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实施(共12篇)
制定实施 篇1
截至2015年底,《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教政法〔2012〕9号)提出的大学“一校一章程”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其中112所“211工程”大学(含38所“985工程”大学,军事院校除外)章程已经全部完成核准发布工作[1]。从大学章程文本制定看,我国公办大学解决了办学过程中一项基础性难题;从章程建设连续过程看,充分发挥章程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实施章程促进大学治理现代化,是大学章程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新问题。
《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1号,下称《制定办法》)实施前,我国大学曾经经历过一轮章程制定活动(1),不少章程文本死于腹胎,少数公布生效的章程也陷入认可程度差且流于形式、甚至沦为一纸空文的尴尬境地[2]277-279。《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核准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政法厅〔2014〕2号,下称《核准通知》)指出:“章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章程核准后的执行机制建设,保障章程在高校管理和办学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大学章程实施本质上是一种具体的公共政策实施,而公共政策是一个因变量,其实施“要受到各种执行资源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可获得性,执行者的价值、利益关系与能力,政策受众的认可程度等在内的多种变量的影响制约”[3]。为避免新一轮大学章程建设重蹈覆辙,制定有效的章程实施机制显得异常迫切和重要。大学章程制定后不可能得到“完美执行”(2),但有必要以“完美执行”为标杆,朝着这个标杆努力,提高实施效果。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办学自主权
《制定办法》第八条规定“章程应当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健全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与监督机制”,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省级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来看,政府行政权对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钳制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制度惯性使然。因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赋予大学自主权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大学的发展,政府自身无力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希望通过放权的形式达到减少政府责任的目的[4]。也就是说,政府赋予大学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并非出于尊重大学法人地位、促进大学健康发展需要,而是一种无奈的策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部分提出了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出“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等。实践中,最近几年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确实得到部分落实和扩大。如浙江省从2014年起,全省各高校根据《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省有关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规定,按照分类评价的原则,全面开展教师各级职务自主评聘工作,高校可以“自定标准、自主评聘、自主发证”[5]。浙江省政府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较为有效地落实了《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大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的自主权。但整体来看,我国大学依附于政府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新型政校关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大学办学自主权之所以成为久拖不决的政策难题,主要源于宏观制度环境的制约、行动者认知方式的制约以及制度的历史累积效应的影响[6]。也是因为大学办学自主权尚处于“制度构件”状态而未形成完整的“制度结构”,无法摆脱对政府高教行政权的依附地位[7]。因此大学章程的实施应从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开始。
现有经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大学章程,有关大学权利的规定本质上是一种政府通过章程的赋权行为和确权行为,如《西南大学章程》[8]第二章“举办者与学校”第十条规定了学校依法享有“按照学校章程自主办学,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预”,“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制定并实施招生方案,自主调节招生比例”,“根据实际需要和精简高效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等10项权利。西南大学是国家举办,由教育部主管,与重庆市政府共建的非营利性事业组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央政府作为西南大学的举办者,应当“支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保护学校办学自主权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预”。实际上,中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确定学校管理体制,依法监督和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核准学校章程,监督学校按照章程办学”,“对学校不当使用办学自主权的行为予以处罚或调整”。如在专业设置权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虽然比1999年版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减少了专业的审批环节和审批数量,但大学设置专业的自主权仍不能满足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如其第十条规定,“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其中大学设置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或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须按有关程序和要求报送教育部审批,如果申报材料没有被“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则不得设置相关专业。可见,大学章程规定的大学专业设置权只是教育部行政权辖内的一种不完全自主权。至于招生自主权则更有限,大学只能自主调节招生比例,而最为关键的招生数量仍然是由教育行政权主导、实施招生计划分配。大学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自主权也仅仅是政府对大学定编定岗下的有限自主权,而政府是按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86号)的思维,管理大学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特别是大学内部各级领导干部职数设置。因此,大学章程实施的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如果各级政府继续沿用管制大学的政策思维,章程规定的大学各项办学自主权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章程实施的主体责任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是运用中国特色制度的党委领导、党政合作为基础的高位推动,通过层级性治理和多属性治理,采用协调、信任、合作、整合、资源交换和信息交流等相关手段来解决公共政策在央地之间、部门之间的贯彻与落实的问题[9]。大学章程与利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章程实施“本质上是相关政策主体之间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进行的一种利益博弈过程”[10],章程实施主体的行为从根本上受利益驱动,主体利益矛盾或冲突的客观必然性导致章程执行不力。在我国大学章程执行过程中,主要涉及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两个层面的执行主体。
第一,落实党政一把手的章程实施主体责任。《高等教育法》及各大学章程均载明内部治理架构,大学内部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领导体制中,党委书记是政治体制和组织体制中的“一把手”,校长是法律框架内的“一把手”,大学事实上实行“双校长制”。因此,大学的任何政策制定和实施,如果得不到党委书记或校长的支持,几乎是寸步难行。大学章程制定后,迫切需要落实大学党政一把手的章程实施主体责任,因为“政策执行者必须拥有真正实质的权力,而且标的团体也从内心深处衷心服从,这样的权力与服从关系是完美执行的关键因素”[11]。大学章程的主要功能是规制大学权力运行,部分大学的章程制定阻力主要来自大学党政领导,要让大学党政领导积极实施章程的难度可能比制定章程的难度更大。《核准通知》要求“校长要作为章程执行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章程执行情况,作为年度述职报告的内容,向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专门报告”。为此,可以考虑制定大学章程宣誓制度,所有校级领导入职仪式上均须宣誓忠于大学章程,维护章程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同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目前只有极个别章程设定了违反章程的责任追究条款,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章程》[12]第八十三条规定章程监督委员会“受理对违反章程的管理行为、办学活动的举报和投诉”,《电子科技大学章程》[13]第七十九条规定“学校办公室受理对违反本章程的管理行为、办学活动的举报和投诉”。《吉首大学章程》[14]设“章程实施”专章,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常设机构为章程校内执行监督机构,监督章程执行情况,受理对违反章程的管理行为、办学活动等的举报和投诉,并按管理权限及时进行处理。”
第二,预防“中梗阻”现象。政策执行中的“中梗阻”现象是指组织中的中层干部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而导致现有的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情况[15]。中层干部在执行章程时需根据本职能部门的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章程条款,由于我国大学政策执行过程普遍存在变通现象,章程执行过程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等问题的可能性很大。为此,可以考虑将章程作为中层干部年度培训的内容之一,专门研讨章程内涵和贯彻落实的办法,撰写体会文章,在大学内部形成从上至下学习章程、尊重章程,依法依章程办事的局面。
三、做好传播解释工作,提高章程认知认可度
公共政策学认为,政策有效传播可以培养政策对象对公共政策的认可、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减少对抗、抵制、抵触、冷漠等不合作情绪,减少政策实施的阻力。在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社会变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公共政策在内部传播系统、通过媒体中介的传播和与公众的直接传播中,传播模式由直线模式转向波形模式,由政策宣传模式转向新闻发布模式,由窗口模式转向压力模式,逐步从原来占主导的单向传播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双向传播[16]。以大学章程建设为契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需要形成广泛共识并得到充分理解,这是章程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大学利益相关者对这个目标的认识相互冲突,大学自身的认识也不够清晰,实施起来就有很多困难。大学章程实施需要政府、社会、师生等各层次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认可、理解、信任和支持,《核准通知》要求“高校要在学校主页设置专门栏目、突出位置公布章程并配发解读文章、相关规定;要将章程及其他主要管理制度印制成册,作为新生、新进教师、新任领导干部的培训资料,人手一册,组织专门学习。”实践中,无论是上一轮还是本轮大学章程制定活动,相当部分大学章程制定遭遇了师生等利益相关者的“政治冷漠”,不利于章程的有效实施。2011年,中部一大学高教所受学校第八届“双代会”筹委会委托,承担了学校章程修改工作,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全校2500多名教职员工发送了《关于征求〈XXXX大学章程〉修改意见和建议的问卷调查通知》,最后只有8位教职工对问卷进行过作答[2]211。2015年,东部一大学以“《XX大学章程》建设领导小组”的名义在学校办公网发布《关于征求〈XX大学章程〉意见和建议的通知》,提请各学院、各部门和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没有收到任何意见或建议。因此,开展章程的“普法工作”,使章程深入人心是章程实施的重要一步。
除做好章程传播外,大学还要做好章程“司法解释”工作。尽管大部分已核准的章程设定了章程解释主体的条款,一般规定学校党委会或党委常委会负责章程的解释工作,但只有《北京大学章程》[17]明确规定了学校设立章程委员会负责“(一)对本章程提出解释说明文本;(二)组织制定章程实施细则”。另外,《华中师范大学章程》[18]规定“教育部和学校党委常委会对本章程的书面解释,与章程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大部分章程规定了章程在校内治理制度体中的“宪章”地位,但要使章程真正成为“大学宪章”,落实章程在校内规章制度体系中的最高“法律效力”地位,各大学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为此,要以章程为准则,全面清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不符合章程、在章程中没有依据的,不适应学校改革发展实践要求的,要及时予以废止或者修改;对保留的文件要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层次清晰、内容规范的制度体系;要依据章程,抓紧制定或修订好《党委会(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章程》《教职工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等具体规定,形成完整、有效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
四、成立章程实施监督机构,提高章程执行力
“在每一个群体中,都有不顾道德规范,一有可能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人;也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其潜在收益是如此之高,以至于极守信用的人也会违反规范,有了行为规范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机会主义行为。”[19]为确保大学章程得到有效实施,有必要设立定位正确、职责明确的章程实施监督机构。目前已经核准的大学章程中,只有极个别章程规定了实施监督机构,如《北京大学章程》第五十五条规定学校设立章程委员会负责“监督本章程的执行情况,依据章程审查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章程》第八十三条规定“学校设立章程监督委员会,作为监督章程执行的机构。章程监督委员会成员由学校党委常委会聘任。章程监督委员会监督章程的执行情况,依据章程审查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受理对违反章程的管理行为、办学活动的举报和投诉。”《电子科技大学章程》第七十九条规定“学校办公室受理对违反本章程的管理行为、办学活动的举报和投诉。”《吉首大学章程》第九十八条规定学校成立大学章程秘书处,秘书处“根据章程的规定,对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与修改,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章程的实施细则,按规定的程序实施。”第九十九条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常设机构为章程校内执行监督机构,监督章程执行情况,受理对违反章程的管理行为、办学活动等的举报和投诉,并按管理权限及时进行处理。”大学章程实施机构和监督机构不明确,影响章程执行力建设,章程最终可能沦为一纸空文。因此,各大学应设立章程实施监督机构,比如成立章程委员会,明确党委书记为委员会主任,副书记、校长等为副主任,章程委员会下设秘书处,挂靠党委办公室,秘书长由党委办公室主任兼任。秘书处同时负责章程的解释工作,对学校出台重大改革发展决策、制度规范,进行依法、依章程实施合法性审查。
五、谨防章程实施中的偏差行为
大学章程实施中容易出现章程变通、章程不实施、章程虚实施、章程假实施、章程过度实施等偏差问题。第一,章程变通。大学章程变通是公共政策变通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政策变通是我国公共政策实施中的普遍性问题,“是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实施者未经原政策制定者同意与准许,自行变更原政策内容并加以推行的一种政策行为”(1)。政策变通是一种选择性政策实施,有利的就贯彻实施,不利的则有意曲解乃至舍弃。大学章程实施需根据大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章程本身和校内规范性文件和规章制度,要以章程制定的“立法精神”“立法原则”为依据,但同时要警惕学校层面领导和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可能作出“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类变通。第二,章程不实施(2)。章程不实施是大学治理主体将章程文本束之高阁,不依据章程规定行事,章程文本内容无法转化为具体治理行为,章程目标零实现。章程不实施是上一轮大学章程制定中的普遍现象,章程在治理实践中沦为一纸空文。第三,章程虚实施。章程实施中避重就轻、避难就易,选择一些短时间容易实现的学校发展目标作为工作重点,不顾学校发展长远目标和利益,也不顾师生利益和社会效益,唯就业率、科研成果数量、科研经费数量等“大学GDP”增长,借助于一些惩罚性、威慑性、恐吓性的政策工具不遗余力地实施章程。第四,章程假执行。章程实施中另搞一套,不使用实质性政策工具来实现大学发展目标,象征性实施章程。第五,章程过度实施。在治理活动过程中附加不当内容,使章程治理调控对象、范围、目标等超越章程设定的条件。如在职称评审中,不顾章程有关教师权利规定,置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利益不顾,随意拔高职称申报业绩条件,强调大项目、标志性成果等。在教师岗位聘任和岗位管理中,过度强调科研GDP,导致聘任政策不具有普惠性价值,事实上成为极少数科研精英的利益获取工具,成为小群体利益公共化的工具。
六、结语
大学章程文本规定能否转化为大学举办主体、办学主体等的行为实践,不至于重蹈上一轮章程制定运动的覆辙,是章程核定后的一项重大考验。章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自己亲手核准的章程持有敬畏之心,可以说章程制定和实施“成也教育行政部门,败也教育行政部门”。《核准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带头尊重大学章程,对章程已确定由学校自主管理的内容,不得任意干预,除规章以上层级的规范性文件外,其他文件要求与经核准的章程不一致的,优先执行章程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对涉及章程执行异议的申诉或者行政复议请求,要依据章程的表述做具体判断。”最近教育部给重庆市教委《教育部关于同意重庆工程学院增加办学地址、修改章程的批复》(教发函〔2016〕21号)中“同意重庆工程学院根据办学地址增加、举办者投入更正情况,对学院章程有关内容作出相应修改”,这是我国大学章程建设中教育部首次遵守章程修订程序。当然,大学章程的有效实施,还需要办学主体对自己拟定的章程持有敬畏之心并化为治理行为,也需要司法机关对章程持有敬畏之心并化为办案依据。司法机关受理的起诉高校的行政诉讼案件,高校在陈述、答辩中要充分反映章程的依据,争取司法机关的理解与支持。
制定实施 篇2
首先是“为什么要培训”,即确定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培训目标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①、可以结合受训者、管理者等方面的需要:上述两方面的需要总是有差异的,但是培训目标必须妥善地加以揉合,以达到整体的满意效果;
②、管理方面的需要:利用培训以改善管理、提高销量及利润;③、受训人员方面的需要:利用培训来获得以下收益,如较优越的感觉、较多的工资收入、较高的工作技能、较大的工作满足感、较强的自信、晋升机会等等。关于目标设定,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即要协调培训所需达成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培训目标必须服从于企业目标,这在理论上是勿庸置疑的,但在实践中常常被遗忘。
此外,培训目标要用来指导培训政策及其程序的发展。实施培训活
动常常有许多选择,选择的依据是依照该活动对培训目标的贡献大小,然后做出决策,才是正确的方法。一般来说,在目前的企业内部培训中,培训对象的确定常常是比较容易和明确的,较难的是确定培训的内容。培训计划还要规定主持培训的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培训目标是规定主持人员必须完成的任务,来作为他履行职责的导向。仅仅抓好培训过程是不够的,常常会导致与初衷的偏离。最后一环是培训预算的确定,国内企业有许多错误的做法。
培训管理者可根据培训计划的内容按月实施培训课程计划,每月末公布下月培训课程计划,注意保持与各部门的沟通,协助部门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并于每季度提交培训工作总结报告,评估培训工作重点和目标的达成情况。另外,特别要注意重视培训档案的建立,包括全年课程统计表、单项课程资料包(培训通知、签到表、讲义/教材、考核资料或心得报告)、员工个人培训记录等,便于统计各项培训工作数据,检查培训工作目标达成情况。
若培训计划的课程有变更的内容,须于计划中注明,说明原因和变更时间;若有新增加的培训课程,则须经过培训计划审批者的核准后才可实施,同时于计划中说明。
幼儿园区角活动规则的制定与实施 篇3
一、区角活动的规则制定
区角活动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活动形式,又是教师所组织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而,指定区角活动规则的主体应是教师和幼儿,所以,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师幼共同制定活动规则的三种方法。
1.在活动矛盾中自主商议和制定
幼儿在活动中遇到了影响该活动正常进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幼儿无法解决的,如,在角色游戏“烧烤吧”中,幼儿看到很多逼真的投放材料时,蜂拥而上发生争抢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地组织幼儿就此发生的“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幼儿清楚地明白活动正常开展需要共同商定活动规则,如“烧烤吧”中必须有专门的烤串师傅、服务员、收银员、钱币。服务员是专门招呼客人入座、点菜、收拾桌椅的,烤串师傅是负责为客人烤出香喷喷的烤串的,收银员是负责收取客人吃烤串费用的等。由于采用幼儿自己商议的活动规则和要求,而且这些规则和要求都是孩子们切实需要的,因此,幼儿较能接受并能在活动中自觉地遵守。
2.在活动过程中尝试、探索和完善
活动规则是活动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准则加以规范,所以,活动规则往往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完善的。而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不应急于把解决问题的“答案”告诉幼儿,而是应该引导幼儿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我们主张让幼儿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中去建立起相应的活动规则,这不仅会让幼儿深刻地体验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幼儿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编织拖鞋区域活动中,幼儿玩得非常尽兴,但却没有像样的作品呈现,为什么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幼儿,得到的答案多种多样:“只顾着编忘了老师的要求”“编完又拆了”“别人给我拉开了”……那怎样才能让老师看到你们的作品呢?经过幼儿的反复实践、总结自主得出:活动中要牢记活动要求,做事要有耐心,要爱护其他幼儿劳动成果等,这不仅使幼儿自觉地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还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前,教师参与制定
有些活动规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务必遵守,对于这类规则,我们一般在活动前就明确地提出来。比如,一些社会行为准则,约定俗成的规则。又如,使用学具的卫生常规、安全问题、收拾整理等;进入安静区应保持安静;与同伴合作要友好;投放材料要归类整理等。
二、区角活动规则的实施
如何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觉遵守,自觉实施游戏规则是保证区域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所在,虽然有了规则但幼儿毕竟是小孩子,他们自控能力较差,需借助一些外在因素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我得出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引导幼儿。
1.暗示法
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角活动规则蕴涵在环境中,让“环境”来告诉幼儿活动规则。如,“编辫区”只创设四个活动位置。为防止拥挤现象,我就在每个活动位置上画一双小脚,提示幼儿,每个活动位置只能有一个幼儿,位置占满就不能强行进入;在班级区角同时开展时,我们可用插牌来提醒幼儿某区角参与人数,使幼儿看插牌就知道能否进入区角活动;我们还可利用“小脚丫”提醒幼儿进入区域要有序地摆放鞋子,在绘画区我们也可创设彩笔宝宝穿衣服,引导幼儿归纳物品等。
2.图示法
规则的掌握与遵守不能只依靠环境暗示,有些规则也可通过图画、文字的方法提示幼儿,如,在“逛超市”“开医院”中我们还可利用箭头图标指示幼儿游戏方向、顺序等;“开医院”中,我们可以用醒目的“安静”(配有图片说明)提醒幼儿走路轻轻、说话轻轻等。图示法还特别适合提醒幼儿操作材料的使用和收拾规则。如我们在每个分类盒上贴上相应的标记,这样不用老师说,幼儿自然明白应按颜色分或形状分,还是按大小分等。通过图示法的引导,不仅提高了幼儿自主参与的意识,同时还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3.提醒法
幼儿常常在活动中会忘记规则,所以,我们老师采用适当的提醒是必要的。提醒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伴,提醒的方法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提醒。比如,在游戏过程中,某一幼儿无意干扰了其他幼儿活动时,老师可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站在这,医生怎么给病人看病啊!你的位置再空着,就被别人占了”“娃娃家的妈妈不见了,如果娃娃被人抢了怎么办?能不能离开啊?”等等。这种“介入”方式既纠正了孩子不当行为,又丰富了游戏情节。
总之,在不同情况下教师应灵活运用,只有我们在游戏活动中,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摸索出更有效的区角活动开展方法。
(作者单位 甘肃省山丹县幼儿园)
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制定与实施 篇4
一、节能措施与节能施工技术利用
(一) 制定节能措施
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 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 并分类计量。
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 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 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 优先考虑耗用电能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二) 节能施工技术利用
1.机械设备与机具要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 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施工现场优先选用电动机具, 以利于环境保护和绿色能源的利用。
2.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利用场地自然条件, 合理设计施工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采用节能保温材料, 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3.施工用电及照明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 鼓励施工单位对夜间照明、生活用水等用太阳能技术, 节约用电。
二、节地措施与节地施工技术应用
(一) 制定节地措施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 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 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二) 制定临时用地保护措施
1.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2.红线外临时占地尽量使用荒地、废地, 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 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 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3.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 可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 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三、节水措施、节水施工技术合理利用
(一) 制定提高用水效率措施
1.施工项目要进行施工用水量的计算, 确定用水定额指标, 并分别计量管理。将节水定额指标进行计量考核。
2.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 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并且为防止二次污染造成的浪费, 定期清洗和消毒贮水池、水箱等, 并做好记录。
3.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4.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 供水管网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 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 安装计量装置, 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5.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二) 制定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
1.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 对水质进行化验, 符合标准的, 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冲洗用水和生活用水。
2.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合的地方。
3.推广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技术。
(三) 制定用水安全措施
1.为避免水源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进行水质检测, 要符合相关水质标准规定要求。
2.做好污水再生水、雨水和淡化后的海水的卫生保障措施。
四、节材措施与节材施工技术利用
(一) 制定节材措施
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 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 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或达到建筑材料费用的70%以上。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的周转次数, 宜采用全钢化施工技术, 对于施工措施材料, 鼓励使用可周转工具性材料。
(二) 材料资源合理利用
1.对于施工用脚手架体系、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优先采用全钢化施工, 提高材料周转次数, 减少木材的使用。
2.钢筋加工、混凝土搅拌、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生产、门窗生产, 采用工厂化加工。砌筑、抹灰砂浆搅拌商品化加工。
3.现场房屋采用周转型彩钢保温板。
五、环境保护技术利用
(一) 制定扬尘控制措施
基坑施工时, 基坑周围设置1.5m高安全栏杆, 外挂绿色密目网。地上施工时, 对于高度在24m以下的建筑, 设置封闭式室外脚手架, 脚手架高出建筑物1.5m, 外挂绿色密目网。
施工现场道路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 土方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所有施工现场均做到及时清扫、洒水压尘。
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的储存、运输, 要采用密封容器。
施工现场建立封闭式垃圾站, 清运建筑物内施工垃圾。
大风 (5级以上) 情况下, 没有明确的防尘措施, 严禁露天作业。
(二) 制定施工噪声控制措施
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 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生活区的一侧, 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 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三) 制定施工水污染控制措施
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置沉淀池, 冲洗水经二次沉淀后, 循环使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现场厕所污水设置化粪池系统,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设有专门的库房, 地面做防渗漏处理。
(四) 制定土壤污染控制措施
保护地表环境, 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或种植速生草, 以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保障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并具备相应应急预案, 避免因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而导致对土壤、水等环境的污染。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 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 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五) 制定废弃物排放措施
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 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统计。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超过400吨。
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 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分类处理, 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 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 集中运出。
六、结束语
企业文化制定初步实施方案 篇5
— 日常工作计划 开展思路
主要内容(公司 企业文化的构筑。外部企业形象宣传方案)
企业文化构建
思路:保持公司良性发展基础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
质、使之与公司发展目标同步。在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不断推进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完成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所设计的目标要求、实现企业、员工、客户、社会有序、协调、统一发展。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文化根基。
目标:(1)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行为准则、管理制度、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
(2)不断完善企业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机优化与整合,最大程度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实现员工自己我价值与企业良性发展相结合。
(3)结合本企业公司人员构成特点及本行业特点、优势,发展方向。使企业产生长期行之有效(严谨、专业、好学、健康向上)的企业风气、企业传统。
(4)使员工产生强烈企业归宿感,集体荣誉感。使企业内部团结有凝聚力,构筑共同且深入人心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
(5)对外宣传良好的,生动的,鲜明,清晰,专业明确的企业形象。整体提升公司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
开展步骤:
在健全理念、形象、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培训、普及、形象、规范、深化五个步骤,不断提升企业的执行力、竞争力、凝聚力和形象力。
(一)建立符合公司发展的CI(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1.)建立MI系统
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概括、总结、提炼、确立规范化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市场竞争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科技创新理念、组织结构设计理念体系(要反映出鲜明的经营思想,反映企
业的信念和追求,而且要反映出行业的特点和本单位特色,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
(2.)建立BI系统。
确立规范化的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定期组织新近员工对企业概况与相关专业技术培训(规范培训制度和体系,丰富培训内容和层次。企业要把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培训、岗位技能操作规范培训等内容纳入公司管理制度中),定期组织相关文化娱乐活动,建立图书室等活动场所丰富职工文化活动。
(3).建立VI系统。
统一企业标志、旗帜、歌曲、徽章、色彩等多种企业标识; 规范企业建筑风格、建筑色 调,规范公司及各部门简称,规范公司车体外表,规范办公设备、办公器具,设计并规范员工着装款式及色调,统一企业宣传标牌、广告牌的 装置规格和设置区位,办公楼、会议室等处制作大量企业理念的牌匾、图板、灯箱。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与发展规划企业文化相配套相适应的 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把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纳入公司部门个人绩效考评体系。开展思维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建立健全公司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企业管理制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三)健全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体制。成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机构,明确负责人、主管部门及工作人员。企业文化的领导体制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发挥好董事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作用,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 实施、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体系。成立企业文化宣传部组织协调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管理,执行。
(四)召开企业文化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公司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公司理念、行为规范及视觉识别的培训。通过策划大型活动、广告宣传、公关策略等方式,大力展示公司形象及公司文化。
制定实施 篇6
近日,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表示,工信部目前正在制定宽带提速工程实施方案及其阶段性量化目标。
陈家春是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她说,工信部为了改善广大用户关心和反映的宽带不宽和上网慢的问题,今年将以建光网、提速度、广普及、促应用、降资费、惠民生为目标,重点实施宽带上网提速工程。
陈家春表示,今年工信部将具体组织开展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入乡进村、宽带应用创新示范、公益机构接入普及等计划,落实推动中国宽带基础水平和应用水平的提升,提高居民使用宽带的性价比。
“目前我部正在抓紧制定工程实施方案,研究确定阶段性的量化目标。”陈家春说。
此前,国内两家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明确表示将提升网速、降低宽带资费。其中,中国电信已在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时提出,将用三年时间实现国内所有城市光纤化,并随着光纤接入普及率和带宽的大幅提高,使宽带的每兆单价持续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宽带提速工程的实施,必然导致宽带基础设施投入快速增长,带动光通信产业高速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
浅析软件测试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篇7
1.1研究背景
软件测试是集软件开发和软件运行中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确保所开发的软件安全稳定,没有漏洞,能够正常运行并开展工作。软件测试工作如何来完成呢,还是要借助与软件测试方案的制定,并进行实施。目前,我国在软件测试方案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完善,但基本是基于某一个软件来制定具体的方案,而没有对软件测试方案进行整体概括,怎样才能确保在软件测试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基于软件测试的目的、原则、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对软件测试方案制定和实施进行概括,从而促进软件测试工程师在开展软件测试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完成测试工作和任务。
2软件测试的原则
软件测试是为了寻找软件在运行和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漏洞和不足,从而使软件制作者能够即使修改,确保软件在正式运行中能够正常工作。在测试过程中从测试时间、对象、参与人员等方面有以下几个原则:
2.1尽早原则
软件测试工作要尽早完成,最好在需求阶段就开始,因为尽早来发现软件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尽早来解决,而不至于让该软件造成更严重的失误。
2.2第三方原则
软件测试应由第三方进行测试,不能自行开发的软件自己测试,最好也不要有使用方(购买方)来测试,因为自己开发的软件不易发现其错误,而购买方可能会加入更多主观想象影响软件开发制作。在测试方发现了错误,应由另一方进行确认, 有必要时可以召开软件错误分析会议,这样才能确保发现的错误的准确率。
2.3寻错原则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要以软件存在错误为目标,寻找错误,因为如果最初制定的方案以证明软件没有错误为目标,测试方在潜意识里会往这方面行动,就不易发现软件的错误。反之,以寻找错误为目标, 就会发现软件存在的错误,为软件修正提供帮助。
2.4保障原则
在软件测试前应制定完善的测试计划,保障测试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在测试工作中应保障电源、电脑等设备工作状态,确保软件测试过程中不要出现各类失误。
3软件测试方案的制定
在了解和掌握了软件测试原则之后, 制定软件测试方案应遵循软件测试原则来完成,确保软件测试方案制定正确、完善,能够使软件测试工作顺利完成。
3.1软件测试方案应提前制定
软件测试方案应在软件测试工作开始以前进行制定,并具有充足的时间对方案进行修订和整改,这样才能确保测试方案的正确性,确保在测试过程中能够寻找出软件已经存在的错误。
3.2软件测试方案具备针对性
软件测试方案应根据需要测试的软件来进行“量身定做”,而不能采用普及型的软件测试方案就进行操作,因为每个软件的功能不同,制作过程不同,存在的错误也不同,有的软件需要人工测试,有的软件需要电脑程序进行测试,所以软件测试方案应根据需要测试的软件来进行制定,这样才能确保测试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3.3软件测试方案应对测试类别进行划分
每个需要测试的软件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也同样具有不同的错误,而此次测试是采取静态测试、动态测试、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灰盒测试等这些内容均要在测试方案中有所说明和规定,而且还应该根据软件开发阶段,对测试是采取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回归测试、验收测试等进行分析,确保测试方案能够适用于本次软件的测试工作。
3.4软件测试方案应包括应急方案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现象,比如在测试过程中万一出现断电现象,在软件程序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死机现象等,在制定软件测试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意外现象,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这样才能确保软件测试顺利实施。
4软件测试方案的实施
制订了完善的软件测试方案,是完成软件测试的前提,在软件测试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方案来进行操作,这样才能确保测试的结果真实有效,才能及时发现软件存在的漏洞和错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由专业人员来完成
软件测试方案的实施其实也就是完成测试的过程,测试结果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及时寻找出软件存在的漏洞和错误, 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实施该过程的人员的职业技能,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应有软件测试工程师专业人员来完成,否则即便是正确合理的测试方案,也难以顺利完成测试工作。
(2)应变能力过硬
即便是软件测试方案制定的再完善, 也会出现想象不到的现象发生,这就要求测试工程师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过硬的测试知识和应变能力,如果出现方案中涉及以外的意外现象出现,第一时间的解决方案的错误与正确往往取决于测试工程师自身的水平和经验。
(3)对发现的软件错误进行评估
根据软件测试方案来进行测试,可能会发现软件存在一定的错误,但是寻找出的这个错误是否正确,还要经过另一方的确认,软件的错误的严重程度还要进行分析和评估,这样才能客观的分析被测试软件的准确性。如果将一个小的错误放大, 可能会影响一个好的软件使用,如果将一个大的错误缩小,可能在软件使用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所以对软件错误的正确评估也十分重要。
(4)要有完善的测试报告
在软件测试完成后,要有完善的测试报告来反映该软件存在的错误,准确率等资料,以确保开发者能够及时对软件修正,购买者能够及时使用该软件进行工作。
5结论
制定实施 篇8
这一标准在行业里其实已酝酿多年, 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 已经提议制定这一标准, 全国乐器标准化中心也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但由于种种的原因而半途而废, 不知不觉一放就将近10年, 直到1995年, 在珠江钢琴公司与日本雅玛哈钢琴公司合作之初, 当时我国还设有类似《钢琴零部件名称》标准的资料, 与日本公司技术上的合作, 首先从统一钢琴零部件名称的叫法开始, 双方协商共同制定一个企业内部标准《立式钢琴部品名称》, 因为日本在海外的钢琴生产企业为数不少, 他们很有这方面的经验, 受他们的启发, 加上当时国内钢琴生产和销售也与国内外的接触逐渐增多, 这也成为了我们提议制定这个标准的动机。
二、目的和意义
钢琴是西洋乐器, 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我国的钢琴生产是解放后才形成的, 钢琴的结构是乐器中最复杂的, 它由8000多个零件组成, 零件种类达300~400种, 而且各国、各地区的叫法不一样, 国外多是采用象形叫法, 传到中国, 有象形叫法, 又有译音叫法, 五花八门, 阻碍了技术的交流和贸易往来, 但由于解放后中国钢琴发展缓慢, 至70年代末, 全国钢琴厂不足10家, 而且当时我国处于闭关自守的年代, 所以这一矛盾并不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我国钢琴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到了90年代, 钢琴厂已激增至六、七十家, 加上国外钢琴生产的成本越来越大, 生产正在逐渐萎缩, 很多国外知名厂家向中国转移生产, 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钢琴制造大国, 不少国产钢琴不但在国内市场销售, 而且还大量销往国外市场, 在贸易过程出现相应的技术交流越来越多, 加上部分先进的企业已经开始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人才, 指导钢琴的设计和制造, 在交流中没有标准的、统一的技术语言, 已成为人们交流越来越大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 统一国内外钢琴零部件名称已成为钢琴界的头号问题, 因此, 制定一个钢琴零部件名称 (中英文对照) 标准就成为当务之急。
虽然钢琴制造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 但由于各地区、各流派的不同, 钢琴零部件就出现了形式各异的叫法。钢琴零部件名称通常来源于三个方面:根据外语的叫法取译音, 如生达 (center) 、爱克申 (action) 、钉巴 (damper) 等;根据零件的形状取名, 如长枪、匙羹、鸭嘴木等;根据零件的功能取名, 如压弦条、压键档、调节档、制音杆等。由于名称的来源不同, 往往出现同一个零件各地区不同叫法的现象, 如击弦机 (按功能取名) , 江浙一带叫爱克申 (英文) , 广州叫琴胆 (强调重要程度) ;又如侧臂, 广州叫琴手, 北京叫耳朵, 又如键侧木, 有的叫把头, 有的叫键边木, 有的叫黑木头等等, 再加上欧美的不同习惯叫法 (如:鼓轮, 在英国称为roller, 在美国称为knuckle) , 使很多知名的翻译、教授也难以胜任做钢琴技术专家的翻译, 也因为钢琴零件叫法的怪异, 外语词典上也查不到钢琴零件的译意。这样一来, 使钢琴在经济和技术的交流中极为不便。在这个时候制定《钢琴零部件名称》标准, 实现了钢琴技术语言国内外的统一, 使其在钢琴领域中交流畅通无阻, 重大意义。
三、标准的制定
在标准的制定之前, 我们做了大量相关资料的搜集, 包括搜集1971年第二版DIN8991《三角琴击弦机零部件名称》、DIN8992《立式琴击弦机零部件名称》、DIN8995《立式琴、三角琴键盘》等德国国家标准, 日本相关资料及图片等, 并对国内厂家的各种叫法进行调查, 这一调查主要从有限的文字资料上找出各厂的不同叫法, 以及从老师傅身上了解。另一个是平衡各地的叫法, 照顾各大厂或地区的利益, 对于每一个零件, 我们都要先定出是按外文的意思直接翻译 (这种翻译是行内语言翻译, 而不是查词典的翻译) , 还是采用功能的叫法, 因为外文多是采用象形的叫法, 如果是按功能定义, 就要找出一个与零件功能接近而表述清晰的词语, 同时, 还要避免多笔画、难写或难读的字, 既要照顾方便书写, 读音清晰, 也要兼顾南北方语言习惯。
绘图问题是当初标准制定的主要难题。这个标准的特点是图形多而且复杂, 要表达清楚一个由8000多个零件组成的钢琴, 不是一两张图可以完成的, 为了不遗漏每一个主要零件, 我们采用了21幅图来表示, 其中9幅立体图、12幅平面图, 还有剖视图、主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局部放大图等不同的视图, 从各个角度反映钢琴的不同部位的结构。
这一标准起草以后, 首先通过书面征求各钢琴生产厂家的意见, 并于1998年11月由全国乐器标准化中心组织全国范围的钢琴厂家共30多人对标准进行会议审核, 这次会议讨论激烈, 各厂都想维护自己的利益, 不想改变自己原有的叫法, 但是为了统一, 各厂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让步, 讨论时, 有时单单为了一个零件的名称, 争论了近1个小时, 但最终还是找不出比原来更好的名字, 只能维持原状, 也有一些名称通过大家的讨论修改, 定义更为明确清晰。经过3天对标准审定稿进行讨论, 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 终于在行业内达成共识, 一致通过标准的审核。
四、与国外同类对比
1、与1971年第二版DIN8991《三角琴击弦
机零部件名称》、DIN8992《立式琴击弦机零部件名称》、DIN8995《立式琴、三角琴键盘》德国国家标准 (以下简称德国标准) 相比, 该标准内容更加全面, 信息量更为丰富, 编排更为系统合理。
标准中包括立式钢琴和卧式钢琴的零部件名称。零部件涉及的内容包括外壳、击弦机、键盘、共鸣盘和踏瓣系统等钢琴所有部件, 信息量达300余条。而德国标准只有击弦机、键盘两部分, 信息量仅有100余条, 涉及的零部件名称不及本标准详细, 而且查找也不及本标准方便、快捷。
2、与德国标准相比,
钢琴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多采用国际上先进设计或以珠江钢琴为代表的国内最新设计, 既保留了传统设计中优秀设计元素, 也吸取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先进、科学、合理的设计, 体现了中国钢琴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 制造工艺不断与国际接轨。
3、与德国标准相比,
该标准拥有中英文名称, 更有利于中国钢琴制造业与国际同行、中国钢琴制造业与国外客户、国外钢琴制造业与中国客户之间的沟通和技术交流, 达到了“让世界了解我们, 也让我们走向世界”的行业发展目的。
五、标准的实施
1、标准的宣贯
1999年, 酝酿了10年的标准终于颁布实施了, 但是好的标准如果没有有力的宣传, 是很难实施的, 为了宣传好标准, 我们根据标准的内容, 以技术文件形式制定新旧名称的对照表, 在公司内大量印制, 发到每一个部门, 甚至每一个相关人员的手上, 我们还对部分人员集中进行标准的宣贯学习, 如对公司质检员进行培训, 并且要求各部门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新旧名称的更换工作, 这是一个艰巨的工程, 我们用了几年时间才完成, 包括图纸上零件名称的更改, 物资材料管理系统上零件名称的更改, 作业指导书上名称的更改等。
2、标准的应用
由于长期以来, 各地区各流派对钢琴的名称的叫法各异, 无形中制约了钢琴制造的发展, 《钢琴零部件名称》实施以后, 在钢琴制造、流通领域、使用领域、培训教育领域达到了钢琴技术语言的统一, 通过近10年的标准实施, 应用越来越广泛。
钢琴制造企业是该标准首先应用的地方, 它广泛用于技术图纸设计中的零部件名称的规范统一, 同时也在技术标准制定中应用, 如:在GB/T10159-2002《钢琴》产品国家标准和QB/T2279-2004《钢琴击弦机》行业标准中, 在引用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该标准作为钢琴产品的技术术语的规范用语;企业里的作业指导书, 是对钢琴零部件的加工或装配的具体指导, 它牵涉到很多钢琴零部件的名称, 因此也广泛应用该标准规定的名称。在企业里, 物资管理实际上是对钢琴零部件的采购和库存的管理, 因此也应用的很多。
以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公司为例, 该标准实施以后, 规范了产品图纸、技术标准、质量标准、作业指导书、物资采购和仓库管理中钢琴零部件的名称。以往在公司内部, 一种零件口头叫法和文字书写都不一样, 每个部门编制的文件通知、图纸、质量标准、物资采购、仓库管理等自成一套叫法, 如果没有这个标准规范的技术语言, 在现在的信息化管理年代, 各种信息的沟通、交流和计算机管理是难以实现的。
标准实施后, 在与国外专家的交流合作中, 给双方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不管是德国、美国还是日本的专家, 大家都乐于使用, 这一标准更是翻译们的必读课本。在国际贸易中, 经常会出现钢琴售后服务的问题, 如维修技术指导、零配件的配备等, 使用了标准的统一语言以后, 沟通方便了, 准确率、效率都提高了。
产品售后服务中使用了标准名称后, 在客户与维修人员的沟通就方便了, 客户可以方便地指出自己使用的钢琴毛病出在那里, 维修配件的提供也方便了。
该标准还应用在职业技能标准中, 如在制定《钢琴制作工》、《钢琴调律师》职业标准及其配套的培训教材时, 把标准的大部分内容搬到培训教材中, 作为钢琴结构的及零部件名称的描述。
3、标准实施产生的效益
该标准是一个基础标准, 其实施后的经济效益是很难用数字来衡量的, 但它对中国钢琴的发展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950年中国完全自己设计制造了第一台立式钢琴, 1980年全国钢琴厂不足10家, 产量不足1万台;2000年全国钢琴厂已有约六、七十家, 产量已达26万台;2003年全国钢琴厂已超过100家, 年产量已达30万台以上;约占世界钢琴产量的2/3, 2002年广州珠江钢琴公司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钢琴制造商。从以上根据可以看出, 自1999年该标准实施后, 我国的钢琴企业政策和钢琴产量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从标准的应用程度来看, 已深入到钢琴所涉及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势头不减, 现在全国1年的钢琴产量比解放后30年的产量总和还大, 欧洲生产钢琴已有400年的历史, 而我国仅有50多年的历史, 我国的发展速度是欧美国家难以想象的, 2006年, 国际音乐制品协会 (NAMM) 向珠江钢琴集团颁发了“里程碑奖”, 这是NAMM成立104年以来首次向非美籍的乐器企业颁发的最高荣誉, 我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已受到世人的瞩目。
有了技术语言的统一, 才会使厂际间的交流、国际间的交流、人际间的交流更顺畅, 技术才会有突飞猛进的提升。现在中国的钢琴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大大提高, 形成了产业优势, 使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钢琴制造大国, 正一步一步朝着钢琴制造强国走去。
可以想象, 如果没有与国外先进技术的交流,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的往来, 中国钢琴制造业是不可能如此的红火, 如果交流中技术语言的不统一, 交流好是非常困难的。技术图纸、技术标准是企业生产的依据, 如果企业内部的管理不规范, 产品的质量也不可能让世界所接受, 特别是现在钢琴已销到了钢琴的发源地欧洲, 能被挑剔的欧洲人所接受, 《钢琴零部件名称》标准功不可抹。
4、标准实施的困难
标准实施近10年, 虽然标准规定的钢琴零部件名称在书写中得到了规范, 但口头的叫法还时有出现, 要改变还需要较长时间。现在标准在国际交往中广泛应用了, 在大中型企业中也被广泛的应用, 但在一些小型组装企业或不规范的企业中, 技术图纸、技术标准都没有的, 他们所购买钢琴零件都是由配件厂提供的, 配件厂叫什么, 他就叫什么, 从来没见过《钢琴零部件名称》标准, 他们甚至连《钢琴》产品标准也不知道, 因此这一标准也难以在他们的企业中实施。
5、标准应用前景
制定实施 篇9
1 现有泡排剂的评价标准
市场现有泡排剂标准种类繁多、内容参差不齐, 除了各类厂家的产品内控标准, 目前, 比较权威的泡排剂标准主要是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761-1995 《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 和SY/T 6465-2000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 》[2,3]。 其中,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 只有评价方法, 未规定技术指标、且评价温度低 (仅40℃) , 评价方法简单, 评价条件单一。而《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是1995 年制定的针对单一泡排剂产品CT5-2 的检测标准, 技术指标较低, 且起泡力和稳泡力仅有矿化水条件下的评价, 携液量仅有石油醚条件下的评价。 同时, 这2 个标准规定矿化度都很低, 最高仅为50g/L, 且对其他实验条件都未规定, 例如现场经常要考虑的凝析油含量、甲醇含量, 还有对现场气井流量的模拟条件的规定等储多问题。
2 各类内控标准存在的问题
目前, 在对各类泡排剂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 发现其送样单位所提供的产品内控标准五花八门, 这些单位既包含了研发产品的各生产厂家、高校、研发机构, 也包括产品的使用机构各气田的采气厂。同时, 也进行了产品的自主研发, 对现场的使用条件进行了调研, 从各方面真实的反映出各类内控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2.1 主要技术指标的差异
技术指标的差异主要反映在起泡力、 稳泡力和携液量。
对于含矿化水条件下使用的泡排剂, 起泡力有定0min泡高 (HO) >60mm、>80mm、>90mm、>120mm, 最大相差60mm;稳泡力有定5min泡高 (H5) >40mm、>50mm、>60mm、>90mm, 最大相差50mm, 还有稳泡力定3min泡高 (H3) >60mm、>80mm、>100mm, 两者相差40mm, 甚至有些标准根本没有定稳泡力指标。 对于含凝析油条件下使用的泡排剂, 起泡力有定0min泡高 (HO) >20mm、>40mm、>60mm、>90mm, 最大相差70mm; 稳泡力有定5min泡高 (H5) >10mm、>20mm、>40mm、>60mm, 最大相差50mm, 还有稳泡力定3min泡高 (H3) >20mm, 甚至某些内控标准中完全没有稳泡力指标。在不同条件下评价携液量差异更大, 指标有定0.29L/min、3.0L/min、57L/min, 最大相差190 多倍, 且评价装置不尽相同, 有的加压, 有的未加压, 造成评价结果差异较大。
2.2 矿化水的差异
矿化水条件下评价泡排剂时, 矿化度有100g/L、60g/L、54g/L、50g/L, 矿化度差异没有阶梯设置, 缺乏针对性, 且配制方法也存在差异, 不仅各厂家内控标准有差异, 行业标准也有差异。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761-1995 《 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 -2》 中矿化水矿化度太低, 是150mg/L硬水的配制: 称取0.099 9g氯化钙, 0.148g硫酸镁, 用蒸馏水溶解于1 000m L容量瓶中,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SY/T6465-2000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中矿化水的配制分为2 种, 矿化水1 是以上150mg/L硬水的配制方法, 矿化水2 是50g/L矿化水的配制:称取10g氯化钙和40g氯化钠, 用蒸馏水于烧杯中溶解, 搅匀后转入1 000m L容量瓶中, 并用蒸馏水冲洗3 次, 冲洗液全部转入该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至总体积1 000m L。 可以看出, 对于含有高矿化水的气田, 2 个标准规定的矿化水的矿化度都太低, 最高仅为50g/L, 而长庆气田矿化水的矿化度普遍较高, 最高可达到200g/L左右, 且大部分水型都是氯化钙型, 因此, 在制定针对长庆气田的企业标准时, 采取了SY/T 6465-2000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中矿化水2 的配制方法和比例, 制定了3 种矿化度50g/L、150g/L和250g/L, 这种对矿化水进行的梯度设置更适合于现场应用。
2.3 凝析油的差异
凝析油含量是影响泡排剂评价结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针对目前许多气井含有凝析油的情况, 许多标准采用煤油或石油醚替代凝析油进行评价, 造成携液量结果偏高, 尤其是用石油醚进行评价时, 起泡力评价结果比采用凝析油高出几倍, 即使采用凝析油评价, 各个标准的含量差别也较大, 有5%、10%、20%, 而长庆气田大部分气井含凝析油较高, 普遍在10%左右, 最高达20%以上, 较低的凝析油含量对长庆气田并不适用。此外, 凝析油品质差异对实验结果影响也较大[4], 不同凝析油评价的起泡力和稳泡力差别可达10~60mm, 携液量差别可达5~40m L。 因此, 在制定针对长庆气田的企业标准时, 采用10%、20%和30%的措施井凝析油进行评价。
2.4 温度的差异
温度对泡排剂的起泡力、稳泡力、携液量和表面张力均有所影响, 特别是对稳泡力的影响最大, 温度低的稳泡力较高, 温度高的甚至没有稳泡力。在检验过程中发现, 2 个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评价温度仅有40℃, 而各内控标准的评价温度有定40℃、50℃、60℃和70℃, 这就造成各产品评价结果之间没有可比性[5]。
2.5 评价加量的差异
不同厂家泡排剂的评价加量也不尽相同, 有0.5%、1.0%、1.5%、2.0%和3.0%, 对于液体泡排剂, 加量每增加0.1%, 其评价结果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而现场实际生产中的加量一般都在0.5%左右。
3 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在泡排剂的各类标准中, 在对其性能进行检测评价时, 除了基本的物理性能外, 最主要的几个技术指标是起泡力、稳泡力、携液量和表面张力。 根据气田现场实际生产需求和大量实验室现场模拟实验, 在制定泡排剂的内控标准时, 规定各指标的评价温度为60℃, 加量为0.5%。
3.1 起泡力和稳泡力
起泡力和稳泡力, 有些标准中也叫起泡性能和稳泡性能。目前, 除个别厂家的内控标准采用瓦楞法来检测这2 项性能外, 其他厂家均采用现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Ross-Miles法来检测。 参照GB/T 13173-2008《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4]中11.4.3 和4.5.2 的中规定的方法和仪器来进行检测, 这也是目前仅有的2 个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761-1995 《 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 和SY/T 6465-2000 《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 规定的方法, 唯一不同的是, 对实验条件进行了更为细致、更为严苛的划分与规定。其他标准中, 对于配置泡排剂的试液, 最多的仅为4 种, 由于长庆气田的许多区块地质条件复杂, 地层水矿化度高, 还含有凝析油等, 例如苏里格气田, 其地层水矿化度最高可达250g/L, 凝析油含量在10%~30%之间, 因此, 根据气田生产中的实际条件和需求, 按照将矿化水和凝析油试液的配置扩大到6 种, 分别为50g/L矿化水、150g/L矿化水、250g/L矿化水、10%凝析油、20%凝析油和30%凝析油, 以保证产品在实际生产中的质量。 在制定泡排剂产品的内控标准时, 除了以上对实验条件的细化外, 规定含凝析油条件下起泡力不低于150mm, 稳泡力不低于40mm, 含矿化水条件下起泡力不低于150mm, 稳泡力不低于150mm, 这些指标都高于目前的行业标准和厂家标准。
3.2 携液量
在现有的泡排剂的各类标准中, 对于其携液量的测定, 尚无统一定论, 尤其是对携液装置的规定问题, 差异较大, 直接影响到对泡排剂最重要的指标–携液量的测定。 参照SY/T 5761-1995《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中规定的携液量装置 (图1) , 将连接气体分散头的进气管, 由发泡管管口进入改为发泡管出液管口进入 (图2) , 并将原有的气体分散头, 直接置于发泡管管底, 这样不仅保证所有待测液体都能得到气流的冲击, 避免了原来气体分散头以下的液体并没有得到有效气流的冲击, 而且进气管由下端进入, 也使得整个发泡管内部的待测液体, 都得到较为均匀稳定的气流冲击, 也为后续的排液和清洗工作创造了方便。 除了以上对实验仪器的改进外, 规定含凝析油条件下携液量不低于100m L, 含矿化水条件下携液量不低于120m L, 这些指标也都高于目前的行业标准和厂家标准。
3.3 表面张力
按照SY/T 5370-1999《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的规定[5], 采用先进的KRUSS K100MK3 表界面张力仪进行测定, 参照其他标准最高要求, 规定在30℃, 1.0%的加量下, 表面张力不低于35m N/m。
按照以上要求, 参照其他各类泡排剂标准, 对差异较大的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更加严格的修订, 以保证泡排剂在现场应用中的产品质量, 最终制定了Q/CHG 070-2014《油气集输用泡沫排水剂烷基氧化胺类CQF-1》。
4 内控标准实施相关问题探讨
内控标准的实施不是简单的发布, 而是需要企业各部门的严格遵守, 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文件支持[5], 这就需要配备必需的检验手段和试验设备, 编制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 在内控标准发布实施后, 严格按照标准中规定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检测, 但仍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4.1 起泡力和稳泡力的重现性较差的问题
目前, 内控标准中对起泡力和稳泡力的评价, 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Ross-Miles法及其配套的罗氏米尔泡沫仪, 即GB/T 13173.6 的规定进行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发现, 即使严格按照内控标准执行, 多次试验的数据依然重现性较差, 经过仔细的查找, 发现几乎所有相关标准中, 都要求将滴液管垂直放置刻度量管内径中心, 下端与罗氏泡沫仪刻度量管上口要求的刻度线对齐。 标准中的规定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几乎所有企业在固定滴液管的时候, 均采用铁架台或类似的工具, 其在每次拆卸安装时, 都是目测校对滴液管位置, 难免造成平行样测定时的人为误差, 尤其是要求在刻度量管内径中心位置, 稍微有所偏离, 就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误差, 而每次的目测校准也较为麻烦, 必须经过几次测试, 才能达到要求的位置。 为了保证内控标准的准确性, 我们仔细分析问题, 精确测量仪器, 制作了与滴液管配套的敞口玻璃管, 其内径与滴液管外径相同, 保证其可以将滴液管稳稳地固定于其中, 下端口比滴液管短, 保证待测液体在流出滴液管时, 不受配套玻璃管的影响, 上端为开放式, 方便其取用。 将其按滴液管的位置要求, 固定于铁架台上, 每次测定时, 只需将滴液管轻轻放入或取出即可, 基本每次将滴液管都置于一个固定的位置, 操作简便, 清洗容易, 大大减少了每次装卸校对的误差。
4.2 凝析油差异的问题
内控标准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其中对矿化水有明确的配制方法和矿化度的规定, 而对于凝析油, 内控标准仅对其浓度进行了规定, 因为气田生产中, 各区块所含凝析油的成分差别较大, 实验中发现, 不同区块的凝析油对泡排剂起泡力、稳泡力和携液量均有所影响, 起泡力和稳泡力的差别最高可以达到上百毫米, 携液量的差别最高可以达到几十毫升。 针对此问题, 为了保证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 内控标准中往往采用泡排剂适用区块的凝析油来评价此泡排剂, 若泡排剂的做对比评价时, 必须用同一区块的凝析油评价各待测样品。
5 结束语
自泡排剂产品内控标准颁布以来, 泡排剂在性能评价时, 实验条件的划分更为细致准确, 更符合现场实际需求;规定仪器的改进, 使准确度提高, 人为误差减少;技术指标也更加严格, 均高于目前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使泡排剂产品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 为气田生产的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牛振群.气井泡排及泡排棒在榆林气田的应用[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 2010.
[2]油田化学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排水采气用起泡剂CT5-2:SY/T 5761-1995[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3]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泡沫排水采气用起泡剂评价方法:SY/T 6465-2000[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3.
[4]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GB/T 13173-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制定实施 篇10
1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的实施对下一个环节的工作乃至整个工程的成败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信息化战略作为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第一个环节,更是保证整个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前提。在这个阶段,可以由企业自身,或者由专业的信息化咨询公司来帮助企业,通过一些特有的方式,汇总出企业各个方面对信息化的要求,经过一个结构化的推理过程,确定出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制定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的制定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1 形象方面
企业要在互联网上进行自我宣传、客户交流和国际联系,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及时反馈国内外客户的相关问题,改进业务,提高服务水平。
1.2 现代化管理方面
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进行管理、生产、营销等网络相关活动,逐步展开网络新型业务并以此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
1.3 人员素质方面
引进具备现代化电子商务专业知识、良好公德意识的人才和培养具备较高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现代生产人员。
以上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确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需要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握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
2.1 要准确的定位
企业在某一时期在IT应用方面进行投资与建设,肯定是要解决一些企业经营与管理上的问题,但是IT应用并不是万能的,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分析该问题的性质,看能否通过IT项目的应用来解决。
2.2 要选择符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技术
这关系到所选的管理软件是否适合企业的需求,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一般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2.1 OA(网络办公系统)
该系统主要以行政办公为主,辅助办公为辅,侧重于文件的处理和信息的流通。是企业总部联接各分、子公司进行协同办公的系统。主要表现在公文管理、公告信息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文档资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许多方面。
2.2.2 ERP(企业资源管理)
ERP根据现代管理思想,对企业所有资源和生产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以达到对成本的控制及产品质量的控制。是一种规范、集成和优化企业内外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工具。用以实现企业增值、使客户、合作伙伴、员工、投资者、政府等实现共赢。
2.2.3 CRM(客户关系管理)
企业要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规则,从而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共享信息平台,建立起简捷、高效的整体业务流程,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2.2.4 SCM(供应链管理)
SCM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通过计划(Plan)、获得(Obtain)、存储(Store)、分销(Distribute)、服务(Serve)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Interface),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2.2.5 IRM(信息资源管理)
IRM是企业管理的新职能,是信息与文件资料的激增、各级管理人员获取有序信息和快速简便处理信息的迫切要求。通过增强企业处理动态和静态条件下内外信息需求的能力来提高管理的效益。以期达到“高效(Efficient)、实效(Effective)和经济(Economical)”的最佳效果,也称3E原则,三者关系密切,互相制约。
企业在充分了解自身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并在实践中得以运用。
2.3 要组织好项目队伍,实施要得力
企业的信息系统项目除了具有一般工程项目的一些“硬”特性以外,更大程度上它是一个“软”系统项目,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会涉及到企业各个层次的人员,同时还有软件供应商方面的咨询顾问与实施人员,如何组织好项目队伍、保证好项目计划的完成,是非常重要的。
2.4 管理软件在运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进
管理软件的价值并不只依赖于软件本身,更多的是依赖企业在其运用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要确保管理软件能为各个部门人员提供及时、完整、准确的信息,把业务人员的管理经验与知识有效运用于管理软件系统之中。
3 CIO在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企业要信息化,CIO就要扮演把“一把手”和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推动联接起来的角色,也就是说,CIO必须是具备务实、专业、前瞻性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信息化必然涉及企业的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决策层,CIO必须让高层管理者相信采用电子商务对公司是有利,将内部财务、人力资源、行政等方面的管理和业务研发、制造、渠道、服务等方面的运作建立在基于Internet的信息平台上,并逐步实现企业在能力所及最大的范围内进行价值活动的运作。
(2)在管理层,CIO必须面对企业已经制定的策略,确定每个员工的权利和责任,组织一个团队保证企业策略顺利的实施。
(3)在技术方面,CIO必须保证企业的IT基础平台是一个可扩展的环境,要走标准化的道路,这一点对于企业尤为关键。每个员工都应该能够快速访问互联网及企业内部网,不仅在办公室里,在家里或是旅行时同样应该能够保证这一点。
(4)在竞争优势方面,CIO的职责是招募精兵强将,加强员工培训;评估各类技术、人才是否到位;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电子商务文化。
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由生产为核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由流线型转向流程、过程式管理,由局部转向成整体优化的过程,企业必须因势利导、把握机遇将企业信息化关键业务领域落实、引深、适用、完善实施之。根据自身特点将信息技术诸多的企业应用融合于设计、制造、决策及综合系统之中。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化成为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进企业集中统一、共享协同,支撑着企业战略、改进优化流程,全面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应建立一个由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成员组成的决策管理机构。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细心听取多方意见,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
参考文献
[1]彭常青.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
[2]陶溪.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3]石钧,王盈楚.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12).
[4]张后启.从CIO到CPIO——企业信息化推进的组织保障[J].中国电子商务,2008.
制定实施 篇11
关键词:线性代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方法
高职高专学生虽然都经历过高考,但大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自主学习意识弱,故教学过程应分层次教学,让基础差的同学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因此,教学计划的指定与实施变得就非常必要,充分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能更好地让学生接触新的知识,使得新的知识很快被接纳,能更好地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内容。
1 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计划是任何所有高职院校工作正常运行的核心。专业教学计划的管理与制定都有专门的相关规定。在很大程度上专业教学计划体现了专业发展和方向的水平,是学校引进教师培养的方向,其中包含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的安排等内容,涉及毕业生就业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它是衡量一所学校的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不能改变,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因为它的灵活性和随机的变化,无论是制定或调整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标准,以体现其严肃性。教学计划应该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研究,并结合人员培训,制定,然后通过执行情况向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论证,通过后实施,而一旦要严格限制在调整修改条件。在教学计划的内容方面,目标定位必须准确,课程体系必须完整,课程设置的参数和教学管理指标量化细节,紧扣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2 丰富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是一门逻辑严密抽象的学科,它是土木金融工商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它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在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学习线性代数之前学生已先修高等数学,后续将学习概率论。
3 具体的教学计划指定与实施
3.1 加强数学教师各方面专业知识学习
高职院校数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本专业,而应加强各方面的业务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利用各种渠道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学习本专业的相关的其他科目知识,将数学教学与其相关专业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应用化,化简为易,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理论淡化,应用加强
高职高专的线性代数教学中,可将一些推理过程复杂、难懂的定义用大家易于接受的方式简单的介绍一下,淡化证明过程。让学生从复杂的推理中解脱出来。线性代数和实际应用非常紧密,我们可以从实际的一些案例入手,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来了解定义等,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此堂课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那么吃力。
3.3 创新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多样化
应多注重学生发现及创造思维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如课堂安排可以采取案例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们先思考,然后发现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试着先分析或讨论,讨论到一定程度后再讲解,这样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考核方面,也可以改变一下传统的考核方式,而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如开放式考核+理论考试、报告式考核+开放式考核等。
为了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定义及定理并能通过定义定理解决相关问题,笔者是这样设置的:
①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先来分析,当学生无法通过已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引进概念,然后让学生来理解概念。
②教师分析概念,总结概念的重点、难点、注意点。涉及难点时用精简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让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③回到实例中,让学生通过刚学到的内容来试着分析解决问题。
④总结学生解决问题中涉及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再次举例熟悉概念。
教学实施前的准备:复习高中内容(二维向量的定义及线性运算)。
4 教学计划的实施方法
①教学准备工作。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指定人员修订教材、总结教学经验、收集教学病例,进行有关教学的实验研究与技术革新等工作。
②教学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写好教案。教案的内容包括上次课复习重点,本次课课题教学内容,目的与要求及教学重难点,讲授方法,课时安排,小结与作业布置等。
③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根据需求,组织集体备课。
④为了加深学习的理解要恰当地运用图标,实物和幻灯等提高教学质量。
⑤定期组织检查性或观摩性听课,课后分析,及时检查课堂效果,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5 结语
制定实施 篇12
在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 科学事业也迈入全球化时代。作为美国政府资助基础研究和教育的主要机构,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履行使命的同时, 也积极参与全球科学合作事业的发展。在8月12日出版的《科学》上, 基金会主任苏布拉·苏雷什表示, 国际科学合作的最大障碍是各方截然不同的科学绩效评估标准和相关科学基础设施方面的差异。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全球的协同努力, 制定科学绩效评估的全球准则和实施程序。
文章指出, 在全球科学和工程学的创新系统中, 美国和欧洲的大学一直发挥着领导作用, 它们是新兴科学方向的核心驱动力。“在美国, 这种成功依赖于支持基础研究的联邦科学基金机构在过去60年中发展和改进的竞争性评估机制。”社论指出, 世界正变得高度互联, 地方经济的转型高度依赖于各国科学研究的支持, 同时也依赖于全球合作。社论认为, 建立一套包括严格绩效评估标准和确保科学道德与诚信的基础设施的体制, 是全球化时代的关键。
【制定实施】推荐阅读:
制定实施计划11-30
制定实施年度培训计划过程10-16
制定一岗双责实施办法11-18
档案数字化方案制定与实施09-01
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战略规划11-11
现代家规的制定与实施的策略研究07-31
中医院二甲持续改进3.1.2制定的整改措施逐条实施,并落实到位05-23
《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制定、实施情况说明06-17
制定机制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