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对策

2024-10-08

制定对策(共12篇)

制定对策 篇1

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 是任何组织想提高竞争力必须具备的关键要素, 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我们说的标准大都指技术标准, 它是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和法规的依据。现代农业与标准紧密相连。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标准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制定农业标准和实施农业标准, 拥有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 它就能够有效地掌握农业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1 我国在农业标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经是WTO的成员国, 根据WTO协议, 已经许诺在5年内逐步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放宽进口配额和数量限制;给予农产品进口商全面的贸易权和分销权。这对中国的农业发展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一方面, 发达国家由于技术标准的优势将农产品出口到我国,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技术标准落后农产品出口逐渐减少[1]。要想改变这一局面, 必须先分析一下我国农业标准化落后的原因。

1.1 观念落后使农业标准建设得不到足够重视

以前在短缺经济环境下, 制定的农产品标准, 主要追求的是解决温饱问题, 重数量不重质量, 标准滞后,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混乱甚至相互矛盾[2];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者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者也缺乏动力去执行标准;出口农产品的企业思想仍停留在单纯低价位竞争的经营观念上, 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少能满足国际标准, 企业对WTO形势下新的标准不清楚, 合法利用例外条款进行自我保护的思想淡薄, 对出口的农产品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却遭受反倾销等不公正待遇缺乏应诉的动机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 重视农产品的质量, 面向市场, 跳出短缺经济条件下, 一味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圈子, 转向重视执行高标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同时要加大对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先进标准的研究, 当面临国际贸易争端时做到有理有据。

1.2 标准落后, 没有与国际接轨

在制定标准时偏重国内市场, 由于对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系列标准和ISO14000国际环境系列标准论证缺乏了解和研究, 对引用或者参照采用国际标准考虑不多, 现有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有相当大的差距, 其中很多产品的环保、检测技术标准更是空白[3]。这方面教训很多, 例如我国大米因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 而不能出口, 只得积压国库数年;我国出口的瓜果蔬菜也由于各项指标没有达到国际标准而出口受阻。

1.3 农业标准化体系尚未确定, 缺乏法制化管理

农业标准化工作没有纳入《标准化法》中, 对农业标准化的管理没有相应的法律基础作为依据。同时, 农业标准化体系也没有真正确立, 目前我国农业仍在实行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 使每年的生产计划、生产管理规程和产品加工都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 没有涵盖产前、产中和产后一体化的农业综合标准化体系。

2 加快我国农业标准建设的对策

标准是农业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要使更多的农产品打人国际市场, 必须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同时, 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 要根据自身特点, 积极制定有利于本国的国际标准, 这是保护本国农业生产, 阻止外国农产品疯狂进口的一种有效途径。

2.1 提高农产品标准和环境标准, 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农产品的安全标准主要是农药和兽药的残留限制标准, 有毒物质污染的限制标准。提高农产品标准不仅是把我国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需要, 同时也是我国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要按国际市场标准要求, 加快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 制定发布一系列的标准和规程, 使产前、产中、产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 确保与国际标准相配套。要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业标准, 首先要必须使本国的农产品接近甚至超过国际标准, 因而我们应加强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意识, 推广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生产使用农药的限制标准, 加强环境治理。同时发挥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的监管职能, 使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性生产再上一个台阶[4]。

2.2 加大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 制定有利的国际标准

要想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的绿色技术壁垒, 首先要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接近ISO14000标准和发达国家最先进的环保标准。同时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合作交流, 力争实现双边和多边环境标志的相互认可。对于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要制定领先的国内标准, 并且争取将国内标准上升为有利于本国的国际标准[3]。

2.3 根据不同类型的农产品, 制定不同的标准策略

对于粮、棉、油、肉、蛋等大宗产品要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我们的大宗农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附加值低, 缺乏国际竞争力, 同时由于强调低价位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无法达到国际标准, 出口量很少。对于这类农产品, 一方面, 我们要重视安全生产, 提高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这类产品的深加工, 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 提高科技含量, 提高出口质量和深加工程度。

对于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小宗名优特产品, 在加大生产的同时, 要制定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标准。应加大一些适应我国地区特色气候, 在其他国家难以生产的产品和有中国文化特色、深受国外居民喜爱的产品的开发力度, 加大有机食品如中草药、生物制品等的生产[5]。对于优势产品, 要加快制定产品标准, 并尽可能将国内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等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加以保护。由于发达国家可以对动植物品种、遗传资源和基因甚至基因片段等生命物质授予专利, 抢注基因专利意味着可以通过WTO中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协议来影响相关国家农业和产品生产和贸易。因而, 我们要制定标准, 加大对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 防止我国独特的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成果流失。

参考文献

[1]陈俊钦.我国农业标准落后原因及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 2006 (1) :13-15.

[2]于维军.农产品出口遭遇“标准之痛”[J].中国标准化, 2005 (1) :15-16.

[3]杨辉.试析农产品竟争与我国农业质量标准体系[J].农业质量标准, 2006 (1) :34-37.

[4]陶运来.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J].中国标准化, 2004 (7) :10-11.

[5]张勇, 徐玉明.浅谈农业标准化与农业标准建设[J].中国标准化, 2005 (8) :15-17.

制定对策 篇2

[摘 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人力资源规划中缺乏沟通与协作性,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制订和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要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建立多维交叉体系的规划工作机制,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素质,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环境。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对策措施。

人力资源规划强调人力资源对组织目标的支撑作用,从战略层面考虑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作用。因此,既包括了人力资源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系统规划与安排,也包括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策略与相应职能的系统安排。而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对可能的人员需求、供给情况作出预测,并据此储备或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

以追求人力资源的平衡为根本目的,它主要关注的是人力资源供求之间的数量、质量与结构的匹配。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资源,它所考虑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员,而是一类人员。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指导。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和作用。

第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证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人力资源规划是确保企业能够适时获得适量和适用的人员的程序,使人力资源获得经济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规划概念包括以下含义:以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为依据,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组织确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使组织得到长期的利益,注意实现员工的目标。

第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它还能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保证企业目标完成、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计划、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吻合。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但一些企业没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使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方向 1

不明,不知道企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标不明确,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方向和目的。

第二,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随着市场发展变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比较快,企业战略在调整,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先前制订出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失去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供应。

第三,人力资源规划中缺乏沟通与协作性。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规划人员从整个企业战略出发,经多方面沟通与协作,调研出各部门的人力资源所需状况,进而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习惯于仅凭过往数据和历史,便草草制订出该规划,其规划缺乏论证和可执行性。第四,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①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②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职业培训,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的寥寥无几。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凭所谓的经验或感觉办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没有管理咨询的前提下,很难作出专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 制订和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第一,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首先要明晰企业战略,然后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制订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资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人力资源部门要搞清企业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和产值目标等。这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第二,建立多维交叉体系的规划工作机制。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协同,上至企业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线经理等协同工作,且分工负责完成的。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同时,与一线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订规划方案,并支持下属实施方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力资源的分析和预测,协助决策者制订规划方案,并做好方案的评价,支持一线部门实施规划等;一线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核心业务,具体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参与决策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

第三,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果没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效率之低是难以忍受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客户、业务和市场进行深入接触和了解,把握整个企业发展走向,洞察整个行业走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有利于组织进行人员的学历、能力特长、素质等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有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编制和调整人力资源规划时能准确、及时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

第四,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素质。人力资源部门从为业务部门提供增值服务,就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各业务部门的需求,围绕目标实现的高度来设计对员工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态度的要求,深入企

业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工作是否具有预见性、有无管理技能及对管理的操作能力成为衡量人事经理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人力资源规划是独特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领导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企业要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要培养他们的研究、预测、分析和沟通的管理技能,提高他们的工作预见性,并要求这些从业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第五,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环境。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该充分注意与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的融合,具有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发展目标,也是面向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愿景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就难以有效实施,企业的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

人力资源规划服务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实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和优化配置,保持企业智力资本竞争的优势,实施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应当把人力资源规划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有针对性地解决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科学的并且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

参考文献:

制定对策 篇3

[关键词]低保标准;适度检验;附加福利;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 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4-0048-06

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经过近8年的实践与探索,于2007年全面走向农村,成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相对成熟、保障困难群体人数最多的社会救助项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但制度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保障标准低、养懒人及福利依赖等现象。因此,当前我国亟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低保标准线。

一、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的研究现状

在国际上,衡量贫困状况的标志是“最低生活保障线”。通常,衡量公民是否贫困,多数国家是以绝对贫困线为标准,也有一些国家采用相对贫困线标准,如当一个家庭的收入只达到中等收入的50%~60%时,即被认为是贫困的。一定时期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由政府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和其他调查的基础上加以确定或颁布;或者以当地居民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生活开支来表示;或者用与当地中等收入水平的一定差距来表示(吕学静,2007)。目前,国际上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方法主要有生活需求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法四种(孙光德、董克用,2000)。

除了上述四种传统测量贫困线的方法之外,还有另外三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即消费支出比例法、马丁法、扩展线性支出模型法(张宝宝,2012)。

我国学者唐钧在对国际上四种主要测定贫困线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将“生活形态法”与“市场菜篮法”结合起来的综合法,依据收入比例和恩格尔系数进行调整(孙光德、董克用,2000)。杨立雄将最低生活保障线划分为食物线和非食物线两部分。其中食物线以热量支出法计算,根据食品价格指数调整;非食物线以低收人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计算,根据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调整(杨立雄,2012)。肖云认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在实际操作中要以国家确定的贫困线为基础,结合恩格尔系数、物价指数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肖云、孙晓锦,2009)。童星、林闵钢基于客观相对贫困标准、客观绝对贫困标准、主观贫困标准三种贫困测量视角,提出了12种度量贫困的定量方法,包括收入等份定义法、收入平均数法、商品相对不足法、热量支出法、基本需求法、恩格尔系数法、超必需品剔除法、总支出与总收入之比法、编制贫困指数法、数学模型法、主观最小收入定义法和主观最小消费定义法(童星、林闵钢,1994)。陈珍珍通过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调查,得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制定主要有两种类型四种做法(陈珍珍,2013),即从消费的角度采用“菜篮子法”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法,从收入的角度采用当地最低工资水平比例法与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法。莫泰基曾用10个指标对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法、生活形态法和国际贫困标准法进行了优劣对比。唐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采用12个指标对这四种常用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出这四种方法都是好坏参半,各有擅长。但市场菜篮法、国际贫困标准和生活形态法(14分)较恩格尔系数法(12分)略胜一筹(唐钧,1998)。

综上所述,不同的国家、地域及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的方法。从满足居民生存需求的低保标准出发,倾向于采用最低能量标准的市场菜篮法或者基本生活费用支出法、恩格尔系数法;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低保标准出发,倾向于采用中等能量标准的市场菜篮法、恩格尔系数法,或者将这两种方法相结合;而从满足居民发展需求的低保标准出发,则倾向于采用收入比例法、生活形态法,或者综合法。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低保标准的制定受地域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财政实力与社会保障体系、配套制度建设、低保目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难以在全国、某一省设定统一的低保标准线,但各地低保标准制定的原则、程序与参考指标应具有一致性。

二、城乡低保标准制定的适度检验一以山东省为例

(一)理论上的检验

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制定、调整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指数变化的影响,其衡量指标在理论上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消费替代率、收入替代率和最低工资替代率。总体而言,这三种替代率越高,表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越高,就业激励越低;反之则保障能力较弱,就业激励较高[9一

根据对《山东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的整理,可得山东省城乡居民在2008-2011年的最低生活保障消费替代率为25%~30%(该数值考虑了地区之间的差异),收入替代率为17%~23%,最低工资替代率为30%~40%。这三项指标与国内其他省区相比,处于中间层次;与山东省地区的生产总值及经济增长率在全国的排名相比,处于较低层次;与国际标准相比较,如贫困线为平均收入的50%~60%,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值的计算不包括与低保名额相关的附加待遇。

(二)实践中的检验

制定对策 篇4

对信用政策要高度重视

我国企业信用政策的使用比发达国家要晚, 许多企业对信用政策的认识比较淡薄, 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政策的重要性, 不愿意在信用管理上投入太多, 认为没有必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去系统地进行信用政策的制定。这样的认识是信用政策制定水平低下的关键原因。因此, 要提高信用政策的制定水平, 最关键的是企业要提高对信用政策的重视。首先, 企业的领导者应树立强烈的信用管理意识, 应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信用政策的重要性, 并要确保企业员工加强对信用政策的认识和了解。其次, 企业的领导者要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意识, 在信用政策制定过程中, 要负责信用政策的最后审核, 并对信用政策的实施负最终的监控责任。再次, 企业要在信用管理上加大投入, 以对信用政策制定工作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 重视信用管理部门的设立, 并为信用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明确信用政策的目标和宗旨

随着赊销的普遍采用, 我国许多企业已制定了自己的信用政策, 但是却并不明确所要制定的信用政策在实施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因此事先对信用政策的成本、收益和风险等缺乏周全细致的考虑, 制定出来的信用政策往往偏离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 其效果也只有听天由命了。首先, 信用政策的制定要配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内容。当企业试图扩大市场份额时, 会鼓励增加销售额, 而较少考虑资金周转问题, 因此应采用相对宽松的信用政策;相反, 在试图增强企业现金流量的情况下, 则会注重减少风险, 应采用比较严格的信用政策。其次, 制定信用政策的具体目标是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进行信用决策时, 要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信用风险、信用成本这二者之间进行权衡, 调整应收账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

建立独立、规范的信用管理部门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不重视信用部门的建立, 简单地将信用政策的制定工作交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负责。虽然有少数企业有类似的信用管理部门来负责信用政策的制定, 但该部门的运作往往不够规范, 职能和隶属关系不清, 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 信用政策的制定容易流于形式, 其效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从成功企业的信用管理经验可以看出, 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规范地负责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 对提高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水平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企业建立的信用管理部门要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 由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客户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审查;客户档案的建立和动态管理, 客户资信的定期评定, 客户资信变化情况与其他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信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企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应收账款的分析、监控、收回以及逾期应收账款的处理等等。当然, 信用管理部门还要主动配合销售部门的工作, 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积极协助销售部门开拓市场, 监督销售部门的操作流程, 促进销售款的收回;建立并保持与专业信用管理机构、律师事务所和政法部门的广泛联系, 及时了解信用管理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组织有关信用管理方面的培训。当然,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去组建信用部门, 有些小企业可以不设立这样的独立部门, 但有必要设专人专职负责这项工作。

改进制定信用政策的方法和手段

信用政策的制定方法和手段不科学, 是我国企业信用政策制定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我国大多数企业不注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客户信用评定模型的运用, 而是偏向于简单地凭经验进行主观的判断和分析, 使客户的资信和信用风险可能缺少准确的评估和预测, 对客户的信用水平可能缺乏专业的判断, 制定信用标准时容易存在主观上的判断失误, 选择信用政策方案时, 缺乏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 要提高信用政策的制定水平, 必须改进信用政策制定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建立适合自己的客户信用评定模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信用政策的制定活动, 建立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客房信用评定模型, 能大大降低企业获取、维护和处理信息的成本, 缩短信用管理决策的时滞, 提高信用决策的准确性。通常的做法是借鉴其他公司的成功经验。以德国西门子公司使用的SAP系统为例, 该系统是一个集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西门子把严格标准的商业流程与SAP系统紧密结合, 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信用管理的质量并降低了信用风险。目前, 我国企业也可以利用ERP信息系统中的财务和信用管理模块, 为制定信用政策提供技术支持。当然, 小企业也可以用EXCEL来做信用政策的综合决策分析模型。

加强信用政策的追踪管理

目前很多企业对信用政策实施效果缺乏有效的后续追踪管理和综合有效的评价, 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本企业信用政策。其实, 信用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从制定、实施到下一次信用政策的制定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信用政策就是通过不断地修正和调整加以完善的。企业应该在信用管理部门中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 对信用政策实施过程进行监控, 并提供监控报告, 在此基础上对信用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 要规定信用政策制定人员, 应根据企业情况的变化, 随时对所制定的信用政策进行修改和调整。

大力发展资信评估业

信用政策的制定需要有充分、可靠和完整的信息为依据, 资信评估公司是公司获取信息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西方发达国家, 具有完善信用管理体系的企业, 通常都会定期从专业的资信评估公司获取客户的信用资料。因为, 资信评估公司能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收集市场参与者的信息, 并能以独立的第三方立场, 根据规范的评级指标体系和标准, 运用科学的评级方法, 履行严格的评级程序, 对市场参与者的信用记录、内在素质、管理能力、经营水平、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后, 就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履行承诺的能力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综合判断。因此, 资信评估公司能为企业提供客户信用分析资料, 为企业的信用部门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快速、正确地做出信用决策。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资信评估行业的发展还很不成熟。我国最早于1987年开始组建信用评估机构, 最早建立的资信评估机构一般是由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建立, 后来虽都已进行了脱钩改制, 但依然存在着独立性不强、运作不规范、评估标准不一等问题, 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难以为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公正、真实的信用分析资料。因此, 完善和发展我国的资信评估行业, 对提高我国企业信用政策制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政府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给予资信评估一个明确的定位, 促使信用评估行业规范经营;其次, 要加快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 建立资信评估行业协会以加强行业自律;再次, 加强资信评估行业准则的建设, 从职业道德规范、质量控制、执业准则、后续教育等方面建立健全资信评估行业的职业规范体系;最后, 评估机构要加强自身的建设, 加强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 探索科学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加强对信用管理的研究,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方法。

加快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

制定对策 篇5

1、进行自我分析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紧张的复习任务中,有些同学可能没有想过怎么去学习的这个问题,所以制定学习计划之前得先进行自我分析。

平时可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得学习情况,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每个人的学习特点都不尽相同,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理解能力好,还有的人想象力丰富,所以你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全面分析。

还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的学习现状,想知道自己处于什么阶段,可以试着和全班同学比,确定自己的成绩在班级中处于什么位置。也可以跟自己过往的成绩作对比,利用发展趋势来作评价。

2、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能确立努力的方向,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目标去奋斗的力量。一个人没有学习目标,就像一个无头苍蝇到处乱飞,是对学习时间的极大浪费。一个好的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3、科学安排时间

制定了学习目标后,就要通过科学的安排来实现学习目标。在安排学习时间方面,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所以科学安排时间,复习的时候可以事倍功半。

制定对策 篇6

【关键词】地质勘查;数据库;建设

近年来,地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突飞猛进,大量的地质勘查后形成的数据资料利用和保密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随之而来的方便、快捷、保密性强的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也势在必行。因此,加快档案信息的自动化系统建设,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网络化、数字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

1.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作用

1.1无纸化办公的出现,使地勘单位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诸如地质设计的起草、图纸的编写、图件的修改、原始资料的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网络中进行,这样,资料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资料也自然以机读文件形式存在,这些档案资料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地质勘查工作者将面临更多的机读形式为载体的档案。不失时机的提供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信息,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原始资料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使基层地质工作者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可见,档案数据库的建立是原始资料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可以缩短二次原始资料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地勘资料的时效性

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是:选矿区范围——查找有关原始资料——绘图——写报告。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即从地质报告形成到出队踏查时间长,浪费资源,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原始资料的应用价值。地勘单位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地质工作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快速的找出所需原始资料,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形成地质设计和各种图纸,加速了找矿的进度。

1.3地质勘查单位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可以使信息成果多份拷贝

近两年国家下发了多个文件,要求各地地勘单位将地质找矿成果共享,这样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同时,我们也可以与其他兄弟单位联合勘查找矿,利益共享,一举多得。

2.地质勘查档案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试点,调查分析,数据库在建设中最主要有:领导重视不够,不能统一认识,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不能协同配合;不能面向应用,建立“活库”,在评价中不能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来考核数据库的“活性”;不能突出重点,个数据库还只是单一库还不能向系统库发展等。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录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有增长活力的部门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上了日程,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这就是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工作的数字化建设也是顺应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面对这种挑战我们档案工作者应积极应对,我们要不断学习科学知识,逐步掌握信息技术为档案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基层地质勘查单位近两年来虽说也在积极地建立自己的档案数据库。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都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我们迫切需要能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虽然“信息高速公路”在我国尚在起步阶段,但我们地质勘查单位急需这样的一种适合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要求的劳动电子化的工作方式。

3.地质勘查档案数据库建设策略

3.1优先建设自用率高的档案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档案为社会所用,而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地勘单位的档案室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对所有全宗进行排队,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这样就可以加快档案管理计算机化的进程,提高社会对档案利用的效率。

3.2分级著录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级别进行著录,将那些反映问题单一或查考价值不高的档案进行案卷级著录,对那些一卷内几个文件涉及同一个内容且又排在一起的档案进行文件组合级著录,而对那些重要文件或反映问题庞杂的文件则进行文件级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3分层著录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这样分门别类地充分利用档案目录的原有基础,可以减少著录环节,大大地提高著录速度。

3.4加强管理

新的归档方法是以档案工作的现代管理为前提的,没有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不具备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也是不能胜任工作的。对文件级档案管理,业务人员要加以正确认识,不仅要加强新的档案整理办法,而且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要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除了计算机及其配套设施必须跟上外,首先必须强化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变静态档案信息为动态信息,搞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要加快开发和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同时,要通过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现有的各种档案进行(下转第198页)(上接第74页)数字化处理和存储,加强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当然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和人才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条。所以说,抓好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队伍是奠定档案事业长足进步的根基。要加强人才专业培训,吸收各方面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壮大充实档案信息服务的人才队伍。地质勘查单位档案数据库建立的一个关键环节,即计算机技术队伍的建立。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关键是人才。加强培养教育,造就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已被广泛关注。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骨干力量是计算机技术队伍,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当前有些单位的队伍不稳,有人才流失现象。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是一个重要课题,希望本单位领导能有计划组织我们这些基础档案人员进修,掌握信息技术的新知识,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为地勘找矿工作服务,总之,地质勘查单位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一定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好更高的平台,为我国的地质找矿事业锦上添花,其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参考文献】

[1]何筠红.在线共享的自由百科全书[J].新世纪图书馆,2006(4).

[2]潘姝.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09(6).

制定对策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所辖5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共42人,其中,男13人,女29人;年龄21~55岁,平均(39.5±3.1)岁,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38人,中专学历4人,辖区内居民总数86 780人,社区人口数分别为8 740人、12 034人、21 015人、16 153人及28 838人,高血压患者6 759例,糖尿病患者2 407例,两种病有重叠。5个社区中人数为8 740人的社区为试点社区,高血压患者655例,糖尿病患者275例;其余4个为非试点社区,高血压患者6 104例,糖尿病患者2 132例。

1.2 方法

设计并编制《社区慢性疾病防控基本情况调查表》及《社区慢性疾病管理质量调查表》,向5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发放,现场填写并回收,对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情况,慢性病患者登记情况,慢性病防治基本仪器配置及慢性疾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情况进行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区慢性病防控基本情况

试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慢性病患者登记率、基本仪器配置率分别为96.67%、64.73%及100.00%,同非试点社区的87.69%、45.60%及7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社区慢性病管理情况

试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为76.49%、74.18%,同非试点社区的58.19%及58.6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非试点社区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慢性病患者登记率及仪器配置合格率均明显低于试点社区(P<0.05),提示在社区慢性病防控中,存在居民健康意识较差、患者登记管理率低及经费投入不足、医疗设施及仪器缺乏等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非试点社区主要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率明显低于试点社区(P<0.05),表明在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中,仍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现象,这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慢性病防治专业人才缺乏有重要关联。国内有学者指出[2,3],由于我国社区慢性病防控概念引入较晚,实践工作中还存在较多缺陷,如过于注重个体治疗,群体预防观念不强;社区居民对于慢性病健康知识认知度较差,缺乏全面的健康教育;缺乏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公共平台,患者参与度较低及社区慢性病防控经费投入不足等。

鉴于目前社区慢性病防控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根据《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4]中的相关要求提出了部分改进对策:

加强行政管理,相关部门应对社区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并加大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控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社区慢性病防控制度,加强监督与考核,实现社区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5]。

建立医院-社区-疾控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新模式,患者在医院确诊后,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然后通过管理平台将慢性病信息传送到患者所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服务站根据所得信息,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并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措施,从而实现治疗与预防一体化,医院与社区一体化。有学者对医院-社区-患者-志愿者一体化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研究,证实了新型管理模式的可行性[6]。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健康知识的传播,提高社区居民的慢性病认知度。除平面媒体,社区宣传栏等传统的传播媒介,还可以通过网络、手机报等形式进行健康宣教[7]。另外还可采用内容及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对慢性疾病防控知识进行传播,如建立和运行以社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为主题的微信、微博公共账号等。

有学者指出[8],在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中,还可借鉴部分国家的先进经验,如出台具有法律效力的社区慢性病防控政策;加强相关机构的相互协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完善社区慢性病防控体系等。另外,可通过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动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慢性病防控水平[9,10]。

综上所述,目前社区慢性病防控仍存在缺陷,通过制定解决对策,可提高工作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区慢性病防控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慧楠,王桂云,宋娜娜,等.从TRIP项目探索优化社区慢病防控效果的可行性途径[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6):412.

[2]李贞玉,孔祥金.我国慢性病防控的制度性缺陷与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1):3915-3917.

[3]尹畅,井珊珊,窦蕾,等.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控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11):864-866.

[4]刘玮,魏新萍,金鸣,等.健康管理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9):756-757.

[5]顾厉,陈向韵.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7):862-865.

[6]高圆圆,谢波,孙子林,等.医院-社区-患者-志愿者一体化慢病管理新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2):2624-2626.

[7]陈国伟,罗文婷.基于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区域慢病一体化防治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2):152-154.

[8]盛吉莉,杨金侠,周洋,等.部分国家慢性病防控机制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10):31-35.

[9]董建群,马吉祥,王临虹,等.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思考[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6):641-643.

制定对策 篇8

关键词:网络舆论,公共政策制定,影响,对策

一、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

本文中的网络舆论指的是在网络上传播的关于公众对于某些焦点性的社会事物或事件所发表的带有一定倾向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2013年1月15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 互联网普及率已超42%, 并持续增长。可见, 网络已成为公众发表观点、表达意愿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 网络舆论也随之迅速兴起, 使得公众获得了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机会, 深刻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 社会上连续不断发生的一些见义勇为的事件, 包括2006年的南京徐老太事件、2011年凌华坤被冤事件等一系列事件, 由此引发了《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的出台, 网络舆论的影响日渐凸显。面对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我们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1、积极的影响

(1) 拓宽政府信息收集的渠道, 加强公共政策民主性。网络舆论往往更能真实的反映公众的心声, 是公众意愿诉求的真实体现。而政府作用于公共领域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出符合公众意愿与诉求的政策、法规等, 以此实现对公共领域的管理和服务。那么要想制定出符合公众意愿与诉求的政策法规, 政府就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去收集信息以了解民情民意。除了一些传统的方式, 网络舆论的出现拓宽了政府收集信息的渠道, 政府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收集到网络上公众所表达的意见或诉求, 以此指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这将有利于政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2) 推动公众政策议程向政府政策议程转化。马克斯韦尔·麦考姆斯和唐纳德·肖曾提出议程设置理论, 认为大众传媒对某些命题的着重强调和这些命题在公众中受重视的程度构成强烈的正比关系。可见, 迫于网络公众舆论的强大压力, 政府可能会将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策议程, 大大提高了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议程的可能性。政策议程又包括公众政策议程与政府政策议程, 社会问题转化成政策议程是公众政策议程向政府政策议程转化的前提。网络舆论同样会以其强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政府尽快将公众政策议程转变为政府政策议程, 从而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由此可见, 网络舆论不仅能提供给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机会, 也能让政府更加及时准确地认识社会问题的来源、了解公众的迫切的意愿和诉求, 使社会问题尽快转化为政府议程, 加快了政策制定的步伐, 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这是传统的社会舆论所无法超越的优势。

(3) 监督政府行为, 促使政策制定透明化, 保障执行力度。由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一个比较复杂和漫长的过程, 而网络舆论在此过程中又会不断对事态进行关注, 从而给予政府强大的压力。政府为了缓和舆论的压力, 就不得不通过某些方式向公众传达对事态的处理过程、解决方式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情况等。也就是说, 网络舆论监督了政府行为, 促使公共政策制定更加透明化。与此同时, 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不作为或对公众不负责的行为都将遭到广大网民的谴责, 这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可谓是一个十分有效的监督手段。除此, 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在政策的执行环节也有体现。各种形式的“政策执行走样”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的出现严重损害了政策权威, 削弱了政策应有的作用。造成“政策执行走样”的原因有很多, 但主要原因在于行政监督不力。网络舆论的存在很好的弥补了这种行政监督不力的局面。公众往往会对那些引起网络舆论的事件进行持续不断的关注, 这些关注并不会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而终止。公众会继续关注政策的执行效果并对其进行评论, 以此实现对政策执行环节的监督。网络舆论引导政府对政策执行环节进行管理和调整, 促使政策执行的保障化。

2、消极的影响

网络舆论在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起到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消极影响, 主要表现在:

(1) 网络舆论的参与主体结构失衡, 致使公共政策的片面性。这里的片面性指的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不能代表所有的民意, 只能偏重于某些群体。网络舆论参与主体的结构失衡表现在地域、年龄、职业和学历等多方面。省市与省市之间、农村与城市之间网络舆论的参与主体无论是比重还是规模都存在较大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落后地区公众的民意得不到充分全面的表达。另外, 由于低龄参与主体比例的日益增大, 他们的言论在网络舆论中占据主流, 致使其他年龄段的网络舆论主体言论的作用被相应淡化。除此以外, 各阶层 (职业、学历上) 网民的比重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学生占多数, 而其他阶层的人数很不均衡, 这样造成了网民在参与公共决策的博弈中力量的多寡。以上这些方面的不均衡削弱了政策制定的公共性, 致使某些公共政策的制定呈现出一定的片面性, 严重影响了公共政策在公共领域中效用的发挥。

(2) 网络舆论信息过量, 政府决策带有盲目性。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需要适当的信息作为支撑, 需要听到公众真实的声音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信息实现了网络化, 信息数量也大幅增加, 使得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出现了从“霍布森选择效应”到“布里丹毛驴效应”的转变。“霍布森选择效应”表示的是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信息的选择空间很小。在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 缺乏信息来源的政府就会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在这种困境中, 政府只能依靠有限的信息和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决策, 制定出来的公共政策难免就会缺乏合理性与民主性。然而, 由于网络的普及, 网络舆论的兴起打破了这种局面, 但是也带来了舆论信息泛滥这一弊端。面对繁杂的信息, 政府无所适从, 决策过程中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从而陷入所谓“布里丹毛驴效应”的困境, 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使得政府出现盲目决策的问题。

(3) 虚假信息的泛滥可能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 公共政策制定的“失效”。网络舆论所具有的虚拟性、无政府主义等特点, 致使一些不理智的网民可以毫不受限地发表一些不合理甚至极端的言论, 当这些言论在网络上传播开来会带来不良后果, 可能会扭曲事实, 迷惑其他网民。此外, 网络舆论的形成还会受到“沉默螺旋效应”的影响。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最先指出, 为了防止孤立和受到社会制裁, 一般人在表明自己观点之前首先要感觉一下“意见气候”, 如果自己的意见与现有的多数人意见相同或相近, 便会较为大胆、积极地发表, 反之, 便会迫于舆论的压力而趋向于保持沉默。于是, 网络舆论的形成便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 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也就是说“沉默螺旋效应”的存在致使网民在发表言论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样不仅局限了部分网民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 而且致使另一些网民的言论趋于一致。而这种“局限性”和“一致性”不仅会让政府收集的信息过于单一, 而且极易导致虚假信息泛滥, 致使“假民意”产生。在虚假信息的存在和影响下, 政府的决策难以避免的就会出现失误, 致使制定出来的公共政策“失效”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三、政府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对策

面对越来越盛行的网络舆论, 政府如何趋利避害, 对其做好正确的引导成为关键。针对网络舆论带来的消极影响, 政府具体可以从以下对策考虑:

1、端正对网络舆论的态度, 理性看待网络舆论。

网络舆论这一新兴的社会产物冲击了政府传统的政策制定模式, 让一些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的政策制定者很不适应, 因此这些政策制定者往往对其带有抵触的情绪, 将网络舆论看成是公众给政府增添的麻烦。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信息及网络信息已成为现代政府的神经系统”, 随着公众民主观念的深入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公众参与网络舆论的积极性空前膨胀。约翰·克莱顿·托马斯指出“公民参与是信息时代政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见, 面对形势的变化政府不能视而不见甚至对网络舆论进行打压限制, 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而且会更加激化公众情绪, 引发声势浩大的舆论攻击。网络舆论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场所与制定政策的智囊库, 因此, 政府应该端正对它的态度, 理性看待网络舆论, 而且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舆论的重要影响。政府官员应该转变网络舆论是公众给政府‘找麻烦’的观念,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 主动利用网络向社会征求意见, 变原来的“闭门制定公共政策”为“开门制定公共政策”。

2、提高政府自身网络信息筛选、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网络上有很多有利于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有用信息, 同时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垃圾”信息。由于这些网络信息的存在, 缺乏对网络舆论应变能力的政府难以合理有效的运用这些网络信息。因此, 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这些信息, 放大了其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消极影响。为了弥补自身的缺点, 让网络舆论更好的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制定, 政府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提高自身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应用的能力。设立相应的网络信息部门, 培养一批善于处理网络信息的公务员, 让网络舆论给公共政策的制定注入一股“正能量”。

3、加大网络监管力度, 规范网络舆论环境。

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克利福特·斯托尔所言:“网络是历史上存在的最接近真正的无政府主义状态的东西。”网络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事物, 其“无政府主义状态”特点使网民可以在这一平台上任意的发挥, 致使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 萦绕着隐晦的气氛, 很多网民受其影响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助长了不良的网络风气, 扰乱了良好的言论秩序, 破坏了舆论的环境, 这都不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为此, 政府必须加强对网络的监管, 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限制这种“无政府主义”带来的弊端, 规范网民的言论, 祛除不良的风气, 打造一个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4、推进网络技术普及, 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我国目前网络存在结构性的失衡, 部分公众根本没有条件参加到网络舆论的活动中来, 也就无法顺利表达自己的意见, 这样就会导致公共政策制定缺乏代表性和民主性。此外, 目前网民的素质偏低, 不能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有效准确的解读和评价, 容易发表一些缺乏合理性和准确性的言论, 干扰了政府对民意的解读和判断, 从而误导公共政策的制定。针对这种现状, 政府需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推广网络技术的应用, 让更多的公众能够获取这一发表言论的渠道。同时, 政府还必须注重网民素质的培养, 加强对公众网络道德的教育与引导, 打造一支具备高素质特征的网民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网络舆论所存在的问题, 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3.

[2]王金水.网络舆论与政府决策的内在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

[3]崔利利.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J].理论导刊, 2010.

[4]姚珺.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61.

[5]Elisabeth Noelle-Neumann.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61.

[6]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和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98.

[7]王达梅.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西北师大学报, 2010.

制定对策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 成为信息传播速度最快, 最为方便快捷的大众传播媒介。时下的互联网已不仅仅是一种现代信息交流工具, 更是聚集民意、凝聚民心、问计于民的重要平台。网络越来越引起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的重视, 各级政府官员纷纷利用网络与网民交流, 了解社会问题、关心社会疾苦、倾听民间呼声, 从而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方便快捷的网络已经成为联系政府和公众、官员与公民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网络日益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的“引擎”, 是巩固和提高执政能力的新体现。探讨网络公民参与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并针对消极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对建立服务型政府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当前网络环境的特征

托马斯在《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中主要论述了以下观点:“公民参与是信息时代政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政府和公共管理者必须面对的环境和情形, 公共管理者对公民参与行动的任何回避和无视态度都是不现实的, 公民参与必然深度地影响甚至改变公共管理者制定政策和从事管理的方式。”[1]托马斯的论断说明, 网络时代, 公民参与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必须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和重视。在分析网络公民参与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前, 先界定什么是网络环境。

对于什么是网络环境, 笔者倾向于这样的界定:网络环境是信息时代的全新信息交互平台, 它以透明、高效、涵盖范围广泛为主要特点, 从公民的角度来看, 网络环境下的参与过程是一种全新的公民参与方式。具有以下特征[2]:一是文化思想的多元性。可以说网络文化空间的一个划时代意义, 是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言论平台和思想平台。二是文化体系的多层性。一般来说, 不同媒体由于自身的特点而定位于不同的文化阶层, 网络从最大的程度上包含了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多层次文化体系。三是沟通行为的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传统的大众媒体往往存在着反馈滞后性和失真性的问题, 网络传播则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实时反馈和互动, 参与网络交流的网络用户身兼信息发布和接受两种角色, 交互性使人类的沟通行为更趋丰富和完善。

2 网络公民参与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影响

2.1 网络公民参与促进了政府政策的制定

有助于政策议题的建构。在当代中国, 绝大多数政策议程都是由政治领袖和权力精 英所创始, 属于典型的精英决策模式。而这种政策选择和制定的“精英决策模式”在制定后强制推行, 公众意见不起作用, 难保顺利执行。在这种精英治国和精英决策的模式下, 政府机构在决策时, 片面强调“专业人员”和“专家”、“精英”治国, 无视公众的参与, 使得公民与政府机构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加大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隔膜。广泛的民意是政策议题构建的主体之一,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 网络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途径和渠道越来越引起政治领袖和权力精英的关注, 已经成为政策议题构建和民意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 网络公民参与有利于决策层发现社会问题, 从而将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 建立政策议程, 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加以解决。

2.2 促进政府决策信息的公开化

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也是开放政府的根本。政务公开在民主制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3]互联网时代以前, 信息为政府及官员所垄断, 公众只能了解有限的信息。网络的兴起以及大规模的应用, 大大加快了政务公开的步伐, 拓展了政务公开的范围。一方面, 网络为政府进行政务公开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网络的兴起和普及, 客观上打破了政府信息垄断的局面, 弱化了政府控制信息的程度, 促使政府进行信息公开。首先, 网络的兴起, 公民获取信息渠道增加, 弱化了政府信息垄断的强势地位。在网络分散式的传播模式下, 公众与政府官员几乎能同时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就意味着, 网络使政府的信息优势受到削弱, 它强有力地改变着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的态势。其次, 网络的兴起促进了信息技术极大发展, 对政府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了政府控制的难度。“传统大众传播中常见的‘信息把关’、‘信息过滤’成为实际上的不可能, 用户可利用多节点的联通访问, 轻易地绕开‘把关人’设置的障碍来获取信息。”[4]在网络普及的时代, 加大了政府对信息内容进行控制和过滤的难度。因此, 网络公民参与政策的制定将有力的促进政府信息的公开化, 将“透明政府”、“阳光化决策”提上议事日程。

2.3 有助于政策主体的多元互动

传统决策体制下, 政府垄断了绝大部分决策信息、独占了决策的绝大部分权力、掌握了绝大部分资源, 社会和公民都处于政府的管制之下, 很难有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和权力, 形成“强政府、弱社会”、“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面。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由于政府是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 社会和公民很难有表达意愿和利益的机会。而在网络化时代, 这种局势被打破, 政府很难做到权力的垄断、对信息的完全掌控。面对多元的权力主体, 必然要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更多的发言权、扮演更大的作用, 使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得到重视和体现, 为维护自身的权益而影响政策问题的界定、政策方案的选择。多元的权力主体推动了多元政策主体的出现。多元的政策主体为维护自身的利益, 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从自身的利益、立场出发对政策施加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任何一个政策主体都不能让政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出现, 更多情况下显示的是政策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呈现的是政策主体之间相互博弈、不断妥协的过程。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 政策主体会越来越认识到, 多元主体间的冲突不可能解决问题, 他们之间必须进行更多的合作, 通过合作解决共同的问题、维护各自的利益。因而, 网络公民参与引发政策主体的多元化, 有助于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2.4 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为了避免公共政策制定在源头上失误就必须避免信息掌握不全面、信息掌握不准确。高质量的政策源于高质量的信息。因此, 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就必须拥有准确、全面的信息。拥有高质量的信息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公共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这套系统包括: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专业化的信息队伍, 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 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 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 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为大幅度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利用率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条件[5]。

而这套开放性的公共政策制定系统是面向社会的开放性系统。政策系统正是在与社会环境的双向作用和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平衡, 政策系统乃至整个政治系统因此得以生生不息。因此,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应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这对维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政府的领导决策活动原则上应向社会公开, 不仅让政府内部下级的执行组织了解领导者的决策过程, 而且也应该让社会公众了解, 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只有这样, 才能广开信息来源, 及时、广泛地收集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倾听相关利益方的利益诉求, 并以此作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依据, 并据此预测公共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公共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 有效的解决政策问题[6]。

3 网络公民参与给政府政策制定带来的挑战

3.1 引导不当容易造成参与的无序

“网络的发展可能导致公民参与陷入无政府状态。网络是无中心、无界限的离散结构。在网络中, 任何终端都可能变为中心, 任何人都是自主的信息源。因此, 网络是真正标榜极端个人主义的自由天堂。”[7]

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由于民主政治体制, 尤其是政治参与机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以及网络本身的无序性和自由性, 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 网络公民参与政策制定造成一些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的无序。例如, 当人们谋求自身利益实现的时候, 首先想到的不是通过制度和法律上的正式途径, 而是想方设法与相关政策的制定者或执行者进行“私人交易”、“依关系办事”。当前, 这种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尤为普遍,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套与制度化途径相平行的边缘机制, 二者交叉作用于政策的执行及反馈阶段。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不但使正式制度和法律规定形同虚设、效用极低, 而且产生了“灰色交易”和“设租寻租”行为, 出现了“软政权”现象。在“软政权”中, 制度、法律、规范、指令、条例等都是一种软约束, 都可以讨价还价, 既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有好处时可以执行, 没有好处时可以不执行;有关系时可以执行, 没有关系时可以不执行。从而为政府利益的扩张和满足留下了空间, 严重阻碍了科学的政策体系的建立。与此同时, 网络技术的大量运用也使公民在参与过程中难以很好地对问题进行深思熟虑的考虑, 人云亦云, 造成网络公民在政策参与中的短视。

3.2 信息的鸿沟造成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缺失

任何一项决策都会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决策理论指出了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利益冲突或不相等的背景下, 在一项决定可能使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 或有人受益多有人受益少, 或有人受损多有人受损少的情况下, 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决策过程, 表达其利益诉求, 这会对决策的最终结果产生积极影响, 并减少决策结果可能引发的后遗症。[8]在网络化时代, 由于公民个人在性别、年龄、地区、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网络参与的差异, 使部分人处于弱势的地位, 意愿得不到表达, 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体现在:[9]首先, 网络造成的代级不平等。这些代级不平等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场代之间的不平等;二是在场各代与出场各代之间的不平等。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活动能力、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都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年龄、自身条件等差异造成了某些人或年龄阶段的人群拒之于政治生活之外。其次, 网络造成地区之间的差异。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在经济、科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导致了各个地区之间数字鸿沟。因而造成了各个地区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府决策的广度和深度存在差异。再次, 网络的利用也造成了男女政治参与的差异。差异的存在往往使网络弱势群体在利用网络参与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导致话语权和利益表达的缺失。

3.3 信息的失真导致决策的失败

由于网络信息的无限延展性、可垄断性、虚拟性, 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给政府政策的制定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首先, 网络信息的巨大丰富往往使得信息真假难辨, 使得决策者面对巨大的信息无所适从, 茫然不知所措, 甚至被网络信息牵着鼻子走, 成为信息的奴役。同时由于网络是高技术产物, 技术的发展往往使其具有一定的不可控制性, 容易造成民众思想被一些各方面的权威所控制, 甚至被一些利益集团、不法组织和个人所利用和操纵, 成为其利益的代言人, 这些情况的存在往往增加政府决策者决策的难度, 容易导致制定的政策脱离实际, 达不到政策目标, 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其次, 在网络化时代, 一些人可以采用非正当的手段, 利用网络空间的自由言论权制造假信息, 随意在网络上传播。一些人可以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 发表很多不负责的假新闻。假的新闻往往耸人听闻, 混淆是非。对现实不满的人或持不同政见者可以利用网络散布政治谣言, 进行政治煽动, 攻击和诋毁政府。“现在的互联网起到一面大墙的作用, 造谣者可以自由地在上面胡乱涂鸦, 让世界阅读。”[10]而且, 信息的网络化下, 这些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 传播空间极为广阔, 往往使决策者不能有效地对网络信息进行甄选和辨别, 从而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 决策失败。

4 网络公民参与政府政策制定的若干思考

4.1 强化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 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利益表达是人们对待利益问题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的总和。[11]由于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所作的权威性分配, 是对社会利益的调整, 必然导致部分人受益, 部分人利益受损。当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性别差异等, 形成了一系列的强势社会集团或利益集团, 这些强势社会集团凭借自己用于的各种优势频频向政府部门施压, 从而使政府制定的政策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广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与强势集团的博弈过程中, 往往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在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几乎体现不到他们的利益诉求和期望, 从而使政策的制定发生严重的偏失。因此, 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必须扩大政策制定中的网络公民参与, 特别是网络弱势群体的参与, 疏通他们的利益表达渠道, 体现他们的利益诉求, 使制定的政策更多地体现网络弱势群体的利益。为此, 政府首先帮助网络弱势群体转变观念,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政策的制定, 采取合法途径主动的表达自己的利益;其次, 鼓励网络弱势群体组织自己的利益代表组织, 壮大自己的话语权;最后, 政府应该加强网络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为网络弱势群体表达利益提供畅通的渠道和途径。同时, 加强网络技术的培训, 提高弱势群体网络参与的机会。

4.2 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应更多的体现民意

从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来看, 要弄清三个概念即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政策问题。在这三个概念中社会问题的外延最为广泛;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涉及到社会上相当部分人或影响较大时, 这部分社会问题就成为公共问题;而公共问题要变为政策问题就必须把公共问题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因此, 一项社会问题要成为政策问题, 就必须引起社会上一部分或相当一部分人的关注或利益诉求, 引起政府的重视并进入政府的议事日程。那么, 为什么有些社会问题能够成为政策问题, 而有些则不行呢?这里则涉及到了政策议程设置问题。议程设置是对各种议题重要性进行排序。议程可分为:传媒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王绍光教授根据政策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了六种议程设置的模式, 即:关门模式、动员模式、内参模式、借力模式、上书模式、外压模式[12]。因此, 不同的政策议程设置模式, 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范围和程度存在重大的差别。故扩大政策制定中的网络公民参与, 选择合理的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异常重要和关键。在王绍光教授提出的六种议程设置的模式中上书模式和外压模式更多地体现了民众的参与和利益表达。因此, 政府在政策议程的设置方面, 应该使那些社会影响面大、关系普通群众生活和利益、影响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决策议程, 从而成为政策问题, 实现更多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 使政策作为社会利益调节器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实现社会公平。

4.3 提高公民的网络政治素质和参与积极性

在政治生活的各种变量中, 人是含义最为丰富的变量。人的差异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政治生活的差异。不同阶层的人在公民参与意识、热情、评价、改革、透明度、自信心等方面有不同的认识和取舍。一个人的政治参与程度取决于他的政治素质水平, 而政治素质又取决于文化水平。在众多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中, 政治素质对公民参与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美国学者英格尔斯指出:“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 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 如果执行这些现代制度的人, 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 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 再先进的技术工艺, 也会在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13]因此, 增强公民网络政治素质是极其重要的。提高公民网络政治素质应该在下列方面上下功夫:

首先, 加强网络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法规、制度建设。要对公民进行网络参与制度、法规、参与过程及权利与义务的教育, 引导公民进行正确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知识是正确、有效地参与网络公民参与的重要前提。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政治平台浏览、在线交流、下载学习相关的政治知识, 来拓展自己的政治知识水平。

其次, 加强网络公民政治知识和参与知识教育。网络公民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知识和参与知识, 才能提高网络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参政的质量, 在参与政治生活时更多地凭借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

最后, 注重网络公民参与方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参与方式的选择上也应注意合法性和有效性, 将科学、正确网络参与行为方式内化为一种行为习惯, 养成良好的网络公民参与道德。因此, 在公民中普及网络公民参与知识非常重要, 恰当的选择不同参与方式, 确保意愿和诉求得到表达。

4.4 健全政策制定的程序和规则

首先, 规范政府决策程序。公共政策决策程序是一个调查研究、提出问题、系统分析、科学论证、审慎抉择、付诸实施而解决问题的连续完整的动态过程, 只有严格规范公共政策决策程序, 才能实现公共政策决策过程的制度化。政府政策的制定应该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领导决策相结合的方式。

其次, 提高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直接影响着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从本质上说, 政府职能部门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 政府应采取各种方式向公众发布信息, 为公众提供相关咨询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政府要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 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不但政策内容要公开, 而且决策程序也要公开, 以保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听到公民的声音。

最后, 实现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公共决策是一种民主化与科学化相一致的严密的管理活动。[14]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 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听取专家及各种咨询研究机构的意见, 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研究机构与社会专家系统辅助决策的功能, 从而使制定的政策体现各方的要求与利益。

5 结论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网络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已经是大势所趋, 对网络公民参与消极影响的研究不应成为逃避参与的理由, 面对网络公民参与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 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的加以解决。托马斯教授说得好:“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公民积极参与的热情和行动有效的公共管理过程有机平衡或结合起来, 即如何将有序的公民参与纳入到公共管理过程中来”。[15]因此, 积极创造条件, 吸纳网络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过程, 充分发挥网络公民参与的积极功能, 克服其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 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心理上加强防范, 从制度上加以弥补, 从而构建有序、高效的网络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模式, 促进中国民主化的发展和公共决策的科学化。

制定对策 篇10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公民,网络参与,积极影响,对策

一、公共政策与公民网络参与的界定

目前为止, 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政策的定义不尽相同。政治家戴维·伊斯顿认为,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托马斯·戴伊认为, “公共政策是涉及大量人力和资源或关系到很多人的政府决定”;安德森定义为:“公共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制定的政策”。本文综合各权威专家的观点, 认为,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统治所确定的方向发展, 通过广泛的参与和连续的抉择以及具体实施而产生效果的途径, 利用公共资源, 达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平衡协调社会公众利益目的的公共管理过程。其中, 公民参与是保证公共政策科学、合理、有效的必然要求。而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可以理解为, 公民利用互联网技术, 通过电子公告、新闻评论、博客、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方案的抉择、政策合法化、政策评估的过程, 或者简单讲就是公民利用网络参与政治、政策活动的过程。

二、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 公民网络参与促进社会公共问题向政策问题的转化。

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是, 社会问题向政策问题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化, 一方面需要社会公共问题能够反映公众的普遍意愿并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需要政府认识到解决此类社会问题的必要性, 并将该问题列入政策议程。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政策议程建立的关键一步, 而网络舆论的迅速传播能够加速这一步骤的实现。网络舆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强能够吸引政府的注意力;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政府与公民的沟通, 从而使政府准确地了解民意。公众关注的事件通过网络迅速的传播, 更快地传达到政府政策制定部门, 政府迫于公众压力会及时将某一问题提到政策工作议程上。总之, 网络舆论能够有效地加速社会问题向政策问题的转化, 推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

2. 公民网络参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决策部门只有在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才可能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因此政策方案的制定和选择必须要有充足的信息, 掌握足够的客观真实的信息是决策者进行有效政策制定的前提和基础。互联网在信息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方面所具有的优势是普通媒体无法比拟的, 公民通过网络参与可以使决策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决策所需要的大量详尽的一手材料,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政策方案。

3. 公民网络参与降低政策执行的成本。

政策执行是实现公共利益分配和落实的直接途径, 也是衡量政策效果的重要环节。政策执行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诉求及其实现过程, 因此要想使得某项政策能够更顺利有效的执行, 就需要使公众了解政策制定的初衷, 接受和支持该项政策。公民的网络参与正是公众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表达自己意愿的过程, 也可以是政府采集民意、宣传政策的渠道。由此政府可以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降低政策执行的成本。

4. 公民网络参与利于政策的评估和调整。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时间的不断检验。公共政策必需不断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反馈回来的执行情况和实践经验, 是公共政策评估和政策调整的重要信息来源和理论依据。公众网络参与形成的强大舆论和网络民意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丰富的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信息, 并能快速地反馈给政策制定者, 这样促使政策制定者适时调整不合时宜、无效的公共政策, 有效实现公共政策目标。

(二) 消极影响

1.“数字鸿沟”导致网络民意的局限性。

信息社会中, 由于人们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上的差异, 出现了社会信息分化现象, 而信息自身的特性又加剧了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穷者之间的分化。由于个体对技术资源掌握情况不同, 对计算机的认识水平和使用水平的差距, 决定了人们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能力的不平等, 由此在表达自身利益相关愿望时候存在落差。部分拥有资源优势的人利用网络更多地表达自身的利益愿望, 从而影响政府决策, 使得政府决策更加倾向于自身阶层。而那些信息贫穷者和没有能力上网表达自身利益的阶层则会失去向政府阐述政治愿望的机会。如果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采用相对有优势的人的意见, 政策制定可能就忽视相对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 因而会出现偏差。由此看来, 网络民意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的。正如经济学家樊纲曾说:“网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但中国更大的利益群体在网外, 多数的农民、民工都不在网上, 不是网民能够代表的。”这种现象是因为互联网本身技术性的限制制约, 学界把由互联网掌握程度和技术性接触的不同形式的差距称为“数字鸿沟”。

2. 公民非理性的网络参与和自由无序的参与状态。

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无中心的结构, 任何团体和个人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传递信息, 表达自己的见解, 而且网民的虚拟的身份、匿名形式的讨论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 一般是不会受到追究责任的, 因此一些没有责任感的网民会, 就可能随意散布些未加证实真实性的信息, 甚至通过网络来发泄带有个人不满情绪的言论。因此这种非理性化的无序参与会影响政策制定者提取有效的、能广泛代表民意的真实意愿和想法, 影响政府工作效率甚至造成决策失误。

3. 政府获取有效网络信息的能力有限。

适时、适量的信息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公民的网络参与所提供的大量信息, 使得政策主体在信息的海洋中无所适从, 造成盲目决策。在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 公民的网络参与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 另一方面公民网络参与的信息输入所导致的信息量泛滥、繁杂也使决策者难以从混杂的海量信息中得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造成信息的相对匮乏, 从而导致决策者盲目决策。

三、完善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的对策

针对上述公民网络参与存在的问题, 我们提出如下对策:

1.发展经济, 消除“数字鸿沟”。一定程度上, 数字鸿沟是与经济鸿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消除数字鸿沟, 归根结底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 同时要投入更多的物质资源大力发展教育, 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掌握信息技术, 使“信息穷人”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达到影响政策制定的目的。总之,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公民网络参与, 消除数字鸿沟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 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公众网络参与的首要前提。

2.提高公民网络参与素质和责任意识, 培育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 它的思想是理性的, 行为是规范的, 心态是积极的, 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公民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才能在政府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体现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3.培养健康的网络文化, 完善网络法律制度。健康的网络文化可以补充法律等外部控制机制的滞后性。为了规范公民的网络参与, 必须强化网络道德这一内化机制, 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网民的自主道德意识和网民的道德责任感, 可以使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做到自律、自觉。通过大力开展对网民的自主道德意识的培养, 为网民道德自律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 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有效地防止网络参与的非理性和自由无序现象的发生, 推进公民网络参与的健康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客观上要求立法适时跟进。因此网络立法要有针对性、既能维持网络秩序, 又不能妨碍公民政治参与的自由, 平衡好网络秩序和网络自由之间的关系。

4.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收集系统, 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公共政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和法制化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最基本要求。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公民广泛的网络参与在克服传统决策过程中信息的不足的弊端时, 大大扩宽了决策信息的范围, 然而信息的泛滥使决策者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时无所适从, 难以去伪求真, 客观决策。因此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收集系统是客观需要的。建立专门的信息机构和专业化的队伍, 不断提高信息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充分发挥其在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可以有效解决因网络参与的无序, 非规范化等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 是规范网络民意的制度化工具。电子政务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 超越时空和部门分割的限制, 建立一个精简、廉洁、高效、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 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首先, 电子政务可以实现政府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公开信息, 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避免信息传递不畅带来的政策执行的阻力的产生;其次, 电子政务可以实现公众和政府的双向互动, 一方面, 政府可以就某项政策的制定, 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另一方面, 公众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想法,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的失真, 减少政府决策的盲目性。当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这种互动成为一种常态时, 网络虚拟性带来的无序、非理性参与等负面影响会大大减弱。

参考文献

[1]安云初.论当代社会的网络政治参与[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

[2]陈振明.政策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候卫真.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制定对策 篇11

【关键词】护理;冠心病介入术;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4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术并发假性动脉瘤的25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156例,女96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冠脉造影89例,冠脉介入治疗73例:60例均合并高血压病,24例合并糖尿病,6例为肥胖症。

1.2假性动脉瘤治疗方法超声引导下压迫法:术后压迫介入术后拔出鞘管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压迫股动脉穿刺处,一般在穿刺点正上方1.5-2.0cm处,至少压迫15分钟,使压迫处至破口闭合,然后在穿刺点上放置加压包扎,再用沙袋压迫 4-6小时,使患者取平卧位 6-24小时,经常进行消毒,并且保持大腿伸直,每隔1-2 h观察手术处有无出血、血肿、皮肤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绷带有无移位、松懈;及各项体征、搏动情况及术后杂音情况,同时严密血压的变化情况。

2结果

据调查显示252例患者中,有少部分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栓塞治疗,其余大部分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压迫,术后致使瘤口闭合。术后用手压迫时间15分钟,然后用弹力绷带包扎24小时,最后沙袋再进行加压压6小时。经处理后进行复查血管彩超证实股动脉瘘口均愈合。

3探讨

3.1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原因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逐渐增大,其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是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经破口处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数由于创伤所致。假性动脉瘤是继发于介入性诊断治疗术后的严重血管并发症,对于那些长期久坐、肾气亏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发病率极为常见。女性由于股内收肌群不如男性发达,高龄患者肌肉相对萎缩,推测同样条件下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女性可能高于男性。高龄患者可能高于青壮年。假性动脉瘤是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因火器伤、刺伤、医源性损伤等致动脉壁全层破裂出血。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软组织,在血管破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力,使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约在伤后1个月后,血肿机化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从而形成假性动脉瘤。它与真性动脉瘤的区别在于,它不像真性动脉瘤那样具有动脉血管的外膜、中层弹力纤维和内膜三层结构。若.压迫止血不佳也能造成相应的影响,拔除动脉鞘管后止血时间过短或过于频繁松手观察止血效果,或者绷带加压包扎过松,位置不正确,导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3.2假性动脉瘤预防与护理在进行假性动脉瘤术前应正确使用抗凝药,它对术程较长,使用过量抗凝药的患者术后压迫和观察时间要长。要积极提倡患者控制高血压,因高血压患者术前如果没有完全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或者术后患者焦虑引起血压的再度升高都会给压迫带来一定的难度,压迫时间如果不够就容易并发PSA,且高血压患者术后解大便时腹压增加,未完全闭合的股动脉穿刺口在强大血压的冲击下破裂出血。患者必须要严谨抽烟喝酒,在饮食方面少吃肉、控制盐的摄入、不饮浓咖啡和浓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多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为主,如鱼类;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组纤维和新鲜和水果;严禁暴饮暴食或过饱,可少食多餐。并且要保持生活作息时间要规律,应当进行适当的锻炼,但不能做剧烈运动。[3]尽早发现血管有无狭窄,必要时应做进一步治疗,用药要针对病情,不宜过多。医务人员对患者要和蔼,有些患者卧床时间长时,会腰酸背痛,这时要给予按摩,在患者不能耐受疼痛时可以给患者一些精神上的安慰。

3.3假性动脉瘤外科修补术后护理若患者超声指导下压迫无效,则需进行外科手术修补.术后患者應卧床休息。[2]患者肢体保持制动,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手术部位是否发生出血、血肿.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24小时内密切观察远端肢体是否出现皮肤苍白、皮温低、疼痛、麻木、动脉搏动弱或消失等情况。

3.4心理护理避免紧张保持乐观、松弛的精神状态,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发怒。放松精神,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因此加强围术期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要勤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安慰和开导,帮助病人解除思想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医务人员应当加强监护,及早发现血管迷走性反射的早期症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患者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因此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状态有利于预防此类并发症。并且要及时给予说明,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告诉患者积极有效的加压处理后,血肿能逐渐吸收,不会影响日后活动,可以暂时缓解患者情绪。这里应当指出抑郁、焦虑、紧张的心理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升高,使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致瘤体破裂的危险。在选择心理护理措施时,护士必须拥有该护理措施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实施该护理措施。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要对病人真正地关心及体贴,但不要过度热情,异乎寻常的热情,会使病人产生不真实感,或不自在的感觉,影响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反而会影响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红霞.冠心病介入治疗两种穿刺方法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与解剖学基础[J].解剖学杂志,2009,32(1):89,106.

[2]秦春燕,陈丽兰,张伟莲,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56例预防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29-30.

制定对策 篇12

政府管制研究理论发展历程中,“政府管制公共利益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统治地位,它认为政府管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资源分配效率,以增进社会公共福利。然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施蒂格勒在1971年发表的《经济管制理论》中指出:“经济管制理论的中心任务是解释谁是管制的收益者或受害者,政府管制采取什么形式和政府管制对资源分配的影响。”他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受管制产业并不比无管制产业具有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价格。这就是逐渐兴起的与“政府管制公共利益理论”观点截然相反的“政府管制俘虏理论”。

“政府管制俘虏理论”研究的重点放在政府管制对产业的影响以及管制者本身的动机方面,它认为政府管制者是由各种理性经济人组成,存在各种利己动机,而具有特殊影响力的利益集团(即:被管制者)往往会针对这种自利动机,进行寻租行为,从而使政府管制者被利益集团所俘虏,共同参与垄断利益的创造、保护与分享。归纳起来就是,政府管制是为满足产业对管制的需要而产生的,而管制机构最终会被产业所控制。

2 标准制定工作中“政府管制俘虏”现象分析

2.1 利益驱动是标准制定工作中“政府管制俘虏”现

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政府管制俘虏理论”可知,尽管政府总是号称它们是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对市场进行监管,但随着经济增长的压力和对政绩的需求,各级政府的自利动机逐渐被激活。因此,在实际运作中,具有特殊影响力的利益集团,就针对政府的自利动机进行寻租活动,使政府成为被管制者的“俘虏”,来共同分享垄断利润。

具体到标准制定工作中,由于标准具有“法”的功能,它既是法律规范的具体化,又是具体的行政决定设置参照与准则,故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强势的利益集团或大企业联盟往往会通过操纵政府决策,来形成有利于其商业利益的标准条款;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长、促进行业发展,最终还要依靠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强势利益集团或大企业联盟,这种彼此的依赖和需求无形中就使政府和利益集团目标趋于一致,最终使政府在标准制定工作中成为被管制者的“俘虏”。

2.2 俘获权力是标准制定工作中“政府管制俘虏”现

象产生的表现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第十三条规定“制定行业标准的项目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第十五条规定“制定地方标准的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由此可见,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标准制定工作拥有绝对的掌控权,它提出标准制定计划、确定标准起草单位、控制标准制定进程、选择标准审定专家、组织标准审定会议、发布标准正式文本。法律赋予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越多,理论上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寻租空间就越大,觊觎控制标准的各种利益集团俘获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欲望就越强烈。

2.3 输入意志是标准制定工作中“政府管制俘虏”现

象产生的最终目的

标准具有规范性、排他性、强制性等多种属性,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手段来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也可以作为一种措施来保护垄断集团的利益,所以现在有“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说法,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和技术主导权。具有特殊影响力的利益集团俘虏政府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的驱动,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志输入标准,就可以制定出能创造或者保护其商业利益的标准,引导公共政策向其倾斜,公共资源向其流动,排斥其他企业或集团涉足该领域,从而实现其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3 对策及建议

3.1 改革标准制定工作机制,实现政务与事务的合理

分割

政府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基础是政府有自利动机,这种自利动机在标准制定工作中突出表现在片面追求标准的数量来彰显政绩。在当前的标准制定工作机制下,当政府被利益集团俘虏大肆批准标准项目时,公众和标准利益相关者却没有有效的监督途径和措施。同时在开放的市场内,社会需求多元,产品种类繁多,政府疲于应付各种产品标准制定项目的审批工作,既影响了工作质量,又延长了审批时间,因此政务与事务合理分割势在必行。

对比其他国家的管理经验,笔者认为以“政事分家、社会参与、分工协作、接轨国际”为根本原则,吸纳各种社会力量,成立第三方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可以有效规避“政府管制俘虏”现象。在具体工作中,政府通过宏观管理,及时了解市场经济活动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制定标准化工作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和任务目标,保障市场经济活动秩序,创造公平、开放、竞争的经济环境,维护国家、人民、企业和参与各方的利益;第三方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具体落实标准化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负责管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介组织、标准制修订工作、标准的宣贯实施以及为政府提供标准化工作的政策建议,并接受政府的监督。

3.2 完善标准质量评定措施,赋予利益相关者平等

话语权

学界认为“加强代理人监督、分散任务、实行问责制”等措施都具有减少政府被利益集团俘虏的功能,从标准制定工作的角度分析,完善标准质量评定机制,赋予利益相关者平等话语权,就是这些措施的具体体现。这是因为,严谨负责的标准审定工作才能产生高质量的标准,当前标准审定有函审和会审两种方式,审定人员主要由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或标准主导起草单位确定,这两个主体都是被审定标准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他们本身或由他们选择的审定人员必须接受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监督,也就是说要赋予其他利益相关者平等的话语权,使他们反馈信息的渠道不会被强势利益集团所堵塞。

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合理选择参加审定的人员,并及时向标准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公布,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和质疑;(2)要有具体的标准质量评定指标,审定人员意见必须以质量评定指标为核心,不能泛泛而谈;(3)标准审定的结果必须及时向社会公布,合理设置公示期;(4)有畅通的信息反馈、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各方对于标准审定结果的态度。

3.3 出台标准制定责任追究机制,提高管制者的寻

租成本

根据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如果成本大于收益,则经济行为不会发生或发生的机率大大降低。在标准制定工作中,研究出台责任追究机制,迫使管制者不得不考虑被追究责任而承担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这种机会成本,从而大幅提高管制者的寻租成本,震慑和打击标准制定工作中的自利和寻租行为。

出台标准制定责任追究机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1)责任定性要准确,要依据标准质量评定结果和标准实施绩效评价结果来进行责任定性,客观评估标准实施后对社会、产业和消费者造成的影响;(2)责任划分要清晰,明确标准项目审批部门、标准制定承担单位、标准质量评定专家和标准绩效评价专家、标准实施主管部门等责任主体的职责,防止扯皮和推诿现象发生;(3)追究措施要得力,建立并完善责任追究渠道,保障标准制定工作的参与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维护标准制定工作的严肃性和企业及公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李琼,徐彬.利益集团的政府俘获、行政腐败与高行政成本[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6-91.

上一篇:连锁经营企业营销管理下一篇:CAN总线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