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帮电影

2024-06-17

黑帮电影(精选6篇)

黑帮电影 篇1

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不再是对某部特定艺术作品的赞美,而是成为了人们对经典作品的评判标志时,对于电影《教父》的多元化解读便已然开始。今天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从电影本体论乃至符号学的角度去阐述这部优秀的电影,而是从更广泛的历史学、社会学乃至心理学中寻找证据去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证明这部作品的伟大。这部影片就像是一座永远不会枯竭的宝藏,人们在不同的时间(解读作品的时代背景),用不同的方式(解读作品的手段)都可以挖掘出不同的珍宝(对于作品的解码和认知)。本文就尝试从文学原著到电影改编这一角度去探究这部件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众所周知,《教父》三部曲的主要情节,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畅销小说。而这部成就了影史上最伟大的黑帮电影的小说原著,在出版伊始却是以通俗文学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在书中我们看到了对黑帮生活的直面展示,看到了议员、律师、警察局长与强盗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看到了比比皆是的粗口、黑话、具有色情意味的玩笑��小说虽然无情的揭下了所谓上流社会的那件富丽堂皇的遮羞布,进而直面展现了美国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与弊病,但对罪恶本身并没有深入的剖析甚至连批判的意味也显得有些可有可无。而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显得过于简单和符号化。小说原著中的人物皆是约翰•福尔斯在《小数面面观》中所谓的扁形人物,却少人物性格的维度和深度。然而科波拉的电影改变了这一切,当小说《教父》里的情节被搬上大银幕,原著身上的通俗气质与商业味道通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人文关怀的光环是经典影片的桂冠。而小说中原本脸谱化严重的人物形象也纷纷变得丰满立体起来。这份改变来自于科波拉才华横溢的创作,更归功于从文本到影像的二度创作。而电影《教父》取得当年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也恰是对这份成功改编的最好褒奖。

一、延伸性格广度

维多•科里昂是小说和电影第一部中的主人公,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着这位地下国王而展开的。在小说原著中,马里奥•普佐将维多•科里昂塑造成了一位典型的,有着古典主义情结的草莽英雄,他时而温柔可靠时而冷酷无情。这不由得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一种困惑和缺失,使我们难以对维多的性格真想进行描述,而由于原著的通俗文学属性也使得这个人物身上的人情味淡薄了许多,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便是性格广度上的缺失。小说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他把小包拿到厨房打开一看,是五支擦了油的枪。他把枪放在他卧室的壁橱里,看有什么动静。后来他得知克莱门扎被警察抓去了。维托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这件事,当然罗,他那个给吓坏了的老婆即使在闲谈中也不敢信口开河地乱说,深怕害她的丈夫去坐牢。”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维多的妻子得知丈夫帮别人藏匿枪支,并为此担惊受怕。进而我们也可以推断出维多并没有向妻子隐瞒这一危险的举动。

以上这段文字是小说原著中所展现的维多的性格层面,他虽然竭尽所能的让家人置身事外但在某些细枝末节上还是显得有些“粗心大意”。这也造成了人们对这一人物认知上的某种“偏见”,进而影响了我们对这一人物的判断。但在科波拉的电影剧本里,他通过一个不易察觉但却很有说服力的小细节扭转了人们对这个人物的态度,进而也丰富了人物的性格层面。

在《教父》第二部50分17秒处,我们看到了对小说中替克莱门扎藏匿枪支的段落。在这一场景中我们先是看到了妻子对丈夫工作是否顺心的询问,而维多的回答则是摇着头说:“别提它了”。这一句简单的台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于担当不愿在家人面前提及生活艰难的丈夫形象。紧接着克莱门扎急切的敲开了维多家的窗户不由分说的把一包手枪(天大的麻烦)扔给了他。他并没有急着打开布包,透过卫生间敞开着的门他看到了妻子关切担忧的神色,于是维多缓缓的关上了卫生间的门,把自己和天大的麻烦留在里面,把妻子和家的温暖留在外面......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电影中的维多心思更为缜密,对妻子和家庭的关爱也更表露无遗。而这一切仅仅是通过两个很小的细节加以完成。

二、挖掘性格深度

在《教父》第二部的50分45秒处,科波拉高明的利用了观众先入为主的心理特征,在影片第一次展现成年后的维多的场景中即设计了一个展现维多那与生俱来的狠决和胆大的性格特征。好友阿班丹杜邀维多去小剧场看演出,并计划带心仪的女演员一同吃夜宵。然而法努其的意外出现却破坏了这场意大利年轻移民间的浪漫约会。表面上看,法努其在剧场的里的第一次亮相是为了展现这个所谓的黑帮人物对当地百姓的震慑力,实际上这出戏的真正主角是在一边冷眼旁观的维多,当维多和好友目睹了法努其的“暴行”之后,二人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状态,后者虽然心系被威胁的女孩但懦弱的他选择落荒而逃,前者则是“饶有兴趣”的观望着。罗伯特•德尼罗在这个场景中的表演极为精彩,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的神色隐藏在阴影之中,我们很难判断这一刻的维多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是愤恨、困惑、抑或是别样的“羡慕”?这一原著中并不存在的场景给予了我们无限的想象,而当日后维多成长为令人尊敬的“教父”的时候,这段关于他年轻时的小插曲则更是显得别有意味。正如美国著名剧作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在他的著作《故事》中所说:“人物和情节的重要性并不矛盾,人物即是情节,情节就是人物。”

三、结语

电影《教父》中导演科波拉则为了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具有性格维度,也更真实更动人的“教父”形象。相较于小说文本,电影中的维多更有人情味,也更热爱他的家人,他在影片中的种种或善或恶的行为也都有充分的心里动机加以支撑。总而言之,相较于文本影像中的维多•科里昂是一个更加真实可信的人物。究其原因便是科波拉给予了人物的行动以合理而充分的理由,他对小说原有情节的电影化展现以及充满想象力的二度创作都极大的丰富了人物的性格维度从而构建出了一个更为有血有肉,更为令人信服的艺术形象。而这个人物所应当承载的社会意义和人物本身的悲剧性也随着人物形象的立体而被挖掘出来。所以我们可以说电影《教父》对于维多•科里昂这一人物的塑造并非是对于黑帮人物的美化,而不过是对人物性格真相的还原而已。

黑帮电影 篇2

听到这个题目你一定觉得奇怪,以为我写的是黑帮头目,错了,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班的一个好斗份子,他就是号称黑帮老大的.罗逸飞。

罗逸飞是一个十分调皮好斗的小子,在班上经常的惹是生非,如果谁若了他,不管是上课还是上课他都会给你好看。

有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做操。罗逸飞做起操来特别不老实,动作特别大一下子把手甩到了旁边的成果的头上,可能是成果被甩疼了,他冲着罗逸飞喊了起来:“干什么,讨厌!”话音刚落,罗逸飞就一个黑虎掏心上前在成果的胸前来了一拳。成果自然不服,两人就这么在体育老师的眼皮底下打了起来。幸亏老师及时的制止两人才暂时分开了。我说暂时当然是在暗示大家后面有下文,一下课,课堂上没讨到便宜的罗逸飞就开始了地毯式搜索。终于在操场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正在那玩的成果。他一个箭步冲了过去,见面就给了成果一个佛山无影脚。成果还没回过神来,九阴白骨爪就已经伸到了他的脸上。这次成果可吃了大亏,几下下来被罗逸飞打得飞奔到老师那求援。最终罗逸飞以接受一篇400字的作文的惩罚而败下阵来。

黑帮电影 篇3

本文将对美国电视剧《黑道家族》与美国黑帮电影(包括早期的强盗片)作简单比较,目的不在于一分高下。而旨在揭示同类题材在两种不同媒介中所表现出的亲缘关系及其差异。

由大卫·彻斯创意的《黑道家族》(美国的电视剧通常以创意人为主导,编导不是固定的,可能每一集都会由不同的人执导)自1999年在HBO播出以来,不但收视率长盛不衰,而且在评论界大获好评,2004年播出的第五季再次横扫美国电视艾美奖,获得20项提名,并摘得包括正剧类最佳剧集在内的四个奖项,接着又继续称雄最新一届的金球奖。

《黑道家族》是一部以黑帮为题材的电视剧集,主要表现新泽西、纽约、康涅狄格三州的黑道生活。它在很多方面沿袭了美国黑帮电影的传统,非常明显的一点体现在剧中经常提到詹姆斯·卡格尼、 爱德华·G·罗宾森以及《教父》三部曲、《疤脸人》等著名的黑帮电影(剧中的黑帮成员经常引用这些影片中的经典台词)。再比如,男主角托尼(新泽西州北部的黑帮老大)的母亲去世的那一集,我们看到托尼在看威廉姆·A·威尔曼拍摄于1931年的著名强盗片《人民公敌》中汤米(詹姆斯·卡格尼饰)与其母亲在一起时的场景。同样地,当托尼的侄子克里斯托弗杀死东欧犯罪团伙的一名年轻成员时,编导切入了强盗片、黑帮片的名角们——亨弗莱·鲍嘉、爱德华·G·罗宾森和迪恩·马丁在影片中的特写镜头。此外,该剧中的很多演员都曾出现在近20年来一些重要的黑帮电影中,比如马丁·斯科西斯执导于1990年的《好家伙》。

除了以上这些用意明显的例子,《黑道家族》对黑帮电影名作的致意还体现在其它很多方面。剧中托尼与手下聚集的地点是在一家脱衣舞酒吧的里屋,屋内采用了一种类似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布光方式,光线勾勒出人物的轮廓,背景被处理得非常暗,这很容易令我们联想到科波拉的《教父》三部曲。我们在《黑道家族》第二季的第一集中可以看到劳尔·沃尔什的《白热》(1949年)对其的影响,这一集表现FBI追查托尼一伙时模仿了《白热》中FBI追踪男主人公柯迪(詹姆斯·卡格尼饰)母亲的情节。事实上,《白热》一片对该剧的影响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黑道家族》的男主人公托尼虽是黑帮老大,却被塑造成一个时常会因为心理压力而晕倒的人,以致他不得不每周去看心理医生。《白热》的男主人公柯迪患有偏头痛,而他的病痛与其母亲有很大的关系;同样地,托尼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他的母亲;在《白热》的启发下,《黑道家族》塑造出了极富革新意义的黑帮人物形象,尽管托尼经常表现出凶狠、偏执,但心理医生这一形象的介入,使得托尼这个人物依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美国的电视剧与我国不同,它可以长达数百集,连播好几年,其主情节线是连续的,但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可以自成体系。每一季更是如此,既是开放的又是完整的。美国电视剧的第一集称为“引子”,这一集需要确立总体基调,引出故事线索,明确人物关系,起到总领全剧的作用。《黑道家族》在“引子”中设置的各个情节要素贯穿了整个第一季,并在第一季的结尾将各条线索带上小高潮。第一条线索:托尼与心理医生,托尼接受心理治疗的情节穿插在该季的每一集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对心理医生产生了感情,但遭到对方拒绝;第二条线索:托尼与其母亲爱恨交织的关系,矛盾步步升级;第三条线索:托尼的叔叔觊觎黑帮老大的位置,表面上对托尼称臣,暗中与其作对。这三条线索作为主情节,展开于“引子”,到第一季的最后两集,矛盾激化达到高潮,同时该季还设置了一条感情线作为副情节:托尼背着妻子与另一个女人偷情,托尼的妻子则受到一位神甫的引诱,这四条情节线基本上都是围绕男主人公托尼展开,但其中托尼的侄子克里斯托弗和托尼的叔叔也有较多篇幅,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

从第二季开始,该剧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因为没有“引子,也就没有所谓的总起、发展、高潮,所以像第一季那样完整的结构就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片段交错式的叙事方式。这种分散化的结构同时消解了托尼的主导地位,虽然他仍然是中心人物,但他在叙事结构上的绝对优势被取消了。在托尼的世界中,他的心理医生、他的妹妹、他的女儿、他的妻子、他的朋友以及他的几名手下。都开始逐步展开他们各自的情节线,其中自然还少不了在第一季中已经有独立情节线的侄子克里斯托弗和叔叔。

《黑道家族》从“一个中心”分散到“百家争鸣”的结构显然违背了黑帮电影的传统。黑帮电影总是会关注于他的主人公,无论是动作线还是情感线都会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而且极少发展次情节线。像《黑道家族》这种多情节平行发展、多个人物平起平坐的结构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电视剧这样一种长篇连续叙事的方式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文本给予我们的观点不再是决定性的。我们透过托尼看到众多人物,这些人物又提供了多样化的视点,而且每一个视点都像托尼的视点一样真实可信,这就使得每个人物都更加丰满,具有像常人一样的多面性。《黑道家族》多层次刻画人物的开放式结构,为剧本带来了丰富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而且黑帮片作为电影史上一种曾经引发巨大争议的片种,《黑道家族》的叙事结构还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影视作品不能使观众对有争议的或负面的人物产生同情或敬仰之情。尽管电影史上有不少强盗片和黑帮片的杰作试图与这种观念对抗,但它们很难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艾尔·卡邦像《黑道家族》中的托尼一样既是个有家室的男人,又是个凶狠的犯罪头目。但从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所有根据他的生平事迹改编的影片,没有哪一部敢于用《黑道家族》的方式来描写这位黑帮老大,1972年科波拉的《教父》较为大胆地打破了这一传统,但它依然无法像《黑道家族》那样多方面地开掘黑帮老大同时作为普通人的生活,尽管它后面还拍了两部同样长达三小时续集,但它还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黑道家族》以其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形式全方位地塑造了托尼这一有争议的人物形象。我们会看到,他充满父爱地与儿子AJ吃夜宵,然而紧接着他就开枪射杀了一个与AJ年龄相仿的黑道成员;他先是因为手下杀死了一名脱衣舞娘而大发雷霆,一转眼他又杀死了年轻的情妇,因为她威胁说要打电话给他妻子揭穿真相。他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完全没有内疚感,但他同时又对人际关系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并且对人情冷暖非常敏感。那些习惯于“好人与坏人”故事的人们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而更多的人会为它的真实性叫好,因为生活就是这样,最肮脏的欲望和最纯洁的情感会同时并存于每一个人心中。

《黑道家族》弱化了黑帮电影所固有的激烈冲突,更加注重对日常生活的展现。由于电视剧篇幅长,不会要求像电影那样紧凑,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把每一个冲突都推至高潮。剧中有生死存亡的斗争,但很多黑帮争斗并没有激化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相反有很多篇幅被用来描写矛盾双方的交涉谈判,但往往因为不肯让步而没什么结果。于是,黑帮电影热衷于描绘的“黑暗之神”的形象在本剧中完全被颠覆了,这并不是说《黑道家族》中的黑道人物被彻底驯化了,而是他们不再具有不可征服的力量。他们只是新泽西州北部一群喜欢用邪门歪道去解决事情的普通人,时常还有点装模作样,这种对黑帮人物的理解角度极少出现在黑帮电影中,它可以说是对强调个人主动权、强调竞争的当代社会和男性话语霸权的一种反思。在这样的社会中,假如你在某一方面走得太远,你也可能由一位正直的普通公民转变成一名匪徒。在本剧的第一季中有一段精彩的情节:托尼女儿的足球教练被发现对青少年进行性侵犯,托尼本想用自己的方式教训他,但在心理医生和朋友阿提(非黑道中人)的劝说下,他放弃了原计划,转交给警察去解决。非常出色的一点在于:编导没有把托尼的这一转变表现为他的心理治疗过程中一个喜人的进步,至少托尼自己没有这样认为,之后他跑去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一到家就倒在了地板上。在处理其它一些问题时,托尼甚至没有接受他人的劝阻(包括其家人)。总之,作为一部电视剧,《黑道家族》提供了电影通常不可能做到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浅谈《美国往事》与美国黑帮文化 篇4

关键词:美国往事,黑帮文化

一、《美国往事》的两个主题:友情和爱情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这部电影:“《美国往事》是一个比故事经典的寓言, 比寓言复杂的故事, 其意境早已超脱了手法, 其深度则完全超越了情节, 就如同美国这个国家, 它的历史是如此短暂, 教人不得不怀疑它的底蕴是否厚重, 但只要稍微对它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就会感到这种猜疑本身就是轻浮无知的。”的确, 《美国往事》这部电影似乎已经超越了电影所能诠释的东西, 如果单单以黑帮片来定义它的话, 似乎是更狭隘了些。它更像是一部激情盎然, 诗意盎然的抒情电影。

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这部电影表面是一部美国的黑帮片, 有人定义它是关于黑帮兄弟互相背叛的故事, 其实我认为恰恰相反, 导演瑟吉欧·莱昂似乎更想让我们注意到的是叫做友谊的东西。影片中的情节都是围绕面条展开的, 他是犹太移民, 生活在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最底层。少年时代, 由于家庭的贫困和生活的无聊, 他与一帮小混混整日无所事事, 这样无聊的日子从遇到麦克斯之后, 他们的命运轨迹似乎就走向了另外一种结果。麦克斯带着他们, 借着当时美国的“禁酒令”, 从而倒卖酒发了家, 摇身一变成了美国黑帮的中坚力量。面条和麦克斯的兄弟感情一直很好, 直到麦克斯的权利欲望越来越大, 甚至诱惑着他要去抢劫纽约中央银行。面条不忍心看自己昔日的好兄弟走向犯罪的深渊, 因此向警方举报了他, 他剩下的兄弟也都在警方的交火中丧生。面条从此隐姓埋名, 不再待在黑帮, 一直活在愧疚和懊丧中。直到最后他才识破, 原来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策划者正是自己的好兄弟麦克斯。35年之后, 他踏入了政坛, 成为了“贝利部长”, 夺走了面条曾经心目中的“女神”黛博拉, 还私吞了原来兄弟们一起藏在保险箱里的钱。

如果故事发生到这里, 普通的导演一定会上演一部面条如何复仇, 血洗麦克斯, 抢回黛博拉的故事。而瑟吉欧·莱昂导演却没有落入俗套, 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经典所在。麦克斯在最后要求面条结束自己的生命, 以求赎了当年犯下的罪, 但面条却放过了他, 因为经历过了35年的洗礼和沉淀, 他早已看透了这一切, 拥有了一颗看透一切的心。在他的心里, 自己昔年的好友比这一切都重要。而麦克斯看着自己老友离去的背影, 竟也做出了自杀的惊人举动。整部电影是以黑帮为背景, 全然没提一个友情, 而结尾处又浓浓的充斥着全部都是友情。

而《美国往事》的第二个主题就是爱情, 面条和黛博拉的爱情。面条少年时代总是偷偷地拿掉面粉仓库的墙砖来偷偷看黛博拉跳舞。与面条而言, 肮脏简陋的面粉仓库是他的爱情圣地, 仓库中翩翩起舞的就是他对于爱情全部的幻想, 是他心目中的“女神”。黛博拉对面条也是有感情的, 然而对于她而言, 有一些东西比她跟面条的爱情更加重要, 那就是地位、金钱。她对面条说:“我最亲爱的爱人, 他有水晶般的心灵, 他有金子般的头发, 他洁白无瑕的眼睛, 又大又亮, 他的身体如象牙般的坚实……可是他永远成不了我的爱人, 他是个小混混!”她喜欢跟面条在一起的感觉, 却最后背弃了面条, 成为了麦克斯的妻子。为了她的舞蹈梦, 为了金钱地位, 她选择了离开面条。这样的设计就好像《老男孩》中一样, 班里最漂亮的班花, 最后选择了跟原来最卑微, 但最后最有钱的男人在一起。

面条虽然是黑帮中的人物, 但他忠于友情, 也忠于爱情。这是他人物特性中最闪光的地方。

二、禁酒令与美国黑帮文化

在《美国往事》中, 促使面条和麦克斯成就大业的一个契机, 就是美国当时实行“禁酒令”政策。“无论从哪个方面看, 禁酒运动的范围和影响都不是仅仅局限于饮酒问题本身, 而是掺杂了美国社会生活中众多纷繁复杂的因素, 成为折射美国社会历史变迁的一面镜子”[1]禁酒运动既是美国社会发生大变革下的产物, 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美国历史的前进“在一战时期的美国, 由于粮食短缺, 为了确保国内粮食的充足供应, 美国颁布了临时性的禁酒措施, 禁止贩卖任何带有酒精的饮料。禁酒令并没有真正的让美国人民滴酒不沾, 反而促进了一个行业的迅速发展——黑帮。美国各个黑帮在禁酒令时期疯狂的倒卖烟酒, 赚足了油水。贩卖私酒在这时成了一种一本万利的买卖, 吸引了无数的犯罪分子介入其中, 有组织的走私犯罪活动开始兴盛起来"正如林格在美国人眼中的美国人一书中所说的那样:/想到有组织的犯罪, 人们便不能不想到禁酒, 因为正是禁酒导致了有组织的犯罪的产生, ”可以说, 禁酒令就是美国黑帮的一剂最好的催化剂。

三、美国黑帮中的意大利特征

因为《美国往事》的导演瑟吉欧·莱昂是意大利人, 这个时代的美国黑帮片几乎都是带着意大利黑手党的蓝本, 因此这个时代的美国黑帮文化都是带着意大利文化的特征。这个时代的黑帮多是有组织的犯罪文化。很多人们熟知的经典黑帮片基本都是意大利黑手党的原型, 如《小凯撒》、《疤面大盗》等等。黑手党起源于“Mafia”, 源于“Cosa Mafia”意为“我们的事业”, 意大利黑帮起源于一种秘密的结社的犯罪组织。在美国黑帮初期形成的时候, 很多都是来源于意大利的黑帮移民, 他们的有组织的犯罪文化直接就影响了后来的美国黑帮文化。而后来的一些意大利裔的导演部仅仅是继承了他们本土的文化, 同时还参与到了美国的一些政治经济活动之中。文化认同就是犯罪组织凝聚力的根源, 尤其是游民精英的身份意识, 以及在行为方面, 参照群体具有规范性作用。美国黑帮基本上都是以族裔为核心聚居的, 在美国20年代到70年代之间, 几乎都是这样以种族来聚居划分的。《美国往事》中, 面条他们几个兄弟也都是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 他们生活在贫困的犹太人聚居区里, 这与意大利家族式的黑帮结社不同, 但本质性质也都是一样的。因此在美国黑帮文化中, 其意大利特征也是十分明显的。我们透过了一些美国黑帮经典影片, 看到了当时的美国黑帮文化, 也有助于我们对当时美国融汇一炉的多姿多彩的文化有更加的深刻的领悟和理解。

参考文献

黑帮全面渗透美军 篇5

此举为黑帮大开方便之门,部分有黑社会背景的年轻人为求“洗底”而参军,部分黑帮成员则有计划地混入军队。这班“无间道”视美军的新兵训练营为“黑帮学堂”,旨在学习使用最新的武器及格斗招数,他们甚至还在军中招兵买马吸纳新人、走私毒品、武器。

部分黑帮更利用士兵调驻外地的机会,在外国开拓新地盘。据知,全美最少已有53个黑帮,渗透到美军“每一个分支”,严重影响美军质素,影响国家安全。

美军营的军事训练,本为加强军队战斗力,但竟然成为黑帮培训新血,扩充地盘的场所。

2005年1月13日晚,刚从伊拉克战场休假回乡的19岁海军上等兵拉亚(Andres Raya),在加州瑟瑞斯市(Ceres)的佐治酒类专卖店外,向警员连环狙击扫射,结果一名警员殉职、另一名身中4枪重伤,拉亚自己亦在驳火时中枪死亡。

这宗美军枪杀警的整个过程都被警方安装在附近的“天眼”拍下来,惊心动魄的片段不断在电视新闻中播放,令美国人大为震惊。警方经调查后,发现拉亚在伊拉克服役期间也不曾上过前线杀敌,更没有开过一枪。更惊人的发现是,他入伍之前,原来已经与拉丁美洲的黑帮过从甚密,有人见过他与黑帮大佬一起吸大麻,亦曾涉及爆窃案。调查更指,他在与警察枪战之前曾经吸食可卡因,不排除事发时是受药物影响。

美军杀警事件当年震动全美,但其实像拉亚这样有黑帮背景的美军士兵为数不少,联邦调查局(FBI)一份新鲜出炉的2011年《全国黑帮威胁评估》(National Gang ThreatAssessment)报告指出,过去3年在全美100个司法管辖区,执法人员在破案行动中曾扣留、拘捕过不少现役及退役美军士兵,有关数字反映美军犯案的普遍性相当惊人。

黑帮的美学 篇6

黑帮为什么是“黑”的?因为他们一般都喜欢穿着黑衣服集体亮相。这当然是一句玩笑。

与电影中通常展示的黑社会个体或集体形象相反,在现实生活中,黑社会组织和成员,总是尽最大努力将自己隐藏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他们决然不会轻易地暴露出其作为犯罪分子的真实身份。如此说来,他们的日常审美,通常与时代和社会并无什么脱节。

永久性痕迹

在这一点上,日本可能是一个特例。传闻金盆洗手的日本黑社会女老大天藤湘子,在其自传《流氓的月亮》中披露了作为黑社会女性成员的骇人形象,其中文身作为重要的经历之一,得到了详尽的描述。

如果一部黑帮电影中的犯罪分子有大量的文身图案出现,那一定是出于黑帮本身特质和组织工作特征的考虑,其次才是黑帮成员意识中美学上的考虑。

文身如何在黑社会成员组织中长远地流行着?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身体承受剧痛的创伤过程。绝不是一种刻意的自残行为。人们可以轻易地考察到文身的历史。尤其是东方社会文身的历史起源和社会功能。这种经历剧痛在身体上形成的永久性符号,必定有其宗教、族群、身份认知方面的重要功能。但在成熟文明的社会,文身行为,本身即意味着一个人决心脱离主流社会。

在文明社会,被迫施加的文身,本身就是一种羞辱性的惩罚。这些人通常是政治或社会类犯罪的囚徒。在很多宗教和法律裁判中,在罪犯或被惩罚者身体上刺下一些符号,本身就意味着永久性地判他们有罪,并且被永久性地逐出正常的主流社会。

因此对主流人群来说,文身是不可想象的。真正的文身,必定会对一个人在主流社会人群中的生活与发展造成极大的妨碍:一个人决心文身,也便意味着他决心永远地背离主流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身行为本身,已经完全被赋予了独立的意义:这个人决心终身与主流社会为敌。从事各种超越法律和道德界限的活动。文身行为本身所呈现的意义显而易见:接受文身手术的人,本身自愿地选择了这种施加于肉体的痛苦,显示出他能够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身体痛苦,而另一方面,这种一经施行便难以消除的肉体创伤痕迹,同样显示了他永久性地接受这种社会角色的决心—一种承诺。

在一些相关的资料中,我们能看到黑社会成员、尤其是日本黑社会成员在文身方面令人恐怖的勇气,这些黑社会成员中,威望稍微高一些的人,都拥有图案构造繁杂、手工细密的文身,这些文身图案的内容和造型,则更加传递了各种张牙舞爪凶神恶煞的恐怖形象,最终达到震慑他人的目的。

黑社会成员的文身行为,本身并不是日本或东方社会所特有的。无论是意大利还是美国,在一个黑帮分子身上出现某种文身图案,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德梅洛在美国福尔松监狱的大量研究表明,对许多罪犯来说,文身,尤其是显著部位的文身,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必定考虑过,这样的行为使他们今后难以金盆洗手。研究犯罪行为的美国学者霍尔说,“特定的文身会激发出恐惧和尊敬,让拥有者获得权威。”“盗用特定文身的人一旦被抓住,将面临严重的后果甚至被杀掉。”

这一点非常蹊跷——黑社会成员绝不会轻易将一些符号文在脸上。文面实在是代价太大了,以至于它会真正地妨碍他们的行动——无论如何,黑社会成员所从事的各种行为,一定要绕过主流社会尤其是法律的耳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脸上的疤痕,才是最直观而合法有效的“文面”,毕竟,一般来说,脸上的疤痕通常不是疤痕拥有者本人刻意为之的结果。但它至少是一枚“勋章”,表明本人有过残酷肉体搏斗的经历。

美国的黑社会,甚至经常会干预电影艺术创作,有时候甚至当起了艺术指导。而在香港黑帮电影中,我们会看到,主要的黑帮成员都有一些很好的品质,比如乐善好施、义气守信、人情味等等。

黑帮分子想要的形象

黑帮分子通常很在乎公众对他们形象的认知。他们需要一个邪恶、疯狂、心狠手黑杀人不眨眼的形象。

但这是一个悖论。一般情况下,黑帮成员也需要混迹在主流社会人群中,上述形象如果展示得非常成功,则很容易就暴露了他们的真实身份。这两者之间需要达到某种平衡。以至于在日常中,真正的黑帮分子,也许还要表现得更加规矩、温和、没有攻击性。因此,邪恶疯狂、心狠手黑的形象,必定是需要通过某种特别的渠道传递给特定的对象。

电影中展示黑帮犯罪分子的邪恶,乃是精心打造一个观众能熟知和心理上接受的符号化形象,只要是有利于传递这些形象特征的视觉符号,且不违反常规逻辑,都会被艺术创作所使用,但真正的黑帮,绝不会为了这样一种可笑的动机而暴露自己。

与文明社会的法律秩序需要绝对的权威一样,黑社会系统也需要他们的权威和秩序,而且前提是,他们显然无法共享文明社会的秩序资源。他们需要自己独立的系统和手段,为此。黑社会组织,必须建立一套自己符号系统,从视觉的到语言和动作手势的符号,都是十分严格周密的。

在这样一个反社会的人群中,弱肉强食是通常的法则,因此暴力往往是最有效的秩序、权威和达到预期目的的手段。从这一方面来说,黑帮分子想要树立一个文明社会所不能容忍的邪恶歹毒形象,完全是非常实际的功能性需要。在黑社会活动中,背叛、欺骗和失信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在基本的合作模式和规矩失效的情况下,暴力是控制局面、实现意图、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黑社会分子十分在乎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潜在形象,哪怕是虚构的形象。在日本。黑帮电影《暴民之女》的成功,使伊丹十三受到雅库扎流氓团伙的袭击,因为其塑造的雅库扎暴力团伙形象,并不是他们所想要的黑帮形象。与此相反的是,黑帮影片《教父》受到了黑手党的认可和赞赏——他们很满意电影所塑造的黑帮形象。美国的黑社会,甚至经常会干预电影艺术创作。有时候甚至当起了艺术指导。而在香港黑帮电影中,我们会看到,主要的黑帮成员,都有一些很好的品质,比如乐善好施、义气守信、人情味等等。

非常滑稽的事实是,在现代多元的社会里,拜各种视觉艺术作品所赐,大量带有黑社会形象和气质的符号和行为都被阳光下的人群模仿和挪用,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模仿这些行为本身不是犯罪,如今,并不是每一个文身者都是黑社会成员,其中很多文身,可能根本就是假的,这些另类符号,正在被作为大众文化支流中的亚文化所消费。与此同时,在真正的犯罪活动中,电影中的犯罪细节也经常被模仿挪用。

水就这样被搅混了,既然文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以往只有黑帮分子才会拥有的标识性内容被大量模仿,则真正的黑帮成员,也就可以明目张胆地来使用这些符号,如果他们愿意冒险。

上一篇:坚守一个梦想下一篇:草坪养护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