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器乐教学

2024-08-26

中学器乐教学(精选12篇)

中学器乐教学 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音乐教育也在这一进程中蓬勃发展, 与世界先进水平不断靠拢。我国的音乐教育经过百年的发展, 由学堂乐歌时期单一的以唱为主的形式, 发展成唱歌、欣赏、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音乐教育。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被列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大纲。学生在学习器乐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提升其演奏的技能, 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 由于受制于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制约, 在农村中学开展器乐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在此, 笔者通过对我国农村中学器乐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给出解决策略, 以期能促进我国农村中学器乐教学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模式单一, 思想观念落后。首先, 农村中学器乐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器乐教学的顺利进行。当前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仍然以教唱歌曲为主要内容, 对器乐内容也只是在音乐欣赏课中偶尔提及,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如当听赏到某首音乐曲目时, 其中出现了古筝、二胡或者其他西洋乐器时, 教师会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乐器的名称以及用途, 缺少了学生亲自体验感受乐器的环节, 致使学生在音乐学习后仍对器乐知识知之甚少。这种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对乐器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而不能更深层次去体验和感受乐器的音色和风格特征, 长此以往便会导致学生对于器乐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

其次, 学校对于学校音乐教育中引入器乐教学的思想较为落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 学校一直有着“重文化, 轻体艺”的思想, 没有认识到器乐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 而只是把目光集中于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等应试学科, 而忽视体育、艺术科目。有些学校的领导认为, 只有文化课搞上去才能体现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体育和艺术则可有可无。因此, 在我国农村中学教育中, 经常会出现体艺课要为文化课让路的现象。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 也基本以声乐知识教学为主, 偶尔辅以简单的器乐知识。

(二) 教学条件落后。教学环境的好坏和教学设备的有无, 直接关系器乐教学能否顺利开展。在我国很多学校仍然未能配备音乐教学设备, 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受制于经费的不足, 农村地区音乐教学设备较为落后, 学校更多将仅有的经费优先用于语数外等关键科目, 而忽视音乐教学设备的配备。在多数农村中学中仅配备了电子琴、竖琴、小号等基本能够维持音乐教学的设备, 而钢琴等较为昂贵的设备则没有配备。有些农村中学甚至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 更别提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此外, 在我国农村学校仍存在着将较为昂贵的乐器收藏起来的现象, 只是在上级领导检查时才拿出来, 应有的教学设备很难用之于器乐教学中。

(三) 师资力量不足。当前, 我国农村中学音乐师资结构不合理, 学校缺少专业音乐教师, 尤其是精通器乐的音乐教师,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村器乐教学的发展。在我国农村地区, 很多学校只有一两名音乐教师, 教师数量完全不能满足正常的音乐教学。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业的音乐师资, 只能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 而这些教师没有经过专业音乐知识的学习, 也没经过器乐演奏的训练, 甚至有些教师连最基本的简谱和五线谱都不认识, 只能根据自己会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歌曲教学。音乐教师的专业能力, 直接制约了农村中学器乐教学的发展。

(四) 家长和学生对器乐学习存在误区。由于很多学校对音乐教学的内容安排不合理, 致使学生对于器乐学习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很多学生认为, 音乐课就是唱歌课, 教师反复的教唱一首歌曲, 学生跟着反复学唱, 而器乐课则可有可无, 不需要重视。学生对于器乐学习存在误区, 是器乐教学难以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很多家长看来, 学生学习器乐是浪费时间、浪费钱、没有回报的, 并且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因而, 很多家长都不支持学生学习器乐, 甚至有些家长直接阻止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器乐。家长的对器乐学习陈旧的观念会影响着学生, 多数学生仍然选择听从父母, 好好学习文化课程, 放弃器乐的学习。

二、解决策略

(一) 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思想观念。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器乐教学, 不断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例如,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器乐, 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更直观的感受和掌握器乐风格和器乐理论知识。此外, 在器乐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分小组竞赛的形式, 激发学生参与器乐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学生敲击木鱼, 一组学生敲击三角铁, 两组学生使用不同的乐器敲击相同的节奏, 看看那组学生敲击的更加整齐, 长此循环。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仅使学生真切的参与并感受了乐器, 而且活跃了课堂氛围, 提升了学生器乐学习的兴趣, 并能顺利完成先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学校应该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 重视器乐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根据学校课程安排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 合理制定器乐教学目标, 使器乐教学与文化课程的学习协同发展。

(二) 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教育部在2012年12月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仪器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要求学校应当配备小提琴、钢琴、手风琴等乐器。即便是现在, 很多学校也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甚至有些学校连最基本的电子琴都无法满足。所以, 学校应当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 在教学设备的购置上向音乐倾斜, 不断完善音乐教学设备, 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 开展器乐教学。

(三)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应该在原有教师的基础上, 不断提升教师器乐教学的专业能力。学校可以多种途径的拓展教师专业队伍, 以缓解现有师资力量的不足。学校只有改善了器乐教师队伍不足的问题, 器乐教学才能顺利开展。此外, 学校可以多招收一些器乐专业的音乐教师, 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待遇, 鼓励音乐教师出去参加各种培训, 从而提升整支教师队伍器乐教学的专业性。同时, 音乐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积极学习器乐理论知识, 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及时做好教学计划, 更好服务于学校器乐教学。

(四) 激发学生器乐学习的兴趣。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主要应以培养学生器乐学习的兴趣为主, 而不是注重器乐技能的教学。音乐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器乐学习兴趣。例如, 可以进行竖笛教学。竖笛具有易学、易懂的特点, 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学习便可吹奏简单的歌曲, 见效较快, 非常适合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以基本功教学为主, 并辅以较简单的曲目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此外, 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 学校可以举办竖笛比赛, 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积极性。

器乐教学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器乐知识和演奏技巧,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器乐学习中陶冶情操, 给学生以美的体验,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虽然, 当前农村中学器乐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 但相信通过广大音乐教育这不断努力, 器乐教学在农村中学存在的问题一定能得以解决, 器乐教学在农村中学定能发展的更好。

摘要: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本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学器乐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 思想观念落后, 教学条件落后, 师资力量不足, 学生和家长对器乐教学存在误区等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以促进器乐教学在农村中学更好发展。

关键词:中学,器乐,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明礼.苏北农村中学音乐师资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人民音乐, 2007 (6) .

[2]王金珊.农村中学实施校本化音乐考级的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 2013 (4) .

[3]杨艳.论中学器乐教学[J].音乐天地, 2008 (8) .

[4]尹岳.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器乐教学[J].艺术教育, 2011 (1) .

[5]华超英.“音乐智能”理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 (10) .

[6]谢宗昆.现状与对策——山东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调查报告[J].中国音乐, 1997 (2) .

中学器乐教学 篇2

(一)、不良演奏习惯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无论拿到什么样的乐器,“好奇”作为一种“本能”驱使其“积极探索”,教室里要么乱作一团,使得教学秩序难以维持,课堂教学难以进行;要么时好时坏,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予以“组织教学”;即使教学过程正常进行,“走火”现象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不良的演奏习惯影响到学生课堂乐器演奏能力的发展与水平的提高。

学习任何乐器都得有规范的演奏姿势,因为良好的演奏姿势不仅给演奏带来视觉美感,而且也有利于演奏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学习“八孔竖笛”,规范的坐(站)姿美观大方、整齐划

一、呼吸顺畅;自然的手型张弛有度、起落灵活;正确的嘴型表情自然、发音甜美。不良的坐(站)姿举止不雅、呼吸不畅;怪异的手(嘴)型手指僵硬、音色怪异。

(三)、不良的演奏习惯影响到演奏习惯以外的其它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器乐教学中,不良的演奏习惯不仅有可能引发“纪律松散、行为随意、无事生非”等诸多并发症,而且会导致不带乐器(课本)、迟到、旷课、损坏公物,同学之间无竞争、不配合、无互助等不良行为的出现。良好演奏习惯的培养

(一)、建立、健全一整套课堂器乐教学的规范性指令

学具摆放整齐划一

依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具体的相应的要求。例如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学习“口风琴”,第一节课老师就必须明确规定同学们在课前要把课桌椅怎样排放,课本、文具盒、作业本放在什么位置,口风琴如何打开……而且严格要求全班按一个标准,做到整齐划一。同桌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组与组、班与班开展观摩、竞赛活动。逐步形成人人有责任、个个争先进的良好风尚。

教学常规规范有效

在课堂器乐教学中,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规范性指令。乐器的拿、奏、放,老师可以用音乐语言,可以用眼神、体态,让每一个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捕捉到。这些指令建立的原则是:“省、准、美”,也就是说指令的语言、动作要简洁明了、准确有效、富有美感。

(二)、良好的演奏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演奏习惯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课堂乐器,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在课堂器乐教学中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养成了课前、课后自觉整理自己的课桌的好习惯,课堂上互帮互学、配合默契、秩序井然,课后,同学们能够有秩序地到水池上清洗自己的乐器,养成了互相谦让、爱护乐器、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器乐如何进入中学音乐教学课堂 篇3

关键词: 乐器;进课堂; 中学音乐教学; 作用;策略方法

G633.951

器乐如何引进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是许多音乐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如何将器乐与课堂教学中的乐理、唱歌、欣赏等有效结合,如何进行因材施教,是当前教师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将器乐与中学音乐教学结合的探索,对该问题提出自己几点思考与探索。

一、乐器进课堂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将器乐教学作为根本与中心,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器乐带来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创建教学与学习相融合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

2.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有利于学生表现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器乐的引进,是表现音乐美、韵律美、艺术美的重要途径。通过器乐的学习与欣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乐理,有利于学生音乐的内涵,有利于创设轻松地课堂气氛,乐器的引进有利于表达展示自己的音乐天赋与音乐能力。例如,在练习发声练习的时候,学生很难掌握要领,但是通过器乐来引导,有利于学生把握音律,把握发音,增强学习的信心。

3.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中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方式与方法比较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的情趣。但是引入乐器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向往,有利于学生更努力地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利于提高音乐的教学效果。

二、“ 乐器进课堂”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掌握不当

在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中,许多的教师采取乐器进课堂的方式来创新教学方法。但是,在器乐进课堂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与音乐能力掌握程度不够,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准确,不能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许多教师将器乐引进课堂的初衷是希望器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但是却没想到反而成为败笔。

2.教师在将器乐引进课堂的过程中,要注意器乐教学与学生实际的紧密结合,若是器乐教学与学生实际发展想脱离,中学生没有办法理解音乐学习的情境。例如,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内涵与情感,就运用古典音乐与古典乐器,这些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完全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在学习中一直处于莫名其妙的状态,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促进中学音乐教学中乐器进课堂的对策

1.在正式上课之前,利用几分钟进行器乐的分类学习,掌握基本的乐器知识,例如器乐的分类、器乐的作用,器乐的使用,将每种器如何练习、练习注意的要领,练习的节奏,在学生基本掌握器乐的基础知识后,在进行被节课的学习。

2.利用乐器进行歌曲的创编与演奏。在将器乐引进课堂之后,在学习节奏比较鲜明的歌曲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器乐进行歌曲的演奏创编,把音乐与音符表现出来,在演奏不准确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与引导,经过多次的演奏,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节奏,通过器乐练习提高歌曲学唱的效率。

3.提高对器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根据新的教学理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提高对器乐教学的重视,要根据音乐的教学规律,促进器乐教学的有效发展,将器乐教学引进到教学的常规活动中来。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音乐课堂中,要根据教材内容,有效的得发挥器乐的作用与功能,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游戏活动,例如节奏性的即兴演奏。在教学中,利用乐器进行感受,感受音乐的内部内涵,感受音乐的魅力。特别是在音色的教学中国,要在音色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乐句进行组织编排,然后整体的感受,保证中学生器乐能力的持续表现。

4.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打击乐器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要利用打击乐器来进行。打击乐器有强烈的节奏感,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段,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利用打击乐器,可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次理解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韵律感与节奏感,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以最大的限度与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新朋友见面会》的时候,可以利用木鱼、三角铁等等乐器,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状态下学习,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

5.加快中学器乐教师的队伍建设

随着中学音乐器乐教学的快速发展,要不断提高器乐教师的师资队伍水平。重视器乐教师的地位,发挥器乐教师的作用,对器乐教师进行鼓励,提高器乐教师的演奏水平与技能水平,例如,可以开展一些比赛与竞赛,展示活动,评奖评优的互动以及器乐交流的活动,重视音乐教学的评判活动,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提高器乐教学的有效性。

6.在音乐教学中实施常唱奏合一的教学模式。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需要将唱歌与演奏的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行实践,轻松克服教学中的难点,欣赏音乐教学的魅力。例如老师在处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十六分音符和符点音符这个节奏难点时,要求学生注意节奏音准。在实际练习中,老师可以将其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奏一组演唱, 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教师伴奏学生合唱,第二次师生器乐合奏, 第三次合唱加器乐伴奏,通过师生的唱奏互动,不仅轻松地攻克了教学中的难点,还让学生充分欣赏和享受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中,器乐进课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要结合教学的材料内容,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注重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丁宋兴.《中学器乐教学的方法与体会》[J].中国音乐教育

中学器乐教学 篇4

一、学习风格的定义

学习风格指的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 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2]。美国专家David对学习风格的研究是建立在其体验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 他认为学习是通过转化体验来创造知识的过程。科尔布将学习风格划分为顺应型、发现型、同化型、集中型, 认为四种学习风格没有优劣之分。国内学者谭顶良将学习风格分成两大类, 一类为生理性的, 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选择倾向、对学习时间的偏爱等;另一类是心理性的, 包括由认知风格、思维风格、信息加工风格等组成的认知要素, 情感要素、抱负水平、焦虑程度等组成的情感要素, 意志、学习积极性等组成的意志品质要素。

二、学习风格差异及相应的教学策略

1. 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将学习者划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类。其研究表明, 场独立者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 学习自主性强;而场依存者善于运用整体的知觉方式, 乐于在集体中学习以取得互相学习、互为启发的机会。在器乐教学中, 对于场独立性的学习者可以采取分析教学、个别教学、演示等操作性教学。而对于场依存性的学生可采取集体教学、同学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监控学习等教学策略。此外, 沉思型学生倾向于深思熟虑, 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冲动型学习者则倾向于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快速决定, 反应速度较快, 但易发生错误。针对冲动型学习者, 可以通过讲解音乐作品, 学习新的乐曲前先认真读谱, 这对克服冲动做出决定较为有效。

2. 学习风格的情感要素

学习风格的情感要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与体验。我们主要就学习兴趣、内控型与外控型、焦虑水平三方面进行分析。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 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 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乐曲教学,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内控型的学生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及其结果由自身内部因素决定, 外控型学生则认为自身命运受运气、机遇和他人摆布。对内控型学生, 最好是采取个别教学, 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教学内容, 详细讲解, 及时赞扬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外控型学生对分数和成就比较敏感, 他们的学业成就发展弹性空间大。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参与一些演出类或者竞争类的活动, 鼓励他们取得好成绩。焦虑是个体在面临自由选择时出现的心理状态, 可分为正常焦虑和过敏性焦虑。有些学生缺乏自信, 自我效能感较低, 遇到不熟悉的情境容易引发过敏性焦虑。面对过敏性焦虑者, 教师要注意选择难度相对偏低的学习任务, 安排学习计划时一定要循序渐进。赞扬、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

3. 学习风格的意动要素

学习风格的意动要素主要指学生根据目标调节学习行为, 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过程。具有高坚持性的学习者能够克服困难, 坚持不懈地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坚持性较差的学生如果遇到挫折, 则容易灰心退缩。对低坚持性的学习者来说, 增强学习坚持性尤为重要。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养成每天坚持练琴的好习惯。在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 要监督学生认真实施学习计划。

三、结语

在器乐教学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实行因材施教。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根据学习风格的心理差异有针对性进行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全面、熟练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器乐教学选择 篇5

器乐教学选择包括:内容选择、教材选择和教法选择。

1、器乐教学内容包括选择乐器和传授乐器演奏的正确姿势和方法两个方面。

2、确定了学生使用的器乐后,应根据其性能选择适当的教材,可以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进行选择、改编,也可选择适应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简单易学的器乐教材。

3、器乐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多种器乐教学方法是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教师要善于结合器乐教学的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实际演奏水,平,来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1)器乐讲解示范法。这是器乐教学新授课中常用的基本教法之一,是教师结合乐曲,简介乐器的特点和基本演奏的方法。主要通过教师本人规范而科学地示范演奏,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效果。既能形象示范,又能面授机宜;既能讲清演奏要领,又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既方便、灵巧、有趣,又能立竿见影获得器乐教学实效。

(2)器乐综合训练法。这是在以器乐为主的综合课中常选用的基本教法之一,能将各种器乐教学手段与不同的训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独奏与合奏能力。能集中优势,用时短,收效快,便于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提高。

(3)器乐合奏指导法。此法又称器乐合奏综合教学法,通常是指教师在个别辅导学生的基础上,将不同的乐器集中进行合奏练习的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听辨能力与合奏能力,以及集体主义的协作精神。

(4)器乐趣味游戏法。此法亦系常用的器乐教学方法之

器乐教学初探 篇6

一、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因此,对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事实上,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师被识谱教学所困扰,很多学生也因此挫伤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学生总是喜欢用听唱的方法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用旋律乐器示奏乐曲的旋律部分,节奏乐器击拍节奏,使学生对旋律的音准达到初步掌握,然后让学生边演奏、边视唱乐谱。器乐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读谱视唱能力,让枯燥的识谱变得生动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音乐素质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了学习音乐的重要动力,甚至是唯一动力。学生没有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程就形同虚设,没有兴趣作基础,音乐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中小学器乐教学中主要是各种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电子琴,随着民族音乐的渗透,葫芦丝这种民族乐器也被引入课堂乐器的演奏教学。同学们拿到这些乐器就会吹一吹,敲一敲,乐器发出的新奇声音使他们对乐器充满好奇,同时也渴望能掌握这门乐器,这时,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很强,希望能够用它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教师精心完美的示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也至关重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中进入角色,把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信心,迈入器乐学习的大门。

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技能训练是一个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如何使学生将盲目对乐器演奏的新鲜感转变为持久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呢?除了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如小小演奏会,采用多种形式演奏,增强学生对乐器的热爱,也增强学生学习器乐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及合奏中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不间断的技能练习,体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同时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和毅力。

四、器乐学习可以增强大脑的发展

科学实践证明,演奏乐器有助于右脑的发育,有利于智力开发,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乐器技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手指的触摸动作来完成的,同时也离不开手、足、眼、口、脑等多种器官的协调活动,激发了大脑的整体协调能力,使其更加机智敏捷。目前普遍注重左脑的逻辑思维推理的发展,而忽视右脑的发展。美国脑科学家对爱因斯坦的脑细胞组织进行了切片观察,发现其“棘突触”比普通人多,这与他从小弹钢琴、拉小提琴有关,这些音乐活动发展了爱因斯坦的音乐脑,即右脑,从而给他创造了最佳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灵感,使他勇于创新并取得伟大成就。因此,新世纪呼唤“全脑教育”,呼唤创新人才。

五、像歌唱一样去演奏,让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之美

器乐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器乐来表演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我们只是通过器乐这种介物来表达和体验音乐,所以,在演奏乐曲时必须理解乐曲,运用自己的想象深入体会作品的感情,经过自己的二度创作,与作品产生一致的感情共鸣,把它用乐器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在理解音乐形象,感受乐声之美中,增强了审美能力,陶冶了情操。反过来,这些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的积累又对学生在演奏中技能技巧的完善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作用。

总之,器乐教学是很好的艺术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音乐知识、技能,在器乐演奏中表现音乐,不断获得表现音乐的兴趣,接受美的滋润与熏陶,必将更快地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器乐教学初探 篇7

一、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 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因此, 对音乐教育来说,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事实上, 长期以来, 我们的音乐教师被识谱教学所困扰, 很多学生也因此挫伤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学生总是喜欢用听唱的方法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用旋律乐器示奏乐曲的旋律部分, 节奏乐器击拍节奏, 使学生对旋律的音准达到初步掌握, 然后让学生边演奏、边视唱乐谱。器乐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读谱视唱能力, 让枯燥的识谱变得生动起来,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进音乐素质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了学习音乐的重要动力, 甚至是唯一动力。学生没有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课程就形同虚设, 没有兴趣作基础, 音乐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 音乐兴趣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中小学器乐教学中主要是各种打击乐器、竖笛、口风琴、口琴、电子琴, 随着民族音乐的渗透, 葫芦丝这种民族乐器也被引入课堂乐器的演奏教学。同学们拿到这些乐器就会吹一吹, 敲一敲, 乐器发出的新奇声音使他们对乐器充满好奇, 同时也渴望能掌握这门乐器, 这时, 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很强, 希望能够用它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教师精心完美的示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也至关重要, 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中进入角色, 把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养成良好的习惯, 树立信心, 迈入器乐学习的大门。

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技能训练是一个枯燥无味的学习过程, 如何使学生将盲目对乐器演奏的新鲜感转变为持久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呢?除了在教学中注意教学的趣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 互相交流的平台, 如小小演奏会, 采用多种形式演奏, 增强学生对乐器的热爱, 也增强学生学习器乐的自信心和勇气, 以及合奏中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不间断的技能练习, 体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同时也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和毅力。

四、器乐学习可以增强大脑的发展

科学实践证明, 演奏乐器有助于右脑的发育, 有利于智力开发,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乐器技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手指的触摸动作来完成的, 同时也离不开手、足、眼、口、脑等多种器官的协调活动, 激发了大脑的整体协调能力, 使其更加机智敏捷。目前普遍注重左脑的逻辑思维推理的发展, 而忽视右脑的发展。美国脑科学家对爱因斯坦的脑细胞组织进行了切片观察, 发现其“棘突触”比普通人多, 这与他从小弹钢琴、拉小提琴有关, 这些音乐活动发展了爱因斯坦的音乐脑, 即右脑, 从而给他创造了最佳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灵感, 使他勇于创新并取得伟大成就。因此, 新世纪呼唤“全脑教育”, 呼唤创新人才。

五、像歌唱一样去演奏, 让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之美

器乐教学的本质是通过器乐来表演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 而不是乐器。我们只是通过器乐这种介物来表达和体验音乐, 所以, 在演奏乐曲时必须理解乐曲, 运用自己的想象深入体会作品的感情, 经过自己的二度创作, 与作品产生一致的感情共鸣, 把它用乐器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在理解音乐形象, 感受乐声之美中, 增强了审美能力, 陶冶了情操。反过来, 这些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的积累又对学生在演奏中技能技巧的完善和音乐表现能力的提高起着极大的作用。

浅谈器乐教学 篇8

一、将打击乐器带进课堂, 增强学生自信心

每一节音乐课都离不开学唱和欣赏两种形式, 但是对于那些所谓“五音不全”的学生来说音乐课简直就是他们的负担, 因为他们害怕在同学面前范唱, 害怕同学讥笑自己。于是, 我把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带进课堂, 像响板、三角铁、碰钟、铃鼓等, 这些乐器非常简单, 我只教一两遍学生就会操作, 这样他们就会认为自己虽然唱歌不行但却会一样乐器, 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无形当中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把口琴带进课堂, 提高学生的视谱能力

口琴这种乐器学习起来并不是很难, 吹的时候要注意吹气和吸气的交替运行。让学生用口琴吹当堂学习的歌曲, 这样学生间接地练习了识谱能力。假如让直接让学生视谱练习的话,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事情, 而让学生吹口琴识谱学生会感到很有动力, 好像谁先会吹谁就是英雄一样, 这样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是郭峰的一首名曲, 有很多学生都会唱, 在简单地分析歌曲之后, 就让学生拿出口琴吹奏这首歌, 看看谁能有感情地吹, 并且展示给同学们。听着熟悉的乐曲, 学生们也就不觉得枯燥无聊了, 甚至以前那些“捣蛋鬼”也跟着认真练习起来,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也有闪光点。见此情况我马上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肯定, 刚开始他们还感到难为情,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五音不全那一类的人, 渐渐地, 他们变了, 在器乐教学中认真勤奋了, 我知道他们找到了自信。

三、组织器乐兴趣小组, 进一步展示学生的特长

向学生开设第二课堂,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 如二胡、小提琴、笛子、扬琴等各种乐器。在进行一些小的练习曲之后, 我让学生共同练习一首曲子———《瑶族舞曲》, 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乐谱, 让学生注意哪个环节是该自己演奏的, 哪个环节是应该空拍的, 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在进行多次训练之后让学生一块合奏, 刚开始学生对于副部主题的音乐有一些不明确, 听不清主题音乐, 之后让学生多次合奏, 这样多练习会起到很明显的效果。在这个环节当中我教学生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 使整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还让他们知道, 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 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这样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四、放下架子, 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我在教学生演奏乐器的时候会走到学生当中, 主动坐在他们的身旁, 手把手教他们演奏每一种乐器, 让学生懂得师生交流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 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 而且正是性格形成的阶段, 如果教师的方法不得当, 很有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有的学生生性腼腆、内向, 可以安排他们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中来。

我把乐器引进课堂以后, 发现学生不但音乐素质提高了, 而且都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道理。器乐教学还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 使我们成为了真正的朋友, 我会把器乐教学继续延伸,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摘要:音乐是人类获得美的重要途径, 但是, 作为音乐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乐器演奏, 始终是整个音乐教学链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学生很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 把乐器引进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不仅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器乐教学之我见 篇9

一、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

中国孩子有的具有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往往却不敢大胆地表现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却能够大方地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我们的孩子缺乏的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意识。

在我所在的学校,以往每逢文艺表演几乎总是那些熟面孔,有些孩子几年来很难登台表演节目。学生乐队成立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表演的机会。虽然有的学生只是简单地打击乐器伴奏,可他们还是表演得非常带劲。从他们快乐的表情中,我看到了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正是小小的乐器,让他们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他们的感受乐曲、创作乐曲和表现乐曲的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使得他们的表演得心应手。器乐的演奏让孩子们找回了自信,充分展现了自我的表现能力,让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二、和孩子们平等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器乐合奏的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一首曲子的意境和表现手法对于每个聆听者来说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怎样在演奏的时候协调这种关系呢?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正处于性格形成的阶段,如果教师的方法不得当,就很有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起到相反的作用。于是,我平时就很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发现他们的性格都不相同:有的生性腼腆、内向,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的眼神和不经意的动作甚至是说话的语气都是很好的鼓励,能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欣赏;有的活泼、外露,我就根据他们这种性格特征,安排他们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起到“引路”的作用,引导大家参与到讨论中来,找到最佳的表现方式;有的孩子似乎天不怕地不怕;有的却胆子很小……通过仔细的观察,了解了孩子们的性格,我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去指导、鼓励和帮助他们,和他们沟通,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但在课堂上我们是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以外我们不知不觉也成为了朋友。于是,以前的“捣蛋鬼”不见了,大家都处在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里,音乐课真正让所有的孩子都“乐”起来了。

三、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

首先,我根据教材的要求,请孩子们自己选择吹奏乐器,然后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加入了许多打击乐器,比如用口琴演奏时,吹竖笛的学生就用打击乐伴奏;竖笛演奏时,吹口琴的学生也为他们伴奏。在充分尊重他们选择的前提下,孩子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觉到了师生的平等和尊重,学习起来也就特别卖力。

其实不论是口琴还是竖笛,学习起来都不是很难,关键是指法的熟悉过程,要多吹多练习。可是孩子们的耐心是有限的,怎么才能让他们在枯燥的练习中找到乐趣呢?在简单的练习曲后,我就选了两首孩子们喜欢的歌曲《粉刷匠》、《小红帽》让他们吹奏,听着熟悉的乐曲,孩子们也不觉得枯燥无聊了,反而有种成功感,甚至那些以前的“捣蛋鬼”也放下了小动作,跟着认真练习起来。见此情况,我马上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肯定和鼓励。刚开始,他们还感到难为情,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划归为没有音乐细胞、不受音乐老师喜欢的一类。可是渐渐的,他们转变了,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得谦逊了、配合了,在器乐学习中更是认真勤奋了,当我时不时请他们来表演时,他们的表现更是让我、让全班同学吃惊,他们居然比那些公认为有音乐细胞的学生还演奏得好,这不能不说是器乐课给了他们发现自己才能、表现自己水平的机会,让他们在吹奏活动中找到了自信。我还让他们在乐队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和重要性,让他们感受到参与的乐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器乐的学习和演奏,使他们得到了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树立了信心,使他们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不是终日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了自信心的支持,我们的孩子才能勇敢地面对以后的挑战。

四、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生活中,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包括教育他们懂得如何协调自己和他人,使得整体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是非常必要的。我通过器乐吹奏的过程让他们知道,若要使乐曲演奏的秩序不被打乱,每个成员的表现欲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学会考虑怎么做才能使团队的努力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分别练习好了的情况下,进行集体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分工合作的方式。一些表现欲较强的孩子,他们不愿意“默默无闻”地“埋没”在乐队里,时常在合奏时发出各种怪声,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引起哄堂大笑,他们就有了满足感。我把他们合奏的曲子悄悄录了下来,当我重新放出了他们的“杰作”时,他们都笑不出来了。于是,我对那几个孩子说:“我知道你们并不是想破坏我们大家的成果,只是在演奏中听不清自己吹奏的声音,才这样做的,是吗?”得到他们肯定的答复后,我又说:“这样的音乐你们觉得它优美吗?如果不优美,你们有信心创作出更加动听的旋律吗?”他们都兴奋起来,表示要团结协作,共同创作出优美动听的音乐。当他们再次听到录音机里自己演奏的曲子时,每个人的表现欲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满足的、自豪的。

孩子们从小学到的知识和养成的习惯,都会渗透到他们的性格中去,长大后会带入社会。一个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集体操作,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和工作中会遇到许多的麻烦,产生很多的困难并且无所适从。

课堂器乐教学点滴体会 篇10

不仅如此,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课堂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学生的音乐素质等方面, 均起到了积极显著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

学生对学习器乐有一种神秘感, 进到音乐室, 对钢琴等各种乐器喜欢摸摸看看, 充满好奇。课堂上, 能够亲身体验用乐器来学习, 使他们内心充满新奇、欢乐, 充满成就感。正是在这种新鲜感和好奇心的驱使下, 学生能认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不知不觉沉醉在音乐艺术氛围中, 在轻松愉悦“玩”乐器的过程中掌握各种音乐基本技能, 自然而然地接受艺术的熏陶, 这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及参与意识。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通常包括唱歌、演奏、欣赏、识读乐谱、创作等几个方面。一堂课, 教学内容充实, 教学手段灵活多变, 环环相扣, 能吸引学生,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反之, 教学手段单一, 内容匮乏, 学生则易思想涣散, 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作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教师应合理利用和支配这一积极的教学手段, 通过吹奏与欣赏、演奏和歌唱等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获得不同音响效果的体验, 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三、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在合唱教学中, 声音的协调与统一、声部间的配合, 是教学中常见的难点, 学生声部“打架”一直是教学中一个比较难“啃”的“骨头”。在教学中我尝试过不少方法, 但效果不十分理想, 一堂课下来收效甚微。一堂课时间毕竟有限, 如果老在一个地方反复纠错, 学生不仅烦躁, 注意力容易分散, 而且也会因自信心受挫而影响教学效果。乐器有着固定音高, 在教学实践中, 学生能吹奏多声部作品一点也不足为奇, 可以把合奏的方法在合唱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迁移。在合唱教学中, 让学生把自己熟练吹奏的旋律轻声唱几遍, 再把合奏中的感觉移到合唱中去。实践证明, 运用合奏—合唱迁移的教学方法, 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 学生的合唱能力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1.音准能力的提高。与没有任何器乐基础的学生相比, 学习过器乐的学生, 他们对音高的概念相对比较清楚, 一般试唱不用费太大劲, 基本可以自如地唱下来。因此可以这么说, 器乐进课堂是训练学生听觉的最好办法之一。

2.演唱技能的提高。器乐的演奏训练使学生的听觉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势必会在他们的脑海里建立起较好的固定音高概念, 这就为演唱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基础。此外, 教学中, 我们不时会遇到一些对音高概念模糊、唱歌易“跑调”的学生, 有时, 一首歌常常给唱得面目全非。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奏训练后, 我发现, 这些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演唱技能方面确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合作意识

器乐进课堂除了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 掌握吹奏技巧外, 坚持不懈的吹奏练习也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这种意志的磨炼和自信心的增强, 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自信。课堂教学中, 我非常重视对音乐骨干的培养, 注重以点带面。我的做法是选出吹奏成绩优秀的学生, 委任他们为小老师, 鼓励他们主动与暂时落后的学生结对子, 学生和学生在一起互相切磋, 平等交流, 可以消除后进生的心理压力, 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他们融入集体的精神。

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器乐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 学生们在演奏技能逐日提高的基础上,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编, 从而使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由于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许多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课后更是爱不释手, 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乐曲, 在一起互相竞奏, 互相交流, 互相切磋, 其乐融融, 既增长了技艺, 又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 使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诚然, 器乐教学的意义不仅限于此。器乐教学堪称音乐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让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 使之为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整体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启珩.素质教育初探器乐实验先行[J].中国音乐教育, 1994 (6) .

课堂器乐教学点滴体会 篇11

不仅如此,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学生的音乐素质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显著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

学生对学习器乐有一种神秘感,进到音乐室,对钢琴等各种乐器喜欢摸摸看看,充满好奇。课堂上,能够亲身体验用乐器来学习,使他们内心充满新奇、欢乐,充满成就感。正是在这种新鲜感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能认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不知不觉沉醉在音乐艺术氛围中,在轻松愉悦“玩”乐器的过程中掌握各种音乐基本技能,自然而然地接受艺术的熏陶,这大大增强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及参与意识。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音乐课堂教学内容,通常包括唱歌、演奏、欣赏、识读乐谱、创作等几个方面。一堂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环环相扣,能吸引学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反之,教学手段单一,内容匮乏,学生则易思想涣散,课堂效果可想而知。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器乐教学应与唱歌、鉴赏、创作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教师应合理利用和支配这一积极的教学手段,通过吹奏与欣赏、演奏和歌唱等相结合的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不同音响效果的体验,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三、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在合唱教学中,声音的协调与统一、声部间的配合,是教学中常见的难点,学生声部“打架”一直是教学中一个比较难“啃”的“骨头”。在教学中我尝试过不少方法,但效果不十分理想,一堂课下来收效甚微。一堂课时间毕竟有限,如果老在一个地方反复纠错,学生不仅烦躁,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也会因自信心受挫而影响教学效果。乐器有着固定音高,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能吹奏多声部作品一点也不足为奇,可以把合奏的方法在合唱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迁移。在合唱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熟练吹奏的旋律轻声唱几遍,再把合奏中的感觉移到合唱中去。实践证明,运用合奏—合唱迁移的教学方法,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学生的合唱能力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

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1.音准能力的提高。与没有任何器乐基础的学生相比,学习过器乐的学生,他们对音高的概念相对比较清楚,一般试唱不用费太大劲,基本可以自如地唱下来。因此可以这么说,器乐进课堂是训练学生听觉的最好办法之一。

2.演唱技能的提高。器乐的演奏训练使学生的听觉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势必会在他们的脑海里建立起较好的固定音高概念,这就为演唱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基础。此外,教学中,我们不时会遇到一些对音高概念模糊、唱歌易“跑调”的学生,有时,一首歌常常给唱得面目全非。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奏训练后,我发现,这些学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器乐教学在提高学生演唱技能方面确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合作意识

器乐进课堂除了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掌握吹奏技巧外,坚持不懈的吹奏练习也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格。这种意志的磨炼和自信心的增强,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自信。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音乐骨干的培养,注重以点带面。我的做法是选出吹奏成绩优秀的学生,委任他们为小老师,鼓励他们主动与暂时落后的学生结对子,学生和学生在一起互相切磋,平等交流,可以消除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融入集体的精神。

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器乐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学生们在演奏技能逐日提高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编,从而使创新能力得以提高。由于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更是爱不释手,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乐曲,在一起互相竞奏,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其乐融融,既增长了技艺,又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使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诚然,器乐教学的意义不仅限于此。器乐教学堪称音乐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使之为有效提高音乐课教学整体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启珩.素质教育初探 器乐实验先行[J].中国音乐教育,1994(6).

[2]章辛,张向东.器乐教学实验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音乐教育,1994(6).

让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 篇12

一、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 认识器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讲究先学理论, 而后进行实践, 学生若希望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对器乐有所接触, 则首先需要达到较高的器乐理论学习水平, 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与器乐有所接触, 虽然该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但该教育模式不够灵活, 在此教育模式下会使更多的学生丧失音乐学习的兴趣, 进而造成音乐人才的埋没与流失。为提高对音乐人才与学生音乐水平的培养, 应将器乐教学引入音乐教学课堂中,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器乐教学不仅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水平方面具有较为良好的作用, 同时在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 是学生学习阶段不可替代的学习科目。教师应当建立以器乐教学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模式, 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让器乐教学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器乐具有鲜明的艺术性、情感性和技巧性

音乐本身即是一门艺术, 所以在器乐的起始阶段, 便具备了较强的艺术性, 进而使学生愿意对器乐知识的学习进行主动接触。在情感方面, 存在诸多的音乐种类, 在这些音乐种类中, 抒发情感的音乐占有较大比重, 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器乐教学在情感性方面, 自然容易被学生接受。器乐教学对技巧性要求较高, 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技能, 同时要能够对器乐进行熟练操作, 使学生能够对器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

(三) 器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

器乐教学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发挥自身的音乐才能与优势, 也可让学生学到之前所从未接触过的音乐知识。学生对器乐教学知识的吸收, 不应仅局限于被动学习阶段, 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提出自己对器乐学习的见解, 提高学生对器乐学习的辨识度, 改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曲解与误区, 将器乐教学打造成为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主要方式。

二、器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抓好教师技术水平, 抓好起始课, 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

首先, 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器乐演奏能力, 能够使学生陶醉其中、享受其中, 进而为下一步的器乐教学奠定基础。而后, 教师应对学生在器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并进行逐一解决, 从根本上保障教学质量, 将起始课作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 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器乐知识。在教学方面, 应避免盲从与冒进, 要做到循序渐进, 步步为营, 让学生能够对近期所学的知识进行良好的归纳与总结, 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后, 便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去接触、去学习, 该方式改变了原始教师强行灌注教学知识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 有效地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吸纳与学习阶段的全面发展。

(二) 选择适合课堂教学的乐器

器乐教学对乐器的选择要求较高, 要根据教学环境的需要选择适宜的乐器。教学乐器的选择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教学计划的制定, 在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后, 可根据现有的教学计划选择乐器, 进而使器乐教学环环相扣。第二阶段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乐器进行筛选,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 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三、要有计划地开展器乐演奏的课内、课外实践活动, 使器乐教学的内容得到巩固和提高

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校内或校外的各种艺术活动, 发挥自己的特长, 这样做, 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把学习器乐的直接兴趣逐步转化为间接兴趣, 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艺术气氛。推普器乐教学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点, 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 应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研究。器乐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辅助音乐教学, 培养学生艺术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培养音乐家, 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开展器乐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从而为课堂音乐艺术形象的塑造增添更亮丽的光环。给人以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目前, 大部分的学生对于音乐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导致相关的硬件设施投入较少, 器乐数量严重缺乏, 使音乐课程教育失去了其基本的存在意义, 所以在后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 应提高器乐教学的实践水平, 将器乐教学有效地融入音乐的教学环境中, 从而为学生打造积极向上的音乐教学环境,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多方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永慧.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A].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二卷[C], 2007.

上一篇:胃肠安丸下一篇:基础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