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生活(共12篇)
文明生活 篇1
1 节能意识随着经济的发展会逐步提高
记者:非常感谢三位嘉宾的参与。从最初的建筑节能改造, 到提倡打造绿色环保生态建筑, 再到现在的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 这其中反映了人们生态环保意识怎样的一种变化?
娄宇:“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低碳建筑”等等是对建筑物一种概念性的提法, 其内涵有区别, 宜造成混淆。低碳, 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 (更低) 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 其含义较窄。从广义上讲有绿色的含义, 但目前对于哪些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折算为“碳排放”还没有统一认识和标准。
丁建:这应该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 我认为, 原来所说的节能、绿色, 其实也是低碳的一个说法, 不过是具体到某个技术应用的方面, 现在低碳经济的说法更加系统化, 贯穿全过程, 更加宏观, 是从国民经济的层面去说。比如:原来的节能减排的概念, 是在某个建筑物的建筑过程中如何去节能减排, 而现在则是从选址、交通、原材料、成型、利用全过程, 到后期的使用、维护、分解和处理, 低碳经济更加注重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深入性。原来节能减排指的很具体, 现在则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转变过程, 从几个具体的过程到全过程, 是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 过去认为是知识分子、技术骨干、领导的事, 现在则是一个人一生中每天要做的功课, 是一种生活观、价值观, 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领域的概念, 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会交往、社会进步。每个人都按照低碳生活的方式去生活, 才会促进社会进步。
吴德绳: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 离不开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解放后, 国家当时很穷、很困难, 党又想让人民“居者有其屋”, 所建房子就很简陋, 数量多, 花钱少。这就带来很多问题, 以北京为例, 冬天必须有采暖, 因此采暖和房子一起成为供给制。也是要图便宜, 当年我住清华大学学生宿舍, 采暖都是蒸汽采暖, 限时间供, 睡觉时给点, 能钻被窝;起床时再给点, 能穿衣服。过了阵子, 国家经济改善了, 觉得花这点钱盖的房子, 每年取暖费花的倒不少, 蒸汽采暖让人住的感觉也不怎么样。于是, 开始考虑改进, 汽暖改成了水暖, 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保温标准。80年代的北京, 以我们院出的采暖设计热负荷为标准, 当时要求热负荷统一打7折, 这就是第一步的节能30%标准。又过了两年, 国家有钱继续投入改造, 七折基础上再打七折, 就成了节能50%, 后来第三次要求再打7折, 只剩原来为35%, 成为节能65%, 这就是当年建筑保温的“三步节能改进”。
过了不久, 又发现了新问题:天空不够蓝。分析原因是因为烧煤炉, 因此小锅炉要变成大锅炉, 以提高排烟的处理水平。后来, 其实说天不蓝是因为空气中的颗粒物太高, 当时大家还不懂的低碳和气温上升的问题。
住房改革后, 老百姓积极性提高, 开始旧房保温改造、引进夏季分体式空调, 因此节能不仅是冬天的问题了, 还有夏天。另外, 公共建筑这块的建筑能耗量很大。怎么办?我们就开始做节能改造。因此, 国家的发展、人们的认识、现实的存在, 这中间有时没法说谁之过, 为什么?有一个逐渐认识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过程。我常在业界说, 并不是老前辈们所做的是错的, 他们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当时他们做的是奢侈型建筑, 是政治性建筑, 追求的绝不是节能, 而是可靠性。总不能让主席举行国宴时空调冷不下来吧?所以当设计方案中提出空调制冷放3台还是4台的时候, 最后上面拍板放5台, 以保证可靠。这是由当时的设备、维修水平和通讯条件决定的, 因为一旦出现故障, 找人维修很麻烦。改革开放后, 我们做节能改造, 主要是用先进的设备重新武装老建筑。
再后来, 又出现可再生能源的概念, 引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继续发展, 就提出“绿色建筑”了。申办2008奥运时, 申请书共4大本590页, 我们院做了其中350页。后来, 刘淇书记从悉尼回来跟我说, 咱们这次要做“绿色奥运”。我再去悉尼考察时, 特地找了专家讨论“绿色”的概念, 这说明绿色也是我们新引进的概念, 大家还都不熟。
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低碳”。如果把耗能减到最少, 是否就节能环保了呢?那还得看碳排放量。所以每一次都不是简单的说法的改变, 而各有新意, 含了当时全球学界的先进认识和发展。
记者:在低碳经济建设中, 勘察设计企业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 做好哪些事情, 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吴德绳:勘察设计院一定要有超前的低碳设计意识, 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为了让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加长, 社会同时要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的工作。
娄宇:第一, 设计院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工程咨询设计活动, 优化经济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合理利用能源、资源, 提高能源、资源利用, 减少污染排放, 从工程建设项目的源头上切实把好关;第二,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建、新建、扩建项目必须进行节能减排评估和审查方可审批核准的规定, 认真编制好工程建设项目节能减排篇, 在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上把好关;第三,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节能减排任务。节能减排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设计院具有技术创新优势, 要积极开发创新, 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第四, 大力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第五, 加强和完善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和设计内部管理制度。
丁建:勘察设计业在国家整个基本建设中, 一直是排头兵, 处于龙头地位。工程好不好, 关键在于前期的研究设计包括一些创新理念的落实, 以及对低碳领域的关注等, 所以勘察设计在基本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应该是一致的。这样, 既不会拔高, 又不会无所事事, 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所以, 需要重新去回顾一下勘察设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从而恰当地确定它在低碳经济中的地位。设计院的优势就在于它科技与创新, 如果将来低碳经济成为主导的话, 设计院在科技研究、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将发挥极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也是和行业的地位相一致的。主要还是起到科研单位在技术转化上的纽带作用。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 从自身做起, 深刻理解低碳经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二要以低碳的思想来主导我们的行为和设计思想的更新, 第三从技术上、材料上、空间作用上, 后期的使用、维护、评估上, 引入低碳的思想加以应用。
勘察设计单位的转型涉及的面很多, 低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其核心点应该还是建立一个低碳的价值观, 去面对社会上的对象。从最初提出循环、节能、绿色、环保到现在低碳经济, 以前只是生活中的部分, 现在则是更完整、更系统的概念。
2 在发展中谈低碳经济才有意义
记者: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和推行, 对于勘察设计单位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有哪些意义?
丁建:现在的设计院大都还停留在努力从观念上去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上, 还没有到落实在具体工作中的层面上, 所以现在谈低碳对设计院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问题还比较早,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但这个问题不可避免, 低碳经济肯定是主旋律。
我这里谈谈低碳经济中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人人平等性。无论是发达还是不发达的国家, 以及社会上的不同人群, 在低碳生活面前都应该是平等的。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应该给出一个低碳排放的标准指标, 好去对比衡量是否达标。
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低碳经济不是无碳经济。对目前中国而言, 发展才是硬道理。两会上又出台了很多改善民生的政策, 都要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来实现。碳排放是必须的, 但是怎样在这个必须中厉行节约, 不致浪费资源也是必要的。这个观念很重要, 否则就会限制发展, 为不发展和落后埋下伏笔。这两者并不矛盾。好在我们在发展初期就认识到了低碳排放的重要性。
现在的一个共性就是要在发展中谈低碳经济, 而不是要放弃发展谈低碳, 是要带着低碳经济的价值观去开展工作, 少消耗能源, 多生产有用的产品。
娄宇: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 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 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革命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推进两个根本转变:一是将社会经济发展由高度依赖能源消费向低能耗、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将能源消费结构由高度依赖化石燃料向低碳型、可再生能源的根本转变。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中心环节是加快构建新型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 着力推进低碳能源与低碳技术发展, 使整个经济社会活动低碳与无碳化。
吴德绳:对于一个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 中国现在还缺少很多东西。首先缺少一个成熟的物业管理的建制, 甚至于验收就没有一个调试的阶段。设计师对将来使用能耗的设想, 在图纸里就没能往后传承。硬件施工可以按图, 但怎么去运行, 在图纸上只有一小篇设计说明。例如当年我设计好了, 去找业主告诉他怎么运行, 他听进去了, 记住了60%, 实施的只有40%, 等他老了, 到他徒弟那还剩20%, 所以没法传承。还有一个问题, 建筑美学需要技术的引导和支持, 非常难。这是学者的呼吁和经济发展现实的妥协。如果从低碳来看, 标志建筑和超高建筑毫无道理。比如600米高的建筑, 截成3截, 盖3个200米高的建筑, 要多拿出2块地皮来, 我们国家还没到拿不出的地步。但是你盖一栋600米高的大楼, 要比3栋200米高的大楼贵得多, 运行也费得多, 而且要危险的多, 要麻烦的多。曾经组织过关于建北京地标建筑的讨论, 我们组织考察完了, 经讨论说不用建了, 让子孙后代去建吧。有人问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我们说紫禁城就是。但是学者的话有多脆弱呢?某地刚建完400米高的大楼, 跟着又要建600米高的, 就是受了市场经济和虚荣心因素的影响。也有国际间的政治因素使然, 那我们就更不明白了。
所以上面这些说法都没错, 但是最后衡量的一把尺子是这些东西对地球是否友善, 对人们的发展是否合适。所以我们现在处在一种道德与经济利益碰撞的妥协点。用刘淇书记的话说, “节能就是发展, 就是坚持先进文化”。
3 低碳不是只指建筑, 是个观念, 是一种生活方式
记者:三位觉得"低碳建筑"的说法准确吗?现在行业对“低碳建筑”有没有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
娄宇:建筑物在建设或使用中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有多项内容, 与社会经济条件、人们理念、所处阶段不同差异很大, 如何评价是一个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吴德绳:什么叫建筑?建筑业是生产和制造为人民生活、社会活动的场所和环境的一种产业。建筑产品是“一个高价值长寿命、强迫公众接受的、有文化内涵的、有生命的产品”。
强迫公众接受指的是, 建筑往那一盖, 你喜欢不喜欢都得接受;马路一规划, 做的好和不好都得接受。比如西直门规划的有点问题, 到那就堵车, 一堵就堵出你30年来, 一点都没辙;鸟蛋你不喜欢看, 你走过去就看见了, 生气不得, 你还得看;给你设计一住宅, 你们家买了, 如果厕所设计的不合适, 你每回上厕所出来得转一弯儿, 还得反着手关那门, 这样的事, 一定下来就是三五十年, 对不对?所以, 叫强迫公众接受。
建筑是有文化的。所有的建筑必有地域特点, 含有气候因素, 含有人文的文化传承, 因此, 一个建筑, 一看就是中国的, 一看就是那个建筑大师的, 一看就是漂亮的美的。一定是有文化的。
建筑是有生命的。建筑是有水、电、有控制、有空调、有血有肉有神经的这么一个产品。这么说是要设计师做设计的时候要如履薄冰, 要敬业认真。如果承认这话有道理, 就要说一个问题, 还是要盘点下历史。刚才说了这么多建筑的特性, 究竟有多少人认识了呢?做到了呢?我认为还是很差很差的。为什么这么说?从历史渊源上, 搞建筑这行业有了几百、几千年的历史, 从太和殿的建设你能看出来, 最早建筑是一个非常强势的行业, 把设计规划叫烫样的, 或者圈地的, 搞建设的叫营造的, 最后建成了, 皇帝才登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 真正“有血有肉有呼吸有生命的建筑”这样一个特性, 只是近代的。以前没有给排水, 没有电气, 没有空调, 所以它的习惯势力和权重, 土建方面是老的很, 建筑设备是新的很。人们的意识, 制度的安排, 产业的发展, 都是很不均衡的。所以现在建筑的设备、给排水、空调等, 都是很晚期的, 还很弱势。而我们现在说的低碳建筑恰恰就是针对后者很严格的, 是需要我们去努力补足的部分。
再就是建筑美学的问题。建筑师在做设计的时候, 有没有考虑节能环保减排呢?考虑的可能并不够。为什么呢?建筑师在推设计方案竞标的时候, 面临的困难喝挑战非常多, 业主非常希望他出新出怪, 相关领导希望能搞出特殊的东西来, 他自己的知识有限, 又要迎合, 又要和竞争对手去PK, 还能有多少权重去考虑节能环保呢?这是一个原因。第二, 建筑美学应该在建筑的技术引导和支持底下去发展, 大家都明白一个很不节能的建筑, 绝不是美的, 因为它不节能, 你喜欢它干什么?但是到了一定时候, 大家就说它不美了, 这是一个建筑美学的发展过程。在没到这个过程的时候, 建筑的技术引领着美学的发展还很不成熟, 所以我们现在才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说句挖苦的话, 建筑师如果做了一个玻璃幕墙很大的建筑, 在节能审查的时候, 你问他你用了这么大的幕墙怎么办呢?建筑师学会了一句话:“我用的是LOW-E玻璃。”其中深刻的意思他不知道, 审的人也不知道, 一句话就被噎回去了。你问他外墙怎么搞这么复杂啊?多费能啊?他说我用的是外墙外保温。这样也给糊弄过去了, 谁懂?不都懂。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所以我们要真正减排的话, 要深入去影响各个学科、各个细节。
绿色建筑告诉我们全寿命周期。什么叫全寿命周期?就是从材料的制造到它的施工, 建成, 使用 (当中是使用能耗) , 寿命结束, 及结束后的遗存处理, 这些过程的能耗加到一起, 这叫“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但是绿色建筑在低碳经济的命题下, 就不应只按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的最低算数, 应该提出一个“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率”的概念。也就是碳排放对使用寿命摊开了算, 摊开到全寿命上, 看到底是多还是少。这就带来一个寿命延长是最大的低碳的概念。上海的脆脆楼, 制造的碳排放是同样多的, 倒了后拆它的碳排放也是同样多的, 但是使用天数为零, 所以它的碳排放率是无穷大的。当然这是个极端的例子。所以, 我们要努力做到低碳率的话, 一定要想到延长产品的寿命这一条。就像谈节流, 同时要注意开源一样。所以, 一方面要投入的碳排放最少, 同时产品的寿命要最长。
在学界, 建筑物的寿命怎么长?我分解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物理寿命, 我们盖一个草棚一般能用2年, 木屋能用20年, 钢筋混凝土能用50年以上, 这个是投入碳排放买来的寿命;第二个是商业寿命, 如果盖一房子今天还有人要, 明儿没人买了, 落后了, 那也不行, 商业寿命也要长。商业寿命靠什么长呢?一个是靠设计师的超前意识, 你得考虑几十年之后人们需要什么。另一个要靠设计的产品的可变更性, 要能变。比如说人大常委办公楼, 要求做20年不落后, 那就做框架结构。现在开会不公开, 过十几年老百姓可以参与了, 人家可以到走廊上看如何开会, 设计师要能想到这边如何加一楼梯, 那边如何开一门。意识的超前可以把商业寿命做长。第三, 是产品的使用寿命, 靠的是产品的部件更换, 也就是提升, 还有使用者的更替, 比如本来给少校级别使用的房子, 条件好了, 可以换给少尉级别使用。还有使用者的宽容度, 人家18平米的饭厅很好, 我家13平米也够用, 干嘛非要攀比?所以, 这三者对建筑物的寿命而言是一个木桶的短板效应, 哪个先到就全完。要延长寿命, 把这三个都做足才行, 其中包括了理念、道德、观点。所以用了9年的房子就要拆, 从低碳上讲就不对, 没把寿命延长。举一例子, 最近参加一电器协会会议, 有一节能灯厂家送我一节能灯泡, 还带了一个备品, 我夸了他。他的节能灯分为两段, 前面灯管坏了可以单独换, 后面电子镇流器不用扔, 这样使用寿命延长一倍, 这就带来了一个低碳经济长寿命的理念。所以低碳的标准是什么我说不准, 但是其中有一个大家很少提的长寿命问题, 一定要在长寿命上做足了, 低碳技术才能体现。
丁建:现在对“低碳建筑”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和定义。对于建筑的使用寿命的看法, 应该有个综合评估。比如过去30年前的房子, 适合当时的需要, 但是30年后, 也许拆了更具经济效益。现在大家反感拆房子, 是因为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就拆掉的房子太多了。拆了建建了拆, 很多没有走完生命周期的房子被拆了, 大家很有意见。使用寿命只是一个方面, 但是不能用简单的一个标准来替代多标准。低碳建筑就复杂了, 把我们的社会包罗万象了。
我甚至觉得不应该有“低碳建筑”这个说法。低碳是一种经济, 转化到建筑上, 就很不准确。可能不能这么提, 只能说我们是在低碳经济的主导下, 完成的一个更加符合低碳生活的建筑, 是低碳经济感念的实践产品。低碳不是建筑, 是一个观念, 是一种生活方式。将来为了便于推广和使用, 把低碳经济对于建筑的主要指标列出来作为标准, 我觉得是可行的, 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低碳标准的定义。
4 低碳经济将带来诸多文化道德理念的改变
吴德绳:低碳给我们带来的这些事, 使得我们在方方面面应该有深入的思考, 使我们的某些想法和说法要有变化和进步。现在有一种不科学的语言叫节能住宅, 这句话应该退出历史舞台, 作为学者知道这是历史时期的话。节能是一种动词的追求, 到了现在不合适了。60、70年代的房子可以节能改造, 2005年建的房子就要节能改造, 丢不丢人啊?应该叫低能耗住宅。第二句话也是约定俗成的, 叫生态建筑、生态小区。这话在科学性上十分模糊, 等于什么也没说。什么叫生态?你说原生态我还能理解。打个比方, 就像市井语言说吃西药不好, 吃中药好, 中药里没有化学成分。中药没有化学成分, 你说它是什么组成的呢?应该说是没有化学制剂。同样, 生态小区应该说是绿色小区、绿色建筑, 这就清楚多了。市场上类似的模糊语言还很多, 比如直流变频技术, 直流怎么能变频?应该叫变频调速技术。再如电动汽车, 汽车都是内燃机的, 叫电动车、电动卧车都行, 也可以叫双能源汽车, 叫电动汽车就不对。
这不是我们矫情, 而是看到低碳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新知识、新进步和新的科技含量, 所以我们要调整一些新说法。我们一开始节能想的并不是环境, 但是到后来, 我们知道了要注意使用可再生能源, 不要使用化石燃料。所以我们要在这两个方面做足功夫, 想明白了, 才能继续往前走。
除了注意总能耗的节约之外, 还要注意一个问题, 就是高品位的能源用在需高品位处, 低品位的能源用在需低品位处。燃气用来烧热水供暖, 效果挺好, 但浪费了燃气的高品位。燃气可以干更多的事。现在国家成立了能源委, 什么意思?刚才说化石能源不能用, 煤炭部、电力工业公司, 核工业部对能源都是分管的, 现在能源委就可以是统一的了, 所以不是能源不可置换, 是怎么合理在低碳上才对。北京成立了一个低碳管理研究办公室, 提出的政策是:1.查清碳足迹;2.编制碳预算;3.鼓励碳交易;4.提倡低碳生活。这几条碳排放的理念提出来以后, 就把行行业业的路说清楚了。第一条追踪碳足迹, 是咱们以前不知道的, 碳到哪里去了呢?追踪碳足迹不能莫名其妙, 只有追踪碳足迹, 才能选择经济生产, 能源的改革才能深入。二是编制碳预算不能糊里糊涂。鼓励碳交易, 有个总体最大化的问题, 因为都知道低碳会影响一些收益好但是碳排放高的项目, 这些高效益高收入的项目, 可以去买那些收益不好的碳排放的指标。提倡低碳生活更是一个关系到人们的理念道德生活态度的问题。咱们曾经犯过一个错, 有钱了就要拉动内需, 结果造成了人们的挥霍, 透支地球资源带来的问题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所以提倡低碳经济一定会带来诸多的文化道德理念的改变, 我们一定要做好准备, 努力学习迎接这个改变。
丁建:我们要有始终向前看的态度。在人类社会从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中, 追求低碳是一种必然, 但在发展过程中, 我们不能被其束缚, 所需的新型能源也会得到解决, 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循环成长的。
因此, 在保证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谈低碳才有意义。如果因为要低碳就不开车、不开空调, 回到从前的社会, 那是一种倒退。前段时间去非洲考察, 看到部分地区现在生活还很原始,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和设备, 自然也很低碳, 但是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呢?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需求也不一样。低碳技术在国际上还有封锁, 有壁垒, 说明其中还有很多人的私欲利益观念, 观念还不“低碳”。如果发明的低碳技术还不能无偿用于全人类, 说明低碳的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低碳生活的标准, 需要国家机构来进行整理和推广, 指导人民如何去正确地生活和工作。低碳不应该成为人自由生活的限制, 应该是在满足美好生活的前提下, 去寻求更加低碳的生活。
缩短和弥补与国外的差距, 也需要一个过程, 发达国家也是这样走过的, 我们同样无法避开, 但可以缩短这个赶超的过程。国民教育方面非常重要, 如果没有低碳意识, 就无法形成低碳生活。国家层面上的普及教育很重要, 只有提高社会整体的观念, 才能建立全社会的低碳生活方式, 改变人们的生活观、价值观、行为观。低碳对国家而言是经济, 对个人而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国家应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加强国民低碳意识普及教育, 从根本上来问题。
低碳不能单从设计的表面去看, 应该从根本上去解决。先做好一个不节能的东西, 然后再去节能改造, 逻辑上就有问题, 干嘛不先去做一个没有问题的东西?“上医治未病”, 就是这个道理。现在更多的是后端在做事, 应该是预防为主, 核心问题是在前端, 而现在大家力气都花在后端了。把前端做好了, 结果必然是好的。否则, 总是亡羊补牢, 代价很大。
还有建立低碳标准的问题。现在拆除太多, 是因为当初执行的标准太低。国外很多老建筑, 起点很高, 寿命自然很长。如果开始时不对, 后面就一定会出问题, 犹如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好, 就一定会生病。而从后面看到问题时, 就已经迟了。
文明生活 篇2
今天,我陪着妈妈去买菜,路程虽然不是很远,但是一路上,我四周利益了一些。一些可能是在工地上工作的工人,因为天气热而买了一些饮料之类的来喝,这个可以理解,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六个人,喝过后四个人在原地就把瓶子丢了,自己却走开了,只有两个人扔在了仅仅离他们只有大概六步的垃圾桶里面,我很奇怪,垃圾桶明明就离他们很近啊,难道是因为赶时间?可是我看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赶时间之类的,我想这个行为他们应该是习惯了的……如果每个人都会是这样的话,那么再多的标语也没有用……
我和妈又走了一会儿,对面又引来了几个看上去不像是刚才那几个一样的,而且看上去像是文化程度比刚刚那些人高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把擦过的纸巾当场扔在了地上,诶……刚刚那几个没什么文化的工人这样也就算了,怎么现在这个人学识多点的人也这样呢?难道刚刚个他自己擦过的纸巾是烫手的山芋吗?那么急着扔掉?如果人人都像他们一样的话,那么还要垃圾桶干嘛呢?
如果,这世界上每个人每天都少扔五个垃圾的话,这个世界的污染该会少了多少啊?环保工人也不用那么的辛苦了,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么?
我想,这个现象的出现绝对不是什么文化程度的问题造成的,而是个人的意识问题,个人的品德问题。衷心希望人们可以爱护环境,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片澄净的环境,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文明上网 健康生活 篇3
流连于网吧的少年
罗章(化名)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做生意,家里只有祖父母照顾他和妹妹的生活。刚上初中时,罗章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还处于中等偏上,可自从他迷上网络以后,就常常放学后直奔网吧。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他的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最后常常夜宿网吧。沉溺于网络的同时,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而且与周围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少,对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则是避而远之。
点评: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案例。很多有“网瘾”的青少年常常都有相似的原因:家庭教育问题;缺乏学习积极性或在学业上受挫;不善于与周围同学交往;不是老师的“宠儿”,缺少老师的关心。由于学业紧张,频繁的考试,他们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转向虚拟世界寻求安慰,因为在网络中没有“失败”。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精彩的网络世界不可阻挡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全球性的信息交换平台,已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后又一新型快捷的大众传媒,也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与信息的重要手段,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然而,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打开窗户,进来的不仅仅是新鲜的空气,一些充斥着色情、暴力、反动信息的不法网站乘虚而入,散布着大量的有害信息,侵蚀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青少年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导致逃课、厌学、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因登录不良网站而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也不胜枚举,网络传播中的负面影响给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引起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倡导文明上网,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
因为沉迷于网络而放弃学业、离家出走、甚至是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两名中学生因通宵上网而在铁轨上熟睡被轧死,17岁的少年因网上的几句玩笑而恼怒并赶到百里之外的网吧行凶,几名中学生为上网而十几天彻夜不归,还有不少青少年因痴迷上网而荒废了学业……
这一件件事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网络开启了学生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是网络却也让一些学生迷失了自己前行的方向,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网络交往失度失范
一些学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需要的满足,便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如今,不少学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人际交往,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在网络世界里,更有一些学生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违背网络交往道德规范,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灌水”、网恋或多角恋等比比皆是。沉溺于网络交往容易导致职校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互联网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很多青少年就是因为这里的世界太精彩了,与现实生活形成了太大的反差,才深深地被网上的世界所吸引。然而,除了自身的因素,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们上网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大多与缺乏关爱、缺少交流、生活空虚有关。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苦闷、不满,与很多同学存在人际交往困难,因性格、家庭问题等不善人际交往等,但在网络上则没有这种交往障碍,因此他们都试图通过虚拟的网络来模拟现实,以求得刺激和情感发泄,获得日常生活中所无法得到的满足感。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正是因为这样种种原因,学生迷恋上了网络,使网络成为了自己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在网络中寻找着自我。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赏识的成就感,是任何人都愿意享受的。然而,现实生活却很难成就这样的满足感,而网络却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这样的空间:网络游戏中的痛快淋漓,惟我独尊、以自我为核心的快感;和陌生人聊天时那种自然和肆无忌惮的感觉,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宣泄,使他们有了找到知己的安慰与快感,这里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尽情释放心理压力的天堂。这一切的一切,都极大地满足了这些迷茫、叛逆而又好奇的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编后语:
本刊曾经报道过中华职教中心的王妍同学,一位普通的职业院校学生。当时,还在学校读书的她,一边上学,一边利用网络在网站上开设网店,她在四大网站上经营自己的网店,进行自主创业。她和她的合作伙伴逐步筹划着把网店结合实体店同步经营,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创业规模。王妍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开始自己的创业脚步,她很好地利用了网络。这也给广大职校学生以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看待网络,就其本身而言,它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利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身。使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
互联网可以为我们提供以下服务:①用来收发信件的电子邮件服务;②进行用户交流的网络新闻服务;③信息查询服务;④远程可视会议服务和多人讲座的实时上网交流;⑤网上购物以及信息发布。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走出网络误区,积极面对各种网络烦恼,这是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要学会应对挑战,培养正确的心态。必须客观地把握、评价网络媒体对我们的影响,不要过分迷恋于网络媒体,这是我们对待网络的正确态度。应该正视这样的事实,尽管网络游戏、BBS和QQ等网络社交方式正逐步被职校生接受并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但其毕竟只是我们的一种休闲方式,决不能沉迷于此,而荒废学业。
其次要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面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不能只是因噎废食,关闭网络,断绝交流。我们要对自己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进行提前预防,减少甚至消除这些影响自己心理健康成长的传播途径和影响渠道。
低碳:一种美好而文明的生活 篇4
面对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气候变化、资源消耗、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等事关人类未来发展的环境问题,你又该如何融入世界性的绿色生活之中,做一个时尚的“低碳人”?
2010年11月24日,“我心中的低碳生活”科学人文大讲堂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科学人文大讲堂是“我心中的低碳生活”全市学生征文大赛重要的主题活动之一,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青团重庆市委主办,课堂内外杂志社承办。
“低碳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一种文明的生活,一种科学的生活。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度电!”启动仪式上,课堂内外杂志社社长刘信中在致辞中为同学们描述了他心目中的“低碳生活”。
“倡议低碳生活,做低碳达人。”十一中校方代表向大赛组委会赠送了同学们实践低碳生活的签名长卷,高一(1)班的李锡书作为代表,向全市和全国“90后”发出“低碳生活”倡议书:“为了你、为了我、为了他,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了明天的美好生活,我倡议,从节约身边‘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共同做到:步行或乘公交车去上学上班;把废电池放进可回收垃圾箱;用电脑听音乐的时候把显示屏关了;随手拔下电器插头;少用一次性制品;一水多用;换用节能灯;用用过的湿纸巾、面膜来擦东西!”
文明生活 篇5
以前,我们只能蜗居在老小区,环境差,车子乱停,路面坑洼,东西乱堆放,垃圾桶臭气熏天。特别一到下雨天,崎岖不平的小道就变得泥泞不堪,走不了几步,破损的窨井就是一个个陷阱,鞋子裤子总是溅一身泥浆水。车子一开过,更是飞溅得一身水。小区里车位不够,路面狭窄,还经常堵车,每次放学回家都是一场历劫,每天为了停车费尽周折。
可是现在不同了,我的小区变了。妈妈说,我们是太仓海绵小区改造的样板小区。从此我们小区铺上海绵砖的路面,路上再也没有一处积水,再也不用担心一不当心溅一身水。小区重新规划后,可以说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春风吹大地,家乡旧貌换新颜。”与过去比较,我发现家乡确实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我们家乡的人们,也像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正值太仓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星期六一大早,我对妈妈说:“我要做文明小先锋。我要把楼梯上的垃圾全扫干净。”妈妈笑着说:“好啊,我支持你,你可要说话算话啊。”我一拍胸脯:“那当然了,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干就干,我拿着拖把和扫帚开始从顶层打扫。才到三楼,我脸上的汗珠直往地上掉,早已经腰酸背痛了。我打起了退堂鼓:“妈妈,累死我了,我不想扫了。”妈妈笑着说:“小男子汉,怎么可以违约呢?你想想大街上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们,为了创城,他们起早贪黑,顶严寒、冒酷暑,不怕脏、不怕累,把我们的城市打扫得干干净净,多不容易啊。”听了妈妈的话,我感觉很惭愧,忙擦干脸上的汗水,一鼓作气把整个楼梯打扫得干干净净。楼上楼下的邻居走在干净的楼梯上,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直夸我是好孩子。我感到无比自豪。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篆刻“秀”出文明新生活 篇6
【关键词】篆刻工艺;文明新生活;篆刻发展
篆刻特有的工艺技巧,看似难以掌握。但实际上,若把篆刻设定成平日生活范畴的必备爱好,就会发觉潜藏着的乐趣。新时段的文明生活,倡导把篆刻特有的工艺,看成休闲方式。这样做,摒弃掉了名利干扰,才能认真付出。篆刻培育出来的个性特性,是细致及沉稳这样的个性。现今时段的浮躁社会,更应添加这一沉稳的艺术气质,指引人们摸索出高雅层级内的爱好兴趣。
1.接纳现代取向
现今时代之中,篆刻关涉的工艺,渐渐脱离原初的实用倾向,添加了独有的艺术美。篆刻范畴的多重艺术,延展了传统架构之中的各类流派;经由不断摸索,创设了更替着的新颖观念,也体悟出独有的审美个性。国内外范畴之中的互通交流,发觉了潜藏着的艺术才智。这样的要素,都添加在平日以内的篆刻之中,凸显了明晰的现代特性。
1.1理念更替及创新
现代情形下,不断更替着的文化,表征出多元化这一总倾向。多元态势下的选择取向,密切关涉创作架构之中的心态走向、对应着的思维路径。实际上,选取了篆刻这一爱好的人们,惯常不会注重认知的更替;但在无形之中,还是会接纳现代特性的篆刻理念。理念的更替,直接关涉选出来的篆刻方式。篆刻出新颖的文明生活,就要接纳开放态势下的眼光,拥有深层级的历史认知,依循独特的视点,选出最优的休闲途径。
1.2新颖的审美
现代特有的审美认知,建构在图像学这样的根基上。只有明辨了可视化特性的作品形式,才会发觉潜藏着的审美体悟。篆刻特有的新颖工艺,衔接起了点线面,凸显了多重的风格。具体而言,细分出来的一类风格,是婉转及精致范畴的新风格,惯常追求高层级内的精致稳健。对应着的另外风格,是回归原初的自然风格,追求放任及最初天性,不去刻意限制。带有写意特性的篆刻线条,整合了刀法及特有的毛笔线条。
篆刻范畴之中的侧重点,包含雕刻出来的主题印章。休闲时段中,人们也惯常雕刻这一类别的印章。主题印章涵盖着明晰的创新价值,它密切关联着各个层级的构思及立意、筛选得来的主旨题材、细化以后的布局等。人们经由自觉的转化,把篆刻得来的多样作品,当成独立架构之中的艺术形态。创设的这些印章,凸显了现代特性的篆刻独立,涵盖着更广范畴,也融汇着内在特性的心灵空间。
2.新颖特性的篆刻方式
2.1继承并延展传统
篆刻特有的雕刻方式,要秀出新时段中的文明生活,就应继承延展特有的传统路径。吸纳传统范畴的风貌及实质,但并不限缩于传统。这样做,才能为惯常的篆刻思路,添加现代特性的新颖理念。
选出来的篆刻方法,应当依循正确思路。篆刻出来的多样文字,都应表征着独有的兴趣、独有的个性思考。如秦朝时段的小篆、战国时段的金文,都可吸纳它们特有的传统精神,同时予以融汇。不应单纯去仿照,而是添加新颖思维。
2.2有序整合多重情趣
新生活特有的篆刻技巧,应凸显出独特的着墨途径,同时创设新颖情形下的刀笔。古代时段的印章,就衔接着实用价值、对应着的艺术特性。然而,篆刻出来的多样文字,并不划归成单纯范畴的书法。篆刻出来的字体,是经由处理以后,得来的适宜文字。
篆刻侧重的着墨,应能折射出落笔特有的印痕、表征着独特情趣。篆刻依循的思路,带有以刀代笔这样的特性。刻画得来的作品,不仅表征着书法这一范畴的意蕴,还应凸显明晰的刻刀印记。发挥出高层级的刀法,以便刻画潜藏着的生活细节。
2.3蕴藏厚重感情
篆刻特有的步骤之中,应蕴藏着很厚重的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整合起深远意境,并凸显现代倾向。篆刻密切关涉平常生活,包含了本源的感情源泉。篆刻得来的丰富作品,应当表征出独有的感情情调。经由形象化路径中的篆刻语言,抒发内在感情。在本体范畴的印章以外,涵盖着更深层级的深远情调,是篆刻侧重的最高意境。艺术风格建构的根基,就应是情感,它表征着创作特有的本源前提。个性架构下的独特刀锋,还应整合着生动态势下的生活意境,才会吸引人们。
3.鉴赏之中的新颖视点
从现状看,篆刻特有的艺术,正渐渐变成时尚。例如:爱好者惯常在茶壶之上,雕刻出带有古典特性的印章。在品茶同时,也体悟出了优雅气氛。再如:篆刻出来的多彩印章,还可被添加在陶瓷之上、香炉及茶饼之上、邮票之上等。厚重态势的篆刻意蕴,吸引了很多人。现代特有的评价思维,也应突破惯常的评价路径,创设新穎的标准及视点。
具体而言,新生活特有的篆刻评价视点,应当合乎本源的审美取向。篆刻评价依循的首要指引,是作品潜藏着的传统要素。既要依循延展的传统文明,又要添加明晰的时代特色,发觉前人没能发觉的新颖要点。辨识作品的层级,应当预设适宜特性的评价尺度。不仅涵盖着艺术范畴之中的这类尺度,还涵盖明晰的法度,给人视觉范畴的独特享受。欣赏篆刻的人,如同品味诗句,或者读取了创设出来的美好文章。艺术特有的兼容属性,能达到最大范畴的协同及完美。统一架构中的个性共性,是彼此互通的,凸显在篆刻出来的作品之内。
4.规避不良倾向
4.1多变态势下的篆刻形态
伴随艺术拓展,篆刻被引入惯常见到的平日生活。这样的倾向,丰富着业余时段的兴趣,也添加了多样色彩。篆刻特有的侧重点,涵盖着视觉范畴中的冲击力、着力建构自我目标。这种指引之下,篆刻者惯常选出偏广范畴的篆刻题材,追求了多变架构中的刀锋韵味;在雕刻得来的印面之上,也注重添加带有美术特性的表达路径。选出来的文字,凸显了广泛的倾向。这样的走向,在偏大范畴中,促动了篆刻原初的章法转变,也添加了多层级的篆刻形式。
4.2规避极端思路
篆刻依循的现代思路,应当带有新颖特性。然而,若单纯去注重差异,则凸显了极端态势下的篆刻思路,是应被规避的。新时段中,雕刻得来的多重作品,丰富着生活,也应引发深层级的反思。这是因为,篆刻特有的风格,渐渐倾向去张扬独有个性,藐视了应当依循的原初技法,甚至忽略掉了本源的印章内涵。这种单纯去注重狂野,没能添加内涵的偏差路径,不利于长时段的篆刻进展。
篆刻及新生活特有的深层级关联,是不应忽略的。依循深入的认知,来发觉篆刻得来的作品内涵,是应当依循的本源指引。篆刻特有的思路,既要表征明晰的个性,还应注重含蓄,注重收敛。篆刻应规避掉利益色彩,回归原初的生活情趣。人们选出这一爱好,是为获取深层级的心灵纯净。因此,平日的篆刻,应被拟定成单纯情形之下的艺术方式,净化了浮躁灵魂。只有这样,才会摸索出篆刻的真实意蕴。
5.结语
喜爱篆刻的人们,惯常用业余时间,雕刻得来精美印章等。精心制备好的篆刻作品,除了送与亲友,就是存留下来以备观赏。闲暇时段中,好友畅谈关涉篆刻的多样话题,不仅拓展了认知及视野,也添加了优雅特性的艺术气息。篆刻得来的多重作品,都洋溢着明晰的、健康的情调,不乏带有励志特性的警句等。这就促动人们,摆脱掉庸俗情形下的心态困扰,积极接纳新生活,培育优雅情操。 [科]
【参考文献】
[1]顾建全.篆刻当随时代—试从中国篆刻艺术创作的方向看篆刻艺术的现代性[J].书画世界,2014(05).
[2]董绍伟.对当代篆刻艺术独立地位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03).
[3]王世画.篆刻艺术收藏,2007(09).
文明生活 篇7
一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基础
自20世纪40年代起,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开始致力于幼儿社会行为习得的理论研究, 大致分为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两类。
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以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研究成果为代表。强调把外界环境视为刺激, 把机体的伴随行为视为反应, 而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过程。按照这种理论, 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是由于受到外部刺激和强化所产生的。
社会认知理论, 以班杜拉的理论观点为代表。强调观察和模仿是幼儿习得社会行为的最基本方式。依照这种理论, 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 成人在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引导的同时, 更应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行为。
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的教育事业普遍存在着高度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 却往往忽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的现象。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文明礼仪教育, 往往会导致行为失调。在幼儿园中展开礼仪教育, 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程, 而且意义重大。
1.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功效
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 可以保持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并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就容易被他人接纳, 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发展机会, 使幼儿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良好的文明礼仪, 有利于幼儿专注力的培养和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表明, 懂得文明礼仪的幼儿, 其身心会更加健康, 而且懂得关心他人、朋友更多, 学习成绩也更好。
2.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文明礼仪教育, 涉及交往礼仪、生活礼仪和学习礼仪。中华民族是传统的文明古国, 中国人历来注重对人文伦理的探索, 当今幼儿要养成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 习得日常礼貌用语,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在生活礼仪方面, 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不挑食、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保持服装整洁、干净, 讲卫生, 规范坐立;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 注意让路和让座等。在学习礼仪方面, 遵守秩序、保持安静、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等。
3.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原则
在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时, 需要注重把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 使教育生活化;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 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 使幼儿的生活教育化。做到理解幼儿和尊重幼儿, 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 要循循善诱, 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榜样示范, 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三文明礼仪教育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策略
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重要节日及各项活动, 都是实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中, 渗透在幼儿园同伴及成人的各种交往中。
1. 从细节入手, 将礼仪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和重要节日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丰富, 非常适合在一日生活, 诸如学习、进餐、睡觉、游戏中, 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 从细节入手, 引导幼儿认识到规范的做法, 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
每天幼儿入园时, 晨间谈话中可对幼儿的文明用语进行教育。通过晨检, 幼儿能从中体验和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等文明礼仪。将礼仪渗透到晨间早操中, 学会自觉排队, 做到服饰整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编排礼仪儿歌, 提高幼儿礼仪学习的兴趣。开设“餐前十分钟”活动, 以游戏活动为训练手段, 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接受礼仪教育。
将礼仪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 使幼儿时刻受到良好地语言和行为习惯的熏陶, 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例如:在游戏活动时, 不小心碰到别人, 要主动说“对不起”。充分利用主题节日,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 在父亲节或母亲节, 鼓励幼儿自己动手, 为家长制作贺卡作为礼物, 写下要对父母说的话。
2. 重视环境创设, 营造幼儿文明礼仪养成的氛围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 幼儿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不自觉地习得文明礼仪,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 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 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 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知体验文明礼仪的真与美、文明礼仪活动的快乐。可以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美化, 在教室墙面、走廊、楼道上布置一些与主题一致的常用礼貌用语、礼仪行为图画、礼仪儿歌等。
创设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 让幼儿快乐习得礼仪规范。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语言理解能力较弱, 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育形式, 比如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学习儿歌等, 启发幼儿对文明礼仪的认知。在班里利用游戏活动时间, 让幼儿学习互相帮助、礼让等。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 开展主题活动, 适当进行奖励, 提高教育成效。
3. 树立榜样,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 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 教师和家长要树立好榜样作用。在仪表方面, 要大方得体、衣着整洁;在语言方面, 要谈吐文明、尊重幼儿;在行为举止方面, 要文明优雅, 做到文明礼貌待人、言行一致, 为幼儿文明的礼仪行为塑造良好的形象示范。
4. 实现家园共育, 倡导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口头宣传、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等形式, 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重要性。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交流和合作, 取得家长的配合, 以保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同步性, 坚持从正面塑造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性, 还要经常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礼仪实践活动。
四结论与教育启示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只有让幼儿从小将文明礼仪行为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成为自己的习惯, 才能为以后构建自己完美的人格, 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 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坚持不懈进行探索、研究和实施, 相信文明礼仪教育之花, 肯定会结出人才辈出丰收之果。
参考文献
[1]罗翠麟.浅谈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1 (9)
[2]穆红海.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J].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2 (1)
[3]潘晓江.让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活动中[J].考试周刊, 2012 (86)
文明生活 篇8
关键词:生活德育,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
一、高校文明寝室建设背景与现状
浙江省从2012年始实施文明寝室建设工程, 积极推进学生公寓和文明寝室标准化建设, 通过各高校努力和省教育厅检查、验收, 在服务设施、队伍建设、安全卫生、公寓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从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状况来看, 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 部分高校对公寓工作重视不足。高校公寓管理只是学校基础性工作, 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更新慢, 管理服务水平不高。
(二) 寝室内违章电器屡禁不止, 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因新型电器层出不穷、网络购物方便, 学生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现象较多, 且常会躲避检查时间。
(三) 寝室卫生脏乱差情况整体有改进, 但反弹、重复快。这与90后大学生卫生打扫、物品整理的习惯与能力密切相关, 从寝室卫生脏乱情况反映出大学生的自由、随性、 集体无意识等特征。
(四) 学生在寝室打网游现象仍普遍, 学习氛围不浓, 文明礼仪意识淡薄。
二、生活德育及其与高校文明寝室建设的关系
(一) 生活德育的概念。生活德育是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通过利用和创设有价值的生活场景, 以直接影响人的德性发展的教育活动, 是以有价值的生活经验为起点, 力求在生活情境中开展德育,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规则、感悟与建构德性。
(二) 生活德育的原则。生活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体验性原则、幸福性原则、人文性原则。体验性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对有价值的生活内容的感悟、体验;幸福性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和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对个性化幸福的不断追求;人文性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应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体人格, 积极创设宽松、温情、诗意、人道、 便于生活叙事、便于沟通交流的人文环境。
从德育角度看, 加强文明寝室建设其实也就是在强调德育生活化;强化生活德育, 就是进一步教育大学生学会生活、 学会共处、学会高雅等。生活德育视角下的高校文明寝室建设, 更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引导大学生主体参与、体验, 不断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生活德育视角下文明寝室建设长效机制形成途径
(一) 在思想上, 学校上下、各二级学院与职能部门要重视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因学生三分之二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 寝室生活、学习与课堂学习、专业学习关系密切, 学生安全事故、卫生问题、心理问题、人际矛盾多发生在寝室, 寝室工作属基础性工作, 基础不牢, 文明难继, 人才培养质量势必大打折扣。
(二) 在理念上, 确立生活德育论, 将生活德育化, 将德育生活化, 将公寓生活和文明寝室建设作为提升大学生文明情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重要平台, 作为支撑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 在服务上, 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人性化服务理念, 不断完善与更新生活设施设备, 不断创设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物质环境, 如空调、热水、开水配置完善, 建设洗衣房、 晒衣被处、学习休闲吧、学生厨房等。
(四) 在互联网思维运用上, 开发、建立、完善公寓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包括寓情通报、设施报修、安全提醒、寝室星级申报、水电费交付等等, 甚至可以开发微信平台的公寓服务和手机公寓服务APP。
(五) 在管理队伍建设上, 加强管理人员对公寓管理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一是坚持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二是充分发挥公寓学生干部参与作用;三是要提升宿管人员的服务水平。
(六) 在管理措施上, 坚持公寓管理制度、星级寝室和文明寝室评比制度, 坚持寝室表现情况与学生评奖评优挂钩, 在具体方法上要坚持“三严三勤”, 即严标准、严检查、 严落实;勤指导、勤督查、勤研判。
(七) 在公寓文化建设上, 一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和宣传板报做好公寓工作正能量的传播工作;二是积极开展特色寝室建设活动, 如党员示范寝室、温馨小屋、学习型寝室等评比活动;三是开展公寓“我爱我家”征文比赛、趣味运动会、厨艺大比拼、化妆比赛、文明上网和安全用电签名等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文明生活 篇9
现代, 时尚皮具就像时装一样绚丽多彩, 装点着人们的生活。它们以色彩浓郁、豪放粗犷、质感强烈、尊贵典雅的独有艺术气息风靡世界时尚舞台, 掀起一股新的实用艺术风潮。
皮具发展到现代已经不仅是实用的皮具, 更成为艺术的化身。一件粗犷、豪迈、爽直、自然、古朴与时尚并存的手工皮具, 能贴身传达来自大自然的问候。而一件设计新颖、做工精致、充满韵味的经典皮具, 又能适时地传达都市最前沿的时尚信息, 彰显主人不凡的气质、品位以及优雅的情致与格调。粗犷的皮具带出的气味浓郁得让人痴迷, 精致的皮具所传达出的奢华与时尚气息能让人沉醉。
那些世界顶级的皮具做工考究, 从整体到每一个小细节都尽善尽美, 极受追求十全十美的名流们的钟爱。如今, 这些享誉全球的品牌皮具在不断追求品质的同时, 已经远远超越了其功能性, 超越了其使用价值, 演绎着更为美感和文明, 使人们仿佛看到它们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对于文明理念的追求。
当然, 本文所述的皮具, 并非是那些华丽的、与人们生活相隔遥远的奢侈品, 而是和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的必需品。它们以柔和的质地、夺目的色调、简约细致的设计营造出专业、深邃的气质和品位。它们绝不流俗, 并且和那些顶级皮具一样尊贵, 一样品质不凡, 一样是时尚的代名词。
时尚是什么?时尚是层“皮”, 代表着面子、品质与底蕴。但时尚并不等于奢侈, 因为“豪奢”并不等于品位。只有选择与自己气质相得益彰的皮具, 脱离流俗的独特光芒才能得以尽情释放。
本文在论述潮流的同时, 又不失内涵地详细介绍了手袋、手包、斜挎包、钱包、化妆包、公文包、电脑包、旅行箱、手套、皮带十种皮具。从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到其中引人入胜的质地, 以及如何巧妙搭配、合理选购、精心保养, 到最经典的器重推荐, 探索更深层次的皮具时尚与文化内涵, 使你体会不同皮具的独特韵味。
二、10种皮具的时尚与文化内涵
1. 手袋。
有人说一只手袋就是女人的一个小世界, 手袋代表着一个女人心中的浪漫与柔情, 也收藏着思考、追求和情趣。手袋之于女人, 永远有着巨大的魔力。它不再是单一的配饰, 它本身的时髦度以及与服饰间的搭配, 已经上升到关乎个人品位的程度。对很多女性来讲, 一个漂亮又独一无二的手袋常是全身装扮的画龙点睛之笔。当内在的优雅气质与手中迷人的手袋完美出镜时, 女人的品位、修养与风韵自然也像花朵一样绽放。
2. 手包。
大手包时髦, 小手包典雅, 高贵简洁的线条、华丽的细节、炫目的设计, 都令人印象深刻。雅致的手包, 不管是黑色的还是金色的, 甚至是艳色的, 只要搭配得体, 总能为一个女人增添光彩, 衬托其非凡气质。一个女人如果拥有了这样一个手包, 就等于握住了自己的风情。如同花朵绽放在指尖, 掌心便不再孤单。
3. 斜挎包。
斜挎包让人感觉很酷, 斜斜一挎, 解放双手, 颇有文人风格, 可以让自己在休闲惬意之中徜徉。如今, 斜挎包的造型异常丰富, 两极化非常明显, 从超大的斜跨包到精巧时髦的小跨包, 每一种都风格独特。钟爱斜挎包的女人有着清新聪颖的气质, 带着开朗直爽的个性和灵动的眼神, 会在色彩搭配上突出自己的俏丽, 将美丽与闲适的自然情调自然流露。
4. 钱包。
钱包有时是窥视一个生活习惯的窗口, 通过这个小窗口, 大致可以探读到这人内心的故事。比如, 人们通常的习惯, 就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人的照片, 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自己随身携带的钱包里, 让她 (他) 与自己如影相伴。但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看到别人钱包内容的机会并不多, 所以, 这个小包只是用自己的外观传达着主人的时尚身份、独特个性与不凡品位。
5. 化妆包。
一个女人, 在她拥有了什么之后, 会觉得无往不胜, 无坚不摧?一说是高跟鞋, 一说是化妆包。站在高跟鞋上, 除了海拔高, 还有武器的感觉:它可以托着你凌波微步, 也可以在关键时刻剌向对手。但高跟鞋始终只是后盾, 而化妆包, 则可以当作前矛———看你的一张脸被经营得好不好就指望它了。贴心时髦的化妆包就像是女人的“百宝箱”, 承载着女人的美丽和梦想。里面所有装备全都小巧精致但又无所不能, 能让你在几秒钟里远离尴尬时刻, 让美丽延续。
6. 公文包。
有人说公文包承载了男人全部的成就感。不难设想, 一个时尚的男士如果没有一个得体的公文包, 他手上的东西再有价值也会显得琐碎。相反, 一个独具品味的公文包, 总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 在稳重与大方之中透着优雅、淡定, 在华贵与轻巧、深与浅的对比之间, 将时尚的元素和卓越的气质完美融合, 彰显尊贵品位, 成就主人与众不同的生活品质。
7. 电脑包。
电脑包作为笔记本电脑的“房子”, 不仅起到保护笔记本电脑的作用, 而且还能合理存放日常用品。如今, 加入了诸多时尚元素的电脑包, 逐步成为笔记本用户不可或缺的装饰品。而真皮材料的电脑包则以质地优良、高贵大方而颇享盛誉。俗话说“人靠衣妆马靠鞍”, 好的笔记本电脑当然也要配一个好的电脑包。如此, 才能使时尚与经典同在。
8. 旅行箱。
“生命是一段自我发挥的旅程”, 因此, 你需要一个好的“旅伴”。旅行箱虽然不是一次旅行中的主角, 但却是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一个旅行箱就是一个归宿, 就像是跟你四处奔走的家。时光如水, 很多东西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唯有旅行箱跟随着主人, 与主人一起守候着每段回忆, 也许那仅仅是天涯孤旅中的一片云。履痕处处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 但它留住了珍贵的旧日子, 在岁月中散发着一种温馨、一种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9. 手套。
在气温降低的日子里, 手套仿佛冬日放飞的精灵。既保暖又时尚的皮质手套无疑可以融化冬日所有的寒意, 像甜蜜的爱情一样, 温暖心底最柔弱的角落。戴手套的女人会很自然地注意言行举止, 深知细节决定成败的女星们就很懂得如何用手套来提升仪态。手套, 是女人手上的第二层皮肤, 拥有一副精美的皮手套, 你便可以像魔术师一般瞬间完成华丽的变身, 散发出属于女人的万千风情。
1 0. 皮带。
纤柔的女性腰部, 是最具魅力的一段曲线。从上古时代, 人类就知道用腰带来装饰服装。尽管最早使用腰带的是男子, 但如今腰带早已演变为女性服装的重要饰品, 被称为女性服装的“彩虹”。时下皮带的装饰性愈发凸显, 置于女性腰身之间, 演绎无可比拟的魅力, 使女性的浪漫气息及典雅美态无尽绽放。而皮带系于男士腰间, 用无声的语言衬托挥之不去的迷人气质, 狂野不羁也好, 休闲潇洒也罢, 都能将男士的阳刚之气、硬朗风度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王俊豪.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文明生活 篇10
关键词: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文明礼貌,养成教育
我国是文明古国, 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貌教育是幼儿园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要把当前的幼儿培养成21世纪的主人, 应当从小就教育他们讲文明、懂礼貌。随着社会的发展,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父辈们不可避免地就会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娇惯与溺爱。有的家长过多地强调“利己”与“学习”, 却忽略了“有才无德行不远”的道理, 从而让大部分幼儿养成了霸道、自私的个性。小班的孩子正处在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 毕竟孩子要独立, 要步入社会, 要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不能礼貌待人, 与别人友好相处, 就得不到一个和平友爱的生活环境。因此, 我认为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 将文明礼貌的行为渗透在一日生活中, 运用多种手段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 这样对幼儿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将文明礼貌教育渗透到小班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呢?
一、将礼貌教育融入到生活活动中
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 主要包括进餐、睡眠和盥洗等活动。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了很多文明礼貌品质形成的契机, 幼儿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积累社会经验, 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
孩子的礼貌教育重点之一, 就是见到老师要问好、离开爸爸妈妈要再见, 平时与孩子多交流, 让每个孩子都愿说、想说、喜欢说、主动说。于是我们就在教室门口制作了“早上好”“再见”字样的图文并茂的宣传牌, 家长带孩子入园后, 看到这样的宣传牌, 就自然而然地会教孩子学说这三个字。离园时候看着宣传牌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地跟老师说“再见”。有时候对不能做到的幼儿, 教师就应该主动热情问候说:“××小朋友, 早上好!”做好幼儿的榜样。这样就提醒了忘记问好的幼儿, 他马上就会意识到, 自己应该问“老师好”!还可以在班上选出“礼仪小天使”, 让孩子们每天早上在班级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们早上好”的问候, 不但感染着家长也影响着孩子,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内向、不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幼儿, 使他们能主动地来使用礼貌用语。
在幼儿园的过渡环节, 比如上厕所小便、喝水、下楼, 幼儿容易你推我挤, 非常的危险。所以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常用的交往方法是非常有必要, 如排队、轮流、等待、谦让、协商等, 让幼儿自己解决交往中带来的麻烦。我们教师除了做有心人, 例如:将盥洗室门口的地上分左边、右边, 分贴上红脚印、绿脚印, 红脚印代表进去的方向, 绿脚印代表出来的方向, 这样孩子们就能有序地进入盥洗室了。除此之处, 老师还可以将时间调整好错开一点。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我们怎么做可以摆脱拥挤带来的烦恼”?孩子们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要排队”“一个一个跟着走”“不能推挤”“大家靠边走”“要靠右边走”。慢慢地你推我挤的现象明显就减少了, 显得非常有序。
在吃饭的环节, 平时我们通过有趣的游戏《我的小手真干净》, 要求幼儿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 不能大声说话, 要安静吃饭。能自觉吃完自己的一份, 不挑食、不厌食、不剩饭, 不做漏嘴巴。慢慢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良好的礼貌进餐习惯。礼貌教育在幼儿午睡时的作用也很大, 小班的孩子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 能关心他人、帮助别人的少。因此我们要求幼儿走进午睡室后就不能大声讲话, 有时还会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小床上跳动, 乱扔枕头, 相互间说话会越说越响, 甚至还会发出叫喊声。因此, 在午睡环节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教育幼儿尊重别人, 富有爱心。针对孩子们出现的这些不良行为, 我们以儿歌的形式, 让幼儿懂得做事要轻轻:开门、关门要轻轻的;说话要轻轻;走路要轻轻。做到不影响别人, 逐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由于小班孩子自理能力差, 衣服自己不会穿, 鞋带不会系, 帽子戴不好。平时我们随时发现那些自理能力强、有爱心的小朋友, 并及时给予表扬, 这些孩子还能主动帮助那些能力差的孩子, 他们之间还能互相学习, 产生友谊, 学会交往。慢慢地班上运用礼貌用语 (谢谢、不客气、你需要帮助吗、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没关系) 的声音多了, 幼儿开始关心周围的事物了, 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将礼貌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 分别是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平时我们针对幼儿不同特点和发展水平因材施教, 在实施礼貌养成教育过程中, 各领域教育密切联系, 不可分割。如在社会活动中我们开展的“我与文明手拉手”,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正反事例, 教育幼儿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品质, 让孩子们从认知、情感、行为的综合养成教育上达到“知情行合一”;在语言活动中我们开展“礼貌故事、格言天天讲”, 组织每个幼儿与父母一同收集礼仪故事, 教师每天可以给幼儿讲。教育“富理于情、富教于乐”, 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在教学活动中, 我们不仅在逐周计划表中有具体的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的要求, 而且我们把学期开学的第一个月为“礼仪月”, 开学的第一周为“礼仪周”, 同时还设计了系列主题活动。如“三八节”给妈妈做一件事情, “五一劳动节”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六一儿童节”分享美食活动, “教师节”给老师献花送贺活动等等通过节日活动来进行礼貌教育。
寓礼貌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可以利用情景表演, 让幼儿学说:“谢谢、不用谢、对不起、没关系”等一些礼貌用语。在娃娃家、超市、爱心医院等角色游戏中, 启发幼儿排队买东西, 遵守公共秩序, 并会用礼貌语言“请、谢谢”来与别人交往。这样, 孩子们在角色游戏中也逐步加深对礼貌用语的理解。记得在区域游戏中, 孩子们在一起认真玩着桌面玩具, 忽然听到了一个孩子的哭声, 我急忙跑过去。问:“何帆你怎么了?”她说:“戴超凡咬我手。”经过了解得知两人为了抢各自喜欢的积木, 戴超凡就咬了何帆的手指。就这个事情我们教育引导孩子们知道咬人是不对的。并通过故事《大家一起玩》、儿歌《我们是好朋友》等活动, 教育幼儿相互谦让, 和睦相处, 两个小伙伴又快乐地玩起来。
还有一次, 在晨间活动时, 王培印小朋友拿圈当方向盘开汽车, 因为跑得太快把范闻康小朋友给撞倒了, 康康从地上爬起来, 眼里含着泪, 气冲冲地说:“我告诉老师”。没想到王培印却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挡了我的路?”康康涨红着小脸, 撅着嘴巴冲了过去, 一掌把王培印推倒在地上, 小朋友们都叫了起来:“老师他们打架了”。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是温室中的花朵,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谦让, 不会关心别人。试想在现代社会里, 一个不懂文明礼貌, 不知如何交往的人会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吗?
寓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还可以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友爱的同伴, 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对不起》《再见》等歌曲的表演, 巩固礼貌用语。作为幼儿教师要从点滴的小事中发现问题, 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 促使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创设与文明礼貌相适应的教育环境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环境的教育是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幼儿园的环境具有科学性, 教育性和感染性。在班级可以看到“您好”“谢谢”“请小心”“欢迎光临”“对不起”“没关系”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我们对活动室也进行了精心的布置。例如:墙面布置, 开设了“我们长大了”等的评比, 每星期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的内容, 布置相关的主题知识和墙饰, 如“我是有礼貌的好孩子”、“我来帮助你”;并且常常在教室的语言区投放文明礼貌方面的图片、书籍, 如:故事《小熊请客》《熊宝宝找快乐》等。我们还张贴与文明礼貌教育相关的儿童画, 来提醒幼儿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文明礼貌。使幼儿在欣赏的同时, 学习礼貌用语, 感受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要爱惜这整洁、卫生, 和谐优美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好像都在说话, 为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创设了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气氛。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班孩子正处于模仿阶段, 老师的言谈举止, 都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教育效果有重大影响。孩子们常常观察老师, 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 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文明礼貌时刻影响着孩子们。平时也要给幼儿做好的示范, 真正起到表率的作用。例如, 有一次我发现浩浩小朋友在玩游戏时没有带自制的小玩具, 于是我就把我做的那一个给他了, 并对他说:“浩浩, 请你玩我的玩具吧。”东东看到我把玩具给了浩浩玩, 他就把自己的东西拿过来给我, 说:“李老师, 我请你玩我的玩具吧。”这时旁边的好几个小朋友都抢着送玩具给浩浩玩。在没有教师任何启发和提醒, 孩子们做的是那么自然、主动。可见老师榜样的作用对孩子们来说是何等重要。
摒弃高污染、伪文明的生活方式 篇11
水冲厕所带来的忧患
本来川西农村用的主要是坑式旱厕,这种厕所由于卫生条件差而逐渐被人们抛弃,但如果一下子改为水冲厕所,那将给农村净水资源带来巨大压力。川西平原400多万农村人口若全部使用6升/次的水冲式厕所,按每人每天使用厕所5次,每年360天计,仅冲厕就将消耗4320万吨清水,占2005年同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43.2%。
由于缺乏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每个家庭又不能建造一个足够巨大的坑来容纳厕所污水,这些污水的出路只能直排入河。在区域环境容量逼紧的情况下,新增大量污水将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并将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下游人群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在此情况下,净水资源显得极其不足,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每天需要1571万吨二类以上生态环境用水来稀释排入岷沱江的废水,才能实现成都市河流出境断面达三类水标准。
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一个有益的尝试
面对传统卫生系统的诸多弊端,国际学者开始探索环保型、节约型生态卫生系统,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就是其中之一:将人的尿粪分流不混合,二者分别集存后再还田。人的粪、尿具有不同特征,每人每年粪便排放量约50升,尿排泄量约400~500升;粪常含有大量细菌,多病原体,而尿在未与粪便混合时几乎不含病原体,是高效的安全肥料。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可以达到粪尿分别收集、分别利用、不需要大水冲刷(排尿后仅用200毫升水冲排尿口)。粪便通过干燥脱水,加偏碱性覆盖物提高pH值,达到无害化,尿可直接或储存后用作农肥。
1950年日本最早开始了粪尿分集式卫生设施的研究。1992年墨西哥把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和浴室建在一起搬进了居室,极大方便了家庭成员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1991年瑞典开始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的研究,并由瑞典斯德哥尔摩Wostman有限公司设计生产了成套产品,1998年在斯德哥尔摩郊区开始应用并推广。
在中国,一些地方也开始对这种生态旱厕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97~2001年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在广西农村地区得到了大力推广,2003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也设计和建设了实施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2007年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在郫县安德镇府南河上游安龙村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里选取了5户农户实施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经过一年的使用,尤其是经过地震考验后,它显现出了它的安全和无需管网支持的优势。
可保居室卫生的简单设备
一个符合生态卫生标准的厕所系统,必须能消除或隔离粪便中的病原体,防止污染,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使养分回归土壤。同时又有良好的外观,与使用地区的社会文化习俗相协调,维护容易,并且最贫困的人群也能够用得起。而就川西震区分散的农户经营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粪尿分集式生态旱厕在达到这些目标方面均显现出明显的优势。这种厕所的收集装置分小便池和储粪桶。小便池尿液可快速还田施肥,粪便则需要做无害化处理。川西平原农户大部分都燃烧秸秆作为全部或部分能源,充足的草木灰正好作为便后的覆盖物用于消毒和消除臭味,粪便在桶内经过 180~210天可实现无害化。这套装置良好的应用性能已在推广地区得到验证和好评。
文明生活 篇12
低碳生活和绿色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努力, 是为了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进行的一种尝试和自救。为了倡导低碳生活, 推行绿色文明, 笔者在全校开设了《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全校公选课, 以增强大学生的低碳环保意识, 养成日常低碳环保的行为。选修该课程的大学生来自全校不同的专业, 且每个教学班的人数在150人以上。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 学生数量的庞大, 如何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 如何让学生接受简单易懂的低碳生活常识等, 成为该课程教学的一个难点和挑战。为此, 笔者向学校申请并获得了《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课题。在该课题的支持下, 通过3年多的教学实践, 笔者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优化, 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普遍反映满意。
一、精选教学内容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低碳经济概论》 (孙桂娟等编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第1版) 、《生态文明与绿色生产》 (卞文娟编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第1版) 和《低碳知识与低碳广东》 (梁桂全主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1年第1版) , 几本教学参考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为了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低碳知识, 笔者精选了相关授课内容:低碳经济、低碳广东、环境问题、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低碳经济与能源、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低碳农村、低碳校园、低碳城市、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绿色农业等。从低碳的定义、由来, 低碳生活的注意细节、广东低碳领域的具体进展情况、绿色文明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实现途径等方面,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给学生讲授相关低碳知识。学生普遍反映能学习到很多低碳生活小常识, 增强了低碳意识和日常环保行为。
二、课堂教学改革
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省时、激发兴趣等特征, 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可有效解决现代教学内容丰富和课时缺乏的矛盾。多媒体教学可以随时补充最新的教学素材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这种教学方法在各类学校已被广泛采用[2]。例如讲解低碳饮食时, 笔者选用佛山电视台的视频, 通过播放素食的好处、年轻人对素食的理解与尝试、素食饭店的盛行等, 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日常生活中鱼类、肉类等荤食的高碳排放及对身体的不利影响, 加强日常生活中对低碳饮食的理解与宣传。同时, 笔者也大量播放其他类型的低碳生活视频、动画、公益广告等, 不断强化学生的低碳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低碳的教学资料, 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能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 可以把一些问题讨论的非常清楚透彻。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然后鼓励学生们参与讨论。笔者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 然后全班同学课堂集体讨论。如讲述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低碳常识时, 笔者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几分钟, 然后让比较活跃的同学发言, 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或质疑。同学们的低碳生活常识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洗餐具, 甚至洗头发;在室外空气潮湿时将废旧报纸铺地板上吸潮;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 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 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喝过的茶叶渣, 把它晒干, 做一个茶叶枕头, 又舒适, 还能帮助改善睡眠;出门购物, 自己带环保袋, 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 都减少使用;出门自带喝水杯, 不用或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饭盒;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避免浪费用电;少用空调, 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 变废为宝;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手机一旦充电完成, 立即拔掉充电插头;衣服尽量手洗, 少用洗衣机、脱水机;用节能灯替换普通白炽灯;不开或少开汽车, 改骑自行车或步行, 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使用电脑时, 尽量使用低亮度, 少开启计算机程序, 尽量节电。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不宜过多或过少;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 到一定温度关闭空调。
学生通过几次这样的讨论活动, 对日常低碳细节能领会的非常透彻。此外, 笔者在课堂上也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一些低碳生活经验:如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坚持爬楼梯进课室、坚持关闭不必要的灯等。笔者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能学到知识, 课堂气氛也轻松愉快。
三、考核方式改革
传统的考试大多是依据期末考试学生获得的分数来给出学生成绩, 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平时不用功、考试临时抱佛脚搞突击的不良学习风气。为此, 我校特意改革了传统考试模式, 现在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根据学校的相关要求, 结合本课程的实际情况, 笔者采用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的方式, 最终合理地给出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提问、课堂作业、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 这样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平时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回答问题、积极给老师提供教学视频、图片的同学, 教师及时登记这些学生的名字, 提高他们的平时成绩。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不采用统一出试卷让学生笔试的考试形式, 而是采用期末撰写课程论文的新型考试形式。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 笔者要求学生的期末课程论文尽量手写 (尽量选用废纸的背面) , 或双面书写, 此举得到所有学生的大力支持。学生都觉得通过用废纸撰写课程论文, 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低碳生活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通过对《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 学生收获了很多低碳生活常识与低碳注意事项, 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效果良好, 对该课程也给予了非常高的教学评价与评分。当然, 由于选课同学专业背景的差异,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差异, 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等, 《低碳生活与绿色文明》课程的教学改革也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随着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加上诸多选课同学的献计献策和任课老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优化必将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桂娟, 殷晓彦, 孙相云, 杨锐, 孙少叶, 王莹.低碳经济概论 (第一版)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文明生活】推荐阅读:
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幸福生活-主持文稿10-24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倡议书格式07-31
让生活更文明四月份国旗下讲话稿08-01
文明礼仪文明城市10-20
文明与准备文明05-18
文明科室文明职工05-10
绿色文明,文明祭祀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