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实验

2024-07-24

霍桑实验(共10篇)

霍桑实验 篇1

1 霍桑试验设计的简要回顾

20世纪20年代以后,科学管理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对加快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管理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但同时也使得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的紧张、单调和疲劳,工人开始有组织地与雇主进行斗争,劳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体力劳动逐步让步于脑力劳动,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占据着主导地位,仅仅依靠古典科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工人的生产率。霍桑实验就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从1924年开始,霍桑实验持续了九年时间,经历了四个阶段,主要是:

(1)照明实验。实验把12个人平均分成控制组和对照组,控制组的照明度始终不变,实验组的照明度和其他条件可以改变,目的在于确定工厂的照明度与工人的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但是结果发现,工厂的照明度与工人的工作效率之间并没有单纯的直接联系,而生产效率仍和某种未知的因素有关。

(2)福利实验。梅奥等受邀加入实验,他们建造了一个实验室,以不同工作组的6个女工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分为十二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改变一项工作条件,来观测产量的变化。这个阶段的实验目的在于发现休息时间、工作时间等福利待遇与生产效率的变化存在何种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不是工作条件,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工人的心理态度与增加产量有持续的关系。

(3)访谈实验。大规模访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如何得到员工真正的内心感受,进而了解倾听他们的诉说对解决问题的帮助,最终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通过实验发现解决员工的不满情绪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4)群体实验。为了系统地观察在实验群体中工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实验者在车间中挑选了14名男职工让他们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内工作,并对这个班组实行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实验者原以为,实行了这一套办法会使得职工更为努力地工作,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这项实验的结果表明,除了正式组织以外,车间中还存在由于某种原因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后者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

随后,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对实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下列理论:

(1) 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金钱并非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员工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提高员工在社会、心理方面的需要的满足度,有助于激发士气,提高效率。

(2) 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员工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它有特殊的情感和规范,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

(3) 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提高员工满足度来提高员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士气的高低取决于员工在社会因素方面特别是人际关系方面的满足程度。所以,领导者要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善于与下属沟通,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霍桑实验和梅奥提出的“社会人”、“非正式组织”、“士气”的概念,强调了人际关系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开创了管理学中的一个新的领域。

2 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1实验对象的选择不科学

(1)在福利实验阶段选择了6名处于中等水平的女工进行试验,而在后续的研究中,可能没有任何工作条件的改变女工也会因为熟练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生产率。该实验忽视了因熟练程度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2)在照明阶段,其中一个变量是工作环境的照明度,开始实验组和控制组在相同的照明条件下工作,后期实验组的照明条件约是控制组的2倍或3倍。同预测前的效率水平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在生产效率上都有显著的而且实际上是相同的提高。这是由于实验组和控制组都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实验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这就是后来所称作的“霍桑效应”。

2.2实验过程缺乏控制

(1)在照明实验阶段,只考虑了照明对产量的影响,却未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工作时间长短,工作压力大小等的影响。同时,产量的提高也很可能并不只是受照明这一唯一因素的影响,还可能受到照明与其他因素的交互影响。该实验在假设影响因素时考虑过于单一。

(2)在照明实验阶段和群体实验阶段,实验者均将实验对象分隔到一个单独的房间进行实验,此时已经改变了实验对象的工作环境,后来又通过改变工作条件来研究其他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该实验试图通过对比的方法来研究,但变量控制得不够。显然只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只改变一个因素来探究该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2.3外部效度不高

(1)该试验在照明实验阶段选择了12名员工,在福利实验阶段选择了6名女工,在群体实验阶段选择了14名男工,这些样本均较小,不足以代表总体,其实验结果难以对总体特征进行全面的概括。

(2)该实验仅在美国西部电气公司内部进行,受行业和工种的影响,其结果也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

2.4实验方法的局限性

受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实验方法,该实验未能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进行,例如统计分析等方法,从而使得实验结果容易出现较大偏差。

3 实验设计的完善

结合上述对霍桑实验设计的分析所得出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对霍桑试验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1)科学选择实验对象,排除因实验对象本身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在试验的过程中,采用单盲实验甚至是双盲实验的方法,来排除参与者有意识的或者下意识的个人偏爱所造成的影响。

(2)有效控制可变变量的数量,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分析。

(3)扩大实验样本,增加实验次数,扩宽实验领域,增强实验的外部效度,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

(4)辅以更为科学及有效的方法进行实验,例如问卷法,统计方法等,并将数据研究和现场研究结合起来,提高统计结论和外部效度。

摘要:霍桑实验开创了管理学中新的领域, 对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回顾霍桑实验的基础上, 发现其实验设计的不足, 提出完善实验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霍桑实验,实验设计,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圣杰.从方法论探讨霍桑实验设计的不足及再设计[J].现代商业, 2008, (26) .

[2]莫文.心理学实验中的各种效应及解决办法[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 (12) .

[3]焦叔斌.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学说[J].中国机电工业, 2009, (12) .

“霍桑效应”的启示 篇2

意见和不满人皆有之,只是内容和程度不同罢了。而有了意见和不满就要发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发牢骚。发牢骚往往被人看作是一种缺点,但它也可以变成一种优点。密希根大学社会研究学院从4年来对美国各大公司调查中发现,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藏在肚里的公司要成功很多。一个人之所以要发牢骚,就因为他是"求全主义者",或者因为他有更好的办事方法,而无权把它们付之实施的缘故。这就启示我们:作为企业领导者在经营企业的活动中,一定要注重畅通宣泄渠道,努力营造一种使人们既生动活泼,又心情舒畅的良好气氛,切莫堵塞言路。日本索尼公司的总经理盛田昭夫曾说过"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培育起与员工之间的健康关系,在公司中产生出一种大家族式的整体观念,换言之,就是要在职工中萌发一种与领导者共命运的情感"。美国麦道公司为了理顺员工的情绪,专门成立了一个"谈心部"。他们说:"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方法应多种多样,不能仅靠金钱。人总有不愉快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只要谈出来,得到理解,人就会变得愉快,工作积极性也会提高"。据说,有一位外商到我国来办合资企业,原有的企业需要裁减人员,这位外商花了3个月时间,与300多名工人一个一个地谈,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想法,通过艰苦细致的沟通,终于得到了工人们的理解。相比之下,我们有些企业的厂长、经理们恐怕就做不到这些。少数企业领导者甚至对员工的"意见"、"不满"采取管、卡、压,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工人们牢骚满腹,敢怒不敢言,严重影响企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

一个企业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纵观国内外经营出色、竞争力强、后劲足、信誉好的企业,就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企业上下团结一致,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员工情绪稳定正常,企业渗透着一种努力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这就是企业的凝聚力,确切地说是企业对其职工的吸引力,以及企业内职工的相互吸引。"霍桑效应"启示我们,"金钱诚可贵,情感价更高"。企业领导如果只知一味地给钱给物,而忽视了尊重员工,不在情感上与员工沟通,不善于倾听工人们对企业的意见、建议、牢骚和不满,使员工长期生活在一种受压抑的氛围中,那么物的价值就会贬值,员工与企业就会"同床异梦","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远走高飞,落户他乡,即使采取"卡"的办法,也只能是留得住人留不住心。

霍桑实验 篇3

关键词:霍桑实验,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以人为本,企业文化

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历史上, 对后世人类的经营管理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是20世纪初的古典管理理论和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则是霍桑实验所得到的重大成果。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以至导致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的诞生——行为科学管理论, 直到今天仍然对人类的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霍桑实验的起因

早在19世纪30年代前的美国, 古典管理论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科学管理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是也使工人的劳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 因而引起了工人们的强烈不满, 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 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体力劳动也逐渐让位于脑力劳动, 也使得西方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这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霍桑实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从事的, 19世纪30年代最著名的管理实验。

从1924年到1932年, 霍桑实验持续了9年。共进行了四个阶段的实验, 主要是: (1) 照明实验, 目的在于调查和研究工厂的照明度与作业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 二者之间并没有单纯的直接关系, 但生产效率仍和某种未知的因素有关; (2) 继电器装配室实验, 目的是要发现休息时间、作业时间、工作形态等作业条件与作业效率的变化存在何种关系。结果发现, 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不是作业条件, 而是员工的情绪。影响员工情绪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的人文环境即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 (3) 访谈计划, 目的是了解如何得到员工真正的内心感受, 进而了解倾听他们的诉说对解决问题的帮助, 最终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结果发现解决员工的不满情绪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4) 配电器卷线作业实验。这项实验的结果表明, 除了正式组织以外, 车间中还存在由于某种原因形成的非正式组织, 后者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不容忽视。

1933年, 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 对实验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一系列理论:第一, 霍桑实验证明人是“社会人”, 即人是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成员, 因此, 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除了物质需求的满足, 还必须注重满足工人在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第二, 霍桑实验证明了工作效率主要并非取决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法, 重要的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即工人的士气或工作情绪。士气又和人的满足程度有关, 满足程度越高, 士气就越高。因此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应当是提高员工的满足感。第三, 霍桑实验证明员工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有其特殊的关系和规则。正式组织通行的主要是效率逻辑, 非正式组织通行的则是感情逻辑。管理者应当正视非正式组织存在的现实, 并处理好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霍桑实验和梅奥提出的“社会人”、“士气”、“非正式组织”的概念, 开创了管理学中的一个新的领域, 即强调人际关系整合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霍桑试验的结论, 以及在此基础上得出的人群关系论, 在企业管理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它第一次正式地把社会学、心理学引入到管理领域来, 因而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管理理论, 也使得管理学界开始重视人的因素。由这个实验提出的人群关系论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

二、霍桑实验中的“霍桑效应”

由于这次实验中有当时的一些著名心理学家参与了实验, 他们更注重的不是人的物质需要, 而是人的精神需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次”说就是通过这个实验后提出来的, 它揭示了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 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实验表明, 工人由于关心自己个人问题而会影响到工作的效率。需要对管理人员, 特别是要对基层的管理人员进行训练, 使他们成为能够倾听并理解工人的访谈者, 能够重视人的因素, 在与工人相处时更为热情、更为关心他们, 这样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职工士气的提高。“霍桑效应”就是指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

几十年以后, 也即上世纪的70年代 (1968年) , 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一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 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8个月后, 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 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 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 且性格活泼开朗, 自信心强, 求知欲旺盛, 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后来, 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 (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 的期望和热爱, 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 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霍桑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尽管侧重面不同, 然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人的关注, 都包含了对人的一种心理暗示。表明了现实中的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 需要得到别人的关爱、理解和重视。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 人们的消极情绪就会得到抑制, 积极情绪得到释放, 从而促使人的行为朝着积极的有利的目标前进, 最终达成组织目标的实现。

三、“霍桑效应”对建设企业文化的启示

1. 在处理企业内部员工的关系问题上要有所创新。

尽管多少年以前我们都已经在高喊“产学研”相结合, 可仅仅表现在所谓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方面, 对人的研究和关心直到今天也还没真正提到议事日程。我国在管理上应该提倡有条件又有代表性的企业结合我国国情开展一些实验研究。本文认为, 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面, 国家可否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产学研”项目研究。从“和谐社会”的建设来看, 符合今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人际关系的需要。事实上, 我国各行各业具有心理问题的人肯定不是一个小数, 甚至已经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也不是一个小数。国家或各级政府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和谐社会的新型人际关系研究。“访谈实验”的最大成就, 就是让员工无所顾忌地“发牢骚”, 从而得到员工不满情绪的最真实的信息。纵观我国, 员工的不满情绪多数都被压抑了, 若真有要发牢骚的员工, 也许会免不了“不明不白”地“下岗”。其实, 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并非完全只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 泰勒也认识到了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重要性。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 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

2. 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这里所说的环境氛围, 是指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 也即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关爱的一种人际氛围。从霍桑实验的结论来看, 员工“自动减产”以免有同伴失业现象的发生。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离“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还有相当的差距。据说我国某超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在员工工作场所打出“今天你不努力工作, 明天就努力找工作”的大幅标语, 以此来“鞭策”员工的工作行为。这幅标语曾被认为是一种对员工的恫吓, 而根本不是从人性出发。这里不去评价它的消极作用, 也许当初企业提出来是为了激励员工踏踏实实工作。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少从考虑满足人的需要出发。由于我国就业矛盾突出, 就业岗位成了稀缺资源, 企业想通过竞争方式来促使员工自觉做好本职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无可指责, 只是我们在促使员工自觉为企业奉献的过程中采用非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使员工总是处于一种“提心吊胆”的精神状态, 这样员工即使遵守了企业规章, 也很难使员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下岗”对员工的心理刺激和压力更大。

3. 正确处理各种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所谓非正式组织就是因兴趣爱好或对问题认识基本一致的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群体。在任何一个正式组织内部, 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各种非正式组织, 本质上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有的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 有的是因为工作关系的密切, 也有的是同事之间的情感比较融洽等等。非正式组织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反对自由主义》里提到的一些关系:“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在很多情况下, 非正式组织只表明人们不同群体间关系的亲疏, 并不一定反映他们对领导者或管理者的感情和态度, 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人们始终以亲疏关系来判断组织内部的各种关系,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一部分兢兢业业工作员工的积极性和压抑了他们的创造性。例如, 甲和乙关系密切, 而领导对乙没好感, 结果甲也因领导“爱屋及乌”而受牵连。其实, 现实中甲乙关系只是一种正常的同事关系, 甲对领导并没有任何不良看法, 而只是由于甲乙相互关系密切, 领导就“黑了”甲员工。所以, 在文化建设上, 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非正式组织的各种关系, 企业员工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就会大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 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在“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前提下的人际氛围的营造。尽管企业文化建设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并各有侧重, 然而氛围融洽了, 才能更好地推动其他方面的文化建设。

4. 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缺陷。

企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体现企业形象的厂容厂貌, 产品质量和员工服饰一般都做得较好, 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主要强调企业的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 也即企业精神。本文认为, 在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应该根据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把企业精神作为鼓舞士气的信念持续灌输下去, 把疏导员工个人思想认识 (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需要) 作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来抓, 也就是说, 要更多地关注员工的各层次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霍桑实验”所得出的一系列管理理论被人们称之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从而使管理理论从科学管理进入到了“文化管理”, 也使以物为本的管理模式进入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 在满足人的必要物质需要的基础上, 尽量满足人的精神价值需要的文化管理发展, 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四、结束语

总之, 企业文化建设应以“我们的目标, 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为宗旨, 真正使企业员工在精神上愉悦, 在心理上轻松。当前, 面对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 面对制度不健全带来的某些不公正、不公平、不健康现象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变化, 不少群众或不适应, 产生失落感;或心理失衡, 滋生失望情绪;就是那些在物质生活方面取得成功的人们, 也由于竞争压力和人情隔膜而感到生活空虚无聊、苦闷乏味, 以至于“端起碗来吃肉, 放下筷子骂娘”。当然, 我们不指望“人本管理”能解决一切问题, 但是它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把握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版:2

[2]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C].毛泽东选集[A].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第二卷) :347-348

程小青与《霍桑探案集》 篇4

只是,时常有人提及诸多名家名作,却很少听到程小青的名字。诚然,《霍桑探案集》在众多推理作品中算不得十分优秀,又由于年代和社会背景的限制,在现代读者面前讨不了多少好处。但作为本土原创推理作品的开山之作,它应当被后人所了解。

◎关于作者程小青

程小青(1893.6.21-1976.10.12),又名程青心,上海市人,出身贫苦,念过几年私塾。10余岁到钟表店做学徒,平时喜爱文学书籍。16岁开始写文章,同时补习英语。1915年开始翻译《福尔摩斯探案》;1917年开始着力创作本土侦探小说。1920年至1937年是“霍桑探案”发表的主要阶段,期间他和严独鹤等合编《侦探世界》等专业性杂志。1930年左右,翻译美国侦探小说《斐洛凡士探案》、《陈查理探案》及《柯柯探案》。除此之外,程小青还创作了大量电影剧本,题材涉及侦探案件和古典历史剧。

◎《霍桑探案集》简介

除了翻译国外优秀侦探小说,程小青先生将毕生心血都用来创作《霍桑探案集》。从最初的一篇征文,诞生了“霍桑”这个人物,到后来洋洋洒洒上百篇作品,“霍桑”的形象在当时已经能够深入相当一部分读者的内心。想来,这些故事定是许多人休闲娱乐的必选。

“霍桑”完全是中国化的。无论是时代背景,人物的性格,还是办案的模式,都打着旧上海的烙印。

那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年代,谈不上民主与法制,一切都是权势的天下。于是,作者创造了“霍桑”这样一个正义的人物。实事求是,讲求科学、证据和公平。不畏权贵,亦对社会上流行的不良风气极为不满。但优秀的“霍桑”并非完美,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靠的是顽强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偶尔也会有那么点运气。这样的人物塑造,就显得更加现实,合理。

当然,故事中的一些固有模式也在所难免。比如,霍桑身边的朋友兼案件的记录人包朗,与霍桑合作的官方侦探等角色的设置。但个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不会使故事本身的精彩程度有所减低。毕竟,缜密的逻辑推理和丝丝入扣的情节,才是案件的精髓所在。其他角色的安排尽管有些老套,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程先生是比较擅于把握细节的,案件中微小的关键处,常常可以使人眼前一亮。但不可否认的是,按照现代的眼光看来,《霍桑探案集》中的案件,大多比较简单。有的案件因加入了历险情节,才增加了惊心动魄的砝码。可是仍然无法达到“令人无法喘息”的地步。这是作者的思维所限。放回到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考虑,也就不足为奇了。

◎《霍桑探案集》

最近的一个版本,是上世纪90年代,由群众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共六册。分别为《舞后的归宿》、《活尸》、《轮下血》、《白衣怪》、《血匕首》、《狐裘女》。现在市面上已不多见。

◎《霍桑探案集》之我见

曾看到有评论者称,程先生是一位模仿多于创造的侦探小说家。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言重。

《霍桑探案集》的确在某些形式上沿用了《福尔摩斯探案》,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先人的优点拿来学习和借鉴,本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尽管框架不新颖,但案件的构思与设计,还是充分显示了程先生睿智的头脑。因此,不能抹杀程先生在案件方面的“创造力”,而案件又是一系列故事的主流。所以,说“模仿多于创造”并不怎样贴切。

此外,作品的思想性也是众人评论的对象。作品中,霍桑对现世的态度及评价,表现了他对旧的社会制度的不满。他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无力扭转,只能摇头叹息。相信这也是作者本人的真实想法。而与许多国外社会派的推理小说相比,作品对社会表象下的根源,剖析得还不够。

只是,以探索犯罪的社会根源为主的推理小说,大多批判或揭示社会矛盾和黑暗现象。而程先生所处的时代,要批判或改变的,是社会的根本制度。且不谈程先生当时的思想是否具有足够的先进性。就推理小说本身来说,如果加入了这种翻天覆地的变革思想,或许也就会失去其本身的娱乐性及推理性。这对于写作者而言,则是一个选择。

除此之外,《霍桑探案集》中,大多案件本身的手法不是特别出彩,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侦探文学被当作“旁门左道而非小说之正轨”的时候,程先生付出毕生所有,为侦探小说在国内争得一席立足之地。在当时,亦拥有许多追捧“霍桑”的“霍迷”。

霍桑实验 篇5

首先要说的是,成功的管理者是根据其在组织内部晋升的速度来衡量的,晋升速度越快则认为其越成功,有效的管理者是根据其绩效的数量和质量及其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的[1]。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路桑斯和他的同事通过对450名管理人员长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通常管理者都参加了以下四类管理活动,即传统管理、日常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活动。传统活动是指工作当中相应的决策、计划和控制;日常沟通这里可不是指人际交往的当中的沟通,它是指工作当中交换日常信息和处理书面材料;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和培训组织当中的职员;网络活动是指社交、政治活动和组织外部的交往。

研究发现,有效的管理者只用了11%的时间在网络活动上,而成功的管理者则把44%的时间用在了网络活动上,而其他三项管理活动的时间分配都不如该项活动的时间分配差异大。由此可见,成功的管理者是处理与发展对外关系的高手,良好的社会与政治技能使得他们在组织内部能谋求到迅速的晋升,因而他们往往得以身处组织的高层,成为把握组织正确发展方向的舵手;而有效的管理者则是处理组织内部问题的能人,他们往往位于组织的中层(或中高层),是维持组织正常运转,使组织产生高绩效的保证[2]。

2 普通管理者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会生活中的人,无一不与他人发生交往。人们为了传达思想、交换意见、表达感情,就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这种沟通和交往的行为,就叫做人际交往。而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人际交往能力却显得格外中重要,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要与他人,包括上级、平级和下属之间发生沟通和往来,这些沟通和往来,都考验着一个管理者自身人际交往技能方面的能力。

而如今,行政单位的管理者在人际交往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比如对待上级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维护,又或者是对上级奴颜卑膝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对待平级时因为竞争而剑拔弩张,或者拆台挤兑,对待下级颐指气使,摆足了官僚作风的架子,对待群众又常常一副予人恩惠的样子,这不仅影响了和群众的关系,也对自身开展工作极为不利。

因此,如何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水平,这对每一个管理者实现自身的领导价值极为重要,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这些管理者能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晋升,实现自己和整个团队的同步发展。

3 如何提高管理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3.1 维护上级是本分

在现实工作中,免不了要和上级打交道,而上级领导都是由一定的组织民主选举产生或委派的,在他分工负责的范围内所作的各项决定,都是代表一定的组织,而不是代表他个人。所以,对上级领导首先应该维护,所以说维护上级是本分。作为下级应该懂得,维护行政领导者,不仅是对行政领导者个人的尊敬,而且也是对所服务的这个组织的尊重。特别在一些严肃地公务场合,要讲究礼节,维护行政领导者的威信。

维护领导最主要表现就是支持和服从。在工作中要主动请示汇报,自觉接受上级的领导,树立上级领导的威信,努力工作不出头。在生活中要注意谦虚礼让,尽量给上级行政领导者以体面;不在背地里议论领导的是非常长短;如果遇到上级领导的才能不如自己的情况时,不要恃才放旷,目无上级,而是应该多看到上级领导的优点和长处,理解他工作当中的困难和困惑,用恰当的方式不出位不越位的为领导排忧解难;如果遇到上级领导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情况时,千万不能感情用事,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用适当的方式感化上级;如果遇到上级领导偏听偏信的情况时,要注意经常请示汇报工作,使上级领导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为人。

当上级在决策时,下级要帮助上级想得全面周到,拾遗补缺,避免出现差错;当上级出现一时考虑不周到的事情,下级要主动给予提醒,使其减少失误;在执行决策中,下级要密切关注事态变化,为上级及时纠正偏差献计献策;当事态发展恶化时,下级要敢于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提出补救措施补正纠偏,为上级排忧解难,起到“保驾”作用。决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喝倒彩”。

3.2 赢得平级是关键

工作中同事间大量的机会是和平级相处,并且和平级之间的相处最为微妙,因为平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今天是平级,明天说不定就是上级或下级,所以说赢得平级是关键,做好和平级的相处有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要分担风雨,共享阳光。在自己工作取得成绩时,不要把功劳记在自己的功劳薄上,要看到其他同事对自己工作的铺助,要尊重他人的劳动。只有这样你才能始终得到同事的关心帮助,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其次,要为人正直,光明正大。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正直正派的人,总能赢得人们的赞赏和信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那些好搞阴谋诡计的人,总会被人们识破的,遭人厌恶。

再次,要相互信任,不乱猜疑。同事之间切记不要在上级那里打小报告,也不要偏听偏信别人的闲言碎语。只有以身作则维护团结,才能换来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最后,合理竞争,互相帮助。同级之间免不了有更多的竞争,这个时候竞争当中的风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竞争当中,不拆台,不互相诋毁,而是更加真心诚意的帮助对方,才能赢得对手和大家的信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群众基础。

3.3 善待下级是修养

作为上级管理人员,由于所处的角度不一样,考虑的问题较为宏观,有时候会忽略下级的一些感受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外还有一些上级管理者会对底下的职员简单粗暴的发号施令,这些都对员工的自尊产生深深的伤害。与下属相处,说话办事切不可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明智的人要保护下属的自尊心,还要想方设法维护其名誉及人格尊严。给下属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只有懂得充分地尊重下属,善待下属,使之心情愉快,下属才能真心实意地支持你的工作[3]。

作为一名上级管理者,更应该积极地和下属沟通。掌握高效沟通技巧是成为优秀管理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管理人员不仅要善于向上级领导沟通,更重要的是和下属的沟通,在一个平等、公开、尊重的沟通环境中,让下属有更强的归属感,对领导有认同感,他们才会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展现出更强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出更好的工作绩效。所以说,尊重下属是修养,作为一名上级管理人员,切忌不能高高在上,简单的安排工作布置任务,领导是有义务主动地和下属沟通的,尊重他们的人格,让组织中所有的人都发挥他的作用。

3.4 尊重群众是天职

作为一名行政部门的管理者,更多的机会是在和群众打交道,人民群众是工作对象,更是衣食父母。古语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权力是人民给的,工作是为人民群众做的,所以每一位管理者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给群众摆出一副予人恩惠的样子,只有踏踏实实办实事、办好事、办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工作才有意义。尊重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只有赢得群众的管理者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管理者。

4 结语

管理说到底就是人的管理,通过从这四个方面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让看似繁杂的人际关系顺畅通达、水到渠成,也让人们的生存环境变得和谐、积极。这样一来,作为一个组织来说无论其内部管理还是外部协调,在各种场合、与不同对象的沟通交往中就能左右逢源,无往而不胜。而对于管理者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就是管理中的软实力,谁有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谁就能四两拨千斤,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从而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脱颖而出,带领自己的团队更好地实现集体的目标,也会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王淑英.论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J].企业研究,2006(9):14-15.

[2]戈永妹郑江宁.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J].经济师,2005(5):158.

霍桑实验 篇6

简而言之,“霍桑实验”表明:在官方组织的正式群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较为庞大的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因有共同的爱好、志向、经历等因素而聚集在一起,组织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员都相互遵从的无条文规范。因此,企业管理者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必须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及其重要的作用。

梅奥教授认为非正式组织广泛存在于工厂与企业内,其实不仅如此,只要有群体的存在,非正式组织就有存在的可能性。当代我国高校内部就存在着大量的非正式组织。所谓高校“非正式组织”是指“处于学校、院系、党团组织、学生会等各类正式团体之外的,鉴于大学生们共同的爱好、兴趣、志向、特长及其他共同因素,在感情与友谊的维系下自发形成的小群体”。[2]高校内的非正式组织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了学生心灵的需求,更在无形中适应了现代大学文化多元性的要求。因此,这需要高校管理者积极接受这一特殊群体,并加以正确引导、有效管理。

一、高校非正式组织的特点

非正式组织不同于正式组织,它的形成跟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生活经历等相关个人因素有关,它的管理者并非学校的领导者,而是组织内部自发涌现的“核心人物”,负责其所在的非正式组织的日常事务。因此,高校非正式组织根据其形成、发展及运行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特点:

(一)形成的自发性。

高校非正式组织是以相近的心理特征为前提条件,在平等自愿、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由于大学是一个较为开放、自由的场所,大学生的主动性更加强烈,为了追求共同的兴趣爱好,找寻自己的价值定位,积极地寻求可以归属的组织。此外,“新时期的各种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很大,使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自发性表现得更为突出”。[3]

(二)共同目标支撑的凝聚性。

高校内的每一个非正式组织都有其共同的目标或者理念支撑。例如,高校内的读书者协会,协会里的成员都爱好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最新的好书等是他们共同的追求。他们之间的交流、有序合作已经上升为非条文的默契,没有外在约束的心理认同感让非正式组织内部的凝聚力更加强烈。

(三)“核心人物”组织的有序性。

高校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在团体中起着重要的组织、指导的作用。每个非正式组织往往有多名“核心人物”,他们各有特长,在学校的知名度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他们的特殊地位与组织本身类似,同样具有自发性,是在同组织成员的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中自发形成的,当然这也与他们自身的能力与威信密不可分。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核心人物”的领导作用,他们对组织具有非常大的贡献[4]。

(四)迎合多元化社会的时代性。

当今社会文化纷繁复杂、人们的精神生活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多元化的社会因素也渗入大学校园。当代大学生不再是墨守成规的“书呆子”,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的老学者形象。而是充满活力、喜欢标新立异,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的新青年。比如街舞社团、行为艺术协会、爱心协会、大学生创业组织等都是他们在自发组织的非正式团体。无论是在组织方式,还是活动过程中,都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张扬的个性与贴近生活的时代性。

(五)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开放性。

民主、自由、开放是高校各类非正式组织共同理念追求。组织内的成员面向大学校园里的每一名大学生,只要你愿意加入,并且遵守其无条文的规则,拥护自己的团体组织就可以成为成员之一。总之,高校内的非正式组织向所有的在校大学生敞开大门,成员自己策划活动,自主管理组织内一切事物,从学生的要求出发,并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二、高校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对高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可能淡化高校内正式组织结构关系,影响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又可能增进群体成员心理与情感的满足,增强组织信息的沟通与反馈,弥补高校正式组织存在功能的不足”[5]。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非正式组织按其对高校教育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性质主要可以划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组织目标靠近,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中间型的非正式组织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没有产生明显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如老乡会。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是指违背学校的法规政策,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相背离的组织。它的存在对学校及学生有不利的影响,有的甚至触犯法律,威胁到社会的安定。正因如此,关于高校的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可以概括为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一)积极作用。

1. 情感上的自我满足。

高校非正式组织成员因为各自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因素聚集在一起。在群体中,成员产生归属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与其他成员在相互交流、协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与目标追求,满足“爱”与“被爱”的情感需求,消除自己离家独立生活的孤独感。

2. 生活上的自主提升。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人,必须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蜕变。社会化的过程需要借助高校非正式组织这一媒介,帮助其更快地实现。“在一定程度上,高校非正式群体可以使其成员在交往中看到其他成员的能力水平、性格品质,又可以了解到他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6]。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成员的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增强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及时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

3. 学习上的互动交流。

一直归属于某一班级或者某一系(院)的学生个体,无疑局限了其学习范围。广泛的知识、全局的视野不仅需要博览群书,还需要与其他方面的专才讨论交流。高校的非正式组织里有着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甚至是不同学校的学生,这为他们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接触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4. 组织上的相互补充。

高校的正式组织由于受到学校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灵活性、自主性方面较差。而非正式组织由于自发形成性的特征,在很多方面会优于正式组织。例如,当大学生在正式组织中不能满足某项活动的需求时,可以借助非正式组织的力量组织各种展现新时代大学生风貌的活动。高校非正式组织就是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大学生活的多样性而产生的,它可以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并与其相互配合,为学生服务、活跃大学校园文化。

5. 信息上的沟通传播。

“在一个社会组织的内部,正式的意见沟通总是有限的,许多意见和观点反而是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渠道进行传递的,即所谓的‘小道消息’”[5]。高校非正式组织在与组织成员、其他外部组织,以及高校非本组织成员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一个“非正式沟通传播渠道”。这种特殊的渠道在沟通上具有灵活性、自由性,满足学生广发言论,自由表达的需求。此外,它的信息传播速度快,涵盖面广,尤其活跃校园的信息文化。因此,高校的教育者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种沟通与传播方式来传达消息及宣传积极的教育思想,将其与正式的信息沟通方式相结合,弥补非正式沟通方式的不足,形成便捷的沟通系统,传达准确的校园信息。

(二)消极作用。

1. 自我团体意识强烈,可能会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违背。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非正式组织的成员明确自己归属于某一组织,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抗拒心理,将自己封闭在单一的生活圈中。当其在本组织之外受到批评或者是因自己的过错受到惩罚时,他就会退回所归属的非正式群体,寻求其他成员的安慰与关心,这愈发加剧对外界的不信任与恨意,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其次,高校非正式群体由于缺乏明文规定的约束与法则,因此有些组织呈现散漫性的特征,有时会与正式组织的目标相违背,拉帮结派,暗地操作一些校内评定活动甚至打架斗殴,对学校内的安定造成很大的威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2. 散布舆论,易成为不良思想的传播工具。

高校的非正式组织会根据自己团体利益的好坏或者个人主观意识的好恶传播一些小道消息和谣言,这些不真实的信息容易影响之后正式渠道传达的信息的有效性,学生先入为主,易对真实的消息产生抗拒心理。此外,那些具有破坏性性质的非正式群体,会在高校内传播一些不良的思想内容与价值观念,大学生受外界的影响较大,这容易导致他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偏移,也对高校的教学活动及学术风气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高校非正式组织

高校内既然存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行政力量的正式组织,必然就会有大学生自主管理的非正式组织。对此,高校的领导者不仅必须在思想上接受这类组织团体,还要在行动上予以支持与引导。因为高校的非正式组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合理利用会对高校的学生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建设生动活泼、充满青春与朝气的和谐校园。因此,笔者对合理利用高校非正式组织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由于没有特定的具体规范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成员进行约束,其成员完全靠自觉性维护组织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此类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校园内可能存在的歪风邪气。此外,还要增强正式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让正式组织成为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发挥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作用。

(二)区别对待高校非正式组织,因势利导。

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会对学生及学校产生不同的作用,前面已经分析了高校非正式组织大致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针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高校管理者应给予不同的领导方式。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组织要加以保护,促进其不断地壮大,与正式组织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还要经常关注他们的需要,对于他们组织的有意义的活动给以支持与宣传,帮助他们克服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组织,要积极地加以引导,他们的行为暂时没有危害性的偏向,但是如果高校领导者不及时加以引导,在遇到不良思想或者是破坏性非正式组织的影响时,他们就有可能转化为消极的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背而驰。因此,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他们加以指导,帮助其向正式组织的目标靠拢,成为积极的非正式组织。最后,对于消极的非正式组织要坚决扼制,不能任其发展。首先要对其进行正面教育,纠正其偏激之处。只要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耐心教育,就是可以促使其向积极型非正式组织转换的。对不服从教育管理、转化难度大的非正式组织应当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予以解体[4]。

(三)注重对“核心人物”的引导与教育。

每一个非正式组织中都有几个关键性的起领导作用的“核心人物”,他们的能力较强,通过各自分工管理好组织内部的大小事务。“核心人物”的言行举止及他们的某些思想观念会对整个组织及成员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工作者应该经常与学校内的非正式组织中的“核心人物”保持联系与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跟他们成为朋友,以便了解更多有关他们的信息,把握他们的组织动态及组织的理念追求。此外,还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教育,促使其成为有品格、有素养的大学生,避免其被不良的思想观念“侵蚀”。并且利用“核心人物”的权威性与号召力,形成群体内良好的精神风貌,进而提高非正式组织内成员的整体素质,协助正式组织为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而不断奋进,为构建和谐的校园增光添彩。

(四)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配合。

高校正式组织在学校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明确的规范与条文约束学生的行为,为高校教学、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的地位与作用不可小觑。但是,大学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这里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及爱好特长。为了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我风采、实现自我价值,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并不断发展是必然的。它为大学生的一系列“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在这里,组织成员不仅找到了感情寄托,而且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同其他成员的交往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性格、能力、缺陷,并以优秀的榜样为“镜”,照见自己的同时,也能不断地“整理”自己,最终实现自我完善。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要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在协调人际关系、联系情感、自我提升、心理慰藉、相互协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9]。

“霍桑实验”实验在80多年前早已经向我们证实了非正式群体存在的重要性,当今高校建设中更要认识到这一点,高校非正式组织是不可或缺的。承认它的存在,合理引导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学生的大学生活、充实他们的心灵,而且会为高校注入新鲜的血液,帮助实现高校教学目标、活跃校园文化,最终实现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理查德.L.达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

[2]杨连俊.对高校非正式组织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J].高教高职研究, 2011 (43) :198-200.

[3]张明艳.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其引导对策[J].科技创新报, 2010 (5) :245.

[4][8]曹国杰.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探析的功能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工作, 2010:55-57.

[5][7]许平.关于高校非正式群体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4) :68-71.

[6]刘玉凤.正确认识非正式群体并发挥其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0 (4) :88-90.

霍桑与他的《红字》 篇7

一、黑暗社会中的探求

《红字》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在1650年前后的波士顿,其居民是1620-1630年间来此定居的第一批移民。他们大都是在英格兰故土受詹姆士一世的迫害而抱着创建人间乐土的理想来新大陆定居的清教徒。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将宗教和法律视同一体,把宗教教条作为法律来制约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生活。如果一个人违反了人们笃信的宗教信条,轻者被人们唾弃和叱责,不被周围的人所接纳,重者审判入狱甚至受绞刑等惩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身自由受到极大的限制,人们生活在充斥着紧张激烈而抑郁枯燥的氛围中。然而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她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另类的气息。书中所述,从海丝特独自承担通奸骂名到她受尽众人侮辱与欺凌,从她识破老齐林渥斯的诡计到鼓励年轻牧师丁梅斯代尔一起出逃,从佩戴在她胸前的象征通奸罪行的红字“A”(Adultery的首字母)到象征高尚纯洁美丽的天使形象的字母“A”(Angle的首字母)的转变,作者霍桑将一个努力探索的灵魂完美地展示给我们,更深刻地刻画出一个向命运之神宣战的叛逆的女性形象。霍桑成功塑造了海丝特·白兰的形象,“她美丽而善良,勇于追求爱情和幸福,在逆境中敢于正视现实,忍辱坚持善行,终于受到人们的尊重,获得道德上的自新。她是美国文学中罕见的坚强妇女形象”。

二、海斯特·白兰的圣经原型

原型批评理论是尝试着确定那些反复出现在作品里的人物、叙事、结构、主题等,目的是为了找出其背后的原型,并用这些原型应用于分析、解释和评价文学作品。原型批评理论有助于人们掌握文学本质从而更好地感受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启迪和震撼。本文将结合女主人公的圣经原型进行分析从而来更透彻地理解霍桑笔下勇敢的女主人公。

《圣经》中的人物原型对霍桑的文学观念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亚当———夏娃”原型。亚当、夏娃及其后代的经历实际上成了基督教观念中整个人类经历的原型,一个从犯罪、堕落到赎罪并获拯救的自我救赎过程。根据弗莱的观点,文学是神话的延续,是神话“位移”的结果。霍桑的小说创作,正是一个巧妙地将亚当、夏娃神话“移植”于他的作品中并赋予新的形式、内容和内涵的过程。可以说,《红字》中的海斯特·白兰实际上是夏娃原型,一个堕落妇人的形象。白兰的物质生活并不贫乏,当清教徒在新大陆建立一个人间天堂时,她被丈夫送到了那里。白兰本可以继续在这一“人间天堂”里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但是她却如夏娃一样偷吃“禁果”,被赶出“天堂”,并被人们唾弃。白兰如夏娃一样,被赶出了天堂,堕入苦境。然而,她没有选择逃避或远走高飞,而是勇敢地留了下来,在郊外一间与世隔绝小茅屋里开始了“殉道”般的漫长赎罪生涯。她默默承受种种不公的待遇,努力用自己的善行弥补罪过,尽她所能去帮助那些能够帮助的人。她的仁爱与日俱增,终于用行动感化了众人,许多妇女去她那里寻求安慰和忠告,在她自我赎罪的过程中她也在探索生存的价值并最终净化了她的灵魂。人们也开始重新认识和解释红字“A”的含义,把它说成是“能力”(Ability)的缩写,甚至有很多人开始相信,它实际上是“天使”(Angel)的缩写。

其次,“替罪羊”原型,“替罪羊”一词源于《圣经》。据记载,因为以色列人罪孽深重,为求得上帝的宽恕,在赎罪节,犹太大祭司将双手放在作为祭品的公山羊头上,向它忏悔以色列人的罪过,表示将人的所有罪过转嫁到羊的身上。然后,将羊赶到无人居住的荒野,或把羊宰杀后献给上帝,让其成为替罪羊。《红字》中白兰的形象恰好也符合“替罪羊”原型的特征。在教权、夫权占统治地位的欧洲,年轻美丽的白兰因包办婚姻而嫁给了年长她许多的阴沉畸形的老医生齐灵窝斯。他们的婚姻极其不幸,白兰从未在年老的丈夫那里获得并感受到爱情。然而当时的清教思想禁锢着她的心灵和行为。在清教社会,只允许男人以婚姻的不和谐为由而提出离婚,女人则没有任何权利主宰自己的命运。在这样大背景下,白兰被丈夫安排,独自一人先来到新英格兰。原本以为这里是一片尚未被玷污的乐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清教徒们所追求的至纯至真的信仰在最初无疑是高尚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误入另一个极端。

三、白兰的回归

从白兰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汲取了霍桑所生活时代的女权主义运动精髓的人物形象:她坚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充满着对人生价值的探求精神,坚持妇女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等。她既有令人称赞的力量和美德,但也有缺点和罪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霍桑的清教观。一方面,他认为罪性在人类中是普遍存在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类似红字“A”的罪之印迹,每个人也都需要获得生命的救赎;另一方面,他也揭示了清教某些不合理的伦理制度给人造成的阴影与伤害,并间接肯定了人的合理的欲望与追求。白兰从一名被人唾弃的通奸者到被人们逐渐接受能给他人帮助的“有能力”的人以及到天使的转变,标志着白兰对自我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探索过程。

要理解霍桑的清教观和体现在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意识,我们应该追溯霍桑时代的政治和宗教背景以及他的家庭背景。当时美国妇女开始发起妇女解放运动,第一次跟男人争夺平等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生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霍桑自然受到影响,况且他的家庭背景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在他年仅4岁的时候,父亲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难,丢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霍桑很同情母亲,母亲的生活环境让他开始思考妇女在这个夫权社会中的边缘地位,这也是他在作品中高度赞扬母爱的部分原因。他把自己对清教的质疑注入到他的女主人公身上,这种质疑和他自己的背景决定了他把白兰描绘成一个独立的对自我价值进行探求的值得同情又值得钦佩的女性。

摘要: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是西方男性笔下少有的一个正面女主人公形象。从此著作问世以来,许多评论者和读者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许多文学评论家曾用女权主义观点,精神分析理论,新批评主义观点来解析这部历世之作。本文将用原型批评的方法来解读霍桑笔下的白兰——一位探求者,并更好地解读红字这部小说。

霍桑《红字》的女性主义解读 篇8

关键词:霍桑,女性主义,解剖

在《红字》一书中,霍桑塑造了一位既勇敢又善良,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女性形象——海丝特·白兰。在这部长篇小说中,霍桑赋予了海丝特四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情人、 妻子、母亲和社会公民。这部小说就是将主人公置于这四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的转换中,成功的构造出了人物的鲜明形象和独特性格。借助海丝特这一形象,作者将女性主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也将从作者对海丝特所赋予的不同角色身份来解读其女性主义精神。

一、妻子

海丝特第一重身份是一个妻子。她的丈夫叫奇灵渥斯。 奇灵渥斯虽是一个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的医生,但是他年老而腐朽,丑陋而佝偻;他的目光犀利而明察秋毫,惯于洞察人内心;他与海丝特的结合并不是因为爱情,而只是出于他追求家庭温暖和个人幸福的一已之私。海丝特忍受着她的不幸的婚姻,后来独自一人被丈夫送往异地,两年中丈夫音讯皆无,谣传他已葬身海底,最终与才貌相当的牧师丁梅斯特尔产生爱情。

作为一名妻子,从传统观念来看,毫无疑问,海丝特是不称职的。因为她与丁梅斯特尔的爱情首先就违背了身为人妻的第一条准则——对丈夫忠贞不渝。设若海丝特仅只与丁梅斯特尔产生爱情,只在精神上“出轨”,而无肉体接触, 那也不算是太不合格,因为毕竟奇灵渥斯与海丝特的差距太大。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与才貌出众的丁梅斯特尔比起来, 年轻貌美的海丝特爱上与之相当丁梅斯特尔也属于情理之中。但是,不仅如此,她还和丁梅斯特尔生了一个孩子,并取名叫“珠儿”。所以不管是在肉体上,还是在精神上,海丝特都是一个不合格的妻子。除此之外,当得知丈夫仍在人世时,她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情人的一边来对抗丈夫:先是为了保护情人而向奇灵渥斯妥协,后又为情人而与丈夫正面冲突,甚至到后来的策划帮助情人逃跑以摆脱丈夫的迫害。这一系列的事件都说明了这一点。

二、情人

在《红字》这部小说中,海丝特所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则是情人的角色。她原本是有夫之妇,但却爱上了牧师丁梅斯特尔,而丁梅斯特尔明知她已为人妻,却终敌不过爱情火焰的烧撩,最终二人结合,生下了珠儿。丁梅斯特尔是海丝特所在的教区的牧师,是海丝特的教长。他是原名毕业于英国一所名牌大学的年轻牧师,他具有雄辩的口才和强烈的宗教热情。也正是他的这份强烈的宗教热情,使得他受宗教的束缚弥重。在看到海丝特遭受迫害时,他并非不想公开仟悔自己的" 罪孽",但他的这种愿望过多地同" 赎罪"' 内省等宗教意识纠缠在一起,因此行动上也只能处处受其羁绊。 他既要受内心的谴责,又要防外界的窥测;他明明有自己的爱,却偏偏要把这种感情视同邪魔。他在痛苦中挣扎了七年, 最终虽然以袒露胸膛上的" 罪恶" 烙印,完成了道德的净化与灵魂的飞升,但他始终没再气承认自己爱的正当,更谈不到与旧的精神体系彻底决裂,与海丝特相比,似乎更加映衬出后者的高大。

在传统的思想中,女性经常是胆小、柔弱的,女子总是依附着男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曾有把男性比喻成磐石, 把女性比喻成蒲苇。磐石意味着坚硬,不转移,蒲苇意味着坚韧。而在这里,海丝特不仅具有蒲苇坚韧,更具有磐石的坚硬。她不是遇到困难就躲在情人怀中的依人小鸟,而是敢于担当、可以在暴风雨中翱翔的雨燕。在她的面前,丁梅斯特尔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和微末。他不敢承认自己爱的正当, 更谈不到与旧的精神体系彻底决裂。作为一个男人,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人遭受万人辱骂而不敢吭声,他要依附女人的保护才能够保留住那份所谓的“崇高的职业”和教民的 “尊重”。在这里,女性不仅摆脱了男性的附庸地位,更超越了男性,在霍桑笔下,那片蔚蓝的天空,是由女人撑起来的。

三、母亲

对于珠儿,我想海丝特是复杂的。首先我认为海丝特应该是恨珠儿的,因为若是当初没有怀上珠儿,若是没有珠儿的出世,那么她与丁梅斯特尔的恋情永远也不会曝光,更不会遭受到那么多鄙弃和侮辱。而另一方面,她也离不开珠儿。 在被世人判处了“通奸”罪后,她不敢再和丁梅斯特尔来往, 而世俗也向她关闭了大门,所以此时,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精神上,她都是孤立的,隔绝的。陪伴在她身边的只有那个使她暴露的孩子。当总督要把珠儿带走时,海丝特发出了最的坚决的回击。" 上帝给了我这个孩子! " 她大声说道。 " 他把她给了我是为了补偿你们从我手中夺走的一切。她是我的幸福!——也分毫不爽地是我的折磨!是珠儿叫我还活在世上!也是珠儿叫我受着惩罚!你们看见没有?她就是红字,只不过能够受到喜爱,因此也具有千万倍的力量来报应我的罪孽!你们带走她!我情愿先死给你们看! "

母性是女性的天性。它集中表现为对子女、对后代的哺育与疼爱。它超越世俗,超脱功利。于一个母亲而言,孩子既是苦难,也是幸福。有了孩子,意味着多了份责任,增了份负担,但同时也有了份甜蜜和寄托。虽说男人也爱孩子, 但是这份爱远不及母亲来的深沉。作为女性主义精神重要内涵之一的母性,在海丝特身上表现得淋漓(下接第289页)尽致。

四、社会公民

海丝特在那里受尽了折磨,但是她并没有因此就仇视和报复社会,而是仍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她除了用双手一丝不苟的劳作,为她自已和小珠儿挣得每日的面包外,对分享世上的特权连最卑微的要求都从不提出;反之, 一有施惠于人的机会,她立即承认她与人类的姊妹之情。对于穷苦人的每一种需要,她比谁都快地就提供了她菲薄的支援;尽管那些心肠狠毒的穷人对她定期送到门口的食物或她用本可刺绣王袍的手指做成的衣物,竟会反唇相讥。在镇上蔓延瘟疫的时候,谁也没有海丝特那样忘我地献身。每逢灾难,无论是普遍的还是个人的,这个为社会所摒弃的人,都会马上挺身而出。她来到愁云紧锁的家庭,并非作为客人, 而是作为理应到来的亲人……”

海丝特的迷人,不仅在于她的外表,更在于她那颗永不屈服和包容万物的心。在世间,海丝特所遭遇的是毫无公理可言的:追逐爱情,却遭人唾弃;教育女儿,遭官方干预; 即便行善,也受到众人怀疑。海丝特受尽了苦难和折磨,受尽了凌辱和欺压,但是对于这个世界,她不卑不亢,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己正当权利:即使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她依然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爱情的正当性;当官方要报珠儿从她身边带走时,她敢于坚决的喊出“我绝不会放弃她的!”声音……另外,无论自己的遭遇是如何的不合理,她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无论人家如何对待她,她总是能够全心的包容别人。正是由于她的那种包容万物的精神,最终使得 “那红字不再是引起世人嘲笑和毒骂的耻辱烙印,却变成了一种引人哀伤,令人望面生畏又起敬的标志。”海丝特的这种不卑不亢,包容万物的精神,正是霍桑极力表现的女性主义精神。

五、结语

霍桑实验 篇9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教师参与 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22-02

课程阶段:11周课程的第8周,周上课时间25小时。

观摩地点:霍桑英语中心。

课程类型:国际英语考试系统(IELTS)准备课程。

学习者分析:

班级里有15名学生,包括七名中国学生,3名日本学生,3名印度尼西亚学生和2名越南学生。其中男性学生7人。学生的年龄为16岁到29岁,绝大部分在22岁左右。所有学生在过去的雅思考试中至少得到过6分,也就是说他们对英语有较好的掌握,但还存在一些用词不准确,不恰当或是词汇误解问题。他们能够使用和理解相对复杂的英语,特别是在所熟悉的场景中。大多数人参加此课程的目的是在雅思考试中得到更高的分数,以进入墨尔本大学学习。

教师分析:

她的教龄已超过二十年。最近几年,她的主要教学科研领域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她在移民到澳大利亚之前在英国取得了文学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学位。她曾经担任过澳大利亚地区的雅思考官。她的教学理念是教育不是只为考试服务的。她认为她向这些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教授英语,是为了帮助他们掌握一门交流沟通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通过进入大学的英语考试。而通过英语考试这个环节,对于检验和督促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是必要的。

课程主要步骤以时间划分如下。

1 9:00—9:15对作业的反馈

一天的课程开始。上午的第一项任务是教师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方式是随意的聊天。作业内容是让学生和五个英语为母语的当地人对话。学生可以在公交车上,街道上,商店里,甚至通过电话客服完成这项作业。在课堂上,教师问及学生这五个对话的话题,内容和他们在进行话题时的感受。学生的反馈表明话题内容很丰富,大部分和日常生活有关,如问路,买东西,或通过电话询问银行服务。一个学生说他和他的房东的谈话内容是夸奖她的宠物犬。教师告诉学生在澳大利亚,人们最喜欢的话题之一就是宠物,他们很高兴别人夸奖自己的宠物。然后,她讲了一个故事来证明人们对狗的宠爱:一个饭馆每年都会找一天提供免费的食物和饮料并邀请附近的人们惠顾。每一张桌子都标明来客的姓名。最有意思的就是那些像“卢卡的爸爸”或者“鲍比的妈妈”这样的名片—— 用狗的名字来代表它的主人!人们在聚会上都很开心。這个故事让学生感到非常快乐。在学生讲述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时,老师一旦发现学生的语句中有明显错误,就会示意其停止,然后重复错误的句子直到学生意识到错误所在并更改过来。还有一些学生反馈到他们说的很少,因为他们害羞或是缺乏在公共场合说英语的信心。教师鼓励他们勇敢地讲英语。但这还是学生的一个普遍问题。

这样的作业是对英语口语的非常好的训练,活泼的形式也能够吸引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交流能力。但是对语言环境有所要求。

2 9:15—9:30两个学生之间的对话

上周已经给了本周的讨论话题,“艺术”。学生应找一篇和艺术相关的文章,概括其内容,然后向另一名同学讲述,让两个人对彼此的话题内容有所了解。每个人要向搭档提出两个问题来测试搭档是否理解了故事内容。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但要尽量形成异国学生组合,这样能够避免他们使用自己的母语。学生还被鼓励和异性同学结为一组。当学生进行活动时,教室里回荡着轻音乐来活跃气氛。音乐停止标志着活动的结束。教师对每一组都给予关注,一方面获取一些讨论信息,另一方面表示她的参与。

每组学生都集中精力于介绍自己的话题内容和获取别人话题的内容。轻音乐为这个活动营造了友好欢快的气氛,所有学生都很放松。通过对他们反馈的分析,学生不再觉得这样的活动枯燥,因为每组中的两个学生文化背景和性别都不同,所以他们更加积极地完成活动。

3 9:30—10:30

教师拿出一篇短文,文章内容是有关泰迪熊的演变。她从文章中挑出一些词汇如:世纪、初、泰迪熊、额头、嘴、四肢、真的熊、发展、婴儿、一般、科学家、好奇的、演变、孩子、不同年龄、选择、婴儿脸、成人的特点、问、玩、睡觉、显示、愿望、照顾等。教师把这些词写在纸上。学生被分为几组,每一组派一位同学在教师那里看这些词,然后尽量把他们记下来。每组的其他同学也轮流这样做,最后他们一起分享各自的记忆来把单词补全。小的竞赛在组之间展开。在这之后,教师把这些词汇展示出来,学生利用这些词试着把故事构思出来。每组都完成之后,每组由一位组员向全班把故事讲出来。最好的一个得到一个小的泰迪熊奖励。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二十岁以上,他们还是很喜欢这个活动,因为他们都想起了儿时的记忆。之后,学生开始听这一段故事的录音资料,听两遍。教师再把文章写在白板上,学生们读上几遍之后,教师擦去其中几个词,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同时填上这些词。就这样,越来越多的词被擦去,学生们根据记忆填上越来越多的词。最后,学生几乎可以背下这个段落。

这个训练结合了词汇、听力、写作和口语技能的训练。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首先,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记下一些单词,随后,他们需要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个合理的故事,然后,他们需要组织语言来完成一段表达,还要集中精力根据录音来掌握故事信息。这样的综合任务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富有挑战性的。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自主地完成教学任务。他们既喜欢创造出故事,又愿意听着录音找到故事的真相。学生也愿意听到其他同学新奇的想法,而当他们带着好奇心来听故事原版时,这种听力训练的效果也要好于一般的听力练习。但是,这种活动方式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

4 10:40—11:10寫作

雅思考试中的一则写作题是这堂课的题目,是一个图表题。在前十分钟里,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图表中的所有内容,确保学生不要落下重要信息。剩下的时间里,教师提供好的句型和词汇供学生参考。写作时间和考试中的时间是一样的,这样每一次写作练习都是真实考试的演练。

5 11:10—11:15

在紧张的考试之后,是有趣的词汇游戏,这是这次观摩中非常有意思的一部分。教师在白板上画出十一条简单的短线,每一条线象征词汇“immediately”的一个字母,而学生不认识这个单词。学生们争先恐后说出他们认为这个单词含有的一个字母,如果猜错一次,一幅小人被绞死的简笔画就被划出一笔。在教师完成图画之前,如果这个未知词被猜出,学生赢,反之,随着简笔画的完成,画中的小人就会死去。随着图画即将完成,学生们越来越渴望猜到正确的答案。事实证明,参与的学生都觉得游戏内容很有趣味。

6 11:15—12:00机房活动

机房有安装了英语教学软件的电脑。在学生电脑的屏幕上,一篇文章所有词汇的填空被呈现出来。教师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如何制作巧克力。学生要填入他们认为会在文章中出现的单词。大部分学生先输入“a”、“the”、“cream”这些肯定会出现在文章中的单词。一旦学生输入单词,这个词出现在所有对应的位置。几分钟以后教师把文章阅读一遍让学生凭借记忆来获取更多的词,几遍反复之后,一篇完整的段落出现了。这样的电脑辅助听力练习与以往的方式有很大不同。

此时经过几个小时的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已经感到疲劳了,这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因为学生此时更不容易集中在所学内容上,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感觉到很难再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任务上,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再继续学习下去。电脑辅助的教学减少了长时间学习的副作用,因为它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但是一些成年学生看起来对这个软件并不感兴趣,他们觉得没有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机房控制整个班级对教师来说是困难的事,由于上网方便,一些学生开始玩电脑游戏或者上网聊天。

7 结论

这三个小时的英语课进展比较顺利,尽管绝大部分学生是成年学习者,但他们只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是很容易被教师影响和鼓舞的,再加上雅思考试的压力,他们有学习的动力。总体来说,课程的成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上课前精心设计各种活动,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和学生在一起相处几个小时。

(2)教师具备很高的英语应用能力。

(3)教师的授课非常生动、语言幽默、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她经常称呼学生“My boy”,这拉近了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她和课堂里的每个学生保持眼神交流,眼神还被用来表示她对一个答案的肯定或者否定,课堂气氛始终非常友好。

(4)教师运用各种课堂形式进行教学,如:个人演讲、小组活动、竞赛等,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5)运用多种资源包括听力材料、图画、音乐和电脑。

(6)尽管这门课程是雅思备考课,教师却并没有仅仅聚焦在大量考前练习题上,而是设计了很多实用的课堂活动,这些活动综合了各种语言技能的训练。

在观摩之前,我想雅思考试的预备课程一定有大量的练习,但是在上午的课程中只有写作部分是和雅思考试紧密相连的,其次大部分时间都是小组活动,教师通过设计综合性的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显而易见的是,小组活动的方式也有一些缺点:一些学生不够自律没有压力,因此不像其他学生那样活跃,还有一些学生习惯了强制的方法,例如班级测验,这就导致教师的精心设计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班级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年龄和性格,他们有各自的学习习惯,教师必须深入的研究才能设计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案,一定的强制方案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课堂小测验。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该牢记的一点是,这些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Griff Griffith.如何开展个性化课堂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Bruce,B.and A.Rubin.Electronic quills:A situated evaluation of using computers for writing in classrooms[M]. S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1992.

试分析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篇10

一、“霍桑效应”的具体概念

所谓“霍桑效应 (Hawthorne Effect) ”亦称作“霍索恩效应”, 具体是指被观察者因为意识到自身受到了外界的关注而下意识地改变自身的一种行为倾向。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在1924年至1933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中提出的。一开始的实验是通过对工资薪水、作息时间、室内照明、温度和湿度等进行有目的地控制, 观察员工们的工作表现, 进而研究工厂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工厂里的工作条件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联系。“霍桑”正是当时作为实验对象的一家工厂的名字。但是, 研究人员很快发现, 不管怎么改变控制条件, 员工们的业绩都在持续上升。对此, 乔治·埃尔顿·梅奥和其他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工厂员工感觉到了研究实验的存在,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保持住了业绩的上升趋势。

“霍桑效应”虽然起源于一场心理学的科学实验, 但是“霍桑效应”并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实际上, “霍桑效应”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存在于所有的社会领域。而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更是一种常见到很难完全消除的现象。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霍桑效应”是一种受访者的伪装心理, 具体是指接受采访的对象在接收新闻采访的现场, 因为记者、摄像机、灯光或者话筒等存在而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这件事, 有意或无意地对采访内容进行夸大或隐瞒的伪装现象。例如, 做户外调查的新闻采访时, 如果记者携带的是微型摄影机, 混迹在人群中, 那么人们会较为坦诚而直接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如果有摄影师扛着摄影机跟在接着身后, 记者拿着话筒到处找人采访的话, 就会出现有趣的情形:有人远远看到记者走过来了转身就走, 有人笑嘻嘻地迎上来接受采访, 有人在回答问题时磕磕巴巴地说不清楚, 有人红着脸礼貌地摇手拒绝……而这些截然不同的表现, 都是“霍桑效应”在群众心里产生的影响。

二、新闻采访中“霍桑效应”的成因与影响

(1) 采访中出现“霍桑效应”的原因。人对自我的认知分四个不同的层面:开放区域的自我是自己和他人都能轻易认识到的自我, 盲目区域是他人认识到了而自己没有自觉的自我, 秘密区域是自己知道但没有向他人表露过的自我, 未知区域则是自己和他人都还没有认识到的自我。记者对受访者的认识达不到未知区域那么高的层次, 无法触及牵涉到隐私的秘密区域, 所以就只能开发开放区域, 认识盲目区域了。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源头和起点, 具体是指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信息而对受采访的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和记录。大多数时候的新闻采访都是以记者提问, 受访者回答和解释的模式来进行的。简单说来, 采访就是记者对受访人员和其它客观事物的认识行为。新闻采访的认识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认识活动最大的不同就是认识双方的地位不同。在日常生活中, 被认识的一方往往是自然而坦诚的, 如果拒绝被认识, 可以直接避而不谈甚至避而不见, 但是在新闻的采访现场, 受访者面对的记者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 作为媒体代言人而存在的。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 记者和受访者是暂时建立起来的认识关系。受访者会对摄像镜头和记者提出的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 潜意识里就会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或者隐藏一部分, 这是新闻采访中相当常见的一种客观现象。

(2) “霍桑效应”对新闻采访的影响。“霍桑效应”本身是中性的一种社会现象, 不具有好坏的性质。在工厂生产中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在上层管理的工作中也是管理者们经常用到的手段, 即便是在媒体界, “霍桑效应”也能帮助艺人在荧幕上展现出最美好的一面。但在追求真实的新闻界, “霍桑效应”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下面主要列举两个最主要的负面效应。其一, “霍桑效应”会造成新闻采访的失真和失实。受访者, 特别是注重塑造良好公众形象的受访者, 会在采访中伪装成与实际不符的形象, 甚至向记者提供虚假的消息和材料。这就直接导致了整段采访脱离实际的虚假性。如果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注意受访者的表情和情绪, 过分相信被采访的对象, 片面肤浅地完成采访;在采访结束后不将获取的信息与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和求证, 人云亦云, 就会直接导致收获的信息内容严重脱离实际, 浪费掉花费在整个采访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使电视机上的新闻采访充斥着虚假的信息。其二, “霍桑效应”稍微严重一点就会让受访者产生极强的警惕性或者畏惧心理, 在采访过程中对记者的提问三缄其口, 以不合作的态度熬过采访时间, 甚至直接拒绝采访, 躲避记者和其它来自外界的探究目光。或者说话结巴, 吞吞吐吐地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 答非所问注意力没办法集中在记者的提问上, 而是目光躲闪, 试图躲避记者和其它来自外界的询问目光。这就增加了电视新闻采访的难度, 拖慢新闻采访的进程。

三、规避“霍桑效应”负面影响的措施

(1) 记者要树立起三种意识。1) 平视意识。记者这门职业, 上至国家元首和专家名流, 下到工农商贩的平头百姓, 都会有所接触。平视意识就是要求记者在面临强大之人时无所畏惧, 在面对弱小之人时没有轻视, 一视同仁地用受访者的身份看待接受采访的人。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可以帮助受访者缓解“霍桑效应”的心理。2) 求证意识。求证意识也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学里对记者要求的“把关人”意识。具体说来, 就是不能听什么就信什么。在采访之前, 记者应该对受访对象有一个宏观的调查和了解, 在采访过程中对受访者的表现和回答要用公正客观的判断来进行甄别, 剔除受访者刻意为之的伪装行为和蓄意提供的虚假材料。3) 场所意识。场所意识是指记者在选择采访场所的时候, 综合考虑受访者的身份、特长、爱好和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选择一个适合采访对象的采访场所。例如, 在后台采访艺人, 在教室采访教师, 在演讲台上采访政客, 在饲养场里采访饲养员……这样有助于营造出较为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 便于受访者放松身心, 坦诚相待。

(2) 记者可以采取特殊的采访方式。1) 勾推采访法。勾推法最先是应用于对犯人进行审讯的案件审理, 即不问原告、被告, 转而先向原告和被告身边的人提问来了解案情。新闻采访中的勾推法就是在采访开始时先不向受访者提问, 转而询问受访者的身边人。这样既能让记者先对受访者进行现场观察, 了解到一些旁人的看法, 又能帮助受访者缓解紧张的情绪, 放松下来。2) 隐性采访法。这种采访法是指用偷拍和暗访的方式来进行采访, 也是目前新闻界唯一一种可以完全消除“霍桑效应”的采访方式。但是由于其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伦理问题, 实际应用面并不广, 主要用来打击违法犯罪和曝光社会丑恶现象。3) 非言语信息采访法。这种采访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记者通过语言之外的传达方式来从受访对象那里获取新闻信息。二是指记者对受访者非言语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来获取新闻信息。这样的采访法可以规避掉受访对象内心的“霍桑效应”作用, 但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具备较高的信息搜集能力。

(3) 反利用“霍桑效应”。当受访对象对记者抱持极高的警惕心并且不愿意合作的时候, 记者可以利用对象“霍桑效应”的心理, 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是受访者接受采访。对于情绪激动, 总是用语言来拒绝采访的对象, 记者可以使用“激将法”来刺激受访者, 用直接触及要害的提问, 让对方在情急之下将真相脱口而出, 达到采访的目的。对于闭口不言, 用沉默与不合作的态度来拒绝采访的对象, 记者要“攻心为上”。先顾左右而言他地岔开话题或者先投其所好地聊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总之要让对方放松戒备, 博得对方的好感, 从而让采访能够继续进行。对于软硬不吃, “段位”较高的受访者, 记者不妨试试“咬住不放”的战术, 对问题的重心紧追不舍, 连续性抛出同一中心的问题, 强迫受访者直面采访。

四、结束语

“霍桑效应”是新闻媒体界中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对新闻采访具有许多负面的不良影响。要想尽量规避掉“霍桑效应”, 新闻记者就要树立起平视意识、求证意识和场所意识, 帮助受访者缓解“霍桑效应”的心理作用。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采访方式:勾推采访法、隐形性采访法和非言语信息采访法等, 都是有效规避“霍桑效应”的应对措施。

摘要:本文以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为研究对象, 详细分析了新闻采访中出现“霍桑效应”的原因和影响, 具体地探讨了新闻采访中“霍桑效应”的规避措施, 以期为新闻采访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新闻采访,霍桑效应

参考文献

[1]吴洽兵.眼见并不为实——谈电视新闻中的隐性失实[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 (02) .

上一篇:货币的相对价值下一篇: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