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功能恢复

2024-06-11

肩关节功能恢复(精选12篇)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1

膝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 常会导致退行性变或者软骨形态的改变。临床治疗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 结合术后功能锻炼, 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大多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 术后恢复较慢, 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本文为了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 特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3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临床大多表现出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无力、活动不同程度受损、关节弹响等。所有患者均了解实验情况, 并自愿参与实验。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 (31例) 和观察组 (32例) , 对照组:男20例, 女11例;年龄15~48岁, 平均年龄 (29.12±2.3) 岁;受伤部位:18例右膝损伤, 13例左膝损伤;受伤原因:11例运动损伤, 10例车祸伤, 5例跌倒损伤, 5例其他原因。观察组:男22例, 女10例;年龄17~51岁, 平均年龄 (30.25±3.58) 岁;受伤部位:20例右膝损伤, 12例左膝损伤;受伤原因:14例运动损伤, 9例车祸伤, 6例跌倒损伤, 3例其他原因。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治疗, 观察组实施关节镜下的手术治疗。术前认真检查手术器械, 术时患者取平卧位, 常规麻醉之后进行手术治疗。在患者膝关节损伤部位置气囊止血带, 增压至39.9kPa后从髌韧带旁置关节镜, 在关节腔内充入0.9%氯化钠溶液, 对损伤部位进行常规检查。确定损伤位置和类型以及程度之后, 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进行抗炎、止血治疗, 并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1) 治疗效果。①优: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患者可正常生活;②良: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 偶尔出现疼痛, 患者可正常生活;③可:膝关节活动略受限制, 时而出现疼痛, 患者可正常生活;④差: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伴有持续疼痛, 患者无法正常生活。总有效=优+良+可。 (2) 手术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 (3)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一共分为8项, 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分析, 采用%表示临床疗效, 采用 (±s) 表示手术相关指标及其膝关节功能评分, 分别采用χ2、t检验组间比较,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优7例, 良8例, 可6例, 差10例, 总有效21例, 占67.7%;观察组:优14例, 良6例, 可8例, 差4例, 总有效28例, 占8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684, P=0.012<0.05) 。

2.2 两组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P<0.05) , 详见表1。

2.3 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经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前, 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 (43.5±7.5) 分与观察组的 (44.1±6.8) 分相比, 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的评分为 (80.5±5.2)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2.5±4.3)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451, P<0.05) 。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 较易出现各种损伤, 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各种功能障碍的出现。因此, 临床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常规治疗各种膝关节损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 患者术后恢复较慢, 且大多会出现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情况[2]。

近些年来, 关节镜技术开始被利用于各种膝关节损伤的治疗中, 且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3]。各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 例如后交叉韧带损伤和前交叉韧带损伤以及软骨损伤和滑膜病变等均可利用关节镜进行治疗。还有髌骨关节紊乱和股四头肌腱断裂等膝关节损伤, 也可用关节镜进行辅助治疗。对于一些术前较难确定手术具体方式的膝关节损伤, 也可以利用关节镜进行检查之后再予以确定。关节镜可以较为直观的呈现出膝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 包括具体的损伤部位和位置等,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4]。同时, 手术医师利用关节镜进行手术操作, 可以更好地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5]。且患者在术后可以尽快接受功能性锻炼, 有助于促进膝功能的恢复。从而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 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时, 医务人员要注意嘱患者在下床前先进行坐位练习, 然后在家属的协助下下地活动。并注意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方案, 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训练。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 对照组为67.7%, 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即提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各种膝关节损伤, 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膝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各种膝关节损伤, 对患者的创伤较小, 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疗效确切。此外, 术后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加快伤口的愈合, 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徐万龙, 徐斌, 等.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 2013, 29 (10) :974.

[2]于铁军, 薛彦祥, 朱文忠, 等.急性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2) :79-80.

[3]梁斌, 王华军, 王青月, 等.关节镜下清理与康复治疗不同分期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4) :6162-6163.

[4]蒋涛, 瞿玉兴, 许建安.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5 (11) :237-239.

[5]杨磊.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技巧及疗效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 (16) :1302-1304.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2

1.防止水土流失

植被能阻挡雨水和减弱风速,其根系可以对土壤进行固定,具有控制侵蚀和保护高速公路斜坡的作用,杨焕辉等分析了植物根系与边坡的力学效应,提出根系土复合层增加抗剪强度公式,研究了植物根系对边坡的降雨截留、径流延滞、土壤防渗、土层固结等效应,初步探讨了生态防护对边坡的抗冲刷机理。邓辅唐等在思小高速公路边坡进行的生态恢复试验结果表明,林冠层、灌草层、枯枝落叶层均有保水固土和维持坡面稳定的作用,且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乔灌草群落保持水土的能力要强于灌草群落和草本植物群落。张锐等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湖北省宜昌至长阳Ⅳ标段为研究对象,对在典型地段采用插签法和布设径流小区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前后弃土(渣)场土壤侵蚀量分别为 5 247.7和 1 871.0 t/ ( km2 a),填方段边坡平均土壤侵蚀量分别为 4 781.1和 2196.6 t/( km2 a),其土壤侵蚀量消减率分别达到 64.3%和 54.1%。张春林等选取沪蓉西高速公路湖北宜昌至长阳段有代表性的 3类植物配置进行定位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路堤弃土弃渣边坡坡面的土壤平均侵蚀量为 26 796.7 t/km2,而拱形框架梁边坡 3个实验区的土壤平均侵蚀量为 19 306.4 t/km2,框架梁植物防护措施明显减少了边坡土壤侵蚀量;在草本混播、草灌混播和草灌乔混播 3类实验区中,土壤侵蚀量分别为 19 206.4,19 806.6和 18 906.3 t/ km2,表明在植物生长初期 1年内乔灌草混播类型保土效益优于草本混播和草灌混播类型。

2.净化大气

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的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防护带植被可起到有效的滞尘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姜红卫等以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实测苏州高速 公路绿化净化粉尘污染的效果,分析不同植物之间的净化吸收差异。结果表明,单位绿化面积滞尘效果乔木中以广玉兰最好,每周为 13.7 g/m2,是效果较差的深山含笑的 2.8倍;灌木中以夹竹桃最强,每周达到 11 g/m2,是滞尘效果较差的紫薇的 6.1倍;总体滞尘效果为乔木>小乔木和灌木>地被植物。杜振宇等采用测定 SO2,NO2和 CO2气体含量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绿地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路侧绿化带对 SO2有较明显的净化作用,互通立交区、入口匝道区和服务区的绿化对 SO2和 NO2均有较好的吸收净化作用,而高速路绿化对 CO2含量的影响则较小,

3.减弱噪声

防护带的植被可以吸收、阻挡和分散声音能量,从而起到减噪的目的。丁亚超等研究了林带能见度对降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带的能见度与林带宽度呈反比关系。周敬宣等研究了林带对交通的噪声衰减效果。结果表明,林带对噪声的衰减效果与林带的宽度呈正比,与能见度呈反比,灌木和乔木同时栽植的林带才能产生最好的降噪效果。杜振宇等采用选取试验点进行原位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 3条主要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发现高速公路绿化带对交通噪声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在不同的绿化模式下,衰减效果存在较大差别。交通噪声的绿化衰减同林带宽度有很大关系,对于较宽林带,靠近声源前半部分的林带对噪声有较好的减轻作用,但后半部分的减噪效果较小。林带对噪声的绿化衰减与林带宽度以及宽度和郁闭度的乘积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

4.吸附重金属污染

车辆排放的有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使土壤受到污染。利用特定的植物吸收和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可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研究显示,公路两侧的绿带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缩小污染范围。交通污染区绿化植物的叶片和树皮 S含量均高于相对清洁区的样品,且距机动车道越近,S含量越高。智颖飙等对比分析了内蒙古西部公路沿线不同绿化植物及其不同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与积累特征。结果表明,绿化植物根际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 Cd为最高;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小叶杨和油松的根部和茎叶 2种营养器官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 “N”字形变动趋势;小叶杨茎叶对重金属元素 Cr,Ni和 Pb的富集能力较根部强,油松茎叶对重金属元素 Cr,Ni,Cu和 Pb的富集能力也较根部强 ;公路绿化植物对根际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与重金属元素有效态所占的比例有关。

5.美化环境,丰富路域景观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3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内侧肌下入路 术后功能恢复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250-01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遭受到膝关节疾患的困扰,膝关节的长期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作为一种能够根治膝关节疾患的手术方案,全膝关节置换术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最终选择,而术后患肢膝关节功能恢复是他们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传统的全膝置换术采用内侧髌旁入路,切口长,创伤大,患者术后疼痛明显,早期功能恢复锻炼艰难,因此,如何改进手术方案,减少手术创伤成为手术者亟需解决的问题。当此之时,股内侧肌下入路,因其能完整保留伸膝装置,以及可以接受的手术难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13年04月至2014年04月,笔者所在诊疗小组对60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手术入路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共纳入患者60人,年龄在41岁~67岁,男18例,女42例;其中骨性关节炎47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

1.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有明确膝关节疼痛病史,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活动受限或畸形,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周围存在骨质增生,软骨下骨有硬化或囊性变。②初次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③经医生介绍,了解并同意所选手术方案的患者。④各项辅助检查及化验结果无明显手术禁忌,可耐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1.1.3 排除标准:

①伴有严重内科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创伤的患者。②过度肥胖患者。③年龄大于70周岁患者。④存在近期感染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干预措施:

①60例患者以随机数法均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微创组采用经股内侧肌下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而传统组患者采用内侧髌旁入路。②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手术及围术期治疗。③术中所用假体均选用德国Link公司所产Gemini假体,术中根据测量选择合适型号大小。

1.2.2 手术方法:

微创组:屈膝90°,自髌骨上极上方4横指处向下至胫骨结节内1cm处作皮肤切口,切开皮下脂肪及浅筋膜层,钝性分离股内侧肌并牵开股内侧肌肌腹,确认股内侧肌进入内侧膝关节囊的腱性移行部分,向前外侧牵开髌骨,自髌上囊向下经髌下脂肪垫内侧至胫骨结节,切开膝关节囊,去除部分脂肪垫,伸膝位向外侧脱位髌骨,逐渐屈膝进入关节腔。

传统组:作膝前正中皮肤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及浅筋膜,自股四头肌肌腱中内1/3交界处,由近至远切开肌腱,至股内侧肌髌骨止点旁绕髌骨内侧缘至胫骨结节,打开关节囊,进入关节腔。

进入关节腔后,平衡内外侧软组织,清除滑膜、骨赘、内外侧半月板、前交叉韧带,股骨采用髓内定位法,保持5~7°外翻,胫骨截骨采用髓外定位法,保持3~5°后倾截骨。保持屈伸间隙等大,封闭髓腔,脉冲冲洗,根据试模选择合适假体,留置引流管。

1.2.3 术后处理:

术后1~3天患肢冰袋冷敷,常规应用抗生素2~3天,术后4小时内引流自体血回输,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术后6小时即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屈伸锻炼,术后3天指导患者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及下地练习,术后两周内应用抗凝药物。

2.结果

2.1 患者术后直腿抬高时间比较,见:表1。

表1:置换术后至患者首次自主直腿抬高时间对照表

传统组微创组TP患肢直腿抬高时间(d)3±26±312.580.0162.2患者术后行走距离比较,见表2。

表2:置换术后患者自主行走距离对照表

患者行走距离(m)传统组微创组TP术后3天19±513±413.640.007术后1周46±742±524.730.028术后1月187±12174±1618.850.0192.3 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比较,见表3。

3.讨论

作为一种治疗膝关节疾患行之有效的术式,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手术操作,患者术后的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锻炼至关重要,而术后一个月内是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的黄金时期,超过这一时期,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难度将成倍提升。与内侧髌旁入路相比,股内侧肌下入路并不损伤股四头肌肌腱,保留了伸膝装置的完整性,保护了髌骨血供,在理论上更加符合人体解剖生理,患者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容易进行早期功能恢复锻炼。而对60例患者的术后X线片阅读表明,6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对位对线,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这些证据表明,经股内侧肌下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而在术后1个月内,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患者在直腿抬高时间、行走距离、患肢膝关节HSS评分方面的数据要明显占有优势。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80例肱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1.51±5.02)岁;左侧33例,右侧47例;致伤原因:车祸24例,高空坠伤12例,不慎摔伤44例;Neer分级[2]两部分18例,三部分骨折34例,四部分28例。经骨密度检查显示均存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分、骨折原因、Neer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护、出院指导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为:(1)心理干预:肱骨颈骨折患者常在突发情况中发生骨折,面对角色的转换患者无法适应,常出现拒绝配合等问题。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患者康复的积极性,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恐惧心理,耐心细致的解决患者存在的困惑,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向其讲述护理的必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学会自主护理。(2)早期康复:术后分为四个阶段尽快康复锻炼,术后1~2周进行握拳伸指练习和腕、肘关节活动;3~5周练习肩部前屈后伸;6~10周可全面进行肩关节练习;11~12周进行负重练习,使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能力[3]。(3)疼痛管理:术后给予塞来昔布,单次200 mg,后逐渐延长给药间隔,康复运动过程中出现可延迟停药时间。(4)骨质疏松护理:术后鼓励患者多食用海产品、乳制品和豆制品,禁烟、咖啡等刺激饮食,除饮食外给予观察组磷酸钙(200 mg/次,3次/周)、骨化三醇(250μg,1次/d)、阿伦磷酸钠(70 mg/次,1次/周)[4]。

1.3 观察指标

肩关节功能应用Constant评分系统评价[3];应用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护士长制定满意度评价表,总分100分,包括仪表形象、语气态度、操作技巧等十项指标,每项10分,80分以上为满意;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术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onstant评分及VAS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Constan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后期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以及桡骨远端骨折、髋部骨折均为临床常见疾病,以中老年人更为常见,此类疾病治疗目的是促进骨折愈合,从而为患者的早期锻炼提供良好的固定条件[5],使其肩关节活动能力尽快恢复。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系统康复、病痛管理及骨质疏松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抵触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增强其康复的信心,最终为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系统康复可促进渗出物和血肿的吸收,改善局部静脉回流和血液循环,促进康复进程,另外还可改善关节粘连和僵硬。病痛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肢体功能的恢复,可减轻和避免患者机体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当关节疼痛较弱时,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耐受力才会得到提升,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塞来昔布抑制疼痛,从VAS评分可看出疼痛感有显著的下降。

骨折疏松对症护理可减少后期复发率,本次研究对观察组采取磷酸钙、骨化三醇、阿伦磷酸钠治疗,并对饮食进行指导,结果显示随访中观察组未出现复发,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Constant评分为(84.51±10.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1±8.61)分,VAS评分观察组为(3.11±0.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4±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肱骨颈骨折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临床积极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肱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肱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Constant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满意度与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Constant评分为(84.51±10.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1±8.61)分,观察组VAS评分为(3.11±0.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44±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2.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肱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肱骨颈骨折,肩关节功能,影响

参考文献

[1]赵秀慧.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国中医急症,2014,23(5):862,865.

[2]Lill H,Hepp P,Korner J,et al.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how stiff should an implant be?A comparative mechanical study with new implants in human specimens.Archives of orthopaedic and trauma surgery,2003,123(2/3):74-81.

[3]白露,王天兵,张培训,等.三种评分系统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功能评价作用的多中心回顾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12,50(4):318-322.

[4]凌卫红,高雪琴.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52-53.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5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的相关处理对于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影响,本身进行手术对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医生在手术恢复中肩负着重大职责。在围手术期间对于患者要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肝胆患者围手术期间对于患者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具有必要性,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更重要的可以促进患者肠胃功能的尽快恢复。关键词:肝胆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临床分析

肝胆疾病在我国外科疾病中属于比较常见和高发的类型,对于肝胆患者如何进行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处理工作一直使我们外科医生研究的重点[1]。目前对于肝胆疾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该种麻醉方法对于患者进行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经调查研究发现提高患者的胃泌素水平有助于缩短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发现围手术期处理会影响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如果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2]。根据以上情况,我院对于收治的肝胆患者进行特殊围手术期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肝胆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处理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概念

肝胆患者在围手术期期间所进行的相关处理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患者应进行手术所造成的心理和身体的创伤,同时也促进肝胆患者术后肠胃功能的早日恢复。对于肝胆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的成功不是单指某项处理措施的成功,而是指整个综合处理措施使得肝胆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肠呜音恢复时间得到了缩短[3]。对于肝胆患者进行相关处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术前的准备,二是手术过程中的处理,三是术后的护理工作。2肝胆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处理促进肠胃功能恢复的具体内容

①术前准备:在手术之前要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帮助患者克服焦虑不安的心理。保证手术的成功进行,对于患者进行肠道准备是术前准备的重点工作,有效的肠道准备能够有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和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的几率。同时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禁食、禁饮的处理,防止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误吸的情况。②手术过程中的处理:(1)对于患者在进行麻醉前让其服用抗焦虑药,要助于降低患者在手术后所出现的疼痛情况。(2)在手术中对于患者进行使用低分子肝胆素,防止患者出现血栓情况[4]。(3)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患者使用不同等级的抗生素,防止患者出现术后感染。(4)要保证手术室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手术期间温度较低的话会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并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③术后的护理工作:(1)可以预先给患者服用一些如地塞米松、昂单司琼等药物,防止患者在术后出现呕吐、恶心等现象[5]。(2)对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和术后死亡率。(3)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一些早期的床下活动,这样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促进伤口的愈合[6]。

3肝胆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处理对于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所起到的作用

经调查研究发现对于肝胆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处理有助于缩短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肠呜音恢复时间,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日恢复,极大地缩短患者术后进行住院治疗的时间,减少了患者进行住院珠帘的费用,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负担[7]。但在缩短患者术后进行住院治疗的时间并不是刻意这样做,缩短的住院时间是建立在合格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刻意进行出院的基础上的,使肝胆患者疾病得到治愈并且康复出院,肠胃功能得到完全恢复是我们医护人员对于肝胆患者进行治疗的目的所在。4小结

一般在进行肝胆手术时因手术操作等原因要将胃肠道裸露在外面,这就会导致患者胃肠道出现一段时间的麻痹期,一般要让患者恢复胃肠道蠕动需要等待1-3左右的时间,当患者出现肛门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时即为胃肠蠕动功能恢复[8]。患者在胃肠蠕动功能没有恢复时,一些病情不是太严重的患者不会有明显不适感觉,少量患者会出现不适感觉。一旦患者恢复胃肠蠕动功能时间较晚,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腹胀反应,甚至有些特别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而且肠腔内的胀气也会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所以尽快恢复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样也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9]。

肝胆手术是外科手术中最为常见的手术类型之一,手术创伤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较大压力,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医生和护士担负重大责任[10]。在围手术期间,要根据患者手术恢复情况对于患者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法,我院对于患者采用术前肠道准备、术中麻醉、术后营养支持等方法对进行肠胃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肠呜音恢复时间。综上所述,对于肝胆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对于患者进行处理,对于肝胆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意义,对于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起到[11]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1] 黄仕雄,张坚.胃肠道疾病患者术后早期低热低氮肠外营养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院,2010,10(11):27-29.

[2] 曲慧利,孙彩霞,张丽惠.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疾病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08,23(2):137-138. [3] 张玉芳,刘胜初.危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对比观察[J].现代医院, 2008,8(7):99-100.

[4] Kuroda Y,Tsuyuguchi T,et al.Long-term follow-up evaluation for morethan 10 years after endoscopic 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bile duct strictures[J].Surg Endosc,2010,24(4):834-836.[5] 赖佳明,梁力建,等. 精氨酸对肝硬化肝癌患者术后全胃肠外营养的肝脏保护作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8):481-483.

恢复城市养育生命的功能 篇6

但是在中国,今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看到一个个城市越来越趋于雷同。无论是从城市的空间结构来讲,还是从城市的文化来讲,都是这样。比如城市里都有音乐喷泉,不管是杭州还是西安;城市都有广场,不管是大连还是重庆,都是这样。原来由于地理、人文、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多元化、多样性现在消失了。甚至城市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呆板,千篇一律。据《金陵晚报》(2013-6-12)报道,一位法国人刚住进南京的一个小区,第二天出门,回来则看着眼前小区91幢一模一样的楼房傻了眼,他找不到家了,只得求助于警察。

芒福德有两部关于城市文明里程碑式的著作,即《城市的文化》(1938)和《城市发展史》(1961)。重读芒福德的经典著作,发现他在许多城市问题上的前瞻性,可以引起我们对现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其模式的很多思考。芒福德把希腊和罗马视为城市发展的两种模式,认为希腊这种文化渊源的城市才是理想的城市,代表“美好生活”;雅典是“大脑文化”,先有城,后有城墙,文化是它的生命。与此相反,罗马却是掠夺性的,控制数百纳贡城镇,先筑城墙,后有城市。

从希腊城市到罗马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倒退。罗马城市在物质上的过度扩张,文化上的日益衰败,终因“精神实质的消失”而走向死亡。因此,一个城市无论怎样强大和富有,如果丧失了精神本质就会走向衰亡。

芒福德指出城市就如一个有机体,为什么城市有生命?因为城市有文化,“文化是城市的血脉”。但我们把城市弄成了水泥的世界。几年前,美国出了一本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专著,书名叫《钢筋水泥龙》(The Concrete Dragon),到处都在大拆大建,毫无疑问中国在最近二三十年用了世界上最多的建筑材料。他认为城市的生命并不在于有多大规模,居民有多少,经济力量有多大,而在于城市的文化内涵。他看到,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就越拥挤。人们在上下班高峰时间花几十分钟以至几小时在路上,旅途劳累,筋疲力尽;交通系统越发达,人们在城市中行走的时间就越长,因为居住和工作场所越来越远;房屋越修越多,但普通居民的住宅越来越缺乏,因为源源不断的人进入大城市;大城市硬体建筑越高越多,个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因为高楼把他们彼此隔离。

为此,芒福德提出了城市生态的概念。过去城市与乡村的联系紧密,村庄、城堡、教堂、市场等,都是人们活动的场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协作,居民和城市空间的自然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但现在城市却打断了这种联系,现代城市则在很大程度上完全与乡村社会隔离开来,彻底遗弃了城市的文化灵魂。一个城市的水资源和排水系统犹如一个人的内循环一样,一旦出了问题,人就要生病。现在大城市基本上没有了地下水,就是因为钢筋水泥深打的地基完全把地下水脉割断了,更不要说深层的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了。一个城市除了供水系统,还必须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否则就是不健全的。我们都还记得上次暴雨北京被淹的情况,发现我们的大城市竟然是如此地脆弱。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13例,女19例;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58.7岁。均为单膝关节置换。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性别、年龄、病情、膝关节功能、手术方式、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多种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行多种干预。

1.2.1.1功能锻炼

(1)术后第一二天行早期主动功能锻炼,卧床练习股四头肌及腓肠肌等长收缩运动,15~20 min/次,每天四五次。仰卧时练习主动直腿抬高,直腿抬高20°~30°,持续5~10 s放松,重复练习10~20次,每天3遍。(2)术后第3天行连续被动运动(CPM)机被动功能训练,起始角度为0°,终止角度为30°,30~45 min/次,伸屈1次/min,每天二三次,每天增加8°~12°。鼓励患者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尽量屈曲膝关节,在1周内尽量使膝关节屈曲角度达90°~95°,伸0°。在被动功能锻炼的间隙期同时配合主动功能锻炼,1周后不再使用CPM机,完全行主动功能锻炼。(3)术后第3~7天行膝关节伸屈锻炼,患者在床上和床边练习膝关节伸屈运动,患者坐在床边,小腿下垂,缓慢伸屈膝关节;仰卧时将患肢伸直,缓慢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20~30 min/次,每天三四次。(4)术后1周,可用习步架行站立和步态练习,以及扶拐练习行走。同时逐步强化膝关节伸屈运动,以锻炼股四头肌肌力,如上下楼梯锻炼,术后2周膝关节屈曲角度应达110°。康复训练原则应由轻到重,由易到难,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并采用无痛训练。

1.2.1.2疼痛控制

为确保术后功能锻练顺利进行,术后常规镇痛方法:(1)自控镇痛泵方法(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AC)。PAC是采用程序化微泵,可以通过患者自我控制疼痛;(2)传统药物镇痛。术后48 h切口疼痛剧烈,若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正常,肌内注射镇痛针剂,如杜冷丁,或口服镇痛剂。(3)心理干预。如转移止痛法,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患者的心境,提高对疼痛的应激性。如每次锻炼时配合听音乐、看电视、与朋友交谈等,创造愉悦氛围以减轻疼痛。(4)松弛疗法。锻炼时使患者处于舒适自然的卧位或坐位,指导患者从头到脚依次放松全身肌肉,闭目养神,平静呼吸。

1.2.1.3冷热疗法

为增强锻炼效果在膝关节伸屈锻炼前后应用冷热疗法,在行膝关节伸屈锻炼前,将热水袋置于膝关节上热敷20~30 min,热水袋的温度应适度,以软化组织,松弛肌肉;锻炼后将冰袋置于膝关节上20~30 min,以减轻疲劳和局部炎症性反应及疼痛。每天二三次。

1.2.2评价方法

术后2周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HSS)[2],并根据评分体系将临床疗效分为4级:优,>85分;良,70~84分;可,60~69分;差,<60分。对2组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

2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膝关节锻炼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者锻炼后膝关节疼痛膝数少于对照组。

2.2 2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2。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TKA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膝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的训练,膝关节活动度锻炼应早期进行,且主动和CPM被动交替锻炼,故术后第3天开始行CPM训练,并逐渐过渡到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对维持关节的稳定性、恢复关节功能、减轻关节受载、减少假体松动率都有重要意义[3]。因此,术后第1天就开始行股四头肌及腓肠肌等长收缩锻炼,并逐渐增加膝周肌力锻炼,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TKA术后影响功能锻练的主要因素就是疼痛,患者惧怕疼痛心理是影响关节伸屈活动度恢复的主要原因。若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不及时,大量新生的胶原组织会迅速沉淀于关节周围,从而造成膝关节黏连,限制膝关节活动,使膝关节达不到日常所需的活动度[4]。实施有效的止痛措施,使患者早期进行无痛的主动及CPM被动功能锻炼,使关节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以最大限度改善假体膝关节功能。为增强锻炼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在膝关节伸屈锻炼前行热敷可降低痛觉神经兴奋性,并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及组织缺氧,可软化组织,松弛肌肉;而膝关节伸屈锻炼后行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出血,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本研究显示,通过主动功能锻炼、CPM机被动功能锻炼、疼痛控制及冷热疗法多种干预措施,观察组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3.8%,高于对照组。总之积极有效地多种干预措施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术后镇痛质量,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韦阁.主动锻炼康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J].华夏医学,2005,18(16):974-975.

[2]吕厚山.现代临床医学丛书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0.

[3]宋秀芳,姜昊君,任萍.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936.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8

关键词:个体化,健康教育,关节功能,恢复

骨折是常见的创伤之一, 及时、正确的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护士要给患者讲解功能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 注意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有些患者害怕疼痛或骨折移位, 常常不愿意进行早期锻炼或锻炼强度不够, 此时, 护士要耐心作解释, 打消患者的顾虑, 同时还应协助患者一起锻炼, 让他们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有安全感和信任感[1]。让不同阶段开始锻炼的患者获得不同效果进行比较, 从而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和参加康复训练的主动性。2004年10月至2009年6月我们对336例四肢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骨折患者336例, 男240例, 女96例;年龄6~75岁, 平均35.5岁。手术内固定305例, 手法复位外固定31例。住院时间15~85 d。上肢骨折102例 (其中肱骨外科颈骨折12例, 肱骨干骨折37例, 肱骨髁上骨折30例, 前臂尺桡骨骨折23例) , 下肢骨折234例 (其中股骨干骨折46例, 股骨髁上骨折17例, 髌骨骨折34例, 胫腓骨骨折95例, 踝部骨折42例) 。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文化89例, 中学文化219例, 小学以下文化28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病情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康复环境、手术方法、麻醉方法相同, 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170例患者编入实验组, 另166例编入对照组。实验组护士则按评估资料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计划、目标和内容, 每天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反复对患者进行教育和指导。对照组护士按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两组的评价工作均在健康教育实施1周后和出院前1 d进行。

1.3 效果评价的标准

a) 患者是否提高了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度;b) 患者是否能主动地进行功能康复锻炼;c) 骨折患者术后有无功能障碍出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i2检验[2]。

2 健康教育的方式

对照组按传统教育方式给予主管医师、治疗师、责任护士、住院环境、功能锻炼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教育, 而实验组则按如下方法进行教育。

2.1 随机式教育

利用接触患者的机会, 随时进行教育, 如早交接班时、给患者做治疗时、为患者更换床单时等。

2.2 集中式教育

将患者集中起来,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四肢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方法, 给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 如家属如何给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患者怎样进行主动锻炼等, 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2.3 书面式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科室自编的健康教育材料等, 介绍四肢骨折术后的康复知识。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片并配以通俗易懂的说明文字, 供患者及其家属阅读[3]。

2.4 个体化教育

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个别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 护士就在床边将教育内容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 并对某些康复锻炼的方法进行示范或纠正[3]。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讲解患者进行功能康复锻练的意义

功能锻炼是在不影响骨折固定和愈合的前提下, 训练患者进行全身或伤肢的合理运动, 使伤处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和关节的活动得以恢复, 防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肌腱挛缩、关节囊黏连和关节僵直等。

3.2 指导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

3.2.1 骨折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

在伤后1~2周内, 锻炼的方法是在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 主动地使肌肉收缩和舒张, 以锻炼肌肉,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肌肉萎缩。抬高患肢, 消除肿胀。肢体的远端要高于近端, 近端要高于心脏。对肢体末端的关节进行主动锻炼, 如活动上肢的手指或下肢的足趾, 并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 所谓等长收缩, 就是在不活动关节的情况下, 有意识的绷紧肌肉, 持续一定时间后再放松, 该锻炼属静力锻炼, 一般不会导致骨折移位, 每日可多次进行, 每次15~20 min, 做100次左右的收缩。如果骨折涉及关节面, 合并关节软骨损伤, 则可在术后早期将患肢置于持续被动运动机上, 进行有限度、有规律的关节持续被动锻炼, 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 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3.2.2 骨折术后中期的功能锻炼

术后3~7周可作较大幅度关节活动, 开始活动被固定的关节, 如活动腕关节、肘关节, 整个上肢的伸屈、外展、内收, 先由简单动作开始, 动作须柔和缓慢, 随着骨折的愈合, 活动次数可适当增加。下肢骨折患者可进行抬腿和髋关节伸屈活动, 并可上下肢结合, 进行攀扶站立, 逐步开始轻度负重活动。下肢骨折患者在第4周后, 可用双手撑床, 作抬臀、伸屈髋、膝关节等动作。到4~7周后可起床扶拐活动, 但不能负重。

3.2.3 骨折术后后期的功能锻炼

术后8~10周后要通过全面的肌肉关节锻炼, 逐步恢复肢体功能, 对活动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和肌肉要继续锻炼。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 并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负重锻炼, 活动强度以不引起患肢剧痛为宜, 每日4~6次, 每次10~20 min。同时配合理疗按摩, 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4]。

3.3 讲解功能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要结合骨折类型和患者体质, 采用不同的功能康复锻炼方法。一切锻炼均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 不应由患者随意进行, 以免发生意外或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根据每例骨折的具体情况, 对有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应鼓励患者坚持去做。对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则应严加防止, 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外展活动、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内收活动及肱骨干骨折的前臂左右摇摆活动等, 避免使骨折端承受过大的剪切力、旋转力、折角力和分离力等。功能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 根据骨折部位和程度, 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次数由少到多, 力量由弱到强, 不能操之过急, 不能让患者感到疲劳和骨折部位发生疼痛。应以患者主动活动为主, 如由医务人员帮助时, 仅能做扶持伤肢的辅助动作, 不应由他人用力扳推或做被动的屈伸、扭转等动作以免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骨折愈合

4 结果

4.1 两组患者对康复锻炼认知情况比较

实验组170例, 能认可健康教育161例, 认知率为94.71%;对照组166例, 能认可健康教育92例, 认知率为55.42%。结果显示实验组能准确演示功能康复锻炼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i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4.2 两组配合康复锻炼的主动性比较

实验组170例, 主动配合有163例, 主动配合率为95.88%;对照组166例, 主动配合有98例, 主动配合率为59.04%。结果显示实验组配合功能锻炼的主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i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4.3 两组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比较

实验组170例, 发生并发症有10例 (5.88%) , 功能恢复有160例 (94.12%) ;对照组166例, 发生并发症有28例 (16.87%) , 功能恢复有138例 (83.13%) 。结果显示实验组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i2检验, i2=10.08, P<0.01,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5 讨论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选择适宜的教育时间、方式及制定适合病程各阶段的全面的健康教育计划, 将健康教育贯穿骨折患者的整个治疗中, 及时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 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 可以有效地预防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5]。本组患者经过康复锻炼,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充分说明健康教育是促进骨折愈合及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促进剂。从临床结果显示, 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率达到94.71%, 主动进行功能锻炼率达到95.88%, 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率达到94.12%。通过健康教育患者都能主动、放松的投入到功能锻炼中, 促进了功能的恢复,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迎晨, 高志娴, 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职业与健康, 2005, 21 (11) :1862.

[2]陶筱梅.程序式健康教育对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 (14) :2205.

[3]温秒杰, 顾秋珍.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21) :2000-2001.

[4]高成萍, 崔俊燕;董润泽.浅谈四肢骨折功能锻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11) 1510.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 年8 月—2015 年9 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肩周炎患者共88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4 例。 其中, 观察组男32 例, 女12 例, 年龄35~75 岁, 平均年龄 (52.89±2.54) 岁, 病程1~7 年, 平均病程 (3.2±0.4) 年;对照组男30 例, 女14 例, 年龄36~79 岁, 平均年龄 (53.97±3.95) 岁, 病程1~6 年, 平均病程 (2.8±1.2) 年。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均接受X光检查, 排除肩关节脱位、骨质疏松等其他肩关节病变;③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针灸治疗。 主穴选取患者的肩髃、肩贞、臂臑及肩前等穴位, 在此基础上, 配以尺泽、曲池及外关等穴。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常规消毒, 采用毫针对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 针刺手法主要依据辨证情况补泻, 得气后留针40 min。 1 次/d, 持续治疗20 d。 在对照组基础上, 给予观察组理疗治疗。 主要采用中频治疗。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 在患者肩部前后位置, 分别放置治疗仪的电极板, 采用松紧带对电极板进行固定, 并采用湿棉布将患者的皮肤与电极板之间隔开。 治疗仪的频率调整为4~6 Hz, 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治疗时间为20 min。 1 次/d, 持续治疗20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肩周炎缓解程度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 其中, 肩周炎缓解程度采用疼痛评分表VAS评定, 其中, 无痛为0 分, 剧痛为10 分;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评定采用Melle评分表评定, 主要包括五个动作, 分别是外展、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手到脊椎及手到嘴。 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越差。

1.5 评价指标

痊愈: 患者肩关节的疼痛感消失, 且活动恢复正常, 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好转:患者肩关节的疼痛感有所缓解, 且活动范围增大;无效:患者肩关节的疼痛感没有任何改变, 且活动未恢复正常, 正常生活受到影响[1]。

1.6统计方法

采取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取 (%) 描述, 计量采取平均值±标准差 (±s) 描述, 组间率对比采取 χ2和t检验, 对比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 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疼痛缓解与功能恢复评分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肩关节疼痛缓解评分为 (1.43±2.34) 分, 功能恢复评分为 (2.75±1.86) 分, 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疾病, 病因复杂, 随着病情的发展, 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及活动受限达到某种程度后便能够逐渐缓解, 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完全恢复, 但仍有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受到限制[1,2]。 虽然肩周炎具有一定的自愈性, 但所需时间较长, 且在这一段时间内, 肩周炎患者需忍受较大的痛苦,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

针灸是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常用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扩张患者肩部的毛细血管及淋巴管, 改善患者肩部的血液循环系统, 增强患者机体对致痛物质的吸收、转移, 从而能够显著降低肩周炎患者机体对疼痛刺激的反应[5,6]。 但是, 单纯应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有限。

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 联合理疗, 能够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理疗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神经、体液等生理调节机制进行作用, 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理疗用于治疗肩周炎, 能够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 松解粘连部位, 且中频治疗能够缓解患者肩关节的疼痛感, 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7,8]。

该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 肩关节疼痛缓解评分为 (1.43±2.34) 分, 功能恢复评分为 (2.75±1.86) 分, 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针灸联合理疗用于肩周炎中, 具有良好的效果。 这主要是由于两种方法联合使用, 不仅能够起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的效果, 同时还能够解除患者肌肉的痉挛, 加快机体对炎症的吸收。

综上所述, 针灸联合理疗用于治疗肩周炎, 能够提升治疗效果, 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加快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187.

[2]吴红新.温针灸配合理疗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5) :607-609.

[3]张慧敏.针灸理疗配合关节内阻滞治疗肩周炎[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8中旬刊) :465-466.

[4]其其格.针灸与理疗并用治疗肩周炎报告[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29 (9) :62.

[5]张莹.关节松动术结合针灸理疗在治疗肩周炎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20) :264-265.

[6]余斌.肩周炎采用温针灸联合理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4 (6上旬刊) :3568-3569.

[7]秦云.温针灸联合理疗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15 (3) :75-76.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128例。128例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6~39(26.19±7.24)个月。其中男87例,女41例;年龄18~74(42.09±12.33)岁;受伤原因为车祸伤89例、坠落伤23例,压砸伤13例,其他3例;损伤部位在右髋52例、左髋44例、双髋32例;根据患者入院后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Judet等骨折分型标准,128例患者中简单骨折59例、复杂骨折69例;本组患者当中合并下肢骨折患者27例、上肢骨折患者8例、脊柱骨折患者14例、肋骨骨折患者15例、盆骨骨折患者5例,合并有骨质疏松患者10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患者25例(例如外伤性血气胸、颅脑损伤等)、合并坐骨神经损伤患者1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1例;手术时机在2w以内患者107例、在2w以上患者21例。按照上述评分将128例患者分为优良组、可差组,优良组例数=优例数+良例数,可差组例数=可例数+差例数。

1.2 方法

采用髂腹沟切口入路患者53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患者41例、采用联合切口入路患者34例。髋臼骨折均采取骨盆复位器械复位,然后使用3.5mmm盆骨重建钢板以及螺钉进行内固定。手术后采用负压引流,引流时间为24~48h,部分股骨头骨折患者以及部分后脱位患者维持期骨牵引或者皮牵引,一般3~4d之后可以恢复患者坐位,进行静力性肌收缩功能训练以及被动活动关节训练,术后2~4w,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主动伸屈髋关节活动以及扶双拐下地活动,术后8w左右一般可以进行负重行走,术后12w左右可弃拐行走。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Merled'Aubing-Postel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进行疗效评价,总分18分计为优、总分15~17分计为良、总分13~14分计为可,总分<13分计为差。参照Matta等[3]所制定的骨折复位质量影像学评估标准,将骨折复位情况分为解剖复位、满意复位以及不满意复位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首先对两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取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机、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合并多发骨折以及合并脏器损伤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2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合并多发骨折、骨折复位质量、骨折类型以及手术时机进入回归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髋臼骨折手术由于其骨折的形态多样、手术中暴露较为困难,致使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难度大,曾经一度被称为骨科的冰山之巅[4]。早期临床治疗髋臼骨折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其治疗的临床疗效不甚理想。从20世纪60年龄以来,随着髋臼骨折手术方式以及入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5]。然而,由于髋臼特殊的解剖位置以及复杂的解剖形态,实施髋臼手术至今仍然是骨科医生的一个挑战。

影响髋臼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有很多,且目前各项研究结果均不完全相同。本研究对髋臼术后恢复情况的不同的两组患者进行分析,首先采取单因素分析,对于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取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合并多发骨折、骨折复位质量、骨折类型以及手术时机进入回归模型,为影响髋臼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以上危险因素中,包括创伤因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合并多发骨折、骨折类型),医院因素(骨折复位质量、手术时机)。

其中手术时机是影响患者骨折复位精准度以及选择手术入路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一般认为髋臼手术应该在3~7d之内进行,7d以上由于骨折表面有新的骨痂形成,导致手术复位、暴露以及内固定的难度均增加,且随着手术时机的延长,其手术的难度也明显增加,因此,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应该争取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保证最好的手术时机[6,7,8]。髋臼骨折是一种关节内的骨折,患者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与稳定固定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保证,国外学者研究显示[9],要想获得长期良好的临床疗效,其解剖复位是基础。因此,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当中,应尽可能作为解剖复位,以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合并多发骨折、骨折复位质量、骨折类型以及手术时机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髋臼骨折患者,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尽量达到解剖复位、积极治疗合并症状,以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周爱国,张健,安洪,等.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4):613-616.

[2]刘莹松,杨述华.髋臼骨折外科治疗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0,31(3):145-147.

[3]Matta J M.Fractures of the Acetabulum:Accuracy of Reduction and Clinical Results in Patients Managed Operatively within Three Weeks after the Injury[J].The Journal of Bone&Joint Surgery,1996,78(11):1632-45.

[4]Vaishya R,Kumar R,Maharjan RR.Percutaneous fixation of bilateral anterior column acetabular fractures:A case report[J].Apollo Medicine,2014,11(1):52-55.

[5]李力更,安志刚,郑煦光,等.198例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18(18):1570-1572.

[6]吕超亮,方跃,杨天府,等.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机分析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1,24(8):629-633.

[7]陈亮清,白龙,陈科明,等.复杂髋臼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6):25-27.

[8]范达文,李峰,庞争取,等.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时机与外科入路的选择[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8):711-712.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11

山东 高菲菲

吞咽障碍是老年脑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会因吞咽障碍出现进食、饮水困难,从而导致脱水或营养不良,若出现误吸,则易患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中风患者应加强下列几种锻炼:

练习大声发音 让患者先从“啊、喔、哦”等元音开始,每音每次大声念5遍,通过张、闭口动作促进口唇肌肉运动,进而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舌肌、咀嚼肌运动 嘱患者张口,将舌尽力向外伸出,先舔下唇及左右口角,再舔上唇及硬腭部,然后将舌缩回,闭口做上下牙齿互叩及咀嚼10次。如果患者不能自行舌运动,家属可用纱布轻持其舌,进行上下、左右运动,最后将舌还置原处,轻托下颔闭口,再做磨牙咬动10次。早、中、晚饭前,各做上述动作5分钟。

颊部、喉部肌锻炼 嘱患者轻张口后闭上,使双颊充满气体,鼓起腮,随呼气轻轻吐出;也可将患者手洗净,让其做吮手指动作,以收缩颊部及轮匝肌肉。每日2次,每次反复做5遍。

抬头看脚尖训练 患者在每日三餐前平卧在床,抬头将自己的下巴努力靠近前胸,直到眼睛可以看到脚尖。可根据个人情况掌握运动速率,重复10~30次,也可以反复坚持、放松各1分钟。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翟爱华(主治医师)

前些天,我下楼梯时不小心崴脚了,马上贴上了膏药,可是医生说48小时后才能贴止痛膏药。请问,这是为什么?

福建 张伟峰

“崴脚”指的是踝关节扭伤。有些人受伤后习惯用热毛巾进行热敷,或伤后立即贴上膏药,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应先冷敷患处,48小时后再贴止痛膏药。因为人体软組织受到损伤后,局部会慢慢肿胀,皮下小血管慢慢渗血。此时,如贴止痛膏药,膏药的活血功效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内渗出液体增多,反而加重局部肿胀、疼痛。如果先冷敷患处使血管收缩,可减轻肿胀、疼痛,同时帮助膏药更好地发挥其舒筋、活血、通络功效。

对于症状轻者,可在伤后即用凉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敷于伤部,每隔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天热时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在4~5分钟,不宜太长。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淤积于血管损伤处。如果踝部扭伤已超过48小时,则应改用热敷疗法。此时热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环,有利于伤处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杨凯艳(副主任医师)

小儿良性早搏无需治疗吗?

前几天,我2岁的小女儿感冒,社区诊所医生在听诊后说孩子有早搏。可经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后,医生又说是良性早搏,无需特殊治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陕西 徐 良

小儿受到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精神紧张、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脱水、劳累等,会引起心交感神经兴奋性异常增强,使得一部分心肌提前激动,从而引起早搏发生。一旦环境影响因素得到改善,早搏也就随之消失,不会持久存在,预后良好,故而称为良性早搏。

一般来说,小儿良性早搏通常并无心脏病史,但在发病前常有发热、感冒或腹泻病史。发病后无任何自觉症状,常常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并具有下列临床特点:1.小儿一般状况良好,无自觉症状,每分钟早搏次数在6次以下。2.心脏不大,心功能正常,无器质性杂音。3.活动后心率增快,但早搏明显减少或消失,这种安静时明显、活动后减少的早搏是良性早搏的特征之一。4.心电图显示早搏为单源性的,无其他心电图异常。

由于小儿良性早搏无心脏器质性改变,因而不必特殊治疗,也无需药物治疗,重在消除环境影响因素并加强随访。

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局 魏开敏(主任医师)

编辑/青瓷

cw_0791@163.com

肩关节功能恢复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期间, 共有80例患者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 其骨折部位全部位于股骨或者胫腓。80例患者中, 其中男性42例, 女性38例, 年龄在18~70岁。以上病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 根据床号分为两组, 其中床号数<25为观察组40例, 床号数>25为对照组40例, 将两组患者伤情严重、年龄、文化等方面作比较,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1) 。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实行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并指导患者行患肢的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收缩运动等, 在护理上也采取相同的护理方法。其中观察组术后2~3d开始采用CPM康复机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具体的方法是将患肢置于CPM机上, 调整好角度、运动幅度及速度。运动时以患者感觉无痛或微痛为宜, 角度由小到大, 速度由慢到快, 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角度, 以每天增加10。为宜, 到达一定角度后停止增加, 维持此角度后继续锻炼。每天2次, 每次30min, 直到患者康复前每日都进行相同的康复锻炼。最后将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统计,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

1.3 结果评定

锻炼2周后根据患肢消肿程度和膝关节自主屈曲角度进行恢复情况优良率的评定。其中判断标准如下:优秀:患者的患肢无肿胀, 膝关节自主屈曲角度>120°。良好: (符合下二个条件之一) (1) 患肢无肿胀, 膝关节自主屈曲角度90°~120°; (2) 患肢仍有轻度肿胀, 但膝关节自主屈曲角度>120°。差: (符合下3个条件之一) (1) 患肢无肿胀或轻度肿胀, 膝关节自主屈曲角度<90°; (2) 患肢中度肿胀, 膝关节自主屈曲角度90°~120°; (3) 患肢高度肿胀, 不论膝关节自主屈曲角度多少。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由SPSS统计软件计算, 用t和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4d后观察组的恢复情况优良率为95%, 对照组恢复情况优良率为75%, 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3.1 下肢骨是人体比较脆弱的部位之一, 因此也比较容易骨折, 下肢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 而膝关节是人体最大, 结构最杂, 负重较多的关节。它损伤后恢复程度直接关系到人体正常的负重和行走功能, 因此在临床上发生下肢骨骨折会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在患者经过骨折内固定术后, 患者因惧怕疼痛、切口裂开, 内固定松动等而导致主动运动意识淡薄, 最终会导致患者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 患者在术后长时间无法正常行走[2]。另外, 由于对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并不熟悉, 锻炼时屈曲角度不能准确把握, 从而延误了患肢最佳锻炼时机, 导致膝关节的僵硬和粘连, 从而影响手术疗效和患者经济负担。CPM康复器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在术后进行合理有效地锻炼, 并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而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 可以有效地弥补患者术后运动不足, 一般来说, 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3], 其价格相对来说也并不是很昂贵, 还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因此, 它也能够被大多数患者接受。

3.2 手术后患肢早期连续的被动运动能促进了患肢的血液淋巴循环, 保证患肢关节的营养供给[4], 促进新陈代谢, 加快炎症和致痛因子排出, 减轻患者疼痛和局部炎性反应[5]。消除关节周围粘连和瘢痕组织的形成, 促进肌腱韧带的修复, 减轻了关节僵硬和粘连的发生。从而恢复患肢功能。因此CPM康复机在临床上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值得进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被动运动 (CPM) 对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骨科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下肢骨折的病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实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其中观察组在术后2-3天采用CPM机进行下肢连续被动运动。结果观察组2周后患肢消肿程度和速度和膝关节自主屈曲角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连续被动运动 (CPM) 对促进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连续被动运动 (CPM) ,下肢骨折,康复

参考文献

[1]郭玉香.下肢骨折术后应用CPM功能锻炼的护理观察[J].甘肃医药, 2012, 3l (6) :473-474.

[2]王琳, 李凤英, 崔秀峰, 等.膝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35) :55.

[3]李奕, 李子清.CPM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理工卷, 2007, 4 (4) :157-160.

[4]黄海波.CPM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

上一篇:移动信息服务下一篇:集对分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