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2024-07-12

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精选9篇)

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篇1

膝关节附近的骨折及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 临床上采取相应的内固定或石膏托外固定等治疗, 骨折后, 患者因担心过早运动影响骨折愈合, 往往习惯性制动限制了膝关节的活动。长时间的制动后表现为膝关节屈曲、伸展受限, 常伴有股四头肌挛缩、肌力下降, 关节内血肿机化合并关节外的肌肉、肌腱、关节囊发生病理变化, 造成膝关节僵硬,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008年3月~2010年4月我院康复科对17例骨折及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后膝关节僵硬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 男11例, 女6例, 年龄22~63岁, 平均38岁。受伤原因:车祸10例, 高处坠落伤4例, 砸伤3例, 股骨髁间骨折6例, 股骨远端骨折3例, 髌骨骨折2例, 胫骨平台骨折2例, 膝关节周围肌腱、关节囊损伤4例。伤后关节制动时间60~135 d, 平均76 d。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僵硬10例, 单纯石膏外固定后僵硬7例。上述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障碍。

1.2 方法

1.2.1 心理康复[1]

大部分患者并不是膝关节损伤不能活动, 而是存在许多顾虑, 产生恐惧感, 从而拒绝锻炼。首先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 了解病情, 根据不同的受伤情况、治疗过程、性格、职业、工作情况、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 对患者讲解早期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及长期制动的并发症, 并介绍一些成功病例, 使患者了解早期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并进行骨科健康教育[2]。

1.2.2 康复护理方法

1.2.2.1 蜡疗

我院采用北京恒温蜡疗仪, 首先将蜡疗仪盛满水, 将医用蜡放入加温仪器箱内, 使其融化之后, 将融化的蜡放入方盒内使其冷却, 待其温度降至45~50℃后, 将其置于患者需要治疗位置上, 大约20 min, 每日2次, 将用完的蜡放回箱内备第二天应用。

1.2.2.2 早期关节松动技术

切口拆线后即可行关节松动技术, 评估和功能锻炼, 检查股四头肌舒缩运动, 周径测量和抗阻力伸膝试验, 以了解股四头肌的肌力, 被动活动膝关节和侧方移动髌骨了解关节内粘连情况, 与临床骨科医生配合了解骨折愈合程度和膝关节情况。采用推拿按摩, 主动练习膝关节伸屈, 加强股四头肌力和恢复局部皮肤弹性。髌骨松动技术, 上下松动, 护士双手推髌骨上或下缘, 向上或向下推动髌骨5~6下, 手法不宜过重。侧方松动:护士立于患侧, 双手拇指扣于髌骨外侧缘, 由外推向内5~6下, 推髌骨内侧缘5~6下, 手法相反。前后松动:护士一手置于膝后, 一手置于髌骨上, 两手合力挤压髌骨。髌骨松动手法常用于蜡疗后, 每天2次。股四头肌按揉法:患者仰卧位, 护士立于患侧, 两手拇指置于股四头肌外侧, 由上而下进行按揉, 其余四指置于对侧进行按揉, 使股四头肌放松, 以防止股四头肌废用性萎缩, 每天2次, 每次20 min, 手法不宜过重。膝关节被动活动:术后2周将缝合线拆除后, 将膝关节置于床边, 护士一手放于胫骨结节前缘, 一手压于股骨干处, 轻轻压膝, 在患者无痛下活动, 循序渐进用力压膝;膝关节被动运动器功能锻炼, 术后3 d便可行CPM机练习, 起角0°~30°, 以后每日增加10°[3], 每天3~4次, 每次40 min, 14 d为一疗程。

1.2.2.3 膝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患者仰卧位, 患膝放于床边, 患者主动下垂, 测角气轴心放置在股骨外侧髁, 固定臂与股骨纵轴平行, 记录测量出来的角度, 为康复恢复的角度。

2 结果

康复治疗前膝关节活动度屈膝30°~50°, 平均41°, 治疗1.5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屈膝60°~145°, 平均99°。术后疗效按Judet标准评定, 优14例, 良2例, 可1例。

3 讨论

3.1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

蜡疗可以松软周围僵硬的软组织, 为下一步手法松动技术打下基础, 关节松动技术是根据轻巧的手法作用于关节外的骨及周围的软组织, 改善关节囊。减轻膝关节疼痛, Salter[4]认为, CPM可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代谢能力, CPM机的使用, 其优越性在于, 不断牵拉挛缩的股四头肌和膝周组织, 恢复其弹性, 防止再粘连, 机械性研磨膝关节面, 最大限度地维持关节活动度, 为随后的主动锻炼减轻了阻力, 易被患者接受, CPM机治疗可以改善关节腔的滑膜分泌, 有利于关节的润滑, 通过上述方法的操作, 早期护理康复治疗直接影响关节的功能恢复。

3.2 膝关节僵硬早期护理注意事项

蜡疗温度一定要适合人体耐受温度, 我院基本采用50°~60°用于人体体表治疗部位, 温度不宜过高, 及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烫伤;关节松动手法及被动活动不宜用重手法, 以免加重骨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膝关节被动运动器功能锻炼从0°~30°作为起角, 循序渐进, 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3.3 康复教育

充分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 并积极与患者沟通, 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避免患者因怕痛和出现意外而逃避活动, 又要避免急于求成不注意锻炼方法而过早活动及负重, 引起骨折移位。正确、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治疗的重要环节。国外研究证明, 关节功能低下仅1~2个月的时间即可发生废用综合征, 超过6个月进行功能锻炼则收效甚微[6]。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加快静脉回流, 减轻水肿, 还可以使关节润滑液正常循环和分泌, 防止粘连早, 可较快地恢复膝关节功能[7]。局部的物理治疗能软化僵硬组织, 增强肌肉张力和力量, 促进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王联丽, 汤宇宏.下肢骨折近关节支架外固定术的康复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10, 9 (9) :809-810.

[2]陆玲.骨科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9) :84-85.

[3]容国安, 龙耀斌.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4, 26 (1) :43-44.

[4]Salter RB.The biologic concept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of synovialjoints[J].Clin orthop, 1989, 242 (5) :12-25.

[5]刘静.疼痛控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6) :513-514.

[6]吴萍.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 10 (8) :107-108.

[7]黄丽华.膝关节骨折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及护理[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6, 19 (1) :119-120.

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篇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畸形矫正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的适应证包括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无论何种疾病只要X 线片显示有关节破坏征象即可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但术后也会出现肌肉萎缩、感染、髋关节脱落等并发症,为此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阶段式康复护理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年1 月- 年1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 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1 例,女21 例,年龄55~85 岁,所有患者均为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文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46 例,男34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61.9±2.4) 岁;致病因素:股骨颈骨折19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 例,创伤性关节炎5 例,股骨头坏死11 例,良性和恶性骨肿瘤3 例;固定方式:非骨水泥固定35 例,骨水泥固定11 例;术前Harris 评分12~42 分,平均(31.09±2.15) 分;病灶位于左侧者29 例,右侧者27 例。对照组36 例,男27 例,女9 例,平均年龄(60.6±2.8) 岁;致病因素:股骨颈骨折17 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 例,创伤性关节炎3 例,股骨头坏死8 例,良性和恶性骨肿瘤2 例;固定方式:非骨水泥固定29 例,骨水泥固定7 例;术前Harris 评分10~43 分,平均(30.84±2.38) 分;病灶位于左侧者19 例,右侧者17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

(1) 良肢位摆放干预,良肢位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是从治疗护理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其能够使术后关节相对稳固,从而预防预防术后关节出现病变模式,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

(2) 早期康复干预,早期康复主要在于恢复关节功能,在康复锻炼和治疗中预防髋关节内旋超过中立位等过大禁忌动作,锻炼方法包括踝泵部、臀肌收缩、足跟滑动、髋关节屈曲等,康复锻炼效果较好者可逐步练习高椅坐位。

(3) 巩固康复锻炼,根据患者切口愈合、肌力恢复及疼痛等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期间可增加柔韧性综合功能训练,期间指导患者避免双腿交叉上楼等易导致人工关节受力过大动作,同时指导仰卧位膝关节屈曲、蝶式牵引、提踵练习、哈壳式运动及坐位曲髋等训练。

(4) 术后晚期康复干预,患者在术后3 个月后可视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交替性上下楼梯,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可逐步增加至90°,亦可进行单膝贴近胸壁练习,完成较好者可进行托马斯式牵引训练,在不引起疼痛前提下进行仰卧位直抬腿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髋部伸肌、外展肌肉等抗阻训练,逐步帮助患者恢复平衡感及日常生活能力。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术后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1) 术后12、24 周采用MX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髋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测定,通过骨盆倾斜角度评价髋关节稳定性,倾斜角越大说明髋关节稳定性越高,通过运动弧度对髋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价,弧度越大说明关节活动度越高。

(2) 关节术后功能采用Harris 标准进行评价,该评分标准分别从疼痛、日常活动、步态、行走辅助、行走距离、畸形、活动范围共计7 个维度进行评价,各维度及总评分越高说明关节功能恢复越佳,总分在0~100 分,90~100 分表示关节功能优,80~89 分表示关节功能良,70~79 分表示关节功能可,70 分以下者表示关节功能差。优良= 优+ 良。

(3) 康复锻炼依从性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康复锻炼时间、锻炼强度等,根据调查结果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三类。

(4) 生活质量采用GQOLI-74 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共计5 个维度及74 个单项,每个单项分为5 级,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x-±s) 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__ (%) 表示,比较采用字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髋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关节功能Harris 评分及关节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2.3 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康复锻炼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2.4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GQOLI-74 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篇3

【关键词】骨折患者;关节僵硬;功能锻练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26-02

骨折整复后为维持其稳定性、防止骨折再移位、促进骨折顺利愈合,常予石膏或夹板外固定4~6周,而长时间外固定可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造成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影响。我们对94例上肢骨折外固定后并发关节僵硬患者进行了分析,探讨发生关节僵硬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最大限度恢复患肢功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上肢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并以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患者94例,均无高血压、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病史。其中男41例,女53例。平均46.4岁。骨折类型包括:尺骨干骨折17例,桡骨干骨折15例,尺桡骨干双骨折15例,孟氏骨折4例,科雷氏骨折23例,肱骨干骨折7例,肱骨髁上骨折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5例。

1. 2 检查关节僵硬程度及功能恢复情况

4~6周拆除外固定后即刻检查并记录各关节(肩、肘、腕关节)的活动范围。指导功能锻炼1个月后,依据教科书所示各关节各方向正常活动范围以及患者本人双侧相同关节各方向活动范围比较,判断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临床疗效标准:以关节活动范围为依据,分为优、良、可、差3级。优:关节活动功能自如,功能活动恢复至90%以上;良:关节功能障碍症状改善,关节活动恢复至75% ~90%;可:关节功能障碍症状改善,关节活动恢复至60% ~75%;差:治疗后关节活动功能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在60%以下。若有多个关节活动障碍,以最严重的判断关节僵硬级别。

1. 3 患者的遵医性

在患者拆除外固定时与拆除外固定后1个月发放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是否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是否坚持有计划的功能锻炼、是否心理平衡等三个方面,并进行统计,从而获得患者的遵医性。

2讨 论

骨折外固定后,肢体长时间固定可导致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局部组织水肿,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性粘连。由于不注意功能锻炼,造成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一般情况下,患者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能自觉地进行康复锻炼,也能取得理想效果。但出院后缺乏相应的指导和评价,有些甚至中断锻炼。因此,患者的遵医行为非常重要。在随访观察中,遵医性越好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越好;而有些患者遵医性差,对关节僵硬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或者因为不能忍受锻炼过程中的疼痛或担心骨折再移位而没有进行功能锻炼。缺乏相关的专业指导和个体化指导也影响了患者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和康复的效果。所以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预防关节僵硬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针对患者关节僵硬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关节僵硬的发生。

3护理对策

3. 1 一般护理

骨折外固定后,注意抬高患肢,减轻肢体肿胀,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和手指运动等;注意外固定松紧度,保证固定效果,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压疮的发生;开放性骨折患者注意观察切口敷料情况,保持其干燥清洁,预防感染;做好生活及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舒适状态;禁止吸烟,进食高钙、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3. 2 功能锻炼指导

3. 2. 1 外固定期的功能锻炼 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预防关节僵硬的重要因素。骨折早期,功能锻炼的重点是控制水肿,促进骨折顺利愈合,以被动活动和局部按摩为主。一般伤后5~7 d即开始主动活动,进行固定部位肢体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减少水肿和废用性萎缩的发生。不稳定性骨折及复合性骨折应三周后开始主动运动练习。由于创伤的刺激,患者会感到切口不同程度的疼痛,必要时可以在锻炼前半小时服用止痛药,鼓励患者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在锻炼中遵循以下原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由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活动强度以患者可以耐受为度,保证关节有活动而不会因活动强度过大而使骨折再移位或肌腱神经血管再断裂。骨折中期(伤后3~6周),逐步加大肌肉收缩力度、次数和时间,在医护人员及健侧肢体的帮助下,增加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步转为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

3. 2. 2 外固定去除后的功能锻炼 即骨折后期(伤后7~10周),此期康复目的完全不同于早期,其特点是:消除残存的肢体肿胀,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肌力和耐力,恢复功能协调性和灵活性。因此,功能锻炼的重点是进行关节的屈伸练习,若骨折愈合良好,先进行被动附加运动,继之以被动生理活动为主,主动为辅。若骨折愈合不满意,活动时应固定保护骨折部位,然后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待关节的挛缩粘连松动后,以主动运动為主,助动为辅,并逐渐增加关节的负重训练,可配合各种康复训练器械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直至各关节的活动度恢复到正常范围。

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篇4

关键词:骨折后关节僵硬,康复锻炼,肘关节功能,护理

骨折后患者极易出现关节僵硬现象,主要由于关节腔及周围软组织之间粘连及瘢痕化,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组织水肿,并逐渐渗出表面,致使纤维蛋白停留在组织间隙中,形成粘连[1]。骨折患者往往由于对术后并发症认识不足等导致预后质量差,影响病情康复。有效的康复护理,可以预防关节僵硬发生,提高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鉴于此,笔者对我院骨折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锻炼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行骨折手术治疗后出现肘关节僵硬的患者50例,均行X线检查确诊为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有感染性疾病、高血压及神经性疾病病史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17~53岁,平均31.5±3.9岁,病程2~11天,平均5.6±1.2天;骨折类型:肱骨外髁骨折9例,肱骨内髁骨折8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6例,尺骨鹰嘴骨折2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17~54岁,平均31.9±4.1岁,病程3~12天,平均5.8±1.3天;骨折类型:肱骨外髁骨折8例,肱骨内髁骨折9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5例,尺骨鹰嘴骨折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僵硬关节进行推拿:患者仰卧位,将患者肱骨固定,手握住患者桡骨远端进行牵拉,舒展肘关节,另一手握住患者桡骨背侧,掌心向外侧推;然后扣合患侧手大鱼际,固定尺骨、肱骨近端,手掌向桡骨长轴发力;之后施术者一手环绕其前臂固定尺骨,另手环绕患者桡骨头部,向掌侧推桡骨头,同法施治桡骨远端,每次5min,每周3次,共4周。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锻炼:对于骨折严重者,可从被动运动开始指导,其需在治疗一开始就指导家属进行,主要对损伤关节进行屈伸活动,按摩上肢肌肉,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天3次左右,每次约30min;之后逐步指导患者过渡至主动伸缩关节,做前壁旋转运动,同时训练患者伸直能力,如高空取物品、地上捡东西等动作;自身承受能力、康复进程、病情等多方面调整锻炼内容和强度,使训练保持持续性和规范性,训练时若患者感到疼痛要及时停止此动作,护理人员做好指导工作。

1.3 疗效评定

护理1个月后,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2]评价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包括关节疼痛、稳定性、活动范围及特殊动作,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中,<60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R)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8.0%,对照组优良率为68.0%;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讨论

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多指骨骼的完整性、连续性中断,关节僵硬为其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能留下后遗症,将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骨折后关节僵硬为气血壅塞、经络不通引起,患者经脉肌肉不能被气血濡养,使肌肉失养萎缩、挛缩,导致关节僵硬[3]。本文利用牵引、摆动等技法推拿松动关节,牵伸患者关节韧带,松解关节内粘连,促进滑液浸透、扩散,缓解疼痛,从而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先行被动锻炼,待患者病情稳定、肌力逐渐提高后,逐渐过渡至主动运动,并鼓励患者用健侧肢体协助患侧肢体运动,之后逐步过渡至自理生活乃至完全恢复。

结果显示,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锻炼应用于骨折后关节僵硬具有较好的辅助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肢体恢复。

参考文献

[1]王清芬,张佩霞.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4):269-270.

[2]杨明,张殿英,付中国,等.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17例肘关节僵硬患者[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6):870-873.

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篇5

关键词:创伤,手关节僵硬,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手外伤是临床常见的创伤, 常导致手部骨折, 并伴有肌腱、神经、血管损伤和皮肤软组织缺损;手部小关节较多, 解剖结构精细复杂, 创伤后手部疼痛、制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瘢痕粘连等都可以导致小关节僵硬[1];并且手部关节协同完成各种精细动作, 一个关节僵硬会直接影响附近关节功能, 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因此手外伤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恢复手部关节功能, 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该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60例数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并与同期未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比较, 探讨统康复对创伤性手关节僵硬的治疗意义,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6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手外伤关节僵硬患者120例, 均为手部掌指骨骨折患者, 其中合并肌腱损伤62例, 合并皮肤缺损27例, 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合并肌腱损伤者行肌腱吻合术, 合并皮肤缺损者行皮瓣修复术, 术后均石膏制动4周;其中掌指关节 (MP) 僵硬93例, 近指间关节 (PIP) 僵硬51例, 远指间关节 (DIP) 僵硬25例;单个关节僵硬36例, 2个及以上关节僵硬84例。全部患者中, 男82例, 女38例, 年龄22~48岁, 平均 (33.5±6.3) 岁。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作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对照组, 各60例。康复组中, 男40例, 女20例, 年龄23~47岁, 平均 (34.2±6.5) 岁, 单个关节僵硬17例, 两个及以上关节僵硬43例。对照组中, 男42例, 女18例, 年龄22~48岁, 平均 (33.0±7.1) 岁, 单个关节僵硬19例, 两个及以上关节僵硬41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康复组

该组患者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 (1) 牵引治疗。掌指关节伸直障碍的患者进行沙袋牵引, 初始重量为0.25 kg, 然后逐步增加至伤处有肿胀、紧缩感;关节屈曲障碍者行弹力纱布包裹牵引, 使用医用弹力绷带将手部包扎为拳套样, 使近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同时屈曲。上述牵引治疗10~30 min/次, 2次/d, 10 d为1个疗程, 患者出现明显疼痛或不适时停止。 (2) 手关节主、被动功能训练。让患者主动进行手指关节的屈伸活动, 主动屈伸达最大限度后, 行辅助被动屈伸, 缓慢加力, 被动屈伸至患者可承受的最大限度, 停顿5~10后放松, 每次主被动屈伸20个回合, 2~3次/d。以10 d为1个疗程。 (3) 中药熏洗。采用自制中药伸筋草 (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 产自湖北, 除去杂质, 洗净, 切段, 干燥) 、海桐皮 (五加科楤木属植物楤木的根皮或茎皮, 产自湖北, 采收后切段, 晒干) 、川椒 (芸香科植物川椒的干燥成熟果皮, 产地四川, 成熟果实, 晒干, 去除种子及杂质) 、木瓜 (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产地湖北, 洗净, 润透或蒸透后切薄片, 晒干) 、红花 (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 产地四川, 夏季采摘取管状花, 除去杂质, 阴干或微火烘干) 、丹参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云南, 除去泥沙, 干燥) 各6 g加水600 m L, 煮沸, 取药液加醋100 m L, 略微冷却, 取纱布热敷擦洗僵硬关节部位, 约30 min/次, 2次/d, 10 d为1个疗程。 (4) 作业治疗。利用专业训练器具, 如手指功能训练仪、手指训练器进行主动对抗训练, 根据患者恢复程度逐渐增加训练量;日常生活康复训练, 可采用手握乒乓球、木棍训练屈伸能力, 关节功能好转后尝试手部精细动作训练, 采用装卸螺钉、敲击键盘、写字等。 (5) 针对性物理治疗。对于有粘连、瘢痕手关节僵硬行手法关节松动, 配合超声波及音频治疗, 以及红外线照射, 每次30 min, 10 d天为1个疗程。上述康复治疗均在患者耐受范围内进行, 并注意手部血液循环情况, 训练强度以当日感酸胀、轻微疼痛, 次日恢复为限度[2]。

1.2.2 对照组

该组患者仅进行常规康复指导, 嘱咐患者自行主动伸屈运动, 采用球、钢管、木棒、筷子等进行日常生活锻炼。

1.2.3 效果评价

两组患者均进行康复治疗1个月后行手关节功能评价。 (1) 对应指关节总活动范围, 包括主动活动范围 (AROM) 、被动活动范围 (PROM) 。采用指关节量角器测量患者对应指关节总活动范围, 优:指关节总活动范围为200~260°, 或僵硬关节活动范围增加多于60°;良:指关节总活动范围为130~200°, 或僵硬关节活动范围增加30~60°;可:指关节总活动范围为100~130°, 或僵硬关节活动范围增加15~30°;差:指关节总活动范围少于100°, 或僵硬关节活动范围增加不足15°[3]。 (2) 手关节总体康复疗效评价, 优:创面愈合, 伤指保留, 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良:创面愈合, 伤指保留, 关节功能有轻度障碍;可:创面愈合, 伤指保留, 有瘢痕及粘连, 指关节功能中度障碍;差:伤指保留不全、创面愈合时间长, 有严重瘢痕及粘连, 对应指关节功能严重障碍[4]。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n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该文患者均完成康复治疗3个疗程, 康复治疗后僵硬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僵硬指关节被动活动范围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手关节综合治疗效果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3。

3 讨论

手部功能的实现是由多个关节协同作用完成的, 手外伤的创伤修复过程需要经过增生、机化、粘连过程, 加之长时间的外固定, 容易造成关节囊、韧带挛缩和软组织粘连, 导致关节僵硬[5]。创伤后手部小关节僵硬, 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 给予系统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创伤后关节僵硬多属纤维性关节挛缩, 与骨性疾病导致的关节强直不同, 前者可通过康复治疗恢复功能, 后者必须通过手术治疗[6], 该研究手关节僵硬患者均为创伤后关节挛缩患者。

关节僵硬时, 应尽早开始主动而积极地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以使假硬的关节早日恢复功能, 需要给予系统的康复治疗, 首先在早期给予手关节牵引治疗, 防止关节挛缩, 根据患者屈、伸障碍选择牵引方式;然后主被动功能训练, 是关节僵硬主要的康复治疗方法, 其他手段也都是围绕主被动运动功能展开[7]。研究显示手外伤患者术后治疗早期主动遵医嘱进行手指屈伸练习的患者, 术后远期手部关节挛缩的发生率可显著降低[8]。此外, 功能训练要配合专业器械进行作业训练, 按时进行中药熏洗、红外线照射。其中中药熏洗是经临床证实的有效的康复促进手段, 具有舒筋活血、祛风散寒、解痉止痛、活血消肿、通利关节的作用[9]。国内不少研究报道采用中药熏洗加功能训练治疗手外伤性关节僵硬, 结果都能达到较好的功能恢复[10]。国内宗丹等[11]采用手法配合中药熏洗进行手外伤的关节功能恢复, 结果显示3~6个月后手部功能恢复正常者达70%, 功能基本恢复, 日常生活不受影响者占20以上, 可见中药熏洗在促进手部功能康复方面确实有较好的效果, 总有效率在90%以上。

该文康复组患者经上述系统的康复治疗3个疗程后, 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有明显改善, 手关节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 与文献报道相符。该文患者康复治疗后被动活动范围改善效果相对较好, 但其中仍有5例患者, 主动活动范围未见明显增加, 是由于肌腱粘连严重, 仍需要进一步手术松解。而创伤后自行康复锻炼的患者, 主、被动活动范围改善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 手关节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低于康复组。

综上, 骨科手部创伤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很有必要, 而且效果确切, 应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邱秋环.作业治疗在手外伤康复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27 (10) :1334-1335.

[2]田万成, 潘希贵, 潘风雨.手外伤早期功能康复医生指导方法[J].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4, 28 (3) :245-246.

[3]ZHANG Ying, YUE Shou wei, SHOU Kui shui, et al.Systemic rehabilitation for stiffness of finger joints after hand injury[J].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2003, 25 (2) :98-100

[4]周娟, 王长青.康复信息指导在手外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 (8) :155-156

[5]廖毅昌.手外伤术后指关节僵硬的系统康复治疗研究[J].大家健康, 2014, 30 (19) :56-57.

[6]宋彦雷.系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29) :116.

[7]王之庆.手部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运动康复治疗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12, 26 (5) :450-451

[8]林屹.手外伤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33) :246-247.

[9]曾昊.中药熏洗对51例手外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0) :4596-4597.

[10]余诗军, 魏水华, 钟宏丽, 等.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 2013, 8 (13) :101, 116.

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176例手部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所有患者的手关节中至少有一个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小于正常的40%, 其中食指受伤患者57例, 中指受伤患者86例, 小指受伤患者33例。康复时间在患者受伤后3周~5个月。

1.2 治疗方法

首先, 对患者进行红外线照射, 照射时红外线灯具举例患者伤处10cm, 每次进行30min, 每天2次。然后进行牵引治疗, 可采用沙袋加压牵引法、包裹牵引法或者屈曲指套夹板牵引法。牵引时注意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牵引的角度和牵引的重量。每次牵引时间在10~30min之间。然后进行手法治疗, 可以采用关节松动手法或者被动屈、伸的手法。前者在活动时应达到关节活动范围的终末端, 并且能够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后者的活动应缓慢、轻柔, 并且活动应稍稍超过患者痛点, 但要保持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每个动作在坚持5~10s后松开, 每次坚持10组。还可以采用中药熏洗以及水浴运动, 将中药放入水中煮沸后用热气熏蒸患者伤处, 水温变凉后让患者在药水中用患手进行伸曲抓握等动作, 每次30min。最后可再用矫形夹板, 根据不同的患者调整角度, 每天在夜间睡眠时使用, 坚持3~5d后调整夹板的角度[3、4]。

1.3 观察指标

治疗6个月后, 观察手指的综合功能以及僵硬手指的活动范围。优秀:手指功能恢复完全, 活动范围正常;良好:手指功能基本恢复, 活动范围稍受限;中等:手指功能稍恢复, 活动范围受限;较差:手指功能未恢复, 活动范围受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手部活动范围较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僵硬的手指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增加, 手指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达到优秀的有61例 (34.7%) , 良好的有87例 (49.4%) , 中等的有23例 (13.1%) , 较差的有5例 (2.8%) , 优良率达到了84.1%, 被动活动范围达到优秀的有83例 (47.2%) , 良好的有86例 (48.9%) , 中等的有7例 (3.9%) , 较差的有0例, 优良率高达96.1%。僵硬的手指运动功能的保留率由治疗前的16.0%提高到了53.0%。

3 讨论

双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对于手部外伤导致的手指僵硬, 我们采取系统的康复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手部活动范围较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僵硬的手指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增加, 手指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优良率达到了84.1%, 被动活动范围优良率高达96.1%, 僵硬的手指运动功能的保留率由治疗前的16.0%提高到了53.0%。因此, 系统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手部外伤后手指关节僵硬的情况, 并能够增加僵硬手指的活动范围, 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5~7]。

摘要:目的 观察系统康复治疗对与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手部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的患者176例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同时配合相应的物理因子和支具治疗。在接受6个月的治疗后, 观察手指的综合功能以及僵硬手指的活动范围。结果 系统的康复治疗后, 所有患者的手部活动范围较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僵硬的手指关节的活动范围明显增加, 手指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优良率达到了84.1%, 被动活动范围优良率高达96.1%, 僵硬的手指运动功能的保留率由治疗前的16.0%提高到53.0%。结论 系统的康复治疗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手部外伤后手指关节僵硬的情况, 并能够增加僵硬手指的活动范围, 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外伤,指关节僵硬,系统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缨, 岳寿伟, 寿奎水, 等.手外伤后指关节僵硬的系统康复治疗[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 2:37-39.

[2] 芮永军, 施海峰, 糜菁熠, 等.外伤性掌指关节僵硬的手术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 5:538-541.

[3] 邓惠文, 吴洪, 刘丽平, 等.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手外伤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康复, 2011, 6:409-411.

[4] 张新, 吴洪, 冉春风, 等.手外伤康复治疗的成本—效果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9, 1:33-36.

[5] 钟书强, 朴宏鹰, 孙衍峰.手外伤后的综合康复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1:32-33.

[6] 凌宇, 朱志华.综合疗法治疗手外伤术后关节僵硬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6:808-809.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护理 篇7

关键词:骨折,关节僵硬,临床护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

骨折后, 容易发生的一种并发症是关节僵硬, 对患者的活动等有很大的影响[1]。骨折后关节僵硬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 往往引发后遗症, 甚至导致终身残疾。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是加快康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满意度。现将我院180例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 男96例, 女84例, 年龄17岁~69岁, 平均年龄 (38.32±2.9) 岁。42例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 48例肩关节骨折, 54例肘关节骨折, 18例膝关节骨折, 18例踝关节内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伸0°~30°, 屈30°~90°。62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11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关节僵硬的主要表现为行走障碍, 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有的患者踝后方以及小腿后侧软组织损伤。

1.2 护理措施

1.2.1 心理护理

骨折后关节僵硬会使得患者产生诸多负面情绪, 需要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2]。患者易出现烦躁、恐惧、紧张、抑郁等, 对于未来的生活丧失信心。护理人员要多开导患者, 让患者了解关节僵硬需要多活动, 多配合治疗, 树立康复的信心, 促使其主动积极地进行锻炼恢复。

1.2.2 术后护理

部分患者进行的是保守治疗, 而有一部分患者进行的是手术治疗。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 需要注意术后护理。首先, 要监测患者的病情, 及时观察术后反应, 是否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现象, 记录患者的体征变化与不良反应情况;其次, 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 帮助患者取平卧位, 将患肢抬高20°左右, 膝下垫好软枕, 促进静脉回流;第三, 饮食方面的护理不容忽视, 手术后患者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卧床患者还要注意压疮的预防。

1.2.3 功能锻炼

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 要注意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 逐步锻炼[3]。可以先进行理疗, 然后再配合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多进行关节的锻炼, 在患者能忍耐范围内进行锻炼, 经过长时间的坚持, 达到康复的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手术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 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和神经损伤。经过临床护理后, 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经过护理后, 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得到显著提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2。

3 讨论

骨折后关节僵硬需要临床护理才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达到良好的功能恢复状况, 关节僵硬需要及时治疗, 避免导致终身残疾。研究表明, 其主要是由于肌肉和关节部分形成粘连, 从而使得运动受到限制, 产生关节僵硬的现象[4]。因此, 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护理, 本文采用的护理措施主要有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 帮助患者克服抑郁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然后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注意多方面问题, 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本文观察结果显示, 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是加快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琴.骨折后患者关节僵硬的临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3, 34 (16) :3253-3254.

[2]Buckley R, Tough S, McCormack R, et al.Operative compared with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a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J].J Bone Joint Surg Am, 2002, 84 (10) :1733-1744.

[3]车加丽.护理干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6) :56-57.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从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骨折患者共70例, 入选患者均发生骨折后的关节僵硬。患者年龄在32~78岁, 其中男性患者32例, 女性3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 共35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骨折后常规护理, 共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以及骨折类型上对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骨折后护理, 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常规的护理包括有, 观察患者术后的精神状态, 各项生理指标等。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包括关节功能恢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关节功能恢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身体恢复情况, 制定相关的关节功能恢复锻炼, 并且逐步提高患者的功能锻炼的强度和次数等。手术后1周内主要采用被动训练为主, 由护理工作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的关节功能锻炼。手术后1周,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 针对性为患者开展主动训练, 先以踝关节力量恢复为主, 若情况有所改善则进行关节活动。患者在骨折恢复后期, 则主要是以关节协调性功能锻炼为主, 需要逐步提高患者的活动区间, 使得关节肿胀程度能够有所缓解, 能够逐步增加肌肉强度。另外, 患者术后应该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 由于受到骨折创伤的影响, 加上手术治疗和长期卧床休息, 会使得患者产生负面情况。因此护理工作人员应该要给予患者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术后恢复的信心和鼓励, 使得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配合开展术后的治疗和功能性锻炼。同时患者在术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 会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顺利开展。护理工作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要注意护理动作的轻柔, 避免护理操作引起患者疼痛加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通过患者关节恢复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患者恢复情况。采用Kolment评分, 36~40分为优秀, 26~35分为良好, 16~25分为及格, 0~15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6.0的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关节恢复情况比较:对比两组患者关节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1.4%, 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0.0%。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观察组的优秀率为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6%, 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要点是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正确的功能锻炼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关节僵硬程度, 有利于骨折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 使得功能锻炼计划更具有诊断性和个性化, 使得患者能够更好接受骨折后的功能锻炼, 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功能锻炼计划应该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 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阶段性实施的不同目的进行综合制定, 使得锻炼计划更加合理, 作用效果更加有针对性。功能锻炼内容应该要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周围外伤软组织的恢复, 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使得患者对于功能锻炼保持一定的新鲜度, 更好配合开展[3]。

另外,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也是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要点[4]。通过心理护理干预, 帮助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绪, 使得患者能够积极自主进行运动性锻炼,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另外, 患者由于出现骨折的肢体创伤, 加上手术以及长时间的卧床休息等, 会使得患者产生各种焦虑, 不安以及紧张等的不良情绪。再加之患者骨折后带来的行动不良, 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会使得患者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因此护理工作人员作为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为患者开展积极心理护理干预, 能够帮助患者走出心理暗区, 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 使得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大大提高。平时的护理工作中, 积极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并且耐心为患者解答其相关的顾虑, 消除不良情绪。

总而言之,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关节能力的恢复, 表明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提高骨折后的治疗效果, 提高预后质量和速度。

参考文献

[1]孙燕.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 6 (4) :102-103.

[2]王林珍.骨折后患者关节僵硬的护理分析[J].中国处方药, 2014, 12 (11) :138-139.

[3]刘莉, 金莹, 李玲, 等.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150例思路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12) :202-203.

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的84例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 确定有关节僵硬。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 其中, 男20例, 女22例, 患者年龄在16~73岁之间, 平均 (41.95±6.55) 岁。骨折类型包括:股骨颈骨折6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4例, 肘关节骨折11例, 肩关节骨折19例, 膝关节骨折12例。手术治疗16例, 保守治疗26例。实验组患者42例, 其中男22例, 女20例, 患者年龄在17~74岁之间, 平均 (41.26±6.96岁。骨折类型包括:股骨颈骨折7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3例, 肘关节骨折12例, 肩关节骨折19例, 膝关节骨折11例。手术治疗15例, 保守治疗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和治疗方法等无明显差异,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护士根据自身的经验、医嘱, 并结合患者的情况给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给予我院规范系统的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 心理护理:护士本着关心等态度同情患者的病痛, 并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安慰, 让患者了解到有关骨折的相关知识、治疗的方法, 并告知其手术成功的病例, 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在患者功能训练期间多给予鼓励、表扬和安慰, 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更加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 (2) 基础护理:患者在骨折治疗期间, 注意观察患侧肢体的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及时为其调整绷带或夹板的松紧, 并保持固定的效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患者注意观察切口敷料的情况, 保持干燥和清洁, 并预防感染。嘱患者合理饮食, 多进食蔬菜和水果, 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和易消化的食物。告知患者每日要外出晒太阳1~2小时, 以促进钙的吸收。 (3) 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情况, 为患者制定功能训练的方法。早期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功能训练要从逐渐进行。如患者在锻炼时有疼痛感, 可提前半小时服用止痛药物。每日评估患者的功能训练进展情况。护士在患者骨折愈合的早期, 要给予辅助训练, 并在辅助治疗期间, 建立其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保证功能训练的有效进行。 (4) 出院指导:骨折患者的愈合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家居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护士在患者出院时要加强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功能训练的重要性, 并给予宣传手册。交换有效联系方式, 定期对患者给予随访, 指导其在家中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4]

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2两周后的康复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关节功能的活动范围判断。优: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好, 活动自如, 关节活动的功能恢复到90%及以上;良:患者的关节功能僵硬有明显改善, 关节的活动功能恢复到75%~90%之间;可:患者关节功能僵硬情况有所改善, 关节功能活动恢复到60%~74%之间;差: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 其关节僵硬有所改善, 关节功能活动恢复不到60%。

询问患者对功能训练的重视程度, 采用数字评分法, 10分为认为功能训练十分重要, 0分为功能训练完全没必要。

1.4 数据处理

将我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取95%可信区间, 当P<0.05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功能训练的重视程度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采用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护理干预, 患者关节僵硬均有好转, 且对功能训练十分重视, 并能够主动按照康复训练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细结果见表1。

注: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χ²=6.37, P<0.05;实验组患者重视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 t=8.01, P<0.05

3 讨论

骨折后发生关节僵硬的原因较多, 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出现终身残疾, 并会给予较大的身心影响。流行病学统计发现, 骨折后发生关节僵硬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5,6]:骨折预后中骨折部位与周围肌肉出现粘连;肌肉损伤后瘢痕形成导致其弹性降低;骨折后对伤肢的制动, 导致关节和肌肉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运动, 静脉等循环慢, 关节液的分泌减少, 关节囊营养不良等。

我院护士根据骨折后好发关节僵硬的情况, 从多角度给予患者临床护理干预, 并形成我院系统规范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功能训练和出院指导。这种系统的护理干预, 能够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避免了年轻护士的工作盲目性[7,8]。此外, 我院护士还在临床工作中, 注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使系统的护理方法能够切实落到实处。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组患者经过系统综合护理干预后, 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 对功能训练更加重视,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 差异较为显著, P<0.05, 进一步说明了我院规范系统护理干预对骨折后僵硬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9]。

参考文献

[1]李惠冰.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的中医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19 (5) :596~597

[2]吴丽妮.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6 (6) :9~10

[3]章灵君.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21 (9) :58~59

[4]陈建珍, 李艺芳, 王琼芳, 等.早期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14 (16) :133~135

[5]赵亮, 王宝军, 李亚东, 等.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随访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43 (5) :675~680

[6]车加丽.护理干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2;18 (6) :56~57

[7]方秀桂, 孙肖姬, 任莲崔, 等.骨折后肘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 (8) :735~736

[8]孙肖姬, 任莲崔, 方秀桂, 等.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9;8 (6) :520~521

上一篇:甲供材下一篇:三维头影测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