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警(共9篇)
中国海警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局, 简称“中国海警” (China Coast-Guard) , 是根据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要求, 按照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方案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组建的全新机构。鉴于目前我国东海、南海争议区冲突不断的严峻形势, 中国海警如何履行职能, 如何面对现实挑战在争议区开展维权执法活动, 以及如何在争议区油气开发的具体环节中实现维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争议区维权执法的现实困境分析
在组建中国海警局之前, 我国海洋维权执法职能主要由海监、渔政等多个部门的海上执法队伍共同承担, 海上维权执法形式主要包括:在争议区海域开展定期维权巡航执法活动;对进入争议区的外国海洋监视船、导弹测量船、电子侦察船、海警船、军舰和军用飞机等维权目标进行搜索、监视、取证与喊话驱逐;对在争议区进行非法油气开采的外国平台进行搜索及监视取证, 同时进行喊话, 要求对方报告平台信息和油气开采情况;以及对争议区本国油气开采平台周边海域进行巡护执法, 为本国海上开发作业组织专项护航等。然而, 目前争议区的严峻形势对新生的中国海警带来巨大挑战, 现有的维权执法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局势的需要, 其具体困境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争议区缺乏实际管控。
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 在我国所主张的近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中, 与周边国家存在海域划界问题的争议区面积就达120万平方千米。在东海, 我国钓鱼岛被日本实际控制;在南沙群岛, 包括台湾地区控制的太平岛在内, 我国仅控制着9个岛礁, 其余大部分岛屿都不在我国实际控制之中, 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抢占我国南海岛礁约50个。并在这些岛礁附近海域非法设立油气开采平台, 对我国油气资源进行疯狂掠夺性开发, 严重侵害了我国的主权、海洋权益和经济利益。
(二) 外国侵权事件与军事测量活动频发。由于争议海域宽广, 地理位置的特殊以及所涉及的国家众多, 使得外国科研船、军事测量船、钻进船等未经中国批准或者不按照批准的条件在我国管辖海域进行非法作业与非法军事测量活动等侵犯我海洋权益的事件时常发生;同时, 我国的海洋科学调查船正常的海上科研调查活动受到周边国家公务船和海军的非法阻挠、拦截、干扰和无理“抗议”事件也时有发生。
(三) 现有执法手段不足。
争议区内, 受外国实际控制的部分岛礁拥有小规模驻军和建有军事防御工事。此外, 外国海军军舰时常在外国油气平台作业海域巡护以及为外国公务船在争议区进行非法测量勘测的活动进行护航。相较而言, 我国原有的海上执法队伍执法手段比较单一, 武装执法配备不足, 面对具有军事武装力量的维权目标时不具备武装威慑力。在缺少本国海军巡护及武装力量支持的情况下, 海洋维权执法的难度巨大。
二、争议区国际维权执法经验分析
(一) 海洋执法模式分析。
当前, 国际现行的海洋执法模式主要包括专业执法和综合执法两类。专业执法是指将海洋执法分散由不同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 每个部门掌握自己专业的执法权。同时, 各部门都拥有各自的执法力量和队伍。综合执法模式, 也可以称为集中型执法,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有专职、高效的国家海洋管理机构, 海洋管理职能覆盖海洋管理的各个方面;有较为系统和完备的国家海洋法律法规及海洋政策为执法依据;同时拥有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者的区别:从立法模式的角度来看, 后者立法相对统一、系统和完备, 执法依据和职责权限更加明确;从机构设置的角度看, 专业执法模式导致了海洋执法权力的分散, 领域的局限还造成了执法资源的浪费, 遇突发事件时协调存在难度等问题。综合执法模式机构设置相对集中精简, 保证了海洋执法权力分配的统一和执法的高效率;从执法主体职能分配的方面看, 专业执法模式可能造成执法领域重叠或执法领域空白的情况出现, 而综合执法模式海洋执法权力统归一体, 责无旁贷;从执法人员配备的角度看, 二者也存在区别, 综合执法模式对海洋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总的来说, 综合执法模式显然是对专业执法模式的一种发展和优化, 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综合不同海洋执法主体的职权于一体行使, 使海洋执法更具高效性, 同时降低了执法成本, 避免了执法领域的重叠和空白, 更具全局意识。从争议区维权执法的现实考虑, 综合执法模式也更加适合于争议区这样的复杂环境。
(二) 维权执法主体分析。
世界海洋国家都拥有各自的海上执法队伍。根据海上执法队伍的性质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 海洋警备队型 (美国海岸警卫队、日本海上保安厅) ;第二, 警察组织型 (韩国海洋警察厅、阿根廷海洋警察) ;第三, 军人组织型 (俄罗斯边境警备队) [2]。
美国海岸警卫队 (U.S.Coast Guard) 作为美国五大武装力量之一也是美国海洋唯一的综合执法机构, 是为了维护美国永久的海洋利益而设立的。它将自己定位成“军事的、多功能的、海事性质的一个机构”。“军事性”是由美国法律所规定并明确了其在进行海洋执法时具有专业化的军事武装力量;“多功能性”则体现在它的综合执法能力上;“海事性质”则说明美国海岸警卫队是集民事执法与军事武装于一身的海上武装力量, 具有民事和军事双重属性[3]。
日本在战后长期实行分散的海洋管理模式, 但是却建有完备的海洋执法机构。即:日本海上保安厅 (Japan Coast-Guard) 。虽然日本《海上保安厅法》第25条规定, 日本海上保安厅不是军事组织, 但是作为日本海上准防卫体制和海上武装力量的一部分, 其从建立之初一直在仿效美国的海岸警卫队, 而性质也越来越接近“海岸警备队”。目前, 日本海上保安厅与海上自卫队正在着手制定“共同应对手册”, 以加强情报联络体制及进行合作训练。
韩国的海上执法队伍属于海洋执法队伍组织性质的警察组织型———韩国海洋警察厅 (Korea Coast Guard) 。韩国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海洋执法管理体制, 由韩国海洋警察厅实行海洋统一执法、垂直领导、警察体制,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在人员编制上, 韩国海警包括战斗警员和普通警察, 战警实行现役制且所有警员都必须经过海警学校的专业培训方可上岗。
在俄罗斯, 行使海洋执法权利的机构是联邦边防局及其海洋执法队伍, 较之其他国家的不同点在于, 联邦边防局是国家军事部门, 因此, 其海洋执法队伍———联邦边境警备队具有军人组织的性质和特点。俄罗斯目前也在积极筹备建设海岸警卫队, 根据《2020年海洋学说》, 俄罗斯联邦海岸警卫队数是国家海军的后备力量。同时该学说对俄罗斯海军作为海洋执法主体力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海军力量被纳入国家统一的海洋体系之中。综上可以看出, 世界主要海洋大国的海洋执法主体一般都具有警察组织、军事组织或准军事组织的性质, 这也就意味着在进行海上执法时执法队伍有绝对武装力量的保障。
(三) 争议区国际执法实践分析。
1. 事件一:
韩日独岛争端。独岛是一座位于日本海南部的火山岛, 曾在附近海域勘探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多年来韩、日两国为该岛归属权不断发生摩擦。目前, 独岛由韩国方面实际控制, 韩国对独岛及其附近海域的维权方式多种多样, 就维权执法方面来看, 韩国海洋警察厅自2005年开始在独岛附近海域配置500吨级、1, 000吨级和5, 000吨级的警备舰艇各一艘, 同时韩国海军出动P3C巡逻飞机监视在独岛附近海域游弋的日本巡视船, 对接近独岛及海域的日本船只和飞机发出警告并启用战斗机紧急升空进行驱赶。强化对独岛及附近12海里的警戒巡逻和有效控制。此外, 以韩国海洋警察厅执法力量为主会同海军在独岛附近海域举行了数次防御性演习, 展示捍卫独岛的决心[4]。
2. 事件二:
中韩苏岩礁争端。苏岩礁是中国东海上的一个礁石, 位于江苏南通和上海崇明岛以东约150海里, 距离中国舟山群岛最东侧的童岛132海里, 处于中国东海大陆架上, 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 属于中国领土。韩国为了拓展海洋专属经济区, 将苏岩礁非法命名为离於岛。目前, 韩国政府已将其视为海外领土的延伸, 并于2006年9月21日由韩国海洋警察厅在苏岩礁上悬挂韩国国旗, 宣布对其拥有主权。韩国政府对苏岩礁归属问题的态度十分强硬, 在附近海域开展资源勘探的同时也经常派出飞机和舰艇进行巡视, 援引韩国《朝鲜日报》声称, 韩国政府在中韩苏岩礁问题上制定的计划是:如果中国派遣海监船, 韩国就以海警舰艇应对;如果中国派海军舰艇, 韩国也将派海军舰艇回应。
3. 事件三:
日俄北方四岛争端。日本的北方四岛, 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北海道岛东北面。二战日本投降后, 当时的苏联依据雅尔塔协定宣布拥有该地领土, 目前, 该地区有俄罗斯实际控制, 称之为南千岛群岛。俄罗斯从来没有放松对该争议区域的海上执法, 且执法手段更是雷霆和暴力, 早在2006年8月16日俄罗斯联邦边境巡逻艇向争议区的日本渔船鸣枪示警, 并且击中一个渔民的头部致死, 成为该争议地区的第一位牺牲者, 引起了日本国内舆论的哗然。随后, 时常有误入北方四岛海域的日方渔船遭到俄罗斯边境警备队执法武装力量的警告射击, 日本对此几乎是无计可施、处处被动。
通过对争议区执法实践的分析可以发现, 在争议区具有高效、强力执法水平的国家其执法机构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强烈的海洋维权意识。海洋维权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 需要的是果敢的维权行动来守护。第二, 明确的维权目标。对争议区主权所有的明确, 这是不容侵犯的原则。第三, 强大的海上执法力量。训练有素的执法队伍和精良的武器装备是海洋执法的成功保障。第四, 高效的组织指挥。争议区海洋维权执法仅仅靠几支执法队伍是不可能完成的, 往往需要与海军等部门进行联合协作, 考验执法队伍的组织指挥能力。
三、中国海警在争议区油气开发环节的维权执法
世界涉海国家之所以大力投入在争议区的维权执法力量, 从本质上说是对国家领土主权的宣示和捍卫, 而其现实意义在于, 控制和开发争议区所存在的大量经济资源以实现各国的海洋权益。以中国南海为例, 南海海域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这使得南海周边国家对这一地区的的主权归属存在着广泛的争议。而实际情况是, 南海周边国家通过军事驻扎等各种手段和方式实际控制着争议区的多数岛礁, 同时将附近海域油气开采权通过招标的方式交予区域外大国油气公司, 进行掠夺性的联合开采。因此, 对于中国海监在争议区进行油气开发的维权执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如何在争议区遏制外国油气公司的非法开采。另一方面, 如何保障本国在争议区油气开发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 如何在争议区遏制外国油气公司的非法开采。
一是必须明确外国油气公司在争议区的具体勘探开发地点。以南海争议区为例, 目前, 各国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呈现出一种四周包围中央之势, 已经开采出油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越南和马来西亚的东侧、印尼和文莱的北侧、菲律宾的西侧, 以及我国的南海北部,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 这些油气勘探开发地区临近各国海岸线并非处于南海争议区腹地。二是必须清楚外国油气公司在争议区进行石油开采的手段和模式。从南海周边国家来看, 受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资金实力的约束, 南海周边国家的南海油气开发基本由区域外国际石油巨头主导, 各国采取PSC (产量分成合同) 合作开发模式进行勘探开发。具体来说就是南海周边国家以资源国的身份资源出资, 外国石油公司负责具体的勘探开发活动并承担风险, 收回成本后, 双方按既定比例进行利益分成。三是需要对外国油气公司在争议区的石油开采平台以及石油运输船舶的维护, 开采平台的物资供给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目前, 外国油气公司争议区海上开采平台的维护一般由资源国的维权执法部门负责, 石油运输也受到资源国的巡航保护, 对于石油开采所需的物资供给一般由本国和资源国共同承担。
综上所述, 我国海警局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在争议区遏制外国油气公司的非法开采:第一, 建立对争议区全海域、常态化、值守型的巡航执法系统, 并且与海军在南海常态化战备巡逻以及远洋训练有效结合, 强化对争议区的监控巡逻以对外国油气公司造成局势上的压力[5]。第二, 我国海警在争议区应充分行使登临权及紧追权等执法权力, 对争议区内的外国油气运输船舶、供给船舶要求停船接受检查或者直接驱离争议海域, 干扰和限制外国油气公司的非法开采作业。第三, 必要时通过破坏外国油气平台的海底电缆设备等措施中断外国石油公司的非法开采作业。
(二) 如何保障本国在争议区油气开发活动的顺利进行。
从分析影响我国在争议区油气开发顺利进行的因素入手, 我国在争议区的油气开发活动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 深水作业的技术能力。
随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海洋石油981”石油勘探平台在南海海域的首钻成功, 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也证明了我国初步具备争议区深海勘探开采作业的技术能力和实力。在乐观的同时, 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在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油气公司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将继续实行合作开发。
2. 远洋作业的供给保障。
我国海岸线与南海最远距离有3, 000多公里, 争议区的油气开发对人力物力供给保障的需要是一道难题, 这就要求我国海上维权执法队伍协同海军部门等各方面通过制定系统的护航制度, 保障我国争议区海上油气作业的人员物资供给。
3. 争议区外国舰船的骚扰破坏。
针对外国舰船的骚扰破坏。第一, 在履行正常的巡航执法职责的同时扩大我国海上执法队伍的执法权限, 允许我国海上执法队伍根据现场情况对外国骚扰船只采取“撞船拦截”, “威慑射击”等措施, 对于破坏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平台的船只或飞机, 我国海上执法队伍可以配合海军进行现场驱离或控制。第二, 我国海上执法队伍应定期配合海军进行海洋维权执法的实战演练, 演练内容可以包含我国石油运输船舶和供给船舶遭到外国舰船的袭扰、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平台遭到外国武装力量的破坏等, 以积累实战经验预防突发事件。第三, 我国海上执法队伍应就争议区可能出现的影响我国油气开采活动顺利进行的安全威胁和突发事件作系统的研究, 制定相应的应急对策。
四、结语
中国海警局的成立是我国海洋维权执法迈出的全新一步, 是我国海洋史上的重要一页。同时也应看到, 中国海警还很年轻, 各方力量的整合尚未结束, 无论是从法律体系、运行机制的建设与完善还是从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现争议区内的维权执法无疑是新生的中国海警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与考验。实现争议区维权执法的总方针应是“继承、吸收与发展”, 继承与整合原有执法经验和执法力量, 吸收与借鉴国际实践的有益经验, 最后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适用于现实和国情需要的争议区维权执法模式。总之, 争议区内维权执法的实现必将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国家利益。
摘要:近年来, 东海和南海争议区内的冲突不断升级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我国海洋维权执法形势严峻, 新生的中国海警能否经受住现实的挑战还有待实际的检验。本文从分析争议区维权执法的现实困境入手, 通过对争议区国际维权执法实践的分析与归纳, 试图为完善我国争议区内的维权执法模式提供经验借鉴, 以及探寻中国海警在争议区油气开发的具体环节中该如何开展维权执法行动。
关键词:中国海警,争议区,海洋维权执法
参考文献
[1]谢澍.论美、英两国海上执法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D].华东政法大学, 2011
[2]韩京云.韩国海洋执法体制制度及管理力量[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8:2
[3]何学明.王华民.美国海上安全与海岸警卫战略思想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9:3~4
[4]张有份.刘振东.郁志荣.从韩日独岛之争看我东海海洋维权[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6, 6
[5]黄子娟.中国海监与海军可在南海相互配合维权[EB/OL].新民网: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3/04/28/20001581.html.2013, 4 (28)
非凡海警,非常任务 篇2
海洋资源保护
很多国家都有着广阔的海域,海洋里物产丰富,如鱼类、矿产都是很多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但这些资源经常面临被掠夺或恶意毁坏的危险。保护海洋资源也成为海警的重要任务。
事件直击——冰岛鳕鱼战争
冰岛四面临海,盛产西方人爱吃的鳕鱼。从1958年开始,这里的鳕鱼屡屡遭到英国人的大肆捕捞,冰岛海警忧心忡忡。当时,英国船队装备精良,为拖网渔船护航的是英国皇家海军,仅舰艇就有37艘。相比之下,冰岛海警势单力薄,只有老旧的土炮舰,但是为了保护日渐枯竭的鳕鱼资源,勇敢的海警们毅然向英军宣战,割断渔网,驱逐英国船只。这场鳕鱼战争持续了20年,在冰岛海警的坚持下,最终英国不得不停止捕捞,并承认冰岛2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
点评冰岛海警
冰岛海警成立于1926年,拥有护卫舰、巡逻艇、直升机等装备。他们既负责国防,又承担类似其他国家海警的职责,比如搜救遇难人员、扫雷(主要是二战时期留下的水雷)、维护领海主权,保护冰岛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益。
海上治安
在飘扬的骷髅旗下,隐藏着海盗不可告人的阴谋。更可怕的是,海盗经常与海上恐怖分子狼狈为奸,满载着石油或是危险化学品的巨轮一旦被他们抢劫、凿沉,生态环境将会遭到巨大的破坏,后果不堪设想。除了海盗和恐怖分子,偷渡走私者也为海洋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维护海上治安势在必行,而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海警肩上。
事件直击——世博会安保演练
2010年3月,一艘货轮在青岛近海海域行驶,两名可疑男子悄悄爬上了甲板。说时迟那时快,几名海警官兵突然降临甲板,将其制服。
这是山东海警部队在进行海上安保实战演练,被擒者扮演的是妄想劫持货船,前往上海海域破坏世博会的“恐怖分子”。演练的内容十分详尽,包括海上巡逻、枪弹射击、货轮搜捕等,有效提高了海警反恐作战和协同抓捕的能力。
点评中国海警
中国海警在清朝末年就已经开始萌芽,最初负责海上缉私和征税的工作,随着一次次战争变革,一度有多个部门分担海警的职能。在2013年,多个涉海部门完成整合,中国海岸警备队成立,海上执法力量更加集中。中国海警肩负着保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重任,并负责维护海域治安秩序、海上安全警卫、抢险救难、侦办各类海上违法犯罪活动等。
国家防御
在许多国家,海警也作为一种出色的武装力量,与军队密切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舰队的优势,更好地应对威胁和危险。这些国家的海警实行军事化管理和训练,万一出现情况,可以及时得到海军和空军的支援。同样,发生战争时,海警也可以迅速响应,听从海军的指令进行作战支援。
点评美国海警
美国海岸警卫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海警。1790年,美国海警还只是一支小小的武装船队,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正式军种,与海军、陆军、空军、海军陆战队齐名。他们平时维护海上安全,战时与海军协同作战,任务覆盖海上安全维护、国家防御、海事安全、国家资源保护以及海上巡逻。
事件直击——美国海警参加二战
自从1812年开始,美国海警几乎参加了所有美国战争,他们对濒海作战环境的了解是其他部队无法比拟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海警的人数发展到17万,甚至作为海军的一个特别部门参战。他们不仅为海军提供舰艇和人员,还负责安置危险货物,保护船只和港口,在战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海上交通线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一条条蔚蓝的海上交通线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像陆地一样,海上交通也会十分繁忙,需要海警维护秩序。具体来说,海警需要负责为过往船只提供导航服务,承担海难救援和确保安全通信、清理水道、处理船只漏油等应急任务。如果气候寒冷,还需要开辟冰封的航道,解救被困船只。
事件直击——加拿大破冰船
加拿大有着全世界最长的海岸线,北部气候寒冷,破冰成为海警的一项高频任务。这不,一艘加拿大的重型破冰船已经驶向北极圈,开始对厚厚的冰层宣战。
加拿大海警装备有许多重型破冰船,不仅在各大洋上进行破冰作业,还携有物资执行应急任务,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供直升机起降。
点评加拿大海警
加拿大海岸警卫队的前身只是加拿大联邦政府的一个部门,职能几经演变,直到2005年才成为一个独立的职能机构,拥有更大的自主权,所有事务都由海岸警卫队执行委员统一管理,各种装备也越来越丰富、精良。与美国不同,加拿大的海警不是一个军事机构,人员也不是军人或警员,他们主要执行海上交通协调、海洋环境保护、海上搜救等任务,不负责保护加拿大的海上主权。
中国海警 篇3
1 海警部队营房管理需求
1.1 基本要求
海警部队营房管理系统主要的目标就是为院系营房管理提供便利, 促进营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 海警部队营房管理系统应该实现对数据的更新与查询功能, 同时要实现自动化。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海警部队管理、营房公告信息管理、营房管理、来访者信息管理、卫生检查信息管理及保修审批管理。
系统性能:提高营房管理工作的方便性与快捷性, 提高数据查询的速度与安全性、准确性。
系统输入:海警部队的学号、班级等多种信息等。
1.2 可行性分析
在前期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对海警部队营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管理方面的可行性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对象是学校内部营房, 这就要求学校营房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当前, 随着营房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逐渐实现了资料查询信息化, 进一步促进了营房管理部门办事效率的提高。
1.2.2 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在海景部分营房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管理, 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同时, 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化对信息进行处理, 营房管理人员只要具备了基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与上网知识就能够对其进行应用与操作。
1.2.3 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海景部分营房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具有成本较低的特点。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过程中, 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 实现了部门已有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营房管理中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该系统在将来经济允许的条件下还可进行系统扩展。
1.3 系统功能
通过管理中心日常营房信息管理工作中收集的信息可知, 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营房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入住海警部队的信息进行登记与编辑存档, 还能够对入住海警部队的信息与资料进行查询, 同时还能够实现卫生检查、设备保修等功能。
2 海警部队营房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海警部队营房管理系统主要的功能就是对学校的营房进行管理。系统功能模块中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一个是管理员模块, 另一个是海警部队模块。
2.1.1 管理员模块实现的功能
第一, 对海警部队信息进行管理的功能, 具体的内容就是对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号、政治面貌、班级、登录帐号及登录密码等属性进行录入。第二, 营房信息管理功能:主要是添加房间号, 海警部队人数, 海警部队班级和楼号等属性。第三, 公告信息管理功能:设置学校的静校时间和熄灯时间。第四, 卫生检查信息功能:主要是录入卫生检查信息, 查询卫生检查信息以及根据得分排名。第五, 保修审批功能:海警部队使用系统申报需要修的设备, 管理员使用保修审批功能进行操作。
2.1.2 海警部队模块实现的功能
第一, 保修模块:海警部队可以添加保修信息, 并且查看我的保修。第二, 卫生排名信息:可以查看各营房卫生排名的信息。
2.2 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采用广泛使用并较易掌握的JAVA作为编程语言进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进行设计, 主要包括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两个方面。
2.3 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进行设计, 主要包括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两个方面。在数据库物理设计的过程中, 将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及计算机系统等作为设计依据。物理设计的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 充分利用计算机存储空间。数据库文件物理结构采用顺序记录方式。全局变量用于保存用户数据连接字符、用户姓名等。
3 结语
对于每一位在校学生而言, 海警部队营房是其学习、生活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良好的海警部队营房管理系统对于学校与学生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海警部队营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促使海警部队营房后勤与管理工作从人工操作转变成为了信息化操作, 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适应了现代化物管的需要。同时也方便了数据的存储, 增加了安全性。
摘要:电脑的普及促进了管理档次的提升, 向着无纸化办公与电脑一体化管理方向不断发展。在校海警部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 海警部队营房是是非常重要的场所之一。因此, 实现海警部队营房的有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海警部队营房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对于学校与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
关键词:营房管理,海警部队,营房信息,B/S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涌.现代软件工程[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3.
海警舰艇离、靠锚泊方法探讨 篇4
关键词:船舶 海警舰艇 操纵 锚泊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蓬勃发展与海上执法力量的整合,海警舰艇在海上维权、执法等方面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对舰艇长的操纵能力要求愈加提高。
海警舰艇为保证机动性能,一般配备双舵、双车、双桨或四车、四桨,具有旋回灵活,对速度的控制能力强等特点。但由于艇型的特殊性,航速、航向在离、靠泊操纵中受风流等外力影响较大型船舶更加明显,停车、余速控制,解系缆等时机掌握均在分秒之间。操纵不慎,将导致碰撞破损、设备损害,甚至对甲板面操作人员安全造成威胁。这就要求舰艇长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驾驶技能,在甲板解系缆人员密切配合下,在离、靠泊操纵过程中能充分考虑风、流、车、舵、锚、缆等作用力对操纵的影响,制订安全可行的方案。
离、靠泊前的准备工作
海警舰艇从事执法检查、取证等工作一般会在当日乃至数小时以内完成,而靠泊时选择的舷侧、系缆位置直接决定舰艇离泊时是否能够安全驶离。由于离泊时对风、流等因素进行趋利避害的可选范围较小,许多有经验的舰艇长认为,舰艇离泊操纵中的难度和危险性要大于靠泊操纵,因此会将靠泊计划与离泊计划一并制订之后方才实施靠泊。这种谨慎态度是良好驾驶素质的表现,对船舶操纵的安全也是极其必要的。
离、靠泊之前,应充分掌握潮汐、风流情况;锚泊船的吃水、舷梯、软梯、碰垫、缆桩、导缆索位置、锚链出链方向;测定被靠船的摆角;检查本艇和被靠船两舷是否有有碍靠泊的设备;检查吃水与横倾状态。根据上述要素,在充分考虑离泊时的安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靠泊的舷侧,制订离、靠泊方案。方案制订之后,应与甲板人员进行充分沟通,讲明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准备缆绳及撇揽工具、碰垫等,备便锚机以应对突发情况。离泊前应根据当时风、流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改缆。除突击检查、抓捕行动之外,应尽量通过甚高频电话等通讯方式与被靠船舶提前取得联系。
靠泊操纵
1、风流较小时
当风流较小时,如图1所示,舰艇以慢速、小角度(10°~20°)接近锚泊船船首,适时停车并及时控制惯性,使舰艇在两船首大约平齐的位置停住。甲板人员迅速带好前后缆绳,及时收紧尾缆,并在两船接触位置布设一定数量和厚度的碰垫。
2、风流较大时
当风流较大时,如图2所示,为防止舰艇间碰撞挤擦和便于离泊,应从上风舷接近锚泊船。在锚泊船偏荡至上风舷最大摆角时,以小角度(10°~20°)接近之。适时停车,外舷车微速倒车,在锚泊船正横位置时刹住惯性,使本船与锚泊船成平行状态,及时带缆并加挂碰垫。
如受外舷装置等影响只能从下风舷接近时,如图3所示,应在锚泊船偏荡至下风舷最大偏角时,保持两倍以上艇宽,以和锚泊船中线平行的航向慢速驶近,适时停车并抛下外挡锚(根据水深,锚链长度控制在1.5~2倍水深)控制惯性,当到达锚泊船正横位置时,利用车舵使得本艇与锚泊船产生10°左右夹角,此时风流作用在本艇外侧舷,使之产生向锚泊船不断接近的横向升力。利用车舵,不断调整本艇前后位置,防止两船过早或过晚接触,及时送出缆绳并收紧。
在任何情况下,当舰艇位置与预计位置发生较大偏差时,均应停止运动,然后倒车离开并重新进入。
离泊操纵
1、 风流较小
由于海上船舶选择的锚位周围水域一般足够宽阔,因此,当风流较小时无论采用首离或尾离,只要谨慎驾驶,操纵得当,均可安全驶离,此处不再赘述。
2、风流较大
当风流较大时,往往采用首离的方式更加安全。如图4所示,首离一般留尾倒缆,解掉其它缆绳,在船尾处垫好碰垫等防护措施,撤掉安全网等对操纵有碍的设备,倒外舷车,绞收靠泊时抛下的外挡锚,在车、锚、缆的合力下,艇首张开一定角度,此时内舷受风或受流,而风流导致的压力将对舰艇的舷侧产生横向的升力,这将使舰艇与锚泊船之间的横距加大,同时船首张开的角度也会更大。待船首张开角度至20°~30°时解开尾倒缆,此时舰艇在风流作用下,与锚泊船的横距不断加大,当横距超过一倍艇宽时,即可用进车驶离。此时应当注意,在安全驶离锚泊船船首及锚链之前不可大角度用舵,防止船尾大幅度偏转与锚泊船发生碰撞或锚链损毁螺旋桨。
如受水域限制或侧舷装置影响,必须采用尾离时,应更加谨慎操纵:如图5所示,留首倒缆,船首加碰垫,进外舷车,视情况分车操纵,时船尾偏转30°以上,迅速解掉首倒缆,加速倒车离开。由于舰艇是在外舷前受风流的状态下后退,此时水动力作用点在重心之后,风动力转船力矩与水动力转船力矩方向一致,船首急剧向锚泊船一舷偏转,而舰艇倒车产生的流将使锚泊船船首向舰艇偏转,这时极易造成舰艇艇首与锚泊船。因此,当舰艇开始倒车后应注意船首向的细微变化,当发现船首有向内舷偏转趋势时,应立刻向内舷摆满舵,停掉内舷车或分车操纵,外舷车加速驶离锚泊船。
3、 风流方向不一致时
以流速较风速影响更大为例:锚泊船的锚链走向大致与流向一致,而船首向则受风的影响与锚链的出链方向产生夹角。当舰艇在锚泊船出链方向的另一舷时,则为外侧舷受风,内侧舷受流。此时按照首离的方法谨慎操纵即可安全驶离锚泊船。如果舰艇在锚链出链方向同侧,则为外舷受流,内舷受风,此时应在艇尾增加碰垫数量和厚度,留尾倒缆,收缴靠泊时抛出的外档锚,配合车舵作用,使船首与锚泊船偏离20°以上,舰艇由外舷受流改为内舷受流,之后按照首离的要领进行操纵。如船首向与锚链方向相差角度过大,则外舷受流压力较大,单凭舰艇自力很难驶离,这种情况下应等待平潮时机,待船舶单独受风力一种因素影响时按照首离的方式操纵驶离。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切不可轻易进行离泊操纵,否则易导致船舶碰撞,设备损毁甚至更严重后果。
结语
综上所述,海警舰艇离、靠锚泊船过程中应掌握潮流、风向、水深等要素,深刻领会风、流、车、舵对艇体造成的旋转力矩以及横向力。对各种紧迫局面有提前的预期并采取适当措施,趋利避害,保证舰艇及人员安全。由于笔者自身水平有限,谬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葛启广.方学.王珂.编译.舰船操纵手册[M].1983(9).国防工业出版社 15034.2527
[2] 王斌.基于中小型船舶靠离码头操纵中锚的运用分析[A].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3)
中国海警 篇5
3D MAX是目前世界上应用领域最广的三维设计软件。它可以逼真地模拟室内外环境的光影效果,广泛应用于广告、影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三维动画、多媒体制作、游戏、辅助教学以及工程可视化等领域。近十多年来,美国一直将建模与仿真列为重要的国防关键技术。1992年公布了“国防建模与仿真倡议”,并成立了国防建模与仿真办公室,负责倡议的实施;1995年10月,美国防部公布了“建模与仿真主计划”,提出了美国防部建模与仿真的六个主目标;1997年度的“美国国防技术领域计划”,将“建模与仿真”列为“有助于能极大提高军事能力的四大支柱(战备、现代化、部队结构、持续能力)的一项重要技术,并计划从1996年至2001年投资5.4亿美元、年均投资0.9亿美元”。国内军事仿真技术的发展已有40年的历史。尤其是自“七五”以来,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坚持边做边用的原则,仿真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航天机电、红外、反坦克导弹、卫星、战略导弹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为我国国防军事建设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虽然我国的军事仿正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但是在海警领域不曾涉猎,所以对海警舰艇执勤执法及舰载火炮的射击虚拟仿真演练意义重大,其能够大量减少经费,减少训练损失,给日常官兵训练带来便捷。
首先建模模型分为高精度建模和低精度建模,高精度建模对于模型的细节做得比较到位,但是模型建立比较复杂,所占的内存较高,会导致后期动画制作比较繁琐;低精度建模是大体的将模型建立出来,并没有刻画出细节。而本模型的建立是将高精度建模和低精度建模相结合,一些重要的地方采用高精度建模,而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采用低精度建模。
文章主要介绍如何构建海警618B型巡逻舰的模型,首先第一步搜集查阅资料,实地参观舰艇,对舰艇有所了解。第二步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开始制定建模脚本,同时制定详细的建模计划。第三步开始建模,建模的总体思路是将整个模型分为几个大块,之后将每个模块的模型细化,任何复杂的模型都是由若干个简单的几何体叠加出来的。而对于本模型,首先将整个舰艇分为了六个大的模块,分别是船壳、底舱官兵休息室、驾驶室、会议室、37炮、一些仪器设备。由于模型的构建比较庞大加复杂,只例举如何构建37炮的模型,其采用NURBS(样条线)建模和多边形网格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将该模型在细分为四大模块,炮筒、炮身、底座、细节零件,由于该37炮的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因此我们只需要建立一面,最后通过镜像处理将另一面给复制出来,在建立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难点,譬如在构建37炮的降温水管的时候,如果用一般的建模方法,构建出来的模型感觉很生硬,可以通过先构建单独的线和园,之后采用loft(放样)方法将模型构建出来,而构建37炮凳子的时候通过布尔运算以及网格平滑的方法将凳子的模型完整的呈现出来,对于弹道下滑的构建也是其中的难点之一,其通过先建立圆柱体,将半边切除,通过壳使其有厚度之后在拐弯处通过网格平滑,将其建模完成,其最终渲染效果,如图1所示。其中对于海面的构建,是采用先建立一个平面将网格细化,通过Noise(噪波)Displace(置换)调整参数将海面模型构建完毕。
结语:对于模型的建立有好多种办法,其最终目标是为能够拥有所需要的模型,但是如何巧妙的选择建模方法是3DMAX快速建模的关键。文章讲述了如何建模,这只是虚拟仿真技术的核心和基础,模型的建立够不够标准、够不够细化,决定了仿真的运用是否接近真实场景,因此3D建模是整个仿真技术的核心与关键。开展此课题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改善海警部队官兵在训练上的方式,弥补在虚拟仿真训练领域的空白,同时对学院培养海上执法及技术人才的教学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摘要:文章通过讲述三维技术在海警舰艇军事仿真的应用,来模拟官兵的日常训练、站位部署、火炮射击等。该模拟是以3DMAX软件的应用为主体,来模拟真实的舰艇环境。文章通过记述3DMAX在军事领域的发展与应用,来展开说明它在部队中的应用前景广泛;文章还讲述了舰艇模拟的设计方案如何通过3DMAX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来实现,做到使人如临其境,给人一种真实存在感。
关键词:3DMA,虚拟现实,军事仿真
参考文献
[1]杨庆祥,柏松.中文版3dmax标准教程[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火星时代.3d max2010大风暴[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柏松.3ds Max从零开始完全精通[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3.
中国海警 篇6
公安海警学院的前身是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原名为“武警水面船艇学校”, 始建于1983年7月 (国务院[1983]149号文件) , 当时隶属于武警总部, 1985年9月开始招生开学。1993年8月, 学院移交公安部领导, 归口公安部边防局管理, 更名“公安边防水面船艇学校”。1996年开始组织申办专科的筹备工作, 1997年9月终止中专招生、依托武警学院 (廊坊) 实施大专教学。1997年下半年, 由教育部组织的在长沙召开的会议上, 顺利通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审。1998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同意建立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的通知》 (教发[1998]18号文件) , 学校更名为“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 成为公安部直属的一所普通学校。近年来, 物联网技术的海警学院网上自助订餐系统在海警学院正式运行。
1.1 物联网的概念
随着信息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物联网思考所基于的起点各异, 对物联网的描述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短期内还没有一个权威、完整和精确的物联网定义。
大多数比较偏向的物联网定义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 将一切事物数字化、网络化, 在物品之间、物品与人之间、人与现实环境之间实现高效信息交互方式, 并通过新的服务模式使各种信息技术融入社会行为, 是信息化在人类社会综合应用达到的更高境界。
1.2 物联网技术体系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包括感知层技术、网络层技术、应用层技术和公共技术, 这也体现出了物联网的三个基本特征, 即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海警学院网上自助订餐系统物理基础
订餐系统采用了160×98点阵的显示屏和超小的输入键盘, 整个机身小巧美观, 重量只有70克。无线数据下载功能, 无需使用连接线即可进行系统数据的下载, 真正实现了无线双向通信。采用了国际先进的信号放大技术, 使其空旷通信距离可达1000多米室内可达200米以上。采用了国际通用的ISM频段, 不需要申请无线频率、无需支付信道使用费, 具有通信稳定可靠、费用低廉等优点。实现了餐饮业向规范化、智能化、现代化的飞跃, 具有高可靠性、稳定性、无线集成等特点, 利用RFID射频技术, 在每一个餐具底部植入RFID射频芯片, 餐具进入结算区后 (射频天线感应区) , 通过对餐具底部RFID射频芯片进行读写操作, 借助于计算机及其通讯技术, 实现对餐具底部RFID射频芯片的通信和管理, 实现快速结算。主要为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餐厅、快餐连锁店等提供自选式快速结算服务, 通过在餐盘底部植入射频芯片的方式, 实现快速结算, 与传统的结算方式相比, 智盘系统具有速度快、核算准、体验佳、无人值守等特点。
该方案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 涵盖用户自助开台、自助选菜、自助结算、自助服务功能, 通过智慧餐台对餐厅进行智能化布控, 全方位升级改造, 有效降低餐厅运营成本、提升顾客用餐感受, 打造智能化、现代化的餐厅。
2.1 方案介绍
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及云计算技术的智慧餐台智能结算综合解决方案。主要通过读取智慧餐具中RFID标签的方式, 进行统一计价, 并通过一卡通账户中的卡片进行支付。数据信息交予一卡通系统进行汇总管理, 智慧餐台通过液晶显示屏将各类图文信息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客户。
集成一系列智能化、自主化的应用设备, 并应用在充值、结算、就餐等各环节, 对餐厅实施智能化布控, 实现自动结算、自助充值等功能, 节省餐厅人工, 降低运营成本, 打造智能化、现代化的餐厅, 可广泛应用在学校食堂、企事业单位餐厅及快餐连锁店。
系统能够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故障率低, 并且能确保在发生故障时, 交易流水等重要数据不丢失。系统具备快速支付、安全高效等特点。
2.2 系统结构——分为两大部分
智慧餐具:智慧餐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各种色彩的碗碟, 每一种色彩对应一个价格, 内置RFID标签, 供智慧餐台读取菜品和价格信息进行结算。
智慧餐台结算系统:在每一个餐具底部植入RFID射频芯片, 餐具进入餐台结算区后 (射频天线感应区) , 通过对餐具底部RFID射频芯片进行读写操作, 借助于计算机及其通讯技术, 实现对餐具底部RFID射频芯片的通信和管理, 实现快速结算。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海警学院网上自助订餐系统特点
由于打印系统所使用的串口通讯线路较长, 很容易受外界电磁脉冲的干扰 (如大型用电设备开启与关闭的瞬间都会产生高压脉冲) , 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或烧坏打印机和电脑设备, 针对此问题特别自行设计制作了光电隔离器 (打印长线驱动器) 。系统特点为:
3.1 人机交互
系统界面通过色块对各类信息进行区分, 重要信息将在界面上突出显示, 我们为您呈现更多精彩;触控操作灵动流畅, 强大功能, 一触即发;可自定义的语音提示, 伴随整个流程。
3.2 安全稳定
工业级的系统环境, 8mm厚度的钢化玻璃台面, 台身采用高强度冷轧钢板静电喷塑, 轻松应对高温、潮湿、油污, 为您全天候待命;数据本地存储并自动上传服务器, 支持脱机使用, 数据安全双重保障;内置工业级读头天线, 信息读取更稳定, 更灵敏!
3.3 操作简单
智慧餐台使用全中文触控操作, 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功能操作简单, 前端操作员数量少, 员工只需经过简单快速的培训就能立刻上岗, 整套系统运作不会因员工流动和缺乏培训受到影响。
3.4 安装方便
智慧餐台由于采用工业级硬件配置, 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大容量数据存储等优点, 只要接通电源, 连接网线, 智慧餐台就能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瞿中, 熊安萍, 蒋溢.计算机科学导论 (第3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03) .
[2]Peter Norton著;杨继萍, 钱伟等译.计算机导论 (第6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01) .
[3]郭卫斌, 杨建国.计算机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08) 。
[4]吴功宜, 吴英.物联网工程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07) .
[5]刘云浩.物联网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03) .
中国海警 篇7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中, 重理论、轻实践, 重分析、轻综合, 重个体、轻协作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忽视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1。我院海警信息指挥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海警信息指挥方向) 是学院首批申本专业, 是在原计算机应用大专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专业, 主要培养的是海警指挥自动化人才, 适任岗位是边防各级指挥中心、信息中心, 以及其它信息与通信技术岗位。按照目前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该本科专业的实验课时相比大专减少了。这种情况下, 如何培养海警信息指挥专业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强其第一任职能力, 成为我院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海警信息指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纵观国内外教学和创新实践, 制约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落后、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环节薄弱等2。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 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 以先进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 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总和3。
我院是一所部队院校, 学员毕业后全部分配到边防部队工作, 而边防部队的岗位相对固定, 因此专业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基于此,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通过调研掌握学员适任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边防信息通信技术岗位技能需求”;为了提升学员第一任职能力, 满足部队工作岗位要求, 应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 把“边防信息通信技术岗位技能需求”分解到专业课程教学中, 制定“专业课程教学技能目标”;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训练和方便操作, 按照标准化、模块化的原则, 制定“海警信息指挥专业本科生技能达标考核与管理办法”;为了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方便学生训练和教员指导, 以及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制定开放式实验室管理规定, 并依托学院校园网络平台, 开发出“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
3. 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规格的设计以及管理机制的创新等方面。具体应根据各院校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改革。
3.1 提出边防信息通信技术岗位技能需求
区别于地方信息工程的学生, 我院海警信息指挥专业学员的就业方向相对比较明确, 主要工作在边防部队指挥中心、信息中心等信息通信技术岗位。这个相对明确的岗位定位对我院本科教学的开展, 以及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利的。只要加大部队调研力度, 弄清信息通信技术干部岗位职责和详细技能要求, 并在院校实践教学环节, 努力使所有学员具备这些技能, 就可以极大提高本专业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 满足部队的需求。
3.2 明确本科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实践技能要求
学员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归根结底是由课程教学实现的。因此应根据海警信息指挥专业的课程体系, 把边防信息通信技术岗位技能需求, 详细分解和明确到每一门本科专业课程上, 这样在顶层设计环节, 就保证了课程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3.3 设计技能训练方案
为便于训练与考核, 技能训练方案的设计可采取标准化、模块化的方法, 来制定详细的技能训练方案, 具体包括需要的预备知识、实验环境、实验步骤、技能考核标准。技能训练方案的制定一定要人性化, 具有可操作性, 学员通过自测可清楚知道自己的技能水平距标准有多少差距, 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加大技能训练力度, 做到自主训练、自我管理。在技能训练方案中, 还应包含具有工程背景的综合项目训练方案, 该训练方案是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是对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训练与检验, 以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学员技能达标考核与管理
为了调动学员进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还应与院校教务部门一起制定学员技能训练考核实施办法和细则。为了实施目标管理, 可以建立专门的网页, 如果学员通过训练和自测达到了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就可以在网站上申请考核, 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单位可根据申请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考核。学员技能达标考核成绩要及时公布到网页上, 这样学员个人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些模块通过了, 哪些模块还需要努力, 无形地增加了学员的训练压力, 也有助于提升学员训练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3.5 实验室管理创新
学员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于实验室这样一个训练的环境。为最大程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应改革当前实验室使用管理方式, 面向全体学员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 要做到既充分发挥实验室设备的利用效率, 又避免实验设备使用的冲突, 最佳的办法是开发一套实验室使用网络管理系统。这样, 学员就可以在网上预约和安排自己的实验时间。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和学员上机训练情况, 可以通过网络和视频监控系统随时掌握。学员在技能训练时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学互动平台 (每门课程都建立教学网站) 随时发贴求助, 以得到教员和同学们的及时帮助。此外, 通过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避免所有学员“一刀切”的教学, 基础差的学员可多花些时间进行基础训练, 对于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员在完成必要的实验后, 实验室还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训练指导, 以培养他们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3.6 积极拓展学员实践性的环境和场所
现有实验室有其局限性, 很难将部队遇到的所有技术问题都通过实验室训练来解决, 因此应大力开拓学员技能训练的环境和场所。由于部队信息安全保密的特殊要求, 在军队院校建立“信息通信设备维修中心”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现有信息通信设备的维护无论从信息安全保密的角度, 还是从工作效率的角度, 都应该成立维修中心。“信息通信设备维修中心”可以依托地方公司的技术力量运行, 根据需要学员可在其中进行实习, 这就为学员技能学习和训练提供了一个最佳场所, 可以极大提高学员动手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 结语
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是国内各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本文着眼于军队院校的特殊性, 采用了目标导向的思路, 根据部队对信息技术干部的技能需求, 将技能指标分解到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 并按照模块化、标准化的原则, 灵活组织对本科生进行技能训练和达标考核, 真正实现了学员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经过1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 该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初见成效。其改革经验对其它院校也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凯.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 .
[2]范文兵.电子信息工程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3) .
中国海警 篇8
英语课程资源是“整个英语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的总和。”[2]大学校本英语课程资源是指以《教学要求》为指导, 结合本校的特点与特色, 在学校英语课程课程编制中一切有利于英语课程实施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笔者所在的公安海警学院是一所为公安边防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公安现役制本科院校。学院既具备普通高等院校的共性, 又有鲜明的边防海警特色, 因此, 要实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差异、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大学英语教学, 必须开发以学院特色为本的英语课程资源。
1 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1.1 以校为本原则
以校为本就是以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为出发点。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体现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是指学校对办学的自我定位, 对学校发展方向的总的规划。办学理念根据办学思路制定的发展目标, 包括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办学思路确定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总体方向。教育宗旨是学校依据本校具体情况确立的发展方向。它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教育目标是办学思路与办学理念的具体化, 它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直接方向。公安海警学院的办学思路是“立足海上、突出执法、紧贴实战、接轨国际”, 校本英语课程的开发要始终围绕海上、执法、实用和国际交流等几大要素进行。
1.2 实用性原则
《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既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又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1]”。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实用性原则就是英语实用业务能力的培养。公安海警学院与普通高等院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学员在毕业后, 有具体分配的工作, 有固定的岗位, 对于未来岗位有可能遇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也是可预知的, 因此更需要有“实用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实用性是指要海警部队海上执法业务, 边防部门港口船只检查, 机场出入境检查等业务的基础上, 对相关专业的英语语言特色进行整理归纳, 以海警执勤英语, 边防业务英语作为开发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 将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与边防海警英语有机结合, 最终培养学生在未来边防海警业务工作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3 适应性原则
所谓“适应”, 是指校本英语课程资源要适应学校的“水土”。也就是说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符合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反映学生的专业特色, 适应学生未来特定岗位的需要, 当然也应该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实际的教学水平。
公安海警学院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遵循适应性的原则, 首先就适应学生的需要而言, 所开发的英语课程资源在符合他们在未来海警执勤、涉外警务工作的需要的同时, 还应当符合军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校教师而言, 有关海警业务的专业知识从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开发相关英语课程资源的同时, 要注重教师的海警专业知识的培训与实践, 从而满足教师在相关专业上的需要, 适应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后, 就学校本身而言, 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应该适应学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
1.4 个性化原则
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性化原则是要突出学校特色和学员的个性。如果说普通大学英语资源是“共性的”, 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就应该是“个性的”。校本课程资源的“个性”是指其开发强调学校特色, 体现专业特性, 突出教师风格。
公安海警学院作为军事院校, 要求管理上的统一, 培养的是学员的服从意识, 因此在教学上也是整齐划一, 学员没有个性化的英语学校环境, 严重阻碍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许多学员也丧失了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海警学院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个性化, 就是指要打破现有英语课程资源过分统一的现状, 满足学员英语学习中的个性需要, 调动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 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
英语课程资源的体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也是多样的, 因此公安海警学院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最重要的是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的总要求, 充分体现学校的边防海警特色, 重视学生的经验、兴趣,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2.1 教师资源的开发
“教师的能力提升、素质提高和潜力展现, 可以使学校课程资源开发获得最直接的效益, 也是所有资源中对学生来说价值最为明显的。”[3]一方面, 教师自身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素材[4], 英语教师本身拥有的知识, 经验以及专业技能可以直接作用于课堂, 因此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师资源质量的好坏。另一方面, 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 优秀的教师能够主动地以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前提, 根据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需要, 开发和建设课程资源。
从海警学院的实际情况看, 教师自身的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专业理论以及边防海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开发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十分重要。这要求教师重视语言学及语言教学、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 强化科研意识, 培养科研兴趣, 不断更新知识理论结构, 紧跟学术理论的走向, 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海警英语和边防英语的认识, 同时英语教师要主动到基层部队实习代职, 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增加对边防海警实际工作的感性认识。
2.2 开发教材资源
英语教材英语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是英语课程的唯一资源。教材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校本英语课程教材资源的开发则是要使教材反映出学校特色, 适应本校学生的实际需求。
开发教材资源是指对原有的教材内容的取舍与升华。取舍教材过程中, 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前提, 使所用教材更适合于学生。如:教材有关于求职信、询盘、报盘等应用文写作的内容, 但它们并不适用于公安海警学院的学生, 因为他们未来不需要通过写英文求职信来获取工作, 也不从事有关对外贸易的工作, 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省略课堂讲授。对教材内容的升华则体现在对教材所涉话题的调整上, 对学院学员而言, 所用得一般英语教材虽然有多样的话题, 但都不涉及他们的军校生活, 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熟悉的环境和兴趣, 升华教材内容, 把教材内容与军校生活结合到一起。例如教材中有涉及谈论校园生活的话题, 普通校园生活, 对军校学员来说非常陌生, 在教学时可以以军校学生的一日训练为话题, 从学生熟悉的队列“left right left” (一二一) 到“attention” (立正) 再到队列“解散” (dismiss)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特有的大学生活, 这样, 即达到学会讨论校园生活的教学目标, 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引发了他们的兴趣。
2.3 学生资源的开发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直接决定教学目标实施范围和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学生的社会经验、知识结构、实践经历都是课程活动最基本的资源, 重视这些学生身上的潜在资源, 才能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更符合学生的需要,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
学生的经验包含着许多智慧、理论以及内在反省、思考与内隐的意识或心路历程, 因此学生的经验是我们教学的起点与依据, 关注学生的经验资源有助于我们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符合他们实际需要的内容。在公安海警学院, 对于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开发中开发学生的经验资源, 是要开发那些能够有海警边防特色的实践经验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两种:一种是跨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每年学院选派学员赴美国海岸警卫学院“鹰号”参与海上实训, 通过实训获得宝贵的交流经验, 另一种是业务工作经验。学院包括由边防部队考入学院的部队生学院, 在入校之前都在各边防部队的具体业务岗位从事相关业务, 具有丰富的业务工作经验。对于这两种学生资源, 无疑能够成为最具针对性和最有实用性的校本英语课程资源。
2.4 实践资源的开发
英语的学习, 更多的是一种实践。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提供有利于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实践资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要注重英语学习的实践性, 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正在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拥有实践英语知识的机会,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 在活动中实践。
对海警学院而言, 校本的英语教学要将语言的实践训练与学生未来的岗位实践相结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开发有助于实践港口监护、机场安检、海上执法、海上维权等业务英语的资源。例如, 学生在未来海上执法过程中可能要对船只进行例行检查, 需要与外国船只上的人员进行交流,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 可以模拟海上执法的真实场景。学院的船艇仿真模拟实验室可以成为实践英语教学的部分场所, 在模拟船艇系统中设定可疑船只, 让学生实践海上执法时的英语对话。
3 结束语
大学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并不多, 但有一点非常重要, 它的开发要以学校为本, 尊重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 以满足本校发展, 本校学生、教师乃至边防海警部队的需要为前提, 只有这样, 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才能有效推动我院英语课程的实施。当然, 公安海警学院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仅仅刚刚开始, 需要在不断地摸索中继续前进。
摘要:大学校本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实施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其开发要以校为本, 关注实用性、适应性与个性。可从教师资源、教材资源、学生资源和实践资源等方面开发。
关键词:校本英语,课程资源,办学思路,个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廷凯.新课程设计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92.
中国海警 篇9
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大学英语过程中,对通信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英语词汇接触较少,而在学习专业过程中却要用到很多专业英语词汇,例如,通信电台、雷达、卫星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都离不开通信专业英语, 特别是随着海上维权、国际交流的增多,专业英语掌握的熟练和准确程度对我们的实际工作至关重要,所以迫切需要通信工程类学生在专业学习时接触大量的通信工程类的专业英语词汇。
二、开设海警通信专业英语的理论依据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PS)即“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它的提出主要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目的在于使这些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专业与英语结合起来,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培养一种复合型人才。如计算机英语、航海英语、轮机英语等。
ESP是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学途径。它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ESP学习者均是从事各种专业的专门人才,学习大学英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第二,ESP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把英语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来学习,以便进一步学习专业学习。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重点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第三,ESP的精髓是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它是一种新的教学途径,是以具体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确定。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置需求分析3.1调查目的和方法
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必须基于正确的需求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在第七章第十八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指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措施,宗旨在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可以说,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全英语教学正在我国越来越多大学开展,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挑战,培养学生所需要适应专业课程教学语言的调整。在此背景下,我们对通信专业学员做了一次需求调查,调查目的是要了解:(a)通信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是否成熟;(b)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程度;(c)他们在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时间为2012年12月方法是利用大学英语教师上课时在课堂进行共回收到有效问卷127份。
四、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结果及分析
调查对象中男生113人占88.9%女生14人占11.1%从年龄结构23-25岁之间占总人数的38.5%。调查表明下面两点:(1)学员对通信专业英语的需求日益增加。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外专家的讲课和讲座增多,用英语查找自己专业文献和用英语写文献摘要等的比例越来越高。英语越来越多地作为传播专业知识的主要语言,在英语环境下掌握学习者所在学科。调查表明,基本没有这种要求的分别只有5.0%。大多被调查者都认为,大学生必须具备阅读英语的专业文献资料(占86.2%)和能听英语讲课和讲座的能力(占61.5%)。(2)学员普遍英语水平不高,对开设通信英语有极大挑战。
从统计结果看,学生英语基础不平衡, 存在分级现象,有53%的学生英语没有达到学习专业外语的基本要求.英语优秀的学生仅8%。由于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及考试制度的影响, 高校学生在期末考试和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压力下,对外语死记硬背。根据斯蒂芬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 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学生“应试”学习英语无法将大量的语言输入进行理解, 转化为吸收, 从而内化。所以英语很难作为工具传播专业知识的桥梁。调查中学员阅读原版材料和文献能力堪忧。这是因为专业方面的词汇量严重不足(占85.1%),语篇结构极为不熟悉(占78.4%),不能理解英文原版资料就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和及时更新和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程世禄, 张国扬.ESP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4)
【中国海警】推荐阅读:
武警海警学院录取分数线20209-01
中国商品 中国商道09-28
中国高速铁路中国10-08
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07-04
孔子·中国·中国人07-08
中国民生与中国速度08-27
中国拳术与中国哲学09-13
中国有爱,感恩中国08-09
中国速度成就中国梦想09-02
中国画与中国诗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