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

2024-08-02

机械创新(精选12篇)

机械创新 篇1

近年来,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涌现出许多设计理念新颖、实用性较强、机构设计巧妙的参赛作品, 这反映出我国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长足进步。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的不足。

一、参赛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不足

1. 设计者设计思路不够清晰, 设计目标不明确, 为了参赛而参赛

有些参赛作品只是多种无关功能的任意组合, 功能的冗杂导致结构的冗杂;有些参赛作品选题没有新意或结构太简单, 没有实际应用价值且缺乏创新空间。

2. 设计者缺乏系统观念

系统强调的是部分和整体的概念, 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作品的功能、结构、所处环境、信息的获取、可操控性、纠错能力等各种因素, 系统科学强调的是整体性原则、相互作用原则、动态性原则等。但许多参赛作品缺乏这方面的观念, 设计者普遍注重的是预先设定的功能实现, 对其他因素考虑较少, 甚至没有考虑。如在结构设计方面, 很多作品没有考虑机构的优化, 最终使得作品拼凑痕迹明显, 结构臃肿。再如, 许多作品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 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不周, 换了环境或原先所设定的环境有所变化后作品就失去了应用平台。而在最能保障安全的纠错能力方面, 很多作品都没有考虑或涉及。甚至连大家普遍重视的功能设计环节, 也是要么考虑太过专一, 要么考虑太过庞杂。当然, 参赛作品并不是实际的产品, 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但是最终的作品作为一个系统的集成, 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以便为日后的完善过程提供接口。

3. 设计者机械学科基础不扎实, 对一些常见机构、零件的结构、功用、特性不了解或认识不深

有些作品在具体功能实现时机构选择不当, 机械结构方面对构件材料、形状、尺寸、加工方法、装配方法等考虑不周, 这说明设计者机械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功能创新上, 对于机械学科而言, 它涵盖的范围应该更为宽广, 如功能确定后的原理方案创新、机构设计创新、材料创新、工艺创新等。这其中, 机构的创新设计又有两种:一是构造全新的机构, 二是对现有的机构进行变形创造。当然, 要创造一种人们从未见过的新机构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恰恰是这方面的创新才最能体现出机械创新的水平, 而大赛中很少有这类作品出现。

4. 实际工程设计能力不足

许多设计者都将设计重点放在了作品功能设计及实现上, 而对结构强度、材料性能等方面的考虑明显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设计者缺乏实际工程设计经验。

5. 许多作品外观粗糙, 缺乏人机功能学方面的考虑

机械学科发展至今, 人们已经意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外观设计也纳入了创新设计范畴。好的外观设计不仅表现在比例的优美、结构的完整、布局的合理上, 而且符合人机功能学要求, 能够给人带来精神及身体上的舒适和愉悦。但是, 许多设计者并不了解一些基本的工业外观设计原则, 如“结构符合功能”“少即是多”等, 也缺乏色彩学等一些基本的工业设计知识, 因而导致许多参赛作品要么对外观仅作了简单的处理, 把内部结构包住即可;要么过度装饰, 外观显得傻、大、粗、笨, 操作性及舒适性较差。

二、机械学科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从机械创新大赛参赛作品普遍存在的不足, 可以看出我国机械学科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

我国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常包括实验教学、校内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虽然看起来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并不少, 但是这些教学环节的设置并没有完全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实验教学环节通常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偏重于理论的验证, 虽然也有机构组合实验等创新性实验, 但其实验平台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不能等同于实际的工程设计。校内实习及毕业实习时间仓促, 学生往往只是走马观花, 而且这种实习环节多侧重于对生产过程的参观, 缺乏对设计、工艺分析等具体生产环节的参与。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环节往往也是要么设计目标单一, 缺乏创新设计的空间;要么设计仅仅停留在图纸上, 没有与现场工艺分析及制造实践环节相结合。总之, 我国现有机械类教学体系缺乏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工程实践的机会较少, 因而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及设计经验, 工程设计能力不足。

2. 学科设立及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 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机械学科, 机电液一体化乃是大势所趋, 而现有的教学体系要么不太合理, 无法与之相适应;要么就是机类及电类课程的简单生硬组合, 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因而导致学生在进行创新设计时理论知识匮乏, 系统设计能力欠缺。

3. 学校的创新教育缺乏引导性

当前各院校普遍都很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但如何培养、怎样培养却没有形成一种较为有效可行的长效教学机制。许多院校都借助机械创新大赛这个平台来鼓励并支持学生进行创新设计, 但在实际操作时却会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 使得学生既对创新方法没有概念, 又缺乏研究实际设计案例的经验, 最终导致学生的创新设计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其实, 不加任何指导地放手让学生去做并不是创新教育, 真正的创新教育是需要一种教学体系做支撑的, 并且应该有必要的教学模式与之相匹配, 这种教学体系应该包括创新方法、工业设计、现代设计方法、创新案例教学等一系列课程。

此外, 各院校在本科生的培养中普遍注重知识传播, 忽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互相协作配合的能力的培养, 而这些能力在创新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

三、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应加强的环节及应采取的措施

创新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表现, 它不仅需要有相关的专业工程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素养, 还需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创造力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归纳起来, 创新能力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创新基础、创新才能、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必须在具有一定理论的基础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在实践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结合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目前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1. 改革和完善现有教学体系, 增强学生的实际工程经验,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这就要求学校丰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 改革已有的实践教学模式, 如吸收学生参与部分科研项目等。借助这些手段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程经验, 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能力和系统观念。

2. 在学生创新实践过程中加强引导, 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

帮助大学生明确设计目标, 学习必要的设计知识, 避免创新设计中的盲目性固然重要, 但同时还要增强他们的人文底蕴, 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开阔视野, 鼓励他们多涉猎一些色彩、造型、工业设计史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出较好的作品, 而且它向学生传达的理念中很多是可以直接套用到创新设计中的。

3. 改革考量机制

目前, 机械创新大赛的考量标准较为单一, 而创新设计的范畴是比较广的, 如功能创新、原理方案创新、机构创新甚至是外观创新等。所以, 鉴于这种创新设计的多样性, 考量标准也应多样化。只有标准明确了, 赛事才更具导向性, 学生的创新热情才会更好地被激发。

参考文献

[1]吕仲文.机械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机械创新 篇2

摘 要: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创新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不仅对人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使科学成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在我国,常规的机械设计与国外相比,缺少了创新。因此,我们要从常规中走出来,挖掘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加强我们的创新设计能力,走一条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创新之路。

关键字:机械;创新设计;创新思维

1.机械创新设计

(1)机械创新设计是设计人员针对新的或预测的需求,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和智慧,利用已有的相关科学理论、方法和原理,进行新的构思,设计和制造出新颖、,有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装置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强调的是人在设计过程中的主导性及创造性作用。因此,人的创新思维在创新设计中占主导地位。

(2)机械创新设计的过程始于形象思维,再经过逻辑推理和判断及相应的综合分析与决策产生设计方案,然后进一步将方案具体化,即建立新的结构和机械系统等模型,进而进行计算和技术细节的设计。创新设计反映出的是和谐统一的技术美。

(3)机械创新设计是创造设计出新机器和产品,以满足新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机械创新设计过程、目标及特点

2.1 机械创新设计过程

根据设计任务及要求确定机械结构类型、机构运动尺寸及机械运动学参数和动力参数,这便形成了机械设计的优选方案,而后进入机械结构创新设计阶段。机械创新设计与常规机械设计相比,其过程没有多大差异,它主要强调的是人在设计过程中的主导性及创造性作用。

2.2 机械创新设计的特点

(1)机械创新设计是多门科学技术交叉、渗透、融合的产物;

(2)机械创新设计是在知识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推理及判断,并运用创造性及发散思维的方法而后实现的;

(3)机械创新设计是在知识、经验、灵感与想象力的.系统中搜索并优化出的全新设计方案;

(4)机械创新设计是多次反复,多级筛选的过程,每一设计阶段都有其特定内容及方法,各阶段之间又密切相关,形成一个整体的设计系统。

3.机械创新设计思维

3.1 机械创新设计思维的定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信息和素材等要素,在大脑思维反应场中超序激活后,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要创造,首先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特有属性;创造性思维就是“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观念”;创造性思维是新颖独到的信息加工艺术,是人脑的各种思维活动形式和思维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同进行的有机结合的高级整体过程;创造性思维不同于在设计领域常用的逻辑思维,其主要在于创造性思维有创造想象的参与,而且,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立体思维,通常没有固定的延伸方向,它更加强调直观、联想、幻想和灵感,所以创新设计不是靠逻辑推理出来的,而是靠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所产生的。

3.2 机械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

4.机械创新设计方法

4.1 智力合成法

智力合成法是一种发挥集体智慧的方法。她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发散和激励创新思维。讨论时,事先要有准备,目标要明确。其原则是:鼓励自由思考,随心所欲,设想新异;不许批评别人的设想;推迟评价,不过早定论;有的放矢,不泛空谈;讨论者一律平等,不提倡少数服从多数;及时归纳、总结、记录各种设想,留作下次再议;最后挑选最合适,最有前途的见解,并审查其可行性。

4.2 仿生类比法

仿生类比法是通过对自然界生物机能的分析类比,从事物不同程度的对应和相似之处的类比中得到。

5.结语

《机械基础》教学创新方法探析 篇3

关键词:机械;教学创新;改进与探析

《机械基础》细分主要从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材料力学、机械零件这四门课程上展开学习。这四门学科的理论性很强,且要求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去体会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目前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教学计划更加偏向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方面却做得很少,这并不能满足机械行业对我们学生的需求满意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作出新的教学计划,提出创新方法。

一、结合实际情景,展开学习

机械教学中很多机械零件的构成与剖析是恨复杂的,课本中对于零件图、装配图的剖析,有时候让学生学起来感到迷惑,因为他们没有实践去深入观察到这些零件的组成。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任课教师要结合实际中的机械原件,引入一个现实场景,扩展学生的思维。如在讲“制动器”这一章节的时候,为了引入制动器的概念,我们可以首给学生引入自行车中的制动器,毕竟自行车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去理解什么是制动器。等学生理解了制动器的基本概念,我们再深一层地提出制动器的原理、制动器的分类,比如锥形制动器、带状制动器,等等,逐步进行每一小章节制动器的学习,最后在上完这一章节后,将各种制动器的原理、重要计算公式作以比较,总结与归纳。在引入机械原价的构造时,我们可以通过ppt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印象,如在讲“凸轮机构”时我们首先通过ppt的凸轮机构模型,让学生看清这一机构的大体结构,然后从凸轮的组成、从动件、原动件等方面,展开学习。在教学生画结构简图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先看实物,然后再画出所看到实物的结构简图。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机械教学本就是一门理论与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物理、高数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缺一不可。很多学生光通过课本的学习,很难去透彻理解那些机械原理知识,在我们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去教学,通过动态的机械原件的运行、生活中机械无处不在加深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

如,在讲解《液压系统》这一章节时,如果我们紧紧利用课本上那些理论与文字,很难让学生真正去弄懂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我们不妨通过多媒体,首先播放一段液压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屏幕上展示液压泵在工作中的具体运行,比如旋转、吸油、压油等详细过程。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可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生动的动态模型,了解到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过程,然后将课本中的一些计算公式加以讲解,用多媒体的声音解说,增强学生对液压动系统的感性认识。

三、带领学生参观机械操作现场,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理论知识的掌握,要运用到实践中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传统的教学,一味地要求学生掌握理论,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新的教学观念,要求我们老师多带领学生参观机械操作现场,接触到实际的事物,将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学生的理论知识,做到学到实处、用到实处。我们要组织更多的实习,让学生在每学期理论课上完以后,通过去学校的实习基地或者机械厂,参观到实物机械机器,并让他们适当地去自己动手操作机械机器,让他们将所学的机械理论知识运用起来,自己体会理论知识,找到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并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个全面的认知,并提升他们对一这学科的兴趣能力。

四、鼓励学生参加机械活动大赛

无论是校内开设的机械CAD制图大赛,还是校外举办的机械设计大赛等,我们都积极地鼓励学生去参加这些活动。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参赛小组,由老师做带领人,积极地招纳学生去参加这些活动。在参赛活动中,我们不仅要将平时所教的理论知识贯彻到参赛设计中,同时也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去提出自己的创新,让学生自己去设计,设计属于自己的机械产品,对于设计环节的一些疑惑与困难问题,我们要与学生一起去探讨与解决,互动学习。

五、明确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我们课堂的主人翁,我们开设机械基础这一门学科,其目的就是为了高效率地让学生去学好这门学科。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太自我主义,认为自己的知识比学生强,要求学生听自己的讲解。我们要多让学生去参与学习,做学习的主人翁,在授课时,要多让学生自己提出见解,这一环节很重要。无论是在课堂的理论学习中,还是在实训学习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教学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机械基础要求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四大学科的共同促进,学生学起来本来就有一定的吃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授课,带动这四大学科的知识的相互融汇。

以上是笔者对于机械基础的教学创新理念的提出,可能还存在很多缺陷,但归根到底,希望我们的机械基础教学水平逐步提升,高效率地让我们的学习学好机械知识,融会知识,在今后的实践操作中做一名佼佼者。

参考文献:

叶上雄.中学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1.

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与创新教育 篇4

关键词:创新设计,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一、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处处充满了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21世纪也必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竞争和机遇的时代。要想在新世纪激烈的科技和经济竞争与挑战中取得成果,必须具有独创能力。基于此,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进行适应新世纪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各国教育部门纷纷制定出与本国经济及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纲要,都把未来教育发展的眼光集中在了如何进行具有本国发展特色的创新教育。纵观世界,以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是以创新教育取胜。有学者认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技术的创新。因此,未来高等教育应该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世纪人才作为首要目标和任务。创新教育不仅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功能,而且体现了高等教育新的价值,高等教育是知识与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训练基地,更是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的摇篮。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毕业生。

二、创新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1.创新教育的定义。国际上很多学者在对创新教育进行定义时,把创新教育分为了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两大类。从广义上来讲,创新教育是指所有的不同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形式,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新型教育活动。从狭义上来讲,进行创新教育的各类教育活动,都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造力为目的的。

2.创新教育的特点。传统教学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但它强调实践教学的验证性过程,注重对经典学说的认知和接受,创新性实践环节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性。从创新教育的定义来看,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及模式,有学者认为创新教育应该是启发式和开放式的。综上所述,创新教育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创新教育不是单一的课程教学模式,它具有系列课程体系的特点;二是创新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自觉性;三是创新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四是创新教育具有实战训练的特点,在实践中让学生全面接触创新全过程和创新乐趣。

三、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是创新教育的直接体现

1.播撒创新思维能力的种子。国家教育部组织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各类创新设计比赛,为大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展现搭建了一个面宽范广的大舞台。大学生们要想在比赛中很好地实现自己的设计方案,首先要学会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观察身边生活中的各类实际问题,思考技术路线的可操作性,最终形成自己的制作方案。而在这些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想到或想不到的技术难题,在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了学生们学习探究能力,播撒了创新思维的种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2.播撒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种子。首先,有了创新思维,就要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与查证,了解自己的创新设计在国内外所处的一个发展阶段,有什么不足,怎样解决,即“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尽管目前许多学校开设了如《信息检索》这类课程,但是由于学生们平时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搜索到的信息就很难有效的加以利用,而创新类比赛则给学生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与实施平台。其次,为使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参与比赛,从方案设计到最后产品的加工制作,需要用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等多门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同时,学生们还必须进行相关能力的培训,包括对Auto CAD、inventor、3Dmax等建模软件与单片机、Lab VIEW等控制方面知识的培训。此外,还有PPT、答辩、文档材料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3.播撒团队合作能力的种子。团队合作及交流表达是21世纪人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团队合作和有效的交流表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机械类创新大赛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为在此类比赛中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只有通过参赛队伍中队员的相互配合才能制作出效果最好的作品。很多时候,为保证产品兼顾机械功能、控制功能以及美观的外形,一个很好的产品包括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测量与控制、工业设计等各专业的学生。

4.播撒创新实践能力的种子。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重要手段。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的一个巨大特点就是整个设计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型,充分锻炼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战能力是创新比赛对每个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现场加工不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制作符合一定精度要求的零件,而是切切实实的对于机械加工精度的无限追求。学生们不仅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加工方法,并且结合自己的图纸加工多代产品,不断地摸索和更正,在无数次的测量与应用中寻求最好的加工效果。

5.播撒艰苦创业的种子。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的选题范围宽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不断刻苦钻研、不畏艰苦,勇于探索和创造,才能解决问题。通过这个设计过程,学生们可以懂得科学的方法不等于捷径,就算有好的方法,如不付出艰苦的劳动,任何人也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四、关于机械类创新比赛的几点思考

全国大学生机械类创新设计比赛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高等学校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为积极应对教育部和学校有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武汉理工大学机电类专业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多年来,始终坚持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学科教学改革,通过创新基地、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等机构,将机械类创新大赛和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学生创新教育的制度,探索了一条实现学生创新教育的路径,构建了学院—专业—课程全域创新教育体系,在创新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实践训练、创新指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借助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和组织、筹备、参与包括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比赛、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等比赛及自主创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级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相关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比赛成果的企业影响力较低。机械类创新比赛,每一届、每一类比赛都有很好的主题,教师和学生都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获奖的作品很多都很贴近生活、贴近生产实际,但是如何在比赛后将这些设计稍加改进转化为企业所认可实施的产品,培养发掘优秀产品设计人才、参赛成果如何转化生产等方面有待探索。

2.比赛成果国际影响力较低。我国的各类创新设计比赛,虽然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水平也不断在提高,但是产品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方面,和国际一流水平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3.在技术方法上缺乏自主探索。在比赛中,虽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各类综合能力,但在选题与产品制造过程中,学生们大多都是采用国内外现成的手段与方法,缺少自主探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而研究手段、方法与研究工具的创新,往往体现了研究的创新水平。

4.未能将创新设计成果与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设计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为了完成产品的加工与制造,拉近了学生们与本专业实际工业生产的距离,这些经历对于参与创新设计的同学们的机械结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但是如何将这些赛事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五、结语

不管是从国家今后的发展,经济市场对人才各方面的需求,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迫切性,还是从素质教育长远的追求目标而言,创新教育是中国高校的重要任务,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真正体现。当然,创新教育一定要立足于自身学科的教学改革,借助开展各种实践性教学和组织、筹备、参与各类国家级创新创业活动,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总之,从创新教育的观点出发,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都迫切需要强有力的变革,对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审视已经成为高校对人才定位的战略选择。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加强其创新教育是当今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罗玉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指导案例与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233-235.

机械创新心得 篇5

几个星期来我们小组对本组项目的拟定、思考和讨论过程,使我对于机械创新有了一个实际上的认识,并且对于各个环节的顺序和具体工作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另外对于我来说的一个好处是我对形如PPT 和Excel这样的Office软件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虽然这些软件平时就在手边,不过很少有契机去使用它们。

万事开头难,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当时我们为具体拿什么玩意来进行创新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毕竟是之前都没有涉足过这方面的人,大家对于现在生活中某些物品的缺陷和不足很少有留意到,或者说是大家想说的太多了,就像语文考试突然来了个要求不限题目自拟的作文题让人不知所措。一直为具体的问题和方法而行动的我们对于这种自由相当不适应。我们在拟定目标上花了一周多时间,中途有确定后放弃一个想法,毕竟人多了,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一下什么想法都有了。

接下来的机构的结构设计、传动方式和造型设计我们都运用平日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了必要的计算和演练。这些过程中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知识和问题存在于题目中和存在于现实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大家都有纸上得来终觉浅啊的感慨。

我认为要培养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还是需要先积累那些必须要的系统的知识,如果连专业知识都没学好的话,就算想法多创新,也只能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道谁说过这么一句:创新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需要自身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和能

力,并且要培养好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活动是人的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换言之,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从本质上说,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也是多种思维方式的互补和有机组合。创新思维是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一般来说,在创新过程中,逻辑思维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为发明创造问题的发现与提出,主要是逻辑思维在起作用。对发明创造对象的观察、描述以及概括,主要靠逻辑思维。

学习机械创新这门课程需要先引导和建立创新思维,尽管身处机械学院,但平时大家对创新尤其是机械创新接触的很少,虽然说有用到创新思维的物品在生活中其实到处都有,但由于缺少那一份专业和敏感性,我们往往对它们不以为然。我觉得有必要在开始独立进行创新思考和动手前有必要通过接触一些别人的创新思维的产物,见识得多了,了解了一些可以活学活用的技术革新之处或者现有技术的缺陷,才会灵活运用技术来思考改进措施,也算是博采众长和厚积薄发吧。

我们学习工业机器人的课程时,老师就有给我们看很多比较尖端机器人的视频,并且带我们去实验室接触那些正在制作的和已经完成的机器人作品,还有让我们动手用零件组装机器人的经历,这些无疑比书本上的知识来得深刻和具体得多。

尽管名字叫创新,不过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经过学习和训

机械创新设计的一些探讨 篇6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思维

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向上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对于每个行业来说都是寻找生机和希望的必备条件。目前,大多数的机械设计公司都大力提倡员工采用新理念、新视角、新原理设计出产品,使自身企业更具竞争力。因此,如何强化机械设计创新、开发更广泛的设计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机械创新设计和制造

一般情况下,创新设计先后经过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全面分析和最后决策四个环节。抽象思维主要是是通过设计人员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和智慧,提出新颖的有可能实施的想法,是创新设计必备过程。有了抽象思维过后再将想法具体化,考察其逻辑性和可行性,结合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原理进行进一步的新颖的、可行的、具体化的机械设计。而全面分析则包含了创新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可能性,综合考虑技术的可行性、成本與性价比,最后设计出新的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机器或者其他产品。

1.1机械创新设计过程

机械创新设计的目的在于改善机械本身的功能、性能或者以更低的经济成本制造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机械。目前,我国技术专家认可的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二是机械结构的优化和改进,三是机械尺寸设计和参数优化,四是机械运动性能及动力参数优化。机械创新设计与普通的机械设计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主要的区别在于机械创新性设计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突破,在充分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同时创造出更加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机械工具。

1.2机械创新设计的特点

机械创新设计主要包括四个特点:一是多学科知识交叉运用,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二是机械创新设计中,数字并非主要思考因素,而是应该充分结合过往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合理判断和提出可行的新的设计方案;三是机械创新设计不仅需要理论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十分注重灵感、想象力、创造力的作用,因此应该最大程度发挥四者的作用;四是凡是设计创造类等实践活动都需要不断重复、尝试,从中吸取经验,多级选择最佳方案。在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中,只有完全领略和充分展现以上四个特点,才能做出优秀的创新设计。

2.机械创新设计思维

机械创新设计思维对于机械创新设计来说意义重大,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开拓进取,勇于突破现有的固定模式和局限,采取新的方法、体制、设计才能使自身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保持领先,走在时代的前沿。

2.1机械创新设计思维的涵义

创新设计思维就是指在原有的科学理论知识、原理以及过往的设计和经验中设想出新颖的、更能满足审美或者实用需求的设计方案。而对于机械设计人员来说,创新无疑是自身最核心的竞争力,通过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产品的成本以及缩短生产时间来提高机械设计的性价比。在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有创造性思维,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更加优化的观念,并将这些优化的观念付诸实践,从而创造出新的不一样的机械设计。创造性思维具有多维多向性的特点,强调联想、灵感和感觉,并不是依靠固定的逻辑思维推理出来的,而是激发于机械创新设计人员的大脑。

2.2机械创造性思维的三大特征

2.2.1自由性

机械创造性思维最大的特征在于自由,创新是自由的,思想是自由的。机械创新设计人员可以在结合有关客观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完全自由凭借自己的想象、灵感、直觉设计出新的机械,而不必有太多的思想束缚。在当今变化赶不上计划的经济时代,思维的自由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在机械设计工作中,要不断地有新的进步的成果,就必须突破原有的事物,消除固定思维的束缚,自由地翱翔在创新设计的天空中,只有不断突破和创新才能设计出更令人满意的成果。

2.2.2多向性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具有多向性的特点。而在机械创造性思维中,同样具有多向性的特点,设计人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判断问题,并且设想出完全不同视角的方案。设计的美妙恰巧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多向性,没有固定的设想方向,任意一个方向都可以是设计者们延伸的目标。多向性思维与创造力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一定有过多向性的设想,从中择优进行实践得出最后产品。因此,多向性思维是机械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点。

2.2.3独创性

独创性即设计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产品,提出不一样的理念,突破原有的固定模式,创造出新颖的进步的成果。独创性是机械创新设计的目标,创新的目的在于独创,拥有别人没有的想法和成果。因此,在机械创新设计过程中,要学会从新的切入点思考问题,掌握不同的设计方法,敢于向原有的观点提出新的看法,从而设计出具有独创性、新颖的机械产品,更好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机械创新设计的路途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机械创造的创新思维非常重要,在遵行已有的设计基础上,需要更长远更有想象力的思维去推动机械创新设计的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王平,刘德仿.机械创新设计教育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34-35.

[2]游小红,雷竹峰.机械创新设计的研究与发展[J].机械管理开发,2011,06:58+60.

[3]李自胜,肖晓萍.机械创新设计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1,03:71-73.

机械基础创新实验体系建设 篇7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跃, 传统的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显得有些滞后, 传统的实验教学只依附于理论知识的教学, 学生只看书本死记硬背, 学习方法死板, 知识面太窄, 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实验设备数量太少, 造成了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不能独立解决企业的专业技术问题, 创新能力差, 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 与实际的专业技术脱节造成的。

二、建立机械基础创新实验的教学体系

机械基础创新实验除了要对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外, 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制定相匹配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提高实验老师的综合素质,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这几项必不可少。

(一) 开设综合型、创新型和设计型的实验项目

机械基础实验室除了机械设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基础的实验教学以外,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购置适合于开设创新性实验的设备, 增设了综合型、创新型、设计型的实验项目。主要的实验项目有:

1.平面机构设计、拼装及分析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以机构设计为主线, 购置了一些平面机构创新组合及运动分析实验台, 可以对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进行拼接, 使用传感器装置测定位移、速度和曲线,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模仿仿真技术。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测试数据及曲线, 可以进行系统评价, 做出设计方案, 提高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对轴系结构进行创新组合设计实验

按照组合设计法, 可以进行轴系结构的设计分析实验。实验室提供数量很多的零部件, 进行轴系的结构设计。由实验老师提出设计要求, 学生进行装配图的设计。这个实验丰富了教学内容,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机械系统创新组合和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

机械系统创意组合及参数可视化分析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形式, 不同的装置分别是一个模块, 对这些模块组合, 形成多种传动系统方案。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方案, 亲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 得到实验结果。系统提供了可视化的软件界面, 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二) 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配套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教材, 全面考虑了实验课的安排, 由浅入深, 与实际应用接轨。实验大纲分为必修和选修, 其中综合型、创新型和设计型的实验属于必修, 其他验证型的为选修。实验教材在编写时只给出实验框架, 提出层次不同的实验要求, 让学生自己查资料, 自己解决问题, 提高他们自学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开放网上预约管理系统

实验室精选了一些综合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的实验项目, 向学生公开, 在网上向全体学生公开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这种开放性的实验要进行网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开放性的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和实验目的, 准备好仪器和器材, 并配备实验老师进行指导,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要预习相关的技术资料, 准备好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后, 向实验老师提交实验报告。

(四) 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对外交流合作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 要给实验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到兄弟学校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相互的技术交流。在双方的交流互动下, 开展合作, 取长补短。针对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与实验所需设备不一致的实际, 由学校提出设备构想, 厂家进行制造, 两家优势互补, 共同开发新的实验设备, 有时也会组织教师和学生进厂参加厂家的生产活动, 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走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合作道路。通过多种交流和合作, 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获得了适合教学的设备, 厂方也提高了技术开发水平, 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需要学校与实验室人员共同的配合努力才能实现, 相信随着共同的努力, 实验室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创新的要求。

以后在进行创新实验体系的建设时, 我们还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不断深入:

1.鼓励学生自主申报创新性的实验课题, 与毕业岗位对接。

2.继续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 与市场接轨。

3.开发更多创新型的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4.应用互联网技术, 让学生在网上进行预习和实验。

5.全面开放实验室, 满足学生开展创新设计的需求。

6.制定学生学分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措施, 学生的成绩考核与创新性的成果挂钩。

参考文献

[1]周济.中国机械工程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3) :1-3.

[2]王文花.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6) :11-13.

机械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篇8

关键词:机械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 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思维, 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放在一切教育工作的中心。这便要求机械教育工作者应将教学观念逐渐转向个性发展的角度上来, 由单纯的传授知识逐渐向培养能力以及提升素质进行转变。机械教学内容相对抽象, 唯有通过不断实践, 才可具体分析、研究机械教学知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显然不能当前的教学形势, 所以, 教育者应积极创新机械教学方法, 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一、概述创新教育

对于创新教育而言, 它并不是一种简单锻炼学生创造能力的教育, 而是一种全面改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创新教育也不是一种着重培养尖子生的教育, 相反却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普遍教育。创新教育不是单纯重视结果的教学, 而是一种努力抓好结果和过程的创新教育。此外, 创新教学也不是一种以深度挖掘某个个体潜能为目标的教育, 而是一种以个人的心智为出发点, 提供最优创意人格特征的教育。

创建创新教学模式, 就是要将创新教育视为完整体系加以看待, 并通过深刻变革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手段、课程体系以及学校文化等多种因素, 在整体上形成一种既在过程上又在结果上都有创新特征的教学环境, 同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 逐渐形成一整套拥有固定行为的教育表达方式。

二、机械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 找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才能做好将理论与社会实际实现有机结合, 这是我国各方面教育工作者一直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同时这也是学校推行教育改革的一大难点和重点。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积极指导, 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机械模型制造充分表达出来, 从而更好的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 这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进一步强化了工程意识。更重要的是, 这一模式更好的缓解了长期以来理论与实际不能融入的局面。

(二) 加强机械教师的科研意识, 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要想进行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必须打造一支适应性极强, 且具有一定独立思维的教师队伍。可以说, 建设一支创新型教师群体是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很多相关研究人士认为, 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教师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新的教学成果, 同时适宜地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并具有自身的独到见解, 能够积极总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因此, 机械教学要想实现质的飞越, 打造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三)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建立互动式教学机制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 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是, 课堂简单的由“教”与“学”两大部分构成,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而学生往往在教学中扮演着配合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之上拥有绝对的权威,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这便确立了传统被动式教学的课堂秩序。然而, 创新教育理念则认为, 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更好的养成以及提升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教”、“学”两种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是一体, 这便形成了教学过程“唯一主体”理论。在学生确立主体地位以后, 教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呈现出网络结构的形式。从多年社会经验以及教学实践来看,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只有不断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将各种优势予以充分结合, 取长补短才能够真正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结合, 正是创新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这对于目前机械教学而言, 将其进行应用正是恰当好处。

(四) 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在机械设计制作过程中, 不仅要亲自动手画图, 还应自己进行加工、装配以及试车。这样的学生得到了从设计、制造一直到试车各环节的锻炼, 因此他们对于生产的实际工作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 同时, 这样的学生也将具备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训练学生, 势必会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 科学的设置课程

虽然我国机械类课程进行多次调整, 然而却一直无法摆脱传统单一性学科结构, 长期存在重视学科教学, 忽视实践课程的情况。这些现实状况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面对这种局面, 相关教育工作者应扩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机械竞赛活动, 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结语

总而言之, 关于机械类教学的内容及其方法, 我国正逐步向着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通过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式学习。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 绝大多数教育机构在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教育体系基础上, 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通过开拓思维, 积极创新, 向着完善机械教学方法, 提供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目标不断努力, 这也为学生今后迈入社会打下了一定基础, 这也正是机械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瑛.改进教学方法, 发挥机械原理桥梁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 (卷1教学论文) [C].2010.

[2]王国顺, 张旭, 李宝良.引导与创新理念在“制图实践”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 2010 (05) .

勇猛机械参展主打科技创新 篇9

在2 0 1 3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 勇猛机械携新型三行还田型 (4YZ-3型) 、四行还田型 (4YZ-4M型) 、四行回收型 (4YZ-4HS型) 及小七行不对行收割型 (4YZ-7型) 四款玉米机亮相此次展会。其中4YZ-3型、4YZ-4M型是勇猛机械2013年聚焦用户需求、不断创新升级的“集大成者”, 该机型主要针对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模式研发, 结构紧凑、动力强劲、独特的专利割台设计、对刀式拉茎技术以及精确的速度配比, 使得收获速度大大高于同类产品, 最高可达1hm2/h。

勇猛公司不断加大对产品的升级力度, 投入大量研发资金, 对玉米收获机的割台、传动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等多项技术进行了改进升级。目前, 勇猛系列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拥有国家专利41项, 其中发明专利2项, 拥有割台、剥皮机等多项核心技术。其中剥皮机专利技术采用橡胶辊与铸铁辊组合剥皮机构, 剥皮速度快、剥净率高、不掉粒。

据了解, 2013年是勇猛机械的“精品年”, 也是勇猛机械巩固东北市场的基础上, 大力拓展华北市场关键的一年, 勇猛4YZ-4M机型在河北、山东、安徽、河南及山西等地反响不俗, 广受用户好评。截至目前, “勇猛”系列玉米收获机已产销突破3 000台, 稳居四行机国内第一品牌。

机械创新 篇10

关键词: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和制造,创新

如今,机械自动化是机械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这在一定程度上讲,与整个机械系统的完整性等是分不开的,这就对机械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机械研究人员在进行机械设计和制造时,不仅要在机械方面多加研究,还要在其他相关领域做出研究,以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在机械设计研发和制造方面做出创新,从而促进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和制造的发展。当然,研究人员在进行具体设计和制造时,也要在机械的安全性能等方面多加关注,不仅提高工程的质量,也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做出了保障。

1 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重要意义

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是机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机械制造时如果没有提前进行机械设备设计研发,那么制造这个机械也就无从下手。对自动化机械设备进行设计研发,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根据实际的用途,设计研发出能够在现实中使用的自动化机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只有拥有符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机械,才能使各部门高效运转,做出高质量的产品,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满意度,从而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 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过程

2.1 前期设计

一项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项目的前期设计也分为几个过程,首先就是要根据企业的需要,做出大概的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并提出该计划的申请;当该计划申请被批准后,就需要对该项目计划做出补充,包括项目人员,项目预算,所需要使用的技术等;计划设计完成后,需要将计划提交,并进行再次的计划申请,计划申请被批下来后,就需要将该项目分成各个部分,并交给相关的部门开始该项目,进行项目分工时,项目负责人要注意项目分工一定要明确,从而使各部门能够高效运转;负责人将项目分工给各部门后,各部门会将部门任务分块儿交给个人,个人需要认真负责,高效地完成个人任务,不拖累整个部门,从而使该项目能够高效有序进行[1]。

2.2 中期加工

前期的设计完成后,该项目就可以交给加工部门进行加工工作了。加工部门进行机械加工制造前,一定要和设计部门进行深入交流,加深对设计图纸的了解,高效地完成己部门的加工任务,从而加工出符合企业需要的机械设备。当然,加工部门在进行加工工作时,监督部门要做好本职工作,对加工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加工部门出现各种情况时也要及时提交给上级部门,从而保证自动化机械设备制造的顺利进行。

2.3 后期设备交付

中期加工任务完成后,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就基本完成了,然而此时的机械设备还不能够投入使用,需要先将该设备交给设计人员进行前期的验收工作,其主要的工作包括:观察设备外形是否符合企业需求;调试设备,观察设备能否顺利运行;设备运行后的工作质量能否达到要求等,只有这些全部达到要求后,该自动化机械设备才可以投入使用。设备投入使用并不是任务的截至,在设备投入使用后,工作人员也要注意观察,一方面是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良好,另一方面是记录设备投入运行后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总而言之,就是需要工作人员从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从而不断地完善设备,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研究。

3 进行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时的注意事项

3.1 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科学性

进行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时,设计人员要注意设计出的机械设备是否具有科学性,即该设备是否符合实际,社会是否需要这样的设备,社会上相关设备的情况如何等,只有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机械设备设计计划才能投入制作,否则只是在浪费时间精力。

3.2 自动化机械设备加工制造的准确性

进行自动化机械设备加工制造时,其的准确性也是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一方面。进行加工制造时,加工部门中的加工人员要认真负责,保证机械设备零件的质量一定是较高的,只有拥有高质量的零件,机械设备的质量才能有所保障。另外,加工部门在进行加工工作时,要保证所加工出的机械符合设计人员的图纸,两者之间的误差一定要减到最小。除此之外,加工制造出的机械设备不仅要符合设计人员的需要,还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3.3 进行设计研发的工作人员的协调性

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制造并不是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否则就不可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因此,在完成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和制造项目时,各个部门之间要紧密联系: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设备设计时,不仅要要听取本部门员工的意见,还要和加工部门进行沟通,清楚自己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加工部门在进行加工时,也要和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将设计图纸研究清楚,这样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也能制造出符合要求的机械设备。

4 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关键之处

4.1 进行技术创新

目前,自动化技术是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方向,而自动化技术又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因此,自动化机械制造的其中一个关键之处就是计算机技术。当前的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集成性、精细化以及以数字化为主导的机械制造工艺,而这三者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自动化机械制造的一个关键点,所以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和机械制造的创新方面做出重要成绩。

4.2 培养高素质人才

无论何时,无论什么行业,高素质人才都是其发展的关键,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和机械制造同样如此,只有拥有高素质人才,机械制造业才能够长久的发展。随着自动化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行业对于相关专业的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具有高水平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是自动化机械设备制造业发展所离不开的,因此,要想在自动化机械制造方面做出成绩,企业不仅要高薪吸引相关人才,还要投入成本,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

4.3 改变生产观念

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关键。进行自动化机械设备设计研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企业只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得到更好地效益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自动化机械设备研发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5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自动化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也是如此,因此,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就必须要有所创新,有所进步,而创新又离不开人才,技术等方面,所以企业要加大对人才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分析我国机械电子行业创新 篇11

关键词:机械电子行业 问题 创新研讨

中图分类号:F24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242-02

机械电子行业这个词汇听起来好似有些生僻,其实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买火车票时用的自动售票机,私家车上的安全气囊,办公室里的复印机都是机电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因此,提高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对老百姓生活的改善也是十分必要的。

1 机械电子技术的概述

(1)机械电子系统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机电一体化产品是通过一体化技术和机械系统以及微电子系统的结合,并赋予一定功能和新能的产品。

(2)机械电子系统具有智能化的特征,在我国大部分机械行业都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一体化系统能实现控制、检测、信息处理的自动化,这样就有利于机械行业向着机电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实现,节约了机械行业的成本;机械电子系统具有整体结构最优化特征,机械电子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在机械电子系统的设计中,可以将机械、电子、硬件和软件实现同一功能,使系统得到优化。用电子装置来取代原来的机械装置,可以有效简化机械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装置的操作性能;机械电子系统具有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特征,所有产品研发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决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成本和最终的销售利润。机械电子系统的利用,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产品的生产的成本,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机械电子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起步晚

较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机械电子行业起步较晚,所以在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缺乏专业性、整体性和统一性、独立性。而且随着这一行业的发展,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起点低加之跑的慢,所以越来越落后。近几年,国家也提高了对机械电子行业的重视,机械电子专业也开始进驻各大高校,相关专业人才日益增多,这个行业的发展也开始崭露头角。

2.2 科技落后

鉴于我国整体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展国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各行各业,机械电子行业也属于其中一方面。科技的落后不仅影响它的起步,更会影响它今后的发展。目前传统产品还在占据着我国机电产品的市场,自动化和智能化高的产品还是少数,缺乏成套设备。科技落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机械电子行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不改变现状,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春天就不会到来。

2.3 利润低

由于传统的产品占据市场,附加值低,工艺落后,这样的产品很难产生出高利润。投产之后不能产生可观的回报,企业自然不愿意将资金投入产品的研发之中。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越赚不到钱就越得不到回报,越得不到回报就越不想投入,越没有投入就越不能提高技术水平,这样循环往复,严重阻碍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科技进步。

2.4 人才缺乏

科技的进步靠人才,我国机械电子行业之所以科技落后,产品低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相关人才。没有人才的企业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再庞大的构架也只能是行尸走肉,没有任何可供发掘的潜力。

3 机械电子行业创新的必要性

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创新性不足,科技水平较低,这就严重制约了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要想解决我国机械电子行业面临的困境,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产品是唯一办法。

3.1 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企业的发展要尊重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淘汰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长期生产同类产品,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动向,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维持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在机械电子行业,存进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法宝就是提高科学技术,进行科技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产品赢得市场的重要保障,没有创新就没有产品的更新换代,没有产品的更新换代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的企业就是死路一条,企业终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被踢出局。

3.2 提高产品智能化发展

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现在处于缺乏產品智能化发展的阶段,促进产品智能化发展对提高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而想要提高产品智能化发展必须要科技创新、技术进步。机械电子行业的发展需要具备智能功能,智能功能的具备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所以技术进步是促进产品智能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3.3 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存活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它所占拥有的创新能力,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走得长远,持续创新才是保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机械电子行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离开产品创新是万万不行的。因此,产品创新是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

4 机械电子行业的创新方法

4.1 进行市场调查,创新产品

在过去的产品生产中,企业很少存在市场意识,产品一般由国家操控,这就造成创新的动力不足的现象,许多产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机制促使企业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下去。所以在企业生产之前,一定要对市场进行分析和调差,从市场中获取重要的信息,进而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通过创新来使产品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在生产前要对产品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产品的创新进行开发和研究,以此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2 资源创新

信息、资金和人才在新产品开发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资金的投入是一项科研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要适当的采用方法和措施,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将资金用于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中。在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品创新的关键。现代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利用是企业发展的必要保证。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发挥技术人员的创造性,使其在新产品开发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加强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培养。

4.3 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

目前,我国许多产品都已经申请专利,在企业产品开发中,要体现自身的专有技术,要以专利的形式来保护自身研发的成果,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技术的研究方面,应该对其产生的研究成果加强认识,对专利进行保护。在确定技术开发的方向过程中,应该对各项专利进行全面的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在创新开发过程中,应该提高开发的起点,提高产品的水平,注意对技术进行保密,在研发成功后要及时的申请专利,以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利用最新的技术来武装产品,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服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技创新成为机械电子行业的首要目标。随着机械电子行业的发展,其中的部分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传统的机械制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我国的机械电子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电子行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机械制造模式。本文就机械电子行业如何进行创新进行了简要探讨。

参考文献

[1]王萌.浅谈机械电子行业的创新与发展[J].科技信息,2011(31):136,173.

[2]张顺.浅谈机械电子行业的科技创新[J].技术与市场,2011,18(8):292-293.

浅析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 篇12

1 树立全新的创新理念

1.1 设计计划阶段

机械设计的计划阶段, 需要查找大量资料。机械产品必须满足行业标准, 因此, 需要对资料进行细致分析, 及时预测设计中的问题, 使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性能都满足要求[1]。该阶段是整个设计的初始阶段, 直接关系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为后续设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因此, 在该阶段, 设计人员要具有创新理念, 并将创新理念融入到机械设计中, 使创新贯穿于各个环节。

1.2 方案阶段

方案阶段是对设计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设计, 包括机械的每个部分, 是机械设计的关键环节。方案设计重在方案的选择, 从多个方案中选出符合设计要求且兼顾实用性和经济性能的方案, 此外, 方案还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1.3 技术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关系到机械产品开发的效率, 其是对技术部分的完善和优化。这一阶段, 根据初步设计的草图, 查找资料, 提高技术设计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此外, 要保存好该阶段的方案, 并加大技术创新, 利于后续设计工作的进行。

2 机械设计的优化设计

机械产品市场是一个重要因素, 产品具备市场是设计的前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的发展, 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对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标准。机械设计是一个以数学理论为基础, 以计算机技术为工具, 在充分考虑各个条件下, 满足目标的最佳方案。优化设计是创新设计的重要内涵, 它以最优数学理论为基础, 运用数学函数和计算机计算最优的设计方案, 其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国在优化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设计了一些程序, 在业界得到强烈反响, 但优化设计方法还未普及设计的诸多方面, 优化设计是机械设计创新的一个方向。同样, 优化设计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 具备创新理念, 不断完善原有方案。采用优化设计方法, 能使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设计效率, 摆脱传统设计模式。

3 机械设计的变型设计

机械设计涵盖的内容广, 要考虑的问题较多, 如产品的物理性质, 刚度、耐磨度、强度等, 同时设计还要考虑环保、节能, 尽量减少噪音, 采取合理有效的降热措施。其中, 产品的刚度、耐磨度、强度, 受力均衡是重要考虑因素, 因为受力不均直接导致整个结构不完善, 稳定性、可靠性降低, 要把支撑点和受力点的距离控制在合理范围。机械设计的变型设计都是以原有产品为基础, 进行新的开发, 使零件规格更加标准, 满足使用者要求[2]。机械设计变型设计是保证其在功能和原理不变的情况下, 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其参数, 以设计完善的产品。三维参数化设计是机械设计变型设计方法的一种, 它不仅包含传统设计中对部分特征驱动尺寸做出修改, 调整其他关联尺寸, 得到结构相同但尺寸不同的系列零件三维模型, 还包括三维参数化模型驱动后与其相关的工程图的视图位置、比例等参数设计, 甚至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参数设计[3]。

4 机械设计的反求设计

关于反求工程的设计, 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更加合理的测量方法和设备, 提高精度, 减小误差;第二, 设计更加合理的三维重构方法, 提高设计精度, 减少误差;第三, 将智能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 形成参数还原技术, 解决设计参数还原问题;第四, 研究设计产品装配关系的建模体系, 以解决参数还原;第五, 开发软件, 有原型产品设计精度分析功能, 可以实现还原原始设计参数。

5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逐渐被应用到设计领域。进行机械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只有树立全新创新理念, 优化机械设计, 加强机械设计的变型设计, 增加机械设计的反求设计, 才能创新机械设计方法, 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提高机械设计水平。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逐渐被吸收到设计领域。为满足人们对机械化产品的要求, 机械设计流程日益复杂和多样化。本文主要对当前机械设计情况进行分析, 对现代化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进行探讨, 为机械设计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设计,创新方法,优化设计,变型设计,反求设计

参考文献

[1]徐功森.机械制造行业的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 (9) :73.

[2]邢爱红.浅析现代机械设计管理[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2011, (9) .

上一篇:素质教育模式下一篇:吉祥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