联网这一阵地的本领,学习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挑战,是对中青年干部进行培训的重要课题,也是培育民主作风、坚定走群众路线、提高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青年干部 篇4

《2012—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指出:改革创新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不竭动力, 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 必须坚持服务大局、改革创新、学用结合原则, 突出针对性、确保实效性, 推进党校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内容方式改革。从而为党校教学改革创新明确努力方向、赋予使命职责。近年来, 随着防城港市钢铁、核电、金川铜镍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 征地搬迁等制约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重大项目一线干部因长年征地而形成的精神疲惫、热情下滑、效率不高等现象逐渐显现。2012年, 防城港市委党校以上级文件精神为引领, 以服务市委中心工作为根本, 敢于突破思维定式, 勇于创新创意激发, 以更大的气魄、更宽的视野、更坚定的决心, 联合市委组织部, 创新开展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成功创建了“优选学员+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破解难题+考核任用”的干部培养使用新路子, 努力形成了一条来自基层和重大项目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为推动党校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布局、拓展教学内容及创新培训方式赋予全新发展内涵。

二、干部教育实践培训模式价值理念分析

(一) 双向互动融合型运行机制

双向互动融合体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干部教育实践培训模式采取集训实训方式, 在强化集中培训基础上, 通过把优秀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和重大项目一线, 参与实际工作, 担当使命职责, 加快促成重大项目推进、干部队伍培养、党校教学改革等多方深度融合。一是融高效组织运作与团队自我管理为一体。组织部门及培训机构通过“推、选、教、管、提”等步骤环节和配套制度建设, 将行动学习方法技能及高效团队运作贯穿于班级管理。二是融重大项目推进与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为一体。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坚持“实践出真知、基层育人才”工作导向, 通过“接地气、通民气、聚人气、促和气”实践环节, 在破解发展难题、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 促进学员素质能力提升。三是融高标准跟踪问效率与高要求目标考评为一体。组织部门、培训机构采取“一对一”方式跟踪问效班级小组, 通过目标管理、组织考察、考评推荐、择优提拔等方式, 促成比学赶超、齐头并进氛围。四是融教学相长与学学相长为一体。推进教学相长与学学相长是党校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着眼于充分调动教员和学员双方积极性, 实现快乐教、生动学、实训教、持续学, 为推进教学相长与学学相长赋予新的工作平台。教员在履行促进师工作职责, 促进学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同时, 加快促进自身心智成长、视野放大及素质能力提升。

(二) 能力素质导向型教学模块

干部教育必须着致力于提高干部知识素养、实践能力、党性修养、精神境界, 建立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的培训内容、创新教学模块是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素质能力的内在要求, 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集中体现重能力强技能导向型教学模块设计。一是以集中学习为根本, 提升实践技能作为推动业务工作的内生动力。必须突出以掌握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为重点, 夯实学员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为延伸, 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根本, 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和改进作风为内涵, 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 通过邀请“知名专家”和“土专家”, 开展高端知识培训及业务专题培训, 较好地促进学员对前沿知识与基层技能掌握的深度融合。二是以实践锻炼为核心, 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检验学员学习成效的硬性指标。以实践锻炼为核心的干部教育培训是研究式、体验式教学具体实践, 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 重在实践、贵在行动, 集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为一体, 运用集体智慧去解决一个个问题, 攻克一座座堡垒, 创造一项项业绩, 必将在历练品格、砥砺勇气中健全人格, 提升能力。三是以行动学习为导向, 物化成果作为总结反思的主要依据。行动学习以项目制推进、团队形式开展, 旨在破解发展难题、提升能力素质、培育组织文化, 为党校教学改革赋予全新视野。把行动学习方法技能贯穿于中青年班实践培训全过程、各领域, 把物化成果作为总结反思的主要依据, 充分体现党校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统一、干中学与学中干统一。四是以自我修为为主线, 自我内化作为心智成长的重要一环。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常规性工作, 也是党校教学改革的环节, 必须贯穿于党校教学的全过程。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通过拓展训练、党性体验等既定学习任务安排、总结反思提炼, 加快学员心智成长, 较好实现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统一。

(三) 目标任务驱动型培训方式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是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统一、体现目的性与合乎规律性统一。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 以培训需求为导向, 主动融合党委中心工作, 有效对接后备干部队伍培养, 在充分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基础上, 创新目标任务驱动型培训方式。一是定人选题模式。通过部门民主推荐、组织层层推选, 遴选出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优秀中青年干部, 围绕实际问题, 对接党委中心工作, 展开团队学习, 进行集体攻关, 开展重点培养, 从而形成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教育培训模式。二是团队运作形式。团队运作是加快干部成长重要要素条件及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生动实践环节。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 将班级分成5-6个小组, 成立“项目攻关团队”, 实行班委自我管理、团队自我提升, 旨在团队运作及集体攻关中促进学员素质能力提升。三是集训实训方式。集中培训与实践培训是同体两面、一体双魂, 集训是实训的主体和要义, 实训是集训的内核和延伸。为期近一个季度的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 通过集中培训学理论、参与项目重锤炼、行动学习促交流、总结提炼促反思等环节, 每周在项目一线破解难题、学习反思, 每两周回党校集中研讨、深度交流, 每个月向市委定时汇报、接受检验, 促进集训与轮训的最佳匹配。在教学配置上, 推动党校教学课堂延伸、促进课内与课外培训资源深度融合;在培训理念上, 推动实践出真知、基层育人才工作导向, 促进知识教育与实践锤炼深度融合;在教学格局上, 推动合作共治双赢培训模式, 促进学习相长与教学相长深度融合。四是项目制推进办法。项目制教学体现以项目为主线、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旨在发挥中青年干部敢想、敢干、敢闯等优势和特点, 将急需推进关键任务、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分解到各学习小组、每位学员, 以务实性开展工作, 创造性解决问题, 最大限度促进学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三、党校教学改革创新视角维度探讨

(一) 研究式教学与体验式培训并重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外在人的心灵存在, 而是具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的情境中, 通过与情境的相互作用建构生成。也就是说, 学习过程就是主动的建构过程, 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及其知识体系不断创造的过程。从而指出了知识是不是真正的学习, 知识只有转化为技能后才能产生学习的功效, 个体知识技能的形成必须致力于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研讨式教学与体验式培训集中体现为教师研究式、体验式地教, 学员研究式、体验式地学, 正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架构, 从而为深化党校教学改革及创新发展赋予强有力理论支撑。开展研讨式教学及体验式培训, 必须有效营造学习环境, 不断建构认知过程, 切实推动双向互动。一要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党校教学改革必须着眼于推动环境育人, 拓展情景教育, 促进感性理性。开展研讨式教学及体验式培训旨在努力营造良好的知识建构环境, 来自不同知识背景及感性经验的学员在开放式培训中, 必然会加快热情感染、思维碰撞和联想激发。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 以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为基础, 以激发学员创新创意及发展潜能为根本, 以集中学习与实践锻炼为途径, 围绕实际问题, 展开团队学习, 促进交流, 促进反思, 促进行动, 在正确处理和深入践行机关与基层、学习与实践、个人与组织、做官与做事、感性与理性上创新发展、广开思路, 突出研究式教学与体验式培训并重。二要发展不断建构的认知过程。研究式教学与体验式培训是一种教学培训理念、体现不断认知及促进学员心智模式完善、学缘结构优化、团队精神打造的过程。将研究式、体验式教学培训理念贯穿于党校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符合双向互动融合型、素质能力导向型、目标任务驱动型干部教育培训主旨。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 以行动学习为理论工具开展团队运作, 以集训实训促进学用结合, 从而加快推动学习实践+感性理性+总结提炼+再实践再学习的认知循环。充分应用现代干部教育培训理念, 积极探索研究式教学实现形式, 深入开展体验式教学实践办法, 成为深化党校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布局、创新培训方式的内在必然。

(二) 思维学习与能力建构同步

学习是“学”与“习”的统一、“思”与“行”的融合。“学”就是模仿的过程, “习”就是要不断付诸实践, 体现为“行”影响“思”、“思”促成“悟”、“悟”感化“德”的逻辑思辨。为此,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始终围绕“行、思、悟、德”推动教学改革、创新驱动发展, 致力于推广德正而悟明, 悟明而思缜, 思缜而行确的办学理念, 真正体现为思维的学习、文化的学习、团队的学习及精神的塑造。一是突出思维学习。党校教育思维建构从属于党校组织功能定位, 《党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 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 是党委的重要部门, 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 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其“主阵地”和“大熔炉”作用发挥过程即为干部教育培训中学员思维不断建构的过程。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体现多方面思维建构, 在理论武装上, 以行动学习为理论工具, 通过高端前沿知识培训, 融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为一体;在精神锤炼上, 以实践锻炼为核心, 通过拓展训练、实地拉练等体验式培训, 历练品格、砥砺勇气、健全人格;在心智发展上, 以团队运作为手段, 以自我修为为核心, 促进学员心智成长、视野放大。二要凸显精神价值。组织文化培育是团队学习的基础, 是推动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内在要求。当前, 党校教学改革需要在组织文化建构上求生成, 在团队运作中务实效, 促进学员思考模式形成、心智模式完善、信念模式驱动。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 以团队建设为主线、自主管理为依托, 将班级精神融入学习工作实践, 应用集体智慧攻关, 体现组织文化培育与团队运作统一、思考模式形成与心智模式完善统一。三是促进能力建构。推动学员素质向能力转换、能力在素质提升中培养是当前干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党校教学内容设计及方式创新必须着眼于构建学员能力素质模型, 增强责任感, 提升学习力, 开启新境界。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 通过集训实训运作模式, 为构建能力素质模型干部教育培训机制提供有益探索。

(三) 学习工作化与工作学习化并存

干部培训改革纲要指出, 要坚持联系实际、学用结合, 认真研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中学用脱节、学风不正问题, 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为此, 必须加快形成培训机构联系实际办学、教师联系实际教学、学员联系实际真学的培训机制, 从而为推动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干部教育培训指明方向。一是拓展教学, 学中干。党校教学布局和改革创新必须致力于推动学员学习与工作的最佳匹配、学用结合的集中体现及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深度融合。要在夯实学员理论基础、拓展学员世界眼光、培养学员战略思维、加强学员党性修养基础上延伸干部教育培训平台。中青年干部实践培训努力将课堂延伸到实践锻炼一线, 既拓展了学识、增长了才干, 也历练了人生、砥砺了勇气。二是深化教研, 干中学。干部教育培训必须着眼于物化学习成果、形成典型经验, 并在实践创新中深化党校教学改革, 在“接地气、通民气”中增长才干、拓展学识, 在“促反思、促行动”中提升素质、强化能力。三是推动教改, 干学合一。要以行动导向学习理论为依据, 促进“结构化知识+质疑+反思+行动过程”循环, 努力形成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规律的培训理念、内容和方式, 推动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教育培训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R].

[2]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R].

中青年干部的成长路径 篇5

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尤其是领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较量,谁拥有更多更好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这四点要求,可以说清晰地揭示了当代中青年干部成长的规律,是中青年干部进步的正确“路径”,沿着这条“路”走,才能真正成功。

中青年干部如何成长起来呢?青年干部成长需要三大要素:内力、外力、环境。内力即自身的素质和努力程度,外力即领导的重视、组织的培养和大家的帮助,环境即成长机遇。这三大要素,对于干部顺利成长来说,不可或缺。对于不同人、不同阶段来说,这三者发挥的作用有可能不同。但确定的是,内力起到了主要作用,外力是助推力,环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机遇。只有同时具备三个因素,才能实现个人更好、更快、更加顺利的发展。

一、在内力方面:

1、要准确定位,做好职业规划。中青年干部成长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在工作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做好职业规划。不盲从、不浮躁,耐得住寂寞,在实际工作中自查不足,抓紧时间进行完善,只有崇高的理想及有远大的抱负,再能不断激励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奋进。

2、要加强学习,提升综合技能。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也是我们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认知水平、政治素养、理论功底、综合能力如何,不仅仅是对自身修养的一个简单衡量,更是干好工作、承担重任的前提。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要常存“能力不足”的忧患意识,常葆进取之心,持之以恒地抓好政治和业务工作学习,补短强优,深思常省,多学活用,在工作中提升学习效率,在学习中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工作业绩。

3、要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中青年干部的成长要把求真理务实事作为检验自身管理能力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业绩观,崇尚实干成就事业。同时还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勇挑重担,直面矛盾,真正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主要精力用在抓工作上、把满腔热情倾注在推动企业发展上。

4、要和睦共事、清正廉洁。中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与同事密切协作共事,力求在思想上求共鸣,在感情上求融合,在工作上求共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做到清心自守、淡定人生。严守思想防线、道德底线和廉政红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5、要有立足岗位、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工作岗位中做到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增强创新意识,树立开拓眼光。做到眼里有事,胸中想事,勤于谋事,要善于发

现、善于思考、主动作为,不断开创加快企业发展的新局面,把主要精力放在个人发展和岗位成才上,做一个有思想、有见解的人。

二、在外力方面:

公司要多为年轻干部成长提供环境和机会,因为优秀干部的成长固然与其主观努力分不开,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组织上的培养。

1、完善“公正选拔、动态管理、监督到位”机制。在中青年干部成长的培养选拔机制上做到:一是要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二是要有一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机制;三是要有一套制度完备、纪律严明、制约权力的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中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职工信得过”的人选拔出来,使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

2、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拔责任追究机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提拔、谁负责”的机制,切实防止“少数人选少数人”。让干部选拔提名不唯亲用人,确保干部队伍人才尽出,推动企业不断前进。

3、建立健全“轮岗实习、双向交流任职”机制。遵循“进一出

一、进出平衡”和“平级调动、统筹安排”的原则,在公司之间以及公司各部门之间对关键岗位进行“挂职锻炼”、“轮岗实习”,为职工提供展现自身才能的舞台,真正做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每位职工的潜能,通过交流挖掘各方面的人才,将合适的人安排在适合的岗位上。

三、在环境方面:

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曾慨叹过“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古人如此,今人依然。另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说,无不在叙述出“成功的关键是机遇”。一个人的成功要凭借的不只是自己的主观努力,还需要机遇,而自身的努力只不过是加快成功的动力而已。

“顺势而上,逆势而待”。虽然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我们同样需要有看到机会及抓住机会的能力,这就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能埋头拉车,还要学会抬头看路”,要懂的推销自己,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充分展示自己,把握住机会。

中青年干部 篇6

关键词:中青年干部 健康成长 思考

中青年干部是我们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所以管理和培养中青年干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人才特别是中青年干部的成长而言,良好的外部条件固然重要,包括组织培养,老干部传帮带等,但说到底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素质不断的提高。“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自觉奉献”,这就是中青年干部成长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年轻同志的成长,还要在“五个增强”上下功夫。

一、要增强大局意识

具有大局意识,进而把握大局,这是中青年领导干部在政治上成熟,驾驭整个事业乘胜前进的重要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大局意识,首先表现在对大局的认识和把握上。大局就是全局,就是发展趋势,就是国际、国内、外部、内部总体形势发展变化基本形势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作为领导干部,应当胸有全局,努力认识和把握本部门的大局,同时深刻理解全党全国的大局,全世界的大局。既要看到我们取得的伟大成绩,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既要看清现象和本质,区分主流和支流,又要根据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的历史变革.努力洞察发展趋势。只有认清了大局,我们才能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大局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往往表现为政治意识。二者在本质要求上是一致的。只有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才能真正了解大局、洞察大局,才能谈得上为大局着想,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的干扰,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树立大局意识,最重要的是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不摇摆、不投机取巧、不阳奉阴违,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

二、要增强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就是遵守党纪国法,就是依法办事。这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是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对于中青年干部而言,更是职业之基,立身之本。

遵纪守法,依法办事,首先必须熟悉党的纪律,了解法律,弄懂法律,不能浑浑噩噩,不懂装懂。熟悉了党纪国法,就要严格遵守,带头用法、守法。要在思想上时刻紧绷一根弦。那些徇私贪赃的领导干部,对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不是不知,不是不熟,就是一个“贪”字使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忘记了党的原则,忘记了人民的利益。究其原因,就是廉耻意识丧失,法治意识缺乏,背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放弃了主观世界的改造,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党纪国法在他们头脑中淡薄了,取而代之的是权力滥用、生活享乐,最终走向犯罪,成了人民的罪人。这些都是中青年干部需要力戒的。中青年干部必须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一切都按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办事。一切都按规定要求操作,以身作则,以正祛邪,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真正起到生力军的作用。

三、要增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就是要有责任感。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安乐的生活条件容易腐蚀人,沉湎其中会走向颓废乃至死亡。这是古往今来无数经验教训总结出来、提炼出来的警世良言。

年轻同志走上管理岗位以后,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宽了,报效国家、报效企业的机会多了,但肩负的责任也重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志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奋发向上,做出了令党和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同志一走上领导岗位,就开始松劲、泄气,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的提拔重用自满自足、盲目乐观,一叶障目而不知不足;有的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自命不凡:有的求官欲望强烈,心术不正、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往上爬;有的只想收获,不愿付出,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患得患失:有的则追求安逸、贪图享受、颓废丧志,热衷于吃吃喝喝,沉湎于灯红酒绿,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毁灭。

如果人一旦缺乏忧患意识,安于现状,对自己身上的毛病和缺点视而不见,对自己分管的工作中的不足不以为然,不思进取,等待他的必然是被淘汰。因此年轻的管理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一定要有一种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要有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一定要有一种干不好工作、完不成任务有负于党、有负于人民,有负于广大职工的忧患意识,不断自我加压,不断把压力转化为新的动力和干劲,才能大展一番宏图。

四、要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就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这不仅仅是精神状态和人生状态,更是事业有成的重要经验。如果不奋斗、不拼搏、不进取、不.创新,而是抱残守缺,我们就不能从现在走向未来,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进步,都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各项改革,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年轻干部的思维比较敏捷,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比较快,但也应该看到有少数缺乏闯劲、胸无大志,热衷于守摊而不是创业,工作中仅仅满足于上传下达。照抄照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则在旧观念中兜圈子,靠老办法、老经验对待新事物,缺乏开拓新路子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胆略。其结果是既贻误事业和工作。又妨碍了自己的锻炼成长。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事业是峰回路转.唯有攀登。中青年干部既要继承前人,又不墨守成规;既借鉴别人,又不照抄照搬;既扬弃旧义,又创立新知。努力做到分析形势有新视野,研究情况有新见解,布置工作有新思路,解决问题有新办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干事业。

五、要增强表率意识

表率意识,就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是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的最基本要求。表率是导向、是榜样、是教材,既能照亮现在,又能世世相传,辉映后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与其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连在一起,作用越大,影响越深远。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会使我们的事业蒙受巨大损失。因此,领导干部应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群眾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青年干部素质提升 篇7

青年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的继承、发扬和实践者,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胡锦涛同志指出:“广大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希望, 党和人民殷切希望广大青年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做一个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 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 要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青年干部一直是党中央重点培养的对象, 因此我们青年干部更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以优质的服务, 良好的形象去赢得百姓对我们的认可和信任。

1 素质的定义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 它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之上, 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的总称。由素质的定义可以看出, 素质一般包括一个人的知识、修养、能力三大类。

2 当下青年干部的素质现状

青年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的成了基层的工作骨干, 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和日益繁重的新任务, 一些青年干部还不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2.1 不能正确看待自己, 工作浮躁不踏实

青年干部刚刚走出校门, 一身的学生气还没有完全褪去, 还有学生时期的自由散漫, 阅历少, 工作经验不足, 工作中碰壁、受阻现象时有发生, 这样很容易影响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基层, 基层工作条件相对艰苦, 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小事杂事比较多, 然而年轻同志总是抱着远大理想, 认为做些大事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对于领导交办的琐碎小事又是根本看不起, 也不积极主动, 工作就浮躁不踏实, 敷衍应付, 业务不熟。

2.2 知识储备不够, 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束手无策

一些青年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后, 忙于工作而疏于学习, 或认为出了校门学习已经不重要不再学习, 亦或学习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实处。然而,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日益更新, 新形势、新问题层出不穷。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已有的知识库已经不能满足新问题的解决, 那么在工作中就有可能出现业务不熟、工作效率低、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情况。

2.3 个人修养不足

为什么有些人在举手投足间, 甚至微笑或者问候时都会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这里面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问题。修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内涵及日常行为举止是否得体。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尊重。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礼仪, 那么在机关事业单位同样有着应遵循的公务礼仪规范。一些青年干部刚走上工作岗位, 缺乏礼仪规范意识, 待人接物不尽如人意。

2.4 自身能力欠缺

青年干部素质不高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其自身能力的欠缺。从总体上说, 当前青年干部的能力素质比较强, 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还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为:

(1) 管理能力尚待提高。

科学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明显不足, 缺少科学管理办法。

(2) 解决问题办法不多。

部分青年干部对民情民意了解不足, 不能自如应对复杂局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应有的警觉和思考, 说到底还是缺乏工作经验。

(3) 创新能力不足。

青年干部不能因循守旧, 固步自封。抱着老条条、死框框, 工作就会难有成就。然而, 极少数青年干部却缺乏创新精神, 不敢创新、不会创新, 总是在既定的模式下重复处理问题。

(4) 总揽全局能力不强。

面对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青年干部往往认识不足, 不善于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和矛盾, 有矛盾找领导成为最常用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有的干部缺乏全局观和统筹协调的能力, 缺少“牺牲”精神, 部门间的协调往往因部门利益冲突而阻力重重。

3 打铁还需自身硬

年轻就是本钱, 但不努力就不值钱。脸上可以没有皱纹, 心理不能没有阅历。提高青年干部的素质还得从青年干部自身出发, 克服浮躁, 踏实工作, 认真履职, 具备过硬、过强的知识、修养与能力。

3.1 转变心态, 克服浮躁, 踏实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关心青年成长进步。习总书记多次出席青年活动, 与青年谈心。习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青年干部要找准定位, 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 不骄不躁, 不急功近利, 静下心来, 沉下心来, 干好工作, 磨炼意志。

一是要调整心态, 克服浮躁。我们要迅速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转变, 尽快完成从校门到单位门的适应过程。收起学生时代的自由与散漫, 克服所谓的高学历“优越”心态, 克服心理上的急躁情绪和得过且过的敷衍态度, 正确认识自身价值, 并愿意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

二是要爱岗敬业, 脚踏实地。守得住清苦, 耐得住寂寞, 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件事成一件事。要从小事做起, 埋头苦干, 以务实的工作作风, 踏踏实实干好组织分配的每一项工作。

现在好多用人单位都看中工作经验, 公务员招考岗位时一些岗位注明要基层工作经验, 那有人就想着先去基层混个两年工作经验, 时间很快两年过去了几乎没做什么事情本领也没进长, 单位要的两年基层工作经验, 不是一个时间概念, 不是说你光有个两年工作证明就可以了, 单位要的是本领, 是能上手做事, 所以要珍惜自己现在的工作, 立足本职工作, 认真履职。

3.2 加强学习, 储备知识,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青年干部首先正确认识了自己, 有了正确的工作定位后, 就得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 充实自己, 使自己更好地干好工作, 服务群众。

首先, 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内容。

(1) 端正学习态度。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不是搞形式, 不是走过场, 应将学习落到实处。要克服三种思想:一是“顾不上”, 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时间, 二是“差不多”, 自认为能够应付工作就行, 问题不大, 在工作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 应付了事;三是“无所谓”, 认为学习没必要、没用处, 学不学都无所谓。

青年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是青年干部的立身之本。青年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 一种生活习惯。要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工作能力, 在工作过程中提高学习水平, 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2) 明确学习内容。作为青年干部, 当下青年干部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 认真学习党章, 党规, 学习系列讲话, 争做一名合格党员, 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法律法规, 学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老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学习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 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青年同志阅历少, 缺乏工作经验, 得多向老同志、领导、其他同事学习。

其次, 拓展学习路径, 注重社会实践学习。

知识的习得可以从书本中获得, 也可以从实践活动中来。书本知识多而实践经验少的同志, 容易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的毛病。读书是学习, 实践也是学习, 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 青年干部应当倍加珍惜去基层、去农村实践的机会, 因为在那里我们更能得到锻炼, 更能磨练意志。

最后, 高效学习,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新形势下对青年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 既要有宽广的知识面, 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青年干部学习能力强, 更应该以正确的学习方法, 更高效率地学习,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 就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 又有广博的知识面, 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青年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 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以及所从事的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这样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 也更利于开展工作。

3.3 端正品行, 加强自身修养

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青年干部要端正品行, 加强自身修养, 做好表率。青年干部的自身修养主要包括党性修养, 道德修养, 理论素养, 宗旨信念, 理想、人生观、价值观、责任心、原则性等多个方面的修养。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按党性原则办事, 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这些年来, 有少数干部走上腐败之路, 在他们的忏悔录里, 时常出现“丧失原则”“丧失党性”这样的用语。青年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坚定理想信念, 做到为民服务, 廉洁奉公, 遵纪守法, 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的“总开关”。

礼仪就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机关工作人员就是单位的一面镜子, 每个员工都代表着单位, 所以不能随心所欲, 要遵守一定的工作礼仪规范,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讲究礼节、礼貌, 自觉接受并实践礼仪, 更为妥善而艺术地处理日常工作。

3.4 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3.4.1 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干部要创新要解决好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创新的问题。

一是要解放思想, 突破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 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解决好想不想, 敢不敢创新的问题;二是要脚踏实地。创新一定要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 要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单位规章制度, 在制度允许的条件下创新, 不是说不具备创新的条件, 一味地要搞新特色, 为创新而创新, 要有利于推动工作, 具有可操作性, 解决能不能问题;三是要处理好创新与老办法、老经验的关系, 解决会不会创新的问题。创新呢不是对老办法、老经验的全盘否定, 一切经过实践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措施还值得我们继续学习, 创新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吸收升级发展, 走出一条有特色、有亮点的工作新路子。

3.4.2 提高正确决策的能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要啃好这块硬骨头, 打好这场硬仗, 克服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要不断总结经验, 努力提高决策能力。

提高决策能力, 要注意克服两个方面的错误倾向。一方面, 要克服优柔寡断, 该决断不决断的错误倾向, 要在制度上和机制上强化责任, 力求做到权责一致, 并且多为干部提供锻炼机会, 积累青年干部决策的经验。另一方面, 要克服越权越位, 不该决断乱决断的错误倾向, 应通过立规矩使干部守纪律讲规矩, 把决策纳入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轨道。

3.4.3 提高执行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表现在青年干部身上,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执行能力。青年干部提高执行力, 我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服从意识。

如何加强执行力呢?我认为首先要讲服从, 有执行的意愿, 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的执行理念。工作中呢, 我们在接受任务时不要有任何的抵触情绪, 与其过多地抱怨、抵触, 还不如大度一点将这样的时间用在积极主动的服从上面。更不要想着把工作推给别的同事, 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其实就是不负责任、执行力不高的表现。所以提高执行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服从工作安排。

(2) 目标意识。

我们在做每项工作时, 执行前首先要明确任务。其次, 在执行的过程中呢又要锁定目标, 任何的工作都是为了完成工作目标展开, 全力以赴直至目标实现。

(3) 高效意识。

执行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完, 它还要求高效高质地完成任务, 注重执行效率与质量。当下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使命感, 推进各项工作, 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 保证工作完成零延误。

(4) 高质意识。

执行不但要注重效率, 立足早、干得快, 同时呢还要追求质量, 干好、干优。能做到最好, 就不能允许自己只做到次好。

3.4.4 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现在的年轻人通常自我意识比较强, 在工作中往往更注重个人的努力, 而缺乏团队和协作意识, 不愿意或不善于与其他人或其他部门沟通协调。

(1) 提高沟通能力。

戴尔·卡耐基“一个人的成功, 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 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沟通, 按信息流动的方向来分, 可以分为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和平行沟通。对于青年干部来说, 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青年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

(2) 提高协作能力。

南飞的大雁为什么排成一字型或人字形呢?大雁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 一群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 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 也就是说, 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

青年干部要有团队意识、大局意识, 加强团结协作, 共同做好工作。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 做到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善于搭台和补台, 形成工作合力, 不能各吹各的号, 各唱各的调, 甚至互相扯皮, 互相拆台。

中青年干部 篇8

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争做解放思想、创先争优的表率

历史经验和发展实践反复证明, 什么时候坚持解放思想, 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哪个地方的干部能够更新观念, 哪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就会有大的发展。一要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 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忧患意识。如果中青年干部不彻底改变那种自己与自己比, 现在与过去比, 拿自己“强项”与别人“弱项”比的思维方式, 固步自封, 不求进取, 就会斗志不如人, 气魄不如人。二要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 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中青年干部既要把创新作为一种日常习惯来培养, 更要把它作为一种能力来提高。三要破除只顾眼前、不看长远的思想, 树立统筹协调、全面持续的发展意识。中青年干部只有始终牢固树立发展意识, 才能够从战略的思维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够更好地谋划发展、推动发展。四要破除坐而论道、置身事外的思想, 树立狠抓落实、推动发展的服务意识。中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的政绩观, 自觉抵制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不良行为, 努力把惠及群众的好事办好, 把推动发展的实事办实, 以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精神, 解决好制约落实的实际困难。

二、加强工作作风建设, 争做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表率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 中青年干部只有具备优良的工作作风, 才能倾听民声、广纳民意、集中民智, 才能调动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一要提高政治素养, 在自我教育中培养作风。中青年干部要加强思想信念教育, 通过理想信念教育, 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二要服务科学发展, 在投身实践中锤炼作风。作为一名中青年干部, 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克服惧怕困难、畏首畏尾的思想, 有敢于负责、敢打敢拼的劲头, 抛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谨小慎微、求稳怕乱的消极态度和畏难情绪。要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在实践中经受锻炼, 增强服务经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本领, 有力地促进作风转变。三要树立正确导向, 在强化考核中检验作风。中青年干部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克服浮躁情绪, 抛弃私心杂念, 形成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 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要用踏踏实实的实践检验干部作风, 看干部在谋划工作中提出思路、制定政策、做出决策是否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尊重客观规律;落实发展思路、发展举措是否脚踏实地, 出实招、求实效;解决问题是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三、加强学习作风建设, 争做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表率

加强学风建设对于提升干部素质、促进干部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向书本、向实践、向群众学习, 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 提升综合素质, 增强创新能力。一要在理论知识上夯实基础。中青年干部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努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要创新学习方式,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 选择能为自己所用的知识进行重点钻研。二要在调查研究中科学决策。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是我们党一项基本的工作制度、领导方法和优良传统。中青年干部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根据自身的工作任务, 抓住关系影响全局的薄弱环节, 抓住反复出现但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制定解决方案, 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狠抓落实。三要在发展实践中锻炼提高。在实践中锻炼干部, 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条根本途径。要提高推进工作落实能力, 做到系统领会, 认清要义, 把握重点, 及时跟进, 在工作落实中推进发展、提升能力。要提高处理复杂问题能力, 随时掌握社情民意, 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和苗头, 不断提升公共危机处理能力。

四、加强生活作风建设, 争做公道正派、情趣健康的表率

干部生活作风涉及到干部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思想情趣等方面应有的风范和品格, 不仅关系着干部个人的品行和形象, 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一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作为中青年干部要经常参加廉政教育, 对一些廉政古训、腐败案件只有深刻理解其深刻内涵, 才会真正入脑入心, 才能够以虔诚之心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 才能有针对性地防微杜渐、自励自省、警钟长鸣。二要有健康的生活情趣。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情趣, 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意志和行为。高尚的情趣, 催人上进, 使人奋发;低俗的情趣, 消磨斗志, 涣散人心。要远离吃喝风和赌博风, 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办实事。三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健康的心态是干部成长的重要保证, 中青年干部要正确对待自己, 真诚地听取群众意见、组织意见, 必须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剖析。

摘要:中青年干部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力军, 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标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的后备军。因此, 要通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上来,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 不断提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浅谈青年干部党性修养 篇9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维理念创新,党性修养,长效机制

新时期新形势下, 青年干部如何加强党性修养?笔者认为, 要以科学发展观[1]为引领, 在思维理念创新, 改进行为习惯, 转变工作作风, 增强工作激情上下功夫, 积极培育创新动力, 增强创新的主动性、长效性,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 牢固确立推陈出新的工作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与当前形势发展规律相一致的执政理念。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 遵照正确的客观规律推陈出新, 创新才更有意义, 更具实效。一直以来, 办事有魄力、讲效率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们的青年干部必须大胆突破保守思想束缚, 对一些根深蒂固的旧观念要当“破”则“破”, 凡是有益于科学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要当“立”即“立”。变被动接受任务为主动提出工作建议和主动承担任务, 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态度迎接挑战, 以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应对挑战。

1. 用科学发展推动思路创新

科学发展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 更是一种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深化的理念。青年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将科学发展观植根于头脑, 做到真学、真懂、真用, 努力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自身工作理念。既要善于从自身业务中跳出来, 把立足点和落脚点放在更高的平台上, 推动发展。又要善于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 以改革创新的要求谋划解决问题的办法。

2. 用科学发展推动方法创新

坚持科学发展需要设计高效、人性化方法, 提升实际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注重深入基层一线, 努力做到意见在一线收集, 实情在一线掌握, 办法在一线产生, 问题在一线解决, 经验在一线总结。积极主动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

3. 用科学发展推动机制创新

我们的青年干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科学工作机制。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日常工作中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提炼, 形成制度, 建立长效机制。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准绳, 自觉养成研究状态下的工作习惯

作为党员干部的中坚力量, 青年干部更有必要认清形势, 问一问自己是否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 能不能灵活运用科学发展观。当前我们一些年轻干部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工作水平、领导方法等, 还不能很好适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工作中表现对发展理解的局限性、对工作部署的片面性等。我们必须做到在工作中学习, 在学习中工作, 使工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力求提高工作的科学性, 实现工作创新。

1. 要选好学习研究内容

在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基础上, 还要广泛涉猎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全面拓展知识系统, 使自身工作更有预见性, 为推动工作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充分发展提供知识支撑。要脚踏实地钻研业务, 提高“会说”“会想”“会写”“会做”的能力, 从而真正成为熟悉业务的“政策通”、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笔杆子”、熟悉各项工作的“多面手”。

2. 构建学习研究的平台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2], 要积极通过在岗自学、跟班学习、研讨交流、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 增加研究实践的机会, 不断开拓工作视野。我们青年干部要主动针对某个课题深入到基层研究、探索、提出思路和对策, 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支撑, 积极培育追求更好的工作作风

当前, 任何一种技术、商业模式、管理方法都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为竞争对手所知晓、模仿、超越, 拥有持续创新能力才是无法模仿、难于超越的。对我们青年干部而言, 以创新能力为支撑, 科学发展为动力源泉, 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一旦创新动力丧失, 就有可能面临违背科学发展的危险。持续创新要求把追求更好定为目标, 既要主动反思工作中存在失误、缺陷的地方, 又要仔细揣摩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可以改进提高的方法。总结过去, 立足当前, 我们青年干部的工作才能日新月异, 精益求精。

首先, 要以积累改善达到创新。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创新可以看做是一个结果, 是人在成长和积极性发挥到一定程度下, 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自然产生的一种结果。因此, 我们的青年干部要善于对工作的每个细节精雕细琢, 在实践中持续改进不足。重视一个个小的成果, 以带来自身工作理念、机制、方法上的变化, 最终积累成具有自身浓郁特色且不能被简单模仿的创新。其次, 要以群众满意作为最终目标。青年干部要把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让人民群众满意上。要对群众满意度不高的事项进行持续改进, 修改调整。将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 注重调查研究,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3], 了解人民群众对自身工作思路、决策、措施的反映, 为及时调整思路和修正决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促进各自工作更好地与人民群众的意愿相一致。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动力, 不断激发超越自我的工作激情

激情是干事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任何美好的事业要获得成功, 都需要人的巨大激情作为动力。对青年干部而言, 要把激情干事作为最主流的精神特质。

第一, 要有激情干事的欲望。镇江籍的“海归”施政荣创业时的项目并不被国人看好, 甚至连业内人士都讲“又一个干打雷不下雨的人回来了”。他顶住各方压力, 5年后跃居中国新首富, 他说, 因为我有发自内心地想做事的强烈愿望。他的话, 不仅向我们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 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干劲来源于内心, 来源于内心的追求和欲望。我们的年轻干部不管做什么事, 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奋点。有了兴奋点, 精神就有了寄托, 境界就会变得高远, 眼界、胸襟和视野就会更加开阔;有了兴奋点, 就会一切向前看, 真正把生命融于使命, 把职业作为事业, 把从高的理想化成工作的热爱。

第二, 要有激情干事的胆识。温家宝说:“以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的胆魄和气魄, 推进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4]我们的青年干部要善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特别是要学习别人那种骨子里冒出来的拼劲、闯劲、冲劲;学习别人面对机遇敢于争先, 面对困难敢于探索, 面对竞争敢于创新, 面对挑战敢于冒险的发展精神。

第三, 要有激情干事的追求。青年干部,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一种不示弱、不懈怠、不服输的气节, 有一种永不停滞、勇立潮头的追求。要有一种“一日无为、三日难安”[5]的责任感、紧迫感, 把每一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 把每一件事情作为一个新的开端, 把每一项任务作为一次新的锻炼。要始终保持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紧盯一流的目标, 勇于超越自我, 在超越中决胜对手;始终保持一种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 在自我扬弃、自我突破、自我超越中实现更大的发展。

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是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 处事之魂, 执政之基。在加强党性的过程中, 推陈出新的理念是前提, 研究状态下的工作习惯是关键, 持续改进追求更好的工作作风是保证, 激发工作激情是动力, 四者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促进。发展没有止境, 创新就没有止境。青年干部只有坚持科学发展, 勇于实验, 勇于变革, 才能不断提升党性修养, 才能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丽敏.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助推企业科学发展[J].品牌, 2015.04 (上) :80-81.

[2]张蔚萍, 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文件的新思想和新精神[J].学习论坛, 2008 (01) .

[3]祝猛昌, 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路线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 2014 (05) :101~108.

[4]方立华, 从总理以诗言志看诵读经典之重要[J].军营文化天地, 2008 (07) :83.

浅谈青年干部的自我突破 篇10

一、敢于自我审视, 坚定理想信念

青年干部的政治水平、政治觉悟、政治立场如何,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讲党性、政治坚定, 是党对青年干部的基本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情况, 青年干部更要在发展和创新中, 对照工作的新目标、群众的新期盼, 不断地审视自己, 明辨是非, 校正航向,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一是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青年干部必须始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始终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 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 难事面前不退缩, 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前瞻性。二是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求真务实, 是每个青年干部做好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必须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找准落实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刻苦钻研业务, 努力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必须善于在繁杂的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 善于在统筹兼顾中抓好工作落实;必须敢于面对问题, 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具有克难制胜的信心、一抓到底的决心、埋头苦干的恒心, 真正做到不抓出成效不罢休。三是要始终坚持服从大局。具有大局意识, 进而把握大局, 这是青年干部在政治上成熟、驾驭整个事业乘胜前进的重要素质, 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不能把眼界仅仅局限于自己所从事的具体事务上, 而必须眼中看到全局、心中装着大局、手中握有重点, 做“思路宽、胸襟宽、视野宽”的干部。要善于把本职工作与各级中心工作贯通起来, 自觉做到在大局下考虑问题、谋划工作、推动发展。

二、敢于自我磨炼, 提高综合素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仅是青年干部坚持党性的政治问题, 更是推动发展又好又快的实践问题。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自我磨炼的过程, 作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过程, 推动工作创新发展。一是在学习中提炼。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 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实践中历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年干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在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同时, 主动深入实践, 深入到基层, 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 多倾听群众呼声, 体察群众情绪, 体恤群众疾苦。尤其是要勇于在最困难的地方和最艰苦的环境中, 磨炼意志, 砥砺品格, 奋发有为, 努力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在实践中开阔眼界, 增长才干, 丰富经验, 提升提高。三是在争创中锤炼。争创一流是青年干部应有的作风。要带头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破除固步自封的桎梏, 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从各种不符合十七大精神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把精力投到争创一流中, 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一步步把工作推上一个新的水平, 从而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三、敢于自我否定, 推动工作创新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 是青年干部的责任和使命。要不断培养创新意识, 主动研究新事物、接受新观念、形成新思维, 不断增强工作的创造性, 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一是勤于调研。“实践出真知”。调查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可以从中丰富经验, 扩大视野, 增长知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青年干部, 一定要在各项工作十分繁重的情况下, 自觉腾出精力、挤出时间去做艰苦的调查研究工作, 深入思考, 大胆探索, 把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宝贵经验聚合到自己手中, 而且能悉心倾听群众的意见, 向群众求教问计, 把群众广泛动员和组织起来, 参与到各项工作创新的实践中来。二是大胆探索。要解放思想, 树立大胆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 始终保持足够的勇气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只要有利于服务中心、推动发展, 有利于促进工作整体上水平, 有利于提高青年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的青年干部形象, 都可以想, 都可以试, 都可以闯, 都可以干, 成功了固然可喜, 失败了也不可怕, 失败一次就是向成功靠近一步, 可以更好地激发我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三是善于总结。总结是回顾、摒弃和提升的过程。善于总结就是要认真总结工作的成败得失, 积极提炼好的做法、经验, 产生新的思想并指导工作的新实践。只有重视总结工作中的宝贵经验, 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每一项工作完成后, 要“回头看”, 检查工作的失误之处, 从失误中吸取教训, 为更好地创新奠定基础。

四、敢于自我约束, 保持清正廉洁

青年干部的新征程 篇11

当下中国,党政领导干部越来越年轻,学历越来越高,国际化的视野越来越宽广,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广大民众所津津乐道。在许多年轻干部的履历中,不再有征战沙场的生死经历,不再有“大老粗”的手上硬茧,他们的成长路径大都延续了一条共同的轨迹——青年工作。他们或是曾经的学生会主席,或是各级团委的干部,或是青联组织中的佼佼者。

从青年工作走向各级领导岗位,他们的经历似乎简单了一些,他们经受的风雨似乎平淡了一些。于是,大家羡慕他们的幸运,感叹他们赶上了好时代。

是的,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大家本来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如今一下子拉开了差距,更能引来众人的议论,什么“官二代”、“富二代”的联想与质疑接踵而来。人们有些忽视了,青年工作在一个人成长阶段的必不可少,对一个人才智能力磨砺锤练的无以替代。

纵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叱咤风云的一生,很多人也是从青年运动开始的。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邓小平……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从《新青年》到《湘江评论》,组织青年,发动民众,汇成了中国革命的滔天巨浪。“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激发了无数人的青春热情,培育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植根于中国大地的顽强生命,迎来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壮,最终成为世界第一执政大党。

依靠青年运动起家的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青年工作。中国共青团的成立,比党的诞生仅仅晚了一年。去年,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践充分表明,广大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确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共青团不愧是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不愧是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不愧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既然作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后备军,在从事青年工作的共青团等岗位上,我们的许多年轻干部自然更多地得到党的培养,更全面地得到思想上的陶冶和工作上的磨练,更快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走向成熟。

按照党对年轻干部培养的路径,“助手”总要变成“主角”,“后备军”终要走向前线。今天大家看到的局面,就是党对年轻干部培养的必然结果。青年工作,为这些年轻干部走向前台打下了坚实基础;时代呼唤,让新生力量尽快崭露头角,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能不能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是年轻干部肩负的最神圣使命;能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是年轻干部面临的最沉重压力。

青年干部政治思想工作建设的探索 篇12

一、新形势下青年干部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

1. 日益发达的媒体给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挑战。

当前, 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异常发达, 这些发达的媒体工具一方面将全球各种资讯及时地进行传送, 使青年干部同志能全面了解各类信息。但这其中既有积极的内容, 也有部分消极甚至堕落的内容, 消极的甚至堕落的内容会使得青年干部的思想受到较大的冲击, 甚至对个人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从而给思想工作带来挑战。另一方面, 在发达的网络信息系统中, 青年干部同志可以利用网络方便地表达自身对各类事务的看法, 但其看法可能会受到网络中部分别有用心或者思想消极分子的反驳, 从而直接给青年干部的思想产生冲击, 这势必会给政治思想工作带来挑战。

2. 现实生存发展压力给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挑战。

青年干部作为社会中的个体, 必然会产生包括生存、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这就需要在思想上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然而, 当前的高房价等带来的高生活成本使部分青年干部的生活受到较大的冲击, 使得其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产生焦虑、失去信心等情绪上的问题, 从而带来思想上的波动。并且, 在现实压力中, 在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下, 青年干部难以预测其未来发展成就, 也难以对个人职业发展作出较为全面的规划, 这可能不利于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发展意识。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 必将加大政治思想工作的难度。

3. 青年干部个体的差异性给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挑战。

青年干部基本接受过高等教育, 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这就要求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以更加雄辩的事实, 更加有说服力的词语与其对话, 这样才能改变其思想意识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不相符合的部分。但这势必要求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不仅要知识水平高, 还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较高的个人威望, 这就对单位政治思想工作人才的选拔等带来了挑战。

二、新形势下青年干部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1.青年干部一般工作在一线, 是各项具体事务的执行者, 甚至在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保持其政治立场的坚定性、思想的稳定性, 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部分关键部门, 其工作内容具有相对的保密性, 保持这类青年干部政治思想的稳定更加重要。依托政治思想工作, 可以激励青年干部更好地完成组织交与的工作, 甚至创造性地提出改进工作的方法, 这对于提高工作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青年干部处于成熟期, 其工作阅历还不甚丰富, 社会知识还不够健全, 这就使得其需要单位的帮助与培养, 才能更快地成熟起来。依托政治思想工作, 充分发挥思想武器的重大作用, 可以帮助青年干部解决思想上存在的困惑, 解决其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难题, 特别是在其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 遭遇重大考验时, 需要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 才能加速其成长。

三、新形势下加强青年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1. 鼓励青年干部多读书勤学习, 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政治忠诚度。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力量和信仰, 为人生提供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力量, 使人生方向更加明确, 信仰和立场更加坚定。胡锦涛同志多次在青年工作会议上指出: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 就是抓住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对青年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在青年干部中形成共产主义信仰化。一要鼓励他们多读一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书籍, 了解党情国史, 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风雨历程。二要帮助青年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观点, 结合国情科学分析各种社会现象, 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青年干部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三要培养青年干部对政治的认知能力, 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鉴别力, 使其能够正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正确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四要引导青年干部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同时还要鼓励青年干部创造条件自发学习, 主动参与各种政治活动, 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提高政治忠诚度。要规劝青年干部常修为政之德, 积小德养大德, 做到思想纯洁、品行端正, 爱岗敬业、敢于负责, 明礼诚信、遵纪守法, 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教育年轻干部在思想上与党保持高度一致, 秉承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权力地位观;特别是要告诫青年干部克服浮躁情绪, 谦虚做人, 谨慎做事, 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服务科学发展中踏实工作。

2. 鼓励青年干部到基层锻炼, 在实践中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上一篇:河北陶瓷产业下一篇:小组合作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