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2024-07-28

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共12篇)

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篇1

数学美的描述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课堂上展现数学美, 使学生能够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并将数学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分为四个层次:美观, 美好, 美妙, 完美。数学悖论作为数学发展的原始推动力之一, 不仅在数学、数学史、逻辑学等研究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中小学教育中若能有效利用, 将对数学教育尤其是数学美育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第一阶段:初识数学悖论, 外观形式上的数学美。

数学悖论中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几何中, 在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集合论、微积分等中都有很多。

例2: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数相等。

证明:设a、b为互不相同的两个数, 设c为他们的平均数, 即a+b=2c, 用 (a-b) 乘以两边得: (a+b) (a-b) =2c (a-b) , 展开a2-b2=2ac-2bc, 移项得:a2-2 ac=b2-2b c, 两边同加c2, a2-2ac+c2=b2-2bc+c2, 配方得 (a-c) 2= (b-c) 2, 两边开方得:a-c=b-c, 因此a=b。

多么神奇!任意两个不相等的数可以相等, 那我们数学的研究基础在何处?研究价值又在何处?如此这样的悖论又何止千万, 在教学中若能有效利用, 学生定会对相应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阶段:再看数学悖论, 本质才是内在美。

数学上的许多东西, 只有认识到它的正确性, 理解了它内在数学价值, 也就是它的“内秀”才能感到其美好。

例3:“0与i谁大谁小?”

我们知道, 对于任意两个不同的数a和b, 或a>b或b>a, 两者不能同时成立, 并且:若a>b, b>c, 则a>c;若a>b, 则a+c>b+c;若a>b, c>0, ac>bc。在引入复数概念后许多同学会引起0与i谁大谁小的讨论, 根据上述基本性质我们对0与i进行如下探讨。

(1) 若i>0, 则i2>0×i两边同时乘以-1可得 (-1) 2>0× (-1) , 即1>0;另一方面, 对以上结果两边同时加1, 有-1+1>0+1, 即0>1。于是0>1且1>0, 矛盾。

(2) 若0>i, 两边同时加-i, 我们有0+ (-i) > (-i) +i, 即-i>0;两边同时乘以-i可得 (-i) >0×i, 即-1>0。

这样我们证明了无论0与i谁大谁小都会导出矛盾。在引入复数概念之后这是一个必然的结论:在实数范围内, 任何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 而在复数范围内, 除非它们都是实数, 否则两个复数无法比较大小。

第三阶段:探究数学悖论, 以奇引趣, 用妙引趣, 彰显数学之美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依据对人的活动的认识, 把教学分类时将“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类。美国学者约翰·A·拉斯卡提出以学习刺激的类型为标准的分类也强调学生经过努力突然发现预期学习成果, 知识来自内部的刺激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大家都意识到刺激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若选取数学悖论作为刺激物, 不但可以达成数学史的教育功能, 同时还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 用奇、用趣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例4:“1=2”悖论与除数不能为零的教学。

证明:设b=a, 那么ab=a2, 等式两端同时减去b2, 得:ab-b2=a2-b2, 于是b (a-b) = (a+b) (ab) 。用a-b除等式两边, 得b=a+b, 由b=a得a=2 a, 故1=2。

除法和分数的教学中除数不能为零和分母为零无意义, 从认识上来说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为什么除数不能为零?何为无意义?为何无意义?通过一个古老的悖论“1=2”, 学生就会更加容易从本质上明白分母不能为零的原因。

第四阶段:解决数学悖论, 完善数学完美人生。

例5:三次数学危机, 尽显完美主题。著名的Hippasus悖论、George Berkeley悖论、Bertrand A·W·Russell悖论分别导致了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数学工作者们在解决三个悖论的同时也进一步创造性的完善了数学, 使得科学王后再一次尽显风采。

林立军说数学史教学鉴过去而知未来, 感悟数学与社会, 能使学生感受前人严谨态度, 增强自我探索精神。在无理数、导数与微分以及集合论相关理论引入的时候用中国学者李秉德教授所提倡以欣赏活动为主的陶冶教学, 把三次数学危机的背景及其解决概要作一简介, 相信Hippasus悖论、George Berkeley悖论、Bertrand A·W·Russell悖论及其最终解决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逐步完善日趋完美的过程, 这一感受对美育乃至德育以及学生日后发展的人生观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摘要:将数学悖论应用于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以期达到让学生切身感受数学美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悖论,数学教育教学,数学美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木振武.数学美与课堂教学.2001, 11.

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篇2

杨家坊中心小学 陈碧琳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营造鲜活、和谐的课堂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平台。”数学课堂亦是如此,在这个演绎人生的平台上,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沟通、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律、节奏、配器、音响的和谐。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难道我们就不该走进孩子那五彩缤纷、神奇的情感生活,去体验、欣赏他们心中的数学世界,去理解、感受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吗?如《10以内的减法》的教学片断:

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微笑着问学生:“树上有5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了1只,还有几只?”

“还有4只。”有一个学生说道。(其中有2、3个也附和着)“应该是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全都吓跑了。”(其中有94%的学生赞同的点着头)

“还有3只小鸟。”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嘈杂声响起。

“怎么会是3只呢?不对,不对。”其他学生纷纷反对。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还有3只小鸟’吗?”老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着。

“因为5只小鸟是一家人,打死了鸟爸爸,吓走了鸟妈妈,还有3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多么精彩的回答啊!老师和全班同学禁不住为他鼓起掌来。亲爱的老师,当孩子的回答不在你的标准答案内时,请轻轻地问声“你是怎么想的呢?”;当孩子的做法出乎你的意料时,请悄悄地说句“你为什么这样做的呀?”。相信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我们才能听到“1001”与《一千零一夜》合奏出的美妙旋律。也只有在这样的数学课堂里,孩子们才会深刻地铭记住:3只可怜的鸟宝宝,以及它们那被打死的鸟爸爸和被吓走的鸟妈妈。

二、心理方面的因素,对症下药

(一)情感不稳定

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二)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抄错

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而且形式简单,容易造成小学生看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急于求成,致使把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当然,计算中抄错了一个小小的数字或符号,那无论你运算顺序怎样正确,解法如何完美,都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三)多做导致排斥

计算题本来就枯燥,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又短,天性爱玩又使得他们不能够长时间认真做。如果一下子做几十个,学生做得天昏地暗,错误很多,也体现不出学生计算水平高低,做到后来草草完成。而学生做得少,认真做正确率高,改正的也就少了。因此“,成功是成功之母”说的不无道理。每次计算时8—10题足矣,如果用“拔苗助长”式的练错误多,学生也不愿意接受,思想上就会产生排斥,计算错误也就多了。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注意找出错误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再针对错误性质、原因和范围,对症下药。

一、强化口算基本训练

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每天的训练而慢慢提高的,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

对于一次完成盼整面口算来说,学生也是虎头蛇尾,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我教育学生应认真、仔细做每—道题;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后分散的特点,在实践中,我观察过多次学生口算本上的错误,都是后面比前面多。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在做口算时,如果时间允许,在第二遍口算验算时,从后往前算,这样找出的错题就

多,正确率明显提高。

二、理解算理上多下功夫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可以将某些法则编成顺口溜,儿歌,这样记忆就更深刻了,运用起来更方便。

三、重视学生有意注意的培养

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力争算一题,对一题。在“抄错”这个问题上,我曾经请教过一位教低年级的老前辈,就低年级抄错问题上谈谈怎样预防。她毫无保留地谈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说在平时做题时边轻声读边写。要读出来,当然就得认真看清楚数字了,而由眼睛看到了数字经过大脑分析后说出,就错不了。如果他能读出来后再写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错数字。当学生计算时错误很多,老师就急于求成,每次要求学生做很多题来达到练习的目的,而这恰恰相反,导致学生心理上有排斥反应。如果要让学生做20道题,把这20题分二到三次做,每次只有6-10题,少而精地练,细水长流地练,而且采取一定的表扬或鼓励措施,学生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努力去完成每一道题,以这种“短频快”的步子去练,错误明显减少。

计算错误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培养学生在作业后必

中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篇3

一、学生因素

1.依赖心理

这是很多学生自小学就已经养成了的坏习惯,总希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2.急躁心理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

3.定势心理

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七年级学生在解题时虽然刚学过一些新的知识,却易沿用小学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偏重结论

学生只死记一些数学定义、公式、定理、法则,而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无法形成正确的概念,难以深刻领会结论,致使其智慧得不到启迪,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联系主要有四点:

1.数

学生在小学里只学过算术数(整数、分数、小数),进入初中后,引进了负数,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域,数的运算也相应地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又引进了乘方、开方运算,实现了由局部到全局的飞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讲清有理数的特点。为了搞好知识间的过渡,一要淡化概念,如讲代数式的概念时,先让学生认识各种形式的代数式,再去归纳代数式的概念;二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算术的四则运算,再弄懂符号法则,有理数的运算即可轻而易举过关。

2.式

现在小学数学中,已渗透了式的知识——出现了字母。用字母来表示数,这就是代数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中,引进了代数式的概念,进而研究有理式的运算。这种由数到式,就是从特殊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过渡,是数学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这次过渡,代数式的概念是关键,使学生明确“式”也具有数的一些性质,以及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例如,用-a表示a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论;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除法法则等。

3.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里的应用题大部分是用算术法去求解的,是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进入初中后,用列方程来解应用题,把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且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设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量。正因如此,一般地说列方程要比列算式考虑起来更直接、更自然,因而有更多优越性。刚开始,学生习惯用算术法来求解,不重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用列方程解比算术法简便的应用题作为范例,用两种方法对比讲解,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4.图形

现行小学数学里会涉及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这是初中平面几何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中必须注意“顾后”,中学的教学则必须注意“瞻前”。

1.新旧联系,强化概念的衔接

中小学数学有很多知识衔接点,如有理数、三角形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如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小学数学乘法法则的不同点,仅在于需确定积的符号,讲解的重点就应放在符号法则上。如讲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可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引入讲解等等,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如在教学《代数式》之前,先复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或形体公式后,再揭示代数式的含义及特点。从概念教学看,小学对概念的掌握要求并不高,仅侧重于计算;而初中数学对数学概念的要求强化了。初一教材出现了正数、负数、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等概念,学生对这些概念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如对|a|的三种类型的结论背得透熟,而遇到|a-3|时便会感到茫然。

2.小学适当“放”,初中有针对性地“抓”

小学教学进度慢、坡度缓,而中学教学进度快、坡度大;小学直观教学多,而中学直观教学少;小学重感性知识,口头回答问题多,而中学重理性知识,书面回答多;小学强调直观演示,偏重形象思维,而中学强调推理论证,偏重抽象思维。所以学生刚进中学时会感到不适应。如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教学,按小学的教法,通常是通过学生观察一组代数式,引导学生比较分类,再加以概括得出;而初中教师通常会自己用语言概括得出“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等式”。显然后者的教学时间短,但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这很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小学要预设,初中重衔接

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前预设一些学生易懂的初中教学内容,初中教师则注重与小学内容的衔接,充分利用知识迁移规律,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小学教材里隐含有函数、对应、集合等内容,教学时应挖掘出来进行渗透,但不给概念。如:数的整除里有集合思想;“桃树棵数比李树的2倍多5棵”含有函数; “红花比黄花多2朵”中含有对应思想等等。数学思想融汇在教材之中,要注意挖掘,进行渗透,使学生及早接触并初步领略。

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篇4

一、成因分析

1. 教学内容存在差异

进入中学,教学内容猛增,学习难度加大,部分学生渐渐掉队。分析新课标可看出:初中课程比小学课程在内容上多了很多,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材比较通俗易懂,难度不大,且大多研究的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而初中数学教材较多研究的是变量,不但注意定量计算,而且还需要做一些定性研究。如果学生在小学中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不够,升入初中一批学生将难以平稳过渡,成为学困生。

2. 中小学教法存在差异

小学教师讲得细,练得多,容量小,速度慢,对学生逐个过关,因而大多数孩子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但也致使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中学教师多半注重抽象逻辑思维,教学风格相对简略,一般授课较快,思维跨度大,习题类型多,且比较灵活。这对于习惯“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学生来说,将无所适从。

3. 管理方式存在差异

小学教师对学生管理细致、周到,扶得多。进入中学后,教师采取的是半开放的管理方式,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建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作好预习、笔记及复习,自己归纳小结,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完成作业,以促使学生自律自强。自觉性不够强的初一新生就很难在各方面约束好自己,问题越积越多,久而久之,造成一批学生的滑坡,最后成为学困生。

二、转化措施

1. 教学内容的衔接

小学数学是基础,有些内容是初中数学的特例,初中数学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拓展与延伸,而绝大部分内容是全新的。所以,我们应认真研究中小学教材内容,把握好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如小学高年级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采用列方程解应用题,尽量避免使学生形成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定势。有的小学教师、学生对教材依据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很不理解,总觉得还是依据四则运算的关系解方程便于教和学。为实现小学与初中的平稳过渡,为使学生感知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教师可先安排一些口算练习,让学生逐步熟悉依据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思路。另外对于解方程的内容,可先通过复习,让学生再现、复述等式基本性质,为新知作好铺垫。通过沟通,中小学教师可以了解彼此的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教学问题,帮助学生学习。

在我校还存在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通过摸底发现有将近20%的学生小学基础非常薄弱,许多知识都不会,例如分数运算等基础运算不过关,这严重影响有理数的运算的学习。这部分学生已经是学困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采取的方法是补小学的运算知识,强化练习。通过努力效果很好,为衔接打下基础,也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2. 综合能力培养的衔接

初中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学生由小学到初中思维的一个大飞跃,也是他们感到数学难学的原因。因此,我们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应积极采取一些过渡措施。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凡是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能自己解决的就尽量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和尝试。从某个角度来讲这比知识的教学更为重要。如小学阶段,对于动手实践范畴的操作,无论在计算教学还是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教师都很重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教材上有动手操作的内容,如果不做,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即使教材上没有,也千方百计地设法让学生做。反思一些动手操作,也存在误区,也有顾此失彼的现象,有时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对于小学教材中动手实践内容的教学,应因材施教。一般先让学生独立思维,再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最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实践操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逐步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强。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多提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多采取变式、一题多解等形式,合理、巧妙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能灵活解题,逐步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3. 管理方式的衔接

小学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放手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促使他们由教师包办向学生自律过渡和转化,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例如有一位初二学生,初一时任课教师对他的评价是,课堂上的表现一直不错,听课比较认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刚入学时是中等生。但是半个学期后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列入到了学困生的行列。经过了解得知,他在小学时,过多地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辅导,天天家长检查作业的对错,遇到不会的不先思考就问家长和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依赖性很强。到了初中,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内容的加深,家长无能力进行辅导,使他逐渐成为学困生。针对这一情况,数学老师制定了干预措施:(1)弥补基础知识缺陷。(2)教会基本解题方法。(3)教他自己找错误,分析错误。通过三个月的个别指导,该生知道了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能评价自己的作业,能自己组织复习,初步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在家也不依赖于家长的辅导检查了,成绩由期中的34分提高到70分,对学数学有了信心和兴趣。

4. 思想转化的衔接

对于一部分在小学已经成为学困生的孩子,则首先是转化其思想。

过思想动员起始关,谨记“求亲”原则。“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以爱为本,摸清每个学生造成学困的原因。只有找到了孩子成为学困生的真正原因,教师的关爱才能深入到孩子的内心,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转化成为可能。

例如有个女生,初一入学摸底,数学成绩12分,不会听课,不写作业,对同学与老师充满敌意,又流露出恐惧与自卑心态,因此同学们也经常欺负她。记得有次她与一男生打架后,我找她了解情况,无论怎么问怎么说,她就干瞪着你不开口,最后甩出一句“我不读书了”,抬脚就走。当时我一把抓住她,生气极了,罗列了她很多不对之处,狠狠训斥了一通,她哭得泪流满面。见此,我又给她拿出纸巾,帮她擦干眼泪,心平气和地等她平静下来,再开始交谈。从这次交谈我知道了她的孤独与痛苦,知道了她敌视周围人的原因。因为她从小失去母爱,遭受了生活的不幸,我们没有权利再去责怪她什么。作为她的老师,我们有义务去爱抚她,帮助她正视自己的家庭,懂得与周围的人相处,懂得学习,懂得生活。自那以后,我到她家进行了两次家访,并把她定为我爱心一帮一的对象,从心理上引导她,从生活上关爱她,从学习上关注她。一个学期下来,她的心理、学习都发生了变化,数学成绩由不及格到及格,现在已经是中等生了。

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篇5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最终也运用于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由于数学知识涵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数学内容的呈现应是多角度的,丰富多彩的,这样不仅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而且促进学生开展数学活动,改善数学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方法 引言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但是,观念的更新乃至行动的改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适应、转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单

一、被动的问题,大多学生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仅停留在口号和公开课的教学。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日复一日的循序渐进过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应更趋于人性化、生活化、趣味性、探究性及合作性。人性化——注重每个学生的未来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而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知道学习内容,初步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距离,减轻少数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恐惧感,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学习心理疗法。有些学生通过自学预习后完全或基本有能力理解新知识,此时,他们迫切希望能成为“讲解者”,而自豪地炫耀一番[1]。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把握住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他们的心理想法,不但可以让他们来代替教师分析讲解部分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内指导其他学生或者互相讨论,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得以提高,或者索性实施分层教学,而不致于使一部分学生白白地把时间浪费在“陪读”上。

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它是教学过程中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源。传统的教学,教师只是机械地沿用教材,教学方式僵化,教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跟着书本知识走,教学成了学生思路的“枷锁”,这样的方式,实际是给学生灌注现成的数学理论。学生没有得到思考,更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教学中必须冲破这种桎固,有机地构建教材,利用教材这个载体,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理想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创设生活情境,把数学融入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从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并树立对数学的学习信心,真正理解数学知识。生活化——体现数学学习的现实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2]。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因此,目前在小学数学实施课堂教学“生活化”很有必要,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情景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把数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景和矛盾冲突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的学习。一年级的新教材注重把例题改变为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幅幅画面,就是以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对于旧教材中一些脱离现实背景的内容,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整容”,利用实物、实例、动手操作、童话故事等创设情景,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再现生活。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教师启发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运动着的物体个数,教师先利用媒体展示生活场景:一个热闹的交通路口,小汽车、摩托车、卡车、公共汽车等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提出问题:交警叔叔想知道车流量的情况,你能告诉他吗?面对这样一个真实的情景,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他们忙碌地观察、记录,虽然第一次有点杂乱无章,第二次也没来得及记清,但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景的刺激下,学生兴致盎然,他们的学习策略由模糊到清晰,思维由浅入深,在不断探索中找到了最好的统计方法,在亲历数据搜集的过程中体会到统计思想方法的价值。2.2搜集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材料

购物发票、电话缴费单、牙膏盒、易拉罐、电话号码……这些在生活中可以随时用到、看到,都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数学的宝贵资料。如,利用购物发票可以研究统计表的有关知识,可以研究商品中“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电话号码可以复习质数、合数、偶数和奇数等概念。这样的材料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形成数学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还有利于学生从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感悟,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思考、探讨,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2.3获取与数学知识相联系的生活现象

生活中有许多学生熟悉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它们与某些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甚至数学思想联系起来。如计算1/4-2/7+3/4-5/7,这是同一级运算,调换数的位置,数与数前的符号要一起移动才可以使计算简便,但有些学生受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干扰,对运算符号要怎样变化始终搞不清,单纯地依靠讲解难以奏效。我引导学生把它与学生调换座位时人和书包要一起移走联系起来,他们从生活经验中一下子就悟到了问题的实质,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再如,在数学教学中,新旧知识往往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如何才能让学生轻松而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特点呢?特级教师刘德武执教“分数乘整数”时的谈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他以学生熟悉的“交通”为突破口,先画四条平行线(代表四条马路)来说明因为不相交所以彼此不通,接着又在四条平行线之间画一条垂线使之相交,因为相交也就相通了。这个细节形象生动地告诉学生:这个规律很适合学习数学知识,把所有知识都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学生受到很大启发,在课上不仅找到了相关知识间的联系,并且无形之中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我想如果在教学中能经常挖掘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把学习数学的思维过程与认识生活的感知过程沟通,我们的数学就能成为一种人人能学的生活数学。2.4增加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内容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使数学变得更生动、更有活力,数学使实际问题解决起来更得法、更科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然后再展开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如要计算一块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可以把它放在盛有水的容器里,算出水的上升体积。教师的作用就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进而深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逐步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4]。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增加问题解决的内容,使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学习了“平均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隐藏的危险”的活动:放暑假了,小红跟同学去学游泳,游泳池的平均深度为1.2米,小红的身高是1.4米,请问小红会有危险吗?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平均数的理解,认为小红可能有危险。因为“平均水深1.2米”并不是指每个地方的水深都是1.2米,有的地方水深可能超过1.2米,甚至超过1.4米,这时对于不会游泳的小红来说就会有危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是一种“数学期望值”,而非某一具体数据的特定情况,从而深化了对平均数的认识,感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价值。趣味性——学好数学的精神动力

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于浓厚的兴趣为依托。而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也是能够培养的[4]。如果教学中材料陈旧、形式单一,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不感兴趣。而如果使材料新颖,形式多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的,通过操作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由于数学知识是从现实中概括上升而形成的,因而如果离开动手实践去理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从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这样不仅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更能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直观地呈现数学教学内容。教学应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这是有别于过去的那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5]。

例如教学速度概念,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分析、比较、讨论第⑴题:小红跑了80米,小亮跑了120米,谁跑得快?起先有的学生认为小亮跑得快,理由是小亮跑了120米,比小红跑得远。经过讨论,觉得缺少时间这一条件,无法比较。接着老师出示第⑵题:小林跑了10秒,小刚跑了15秒,谁跑得快?起先也有学生认为小林跑得快,理由是小林只用了10秒,时间短。经过讨论,觉得缺少路程这一条件,也无法比较。于是老师出示第⑶题:小林10秒跑了40米,小刚15秒跑了75米,谁跑得快?这时学生都知道小刚跑得快,因为小刚每秒跑了5米,而小林每秒只跑了4米。紧接着老师又问,在什么情况下,时间短就快呀?学生能回答: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时间短就快。并且举了60米赛跑的例子。通过这样三个问题来引进速度概念,符合学生实际,概念也比较清楚,避免了教师的空洞说教,学生感到新颖,讨论得很有趣味,教学效果也好。4 探究性与合作性——使学生成为合格社会人的品质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合作单位的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合作”的手段能否充分运用,这是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真正展开的两个关键性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必须明确开展这一子课题,不仅仅是推广应用一种教学研究的手段或方法,它真正的内在意义却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这正是学生需要培养的社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6]。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营造氛围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调查证明,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对于稍难的问题不愿作深入的思考,他们往往缺乏思维的触发点,或者对自己的思维能力缺乏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求教师从设计方案开始起,就确立“以学生

为主体”的思想。教师要真正给学生信心,体会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索他们的认知规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分担他们的忧虑,接纳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喜悦,努力使课堂成为主动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其次,教师要提高业务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欲望。其三。教师要给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的时间留于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合作中担当起应尽的义务和职责,逐渐体会到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4.2激励竞争增加小组合作的学习意识

为了提高学习合作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可以经常的评比“最佳小组”,采取单课评比与积分相结合的竞争方法,或者以每课各组轮流推出“小组发言人”“小组主讲人”的形式,在诸如此类的激励中,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仅仅提交自己的成绩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力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压力能够变成动力,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7]。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目光必然会投向整体,投向长远,而不仅仅局限与自身,局限于眼前,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4.3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重视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热情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无论在组织小组讨论中,还是日常的学习交流中,教师都要牢记自己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职责,努力克服盲目的、无意义的教学行为。

实践证明,能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领悟、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增强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这既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

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合作与交往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适应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合作”现代人格的基本途径。在二期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无可回避地需要考虑“今天究竟如何上好课”的问题,相信答案也是丰富多彩、见仁见智的。但不管怎样,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可持续地发展的主旨将始终如一。5 小结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最终也运用于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新课程目标强调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对于每一个知识技能领域或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操作实践,讨论探索,相互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讨论、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并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王俊果.小学数学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3).33-34 [2] 孙玉军.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6S).54-55 [3] 马玉清.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6,4(2).104-105 [4] 张海琴.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例谈.科学时代.2006(7).117-117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 篇6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也正由于数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模式而非特殊的现实情景,这就为相应的“纯数学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例如,就以上所提及的加减法运算而言,由于其中涉及三个不同的量(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或被减数、减数与它们的差),因此,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依据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去求取第三个量。例如,就“量的比较”而言,除去两个已知数的直接比较以外,我们显然也可提出:“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小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或者“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大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我们在此事实上已由“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量化模式”过渡到了“可能的量化模式”。

综上可见,即使就正整数的加减法此类十分初等的题材而言,就已十分清楚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一些重要特点,特别是体现了在现实意义与纯数学研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当然,从理论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应考虑这样的问题,即应当如何去认识所说的纯数学研究的意义。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肯定由“日常数学”过渡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或是应当唯一地坚持立足于现实生活。

总的来说,这就应当被看成“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涉及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另外,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而言,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去掌握“数学化”的思想,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情境设置”与“纯数学研究”的意义。这正如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于总的方法。”

一、凝聚:算术思维的基本形式

由以下关于算术思维基本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思维的分析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而言并非某种外加的成分,而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地说,这正是现代关于数学思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即指明了所谓的“凝聚”,也即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构成了算术以及代数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也就是说,在数学特别是算术和代數中有不少概念在最初是作为一个过程得到引进的,但最终却又转化成了一个对象──对此我们不仅可以具体地研究它们的性质,也可以此为直接对象去施行进一步的运算。

例如,加减法在最初都是作为一种过程得到引进的,即代表了这样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两个加数(被减数与减数)我们就可求得相应的和(差);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些运算又逐渐获得了新的意义:它们已不再仅仅被看成一个过程,而且也被认为是一个特定的数学对象,我们可具体地去指明它们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从而,就其心理表征而言,就已经历了一个“凝聚”的过程,即由一个包含多个步骤的运作过程凝聚成了单一的数学对象。再如,有很多教师认为,分数应当定义为“两个整数相除的值”而不是“两个整数的比”,这事实上也可被看成包括了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变,这就是说,就分数的掌握而言我们不应停留于整数的除法这样一种运算,而应将其直接看成一种数,我们可以此为对象去实施加减乘除等运算。

二、互补与整合: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上关于“过程―对象性思维”的论述显然已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互补与整合这一思维形式对于数学的特殊重要性。以下再以有理数的学习为例对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我们应注意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间的互补与整合。

具体地说,与加减法一样,有理数的概念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商,算子或函数,度量,等等;但是,正如人们所已普遍认识到了的,就有理数的理解而言,关键恰又在于不应停留于某种特定的解释,更不能将各种解释看成互不相关、彼此独立的;而应对有理数的各种解释(或者说,相应的心理建构)很好地加以整合,也即应当将所有这些解释都看成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并能根据情况与需要在这些解释之间灵活地作出必要的转换。

其次,我们应清楚地看到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及其互补关系。

众所周知,大力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也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当然,在大力提倡解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思维优化的必要性,这就是说,我们不应停留于对于不同方法在数量上的片面追求,而应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学会鉴别什么是较好的方法,包括如何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去应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显然,后者事实上也就从另一个角度更为清楚地表明了“互补与整合”确应被看成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 篇7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掌握了数学思维能力, 也就增强了数学的学习能力。教学中, 我们很常见的就是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数学就一直学不好, 不管怎么下工夫数学成绩提升成效仍然不明显,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不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要想真正学好数学, 对书本数学知识的掌握不是最主要的, 重要的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拥有了数学思维能力, 才能学好以后的数学知识。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思考情境,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学习、质疑和总结。数学教学主要是对知识的传授, 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只适用于解决问题, 知识的掌握离不开数学思维的发挥。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开始对问题发表疑问, 也是数学思维的体现。总结就是对数学知识的概括, 总结出知识的特点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规律,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的建议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推理归纳能力, 以下从几个方面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建议。

1.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不同于以往的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方法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小学数学教师要将启发式教学运用到课堂之中, 启发能使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 质疑能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无形中锻炼了大脑的思维能力。例如, 学校需要购买20张凳子, 每张凳子10元, 那么250元钱够吗?对于这道题教师先让学生计算购买20张凳子需要多少钱, 需要运用什么样的计算方式, 在教师直接讲解答案之前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启发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当学生养成了自己动脑思考的习惯, 便会不自觉地拥有活跃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也会逐渐形成。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 只有拥有了兴趣才会有探索知识的好奇心, 才会不断进取。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好奇心, 好奇心驱使他们对知识进行探索与钻研, 当好奇心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时, 便会拥有丰富的思维想象, 从而有助于形成数学思维。例如, 在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之间所形成的角的度数”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定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自己测量所形成的角的度数之后, 让教师猜他们测量的结果, 这样学生便会好奇为什么教师会准确说出他们测量的结果, 这样就激发了他们探索学习方法的好奇心, 从而掌握“每两个小时之间的度数是30度”的结论。

3.总结知识, 形成数学知识网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环环紧扣的过程, 由于数学知识的层层递进的特点, 要想学好数学必须精通每一个章节的数学知识, 形成一个数学知识网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定期复习和总结以往的知识点, 使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通过这种连贯性的思维方法逐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比如,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 将旧知识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 如此便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形成知识体系, 进而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学好数学知识, 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创新教学模式,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入门教育, 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 成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数学教育也就承担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数学逻辑性强、应用性和精确性的特点, 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为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打下基础。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数学思维及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培养建议

参考文献

[1]秦秀芳.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教学[J].中学生导报, 2012 (50) .

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篇8

在这一时期里, 教师如能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充分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 生理心理特点, 照顾到学生的思想, 学习基础,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 因势利导, 承前启后做好转化工作, 就可以有效地缩短这个适应期, 从而及早进入中学数学教学的正常阶段, 为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赢得时间, 打好基础.反之, 若任其自然或采取一些违反教学规律的做法, 就会使得学生长期不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 以致使部分学生进了中学却进不了“中学数学之门”, 出现早期的“分化”现象, 无法保证中学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 怎样抓好中小学衔接呢?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初一学生正处于从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 是体力, 智力不断发展的时期, 他们的注意占优势, 且注意力不集中, 即使集中了, 也不易持久, 行为中情感色彩浓, 对有好感的老师所教的功课, 学习的格外卖力, 他们的上进心强, 求知欲望、可塑性大, 从小学进入初中, 当上了中学生, 在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他们对中学生活充满了信心, 对自己的未来抱有美好的希望, 普遍存在着从一个新的起点努力进取的思想和愿望.从这一特点来说, 初一学生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期, 是打好数学基础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因势利导, 利用学生积极向上的特点, 深入学生之中,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取得学生对你的信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多鼓励少批评, 做好引导工作, 切忌给学生“下马威”.

二、注意教材内容的衔接

小学算术和初一的数学就教材内容而言, 联系比较密切, 但差异也不小.小学算术以非负的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以及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为主要内容.初一数学则在非负有理数的基础上引入负有理数, 形成了完整的有理数系统, 并且在这个数系内研究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实现了局部到全局的飞跃.接着又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基础上, 引进代数式的概念, 分别研究了整式和分式的运算, 用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现了从特殊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小学用六年时间学完非负有理数, 初中几个星期就要使得有理数概念完整, 小学学的是具体的数, 中学则侧重于抽象的式, 两者比较, 小学里教学进度慢, 知识密度小, 程度要求低, 中学里教学进度快, 知识密度大, 程度要求高.进一步分析中小学数学教材, 还可以发现不少具体的知识衔接点, 这是我们做好教材衔接工作时必须注意的.在处理教材衔接点时, 不应把中学教材与小学对立起来, 而应该把它看做是小学教材的延伸和发展, 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与小学算术应用题之间的处理, 一般教师都会从解较为复杂的应用题着手, 分别用列算式及列方程比较其优势, 从而得出列方程比列算式简单, 其实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想, 他们在小学里, 做了大量的算式应用题, 刚接触列方程, 列方程组, 感到不如列算式省力, 事实上, 有些应用题列算式确实也不难, 这里就要做到, 使学生感到正确的列方程解法比列算式应用范围更广, 多一种方法, 就等于多学了一种解应用题的本领, 会列算式, 一定能列方程.

三、注重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中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 小学里每堂新课内容少, 练习时间多, 新知识当堂巩固, 课外作业少.中学里新课内容的分量增多, 课堂练习时间比小学少, 往往要留课外作业, 小学教师上课一般采用谈话法, 教态亲切, 语言浅显具体, 形象生动, 直观性强, 中学老师上课, 讲解时间增加, 较重视教学语言的运用和逻辑上的严密性, 较抽象.因此, 开始时应注意到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且不易持久特点, 开头可用谈话法, 逐渐过渡到新课.课堂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 做到讲、练、读、写结合多种形式交替使用, 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而且新知识的传授的时间不宜过长, 采用学生板演, 讲评, 看书等方法, 组织学生巩固新课, 完成部分作业.要重视直观教学, 初一新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讲解某些概念, 运算法则及分析应用题时, 应借助图形, 表格, 实物的使用等.

四、学习习惯的衔接

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篇9

一、具体论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能力真正有所提高。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

1.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 学生的学习就有动力。反之, 如果学生情感上就不喜欢、甚至厌烦学习, 那么就算外界再对他进行帮助, 也是收效甚微。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 要营造一个让学生放松的学习环境, 师生之间关系和谐, 同学之间友爱互助,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勇于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 学生的情感因素一定能被激发出来,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肯定高涨,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深入钻研教材, 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而言, 教学知识的有效性是指新观点、新材料的学习, 他们在学习以前是不知不懂的, 学后就能理解并充分运用的内容。可以说, 学生的知识增长、智慧发展、思想提高以及教学的心理效应都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所以,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确保学生学到有效的知识。

3. 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 但小学生还很稚嫩, 还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他们年龄小、经验少、知识和能力比较薄弱, 所以, 他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不高, 非常需要教师的帮助与指导。这个时候, 教师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 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无法解决时、学生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时、需要总结概括知识要点时, 教师都要进行及时的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提高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 有效的教学过程必须要面对全体学生, 特别是具有差异性特点的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 发挥自己的个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跳一跳, 就能摘到桃子”,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我能学好”的自信心,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4. 联系生活实际, 创造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情境、熟知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 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教师在创造生活情境时要注意:一方面, 生活情境的选取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果情境的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就算是特别好的设计, 也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必须要选取学生生活中确实存在的情境, 比如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学生熟悉的素材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情境创造, 让学生产生亲近感, 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 教师创造的情境要比较简单、明确, 不要繁复、啰嗦, 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是说, 教师创造的情境最好只有简单的铺陈, 然后就切中主题, 进行数学练习, 千万不要一味追求情境的真实, 做一些繁琐的设计, 导致学生的心思都不在学习上, 反而会降低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教学运算方法时, 可以创设一个类似“在商店卖东西”的情境, 但是一些教师为求真实, 费尽心力将教室布置成商店, 挪动课桌, 再摆上货物, 等等。这样的教学看似热闹, 但是费时费力, 还!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反而对学生的学习不利。

5. 注重教学反思,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反思很重要, 教学活动结束后, 教师要总结、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完成了教学任务?哪里出现了意外情况?学生学习状况如何?有哪些反馈意见?教师是否掌控了课堂教学, 哪里不尽如人意?教师要在反思中找出有规律的东西, 在不断“反思”中进步、完善。以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二、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1.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造情境, 调动课堂气氛。

教师要创造的情境一定要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 所以教师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 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用这样的方式教学, 学生乐于接受, 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提高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2. 通过动手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小学生年龄小, 还不是很成熟, 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 感性认识比较丰富。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 让学生用手摸、自己摆,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实践, 同时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中分散思维, 大胆思考, 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 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和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样的关系、气氛中, 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教师针对相关实际情况提出问题, 学生或者小声讨论, 或者高声辩论, 争相举手, 大胆发言, 仔细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针对学生们独具个性的发言, 或肯定、赞扬, 或让学生再多多考虑。总之, 教师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励学生的发散思维,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多肯定、多鼓励, 上好小学数学课。

小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所以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 要多肯定、多鼓励, 尤其是学困生, 更要实行赏识教育。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来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 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讲、敢做, 从而上好数学课。

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篇10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改革, 又重新提出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这两项内容。它们本就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传统的内容, 因此, 重新的将这两项内容提上日程, 我们也应该清楚的意识到, 在数学教学强调改革创新的同时, 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了对优秀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因此, 我们更要将这两项内容予以特别的重视, 因此本文与之结合了小学数学教学对此作出具体的解析。

一、数学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

(一) 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有很多普遍应用的数学思想, 这些数学思想也可以实际有效的帮助小学生们化解在数学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 分类思想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 因为各种数学概念都有其自身不同于其它的独特本质, 它们都是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可循的。因为这些不同的数学概念都有不同的理论作为基础, 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具体分析。分类思想就是根据这种针对不同的概念利用分组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2. 统计思想

统计思想就是将简单的数据进行规划整理, 继而得出有效的数据, 统计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往往作为表格或者统计图的样式出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 让小学生把一些看似并无关联的数据实际动手进行整理, 以制作表格或者统计图的方式表现出来, 以此得出基本结论。其实在系统的学习统计之前, 小学数学教材已经慢慢地将统计思想逐渐渗入到小学生的思想中去了, 以此来教导小学生应该循序渐进, 不应该急于求成。

3. 符号化思想

用特定的符号来代表要说明的数学内容, 比如说字母、数字、图形等各种特定的符号, 这种就是符号化思想, 既简便又快捷, 并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4. 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充分的利用“形”的表现形态生动的将数学关系表现出来。例如通过一段直线长度或者三角形的面积图来直观的让学生们理解到数量关系的知识。

(二) 数学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的意义

数学思想是小学生开启数学知识大门的钥匙, 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就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多向小学生教授一些数学思想,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们把握数学的一些概念、公式等知识, 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 同时还可以让小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从课本延伸到书本外, 提高他们在实际中的逻辑思维能力, 进而有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与数学思想的有效结合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和深入理解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 也有利于小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将学习到的知识化为更深刻的记忆, 以此产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 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相结合, 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解析能力, 帮助他们奠定好数学基础, 为将来初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

(一) 小学数学活动的特点

1. 科学性

小学的数学活动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不同, 传统的教学目标更侧重于小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把握, 而数学活动则是教导小学生从实际生活和乐趣相结合展开丰富多样的科学性的学习, 它更偏向于灵活性的掌握知识的方法, 这也是达到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2. 主体性

小学的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也是作为数学活动的本质特点。所以在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育相结合, 是强调将小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自主能力排在第一位。

3. 趣味性

增加小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是数学活动的根本目标, 也是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育的应用中的重要任务。因此, 在数学活动的设计上一定要突出趣味性, 这样才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使小学生在趣味中愉快的进行数学学习。

4. 实践性

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应该是为了实践应用打基础,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数学活动的应用一定要让小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为基础进行学习, 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 充分给予小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 让小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动手能力, 培养实践技能, 通过这样数学活动的学习, 相信小学生不仅能够有效领悟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 还能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 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要和谐发展, 也是由于数学活动并不像传统的教学一样内容枯燥, 它更趋于实践类的学习, 因此也达到全方位培养小学生的目的。

它也是小学数学课程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校教育的每一次改革之后, 都更倾向于实践性, 对于小学课程也不外乎如此, 数学活动既顺应了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又体现出了我国对于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因此数学活动必将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体系。

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相结合, 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我国社会需求的人才也逐渐向全能型靠拢, 因此更要从小做起, 在小学教育上就积极的培养小学生的全能实践性, 数学活动不仅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彰显学生的自我独特个性,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和发展小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有效的正确树立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结语

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它们之间的相结合也对小学生的发展起到重大意义。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 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推动素质教育, 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 适当的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在小学生的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1.

[2]陆书环, 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 2004.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探究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探究 班主任工作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的宗旨与目标是通过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比例的基本知识、认知简单的图形等让小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借以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我们要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并且教师的教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学生的学主要采用记忆、理解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局限在书本上、课堂上,认为学习仅仅是到学校听教师讲一些书本知识,并记住它们;他们周围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新鲜、新奇的问题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学习性思维中,并没有真正进入他们的视野之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呈现低效性,培养出的学生往往脱离生活实际,缺乏動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尝试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在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前。先让学生独立尝试求圆的周长的方法有哪些,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不同思维、不同能力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同,于是就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方法,组织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讨论,进行概括和总结,实现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二)情境教学,让学生亲近数学。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情境教学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三)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我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探究次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要培养学生直观图形与几何图形转换的能力,向学生展示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要解决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一)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的使人敬服的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的声誉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二)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好形象,更要有亲和力。班主任的亲和力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关键,良好的形象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给学生的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以后班级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所以,班主任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做到语言美、仪态美、人格美、行为美” 。

(三)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班主任工作对象是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正确而有效地组织班级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会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基础。对小学儿童来说,由于年龄小,经历短,知识经验贫乏,个性尚未定型、自我意识开始初步发展,他们存在着多种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儿童往往是意识不到的,分不清好与坏,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通过仔细观察、调查和分析,帮助和疏导,从而使儿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试,自我改正。

(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坚持正面教育。小学阶段,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是少年儿童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开始形成的阶段,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年龄阶段、道德认识水平,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远大抱负。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习动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学数学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新课标一直都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数学知识学习这一项功能实现,同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自身育人的功能实现。所以,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将自身功能发挥出来,使学生能够在获得自身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自身个性意识、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目的意识等等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恒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 学周刊 2011(14)。

[2]高飞.探讨新课改与小学数学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5)。

小学数学教学“做数学”的探索 篇12

一、“做”中获知

案例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片段:

1.游戏导入 (用掌声表示数) 。依次呈现把4个、2个、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 每人分几个?

由第3问激发学生思考: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

2.操作探索:用正方形纸折出一半, 也就是1/2, 引进分数。

3.初次应用: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

学生动手折纸, 折后反馈各种折法。

4.迁移拓展:你还能用手中各种形状的纸折出你想认识的其他分数吗?

有的用正方形纸折出了1/4, 有的用长方形纸折出了3/8、3/4, 有的用圆形纸折出了5/16……

“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做数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要学的东西。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自行探索获得的知识, 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只有放手让学生去“做”,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案例中“分数的认识”就是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基础之上的, 在折纸的过程中, 一个个分数: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三……如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小精灵, 在学生的双手间诞生了。在这个形象、直观的操作活动中, 学生不仅仅完成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 更重要的是:认识了“分数”这一抽象的概念, 而这一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独立操作的基础上完成的, 它具有“说数学”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二、“做”中得法

案例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片段:

1.出示: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草地, 你打算怎样来计算它的面积?

有的学生说把它分割成几个正方形小块, 一块一块计算面积, 再加起来, 也有的学生说把它转化成一个会算的图形。

2.独立探索:尝试求出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

3.全班交流:

(1) 数方格: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

(2) 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 再拼成一个长方形, 根据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乘高。

4.顺向迁移: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呢?操作验证。

5.引导反思:我们是怎样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通过汇报、交流得出“转化”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正如叶圣陶所说:“尝试教各种学科, 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 让学生能自为研索, 自求解决。”提倡人人“做数学”, 并不是走过场, 图表面的热闹, 而应让学生在“做”中悟出方法, 在实践中发现规律, 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案例中, 教师在学生最需要时留给了他们“做”的时间、空间, 激起了他们思维的浪花和继续探索的欲望, 在操作———观察———发现——实践———思考的过程中, 学生探索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做”中不知不觉地既获取了知识, 又探索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

三、“做”中长能

案例三:按比例分配

片段:

1.出示: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到300平方米的学农基地参加劳动, 将总面积按2:4分配给这两个年级, 两个年级种植的面积各是多少?

2.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3.引导分析:五年级与六年级种植面积大小的关系是什么?六年级种植面积与总面积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作图、思考、讨论, 学生的解题思路活了, 争先恐后得出了多种解法。

4.教师追问:“300平方米的劳动基地还可以怎样分配给两个年级进行学农劳动?”

学生自己动手, 独立划分, 然后小组讨论, 结果又出现了将300平方米平均分成3份、5份、10份、15份等按任意比分配的不同情况。

理想的数学, 是生活的数学, 应该多一点生活实践, 少一点学理研究, 使数学充满“生活味”。要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 进行有效的操作, 而不流于形式, 还应该让学生参与方案的设计和策略的选择, 这样, 既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案例中, 学生在设计、绘画、反思、交流中, 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出多种分配方案, 充分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通过动手操作活动, 既使学生学到了知识, 更让学生增长了能力。

四、“做”中怡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人的创造就在指尖上。案例中, 让学生想象创作, 继而欣赏美, 在“做数学”的过程中, 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培养了创作能力, 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感受到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美。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掌握适当时机, 精心创设“做数学”的情境, 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一个生动、有趣的过程, 就能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贵州省黔西南州下一篇:动力学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