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2024-11-18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精选12篇)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1

数学活动中,操作法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自主、独立、愉快地体验某一数学概念的属性,探索数学运算规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操作形式多样,走进数学

让幼儿在图画欣赏中喜欢数学,让幼儿从喜欢看的画、美丽的图案和图形的组合中寻找数、量、形状等数学内容。如设计几幅用各种图形拼成的画面,让幼儿欣赏,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设计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思考画中图形的形状、特征、数量。教师再准备相应的材料,让幼儿自己构建画面,并让幼儿动手剪、贴、拼、画,贴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并让幼儿说出自己都运用了哪些材料,使用了哪些图形,并能说出它们的数量。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操作目标具体,体验数学

制定目标时,要考虑幼儿认知、情感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而且每个方面都有一个重点。如教师将学习3的组成的认知目标定为:引导幼儿将3个物品分成两份,启发幼儿寻找不同的分法,学习讲述分合过程和分合式,初步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这个目标找得准确,因此操作性较强。

还可以采取分组活动,提供几组不同内容的操作材料,让每组幼儿轮流操作。安排材料时,注意到以下方面内容:每组材料是不同类型,用不同方法、材料巩固相同的内容。如提供几组材料:(1)看数字卡片摆实物;(2)看数字卡片印点子;(3)看点子数量摆实物;(4)看数字涂色。四组材料不同,方法不同,体现的层次不同,遵循了针对个体面向全体的原则,可以使所有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都得到发展,并不是千篇一律,避免了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的缺点。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我在数学活动区域对幼儿操作材料准备方面,针对不同层次幼儿准备了大量实物,磁性材料、学具盒等直观材料,以及点卡、数字试题卡等抽象成分的材料。

三、操作实效性强,感知数学

不要认为幼儿动手就算操作,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儿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其实效性。如学习“9”的组成时,活动中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了9粒石子,教学时,要求幼儿先数一数共有多少石子,再把石子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多少种分法?幼儿兴致勃勃地开始操作,还未等幼儿完全分好,教师已请幼儿回答结果,教师虽说让幼儿操作但不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这样操作只是走过场而已。教师可设计如:准备9种物品(1)按大小分,可分成1和8、8和1;(2)按颜色分,可分成2和7、7和2;(3)按形状分,可分成3和6、6和3;(4)物品上有无圆点来分,可分成4和5、5和4。教师让幼儿操作时,应进一步提出要求:你是怎么分的?想一想,还可以按什么分?这种描述尽管只是对感性认识的描述,但它却是形成概念和判断的基础。

操作过程中,教师强调要让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都有所发展,因此在发放材料的过程中指导不同起点、不同发展速度的幼儿按照不同要求选择材料,材料要追求多功能性,教师应对每一种材料的用法、功能有明确认识,使之为不同教育目标和内容服务。如“层层叠”是一种发展幼儿手的技巧和判断能力的游戏,活动中总是单一的玩法难免会失去兴趣,利用木块旁边有不同图形可让幼儿进行排序。能力弱的幼儿可选择三种图案进行排序,如一个方块、一个梅花、一个红桃……指导能力较强的幼儿选择多种图案其中一种图案逐一递增的规律排序,如一个方块、一个梅花、一个红桃、一个五角星、两个方块、一个梅花、一个红桃……三个方块、一个梅花、一个红桃……还可让幼儿进行1—10的正逆排序,把小木块像摆楼梯一样摆起来第一层1块,第二层2块以此类推,上楼时从下往上数1、2……10,下楼10、9……1。还可运用多米诺骨牌的玩法,让幼儿根据想象摆成不同的图形,练习幼儿的目测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耐力。

所以设计操作时,教师应紧紧围绕活动要求,规定操作程序和规则,设计操作的步骤及需要幼儿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幼儿只有通过比较观察才能抽象出分解组成,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操作是保证操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操作重视思维,丰富数学

数学活动中最忌讳的就是机械记忆,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应把知识重点放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上,使幼儿有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让幼儿亲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与物体打交道,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如幼儿学习加减法时,可利用积木块、卡片、木珠、瓶盖、石子等,让幼儿从操作中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从动手实践中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如在活动中我运用雪花片教幼儿学习5的加法时,让幼儿用左手先拿2个雪花片,用右手再拿3个雪花片,教师提问:“看一看,现在两只手中一共有几个雪花片呀?”幼儿共同回答:“一共有5个雪花片。”教师再提问:“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应该怎样列式子呢?”幼儿回答说:“是用加法算的,因为左手有2个雪花片,右手有3个雪花片,两手一共有5个雪花片,列式子应为2+3=5。”教师鼓励幼儿说:“你们真棒,答对了,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两只手时的雪花片相互交换,看看现在每只手里有几个雪花片,两只手一共有几个雪花片?”幼儿回答:“现在左手里有3个雪花片,右手里有2个雪花片,两手一共有5个雪花片。”教师继续问:“用什么方法算的,应该怎样列式子呢?”幼儿回答:“是用加法算的,列算式应为3+2=5。”这样,让幼儿从操作中理解加法的互逆关系。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让幼儿在活动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让数学成为科学探究工具。

总之,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利用操作活动学习数学,提高了幼儿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观察力、判断推理等能力。操作活动使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2

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法”是幼儿探索知识,寻找知识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这是一个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幼儿必须动手动脑。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更好地运用“操作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操作法”发挥最佳效果。

操作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即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思考,从而获得初步的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经验的必经之路。那么如何让数学操作活动发挥它的有效作用呢?

一、注意操作形式的多样性

我们在组织游戏活动时,不仅让幼儿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又要注意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还得教给幼儿有关的数学方法和经验。在“击鼓传花”的游戏中,让幼儿每拿到一道算式就口编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在此类游戏活动中既能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10以内的加减计算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认识长方体时,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触摸、动手制作等多种方法来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结构特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二、注重操作活动的实效性

不要认为幼儿动手就算操作,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儿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其实效性。如:学习“7”的组成,课上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了7粒石子,教学时,要求幼儿先数一数共有多少石子,再把石子分成两部分,试试有多少分法?幼儿兴致勃勃地开始来操作,还未等幼儿完全分好,教师已请幼儿回答结果,教师虽说让幼儿操作但不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这样操作只是走过场而已。教师可设计成如:准备7种物品(1)按大小分,可分成1和6、6和1;(2)按颜色分,可分成2和5、5和2;(3)按形状分,可分成3和4、4和3;教师让幼儿操作时,应进一步提出要求,你是怎么分的?想一想,还可以按什么分?这种描述尽管只是对感性认识的描述,但它却是形成概念和判断的基础。所以在设计操作时,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要求,来规定操作程序和规则,设计操作的步骤及需要幼儿观察和思考的问题。幼儿只有通过比较观察才能抽象出分解组成,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来操作也是保证操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三、注重操作活动的游戏化

我们将操作活动游戏化,就能够较好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其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学习5的组成时,我一改以往先由老师讲解、示范演示教具,再由幼儿模仿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采用玩“撒圆片”的游戏,我将红、绿两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分别贴在一起制成双色圆片,游戏时,每人得到5个双色圆片,幼儿把5个双色圆片往桌子上轻轻一撒,看一看,5个圆片中有几个红色圆片,几个绿色圆片,从而自然得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再将其结果一一记录下来。如此经过反复游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后,再由老师系统地总结幼儿所记录的答案。这样把幼儿所获知的感性经验真正上升为理性知识,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强化其数概念。

四、灵活运用操作活动

学习数学活动中最忌讳的就是机械记忆,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应把知识重点放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上,使幼儿有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念、判断推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体会到,掌握各项知识的顺序为:读数、基数辨认图形、分类、写数字、组成和加减法,最难的是组成和加减法运算。可以充分利用操作活动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如:学习5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内容,这是其中的一组请幼儿仔细观察5瓶果奶的不同,(1)瓶的大小不同:1只小瓶,4只大瓶;(2)瓶的形状不同:2只细颈瓶,3只普通瓶子;(3)瓶的颜色不同:3只红色瓶,2只绿色瓶;然后,让幼儿根据刚才的观察,用数字卡片排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并说出理由。幼儿必须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语言表述等手段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比直接让孩子死记5-1=4或1+4=5效果要好的多。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幼儿教学 操作材料 教育活动

一、操作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取决于教育活动的目的与方式

笔者认为,在幼儿教学中,要根据教育活动的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操作材料。如在体育活动《小猴打妖怪》中,其中一个活动目标是通过投掷和平衡的综合练习,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那我们就要在活动中准备平衡木,金箍棒,泥巴等,这些材料是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材料,不仅使幼儿活动兴趣浓厚,同时更好的完成了活动目的。

二、操作材料是教育活动得以完成的基础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因为有了操作材料才使得幼儿建构知识有了依托,所以操作材料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是操作材料给幼儿提供了可以表述的对象。在《苹果树》这一语言活动中,如果只是给幼儿讲故事,幼儿不能很顺利的表述出苹果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更无法学习苹果树的热情好客,不能很好的懂得“关心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关心”这个道理。在这一活动中,笔者给幼儿提供了苹果树的四季变化图片,小鸟图片,及一些相关的头饰等表演道具。这些操作材料的投放,使得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大大增强,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操作材料的提供,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在美术活动《沙子作画》中,幼儿利用干沙和湿沙的不同特点作画,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大胆想象,无忧无虑地玩耍。孩子们体验到完沙子的乐趣,也达到的一定的教育效果。

(3)操作材料都有很大的操作性能,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在《跳动的柳条》这一教育活动中,虽然只给幼儿提供了柳条一种操作材料,但是幼儿在这次教育活动中,充分的发挥了自己动手的能力,和小伙伴互助合作,编出了小扇子,小孔雀等漂亮的柳条作品。

(4)操作材料可以激发幼儿创作的积极性,使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石头坊》中,笔者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石头和橡皮泥,看着各种形状的石头,孩子们非常高兴,笔者问他们:“小朋友们喜欢这些石头吗?”“喜欢!”大家异口同声。 “那好,我们看看他们都像什么呢?”孩子们开始思考起来,有的说这个像乌龟的盖子,有的说这个像金鱼的身子……“那今天老师就把这些石头发给你们,希望你们能根据他们的样子,用橡皮泥捏出可爱的作品,好吗?”“好!”笔者把石头发了下去,孩子们拿出自己的橡皮泥开始做了起来。有些孩子想都没想就直接做了起来,用绿色的捏四条小腿,捏一条小尾巴,再用彩笔在石头上画上小方格,一个小乌龟就做成了。还有的孩子捏出了小金鱼,小花朵。孩子们都捏出了自己的作品,但是大部分作品都是趴着的,没有立体感。我很疑惑啊,为什么这样啊?原来是橡皮泥的用量很小,所以石头的样子改变不大。但是,笔者突然发现了一件特殊的作品,是一頭站立的小毛驴,很是可爱,问了一下,原来是艺中的作品。艺中是个大方的孩子,用了自己一半的橡皮泥来做这头小毛驴。笔者拿着小毛驴对大家说:“为什么艺中的小毛驴这么好看呢?你能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作品呢?”大家像是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不一会就出现了很多漂亮的作品,有大鹅,小羊,还有一只翘着尾巴的大恐龙……艺中的桌子上又出现了一件作品,粗壮的大腿,大大的脑袋,可看了半天,笔者也没看出是什么,只好请教一下作者了,人家就给笔者俩字儿:“闷儿牛。”笔者一听乐了,可不是嘛,两只犄角长在头顶,正回头遥望的一头老牛啊!

孩子们都做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把它们摆在教室后面的柜子上,看着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可高兴了。看着乌龟,鄂鱼,闷儿牛等可爱的角色,不禁让我佩服宝宝们想象力。最近,我们又作了贝壳画,各种贝壳在孩子们手里更是出现了惊人的变化。想象力,在一次次操作中大大丰富了起来。

(5)操作材料的可操作性,也为幼儿提供了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很多幼儿在家里是不允许玩剪刀的,因为家长怕危险。所以他们从未体会过用剪刀剪出作品的快乐。中班在剪窗花时,虽然样子剪的不是很漂亮,但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体验成功的幸福。大班幼儿在剪“溜溜球”的过程中,刚开始孩子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很多孩子反映说不会剪,都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等到他们学会了,把“溜溜球”跳起来时,看到他们小脸上的喜悦表情,就能够明白他们成功时有多激动多快乐。

(6)操作材料的投放为教育活动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氛围环境,使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创设,更离不开操作材料。在《片片飞来像蝴蝶》中,笔者把幼儿带到院子里,院里有梧桐,杨树,木槿,丁香等树木。秋风吹来,树叶纷纷落下,孩子们显得十分兴奋,用小手去接飘过来的树叶,有的蹲在地上捡自己喜欢的叶子。笔者便趁机问他们:“你们看小树叶飘下来像什么呀?”孩子们说:“像鸭子的脚”“像眼眉”“像小手”“像蝴蝶”。“再看看我们捡到的树叶有什么颜色呢?”“黄色的。“绿色的。”然后,笔者让一名幼儿用力把沙包往上扔,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树叶与沙包落地的样子有什么不同,并且和孩子们一起学树叶飘落的样子。有的孩子便嚷出来:“小树叶像蝴蝶一样飞下来。”边说边做,样子可爱极了。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给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顺利完成。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4

一、在操作中激发幼儿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动脑筋思考的习惯

运用实物、图片等丰富的材料创设环境,把幼儿置身于这种环境中,既能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加深印象,激发起学科学的热情,又能增加课堂上练习的密度和广度。例如,一位老师组织“有趣的磁铁”这一科学活动,她所准备的活动材料不是幼儿人手一份,而是将各种各样的材料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让幼儿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摆弄。几分钟后,老师说:“孩子们,你们玩的怎么样,很有趣吧!”待同学们兴高采烈的回答完毕以后,老师接着说:“你们在玩的时候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呀?”孩子们都争着说:“老师,有的东西被磁铁吸起来了,有的东西不能被磁铁吸起来。”老师就让孩子们把磁铁能吸起来的东西放在一边,吸不起来的东西放在另一边。然后叫孩子们猜猜:有的能被吸起来,有的不能被吸起来,究竟是为什么?孩子们都动脑筋猜想。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终于明白了:是铁就能吸起来,不是铁就吸不起来。这样让幼儿自己在操作中探求答案,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培养孩子们喜欢思考、勤动脑筋的习惯,非常有效。又如,在进行物体怎样能移动这一科学活动中,老师将各种形状的纸盒积木、铁块分别放在几张桌子上,操作前提出问题:请小朋友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它移动起来呢?然后让幼儿自己去操作。这时幼儿的兴趣来了,有的用手拍扇风,有的用嘴吹等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讲述,幼儿懂得了用力大时东西动得快,移动得远,用力小就慢而近,用力太小时重东西不动的道理,让幼儿感知到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这些活动既活跃了幼儿的思维,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又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知识。

二、在操作中提高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各种操作活动,幼儿能发现很多新的问题,有时还能发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一位老师组织主题教学“有趣的水”,她让幼儿回家后,每人拿一杯水放进冰箱,第二天再打开冰箱拿出来看看,看能发现什么。第二天一观察,学生发现原来的水变成了冰。这时,教师拿出很多大的冰块,让幼儿动手玩冰,孩子们可高兴啦。他们纷纷将冰块摸一摸、敲一敲,感觉到它的冰冷。当孩子们纷纷说冷的时候,教师又教孩子们将冰块拿到阳光下去晒。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观察到冰块逐渐变成了水,感到很奇怪。这时,老师再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水为什么变成了冰,冰又为什么变成了水?老师启发道,当它是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把水放到哪里去了?后来,当他是冰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把冰放到哪儿去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知道了由于冰箱中气温低,水变成冰;又因为太阳晒、气温高,冰又化成了水。在这种操作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观察到了,并能够理解这一物理变化过程。

三、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5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实验幼儿园 刘宇

【摘要】《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获取经验。我们认真贯彻《指南》的纲领积极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越来越喜欢玩,同时可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但是我发现幼儿在数学区域活动中出现几种问题:少数幼儿到数学区玩;到数学区玩的幼儿没有专注、持续的玩;新材料投放后玩过一次就没有人重复玩;依赖老师陪同才能玩等现象。如何做才能在数学区积极主动、持续专注地游戏呢?

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主动学习 篇6

关键词:幼儿;学习;操作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88-01

一、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智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的智能不来源于主体,也不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体与客体的动作”,智能的形成机制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要体现在幼儿对客体材料的动手操作,即幼儿的智慧来源于动手操作。

二、在操作活动中得到启发、联想、想象

在幼儿期,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我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注意运用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例如在主题意愿画——《画春天》中就体现这一点。

1、先带孩子出外观察——春天景色;2. 启发幼儿进行想象,将看到的想到的美丽的春天,激发用绘画形式画出来;3. 请幼儿将绘画创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在同是《春天》的命题,孩子们画出各种不同内容的画,创编出了不同的故事。有的孩子说:“我画的是春天天气暖和了,我坐在飞船上帮助农民伯伯播种”。有的小朋友说:“我画的是和我爸爸妈妈在万绿园放风筝”。还有的小朋友说:“我画是我和小动物们在万绿园唱歌跳舞”。有的说:“我坐小船去抓鱼”。有的小朋友:“春天来了,植物园开满许多美丽的鲜花、蜜蜂、蝴蝶都飞来采花粉。蛇也出来抓小青蛙吃。”我听了真是又惊又喜,不由深深地为孩子们无穷的想像力折服。孩子们非常高兴,他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春天来了,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纷纷讲出自己画中的小故事。这一春游活动,让幼儿们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动脑又动手动口,大自然的千奇百怪吸引了孩子们主动去探索、去学习、去思索。德国科学家普朗克说:“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三、创设活动区,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主动学习

活动区教育的实施,是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不仅要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活动区里自由交往、主动学习,还要积极参与幼儿的活动过程,观察、引导、启发和鼓励幼儿积极主动投入活动,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幼儿的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巴,解放幼儿的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讲讲、做做的各种感知活动中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能力。

例如制作纸偶活动,刚下课,小朋友们三三俩俩在那里左手指套一个纸偶,右手指套一个纸偶,自言自语地表演讲故事;还有些小朋友跑到计算区,想将纸偶用磁铁吸它动起来,可磁铁又不听使唤,吸不起纸偶,为什么害虫能被青蛙吸住呢?有几个小朋友在那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突然,有位小朋友叫喊说:“老师,为什么害虫能在青蛙嘴里站住,纸偶为什么不行呢?”我说:“你们仔细看看,想一想,为什么有些玩具能被吸起来,有些则就不行呢”?一会儿,另一位小朋友说:“你们摸摸,青蛙身上贴了磁铁”。还有的小朋友说:“你们看,害虫身上别有别针,知道了,我们把害虫身上的别针拿下来别到纸偶底部。将纸偶放在垫板上,隔着垫板移动磁铁,小纸偶就能表演起来”。孩子们非常高兴叫喊起来,大家快来看,小纸偶动了起来,小纸偶跳舞啦!

通过投放材料,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让孩子们在摸一摸,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环境中去发现,去尝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充分挖掘游戏操作中的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四、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1、玩“找朋友”游戏

玩法:每个将数字卡片挂在胸前,幼儿任意手拉手成圆圈,游戏开始,边说边走:“找朋友、找朋友,10的朋友快拉手”,儿歌念完,幼儿们迅速根据自己胸前挂的数字卡片找朋友拉手,两人同时告诉大家;10可以分成×和×,×和×合起来是10,以对快者为胜。交

换数字挂饰,继续游戏。将活动转入第三个游戏。通过玩“找朋友”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寻找答案,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幼儿操作活动“想一想、找一找、分一分”

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认知能力的差异,准备了强、中、弱三组操作材料,让幼儿边分学具做记录,并根据幼儿的能力,分别向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

第一组游戏是分数字做记录(能力较强的幼儿参与操作)。

第二组游戏是分小红花做记录(中等水平孩子参与操作)。

第三组游戏是“想一想、找一找、连一连”练习,将图中的组成式题和(得数)用线连起来,(能力较弱的孩子参与操作,所连接的两个数合起来要与数字10相等。)

我特别留意第三组能力较差的孩子,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困难,注意引发幼儿不断尝试探索,进一步思索的积极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将活动转入第四个活动过程。

3、幼儿讨论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幼儿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分合式,有的幼儿说:“有些重复的,实际没有9种。”有的幼儿说:“有些有9种,但没有按顺序分。”有的幼儿说:“按顺序可分清9种”;有的幼儿说:“我发现每一种方法中有两个部分的变化。如果一个部分减少,另一个部分会增多,但他们合起来仍是原来的数,总数不变”。请幼儿们看看,这3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的方法好。

通过讨论,促使幼儿从各种形式上进行感知,理解,比较,分析一个原有的数可以有几种分法,合起来都是原来的数,发现每一种方法中两个部分的变化,如果一个部分减少,另一个部分会增多,但他们合起来仍是原来的总数不变。

落实新课改,切实做到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游戏活动是切实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7

一、要充分信任幼儿

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当代父母普遍不信任幼儿,不愿意让幼儿自己动手完成吃饭、穿衣等活动。究其根本,在于父母对幼儿过于溺爱,从主观上认为幼儿还不具备独自完成基本的活动的相应能力,为了避免幼儿从中受到伤害,父母拒绝幼儿进行这一类活动。同时,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当代父母也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代替幼儿完成相应的活动,部分高档的幼儿园也能够代替父母更好地照顾幼儿,并且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完成父母的意愿。

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幼儿更好的成长空间,但却也忽视了幼儿的成长性,制约了幼儿活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及父母要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活动能力,其首要的任务就是充分信任幼儿,要引导幼儿逐步完成基本的活动,并从中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幼儿逐步完成基本的生活活动,例如帮助幼儿独立的吃饭、穿衣等。同时,幼儿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观念,要让幼儿主动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并分析如何才能达到目的。例如,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想要完成积木的搭建。此时,幼儿教师的任务并不是帮助幼儿达到目的,而是引导幼儿思考我要搭建什么样的模型,我需要什么样的材料等问题。基于此,幼儿才能在幼儿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去学习、分析和思考,才能在主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活动能力。

与此同时,对于父母而言,其也要充分信任幼儿,要明确幼儿的成长无法避免挫折,要相信幼儿能够在独立自主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并且健康成长。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与父母取得联系,要让父母了解幼儿在园中的成长,同时让父母在生活中进一步引导幼儿独立完成基本的活动,使幼儿的思维能力与活动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二、开展更丰富的活动

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更加丰富的活动,要注重对幼儿思维能力与活动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针对幼儿的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首先,幼儿教师可以适当扩大游戏活动的规模,同时需要在游戏活动中突出幼儿的主体性。针对不同幼儿的兴趣以及具体情况,幼儿教师可以扩展幼儿活动的内容与方向,涵盖棋牌、玩具、户外活动等多个方面。其次,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制作玩教具,在减少幼儿园财政支出、丰富活动物资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思维与活动能力。最后,在幼儿活动与操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要充分信任幼儿并引导幼儿自主的成长与发展。

例如,在某一个阶段内,多数幼儿对埃及金字塔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幼儿园内却缺乏相应的道具。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思考金字塔是什么样的,并要求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利用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制作类似的玩具模型。幼儿在观察与思考后提出可以运用纸盒、积木等材料进行制作。基于此,幼儿教师引导幼儿利用相应的材料制作简单的金字塔模型,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主地思考与操作。

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基于幼儿的兴趣组织了相应的活动,使幼儿能够在思考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制作与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活动能力,以此达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

三、与家庭教育相互结合

最后,在幼儿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教育需要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互结合才能引导幼儿获得更真实的提升。因此,幼儿教师需要与父母进行配合,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思维与活动能力。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道具的制作,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完成绘画作业等。同时,父母需要成为幼儿活动的监督者与引导者, 要在幼儿的生活中扮演父母和教师两种角色。

基于此,幼儿才能在幼儿园中接受幼儿教师的教导,才能在与其他幼儿的共同活动中逐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活动能力。在生活中,幼儿也能得到父母的引导,在生活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操作,通过基本的生活实践获得更加真实的提升。

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而不是只针对幼儿的智力因素进行提升。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以及父母改变个人的意识和观念,要充分信任幼儿,相信幼儿能够完成基本的活动,同时要运用更丰富的活动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摘要: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使独生子女成为父母的珍宝,其获得更多的宠爱与溺爱。父母的过分溺爱虽然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却也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数学操作活动,指导,主动性

皮亚杰认为, 在学前期, 儿童处于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对具体事物的操作、感知是儿童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的主要方式。因此,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 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来使幼儿获得发展。但实际上, 操作活动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本文针对幼儿园操作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 希望对幼儿数学活动的现状有一定的帮助。

1 操作活动的定义

操作活动指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知识, 利用一定的操作工具和实物材料, 创设一定的教育教学环境, 按照一定的要求, 通过自觉地实践活动, 借助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感性经验, 理解概念, 进行推理判断并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活动。幼儿操作活动更加具体化, 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运用各种实物、教具、学具等材料, 按照要求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操作来学习掌握数学有关知识和技能。

因此, 儿童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 才能借助于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数学感性经验, 整理数学表象, 主动领会和建构起抽象的初步数学概念。[1]

2 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操作活动在幼儿园中的运用十分普遍, 大多数的幼儿教师都能考虑到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借助一定的实物和教具来开展数学活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常被作为练习、复习知识的手段

操作活动是要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并主动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发展。在数学活动中, 操作活动应作为一种媒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然而有很多幼师并没有把操作活动作为幼儿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方法, 而是经常在灌输新知识后, 让幼儿操作练习, 不断的强化已有的知识。其教学的过程为:讲解———提高———操作, 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主动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的热情, 长此以往, 幼儿将失去创新能力。

2.2 偏离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轴心。在数学活动过程中, 无论采取怎样的操作方法, 都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比如, 要让幼儿认识数学概念“长和短”, 并按从长到短排序, 那么就可以运用长短不同的实物, 让幼儿去识别。但是一些幼儿教师却把操作过程作为打发时间的机会, 或者作为一种课堂点缀来进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教学目标往往被忽视, 那么教学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了。

2.3 缺乏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在操作活动中, 幼儿常常缺乏真正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从实际的数学活动过程中, 为了维持课堂秩序, 完成教学目标, 大多数的课堂都是教师操作, 幼儿观看, 或者幼儿操作的时间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 幼儿无法从操作中获得感性认识, , 更不能得出相应的规律性结论, 只能由教师来宣布答案, 灌输知识, 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让幼儿有效的吸收知识。

2.4 缺乏指导

教师的指导在幼儿操作活动中十分必要的, 它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然而, 在实际开展操作活动时, 一些教师选择放任不管, 无论幼儿怎样操作物品, 只要不危及到安全就行;当幼儿遇到困难或者操作错误时也不给予及时的指导, 这样的做法发挥不了操作活动的作用。

2.5 幼儿缺乏思考和表述

操作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操作具体的实物, 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或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因此思考和表述是操作活动的落脚点。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幼儿动手操作, 但却忽视了给幼儿思考的机会, 犯了只“做”不“说”的错误。

3 对策

3.1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专业素质

操作活动的灵活性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幼儿园应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 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教师学习新的幼教知识和理论, 更新教育观念, 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数学操作活动要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和运用它, 了解幼儿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特点和规律, 从而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操作活动的作用, 让幼儿的学习更主动、更有兴趣、更有成效。

3.2 创设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幼儿通过操作和摆弄具体的实物来获得一定的科学认识需要一个过程。于是,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为幼儿的操作创设空间, 而不能以教师的示范来取代幼儿的亲自操作。特别是当操作的任务需要重复多次时, 更不能急于求成, 而是给他们更多的耐心, 启发幼儿通过多次操作来获得认识。

3.3 注重操作过程的指导和操作结果的评价

操作过程和效果是不可分割的, 注重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良好的效果, 良好的效果形成于合理的过程之中。[2]

就操作过程而言, 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 在操作前, 要对幼儿提出明确的操作要求。操作前, 教师应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交代操作的规则, 注意事项, 使幼儿能根据要求和引导, 独立有效的去操作, 从而保证幼儿的操作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减少盲目性、随意性。[3]

其次, 在操作过程中要鼓励幼儿主动积极的探索和反复尝试, 重视他们发现的问题, 并允许他们有独立活动的时间, 将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通过正确的指导让幼儿慢慢学会操作, 增加操作的兴趣, 提高操作的水平。

最后, 留给幼儿思考和表述的时间。在活动中, 要让幼儿多思考, 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操作的方法, 在操作完成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总结, 而是让他们对自己操作的结果进行表述和评价。这样, 他们的感性认识就能得到更好的强化。

在操作结束后, 教师还要对操作的结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第一, 评价要体现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幼儿期的知识经验比较缺乏, 在很大程度上创造性思维还停留在前创新或准创新阶段。[4]因此, 教师要多鼓励幼儿的创造精神, 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第二, 评价方法多样化, 注重对行为异常幼儿的评价。不同的评价策略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要分析他们行为产生的原因, 对于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和好奇心, 教师应着重保护, 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 同时, 对于操作结果失败的幼儿也应给予更多的鼓励, 而不是批评。

3.4 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

在操作活动中, 幼儿通常会表现出他们独特的创造性, 尤其是大班幼儿, 他们正处于抽象思维萌芽的阶段, 喜欢用规则外的方式去完成老师的要求。此时, 教师应该鼓励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另外, 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大胆创造, 提升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 幼儿教师应从各个方面去努力提高, 从而让数学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 让幼儿的数学思维得到最大潜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1, 1.

[2]周希冰.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浅谈[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 1995, 5.

[3]郭中然, 田毅.提高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教育导刊, 2010, 12.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9

下面我就在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动手操作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一、创造条件,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

科学活动中如何才能激发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区域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表现得特别充分,每个幼儿都会情不自禁地投入,连能力差的幼儿也不甘成为旁观者。因此,我们在科学活动区放置一些专供幼儿做小实验的材料和工具,如:磁铁、电池、纸、水、放大镜、海绵、小木块、凹凸镜等。在活动中,让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做各种有趣而简单的实验,如:“摩擦生电”、“光的折射、反射”、“沉与浮”等。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地玩水、玩磁铁、玩颜料、玩蔬菜水果等,在玩中他们发现水会流动、颜色会变、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等。另外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因为成品不能激发幼儿的创新灵感,甚至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挥。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纸桌”中,我在科学区中为幼儿提供一些卡纸,让他们动手动脑,制作出形态各异的纸桌。有的幼儿将纸折成“波浪”型;有的幼儿将纸卷成圆柱形;有的幼儿将纸折成“门”……孩子们在操作中想出了各种方法来制造桌腿,并进一步实验,发现圆柱体的桌腿最牢固。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尽可能地通过操作获得经验。这些经验对幼儿科学概念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动手操作中主动探索和发现

“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解决问题”。但幼儿因为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局限,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是不太现实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因此,问题的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幼儿探索和发现的效果的优劣。比如在《物体间的空隙》中,我以问题“比一比、看一看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子有什么不同?”为开端,引导幼儿发现实验材料的差异,为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物体间的空隙打下经验基础,接着设疑“想办法把这三样东西全部装进一个瓶子里?”幼儿针对这个问题产生了矛盾并引发了尝试的兴趣。在首次实验后,我继续设置问题:“你成功了吗?还有东西留在外面吗?还放得下东西吗?为什么?”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寻找空隙,帮助幼儿发现其与物体大小的关系,为第二次深入实验提供经验。在二次实验后,我设置问题:“你成功了吗?你是按什么顺序成功的?”请失败的小组观察:“你们摆放的顺序和成功小组哪里不一样?”引导他们找到失败原因,争取下一次成功。这个活动的问题设置层层递进,步步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教师长篇大论式的说教被一个个问题所代替,幼儿被动地接受在问题的指引下变成主动而积极的探索,淋漓尽致地体现我的指导作用。

三、适度点拨,引领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深入探索和发现

“为孩子们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发现过程”。可是幼儿生活经验的贫乏,决定了他们在科学探究中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惑。教师有责任点拨幼儿,为他们的探索活动打通关节,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但当孩子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困难,正初步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时,教师的过早介入会剥夺幼儿探索、发现和交流的机会;当孩子深入困难,由于没能及时接受教师的介入和点拨,茫然而束手无策时,只会烦躁并对探索活动失去信心,因此教师介入的时机和尺度是引领幼儿深入探索的关键。

比如:在《物体间的空隙》中,当幼儿顺序摆放正确后,仍有部分沙子装不进瓶子里,这就需要有生活经验,比如通过摇、晃等方法可以帮助沙子漏下去,直至全部放进去。幼儿的生活经验储备的差异,导致解决方法的差异,教师点拨的方法和介入的尺度也应随之不相同。有的幼儿需要教师引导观察:“看看瓶子里还有空隙吗?”有的幼儿则需要以问题引领:“有什么办法帮助沙子漏下去呢?”还有的幼儿需要更显性的指导:“把瓶子拿起来摇一摇沙子会怎么样?”不同能力的孩子在不同层次的点拨下,对于如何让沙子下漏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并获得了成功。

通过适度的点拨,设计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和指导策略,以孩子的眼光思考实验的可操作性,会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又最大限度地感受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自信。让每个孩子亲历科学探索过程、体验探索乐趣、发展科学能力、丰富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教育者介入幼儿探索活动的价值体现。

四、分享交流,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动手操作后的结果和发现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通过操作所获得的知识是零星的、粗浅的。他们不能说出活动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但他们可以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获得经验,他们喜欢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告诉同伴或老师,这时老师要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它可以是幼儿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幼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

如果操作是体验,那么操作后的讨论和表达就是经验的巩固和发展。每次科学操作活动后,我都让幼儿充分讨论,充分表达操作时的感受和新的发现。如在《有趣的勺子》操作活动后,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表介绍自己的发现:用勺子的凸面照出来的人是正立的;用勺子凹面照出来的人是倒立的;用勺柄照出来的人又细又长。他们一边展示着自己的记录纸,一边用介绍自己的发现。有了记录纸的帮助,幼儿的介绍显得更加生动,而下面听的小朋友也更加认真和专注。孩子们的交流,不但是一个简单的表达,而且是一次经验的分享。这样的分享,不但让孩子们掌握了知识,而且不容易忘记。每个孩子的记录都不一样,他们用自己的符号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并且与同伴分享,让幼儿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无限快乐。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10

那么, 如何在小班的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呢?

一、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前提

1. 营造适宜的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作为一种显性的教育因素, 具有广泛的探索、想象、创造和求异的空间, 能激发幼儿不断与其相互作用, 积极地动手、动脑。

2. 营造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包括幼儿与教师, 教师之间, 幼儿之间的关系, 只有为幼儿提供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平等、自由, 能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精神环境, 他们才能活泼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游戏。

二、选择合理的区域活动内容是培养幼儿操作能力的基础

1. 内容要丰富有趣

比如, 在生活区设置“找帽子”的游戏, 让小班幼儿学习“拧”的动作, 如果只让幼儿给瓶子找“帽子”、戴“帽子”, 不到三天孩子就不想玩了。因此, 又可以设置这几种玩法:根据瓶子的大小不同, 找大小不同的瓶盖“帽子”;在瓶子上贴上小动物, 在瓶盖上贴上不同的食物, 让食物和动物匹配;给瓶子身上贴不同的颜色, 请幼儿给瓶子找相同颜色的帽子。如此一来, 不仅包含了认知、计算、生活等内容, 还大大激发了幼儿的游戏热情。

2. 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因此区域活动的内容要形象具体、游戏性要强。如, 数学区的排序游戏, 小班可以采用“串糖葫芦、给妈妈做项链”的游戏, 请幼儿用2~3种颜色间隔着来串糖葫芦、穿项链;一个人玩游戏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 我们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进行合作游戏, 无形中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可谓一举两得。

3. 内容要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

小班幼儿在美术区学习印画技能时, 初始让幼儿用汽车车轮来滚画、用菜根来印画, 在掌握印的技巧后再添加一些材料, 如各种形状的树叶、瓶盖、小型木制积木等, 并引导幼儿“一物多用”, 或者交替材料来创作印画:树叶可以做帆船、房子, 还能用瓶盖做金鱼的眼睛, 树叶做金鱼的尾巴, 椭圆形积木做金鱼的身体。这样, 不仅再次激发了幼儿对印画的兴趣, 而且使他们也开始在周围寻找另外一些适当的材料来玩“印画”游戏, 创造能力也越来越强。

三、在区域活动中运用正确的指导策略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

1. 直接性指导

在小班的生活游戏“系鞋带”中, 光用图示法, 幼儿是掌握不了系鞋带这一技能的, 因此, 教师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如:“两个圆圈碰碰头, 两个圆圈弯弯腰, 两个圆圈钻山洞……”清楚地交代系鞋带的每一个步骤, 手把手地教孩子, 这样才能让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正常进行。

2. 间接性指导

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 应常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 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 不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 也不过早地肯定少数幼儿的正确答案。在指导幼儿时一般应尽量提些:“你是怎么发现的?”“你觉得可以怎么做?”等问题, 帮助幼儿拓展思维, 促进幼儿游戏方法的多样化。

3. 差异性指导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指导, 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例如, 在小班美工角的“剪纸”中, 刚开始幼儿不能控制剪刀, 一不小心就将纸剪破了, 时间一长, 有的幼儿就失去了耐心, 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区域中去了。而认真细致的田田却破天荒地剪出了一个成品窗帘, 教师故意大声说:“哇, 剪得好漂亮!你真棒!你是怎么做的?”调皮的他一歪头:“不告诉你!”“那你能做得更漂亮些吗?”教师又问。“当然可以。”田田很快又忙开了。教师伺机邀请其他幼儿观摩他的现场秀, 让他们仔细观察田田是怎样把持剪刀的, 并激励他们:“你们能超过他吗?”不一会儿, 一群幼儿又聚集在一起, 认真地玩起了剪纸游戏。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11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研究者提出要重视幼儿科学启蒙,并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尝试。幼儿园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分为自然、科技部分和数学部分。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从刚开始的重视科学知识的传递,到现在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而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可谓是一大进步。

幼儿生活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各种科学内容充斥着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幼儿周围世界中充满他们可以探索和学习的内容。而幼儿好奇、好问、好思索的特点又形成他们不断自发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选取教育内容时,就要把握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和启蒙性

《3~6岁儿童发展指南》 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提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生活化的教育要求。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的提出不是主观臆造的,而是有客观依据的。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但科学教育内容不能仅仅理解为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不能教授太深太难懂的科学道理,所以我们要利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其进行科學的启蒙,主要培养幼儿学科学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索能力。

二、广泛性和代表性

我们选择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要尽量涉及多个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而由于科学内容本身的范围太广,为此我们选择的内容也必须具有代表性,选择的内容能够典型的反应某个科学知识的基本知识结构。

三、地方性和季节性

利用幼儿现有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经验开展科学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地方特色和季节特点,选取主题活动,开展科学教育,幼儿可以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还能利用现有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操作,更加贴近幼儿生活。

四、时代性和民族性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科技知识紧跟现在的发展步伐。幼儿也会在生活中关注新闻,了解最新科技咨询,会和小朋友一起交谈,老师要及时发现幼儿兴趣,开展科学教育。我们是多民族国家,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各少数民族也有着各自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能使这些优秀文化得到保存、延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

幼儿操作活动教学研究 篇12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教育,操作活动,重要作用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通过自身的各种活动, 在他们直接接触种种具体事实, 获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 得出概括性结论的过程。如果我们按照知识的逻辑性去指导幼儿进行科学的学习活动, 那么幼儿的知识来源也大都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和演示, 这种积累知识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是枯燥而抽象的。新《纲要》指出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实际参加探究活动, “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 要让儿童真正地“做”科学, 在做中体验, 做中感悟, 做中探索, 做中创新。“做”科学充分地调动幼儿学科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幼儿动手操作、亲身实践, 把枯燥的静态讲授过程变为丰富的动态探究过程, 极大地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 深刻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本质。这种以“做”的形式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不仅能更好地实现幼儿对科学的理解, 更能从多方面提升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使其身心、能力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一、“做”而会观察

观察, 是指人们对周围存在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认识, 这种认识是基于研究者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理解。在科学活动中的观察, 不仅仅是“仔细察看”, 还是在自然存在的条件下, 对自然的、社会的现象和过程,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观察。观察能力就是能够对观察或研究对象从多方面感知并进行精确描述的能力。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在学习中培养, 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在“做”科学的过程中, 比较多的需要幼儿通过自身的观察来进行科学实践, 从而积累科学经验。在一次有关颜色变化的活动中, 笔者先向幼儿交待, 今天进行一项“调色活动”, 然后发给每个幼儿一个调色用的小碟、一支水彩画笔, 指导他们在红、绿、黄、蓝、紫等颜色中任意选取一种颜色, 加入白色, 用木棒搅拌, 观察颜色会有什么变化。当幼儿进行搅拌时, 他们就开始不断观察着颜色的变化, 甚至连一些细微的变化都不放过, 如白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混合前、混合中、混合后的不同色彩。他们还把自己调出来的颜色和原来的颜色一并涂在纸上, 互相交换观看。通过比较发现了白色对其他颜色的影响———使之变浅。在“做”的过程中, 幼儿进行的观察不仅仅是行为表现上的“看”, 更多的是伴随着“看”而进行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观察。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比较有系统的、主动的、有意识的知觉活动”, 它是为了发现问题或认识事物的目的而去进行的感知活动。“做”科学不仅给了幼儿观察的机会, 更是给了幼儿观察的目的与要求, 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观察经验, 从各个角度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并逐步形成自己良好的观察品质和观察方法。

二、“做”而乐互动

所谓互动即在科学探索过程中, 幼儿与幼儿之间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相互作用而产生彼此积极改变或依赖性行为的过程。在幼儿“找”科学、“做”科学的过程中增加了交往的机会, 他们会主动交换自己的发现, 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 这些交往互动都是幼儿在“做”科学的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是幼儿自主性的表现。在“制作皮带”活动中, 笔者请幼儿选择自己认为适合工具在皮带上画出等距离孔的标记, 大部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了类似于尺的积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有的幼儿就发现虽然积木可以解决问题, 但是似乎速度很慢。在实践中大家发现这里涉及到了在合适的工具里哪种工具使用最方便的问题, 于是生成了新的课题。经过讨论大家都认为纸条最方便、最快速, 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长度, 对折又使纸条上多了许多等距离的线条。但是在做标记的过程中, 遇到了新的问题———纸条比较容易滑动, 做出的标记不够准确。于是笔者请失败的小朋友去学习同伴的方法, 通过经验的交流, 幼儿了解了用纸条做标记这个既快又好的方法。

俗话说:“十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做”科学的过程中, 幼儿不仅只注意自己的发现与结果, 还会主动与同伴合作互动, 他们关注同伴、质疑同伴、为同伴“排忧解难”, 也欣喜地获得同伴的建议和帮助, 使班级成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研究共同体。幼儿在与同伴互动中, 极易激发他们产生积极的行为———关注周围世界, 对周围世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幼儿在互动的同时, 与大家共同享受着成功的乐趣, 他会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大的学习研究群体之中。

三、“做”而多创新

对幼儿园的幼儿来说, 受年龄特征影响, 他们的创新精神主要是指在生活、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它一方面表现为好奇、好问, 能大胆地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另一方面表现为能有与众不同的新说法, 会进行不同角度的表达, 在实践过程中有与众不同的活动方式、操作方式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自身的探索活动。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 思维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因此, “做”科学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主动建构科学经验的中介, 更是诱发他们创新意识的因素。在科学活动“有趣的滚动”中, 笔者提供给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 (下转第70页) (上接第65页) 到的两类材料, 一类是牙签、积木, 另一类是轮子、球, 另外还提供了橡皮泥、报纸等辅助材料。先引导幼儿想办法让前一类材料滚起来, 让后一类材料停止滚动。幼儿在操作探索时先是单一地操作这些材料, 每个幼儿都想了不少的办法。而后他们不再满足于此, 而是把两个、三个物品结合起来, 尝试不同的操作方法、探究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在这一探究过程中, 幼儿了解了物体滚动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获取了有关物体滚动的浅显知识, 既获得了知识, 又拓展了操作探索的思路。

一个好的心理状态能激发人思维的灵敏度, 做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这个极易受外界环境暗示的群体更是如此, 科学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做”科学为幼儿提供了快乐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 积极主动地用不同的操作方式发现科学现象, 并大胆地寻求答案, 充分感受了大胆探索、创新的过程。

四、“做”而善交流

所谓交流即在科学探索过程当中, 幼儿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对于事物的理解或对于该活动的感想心得等。在“做”科学的过程中, 幼儿在个体操作活动中的所得可能是粗浅的, 并不能完全解析活动中所包含的科学原理;幼儿在个体操作活动中的所得可能是零星的, 对现象的解释并不全面。但他们可以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来促进思考、完善认识、提升经验。在组织《会喝水的纸》活动时, 幼儿将纸逐个投入到水中, 然后观察纸到水里后的状态变化并进行记录交流。幼儿经历亲身实践后, 交流时说出来的话也相当有科学味儿。其中一名幼儿的交流尤其经典, 他从自己的操作程序出发进行交流, 首先叙述了要做怎样的实验, 接着描述自己是怎样把纸放进水里的, 然后描述每张纸到水里后的状态及变化, 最后得出结论。在“做”科学的过程中, 幼儿不仅能进行实践的操作, 而且通过嘴上的说将手上的做过渡到了头脑里的思考, 同时通过观点的碰撞, 明晰、构建和提升科学知识与经验, 从而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猜想假设时的交流让幼儿的各种想法得到宣泄;实验中的互相交流让孩子获得了借鉴、情绪得到了满足;实验后的交流让幼儿学会了根据事实来有条理地描述;延伸活动的交流让幼儿的思维得到飞跃……

“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做”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一个有效方式, “做”科学的过程让幼儿自身真正动起来了, 幼儿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乐于发现问题, 更会观察、乐互动、多创新、善交流。“做”科学让幼儿体验到了探究的乐趣, 积累了初步的科学经验, 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科学态度。这就是———“做”出来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初中数学定义下一篇:表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