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来的精彩

2024-09-30

读出来的精彩(精选12篇)

读出来的精彩 篇1

【教学案例】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后, 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

一个圆柱的高是10厘米, _____________, 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补充适当的条件, 再解答)

按照课前的教学预设是让学生补充适当的条件, 再解答。题目本身并没有什么新意, 但在出示题目的一瞬间, 笔者灵机一动, 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师:这道题目缺一个条件, 其实陈老师已经补充好了, 猜一猜我补的是什么条件?看看谁和陈老师心有灵犀。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我猜陈老师补的是“直径是5厘米”。

师:有可能, 如果直径是5厘米, 那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生:用3.14×5×10。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3.14×5是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 再乘10就是圆柱的侧面积了。

师:很好, 但陈老师补的不是这个条件, 接着猜!

生:我猜陈老师补的是“半径是3厘米”。

师:也有可能, 如果半径是3厘米, 又怎样计算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呢?

生:用3×2×3.14×10。

师:非常好!可惜陈老师补充的也不是这个条件, 继续猜!

生:陈老师, 您补充的不会是底面周长是5厘米吧?

师:难道不可以吗?如果底面周长是5厘米, 那又怎样计算呢?

生 (齐) :用5×10。

师:怎么没用到3.14啊。

生:因为底面周长和高已经告诉我们了, 就可以直接用5×10了。

师:解释得很有道理。但是, 陈老师补充的也不是这个条件。继续猜! (学生一个个抓耳挠腮)

生:我猜陈老师补充的一定是“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大部分学生表示赞许)

师:有创意, 那又怎样计算呢?

生:12.56÷3.14=4, 半径的平方是4, 说明半径是2, 再用2×2×3.14×10。

师:非常好!但陈老师补充的也不是这个条件。 (学生一个个张大了嘴巴)

师:我透露一点机密, 我补充的这个条件中没有数字。再猜猜!

生:如果没有数字, 那底面周长就不知道, 我猜陈老师补充的一定是“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师:嗯, 已经非常接近了, 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我们也可以说侧面展开是一个——

生 (恍然大悟) :正方形。

师 (出示题目) :一个圆柱的高是10厘米, 侧面展开是个正方形, 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怎样列式计算?

生:用10×10等于100平方厘米。

生:陈老师, 我发现您在“耍”我们, 您补充的条件其实就是底面周长是10厘米。只不过, 换种说法而已。

师:对啊, 有时候题目其实很简单, 但一定要抓住题目的本质。

……

【教学反思】

没想到, 变“补”为“猜”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 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样的变化体现的是教学理念的变化: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思考的变化。其实“教”是为了学生“学”, 而“学”才是主体, 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 他们学习的兴趣浓厚, 求知愿望强烈, 学习的效果也最佳。

(一) “猜”活了课堂的气氛

案例中, 通过“猜”这一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课堂中出现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良好学习氛围:有的说“陈老师, 您补充的条件不会是‘底面周长是5厘米’吧”, 语气中略带点“调皮”;有的说“我猜陈老师补充的一定是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语气中充满了“自信”。这种积极的课堂气氛, 使师生双方精神焕发, 思维活跃, 灵感迸发。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得到交融, 心理产生共振, 使教师教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学生学的最佳心理状态和谐统一, 激发了师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气氛, 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过程, 而且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作用, 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发展思维的催化剂。

(二) “猜”近了心灵的距离

案例中, 教师的一句“看谁与陈老师心有灵犀”, 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在一次次“猜”的过程中, 师生的心灵一次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生疑问“陈老师, 您补充的不会是底面周长是5厘米吧”, 师反问“难道不可以吗”。看似针锋相对, 实则和谐愉悦;当一次次听到教师说“可惜不是”时, 看似有些失望, 实则越激发其猜测热情。最后教师的一句“我透露一点机密”, 让师生的心灵零距离。而另一学生的一句:“陈老师, 我发现您在‘耍’我们, 您补充的条件其实就是底面周长是10厘米。只不过, 换种说法而已。”看似有所不满, 实则心有灵犀。

教师的主动热情、诙谐幽默, 在学生眼里就是榜样, 是身教, 会无形地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 影响学生的行为。主动接近学生, 消除其对教师的敬畏心理, 与他们拉近距离, 才会有心灵的碰撞。师生的心灵距离近了, 学生对教师就越发信任。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信任你, 喜欢你, 把你当成亲人和朋友, 那么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猜”阔了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广度是一种大容量的思维方式, 表现在善于抓住整个问题, 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 即不忽视对事实的本质的分析, 也不放弃对具体细节的考虑, 思路能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案例中, 学生为了猜出教师补充的是什么条件, 积极思考, 大胆猜测。通过“猜”, 学生在脑海中不断搜寻求圆柱侧面积可以具备的条件, 从“直径是5厘米”“半径是3厘米”到“底面周长是5厘米”, 甚至提出“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思维的广度在教师一次次的否定中越发宽阔。试想一下, 能提出“底面周长是5厘米”“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学生的思维经过怎样的过程。最后在教师“我透露一点机密”的引导下, 想出“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即“侧面展开是个正方形”。在一次次“猜”的过程中, 学生深刻理解求圆柱表面积可以具备的各种条件, 思维的广度得到有效训练。

数学学习有两个层面, 一是静态的数学, 即知识形态的数学;一是动态的数学, 即发现层面的数学。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 必须借助思考、应用和猜想, 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引领学生从一个点生发出去, 使学生的思维深刻而透彻, 教师还要拓宽学生的思路, 连线成面, 培养他们思维的广度。使学生既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又能对别人的方法做到认真倾听、准确评价、辩证吸取。因此, 教师只有让数学课堂有深度思维, 才能让学生的个体思维从狭隘走向广阔, 从肤浅走向深刻;才能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发展思维、提升智慧的大舞台。

读出来的精彩 篇2

牛皮不是吹的,但画却完全可以吹出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喜欢上了吹画。

有一天,我写完作业,刚要盖上笔套,一滴墨水滴在了白纸上,我刚想用纸把墨点擦掉,忽然一阵风吹来,刚刚那一滴墨水一下子便被吹成了一株“小梅树”。我一看,很新奇,于是就想:不如我就来“吹”一幅画吧。

我吹第一口时,墨汁很听话,乖乖地按我的“吩咐”形成了一根粗壮的枝干。然后我又从两侧吹了起来,墨汁也随着我的“仙气”变幻着,形成了细小的枝干,这让我欣喜若狂,飘飘然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位吹画大师。

吹第四口时,就出岔子了。我想用蓝色墨水再吹出一些枝干,可是往往都不如人所愿。我刚一吹,墨汁就不听指挥了,向左右分散开来。我一气之下,开始乱吹起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奇怪形状:各种线条纵横交错,颜色成了浑黄一体的一片,让人看起来不禁产生千丝万缕的遐想。

画吹完了,我已是头昏眼花,但看着自己的杰作,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我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一边寻思着该为这副画起一个什么名字呢?像柳树,没有柳树婀娜的身姿;似槐树,没有它盘虬卧龙般的姿态,这幅画是我胡乱吹得,于是,我就想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名字——不伦不类。

移出来的精彩 篇3

其实在传统的视频拍摄中使用移轴镜头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是这并不是说这款镜头没有它存在的意义,因为在很多特定的环境下移轴镜头的使用会带来极大的方便。特别是当下全画幅影像传感器的数码单反相机使专业视频摄像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进化。全新的施耐德PC-TS移轴镜头为使用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摄影师带来了充满创意的全新体验,它结合了135相机系统高效的易用性和便携性,又结合了传统单轨技术相机在透视、景深上大幅度调整的多功能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专业度和操控性,并且提升了创意拍摄的空间和工作效率。

镜头初印象

施耐德PC-TS Super-Angulon 50mm f/2.8 HM的外形体积相当惊人,PC-TS 50mm f/2.8镜头重达1400g。这主要是大成像圈的要求使镜头的光学设计要留下足够的余量,其次是转环式倾斜和移动机构极为复杂,非通常设计的135移轴镜头可以比拟。

这款镜头横向平移可达±12mm,倾斜角最大可达8度,倾斜和平移可各自沿光轴360度旋转(每30度有定位),另外镜头均附带可360度旋转的三脚架座(每90度有定位),调整范围极大,完全能够满足专业摄像师对透视控制、畸变控制、景深控制多方面的使用需求。

在全画幅相机上的使用是移轴镜头配合视频拍摄的亮点之一。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通常也意味着高像素数,基于135相机的原厂镜头系统在画面分辨率与不断提升的影像传感器像素上遇到的瓶颈问题已日渐凸显出来。得益于施耐德在为中画幅数码后背研发的超高分辨率数码摄影镜头的技术积淀,施耐德PC-TS移轴镜头能提供高于原厂镜头的画面分辨率。同时,极大的成像圈使镜头在移动和倾斜的所有范围内保持画质上一贯的高水准。

说过了这些,我们可以感性地评价一下这款镜头。首先它的镜头口径很大,充满了电影机镜头的感觉,比笔者之前使用过的其他品牌移轴镜头要霸气许多;其次它上手的感觉就是沉,很敦实,但是使用起来的感觉却是非常灵动的,德国的工艺的确是值得称赞的,对焦环和光圈环的油润感觉非常贴手,俯仰和横向平移的旋转环使用起来丝丝入扣,操作感非常令人着迷。

视频中应用

关于移轴镜头在视频中的运用,我想可以这样分类:雪中送炭型和锦上添花型。

对于雪中送炭型的使用方式一般是很规矩也很必要的,首先是调整透视变形,这也是当初设计移轴镜头的初衷,拍摄者选择移轴镜头的首要目的也在此。其次是避免穿帮镜头,例如在进行室内或车内场景拍摄时,很多反光的镜子或者玻璃会显露出摄像机或镜头的存在,这样就会出现明显的穿帮镜头,视频的制作是连续的并不像修改图片那么简单,使用后期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不如直接使用移轴镜头来平移拍摄,这很简单也很实用,还可以大大降低后期的制作成本。

另外,使用锦上添花型的拍摄方式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可以看到的创意拍摄方式,包括现在很多的手机或卡片相机上都有特定的移轴镜头滤镜效果。例如使用大光圈浅景深拍摄出的空间压缩效果,类似于动画片中积木搭建的效果。很多影视包装或电影片头使用移轴镜头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美化身材,合理地使用可以拉长被摄者的腿部长度,很多摄影师就通过这样的方式配合大广角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这是基于竖构图的摄影拍摄而言的,在视频拍摄中很少有竖构图的画面,这也是电视电影技术自身的特点,这样的话,视频拍摄者使用这个技巧显然是不合适的。

“画”出来的精彩 篇4

一、“画”出学习的兴趣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对于情景很感兴趣, 而用情景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 有讲故事、有动画、多媒体等等。在数学教学中, 我经常利用美术知识创设情景导课,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 我画了一个只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的头像图, 并配上说话声“小朋友我漂亮吗?”此图一出, 学生纷纷说“真丑”!我抓住时机问“为什么?你能帮他变漂亮吗?试试看。”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看法。我接着说:“对, 他一点都不漂亮, 因为他的眼睛、耳朵是不对称的”。这时我趁疑而入, 画出缺的耳朵和眼睛, 因势利导, 揭示课题“对称”, 这样就达到了“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

又如, 教学“找规律”时, 我在黑板上依次画出苹果、橘子、苹果、橘子…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接着画, 学生纷纷举手, 都想展示自己。我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 并讲一讲为什么这样画。这样的导入, 让“规律”这一枯燥、乏味、难懂的概念在学生的画一画中轻轻松松的得到了理解。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教材与美术的结合点, 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进入新知的探索, 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美感、亲近感,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二、“画”出精彩的板演

数学课上板书的内容一般都是教材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教师的板书是比较抽象的,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简笔画来直观形象的表现板演内容, 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突破重难点。

如乘除法应用题:小明和他的朋友一行人到公园玩, 他们租了6条船, 每条船只能做4人;然后他们又去做碰碰车, 每辆碰碰车只能做3人, 他们需要租几辆碰碰车?

这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综合算式4×6÷3=8 (辆)

答:需要租8辆碰碰车。

我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采用简笔画的形式随手画上了小船和碰碰车, 学生就清楚地看出要先求出6个4, 也就是他们的总人数, 再求出24里面有几个3。学生见到这一清晰的板书后欢呼雀跃, 听课也比平时认真, 回答问题也比较踊跃。一节课下来, 我发现学生较平时学得快, 知识点掌握得也特别牢固。

三、“画”出难点的突破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等量代换”一课时, 为了激发学生找每两个相关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兴趣和增强学生发现相等关系的速效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画一画”引导学生去观察、探究。

如解答:一个西瓜等于4瓶牛奶, 一瓶牛奶等于4个苹果, 一个西瓜等于多少个苹果?我教学生这样画:

通过观察此图, 得出的等量关系为:

一个西瓜=4瓶牛奶

一瓶牛奶=4个苹果

一个西瓜=16 (4×4) 个苹果

然后根据本题的问题选择第3个等量关系, 列示为4×4=16个。

又如解答: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 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 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对于比较复杂的等量代换的题目, 我按下列步骤教学生画一画。

一是先在题目上换成“1”和它的相等数。

二是再根据所换的相等量“画一画”。

通过观察此图, 得出的等量关系为:

一个大萝卜=3根胡萝卜

一棵大白菜=3个大萝卜

一棵大白菜=9 (3×3) 根胡萝卜

六棵大白菜=54 (6×9) 根胡萝卜

三是根据本题的问题选择第3个、第4个等量关系, 列示为3×3=9个, 6×9=54个。

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思维性较强的知识, 我常常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折一折, 学生在动手画的过程中, 我还能发现许多在备课中我不能发现的方法。这样, 在动手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画”出解题的误区

在数学课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特定的事物与现象进行分析与概括时, 图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恰当而巧妙地运用画一画, 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提高学习效率。

如解答:一个正方形鱼池, 每边种4棵树, 每两树之间的距离相等, 这个鱼池四周一共种多少棵树?学生把已学过的正方形周长知识迁移到本题上, 得出4×4=16 (棵) 。学生这样做是受到迁移规律对思维定势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区, 这题只要学生动手画一画, 就可避免错误的产生。

列式2×4+4=12 (棵)

又如解答:广南县文化节在广场摆一排花, 每两盆菊花之间摆3盆月季花。一共摆了113盆, 如果第一盆是菊花, 那么月季花摆了多少盆?

这时学生可用“画数学”的方法帮助解答:

由于每组摆法中都有3盆月季花, 所以正确列示是113÷4=28…1 (盆) , 28×3=84 (盆) 。

因此,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突破习惯性定势思维的约束, 灵活巧妙地把画图用到数学解题中, 开拓解题思路, 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和创造性。

五、“画”出思维的创新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教学中, 我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努力将数学练习设计成看得见、模得着的物化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摆一摆、贴一贴、画一画, 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平台,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把数学作业融入生动有趣、学生乐此不疲的画画当中, 使数学作业体现一个"新"字, 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让课堂真正变成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的主阵地。

如练习题:有7棵树, 栽成3行, 每行3棵, 该怎样栽?同桌合作, 动手画一画, 你能画出几种?学生听到让自己画一画, 课堂氛围马上活跃起来, 不一会儿学生就画出5种方法:

演讲稿:读出来的感激 篇5

老师们,同学们:

沐浴着暖暖的阳光,静静的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捧一手书香,这对我而言是怎样惬意的一件事啊!每一次,一踏入这殿堂,我就会显得无比骄傲与虔诚。这时的我总是会感动于图书馆老师一如既往的怡人微笑,总是会沉醉于在这万花筒中的细细思索,总是会欣喜于生活中某一刻对某文章的恍然大悟。这一切,这一切的所感所得都让我对这殿堂有种特殊的情感。

在这神圣殿堂中,我的知识不断增长,我的灵魂得到提升和净化。读《史记》,我学得了严肃的历史精神;读《文化苦旅》,我懂得了五千年文化的博大与精深;读《正气歌》,我理解了人格的刚烈与坚贞;读《论语》,我学会了对人生的豁达思考。读书,使我的生命变得更为鲜活,我渐渐褪去了稚嫩,走向成熟。然而,读书之益并不止于此。

最近,在图书架上,我无意间翻到了本《道德贤文》,它收录了许多民间广为流传的口语化诗句,活泼生动,精辟入理,我陶醉其中,尤其是书中的孝道篇更是让我感触良多。“与其坟前烧香,不如生前尽孝”,与其在长者死后于坟前点几柱清香,还不如在其有生之年多尽孝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羊尚且会跪叩母乳之恩情,乌鸦尚且懂得反哺其长者,作为万灵之长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及时的多尽孝道呢?此时,我油然想起来到学校后不久与家里的一次通话。

那天,我正在图书馆看书。手机响了,一看屏幕,我先是一楞,迅速地挂断了电话。我匆匆走出图书馆,迅速翻到那熟悉的号码,按下拨号键。电话只响了一下就通了,我急切的叫了声“爸爸!”,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传来责怪,“你这小子!怎么那么久不和家里联系啊?”刹那间,我的眼睛湿润了,傻笑过后的我,陷入在沉默之中。是啊,23天了!我已经23天没打电话回家了!

总以为自己长大了,总以为不再需要家人的牵挂了,总以为自己能解决一切问题了。甚至可笑地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哪管它儿女情长!”,我把忘我、忘家地投入新生活看作是对父母的最好回报!然而,我大错特错了啊!诚然,子女有出息,最由衷感到高兴的肯定是爸爸妈妈,但当他们看着子女在外拼搏时,他们需要的,不是什么耀眼的成绩,美丽的光环,更不是什么柴米油盐,或许仅仅是希望接到一个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的电话啊!

站在这演讲台上,回想着《道德贤文》中的至真,至理之言,我开始想象着有那么一刻:我静静地看着爸爸妈妈那渐老的身躯,感动于那为我而添的白发,感动于那为我而长的皱纹,感动于那为我而粗糙的双手,然后轻轻地说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剪出来的精彩 篇6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8~79“面积单位”。

教学片断:“平方分米”

师:你认为1平方分米有多大?

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师:你们能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有多大吗?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手比划出1平方分米)

师:你们的估计到底准不准呢?我们每个小组都有一张1平方分米大的纸,请你们把用手比划的1平方分米和这张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比一比,看看自己比划的准不准。

(学生动手比划)

师:再请你们用剪刀剪出一张1平方分米大的纸片。

(学生动手剪)

师:把你们剪的纸片和老师发给你们的1平方分米的纸片比一比,看谁剪的最接近1平方分米。

(学生比较)

……

赏析: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为什么把它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呢?因为体验和感悟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估一估、比一比、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了1平方分米的实际大小,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扎实的表象。

教师首先提出了“1平方分米有多大”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前面对1平方厘米的认识,能很自然地牵引出1平方分米,知道1平方分米指的就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此时,学生对1平方分米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直接感知上,对1平方分米的空间大小还没有建立起丰富的表象。教师在后面的教学中淡化了对平方分米这一面积单位的记忆,注重让学生体验和感悟面积单位,充分引导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建立平方分米面积单位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教师让学生用手比划1平方分米,初步感知1平方分米的大小,然后观察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并与自己用手比划的1平方分米进行比较,在头脑中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随后,教师让学生在观察1平方分米的基础上,自己凭借刚才对1平方分米建立的表象,动手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样,学生通过这一“刀”把头脑中刚刚对1平方分米建立起的表象剪成了具体的实物,加深了学生对1平方分米这一面积单位的体会与理解。这样处理,使学生对1平方分米有了丰富的表象,同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设计的这一“刀”,剪出了精彩。

读出来的精彩 篇7

一、读进去:对话文本的必然之举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高质量对话的前提是学生与文本的亲密接触。张庆先生一语道破“书不读熟不开讲”, 引导学生“读进去”就成了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所谓“读进去”是指教师因课、因文制宜, 通过多种方式与手段来培育、放大、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自觉地沉浸到文本之中, 让个体生命进入作品生命, 在作者表达的情感中, 与作者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 实现言与思的汇合, 情与意的交融, 逐渐实现与文本视界的融合, 从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阅读激情, 为理解文本, 实现文本的价值积蓄起扎实的认识基础和情感基础。

1. 用心揭题, 激活期待, 让学生想读。

阅读心理学认为, 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建构的过程。阅读前, 人们通常会运用头脑中储存的知识、经验, 结合提供的信息, 对读的内容作出预测, 然后通过阅读来印证自己的预想或期待, 即阅读中的期待心理。利用阅读期待, 可以较为容易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领学生读进文本。揭题时, 围绕课题动脑筋, 结合文本巧预设, 想方设法放大课题中的期待因子, 能够快速地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 激发他们阅读的冲动, 让他们想读。

【实践片段1】

师: (由姓孙—孙悟空—四大名著) 你喜欢《三国演义》里的什么人物?

生:我喜欢刘备, 他待人谦虚。

师:我喜欢诸葛亮, 他神机妙算。

生:我喜欢刘备, 他胸怀大志。

师:关羽、张飞、赵子龙这些名将都是谁的手下呢?

生:刘备。

师:这些智勇双全的人为什么愿意跟着刘备?看来刘备这个人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刘备的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生:我认为是三次去拜访。

师:三, 就是三次;顾, 就是拜访;茅庐, 茅草房。谁能说得更完整呢?

生:刘备三次去拜访住在茅草房里的诸葛亮。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问自己或老师什么问题呢?

生:刘备为什么要拜访诸葛亮呢?

生:刘备为什么要三次拜访诸葛亮呢?

生:刘备为什么不派别人去拜访诸葛亮, 而要自己去呢?

师:下面就带着你们三个人的问题去读课文, 要把课文读正确。

上课开场白看起来是一个细节, 但正是这种细微之处, 却常常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课例中, 孙老师在宽松、和谐、有趣的氛围中精心创设了两处兴奋点来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一是这些智勇双全的人为什么愿意跟着刘备?二是学生质疑课题所产生的问题。这就引得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 用心地读了进去。

2. 抓准“课眼”, 激活文本, 让学生爱读。

教师用心揭题, 精心导入, 唤醒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兴趣。但无法回避的是这种兴趣是建立在肤浅认识、个体期待的层面上的, 还是没能完成意义建构。学生在读入文本后, 可能会出现兴趣渐淡, 甚至挫伤阅读积极性的情况。这是因为, 一方面, 并不是所有学生的阅读期待都激活到位, 都自觉自愿地读进去;另一方面, 有些文章平白, 平实, 学生在阅读上不存在什么困难, 觉得没什么读头, 可能会与期待形成较大的反差。因此初读过后, 教师就要及时抓准“课眼”, 激活文本, 用文本本身来感动学生, 吸引学生, 让学生潜心会文。所谓“课眼”是指文本中能够唤醒学生阅读欲望, 点燃学生阅读情感, 启迪学生阅读智慧的关键点。一个词, 一句话, 一段话, 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 都可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透过“课眼”, 有效地整合文本, 让“看热闹”式的建立在兴趣上的“虚读”变为“看门道”式的“研读”, 让学生的智慧走进阅读, 从而保持学生读进去的浓厚兴趣。

【实践片段2】

师:请同学们放下课本。你们有问题, 老师读过后也有个问题:像诸葛亮这样的人肯定有许多人去请他, 曹操有没有请过?孙权呢?天下的群雄有没有请过?为什么刘备请他时他就出山呢?刘备的哪一点打动了诸葛亮呢?

生:四个字“诚心诚意”。

师:真了不起!孙老师为了奖励你用红笔写出这四个字。还有不同的吗?

生:别人都是派手下去的, 而刘备是亲自去的。

生:别人的手下不礼貌, 可刘备是恭恭敬敬的。

生:天很冷, 刘备还去了三次。

生:刘备很尊重诸葛亮。

生:刘备待人诚恳。

生:刘备还有半里多路就下马步行了……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再读一遍课文, 找找刘备打动诸葛亮的关键词或句子。

俗话说:“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孙老师抓住“诚心诚意”这个“课眼”并用红笔板书下来, 再次激励学生从语表之意出发, 深入挖掘该词在文本中所留下的意象。通过这个词使文本活起来, 使学生动起来, 也必然会使文本的解读变得饱满起来。

3. 读入情境, 激活体验, 让学生乐读。

读进去, 其实就是“披文”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情感的交流, 智慧的沟通。“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本中有许多未定点, 是作者留下的空白, 是一种“图式化”的结构。读进去就是要引领学生自觉地来填补这些未定点, 使图式具体化。因此, 读进去的最高层次是学生读入情境, 即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自己融入文本的角色, 到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体味, 去悟情。换言之, 学生要从生活情境进入文本情境, 把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 从现实世界投入到文本世界之中去, 从而使文本描述的事物在学生内心成为鲜活的形象, 使内心的体验得到激活, 才能兴致盎然地读进文本。

【实践片段3】

师:你认为哪些地方表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生:当张飞说“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 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时,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 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师:自己练一练, 看谁来做一次“猛张飞”。你说张飞嚷时是怎样的心情?

生:生气、讨厌 (怎么搞的又去了) 。

(个别嚷, 范嚷, 齐嚷。)

师:“捆”只能捆来人却捆不来人的心啊!刘备怎么说?

(生齐读)

……

师:刘备轻轻地敲门, 轻轻地进去, 恭恭敬敬地等, 等啊等啊, 诸葛亮翻了个身, 又等啊等啊, 等了半晌, 才悠然醒来。刘备先前等得那样耐心, 这时刘备又表现得怎样?刘备为何那么“快步”?

生:刘备想见诸葛亮。

生:刘备见诸葛亮醒来很兴奋, 想马上进去和他讨论国家大事。

师:噢, 刘备真是求贤若渴, 那诸葛亮到底值不值得刘备这样“诚心诚意”地去请呢?读读最后两节。

(生读最后两节)

课堂上, “猛张飞”嚷得惟妙惟肖, “刘备快步进入草堂”时的内心体会得合理到位, 都得益于孙老师让学生读入了情境, 激活了他们的独特体验, 实现了学生内心已有的图式与文本意境的同化。“乐读”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读出来:放大价值的必然要求

阅读教学应该立足教材、超越教材, 回归教材, 从课文走向语文。引领学生读进去, 接受文本的熏陶, 感悟文本的思想内容, 这才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还应该适时地引领学生跳出文本看文本, 透过字面寻本质, 指引学生读出来。所谓“读出来”是指在学生读进去, 对文本真正参与、真情体验、真切感悟的基础上, 主动去观照文本的表现形式, 揣摩作者通过怎样独特的语言、构思、手法来表现的, 关注文本中蕴涵着的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 落实好工具性, 读出“语文味”。读出来, 还意味着要读出课外资源, 使文本具有链接功能, 与学生的生活链接, 与学生的阅读积累链接, 与一切有效的课外资源链接, 提高教学价值, 读出“综合性”。

1. 关注形式, 读出“语文味”。

吴忠豪教授指出:“在阅读教学中, 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 它仍是信息的载体, 认识的工具, 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 披文得意, 入情悟理, 学习思想, 接受熏陶;另一方面, 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 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 更要掌握载体本身。”一个“更”字点出了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目标———语言。语文课堂应该旗帜鲜明地上出语文味, 立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 突出母语文化传承的生命高度。只有读出来, 关注形式, 落实好语文训练才是必然的选择。

【实践片段1】

师:隆中是怎样的景色呢?作者写了山冈、溪流和竹林, 写山冈用了什么词?

生:蜿蜒起伏。

师:“蜿蜒起伏”是什么意思?看“蜿蜒”的偏旁, 猜猜看。

生:就是弯曲的意思。

生:弯弯曲曲的, 像蛇一样。

师:中国汉字的偏旁能帮助我们理解。“蜿蜒起伏”就是弯曲高低在人们眼中就像一条———

生: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师:像谁?

生:诸葛亮。

师:等待谁让他腾飞?

生:刘备。

师:这里描写竹林还有一个词“青翠欲滴”, 是什么意思?

生:竹子绿得要滴下来了。欲, 将要。

师:景色“秀丽宜人”中的“秀丽”可以换一个什么词?“宜人”呢?

生:美丽迷人。

师:噢, 真是一块宝地啊, 不愧称之为卧龙。

……

师:用“来到……只见……”写几句话。写你去过的地方, 三分钟写三句话。

孙老师遵循阅读教学的目标,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科学选择文字着力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词析句, 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课堂上, 孙老师还准确地把握了文本语言形式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实践语言形式的时空。长此以往, 孙老师的学生就能随时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 任意调动、组合大脑中的语言储备, 达到“笔有千钧任翕张”的理想境界。

2. 关注“出点”, 读出“综合性”。

所谓“出点”, 就是学生在读进去的基础上, 完成对文本阅读的拓展延伸与再创造。“出”意味着拓展延伸, 意味着迁移升华, 意味着再创造, 意味着从文本走向语文。怎样“出”呢?杨九俊院长指出, 这种“出”一是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 通过对作家、作品相关背景材料的阅读, 从文本之外透视文本, 使文本以通体透明、形神兼备的完整体貌呈现于眼前;二是要充分认识文本在教科书体系中的位置, 不仅要理解“文路”, 同时要掌握“编路”, 这样才算是吃透“课文”, 特别是要把一个单元、一个专题作为整体研究, 找准课文特有的位置;三是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根据具体情况活用文本, 创新文本, 超越文本, 在“用教材教”的意义上更好地发挥文本应有的作用。但“出”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重视文本的规定性, 要尊重文本的意蕴, 在文本本身的规定性里精心选择合适可行的“出”点, 使阅读课堂具有张力, 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实践片段2】

师:“诸葛”是复姓, 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

生:上官。

生:夏侯、司马……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 知道这么多。

……

生:“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

师:这里有一个词——— (板书:群雄纷争) “雄”是指乱世英雄。东汉末年, 你还知道有哪些乱世英雄?

生:孙权、曹操、吕布……

师:纷, 纷乱;争, 争斗。当时战火纷飞, 民不聊生啊!

师:刘备“三顾茅庐”, 靠他的诚心诚意请出了诸葛亮。“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是三国的故事, 那今天我们学了这个故事又有什么作用呢?

生:待人要诚恳, 谦虚。

生:不要摆架子。

生:对人要尊重……

师:诸葛亮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什么? (板书:人才) 只有尊重人才, 才能干出一番大事。

读出来的精彩 篇8

前不久, 我和几位数学老师听了王华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课 (见苏教版第六册第56页) 。听了这一课后, 大家内心震动很大。

下面是课堂教学的一些片断:

师:打开书第56页, 看课本中的天安门图、飞机图、奖杯图, 观察这三幅图, 你们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吗?

过了片刻有学生发言:

生1:老师, 我认为天安门这幅图画得有问题。

(所有学生都为之一惊)

师:是什么问题?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生1:天安门城楼上左右两边的红旗飘动有问题, 你们看, 右面的红旗向右飘, 左面的红旗向左飘, 这可能吗?

(全体学生不约而同把目光都盯住那几面红旗)

师: (有点慌) 你观察真仔细, 就连老师也没注意这一点。同学们, 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学生一起举手)

师:我们一起为他的这一发现而鼓掌。

师: (教者迟疑了一会) 这个图经过专家反复审定的, 应该不可能出现如此的失误, 是不是有其他原因呢?假如这幅图没有错误, 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请大家相互讨论。

(教者灵机一动, 把问题交给了学生讨论)

生2:我认为天安门的红旗可能用固定的材料做成的, 不受风的影响。

生3:可能今天无风, 为了使两边的红旗舒展开来, 采用鼓风的方法。

师:大家说得很好, 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生4;不对, 这幅图是艺术图, 以前我学书法时, 发现一位书法家写错了一个字, 就问爸爸, 爸爸说这字不错, 这是书法中的艺术, 你以后会知道的。我想, 这幅图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这时, 生1不服气地站起来) 错就是错了, 错怎么就是艺术, 我不明白, 难道“画蛇添足”也对, 蛇没有脚, 添了脚就是艺术?

(没等他说完, 大家鼓起掌来)

……

同学们争论得很激烈, 以至于这一课全跑了调, 可想而知, 这一课教学任务没完成便下课了。

二、争个明白

评课时, 老师们也争论了起来:

张老师:学生发现了“错误”是了不起, 书中天安门的图出现了这点小问题一般人都不会觉察到的, 可见这个学生观察细致。能观察到还不行, 还要善于思考、分析, 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 才能谈得上解决问题, 如果连问题都没发现, 谈何解决?所以说我很佩服这个学生。

徐老师:恕我直言, 我认为王老师这一课不像数学课, 倒像语文课, 真正上出了十足的语文课的味道。我们不是常说, 教学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如果从这一点出发, 这一课是典型的失败课。

郭老师:这一课我认为太精彩了, 其一是学生发现了图中的“错误”;其二是教者根据学生发现的“错误”,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把课堂还给学生讨论。至于教学目标没有完成, 以后还可以补的。有些东西失去了是无法弥补的, 特别是课堂上学生闪现出的火花被你掐灭, 以后即使想补也补不好。

三、触发感悟

其一, 我想, 王老师课前没有精心准备, 他充分利用了课本中现有的资源, 以至于学生才有发现教材“错误”的可能, 才有了后来学生激烈讨论的课堂, 真是歪打正着。这就给了我一点启示:课本中现有的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但也不能死搬教条, 把书教死, 教死书。这是一对要处理好的问题。所以我反对不精心准备就上课的做法, 毕竟像这种“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局面很少出现。

其二, 我想不能随意绕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这一点王老师做得很成功, 很实在。如果故意绕开, 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不符合课改要求, 至于本课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把数学课上成了语文课, 这一点并不重要,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课堂有变, 教师不变, 甚至还强行切入自己预设的那一套, 这绝对是不行的, 也是不理智的。抱着一堂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课不放, 是没有教学机智的表现。

其三, 至于教材的“错误”, 听了辩论以后, 我想, 如果是美术作品, 出现“艺术品”也就不必要再争论了;但这艺术品不应该出现在三年级的教材上, 这样很容易把学生搞糊涂, 会干扰学生的思维, 这应该是编者的“疏忽”。

博士是读出来的吗 篇9

“‘读博’这个词容易引起误解, 也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简单化了。”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宜生教授说, 博士生教育一直被视为“知识创新”的过程, 而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集中体现。博士研究生是要读书, 但博士学位不是“读”出来的。

“尽管我有很大兴趣做学术, 但读博期间也有烦恼和压力。”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专业2008级博士张大勇说, “对我而言, 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就业, 现在博士越来越多, 期望值高、竞争压力大。另外, 博士学制太短, 国外读博一般是5年, 也有8年的。而我们只有3年, 做了两年的研究后, 马上就要面临进入社会找工作的问题, 只能抢时间做课题和毕业论文。”

作为成年人, 博士们对自己的处境、学校、导师、社会的境况会有理性的认识。尽管如此, 他们坦言, 追求学术并非读博的唯一原因。在张大勇看来, 大家读博的原因有很多, 但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学问为乐。学生专注于学问本身, 甘心坐“冷板凳”, 向往在简单的生活中拿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第二种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人读博, 更多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 以读书做人为乐, 实现一种学问以外更高层次的理想。第三种则是为个人创造更多利益, 希望以读博为跳板或敲门砖, 获取体面的收入和职务。

尽管如此, 面对读博的得与惑, 一些人仍对未来充满乐观。“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进入文化、经济和政治领域, 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必然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博士的优势应该是更为广博的认知能力和人文关怀。高等教育的本质是提高认知能力、社会责任感, 而不仅仅是学问家。”张大勇说。

“现在, 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都面临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于导师的责任, 也来自于学校的学科发展计划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博士数量多了, 竞争也加剧了, 它推动了学科建设以及杰出人才、创新人才队伍的发展。”张宜生教授对记者说, “如果你带了4个博士, 就得面临着4份压力。”在张宜生的科研团队里, 他更多是担当一个教练的身份。整个科研组是一个亲密的团队, 而要结题要做出成果, 要带出优秀的博士, 拿出优秀的学术成果, 都是张宜生面临的压力。

只强调博士论文, 相对忽视科研训练的观点, 在今天已经受到挑战。

“我最向往的博士和博导的交流方式是能定期探讨与博士论文有关的话题、当代一些学术前沿问题, 还有就业、生活话题。”北京科技大学的一名博士说, “师门不是冰冷的实验室, 应该可以帮助我, 包容我, 鼓励我。”

张宜生说, 博士生论文必须有“独创性贡献”, 即所谓“创新点”。对理工科学生来说, 博士论文实际是科学 (工程) 实践的系统化总结, 这不是可以闭门造就的。科研项目给了研究生进行科研攻关、创新实践、学术交流和科学总结的机会。

张宜生坦言, 中国的创新水平本来相对较低。如今资讯发达了, 选择却更艰难了。就科研过程本身来说, 博士们进入的课题组都是有一定的科研积累基础的, 这是一个前仆后继的过程。博士们到了期限必须毕业, 因此也就必须赶时间做科研, 否则只能另招学生。在国外, 博士读个5年8年很正常, 而我国目前的制度还没有考虑到课题进展变化的特殊情况所需要的学制弹性。

同样是做科研, 相比自己的那个年代, 张宜生认为, 现在的博士们更多关注就业问题。在读博的最后一年, 许多博士都要花精力找工作, 在科研方面容易松懈延误, 也有研究生把“读博”当做“发财”的过程, 张宜生对此并不认同。“现在有很多读博的人确实发财了。他们在科研上作出一些成就, 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自然也就拥有了财富。但这并不应当是读博的目的。”

文科素来强调人文关怀, 但是导师的课题多了, 带的学生多了, 导师也可能面临无暇多顾的情况, 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已经难能可贵。谈及理想的博士与博导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荣军认为, 和学生相处最好的方式是亦师亦友, 这也是他在教学中一直坚持的。除了学术上的交流以外, 他认为老师应当以身作则, 给学生一些人格上的影响。此外, 通过交流也能够在生活上给予学生一些照顾。

读出来的精彩 篇10

一、课前训练:听故事, 促转向

在很多学校, 语文课前都安排有三分钟的演讲, 我就让每位学生轮流用这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讲一个成语故事, 其他同学就集中注意力听, 并记下一些关键词。听完后我又给他们两到三分钟的时间, 结合各自的简要记录, 把听到的故事梗概当堂写出来。课外时间, 我再去检查他们复写的故事梗概, 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加以指导、点拨。一个月后, 多数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了。于是, 我就不再给课堂时间让他们整理故事梗概了, 而是将其整理过程移到了课外。这就加大了难度, 它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听的时候能抓准脉络要点。刚开始, 学生的遗漏较多, 我除了给他们作个别指导、点拨外, 还拿出一些成语故事作示范, 指导他们如何按时间、地点或故事发展的阶段性等为条目来理清“听”的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学生普遍产生了“听”的兴趣, 增强了“听”的意识, 基本上完成了由“说、读、写”到兼顾“听”的观念转向, 课堂上不再有稀里糊涂的感觉。

二、课堂训练:听板书, 促效率

从课前训练进入课堂训练, 这是训练的关键, 主要是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开始同样是把每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进行小结, 让学生精听讲解。然后马上让学生复述相关内容, 且要有条理, 分清主次。这是常规教学的一部分, 但要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 并能很好地渗透到其他学科当中, 并不是件易事。因为转向之后, 只注重“说、读、写”的学习习惯对“听”的干扰还时常存在。为克服这种习惯性的影响, 我提出“听板书”的方法, 减少“说、读、写”对“听”的干扰, 提高听课效率。其具体做法是:第一, 教师先要“忽视”板书, 淡化“粉笔教学”, 离开黑板, 按原来设计好的教学思路, 有条理地直接与学生对话交流, 而不单是注重在黑板上工作, 以“听”为教。第二, 讲完之后, 让学生“帮”教师写板书, 在规定时间内把他们脑海中形成的板书写出来, 并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板书, 明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 由板书中的差异回溯出“听板书”中的不足, 以“听”为学。第三, 在最后教师再拿出自己的板书, 作为参考, 删繁就简, 查漏补缺, 由“听”入“写”。采用此方法后, 一些学生反应, 平时他们听课特别是在听一些理科科目时, 既要做笔记, 又要听讲解, 经常顾此失彼, 在掌握一些听的方法, 提高自己听的能力后, 就有了一个很明确的课堂分工, 先听后写, 多听简写, 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而且知识也能掌握得更系统, 更牢固。

三、课后训练:听新闻, 促读写

为了巩固“听”的成果, 进一步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使得教学并不因为“听”而失去“说、读、写”, 课后训练尤为重要。于是, 我设计了“以听促读写”的课后训练, 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每天下午六点半到七点, 学生都有在教室看半小时电视的习惯, 主要是看一些新闻节目。我就充分利用这一机会,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听所看, 写一些短小文章, 促使他们将“听”和“说、读、写”结合起来。文章可以是新闻的简要记录, 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也可以针对某条新闻写一点“听后感”, 有感而发。字数上不作要求, 时间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 方便操作。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 “以听促读写”就渐渐成了学生们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作文也不再是负担。

画出来的精彩 篇11

关键词:电脑绘画;兴趣;创新;信息技术

爱涂鸦是孩子的天性,在课间我经常能看到他们在本子上涂涂画画。因此,在信息技术课上接触用电脑画图软件画画,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很浓厚,电脑绘画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乐趣,一种发挥他们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途径,更是一种培养良好信息素养的方式。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电脑绘画的教学也需要不断地探索、思考、总结、实践。那么,我们如何让电脑绘画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片乐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快乐呢?

一、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感官上的愉悦或惊奇,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动手欲望,让他们不断发现与探索。

在教学之前我不仅自己创作了一些电脑绘画作品,也收集了学校高年级学生以及校外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图片艳丽的色彩、多样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绘画世界的五彩缤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有创作的欲望,让他们都能积极主动地想学习电脑绘画。

如,用儿歌的方式导入,《初识画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学时我运用这个特点,把本节课画图的内容编成儿歌,加强教学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学生易懂易接受。我把动物特点归纳成生动有趣的儿歌:“小花猫,喵喵喵,蹬蹬腿,弯弯腰,又蹦又跳练功夫,乐得老猫胡子翘。”小朋友们听完这个谜语自然地想象出猫可爱有趣的形象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提出本节课学习的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二、掌握工具,追求高效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的理念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用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贯彻在实践中去。“教学做合一”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的统一。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些绘图工具,是让学生学会电脑绘画并能有所创新的基础。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自主研究,初步探索各个工具的功能,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使课堂变得轻松;其次教师可以进行一些示范,告诉学生正确操作方法,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多,让学生在实际画图中熟练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技巧,使他们不断加深印象。

三、展开想象,激情创作

在已经教会学生使用绘图工具的前提下,那么接下来,老师要做的就只是引导,这时候应该更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上课期间,我布置了一个绘画的主题——环境污染。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创作,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整个绘图过程中,我只是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些操作的问题,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在创作。最后展示学生给我一个他们眼中的环境污染的画面:有的学生画的是地球妈妈在流泪,有的学生画的是学生在雾霾天行走的景象,也有学生画的是树林被过度砍伐的现象。学生对于绘画工具的应用也非常到位,根据画的不同风格,采用了不同的绘画工具。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们也许就会给老师一个惊喜。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创新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开发、强化和提高。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在完成课本规定的图画时大胆创造,添上自己喜欢的内容。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老师要进行很好的引导,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无限发挥。

四、评价交流、激发动力

在电脑绘图的过程中,没有对和错,只有每个人不同的欣赏角度。老师应该珍爱童真,增强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和创造。因为孩子们的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儿童的童趣与天真。有时看到内容丰富、构思新颖的作品我会把它们上传到校园网,并在互联网上发布。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求知欲望也会越来越强。

教师对学生电脑绘画的要求应具有层次性,应做到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软件的学习使用上。对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向美术技能方面深入学习;对一般学生应加强基础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是我们一定会不断去学、创新、实践,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王爱胜.画图:电子工具的优势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

读出来的精彩 篇12

《生活中的透镜》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在前面第一节学习了透镜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基本应用,通过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下节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好铺垫。在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玩”的思路的:

一、在“玩”中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我理解的情境,是将呆板枯燥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一个重要载体。情境的创设最好能达成以下三个目标,即: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本节课的导入,我设计了一个小魔术,用到的道具是一个普通的节能灯(灯上有图案)和上节课学习的凸透镜,在天花板上成像,移动凸透镜的位置,让像的大小发生变化。这个小魔术的设计,不仅激起了学生急于探究成像原因的欲望,也为后边研究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和特点奠定了基础。

课堂中的“玩”绝不可仅仅局限于激发兴趣,搞气氛,只有在玩的过程中关注了那些对学生而言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事实,引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了学生的探究潜力,才称得上高明的“玩家”。

二、在“玩”中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物理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节课的三大板块,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我都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实验,在活动中,自己去观察得出它们的成像特点。照相机这个板块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环节,我给学生一个观察和独立思考的时间,老师只在其中起到一个点拨和帮助的作用,比如,提出引导性问题:它相当于我们学习的哪个光学元件?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镜头的直观印象,知道它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提出观察时的注意事项:温馨提示等等。交流展示环节,教师也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动画进行补充完善。合作探究环节,我给学生创造了两个“玩”的机会;活动一: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模型照相机;活动二,用模拟照相机探究成像特点,为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去探究,我从不同的层次提出了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只让学生能通过自制的模拟相机找出像的特点,体验物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本节课的基本目标。第二个要求,是给组内的模特照全身照、半身照,并通过谈活动体会的方式来找到调节像大小的方法。第一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对照相机的构造和像的位置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印象。第二个活动,学生不仅体会到了用自己制作的相机拍照的乐趣,同时在体验中掌握了照相机成像特点这一基本目标,突破了凸透镜成像这部分调物距和像距的这个难点问题,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比较好。

孩子们喜欢“玩”,是因为“玩”可以自己动手倾情投入,而物理学科正是一个需要自主创造动手体验的学科,因此将“玩”与物理学科的探究过程结合在一起实在可以是很自然的事。

三、在“玩中”梳理反思,深化问题

活跃的课堂气氛,多样的合作形式,最终必须归结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提升上。以前我在学案设计中,每一个环节后边都跟有表格,以便学生及时进行梳理归纳和反思总结,目的是让学生在自我沉淀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内化,能力提升。

而本节课突破实像和虚像这个难点时,通过分析形成原因,从本质上区分了它们之后,我又让学生把学过的像都归纳在一起,通过这些例子的对比、分类,再次对实像和虚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梳理深化之后,我又顺势设置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利用教具:灯和凸透镜,在墙上把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一一展示出来。“玩”,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检测本节的内容,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有更深的感性认识,为下一节理论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奠定了基础,总结和深化本节知识。

上一篇:猪病毒性腹泻防治下一篇:内部会计控制活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