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学习对幼儿的影响

2025-01-13

钢琴学习对幼儿的影响(通用9篇)

钢琴学习对幼儿的影响 篇1

一、钢琴学习能促进儿童左右脑的全面发展

我们知道,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 它们各自分管区域不同, 主要任务也不同。人的左脑主管逻辑思维, 所有的语言、数学、推理、逻辑一类均由左脑掌管。而右脑则主管形象思维, 所有与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的活动, 均由右脑掌管。平常我们的教育偏重于开发儿童的左脑, 日常运用也以训练左脑居多。学习钢琴既需要极为严格的动作控制, 还需要直率而充沛的情感表露, 与同龄儿童同时期所做的其他事情相比, 弹钢琴无疑是最难且最全面的。学习语文、数学、外语需要的仅仅是大脑某一区域的单向思维, 而弹琴则不同, 眼睛要看谱子, 脑中要想音乐, 耳朵要听音色, 左右手要各自独立地做不同的事, 身体的各个部分腕、肘、臂、肩、腰、手都要放松、协调、柔顺地配合, 脚还要控制踏板, 到高级程度两只脚需有效地控制三个踏板, 最重要的是心里还要自始至终地“歌唱”。以上动作的综合, 才构成了钢琴演奏的整体动作。显而易见, 要把所有上述动作既有控制又自然放松地完成, 左右脑的协调开发十分重要。所以说学习钢琴有利于儿童左、右脑的全面发展, 使得儿童智力在最佳、最科学、最有效的途径下得以发展。

二、钢琴学习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眼睛, 是指人敏锐、迅速地观察事物细节和特点等方面的感知能力, 通过观察可以接收外部信息。在钢琴的演奏过程中, 通过老师对曲子形象的刻画、比较、分析, 使学生较全面、准确、迅速地了解其基本特征, 以便在音乐的空间内描绘事物的纵横和各个侧面, 造成形象上的空间立体感和逼真效果, 这就使得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视奏过程中则需要对各种乐谱中的信息如升降号、音高、小节、速度、力度处理要求等进行快速和同一时间内准确无误的反应, 且此过程中始终有思维与言语活动的伴随, 从而使得儿童的观察力更敏捷、更全面、更细致, 通过经常训练, 就会使得儿童的观察力在很小的时候就得到很强的锻炼。

三、钢琴学习有助于促进儿童记忆力

心理学指出, 记忆素质的差异是人们记忆能力强弱的主要表现之一, 也是培养儿童记忆能力的突破口。培养儿童的记忆力, 主要是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记忆品质, 而实现的途径是让儿童学会良好记忆的方法。如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段、分类、比较等, 可以提高儿童注意力。通过创造者的思维或灵感形成的一个个小音符, 不像语言有明白的语意, 因此没有较高的注意力是很难记忆的。通过对学生的钢琴教学, 笔者有所体会:起初让学生把乐谱记住并背奏是比较困难的, 若是对乐谱划分段落, 明确乐句结构, 其准确性就明显提高, 久而久之, 这些方法就会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经过长期的背谱弹奏钢琴训练, 儿童的记忆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提高。

四、钢琴学习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思维力

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表演性, 它属于动作技能。学生初学钢琴时, 第一个学习的动作是吊臂, 虽然只是完成简单任务动作, 但要牵涉到肩部、整个手臂、手腕用力的协调, 要求把手臂重量毫不滞留地透到指尖, 同时还要注意手型及手指的放松。学习双手交叉演奏时, 要求手的换位及时、下键准确、前后乐句弹得平稳, 符合音乐节奏, 这些动作将进一步强化对左、右大脑神经中枢的刺激和训练, 从而充分促进大脑平衡发展, 使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 学习钢琴要求学生耳聪目明、动作灵敏。这样的自我协调能力、感受能力、听觉能力、动脑反应能力的训练则有助于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总之, 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儿童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得左右脑全面发展, 进而有更好的观察力, 使得记忆增强, 提高思维力。因此, 学习钢琴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促进不是空谈阔论而是实实在在的, 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发展了智力。

参考文献

[1] (德) 汉斯·昆特·巴斯蒂安.音乐教育——儿童成才之道[M].陈鸿铎译.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2]姚旭辉.论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6 (7) .

钢琴学习对幼儿的影响 篇2

所以真要学的,一定要找固定的老师,长期一对一教学,这个效果是其他没法比的。为什么说钢琴是乐器之王,其中一个原因是,钢琴是学习其他乐器的基础,所以如果想玩乐器,但没想好学什么的,学钢琴打基础准没错,之后学其他乐器都能很快上手。另外,更重要的是,学钢琴对消除暴戾怪癖的性格,养成良好的艺术修养,陶冶性情都很有帮助,这个帮助是潜在的,但至关重要。正进入钢琴正规学习后,除了每周上课外,最为关键的是每天都必须反复练习,小点的时候是一天1小时,之后随着难度的加大,练习时间也需相应提高。

在这里需注意的是,家长(一般就是妈妈们啦)需要陪伴在旁边,一是监督练习情况,二是孩子不至于太过无聊,练烦了还可以适当休息说个话什么的,这个说起来没什么,但是难的是妈妈需要长期坚持。对孩子来说“坚持”这个东西其实一开始是没什么概念的,这个时候就看家长要怎么做了,如果家长能坚持陪伴,那孩子多半也能坚持下来。当然,陪伴一定阶段,当孩子形成自觉练琴的习惯后,放手让其自己去练就可以了。到那时,有能力跟的上的妈妈也比较少了呵。关于学琴最佳时间,从个人学琴和教琴经验来看,我觉得女孩4岁,男孩5岁最合适,一是那时候孩子手最适合学琴,二是这期间还未上学,孩子比较空闲,可以趁机观察孩子有无这方面兴趣,对音乐是否敏感,当然,如果两者都无,也不是不能学琴,我觉得学琴对良好性格的养成还是有确实帮助的,我有个朋友(男,钢琴十级,现在名牌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当初学琴只是因为他的妈妈觉得他毫无音乐细胞且太过内向,怕日后影响其成长,所以特意让他学的。再说一点,上学之后,很多妈妈觉得孩子学琴会影响学习,其实个人觉得这倒很可能是个误会。

钢琴学习对幼儿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双语活动;师幼交往;教师语言;幼儿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6-0001-08

面对持续升温的幼儿“学英语热”,一些学者从幼儿学习英语的优势、可能性等角度赞同幼儿学习英语,另外一些学者则针对我国现有的幼儿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但是,仔细分析这两大阵营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结论:在目前我国缺乏合格教师和合适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大张旗鼓地在幼儿园教幼儿学英语是不合适的,但对幼儿学英语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缺乏自然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有效的第二语言学习发生在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语言交往过程中,其中,教师指导的核心是提供有利于幼儿无意识习得(subconscious acquisition)的语言输入。〔1〕这种语言输入的本质不是教师说出的只具有符号本意的第二语言符号的孤立呈现或教师对第二语言知识的系统讲解,而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围绕一定话题展开的真实活动过程中的语言使用,〔2〕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动态社会性活动。〔3〕只有在真实交往情境中使用的语言,才能成为幼儿“易于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才能为幼儿提供鲜活的语言材料,使幼儿能使用语言参与理解、感知、表达的实际互动,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交往的内容和功能上,〔4〕从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积极影响。〔5〕因此,了解教师在用英语与幼儿交往过程中的语言使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幼儿在集体活动情境下学习英语的规律。

然而,目前国内有关教师对幼儿在园英语学习的语言指导(即语言使用)的研究大多是经验性描述,少量实证研究也只是将教师的语言使用作为整体指导策略之一加以考虑,很少对教师语言使用的不同作用进行研究。国外有关教师语言使用的研究很多,早期的研究较多将教师的语言使用纯粹看作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外部因素,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教师语言的特点以及这些语言对幼儿第二语言学习结果的影响。近些年来,受社会互动学习理论的影响,国外许多研究将教师与幼儿的语言使用看成是一个动态的交往过程,把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看作是与教师共同使用语言进行“意义协商和建构”的过程,〔6〕开始分析教师的语言使用对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语言使用以及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当教师和幼儿的交往集中在协商意义和合作完成某一真实任务时,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其语言和非语言能力都获得发展。〔7〕Nystrand等人(2003)在研究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提问时发现,教师使用的真实问题可以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发幼儿高水平认知过程的参与,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8〕

幼儿有效的语言习得发生有意义的、真实的社会交往过程之中。〔9〕幼儿在活动中的语言使用(包括使用英语和汉语)过程反映了幼儿通过参与师幼交往学习语言和获得非语言经验的过程。教师与幼儿围绕一定话题的语言使用通过多个来回构成了一个交往活动整体。一个连续的包含诱发行为(initiating moves)、应答行为(response moves)和后续行为(follow-up moves)的“交往片段”(episode)是师幼交往结构中最小的意义单位。〔10〕教师与幼儿的每一种交往行为总是诱发行为、应答行为和后续行为中的一种,至少包含交往的目的和意图、在多个来回的交往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具体使用的语言形式等三方面的信息。教师的不同语言行为体现了其指导幼儿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幼儿的语言行为也体现了其参与交往的策略和语言交往能力。〔11〕本研究尝试对幼儿园英语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的语言使用行为进行微观分析,探讨教师在英语活动中的语言使用行为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影响,以及有利于幼儿英语学习的教师语言行为的基本特点。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分析的原始资料来源于本人近几年收集的8个英语活动录像,这8个活动是由2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和3位幼儿园园长从本人拥有的34个英语活动录像中挑选出来的比较成功的英语活动。挑选的基本标准是:(1)活动目标和涉及的话题基本符合幼儿年龄特点。(2)教师使用英语组织活动,且教师的多数语言能被幼儿理解。(3)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在将录像整理成文本之后,本研究借鉴Wells(1997)和Nystrand等人(1997)的课堂语言交往分析思路,将原始资料中的8个英语活动重新分类,获得了32个交往片段,并以此作为量化研究的样本。

本研究参考了Wells(1997)的课堂交往分析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师幼交往编码系统,〔12〕对教师和幼儿在英语活动中使用的每一种交往行为进行分类编码。为了能使获取的资料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处理,本研究还按照幼儿语言转换系统〔13〕的规范将每一种交往行为编码转化为符合要求的编码格式,并借用CLAN系统进行原始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获得的所有数据,并根据需要分别采用以下几种统计方法:(1)描述性统计分析,分别统计幼儿和教师语言行为的片段均数。(2)差异显著性检验,分别分析组与组之间均数差异的显著性。(3)Pearson相关分析,用于分析教师语言使用对幼儿学习过程的影响。所有统计分析的显著性水平定为α =.05。

本研究对教师语言的编码参考了Collins(1982)和Nystrand等人(1997)的研究思路,〔14,15〕重点分析教师的提问。划分教师提问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问题的真实性;二是提问在交往过程中所处的地位。

钢琴学习对幼儿的影响 篇4

一、康熙皇帝学习钢琴的背景

康熙皇帝学钢琴并非偶然。随着明朝末年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交易的频繁,一些西方传教士紧跟葡萄牙殖民者其后也来到中国,这些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做耶稣的勇兵,替他上阵来征讨这崇拜偶像的中国”的目的,对中国实施全面的侵略[1]83。所以,西方国家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知识源源不断地侵入中国大地,进而又一次形成了“西学东渐”的高潮。虽然这次“西学东渐”的浪潮非常短暂,但是却给国人以及明末清初的文化政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随着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建立,对于一个年幼的、文化根基浅薄,却又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政权而言,想要巩固自己的地位,使自己不断强大,只有不断学习和接受新技术、新文化。同时“历法之争”进一步促进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以及西洋人有初步的好感。康熙皇帝对于西洋文化的研究不仅包括天文地理以及火炮等,同时数学、语言、医学以及音乐艺术等方面也广泛涉猎。从表面上看,康熙皇帝学习钢琴仅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扩展自己的视野,但是从深层次角度来讲,康熙皇帝学习钢琴对西洋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康熙皇帝求学历程

康熙皇帝是一个治学严谨,勤于政务的英明君主,他8岁登基,14岁执政,在位61年之久,其在位期间,不仅政务毫不懈怠,同时读书成癖,学贯中西,尤其是在中西文化以及技术的交流上具有历史性的贡献。有关书籍记载[2]104,楔槌键琴(又叫击弦古钢琴)由明朝末年传入皇宫内,如利式之琴,这些“新鲜玩意”以及优雅动听的音乐博得明末皇帝的喜爱,与此同时,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根据当时中国的特点提出以尊重中国文化为前提,采用“天”作为障眼,并借用“尊孔“”崇儒”的外衣,将西方天主教传入中国,并赢得明朝皇帝的信任,此外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进一步博得皇帝的高兴,其还撰写了《西琴曲意》,但是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随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又进献一台古钢琴 (Clavichord)。直到康熙王朝时期,这些琴因年久失修,被放置在皇宫宝库中。在《蓬窗续录》和《读文献通考》中记载[3]36,利式之琴是当时意大利非常流行的一种琴,其琴身长五英尺、宽三尺、琴体为长方形木匣,没有琴腿,放置在桌上进行演奏。同时在皇帝的所有皇宫中都有 “键琴”,但是康熙皇帝不会弹钢琴,同时他的妃嫔们也不会弹钢琴,偶尔弹奏也仅仅是一指弹奏而已。因此,康熙皇帝聘请了负责在宫中制定历法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作为其音乐教师,教授自己古钢琴的弹奏技巧以及乐理知识。南怀仁于1659年被派来中国进行传教,而其在1660年被诏进京并在钦天监供职。南怀仁在清廷中,除了修订历法、造炮以及运石之外,同时,其还经常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向康熙皇帝讲解关于西方的天文、地理以及数学、哲学和乐理知识等。古琴音色不仅清新柔美,同时又结实浑厚,康熙皇帝通过对乐理以及钢琴的学习,便对古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

南怀仁为了迎合康熙皇帝想要学习更多的西洋科技知识和技艺的心理,特趁此机会引入更多的传教士进入清廷。因此,在康熙十年 (1671),南怀仁借此向康熙皇帝推荐精通音乐的葡萄牙传教士徐日昇作为康熙皇帝的老师,1664年徐日昇在京任职,同时其还负责制定历法等。徐日昇具有非常高的音乐造诣,同时其对西洋音乐十分精通,另外他对中国音乐也具有一定的了解。据记载,徐日昇具有超长记忆力,他每次听到中国乐曲,就能够随机记下乐谱或者采用古钢琴进行模仿和弹奏。在皇宫中,其经常指导工匠制作各种乐器,并且教康熙皇帝使用这些乐器。徐日昇在教授康熙皇帝学习钢琴过程中,应皇帝之请撰写了第一部有汉文所著的西洋乐理知识《律吕纂要》介绍西洋乐理知识。随后又有一些传教士进宫教皇帝学习钢琴。

康熙皇帝天资聪明,同时音乐天赋极佳,其只要认真练习几次,弹奏的西洋乐器就如同中国传统乐器一般。康熙皇帝经过西洋音乐教师的言传身教后,已经牢固掌握了西洋乐理和鸣、乌、拉、塑、乏以及勒等音,同时也非常熟悉五线谱。这时的康熙皇帝已经能够单独弹奏古钢琴。康熙皇帝虽然对西洋科技文化艺术颇为欣赏,但是绝非到迷恋的地步,同时康熙皇帝也非常自信地说“:吾国也能制之。”于是康熙皇帝便命令宫中的巧匠仿制古钢琴,当然除了仿制古钢琴之外,皇宫中的钢琴也需要调音师,其中最为出名的调音师有严嘉乐和德力格等。康熙皇帝除了学习弹奏钢琴之外,其还曾命令传教士组建一个西乐队进行演出。其中在《中西交通史》中就有关于西乐队的记载[4]899: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南巡,于三月十日到达镇江金山,十二日有九教士奉命等御船,并与皇帝共坐一舱,皇帝询问个人特长,并聆听各位演奏西乐……皇帝回京,于六月二十一日,京中传教士能够奏乐者,均由徐日昇带领进行演奏。

三、对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影响

“君主以天朝而自居”是中国历代皇帝的特点,由于几千年以来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封建思想以及文化根深蒂固,所以历代多数皇帝对于其他民族以及异邦的文化和人才不屑一顾。而清朝伟大的君主康熙却不受几千年传统封建思想以及文化的影响,其毅然决然排除封建传统的偏见和阻力,接受外来的陌生的文化和知识。所以,历史上认为康熙皇帝是学习西方科学文化,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第一人。而康熙皇帝学习弹奏古钢琴对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具有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洋教官进宫,促进西方文化的传播。康熙皇帝从小敏而好学,其不仅不排斥西方文化,反而聘请西方传教士作为自己的教师,如南怀仁、徐日昇以及德力格等凡是具有特长的传教士均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康熙皇帝不仅向这些洋教官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向他们学习文学艺术以及乐理知识等。而传教士们为了答谢康熙皇帝对他们的恩宠,对清朝政府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比如修订历法、制造大炮、担任外交的任务等。 在这其中,传教士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的媒介,而康熙皇帝对这些传教士的厚爱是促进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数学、哲学以及音乐等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的重要的因素。(2)促进西方乐器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康熙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位开明和有所作为的帝王,其不仅治国有方,同时一生学而不倦,尤其是对音乐十分爱好。随着西学东渐的发展,康熙对西方音乐极为偏爱,从而使得极力想要讨好皇帝的西方传教士不断将西方的音乐、乐器以及乐理知识传入中国,并选择音乐技艺高超的传教士进入皇宫教授皇帝。此时期正是欧洲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上半叶的巴洛克时期,欧洲国家此时在文艺复兴思想的孕育之下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虽然此时期教会音乐的地位日趋衰落,但是受当时音乐文化思潮的影响,来中国的传教士或多或少地也将西方先进的音乐文化知识传入中国,这更加促进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展[5]119。(3)钢琴止步于斯。作为一代明君康熙皇帝,由于清王朝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思想意识形态,使他不可能以享乐为生活的全部,其学习西方文化的出发点及其归宿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并不是以发展中国科学以及振兴国家经济文化为重点,所以导致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缺乏系统的了解。同时由于西方传教士并不是专业的一流的音乐家,他们来中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宣传教义,而音乐的传授仅仅是传教的一种手段而已。但是由于康熙皇帝对传教士太过信赖,而且由于缺乏开放意识,所以导致康熙皇帝学习的西方音乐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已,同时再加上传教士仅仅在宫内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所以西方科学文化以及西方音乐仅仅在宫廷内和教堂内盛行,所以接触的人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康熙皇帝晚年,由于有关中国教徒是否能够“敬祖”“、尊孔”而出现的“中西方礼仪之争”惹怒了康熙皇帝,所以其下令闭关禁教,最终导致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断,而西方乐器古钢琴在中国的发展也暂时中断[6]148。

钢琴学习对幼儿的影响 篇5

本文力求从幼儿本身的内部因素——“语言节奏”出发, 立足于钢琴的演奏技术, 通过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节奏在各种情境下的钢琴教学实践中表现的各个方面, 尝试分析语言节奏对幼儿内心节奏感知发展的影响。

二、两种语言节奏对于幼儿内心节奏感树立的影响

笔者认为, 语言节奏包含两种定义, 一种是非语义性的, 即肢体语言节奏, 一种是语义性的, 即有声的语言节奏。

(一) 肢体语言的影响

早在幼儿牙牙学语的时候, 肢体语言已然成为他们表达情感的一部分内容。当他们无法准确用语言 (这里指的是有声语言) 来描述内心对外界的感知时, 肢体语言就是最好的选择。根据这一特点, 在幼儿钢琴的节奏教学中, 将幼儿的日常行为动作与所要教授的节奏相结合, 使他们对该节奏产生一种亲切的熟悉感。

(二) 有声语言的影响

在有声语言中, 与音乐关系最密切的应该是声调。“汉语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 四个声调符号分别是:第一声, 阴平, 或平调, “ˉ”;第二声, 阳平, 或升调, “ˊ”;第三声, 上声, 或上音, “ˇ”;第四声, 去声, 或去音, “ˋ”;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 叫做轻声, 有时也叫第五声, 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 (1) 从发声的音响来看, 这些声调由高低、长短组成, 换句话说, 声调与音高、节奏有一定关系。由于本文中侧重于对节奏的分析, 因此, 音高关系不在表述范围中。在这个前提条件下, 笔者通过收集幼儿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 按照声调与节奏之间的关系, 组成一些语汇, 辅助幼儿形成内心的节奏感。

(三) 结合两者共同作用于幼儿内心节奏感的树立

当然, 在具体的钢琴教学实践中, 以上两种语言节奏并不是孤立发展的, 而是互相关联, 互相促进。在面对相对复杂的节奏时, 可能单一地运用其中一种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此时, 应该考虑综合两种语言节奏, 使之共同作用于幼儿内心节奏感的树立。

三、语言节奏在幼儿钢琴节奏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将以两种典型的节奏型为例, 呈现语言节奏在幼儿钢琴节奏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 逆分型节奏 (2)

手腕断奏《跳舞的雨滴》 (3) 包含两组不同类型的均等型节奏。

第一组:

第二组:

“这种类型重拍上的音符时值, 短于轻拍上的音符时值, 而且在细分的情况下重拍仍然在强拍上, 形成阻断型, 带给节奏以活力, 推动音乐向前继续发展。” (4) 由于该节奏的这一特点, 间接导致有些学生最初视谱时, 所演奏的节奏型没有任何间歇:

第一组:

第二组:

通过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 虽然有以上间接原因的影响, 但更直接的原因在于幼儿的内心节奏感知, 一方面, 缺乏节拍律动的认识, 另一方面缺乏一定量的音的长短的比值关系的意识, 将四分音符全部演奏成八分音符。正是由于这个节奏感的树立与三拍子的节拍律动关系密切, 因此, 笔者通过以下途径解决这一现象:

1. 三拍子的律动练习, 与肢体语言相结合。

首先, 把幼儿从钢琴凳子上解放出来, 我拉着她的手一起跳圆圈舞, 她显得很高兴, 我们以三拍子第一拍的强拍为支点, 开始旋转, 做好第一个动作之后, 不断地重复, 直到熟悉这个动作为止。与此同时, 加入了三拍子曲子的哼唱, 载歌载舞。做完这些事情, 当我们再次回到钢琴凳上的时候, 她马上就弹出了三拍子的律动感。

2. 节奏型方面, 与有声语言相结合。

从谱例上可以看出, 该曲以跳音练习为主, 模仿雨滴落到地面上溅起的感觉。为了帮助幼儿树立对该节奏音型比值的感知, 笔者在该节奏型下方填上歌词, 如图:

第一组:

第二组:

然后告诉她:小音符在快乐地在雨中跳舞, 当它跳得特别开心的时候, 会在空中停留, 这个时候我们用“啊”来表示它快乐的心情。就这样, 采用四分音符拆分成两个八分音符的方法, 使她意识到这两个小节完整的时值,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她记住念到“啊”这个字的时候手应该在空中停留, 不碰触琴键。

(二) 点分型节奏

在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4, 幼儿将第一次接触到附点节奏 (在没有使用其他教材的情况下) , 与之前较为规整的逆分节奏相比, 大多幼儿遇到的学习困难在于无法准确演奏该节奏型。这种附点节奏在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一书中, 被归类于点分型, 其定义为, “用附点或相当于附点的连线造成轻拍上的短音。这就使短音在节奏上非常不稳定, 促使向下一强拍上进行;同时这一进行加强了了强拍重量, 使之更加突出。” (5) 了解这一节奏的特性之后, 通过分析附点节奏在具体作品中的作用, 帮助学生掌握这个节奏。

1. 三四拍中的附点节奏

首先, 用语言与肢体语言结合的方式帮助她形成初步的音乐记忆。在语言当中, 有轻声音, 比如“我们”一词, “我”是第三声“上声”, 时值较长, “们”轻声念读, 时值较短。念“我”时先低头后抬头, 抬头后轻声念“们”, 这样, 就形成一个时值长短的节奏组合, 让她对节奏的长短组合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其次, 在第一步中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她从感性上形成一个大致的节奏轮廓, 然后再用理性分析的方法使她准确地掌握这个节奏。在《小河的歌》 (6) 这首乐曲中, 当右手附点节奏时, 左手以均等的三拍子进行, 当左手附点节奏时, 右手则以一拍一个和弦跳音的形式进行。这样, 节奏呈现的是一种复合的形态:

此时, 如图所示, 齐代表双手齐奏, 左代表左手弹, 右代表右手弹, 用喊口令的方式帮助幼儿指挥两手一起配合完成这个附点节奏。当左手演奏附点节奏时, 则反之。

2. 四四拍中的附点节奏

在三四拍中的附点节奏学习中, 借助了左右手一起合作的特点, 帮助幼儿掌握了附点节奏, 但在四四拍子《顽皮的小妖》 (7) 这首乐曲中, 情况又大不相同了, 需要幼儿单手独立完成附点节奏。很多幼儿将以下的节奏演奏成:

如图所示, 这些幼儿的演奏使得四四拍变成了四三拍的节奏音型, 同时后两拍的四分音符与附点节奏中的八分音符一起变成连续的三个八分音符, 这是由于附点节奏向前运动的不稳定性使幼儿造成的一种节奏运动的错觉。此时, 结合上例《跳舞的雨滴》中逆分型节奏的学习方法, 将语言节奏进行适当的组合, 通过念读的方式掌握该节奏音型。如图:

四、总结

音乐的学习并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由一个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幼儿钢琴演奏学习亦是如此。通过以上的分析, 揭示了两种语言节奏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各种情境下的实践活动, 二者对于幼儿内心节奏感的树立起到基础建设的关键作用, 为幼儿日后学习更为复杂的节奏型埋下伏笔。此外, 以上所举的例子不过是语言节奏在早期幼儿钢琴教学实践中的沧海一粟, 另有众多相关的语言节奏亟待挖掘。

参考文献

[1]http://www.baike.com/wiki/%E6%8B%BC%E9%9F%B3%E5%A3%B0%E8%B0%832013.1.723:23

[2]节奏型归类的分法均引用P16-29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9.

[3]P5《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4)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5.10.

[4]P19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册[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9.

[5]P18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册[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9.

[6]P10《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4)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5.10.

[7]P11《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 (4)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5.10.

乡村教育对幼儿自主学习的影响 篇6

一、提供平台,创造机会

1. 在多彩的乡村生活中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让幼儿走出教室,置身社会,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这是乡村教育思想的核心。为了能让幼儿自主去学习、获得丰富社会经验,这是必要的。

(1)驻扎乡村教学。孩子们热爱自然,有的孩子喜欢捕蝴蝶, 有的孩子喜欢在花园观赏花草,而有的孩子喜欢在麦田里拾捡麦穗……相信孩子能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自由探索,收获颇多。 秋天到了,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大自然,使之变成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课。如观察落叶时,可以形容树叶像在奔跑,活像体操运动员在表演。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带领可爱的孩子们来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美丽的景色,体验秋天的季节变化,会对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兴趣起很好的效果。

(2)融入乡村生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那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人、事、物等无一不影响着每一个幼儿。城市中的幼儿很少接触到农村生活,而开展乡村系列活动可以真正让教师感受到幼儿身上潜在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可让幼儿帮助农民伯伯记录农田情况,这不仅提高了幼儿兴趣,也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乡村生活在一日活动中的地位。

2. 在丰富的乡村游戏中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1)给予乡村游戏教学用具。教师在组织课程活动中,应注重游戏材料的选择,这有利于幼儿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使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的激发。教师要尝试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利用环保型的废旧材料制作教学用具。可以是平时活动中喝的各种瓶子,也可以是家里不用的布料。在孩子们的用心与老师的细心之下,孩子们的实验活动变得颇有生趣。

(2)开展多样化乡村活动。给传统的游戏添加许多与游戏相关的音乐与歌曲,可以吸引孩子们的兴趣,使孩子们自主地去参与游戏。还可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添加游戏情节,使幼儿自发地进行互动,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兴趣的奥妙,在于引起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幼儿喜欢新鲜的事物,可让幼儿在多样化的乡村游戏活动中快乐游戏,全面发展, 如“弹蚕豆”“夹弹珠”“跳房子”“斗鸡”等。多种情趣的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从而开拓幼儿的生活、学习空间。

二、营造氛围,注意互动

1. 从科学实践中孕育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乡村是幼儿发挥自主性的有利场所,它可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最大程度激发其主动性和自主性。比如,乡村中的幼儿喜欢观察蚂蚁爱吃的食物,教师则可以对一些有奇思妙想的孩子进行提问, 及时地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要扼杀孩子探究的欲望,可以适时地给孩子一些小提示,进行师幼互动。

2. 从师幼互动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乡村中的幼儿有时缺乏自信心,教师的鼓励起着莫大的推动作用。师幼互动是让幼儿自主学习的催化剂。例如,手工课上,孩子们想让自己制作的风车转得更快。于是我提出问题,让孩子自己讨论,有的说可以迎着风跑,只要跑得快些,风车就能转得快。 由此可见,老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在师幼互动中进行适时的点拨,使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互动中,教师可给予每一个幼儿激励性评价,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乡村教育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十分广博。通过深入的研究,要灵活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更深邃地映射到孩子的心中。 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努力改变城乡教育的差异,加强城乡互动,加快构建城乡交流的和谐平台,进一步引导幼儿手脑并用,尝试自主学习,发展自主学习,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未来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摘要:乡村教育内涵丰富,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等关于教育的范畴。乡村教育强调生活即教育。幼儿要走出教室,置身在社会中,从生活中汲取知识。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幼儿自主学习、健康成长的肥田沃土。要通过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营造氛围,注意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篇7

一、兴趣的培养对于幼儿学习钢琴的意义所在

兴趣是对事物产生的积极情绪,在这种积极情绪的推动下促使人们去完成事物。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的活动中,往往会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先关注其感兴趣事物。学龄前阶段的幼儿普遍存在着好奇心旺盛、专注力较短、缺乏耐心等特点,因此,对于幼儿来说更需要培养其学习钢琴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学习。根据性质的不同将兴趣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先天的兴趣,也就是自身对于音乐和钢琴产生好感和学习积极性的; 第二种情况是后天培养的兴趣,通过教育者创造出良好的音乐环境或者空间,在教育者的带动下、教育作用下、环境感染下,培养出来的兴趣。因此,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对于能否激发音乐天赋,掌握钢琴操作技能是非常关键的。

( 一) 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维持幼儿的学习热情

面对钢琴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渴望钢琴在自己的弹奏下发出优美动听的音乐,但经过枯燥和严肃的技能学习之后,好感和耐心慢慢减少,自信心也受到打击,逐渐失去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因此,钢琴教育者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钢琴培养计划,以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入手,改变以往严肃枯燥的教学过程,多以故事启发或者增强自信心的方式引导其学习钢琴,一步步培养孩子幼儿对钢琴的兴趣,维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 二)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认为“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兴趣。”如此说来,在钢琴教学中以幼儿的兴趣作为学习动机,是促进其深入学习活动的关键。一旦对钢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认为学习钢琴是一种压力和负担,从而逃避学习。在教师营造的音乐氛围下愉快地学习钢琴,不仅能够提升钢琴技术水平,塑造优雅的气质,同时还能够开发潜能,优化智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如何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

( 一) 坚持快乐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发幼儿的学习冲动

将钢琴教学情景化、故事化、游戏化,幼儿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往往对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的事情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应该捕捉这一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学习钢琴。具体来说: 两只手表现不同的音乐,一只手要连贯富有歌唱性; 另一只手却要跳跃,有弹性,这是有一定困难的。在这个游戏中,锤子代表跳音,抹布代表连音,随着动作能够转换准确,以后在弹琴中碰到这种情况就不成问题了,左手握拳做个锤子往左腿上敲,右手张开做块抹布在右腿上抹,越敲越快,越抹越快,一声令下,说换就换。换来换去,不可以乱。通过这种训练方式,不仅愉悦的幼儿的身心增强学习兴趣,还能使幼儿锻炼手脑协调能力,更好地为钢琴学习打下基础。另外,在钢琴教学中还可以采取舞台表演的方式,在学习阶段中时而增加一些表演机会,使幼儿更好地展示自我从而增强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从而增进对钢琴学习的好感,巩固学习钢琴的兴趣。

( 二) 选择趣味性、技术性的双效教材,保持幼儿的新鲜感

选择易于被幼儿接受的钢琴教学教材,和幼儿熟悉的音乐作品。具体来说,钢琴教学教材要满足趣味性和技术性等特点,内容较为轻松活泼,最好能加入故事性的情节。例如,钢琴家贝多芬在学习钢琴的时候遇到了那些趣事,又或者是《月光奏鸣曲》,是在什么样的故事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等,一系列的钢琴趣味小故事引导幼儿学习兴趣。在学习的音乐作品方面,则要选择轻快悦耳易上手,幼儿非常熟悉的儿歌,并且每首曲子最好能附有彩色的插图,标明乐理知识和重点的乐曲。譬如,《哈农》《拜厄》等乐谱教材,保持幼儿良好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促使钢琴教学的顺利进行。

( 三) 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音乐的熏陶,对于幼儿学习钢琴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无论是在学习钢琴的课堂中还是在家庭里,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多放一些优雅动听的钢琴曲或者钢琴儿歌演奏,或者多去音乐厅听音乐等,使幼儿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下习惯与音乐相伴,提升对音乐的专注力和潜能,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

( 四) 多肯定、多鼓励,满足幼儿的好胜心,促使幼儿保持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观察多分析幼儿的表现,根据其心里特征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夸奖,使幼儿在学子中增强自信心,加深对学习钢琴的好感,以此保持学习钢琴的兴趣。举个例子: 当幼儿在钢琴学习中取得一定的进步时,教师或者家长要多使用带有肯定和积极色彩的词语加以表扬。适当地给予幼儿公开的表现机会,如在家庭聚会时邀请亲戚好友欣赏幼儿的钢琴表演,这样给幼儿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促使其增加对钢琴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总之,幼儿学习钢琴要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而兴趣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和爱心及精心呵护,遵循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进行诱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钢琴,自主地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为今后的全方位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近年来,随着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课外特长的培养也逐渐变成大众趋势,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才多艺,赢在起跑线,会为学龄前的幼儿选择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钢琴的学习就是最大众的选择。学龄前幼儿是学习钢琴的最佳时期,但是幼儿缺乏耐心和专注力,也为钢琴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培养幼儿学习钢琴的兴趣,成为了教师的必要手段。通过个人的实践经验,谈谈对幼儿学习钢琴兴趣培养的看法。

浅析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8

一、导致幼儿钢琴学习兴趣减退的主要原因

1、学习时间长, 很少感受到乐趣

对于大多数琴童来说, 刚开始接触钢琴时都会有较浓厚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要求。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枯燥、机械的基本功训练, 幼儿就很少能体会到钢琴带来的乐趣及音乐带来的愉悦。

大多数幼儿虽然他们每天都按照老师布置的内容和要求练习, 但在下一次上课时, 还会存在相当部分是老师指出的各种问题。教师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水平, 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是对孩子来说, 这必然会引起孩子学习兴趣的下降更无法从中体会到学有所成的乐趣。

2、考级的错误教育定位

在当今的社会中, 随着钢琴考级热的不断升温, 绝大多数的家长让孩子学琴都带有一种功力性的思想, 学习钢琴后便急于参加考级, 急于拿到某一级别的证书, 为升学加分积累“硬件”条件。面对家长对考级的“热心”。许多教师只能投其所好, 在教学中揠苗助长, 没有循序渐进的按基础进行, 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对考级成绩的追求, 使家长间的产生盲目攀比心理, 将考试的级别作为钢琴弹奏水平的唯一标准, 把考级作为激发幼儿学习的唯一动力。这种做法反而适得其反, 往往在被动的“高压”下, 孩子产生了“逆反”的心理, 失去了钢琴学习的兴趣, 破坏了音乐学习本应感受到的乐趣。

3、学琴的年龄偏小, 需要掌握的知识难度较大

学习钢琴不仅仅需要掌握弹奏的技能, 同时还要学习多方面乐理知识。五线谱、音符、节奏、节拍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都是很复杂的概念, 幼儿年龄较小, 认知能力不足, 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 长时间的学习, 使得孩子对钢琴的喜爱程度逐渐降低。

二、幼儿钢琴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成功的重要动力, 不仅能使人愉快地全身心投入学习, 并且能将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 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他远远超过责任。”

学习钢琴也是如此, 只有让幼儿真正对音乐产生兴趣, 才能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逐步地将短暂的兴趣发展成为持久的对音乐的热爱。兴趣作为一种内在推动力, 对幼儿钢琴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智力的发展

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 是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开启孩子智力发展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众所周知, 钢琴的演奏需要人的“眼、脑、手、耳、脚”五个器官协调的配合,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 要完成这一项复杂的操作, 需要更多兴趣的帮助。在幼儿钢琴学习者中, 有些孩子的虽然智力水平一般,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 凭借着对钢琴学习的极大兴趣, 学习的潜能被最大限度的激发, 最终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因此, 兴趣的培养对智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培养注意力的形成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其中, 有意注意是指预期目的, 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努力坚持的注意。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表明, 幼儿阶段的孩子, 有意注意的意识较弱, 往往很难持久的对某一项事情持续的保持兴趣。

钢琴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幼儿阶段的无意注意无法完成这一学习活动。因此, 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 让孩子逐渐学会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使之形成主动, 富有坚持的性格。

三、教学中激发幼儿钢琴学习的兴趣

1、快乐的游戏性教学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 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取材于生活, 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才能感受学习的乐趣。幼儿时期, 好玩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 这个时期的孩子, 身心发育都不成熟,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控力和意志力, 倘若让孩子一直呆板地坐在琴凳上弹奏枯燥的手指练习, 孩子很容易对钢琴学习产生逆反的心理。我们可以把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游戏与钢琴教学相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孩子们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也可以激发起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例如在幼儿初次钢琴时, 根据钢琴不同位置声音的特点来编个小红帽的故事, 可以让家长也参与到当中来玩大灰狼, 小红帽, 猎人叔叔的情景剧。让孩子能融入到故事中去, 把钢琴当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大玩具, 和他成为真正的好朋友。

2、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语言是教师与幼儿之间沟通的桥梁。幼儿时期, 孩子的逻辑思维尚未形成, 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弱但形象思维能力很强,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生动的比喻, 丰富的“儿童语言”来与孩子进行沟通, 让孩子们能够真正的听懂教师的话, 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

教学中, 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能够消除幼儿的紧张感, 有利于引导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发展形象思维。例如:在认识谱号的过程中, 个子高的是高音谱号, 个子低的是低音谱号。把音符比作成小蝌蚪等, 使孩子们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到学习中来, 再如, 幼儿学琴的初期, 中指和无名指很容易出现黏的现象, 教师可以将这两个手指比喻成坐跷跷板, 一端下的时候另一端就抬起来了, 这样孩子们很容易就明白动作的连贯性, 当他们再出现黏音的时候, 自己就学会马上纠正了。

四、总结

在幼儿钢琴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培养幼儿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让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发自内心的。只有这样, 才能让使幼儿能够在玩中学, 体会到音乐所带来的愉悦享受。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钢琴逐渐进入平常人家里。幼儿也成了钢琴学习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幼儿教学中存在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兴趣的培养。幼儿学习钢琴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为学习时间长、考级的错误教育定位、年龄偏小, 在钢琴幼儿教学中实践快乐游戏式教学, 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 创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幼儿钢琴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钢琴,兴趣,培养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年.

[2]、李斐岚.探讨学音乐弹钢琴的兴趣[J].钢琴艺术,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12.

[3]、伊善斌.如何培养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J].钢琴艺术, 2002年05期.

浅谈幼儿学习钢琴前的准备 篇9

一、心理准备

1、幼儿的心理准备:

一个孩子在学钢琴前, 若对音乐没有起码的初步艺术感知和体验能力, 弹奏时就难于产生音乐感, 从而使他的钢琴训练, 在一开始, 就会产生无乐感和枯燥, 若同时加上乏味的教材和不适当的教法, 则很容易形成机械式的弹奏习惯, 有许多孩子对钢琴训练的厌倦情绪, 就是由此产生的。所以, 切不可让一个毫无音乐听赏和没有学唱经历的儿童, 在没有一点儿音高概念和节奏感基础的情况下, 就开始学习钢琴。首先必须通过听音乐 (从胎教开始) , 让孩子在内心里有一些音乐感受, 也就是说, 在他初次接触琴键时音乐已活生生地存在他的脑中。孩子们学钢琴之前, 家长还要注意激发孩子学琴的欲望, 可以带孩子去听别人弹琴, 特别是同龄人弹琴, 用别人的弹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还可以指导孩子欣赏音乐会, 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神奇和美妙, 使孩子产生想学音乐, 想弹琴的学习欲望。

2、家长的思想准备:

孩子年龄小, 生活, 学习自理能力不强, 无法独立学习钢琴, 因此, 孩子学琴之前, 家长也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如对钢琴这门乐器的了解, 对孩子学习钢琴的艰苦性, 长期性的认识, 如何陪孩子听课, 如何辅导孩子练琴等。总之, 家长要作好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准备。这样有准备的让孩子开始学琴, 就为孩子今后顺利学习奠定了基础。当孩子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家长也就成了音乐内行, 像每次钢琴考级, 比赛时, 总有一些琴童的家长聚在一起, 对有关钢琴的弹奏常识, 中外著名音乐家, 中外经典音乐作品, 音乐的表现手法, 音乐作品的内容, 形象等等, 谈起来津津乐道。这不就是欣赏音乐的能力吗?这不正是高雅的美的审美情趣吗?事实上, 家长在陪孩子学琴的过程中, 本身的素质, 修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经济准备

在孩子学琴前, 父母要对未来的花费有思想准备。

1、钢琴的费用:

首先是购买钢琴的费用, 一般孩子学琴都选用立式钢琴, 因为立式钢琴相对于三角钢琴来说占地面积小, 价格便宜, 更适合做家庭学习用琴。在立式琴中, 国内的著名品牌有珠江、聂耳和星海等, 它们的质量都是很不错的, 价格在8 0 0 0元至2万元左右;国内组装的Y A M A H A、K A W A Y I等国际品牌售价在2万~4万元左右;而国际原装进口品牌钢琴的价格则在5万元以上了。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选择不同的钢琴。适合就是好的, 1万~2万元的琴对于初学者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另外, 每年至少要请调琴师为钢琴调音两次, 每次的费用是150~2 0 0元。

2、学费支出:

不同水平、资历的老师所收的学费标准差别很大, 一节45分钟的课, 一般收费100~300元, 高的为1小时5 0 0元。按一周一节课计算, 孩子一个月的钢琴学习费用为四五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考级, 还要加上报名费、考前加课费;假如请陪练, 一小时也需要3 0~5 0元左右。

3、交通费:

每次去上课, 无论是开私家车还是打车, 还需要花一笔不小的交通费。

4、教材以及学习用书等支出

书费与教学V C D费用等每年大约需要1 0 0元

5、观摩音乐会的支出

观摩音乐会的支出是无法准确估计的, 目前的音乐会票价差距都相当大, 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 甚至不惜血本买最贵的票。这样算下来, 一年的支出可能在万元以上。

三、环境准备

1、帮孩子安排一个适合的练习场地

钢琴最好不要摆在客厅里, 因为客厅里来往人多, 又经常开着电视, 收录机等。我们不应苛求孩子在喧闹的环境中练琴, 而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 优雅的练习环境, 还可在室内挂上有关音乐的图画, 摆设各种乐器玩具, 准备好高低合适的琴凳和光线充足的练琴灯具, 使孩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不论在外玩得多么疯狂, 一到这儿就静下心来练习弹琴。

2、带孩子多看音乐会

好的音乐会, 在音乐形象的刻画、音乐意境的表现、音乐风格的把握、技术技巧与艺术内容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典范性的意义。对于任何年龄层次的学生都是一种熏陶和学习的过程。这种氛围是由音乐厅、乐器、演奏家、听众共同组成的, 缺一不可。因此, 只有能多听一些高水平的音乐会, 无形中会提高自己和孩子的精神境界, 是有益而无害的。

四、精力准备

1、陪孩子听好每一堂钢琴课

教师教孩子弹琴, 必定是系统的, 有计划的。是分阶段的, 有目的地循环渐进的。父母中最好固定一个人陪孩子学习钢琴, 这样, 对老师课堂上布置的内容、要求、目的就能前后贯通, 辅导起来也会得心应手。在听课时, 家长特别要注意教师讲授的弹奏方法, 因为乐理方面的知识家长可以通过看书去弄明白, 而弹奏方法是无法从本本上去学习和掌握的, 这是示范性的教学, 是要孩子通过看, 感觉, 实践结合在一块才能掌握好的。家长理解能力强, 应多向教师请教, 掌握动作要领, 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有些孩子今天上课是妈妈陪着来的, 下周上课是爸爸陪着来的, 接下去又是阿姨陪着来, 还有家长上课不记笔记, 对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似懂非懂, 回家后只管规定练多久的时间, 对孩子的练琴把握不住对与错, 这样, 耗费了很多的时间, 却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每周教师只给孩子上一次课, 而家长却要辅导孩子练六天琴, 因此, 家长陪孩子听好课, 记好笔记, 弄明白要求尤为重要。

2、培养孩子练习的习惯

上课本与练琴是刚琴学习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弹奏钢琴, 属于技能技巧的知识范畴, 上课是老师传授钢琴技巧和钢琴音乐知识的途径。课堂上孩子、家长对老师的指点要心领神会, 但要想把这些指点变成自己的技术, 光领会还不行, 关键要靠练来解决。这如同学骑自行车和游泳, 不管你讲的多劳多么有道理, 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你永远是学不会的。因此, 一开始学琴, 家长就要让孩子养成天天练琴的习惯, 要确定孩子没天练习多长时间, 什么时候练习。孩子年龄小, 注意力不能长期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所以, 初学钢琴时, 一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 身体状况而定, 一般从1 0分钟开始发, 逐步增加到1 5分钟, 2 0分钟, (以后可以随知识的掌握和年龄的增长逐步延长练习时间) , 一次2 0分钟, 每天练习两次, 而且, 两次练习时间最好固定, 不要随意改动, 使孩子形成一种练习的规律, 每天一到规定时间, 就感觉到要开始练琴, 切不可因为今天家长有事就不练琴, 明天家长有时间就逼孩子练上一个小时, 两个小时, 似乎想把昨天的损失补回来。实际上, 这种练习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 甚至是没有效果的。练琴最忌讳的就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3、辅导孩子练琴

父母省吃俭用, 为孩子买来钢琴, 为孩子找到了一位理想的老师, 陪孩子上了钢琴课, 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练习环境。到这时, 家长已经是颇费力气的了, 殊不知, 这只是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真正艰难的, 体现在家长水平的却是以后长期的辅导工作 (至少要一年至两年时间) 。

忠告:钢琴只是一个媒介, 学琴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去了解音乐, 热爱音乐, 学音乐不是要培养天才, 而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素质, 也就是说学音乐不是精英教育, 而是素质教育, 最终的目的让孩子从音乐中体味到更多的人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加强电力调度管理下一篇:基础课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