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

2024-05-27

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精选9篇)

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 篇1

古人语:“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如果学生课前进行过预习, 上课时思想比较集中, 学生的自主性较强, 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比较多, 听课效率自然就高。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懂得预习。2008年至2012年, 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预习。刚开始的时候, 学生经常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 慌张摸出书本匆匆地听课, 如果自制力比较差, 注意力无法集中, 课文又没预习过, 往往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 迷迷糊糊地听完课。久而久之, 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成绩也无法提升, 加上年级的升高和课业的繁重, 不预习已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 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的学习显得越来越重要。自倡导打造高效课堂以来, 我校在养成学生的预习习惯方面下了工夫, 我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学生预习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让学生自主预习, 并规范预习呢?下面我就以小学中段为例, 谈谈如何有效预习。

一、指导要耐心细心

以往我们上完课后布置下一章节的预习作业,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从现状来看, 大部分学生接到任务只是随便看看课文, 或是不把预习当成作业, 敷衍了事。其实, 并不是学生敷衍对待, 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预习, 所以教师要授之以渔, 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针对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对预习进行了细化:

1. 读准、读通、读懂课文。

2. 圈出并抄写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词语, 记清字形, 了解意思。

3. 在课文中运用预习符号及写上旁批 (重要词语用“△”, 优美句子用“★”, 疑问的地方用“?”) 。

4. 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5. 学会分段, 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及中心思想。

6. 试着解决课后的问题, 并提出问题。

首先, 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校预习, 指导他们预习的方法。比如预习生字、词语部分:按照以往学习生字的方法, 给本课生字加加减减, 编口诀, 顺口溜。词语可以通过画画、做动作、查阅工具书等方式理解, 同时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其次, 发现问题, 提出疑问, 这是预习中是最难的一块, 学生经常会提一些简单、没有多少意义的问题。但我们不能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应指导学生根据题目、词语、句子、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去思考, 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 增强质疑能力。

二、实践要以读贯穿。

1. 导读。

每碰到一篇课文, 先去读读课文前面的导读, 了解本课学习的要求及其和整个单元的联系, 分析它和其他课文有什么异同。通过导读提示, 学生心中有数, 从而更好地阅读理解全文。

2. 初读。

初读课文, 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 读通、读顺课文, 了解课文的大意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3. 精读。

带着思考去读, 读出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等, 特别是课文中的好句及重点段落, 反复朗读, 吟诵成背。要求学生多读, 读到不懂的地方反复读, 联系上下文读, 碰到有共鸣的地方带着自己的感悟读, 一篇课文最少读三次, 读出内容, 读出感悟。

三、预习的好方法是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预习

1. 清除障碍法。

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扫清学习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具有学习的自觉性, 有意识地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查阅工具书, 既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 更能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还能体验到独立学习的乐趣, 可谓“一举多得”。

2. 圈点记号法, 也称符号标注法。

阅读教材时, 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 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 以帮助阅读, 并把读、想、记三个环节结合起来。

3. 习题试解法。

即通过解答教材 (可以是某一节或某一章的) 后的思考练习题, 以初步理解内容的预习方法。

4. 探索尝试法。

即边探索边阅读, 或者边读边练习的预习方法。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不是直接看书中的解答, 而是自己尝试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能解决的, 就跟课文中的比较, 从中获得补益;不能解决的, 就看课文中是怎样解决的。

综上所述,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 既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又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更是教师的挑战。很难想象, 一个很少自己看书, 很少自己搞学问, 很少自学的老师, 对自学会认同吗?会坚定不移地推行自主预习吗?会有耐心吗?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 需要过程, 解放课堂, 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 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策略

进入初二,英语学科的后进生队伍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已经表现出消极怠学的情绪,我们该如何让这部分已经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重拾学习英语的信心呢?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帮助他们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这样课上他们能听懂,能够进行话题对话,能跟上同学们的步伐。那么,英语课前预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英语课前预习的切入点

1.扫清词汇障碍

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主要障碍,对于这些障碍,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加以分析,学生也可以制作Wordmap,将单词放在话题中;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字典及其他参考书,解决生词的拼写、读音,并把其相关的用法记于笔记本上,在句子中记忆单词。

2.了解知识要点

对话、课文中的重点短语、优美的句子及惯用法,学生要通过字典或其他参考书先熟悉它们的结构及用法,并做预习笔记,然后在课堂上小组内讨论取长补短。当老师讲时就不会感觉陌生。既可以减少课堂讲练和学生掌握的难度,学生又可集中精力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做到有的放矢。

3.准备话题讨论

每个单元的“Warming up”及“Speaking”部分是以说为主,需要大量的语言材料及相关话题的信息,或是所需讨论问题的意见、主张、看法等。这时相关话题的书籍或是网络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上说的训练就更有自信,形式和内容都会丰富多彩,学生就能踊跃地投入到说的训练中。

4.理解课文

在课前预习课文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能独立推测文章大意,找出主旨句,分析课文隐含意义,推测故事结局,在思考后看课文注释。课文注释不仅提供了课文中语言重点、难点的解释,而且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能使学生拓宽视野,加强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这一切都是自主学习不可忽略的重要参考。

二、培养学生预习的策略

1.导学案辅助策略

导学案旨在指导学生听说训练、单词识记和阅读课文等,并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发现和学会思考。设计预习导学案时,除了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还应注意设计问题时难度要因人而异,不能全班一刀切。学生所能解决的问题总是遵循这样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预习也不例外。如果提过高、过难的问题,学生即使预习也完不成,他们就会丧失信心。课前预习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质疑。

2.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为了帮助学生,我把班内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提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试着解决学案上的“课前预习”部分。遇到自己不会的,用蓝色笔画出,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讨论,这样可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在小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可以组与组之间再进行讨论。

当然,好多基础弱的同学可能不太会预习,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把提前分好的学习小组成员安排好,有基础好的同学,也有基础弱一点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在预习的过程中,基础好的可以帮助基础弱的,通过基础好的和基础好的讨论,基础好的和基础弱的讨论,基础弱的和基础弱的讨论方式,真正实现自主、互助、合作、优质、高效的学习。

3.检测与反馈策略

要想让预习真正有效,并且做到持之以恒,检测环节的落实尤其重要。人都有惰性,尤其是学生,自觉性、约束力不够强,如果不及时检测,教师就无法把握学生预习的程度。认真预习的学生因缺乏检测,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就会缺乏预习热情,而缺乏主动预习的学生情况就会更糟。所以,检测必须针对预习要求及时地进行,检测后马上反馈。让学生在讲解后及时修改自己的错误,形成正确记忆。

4.激励策略

好多学生不太重视课前预习,认为教师反正上课要详细讲解,预习简直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激励策略。比如,展示一些完成较好的预习学案,使学生看到好的成绩来源于有效地预习;同时,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预习检测反馈时,横向比较各小组中相同层次的学生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充分肯定有明显提高的学生的进步,给其所在的小组加分,并表扬对其给予帮助的组员,使这一组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总之,课前预习是成功课堂的奠基石,教师应在紧密结合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把预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指导学生预习,使学生做到有“备”而来,只要学生坚持不懈,定能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 篇3

一、培养学生对教材内容中的英语语言知识的预习意识

初中英语教材涉及的面很广, 知识背景和话题也非常的丰富, 包括一些有关环保、科技、体育、健康、音乐等方方面面, 教师应善于把握学生的兴趣导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起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等丰富的知识植入到学生预习的环节当中, 实现预习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 从而善于发掘一些能代表主流文化的预习内容, 使得学生对预习的内容更加感兴趣, 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建立起初中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预习意识, 从而使其在课堂学习中,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更加具有时代气息的英文预习

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 应该把目光放眼课外, 引导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 完成对英语课程的预习。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建立, 也使得计算机普及到千家万户中, 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教学领域同样如此。英语教师应该设计出具有创意和吸引力, 并有很强趣味性的预习任务, 使预习任务更加的具有现代化气息。因为英语语言的学习不可能离开西方国家的文化, 如果只对教材中的语言技巧语法等内容进行预习, 一定会使得预习过程非常的单调和枯燥, 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 从而为学生预习提供出优质的网络资源等。例如, 教师在教授“Do you Want to go to movie”一单元时, 可以要学生通过互联网找寻有关电影的学习材料, 比如搜索一些新上映的影片, 多加了解有关课程的信息, 增加学生对课程背景的了解, 也能了解到西方的文化背景, 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抓住课程内容的热点、综合预习

教师合理地布置预习任务, 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和质量。英语作为和世界接轨的重要语言工具和载体, 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 会涉及到非常多且广泛的热门话题以及一些社会极为关注的焦点内容, 所以教师应该实时的关注社会的动态, 并要使其和教学相结合, 与一些教材内容和单元进行挂钩, 尤其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 应加强反映出这一特点, 考虑到学科的综合性, 寻找两者的结合点, 鼓励学生在预习英语课程的过程中, 对学习内容有着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分析和认识, 开阔学生的眼界,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也能满足新课标的主要思想,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开放性、共通性、包容性的学习理念。比如在布置“How was your weekend?”一单元的预习任务时, 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每个周末都是和谁过的, 一般有什么活动等, 例如本周末刚好是中秋节, 政府部门组织许多活动且有每年受到市民喜欢的花车巡游, 要求同学们去观看或参与活动等, 然后让学生用英文把周末发生的事情表述出来, 既能与教学内容相符合, 达到预习的效果, 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

四、对预习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检查、保证预习效果

叶圣陶说过:“预习本就很通行, 但是要想产生一定的实效, 一定要有切实的方法和认真的考查”, 由此可见, 要想充分地发挥出预习的实际作用, 教师还应该对预习结果进行检查, 如果教师只是为了赶英语教学的进度, 没有对学生的预习任务进行检查和评价, 就会导致学生忽视预习过程的重要性, 预习效果不尽人意, 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有着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评价和检查, 检查的方式可以灵活的选择, 如在课堂教学的导入过程中, 进行一些提问, 也可以把检查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 教师在检查过学生的预习情况后, 应该利用一些积极正面的评价来鼓励学生的努力和付出, 对学生的预习给以肯定, 增强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使其体验到成就感, 增加其对英语课堂的学习热情, 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入, 初中英语教师也逐渐的改变其原有的教学模式, 充分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加强初中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应通过良好的预习策略, 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预习观念, 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利用现代化科技和互联网技术, 使得英语课程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抓住社会的发展动态和时事热点, 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语言能力, 为我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做出贡献。

摘要:随着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入, 对初中英语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 要求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应该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预习过程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策略, 教师应该引导初中生进行良好的预习, 对英语课堂的教学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使学生能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预习策略的应用进行几点研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英语教学,预习策略

参考文献

[1]曾见应.初中英语有效预习策略的探究[J].科教导刊, 2011 (9)

[2]王建新.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预习策略[J].新课程 (教师版) , 2011 (3)

[3]宫丽艳, 王忠莉.谈初中英语导学案中预习导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 (江苏教师) , 2011 (12)

诗词教学中审美体验的操作策略 篇4

一、整体感知,体味诗词的形象美

在审美活动中,任何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的感觉中必然是一个充满美感的整体形象。优美的诗词作品就是一幅优美的写意图,一曲悠扬的抒情曲。因此,在指导学生赏析诗词时,首先应帮助学生把握诗词塑造的整体形象,然后通过有血有肉入情入理地分析,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产生感情的共鸣,最终实现感知诗歌的形象美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以清新质朴见长的高情远意之作时,先以舒缓而深情的节奏朗读诗文,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意境。然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思考问题:在这首诗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这幅画表现了作者怎样一种思想感情?你从中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美感?这样,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神游于雨后山村的晚景图中,去感受雨后山村清新、宁静的自然美,去感受村民那淳朴、安乐的生活美。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孤立地支解、分析,枯燥地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那就破坏了诗词特有的整体形象美,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一个支离破碎的形象。这样,就无法使学生把握整体形象,学生的学习情趣也就难以激发。诗词教学中的美育也就失去了赖以进行的基础。

二、吟咏诵读,体味诗词的声韵美

诗词的遣词造句精炼优美,讲究节奏感,富于韵律美。节奏清丽明快的诗词,往往表现激昂亢奋之情;节奏徐缓凝重的诗词,常常抒发出一种沉郁忧伤之感。可谓“循声而得情”。因此,诗词所描绘的不只是客观景物,更倾注着作者的情思。只有反复吟咏诵读,才能真正地感知诗词的声韵美,从而激起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进行吟诵时应明确,吟诵练习根本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懂得恰当地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要领,也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音韵美的一般知识,如旋律、用韵、节奏等;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效果。例如在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教学活动中,朗读训练时,可以指导学生用舒缓、低沉的语调诵读一二节,读出作者的忧虑、悲哀之情。“——祖国啊!”“——祖国啊!”要从心中流出,读音要延长,真情要倾泻。而诗的三四节要用急促、高亢的语调读出新生后祖国的蓬勃生机之象,读出一位热血青年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通过时而舒缓、时而激昂的诵读,把“我”与祖国的血肉之情表露无遗。通过调动学生的目、口、耳的通感效应,以达净化心灵、塑造人格之效。

三、咀嚼赏鉴,体味诗词的含蓄美

优秀的诗词,其凝练的语言里面往往含有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捷径。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深入作品,咀嚼体味,品味出其内在的含蓄美,必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感悟。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金碧辉煌、异彩缤纷的仙境和盛大热烈的仙人盛会的场景。只要我们结合全诗,细细咀嚼,就不难品味到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是因为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鄙弃,是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从中可以读出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如果能悟透这层言外之音,那么它所传达给学生的美的信息也就明晰了。

鉴赏诗词语言的含蓄美,深深咀嚼其中的这种无言之言,还应重视那些会令人刻骨铭心的警句。它们往往是作者将丰富的哲理熔铸到精炼的词语中创造出来的。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隐含着诗人博大胸怀和革命的凌云壮志。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点睛之笔,既有对琵琶女遭遇的深切同情与理解,更有自己郁愤悲苦之情的流露。这些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反复咀嚼,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诗词表面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言外之音”的把握,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思想的熏陶。

四、再造意象,体味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是诗词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能够使读者醉于其中的想象世界。这个想象世界既是诗词传情的客观依据,也是诗词教学中的美育的坚实基础。因此,指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再造作品的意象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诗词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想象世界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真切地感知诗词所创设的意境美。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展现了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波浪滔天的雄伟壮阔景象,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就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英勇奋斗的雄姿,脑海中浮现了一条历史人物的壮美的画廊,进一步领悟到诗句雄浑的意境美。再如姜夔的《扬州慢》一词,可以让学生描述展现扬州失陷前后的不同景象。如:扬州是长江北岸淮水东面的一座美丽的城市,当年杜牧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形容扬州的繁华。扬州又因盛产芍药而闻名天下。城北的竹西亭一带,景色清幽;城内,绿水萦绕,有二十四桥,青楼歌响,桥畔芍影。自金兵南侵后,而今却变成“荠麦青青”的荒城,那屡遭兵火摧残的古树,是战争的遗迹和见证,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对战争的厌恶之情。黄昏时分,悲凉、凄清的号角声伴随着凛冽的寒风飘荡在荒凉的空城之上,仿佛在诉说着亡国的哀痛。当年杜牧曾在繁华的扬州写下了名噪一时的锦词丽句,如今若是杜郎再来,面对荒凉、凄清的扬州城,恐怕再也难圆“扬州梦”,难赋“豆蔻词”了,因为昔日的管弦吹奏声、笑语声,如今已荡然无存了……这样的描述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美的境界中,此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指导学生感知诗词的意境美,其终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感知再造形象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是学生进入诗词意境的先决条件。教师可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把学生逐渐带入诗词的意境;可以利用诗词音韵美的特点,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以增强诗词的感染力,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课堂气氛,指点学生“循景入情”,从而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之中。

语文教学将美育自然地融于教学活动之中,创设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美感的教学情景,才能使教学本身成为一件较为完整的艺术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饮甘泉,如沐春风,如听仙乐,达到愉情悦耳、颔首心动、刻骨铭心的效果。

数学教学中的学具操作策略探讨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操作,教学环境

学具作为辅助教材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启迪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使学生逐渐形成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教师一定要注重学具操作策略的研究。

一、学具操作准备策略

学具操作最直观的目的是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接轨,使学生在主动的探究中获得知识。

(1)选用有结构性的恰当的学具。学具是引起和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工具,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需要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完成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原有认识。因此,提供给学生的学具应该是恰当的,且与所发现的知识具有相同结构。选用的学具应注意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具备再现新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且能够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多种思考。学具简洁程度,要与学生的心理简化程度相适应。除合理调配使用配发的学具外,也可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如长方形框架、三角形框架、圆柱体表面积等。选用有结构性的恰当的学具,要注意两点:一要深钻教材,二要了解学生。

(2)复习有关知识。学生学习数学时,都以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为依据,对新知识进行加工。也可以说适宜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具备相关知识才能比较顺利地展开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因此,学具操作前要复习相关知识,使学生具备以旧探新的前提。为此,一要激活有关知识,根据以旧探新的需要,再现处于教学起点位置的已有知识或者是再现相关的知识,以支持学生的学具操作活动;二是分散难点,预先铺垫,即引导学生通过一个预备问题的解决,来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以便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究。

二、优化学具操作活动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学具操作,是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儿童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然而,学具操作不是表面的、简单的动手,而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投入的一种认知活动。不仅包括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等外部操作活动,而且包括动脑思考等内部的思维活动。

(1)要优化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操作问题的设计编制与探究要求的确定、提出,既要具备挑战性,又要唤起学生的操作热情和探究欲望。为此,教师应在学生原有基础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问题提出要求,使新知与旧知固定点之间保持适度距离。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因人因组而异提出操作问题及其要求。有时可将问题分开形成若干的问题群,使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2)要有明确的操作目的。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的,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师一要明确操作目的,要把教学内容“物化”成有结构的材料。二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和指导语,要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三要根据需要配以教具演示与必要的启发和讲解,展现操作的程序及其内在的逻辑性。四是学具操作要适时、适量、适度,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五要有主体参与意识,调动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参与动手操作。六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完成操作。这种操作方式的发散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操作常规策略

操作常规是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规范和要求,是学生正确进行操作,提高操作效率和操作水平,形成良好操作习惯的保证。因此,教师要培训学生既懂操作常规,又守操作常规。比如,按教师要求课前准备好学具;想好了再做,要专心听课,领会指导语后再动手;动手操作要集中精力,动作要敏捷迅速,边操作边记录;操作后要保留结果;讨论完才把学具推上去,下课后收拾学具;要培养学生有共用学具、爱护学具的意识以及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的能力和习惯。

四、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策略

课堂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学具操作成效。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就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因此,教师要成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也就是说,学生的动手操作必须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有不怕失败和不怕出错的心理,有充分动手操作、自由发挥和想象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空间。

五、结束语

学具操作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注重学具操作策略的研究,在数学教学中科学地合理地使用学具,使学生在主动动手操作中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预习的定性及强化预习的教学策略 篇6

一、关于预习的定性

1. 预习的概念定位

“学习”有两层含义:“学”指的是“学得”;“习”指的是“习得”。“习得”指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地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而“学得”则指在习得后, 有意识地在教育环境里, 使学习者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习得”与“学得”的区别, 既有从“生活世界”接受的教育, 又有从“科学世界”接受的教育。“生活世界教育”指在日常生活自然状态下, 多出自于潜意识的、无序的、直接的感知, 没有专业人员来进行的自觉的教育活动。“科学世界的教育”指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特定的专门状态下, 有专业人员进行的自觉的有序而高效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 预习是一种建立在“学得”基础之上的“习得”行为, 属于“生活世界”的教育, 又是有意识地为进一步“学得”作准备, 与“科学世界”联系密切。因此, 预习是一种“学得”与“习得”螺旋上升的教学策略。预习既有“习得”自由、无序, 难以控制的自然状态, 又必须由教师在“学得”的环境里加以提倡、引导和促进, 逐渐使预习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2. 预习的自主定位

预习主要属于一种学生在非教育条件下的以“习得”为主的学习行为, 必须把预习完整地还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享受预习的自主。教师过高地提出预习的要求, 必然过多地占用学生课外自主时间, 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设计和布置统一的预习作业, 既阻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自主选择, 又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差异在预习中“扬长补短”的本身功能;教师把督促学生预习的任务转嫁给家长, 让家长充当“专业人员”, 也是造成学生不能自主预习的不明智行为;教师如检查课堂作业那样强制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并对未完成的学生施以批评或变相惩罚, 往往也会把预习赶入“死胡同”……所有这些都是对预习的“失度”干预。但预习的“自主”是相对的。学生, 尤其是小学生, 预习对他们来说还处在逐步认识、熟悉和积累阶段, 不能放任自由。预习的安排, 预习方法的选择, 预习程度的把握等要从学生发展水平出发,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 逐步让学生自主安排。教师多提供一些帮助、引导并做一些协助工作, 少一些统一和强制, 预习的自主的把握一定要“适度”。

3. 预习的形式定位

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学的核心, 如果预习的环节也用课堂教学的思维和方法来进行是达不到预习效果的。如有人主张像课堂教学一样设计严密的预习作业, 采用“题海战术”, 预习成了课堂的前伸, 这样预习就成了“加重学生负担”的一部分。也有人主张开设预习课, 像阅读课、习作课一样, 增设课堂类型, 进行预习知识的传授和预习能力的培养, 这显然是与以“习得”为主的“生活世界教育”的学习行为相违背的。还有借课堂教学改革为名或以公开教学“舞台化”的标准, 把原本课堂教学的一些重要环节, 如识字写字学词, 读通读顺课文等一概推向“预习”。这些可怕的预习“错位”行为, 混淆了课堂中“学得”与学生课外自由、宽松地“习得”的不同目标、效果和作用。把应当在“学得”中达成的目标, 每个学生都应当学会的重要内容, 用预习来代替, 严格地说这也是一种教学的严重失策。

4. 预习的主导定位

预习强调的是一种学生自主、自由和相对松散的“习得”学习行为。是否可以淡化教师在预习中的主导作用呢?学生正在预习能力的成长阶段, 预习有其自身的规律, 如果都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摸索、总结, 那要等到猴年马月。预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倡导、耐心引导和有效培养。同时, 预习是一种学生学习的重要策略和良好习惯, 有别于“学得”方式的培养, 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学得”促“习得”, 使预习真正成为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有益于减负增效、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和全面素质发展的教学策略。

5. 预习的评价定位

叶圣陶说:“预习原很通行, 但要收到实效, 方法必须切实, 考察必须认真。”由此可见, 及时合理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 对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预习热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评价可采用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学生评价等形式。教师评价, 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在课堂上听取学生的汇报和提问等形式。师生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然后对该生的预习情况、预习态度、预习效果作出评判, 最后教师再对学生评价未涉及的地方加以点评, 有利于学生从他人的表现及教师的指导中积累预习经验。学生评价, 这种评价一般在高年级进行, 学期初, 每位学生在本子上填好“预习情况反馈卡”,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讨论、互评的方式, 评出“最佳参与奖”“最佳协作奖”和“进步奖”等。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不管哪一种评价方式, 教师都应以鼓励为主, 并在讲评后提出修改意见, 使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同时, 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保证做到以评价促预习, 以评价增效果, 以评价导习惯。

二、强化预习的教学策略

1. 时间: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预习的最大难题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要完成几门功课的书面作业, 哪还有时间和精力预习呢?解决的最好方法是课内外兼顾, 课内外结合。具体做法有:一是课内留足书面作业时间, 保证在课内完成。那么课外, 尤其是晚上的时间就可以主要用于预习与复习。二是课内渗透预习。预习不仅是课外的事, 也是课内的事, 可在上新课或学习某环节之前先让学生预习, 也可以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再预习, 为深化学习作准备。这种在教师监督下的集体预习, 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思维更深刻, 收到的效果更理想。同时, 还可以渗透预习知识, 纠正不足, 促进习惯的养成。三是提高预习效率。时间是个定量, 提高效率是争得时间的明智选择。做法上可低段尽量放在课内, 中段课内外结合, 高段主要放在课外。

2. 内容:确定与拓展相结合

预习内容的安排也很有讲究, 如, 内容过于笼统会出现“老虎吃天下, 无从下口”, 要么是“走马观花”, 将课文粗略看一遍;要么“抓住芝麻, 漏了西瓜”, 只查出几个生字新词, 或至多了解一下文学常识。这样的预习结果与教学要求相差甚远, 预习不预习差不多。内容选择的大原则是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进生活。预习的重点是课文学习的要点和学生知识能力的“最临近发展”区。另外, 基于教材内容所进行的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活动, 所进行的调查, 所搜集的材料等等。

3. 作业:定性与定向相结合

有人主张像教科书的配套作业一样编写系统的预习作业本, 把所有的预习要求和内容都体现在预习作业本上, 这太天真了。也有人认为预习毕竟是课堂教学的准备, 本质是粗放型, 布置一个提纲, 口头交代几个问题就可以了, 不必太认真, 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预习是语文主要素养之一, 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思维表达。书面作业形式的预习布置比较严谨死板, 虽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但对情感态度和思维表达的培养不利。“提纲或口头问题”的预习布置比较开放主观, 有利于情感态度和思维表达的培养, 而不利于知识能力的培养。两者整合在一起才是预习作业布置的全貌, 不可偏颇。

4. 检查:书面与口头相结合

有布置就要有检查, 这是教学的常规要求。预习检查存在的弊端不少。一种是预习与上课“井水不犯河水”, 既缺少检查环节, 又缺少衔接环节;第二种是只有书面预习作业的检查, 而没有问题、情感、思维和体悟类的关注;第三种是仅有口头问题式的检查而没有书面作业类的检查。这些检查方式, 要么淡化预习, 要么顾此失彼, 需要规范, 既要有书面的, 也要有口头的。如上新课前重点对书面作业的检查, 了解学生知识能力的准备情况;课中根据教学推进的需要, 分环节与步骤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个人的观点、态度;还可以在课文学到一定程度时提几个问题让学生书面回答, 这样可以检查学生预习的深度;甚至可以在课堂结束前让学生谈谈现在的认识与预习时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和提高。

5. 方法:常规与个性相结合

预习方法属于感性的具体的实践范畴。方法与习惯是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方法由人来掌握, 是物质内化的产物, 带有浓厚的个体色彩。预习方法有常规和个性方法之分, 常规是基础, 个性是生命。既要让每位学生熟练掌握常规方法, 又要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方法。同时, 还要设法让“课堂指导的学习方法”转变为学生的“预习的方法”。

6. 习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

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 篇7

一、动手操作的心理特征

动手操作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各种数学经验并运用各种数学经验调节自己的行为, 实现心理的发展。

1.动手操作是建构数学认知的过程

动手操作的本质是一个认知的建构构成, 即是学生主动与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一个由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1) 定向环节, 这个环节解决个体行为的定向问题, 受学生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2) 行动环节, 这是认知建构的一个关键环节, 是学生主动获得意义理解的中心环节。 (3) 反馈环节, 它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却又非常容易被“压缩”的环节。

2.动手操作是儿童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

从“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角度看, 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动手操作的属性主要包括: (1) 动手操作是一种心理活动, 即人们在日常生活或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境, 而一时又没有现成的解决对策时, 所引起的探究并设法解决的心理活动。 (2) 动手操作是一种过程, 即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尝试解决新的问题情境中的新问题的一个过程。 (3) 动手操作是一种能力, 即将一种问题解决策略运用于不同情境或不同课题中的能力。

3.动手操作是学生发展情感的过程

动手操作还是一个发展学生情感的过程, 主要包含着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 (1) 学生对数学及其操作活动的兴趣。 (2) 学生在主动参与到操作活动过程中, 只有不断获得积极的体验, 才可能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刻苦探究的毅力。 (3) 积极良好的过程体验又能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发展。

二、动手操作的实施策略

(一) 操作材料准备的策略

直观、实用的学具是进行操作活动的必备条件。无论是教师给学生准备学具, 还是教师让学生自制学具, 在学具的选材和制作过程中, 一定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合理选材制作。

1.材料选择要有学具价值。选择操作材料的标准, 首先要看操作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 是否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其次再去考虑它的生活化、趣味性和开放性。如果教师过多地考虑后者, 学具可能就会变成“玩具”, 事与愿违, 起到消极的作用。如, 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给每组提供两套实验材料, 一套是空心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另一套是空心的底、高都不等的圆柱与圆锥。然后让儿童借助水和沙子等材料, 利用这些材料分组实验, 探究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2.材料选择要有思维价值。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动手操作而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 教师还要使操作材料与数学思维紧密联系, 具有足够的含金量, 达到动手操作的真正目的。

(二) 操作过程指导的策略

完整的操作活动, 不仅是学生的有序动手过程, 更是学生的有序思维过程。学生有序的操作, 是有序思维、有效思维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在操作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以有序的动手操作促进有序思维。

1.操作步骤有序。操作活动中, 应该有一个学具准备和使用结束后整理学具的过程。如, 在进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中, 学生模拟小猴子分桃的过程中, 教师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将小棒放在桌子右上角;在操作结束后, 让学生将小棒整理后放进书箱内, 然后再进行下面的学习。这样的有序操作习惯的培养, 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操作后开展后面内容的学习。

2.操作目的明确。操作目的明确是有序操作的重要保障。操作本来就是一件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如果教师的任务不明确, 操作活动就会变成学生们好玩的游戏。如, “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中, 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猜想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后, 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验证时就用投影仪呈现出了这样的活动要求: (1) 先用我们猜想的“长×宽”的方法, 计算出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2) 然后从老师提供的材料中选一种, 来测量出这个卡片的面积, 看测量的结果和我们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我们可以看到, 在这个活动要求中不仅告诉了学生先干什么, 后干什么, 还告诉了学生怎样干, 思考什么。这样明确的要求, 有效地保证了操作活动的有序进行。

(三) 操作结果运用的策略

在学生操作结束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操作的结果进行分析, 进而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是对操作结果的一个提升, 是整个操作活动的核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非本质的东西, 实现对新知识学习的有效探究。

1.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凡是学生能在座位上汇报的就不浪费时间到讲台上汇报;凡是教师能走下去帮助学生的就多跑两趟为学生做好服务。如, 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在让学生做活动角后, 就根据节省汇报时间的原则让学生站在座位上进行展示, 而教师则走到学生身边边引导大家观看边进行评价。

2.引导分析, 提高效果。在对操作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 有效的引导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迸发, 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列车提速, 达到对新知识的高效学习。如, 在“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中, 在引导学生通过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成长方形后, 猜想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引导过程中, 教师引导提问:“这个长方形的长有几个长度单位?它的长度单位的个数就是几?宽是2厘米, 就有几个长度单位?”教师紧紧抓住了知识的提升点:所拼摆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几个这样的长度单位,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几。引导学生完成这个转化后, 也就完成了由动手操作向有效思维提升的过程。

3.语言表达, 提高效益。在动手操作中, 教师仍然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的融合, 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我们可以把点名发言、小组交流和同桌两人对讲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 使学生人人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 可以通过倾听他们的表达, 发现学生操作、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存在的问题, 给予肯定或纠正。同时, 通过组织学生认真听取伙伴的叙述, 参与评价他人的操作过程和思维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指导学生发言, 促进和推动他们积极思维, 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金侠.培养小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J].成功教育, 2011 (04) .

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 篇8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预习,意义,策略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以前, 学生要切实的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环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师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 “预习”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并在实践中操作。设计出一套既让教师易教, 又让学生乐学的预习题是整个预习工作的重要环节。那么, 怎样设计出一套让师生都满意的预习题呢?笔者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新课程教学预习的意义

在作为学科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学进行之前, 安排一定内容的学生预习, 是一种传统的、习用已久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 这种有益的教学方式被保存下来。然而, 如果我们不在预习这个旧瓶子中装进新酒, 则其意义和作用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从而将会与新课程教育理念和目标相去甚远。与传统预习相比较, 新课程语文预习主要体现出两个特点:

1.“预习”在教学诸环节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重视预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中逐渐显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在课改之前, 预习作为一个原本相对独立、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和自主性的教学环节, 已经快要变成“无预定计划、无检查督促、无习后评价”的“三无”产品。近年来, 一些地区的许多学校采用了一种名为“预习单”的预习指导方式,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预习”体现了语文学习方式方法、技术手段和学习时空的开放与拓展

新课程下的语文预习, 已经摆脱了多年来相沿成习的“就本本嚼本本”的陈旧方式的束缚,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利用, 极大地拓宽了语文预习的空间, 极大地丰富了语文预习的资源。此外, 语文预习内容的设置, 也突破了囿于即将于课堂上讲读的一篇课文的弊病, 而将预习范围扩展到与单元课文、与专项知识学习历史的链接上, 预习题目也紧密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设置。这样一来, 预习的作用得到增强, 课堂教学也得到了更好的“前学习”的支撑。

二、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预习策略

1. 体现新课程语文教育的时代性, 突破传统预习的窠臼,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提高预习效益

语文预习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 拓展学习资源, 提高预习成效。目前, 我们在安排学生预习中做了一些富有新意的探索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斑羚飞度》的预习, 安排了整整一节课的预习时间, 而且是安排在学校微机室进行。这节预习课的总体安排是这样的:

要求:通过“百度”搜索《斑羚飞度》的网络资料, 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准备纸笔做一点精要的笔记。

网络阅读的关注点:

(1) 《斑羚飞度》图片:斑羚形象;险峻山崖以及斑羚飞跃山崖的形象;其他有关形象, 如彩虹形象;斑羚飞跃的模拟图片 (目的:获得直觉感受、产生对斑羚的喜爱之情, 触动心灵的震撼) 。

(2) 《斑羚飞度》视频 (目的:同上) 。

(3) 《斑羚飞度》多媒体课件 (目的:获得语言、文字、形象、声音有机组合的信息, 更为真切、深刻、全面地理解文本) 。

(4) 《斑羚飞度》文字资料:斑羚介绍;课文词语解释;课文内容简介;《斑羚飞度》评论、读后感 (包括中学生博客中与《斑羚飞度》有关的文字) 等 (目的:理解文本的辅助资料) 。

网络上的资料非常丰富。将这节预习课安排在学校微机教室中的目的之一, 便是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临场巡视与指导, 防止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因兴趣驱使沉溺于网络资料的声色之美;二是因资料繁多找不到重点而最终一无所获。

这次预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有不足。主要问题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性, 使得阅读内容有一些散漫, 阅读的针对性和重点在一定程度上被冲淡。但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能否定在预习中发掘网络资源的价值和必要性, 它只是提示了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善于正确利用网络资源, 提高预习的效率和效益, 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2. 体现语文学习的“积累”特点和和渐进性, 引导学生在语言积累中夯实语文基础

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渐进的过程。新课程三维目标之二即“过程与方法”, 这指示我们, 语文教学要重视过程本身的价值和学习方法 (知识以外的东西) 的价值。语文教学预习任务的设置, 也需要渗透这一理念。例如在进入九年级的学习阶段时, 考虑到可以利用这个阶段课本选录的文言散文, 我对学生初中三个年级中学习的重点文言知识进行一番总结与梳理, 根据每一篇课文的语言资源特点, 每课总结与梳理一部分则可。在安排《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我安排了这样的书面预习题:

注意到课文中文言虚词“也”的用法, 看看哪些是表示判断?哪些是表示感叹的?请一一写出原文和说明。

(1) 注意到课文中的文言虚词“矣”: (1) 请写出原文, 说明它表达了什么意思? (2) 思考“矣”和“也”有什么区别。

(2) 请联系已经学过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知识, 列举并说明本文中活用的文言词。

这些预习题目不要求学生能够全部做出正确答案, 而是重在回顾、温习、梳理与积累, 体现出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渐进和扎扎实实的演进过程。

3. 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初探文本内核

例如, 安排《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的预习任务时, 教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时间管理课上, 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 问:“罐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是!”教授笑着再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 再问学生:“现在满了吗?”这回只有一位学生回答:“也许没满。”教授拿出一袋沙子, 倒进罐子里, 再问学生:“现在满了吗?”学生不敢再回答。教授又拿出一大瓶水, 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

然后教师提出了思考题, 让学生在预习时, 读完课文后思考一下:这个故事暗藏着人生的哲理, 你能将它与《藤野先生》中记述的某件事情联系起来吗?

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为这个奇妙的故事所吸引, 认真思考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个哲理性的小故事看似和课文无关, 实则已经深入课文内核, 即人生在某个关键时刻必须要做出决断是什么。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决断就像投入瓶中的一粒小碎石, 当我们在做一个决断的时候, 你能否判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那一步?大部分同学发现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东西放入杯中, 有的同学明白了“时间像海绵里的水, 要挤总是有的”的道理, 甚至有聪明的同学说也可以边放石子边倒沙子等, 但都没有说到关键时刻的决断这个要点上。由于有第二个问题的牵引, 就把视线引回了课堂。这样的问题既带给学生浓厚的兴趣去搜寻课文信息, 又带给了学生思想上的撞击, 他们自然兴趣盎然。

4. 体现知识的联系性, 实现多方面的链接

(1) 单元知识联系。新课程单元设置是主题式的, 所选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在上单元新课之前, 我往往针对本单元的主题有意识地设置问题, 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云南的歌会》时, 我在预习单上就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都是在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就这一主题, 你有什么认识?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难度并不大, 因为在单元导读里已经说明了, 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看书, 让学生把五篇文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学习。

(2) 新旧知识联系。例如:在讲授《社戏》时, 因为这已经是本学期学习鲁迅作品的第二篇, 并且之前也曾学习过鲁迅先生的作品, 有必要趁此机会对鲁迅先生再做一次梳理回顾,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请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生平, 并回顾曾学过的先生的作品, 并做归类。这类知识由于平时有储备, 学生很快就能写出答案。

(3) 书本联系实际。“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做一次链接, 适当拓展延伸, 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加深和拓展。如上《春酒》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每年正月是我们传统的新春佳节。请同学们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资源, 收集有关春节的下列信息, 带到课堂上来参加关于春节的讨论。

(1) 春节的由来。

(2) 中国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3) 为什么春节历经千百年都被人们保存着、纪念着, 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重要节日?

由于这些问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学生兴致很高, 预习效果非常好。

5. 体现学习水平的层次性, 缩小两极分化

进入八年级以后, 学生学习状态往往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 设计预习题目要体现层次性, 让后进学生夯实基础, 找回信心;让中等生掌握方法, 有所提高;让优秀学生培养思维, 有所突破。具体来说, 即对基础较差学生预习要求应该降低一些;读课文, 标段落, 画字词, 注拼音, 释词义, 存疑惑, 整体感知课文;对中等生, 要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 除了完成上述要求的题目, 还能按照预习题, 回答简单的问题, 更深入理解课文;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再增加难度, 概括课文内容, 把握文章结构, 感受作家感情, 理解写作特点, 适当作些批注等。这样照顾到学生的层次性, 就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既不能让优秀学生“包场”, 又不致后进学生“冷场”, 使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得到发展。例如:《端午的鸭蛋》一文, 我是这样设计题目的: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门méi () xiàn () 菜jí () 贯náng () 萤映雪

2.解释下列词语

(1) 曾经沧海难为水; (2) 与有荣焉; (3) 囊萤映雪; (4) 肃然起敬; (5) 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 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

3.思考题

(1)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请你给每个部分添上一个小标题。

(2) 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3) 你觉得课文结尾有必要写“囊萤映雪”的故事吗?为什么?

这一组预习题里第1、第2题是基础较薄弱学生需完成的题目, 这些题目重在字词落实, 是能够完成的。第3题的 (1) 、 (2) 小题是中等程度学生的问题, 这些题目涉及内容、情感方面, 需要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后才能回答, 属于较难题, 通过努力, 这部分学生可以完成。第 (3) 小题则是针对优秀学生再增加的思考问题, 这个题目是对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的理解, 通过通读全文, 他们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科学课中预习任务的设计策略 篇9

一、预习任务的设计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预习”是学生对他的课堂表现做心理和知识准备的过程。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预习,大部分学生可能看不懂,也可能抓不住重点。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是学生课外预习的导向,是对学生预习的一种提示和指导,所以预习任务的设计必须体现教学目标和课本要求,对预习的要求必须有明确的任务指向,即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的预习,为课堂学习作好知识准备。预习任务一般可采用“预习任务单”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将知识技能要求转化为具体任务。“预习任务单”包括课时预习目标、课前导学和预习任务等几个部分。“预习目标”、“课前导学”部分主要体现对知识技能的目标要求、对学生预习所作的知识铺垫以及对学生作预习方法上的指导;“预习任务”要和学习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心所在。根据需要,布置预习时可将新课中的重难点设计其中,用具有明确指向性的任务,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探究,查阅有关资料,最终达到预习目标。

例如,在学习“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护”时,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有:调查收集生活中金属防腐蚀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哪几种类型;根据金属防腐蚀的方法,猜测金属锈蚀的条件是什么。通过这些具有明确目标的预习任务,引领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实际生活着手,有序地进行探究活动和阅读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他的预习成果。这种有明确指向性的“预习任务单”,使学生的预习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流于形式,而是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学生完整的预习过程。

二、预习任务的设计要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即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预习任务的设置,不仅要让学生完成和解决处于现有发展区的内容和任务,更要提出处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因此,预习题的设计要把握好难度要求。如果任务都比较容易,预习内容只是教材内容的翻版,缺少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和筛选,不但预习作业量较大,而且学生不经思考就完成的任务也不能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如果任务太难,思维跨度较大,内容指向深层次目标,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因此,教师在设计预习任务时要选择“跳一跳能摘桃”的难度,让学生在“预习任务单”的引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摩擦和二力平衡知识时,布置如下预习任务:用一个10牛顿的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桌子仍保持静止,地面对桌子有无摩擦力?如果有,摩擦力为多大?如果将上题中的力增大到20牛顿,仍未推动桌子,摩擦力为多大?归纳该摩擦力有何特点?要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除了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情况外,受到怎样的力作用时也可以实现?这些问题既是对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又是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性思考,学生在“预习任务单”的一步步诱导下,经过分析思考应该可以得出结论。对学生来说,这比单纯地填写二力平衡概念和条件更有挑战性和成就感,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三、预习任务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内容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的课外预习也离不开观察和实验,而且有的观察和实验由于需要较长的时间,必须在课外进行。为此教师既要考虑哪些观察实验适合于学生课外探究,又要研究如何设计观察实验的预习任务,更要考虑如何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对于实验观察类的预习任务,教师必须进行事先的指导,将实验器材的替代方案予以提示,将如何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要领教给学生,为学生的课外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例如,在布置厨房小实验任务时,教师必须提示学生如何去寻找课本实验的替代品,将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记录现象等等操作性的内容列为预习任务。对于探究性学习任务,可以尝试设计探究方案、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必要的实验程序等。学生在课外探究活动中得出的结论虽然可能是不严密的,但通过课外实验探究的过程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因此,“预习任务单”中要淡化探究的结论,突出方法和过程的引导。

上一篇: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下一篇:现代儿童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