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

2024-12-11

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精选12篇)

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 篇1

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 在户外, 幼儿会自然地玩, 自然地成长, 自然地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然而当今家庭育儿存在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 加上多数家庭住在新村高楼, 独门独户, 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 普遍缺乏锻炼。而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 户外活动常常流于形式, 或停留在计划上, 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因此, 我在户外活动场地的创设、玩具的配备、户外活动空间的利用、户外活动的教育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具体如下:

一、创造和谐的户外活动环境, 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求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利用, 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户外场地的整体布局上, 充分考虑一切因素, 在围墙上画上了幼儿喜爱的图画, 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二、与幼儿共同制作玩具, 丰富幼儿的户外活动材料

玩具、材料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 幼儿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蒙台梭利认为, 儿童的内在潜质, 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 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 玩具、材料, 是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搜集材料, 一物多用。

家庭中有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 如:各种各样的包装纸箱, 可乐瓶、薯片罐、易拉罐、冰淇淋盒、雪碧瓶、酸奶瓶、各种碎布, 海绵、蛋糕盒、挂历纸、报纸等, 在没有动员家庭搜集时, 这些东西是真正的废品。在幼儿园的积极发动下, 这些废旧材料被搜集分类装进了各个纸盒纸箱里, 教师先根据材料制作出一件玩具, 然后引导幼儿一物多用。

2. 尝试制作, 一物多变。

搜集的材料愈丰富, 教师和幼儿创造的天地愈广阔, 据不完全统计全园利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玩具达数百件, 制作的玩具从简单到复杂, 从粗糙到精细, 一次比一次丰富, 一次比一次有创新。如在我园本次的“冬季运动会”上, 我们小班级部运用废旧报纸及彩色海报制成了蚂蚁爱吃的糖果;在“袋鼠跳”比赛中, 我们将废旧窗帘制成的袋子, 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乐趣。

3. 投入户外, 一物多玩。

为了让幼儿品尝成功的喜悦, 享受创造的快乐, 每一种玩具制作成功后, 我们都先不急于到户外玩, 而是首先请幼儿想象这种玩具怎么玩, 它可以代替什么玩具, 然后放手让幼儿探索玩法。在幼儿探究时, 教师要仔细观察, 对好的玩法给予及时肯定, 让幼儿在练习之间互相观赏, 互相评价, 互相启发, 互相享乐, 让幼儿每天都在新的刺激、新的挑战中尽情享受, 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合理投放活动器械, 有组织地进行开放户外活动

为了贯彻“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理念, 我让幼儿参与玩具、材料的投放。通过与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摆放, 幼儿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同, 也更加爱护。同时各班教师还鼓励幼儿到各活动场地寻找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同伴, 通过探索一物多玩, 挖掘材料的潜质, 促进幼儿间、幼儿与材料间的互动, 增加每位幼儿获得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体验到交往的乐趣, 使多数幼儿更乐于交往、合作、思考、创新, 从面大大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加强户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户外活动能够让幼儿真正放松, 充分表现自我, 但在户外活动中, 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目标意识, 以及足够的指导能力。

1. 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如幼儿玩捉住“大灰狼”的游戏时, 首先帮助幼儿分好角色, 给幼儿讲明“大灰狼”要轮流当, 只有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当“大灰狼”被人追的狼狈相, 才能使他们真正明白“大灰狼”是小朋友扮演的, 是假的, 所以捉到“大灰狼”时要小心, 不要真的去抓伤小朋友。这样既能让幼儿开心地游戏, 又能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2. 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

有的幼儿, 特别是淘气的幼儿要么四处跑, 要么常常去干扰别的小朋友活动, 甚至使别人的活动无法进行。遇到这样的情况,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机会请他们当“小警察”, 帮助老师来监督其他小朋友的游戏, 从而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而且便于教师管理, 保证每一名幼儿安全, 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幼儿的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 促使活动顺利进行。

3. 促进积极互动与交往。

有些时候, 幼儿不愿意与别人合作交往。但当幼儿在户外活动时, 却常常主动寻找伙伴, 幼儿在操作、摆弄、移动新的活动材料遇到困难或当别的同伴需要提供帮助时, 同伴彼此间配合参与, 互相观察、模仿、沟通交往经验, 分享情感, 户外活动为幼儿间的各种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总之, 户外体育活动, 不但对幼儿身体有促进作用, 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价值。教师应做个有心人, 使孩子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来, 充分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的优势, 让孩子积极主动地活动, 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 篇2

(2014-10-25 22:32:53)转载▼ 标签:

幼儿

游戏活动

户外

幼儿园

游戏是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主要途径,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幼儿最喜爱的一项基本活动。户外游戏活动更是深受幼儿喜爱,也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

一、户外游戏活动——熟悉又陌生

户外游戏指的是在建筑物的室外范围内(包括走廊)进行的游戏活动,户外游戏拥有广阔、新鲜、刺激的游戏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内容。不仅可以使幼儿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使幼儿四肢的肌肉得到适宜的锻炼,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灵活度。并且在户外,幼儿可以接触到阳光、空气、水、风等,有利于增强幼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有关户外游戏活动的规定:

《幼儿园教育规程》: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 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三小时, 高寒、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增强体质, 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思考:目前户外游戏活动存在哪些问题?)

二、目前户外游戏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

场地不足,活动时间、活动量无保障。

缺乏活动器材,活动形式过于单一;或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过分注重安全, 限制幼儿自由。人员不够、天气不好、家长不让等等都会成为妨碍户外游戏活动的理由和障碍。

放任自流,缺少适宜的引导与支持,教师的观察和指导不到位,缺乏目的性,成为“集体性的放风活动”。

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存在随意性。

三、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认为:

户外游戏活动往往仅仅被人们看作是“身体的活动”, 事实上, 户外游戏活动包含着两种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的学习过程, 即“学习运动”,“通过运动学习”

学习运动——指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能促进其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素质, 学会运动的基本技能, 发展运动能力。运动促进心肺系统、运动系统的发育与技能的完善,促进基本动作和体能的发展。

通过运动学习强调的是通过户外游戏活动发展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1.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2.刺激大脑,想办法探索。3.提高幼儿的合作和交往能力。4.培养幼儿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5.丰 富的体验感受。

四、《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

(一)《指南》健康领域目标 子领域: 身心状况:

目标:

1、具有健康的体态

2、情绪安定愉快

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动作发展:

目标:

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

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指对天气变化的适应;日常乘坐交通工具的适应性;对新环境的适应性。

动作发展:平衡、动作协调、灵敏、力量、耐力——最基本的身体素质 《指南》从幼儿身体素质的角度确立幼儿在大肌肉动作方面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出国家对于增强幼儿体质的高度重视。

(二)户外游戏环境设计

户外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室内环境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是幼儿园教育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带着童心童趣创设有结构的安全有趣的户外游戏场地 1.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游戏化

儿童化、教育化、游戏化是幼儿园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所以,户外游戏环境规划一定要根据3~6岁幼儿的特点和需要设计,既让环境充满童趣,有童话般的感觉,又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幼儿各种游戏活动如钻、爬、跑、跳等的需要,充分挖掘现有空间条件,让幼儿充分享受户外游戏的乐趣。2.有适合各个年龄段幼儿需要和发展水平的活动空间

户外游戏场地设计要充分考虑全园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比如小班幼儿,肢体动作发育尚不完善,容易摔跤,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个专门的半开放的软游戏区,铺设软垫、塑胶地面或人造草坪,幼儿既可以跑跑跳跳,也可以爬爬、坐坐,适当投放一些小型玩具如皮球、沙包、小汽车等。如此一来,教师也可以放心让幼儿去户外游戏。

地面的设计应该软硬都有。除了前面谈到的为小班幼儿设计的软游戏区外,滑梯、秋千等处的地面也应该软化处理,避免幼儿落地时受到伤害;树林、山坡、草坪等应该尽可能保留其土质地面,便于动植物的生长,可以在连接处的路面进行硬化处理;另外,幼儿园还应该专门为幼儿设计车道等硬化地面,还要有沙池、水池等游戏场地。

户外游戏场地以开放性空间设计为主,也可以设计部分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以利于幼儿的自由活动或交往活动,如游戏小屋、小迷宫、小城堡等。3.有适合四季游戏活动的空间设计

户外游戏环境规划一定要根据季节交替,考虑户外游戏需要,如果有条件,新建幼儿园可以设计绿色长廊,栽种紫藤、葡萄等藤蔓类植物,并架设秋千一类玩具;在沙池、水池、大型玩具旁栽种高大、枝叶茂密的乔木;提供山洞、小城堡、游戏小屋一类充满神秘感的设施。

4.事先考虑空间密度和地面表层、下水道及场地相互关系等问题 户外活动面积不足的幼儿园,可以通过轮流、交替(错时分区)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开辟楼顶活动空间、立体地利用户外空间等方法使其得到改善。绿化场地要避开下水道等管道,戏水池、游泳池、喷泉、鱼池要方便接入水龙头。室内游戏场地与户外游戏场地可以用长廊相连接,户外每一个游戏区域之间有多个通道;避免游戏区域相互之间的干扰或者存留安全隐患,如车道应该是一个半封闭的区域,不能与秋千、滑梯等玩具区混在一起。(三)户外游戏环境的构成 1.大中型运动器械区

主要是指攀登架、滑梯(大型组合玩具)和秋千、跷跷板、转椅(中型玩具)等,这是户外游戏场的主要设备,能够为幼儿练习各种基本动作提供机会,促进大肌肉动作的发展。(5—10件)器械选择应有利于发展各动作(钻爬、攀登、旋转、支撑、悬吊等等)

攀登架——高度有不同水平变化

秋千、转椅——刺激前庭器官发育,促进感觉统合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脚踏石、梅花桩——促进平衡能力发展。2.集体运动场地

在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都有全园一起做操的习惯,还有上体育课的传统,所以,幼儿园还需要有一块较宽敞的、平坦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上可以开展集体游戏,可以开辟车道,可以独立出小班的软游戏区。这样的游戏场地面经济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可以全部软化,铺设塑胶地面或人造草坪,也可以有部分自然草坪。在集体运动场地上摆放可移动器材: 一类是能够发挥特定功能的器材:如平衡木、梯子、跳袋等等。

一类是能够做各种组合变化的非结构性材料:如球、圈、绳、棒、箱子、板条、轮胎以及风车、沙包、飞碟等(灵活使用、功能性强),所以最好在四周为每个班设计一个玩具储藏室。场地的四周最好栽种高大的乔木,保证夏季提供绿荫。3.攀爬区

小孩子都喜欢攀爬,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所以应该尽可能为幼儿设计1—3个攀爬区。比如可以在墙面设计横向攀岩,在绿色长廊设计软索爬梯,在草坪上设计轮胎爬墙、软索爬墙等。若幼儿园户外空间充足,可以设计一个小树林,栽种各种树木,包括果木、花木等,在小树林里吊挂秋千、摇椅等设施,保留树林的土质地面。4.草坪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设计开阔大面积的草坪,不是观赏草坪,应该允许幼儿上去滚爬戏耍;没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铺设带状草坪,或者在裸露土壤的地面铺设草坪,作为软化地面的手段。5.种植区和养殖区

幼儿园可以为每个班的幼儿开辟一块种植区和养殖区,距离自己的班级较近,并有班级标牌,由幼儿自己管理,而不是交给门卫或教师管理;没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应该利用现有场地、哪怕利用盆盆罐罐进行种植养殖活动也行,幼儿可以观察和体验播种、栽培、施肥、浇水收获等等过程。这是幼儿的探索活动,也是幼儿的游戏活动,是每个幼儿童年的乐趣所在。6.玩沙区

沙子有趣的物理特性使它成为一种多变化的、令人着迷的操作材料。因为沙子富有变化,所以可以天天玩,年年玩。幼儿园应该根据人数的多少设计几个不同规格的沙池,边缘可以用轮胎进行软化处理,轮胎还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个走平衡的好场所。沙池四周最好有高大的树木,夏季提供树荫。7.玩水区

玩水区可以和玩沙区相邻。条件较好的幼儿园可以设计游泳池、喷泉、鱼池等不同的玩水区;条件一般的幼儿园可以设计简单的长条形玩水池,紧邻玩沙区,既可以为沙池供水,也方便幼儿玩沙后洗手。8.投掷区

投掷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臂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所以,幼儿园可以在户外设计一个投掷区,如果空间不足,投掷区可以借用门廊、墙面、树林、长廊等地,不单独占用空间。9.涂涂画画区

户外涂涂画画,不同于室内桌面上的绘画活动,对于小孩子更有吸引力。幼儿园可以利用户外墙面为幼儿设计一面涂鸦墙,可以用水彩笔涂画、可以是粉笔涂画、也可以是毛笔或其他大刷子等工具和材料的涂画。墙面当然必须是可以擦掉、重复使用的。10.游戏小屋 幼儿园可以在户外设计一座童话式小城堡或小木屋,也可以利用农作物的秸秆或草席、稻草之类自然材料设计一座自然风貌的小屋,也可以简单地利用帐篷为幼儿设计几个悄悄话小屋,这些都会让幼儿在户外游戏时充满趣味,并增加幼儿社会性交往的机会。

(四)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投放适宜其发展的不同材料。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供幼儿选择;也可以循序渐进地投放材料,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难度,让幼儿的能力逐步得以提高。一定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

第二,提供充足的低结构材料,幼儿可以自由摆放、组合,并能够探索出多种玩法的材料。低结构游戏材料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动手操作等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如沟通、交流、合作等)。

特别强调幼儿园应配备:

——摆动类、旋转类、攀登类、爬行类的运动器材

——并让幼儿都能有机会去活动

第三, 室内外游戏材料结合使用。将室内材料带到户外使用

(五)开展丰富多样适合于幼儿的游戏活动

以幼儿身体素质为切入点,考虑选择适宜的活动,激发幼儿兴趣,积累幼儿运动经验。

注意:

——不能只顾兴趣忽视动作要领的指导

——不能只顾动作练习忽视能力 一些运动活动的要求

1、一周体育活动保证体育课、体育游戏、器械活动、大型玩具、散步等多种类型体育活动的开展。

2、保证开展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各种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活动。

3、科学组织幼儿运动活动,掌握幼儿的运动量、时间、强度和密度,循序渐进,注意动静交替,确保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安全。

科学化的实质问题就是如何安排适宜的运动量,使其符合幼儿机体的运动负荷 运动量是指幼儿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量(数量、时间、强度、密度)

幼儿园教师常采用的方法是运动密度测量法和观察法。

运动密度= 幼儿实际参加活动的时间之和 ×100%

活动的总时间

(六)户外游戏活动的指导要点

华爱华(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主任、游戏专委会主任)认为:保证充分游戏时间,就保证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就是给予幼儿自发探索自主学习的好机会。

1、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雨雪天、雾霾天在室内活动。

2、合理利用户外体育活动场地,保证幼儿足够的、安全的活动空间。提供丰富多样的运动器械(因地制宜,有效利用)

3、根据本园的师资条件和场地、器械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地理环境;自制运动活动材料、利用现有自然物和无毒废旧物,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丰富的户外活动。

4、建立适宜的运动活动常规

蒙特梭利“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规则隐含在环境中。让幼儿自己通过讨论来制定规则,学会自我管理。

5、注意安全和运动卫生

场地、器材的检修(定期大检修,随时有专人维护)

教师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满足幼儿好奇心,容许并鼓励幼儿适当的冒险性游戏行为;避免进行专门力量及耐力训练,可结合日常活动进行;运动前的充分热身,活动后的放松(呼吸、心率)、擦汗,活动量的循序渐进。

教师在户外游戏中的角色: A 游戏活动的组织者

游戏内容的选择 选取既适合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又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既具趣味性又能体现锻炼的实效性,使幼儿在有情节有趣味多样化的活动中得到身体上的锻炼。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根据天气情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动静交替原则,有时也在户外穿插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小的游戏,如音乐游戏、智力游戏等。科学的游戏活动,能提高孩子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除了提供幼儿园购置的一些体育器械外,还可以和家长创造性地制作可供幼儿进行各种动作练习的用废旧材料制成的玩具,如:零布头缝制的沙袋;毛线编织成的软飞盘、流星球;旧报纸卷的纸棒、揉成的纸球;塑料绳制作的毽子、编织的编网抛球;雪碧瓶做成的保龄球、拉上松紧带就成了跨栏等。经常变换这些材料,可以保证幼儿参与的兴趣,选择游戏材料时,要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对于多数幼儿都喜欢的材料,教师在投放的数量上要适当的多一些,增强幼儿活动的兴趣。

规则的制定 幼儿在进行各种活动中都应有一个遵守的规则,在户外游戏活动规则尤为重要,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户外活动时,应讲明游戏与活动的规则,这样既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又能充分保证在有序的环境下充分活动,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游戏规则应根据需要合理制订、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运用。B 幼儿的引导者

在游戏中关注个体差异,做孩子的引导者。教师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透过孩子的行动去把握孩子内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独特的感受方式,面对不同的幼儿老师要给予不同的支持:胆小的孩子面对一个新的、又想去玩的区域犹豫不决时,教师要从情感上让孩子体验到接纳与安全,首先要主动向他问好,并告诉他玩法,同时指导他玩一玩,如果玩起来有一定难度,要降低活动难度,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孩子得到第一次活动就成功的乐趣;对于一些大胆,动作发展良好的孩子,教师指导其探索游戏活动、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使幼儿的活动创意及身体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好动的、不停选择大运动量活动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指导他坐一坐,或玩一些安静或运动量小的游戏,以保证这类孩子的活动和合理适中安全性。通过观察,教师在了解每个孩子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选择,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孩子,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C 幼儿游戏的伙伴

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成为游戏活动的参与者,和幼儿一起开心的游戏,有了老师的参与,幼儿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而且还可以拉近师幼的距离。D 看护者 安全第一是对学前教育工作中各项具体活动的普遍要求。在给孩子更多自由的同时,还要特别强调安全教育。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要尽可能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活动前老师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四处巡回走动,及时纠正幼儿危险动作,聆听幼儿交谈、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必要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活动前后为幼儿减加衣服。例如男孩子经常会结伴用拳脚相对打起来,这很容易造成其他幼儿受伤,我们必须及时制止,同时也应注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加入到同伴们的游戏中。

我们开展户外游戏活动的主导思想是:

1、幼儿觉得好玩、想玩、敢玩、喜欢玩,让幼儿学会玩,玩得高兴、玩得痛快,并能自愿、自觉、自主地参与活动。

2、注重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规则意识,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及主动、乐观的合作态度。

3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体质、认知、运动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让户外活动充满了吸引力,满足每个孩子学习发展的需要,把自由和快乐真正还给孩子,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开展 篇3

关键字:幼儿;幼儿园;户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7

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幼儿户外活动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教育契机。《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自主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幼儿户外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幼儿户外活动本质所确定的。

一、户外活动的意义

户外活动能够给幼儿充足的空间、促进其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活动,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而且户外活动的方方面面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参加活动时才感觉到自己是游戏中的主人,以增强幼儿自己的自信心。幼儿的态度积极,精力集中,思维敏捷,在玩玩乐乐中增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发挥了他们潜在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在玩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合理安排每一个户外活动都能使户外活动发挥其说蕴含的教育价值,使其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从而使户外活动真正动起来。

二、户外活动的形式

在活动中,我们有目的的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利用活动规则和玩法诱导幼儿的交往能力和参与行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比如“两人三足”要俩人,“人、枪、老虎”要三人,跳房子、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这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精神,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儿童在活动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幼儿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是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基础,幼儿在相互联系和交往中经常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

三、户外活动的方法

(一)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兴趣

培养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的重要目标。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孩子喜欢玩户外活动,必须激发他们对户外活动的兴趣,让幼儿感受到户外活动带来的愉悦,把孩子吸引到活动中来。

根据幼儿好动、爱模仿的特点,我们可以让老师组织开展跳大绳、跳皮筋、跳房子、丢沙包等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搜集有关户外活动的录像让幼儿欣赏,使孩子们了解并开始接受户外活动,号召老师们广泛收集户外活动的玩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兴趣进行筛选、开展各种户外活动,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户外活动中来。

(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户外活动内容

由于各年龄班幼儿年龄层次不同、身心发展水平不同,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户外活动项目和内容很重要。我们在选择户外活动内容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身体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选择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动作协调性也相对较差,所以在小班,我们可以开展比较简单的赶小猪、丢手绢丢沙包等活动;中班的孩子肌肉和骨骼发展比小班幼儿好一些,动作的灵活性有所提高,所以在中班开展跳房子、穿大鞋、踩高翘等活动;大班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大大增强,下肢的发育较快,肌肉的力量和工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大班可以开展花样跳绳、老鹰捉小鸡、跳皮筋、滚铁环等活动。而且我们应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存在的差异,针对每个人的发展情况,灵活进行引导,使每个孩子在户外活动中都能得到发展。由于男孩、女孩性别之间也存在着差别,男孩子比较好动,动作力度也比女孩子大,但是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起女孩就相对差一些。我们在开展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的活动时,只要求男孩子掌握基本的动作和样式,跳皮筋只要会简单的开合跳、交叉跳就可以了,女孩子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花样跳法,女孩子们经常一边念着儿歌,一边灵活地变着花样跳,男孩子有时候看着也来学一学,但就是学不会全套的跳法。男孩子跳绳,只会單人双脚跳、跳大绳,而女孩子还会抬腿脚尖跳、单脚跳等花样。

所以,在活动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行适宜的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提供充足的材料、空间,为幼儿户外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教师应为幼儿游戏提供充分的场地及材料。比如:将铁质的易拉罐制作成高跷;用废旧报纸和挂历纸做成的纸棒;用碎布头做成的尾巴等,为幼儿户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其次是想尽办法扩大户外活动空间。利用走廊、操场轮流安排活动。如:在走廊上画上各种各样的格子,让幼儿自由地、三五成群地玩跳格子游戏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这里把“体”放在首位,体现了幼儿教育中健康的重要性,也充分表明户外运动是不可获缺的。幼儿工作者应从细处入手,使孩子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来,充分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孩子就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月文,胡碧颖,李克建.幼儿园户外活动质量与儿童动作发展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3(04).

2.钱愿秋.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价值、现状与组织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7).

3.刘海岩.幼儿创造教育课程框架的建构及实施[J].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12期.

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 篇4

一、教师在设计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时需要有针对性,保护孩子的安全

为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幼儿园的教学范围一般都非常的广阔。广阔的户外范围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游戏活动空间,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幼儿天生就带有好奇心理,喜欢通过探险去发掘新的事物,户外范围过广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安全性问题。如果学生出现安全性问题的时候,教师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孩子出事的地方,这对于孩子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教师在设计户外体育活动时,要给学生限定活动范围,从而有利于保障孩子的安全。

例如,教师在进行平衡类运动的教学时,首先要为学生划好活动的区域,让学生在一定的区域内活动,以便于教师能照顾到孩子的安全。平衡类教学区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划分:将教学区域分为一个“井”字区,每个区摆放一个游戏设备,教师将本班学生按照一定的数量进行人员的划分,然后将划分好的人员放到规定的区域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保障孩子的安全问题,孩子也能通过户外体育运动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攀登类的教学时,就更加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攀登是比较危险的一种运动,教师在组织这类运动的过程时,最好全程陪在孩子的身边进行亲身教导,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安全。

二、注重体育户外活动的有趣性,提高学生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大部分还是以体育游戏为主,因此,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内容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安全性因素之外,还要注重户外体育活动的有趣性以促进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经过科学的研究证明,六岁以下的儿童通过户外体育游戏运动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为学生进入正式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户外体育教学的活动中要充分地发挥出游戏的重要性,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例如,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我将它称之为“捉兔兔”,即教师首先让孩子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然后指定一个孩子站在圆圈内,游戏规则为站在圆圈内的孩子就是“兔子”,“兔子”需要采用冲撞或者是钻空的方式逃出圆圈内,如果“兔子”成功逃出,那么就可以指定一个学生作为新“兔子”。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游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奔跑、闪避这样的动作,能够有效地培养反应能力,促进学生提高反应的灵敏度。

三、通过故事的演绎方式来丰富教师的户外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孩子参与积极性

小孩子从小就喜欢听各种故事,他们对《龟兔赛跑》《伊索寓言》《三只小猪》这些故事都非常地熟悉。因此,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充分地利用孩子这个兴趣爱好来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提高孩子参与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我建议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故事的演绎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故事的演绎”指的是教师将故事内容设计成一个小游戏,让孩子通过扮演故事中的动物来演绎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设计户外体育运动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故事演绎的方式来丰富自身的教学内容。我们以《王子斗恶龙》这个故事为例。《王子斗恶龙》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王子为了救公主勇斗恶龙的故事。教师在进行户外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让一位学生扮演“恶龙”这个角色,一位学生扮演“王子”的角色,还有一位学生扮演“公主”的角色。为了促进故事的逼真性,教师可以在教学前,为“王子”做一个皇冠,为“恶龙”做一个爪子,然后在演绎的过程中让孩子戴上。在“王子”“恶龙”和“公主”都准备就绪之后,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剩余的学生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作为“王子”的士兵,一个部分作为“恶龙”的士兵。然后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个体育游戏来让“王子”和“恶龙”决胜负。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孩子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总而言之,户外体育活动对学生来说,有着积极有利的促进作用。教师在设计体育户外的运动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户外的安全性,然后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增加有趣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孩子对体育课堂的参与程度。教师在户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当好领导的作用,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发展,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户外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美]约翰逊.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2版.华爱华、郭力平.译.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幼儿园开展活动总结 篇5

活动一:新年故事会

“拔萝卜,拔萝卜,哎呦哎呦拔不动。”随着欢乐的的歌声,小四班的萌娃们给大家带来了《拔萝卜》;善良的人总是有好报,中五班的小朋友带来了改编版的《白雪公主》;过年就是要一家团聚,中四班的小朋友带来了《小老鼠一家过年》。最后大班的小朋友也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故事《鸡给黄鼠狼拜年》《十二生肖》。

活动二:欢欢喜喜迎“汪”年游园活动

情景一:民俗齐聚欢乐多

“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祝小朋友天天开心”活动开始前大家都在相互祝福,互赠红包。精彩的民俗节目“铜人”“高跷”“川剧变脸”赢得了家长和小朋友的阵阵掌声。

情景二:游戏活动趣味多

“踩高跷”“跑旱船”“套圈”“福气剪纸”“沙画”“射箭”“百姓大舞台”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小朋友和家长玩得可高兴了,套中礼物你就能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乘坐旱船,用浆运走皮球;瞄准射击,小朋友专心致志;活动过程中剪纸和沙画也积累了不少的人气;百姓大舞台,有梦你就来,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

情景三:美味小吃齐分享

浅谈幼儿园户外自选活动的开展 篇6

在学习《纲要》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在户外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活动区,让每个孩子主动参与其中自主活动,教师则在此过程中观察、了解幼儿,根据幼儿的差异,个别化地进行指导,使自选活动有利于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观念。如“自选活动一”中,我们发现幼儿已能够较好掌握拍球的要领,这时又出现运球的迹象,教师要及时调整活动目标,以幼儿的当前发展区为依据,从“拍球”过渡到“运球”,提高动作技能的难度。同时,分清“拍球”和“运球”概念的区别,使幼儿掌握动作要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指导策略上——灵活调控活动过程中的环境材料、开放性的教师指导,促进幼儿富有创造性地参与活动

(一)创设环境、投放材料方面的指导策略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户外自选活动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将教育意图蕴含在环境、材料的创设与提供上,希望为幼儿有效参与提供条件。但孩子们是多彩的,是有差异的,灵活调控活动过程中的环境材料,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体验到活动的快乐与对活动结果的满足,这是尊重幼儿,“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具体表现。1.层次性策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合理利用主材料和辅助材料,在材料的提供上体现一定的差异性。如发展运球能力,除了大小不一的主材料球外,教师可以提供装有颜色水的矿泉水瓶子、梅花桩、竹片、圈、呼啦圈、平衡木等作为辅助材料——以适应不同阶段幼儿学习的需要,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一步一步地把幼儿引向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2.阶段性策略,满足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需要。《纲要》中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即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创设不同的目标环境。 如,当“自选活动二”中投放的辅助材料不利于幼儿更好地达到活动的目的时,教师就要考虑辅助材料在数量上和种类上的合适度,及时调整更换,避免喧宾夺主;并充分认识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多形式运用材料,以满足每一个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在提高幼儿运球动作的基础上,突出活动的重难点:重点——多种运球方法的探索;难点——会借助辅助材料创造出不同运球方法。教师应该根据活动的重难点,预设玩法,灵活地调整目标,引导幼儿从自身出发,引发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的途径来探索多种运球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促进幼儿运球动作的发展。

不同的阶段运用的不同策略,不仅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也让幼儿感受着周围事物变化。我们感受到,将目标、材料、形式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充分地挖掘材料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二)开放过程、启迪互动的指导策略

在户外自选活动探索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自信、独立、自律三大自主性品质特征。班上三位老师相互配合,明确活动目的,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合理分工进行观察、参与、指导。当然,指导不是功利性、直线型地指导幼儿,也不急于提供操作过程、把最终目标呈现于幼儿面前。做到既为他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允许幼儿有开放性的探索过程,又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有效的支持与引导。

三、观察发现,及时介入策略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蒙台梭利曾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以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适时指导、及时介入。

从活动和平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

1.当幼儿的行为希望得到成人认可时要介入;2.当幼儿有求助需求时要介入;3.当幼儿发生困难时要介入;4.发生纠纷、出现危险动作、活动有停顿时,例如:幼儿抱着球开始闲逛时, 教师都应该找准时机予以介入;5.设疑启迪,引导探究策略。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就应给予启发、点拨,但教师指导的语言应是开放式的,要能发散幼儿的思维,要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发现。

总结。如“这个玩法真好玩,我们也来玩一玩。”“为什么你的球老掉呢?”“我也试一试。”“谁要来和我们挑战?”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的观察中,教师的开放式指导更是使幼儿获得了预想不到的体验,他们想出了多种的运球方法:与同伴合作运球走或跑比赛;绕障碍运球; 左右手交替运球;单脚跳运球;自己设置障碍运球;运球过“桥”;抬脚运球……

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 篇7

一、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制定各种小器械的阶段目标

科学的教育目标是教师开展混龄户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制订计划的依据,教师只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地制定目标,才能引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可以根据小器械一物多玩的特点,制定如下三个阶段的目标。一是初级阶段(小班为主):注重培养兴趣,让幼儿在摆弄小器械的过程中,发展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二是发展阶段(中班为主):在各种基本动作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间合作能力的提高。三是飞跃发展阶段(大班为主):注重各种综合能力的发展,如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表达力。以呼啦圈为例,小班幼儿可以把呼啦圈当作方向盘玩开汽车游戏、把呼啦圈竖起来排成山洞玩钻山洞的游戏,还可以从把呼啦圈放在地上做小兔跳的游戏逐步过渡到转动呼啦圈;中班幼儿学会在不同部位转动呼啦圈后,尝试两人合作玩小鸟飞游戏(两人前后同向站立,双手各握呼啦圈,边跑边有节奏地扇动),多人合作拼出花、火车等不同的造型;大班幼儿则可以编排各种呼啦圈操,通过队形变化使呼啦圈的旋转、蹦跳、摆动等动作得以综合体现。

二、创设多种混龄户外体育运动环境

(1)开展多样混龄户外体育的区域活动。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不同动作发展的水平,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置蹦跳区、平衡区、走跑区、投掷区、球类区和综合区。这么多的区域,要让各个年龄段的幼儿自主选择,互相交流,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互动。在间断性分时段活动中,让相应的教师管理某一区域,混龄幼儿依据自己的心愿及兴趣选择伙伴与区域进行运动。为了使区域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运动的过程中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交换的形式,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他区域的运动,以促进幼儿基本动作得到全面发展。例如,在运动过程中,幼儿既可在平衡区玩“在体操凳上行走”,也可以在蹦跳区玩“跨过体操凳”,还可以在综合区利用体操凳进行比赛性游戏。

(2)设置丰富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器材和玩具材料。为了使混龄户外体育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幼儿园可以增加较为新颖或具有比赛性的玩具材料,比如两人合作骑车、一人骑车、跳木马、羊角球。根据混龄幼儿运动的需要,结合混龄幼儿户外体育运动内容多样化的特点,本着节俭、实用、自制、新颖的原则,教师可利用幼儿身边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潜力,自制许多户外体育活动器具。比如轮胎、酸奶瓶、沙包、易拉罐,这些物质是每个幼儿天天都能看见、时时都能接触到的,对幼儿来说并不稀奇。可是,经过老师的精心制作,一件件新颖、有趣的玩具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爱不释手,如获至宝。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欲,吸引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

三、发挥自制小器械一物多玩的功能

运动材料既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器材,又是开展混龄户外体育运动的物质前提。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兴趣,鼓励幼儿一个人或结伴去想、去玩、去发现、去创造,大胆地把不同的玩法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在一物多玩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提供不同的活动器具。比如,用易拉罐可以做成不同的活动器具———拖拉玩具、保龄球、梅花桩等。活动时,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小班幼儿对拖拉玩具情有独钟,中班幼儿玩易拉罐做的保龄球不亦乐乎,大班幼儿对高难度的梅花桩流连忘返。不同的活动器具满足了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成了混龄户外体育活动中一道独特风景。第二,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孩子在活动中寻找乐趣。一物多玩中,幼儿不再是成人包办,他们通过自己的手拿到玩具,并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动脑、动手,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想玩、要玩,并玩出花样。

四、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学前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儿童。混龄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给了幼儿充分探究和锻炼的机会,培养了不同年龄段孩子之间的合作能力。它不仅能让幼儿在自主的运动过程中、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新、合作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为孩子今后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秀华.在我国幼儿园实践混龄教育的困难与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8(02).

幼儿园如何开展角色游戏活动 篇8

一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内容, 为角色游戏提供丰富的主题和内容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 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知识面越广, 角色游戏的主题与内容也就越丰富多样。主题的发展和内容的丰富反映了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如小班幼儿常常玩“娃娃家”“打电话”“厨房”等游戏;中班幼儿除了爱玩“娃娃家”“小医院”游戏, 还爱玩“商店”“动物园”“汽车城”“玩具城”等角色游戏;大班幼儿则喜欢玩“美容美发店”“医院”“超市”“美食街”“钓鱼池”“时装表演”等内容更加丰富的角色游戏。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 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也会不断增加和变化。

因此,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内容, 增加幼儿对成人世界及社会活动的了解、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 都会为幼儿玩角色游戏提供丰富的主题及内容。首先, 教师应把丰富幼儿的知识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中, 如经常组织幼儿开展社区活动, 参观电信大楼、移动公司、大型超市、医院、书店及社区公共设施, 向幼儿介绍它们的功能及工作人员的职业分工, 增加感性认识。其次, 教师还可指导家长进行丰富而有趣的家庭生活活动, 如提醒家长经常带幼儿散步、参观、看图书、听故事、看电影电视和外出旅游等, 扩大幼儿的眼界。幼儿的见闻多了, 知识面广了, 开展各种角色游戏就有了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二提供充足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为角色游戏创设良好的物质条件

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必要物质条件。教师要为幼儿选择适合的玩具, 并和幼儿一起收集自然物、废旧物品等作为角色游戏的材料。

1. 充分利用自然物和无毒废旧物品做成玩具

为了使游戏更有乐趣, 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自然物和无毒的废旧物品来制作玩具, 并作为游戏材料。如用泡沫箱做燃气灶具、废旧的笔芯做体温计、用碎布和泡沫边角料做点心、用彩色皱纹纸捏成不同形状的小药片、用各种空饮料瓶及日用品包装盒作为超市货物等。这些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做成的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形象十分逼真, 幼儿玩角色游戏时会更加投入。

2. 让幼儿动手制作玩具, 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创造力

马卡连柯指出:“幼儿在游戏中也如同在劳动中一样, 既要努力工作, 又要努力思维。”游戏中常常需要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 制作玩具, 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在游戏中教师要尽量少用买的或现成的玩具, 而多采用半成品或其他操作材料让幼儿经过自己的努力去制作玩具。如“超市”里的“豆类”“点心”“糖果”“巧克力”等就可以让幼儿用橡皮泥搓制再包装而成。“服装店”的“衣服”可以让幼儿自己先设计 (画) 再裁剪 (剪贴) 而成。“理发店”里的“电吹风”“剪刀”“洗头盆”等也让幼儿用不同的塑料积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而成。这样在游戏中, 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 制作出各种玩具, 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在角色游戏中会玩得更加高兴。

3.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选择和供给适合的玩具

小班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 但游戏内容比较单一, 对角色的动作有兴趣, 逐步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共同游戏。各组之间开始联系, 所以给小班可提供相同种类的玩具, 数量要稍多些, 玩具的体积要大些, 颜色要鲜艳些, 现成的玩具也可多一些, 如“娃娃家”里的“布娃娃”, 让孩子见了这些玩具就产生玩角色游戏的强烈愿望。中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 知识经验的丰富, 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不断提高, 所以在中大班应多供给半成品或一物多用的玩具, 启发幼儿自制玩具或使用代用品, 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如游戏“美食一条街”, 各种“美食”都可让幼儿自己动手加工制作完成, 如包饺子、做羊肉串等。

三组织开展好角色游戏, 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组织角色游戏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放”与“导”两者的有机结合, 既不放任自流, 也不把教师的意图强加给幼儿, 而是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让幼儿自由地组织游戏, 着力发挥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 放手开展角色游戏, 让幼儿主动地活动

在游戏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兴趣发展游戏的情节内容。发现问题, 让幼儿自己尝试去解决, 教师也可适时地加入到某个游戏中, 如在“超市”或“理发店”游戏中, 教师可扮演一名顾客来买东西或做头发, 在“小医院”游戏里扮演一位妈妈带着娃娃来看病等, 以此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使幼儿玩游戏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创造性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此外, 各种角色游戏的材料应放在幼儿看得见、拿得着的地方, 让幼儿自由地参加游戏。在角色游戏开始前, 可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 如互相帮助, 共同游戏, 爱护玩具等。然后, 让幼儿三三两两地自由组合, 一起商量玩什么游戏, 怎样玩?自行分配角色后,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 安排地方, 让幼儿布置角色游戏的环境, 自取玩具进行游戏, 这样既满足了幼儿的意愿, 又充分地让幼儿在游戏中独立活动, 还可使教师了解到幼儿各方面的情况和能力, 便于对幼儿进行指导。

2. 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应保护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把想象和现实活动创造性地反映在游戏中, 他们逼真地扮演角色, 置身于这些角色中, 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反映出对这些角色的认识和态度, 教师要保护幼儿的这种创造性, 使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中班幼儿在玩建构区活动时, 玩着玩着, 也许会即兴发挥, 将操作材料变成了角色游戏“大卖场”, 他们会高兴地吆喝:“卖玩具啊, 谁来买玩具?”其他幼儿也会随之进入到角色中, 兴致勃勃地玩起“卖玩具”的游戏。又如小班的孩子经常会将圆塑料篮倒扣在桌上当生日蛋糕, 把几块积木放在篮子 (底部) 上面当蜡烛, 几个小朋友会开心地唱生日歌, 玩起“过生日”的游戏, 这是幼儿在游戏中大胆地想象和即兴发挥, 教师不能因为他们把玩具弄乱了就加以制止, 要保护幼儿的这种创造性, 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在角色游戏中注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的过程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为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问题出现时, 教师不要急于处理, 也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幼儿, 而是尊重他们, 启发他们妥善解决。如游戏中幼儿有时出现争当角色的现象, 除了启发他们互相协商解决外, 还应注意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玩“小医院”游戏时, 小朋友都很喜欢佩戴听诊器扮演医生或学护士打针拿药, 而不喜欢扮演抱娃娃看病的人。这时, 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意识到每个角色的重要性, 提醒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也可以互换角色。这样, 幼儿通过协商, 制定了游戏规则, 愉快地进行了游戏, 同时也培养了解决纠纷和互相合作的社会能力。

谈幼儿园早操活动的开展 篇9

一、早操活动的意义

早操活动能锻炼幼儿大肌肉动作, 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及灵活性, 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并促进血液循环, 增加大脑供氧, 幼儿随着早操音乐旋律、节奏做操, 能激发他们的愉悦心情。对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制订早操活动的环节及过程

1.确定早操形式

教师在设计早操前先要确定早操活动形式, 并为早操命名, 例如球操、圈操、花操等等。确定形式对下个环节的主题设定起关键作用。

2.采用形象化的方式围绕早操确立主题

例如, 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 我为幼儿编排了奥运项目操。幼儿围绕奥运会的打乒乓球、游泳、篮球等项目做早操动作。另外, 机器人操、戏曲操、秧歌操、武术操等等主题操, 幼儿也都非常喜欢。活动中幼儿锻炼了身体, 还培养了表演的技能。

3.根据不同年龄段创编早操动作

教师在设计早操动作时, 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 动作要有难易, 使每个年龄的幼儿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选择与早操主题相应的音乐

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 收集一些好听的音乐。在音乐中建立一种音乐形象或一种运动意境, 帮助与激发幼儿提高运动和做早操的参与意愿, 并在音乐背景中达成愉快的运动目的。

5.修正并调节早操中不合适的动作

幼儿早操的创编不是一次就成功的, 在早操编好后, 教师要多练习看幼儿是否适合, 并及时对动作作出修正或调整。

6.幼儿学习早操动作

幼儿在学习新的早操时, 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准确到位, 给予幼儿早操的整体概念, 帮助幼儿较快地掌握早操动作。平时再加强针对性练习, 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掌握新的早操动作。

三、编排早操动作的注意事项

1.每个年龄段幼儿能力不同, 所以设计各个年龄段动作要有难易之分

(1) 小班:主要是模仿操、徒手操。幼儿不仅在模仿时练习了身体四肢, 还增加了更多的情感表现及体会, 动作宜简单、易学和富有趣味性。

(2) 中班:主要是徒手操、轻器械操。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因此, 要求幼儿在做早操时, 动作统一、规范和整齐, 能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与提高。

(3) 大班:主要是徒手操、轻器械操。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而言, 要比小中班幼儿强, 因此, 可以通过早操动作编排一些必要的变化, 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有效促进幼儿大动作技能的发展。

2.设计早操的运动量、密度要适宜

早操的运动密度通常在80%以上, 因为在早操中, 较少有等待时间;而且早操不是体育课或体能训练, 它要求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身活动与运动, 以为一天的幼儿园生活做好准备。

教师一般可以通过幼儿完成早操后的面部表情和出汗程度, 来做运动量是否适宜的简单判断。如果运动量过大, 则需要教师对早操做调整, 将动作难度调整。以幼儿做完操后身体达到放松、身体感到有些热为宜。出汗太多或面红说明运动量太大。

3.教师设计的动作要合理

早操在编排上, 要做到操节合理, 要有利于促进幼儿体能和运动能力。另外, 幼儿在活动时也需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 无论是模仿动作或扩展动作, 均应该有适宜的运动强度, 不能太舞蹈化。

4.选择的音乐要适宜

音乐选择要有美感, 音乐对于幼儿的活动和运动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 音乐的选择需要重视;一般在早操中选择活泼的、明快的音乐较为合适。音乐选择的技巧是, 先有操, 再选择音乐。音乐配操, 而不是操配音乐。

5.早操的器材要运用到极致

幼儿的器材应尽量一物多用, 废物多用, 并且器材在运用中要有安全性。在运用的过程中, 器材出现的先后次序和运用方式教师需要仔细编排, 真正促进幼儿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总之, 幼儿园早操编排应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 内容也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 编排时应尽量科学, 遵循早操的基本结构和规律。采用“游戏化”“趣味化”, 以便更好地让幼儿喜欢运动, 发展幼儿体能, 提高身体素质,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从生理卫生学的角度看, 早操能使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从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 使身体有准备地承担起一天的学习和各种活动, 并振奋精神、调动情绪, 激发幼儿在园有朝气、愉快地生活。

关键词:幼儿园早操,设计,开展

参考文献

开展小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策略 篇10

一、活动场地应小而安全舒适

小班的孩子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 走路蹒跚, 易摔跟头, 教师应把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较平坦的塑胶地毯或草地上, 避免摔倒擦伤。且小班孩子注意力易分散, 喜欢远离成人独自玩耍, 应选择离大操场较远的一块小空地作活动场地, 避免大操场上喧哗声音的影响, 也不会被教师忽略。

二、注重活动方式, 以动带静, 内容轻松

刚开学时, 小朋友之间彼此不熟悉, 交往很被动, 因此, 户外游戏中教师要扮演主要角色, 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幼儿。随着时间的推移, 孩子们熟悉了, 交往也渐频繁, 自由活动的机会也可随之增加。自由活动中, 教师应常暗示活泼爱动的孩子带文静的孩子一起玩, 使全体幼儿都对户外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教师要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努力创造一种平等、轻松、和谐的气氛, 以此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比如, 在活动中看着幼儿眼睛讲话;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教师自身的情感对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幼儿就会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不断地探索学习。

三、用丰富的材料吸引幼儿

小班孩子的特点是比较恋旧, 喜欢玩相同的游戏。那么, 教师就要在材料上多下功夫, 相同的游戏, 不同的材料, 新奇又保证安全。毕竟游戏是相同的, 容易成功。这样每个孩子在每天的活动中, 通过努力就都能获得成功, 增强自信。例如:游戏“小兔搬新家”, 第一次活动时, 是用很大的海绵泡沫垫做搭建桥的材料, 第二次换成小板凳, 第三次换成沙包。胆小的孩子第一次玩的时候, 常常是站在一边, 看着别的孩子在建桥, 第二次的时候, 他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一下了, 也许只是有点胆怯地帮着搬了一张椅子, 但是他还是会觉得自己成功了, 同时也会觉得, 原来并没有第一次看见的时候那么难, 到第三次, 他就会很活跃地搬沙包了。材料不只是在数量上要多, 在玩法上更要会一物多玩, 保持多样化。

四、活动过程情景角色化

教师可在户外活动时让幼儿自由扮演角色进行运动, 使幼儿围绕着内容自己想象情节展开活动, 这样更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如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把走、跑、跳、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利用器械设计成不同的游戏, 并赋予它一定的游戏情节, 孩子们扮演某一角色, 在愉快的游戏中提高动作技能。

五、活动规则简单易行

幼儿在户外活动比在室内活跃, 加上小班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差, 如不注意, 就会发生事故。因此, 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游戏情节增添简易规则。如“开飞机”时, 用“飞机和飞机相撞会爆炸”的规则加以约束, 孩子就懂得了不能只顾自己玩得开心, 应防止相撞。孩子们都非常乐意接受这些有趣易行的规则。

六、结语

因地制宜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篇11

【关键词】户外活动;体育活动;课程设置;幼儿主体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7/08-0077-02

【作者简介】李忠萍(1974-),女,江苏镇江人,镇江市贺家弄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而长期以来,许多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时间远远达不到要求,更谈不上提高幼儿体育动作技能的发展。针对这一现状,我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幼儿能得到充分锻炼的时间和机会,让幼儿在适宜的体育活动中身心愉快、健康成长。

一、调整课程设置,错时交叉安排场地

我园活动场地规模小,全部9个班级如果同时开展体育活动,幼儿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因此,我园采用错时交叉安排的方法制定了全园一日活动安排表。创设符合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环境和区域,让课程回归幼儿的经验,为幼儿提供操作的机会,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经验。小班的户外活动场地安排在楼顶操场,每天的早操、体育区域活动、下午的户外游戏都在楼顶进行。中大班的活动场地安排在一楼操场,但因场地小无法让6个班的幼儿同时活动,因此我们采取了错时交叉安排场地的方法,即每天早晨安排3个班在户外进行体育区域活动锻炼,其他3个班在室内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到了上午10点再相互交换。为保证体育锻炼的质量,我园将操场划分为平衡练习区、跳跃走跑练习区和攀、爬、投掷区,每个班级的幼儿在不同的场地轮流进行动作锻炼。遇到阴雨天气,各个班级开展室内体育活动,教师们在室内帮助孩子们将桌子变成“山洞”“小山”,把椅子拼成“小路”,巧妙运用走廊空间让孩子们练习走平衡木……经过这样合理科学的安排,我园的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也让每个孩子有充分的时间练习不同的体育动作,促进了幼儿体育技能的发展。

二、投放多样器材,确保幼儿的运动时间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为了让幼儿保持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我们投放了多种多样的体育器材:滑梯、拱桥、太阳伞、平衡木、羊角球等大型器械,还添置了竹梯、竹竿。孩子们把竹梯当“小桥”,在上面边走边摇晃,既害怕又兴奋;把竹竿架高了当“跨栏”,放在地上跳过来跳过去,或者直接站在光溜溜的竹竿上练习平衡,把简单的竹竿玩出了多种花样。幼儿园草地边的轮胎被涂上漂亮的颜色后,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高低不平的“彩色独木桥”,每当离园时,孩子们都不忘跑过来走一圈。我们还自制了许多器材:五颜六色的毽子、造型各异的沙包、用小棒和报纸自制的曲棍球、长短不一的“尾巴”、用废弃材料制作的套圈与易拉罐制作的梅花桩和高跷、软布丝袜做的“流星球”、酸奶瓶做成的“拉力器”,等等。孩子们发现身边熟悉的废旧物品能变成好玩的玩具,显得十分好奇,每天都主动选择不同的器械进行体育活动。

我们将原有的每天两节集体教学活动调整为一节,将空出来的时间段设定为“体育区域活动”环节,同时将晨间锻炼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调整为50分钟。午饭后设置了“散步”环节,将孩子们从播放动画片的屏幕前带到了操场上。下午还设置了“户外游戏”环节,让孩子们随着音乐在操场上舞蹈、游戏。课程环节经过调整后,我园的户外活动时间大大提高,孩子们有了更多在阳光下快乐游戏的机会。

三、关注幼儿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我园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和锻炼,但是有的孩子在跑、跳之后,往往满头大汗了还在继续运动,教师虽然及时提醒他们去休息,但还是有孩子趁教师不注意又继续运动。因此,教师通过讲故事、谈话、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去关注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在每天的体育区域活动中安排一到两个运动强度小的体育项目,使得体育区域内容更加科学合理。为了防止幼儿始终在同一个区域进行高强度的运动,每隔15~20分钟,教师就会通过哨音引导幼儿换区活动,这样既保证了运动的强度和密度,又有效地防止了过度运动,保证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幼儿基本运动技能的要求,我们重新对活动场地进行了规划,设置了平衡区、跳跃区、球类区、跑跳区和钻爬投掷区。在设置区域时,考虑各区域之间活动性质的合理搭配,既有活动量大的,也有活动量较小的;既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也有促进身体综合素质的。各区域活动内容既保持相对稳定,又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幼儿活动与发展的需要。在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有轮胎、绳子、竹梯、皮球、拱门等,还有一些自制的玩具,如旺仔奶罐制作的“梅花桩”、家长参与制作的沙包,等等。为孩子提供足够丰富的自选空间,让孩子尝试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探索与创造,既有助于幼儿锻炼身体又能增强运动的趣味性。

四、凸现幼儿主体性,创新多种活动形式

为便于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充分运动的机会,在和幼儿共同讨论后,师幼共同设计制作了体育区域标牌,标牌上有明显的动物标识,用醒目的数字来规定进区活动的人数,还有幼儿自己画出的各种玩法,这种来自幼儿自身的绘画图示能对进区活动的幼儿给予玩法上的无声提示。户外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自主选择的权利,但幼儿往往会依据自己的喜好而固定在某一个区域进行活动,为此,我们在每个区域标牌下投放了红、黄、蓝、绿、紫五种不同颜色的手环,让幼儿先选择某个颜色的手环,在活动完一个项目后就套上一个手环,活动结束后由师幼共同点数手环数量。这样,教师对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一目了然,幼儿在讲述自己的活动时也有了依据和提示。

在组织方式上我们以幼儿为主体,开展“一物多玩”,提出了散点开花式、自主创编式、合作游戏式、技能兴趣循环式等方法。在活动中教师站在幼儿的立场,带着一颗童心看待幼儿的行为和需要,敏锐地观察和捕捉幼儿随时出现的探索兴趣,小心地呵护幼儿的创造精神,鼓励幼儿富有个性的创造行为。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由师幼共创的各种玩法,使幼儿的兴趣得到满足,并激发了参加晨间锻炼的主动性、坚持性。我们开展一个主题一般需要三周时间,在这三周内,我们引导幼儿进行多方面的锻炼,每次活动设立一个重点区域和几个辅助区域。我们引导和鼓励幼儿自由地选择区域和运动器材、自由结伴、自主运动,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从而发展跳、爬、跑、平衡、投掷等基本运动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激活幼儿潜在的心智,激励幼儿的创造精神,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露.深圳市龙岗区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抽样调查的研究[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3,(2).

[2]邵英.循序渐进开展全园性户外体育区域活动[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2).

[3]冷小刚.区域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12).

[4]陆克俭. 我国幼儿园体育改革二十年回顾[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3,(4).

幼儿园开展方言教育活动的探究 篇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幼儿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逐步城镇化,漳平外来人口也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为了方便交流,使用的基本是普通话。家长们为了孩子能更早地适应这个社会,也更加注重于从小教幼儿学说普通话,本地方言对孩子来说越来越陌生,很多孩子甚至听不懂本地方言。为了更好地传承本土方言文化,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决定开展“学说方言”的课题研究。

二、阶段的准备

(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方言的掌握情况

2013年10月,我们对幼儿园全体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了“学说方言”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了教师和幼儿“本地方言”掌握的现状,特别是针对本地幼儿方言掌握情况做了全面的了解,试图通过分析其原因,探索适合幼儿学说方言的途径,提高幼儿方言的表达能力。

我们通过对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了解了幼儿已掌握的本地方言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00%幼儿会说普通话,98%的幼儿日常交流主要使用普通话,只有约13%的幼儿与祖辈交流时使用漳平方言。68%的幼儿听不懂漳平方言,29%的幼儿能听懂一部分,只有20%的幼儿能基本听懂漳平方言,家长对孩子学习漳平方言认为需要加强的占63%,认为需要适当提高的占38%,认为保持现状的占9%。这个范围的调查显示,孩子们对漳平方言感到非常陌生,甚至根本听不懂漳平方言的含义,这多少令人有些惋惜。

(二)组织教师学习研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领会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组织课题组成员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有关语言领域进行系统的学习与研讨,进一步提高了对语言领域教育价值的认识,领会了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更加明确了研究的思路与方向,对课题下一阶段的开展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收集方言谚语、童谣,做好实践研究前的准备

积极做好有关方言谚语、童谣等资料的搜集工作,除了组织教师搜集外,还积极利用广大的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共同搜集民间童谣、谚语、传说等方言资料。

三、过程的实施

(一)努力开好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1. 组织课题组成员每个月开展一次理论学习活动

课题组成员每个月开展一次方言交流、研讨、学习活动。对《漳平的地理与人口、漳平境内方言的差别》《菁城方言日常用语》等进行研讨和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许多方言的标准发音,教师们都觉得收获多多,为方言活动的教学做好自身充分的准备。还进行有关方言的理论学习,学习他人的好做法。

2. 组织课题组成员每两周开展一次方言教学活动

每个班两周开展一次方言教学活动,并要求教师写好活动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开一节方言公开课,观摩后全体成员进行交流研讨,效果良好。

(二)积极参与外出学习,汲取他人有效经验

我园全体课题组成员积极争取机会外出学习,于2014年5月20日组织课题组成员到菁东幼儿园听取方言讲座和方言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外出观摩学习,汲他人之好做法好经验,使课题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更加有效地推动了课题的开展。

(三)主动加强家园合作,开办方言专题讲座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学习方言的第一位老师,因此,为了取得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我园非常重视做好家园合作工作,召集全园家长开展方言讲座《如何把当地生活基础方言融入幼儿的生活》,通过讲座,家长们对为何开展方言教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了开展方言教育的意义,理解了方言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园开展方言教育起到了积极配合与推动的作用。

(四)积极开展方言比赛,促进孩子学习兴趣

为了进一步保护漳平方言,传承漳平文化,我园于2015年1月15日举行“漳平方言童谣”比赛和2016年5月13日举行“漳平方言故事”比赛,参加比赛的选手们稚嫩的表演,让家长和老师们忍俊不住,赢得阵阵笑声和掌声,比赛中精彩不断,整个比赛气氛积极热烈,充满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孩子们学习方言的兴趣,也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方言的意义,对方言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1. 通过家园配合“说生活基础方言”的非正规性方言教学活动,发展幼儿的方言表达能力。

要求家长在家多使用方言与孩子交流,家庭成员间也尽量多使用方言,为孩子创设“听”和“说”的家庭方言环境,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学到方言。还发放一些简单的儿歌内容,让家长教幼儿,如吃饭时可以教孩子《吃饭》:吃饭前,先洗手,自己吃,不用喂,不挑食,不剩饭,吃干净,不浪费;这样不但孩子能开心地边走边念儿歌,还学习了礼仪,一举两得。

2. 教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中随机渗透方言教学,提高幼儿方言的表达能力。

如,每天入园,在门口用方言和老师说:“老师早上好!”组织幼儿排队时,我们用方言念:一二三,站站好,三二一,请安静。又如,组织幼儿喝水时,让幼儿集体用方言念《喝水歌》:小水杯,双手拿;接好水,慢慢回。

3.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方言表达能力。从简单的礼仪儿歌、童谣、歌谣入手,培养幼儿大胆使用方言表达的能力。

(六)方言礼仪相结合,彰显我园特色教育

我园的特色教育为“礼仪”,我们将“礼仪教育”中的儿歌用方言进行教学,对部分儿歌进行适当的改编,对于三个字的礼仪儿歌,我们还用“三字经”的曲调用方言进行演唱,通过多形式学习,不但丰富了幼儿方言的学习内容,还提高了幼儿用方言学习儿歌的兴趣,学习效果很好。

四、实践的总结

1.幼儿园教师群体来自漳平各个乡镇,日常方言不尽相同,要统一漳平城关的方言教学有很大难度。

上一篇:当代转型时期下一篇:制定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