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共10篇)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1
项目名称:贵州省黔西南民族文化中心
业主:贵州省黔西南州文化局
建设地点:兴义市兴义广场
设计单位:西线工作室+贵阳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11 388.25 m2
建筑面积:44 949.1 m2
建筑层数:地下2层, 地上6层
建筑高度:31.7 m
建筑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材料:白色石材, 彩色玻璃, 穿孔板, 环氧砂浆
项目负责人:魏浩波, 谢劲松
建筑设计:魏浩波, 谢劲松, 周可, 欧明华, 周令, 朱智鹏, 亢洪森
结构设计:李元平, 杨小强, 付定平
设备设计:石洪波, 等
甲方代表:杨光灿
施工单位: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时间:2011年
建成时间:2016年
图纸版权:西线工作室
摄影:谢劲松
贵州省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中心位于黔西南自治州首府兴义市城市中心—兴义广场南侧, 是一座集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三者于一体的大型城市文化综合体, 具有重要的地标意义。
平行成组
民族文化中心所处区域为方格网布局, 文化中心从外部空间到内部空间均贯彻了此种纵横向平行的空间控制体系。群众艺术馆、博物馆与图书馆三馆功能虽然有较大差异, 但经分析发现, 其主要功能区配置均可遵循大空间主功能区域、库存区域与管理研究区域三区域格局方式, 同时兼顾结构合理性与经济性的大空间群与小空间群平面布局各自成组, 确立了由南向北的三条平行带的空间布局控制模式:南部条带以库存区与为其服务的垂直交通设施为主;中部为若干大空间主功能区与天井交错成组;北部为可灵活调整的小空间区域。其中, 中部大空间区域是设计控制的重点, 以天井组与大功能空间组间配的方式来组织空间秩序, 这样处理有四大益处:其一, 为中部日照匮乏区引入光照, 为不同的功能体制造优质的光氛围;其二, 服务与疏散流线布局便捷合理, 电梯与疏散梯打包成服务设施单元, 分布在东中西三段, 为三馆综合使用;客货分离、分区运行是电梯的主要运营方式;其三, 中部空间序列的空间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建筑整体内部环境质量;其四, 中央大厅弥漫着白色天光, 配以若干多彩点光源, 构成彩蝶纷飞的浪漫联想, 试图营造散发布依族韵味的、纯净而高品质的入口公共空间。
功能配置
文化中心由群众艺术馆、博物馆与图书馆三大部分组成: (1) 群众艺术馆由一层各种活动、培训空间群和主体西部通高四层的大剧院两部分组成;一层中部为各类活动空间群, 并配有两个直射光与反射光组合的漫射光天井来调节光氛围, 四周则以小空间群环绕, 南侧外部布有相应的采光天井;大剧院部分由650座观众厅、带有侧后台的T型舞台区、辅助功能区及休息厅四部分组成。观众厅与舞台位于中部, 休息厅位于南北两侧, 剧院主入口位于三层, 可通过入口大厅中庭处的景观大楼梯与电梯进入, 次入口则位于二层。 (2) 博物馆位于文化中心的二至四层, 中部为带有两个天井的展厅区, 南侧为库房区, 北侧为联系上下参观流线且沐浴阳光的景观坡道与研究空间;博物馆展厅采用串联式布局, 由6个可分可合的主展厅与若干小展厅群构成, 各主展厅间以天井间隔, 天井为展厅提供有质量的光背景;博物馆主入口位于二层入口大厅东侧, 人流经悬浮在半空中的浮桥引入展厅, 人在展厅区游历仿若在高山峻岭间云中漫步…… (3) 文化中心五、六层由变幻的彩色玻璃包裹, 仿佛或山型或云端的空中图书馆;中部为大空间阅览区, 分层退台, 主要以明亮的天面采光, 照度充分, 打造高质量的阅览空间;南部为书库;北部为小型与研究型阅览区。群众艺术馆、博物馆与图书馆三馆的分布位置是综合考虑功能、光照、氛围与结构关系的结果。
源于地缘的形态组织
黔西南地区的民居系木构架体系, 通常组合形式表现为:起伏屋面+层叠基座+介于二者之间的渗透立面。从外部观察:屋面轮廓与基座形态最具特征, 而立面则呈现为隐约透明的姿态;从内部观察:屋面与基座挤压出某种抑扬顿挫的内部空间, 看似隐约的立面则呈现为外部风景不停介入的渗透型立面, 成为内部空间的最主要特征。民族文化中心基于这样的形态原理, 进行了形态转移:其一, 起伏屋面结合黔西南州特有的峰丛地貌形态转译为彩色玻璃晶体+穿孔版组合的轻盈、灵动与折叠的屋面。在阳光下, 光色粼粼;在烟雨中, 晶莹剔透, 隐隐地传达着“水墨金州”的人文意境;其二, 层叠的基座转换为根据地形高差处理的暗含活动功能的大台阶;其三, 渗透的立面则采用密集竖向线条配磨砂玻璃的序列方式, 如此处理, 作用有二, 一是通过重复的线条序列产生一种恢宏气势, 二是对内部空间达成如雾般弥漫的光氛围。三者的结合体, 在城市中央形成一座隐含山林质感的文化殿堂。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2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木贾街道办事处枫塘学校
万举荣 2018年12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研修班线下学习,我在忙碌中快乐着,在学习中收获着,在交流中感动着。培训中,能够得以聆听众多专家、著名专家教授的讲座,倾听他们对教学的理解,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现将我参加这段时间培训的心得总结如下:
相信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真正的去发展学生。互动的课堂里,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潜能来实现自我。当然,真正让每一个学生有尊严的在集体当中生活,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对困难的学生,要给他空间,相信他,让他用不同的时间、用自己的方法,慢慢的去理解。要帮助学困生在互动学习当中去获得成功。
在教学中要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培训讲座中听了的一些专家、学者或有经验的教师,从自己切身的实践经验出发,畅谈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比如赵国栋教授的讲座等,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平常我在学校上课,考虑的是如何上好一堂课,争取考出理想的成绩,对于学生长期全面的发展考虑得并不周全。这段时间的培训学习,专家们的讲座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3
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活动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8月底,组织召开了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县人社局、文广局、教育局、农牧局、科技局、县刊社、县人才办等单位参加的全县“人才工作宣传月” 活动座谈会,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月”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使宣传活动做到了有目标、有措施、有制度、有落实。同时,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选配了人才工作宣传联络员,形成了上下沟通、横向交流、协调高效的人才宣传工作机制。
创新平台,营造氛围,让科学人才观植根水西大地
为全面掀起“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高潮,黔西县充分利用黔西电视台、《黔西报》、黔西党建网等县内宣传媒介,开辟“人才之窗”专栏(专刊),宣讲科学人才观的重要理念、系列人才工作政策文件。通过开设专栏、制作专题片、编发简报等形式加大了对人才工作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人才政策普及宣传活动。各单位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重要批示、讲话和论述精神,组织开展了对人才工作相关知识的专题学习,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关心人才、理解人才、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活动中,全县各单位共开展人才政策专题学习69次,拟写信息简报34篇。为加强宣传效果,在《黔西报》开辟专栏,连续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重要批示、讲话和论述精神进行宣传。
县委组织部还创新宣传形式,从全县各单位、系统各类人才中择优推荐近几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40名优秀人才进行宣传,选取2名优秀典型代表在黔西电视台进行专题采访报道,选取15名典型代表在《黔西报》、黔西党建网进行宣传报道。9月26日,全县还举行2014年度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各条战线上的6名优秀人才代表,讲述在生产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经历和感受,树立了人才典型和榜样。
深入基层,传经送技,以扎实服务树人才良好形象
在“人才工作宣传月”活动开展中,黔西县委组织部结合“百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组建专家队伍,分赴乡镇、村,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小城镇规划建设、林业、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医疗卫生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采取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咨询服务等形式,开展各类咨询服务活动,提供技术指导。9月初,医疗卫生专家服务队到中坪镇开展了“百名专家服务基层”义诊活动,医疗咨询74人,体检检查78人,义务诊治260人,免费发放药品和健康宣传资料,总价值9800余元。9月中旬,该队又到黔西长江矿业有限公司开展“送健康进企业 践行群众路线”义诊活动,开展医疗咨询40人,体检检查29人,测血糖18人,义务诊治46人,免费发放100个口罩、58份健康宣传册及价值2600元的药品。组织了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林业等6支专家队伍分别到锦星、林泉、协和等乡镇开展活动,举办专题讲座4场次,提供咨询服务212人(次),发放资料1500余份,受益农户近2000人。
县委组织部还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开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1期,培训农作物保质员共60人;开办技能人才培训班6期,培训中式烹调师360人;开办创业培训班3期,培训个体工商户、小微型企业“小老板”159人。一个月来,活动共组织专家深入全县10个乡镇37村(社区),开展咨询服务活动12场次,举办专题讲座6场,散发各种科技资料10000多份,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20多件,建立帮扶对子130余个,培养实用人才130多名。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4
1 贵州发展体育旅游的有利条件
1.1 丰富的旅游资源
1.1.1 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
黔西南州地处滇、桂、黔三省 (区) 结合部中心地带, 南宁、昆明、贵阳经济圈的中心, 是中国西部一颗耀眼的明珠。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全州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年均气温16.1℃, 1月份平均气温4.5℃, 7月份平均气26.8℃, 年均降水量1531.6mm,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终年温暖湿润, 无霜期达300天左右是全国有名的避暑胜地。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山峦起伏、河流纵横, 喀斯特地貌发育十分良好, 黔西南州因其境内山水风光秀丽, 资源丰富, 被称为“山水长卷, 水墨金州”,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 黔西南正努力将自己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圣地。
1.1.2 文化旅游资源
黔西南具有独特典型的文化体系。黔西南是苗、布依、侗、回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世居之地, 并没有受到改革开放大潮的影响, 许多古朴的生活习惯及文化传统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 具有最原始、古朴、神秘的特色。黔西南古脊椎动物化石“贵州龙”化石的发掘, 令不少有志之士心驰神往, 并对我国考古具有重要的意义。黔西南历史文化丰富, 在这里有始建于明末清初战乱年代的“永历皇宫”、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故居, 何应钦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的望谟、贞丰、安龙、兴仁、兴义、普安, 安龙县较好地保存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在安龙休整的旧址。黔西南州是滇、桂、黔边区罗盘游击队的根据地。中共云南省委首任书记宋任穷在安龙县组建了中共云南省委并召开第一届第一次省委会议, 旧址保存完好。二战时期, 美国送到前线和重庆的援华物必经之路“二十四道拐”具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抗战历史文化背景, 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 成为贵州西线红色旅游的一个亮点。
1.2 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贵州省对黔西南州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 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保障, 并在《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黔西南应以本省和周边云南、广西为主要客源, 打造集观光、游船、山地度假探险、乡村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为一体的户外运动度假区。明确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工作重点,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黔西南州通过打造精品, 铸造品牌和构建投融资平台, 实现旅游资源的最佳组合和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升级, 形成了由喀斯特精华之旅、地质科考、民族文化体验、历史文化体验、红色旅游与休闲度假所构建的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实现了从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到观光型旅游产品与休闲度假、特色旅游产品三位一体的巨大转变, “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旅游品牌不断在游客群中传播和强化, 效应突出。全方位开展旅游市场营销, 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树立统一的旅游宣传促销形象, 实施整体宣传促销战略。建立和完善州县联动、部门联合与企业为主的宣传促销机制, 充分借助外宣、招商、对外友好与文化、体育交流等活动, 对重点客源市场集中力量宣传促销。紧紧瞄准泛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东南亚等客源地市场, 以大型节庆节事活动开展市场营销, 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山地运动会、首届中国万峰湖野钓大奖赛、中国“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和首届全州运动会, 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各大赛事的举办, 向外界展示了贵州的神奇、美丽, 加强跨区域合作与互动, 力打造以黔西南为中心的黔、滇、桂主要风景区旅游精品线, 建设喀斯特精华之旅旅游圈, 使精品更精、特色更浓“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形象更加鲜明和突出, 形成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氛围。
2 黔西南体育旅游发展特色的选择与分析
2.1 突出的喀斯特地貌特色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貌类型奇特, 岩溶面积分布广, 自然风光旖旎多彩,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岩溶形态特征堪称世界之最, 无数的奇山秀水形成了遍布全州各地神奇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群峰叠翠、逶连绵的万峰林;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的泥凼石林;芙蓉多研、香飘四野的招堤等这些美丽的地方是人们徒步、骑行的好去出。号称“天下第一缝, 西南第一漂”的马岭河峡谷, 它以雄、奇、险、秀为特色, 不仅适合开展漂流还能开展山地森林探险、野外生存、攀登等活动项目。清幽秀净、碧水醉心扉的三岔湖风光, 及东湖围山湖、西湖鲁布革、南湖万峰湖、北湖木榔河、中湖兴西湖等是人们水上运动、划船、垂钓的极佳之选, 特别是万峰湖受到不少国内外垂钓爱好者的青睐, 曾是“全国野钓大赛”的赛场。
2.2 突出的少数民族风情特色
黔西南州是贵州最为贫困的地区, 至今还保留着很多最为原始的少数民族村寨, 保留着千百年沿袭下来的民风习俗, 具有原始、古朴、神秘的特色, 他们的语言、服饰、歌舞、饮食都带给人们太多的好奇。少数民族节日活动较多, 且上规模、上档次具有较高知名度, 常常吸引不少海内外人士的参与、观看。如贞丰的“八月二十八布依族苗族风情节”, 望谟的“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 安龙的“荷花节”、“毛杉树歌节”等等, 在众多的节目中藏着多姿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如芦笙、赛马、高脚、斗牛、艳花炮、摔跤、赛龙舟、押伽、武术等。由于这些民族体育活动具有独特性, 优美性、娱乐性、技巧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在乐于观赏的同时而且简单易学, 便于游人摹仿、感受, 让游客健身和娱乐溶为一体。
2.3 突出的贵州高原气候特色
黔西南地处贵州省西南部,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全州东西长210km, 南北宽177km, 地势西高东低, 北高南低, 最低海拔为275m, 最高海拔2207.2m。州内海拔500m以下地区为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1400m以上为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界于其间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从山顶到谷底, 形成独特的高山气候, 包括山地中温带气候、山地暖温带气候、河谷亚热带气候, 具有“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呈现了显著的垂直变化。具有“冬暖夏凉、阳光和煦、空气清新滋润、气候舒适宜人”等主要特点。舒适期长, 最宜人居、防寒避暑和旅游。所以, 在黔西南体育旅游的开发中, 要大打气候牌, 在拥有大面积水域的风景区建设独特的高原气候湖泊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区、会议中心、水上训练基地, 在较高海拔地区修建高原体育集训基地, 在较大城市修建体育中心等等。抓好国内商务与会议、避署避寒、休闲度假、运动队集训、承接体育比赛这一广阔的市场, 促进黔西南体育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4 突出的长征文化特色
抗日战争为黔西南州留下了很多的革命历史遗迹, 如24道拐、安南古城、北盘江铁索桥、草纸街72号等这些不可多得的长征文化旅游精品, 应把体育旅游和红色旅游结合起来, 更具有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曾作为“中国汽车爬坡赛”活动场地的24道拐就很适合开展山地自行车冲浪、越野车冲浪、骑马、全民长跑等户外运动旅游产品。
3 加快贵州体育旅游特色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政府指导, 做好发展规划, 改善发展环境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认识到体育旅辨对推进黔西南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应树立大旅游观念, 认识到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巨大的开发价值和潜力, 认识到体育旅游的地位和作用。从有利于体育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 既要发挥它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更要重视其在体育产业中的独特功能。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和拓展旅游市场时要制定出有利于体育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充分显示出政府的主导作用, 实施政府主导型政策,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和综合协调的能力, 加强在旅游规划、景点布局、配套设施建设和宣传促销方面的主导作用。各地县、市政府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尽早拿出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对现有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规范化建设, 建立与资源景观和民族文化相协调的基础服务设施, 要制定促进体育旅游发展的各项政策。黔西南州需找准定位, 明确目标, 抓住市场、改善设施, 走出一条具有黔西南州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
3.2 突出区域特色, 发挥资源优势, 打造优势体育旅游品牌
黔西南州历史文化厚重、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自然资源独特奇观, 在区位、生态和气候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优势, 要充分利用黔西南多山、多峡谷、多洞穴、多森林、民族风情、高原气候、历史文化独特这些资源的优势, 开发和创建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创性的体育旅游产品。打造一些国内外都知名的体育旅游品牌, 把黔西南建设成为面向国内外市场的观光、度假、漂流、攀岩, 探洞、漂流、垂钓、考古等等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胜地。
3.4 注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它需要游客身体活动的参与, 相对而言风险程度也高, 所以, 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配备较为专业的导游, 不仅要懂旅游业务又要具有相关体育专业的知识, 这样不仅可以给予参与者以体育方面的指导, 而且还可以给予他们必要的安全保障。所以应抓好体育旅游专业队伍的建设, 根据旅游发展要求, 与院校、相关机构、企业合作, 培训、陪养户外运动、康体、探险、漂流等等体育专项旅游服务人员队伍, 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挖掘、引进体育旅游、宣传、企业管理和导游等方面的人才, 努力提高体育旅游的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3.5 加强黔西南州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黔西南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众多的山区, 由于长期相对闭塞, 使其自然山水、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得以保留得原始、完整, 这就是黔西南州的特色, 也是黔西南州的优势。旅游业的开发过程中, 会加剧环境的损耗和地方特色的消失。所以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时, 要坚持“生态开发、绿色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大力开发体育旅游的同时, 还应防止建设性破坏, 加强对民俗、民风、自然环境的保护, 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在有效保护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同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屠玉麟.独特的文化摇蓝:喀斯特与贵州文化[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0.
[2]周道平.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后发展效应及其创新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40 (2) :24-26.
[3]景伯平.虹色旅游方兴未艾[J].当代贵州, 2005 (10) :44-45.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5
黔西南州兴义小队 朱强远 08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依族苗族自治州对于我们这些东部地区成长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令人神往的,梦幻般的世界。心中一遍一遍的想象着,纳灰河边,万峰林下,轻烟袅绕的吊脚楼,高达翠绿的黄角树,纺纱织布的布依老人,浪俏青年男女,以及清脆的木叶声,情意绵绵的布依情歌,悠扬的八音坐唱等一道道迷人的乡村景色。纵使不远千里,披星戴月,马不停蹄的赶往这里,却感觉不到一丝的倦意,满怀的却是新奇和兴奋。
然而除了对这里古朴的人民,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神往之外,我们也满怀着此行的任务,这里的人们生活的怎么样,这里的经济发展的可好,是否像我们一样走在信息化的春风里,我们这些莘莘学子能为这里做些什么,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心头。怀揣着对黔西南金州的新奇,和能为这里的发展近绵薄之力的我们,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1.调研的对象和方法的确定
我们的任务是对黔西南州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其历史状况、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探寻民族地区在前进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探索省内民族地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发展的新机制和信思路。由此我们采用实地调研、个案法(调研点、调研项目的选择)、文献法等,在全州选取兴义市、安龙县和贞丰县三个有代表性的县市进行实地调研。
2.调研内容以及发现的问题
2.1关于农业及其加工业的认识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实施保民生、促增长的政策,切实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就成为农业工作的重点。根据黔西南州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考察了兴义市桔山新区农业示范园,安龙县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以及贞丰县的花椒种植基地(顶坛模式),并走访了相关的加工企业吉仁堂药业,贵州飞龙雨实业有限公司,实地考察相关作物的后续加工环节。
目前,安龙县德卧镇金银花种植面积发展到5.5万亩,从而使水土流失防治率达85%,土地石漠化治理率达82%,森林覆盖率从70年代的7.6%上升到现在的86%。金银花种植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35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形成了一条“因时因地改善生态环境,依靠种粮稳农,种植金银花致富”的路子。现在,顶坛片区的花椒面积己达5万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据2008年底的统计,全县农村每100户中,所拥有的手机、摩托车、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顶坛片区拥有率是最高的地区;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18元,顶坛片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00多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收入1000多元。充分发扬“宁愿苦干,不再苦熬、艰苦奋斗、绝地逢生”的精神,现在,在顶坛片区流行的歌谣是:“顶坛山高石头多,栽下花椒千万棵,大小汽车几十辆,冰箱彩电电饭锅”。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配套的公路水渠、蓄水池等设施相对滞后不配套,产业运输及抗旱增大了生产成本。关于金银花种植的种植和管理的技术,如何延长金银花的产业链问题;搭建一个金银花交易平台(让其形成特色,发展成支柱产业)
2.2农村问题
我们主要走访了南龙布依古寨、南龙布依古寨、纳西村、纳孔布依村等村。乡村中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如在巴结镇和德卧镇调研时所探讨的库区移民问题。水力资源丰富是黔西南州的优势,但是由此带来的库区移民,却成为库区的一大难题。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补贴充分性与补贴、安置方式的公正性成为少数村民的质疑点;二是退耕还林使本就因库区而减少的土地变得更少,种植业受到威胁;三是面对“无田、少田种”的情况,不少农民不得不向其它产业转移,但是就业培训和就业机会提供并不充足,只会种田的农民就业困难。
2.3关于工业的认识
黔西南州具有丰富的水利、矿产资源,具有发展重化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地区发改局的带领下,我们先后走访了贵州醇酒厂、金宏化工和水银洞金矿。贵州醇酒厂通过新型酒的研制,不仅创造了高额的利润,而且兴建了兴义八中,和现代化的医院,强烈的改善了地方的教育和医疗条件。
金宏化工:通过东部地区国有大型企业永煤集团的重组,不仅注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技术,使金宏集团由停产状态逐渐恢复生产,但其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自身结构不合理,国企改组的基本问题:资金问题,交通不便,缺乏技术人才,管理不科学(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强,省内产业结构单一,重复建设严重。
煤化工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对于州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石灰石资源而言,产业发展还相对的滞后,近80%的煤炭以原煤的形式外销出境,煤炭就地转化率极低;现有煤化工产业产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品种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发展煤化工产业的基础条件差。
(二)产品利税率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低,抑制了地方政府发展的积极性。
(三)关闭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重,节能减排压力大。
(四)企业缺乏经营管理型人才、企业技术型人才、经济管理型人才
(五)土地、环保瓶颈制约发展
(六)资源性优势在淡出。国家统一电价,但是运距价太高,无竞争优势。
2.4关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认识
这次本小组在黔西南州进行的社会经济调查,我们实地到过万峰林及纳灰村。以点带面,通过对这个景区的实地了解,我们对全州的旅游开发情况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万峰林由成千上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其喀斯特地形地貌典型突出,是独特的锥状喀斯特地质景观。任何人,来到万峰林,很难不被他们所看到的景象所震撼。然而,我们认为,万峰林的景区开发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景区的经营管理仍处于比较粗犷的水平。我们还有机会来到了位于兴义市巴结镇的南龙布依族古寨。这是一个让人惊叹的原生态村寨,其古村落,房屋保存的非常完好。然而就旅游开发而言,尚在起步阶段。交通不便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调研所感
3.1锻炼团队合作的精神
此次深入黔西南基层调研,对我们个人的素质是一次整体的考验,明显感觉到社会经验的不足,对于我们的处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甚至生存能力都是一次很好的考验和学习的机会,整天在学院的我们,当踏上一片不熟悉的土地时,团队的合作精神就显的尤为的重要,每个人具备的能力不尽相同,但是组合在一起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队研究生,应该说大家的独立意识比较的强,独立的思维能力很强,这时对于我们能不能很好的接受对方的思想观点,融入集体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大家的想法发生矛盾的时候也有,但是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逐渐的慢慢了解,学会了相互学习,相互体谅,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
3.2对于我们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期的深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了解国情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有所了解才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使同学在实践中更好的认识国情,贴近社会,从而确定比较正确的人生前进方向。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不仅有助于较快适应、融入社会,同时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4.结束语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6
1 把握机遇, 确保兽医实验室改造资金到位
兽医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技术保障, 只有完善兽医实验室软硬件配套设施, 加强兽医实验室管理水平, 才能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能。2012年之前的黔西南州兽医实验室相比其它市 (州) 还比较落后, 满足不了工作需要, 存在的问题有: (1) 施设备不足; (2) 实验室面积不够; (3) 实验室人员少, 软件管理跟不上; (4) 实验室混杂在办工与生活区之内, 生物安全得不到保障; (5) 实验室的废水、废弃物难于处理等。为了改变黔西南州兽医实验室落后的现状, 我中心积极主动多次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 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 最终得到领导的认可与支持, 确保了兽医实验室改造的资金到位。一是汇报好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管理办法》;二是汇报好《贵州省地级兽医实验室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三是汇报好兽医实验室的重要性及生物安全风险;四是汇报好我州兽医实验室的改造思路;五是汇报好《黔西南州动物防疫检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2012年全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的资金使用建议。由于汇报工作积极, 思路清淅, 方法得当, 建议合理, 在2012年初主管部门形成了局党组会议纪要, 敲定了我州兽医实验室改造的资金来源及整合。
2 巧干加实干, 确保兽医实验室的改造顺利实施
2.1“巧干”体现在
(1) 依据局党组的会议纪要内容, 一鼓作气, 用最快时间完成兽医实验室改造的设计方案及资金预算; (2) 加强与州政府采购部门的沟通, 摸清楚仪器设备采购程序; (3) 理清现有设施设备, 避免重复购置; (4) 落实好需新购置的仪器、办工设施、标准、数量、名称及查询与设置设施设备技术参数等; (5) 有计划有步骤完成兽医实验室所需要做的工作。
2.2“实干”体现在
认真完成好兽医实验室检测监测工作, 撰写检测分析报告, 预警预报动物疫病风险, 建议对兽医实验室检测的阳性动物进行扑杀、销毁、无害化处理等, 真正体现兽医实验室的重要性和所发挥的作用。2011年采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监测样品 (咽喉、泄殖腔拭纸) 320份、口蹄疫病原学监测样品300份、猪瘟病原监测样品300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样品300份等送省中心。全年血清学监测:鸡血清1 856份, 猪血清1 589份, 牛血清624份;布病全州共检测羊血清1 349份 (册亨的羊检出阳性56份, 扑杀阳性及同群羊109只, 并作无害化处理) 。
2012年采集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监测样品 (咽喉、泄殖腔拭纸) 380份、口蹄疫病原学监测样品350份、猪瘟病原学监测样品350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原学样品350份等送省中心。同时还承担了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流行病学调查的样品送检。全年血清学检测鸡血清3 712份、猪血清1 570份、牛血清639份、羊血清1 040份, 血清样本共7 000余份, 检测8个病种, 检测15 000余 (次) 份样品。布病全年监测3 750份 (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的监测数) , 其中牛300份、羊2 950份、猪500份, 经虎红平板试验猪、牛样品全部为阴性, 羊样品虎红平板检出32份阳性, 后用试管试验作最后确诊, 32份阳性, 检测结果已出具《布氏杆菌病监测报告》送达普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于2012年6月17日普安县农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对全部阳性羊进行了扑杀销毁处理, 同时做好了隔离、消毒、无害化处理、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工作。
3 实实在在地完成兽医实验室软硬件配套设施, 确保今后的工作能正常开展
3.1 实验室完成情况
黔西南州兽医实验室于2012年11月全面建设完毕, 已向省农委兽医防检处呈递了考核验收申请。
3.2 实验室设施
实验室的内外环境均按标准规范建设, 外环境有封闭的围墙、大院铁门、空地和库房等。内环境干净整洁, 实验台面用石英石制作, 门及窗户密闭性良好, 实验室配备有摄像头、应急照明设备、停电应急发电机、灭火器等。实验室的警示标识清楚、个人防护装备齐全。
3.3 仪器设备
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41台, 其中主要仪器设备有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与分析系统等19台, 一般仪器设备有恒温培养箱、超声波清洗器等22台。仪器设备状态良好, 所有仪器在2012年10月已经安装校检并有使用说明书, 均运行正常, 主要仪器设备制定了仪器操作规程, 主要仪器设备有专人管理, 并有详细的使用记录。
3.4 实验室工作人员
实验室现有5名工作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100%, 中级职称以上比例达到33.3%。其中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均为本科学历、高级兽医师, 从事动物防疫工作都在10年以上。其他工作人员从事兽医实验室工作均在5年以上。实验室所有人员都经过专业技术、生物安全防护、标准化、质量监督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每年制定并落实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培训计划, 将培训、考核情况记录档案。
3.5 实验室管理
(1) 建立了与检测工作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并能正常运行; (2) 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能正常运行; (3) 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验室检验工作流程, 对每个环节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操作程序; (4) 制定了严格的样本接收程序, 对样本的流向及检验进度进行监督; (5) 按标准、规范开展相应的实验室检测工作, 交接环节有相关人员签字, 实施了检测、校准二级签字审核制度; (6) 出具检测报告严格实施批准人、审核人、制表人三级审核制度。
3.6 档案管理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7
近年来, 边少穷地区越来越意识到要实现后发赶超, 必须补足民营经济发展短板, 在民营经济发展上多下功夫, 边少穷民营经济因此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4年初黔西南州中小企业已占全州企业总数的99%以上, 其中私营企业登记户数7000多户, 个体工商户注册数6万多户。民营企业共解决就业30多万人, 新增2万多个就业岗位, 占城镇新就业岗位的75%以上。2013年全州共获得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780万元, 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20亿元, 占全州本年度生产总值的40%左右。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特别是在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边少穷地区民营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要赶上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需要有一种不甘落后、艰苦奋斗、后发赶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实践证明, 民营经济的发展, 不仅需要政府构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同时也需要民营经济自身的开拓进取精神, 特别是在价值观、管理理念等文化软实力方面, 更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
二、边少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思想文化束缚
(一) 轻商主义的影响, 民营经济发展缓慢。
大多数边少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 甚至也落后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 除了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外, 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轻商主义的影响。边少穷地区地处偏远落后山区, 相对于沿海省区, 开放、开发较晚, 思想也因此较为封闭落后, 一些官僚主义、轻商主义等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导致边少穷地区民营企业人才严重缺乏, 是边少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二) 道德责任意识淡薄, 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突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崇尚道德和诚信, 可是近几年频繁暴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商品劣质问题, 都在说明道德诚信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丢失。相对于发达地区, 边少穷地区民营企业道德诚信经营在中央主要媒体上曝光较少, 但治理民营经济诚信问题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民营企业污染环境问题频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一是“天人和谐、道法自然”, 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边少穷地区, 由于经济欠开发, 欠发达, 自然环境相对经济发达地区遭受污染较少, 但随着很多边少穷地区开始大力发展工业, 以及大力推进城镇化,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自然环境已面临严重威胁。例如, 黔西南州四季如春, 气候宜人, 空气清新, 环境优美, 在沿海发达城市雾霾天气不断袭击、笼罩的情况下, 黔西南州依然保持着理想的生态环境, 堪称是“天人和谐、道法自然”的楷模。但是随着黔西南州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 一些化工企业、建材企业、采矿、采煤企业出现了污染环境的问题。例如, 黔西南州某化工厂不间断地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对环境已造成环境严重的威胁。
三、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边少穷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发扬“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精神, 扫除轻商主义思想。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以及自身发展条件的不利影响, 边少穷地区民营经济需要“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精神。
首先, 要摆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扫除轻商主义思想障碍。不可否认, 边少穷地区大多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价值观是扭曲的, 主要看这个人做了什么官, 做了多大的官。这样就导致了经商、创业仍然不是边少穷地区追求的职业主流。其次, 积极创造干事创业的孵化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边少穷地区是欠开发, 欠发达的偏远民族地区, 要实现后发赶超, 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需要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 鼓励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到民营经济发展中, 自主创业,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积极为想创业者、能创业者搭建平台。
(二) 发扬诚实守信美德, 提高民营经济市场竞争力。
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 千百年来源远流长, 亘古不变。边少穷地区民营经济产品和服务处于市场产业链的低端, 科技含量极低, 要提高市场竞争力, 不仅要促进产业增值, 同时还要提高诚信度。做到诚信经营, 不生产假冒伪劣产品, 不非法使用添加剂, 不做虚假、夸大其词的广告和促销活动, 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或调换, 不恶意抬高价格, 公平交易, 让人们安全、愉快消费。
(三) 坚定传统文化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理念, 提高民营经济发展效益。
在大力推进工业化, 城镇化的过程中, 边少穷地区民营经济如何做到“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首先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例如, 黔西南州生态脆弱, 地表大多是山地, 且大部分面积已严重石漠化, 不允许任何污染环境的行为发生。同时, 民营企业在选择发展产业时, 一定要权衡好产业发展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会造成环境过度污染的产业坚决不予发展。
摘要: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近几年, 民营经济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备受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对于沿海发达城市, 边远少数民族山区例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营经济发展滞后, 除了总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外, 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文化束缚不容忽视。消除思想文化障碍, 需要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视学习、诚实守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理念精髓的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传统文化,核心理念,民营经济
参考文献
[1]黄诚克.黔西南州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增长.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2013, 3, 8.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8
1 稻田养鱼发展现状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 辖16个县、市和1个开发区, 总面积3万km2。黔东南州是我国西南稻田宜渔重点区域, 鱼产量占全州水产品产量的70%以上。据黔东南州水产站统计, 2012年全州稻田面积13.09万hm2, 宜渔稻田面积8.54万hm2, 占65.2%, 其中开展稻田养鱼的有5.23万hm2, 占全州稻田面积的39.9%, 占宜渔稻田面积的61.2%。全年稻田养鱼产量1 837万kg, 按20元/kg计, 毛产值36 740万元, 每667 m2稻田养鱼毛收入470元, 惠及农户23.4万户, 户均稻田养鱼毛收入1 570元。
目前全州稻田养鱼的主要方式仍是传统稻田养鱼, 即粗放粗养的方式, 养鱼科技含量低, 单产多在7~13 kg。从2000年开始, 黔东南州各级水产部门进行了“稻田生态渔业技术” (即工程化稻田养鱼) 项目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开展了多品种放养、鱼种和成鱼养殖相结合、安装物理杀虫灯诱虫养鱼、冬闲田养鱼种及鱼、鸭、稻相结合等模式的示范及推广。到2009年末, 在194个乡 (镇) 的1 243个村的62 801户农户中实施, 推广面积0.53万hm2, 10年累计产出鲜鱼56 211.07 t, 累计产值11.05亿元, 平均667 m2产量104.52 kg, 平均667 m2单产值2 508.48元, 实施户户均收入1 791.40元, 人均增收447.80元, 推广涉及人口18 8503人次, 取得了一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在全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养殖的品种主要以鲤鱼、草鱼为主。养殖的鱼类除小部分销售外, 其余大部分供自己食用。稻田养殖的鱼类价格较高, 鲤鱼销售价格在20~50元/kg之间, 且供不应求。稻田养鱼的成果表明, 稻田养鱼具有增肥、增水、增粮、增鱼、增收的优良效果和增效增收短平快的特点。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稻田养鱼虽然起步早, 但资金投入不足, 农民的投入有限, 发展规模较小, 规范化程度低, 科技含量不高, 养殖效益较低。二是养殖规模小:未形成相对连片及规模化生产, 全州工程化稻田养鱼仅为0.53万hm2, 占宜渔稻田面积的6.2%。大部分稻田养殖采取平板式养殖, 没有开挖鱼凼、鱼沟, 稻谷收割后即捕捞, 养殖周期短, 产量低。三是养殖品种少:以鲤鱼、草鱼为主, 鲤鱼种依靠自繁或购买, 养殖效果不理想, 经济效益较差。四是基础设施薄弱:多数稻田无供排水沟渠, 抵御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五是商品率不高:由于产业化经营程度低,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产业链短, 附加值低。
3 发展潜力
黔东南州具有发展稻田养鱼的优越自然条件:一是具有稻田养殖的传统历史习惯, 宣传带动容易。二是全州绝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及积温较高, 利于稻田养鱼。三是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 2003年全州传统稻田养鱼面积4.4万hm2, 工程化稻田养鱼0.29万hm2。到2012年传统稻田养鱼面积5.2万hm2, 占全州稻田面积不到40%;工程化稻田养鱼0.53万hm2, 占宜渔稻田面积仅6.2%,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产量上看, 全州传统稻田养鱼的667 m2产量只有15.3 kg, 开展的工程化稻田养鱼的667 m2产量仅为70.0 kg, 相对稻田养鱼发达地区而言差距较大。稻田养鱼技术较先进的省份, 传统稻田养鱼667 m2产量可达到50 kg, 工程化稻田养鱼667 m2产量可达到150 kg左右。四是稻田中养出的鲤鱼售价较高, 供不应求, 单位产量可获取的利润较大。可见, 稻田养鱼虽是传统养殖业, 但工程化 (生态渔业) 稻田养鱼应是1个朝阳产业, 其经济、生态、环保价值已逐步显现, 并引起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是生产优质、绿色环保、无污染鱼肉蛋白及水稻的好方法, 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产生积极而良好的推动作用, 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和可持续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潜力巨大。
4 发展对策
4.1 提高认识, 增加投入
稻田养鱼在全州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比重, 稻田养鱼的发展符合西部开发的主题, 有利于全州经济的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是促进全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各级政府应予以重视和支持, 在政策上给予优惠, 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增加政府投入, 加强稻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安排一定资金扶持1批稻田养鱼大户, 采取稻田流转的方式, 加大养殖规模, 形成规模化批量生产, 提高稻田养鱼的商品率。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 提高稻田养鱼户对稻田养鱼提升稻田综合经济效益的认识, 投入劳动力按要求开挖鱼沟、鱼凼, 增加购买优质鱼种、饲料方面的投入。工程化稻田养鱼在水稻收割后, 适当延长鱼类的生长期, 提高稻田养鱼产量。
4.2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按照我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框架, 结合我州渔业生产实际、水源条件、稻田面积、稻田养殖状况等, 发展1批以稻田养鱼为核心的重点区域, 形成稻田养殖园区, 每个园区面积在13.33~33.33 hm2, 稳步发展常规养殖, 配套鱼种培育, 开展名特优养殖, 向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及休闲渔业方向发展。
4.3 健康养殖, 打造品牌
健康养殖是提高水产品质量的保证, 应制定我州稻田健康养殖操作规程, 在稻田养殖园区按照健康养殖操作规程进行养殖, 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和养殖日志, 科学用药, 严禁使用农业部规定的禁用药物, 养殖用水应符合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提高稻田养鱼品质, 创建黔东南州稻田养鱼品牌, 促进全州稻田养鱼持续健康发展。
4.4 协会推动, 走产业化道路, 提高商品率
要提高全州的稻田养鱼水平, 使稻田养鱼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必须成立稻田养鱼协会, 在稻田养鱼发展较好的乡镇成立稻田养鱼协会, 由协会培训1批稻田养鱼科技户, 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养殖的技术含量。利用稻田养鱼示范, 以点带面, 带动附近农户发展稻田养鱼。认真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是促进稻田养鱼发展的重要条件, 生产前给农户传授技术, 提供苗种和饲料, 做到统一供应, 统一调配, 保质保量。生产中做好鱼病防治、饲养管理技术咨询, 积极帮助农户解决渔需物质的供应。生产后积极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 组织水产品销售, 拓宽销售渠道。通过一系列产前、产中、产后的细致工作, 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 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促进稻田养鱼逐渐向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 开展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实行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民互助合作经济组织, 利用稻田养鱼协会推动全州稻田养鱼发展。
4.5 依靠科技进步,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接蚜、接蜂、放蜂用的小毛笔、吸蜂器、网袋, 蔗糖、蜂蜜、葡萄糖、烟蚜、烟蚜茧蜂、温湿度计、钢架小棚、防虫网。寄主作物:烤烟K326、烤烟云烟85、烤烟云烟87、油菜、萝卜和甘蓝。
1.2 试验方法
1.2.1 不同饲喂食物对蚜茧蜂成蜂寿命的影响
试验设5个处理, 分别用10%蜂蜜、10%葡萄糖水、10%蔗糖水、清水作为成蜂的饲喂食物进行饲喂, 另设一组不喂任何食物作空白对照, 观察不同食物对成蜂寿命的影响。把刚羽化的成蜂分别装于500m L锥形瓶内, 每瓶观察成蜂25~30头, 锥形瓶内壁沾有不同营养液的棉花条, 让成蜂可自由取食, 营养液每天更换1次, 各处理设3次重复。
1.2.2 不同寄主植物对烟蚜繁育的影响
待寄主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移栽到塑料花盆 (口径40cm、盆深55cm) , 用3‰提苗肥浇足定根水, 之后每10d按照4kg/1000株浇施复合肥。接蚜方法采用挑接法, 每株接蚜30头。接蚜后每5d调查1次, 共调查4次, 每种寄主设3个重复, 每个重复30株。
数据采用Excel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营养液对成蜂寿命的影响
由表1可知, 10%葡萄糖水喂养效果最佳, 平均存活天数为8.2d, 比对照平均延长了4.2d;10%蜂蜜喂养的效果次之, 比对照平均延长了3d;10%蔗糖水饲喂后比对照平均延长了3d;喂清水的处理与对照相比, 成蜂的平均寿命均为4d。饲喂10%葡萄糖水、10%蔗糖水、10%蜂蜜水处理间在0.05的显著水平下无显著差异, 但与饲喂清水及空白对照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
注:同列不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显著性水平a为0.05)
2.2 不同寄主植物对烟蚜繁育的影响
从表2可知, 接蚜5d、10d、15d时, 烟蚜在萝卜上的繁殖数量显著高于烤烟和油菜;但到接蚜20d时, 烤烟K326上的烟蚜数量最多, 达3524头, 显著高于云烟87、云烟85、油菜和萝卜, 较烟蚜量第2多的云烟87平均多了314头/株。
注:同列不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显著性水平a为0.05)
3 小结与讨论
在无营养供给的条件下, 蚜茧蜂成蜂的寿命一般只有2~5d, 本研究饲喂清水与空白对照蚜茧蜂寿命平均均为4d, 这与闫玉芳等人[6]研究结果相同, 与黄明晓等[7]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但喂以不同营养液可不同程度延长成蜂的寿命, 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通过试验研究表明, 10%葡萄糖水喂养效果最佳, 比对照平均延长了4.2d, 可在营养不足或者长距离运输成蜂时, 补给10%葡萄糖水以提高成蜂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 烤烟K326为繁蚜、繁蜂的最佳寄主, 但由于烟草是喜光、喜温作物, 冬季保种可采用烟苗和萝卜交替保种。
参考文献
[1]陈杰, 付继刚, 杨天沛, 等.我国烟蚜防治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 2015 (6) :21-26.
[2]陈杰, 肖慈平, 龙胜贤, 等.贵州施秉烤烟主要病虫害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23) :7822-7824, 7859.
[3]陈家骅, 张玉珍, 张章华, 等.烟草病虫害及其天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87-93.
[4]马丽娜, 刘映红, 王雅静, 等.寄主植物对烟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8 (1) :74-76.
[5]王燕, 朱元, 陈福寿, 等.不同补充营养、密度及温度对烟蚜茧蜂寿命的影响初报[J].动物学研究, 2011 (32) :62-65.
[6]闫玉芳, 陈文龙.食物对烟蚜茧蜂成蜂寿命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 (1) :119-121.
贵州省黔西南州 篇10
一、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一)调查方式
1、单位实地调查;
2、学生假期社会调查与专业社会调查相结合;
3、纳入学生实习、带任务进行专业社会调查;
4、向我系毕业生从业者进行专业适应岗位调查;
(二)调查方法
1、直面交谈,列项采集专业需求信息;
2、问卷调查,综合或单项印制问卷,涵寄或面交。
3、咨询政府职能部门,人才交流中心;
4、请本系毕业生从业者参加座谈会或函调;
5、网上查寻下载;
6、向相关院校搜集有关专业的信息,资料研究相关问题。
三)调查内容
1、黔南州行政事业、企业“信管”专业设岗现状与需求岗位(名称、从业者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男女比例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
2、黔南州行政事业、企业“信管”专业供给状况(来源渠道、已知的有哪些学校开办此专业、目前供给的满足度,缺口状况);
3、对现有“信管”专业岗位人业者评价(能否满足,哪些方面欠缺,需要增加哪些知识,能力等);
4、目前有关院校开设“信管”专业状况(专业名称、教学计划、设施设备、学科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就业方向与状况等);
5、报章杂志,行业专家等有识之士对“信管”专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等。
6、“信管”专业往届毕业生从业现状,有哪些不适应的缺陷,希望学院改进教学,改革和完善专业建设。
7、企事业用人单位对我们“信管”专业毕业生使用满意程度,有何评价,有何意见、建议。
二、调查资料分析
本次调查我们最初主要采用问卷方式,也发动学生一起参与,做为社会实践的一部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7份。问卷主要就目前我州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各单位对当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理解,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等问题进行调查。但在被调查单位中,几乎大半的人不熟悉“信管”专业,认为“信管”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使得调查问卷的方式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以致于调查问卷的效果不佳。后期的调查方法我们几乎都采用直面交流、座谈的方式,引导被调查者区分专业差别,激活调查对象在单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管”人才的具体需求。经过交流,我们感觉各单位对“信管”人才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主要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州座落于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我州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相对缓慢,而信息社会的脚步正加快向我们走来,因此我们对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有着迫切需求。
二是政府行机关、事业单位的电子政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工程、上网工程的实施造就了对“信管”人才的需求。据统计,我州县级以上政府机关已经实施了电子政务工程并形成了一定的网上办公。在被调查的单位中,大多数单位在管理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采用了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如都匀市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州公积金办的事业单位公积金管理信息系统;州医院的医药管理系统;财政局的资产管理系统;档案局的档案管理系统等等。在交流过程中,各单位的相关人员普遍反映虽然在系统使用之前都进行了培训,但在对单位信息系统的规划、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共享管理、信息系统的协调运作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能力缺失。因为大多数使用人员都是非信息技术人才出身,有些虽然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但这些人多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都是从技术角度考虑,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传播、存贮和利用以至提供决策等更高层次的应用更是缺乏意识。多数人都是为完成任务而在机械地使用着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突出的问题为我们信管人才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三是对我州企业的调研过程中,我们感觉企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是存在的,缺口也较大。究其原因,“十一五”期间我州相继上马了许多大型企业。如座落在福泉市的若干家投资都在十多个亿的化工、电力制造企业,这些企业有些正在筹建或有一定规模,筹建中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同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也面临信息化建设的提升。一些传统的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邮政、电力公司等也面临着企业信息建设的提升与改造工作。另外一些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能感觉他们对“信管”人才的渴求,如某些茶企业表现出了他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强烈需求。经统计,我州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主要面临着如下的需求:①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的建立与因特网的联接;②生产制造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运用);③企业内部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建设((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知识管理KM);④企业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利用、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培训、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的建立);⑤企业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信息内容资源的开发);⑥企业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等。不难看出,以上需求的解决与“信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
三、现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遇到的一些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们也感觉到了我们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本专业的宣传工作不足。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现在人们对“信管”专业还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对该专业的定位,很多人的概念比较含混,如果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信管”专业,毋庸置疑,这个专业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学生也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
二是专业培养方向还是不明晰。什么是“信管”专业人才自己的“杀手锏”?“信管”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它跟计算机类人才的明显区别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求待搞清楚的问题。现在的“信管”专业给人的感觉是学习的东西比较泛(特别是在本科阶段),我们能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专长。这样,我们的“信管”专业才能有更长足的发展,而“信管”专业的学生也才能够从中受益更多。
三是缺少有效的实践和实习环节是“信管”专业目前最大的缺陷。也是我们与往届毕业生交谈过程中他们谈得最多的问题。由于在校实践环节的缺失,当他们踏上工作岗位上后,对单位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深入,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这样,增加了工作成本。当前,由于我州各行业信息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我们“信管”专业的学生还比较难以找到好的实习机会。我院现有实验设施对支持学生进行实践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逐步解决。
四、对我院“信管”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通过调研,我们对将来我院“信管”专业的建设也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是应加强专业实践和宣传。充分利用假期有目的的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也能做到本专业的宣传工作。如果学生不能在学习阶段就有目的,有阶段性地去了解各种行业的组织结构和信息运作过程,就很难在毕业之后马上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很难在工作中很快进入自己的角色。我们也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些实践条件。比如与企业搞联合培养;利用我院在当地的影响与一些单位建立实践、实习基地,营造双赢局面。学院自身教学实践环节的建设上,应加大投入意识,充分认识到“信管”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二是应认清“信管”人才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人才。常有这样的误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无非是计算机的一种应用与延伸,所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就可以作为信息系统的专业人才。其实计算机专业人才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有本质的差别,前者是技术型人才,后者是技术与管理结合的综合型人才。以财务信息系统为例,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如果不懂财务管理,开发出来的必定是一个失败的系统或者是一个财务人员不愿意使用的系统。“信管”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习信息技术也要学习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他们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最新发展,也必须懂得如何把这些技术用于管理,既能够与技术人员沟通,也能够与业务领域人员沟通,是复合型人才。由于我院是民族地区二本院校,对是否能培养出懂技术、懂管理、会做人的复合型人才应是我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是在专业建设的特色上,一定要找到与我们相适应的特点。由于我院“信管”专业是建在计算机科学系的,所以我们应侧重于计算机,就要学好基本的编程、数据库知识、网络知识、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网站开发等。现代信息管理的方向很宽泛,企业集成、协同商务、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这些知识也是我们在大学期间让同学们应该有所学习到的。对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我们应让同学们不局限于课程设置的那几本书籍,管理知识不是几本书就可以教会同学们的,管理学一直以来被看作“软学科或者软知识”,即使没有上过学的人也可以用简朴的话说出某些有关管理的解决方案,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已。我们应培养同学们对管理学知识方面的兴趣爱好,课外做到博览群书,提升自己内在修养和开阔眼界,训练思维模式,提早适应各行业信息管理建设的氛围。
总之,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理想的“信管”人才需要三点:懂技术、熟悉掌握流程管理、善于管理。好的“信管”人才是个全才,而非专才。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需要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最后,本文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州内众多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有关人士大力协助。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李晓明,陈平,张铭,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