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精选12篇)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1
作为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概率,只是要求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随机现象,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断一些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创设和组织一些切合学生实际、具有明确的教学目和富有实效的实验、游戏等操作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完整经历数据的发生、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理解概率内涵的最好方法,能促进学生成才。
一、活动的适切性
费赖登塔尔认为,教学一个内容的最佳途径是联系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我们在概率教学中,创设操作实践活动的时候,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增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更好地感知、体验、思考新知识、新内容。
如在“规则的公平性”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思考,人们在做游戏定先后、判输赢时为什么常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呢?“石头、剪子、布”这种方法孩子们随时随地都在用,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了,他们有丰富的活动经验,但对其为什么会这样被普遍地应用,却没有进行过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解剖,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对自己生活经验加以数学思考,把自身的经验提升到数学的层面,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和体会“公平”的本质。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列举出使用“石头、剪子、布”时出现的各种情况。一共有9种情况,其中赢的有3种,输的有3种,平的也有3种。输和赢的可能性都是三分之一,是相等的,用它来判定是公平的。正因为它简单、方便且公平,所以生活中我们才会如此频繁地用到它。
二、活动的指向性
我们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操作实践活动不应该、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游戏活动,而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指向性,要能有效承载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过程的展开,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如在进行“可能性”教学时一开始是这样设计的:布袋里放红色小球和黄色小球若干,但个数不等。每4人一组,小组中男、女生各选一种颜色,并推举一个代表轮流从布袋里摸球,摸出一个后放回搅匀再摸,各摸20次,哪方摸到自己所选球的次数多哪方就获胜。通过摸球,学生会发现红球出现的次数多,由此引导学生猜想和推测,袋中的红球比黄球多,再倒出袋中所有的球进行验证。这样设计,教师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摸球这一操作实践活动中“感受不确定性”和“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但学生并不知道,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操作,为操作而操作,而无法很好地实现教师安排这一活动的目的。为此,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修改。布袋里放有红、黄两种颜色小球共6个,两种球的个数不等,不打开布袋,你能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可以从布袋里摸出一个球看看颜色,放回去搅匀,再摸出一个看看,这样哪种颜色的球出现的次数多,这种球的个数可能也就多。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摸球,此时的动手操作活动有了明确的目的,学生就会高度关注摸球的过程,积极思考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最后打开布袋检验。这一过程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每一次摸到的球的颜色都是不确定的,不同颜色的球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从而使他们经历了通过探索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了相关的活动经验,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活动的实效性
概率的大数定律告诉我们,只有我们实验的次数足够多时,事件出现的频率才会接近于其发生的概率。而我们课堂上创设的操作实践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验的次数一般无法足够多,实验的结果出现偏差和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创设操作实践活动的时候,在学生亲身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深化和拓展,以至于达到操作实践活动的应有效果。
如在上述的“可能性”教学中,每组学生摸下来的结果是各种各样的,有的组摸到的红球多,有的组摸到的黄球多,也有的组摸到两种颜色的球一样多,学生的判断产生了分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布袋里的球不仅个数都是6个,而且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也完全相同。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那袋中到底是哪种颜色的球多呢?学生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单凭每个小组自己所得结果是不能直接下结论的,我们摸球的时候是随意的,每个小组所得的结果是也随机的、偶然的、各不相同的,或许个别小组的结果还存在着意外,要得出更客观的结果应该根据大多数组出现的情况来进行判断。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统计,发现摸到红球多的共有9组,摸到黄球多的有3组,摸到两种球个数一样多的只有1组。从而大家一致推断布袋中的红球的个数可能多一些,然后倒出布袋中的球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不仅深刻地体会到每次摸到球的颜色是随机的,每个小组得到的结果也是随机的,更深切地理解了只有从大多数组出现的结果才更有可能代表了实验活动的实际情况,从而很好地渗透了大数定律的思想,为他们成才奠定了基础。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2
一、操作时间的调控——突出重点
现代教学认为:一堂课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20分钟
。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对外来的信息接受快、记忆深刻、思维活跃。为了确保新授知识能在最佳时间被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畅通无阻,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征,对引导学生学具操作的时间安排,必须进行科学调控,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
例如教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摆一摆,算一算”,可先要求学生2朵2朵地摆黄花,摆3对,然后让学生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摆了几朵花?(2+2+2=6)接着根据算式再来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在让学生头脑中对新知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教师逐一揭示: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表述为:(指上面加法算式)“这里3个2相加得6”;“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读作‘乘以’”;“用乘法计算时,把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板书:2×3),读作2乘以3”;“2乘以3,表示有3个2相加”。紧接着,要让学生再次感知,要求学生3个3个地摆方块,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摆5组。每次摆好后,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从而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这样的教学安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避免了课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主次不分、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深刻透彻,记忆牢固。
二、操作难度的调控——分散难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因为学生的正确操作是借助思维的紧张活动而进行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操作难度的调控,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一是教师先作操作演示,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让学生从中发现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什么技巧;二是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操作,教师审时度势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加以调控。
例如教学第三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种分法:教学一开始,教师首先以山羊公公把8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教师边讲故事边在幻灯上进行操作演示:先把8个萝卜一个一个地分给4只小兔,第一次没分完,接着把剩下的萝卜再一个一个地分给这4只小兔,分完后揭示“平均分”这个概念。接着教学“例1”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桃;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后,在“例2”的教学中,再指名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操作,教师要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典型错例进行集体纠正……通过这样的操作调控,可以分散教学中“平均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操作过程的调控——明确程序
为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为此,教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1)操作什么东西;(2)怎样进行操作;(3)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例如:教学第二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三角形与圆片比多少。操作时,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三角形,摆10个,每个三角形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再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圆片,从左往右摆6个,上行的三角形和下行的圆片要一个一个地对齐……经过这样的要求控制,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明确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摆放的现象。操作图形的整齐美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四、操作效果的调控——实现转化
所谓操作效果,即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使其积聚的感性知识有效地抽象转化为理性知识。学具的操作,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例如教学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
”,在教“例1”时,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把6个梨平均分成3份,分完后把相应的横式和竖式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把7个梨平均分成3堆,当学生发现不能分光时教师揭示课题,并讲述横式、竖式的书写与读法;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操作练习: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操作完,把竖式书写完整;通过以上的操作,在学生取得一定的感性
认识后,教师紧接着应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比较前面题里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马上会根据前面的操作及书写的算式进行观察、比较、抽象,最后概括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且对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小的原因也会很容易地了解。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3
一、小组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小组活动是指两人(二人小组)或多人(三人小组、四人小组、六人小组等),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行动上相互配合的活动。小组活动的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性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并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活动既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又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二、小组的组合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因小组活动的内容不同,所需活动形式、要求也不同,所以组合小组的方式也应有别:
1.固定小组
即小组成员相对长期固定不变,在课堂小组活动中进行合作。由于小组成员的稳定性强,有利于在长期的合作中产生默契,能帮助较弱的小组成员逐渐树立信心,增强合作意识和提高合作能力。
2.自由组合
即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意愿自主选择伙伴。这适合于完成多层次、难度较小的任务。由于是自愿组合,故而能带着更愉快的心情主動合作,更易撞出创新的火花。
3.特殊组合
即小组成员根据任务的特殊性,需要有部分具备特殊才能的成员的加入,确保任务的完成。这样一来,其他成员便具有更强的合作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全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交换组合
即小组活动中,不同小组成员交换,从而组成新的小组进行活动。这样各小组成员可进行更多信息交流和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小组活动的成员实力不可太悬殊,所以小组合作应遵循各组实力相当的原则,这也体现了公平竞争。
三、小组活动的原则
1.必要性原则
小组活动的作用是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无法完成的任务,利用组员的合力达到活动目的。而实际教学中,常见教师布置讨论任务时活动还未进行,答案已显而易见。这样就失去了小组活动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课堂教学中,常遇到大多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的积极性很高,却难以在全班学生面前逐一表现,这时小组活动就有了必要性。或是每个学生经过冥思苦想还是无所得时;当同一个问题出现了不同答案而发生争议时;或进行情景活动时,小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2.合作原则
小组活动中常见这样的情况:活动气氛热烈,初看到这种场面很令人满意,细细观察,则不然。学生都是各行其是,根本没有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而小组活动靠的是全体组员的合作,为共同的目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在活动中增强感情,学会合作,取长补短。合作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是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
3.有效性原则
教学实践中常见以下情景: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开始活动不久老师就下达了停止的指令。由于时间短,学生很难完成活动任务,看似讨论的异常激烈,其实结果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
学生活动的良好效果,依赖于足够的时间保障和老师正确及时的指导。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的场面,而是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抓住学生活动中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以保证学生小组活动良好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应就活动内容以及学生能力留有宽余的活动时间;学生活动时,认真倾听,仔细观察,给予具体指导,而不是袖手旁观。以下两方面也应注意:
(1)注重活动过程的评价。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意志行动是与调动人的积极性去克服困难、排除行动中的各种障碍分不开的。在克服困难时,首先要克服自身的内部困难,然后才能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克服外部困难,达到预定目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经验不足,能力、情绪等的困难,就会影响他们活动的效果。而教师就要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和具体的指导,就像建筑中的手脚架一样,要不时地给予他们心理上的保护,让其感到成功的希望和安全。
(2)注重活动结果的评价。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经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充分表现了小组成员的整体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们渴望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认可。成功感和成就感会激发他们的潜能和上进心。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4
一、操作方法要恰当
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模式, 统一要求, 要根据具体情况, 合理有序地进行操作, 不能随心所欲, 盲目操作, 要经过精心设计, 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面积一节时, 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中, 有的教师是把表面积整体展开, 得到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 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有的教师把三组相对的面逐次撕下来, 贴在黑板上, 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我认为以上这些操作方法不够妥当, 因为无论是认识长方体面积的概念, 还是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都必须凭借“体”的形象或“体”的表象进行, 让学生直观地看出, 求这四个面的面积是用“长×宽×2”和“宽×高×2”。但如果离“体”的形象, 把两组对面放在一个平面上考察、研究, 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眩感———求这两组对面的面积似乎是“长×宽×2”。由此可见, 用展开法的操作方法探求长方体表面的方法是不恰当的, 也是不可取的。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活动前, 应制作活动教具 (能逐次展开相对的两个面, 且可马上复原) , 操作时, 凭借“体”的形象, 用动态演示, 突出感知对象, 把一组对面先展开, 展开时这组对面仍不离开“体”, 学生看清楚后, 马上把这组对面复合“体”上。
这样通过操作, 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综合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
二、操作过程要有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 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 因此, 教师要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阶段, 训练思维的条理性。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 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 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 思维的条理性可得到提高, 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主要是运用“凑10法”来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有序实物演示, 再让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进行“凑10”, 然后让学生想操作过程。
案例:9加2的进位加法, 教学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 放在盒子里, 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 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 怎样计算呢?
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 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 (再添1个) 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
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 (学生说:9+1:10) , 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 (学生说1~1:11) 这样教学, 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 边操作、边思考, 用操作促进思维, 用思维指挥操作, 所以操作活动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 要做到有条有理。
三、感知对象要突出
心理学研究表明, 加大感知对象与背景材料的差异, 突出感知对象, 对提高知觉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操作活动中要适当突出感知对象, 一般可通过颜色、形态、动态、声音和强度等方面来实现。
例如: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比较的操作活动。 (1) 制等底等高的无色透明圆柱、圆锥教具各一个。然后用红色圈把圆柱等分成三截; (2) 在圆柱中盛满蓝颜色水; (3) 将水分三次倒进圆柱, 第一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一道红色圈;第二次, 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倒满。这样操作, 由于红、蓝的对比明显、感知对象突出, 学生就能直观、清楚地看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四、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 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 调动多种感官, 共同参与活动,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几何形体时, 指导学生用铁丝、编织条等材料, 围成几种常见的框架形体, 让学生用他们的小手去触摸、感知, 加深理解, 建立丰富的表象, 提高空间的想象力。如用两个圆圈和三根等长的铁丝制成框架式的形体, 展开后经过观察与讨论, 学生思路打开, 想象丰富。他们把这个框架的形体既可看做有底无盖的油桶, 又可看做有底无盖的水桶, 还可以看做一个与圆柱体等底高的圆锥体, 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充分的扩展,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5
——《秋天的树》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印的方法印染大树。
2、感受颜料创作画面的乐趣,培养小组合作作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绘画好的6张大树图、颜料、颜料盘、抹布、画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样神秘的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二.出示范例图,让幼儿欣赏:
师:这张画里的东西像什么?树里的手掌像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呢?
三.教师示范拓印方法:
师:先把衣服袖子卷起,再用手去沾颜料,沿着树的轮廓将手上的颜料印到纸上,可以朝不同方向印,也可以重叠的印。印完后,把手上剩余的颜料洗干净,再用抹布把手擦干。四.对作画提出要求:
不要玩颜料,不要将颜料弄到别人身上。拓印时不要印到树的轮廓外。将袖子卷起,印完后洗手、擦干。五.让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先请一部分的小朋友去印大树,还没轮到的小朋友可以先到教室外玩。(鼓励幼儿尽量印在树内,保持画面干净,整洁美观。)
六.评价:
师:这些大树都是小朋友自己用小手印的,谁愿意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用颜料作画,感受用颜料作画所带来的乐趣,也让幼儿了解绘画不一定要用笔,还有更多方法。
在准备中颜料跳得偏稀,使画面有些胡,范图太小使体现不出树内的手掌,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学会用不同方向印、重叠,有的还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印出秋天的落叶。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6
关键词:科学引导;调控;数学教学;操作活动
数学知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严密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具操作活动的调控,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操作的程序、方法生疏,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加上低年级学生又有好动、好奇的特点,往往出现学具操作的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手脑脱节等现象。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操作活动中,教师必须进行恰当的引导与调控。
1 操作时间的调控——突出重点
现代教学认为:一堂课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对外来的信息接受快、记忆深刻、思维活跃。为了确保新授知识能在最佳时间被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畅通无阻,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征,对引导学生学具操作的时间安排,必须进行科学调控,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
例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摆一摆,算一算”,可先要求学生2朵2朵地摆黄花,摆3对,然后让学生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摆了几朵花?(2+2+2=6)接着根据算式再来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在让学生头脑中对新知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教师逐一揭示: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表述为:(指上面加法算式)“这里3个2相加得6”;“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读作“乘以”;”“用乘法计算时,把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板书:2×3),读作2乘以3”;“2乘以3,表示有3个2相加”。紧接着,要让学生再次感知,要求学生3个3个地摆方块,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摆5组。每次摆好后,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从而把新知完整地揭示出来。为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练习中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这样的教学安排,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避免了课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主次不分、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深刻透彻,记忆牢固。
2 操作难度的调控——分散难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因为学生的正确操作是借助思维的紧张活动而进行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操作难度的调控,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2种方法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一是教师先作操作演示,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让学生从中发现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有什么技巧;二是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操作,教师审时度势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加以调控。
例如,"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种分法:教学一开始,教师首先以山羊公公把8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的故事来揭示课题,教师边讲故事边在幻灯上进行操作演示:先把8个萝卜一个一个地分给4只小兔,第一次没分完,接着把剩下的萝卜再一个一个地分给这4只小兔,分完后揭示"平均分"这个概念。接着教学"例1"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桃;学生进行模仿操作后,在"例2"的教学中,再指名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磁性黑板上操作,教师要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典型错例进行集体纠正……通过这样的操作调控,可以分散教学中"平均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操作过程的调控——明确程序
为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为此,教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操作什么东西;怎样进行操作;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例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三角形与圆片比多少。操作时,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三角形,摆10个,每个三角形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再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圆片,从左往右摆6个,上行的三角形和下行的圆片要一个一个地对齐……经过这样的要求控制,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明确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摆放的现象。操作图形的整齐美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4 操作效果的调控——实现转化
所谓操作效果,即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使其积聚的感性知识有效地抽象转化为理性知识。学具的操作,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7
一、让操作活动经验在“经历”中形成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过程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儿童的智慧在自己的指尖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会指导儿童的双手更灵巧地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灵手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实验、计算、推理、想象。其中,教师上《体积与容积》一课,组织很多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比划土豆”———学生在“比划”中唤醒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自己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玩”数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学习主体处于愉悦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下,主动自觉地去“做”。教师利用“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设计成学生的体验学习活动,把数学知识教活,使课堂变得更有生命力,更有活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2.“实践操作”———学生在“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时,教师在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之后,设计了多种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 透明隔板、方块、水、石子等材料,通过小组自主探究,思考不同实验方法,揭示容积的概念,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对比中的联结作用。接着在个性对比,如内外体积大小不同和内部物质的要求的对比中凸显容积的本质特征。在这样开放的探索空间中,教学过程呈现出双向的交流、动态的建构,其中还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在一系列有效的活动中不仅掌握了新知,同时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让思维活动经验在“辩证”中积累
1.“合作探究”———学生在“思”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要求教师要加强开放式问题的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强化合情推理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实验、类比、归纳、猜想得出结论,将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自由想象、自由发挥、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体积与容积”一课时,教师在初步建立体积的概念之后,设计了“同样书本的等积变形”“书本与字典比较策略”“土豆的等积变形”等活动,通过全班探究交流,注重数学思考经验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思考、经历思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获得这样一个数学活动经验: 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运用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了解、认识新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教师设计了各种体积大小的比较活动来强化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渗透等积变形、等积转化的数学思想,在不断创设认知冲突中,学生思考热情被激发,思考与操作的经验得到有效的积累。
2.“解决问题”———学生在“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采撷教学实例,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培养“用数学”的能力,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建立“用数学”的意识,在“用”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例如,教学《一天的时间》中,教师设计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为例,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将这些时刻互相为转化两种记时法,通过互化应用和比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自然掌握转化的方法,感悟24时计时法简洁方便等好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交流活动体会,从而使学生主动、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看待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应用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身边的事物,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辩证思考的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活动经验,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数学化”“辩证地”观察、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地形成数学学习经验。
摘要:数学活动经验产生于数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身边的事物,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辩证思考的过程,积累相应的思维活动经验,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8
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 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喜欢的图形, 然后提出在规定的时间内, 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活动结束后, 教师让学生算算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把刚刚摆的图形用加法来表示. 结果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 这里涉及到在学具操作活动前的定向指导. 首先是要有明确的指导语, 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 其次是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讲解, 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逻辑性. 有时, 还可采取分步定向指导, 逐渐完成操作的策略, 以求实效. 当然, 在操作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 及时发现问题, 并加以指导解决.
操作过程中的指导, 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离开学具后, 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 进而达到促进分析综合, 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二、把握好学生动手操作的契机
1. 在认知的萌发点, 切入动手操作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 ( 如皮亚杰) , 儿童的认知结构类似于一个倒置的圆锥璇图, 它表明认识的螺璇是开放性的, 这个认识螺璇中布满很多的结点, 这些结点就是认知的萌发点,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构筑儿童知识大厦的基础作用. 如果当这些结点正在萌发时, 就让学生切入动手操作, 手脑并用,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在思维的活跃点, 引导动手操作
美国当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要使学习具有意义, 就要让整个人 ( 包括情感、认知学等) 投入学习活动, 而不能让学习活动成为只是“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也就是说, 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尤其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智慧的发展都有赖于教者的引导作用. 因此, 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其中动手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例如, 我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 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 ( 1) 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 2) 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主体, 什么变了? 什么没有变? 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 引导学生对照教材, 切一切, 拼一拼, 想一想, 若失败了, 再试, 反复试, 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 最后重点回答上面的第二问. 学生经过亲自切拼, 亲身体验, 激烈的争论, 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 教学中这样安排, 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 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如转化的思想, 极限的思想, 变与不变的思想等, 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在思维的发散点, 升华动手操作
创新能力来自于良好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就能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教学中, 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 利用各种有效手段, 在思维的发散点, 开展动手操作. 例如, 在学生学习了梯形面积以后,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做:请你用橡皮筋在自制的钉子板上, 围出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图形.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 反复操作, 共围出多种图形. 通过这么简单的操作, 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这些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且进一步悟出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质特征: 即面积应是两个相关长度之乘积.
三、课堂动手操作的有效性体现
1. 提高动手操作成果的实质
新课程实施以来, 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教师的讲解少了, 学生的活动多了; 课堂气氛活跃了, 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了;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 学生成为了主角. 而操作活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课堂里生机勃勃起来. 这些操作活动, 有多少是内容, 有多少是形式, 它的有效性如何呢? 如何利用好操作的成果呢?
例如, 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初步认识”时, 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棒摆图形, 最多能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还剩几根? 然后根据自己所摆的图形, 列出算式, 学生兴趣很高. 教师又让学生上前面摆图形, 他用4根小棒摆了一把伞, 在他没有摆完时, 教师让其他学生猜想可能会剩下几根小棒? 学生猜想出可能剩下1、2、3根小棒? 学生很轻松地自己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 并明白了道理.
2. 引导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实践之后, 教师在关注活动设计的外在表现方式的同时, 应更多地注重活动的内在品质, 并将活动不断深化, 即经过不断的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逐步向思维的抽象化转化, 以达成学生认识和思维水平的深化, 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帮助学生成为问题的思考者.
3. 促进动手操作的激励性评价
《标准》指出: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
摘要:数学学习需要思维, 也需要动手实践, 动手操作学习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 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又能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 从而达到智慧的萌发和创造力的凸现.动手操作的前提是定向指导, 定向指导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学习,动手操作,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动手操作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思考与探究[J].中小学电教, 2004 (9) .
[2]杨清娣.以动手操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2 (4) .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9
一、操作时间的调控———突出重点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一堂课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5~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 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活动状态, 对外来的信息接受快、记忆深刻、思维活跃。为了确保新授知识能在最佳时间被揭示出来, 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畅通无阻, 以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征, 对引导学生学具操作的时间安排, 必须进行科学调控, 使教学重点在最佳时间内突出。
例如教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例1“摆一摆, 算一算”, 可先要求学生2朵2朵地摆黄花, 摆3对, 然后让学生用加法来算一算:一共摆了几朵花 (2+2+2=6) ?接着根据算式再来说一说: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什么?相同加数的个数是几?在让学生头脑中对新知初步形成一个直观印象后, 教师逐一揭示:什么是乘法、乘法算式的读写、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表述为: (指上面加法算式) “这里3个2相加得6”;“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我们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板书:×) , 读作‘乘以’”;“用乘法计算时, 把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 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板书:2×3) , 读作2乘以3”;“2乘以3, 表示有3个2相加”。紧接着, 要让学生再次感知, 要求学生3个3个地摆方块, 摆4组;4个4个地摆圆片, 摆5组。每次摆好后, 让学生分别用加法和乘法算一算。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抽象概括,
一步巩固和验证乘法的含义, 练习中
要让学生根据算式再来摆一摆……这
样的教学安排, 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
认知规律, 又避免了课上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主次不分、操作时间过短而流于形式的不良倾向, 使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深刻透彻, 记忆牢固。
二、操作难度的调控———分散难点
让学生动手操作, 是一项较有难度的思维活动。因为学生的正确操作是借助思维的紧张活动而进行的。因此,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操作难度的调控, 以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对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调控:一是教师先作操作演示, 明确操作过程和动态变化, 让学生从中发现操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有什么技巧;二是让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直接参与操作, 教师审时度势地针对学生在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加以调控。
三、操作过程的调控———明确程序
为使课堂教学中学具的操作更好地有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克服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 (下转第159页) (上接第158页) 考,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 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 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为此, 教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 (1) 操作什么东西; (2) 怎样进行操作; (3) 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
四、操作效果的调控——实现转化
所谓操作效果, 即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 使其聚积的感性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理性知识。学具的操作, 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 但这不是目的, 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 从而准确概括出理性的结论, 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 操作后一定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 准确归纳, 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 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让作文语言闪亮的方法
张利敏
有文采的作文, 就像巧妙打扮的美女令人眼前一亮, 并且久久注目, 念念不忘。真正美的语言, 如同饱含果汁的诱人葡萄一样, 色泽美丽, 内涵丰富。大家也可以看到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 大都在语言上下足了工夫, 让阅卷者一见钟情, 爱不释手。那么, 怎样使自己的作文有文才呢?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幽默是智慧的体现
生活中, 幽默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 幽默的语言则代表着一种智慧。不信请看:
他身材瘦小, 最近几年的好日子一下子消受不了, 全堆在了肚子上———似乎他的身材已成历史, 而他的肚子却是现实, 谁也不否定谁的存在。
孩子不足两岁, 塌鼻子, 眼睛两条斜缝, 眉毛高高在上, 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 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二、玩点文字游戏
灵活搭配词语, 打破常规, 大胆创新, 化平淡为神奇, 故意罗嗦一下, 巧用修辞, 别有趣味, 玩点文字小游戏, 出人预料。如:我家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 另一棵还是枣树。
我说你这家伙比阿Q还阿Q!
枯藤老树残阳挂, 小桥流水别人的家, 风儿把屋顶的炊烟都散, 鸟儿也归了自己的家, 可我脚下的路依旧连着天涯。
三、套用课文中经典的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大量的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语段, 作文时不妨套用一下, 既显大家之气, 又显个人才华。例如: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10
一、良好习惯是有效操作的保障
由于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 有很强的好奇心, 设计动手操作活动会让学生变得更加兴奋。而且现在的孩子自我表现力都很强, 当他们拿到学具后, 会情不自禁地动起手来, 即使老师提醒很多遍, 但他还是会按捺不住那颗好动的心, 手指时不时地会摆弄起学具来。这样就导致他们的听课注意力降低, 从而影响学习效率。所以, 好的学习操作习惯是有效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要培养哪些好的操作习惯呢?
1. 让学生明确操作纪律。
教学中, 在操作前要明确地告诉学生:首先把学具摆放在课桌的什么位置, 如果是小组合作, 那么要指定好小组的组长, 由组长负责学具的摆放及配发;其次, 要制定明确的操作纪律, 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白提前操作或全体交流期间随意摆弄学具会有什么后果。
2. 让学生明确操作要求。
由于学生过于兴奋, 在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有时已经无法静心聆听老师的操作要求。结果在操作时倒不知所措。因此,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认真听取操作要求的习惯。教师可以安静地用眼睛环视教室的每个角落, 每个学生的眼神, 等所有学生的眼神都集中于你的时候就可以说明你的操作要求, 这样不仅让学生听清了操作要求, 而且还能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操作。
3. 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
有些操作需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才能很好地完成, 但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比较自我, 爱表现, 在小组中一些“弱势”群体就会被忽视, 不能很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或者有的学生是比较“懒”的, 一点都不想在活动中给予组员帮助, 这样操作就没有全面性。因此, 教师在小组活动时要合理分配小组, 安排合适的组长, 给予一定的管理及评价能力, 增强小组内的合作及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进来。
二、合理安排是有效操作的护航
有效的操作活动与教师的合理设计及引导有很大的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 教师应在教学环境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操作氛围, 而不是像“走过场”样的表演操作。很多时候, 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准备了很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操作工具或操作要求, 学生在操作时非常活跃, 但操作过后, 老师在总结比较时, 学生却又冷场了, 那说明学生在操作中根本没有获取到比较有用的经验及结论, 也即操作的效率不是很高。如何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所收获呢?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合理正确安排操作用具。
有时操作用具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老师在安排用具时应该考虑到哪些用具学生可以驾驭, 哪些用具对教学、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帮助。
其次, 在学生操作前, 老师先操作。有些操作活动, 老师让学生准备了很多操作工具, 但是往往在学生操作时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老师忙得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 既浪费了时间, 又打乱了正常的操作过程。所以在学生操作前, 老师应该提前检查学生的操作工具。
2. 合理引导学生操作后的经验总结。
在操作过程中, 如何引导学生总结操作经验是操作活动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操作后的经验总结不仅使学生加深了新知的掌握, 而且更体现了操作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合理地引导总结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没有合理有序地总结操作经验, 那学生的操作就意义不大。如何合理引导?我觉得应做到: (1) 认真细致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 把操作得比较好的学生及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2) 合理有序地呈现学生的操作结果, 并把发现的问题适当地融合在学生操作的展示中, 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3) 注意学生表达的合理及完整性。如“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 要准备的材料很多, 有小棒、方格纸、三角尺, 钉子板……这么多的操作工具, 学生分组操作后要一一展示是非常大的工程, 而且如何有序展示也是考量老师合理安排的能力。在这些操作中, 小棒应该是展示中的首选, 在安排学生展示时, 不是像走过场一样, 展示完了就结束, 老师应当适当地提问, 如:你是怎么选择小棒的?为什么这么摆?这些问题其实是学生在操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老师应该把操作的精髓提出, 这样学生就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分别相等的。展示时第二选可以是格子图或钉子板, 因为这两样操作能体现出平行四边形对边分别相等、平行这一特点。在展示中可以提出疑问: (指着对边) 为什么要这样画 (拉) , 能斜着画 (拉) 吗?这样学生就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平行的这一特点。道具很多, 有些老师为了展示学生的操作结果, 快速地把各种道具一一展示, 以为展示出学生的精彩就可以了, 但这样的展示过后, 老师会发现之后的总结, 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混乱的, 注意力完全在展示自我中。因此, 合理安排引导操作活动及进行有层次的经验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 篇11
一、材料选择——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我园是城镇幼儿园,大多数幼儿没有上过托班,她们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多数幼儿是刚刚从父母的怀抱中来到这个陌生的幼儿园,因为陌生,她们有种不安全感,常常会出现大哭大闹等情绪;因为陌生,她们拒绝参加活动,常常孤独的站在窗户边向外张望亦或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如果这种情绪不及时消除,不但对幼儿自己的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其他幼儿的情绪。
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我们选择以小班幼儿喜爱玩的娃娃,喜欢吃的食物、熟悉的乡土自然物为操作材料,如认识《一和许多》的活动中准备了两组操作材料:(1)《真好吃》。一个盘子里放了许多的熟花生、一个果盘里放了许多的洗净的枣子,枣子有大有小,颜色有红又绿。(2)《娃娃夹辫子》。一个扎着辫子的布娃娃,许多个漂亮的发卡,发卡的式样不一。孩子们开心的吃,开心的玩,觉得有家的感觉,觉得温馨,暂时忘记对爸爸妈妈的思念,乐意参加到活动中去。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极不稳定,过多过杂的操作材料,尽管能吸引幼儿活动,但也易造成幼儿分心,他们可能一会儿拿这个玩玩,一会儿拿那个玩玩,只学会了拿起一物——摆弄片刻——丢弃——另换一物,显然这与教师选择材料的初衷相悖。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我们仔细研究教学内容,确定科学教学目标,考虑到材料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地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
二、材料收集——农村自然资源、家长资源、资源共享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我园大多数幼儿来自农村,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到处是操作材料。泥巴百玩不厌,花草漫山遍野。“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在收集过程中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家园共同寻找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材料投放——趣味性、探究性、层次性、安全性
(1)材料的趣味性。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鲜艳、漂亮的玩具会特别喜欢,小班幼儿的思维形象具体且持久专注性很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在投放材料时注意所选材料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应尽量作到色泽鲜艳、形象生动、具体直观、游戏性强等。
(2)材料的探究性。只有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材料,才能“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每一种自然材料都蕴含着一定的外观属性。对“生活化”数学教学活动而言,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生活中原生态的材料本身的形、色等外观属性或在材料上添加一些特殊的图形、符号等信息,将“数学问题”和“操作要求”有效地“物化”在材料上,促使幼儿在感知当前的认知情境和接触当前的操作材料时产生“知觉唤醒”,从而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3)材料的层次性。城镇幼儿园的幼儿由于居住地的不同,他们有其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也有所不同,幼儿在学习、动作和心理发展上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材料的投放上要难易不一,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让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4)材料的安全性。收集原材料时,我们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好卫生工作,把收集来的瓶、盒、罐等材料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并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对于有棱角的、边缘锐利的费旧物品,我们重新改制包装后再让幼儿使用,以免意外事故发生。
四、效果
一、突出了教学互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家园互动。在收集、制作、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师生感情。通过家长帮助收集、制作操作材料,知道了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及意义。真正实现了教与学、教师和幼儿、幼儿园与家长、同伴之间的互动,提升了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丰富了操作材料。充分利用了城镇幼儿园的优势,挖掘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丰富了教学操作材料,解决了城镇幼儿园操作材料缺乏的问题,提高了孩子们的活动质量,满足了正常的教学需要。
(作者单位:安徽肥东实验幼儿园)
巧设操作活动 优化计算教学 篇12
一、设计思考性操作, 引导学生探究算理
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动动手, 而是需要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往往都是先有动作, 再产生思考的。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总有不少内容的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计算教学中许多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如果放在动手操作中, 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开展动手操作, 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策略。
例如, 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 教师创设了将37块橡皮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的问题情景, 学生通过分小棒的操作活动, 明白第一次分3捆, 每人分到的1捆, 表示1个10, 余下的7根继续分, 每人分到2根余1根, 合起来就是每人分到12根余1根。在后面的几个情景中, 学生利用操作活动分别获得了45÷4、56÷5的计算结果。在连续的操作活动中, 都隐藏着除法的算理:用除数除以十位上的数, 得到的是几个十, 商应该在十位上;再用除数去出十位上减下来的数和原来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的数, 得到的是几个一, 商应该商在个位上。关注这个操作过程, 实际上就是关注了算法的构建过程,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解例题, 然后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
二、设计抽象性操作, 引导学生建构算法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 并且逐渐在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皮亚杰强调,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在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只有逻辑思维得到发展, 儿童的综合智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 而且只有学生学会逻辑思维, 也才能更好的理解数学的意义和本质。然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时, 基本停留在操作表面, 忽视了通过操作进行数学抽象, 提升数学思维, 缺乏对计算方法的自主建构。因此, 在计算教学开展动手操作时, 教师一定要关注操作的具体过程, 同时让学生结合操作的过程, 抽象出计算的算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例如, 在教学“15-8”时, 如果教师纯粹的给学生讲解计算方法,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就比较难理解。如果教学中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借助外部的动作就能比较好的理解算理。教学时, 先让学生拿出一捆多5根也就是15根小棒, 接着让学生拿掉8根, 问学生有什么办法?学生观察15根小棒的组成, 发现如果只拿散的5根是不够的, 于是学生把整捆拆开, 从10根里面拿掉8根, 剩下2根和散的5根合在一起, 就是7根小棒, 从而得出15-8=7, 最后,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拿小棒的, 如果表达不出来, 可以让学生边摆小棒边说过程。这样学生再次明白了过程, 会更加清楚, 也就更容易地理解了退位减法的计算算理解。在这个教学中, 学生通过摆小棒这样的操作活动, 抽象、概括出了“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领悟了算理。由此可见, 在数学教学中, 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是有必要的, 作为教师不仅要提供操作的机会, 还要关注操作的过程, 引导学生将操作的过程内化为抽象的过程。
三、设计表达性操作, 引导学生提升思维
操作并不是教学目的, 决不能单纯地为了“操作而操作”。如果在教学中, 教师只简单的让学生动动手, 没有结合表达, 让学生说一说, 这样的操作只能停留在浅显的层次, 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能得到发展。因此, 在动手操作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边动手边思考, 将手的动作与脑的思考有效的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由动作上升到思维。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 教师通过创设“兴趣小组”的情境, 提出了问题:
师:要求合唱组和科技组一共坐多少人怎样列式?
生:32+20。
师:请你用小棒摆一摆或者计数器拨一拨, 算出32+20等于几。
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后,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
生1:32+20=52, 我先拿来3捆多2根, 再拿来2捆, 合起来就是5捆多2根, 就是52。
生2:32+20=52, 我是在计数器上拨出来的。
师:刚才用小棒和用计数器算32+20时都是先把什么合起来, 再把什么合起来的?
生:先把整捆的或者计数器上的几十合起来先。然后把得到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合起来得到得数。
师:同学们, 请你用算式, 把刚才的过程表达出来。
生:30+20=50, 50+2=52。
可以看出, 学生的动手操作如果没有说说“先把什么合起来, 再把什么合起来的”, 其认识是零散的, 不清晰的, 而教师在关键处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述, 让操作的过程内化为计算的方法,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算法的建构。
【活动—操作的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户外教学活动的操作实施办法09-15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11-18
聋儿教育中的操作活动08-09
数学活动课的动手操作09-16
数学操作活动12-19
数学活动操作细则小班08-13
营销活动操作流程建议10-06
法式项目开盘活动操作思路06-08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竞赛活动总结07-26
在操作中感知 在活动中体验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