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功能恢复(共12篇)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1
膝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 常会导致退行性变或者软骨形态的改变。临床治疗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 结合术后功能锻炼, 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大多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 术后恢复较慢, 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本文为了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 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临床大多表现出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无力、活动不同程度受损、关节弹响等。所有患者均了解实验情况, 并自愿参与实验。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 (31例) 和观察组 (32例) , 对照组:男20例, 女11例;年龄15~48岁, 平均年龄 (29.12±2.3) 岁;受伤部位:18例右膝损伤, 13例左膝损伤;受伤原因:11例运动损伤, 10例车祸伤, 5例跌倒损伤, 5例其他原因。观察组:男22例, 女10例;年龄17~51岁, 平均年龄 (30.25±3.58) 岁;受伤部位:20例右膝损伤, 12例左膝损伤;受伤原因:14例运动损伤, 9例车祸伤, 6例跌倒损伤, 3例其他原因。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关节镜下的手术治疗。术前认真检查手术器械, 术时患者取平卧位, 常规麻醉之后进行手术治疗。在患者膝关节损伤部位置气囊止血带, 增压至39.9kPa后从髌韧带旁置关节镜, 在关节腔内充入0.9%氯化钠溶液, 对损伤部位进行常规检查。确定损伤位置和类型以及程度之后, 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进行抗炎、止血治疗, 并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 治疗效果。①优: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患者可正常生活;②良: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 偶尔出现疼痛, 患者可正常生活;③可:膝关节活动略受限制, 时而出现疼痛, 患者可正常生活;④差: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伴有持续疼痛, 患者无法正常生活。总有效=优+良+可。 (2) 手术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 (3)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一共分为8项, 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 采用%表示临床疗效, 采用 (±s) 表示手术相关指标及其膝关节功能评分, 分别采用χ2、t检验组间比较,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优7例, 良8例, 可6例, 差10例, 总有效21例, 占67.7%;观察组:优14例, 良6例, 可8例, 差4例, 总有效28例, 占8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684, P=0.012<0.05) 。
2.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P<0.05) , 详见表1。
2.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经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前, 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 (43.5±7.5) 分与观察组的 (44.1±6.8) 分相比, 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的评分为 (80.5±5.2)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2.5±4.3)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451, P<0.05) 。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 较易出现各种损伤, 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各种功能障碍的出现。因此, 临床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常规治疗各种膝关节损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 患者术后恢复较慢, 且大多会出现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情况[2]。
近些年来, 关节镜技术开始被利用于各种膝关节损伤的治疗中, 且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3]。各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 例如后交叉韧带损伤和前交叉韧带损伤以及软骨损伤和滑膜病变等均可利用关节镜进行治疗。还有髌骨关节紊乱和股四头肌腱断裂等膝关节损伤, 也可用关节镜进行辅助治疗。对于一些术前较难确定手术具体方式的膝关节损伤, 也可以利用关节镜进行检查之后再予以确定。关节镜可以较为直观的呈现出膝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 包括具体的损伤部位和位置等,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4]。同时, 手术医师利用关节镜进行手术操作, 可以更好地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5]。且患者在术后可以尽快接受功能性锻炼, 有助于促进膝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时, 医务人员要注意嘱患者在下床前先进行坐位练习, 然后在家属的协助下下地活动。并注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 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训练。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 对照组为67.7%, 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即提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各种膝关节损伤, 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膝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各种膝关节损伤, 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疗效确切。此外, 术后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加快伤口的愈合, 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徐万龙, 徐斌, 等.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 2013, 29 (10) :974.
[2]于铁军, 薛彦祥, 朱文忠, 等.急性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2) :79-80.
[3]梁斌, 王华军, 王青月, 等.关节镜下清理与康复治疗不同分期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4) :6162-6163.
[4]蒋涛, 瞿玉兴, 许建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5 (11) :237-239.
[5]杨磊.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 (16) :1302-1304.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2
1.防止水土流失
植被能阻挡雨水和减弱风速,其根系可以对土壤进行固定,具有控制侵蚀和保护高速公路斜坡的作用,杨焕辉等分析了植物根系与边坡的力学效应,提出根系土复合层增加抗剪强度公式,研究了植物根系对边坡的降雨截留、径流延滞、土壤防渗、土层固结等效应,初步探讨了生态防护对边坡的抗冲刷机理。邓辅唐等在思小高速公路边坡进行的生态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林冠层、灌草层、枯枝落叶层均有保水固土和维持坡面稳定的作用,且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乔灌草群落保持水土的能力要强于灌草群落和草本植物群落。张锐等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湖北省宜昌至长阳Ⅳ标段为研究对象,对在典型地段采用插签法和布设径流小区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前后弃土(渣)场土壤侵蚀量分别为 5 247.7和 1 871.0 t/ ( km2 a),填方段边坡平均土壤侵蚀量分别为 4 781.1和 2196.6 t/( km2 a),其土壤侵蚀量消减率分别达到 64.3%和 54.1%。张春林等选取沪蓉西高速公路湖北宜昌至长阳段有代表性的 3类植物配置进行定位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路堤弃土弃渣边坡坡面的土壤平均侵蚀量为 26 796.7 t/km2,而拱形框架梁边坡 3个实验区的土壤平均侵蚀量为 19 306.4 t/km2,框架梁植物防护措施明显减少了边坡土壤侵蚀量;在草本混播、草灌混播和草灌乔混播 3类实验区中,土壤侵蚀量分别为 19 206.4,19 806.6和 18 906.3 t/ km2,表明在植物生长初期 1年内乔灌草混播类型保土效益优于草本混播和草灌混播类型。
2.净化大气
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防护带植被可起到有效的滞尘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姜红卫等以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实测苏州高速 公路绿化净化粉尘污染的效果,分析不同植物之间的净化吸收差异。结果表明,单位绿化面积滞尘效果乔木中以广玉兰最好,每周为 13.7 g/m2,是效果较差的深山含笑的 2.8倍;灌木中以夹竹桃最强,每周达到 11 g/m2,是滞尘效果较差的紫薇的 6.1倍;总体滞尘效果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地被植物。杜振宇等采用测定 SO2,NO2和 CO2气体含量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绿地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路侧绿化带对 SO2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的绿化对 SO2和 NO2均有较好的吸收净化作用,而高速路绿化对 CO2含量的影响则较小,
3.减弱噪声
防护带的植被可以吸收、阻挡和分散声音能量,从而起到减噪的目的。丁亚超等研究了林带能见度对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带的能见度与林带宽度呈反比关系。周敬宣等研究了林带对交通的噪声衰减效果。结果表明,林带对噪声的衰减效果与林带的宽度呈正比,与能见度呈反比,灌木和乔木同时栽植的林带才能产生最好的降噪效果。杜振宇等采用选取试验点进行原位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 3条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发现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在不同的绿化模式下,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差别。交通噪声的绿化衰减同林带宽度有很大关系,对于较宽林带,靠近声源前半部分的林带对噪声有较好的减轻作用,但后半部分的减噪效果较小。林带对噪声的绿化衰减与林带宽度以及宽度和郁闭度的乘积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4.吸附重金属污染
车辆排放的有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使土壤受到污染。利用特定的植物吸收和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可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研究显示,公路两侧的绿带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缩小污染范围。交通污染区绿化植物的叶片和树皮 S含量均高于相对清洁区的样品,且距机动车道越近,S含量越高。智颖飙等对比分析了内蒙古西部公路沿线不同绿化植物及其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绿化植物根际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 Cd为最高;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小叶杨和油松的根部和茎叶 2种营养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 “N”字形变动趋势;小叶杨茎叶对重金属元素 Cr,Ni和 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强,油松茎叶对重金属元素 Cr,Ni,Cu和 Pb的富集能力也较根部强 ;公路绿化植物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与重金属元素有效态所占的比例有关。
5.美化环境,丰富路域景观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3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阶梯式康复训练
2010年1月-12月我科对26例患者实施规范化的阶梯式康复训练,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髋关节功能恢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盗料
1.1 一般资料:26例患者均为股骨颈骨折,其中男16例,女10
例,均行单侧THA术治疗?
1.2 方法:26例患者术前由责任护士介绍术后阶梯式康复训练的
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于术后6h麻醉恢复
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1.3 具体方法
1.3.1 术后6小时-l天:麻醉恢复期后即指导患者行患肢股四头
肌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仰卧位,主动或被
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持续3-5s,再放松3-5s,3个一组,3-4组每天.
1.3.2 术后2-3天患者体力渐恢复,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健侧
屈髋屈膝训练各增加2-3组厌,另加手拉吊环收腹抬臀训练,以
健肢和头为支撑,手拉吊环将身体抬起,禁忌患髋内收外旋,每次
持续5s,2个/组,5-6组/天?同时进行深呼吸练习,3-5分钟每次,
3-4次每天?
1.3.3 术后4-5d:以增强肌力?恢复髋关节活动为主?继续术后3
天所行的康复训练,但在训练强度?时间上有所增加,以患者不
疲劳为宜,另行①患侧髋?膝关节被动屈伸训练:病人取仰卧伸
腿位,收缩股四头肌,缓慢将患肢足跟向臀部滑动,使髋屈曲,
足尖保持向前,髋部屈曲5s后回原位放松,3-4个,组,每天
2-3组,活动幅度逐渐增大,但屈髋<45°,有条件者可以使用
CPM机进行有效的锻炼,从20-25°起始,每天增加5-10°以患者
能耐受为度,但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速度由慢逐渐加快,伸屈
度和速度以关节无痛为度,每次30-40min,1-2次/天?②直腿抬高训练:病人仰卧,患肢抬高≤30°,持续2~3s,然后放下,5~6个/组,3~4组/天?
1.3.4 术后5-7d:此期患者体力?肌力均有增强.由床上过渡到下床行走①卧位到坐位训练,下床不负重行走5-10米,护士在旁观察面色,询问有无头晕,防止虚脱现象发生?②坐位到站位点地训练:患者先在床上坐起,无眩晕不适,感觉良好后,移动至健侧床缘,先健肢后患肢离床脚着地,无头晕心悸症状后选择比双腋低5~6cm的拐杖或习步架在护士搀扶下站立2~3分钟,3~4次/天?
1.3.5 术后8-14d: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延长行走时间?每天增加
20-30米,每次30分钟,上?下午及睡前各1次,以不使患者感到
劳累为宜?本组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无虚脱或其他意外发生?
1.3.6 出院康复指导:平均15-20天出院,出院指导以继续巩固以
往的训练效果,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加强步态训练为主?但应
注意几点:①禁翘二郎腿?两腿交叉,避免坐矮凳,患髋屈曲小于
等于90°②术后6周内不要开车,避免激烈运动及摔倒?③3个
月内避免患髋侧卧位?外旋?④4周后单拐行走,10-12周后去拐
行走?弃拐外出时,尽量使用手杖:注意安全,预防意外摔倒?术
后6个月较好的锻炼方式可选择散步?游泳等?避免进行高强度
的体育运动,如登山?摔跤?滑冰等?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
2 结果
2.1 术后首次下床时间:26例患者中,12例患者于术后5天首次
下床活动,10例患者于术后6天首次下床活动,4例患者于术后
7天首次下床活动?
2.2 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26例患者,未发现感染?关节松动
或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3 讨论
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规范的阶梯式康复训练的实施大大缩短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明显减少了术后早期并发症,有效促进了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辉,姜志连.102例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796.
[2] 于共荣,凌云霞,李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使用拐杖应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4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本组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4例。对照组中有17例女性患者, 7例男性患者, 平均年龄为 (60.35±9.35) 岁, 平均病程为 (10.62±5.36) 年, 其中5例患者为双膝, 19例患者为单膝。研究组中有16例女性患者, 8例男性患者, 患者平均年龄为 (62.13±10.65) 岁, 平均病程为 (11.02±4.39) 年, 其中4例患者为双膝, 20例患者为单膝。两组患者在临床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与膝关节理疗。研究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指导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操[1]。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坐位练习:患者取坐位,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交替摆动小腿, 包含:勾起脚尖、伸直左右下肢等[2]。 (2) 仰卧位练习:患者取仰卧位, 护理人员可让患者随意选取以下4种锻炼方法中的一种进行锻炼:a.将下肢交替屈曲, 足跟着床尽可能内收;b.将下肢抬起离开创面, 交替伸直、屈曲, 如自行车踩踏;c.将下肢伸直, 一侧下肢屈曲, 将足部放平, 将另一下肢缓慢的上抬得到患者最大极限, 保持该状态5 s, 然后缓慢的放回床面[3], 后患另一下肢重复以上动作;d.将下肢伸直, 膝关节处于伸直为, 由护理人员进行向下加压, 保持该状态5 s后放松5 s, 再重复。 (3) 侧卧位练习:指导患者选择较舒适的侧卧位, 让一侧下肢屈曲于患者胸前, 另一侧下肢最大限度向后伸直, 双下肢交替进行, 保持5 s, 更换侧卧方向, 重复进行上述动作。 (4) 俯卧位练习:患者于床上取俯卧位, 护理人员将患者的小腿进行交替后屈, 足跟朝向患者臀部。 (5) 站立练习:患者站立时将双下肢微微分开, 躯干保持正直, 让患者屈胯、屈膝向下进行运动, 然后取坐位。 (6) 走步练习: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双手叉腰, 向前行走约5步, 走步时应将足跟先着地, 指导患者将身体重量有足跟逐渐的向足趾进行转移[4], 然后后退行走, 后退时, 患者足趾先着地, 指导患者将身体重量由足趾向足跟进行转移。 (7) 锻炼频率:膝关节功能锻炼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1周每日锻炼次数为2次, 上述动作重复5次。第2周每日锻炼3次, 每次动作重复次数在10~15次。第3周每次锻炼4次, 每次动作重复次数在15~20次。如果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期间出现严重疼痛, 可适当的减少重复次数[5]。
1.3统计学分析:应用Lequesne对锻炼前后积分进行评价, 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并以表示, 若 (P<0.05) 则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锻炼前,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Lequesne评分为 (9.82±2.36) 分,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Lequesne评分为 (9.72±2.41) 分;锻炼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Lequesne评分为 (5.26±1.98) 分, 研究组患者的平均Lequesne评分为 (3.08±1.80) 分。在进行功能锻炼与护理前, 两组患者在Lequesne评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实施护理与功能锻炼3周后, 研究组患者的Lequesn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关节炎是退化性疾病,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该疾病的发病率逐渐的升高, 由于该疾病的病程较长, 常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保持与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状态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最高目的。膝关节功能操是参考美国所提供的膝关节炎恢复训练方法所设计的[6], 每一项锻炼动作都是肌肉等长运动, 能够减少关节所产生的应用, 增强肌力, 扩大膝关节的活动限度。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在传统药物治疗与理疗治疗膝关节炎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 每天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操练习,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态, 加之膝关节功能锻炼操具有操作简单、有效、安全的特点, 具备在社区康复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向宇, 赵宝力, 李俊杰, 等.“四步”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10) :1066-1068.
[2]卢华琳, 陈红, 叶晓春, 等.膝关节功能锻炼操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社区应用及康复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4) :1306-1307.
[3]李战武, 王理康.针刀松解术+功能锻炼对Ⅰ、Ⅱ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J].武警医学, 2014, 25 (3) :290-292.
[4]黄建萍, 黄秀蓉.膝骨关节炎的综合治疗[J].颈腰痛杂志, 2006, 27 (4) :321-322.
[5]蔡楠, 陈虹, 龚宗明, 等.舒稳功能锻炼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08, 40 (10) :59-60.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5
谁都有误删文件的时候吧,不重要的可以重新下载过,如果重要的呢?欲哭无泪!用Recuva拯救你的重要文件吧。Recuva由CCleaner公司出品的免费找回误删文件工具,能直接恢复硬盘、闪盘、存储卡(如SD 卡,MMC卡等等)。Recuva 介绍:
通过Recuva扫描后可以把你误删的文件找回来,前提是磁盘的这个扇区没有被重复写入数据或是没有使用一些文件永久删除工具粉碎掉,所以当发现文件被误删,必须马上用Recuva扫描找回。支持FAT12,FAT16,FAT32,NTFS 文件系统。
Recuva程序运行之后,会提示你输入误删文件的类型,路径,如果知道的话,程序运行时间会比较短,假如不知道的话,那么,也不是不行,你的耐性得挺好。扫描结束后,会把所有指定目标上的删除文件全部列出,你就可以从中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了,它甚至可以恢复一些由于系统原因(如Bug, 崩机等)而删除的文件,功能很强大。
Recuva数据恢复软件 软件介绍
Recuva是一款知名的数据恢复软件,因Recuva数据恢复软件拥有易用的界面,强大的功能,小巧的体积而深受用户喜爱。这是一个免费的 Windows平台下的文件恢复工具,它可以用来恢复那些被误删除的任意格式的文件,能直接恢复硬盘、闪盘、存储卡(如 SD 卡,MMC 卡等等)中的文件,只要没有被重复写入数据,无论格式化还是删除均可直接恢复,支持 FAT12,FAT16,FAT32,NTFS,exFat 文件系统。软件操作简单,搜索被删除文件的速度极快,选择好要扫描的驱动器后点击扫描按钮即可。
Recuva拥有下列几大功能:
(1)Recuva反删除文件恢复算法,对于FAT32分区被Shift+Del删除掉的文件完美恢复,可以恢复出别的软件恢复出来后受损的文件。对于有新文件存入后覆盖文件名的情况,本软件可对磁盘剩余空间中的文件数据进行按文件头扫描恢复,尽可能地恢复出误删除的数据。(2)Recuva反格式化分区恢复算法,对于一个被格式化掉的分区进行扫描的时候,同时扫描FAT/FAT32、NTFS和exFAT文件系统的目录文件,自动在内存中重建原来的分区目录结构进行恢复,无需将分区格回原来的类型。
(3)Recuva分区表扫描恢复算法,对任何一个无分区或者分区表损坏或者重新分区过的硬盘,能在几分钟内对全盘进行闪电扫描分区信息,列出全部分区进行恢复。扫描到的分区能够和当前正常的分区区分开并以蓝色粗体高亮提示,闪电扫描分区的算法能够对MBR分区表和GPT分区表同时扫描,比别的恢复工具节省很多时间。
(4)RecuvaFAT目录重组算法,对于删除或者格式化掉的FAT/FAT32分区,如果有目录里面文件特别多的情况就会形成目录碎片,别的软件恢复后出来大量多个小目录很不直观,而我们的软件具有FAT目录项碎片重组功能,可能把各个目录还原回原来的位置,目录层次恢复的效果特别好。
(5)Recuva按类型恢复算法,对于文件名损坏的数据恢复(因为磁盘文件系统中文件名记录和实际文件存储位置往往是分开的,部分覆盖会破坏文件名,而内容可能没破坏),本软件可以按文件头特点进行扫描恢复出没覆盖到的那部分文件,对扫描到的文件进行智能命名,如对Word文档提取其中的摘要作者标题等信息来作为文件名,扫描到的文件比较直观清晰。
(6)特殊文件按类型恢复,对于Office2007这种新文件格式全面兼容,支持按XLSX/PPTX/DOCX的文件格式来恢复数据;对于RAW的数码相机图片,支持NEF文件恢复和CR2文件恢复。
(7)CHKDSK后形成的*.CHK文件恢复,对于这类FILEnnnn.CHK文件,能识别出原先的扩展名,对于损坏丢失的目录也能按目录结构恢复出来,有完好的文件名。
恢复城市养育生命的功能 篇6
但是在中国,今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看到一个个城市越来越趋于雷同。无论是从城市的空间结构来讲,还是从城市的文化来讲,都是这样。比如城市里都有音乐喷泉,不管是杭州还是西安;城市都有广场,不管是大连还是重庆,都是这样。原来由于地理、人文、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多元化、多样性现在消失了。甚至城市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呆板,千篇一律。据《金陵晚报》(2013-6-12)报道,一位法国人刚住进南京的一个小区,第二天出门,回来则看着眼前小区91幢一模一样的楼房傻了眼,他找不到家了,只得求助于警察。
芒福德有两部关于城市文明里程碑式的著作,即《城市的文化》(1938)和《城市发展史》(1961)。重读芒福德的经典著作,发现他在许多城市问题上的前瞻性,可以引起我们对现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其模式的很多思考。芒福德把希腊和罗马视为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认为希腊这种文化渊源的城市才是理想的城市,代表“美好生活”;雅典是“大脑文化”,先有城,后有城墙,文化是它的生命。与此相反,罗马却是掠夺性的,控制数百纳贡城镇,先筑城墙,后有城市。
从希腊城市到罗马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倒退。罗马城市在物质上的过度扩张,文化上的日益衰败,终因“精神实质的消失”而走向死亡。因此,一个城市无论怎样强大和富有,如果丧失了精神本质就会走向衰亡。
芒福德指出城市就如一个有机体,为什么城市有生命?因为城市有文化,“文化是城市的血脉”。但我们把城市弄成了水泥的世界。几年前,美国出了一本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专著,书名叫《钢筋水泥龙》(The Concrete Dragon),到处都在大拆大建,毫无疑问中国在最近二三十年用了世界上最多的建筑材料。他认为城市的生命并不在于有多大规模,居民有多少,经济力量有多大,而在于城市的文化内涵。他看到,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就越拥挤。人们在上下班高峰时间花几十分钟以至几小时在路上,旅途劳累,筋疲力尽;交通系统越发达,人们在城市中行走的时间就越长,因为居住和工作场所越来越远;房屋越修越多,但普通居民的住宅越来越缺乏,因为源源不断的人进入大城市;大城市硬体建筑越高越多,个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因为高楼把他们彼此隔离。
为此,芒福德提出了城市生态的概念。过去城市与乡村的联系紧密,村庄、城堡、教堂、市场等,都是人们活动的场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协作,居民和城市空间的自然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但现在城市却打断了这种联系,现代城市则在很大程度上完全与乡村社会隔离开来,彻底遗弃了城市的文化灵魂。一个城市的水资源和排水系统犹如一个人的内循环一样,一旦出了问题,人就要生病。现在大城市基本上没有了地下水,就是因为钢筋水泥深打的地基完全把地下水脉割断了,更不要说深层的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了。一个城市除了供水系统,还必须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否则就是不健全的。我们都还记得上次暴雨北京被淹的情况,发现我们的大城市竟然是如此地脆弱。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及康复科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2~67岁,中位年龄39.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6d,平均3.1d;左侧27例,右侧33例;受伤原因:交通伤20例,高处坠伤15例,砸伤18例,摔伤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6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观察组)和自行锻炼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合并损伤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自行锻炼;观察组予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后早期:
术后回到病房立即给予患肢抬高约30°,术后24h给予局部冰敷,每次20min。术后1d开始进行床上患侧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及患侧踝泵运动。嘱患者收缩股四头肌,每2小时训练1次,每次5~10min。
1.2.2 固定期:
患肢术后以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4周,注意石膏托的松紧度,观察患肢末梢循环情况。在石膏固定期应防止股四头肌肌肉萎缩,指导患者行床上髋、踝、趾关节的主动活动[3]。(1)患者取仰卧位,将未受伤的腿屈曲,训练股二头肌,将足跟压向床面,压力由小到大反复训练;(2)取仰卧位,将未受伤的腿屈曲,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3)患肢不可负重,拄双拐站立,内收、外展患肢髋关节及踝关节,可锻炼股四头肌及小腿腓肠肌的肌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1.2.3 固定解除后:
外固定解除后,应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锻炼[3]。(1)患者取仰卧位,主动进行屈髋练习,膝部被动屈曲至患膝有牵拉感为止,反复进行,每次5~10组,每天2次;(2)患者取仰卧位,健侧下肢伸直,屈患侧髋关节90°,双手环抱于患肢大腿后方,做主动伸膝动作,使足慢慢指向上方练习股四头肌肌力,后放松数秒,重复上述动作,每次5~10组,每天2次
1.2.4 肢体负重练习:
患者术后3个月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适当进行负重练习[3]、主动活动。患者双手扶住床头,将双足分开略同肩宽,慢慢下蹲,将膝关节屈曲至45°~60°。增强膝关节伸、屈肌的肌力,逐步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术后4个月,开始患肢逐步负重抗阻力训练。可依据X线片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决定负重量[4]。先行髋、膝、踝关节的抗阻力练习,用双拐辅助行走,逐渐增加负重,并逐步过渡到拄单拐,最后完全依靠下肢行走。
1.2.5 适应性训练:
当关节的活动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后,因病因时进行康复运动[5]。可通过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进行适应性训练,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1.3 关节功能评定标准[2]
优:膝关节屈曲>120°,无痛,可参加轻度体力活动;良:膝关节屈曲60°~120°,轻度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可:膝关节可屈曲60°;差:膝关节屈曲<60°,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属胫骨近端的关节内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压缩与移位,同时可合并半月板、十字韧带、侧副韧带损伤[4]。临床有报道骨折愈合情况与骨折类型、皮肤类型、内固定器械均有一定关系。如不及时进行康复锻炼或康复锻炼不当,可造成膝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粘连、变性和挛缩,甚至造成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最终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初期的康复治疗可使静脉血回流、消除患肢的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中后期的康复治疗可增加患肢骨折端应力,促进骨痂形成、促进局部肌肉收缩、增加肌力、防止局部肌肉萎缩,使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选择正确的时机与方式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自行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戴闽,艾江波,帅浪,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2):11-13.
[2]路黎明,刘亚林.系统康复治疗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0):39.
[3]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1-194.
[4]田伟.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1.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8
1 临床资料
本组59例,72膝其中单膝46例,双膝13例。男性21例,女性38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多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中骨性关节炎44例、创伤性关炎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术前心理护理、完善相关检查,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止痛、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恢复效果满意。
2 多种干预方法
2.1 心理护理
行膝关节置换患者大多数是老年患者,并饱受疾病疼痛折磨,从而表现为焦虑、悲观、恐惧。并担心对其体内置入的人工关节存在恐惧心理,因此担心安全性和预后,患者表现在情感上,因此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对恢复患者的心理,坚定他们的意志将产生重要的影响[1]。方法:(1)护理人员详细了解病人的资料,为病人制定专门的个案护理。(2)根据个案护理针对病人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3)护理患者积极的参与,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
2.2 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对患者实施个案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干预中最常用的一种也是首选的。方法:(1)根据不同不同病人制定健康教育方案。(2)根据健康教育恢复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到健康教育方案中。
2.3 疼痛控制
为保证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功能锻炼的进行,常用的方法:(1)药物镇痛可使用镇痛剂(如:杜冷丁、强痛定)、口服药物镇痛或使用连续镇痛泵(小计量、短时间内应用连续镇痛泵可改善疼痛反应,而且不会成瘾有利于恢复)[3]。(2)松弛疗法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整洁良好的休养环境,可让患者听一些音乐使其心情愉悦。转移止痛法护士、陪护人员多种形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3)心理干预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以减轻心理压力[4]。
2.4 功能锻炼
2.4.1 术前指导行吹气球、扩胸运动增加心肺功能,股四头肌锻炼;患者平卧绷紧大腿前侧肌肉,膝关节尽量伸直,保持5~10s,反复进行。踝关节趾关节背曲、背伸练习。床上及坐位床边的膝关节屈曲、伸直训练。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为术后执拐行走做准备。
2.4.2 术后当日抬高患肢15°~30°即穿弹力袜,膝关节处于悬空被动伸直膝关节。麻醉消失前后进行被动肌肉按摩,从远心端向近心端交替挤压小腿腓肠肌,以促进血液循环。踝关节趾关节背曲、背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5],同时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运动、及肢体肿胀情况观察有无血栓形成。
2.4.3 术后第1日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直腿抬高锻炼:病人平卧,足尖向上,绷紧腿部肌肉,膝关节伸直,缓慢抬高,足跟离床20cm,维持10s,5次/组,4组/天[6]。压膝锻炼:协助进行膝关节被动伸直训练,患者尽量将腿伸直于床面,护士将双手放在膝关节上方,避开切口,缓慢有力向下按压使膝关节尽量贴近床面。CPM机膝关节被动伸屈锻炼:训练时必须夹毕引流管,屈膝角度从0°~30°开始,3次/d,每次30~60min,以后每天增加屈膝角度10°~20°[7]。
2.4.4 术后第3~7日继续加强关节活动度训练:CPM被动练习屈曲角度达到100°,主动屈膝达到90°。继续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收缩锻炼及直腿抬高锻炼[8]。坐位屈伸膝及抗阻屈伸膝训练:患者取坐位,患腿悬挂床边主动屈伸膝关节,并结合渐进抗阻训练。床上屈膝练习[9]。
2.5 冷疗
术后24小时膝关节两侧可给与持续冷敷以减轻关节腔的出血和疼痛。
3 结果
本组59例患者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均得到较好的恢复。术后经过出院随访、复诊及进行功能评分患者恢复效果满意。HSS评分:术前评分30~74分平均58.8分,术后6个月评分80~92分平均85.6分。
5 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变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各种的方法有效的干预患者术前、术后精神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及心理疏导可以较好的缓解其精神紧张并通过每一阶段的健康宣教有利于患者术后尽快功能恢复。术后早期的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可以减轻患肢术后肿胀程度,减轻关节腔内的积液[10]。可以改善关节与周围软组织的修复,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而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更加有利于早期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为目前最为先进的一种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患者59例,72膝,其中骨性关节炎44例、创伤性关节炎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患者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病人进行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疼痛控制及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病人患肢功能恢复优87%,良10%,差3%。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早日恢复。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护理干预,功能恢复:影响
参考文献
[1]胡俊灵,张娟,龚云等.多种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1;27(13):1556~1557
[2]刘立波,陈朝军,凌洁.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17(15):111~112
[3]余雁.护理干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5):55~56
[4]刘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康复的护理干预[J].职业与健康,2007;23(13):1178~1179
[5]刘凯,杨桂红.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指导[J].吉林医学,2011;32(30):6508
[6]尹淑珍.健康教育流程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8):2151~2152
[7]韩书环,马巧灵,姬亚军.护理干预措施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2):179
[8]张炎珠,陈培能.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9):2291~2292
[9]廖桂英,陈爱群.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8;6(12):3223~3224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9
关键词:外侧髌股关节损害,膝关节镜下术,关节功能
膝关节镜下术是近年新发展的治疗膝关节炎的外科手术, 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相比, 膝关节镜下术恢复周期短, 对患者创伤性少, 而且其能更加有效保留骨量, 更接近生理膝关节运动功能, 因此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本体感觉能更快地恢复[1,2]。尽管该手术近年获得较快的发展, 但目前关于合并髌股关节损害患者是否适合行膝关节镜下术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将对既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外侧髌股关节损害对膝关节镜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62例行膝关节镜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为分析对象, 纳入标准: (1) 骨关节炎病变未侵入外侧间室; (2) 交叉副韧带、韧带功能完整; (3) 术前膝关节内翻畸形、屈曲畸形<15°, 内翻畸形可被纠正; (4) 患者为免疫性或非感染性关节炎; (5) 均无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内科性疾病; (6) 无胫骨高位截瘫手术病史。其中男32例, 女30例, 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 (68.5±2.8) 岁。术前根据Altman评分将患者分为无髌股关节损害组22例 (28膝) , 内侧髌股关节损害组24例 (30膝) 及外侧髌股关节损害组16例 (22膝) , 患者术前行膝关节内外翻应力及X线检查。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行微创膝关节镜下术治疗,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静脉栓塞,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当天行四头肌主动膝关节功能锻炼, 术后第2天行屈膝功能锻炼, 术后第3天下床行走。
1.3 术后随访
分别于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 并采用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 (AKS评分) 、牛津膝关节评分 (OKS评分) 及WOMAC评分对各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1) OKS评分[3]:包括功能及疼痛评分, 共包含12个问题, 分值为12~60分, 分值越高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差。 (2) AKS评分[4]:包括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评分, 总分为200分, 分值越高, 患者膝关节功能越理想。 (3) WOMAC评分[5]:包括24个问题, 总分96分, 分值越高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差。随访过程中应用X线片观察各组假体松动、脱位、磨损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随访结果
三组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 随访过程中均无下肢静脉血栓、感染、脂肪栓塞、脱位、假体松动及假体位置不良等并发症发生。股骨假体内外翻角度为-90°~8.5°, 平均 (5.7±0.8) °, 屈伸角度为-8.5°~7.5°, 平均 (4.5±0.8) °, 胫骨假体内外翻角度为-5.0°~4.5°, 平均 (2.2±1.1) °, 屈伸角度为-5.0°~5.0°, 平均为 (2.4±0.4) °。
2.2 术前髌骨关节内侧损害与无损害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
内侧损害组与无损害组相比, 术后AKS评分、WOMAC评分、OK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1。
2.3 术前髌骨关节外侧损害与无损害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比
外侧组患者术后AKS评分OKS评分、WOMAC评分均高于无损害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术前相比, *P<0.05。
注:与术前相比, *P<0.05。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 无论患者是否存在髌股关节损伤, 患者随访结束后均无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感染、脂肪栓塞、脱位、假体松动及假体位置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前无论是否存在髌股损伤, 患者术后AK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 而OKS评分、WOMAC评分则低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从而表明膝关节镜下术是安全、有效的。与髌股关节正常组相比, 髌股内侧损伤患者术后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其原因可能与髌股关节内侧损伤多属继发于膝内侧骨关节炎, 对患者应用膝关节镜下术能有效纠正胫股关节内翻畸形, 从而能有效减轻或消除髌股关节异常应力, 能有效阻止或缓解髌股疼痛, 从而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3]。此外, 近年不少研究[4]也表明髌股关节面损伤主要发生在中老年患者中, 患者无明显不适症, 患者多数在行关节镜检查时才发现, 从而可能推断出髌股内侧损伤并非是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或不适的重要因素。本文中髌骨关节外侧损害患者术后各项评分显著高于髌股正常组 (P<0.05) , 其原因可能与膝关节镜下术尽管能纠正关节内侧畸形, 但并不能有效减轻髌股关节外侧异常应力, 因此其并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尽管膝关节镜下术对于外侧髌股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较内侧髌股损伤患者差, 但患者术后AKS评分、OKS评分、WOMAC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有效改善, 从而表明膝关节镜下术对于外侧髌股损伤患者仍具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涂意辉, 马童, 蔡珉巍, 等.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2, (6) :535-538.
[2]马童, 蔡珉巍, 薛华明, 等.髌股关节退变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疗效影响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13, 51 (11) :1010-1015.
[3]康凯, 高石军, 董江涛, 等.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发展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4, 22 (2) :130-133.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10
1 个人因素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1.1 年龄
文献[4]研究报道膝骨性关节炎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年龄在15~4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低于5%, 而在65岁以上人群中, 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率高达85%[5]。随着年龄的增加, 关节内软骨退变、骨质疏松, 关节受损程度加重;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韧带松弛, 导致关节稳定性减弱等, 这些因素都会促进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高龄患者关节稳定性、活动能力减弱,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年龄越高, 术后患者自我恢复能力减弱, 患者疼痛的耐受性和锻炼的毅力会逐渐下降, 直接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见, 年龄的增加不但提高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 而且会影响术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1.2 性别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 性别的差异在骨骼结构形态中也表现不同, 骨性膝关节炎在50岁以前, 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50岁之后, 女性的发病率明显超过男性[6]。因为激素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病及病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男女关节损伤后表现的程度不同、身体条件决定了自我修复也有差异等因素, 都会造成骨性膝关节炎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影响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Parely等[7]研究了69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女428例, 男270例) , 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现女性无论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均低于男性, 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也不如男性患者。
1.3 体重
Schurman等[8]对358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研究后认为, 体重指数越大则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越差。肥胖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是很客观的因素, 作为人体负重关节, 体重必然增大膝关节的承受力, 从而对关节软骨的损伤也增大。肥胖常常导致代谢异常, 多引起激素水平的异常, 从而影响膝关节炎的发生[9]。肥胖患者在术后屈曲膝关节时软组织的阻力要更大, 而且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 如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肥胖是影响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不利因素。
2 术前或术后疼痛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损伤、骨质异常增生为主, 后期关节僵硬、变形、屈伸功能受限, 必然会引起疼痛, 持续或严重疼痛常使患者身心受损, 心理和生理的刺激可导致机体功能紊乱。疼痛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保护性紧张, 使膝关节处于制动的状态, 而制动是导致关节挛缩的主要原因[10]。制动后易导致肌肉萎缩, 失去活动功能后周围组织粘连, 所以膝关节置换术前也应进行有效的镇痛, 保证手术达到满意的效果。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是患者早期也是最主要的感受, 在膝关节康复锻炼时, 除了手术切口疼痛外, 术后周围组织撕裂伤也可使疼痛加剧, 疼痛是限制术后早期锻炼的重要原因, 术后应积极给予止痛治疗, 使患者在无痛条件下进行功能训练, 才能保障早期有效关节功能恢复。近年来许多学者针对于如何有效缓解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做了很多研究, 包括提出的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以及鸡尾酒疗法等, 可见疼痛对术后恢复影响重大, 可以从诸多方面影响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
3 关节畸形或肿胀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行置换手术时, 一般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畸形, 关节不同程度的变形, 会影响手术过程中截骨程度、假体安装的立线要求, 从而对术后关节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献[11]研究报道, 严重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不及膝关节轻度畸形的患者。膝关节内血管循环的特殊结构, 常会造成术后周围静脉回流受影响, 局部会出现肿胀;炎症反应、组织出血及体液渗出, 使膝关节周围的肿胀;关节腔内积血、积液, 过度锻炼等均可引起膝关节肿胀[12]。术后膝关节内组织发生粘连, 严重时关节肿胀, 肿胀的关节不但使活动的阻力增大, 而且会增加患者的惧怕心理, 造成康复锻炼无法顺利进行。因此, 术后关节的肿胀必然对关节功能恢复造成影响, 术后对症缓解肿胀情况也是术后康复治疗的重点。
4 术前关节功能活动度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临床中分析和评估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常常以术前活动度为参考, 同时普遍认为术前关节的活动度会影响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文献[13]认为, 术前关节的活动度是术后关节活动的直接影响因素;Lizaur等[14]研究结果显示, 术前的关节屈曲度决定术后关节活动的范围;石明国等[15]研究发现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小于90°的患者, 术后关节功能活动较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大于90°的患者差。但文献[16]研究称, 无论术前膝关节屈伸活动大小, 患者术后关节的功能活动均趋于一个中间值, 有可能术前功能活动度好, 术后反而会不理想。总之, 无论哪种研究结果均表明, 术前的活动度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都会造成影响。
5 失血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随着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术后护理的改进, 该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临床中多数患者关节置换术后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患者出现贫血。术中常常采用止血带, 控制手术中出血, 观察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较少, 但这与术后出现轻重不一的贫血不相符, 说明术后关节周围存在着隐性失血[17]。目前术后隐性失血的发生机制存在争议, 没有统一的说法。置换术后隐性出血的原因, 经长期临床观察多考虑是: (1) 术后肌肉或假体周围血肿, 这部分淤血不参与循环; (2) 术后凝血机制亢进, 促进纤溶系统反应, 增加了术后出血量。隐性出血会加重肢体的肿胀, 同时也会增加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不利于膝关节周围组织的供养、供血, 影响术后的关节活动和康复。因此, 术后改善血容量, 纠正贫血, 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也有重要作用。
6 膝关节既往外伤史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是人体内活动量大、也是负重较大的关节, 外伤后常会造成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损伤多伴有后遗症, 不同程度改变了关节的结构, 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过度活动或负重都会加剧膝关节的退变。早期有关节损伤病史包括骨折、韧带损伤等, 对置换术后关节的恢复均会造成影响。Stiehl等[18]报道, 将782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有无关节手术史分成两组, 研究表明既往无手术史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有手术史患者。Kazakos等[19]研究发现, 既往有胫骨高位截骨史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无胫骨高位截骨史的患者差。因此可以看出, 膝关节既往有无外伤, 对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是种隐性的影响因素。
7 心理因素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长期的疼痛、活动障碍, 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膝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足, 往往会因对手术的担心, 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给患者的恢复带来消极的心态[20]。因此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内容、注意事项, 可以减少患者术前、术中的焦虑, 继而减少术后功能锻炼的心理负担, 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术后短期内疼痛剧烈, 缓解缓慢导致过多的担心和揣测, 也会增加其心理负担, 自觉疼痛加剧。因此术后必要的沟通也是康复的重点, 术后的疼痛、活动障碍、多种置流管, 常使患者感到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 这些都会影响医患的配合度, 严重者使功能锻炼无法顺利进行。术后如伤口周围出现“麻木感”或“过电样”窜痛、膝关节有肿胀和发热的感觉、晨起时有发僵的感觉、术后活动时常有“咯啦声”等现象属于术后的正常反应[21], 使患者认识到这些, 就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增加康复治疗的勇气和信心, 保证正常康复训练的进行。部分患者过高的期望手术效果或急于恢复, 常常出现病态依赖性心理, 必须正确引导患者, 要坚持锻炼、循序渐进、不急不躁的康复, 以便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8 锻炼方式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8.1 早期自主功能活动锻炼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目的是提高关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术后早期关节内软组织未完全粘连、机化, 及时的主动锻炼容易取得好的效果。术前、术后的功能锻炼主要靠主动锻炼来完成, 主动功能锻炼可以加快下肢血液流速, 增加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为膝关节的屈伸锻炼提供能量。同时较早的主动锻炼可以有效预防关节内肌腱、韧带等组织的粘连和挛缩, 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栓塞形成, 缩短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期, 积极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
8.2 积极被动功能活动锻炼
积极持续被动运动被提出以来, 已被视为术后康复锻炼的有效方法, 并且开始被动训练时间越早, 通过限制关节周围瘢痕组织形成, 关节功能恢复越好[22]。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疼痛明显, 患者很难积极坚持进行有限的自主锻炼, 需要循序渐进的被动锻炼促使患者持久的进行锻炼, 可以减低关节肿胀、组织粘连, 有效的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关节内组织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加快软骨细胞的修复和重建, 恢复或改善韧带的力学环境, 从而逐渐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目前较为接受的是CPM机被动锻炼可以提高意志力较低、康复信心不强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23]。临床中多采用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相结合的康复方式, 这样更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9 术后并发症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不当, 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手术切口较深影响了下肢血液循环, 术后卧床时间过长加重影响静脉血循环, 容易出现最为常见的并发症, 即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一旦血栓形成必然会影响关节的活动, 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后需要积极观察患肢的肿胀、皮肤色泽、末端的皮温及末梢感觉有无异常, 有无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或继发产生肺栓塞。尤其对于前期心功能不全、体型偏胖、年龄过大的患者, 术后可常规运用下肢静脉泵、弹力绷带或弹力袜, 药物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依诺肝素钠等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抬高患肢。早期指导患者做自主关节屈伸锻炼, 为保证有效期内关节功能较好的恢复。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感染是手术灾难性的并发症, 发生率常达40%~88%[24], 术后伤口感染一般认为关节置换疗效的失败。因此, 术中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伤口必须定期清洁换药, 保持无菌敷料的干燥;引流置管规范、通畅, 术后24~48 h后拔出, 一旦污染立即更换或拔出;密切观察伤口变化情况及患者的体温变化, 如有变化及时有效对症处理。膝关节置换术也会造成神经损伤, 主要以腓总神经损伤, 随着置换术后的成熟这种情况较为少。但部分膝关节外翻严重或屈曲挛缩较为严重的患者, 在矫形恢复肢体立线过程中压迫或牵拉神经, 对神经造成损伤, 表现为胫前肌、腓骨长肌功能障碍, 术后1~3 d脚趾或脚面感觉异常或障碍, 神经损伤无疑会对肢体功能恢复造成影响。还有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内粘连组织异位骨化, 造成关节活动疼痛、屈伸功能受阻, 严重影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1 0 正确的指导方法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指导方法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系统健康的指导体系有助于使患者认识疾病, 树立积极锻炼的态度和信心。患者住院期间, 有医生和护士的指导, 能够按照正规的锻炼方法坚持, 而出院后锻炼方法不正确或锻炼受阻, 就会影响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是漫长的, 许多患者急于快速恢复或因短期疗效不满意, 盲目加重锻炼, 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反而会影响功能锻炼的效果。随着术后康复锻炼疼痛逐渐缓解, 但关节活动度不一定会越来越好, 需要有健康的心态面对, 更需要正确的指导方法为依据。
1 1 小结
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在于解除关节疼痛, 矫正关节畸形, 改善患膝功能活动,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5]。术前的充分准备、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术后康复锻炼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改善造成直接影响;术后感染、术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越严重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越差。目前普遍认为手术因素是影响置换后关节活动度的关键, 有学者认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 髌骨的处理、暴露时髌骨进行翻转等对置换后功能恢复也有很大影响。在假体的选择上, 还有的学者认为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比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置换后平均活动度要大。也有的学者认为两者无明显差异, 对于假体不同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研究还存在争议[26]。同时早期康复训练、多模式镇痛等非手术因素也对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影响重大[27]。通过了解术后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非手术因素, 在保证手术较高水准的完成, 术后侧重全面系统的护理, 制定详细康复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并促进全身状态恢复。通过长期活动锻炼, 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足日常生活或和工作, 还能提高患者对生活的热情。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11
山东 高菲菲
吞咽障碍是老年脑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会因吞咽障碍出现进食、饮水困难,从而导致脱水或营养不良,若出现误吸,则易患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中风患者应加强下列几种锻炼:
练习大声发音 让患者先从“啊、喔、哦”等元音开始,每音每次大声念5遍,通过张、闭口动作促进口唇肌肉运动,进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舌肌、咀嚼肌运动 嘱患者张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再舔上唇及硬腭部,然后将舌缩回,闭口做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10次。如果患者不能自行舌运动,家属可用纱布轻持其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最后将舌还置原处,轻托下颔闭口,再做磨牙咬动10次。早、中、晚饭前,各做上述动作5分钟。
颊部、喉部肌锻炼 嘱患者轻张口后闭上,使双颊充满气体,鼓起腮,随呼气轻轻吐出;也可将患者手洗净,让其做吮手指动作,以收缩颊部及轮匝肌肉。每日2次,每次反复做5遍。
抬头看脚尖训练 患者在每日三餐前平卧在床,抬头将自己的下巴努力靠近前胸,直到眼睛可以看到脚尖。可根据个人情况掌握运动速率,重复10~30次,也可以反复坚持、放松各1分钟。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翟爱华(主治医师)
前些天,我下楼梯时不小心崴脚了,马上贴上了膏药,可是医生说48小时后才能贴止痛膏药。请问,这是为什么?
福建 张伟峰
“崴脚”指的是踝关节扭伤。有些人受伤后习惯用热毛巾进行热敷,或伤后立即贴上膏药,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应先冷敷患处,48小时后再贴止痛膏药。因为人体软組织受到损伤后,局部会慢慢肿胀,皮下小血管慢慢渗血。此时,如贴止痛膏药,膏药的活血功效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内渗出液体增多,反而加重局部肿胀、疼痛。如果先冷敷患处使血管收缩,可减轻肿胀、疼痛,同时帮助膏药更好地发挥其舒筋、活血、通络功效。
对于症状轻者,可在伤后即用凉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敷于伤部,每隔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天热时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5分钟,不宜太长。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淤积于血管损伤处。如果踝部扭伤已超过48小时,则应改用热敷疗法。此时热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杨凯艳(副主任医师)
小儿良性早搏无需治疗吗?
前几天,我2岁的小女儿感冒,社区诊所医生在听诊后说孩子有早搏。可经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后,医生又说是良性早搏,无需特殊治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陕西 徐 良
小儿受到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精神紧张、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脱水、劳累等,会引起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强,使得一部分心肌提前激动,从而引起早搏发生。一旦环境影响因素得到改善,早搏也就随之消失,不会持久存在,预后良好,故而称为良性早搏。
一般来说,小儿良性早搏通常并无心脏病史,但在发病前常有发热、感冒或腹泻病史。发病后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常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并具有下列临床特点:1.小儿一般状况良好,无自觉症状,每分钟早搏次数在6次以下。2.心脏不大,心功能正常,无器质性杂音。3.活动后心率增快,但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这种安静时明显、活动后减少的早搏是良性早搏的特征之一。4.心电图显示早搏为单源性的,无其他心电图异常。
由于小儿良性早搏无心脏器质性改变,因而不必特殊治疗,也无需药物治疗,重在消除环境影响因素并加强随访。
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局 魏开敏(主任医师)
编辑/青瓷
cw_0791@163.com
膝关节功能恢复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为骨性关节炎,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中, 男性患者33例, 女性患者27例;年龄为45~74岁, 平均 (61.21±3.64) 岁;住院时间16~29 d, 平均 (25.13±2.64) d。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32例, 女性患者28例;年龄为46~74岁, 平均 (62.3±4.1) 岁;住院时间17~29 d, 平均 (22.8±1.2) 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排除标准
排除既往有胃出血、对塞来昔布过敏、肾功能不全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由同一位医生实施手术, 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麻醉途径, 所有人工膝关节均为同一厂家生产的假体, 患肢采用消毒医用橡胶带驱血, 术后给予负压装置引流, 在24 h后拔出, 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 预防血栓的发生。
观察组患者在术前3 d给予口服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 (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207) , 7.5 mg/次, 2次/d, 术前2 h给予口服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7.5 mg, 在假体安装完成后给予关节囊局部注射0.15%罗哌卡因 (厂家: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63174) 90 m L。术后在患者腹股沟韧带下方刺入[2], 给予注射局部麻醉药物, 然后连接镇痛泵, 连续使用3 d, 同时给予口服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7.5 mg/次, 2次/d, 疗程7 d。
对照组患者在术中使用常规硬膜外麻醉, 术后给予芬太尼 (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508) 2μg/kg, 总量100 m L, 持续3 d;同时在术后1 d开始口服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200 mg, 2次/d, 持续10 d。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锻炼, 包括股四头肌锻炼、活动膝关节等[3]。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 (VAS评分标准, 用0~10分表示) , 0分表示无痛, 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疼痛, 患者在11个数字中选择一个数字代表疼痛程度。采用测量法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正常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为30~180°, 膝关节活动范围越大, 表明恢复效果越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 用t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 用χ2进行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 (1~5 d) 内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于术后及术后5 d的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0 d, 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60例患者中, 仅有1例出现皮肤瘙痒, 无其他不良反应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60例患者中, 出现呕吐1例、头晕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患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越来越多, 由此引起的疾病也逐渐增加[4]。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临床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 但术中会出现骨质、骨膜等组织的损伤, 术中的止血带使用也会给患者造成损伤, 因此患者在术后会出现剧烈的疼痛。疼痛的增加会导致患者出现低氧血症, 尤其是高龄患者还会出现心血管并发症[5]。
疼痛是患者的心理感受, 通常由不同因素引起, 手术引起的疼痛属于伤害感受性疼痛, 是因高阈值的外周感受器神经元受到外界强烈的有害刺激而产生的疼痛。炎性递质的释放增加了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兴奋性, 降低了炎症组织伤害性感受器的阈值, 从而提高了对疼痛的敏感性。患者的疼痛途径被激活后, 临床使用镇痛剂的效果就会减弱, 增加了疼痛缓解的难度。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术前3 d给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 明显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而且由于血小板上的环氧合酶1无法表达环氧合酶2, 因此环氧合酶2抑制剂不会对血小板功能造成影响;注射的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局麻药, 其作用效果强, 能够极大程度阻滞感觉神经, 有利于患者在术后较早地进行康复训练, 还能够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5 d的VAS疼痛评分为 (7.32±2.13) 分,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31.64±4.21)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0 d, 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为 (116.65±8.33) °,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 (91.64±8.16)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与相关报道的研究结果相似, 外周神经阻滞能够缓解疼痛, 同时可避免吗啡类药物的使用。局部麻醉通过周围及中枢神经两条途径进行预防, 能够有效减轻疼痛, 缓解股四头肌痉挛。有研究表明, 在膝关节周围给予局部浸润注射罗哌卡因, 能够起到镇痛的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 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在人工金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及围手术期给予多种途径的镇痛, 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 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及围术期内应用镇痛剂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 (15 d) 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10 d, 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与对照组的3.33%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及围术期给予患者多途径的镇痛,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
参考文献
[1]姜俪凡, 冯艺, 安海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期镇痛方式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 2 (8) :90-94.
[2]尹东, 黄宇, 莫冰峰, 等.环氧化酶-2抑制剂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及功能康复的作用[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2 (12) :171-174.
[3]蒋嘉, 温洪, 周权, 等.不同镇痛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疼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5 (11) :437-440.
[4]孙扬, 杨明敏, 李亦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方法:多模式方案及最佳疼痛管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 44 (13) :7188-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