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规划(共12篇)
高中生生涯规划 篇1
编者按:高中在人生选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指出:“我感觉最难处置, 就是中学这个关头。到了大学, 人生观渐渐确定了。中学正在交叉路口, 欲东便东, 欲西便西, 出入很大。”19世纪末, 西方已经出现了职业指导, 这是生涯规划的雏形。现在我国的一些城市, 如北京已经有很多中学开始意识到生涯规划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也以不同的方式开展这项工作。本期《热点争鸣》选取“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这一主题, 以北京市海淀区、石景山区为例, 针对两个区的教研员进行专访, 了解当前学校开展生涯规划的具体情况, 分析北京市高中开展生涯规划的内容、方式、经验及困难, 为其他学校与教师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提供一些参考。
高中生生涯规划 篇2
根据自我评估和对环境的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例如选择哪个层次的大学深造,哪个专业门类等等均可.但切忌过于理想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例如:您的选择是否符合您的现实状况?
根据对自我及环境的评估得出您做此决定的依据是什么?
(4)计划执行
计划执行也是考核职业生涯规划书优劣的重要部分。
总体计划――总体目标,您中学、大学毕业后以及工作后您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计划?
阶段性计划――阶段性目标,您在中学、大学以及以后的工作中的每一个阶段您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是达到总目标的支撑。为 达到这些目标您的每个阶段有什么计划?也就是对总目标的细化。
针对性计划――单项提高,根据短板效应,必然会有一些自身的劣势影响您的发展,根据对自我的评估制订出提高计划,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将重点考核您对中学生活的规划。可行性及针对性是考核的重点,请尽量避免一般性计划,而要针对自身的特点制订适合于自身的计划。
(5)反馈修正
根据自我发展变化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灵活调整,不断修正、优化职业生涯规划,主动适应各种变化,积极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在执行的过程中您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您又将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热门阅读分享:
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方案 篇3
关键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一、研究背景
从国际视野看,职业生涯规划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致力于研究的课题。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本课题的提出是在对我国高中学校毕业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的,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引发了我们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通过研究使我们认识到:早些确立与学生相符的职业目标,并按照这个目标选择专业,可以使学生早日步入自己的职业主干道。
二、研究目标
对于高中生来说,要想上理想的大学和专业,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定位。有机构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42.1%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65.5%的大学生表示将选择别的专业。盲目的填报志愿造成了很多严重的后果。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提倡在高中时代为学生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1)中学生职业目标的指导;(2)对高中生的能力、兴趣等进行测评、分析,研究指导方案;(3)研究高中生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职场情况;(4)研究高中生怎样才能提高生涯决策技能;(5)幫助高中生制订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计划;(6)教授高中生找工作的策略和方法。
2.研究方法。(1)调查分析法。正确分析高中生所追求的目标及人生价值,与职场的现状及要求同步、接轨,这一行为,称之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爱好、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确定其最佳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有效的安排。
(2)数据采集法。因为高中生还处在成长期,没有完全成年,所以他们的测评选项既包含职业测评应有的选项,又在测评内容上加上适合他们特点的选项,使其智能化、丰富化、趣味化。
第一步: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教育子女的观点、了解其成长历程,以及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再与学生沟通,谈他们的理想、爱好、特长,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对家长的看法及与同学相处的关系等。第二步:根据测评得到的指标,把各项测评指标和现实情况,结合市场、行业、职位信息,进行分析,选出相关职位5~8个进行分析、排查,找到职业定位的3~5个目标。然后对这些目标进行职位的行业前景、发展趋势、所需要的平台等进行一系列分析和研究,最后为职业初步定位2~3个。第三步:因为职业是人生最大的事情,而刚刚起步的高中生是否能快速发展,怎样能实现理想,怎样不辜负家长的期望,全体研究人员队要反复会诊,在论点、论据充足的情况下,最后才能对初步定位给以最后的决定1~2个。第四步:根据定位的职位制订发展规划,第一个平台怎样搭,台阶怎样上,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应该在多长时间实现目标,以后,第二个平台、第三个平台……依次进行研究、确定。第五步:根据定位的职业、背景环境、选择报考的专业3~5个,并对家长和孩子进行以下相关辅导:高考填报志愿必须了解的常识等。第六步:关于学生成长和发展方面的指导,如:道德、诚信、能力、目标等。第七步:落实专业报考,对与个人相关的专业进行辅导。第八步:跟踪问效,通常高中生的可塑性很强,这个时代的目标规划更接近理想化,因此更要在以后生活中不断向现实和可行修正。
(3)问卷调查法(附件见文后)。
3. 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点。第一步:从专业选择开始。这一阶段是一个人完成基础的高中或初中学习,准备进入大学或职业学校,选择某一特定专业学习,为今后做职业准备的阶段,因而这一阶段也可称为职业准备阶段。第二步:未来目标的确立。确立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前提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当然仅凭兴趣选择是不全面的,因此,清楚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必备条件。第三步:社会需求。在明确自己想干、能干的专业领域和事业方向的同时,还应兼顾考虑社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外在因素。第四步:开发潜能和优势。高中生的潜能在高三已经初步显现,潜在的能力和优势如果能够在专业上得到发挥,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促进作用及潜在的不足之处
职业规划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中学生的“定位、目标、通道”问题,具体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6个方面。(1)求学速度加快。(2)求学成本降低。(3)自主学习的持久性增强。(4)学习的满意度更高。(5)充分提升学习竞争力。(6)获得更高的回报。
潜在的不足之处:从另一个观点看高中生职业规划,高中生的确需要梦想和长远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尚处素质教育阶段的他们,将提前走上职业规划、技术教育的道路。了解行业发展的趋势、体会职业工作的要求、掌握职业规划知识,容易使高中生过早地了解生活的残酷,放弃了对未来的憧憬。
附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表
为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课题能够更好地开展,本问卷的各项答案没有好坏对错的对比,且问卷所得结果只做分析,不做任何个别呈现。因此,我们会珍视并认真对待您所提供的每一个信息。请同学们认真填写。此问卷是无记名的,您的想法我们会为您保密,所以您不用担心,请您按照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填写问卷。对您的合作与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姓别:
A.男B.女
问卷内容:
1. 你认为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处是什么?
2.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加强了择业、就业、从业与创业的认识?
3. 是否对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是否更加明确地了解未来自己想干什么?希望干什么?
4. 是否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持久性?
5. 是否解决了目前面对的或潜在的学习困难?
6. 通过职业生涯的规划,你是否确定了下一步的学习发展方向?
7 你认为参加职业生涯规是否有必要?为什么?
8 你认为培训是否对教学观念的更新有效果?
9. 你认为我们应在规划中应该增加哪些内容?
10.你是否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专业的学习?你是否对你现在的学业满意?
11. 请提出你最需要获得的帮助是什么?
关于高中生生涯规划辅导的探讨 篇4
生涯规划的概念, 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职业辅导领域, 意指通过信息给予, 帮助个人选择职业, 做好就职准备, 进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经过一百年的发展, 当前学者们一致认为“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尽其所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 在考虑个人的智能、性向、价值, 以及阻力和助力的前提下, 做好妥善的安排, 并借此调整和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 以期自己能适得其所。生涯规划越来越关注人内在的心理特质和心理过程、关注个体毕生发展及生活中统合各种角色的所有事件的过程。生涯规划的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教育价值不容忽视。当前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 逐渐与心理健康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生涯规划辅导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1、生涯规划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科学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社会的挑战, 为了使年轻一代能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 各国都十分重视学生自我认识, 职业探索、职业生涯规划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纷纷在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职业需要的相关素质。这些国家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 使得小学生就能够对自己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 中学生就能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 高中生就能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课程, 为实现自己从学校到工作世界过度奠定了的基础。而我国生涯规划教育只是刚刚起步, 还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由于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生自我认知及探索, 使得学生不了解自己, 不了解社会, 也不了解职业, 对自己的未来缺乏责任感和规划, 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许多的问题与困惑。因此, 社会、家庭、学校应及早重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 加强生涯规划辅导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要。
2、生涯规划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必要
生涯规划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自己, 把握外面的世界, 学生可以在生涯规划辅导中掌握制定目标的技巧, 在制定人生目标的时候, , 会有条理、有系统地针对自身特点, 考虑外部环境, 比较容易, 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另外, 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发掘自我潜能。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 帮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 对自己有更加准确的的价值进行;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帮助学生找到实验目标的科学方法与步骤, 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开发自身潜能。生涯规划的目的是要突破障碍、激发潜能、实现自我, 它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或工具, 使学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对自己产重新审视、评估, 并不断调整自己、修正计划, 为自己的每一个人生阶段创造最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高中生涯规划辅导的主要目标与内容探讨
1、生涯规划辅导的目标
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時期正是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 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职业工作选择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全人教育的思想, 在生涯辅导中应使学生了解个人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关系, 增进学生生涯探索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个人与生活环境的探索, 指导学生依性向、兴趣、能力正确选择学程与课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从学习中培养宏观的前瞻性的生涯信念及自我观念。
2、生涯规划辅导的内容
高中生涯规划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 自我探索与自我成长
个人的成长历程与生涯发展有重要关系, 首先要充分了解影响个人的成长的因素如社会、家庭环境及成长过程中对自己产生影响的重要人和事件, 了解个人成长与生涯发展的关系;其次, 帮助学生认识个人的特质与潜能, 使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与价值观, 对自我有充分而正确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要使学生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理解自己的在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及性别, 认识个人作为子女、兄弟姐妹、学生、社会成员而享有的权利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认识个人特质与生活角色之间的关系。
第二、对外界环境的探索
对外界环境的探索是生涯辅导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与探索, 认识高中的学习是将来职业生涯的必要准备, 是基础, 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对自己的高中学业生涯的规划, 养成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正确态度, 同时学习克服压力及人际沟通的技巧。其次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的状况及就业的资讯, 大学的专业设置、社会需求、各种职业的概况等等, 使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了解社会, 为将来选择升学或就业打好基础。
第三、自我生涯规划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观念及能力, 整合各种有效资源, 帮助学生完成生涯评估, 明确生涯方向;培养学生选择的能力及选择的技巧, 运用技巧拟定生涯目标及规划行动方案, 同时学习求职与升学的技巧, 并能模拟实践。
总之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辅导是时代发展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必要, 高中生生涯规划辅导应以了解学生自我成长历程为基础, 使学生能认识个人的特质与潜能, 准确把握个人特质与社会的关系, 培养学生规划生涯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涯与职业生活间的关系, 进而整合生涯资源, 规划自我生涯。在辅导中应注重多元发展的精神上, 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志兰:《中学亟需职业生涯规划》, 《中国教育报》, 2007年。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篇5
——记2015年全国首届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讨会 时间:2015-12-29 08:19:13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心之所向。2015年12月25日-27日,我校心理教师张倩老师和班主任于静老师来到美丽的杭州参加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2015年全国首届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主任、“生涯规划教育与成长导师培养行动研究”总课题负责人李文辉主持,在他对生涯规划教育的独特见底下,我校两位老师和来自全国各地近200位学校领导与教师开始了为期两天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2015年12月25日上午,由李文辉主任首先介绍了在新高考下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他认为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的一种途径,同时,学生在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逐步完成目标-策略-行动,完整的自我规划规程。接着由“21世纪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教授做“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宗生涯规划教育”的主题报告。熊教授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困难与挑战、开展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生动形象的道出在新高考下学校如何推进生涯规划教育。
当天下午,由“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会长”洪向阳做了题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应用”主题报告,同时向老师们介绍高中生涯规划是培养、认证服务体系。他认为高中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体系涉及八个方面,分别为:(1)自我探索;(2)专业探索;(3)了解学校;(4)志愿填报;(5)行业探索;(6)职能探索;(7)学业规划;(8)职业规划。并向老师们介绍了具体的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及实施计划。
12月26日上午,由高中生涯规划专家、杭州二中特聘学生发展指导专家李萍教授做了“新高考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主题报告,她主张生涯规划应该是:让孩子发现天赋优势与兴趣爱好;支持孩子拥有擅长并热爱的领域;了解孩子想要拥有的生活方式;让孩子的生活平衡、丰盈、幸福,从心灵深处自我实现。李萍教授从自身出发,娓娓道来她认为的幸福人生是什么?并从自己的“真我”金字塔向老师们介绍如何在学校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并指出高中生涯教育重点:(1)找到自我,做自己,而不是别人;(2)开拓无限可能性,而不是定位;(3)培养选择的能力,而不是考分。李萍教授理论结合实践,为老师们介绍了高中生涯规划实施的具体方法。
当天下午,由杭师大附中校办主任董莉老师做了“行在当下,指向未来—杭师大附中高中生涯教育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首先她向老师们介绍了在新高考改革下,浙江“7选3”的政策,同时分享了在新高考政策下杭师大附中如何进行走班制教学的优秀经验。在杭师大附中,生涯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董莉老师介绍了杭师大附中的生涯规划12334体系,主要是:1个核心:适性发展;2个机制:生涯规划指导中心,成长导师;3个维度: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人生规划;3个层次:唤醒(知己)、体验(知彼)、选择(知彼知己);4种方式: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生涯社团、个人生涯咨询。
高中生生涯规划 篇6
【摘要】为了了解高中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促进学校更科学有效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他们对自我、对职业、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等方面展开研究。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分类号】G647.38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职业生涯是以心理、生理、智力、技能、伦理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为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准,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经历。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背景及其方法
研究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舒伯的“彩虹理论”等生涯辅导理论的出现,如美国、日本、新加坡、欧洲地区等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的模式,关于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也有很深的研究与实践,在学生的生涯发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内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我国高中职业生涯规划开展范围狭小,绝大部分中学没有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高中生面临文理分科、填报志愿等人生方向性选择。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了解、明晰自己的职业选择和方向。这是现在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是针对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一方面是了解高中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文理科、父母职业等社会学资料;另一方面是全面了解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情况,涵盖了对自我认知、大学设置、职业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和开设相关课程的了解等。课题组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其中,高中生个人基本情况方面设计6个题目,关于高中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了解方面共设计44个题目,题目均为封闭式问题。调查样本范围广泛,涉及高一、二、三年级普通班和实验班;调查样本总数为1044份,其中有效样本1002份,有效样本占样本总数的95.98%.该问卷调查高中三个年级,一、二、三年级学生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7.5%、32.9%、29.6%;其中男生占样本总数的47.3%、女生占样本总数的52.7%;高一年级未分文理科,高二、高三年级文科生总数289人、理科总数337人。
在该项问卷调查中,父母亲职业占样本总数的比例,务农占39.1%、经商占12.9%、行政及企事业单位占28.9%、打工占21.1%。由此可见在农村普通高中,父母务农、务工人数占样本总数的60.2%。学生的经济来源,来自父母的占99.0%、来自亲戚及社会资助的占样本总数的1.0%。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调查结果
(一)高中生对自我的认知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中生对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等方面的了解并不乐观。50%的高中生比较清楚,50%的高中生不清楚;对于自己的思维品质方面的了解、评价水平相对较高,不过品质间还存在差异,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对于大学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普通高中学生对于大学的认识不足。具体的调查内容为:96.4%的高中生在高中毕业之后都会选择考大学、2.0%的高中生选择出国、0.8%的高中生选择就业、0.8%的高中生会选择其他;89.7%的高中生认为上大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很有作用、9.2%的高中生认为可有可无,1.1%的高中生认为完全无用;对于上大学的意义3.4%的高中生选择学习知识、51.4%的高中生认为是锻炼能力、45.2%的高中生认为两者同等重要、0.0%的高中生认为是和高中一样听老师家长;对大学开设专业的了解2.8%的高中生选择十分了解、65.9%的高中生选择了解一点、31.2%的高中生选择完全不了解。
(三)对于职业的了解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普通高中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很模糊,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类型的职业。具体的调查如表2所示:
三、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结果探析
(一)对自我认识不足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普通高中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足,近50%的高中生还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及个性、不清楚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劣之处,从而造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目标意识不强。
(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浅显
尽管88.5%的高中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但仍有71.6%的高中生还没有做好像考什么大学、倾向于什么职业的规划。高中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停留在字面阶段,同时也表明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薄弱。
四、开展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一)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考虑将其纳入到高中生的必修科目当中,并将其排入正常课程。同时还应该建立专职教师队伍,加强對教师的培训投入。
(二)学校应根据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因势质疑的编排相应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提升高中生对自身、对大学、对社会、对职业等的认识。理性的处理文理分科及高考志愿填报。
参考文献
[1]赵士果《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一一以徐州市区普通高中为例》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12期
高中生生涯规划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规划,发展管理,作用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不仅社会、学校对此进行研究,而且高中生在学习与运用过程中也对此有自己的理解。笔者以高中生的视角,从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有助于及时认清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合理将个人条件与社会客观结合起来、有助于把个性化发展置入未来职业规划发展等多方面来论述其对高中生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一、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有助于高中生理性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一方面,是高中生在身心方面从青少年向成人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一次梳理。尽管在高中之前,高中生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设计,但这种设计是模糊而简单的,如长大了要做科学家,可是不知道自己要做哪方面的科学家,或者说长大了要做医生,可对医生的分类一知半解。而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将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与学习管理结合起来,让高中生正视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这无疑是给高中生雪中送炭。因为相对于小学、初中的懵懂无知,高中生对自己的未来及职业有所认识,并希望得到帮助进一步去理解、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因此,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实际上把大学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提前到高中来,使高中生尽早为自己的人生进行谋划,有助于高中生理性认识职业生涯规划。
笔者在接触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之前,就认为自己学习好,以后考上好的大学就会有好的工作,也不愁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但在学习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之后,笔者对这样的看法表示怀疑。且不说自己职业规划与自己兴趣爱好联系是否紧密,就连自己的特长与能力认知都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笔者从特长、兴趣、未来学习专业、知识储备与父母长辈期望等因素放在一起,重新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很理性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对未来的人生职业规划有全新的认识。为此,笔者从学习需要、未来发展规划与专业基本素养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有了更好的管理与规划,使自己目标更明确。
二、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有助于高中生规划未来职业选择与发展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还高中生以规划的自我选择权,即通过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来帮助高中生自主选择自我职业规划与发展,将高中生学习、能力与职业规划结合一起,重新帮助高中生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向更明确的未来。高中生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与规划,很大程度上来自家庭父母长辈或老师的影响,而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高中生对未来职业的规划与自己无关,几乎都是父母长辈或老师的决定。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在解放高中生自主选择职业的同时,也对高中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未来自我职业选择与发展,全系于自己今天的选择与规划,这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因此,在尊重高中生自我选择权的同时,高中生也应向父母长辈与老师寻求更多帮助,使自己更合理地规划未来职业生涯。
笔者有位认识的师兄有志于未来成为律师或法官,立志于献身维护法律尊严。通过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学习,结合职业能力测评、兴趣爱好与师长建议等,他对未来从事律师职业有了更科学合理的规划。首先把自己的理想大学定位于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治大学这两所著名政法大学;其次确定未来专业主攻刑法方向与民法方向,并找到了两所大学相关的专家及专长领域;最后对这两所大学的招生录取形式与高考成绩有较深入的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与课外阅读目标。通过努力,师兄如愿以偿考入理想大学和理想专业进行深造。这一案例不难看出,通过高中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高中生更明确地提出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与发展,并以之为动力努力奋斗。
三、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有助于高中生将兴趣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大多数高中生不仅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与发展认识不清晰,而且对社会的客观需要与国家的发展需要也不太了解,容易受到社会浮躁风气与父母长辈观念的影响,并盲从于这种影响来选择未来的职业,这从每年高考志愿专业报读的跨度之大可见一斑。高中生要做好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就要把职业发展理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身体状况等与社会需要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职业定位与大学专业、学习侧重点等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兴趣与社会需要的完美结合。否则,出现林黛玉拖着病体去野外考古的现象,就让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失去了意义。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引领学生透过校园去客观审视社会,从对社会脉络发展的规律中去找到与自己契合的职业规划。笔者曾对电子产品的生态发展有过一定的了解,智能手机与智能生态系统有机联系就如个人兴趣与社会客观发展一样,只有把个人兴趣、生涯规划放在时代的潮流中,才能在社会生态中产生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建议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应当更细分未来社会分工的发展,使高中生对未来社会需要与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把自己的实际与职业规划纳入到时代发展的大局中,协调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选择更有利于自我发展的规划之路。在这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有更丰富的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四、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有助于促进高中生个性化发展
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设立的基础,是对高中生自主性的尊重,换言之是对个性化发展的包容与推动,是高中生抵制社会同质化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尽管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要受到社会客观、个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最终还是要与兴趣爱好相结合,实现个人定制式发展规划,才能使高中生清晰看到自己未来发展的轨迹,指引高中生为理想目标努力。在这一过程中,每个高中生的定制式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并不相同,这就必然在客观上使定制式发展规划具备个性化发展的特征,才能实现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的有效性。所以,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有助于促进高中生个性发展。
以上述以律师或法官为职业规划的师兄为例,法律人才的缺口依然很大,法制的基础虽有所加强,但尚算薄弱,这个社会客观与师兄高中生的生涯规划相对契合。但在对未来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后,良好的决策能力使他选择刑法与民法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开始广泛阅读相关著作如《中国法制史》等,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他果决、积极而又富有行动能力的个性化发展,当然也推动了他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由此可见,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协调了社会需要与个性化发展的关系,把个性化发展与职业规划更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推动个性化发展。
总之,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发展管理以理清高中生未来职业发展为思路,通过指导高中生理性认识自我,以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来合理规划生涯发展与职业发展,有助于高中生将自我认识与社会客观发展及需要结合起来,及时做出更有成效的生涯规划决策。
参考文献
[1]杜平.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浙江教育科学,2016,(02).
[2]王莉,杨红艳.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以焦作市第一中学为例[J].中国教师,2015,(S2).
高中生生涯规划 篇8
浙江省2017年起实施新高考方案,该方案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扩大教育的选择性”,赋予考生和高校更多的自主权。然而,面对学科细分、升学渠道、专业融合等方面的路径选择,学生产生了诸多迷茫与困惑。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高中学校在学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必须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所在,择己所长,学会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在选课、选考以及选专业方面有的放矢,激发个人的内在价值和发展动力,去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目前,在上海和浙江省的多所高中,纷纷成立生涯规划指导中心、培训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举办生涯规划讲座、开展生涯规划实践等,成为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很大程度地利用教师资源、同伴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比较遗憾的是,校友资源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中的利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校友资源特征分析
对教育资源的广泛利用是深化课改的必然要求,作为与学校息息相关的校友群体,其产生的资源价值与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有着根本的不同之处,具有自己的特征与性状。
1. 广泛性
每所高中特别是历史久远的名校,每年都有大量的优秀毕业生走入各式各样的高校,学习不同专业。他们所就业的岗位、就职的行业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千差万别。换言之,每位校友能够提供给母校的生涯规划素材是风格迥异的。
2. 激励性
优秀杰出的校友是学弟学妹们心目中的“标杆”,对在校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榜样示范和精神引领作用,激励着在校学生奋发有为。学校可以经常邀请校友回母校讲学或者讲座,让学生了解优秀校友们的人生规划和成功体验,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3. 讯息性
由于广大校友是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从事不同工作,学校通过校友可以最快捷地了解国内外人才培养方式、经济发展形势、科学技术水平、专业研究方向以及不同行业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信息,校友及时将所获得的讯息反馈给母校,学校可以根据信息及时调整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和课程的设置。
4. 经济性
教育资源具有自身价值,很多校外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但校友这种校外资源则例外,因为校友对母校情感独特,愿意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母校回报。校友资源情义无价,作为教育资源来说是一种成本很低甚至无需成本的免费资源。
5. 可持续性
相比于物质资源的易耗性,校友资源明显具有可再生性。只要有学校就会有校友,有了校友就会有校友资源。校友资源的人数与年俱增,优质资源会不断积累发酵,充满生命力和活力;校友资源不断富集、质优价廉,就像洒向学校教育的阳光一样,用得越多,资源价值与教育价值越大。
校友资源以上特性,必须让教育工作者们引起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校友资源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中校友资源利用的探索
校友是学校宝贵的财富。在高中阶段,特别是历史较为久远的学校,校友资源十分丰富。在学校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校友资源在其间得以涵养,成为高中教育资源的典型代表,可以在新一轮课改的浪潮中为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服务。
1. 利用校友经历,激发学生树立目标
对于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以及人格塑造关键期的中学生来说,有亲切感的教育资源十分重要。同为母校学子,校友的今天就是学生们的明天,故凡提及校友,学生都尤为敬重、倍感亲切。因此,从校友资源中开发出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更具亲和力。一位校友,就是一个可亲可学的榜样,就是一本可读可用的教材。校友走向社会的创新之路、拼搏足迹、成功之道、肺腑之言,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内容,校友中的优秀典型更是在校学生最为亲近的学习典范。目前我校校友会编辑的6册知名校友丛书《足迹与风采》以及《探寻校友的足迹———记10位优秀校友》,介绍了众多优秀校友的生平事迹,就是一套实用的思维启迪教材。校史陈列室中的典范介绍、校园网的“校友”栏目、每月一期的校报和《校友谭》,更能让学生了解最真、最新的校友成功经历、获奖情况、研究成果,激发学生树立理想、明确目标、鼓足斗志。
自2012年开办校友大讲堂以来,为学生提供了面对面认识学长的机会。一方面,大讲堂内容涉及各个专业领域,比如科技、工商管理、建筑、教育、环境保护、法律、历史、文学等等,给了学生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大千世界缤纷色彩中找到属于自己感兴趣的那一抹亮色。另一方面,校友往往会在讲座中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成长经历。学生在校友声情并茂的言谈中受到感染,看到台上的学长,仿佛看到十数年后或者几十年后的自己,往往暗下决心,人生目标此刻开始生根发芽。当学生有了发展目标与理想,他们的高中生活就会更加丰满:学习目标更坚定,整个高中生活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会更充实,在选课选考中也会更加淡定从容。我们可以在图1中看到两位同学在有无目标驱动状态下的高中学习生活对比。[1]
2. 巧借校友故事,培养合理规划理念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空洞的理论与说教在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上是苍白无力的。身边的人、亲近的人的成功经历或是失败教训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校友对于学生就是这样的存在,他们一样在这方天地间生活学习过,和在校学生有着类似的成长环境。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在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中,适时选用校友的生涯发展故事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理念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校友的故事有很多,因为是有学缘的学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学生感同身受。认识自己、认识职业,择己所长、择己所爱都必须建立在合理的生涯规划理念之上,选择目标、制定计划、探究策略、实现价值都是要紧密联系自身和环境的实际,不能墨守成规,要懂得适时调整,一步一步实现人生梦想。
3. 挖掘校友资源,建设生涯规划课程
深化课改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选择性,选修课不仅学分增加,类别也更加丰富。四大类选修课程中职业技能类课程必须占有相当的比重。对于高中学校来说,在选修课开发上,应以生涯规划为主线,改造学校的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比重,尤其是探究课、实践课。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学科、专业领域,从而找到或者培养自己的兴趣,要提供给学生体验各种职业、了解不同学科及专业的机会。当然,本校教师是开发开设选修课的主体,但是利用校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不失为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特色化、校本化的有利途径。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初步的职业技能,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对于普通高中来说,实施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会在师资、课程、实训实习场地等方面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不具备适合的职业类课程或是没有实践操作场地等。为保障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开发,必须加强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职业技能类教育的资源,补充学校资源的不足,也不失为一种课程开发的有效途径。校友在其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帮助联系、及时沟通、促成合作。校友们总是竭尽全力乐此不疲,积极为母校争取更大的利益,为学弟学妹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例如“机械创新”“创新与设计”“摄影”“烹饪”“演讲与口才”等一批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开发就是得益于本市科协以及其他职业类院校提供的大量课程资源。通过这类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审视与考量,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在此目标导航下科学地选择选考科目和专业,制订个人修习计划,并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行动。
4. 借助校友信息,开拓生涯规划视野
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谁率先掌握有效信息,谁在成功道路上就占得先机,因此学生要做好生涯规划,信息获得的量与质十分重要。每年寒暑假放假之前,都会有在各大名校就读本科或研究生的校友到母校来开设互动式信息咨询类讲座,为学弟学妹们介绍各重点大学的学校文化、专业设置、优势学科、重要科研成果等,有效帮助在校的高中生们提前做好生涯规划,在学长和学姐的带领下更加清晰自己“大器英才”的目标。
我校校友还建立微信公众号“山源水脉”,多位校友小编向学弟学妹风趣幽默地介绍学科前沿、热门专业,为成长道路上的高中学子指点迷津。这个微信平台集高一新生指南、高中学习资料汇总、自主招生、三位一体信息、大学志愿填报、大学新生必备手册等为一体,是为母校学子提供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信息平台。从2015年10月创立至今已陆续推送了近50个主题的内容,在学生中广受好评。这个微信平台在帮助学生产生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向往、自主制订学习目标、激发内在学习热情、提升对国内本科专业的认识以及思考未来理想职业和人生规划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校友们为了扩大“山源水脉”的影响,还在教学楼内增设宣传展板,进行大学介绍、专业“剧透”。对于在混沌选择状态下的高中生来说,这些信息令人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帮助自己厘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5. 校友牵线搭桥,推进生涯规划实践
实践出真知,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如此。校友创办、管理或工作的单位,可以作为在校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基地。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走进自己最希望了解的行业、单位,体验职业特点及职业的多样性。实践之后,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同学间彼此交流体验职业的实践成果进行资源共享,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与规划。例如有个班级选择了11名同学上台交流了自己的职业体验,职业面涉及服务员、放射科医生、建筑工程师、公务员等,同学们体会到从事职业的艰苦性、复杂性以及职业背后的付出,大家也感受到规划人生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更加明确了今后的职业规划。沈同学在《我有个梦想》中表达了她对机械设计师的职业体验:“我总结了要成为机械设计师的一些挑战之处。精确的计算、精确的画图、根据实际选择制作材料器材,而且要有独立的创新思维。做不同性能的机器,先要有总体构思,如何去简便、尽可能地减少材料的使用,用怎样的形状才是最佳的,这都是要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不仅要与老的、旧的机器比较,还要在创新机器时运用各种技巧。”
暑假里,学生要上一堂必修课,就是完成《校友的成长经历》调查报告,这堂课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校友的成长足迹,学生在实践课堂中受到人生启示。通过了解校友的求学之路、人生的重要经历等,来借鉴校友人生路上的经验与教训,使自己更好地成长。一位学生在他的采访报告中如是说:“学长在大学时学了第二专业,是双学位毕业,他认为闯荡社会时,掌握一门非大众化的技能总是有益无害的,对此我也深有同感。专业类技能之于踏上社会的应届生,就如同特长才艺于中考生、高考生一样,是在主要能力(学习成绩)之外的加分项,缺了这一项,就比别人矮一头。小学时我不爱琴棋书画,初中时才后悔身无所长,到高中时则没有时间精力去培养爱好,这无疑是让我非常遗憾的。所以在大学专业选择上,绝不能盲目选一门专业了事,最好主修技术性专业,辅以人文、社科类的选修。”不难看出,跃然纸上的是这位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大学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划。
学校还对各班生涯实践的优秀成果进行整理汇编,将优秀报告集《职业体验》《专业畅想》《我心目中的大学》《学长的成长经历》等发放到各个班级,达到相互借鉴、互利共赢的目的,以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各个典型的实践个案丰富生动,人物栩栩如生,体验深刻入微,其他同学阅读时身临其境,获得不一样的实践体验。
总之,近来学校针对校友资源运用于生涯规划教育实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校友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目标定位、学业规划、专业选择、职业探索等,有效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个性特长,为职业选择提供知识和信息,培养学生学会选择、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引导和帮助学生对人生各阶段做出科学的规划。
摘要:当前已进入深化教育改革的转型期,面对选课、选考、选专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学生在人格健康发展、学业水平提升、高考成功发挥的重要筹码。校友资源作为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以其特有的亲和力区别于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或是环境资源,优势独特。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中,校友资源在帮助学生树立目标理想、建构规划理念、开发相关课程、开拓规划视野、提供实践机会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校友资源,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实施
参考文献
高中生生涯规划 篇9
一、高中阶段设置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1. 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
全球许多国家及地区进行了教育改革, 并将职业教育纳入改革范围之内。美国于2001年10月发布了以《放远我们的目光, 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为主题的报告, 报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美国高中教育的目标和以“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为目标提出的各种新举措, 其中尤以提高成绩 (raiseachievemeni) 、加强衔接 (im Provealign-ment) 、提供更多的选择 (providemorealtemative) 三大要求为代表, 简称“三A计划”。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在高中阶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与职业技能, 在关于21世纪初国家教育战略中也涉及到推行职业教育等方面的计划。我国香港地区于2009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的高中新课程, 着重“发展学生的基础技能、思考能力、人际关系、价值观和态度以及与工作相关的能力, 为他们将来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2], 并在课程构架与设计理念中提到“应用学习课程为职业导向课程, 涵盖了应用科学、商业、管理及法律、创意学习、工程及生产、媒体及传意、服务等6个范畴”[2]。而我国大陆地区的高中学校却未真正实现职业规划教育。
2. 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了使学生能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取得成功, 在高中设置职业规划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高燕定先生在美国担任升学顾问的工作当中, 对于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问题提到:“目前, 很多中国学生没有理想, 不知道今后做什么。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缺少职业发展教育, 没有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时代对他们理性、科学、‘超前’地进行长远的职业指导。”[3]正因为这样, 我国教育中缺乏规范、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 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承受学业和工作的压力。
3. 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
学生的高中阶段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职业规划教育能有效地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融为一体, 并且能将社会上相关的机构与人员也召唤到参与学生教育的一个大的环境中来, 既整合了社会的教育资源, 又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因此, 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职业规划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理清人生发展与生活、学习、劳动、职业和创业之间的关系, 对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崇高的人生追求, 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与设计能力等,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 在遵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阶段性的、连贯性的职业生涯教育, 能培养学生认识并掌握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素养, 逐渐形成基本的职业向往、就业意识、职业素质与创业精神, 真正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4.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
《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 (试行) 》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职业指导是加深有关知识传授, 属职业指导的提高阶段。指导重点是引导学生广泛了解专业或职业, 进一步了解和剖析自己, 正确处理选择专业或职业的主客观因素, 提高选择志愿的决策能力。”[4]具体内容为:广泛了解专业或职业 (社会进步与职业演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人才交流市场动态与职业竞争、职业分类介绍、高等学校各专业情况介绍) ;进一步了解自己, 发展潜能 (职业与人的发展、提高职业认识、培养职业兴趣增强职业能力、优化职业品质、提高决策能力) ;正确处理选择志愿的主客观因素 (升学和就业形势和政策、社会需要各级类人才、认真评价, 剖析自身条件、根据国家需要与自身条件选择专业或职业、正确对待竞争) 。纲要还对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进行了说明:“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除了使学生学会读、写、算和日常生活的技能外, 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学会实践。目前我们必须考虑, 怎样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今后做长期的准备, 而不是为了应付考大学。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个体自我察觉、社会、工作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 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完美个性的同时增加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4]
二、高中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课改趋势的引导下, 我国部分学校逐渐开设类似的课程, 但是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1. 学生缺乏职业意识, 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
职业意识是指个体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和认识, 职业意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而高中生对社会和职业的认识是陌生的, 但是又充满好奇。现今高中阶段学生比以前心智更加早熟、个性更加鲜明, 自身的潜在兴趣已逐渐形成, 但在面临着未来专业选择、未来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存在社会经验比较欠缺, 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等诸多困难, 所以在考虑专业选择和就业去向时很难做出满意的决定, 很多学生必然会产生盲目跟风或无从下手的境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 对自我了解程度不够, 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与特长等。其二, 学生对职业的熟悉程度不够, 包括对职业的具体内容、职业前景、职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方面的了解。其三, 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不够, 包括对社会经济现状、目前就业形势、人才需要等情况的认识和了解。
2. 专业教师数量少, 专业化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普通高中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软硬件设施配备还不够完善, 国家资金投入不足, 导致很多学校连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编制都很难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 在高中阶段, 专业的教师总体数量少;其二, 专业化程度不够, 没有专业的学科背景;其三, 咨询师理论不完善, 实际操作技能欠佳。大多数学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是由各个学科老师兼任, 其专业性的职业分析指导和心理咨询技能上难以达到标准。例如:在上海的高中职业指导与咨询工作就多数是由班主任同时兼任, 其他老师协助参与。但是作为班主任除本来就担负有学校正常的教学任务外, 还要关注班上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状况, 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 与职业指导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
3. 学校领导与组织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活动仍偏重课本知识的学习, 教育的目的仅为更高层次的学校输送成绩优异的学生。目前已有部分高校认识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并开始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存在问题较多, 举步维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 实施时间与对象有限;其二, 教学内容浅显;其三, 高中学校与高中后教育衔接不上, 造成教育脱节;其四, 学校没有统一开设课程并进行管理。
4. 缺乏职业规划的课程
由于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研究起步晚, 高中阶段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几乎缺失, 与之相应的课程呈现无系统性、课时少、专业教师缺乏等特征。学校对于如何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应有的内容、达到的目标、教学的方式等都成为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我国部分学校已实施类似的课程, 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我国西宁市中学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时, 学校设置的职业课程被上成兴趣课或课外活动, 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且课程随意性大, 或上或不上, 好好上或敷衍上都不影响高中教师的评价考核, 对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积极性造成负面的影响。课程的实施草草了事, 导致学生临阵磨枪、仓促应战。
三、推动高中生职业规划主要建议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 也是开始职业规划的最佳时期。笔者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下面建议以推动高中生进行职业规划。
1. 学生应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中生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总结和测定, 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 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 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这种职业规划的教育应该是在高中阶段来完成的。”[5]高中生首先应对职业规划有明确的认识, 引起自我重视, 在未来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就不会盲目随波逐流, 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让高中学生尽早对人生有个规划, 可以使学习目的更明确。
2. 提高对职业指导教师的要求
由于职业指导对中学生实现从学校向就业或更高层次学校的顺利过渡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显得更加重要。首先, 教师任教前须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文凭。在1963年颁布的联合国第56号建议书《教育和职业指导的组织》中对指导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教育和职业指导中采用心理技术时, 负责测试的人应是使用这些技术的合格人员并己获得过高级培训。”其次, 在教师个人素质方面也应有所要求, 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 如有关学校教育、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及职业结构、职业训练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还必须有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合理高效的利用时间的能力等。再次, 学校专业的指导教师还应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 通过自我指导学习、校本工作、咨询、辅助网络、开设学习班和学习指导, 以及短期课程和长期课程等多种途径, 努力学习确定职业指导的需求、制定职业指导计划、进行职业指导、评估并不断改进职业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最后, 职业指导人员还必须根据校内高中学生的职业选择兴趣、价值观、家庭环境及社会关系等方面情况, 与校外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就业趋势两大方面结合, 同学生共同制定职业生涯计划。
3. 学校统一组织与管理
(1) 开展年级计划
借鉴英国在普通中学的指导计划, 在我国的高中可以实行相应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英国普通中学的职业指导工作具有明确、具体的目的。职业指导的年级计划根据发展个人的教育、发展教育和职业机会的意识、发展教育和职业的决策技能、发展一种顺利从学校到社会转变的技能这四部分目的加以实现。在我国学生高中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年级的任务将职业指导计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高中一年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内容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兴趣、技能、能力和个性;帮助学生了解高考信息和职业的课程;获得信息的技能 (怎样使用职业图书馆、了解职业分类系统, 哪里可以获得职业信息) ;指导学生填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选择指导。第二阶段:高中二年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相应的工作活动以及相应的工作类型;帮助学生认识到影响选择职业所具备的因素, 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和技能, 工作所要求的资历, 可能的工作机会等;根据学校安排制定可能的工作实习;帮助学生意识到高中毕业及升学或就业的出路。第三阶段:高中三年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学业和职业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个人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识别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需要;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表;了解雇佣者的雇佣要求和人员选拔过程;增强收集和使用全面的职业信息的能力。
(2) 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效仿澳大利亚1996年开展的VE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chools, 简称VET) 计划, 在我国高中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开展学校VET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 (1) 拓展相关行业所需的专属技能; (2) 获得全国范围内皆认可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 同时所修课程也为高中毕业文凭所认可; (3) 拓展就业技能并对各类工作有一定的了解; (4) 对各类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以帮助其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6]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在我国高中实施以上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时应当考虑培训内容的呈现方式;培训时间的选择, 可以多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主;开展培训所涉及的行业, 可以主要集中在零售、快餐、个人服务、商业及初级加工等行业。
4. 开设选修课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学分等方面对高中开设选修课程作出明确的规定:“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 开设若干选修模块, 供学生选择。”[7]选修课程的的开设可以多以活动实践课程为主, 专业教师应为选修课做好充分准备, 充分挖掘资源与必要信息, 以满足高中学生的群体需求。学生选择该门课程后应获取必要的学分和相应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明亮, 方绍英.中小学职业规划教育探析.鲁东大学学报, 2010 (5) .
[2]彭泽平, 姚琳.香港新高中课程改革:背景、构架与经验.比较教育研究, 2010 (12) .
[3]张丽.论普通中学职业指导.山东师范大学, 2002.
[4]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 (试行) .人民教育, 1995 (1) .
[5]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从起步走向成功.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6]俞婷婕.新世纪澳大利亚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探析.比较教育研究, 2010 (7) .
高中生生涯规划 篇10
调查研究表明, 高中生对职业、大学及相关专业的了解途径, 只有近17%是从学校获得的, 说明教师很少在课堂中渗透职业教育[1]。生物教师多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 却忽视了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教育, 反映出高中生物教育在这方面相当薄弱。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学校基础教育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目标。即在新高考模式下, 高中生除了学习课程, 更应了解社会, 了解自我, 职业规划提前到高中。因此作为一线教师, 应顺应改革, 在学科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我国每年仍然有近30%、总数达数百万的高中毕业生因不能升学而踏上职业生涯之路, 这就需要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必要的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另外, 近80%的学生对将来想从事工作的具体内容不了解, 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感到茫然[1]。因此, 很多高中生单凭自己喜爱的电影或偶像或盲从父母安排就决定其高考专业选择, 走入大学校门才发现寒窗十年考上的大学或所学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是避免这类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 以减少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高中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 课堂是他们的主阵地, 因此日常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对他们的教育作用甚为深远。高中生物教材有很多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 涉及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等, 是学生了解育种工作者、林业工程师、生物技术研发、医药研发、医学工作者、考古学家、标本制作等各种不同的职业的良好材料, 不但能为他们日后选择职业或者专业提供帮助, 而且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严谨的态度,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 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准备。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的探索
(一) 角色扮演, 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组织开展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把科学性、知识性、职业等巧妙地结合起来, 使教学过程生活化、艺术化。例如, 在“人类遗传病”教学中, 由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类型的遗传病咨询者和医生。在“生物育种”一课中, 一组学生扮演植物育种专家, 利用纯合的本地西瓜 (果实小、甜度高) 和纯合的西瓜 (果实大、甜度低) 品种, 培育又大又甜的西瓜。一组学生扮演动物育种专家, 利用长毛立耳猫和短毛折耳猫, 培育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通过制造思维冲突, 提醒学生作为育种专家, 选择育种方式设计育种方案时, 首先要切合实际, 勿生搬硬套、全盘“依葫芦画瓢”。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角色交流中, 不但内化所学、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相关职业, 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新型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二) 动手实践, 切身体验
成立课外兴趣小组, 在实践中认识自己。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认为, 人格、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 兴趣促使积极愉快地从事职业。例如, “生物进化”一节后, 采集本校被子植物制作标本, 比较亲缘关系。在生物实验园中, 以紫茉莉等为材料,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发酵工程”教学中开展腐乳、果酒的制作;利用本地区特色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通过亲身实践, 体验标本制作师、育种专家、食品工程师、环保工作者等职业的必备素质, 帮助学生正确定位, 找到兴趣点, 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 为将来的职业理想奠定基础;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使学生明白不但要有极其缜密的理论指导、还需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 高校参观, 情感升华
由于高中教学资源有限, 可以走出校园, 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克隆羊实验基地, 深刻了解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过程;组织学生参观并实践人工授粉、扦插、嫁接等农业技术;分子肿瘤实验室比较病态细胞和正常细胞、林业局、污水处理厂等, 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 激发学生对生物研发、医学检验师、林业工程师等职业的敬仰和热爱。
(四) 专业指导, 明确目标
课堂教学往往要结合生物教学内容, 且时间有限, 所以缺乏系统性。生物教师可以和职业规划研究机构联合编写适合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材、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建立生涯发展指导中心, 帮助学生进行了解, 认识到与自己的兴趣、能力甚至性格相匹配的一些职业, 这对选课、将来的高考志愿填报和人生职业规划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综上所述,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规划教育是开启学生的人生梦想、点燃成长激情的有效途径, 但如何有效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于生物教学中还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摘要:面对学科课程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缺乏的情况, 我们应在明确渗透职业生涯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 探索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以促使生物学知识体系与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达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参考文献
[1]程利娜.普通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9) :93-94.
高中生生涯规划 篇11
一、高中阶段设置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1.国际课程改革的趋势
全球许多国家及地区进行了教育改革,并将职业教育纳入改革范围之内。美国于2001年10月发布了以《放远我们的目光,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为主题的报告,报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美国高中教育的目标和以“不让一个高中生掉队”为目标提出的各种新举措,其中尤以提高成绩(raiseachievemeni)、加强衔接(imProvealign-ment)、提供更多的选择(providemorealtemative)三大要求为代表,简称“三A计划”。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在高中阶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与职业技能,在关于21世纪初国家教育战略中也涉及到推行职业教育等方面的计划。我国香港地区于2009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的高中新课程,着重“发展学生的基础技能、思考能力、人际关系、价值观和态度以及与工作相关的能力,为他们将来升学、就业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2],并在课程构架与设计理念中提到“应用学习课程为职业导向课程,涵盖了应用科学、商业、管理及法律、创意学习、工程及生产、媒体及传意、服务等6个范畴”[2]。而我国大陆地区的高中学校却未真正实现职业规划教育。
2.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为了使学生能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取得成功,在高中设置职业规划课程显得尤为重要。高燕定先生在美国担任升学顾问的工作当中,对于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问题提到:“目前,很多中国学生没有理想,不知道今后做什么。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缺少职业发展教育,没有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时代对他们理性、科学、‘超前’地进行长远的职业指导。”[3]正因为这样,我国教育中缺乏规范、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承受学业和工作的压力。
3.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
学生的高中阶段正是人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职业规划教育能有效地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终身教育融为一体,并且能将社会上相关的机构与人员也召唤到参与学生教育的一个大的环境中来,既整合了社会的教育资源,又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实施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理清人生发展与生活、学习、劳动、职业和创业之间的关系,对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与设计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遵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步骤、有计划、阶段性的、连贯性的职业生涯教育,能培养学生认识并掌握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素养,逐渐形成基本的职业向往、就业意识、职业素质与创业精神,真正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4.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
《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高中阶段的职业指导是加深有关知识传授,属职业指导的提高阶段。指导重点是引导学生广泛了解专业或职业,进一步了解和剖析自己,正确处理选择专业或职业的主客观因素,提高选择志愿的决策能力。”[4]具体内容为:广泛了解专业或职业(社会进步与职业演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人才交流市场动态与职业竞争、职业分类介绍、高等学校各专业情况介绍);进一步了解自己,发展潜能(职业与人的发展、提高职业认识、培养职业兴趣增强职业能力、优化职业品质、提高决策能力);正确处理选择志愿的主客观因素(升学和就业形势和政策、社会需要各级类人才、认真评价,剖析自身条件、根据国家需要与自身条件选择专业或职业、正确对待竞争)。纲要还对开展职业教育的目的进行了说明:“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除了使学生学会读、写、算和日常生活的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学会实践。目前我们必须考虑,怎样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为今后做长期的准备,而不是为了应付考大学。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个体自我察觉、社会、工作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在丰富知识学习和塑造完美个性的同时增加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4]
二、高中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国际课改趋势的引导下,我国部分学校逐渐开设类似的课程,但是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1.学生缺乏职业意识,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
职业意识是指个体对不同职业的看法和认识,职业意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而高中生对社会和职业的认识是陌生的,但是又充满好奇。现今高中阶段学生比以前心智更加早熟、个性更加鲜明,自身的潜在兴趣已逐渐形成,但在面临着未来专业选择、未来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存在社会经验比较欠缺,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等诸多困难,所以在考虑专业选择和就业去向时很难做出满意的决定,很多学生必然会产生盲目跟风或无从下手的境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对自我了解程度不够,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与特长等。其二,学生对职业的熟悉程度不够,包括对职业的具体内容、职业前景、职业所要求的能力、素质方面的了解。其三,对社会的认识程度不够,包括对社会经济现状、目前就业形势、人才需要等情况的认识和了解。
2.专业教师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普通高中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软硬件设施配备还不够完善,国家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学校连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编制都很难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在高中阶段,专业的教师总体数量少;其二,专业化程度不够,没有专业的学科背景;其三,咨询师理论不完善,实际操作技能欠佳。大多数学校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程是由各个学科老师兼任,其专业性的职业分析指导和心理咨询技能上难以达到标准。例如:在上海的高中职业指导与咨询工作就多数是由班主任同时兼任,其他老师协助参与。但是作为班主任除本来就担负有学校正常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关注班上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状况,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与职业指导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
3.学校领导与组织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活动仍偏重课本知识的学习,教育的目的仅为更高层次的学校输送成绩优异的学生。目前已有部分高校认识到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问题较多,举步维艰。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实施时间与对象有限;其二,教学内容浅显;其三,高中学校与高中后教育衔接不上,造成教育脱节;其四,学校没有统一开设课程并进行管理。
4.缺乏职业规划的课程
由于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研究起步晚,高中阶段开设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几乎缺失,与之相应的课程呈现无系统性、课时少、专业教师缺乏等特征。学校对于如何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课程应有的内容、达到的目标、教学的方式等都成为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部分学校已实施类似的课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在我国西宁市中学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时,学校设置的职业课程被上成兴趣课或课外活动,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锻炼。且课程随意性大,或上或不上,好好上或敷衍上都不影响高中教师的评价考核,对即将从事或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积极性造成负面的影响。课程的实施草草了事,导致学生临阵磨枪、仓促应战。
三、推动高中生职业规划主要建议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开始职业规划的最佳时期。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下面建议以推动高中生进行职业规划。
1.学生应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中生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这种职业规划的教育应该是在高中阶段来完成的。”[5]高中生首先应对职业规划有明确的认识,引起自我重视,在未来选择专业和职业时就不会盲目随波逐流,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让高中学生尽早对人生有个规划,可以使学习目的更明确。
2.提高对职业指导教师的要求
由于职业指导对中学生实现从学校向就业或更高层次学校的顺利过渡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教师任教前须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或文凭。在1963年颁布的联合国第56号建议书《教育和职业指导的组织》中对指导人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教育和职业指导中采用心理技术时,负责测试的人应是使用这些技术的合格人员并己获得过高级培训。”其次,在教师个人素质方面也应有所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如有关学校教育、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及职业结构、职业训练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合理高效的利用时间的能力等。再次,学校专业的指导教师还应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自我指导学习、校本工作、咨询、辅助网络、开设学习班和学习指导,以及短期课程和长期课程等多种途径,努力学习确定职业指导的需求、制定职业指导计划、进行职业指导、评估并不断改进职业指导工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最后,职业指导人员还必须根据校内高中学生的职业选择兴趣、价值观、家庭环境及社会关系等方面情况,与校外劳动力市场信息和就业趋势两大方面结合,同学生共同制定职业生涯计划。
3.学校统一组织与管理
(1)开展年级计划
借鉴英国在普通中学的指导计划,在我国的高中可以实行相应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英国普通中学的职业指导工作具有明确、具体的目的。职业指导的年级计划根据发展个人的教育、发展教育和职业机会的意识、发展教育和职业的决策技能、发展一种顺利从学校到社会转变的技能这四部分目的加以实现。在我国学生高中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各年级的任务将职业指导计划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高中一年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内容包括: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兴趣、技能、能力和个性;帮助学生了解高考信息和职业的课程;获得信息的技能(怎样使用职业图书馆、了解职业分类系统,哪里可以获得职业信息);指导学生填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表;新课程改革后高中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选择指导。第二阶段:高中二年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相应的工作活动以及相应的工作类型;帮助学生认识到影响选择职业所具备的因素,包括个人的兴趣、能力和技能,工作所要求的资历,可能的工作机会等;根据学校安排制定可能的工作实习;帮助学生意识到高中毕业及升学或就业的出路。第三阶段:高中三年级的职业教育和指导计划。帮助学生制定学业和职业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个人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识别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的需要;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计划表;了解雇佣者的雇佣要求和人员选拔过程;增强收集和使用全面的职业信息的能力。
(2)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效仿澳大利亚1996年开展的VET(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chools,简称VET)计划,在我国高中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开展学校VET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①拓展相关行业所需的专属技能;②获得全国范围内皆认可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同时所修课程也为高中毕业文凭所认可;③拓展就业技能并对各类工作有一定的了解;④对各类职业有一定的了解以帮助其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6]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我国高中实施以上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时应当考虑培训内容的呈现方式;培训时间的选择,可以多以学生的课余时间为主;开展培训所涉及的行业,可以主要集中在零售、快餐、个人服务、商业及初级加工等行业。
4.开设选修课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学分等方面对高中开设选修课程作出明确的规定:“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7]选修课程的的开设可以多以活动实践课程为主,专业教师应为选修课做好充分准备,充分挖掘资源与必要信息,以满足高中学生的群体需求。学生选择该门课程后应获取必要的学分和相应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明亮,方绍英.中小学职业规划教育探析.鲁东大学学报,2010(5).
[2] 彭泽平,姚琳.香港新高中课程改革:背景、构架与经验.比较教育研究,2010(12).
[3] 张丽.论普通中学职业指导.山东师范大学,2002.
[4] 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试行).人民教育,1995(1).
[5] 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从起步走向成功.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 俞婷婕.新世纪澳大利亚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10(7).
[7]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09(3).
高中生生涯规划 篇12
一、什么是野生涯教育冶
笔者在这里再次简单重审“生涯教育”的概念, 便于大家理解。所谓狭义的生涯教育, 主要指社会个体在其某一段生命活动的时空里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与职业, 和以规划未来生涯为核心内容的一切教育活动 (主要为学生时代) , 它是指渗透于课程教学并与学生的职业觉察、探索和准备等内容密切相关的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指学校形态的生涯发展教育与辅导。
二、为什么要开展野生涯教育冶课程
我们先看一组“一些不幸的现实数据”。片段一:高中生对所报考专业的了解程度调查。非常了解2.1%;比较了解26.8%;不太了解35.5%;完全不了解10%;说不清楚25.6%。片段二:2011年10月12日《北京日报》有数据表明, 近几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自动退学率已接近3%, 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片段三: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很好, 正是我想要做的工作10%;还好, 跟我想做的工作十分类似28%;不好, 跟我想做的工作有很大差距50%;很差, 完全不是我想要做的工作12%。
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惊人的数据呢?
笔者个人体会:大部分的高中生跟着升学指挥棒“被”顺理成章地参加高考和“被”规划了专业, 甚至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相关专业的学习之后, 都很难确定这种选择是不是自己所需要和向往的。
正因为如此, 我们学校开展“生涯教育”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我们开展的目的从两点来看。
1.为了提升学生未来的幸福指数。一个人的幸福指数的高与低, 取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如身心健康、家庭、经济收入、工作等。而工作的幸福指数的高低往往跟自己感兴趣、喜欢、又是自己占有优势能力的行业, 这就关系到高中生高考之后报志愿、选择大学、选择专业的重大问题的决定。
但是, 要是我们在从高一开始的整个高中阶段已经对“自我认识“有了足够的了解, 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充分的考虑与规划, 那么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 向着自己锁定的目标不断前行, 我想我们所选择的将是我们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专业, 自然而然我们的幸福指数会相对高起来。
2.为了应对新高考, 有目标地培养学生。我在2013年版《教育发展规划》杂志里有一篇《生涯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支点》的文章说道:当前,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排斥与职业有关的内容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导致了毕业生升学选择盲目、就业竞争力差等现实问题, 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应试教育之风。这需要我们以生涯教育为支点改革基础教育课程, 从而一方面满足经济发展对更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做出明智的生涯选择, 同时提高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效率。
于是, 我立刻想到我国刚刚颁布的“高考新政”, 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大致如下:
目标任务:2014年, 启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2017年, 全面推进;2020年, 形成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特点: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构建衔接各级各类教育, 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影响范围:2014年入学的上海和浙江学生;2017年入学的全国学生, 2020年参加高考。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必考。加自选的3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不再分文理科 (从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中自选3门成绩计入总分)
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外语参加全国统一考试 (外语由高二起每年2次考试机会) 。
录取方式:高考成绩公布后报志愿。 (这一点我们海南已经实行多年) 招生录取的批次在有条件情况下也会取消, 学校和高校双向选择机会增加了。
我们已经发现一个这样的问题:从2017年开始, 多科统考将变成选考。那么, 学生该怎么选考?
选考制度意味着由于选报的高校和专业不同, 考生的高考必考科目不一样, 就要求考生要将自己的优势学科、特长和职业理想结合起来, 才能选出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用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秦春华老师的话说:本次“高考新政”的实质是从“冷冰冰的分”到“活生生的人”的改革。
的确是这样的, 这一次的高考改革是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国家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全面、最系统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出发, 让学生不再一天到晚围着高考分数打转。
现在的高考招生录取的模式变成了“两依据, 一参考”, 也就是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实行多元录取。在这种背景下, 高校必须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 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学生可以根据高校事先公布的人才选拔要求, 结合自身兴趣和特点, 有针对性地主动选择高校, 而不是仅仅根据高考分数被动地将自己“卖一个好价钱”。
正因为如此, 我们海南中学走在2017年“高考新政”来到之前, 进行“生涯教育”课程的开展与实施。这是一个极好的应对之道。
新高考改革对学生最大的影响是学生不能再等到填报志愿时再考虑自己今后想干什么?而是在高中阶段就必须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然后根据自己的规划, 选择搭配高中三年要学习的科目和知识。假如说以前学生的学习是由学校按照文理科做统一要求的, 那么新政颁布后, 学生的学习就是“私人定制”了, 每个学生都可能有一张单独的课程表。学生的兴趣不同, 优势不同, 选择的学科组合就不一样。
于是, 我们得出的结论:人生规划须从高一开始。
三、如何开展野生涯教育冶课程
相对于省外的一些学校, 特别是北京、上海、江苏这三个省份, 我们的确起步很晚, 他们有的开展研究, 并落实实施已经有十年八年。但是对于海南省而言, 我们还是最早的启动者, 这也是我们海中的优势所在。那么, 结合海南中学的实际情况, 我们的实施过程大概如下:
1.学校顶层设计———申报生涯教育课题。从我校把“生涯教育“的引进到实践, 通过高一年级一年来课程的初步开展与实施, 到今年暑假前, 与马校长和周书记讨论, 决定把“生涯教育”课程当一个国家级课题来研究, 今年暑假已经上报申请, 具体能否通过, 目前还未接到消息。不过我们也同时申请海南省的课题, 我们每位老师都可以参与进来, 这样我们开展活动时, 有课题支撑, 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与教训。
2.观摩学习———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毕竟我们起步晚, 我们要抱着向别人学习的心态, 除了“请进来“的做法, 还要采取“走出去”的策略。把专家请来为我们指点迷津, 引领大家, 从意识的重视到实施的落实, 这是必不可少的。此外, 我们更多地带领我们的老师实地考察, 亲身体验, 零距离接触外面的世界, 观摩与学习, 这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特色分工———心理学老师与班主任团队主打。由于我们海中没有专业的“生涯教育”的教师队伍, 我们只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采取“心理学教师主导, 班主任主力执行”的方式开展我们的课程。通过渐进的方式, 逐渐把全校师生纳入“生涯教育”的轨道上来。
一年以来, 海南中学生涯规划课程, 按照三步曲走。第一步:唤醒自我潜能———知己;第二步:链接外界环境———知彼;第三步:提升生涯智慧———规划。
心理学老师指导第一步极其重要, 因为有很多关于心理学专业的知识;第二步的指导班主任可以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举行, 带领学生参与体验, 投入每一个环节;第三步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 才能准确去规划自己的未来。
具体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班的一些做法:
(1) 关于学习, 首先要选用教材, 目前学校没有完全统一订阅, 那么我们班级可以通过网购。市面上也有不少这类型的书籍, 这里大力推荐由赵世俊、周燕编著,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生涯规划》一书, 有学生版用书和教师版用书, 刚好是配套的, 值得拥有。其次可以再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
(2) 关于体验, 可以通过有准备的访谈, 还有寒暑假的社区服务活动, 特别是高中社会实践活动等。我们每一次活动进行之前, 把宣传的工作一定提前做好, 这样每一次活动, 都带有计划去实施, 到最后都有总结、有收获, 都可以达到善始善终。这样每一个人都可以真正得到收获与自我提升。
(3) 关于分享, 除了我们常用的主题班会以外, 还有课外活动, 或者课堂的各种演讲、表演、小合唱等活动;要求学生们在生涯规划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记录关于自己的收获心得, 定时间创办班级刊物, 我们高一到高二, 班级刊物的名称是《奔跑》, 现在已经办到第四期了。
四、开展野生涯教育冶后如何
一年来, 通过“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 学生有意识、有方向去独立思考自己的人生, 这一点是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事情。通过高一期末前, 每一个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书”后, 我们觉察到不少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学习的动力更加充足了。当然不是马上看到学生一下子考取多少分数, 而是学生更加快乐地去学习。
时至今日, 各地区的学校已不再怀疑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但把生涯规划作为与新的教育改革, 特别是新高考政策背景下, 把它当做一门课程来加以实施, 为中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涯规划课程辅助训练, 当前的落实情况还远远不够。其实, 从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来看, 高中阶段重视生涯规划的开展应该是相互呼应、顺时应势的关系。
最后, 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从根本上来说, 生涯规划并非只是为青少年安排一条理想的道路, 更在于引导和帮助他们学会打理和照料自己的未来发展和个人生活。这岂不是有些“渔”和“鱼”兼得之理了吗?
【高中生生涯规划】推荐阅读:
高中生学习生涯规划08-10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11-21
高中 “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01-10
高中生学习时间规划表08-23
高中生人生规划演讲稿09-24
职业规划范文高中生3000字10-23
如何规划高中生活11-21
高中学科学业规划12-02
高中人生规划范文结尾06-05
高中教师职业规划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