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布尼亚病(共5篇)
新型布尼亚病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新型布尼亚病毒病患者的护理, 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 患者1周退热、症状好转, 1个月痊愈出院。结论 根据疾病不同时期, 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有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护理
新型布尼亚病毒为我国发现的一种全新的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SFTSV,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 简称“新布尼亚病毒”, 一种新的布尼亚 (Bunya) 科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俗称蜱咬病, 一种以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性疾病) 的致病原[1]。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起病急、进展快, 往往有多脏器受累, 如治疗护理不及时, 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我科2014年6月收治军区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 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效果满意, 现就其治疗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 男, 3 5岁, 某修理所某五期士官, 因“畏寒、发热3 d”于2014年6月18日入院, 患者最高体温达42℃, 伴纳差、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患者自诉有蜱虫叮咬史, 有吸烟史, 无发热患者接触史。入院查体:体温40.3℃, 脉搏110次/分, 呼吸26次/分, 血压106/70 mm Hg, 入院后化验血常规:白细胞4.5×109/L, 血小板85×109/L, 血红蛋白160 g/L, 尿常规:尿蛋白+, 便常规正常, 血生化:乳酸脱氢酶494.1 U/L, 肌酸激酶353.7 U/L, 血淀粉酶108 U/L, 肝功:AST:62.3 U/L, ALT 34.4 U/L, 心电图:正常。神志清, 精神萎靡, 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 双腹股沟可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最大约4 cm, 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阴囊部未见创面及红肿。患者持续高热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严重时甚至抽搐, 谵妄。化验:血常规白细胞正常,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最低35×1012/L, 血生化:乳酸脱氢酶进行性升高, 最高2941 U/L, 肌酸激酶进行性升高, 最高690 U/L, 血淀粉酶进行性升高, 最高318 U/L, 肝功:ALT、AST进行性升高, ALT最高升至365 U/L、AST最高升至305 U/L。总蛋白、白蛋白下降, 凝血象异常, D-二聚体升高。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改变。
1.2 血液标本采集方法:
采用无菌真空管, 无菌操作采患者5 m L非抗凝血2份, 置于4℃环境以下保存, 之后送大连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1.3治疗方法:
退热、抗病毒 (更昔洛韦、蒲地兰、痰热清) 、预防感染、保肝 (还原型谷胱甘肽) 、抑酸 (兰索拉唑) 、补液、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患者有明显出血和血小板明显降低, 最低35×1012/L, 给予患者氨泰素片口服。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 高热不退, 恶心、呕吐、不能进食, 鼻衄, 痰中带血, 胸闷、心慌、气短、视物模糊、谵语, 又予患者加用止血药物 (卡洛磺钠、云南白药) 预防及治疗出血、激素、甘露醇改善神经系统症状, 牛黄安宫丸、醒脑静等清热解毒、开窍清脑, 皮下注射胸腺五肽提高机体免疫力。
1.4 结果:
经过治疗, 患者1周退热、症状好转, 1个月痊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消毒隔离及防护
2.1.1 隔离:
早期隔离, 专室治疗, 对患者实施单间隔离, 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 取得配合, 限制、减少人员出入, 禁止探视, 并贴有隔离标识。
2.1.2 消毒:
室内每天采用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 每次1 h。每天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 地面用湿式清扫, 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2.1.3防护: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 采用防护措施。护理或处置患者污染物品时, 医护人员需加强个人防护。穿好隔离衣, 戴好帽子、口罩、手套等, 有创操作时要加用护目镜、防护面罩。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患者后, 要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处理好用过的物品, 做好患者日常用品和食具的消毒, 患者的床单、衣物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被褥定期日光暴晒6 h以上。
2.2 病情观察:
该病发展迅速,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严重者进行24 h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出血程度以及消化、呼吸, 神经系统的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2.3 发热的护理:
患者持续高热, 高达40℃以上。应注意监测体温变化, 每2 h测量体温1次, 观察热型、发热程度及经过, 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和神志的情况,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 进行处理。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 给予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 , 因本患者血小板降低, 不宜酒精擦浴, 以免加重出血倾向。退热期, 患者往往会大量出汗, 出汗过多时, 应及时更换衣物, 保持皮肤干燥, 加强保暖, 避免着凉, 并观察有无脱水现象, 应及时补充水、电解质, 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2]。
2.4 出血的护理:
由于血小板低, 易出现出血倾向。在给予止血药物的同时, 积极正确的护理, 对止血及避免严重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患者血小板最低35×1012/L, 要求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在行骨髓穿刺过程中, 右鼻出血, 出血量较多, 不易止血, 给予鼻腔填塞止血处理, 并遵医嘱给予云南白药口服, 0.9%氯化钠250 m L, 注射用卡洛磺钠80 mg静脉滴注。对症治疗数日后, 出血倾向得到很好控制。
2.5 一般护理:
发热期间卧床休息, 专人看护。大量出汗及时更换衣物,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注意保暖。保持病室安静、床单位清洁、干燥、舒适。
2.6 局部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 提供局部护理。患者双腹股沟可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最大约4 cm, 给予“如意金黄散”白醋调敷, 1日2次, 3 d之后, 淋巴结消退, 疼痛减轻。
2.7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少食多餐, 多饮温开水, 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3]。
2.8 液体管理:
液体管理尤为重要, 要注意对肝、肾等重要器官的保护, 避免使用对心、肾等重要器官有损害的药物, 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记录24 h出入量, 输液速度宜慢, 并注意观察脉搏、血压、尿量、皮肤弹性的变化, 并注意听取患者的主诉, 避免出现并发症。
2.9 心理护理:
因患者持续高热以及血小板减少有出血倾向, 起病急, 发展迅速, 并且有一定的传染性。很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恐慌。当得知患本病后, 患者与家属急切的想要了解本病的情况。医务人员应在第一时间, 与患者家属作好沟通, 讲解关于本病的一些知识。包括,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治疗、预后、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等。告知患者本病多为自限性, 多可治愈, 让患者和家属稳定情绪, 消除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2.1 0 健康宣教:
因本病属于新发现的传染病, 患者及家属缺乏对疾病的相应知识。入院后, 护士应利用各种时间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知识、药物知识、消毒隔离知识的指导。告知患者尽量不要在草地上长时间坐卧, 穿长袖衣服, 扎紧裤腿, 不要穿露趾鞋, 避免被咬, 做好个人防护。
3 小结
严密观察病情, 护理措施合理, 健康宣教恰当, 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重要意义。护理上通过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有效防止了交叉感染和并发症。护理人员应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积极配合治疗, 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2010版) [S].2010.
[2]陶文元, 陶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8例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21 (1) :91-92.
[3]孙宝霞, 路苓, 许亮, 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2, 30 (8) :503-504.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3例 篇2
1 病例资料
1.1 一般情况
2011年6月19日至8月12日, 我院收治了3例由SFTSV感染导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其中女2例, 男1例, 年龄59~86岁, 平均72岁;均为农民。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 鼻导管吸氧, 多西环素口服、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抗感染, 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抗病毒,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5μg皮下注射提高粒细胞生长, 呋塞米 (速尿) 静脉推注, 物理降温等对症支持治疗。住院9~1 9天出院, 治愈1例, 好转2例。
1.2 潜伏期
2010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提示[1], 潜伏期可能1~2周。本组3例患者潜伏期7~46天:1例被蜱虫叮咬后7天发病;1例被蜱虫叮咬后30天发病;另1例蜱虫叮咬情况不明, 自述与其中1例患者于发病46天前有过密切接触。
1.3 主要症状与体征
3例均以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伴纳差3~6天入院。其中1例伴有腹泻, 每天解黄稀便3~4次, 无腹痛, 有中上腹部轻压痛。体温38.5~3 9.3℃, 为不规则热。入院时神志均清楚, 急性病容, 眼结膜无充血、黄染, 1例全身皮肤有散在皮疹, 1例注射部位有瘀斑。听诊两肺呼吸音清, 呼吸稍急, 30~33次/min, 心律齐, 无杂音。腹泻患者中上腹部有轻压痛, 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均未触及, 无叩击痛, 肾区无叩击痛;另2例腹软。1例右腹股沟触及1.5c m×2.0c m浅表淋巴结, 无压痛。1例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白斑, 无溃疡、糜烂、出血点。1例两下肢有轻度凹陷性浮肿。2例皮肤有蜱虫叮咬痕迹, 1例位于右小腿外侧近膝部, 1例位于右侧颈部近耳处。1.4辅助检查血常规:W B C (1.5~2.2) ×1 0 9/L, N 0.5 3~0.8 3, L 0.1 4, P LT (3 4~5 7) ×1 0 9/L。粪隐血试验阴性。C-反应蛋白 (CRP) 0.54~0.61mg/L。降钙素均<0.5μg/L。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35~165U/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70~129U/L;肌酸激酶 (CK) 391~464U/L, 乳酸脱氢酶 (LDH) 417~783U/L。尿常规:尿蛋白+~+++。肾功能检测:肌酐 (C r) 8 7~2 0 1μm o l/L, 尿素氮 (B U N) 6.1~2 3.4 m m o l/L。凝血酶原时间 (P T) 1 2.8~1 4.1 s。D-二聚体2.3~2.5μg/L。CD3+T细胞113~118个/μl, CD4+T细胞71~81个/μl, CD8+T细胞2 5~3 4个/μl, CD4+T/CD8+T为2.83~2.8 6。入院后检查: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抗体I g M、外斐试验和肥达试验均阴性, 血培养、骨髓培养均无细菌生长。骨髓涂片:1例提示粒系增生, 部分粒细胞成熟障碍, 巨核细胞功能差。疾病控制中心检测:S FT S V核酸均阳性。
2 讨论
卫生部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2010版) 提示:该病目前传播途径尚不确定, 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虫中分离到该病毒, 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虫叮咬史, 急性期血液可能有传染性[1]。据报道, 部分病例有与患者密切接触史, 如陶文元报道[4]有6例病人在密切接触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病死的尸体及其衣被后而发病。另有报道可通过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直接传播[5]。本组病例除1例住院前与另一例患者密切接触后发病, 余未发生二代病例, 也未传染给医务人员。我们总结这3例的经验, 在治疗和护理的同时, 也要做好防护工作, 防止病毒传播。
2.1 做好消毒、杀虫与隔离工作, 防止疾病传播
本组3例住院期间, 我们按虫媒传播疾病做好消毒、杀虫与隔离防护工作。医护人员为病人进行诊疗及护理时要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与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直接接触, 病人的医疗垃圾装入双层防渗污物袋, 由专人送垃圾处理处, 病人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采取高温、高压或1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
2.2 治疗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 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1], 如按医嘱及时予利巴韦林、多西环素等抗病毒、抗感染治疗, 及时补充液体、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人体外实验提示, 利巴韦林对布尼亚病毒有抑制作用[6], 本组3例患者使用后效果好。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 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增强抵抗力。本组2例患者使用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无细菌感染并发症发生。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者, 可输血浆、血小板。本组1例有皮肤注射处瘀斑, 但无消化道等严重出血现象, 在严密观察下均未输血小板、血浆。出院时注射处瘀斑均好转, 无出血并发症发生。
2.3 护理
2.3.1 高热护理
患者发热期间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 必要时随时测量, 注意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9℃时, 要及时给予冰袋敷头部或按医嘱予退热药, 降温处理后30~60分钟测量体温1次, 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避免退热过快引起虚脱。患者出汗较多时及时擦干汗液, 更换湿内衣, 防止受凉感冒。避免酒精擦浴, 因患者血小板减小, 皮肤有瘀斑瘀点, 酒精擦浴可致毛细血管扩张, 更易引起皮肤出血, 加重瘀斑瘀点。发热时由于新陈代谢增快, 摄入减少而消耗增多, 皮肤出汗多, 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同时调整室温, 保持病房安静。
2.3.2 预防出血的护理
减少活动, 尽量多卧床休息, 血小板小于20×109/L时予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床铺干净、平整、柔软, 保持皮肤清洁, 穿棉织宽松衣裤, 避免皮肤受刺激引起出血。避免一切可能造成身体受伤的因素, 如要剪短指甲, 避免划破皮肤;避免碰撞皮肤引起出血, 如禁用牙签剔牙或用硬牙刷刷牙等;避免反复多次注射, 注射后针眼按压5分钟以上;不要使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或抑制其功能的药物, 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等。给予易消化无刺激软食, 避免便秘与剧烈咳嗽, 以防引起内脏、颅内出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出血倾向, 如神志、意识、瞳孔、腹部体征, 大便、呕吐物、痰液色泽, 皮肤瘀斑进展, 血小板变化, 及时发现内出血倾向。备好血浆、血小板, 如血小板计数在30×109/L以上, 且皮肤、消化道等无出血症状, 可暂时不备血浆、血小板。本组3例患者除1例有皮肤瘀斑外, 均无消化道等内脏大出血现象。
2.3.3 饮食护理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嘱病人少食多餐, 对不能进食者, 遵医嘱以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
2.3.4 基础护理
由于发热、食欲差、白细胞低下, 而且病人多年龄较大, 机体抵抗力低下, 极易导致细菌感染, 必须加强基础护理。
2.3.5 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
由于本病是新发病例, 患者对此病不了解, 加之起病急骤, 并予以隔离, 所以患者与家属都有焦虑、恐惧心理。因此, 在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 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 介绍病情、防治方法、治疗效果, 消除其焦虑与恐惧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与家属要注意个人防护, 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尽量不在草地和树林静卧, 避免被蜱虫叮咬;如需要进入这些地区, 必须穿紧口长衣裤, 控制媒介传播与宿主动物。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对人体全身均有不同程度损害, 严重者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因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主要通过蜱虫叮咬及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而传播, 需要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临床上需加强消毒隔离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 做好治疗发热、防止出血等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2010版) [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1, 4 (4) :193-194.
[2]陈华忠, 吴伟梯, 徐建人, 等.浙江省首例蜱虫叮咬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1, 4 (4) :195-196.
[3]陈华忠, 王金富, 梁伟峰, 等.浙江省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1, 38 (5) :360-361.
[4]陶文元, 陶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8例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21 (1) :91-92.
[5]Zhang L, Liu Y, Ni D, et al.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in China[J].JAMA, 2008, 300 (19) :2263-2270.
新型布尼亚病 篇3
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机械通气,预防控制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 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故该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又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感染性疾病[2]。该病毒具有泛嗜性[3,4], 对血液系统、心肌、肝、肾、肺、消化道都有侵犯。其医院感染该如何防控, 已有相关文献进行讨论[5,6], 但当累及呼吸系统, 需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时, 如何做好该类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 尚无研究进行讨论。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收治多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 其中9 例因累及呼吸系统采用机械通气进行辅助呼吸, 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 做好医务人员自身的防护工作, 无医院感染情况发生,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9 例, 均经PCR检测布尼亚病毒RNA阳性确诊, 其中男5 例, 女4 例, 年龄59~82 岁, 平均 (70.44±6.09) 岁。
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1) 在收治第1 例确诊病例后, 针对新发传染病, 根据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特点和难点, 专门邀请了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专家, 就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性、基本方法及自我防护等诸多方面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5], 从而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意识, 使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2) 选用含有效氯500~1 000 mg/L的消毒液对呼吸机表面擦拭消毒, 当呼吸机表面被痰液、口鼻分泌物等污染物污染时, 立即用含有效氯2 000~4 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消毒20 min后清理, 对患者排出的痰液、口鼻分泌物等用专用容器盛放, 按1:4 比例加含有效氯10 000~20 000 mg/L的消毒液并放置2 h。 (3) 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前戴好帽子、口罩, 穿隔离衣, 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吸痰等操作时, 戴护目镜。将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 (如一次性吸痰包、一次性呼吸管路) 采用双层黄色塑料袋进行包裹, 在塑料袋外层醒目位置粘贴感染性医疗废物标志, 由专人将其带离病房, 送垃圾处理站处理, 呼吸机附件 (如湿化罐) 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包裹后, 由专人送往消毒供应中心。在痰标本等标本的送检过程中, 将标本置于防漏容器中, 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并告知相关科室 (如检验科) 的人员。 (4) 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 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7]。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5) 终末处理:患者转科或死亡后, 严格按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2009 版) 》 的要求进行病房的终末消毒, 消毒范围包括呼吸机在内的隔离病房内的一切物品[8]。为保证消毒效果, 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进行消毒后的采样和检验[9,10], 检验的微生物污染指标符合上述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后, 方将隔离病房重新启用。
结果
气管插管8例, 气管切开1例, 体温36.9~38.9 ℃ , 白细胞0.8~11.4 × 109/L, 淋巴细胞0.2~2.3×109/L, 血小板13~60 × 109/L。 4 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4 例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 1 例经治愈后出院。
讨论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 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11], 当累及呼吸系统时, 需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卫生部发布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对包括医院感染防控在内的各项诊疗措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而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
新型布尼亚病 篇4
1 临床资料
2011年6月19日至2011年8月12日, 我院收治了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其中女性2例, 男性1例, 年龄59~86岁, 平均72 (±11.04) 岁, 均为山区农民。2例有蜱虫叮咬史, 1例有与患者密切接触史。所有病例血清标本经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检测, 结果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 (SFTSV) 核酸均阳性, 经中国CDC确诊为 (SFTSV) 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全部好转出院, 住院9~19天, 平均13.6天。无并发症发生, 未发生二代病例, 也未传染给医务人员。
2 主要传播途径
2.1 虫媒传播
主要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 本组3例患者有2例发病前7~30天有明确的蜱叮咬史, 体检时发现有蜱虫叮咬痕迹, 与陶文元等[5]报导该病可能为蜱虫叮咬所传播相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2010版) 也提示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1]。Yu等[6]报导SFTSV引起SFTS患者, 有少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Zhang LJ等[7]报导被感染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蜱叮咬后可传播该病。有报导在长角血蜱中发现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Severe fever wifh thro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 SFTSV) 的RNA, 而且这些RNA与患者已分离出的SFTSV的RNA有很高的相似性[6,8], 因此认为其发病媒介与蜱虫叮咬有关, 人类可因蜱虫叮咬而得病。SFTS在中国的流行, 表明蜱媒介传播病原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流行地区需要加强对蜱虫等媒介密度的监测, 疫源地居民要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蜱虫叮咬。
2.2 血液、体液、分泌物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而传播疾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2010版) 提示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1], 有研究发现同科属病毒立夫特谷热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可通过接触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9]。Zhang LJ等[7]报导通过直接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直接传播。
2.3 接触传播
密切接触患者可传播疾病, 陶文元报导[5]8例患者有6例病人在密切接触同一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后病死的尸体及其衣被后而发病, 其中5例检出了新型布尼亚病毒, 接触后发病时间最短5天, 最长10天。本组3例患者中有1例有与患者密切接触史, 接触后46天发病。
2.4 其他传播途径
Yu等[6]研究发现SFTSV可感染牛、羊、狗等动物, 并已在其血清中检出SFTSV抗体, 但在本组病中经流行病学调查[2], 在其家养牛及林缘地蜱虫样本没有检到SFTSV的RNA及抗体, 可能与检测样本量少有关, 目前尚不能确定接触牛等家畜而传播本病。
3 隔离措施
3.1 加强病人管理
病人入院后予安排单人病房, 按虫媒传播疾病方式做好隔离消毒, 入院时予以沫浴, 更换病号衣, 更换下衣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或煮沸30min等消毒措施进行处理, 病人接触过的一切物品也均予以消毒处理。病人住院期间不能外出, 活动限在病室内。
3.2 加强病房管理
做好宣教工作, 控制陪人与探视, 家属与病人接触时嘱其戴帽子、口罩, 穿隔离, 接触后手用消毒液消毒、皂液洗手, 病房做到每日通风3次, 每次30min, 床头柜、桌椅等每日用1 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次, 有污染时及时擦拭消毒, 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消毒2次, 病人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 采取2 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浸泡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如1次患者呕吐物污染了地面, 我们立即用2 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湿纱布履盖, 30min后再予清理干净, 然后再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1次。如血液、体液污染了床单要立即更换, 并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再送洗衣房清洗。
3.3 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工作
3.3.1
为病人进行诊疗及护理时予行虫媒、接触、血液、体液等隔离措施加强自身防护工作, 接触时戴帽子、防护口罩, 穿隔离衣, 并扣紧袖口、领口, 在诊疗、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加强个人防护, 避免与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等直接接触, 如有接触时或可能接触时均戴乳胶手套, 脱手套后严格洗手, 如进行气管插管、雾化治疗、吸痰等操作时, 戴防护眼罩或面罩。若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可能污染时应立即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干净, 再用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双手, 再用皂液洗手。
3.3.2
标本采集时加强安全防护工作, 按二级防护标准做好个人防护, 穿戴帽子、口罩、乳胶手套、隔离衣, 尽量避免病人的血液外溢或直接接触, 采集后标本置于防渗漏容器中送检, 物品专用, 尽量避免病人的血液外溢或直接接触, 如发生血液外溢污染环境时, 及时采用2 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严防被采血或注射针头等利器刺伤, 病人用过的各种针头、注射用具应放入防水、防刺破有标记加盖容器内, 用后盖紧容器盖直接送焚烧处理。如一旦有发生刺伤现象, 及时进行伤口清创, 沾染了病人血液者, 及时予以消毒清洗, 并口服有效抗生素, 如强力霉毒预防感染。
4 加强垃圾管理
病人的医疗垃圾装入双层防渗污物袋并作好标记, 由专人送垃圾处理处, 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集中处置。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 也予装双层防渗污物袋作好标记后送消毒或焚烧。
5 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患者出院后床垫、棉被用床单位消毒器消毒1小时, 换下床单、被套、病号服装双层防渗污物袋作好标记后送洗衣房煮沸30分钟后再清洗, 床、床头柜、桌椅等用1 000mg/L含氯消毒剂彻底擦拭消毒1次, 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消毒1次, 空气用溴氧消毒机消毒1小时, 患者使用后的听诊器、血压机、心电监护仪、氧气筒等医疗器械表面用2 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血压计袖带、重复使用医疗物品内部如温化瓶、螺纹管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处理, 体温计使用后浸于75%乙醇浸泡30分钟。精密仪器设备表面使用后有75%乙醇擦拭消毒2遍。
6 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由于本病是新发病例, 患者对此病不是很了解, 加以本病起病急骤, 并予以隔离, 所以患者与家属都有焦虑、恐惧心理, 因此在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 态度和蔼, 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 介绍病情况, 防治方法, 治疗效果, 告知此病可防可治, 消除其焦虑与恐惧心理, 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与家属要注意个人防护, 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尽量不在草地和树林静卧, 避免被蜱虫叮咬, 如需要进入这些地区, 必须穿紧口浅色长衣裤, 控制媒介传播与宿主动物。不能与病人直接接触, 不能直接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接触时戴手套, 接触后用含消毒液皂液消毒洗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2010版) [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1, 4 (4) :193-194.
[2]陈华忠, 王金富, 梁伟峰, 等.浙江省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11, 38 (5) :360.
[3]陈华忠, 吴伟梯, 徐建人, 等.浙江省首例蜱叮咬感染新布尼亚病毒诊治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1, 4 (4) :195-196.
[4]楼莲青, 李晓飞, 陈永薪, 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例死因分析[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1, 4 (6) :331-332.
[5]陶文元, 陶欣.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8例报告[J].江苏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21 (1) :91-92.
[6]Yu X J, Liang M F, Zhang S Y, et al.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J].N Engl J Med, 2011, 364 (16) :1523-1532.
[7]Zhang L, Liu Y, Ni D, et al.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in China[J].JAMA, 2008, 300 (19) :2263-2270.
[8]张永振, 周敦金, 熊衍文, 等.中国淮阳山地区由新蜱传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出血热[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1, 32 (3) :209-220.
新型布尼亚病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7月至10月, 我院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住院病人。
1.2 方法:
通过查阅确诊患者的病历, 研究其临床资料 (包括流行病学) , 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
1.3 诊断:
以急性期病人血清送大连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采用实时PCR技术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者为确诊依据。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有确诊病例7例, 发病在7月至10月期间。其中男4例, 女3例, 年龄56岁~85岁, 均居住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 均有野外活动史。1例有蜱虫叮咬史, 2例家中养狗, 1例居住环境中老鼠多, 并食用过老鼠接触过的食物。
2.2 临床表现
7例病人发病时均有发热 (体温38.0℃~40.2℃) 、咽痛, 咳嗽6例, 头痛、头晕6例, 乏力6例, 厌食、恶心7例, 呕吐3例, 全身酸痛6例, 腹胀、腹痛2例, 腹泻2例, 黄疸1例, 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有疼痛2例, 语言模糊2例, 抽搐2例, 昏迷2例。
2.3 实验室检查
7例病人均检测到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7例患者中5例白细胞减少, 最低值 (1.15~3.35) ×109/L;7例血小板减少, 最低值 (22.4~92.0) ×109/L;5例ALT升高, ALT (102~498) U/L;7例AST升高, AST (135~1053) U/L;5例尿蛋白阳性 (+~+++) ;1例血尿素氮、肌酐略增高;4例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低钠、低钾、低氯;7例肌酶升高, 肌酸激酶CK最高值 (264~992) U/L;3例APTT延长;2例纤维蛋白原下降;6例检查流行性出血热抗体阴性;3例肥达反应试验阴性;5例血或骨髓细菌培养阴性。
2.4 治疗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 除个别致死病例外, 多数自限。我们的病例在诊断明确前均应用过喹诺酮类或头孢类抗生素, 并给予保肝治疗, 个别白细胞减少者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小板减少者给予输注血小板。对于重症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 后者可能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其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害, 甚至缩短病程, 而其它治疗可能对疾病帮助不大。
3 讨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是近年新命名的一类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感染性疾病, 在我国多个地区均有发现, 目前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为其主要病原体之一, 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3,4,5]。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因此很难与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等感染性疾病鉴别。现已可以通过急性期血清实时PCR技术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来确定诊断[3,4,5]。
近十多年来, 我们在夏、秋季节收治过一类发热、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伴多脏器受损害病人, 临床过程酷似流行性出血热或伤寒等感染性疾病, 但流行性出血热抗体、肥达反应试验及血或骨髓细菌培养阴性, 病原体不清。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出现后, 再发现类似病例, 经检测均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病原体得到证实, 同时也推测该病已存在多年。从地域上看, 我们的病例都发生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 所有病人均有野外活动史, 仅少数病人有蜱虫叮咬史, 提示可能还存在其它传播途径。没有发现聚集发病现象, 也没有发现与患者密切接触后发病的情况, 提示不发生人际间的传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我们以往遇到的疑似病例和现确诊的病例, 绝大多数为身体相对健康, 尚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老年人, 同时伴有神经精神症状的亦多为老年人, 而年轻人在野外活动的机会要多于老年人, 提示老年人可能对该病毒有相对易感性。该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对疑似病例行实时PCR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是目前诊断该病的唯一方法。
目前该病无特效药, 以对症处理为主, 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血小板输注、保肝药物应用、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等, 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效果很有限。少数有神经、精神症状及多脏器受损的严重病人, 往往在1~2天内死亡, 但经过适当极积的对症处理也常在1~2天内迅速好转。我们的体会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 会减轻患者的症状, 可能会减轻疾病对机体造成的损害, 缩短病程, 对改善预后有益。总之, 通过我们对病例的观察, 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对重症病例要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改善预后。从该病的传播方式看, 大规模流行可能性不大, 但短期内也不能消失, 将会持续存在下去, 因此要对该病给予持续关注, 找出其确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特效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 为其治疗及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共有七例住院病人资料, 分析他们的临床症状、体征、血象、重要的生化指标、治疗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 主要的症状有发热、乏力、胃肠道、呼吸道症状, 局部淋巴结肿大也可见到, 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是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 多器官受累常见, 表现为血清ALTASTCK升高及蛋白尿, 所有病人均在农村并有野外活动史, 年龄均在50岁以上。多数病人无明确蜱虫叮咬史, 无特效疗法, 经对症处理, 多数病人预后好。结果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诊断依赖于病原体检测, 对症处理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能改善预后, 可能存在蜱虫叮咬以外的感染方式。
关键词:发热,血小板减少症,布尼亚病毒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2010版) 》的通知[EB/OL].[2010-10-8].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wsyjbgs/s8348/201010/49272.htm.
[2]Zhang L, Liu Y, Ni D, et al.Nosocomi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 in china[J].JAMA, 2008, 300:2263-2270.
[3]Yu XJ, Liang MF, zhang SY, et a1.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Bunyavirus in China[J].N Engl J Med, 201l, 364:1523-1532.
[4]刘庆辉, 刘建贞.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7例临床观察[J].中华内科学杂志, 2011, 50 (9) :785-786.
【新型布尼亚病】推荐阅读:
新布尼亚病毒06-04
罗马尼亚06-13
爱沙尼亚06-02
博洛尼亚改革10-28
亚美尼亚风俗礼仪06-10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10-05
做中国的杰尼亚05-17
读《纳尼亚传奇》有感05-09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06-19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