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纲要

2024-09-03

设计纲要(精选12篇)

设计纲要 篇1

包豪斯 (Bauhaus) , 这所由现代主义领军式人物格罗皮乌斯在1919年德国魏玛创办的学校, 曾经在现代性的发生中, 在上世纪那个“沸腾的二十时代”中, 扮演过如此重要的、甚至是颇具神话色彩的角色。

包豪斯, 不仅是一所由艺术研究所和工艺美术学校组成的教育机构, 也是“欧洲发挥创造才能的最高中心” (佩夫斯纳, 1936) , 更是“整个现代主义运动的意识形态的象征” (塔夫里, 1976) 。然而自五、六十年代始, 在由诸多专业领域逐渐兴起的对现代化实践成果的全面反思中, 包豪斯, 可想而知也相应地会招致更多的检验和批判。

包豪斯, 除了是“以令人钦佩的集体精神……为整个时代共同工作”, “是一个新型的艺术阵营, 代表一种完美的形式”, 它还能是什么?包豪斯, 除了是艺术与设计的紧密结合、现代设计实验的起点、结合了新材料运用的形式探索、待批判的意识形态性的社会计划, 它还能是什么?

如果将包豪斯作为历史研究的主题, 那么从一段对魏玛时期包豪斯宣言的引用中, 我们便可以感受到一种振聋发聩的强烈的乌托邦情怀:

“让我们建立一个崭新的行会, 其中工匠与艺术家互不相轻, 亦无等级隔阂。让我们共同创立新的未来大厦, 它将融建筑、雕塑和绘画于一体。有朝一日它将从成百万工人手中矗立起来, 犹如一个新的信仰的晶莹的象征物升向天国。”

这种溢于言表的情怀, 犹然在耳。它超越了仅仅对一个特定时代的材料、形式、设计、艺术、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愿望, 诚如勒·柯布西埃, 虽不属于包豪斯但同为现代主义运动伟大的行动者, 他的那一更为人熟知的警句——“要么建筑, 要么革命”。以包豪斯为典范的现代思潮, 正是要掀起此等能够替代革命的社会运动:一场以崇高的感性能量为支撑的促进社会更新的激进演练, 一种闪现着全人类光芒的面向新的共同体信仰的喻示。

如果那段充盈着“当代”激情与理想的包豪斯宣言, 如果那场被某些后现代思潮指责为不近人情的——以断裂历史之名的形式主义, 产生了巨大的意义危机的——现代主义运动, 又重新回到我们的时代, 它还能怎样?当那个作为现代历史上无法回避的扭结点的包豪斯, 又重新被摆放到我们的面前, 它还能怎样?

这是一个比“历史上的包豪斯究竟是什么”更为紧要的提问。包豪斯作为在历史中曾经涌动过的现象?还是作为一种不限于客体形式的超现世的精神?在这样的抉择面前, 我们对包豪斯的历史研究在观念上需要新的转换。

“此时”, 重新回溯包豪斯及其成果, 并非让包豪斯再给现实以更多的内容, 而是取决于从包豪斯的历史中, 我们自身想要获得什么?

“此地”, 由中国重新主导对包豪斯的研究, 并非让包豪斯再给现实以更多的许诺, 而是取决于借助包豪斯的历史, 我们自身想要从现实中看到什么?

因此, 包豪斯, 不止于作为历史中的对象——一份探究其是否被背叛了的遗产, 它更是作为展开历史, 或更准确的说是展开思想史研究的可能性的条件, 而此研究中的对象与主体, 应当也必然是, 此时此地的 (其中也包含了研究者的) “我们”自身。

这是对通常的历史研究, 对与现实情境遭遇的历史研究的持续追问。不必对通常意义上的包豪斯究竟是作为设计史还是作为艺术史, 给出事先的区分, 因为, 包豪斯, 它是人类现代性的发生, 以及对社会更新具有远见的总体历史中不可或缺的条件。

只有建立在这样一种根本性的认识基础之上, 才能将包豪斯的研究, 才能将此时此地的“我们”自身, 卷入既面向着未来的 (尤其对于包豪斯这样一个案例而言更为切中的) 社会反思与实践, 又能从现实情境出发的历史研究计划。

“此时”, 我们自身想要从包豪斯的历史中获得什么?

回到包豪斯的历史, 就是回到包豪斯的发生与阐释的双重甚至是多重的时间。

首先, 它包含了包豪斯本身的历史, 以塔夫里的对现代主义运动整体的意识形态批判 (尤其是他将建筑放置在城市及社会制度的视野下, 例如他指出的正是因为达达主义是一种城市的艺术, 所以并没有在建筑中得到运用) 作终结。

其次, 正如詹姆逊的“永远历史化”的元评论的观念与操作方法所说, 我们应当强调回到历史的主体路线, 针对可阐释与接收的范畴, 而并非作品的客体形式的研究, 它还包含了对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运动的提出质疑与挑战的历史, 从现象学引发的对场所性的关注, 到结构主义的文本化的对照解读, 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辩证法到后结构主义批评的地志与延异等等。

如果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三位一体的 (我们将侧重于生产方式) 叙述开始, 那么包豪斯的历史研究还应当上溯到, 前现代与技术萌生时期从理论出发的对新社会以及新建筑的需要 (柯林斯, 1965) , 其中至少包含了与包豪斯直接相关的从莫里斯的“红屋“到德意志制造联盟的余音回响。

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是, 包豪斯的历史还将包含着它作为被压抑者的回返的历史, 尽管我们尚不能确定它将以何种面貌, 在这个被称作晚期资本主义或者说全球化的媒介时代中再次出现, 至少作为一种超现世的总体系统的幽灵, 它将给当代的社会更新注入更为紧迫的问题意识。

基于上述内在于包豪斯历史中的多重时间的理解 (可以将其称为涵盖了正-负、前-后、实-虚的比照) , 我们提出几组更为具体的历史研究的策略与方法的转换框架, 它们将围绕着汉语中的三组同音词“事件-实践-时间”一一地展开。

第一组, 现代主义以来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话语, 经由“事件”的组织与斜切, 转换为“分期化”与“地图绘制”的新方法。

新的分期化方法, 并非对包豪斯本身历史线性发展的梳理, 而是将其扩展到包豪斯历史的多重时间的理解中, 对包豪斯历史做相关的阶段性比照与重组。

新的地图绘制方法, 并非对包豪斯历史上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追踪, 而是将资本生产在全球地理定位中的策略性转移, 作为包豪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的参照系。 (其中有包豪斯本身的移植, 例如美国, 也有后继者的误认式的援引, 例如日本、南美等)

第二组, 作为总系统的社会与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学科, 经由“实践”中的矛盾与对抗的揭示, 转换为“信息图解”与“生成类比”的新方法。

新的信息图解方法, 将采集并组合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位的信息, 在整体的内部进行图像拼叠, 在概念与物质生产、全球总体蓝图与地方性建设、媒介传播与资本控制等诸多冲突之中, 寻找意义上的模糊地带。

新的生成类比方法, 将解读并推演专业理论与批评实践的文本, 在与包豪斯同期被压抑的实践中, 寻求相应而蕴生的共相与反相, 在与包豪斯不同时期的实践中, 寻求相近而历时的余影与叠影。

由这两组框架, 引发的是一组对艺术与设计的区分的否定, 以及包豪斯 (现象) 作为全球资本与媒介时代中的幽灵的专项研究。

第三组, 作为人物与学院的包豪斯, 经由个人与公共“时间”中的运动与在场, 转换为“个体的包豪斯”与“集体的包豪斯”, 即主体与共同体的新研究。

新的个体包豪斯专项, 将以与包豪斯相关的个人的创作与经历为研究的主要线索, 以现代主义运动可容纳的多样性及其深度, 考察每个个体 (例如格罗皮乌斯与伊顿的分歧) 对新的共同体信仰的不同预见。

新的集体包豪斯专项, 将以包豪斯在社会生存中 (例如几次迁址) 与专业探索中 (例如与其他现代主义思潮的论辩与交错) 的经历与命运为研究的主要线索, 其中包含着超现世的经验与新的集体意识、教和学的组织模式与理论发生和批评实践的关系、社会政治的前景与包豪斯在全球转移中自身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危机等等对应的话题。

“此地”, 我们自身借助包豪斯的历史想要从现实中看到什么?

当全球思想界在 (后) 现代理论逐渐失去了针对现实的潜能, 而亟需重新寻求一种开端之时 (可详见伊格尔顿的最新论述《理论之后》) , 被 (后) 现代所描绘过的图景才以一种共时性的方式来到中国, 全面地渗入并包围了人们整个的日常生活, 可以说“此时”的中国是 (后) 现代理论的当代性的发生, 它是一种政治与市场、全球经济与景观文化、理论与实践的奇特综合的正在发生。

中国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共时系统中的正受到 (后) 现代主义影响的特定的区域版本, 而应当依据上述判断, 这种奇特综合的正在发生的中国, 将剧烈地感受到全球资本与媒介时代的共同焦虑。

由此, “中国“作为我们观察的对象同时也作为我们自身, 是反思从特殊性通往新的普遍性的更为敏感的出发点。

由全球的共同焦虑所显现的具体危机, 例如生态、媒介技术以及金融资本等等, 就像是包豪斯的年代理想幻灭后的多重化身, 撬动着我们对艺术或设计及其之间区分的根基。贡布里希曾经指出现代性的发生时期的艺术已或多或少地运用了更为广义的设计技法与思路, 而按照詹姆逊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的论述, 继续坚守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抗, 并不是这个时代的问题重点, 因为它们之间的界线已经难以分辨, 除非只是为了一种狭义的艺术机制。在总体的社会系统中, 文化本身已经成为了经济与市场的某种表现, 艺术生产变得更加的商业化, 而商业却更多地吸收了艺术化的表达手段与形式, (艺术) 作品与 (设计) 产品的明确区分逐渐弱化。

然而在这一混合的表象之下, 作为超级意识形态的资本提供了未来幻象, 以社会分工和商品需求为根本的现实支撑, 借助专业职能的技术培训和市场运作, 以近乎相反的运行方向, 控制着看起来是更为精确的却脱离相互之间关联的碎片化的专业领域, 一种安身于社会内部的狭义的设计机制。

借助包豪斯的历史, 意味着让我们回到已经被遮蔽了的原点, 让我们回到被包豪斯究竟是设计史还是艺术史的这个通常意义上的提问以及导致之后两者相互渗透和分离的现实, 遮蔽了的原点, 如果我们不能对包豪斯那个年代的资本、商品形式以及之后的设计职业化进行综合性的反思, 也就无法真正彻底地摆脱以设计产品的客体分析与实践运用为目的的操作性批评, 也就无法将我们总还愿意相信的在包豪斯的宣言中, 在整个现代主义运动中曾经蕴含着的总体能量, 回到我们的时代, 释放出更为绚烂的光芒。

尽管设计必不可免的是一种社会政治的再生产, 但设计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回溯原点中的那段未被大写了的“历史”, 回溯那段未被大写了的“设计”的历史, 超越仅仅为了现状的服务, 而进一步地展开基于对新的共同体信仰的演练, 此时此地的设计才有可能重新被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广义的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促成社会更新的艺术行动, 以其基于从个体到集体的想象的能量与效应, 去拉开它自身与“情境-决断”以及“律令-欲望”两种死循环之间相应的绝对距离, 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 正是这两种死循环对应着此时此地的设计和艺术领域中绝大部分的实践者, 已深深地陷入却难以摆脱的困境。

从社会思想研究的视角看来, 这个时代的“亚洲”, 这个奇特综合的正在发生, 将成为某种应对全球共同焦虑的新的可能的方法。而如何将“亚洲思想”转换为“亚洲能量”, 也意味着如何重新建立起新的主体性与物质实践中的客体之间的再组织关系。

这是一个持续的在思想与实践之间相互检验的过程, 但同时也要求我们能够给这个过程以强有力的判断并及时地提供应对的策略。因此, 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意的现实转换中, 在从创意产业化到创意事业 (企业) 化的观念转换中, 不仅是对内容的更新, 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发展模式的更新, 这需要我们自身从历史的现实中, 从历史的经验与智慧中, 寻求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思想源泉。

借用建筑批评家维德勒2008年新书中的主要观点, 现代建筑的历史就是一部突然浮现的历史。在现代主义的总体运动中, 批评与实践是互为奠基性的, 而塔夫里提供了一个更显夸张的统计数据, 90%的建筑理论的书写都来自于实践中的建筑师。由此, 在筹划一个将自身与包豪斯的历史卷入既面向着未来的社会反思与实践, 又能从现实情境出发的历史研究计划时, 回到“究竟是作为设计史还是作为艺术史?”的问题便不再是一种困扰。

因为, 包豪斯在我们的研究中将作为一个思想史的对象。我们将从思想史的研究出发, 超越设计与艺术的实践运用, 回到我们自身这个时代的思想所主导的与社会更新模式的紧密结合。

设计纲要 篇2

选修课教学基本纲要

编制:张静瑶 杨 勇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平面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本课程是高中艺术类学校平面设计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为一体的专业技术课。实践性很强,学习时应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并坚持用理论指导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巩固和提高。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学生走上社会能够从事平面设计相关工作,也是学生今后在平面设计方向发展和提升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课程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各时期平面设计的主要设计组织、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流派等内容,理解平面设计各风格流派发生消亡的规律、掌握平面设计的形态、功能、创作、欣赏等一般原理。

2.熟练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具备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运用Adobe photoshop软件进行矢量综合处理能力。

4.基于对课程的认识,逐步形成专业意识和终生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2)依据课程性质和目标,适应学生的兴趣和艺术发展需求,体现基础性、思想性、时代性、系统性和实用性。选择对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具有价值的课程

(3)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体验带动知识拓展学习,以直观性体验引发艺术思考。

(4)将案例与原理相结合,以案例印证原理,以原理解释案例,具象与理论相结合展开课程内容。

2.课程基本内容(1)平面设计史概述

1(2)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输入输出系统和设备使用方法,掌握简单平面设计做平设计与制作方法。

(3)LOGO设计与制作

(4)艺术字设计与制作

(5)图像的修饰、调整 以及合成 ·掌握常用图像修复于修饰的方法、技巧

·能够使用蒙版与通道进行数码照片合成的方法

·综合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宣传产品制作并合成输出(6)广告招贴画制作

(7)课外校外课程体验

三.选修课美术教育研究方法

(一)以体验活动增强课程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建议通过欣赏、交流和实践教学活动等方式,唤起学生对油画艺术的兴趣,体验美术教学过程,反思在艺术领域的认识、方法上的知识拓展。

(二)增强互动性,将学习活动变成学生的内在行为。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开放的教学氛围,增加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和知识交流,调动学生自主认知和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三)将对基本规律和方法的认知、运用与创新结合起来。熟悉职业规范,鼓励学生独立地进行发现、思考和判断。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多样性,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指导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益。

(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拓展未来的职业和学术发展空间;掌握基本的美术学习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导向和能力。

(六)将课堂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写生、创作活动,了解油画表现的多样性,获取更多的经验。

(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提高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交互性,创设能够展示各种艺术氛围,扩大学生的眼界和认识空间。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18学时。学生修完本课程全部内容,成绩合格,可获得2个学分。建议在第3或第4学期开设本课程,与艺术基础教育同步。

(二)教学基本条件

1.教师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具有师范美术专业毕业以上和具有平面设计实践经验的美术教师的教学。

2.教学设备

(1)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配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3)配备一定数量电脑教学教室。

(三)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课程目标是本课程评价的依据。应将学生的现实表现和课业成绩与课程目标相对照,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的判断和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课程完成后的考核或检查,同时关注平时的作业、练习和实践表现。

(3)一般标准和创造性表现相结合。关注学生对一般理论和方法认识、运用的正确性,并重视学生在观察、思考和实践中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4)综合考察美术特征、社会特征和教育之关系,贯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的培养。

哲学革命的“纲要” 篇3

如果把哲学史上的浩瀚的著作比作一个群星起落的苍穹,那么康德的《导论》就是其中一颗长久引人注目的星星。《导论》虽为阐释《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观点而作,但其意义却远不止此。在《导论》中,作者不仅出色地批判和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成果,而且也扼要地阐述并发挥了自己的哲学见解,正如作者本人所宣称的,《导论》是哲学革命的“纲要”。

康德的著作和思想素以艰深晦涩著称,但读者一旦掌握了《导论》这把钥匙,就可以自由地出入康德哲学的“迷宫”,大大地领略一番“哥白尼式革命”的风云雷电。

独断论的“迷梦”

康德生活的时代是独断论的形而上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莱布尼茨的哲学,作为十七世纪德国市民阶级的思想结晶,虽然包孕着许多积极的因素,但仍然披着厚厚的僧侣主义的袈裟。沃尔夫力图使他老师的哲学系统化,但结果却形成了一个只有骨骼而无血肉的独断论形而上学的体系。犹如维苏威火山的岩浆覆盖了整个庞贝城一样,莱布尼茨—沃尔夫的独断论形而上学的体系支配着当时整个德国的思想界。起初,康德沉溺于莱布尼茨—沃尔夫的思辨网络中而沾沾自喜,但从海峡彼岸传来的隐隐雷声——休谟怀疑主义的雷声,惊醒了他的独断论的“迷梦”。康德当时这样描绘自己的心情:“我坦率地承认,就是休谟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独断主义的迷梦,并且在我对思辨哲学的研究上给我指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康德的信仰动摇了,他开始问自己:如果独断论形而上学的结论真是可靠的话,为什么一种形而上学的主张和另一种形而上学的主张总是相互冲突?柏拉图与德谟克利特、笛卡儿与洛克、贝克莱与狄德罗,这样的争论难道还少吗?是的,在哲学史的漫漫长河中,有许多天才的哲学家穷其毕生精力为形而上学的破衣加上新的补钉,或为瘸了腿的证明提供新的拐杖,但结果都失败了,他们没有使形而上学获得哪怕是“一指宽的推进”。这又是为什么呢?天性沉静的哲学家凝坐在书斋里,苦苦地思索着这些难题。终于,他敏锐地捕捉住了独断论形而上学的致命的弱点。如果说,阿基里斯的弱点在他的脚踵,那么独断论形而上学的弱点则在它的心中。这个弱点就是人们对认识形式,尤其是理性的无节制、无批判的滥用。正是这个任何旧哲学家都无法规避的弱点,使“形而上学本身就摧毁了它被持久承认的资格”。

康德以如椽之笔,深刻地剖析了独断论形而上学的这一根本弊病。他认为,这一弊病的主要表现是:人们在认识中总是把经验的东西和超验的东西不加区别地混淆起来。

一方面,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者总是把知性与理性、知性范畴和理性概念(即理念)无区别地加以混用。他们不懂得,知性和理性虽然都是人的认识形式,但它们之间却有着重大的差别。知性所思考的是人们的感官所提供的、经过先天直观的纯形式(时空)初步整理而成的感性知识,其目的是运用十二个先天的知性范畴来进一步整理感性知识。例如,“太阳晒石头”和“石头热了”这两个事件在感性知识中是各自独立、缺乏联系的,但经知性因果范畴整理后,它就成了“太阳晒热了石头”这样一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经验判断了,也就是说,成了知性知识了。康德告诫说,知性和知性范畴只能在经验的范围内加以使用,决不能越雷池一步!相反,理性则完全不同,它力图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求知性认识的统一性,即全部可能经验的绝对整体。然而,这一整体是超出任何既定经验的范围之外的,因此,理性所运用的理念(灵魂、肉体、上帝)也必然是超验的,它们的对象是不可能在任何经验中找到的。

总之,理性所探究的一切都是超验的,而形而上学正是关于纯粹理性和理念的知识,所以它的全部结论既不源于经验,也不可能为经验所证实或推翻。独断论形而上学的错误恰恰在于把只适合于经验的知性范畴作超验的使用,这正如康德所批评的:“纯粹理智概念一旦离开了经验的对象而涉及自在之物(本体)时,就毫无意义。”

另一方面,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者又常常把现象和物自体混同起来。他们把现象看作客观事物本来就有的表现,认为认识了现象也就把握了物自体。康德坚决反对这种观点,否定现象是客观自在的东西,他把现象定义为被人们的感官打上时空烙印的感性对象。他主张现象始终在时空之内,在经验之内,相反,物自体则完全在时空之外,经验之外,因而完全是超验的。如果把现象和物自体等同起来,就必然会象狄德罗所称之为“发疯的钢琴”的贝克莱哲学一样,得出“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荒诞离奇的结论来。

康德对独断论形而上学的批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称得上是一场革命,正如海涅对法国人说的那样,“在打倒旧教条主义(即独断论,德文原文均为DerDogmatismus——引者注)的时候我们激昂得象你们冲击巴士底狱一样。”康德对独断论形而上学的批判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这里说的“普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康德批判的锋芒不单指向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而且指向从古希腊以来的整个旧形而上学的营垒,这是一场真正富于历史意义的思想大搏斗,其结果是,哥尼斯堡的瘦小的老人竟把整个旧哲学都摔倒了,他以平静的口吻宣读了旧哲学的死刑判决书。另一方面,康德的批判还具有他自己所未曾料到的、更为深远的意义,那就是,他倡导了一种普遍的、积极进取的批判精神,而这种精神远远地越出了哲学的视野之外。正如海涅所敏锐地觉察到的那样:“康德引起这次巨大的精神运动,与其说是通过他的著作的内容,倒不如说是通过在他著作中的那种批判精神,那种现在已经渗入于一切科学之中的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不仅对于康德的时代说来是必需的,而且对于康德以后的时代说来,也有着不容低估的意义。在康德之后,黑格尔完成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巨大的圆运动。与康德的批判哲学相比,黑格尔更倾心于旧形而上学,他建立了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并把它视作不可逾越的、终极的“绝对真理”,这表明他和旧形而上学的哲学家一样,染上了“独断论”的痼疾。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尽管有着一个广博的辩证法的纲要,但这一切都被他的“独断论”式的体系所窒息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号召我们把黑格尔的“绝对真理”撇在一边,“而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在某种意义上,康德的批判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抵御黑格尔哲学中的某种独断主义成分的解毒剂。从我国哲学界的状况看来,人们往往重视黑格尔而轻视康德。近年来,有不少学者提出要加强对康德哲学的研究,要赋予康德哲学以合理的地位,这一呼声是值得重视的。诚然,黑格尔在许多方面都推进并超越了康德的哲学,但他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康德提出的全部问题。重视对康德哲学的研究,是我们全面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总之,对于我们来说,鱼和熊掌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兼而得之!

康德在抨击独断论形而上学时,曾经非常形象地把它比作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这个泡沫一掬取出来就破灭了,但在水面上又会冒出一个新的泡沫来,许多人热衷于掬取泡沫,却从不去深究这种现象的根源。在这方面,只有休谟独具只眼,他通过对理性本身的批判性考察,发现了旧形而上学弊病的真正根源,从而敲响了独断论形而上学的丧钟。

怀疑论的“火星”

犹如任何一种哲学思潮或理论一样,怀疑论也有它的摇篮。如果说,智慧的雅典娜是从宙斯的脑袋里长出来的,那么同样富有智慧的怀疑论则是从独断论形而上学的腐物堆上萌发出来的。正如康德所说:“怀疑论本来是导源于形而上学的。”

休谟怀疑主义的解剖刀首先对准了因果概念。在他看来,理性把因果概念看作客观的、必然的联系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是完全分散而独立的,一个事件随一个事件而来,可我们永远无法透视其间的内在联系。他大声疾呼:理性在因果概念上完全弄错了,它错把这一概念看作自己的儿子,而实际上,这个孩子不过是想象力的私生子。想象力由经验受孕后,把某些表象放在联想律下面,并把由此而产生的主观必然性(即习惯)当做来自观察的客观必然性。

休谟无情地揭示了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在独断论的形而上学那里,理性把只适合于经验范围的、只是作为心理联想而起作用的因果概念作了超验的使用。由此可以推断出,以往全部形而上学的知识不过是一些打上错误烙印的普通经验罢了,而“这就等于说没有,也不可能有形而上学这样的东西”。

休谟对独断论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击中要害的,但这位见地不凡的人在打出了第一颗火星后,却踌躇满志地止步了。康德不无遗憾地说:“如果这颗火星遇到一个易燃的火捻,而这个星星之火又得到小心翼翼的护养并且让它着起来的话,从这个火星是能得到光明的。”

康德心甘情愿地担当起休谟所未竟的工作。

一方面,他继续扩大休谟怀疑主义的战果。休谟把对理性的批判局限在因果概念上,而康德主张对理性全面开火。在他看来,纯粹理性本身是一个浑然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领域。对这样一个领域,必须进行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清算,康德对十二个知性范畴的探讨正说明了他这方面的决心。康德扩大了休谟怀疑主义的成果,但他完全不赞成休谟对自然科学所采取的虚无主义的态度。休谟把知性概念(如因果概念)看作导源于经验的心理联系,否认它具有任何普遍必然性,这实际上等于把这些概念都取消了,从而也把整个自然科学给取消了。康德在《导论》中提出的“纯粹自然科学是怎么可能的”这一问题,正是对此而发的。康德采取了休谟从来没有想到过的、完全颠倒的解决方法。他主张,知性概念不但不源于经验,相反,它是先天的,先于经验的,经验只是赖有它才得以形成。而知性概念和感性材料的结合则形成了自然科学所赖以构成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经验判断。但康德强调,这种普遍必然性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它仅仅存在于经验范围之内。这样一来,康德不仅避免了落入独断论形而上学的案臼,解决了休谟提出的“因果”难题,而且为自然科学的存在争得了一席之地。

至此,我们不由得想起人们对康德哲学常常抱有的那种误解。人们每每指责康德是不可知论者,似乎他否定了一切科学的知识。事实上,康德认为不可知的,不过是超验的物自体,如上帝、灵魂等。强调这些东西不可知,也就等于宣布,旧形而上学、经院哲学和宗教信仰统统都是毫无意义的妄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深深地隐藏于康德哲学内部的那种革命性和批判性。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康德的不可知论,就会发觉,它不但不否认科学知识,恰恰相反,它的提出是为了维护科学知识,是为科学知识的成长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另一方面,康德批判了休漠对形而上学所取的单纯否定的态度。休谟清除了独断论形而上学的地基,但并不打算在这块地基上建造什么高楼大厦。正如康德形象地说明的那样,休谟把形而上学的船从水里拉到岸上,目的并不是修理它、更新它,而是要让它躺在那里腐烂下去。康德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因噎废食的方法,应该把形而上学看作一门不可或缺的学问,但它只有经过批判哲学的“炼狱”才能得以新生,才能真正成为科学。正是康德,把被休谟搁置在岸上的形而上学之船修复了,重又把它推入了水中,并且给了它一个驾驶员、一张航海图和一个罗盘针。

先验论的“革命”

康德是哲学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他综合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开启了以后世代的思想潮流,不愧为近代哲学的巨擘。他通过对人类认识能力,尤其是纯粹理性的全面而深刻的审察,以哥白尼革命的方式,创立了先验唯心论的庞大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庞大,而且谨严,它很容易使人想起哥尼斯堡城上的坚固的花岗石,以致以后的哲学家在阅读他的著作时,大都怀着一种深深敬畏的心情。

康德以前的哲学家们虽然也思考过人类认识的起源问题,但却很少去探索我们认识能力的范围和界限。康德把后一个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工作的主要课题。他把思想放在自己的面前,解剖它,并把它分条分缕析,加以解剖,他的《纯粹理性批判》犹如一个精神解剖学的课堂,而他本人则始终保持冷静,就象一个真正的外科医生那样无动于衷。康德发现,从感性到理性的一整套认识形式并不是从经验中诞生的,它们是先于经验而存在的,没有它们为前提,任何经验都是不可能的。在康德看来,说人的认识随外界而旋转,不过是重复了托勒密式的幻觉。事实应该倒过来,不是人的认识随外界而旋转,而是外界随人的先验意识而旋转。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康德提出了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的著名口号。他还认为,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先验幻相的理性的本性决定了物自体不可能成为认识的对象,而只能成为实践的对象,信仰的对象。康德就此构筑了他的伦理学,随后又以美学来沟通两者的关系,从而使他的整个先验唯心论体系达到了真、善、美的统一。

这就是康德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基本内容,或者说,这就是哥白尼式革命的巨大成果。康德的哲学尽管在出发点上是唯心的、荒谬的,但它作为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第一个里程碑,毕竟占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首先,康德是近代思想革命、哲学革命的真正的肇始人。近代哲学发端于培根和笛卡几,通过洛克的中介,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出现了某种鼎盛的局面,但这一发展在真正哲学的意义上还没有啄破旧世界观的蛋壳。时代在等待着思想巨人的出现,他便是康德。康德同情法国的启蒙运动,从中汲取了反神学、争自由的乳汁,但他并不满足于那些肤浅的、慷慨激昂的言词,他谋划着的是一场彻底推翻旧世界观的惊心动魄的革命。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当这个瘦小的哲学家穿着灰色外套,拄着藤手杖在哥尼斯堡的林荫道上漫步时,他的脑海里正孕育着风暴。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康德的哲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马克思把它誉之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恩格斯则认为,德国的哲学革命始于康德,康德和歌德、席勒等人一样,“每一部著作都浸透了叛逆的精神”。

康德哲学的革命精神和叛逆精神,特别鲜明地表现在他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中。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通过“至善”来论证上帝的存在和灵魂的不死,人们常常把康德的这种举动视为对信仰主义的屈从和膜拜。应该指出,这是一种莫大的误解!确实,康德对上帝颁发了大赦令,但这个仪式是在他执行了上帝的死刑之后才举行的,正如海涅所非常形象地比喻的那样:“他(指康德——引者注)做得几乎象住在威斯特伐利亚的我的一位朋友那样聪明,这人打碎了葛廷根城格隆德街上所有的路灯,并站在黑暗里,向我们举行了一次有关路灯实际必要性的长篇演说,他说,他在理论上打碎这些路灯只是为了向我们指明,如果没有这些路灯,我们便什么也看不见。”这里的道理非常简单:对于中世纪神学说来,哲学和伦理学不过是低贱的仆从,但在康德那里,一切都倒过来了,神学成了哲学和伦理学的仆从,全知全能的上帝被降低为人们达到至善境界的一个道德的假设,一种虚无缥缈的想象物。黑格尔把康德的这种做法比作儿童们的游戏:他们任意制成了一个稻草人,然后彼此相约要对它表示畏惧。康德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批判,实际上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正如海涅所描绘的,他袭击了天国,杀死了天国全体守备部队,使上帝倒卧于血泊之中。

康德哲学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他的不可知论不过是他拒斥宗教神学的宣言书罢了。在评价康德哲学的思想倾向时,我们不应片面地夸大他贬损知识,为信仰开拓地盘的这一方面,而首先要看到他用理性过滤神性、用哲学反对宗教神学的主导方面。总之,对康德学说的评价只有立足于其进步的方面,才合乎当时的历史事实。

其次,康德哲学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一方面,康德非常突出地提出了人类的主体性问题。他认为,人的认识从感觉一开始就有一整套主观因素在起作用,在这些因素中,统觉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康德为此而把它称作整个人类认识范围内的最高原理。在伦理学中,康德提出了“人是目的”的著名口号,认为人作为理性的存在物,在其行动中应当确立一种担负全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责任感,正是这种崇高的责任感,才使人类远远地超出于畜类的本性之上。在美学中,康德考察了人类主体的多种心理因素,力图凭借美来贯通自由与必然、感性与理性、个体与人类的关系,从而使人的本质得到最完美的展现。康德的这些思想,尽管带着他那个阶级和时代所特有的局限性,但它们削弱了神的权威,伸张了人类理性的力量,确立了人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宰地位,从而显示了震撼人心的启蒙力量。总之,自从康德出现后,只知道东嗅西闻,回旋于事物周围的旧哲学便一蹶不振了。康德扭转了哲学发展的方向,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另一方面,康德也为未来形而上学锻造了新的武器。康德的学说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果说“星云假设”在形而上学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那么“二律背反”则预示了黑格尔辩证法体系的诞生!康德尽管把矛盾视作“污点”,尽管对世界抱着温情主义的态度,但他毕竟洞见了事物的底蕴,以“二律背反”的尖锐形式,暴露了形而上学独断论的片面性,并提出了理性矛盾不可避免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光是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足以使他以前和同时代的许多哲学家黯然失色。

最后,康德哲学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还表现在他对近现代哲学的经久不衰的、巨大的影响中。还在康德活着的时候,他的哲学就几乎成了德国唯一的话题,当时第一流的哲学书刊上,充斥着他的名字,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甚至成了贵妇人化妆室中最时髦的摆设品,以致海涅以惯有的诙谐的口吻说:“幸而康德哲学还没有混入烹饪术中去。”康德去世之后,他的哲学对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伸到当代哲学中。

康德哲学是以二元论为特征的哲学,但是人们往往只看到二元论所具有的折衷、调和的一面,却忽略了它富于包孕性的一面,忽略了它常常在哲学史上起到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纵观哲学史,可以看到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这三位带有二元论特征的哲学家的名字,几乎构成了整个欧洲哲学史。二元论哲学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以后的哲学家往往要花上几个世纪的时间才能真正消化掉。康德哲学之所以具有深远影响,也许与这一事实不无关联。

读完《导论》,掩卷沉思,深感康德研究的现状应当有所改变。我们应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下,繁荣康德研究,活跃学术气氛,这或许是学术界的共同心声吧!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稿于上海

设计纲要 篇4

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的规定, 从2007年春季开始, 全国高校普遍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以下简称《纲要》) 。

现阶段《纲要》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教学途径、方法单一;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不高等。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时期, 《纲要》教学面临着改革。但作为一门新的课程, 其教学研究和改革都还处于探索阶段, 可资借鉴的经验较少。如何克服其教学过程中的弊端, 增强其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将其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 是当前《纲要》教育改革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依托优质网络资源, 建设相应的网络学习平台, 无疑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网络学习平台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支撑平台, 是网络教育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参加远程教与学的教师和学生。本文设计并实现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学习平台, 将针对当前教学面临的困境, 辅助传统课堂教学, 以用户需求分析为依据, 提供适宜的功能, 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 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1 平台需求分析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 广大高校建设了多个公共政治理论课学习网站和网络课程等, 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如:基于学校内部资源的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和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等;地区性的有江西省教育厅推出的“高校思政课”网站和广东省教育厅推出的“两课在线”网站;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筹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线”网站等;单学科性质的网络课程等。通过网络调查, 我们发现: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网络学习依然停留在网络课程阶段。

另外, 我们对部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多数的教师和学生有条件并且愿意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操作上的困难, 希望能够提供资源集中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在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需求上, 教师倾向于教学指导、备课素材、科研资料、师生交流空间以及在线考试等方面, 而学生则倾向于素材资源库、在线答疑、网络课程和师生交流空间等方面。

2 平台模块划分和功能定位

根据需求分析, 以服务教师和学生为主旨,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结合现有技术条件, 我们系统设计了本平台的功能模块, 主要有教师工作室、课程学习、资源服务、在线考试、交流空间等模块。

2.1 教师工作室

由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师资力量薄弱, 大多数学校采用上大课的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 难以顾及每个学生, 负担较重。为减轻教师的压力, 本模块提供在线备课、学习测评、课外作业、辅导答疑等模块为教师教学服务。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的实际需要, 利用教学资源库的素材和自己的教学资源, 在线编写教案并发布给学生。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在线学习记录, 能够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而准确的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并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2.2 课程学习模块

课程学习模块分为理论学习、实践活动、问题解答、自我测评4个部分, 实现学习→测试→问题解答→学习或者学习→问题解答→测试→学习的循环学习过程, 并与实践相结合。同时, 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以章节为主线的教学方式, 有利于教师准确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把握, 为建立智能化的学习跟踪、智能答疑提供了基础。学习者可以通过问题查询、智能答疑系统、答疑讨论室和BBS讨论区等答疑讨论方式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 在自主学习活动中, 学生学习完单元知识后, 可通过自我测评的反馈及时修改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 以便更好学习。

2.3 资源服务模块

资料丰富、检索快捷的资源库是网络学习的重要之重。在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库的设计中, 资源包括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有关的文字、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 并且各种资源都按制定的描述标准进行描述定义, 以方便信息的存放与共享。在资源库内容的组织结构上, 采用超媒体、多层次的立体化连接方式, 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 资源库有强大的检索功能, 能方便、快捷的检索信息,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 开放的资源库是指改变过去教师或工作人员独自维护资料、信息单项流动的局面, 而实行师生共建资源库。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信息的双向流动, 才能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不断丰富网上学习资源, 从而保持资源库的生机与活力, 达到资源的真正开放与共享。

2.4 在线考试模块

在线考试模块最基本的功能便是将传统的纸质考试搬上网络, 实现考生随时随地的网上考试, 从而降低考试成本, 减少人为干扰, 减轻教师的负担, 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教师可以选择人工或智能组卷方式, 在线编辑各种形式的试题, 包括单选、多选、判断、问答等题型, 生成试卷可以自己使用, 也可以共享给指定范围的人员或全部人员使用, 或对学生进行在线考试或测验。系统可以自动对考试结果进行批改、统计和分析。学生可以在线查看测试、完成并提交测试, 系统提供测试分析报告, 使学生能够看到哪些知识点存在不足, 以便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作相应的调整。

2.5 交流空间模块

网络学习平台, 实际上为远程学习提供了一个环境, 它最大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时空上是分离的, 学生往往处于个体的、独立的学习环境中。若不能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及时交互, 一定会影响学习效果。网络学习平台较其它形式教育媒体环境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拥有远程协作学习平台模块, 能以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方式方便地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与协作。交流空间为学生的协作交流以及师生的跨时空的交流提供极大的方便, 还可以消除网络学习的孤独感。通过广泛的、多层面的师生交流、师师交流、生生交流, 实现平等的师生关系,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验学习的趣味性, 使学生在应用中去发现、创新。

3 平台功能模块的实现

3.1 平台开发环境

本平台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层架构体系, 开发工具选择的是 Microsoft 公司的Visual Studio.NET, 使用的是新的面向对象语言C#,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这些先进技术的采用, 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3.2 系统操作流程

用户的工作流程是从用户登录模块开始的, 也即身份验证。用户身份认证过程包括:确定用户是否是有效的系统用户;确定用户类型。此系统用户分为三类:学生、教师和管理员, 根据类型不同进入不同的界面, 学生主要进入课程学习界面, 教师进入工作室界面, 二者通过交流空间进行交互, 而管理员则进入管理系统界面。系统的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学习平台的技术和手段将会不断地发展。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模式必将逐渐形成, 从而促进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信息化进程并改善其教学效果。

摘要:在分析现有网络学习平台的基础上, 以高校广大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需求为依据,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设计并实现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学习平台, 以期逐步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学习模式, 促进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参考文献

[1]黄修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意义与特点[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4) .

[2]程建钢, 韩锡斌, 等.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 2002 (5) .

设计院结构专业实习纲要 篇5

1.实习目的实习目的是通过在设计院的工程实践,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程实际打下良好基础。了解本专业在设计单位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工程设计全过程中各主要工种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增强专业事业心和紧迫感。

2.实习要求

参加实习的学生,应在设计院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具体参加有关工种的实际操作。实习期间要求做到:

(1)遵守设计院的规章制度;

(2)认真按时完成实习指导教师布置的实习工作;

(3)写好实习日记,记录心得体会等;

(4)实习结束前写好实习报告;

3.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内容

3.1了解设计院设计院各岗位的职责;(约1天时间)

了解设计院各工种的主要职责和工作范围,各工作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各工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3.2看懂建筑图(约2~3天时间)

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在看懂建筑图后,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熟悉规范,例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等主要的建筑结构规范,结合所承担的设计任务掌握对应规范内容并灵活应用。

3.3设计软件建模(约一周时间)

提出结构方案和初选截面尺寸,利用软件或人工对建筑结构(框架、框剪、砌体、钢结构、厂房等结构)进行建模,学习建轴网;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对梁截面以及主次梁进行布置;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学会输入各种参数(混凝土强度、标准层的层高、板厚、保护层等),以及加入荷载及设置其他参数。

3.3.计算(约一周时间)

掌握楼板结构设计;结构计算简图及刚度参数计算;荷载计算及结构位移验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析;荷载效应及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基础设计;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

4.4绘图(约一周时间)

财政“十二五”纲要 篇6

谢旭人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从多方面对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做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

谢旭人强调,“十二五”时期,推进财政发展改革要着重把握好两点:一是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着力处理好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分配关系,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以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关系等重大财经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四个目标,即财政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收支结构进一步优化;财税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谢旭人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十二五”时期的形势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十二五”时期财政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推进财政发展改革,促进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不断完善财税政策措施,大力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支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

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要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预算制度改革,健全税收制度,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促进形成正确利益导向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保障。

设计纲要 篇7

恐怕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以上人员的组成都可以称得上是“豪华阵容”,1月19日,这个“豪华阵容”聚集在国家质检总局,他们要为正在拟定中的《质量发展纲要》出谋献策。

2010年,执行了15年的《质量振兴纲要》完成了历史使命。为在新时期进一步推动我国质量科学发展,2010年4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启动新一轮质量中长期规划,即《质量发展纲要》的编制工作。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二五”期间专项规划预案,把《质量发展纲要》作为“十二五”期间95个国家级专项规划之一,明确由质检总局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统计局等9个部门共同编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后,质检总局党组决定把《质量发展纲要》编制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决定成立由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任组长,质检总局、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建设部、国家统计局6个部门分管的部级领导任副组长,同时还有质检总局、发改委14个部门的司局长领导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为了编好纲要,在2010年11月,质检总局在总局网站和中国质量报、中国国门时报等一些媒体上开辟了专栏:“我为质量发展纲要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问计于民,听取民声、民意,以更好地保证纲要的起草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度。2010年12月又召开十几个部门、十几个行业协会以及十几家大型国有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从行业、企业角度再一次听取意见,最后形成《质量发展纲要》初稿。

“上一个纲要名称为《质量振兴纲要》,规划15年的质量振兴。这次纲要的名称定为《质量发展纲要》,重点谋划质量的科学发展。”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司长田世宏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质量发展纲要》的基本思路:“第一,要以‘十二五’规划建议所确定的主题、主线作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提出了质量的包容性发展和质量创新发展。在强调质量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建设,要围绕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条主线,从质量建设、质量监管的角度,提出了质量工作的方针、目标和一些重大举措。第二,在纲要里突出质量强国的战略地位。质量强国是我们在纲要里提出的国家性战略的一个举措,提出把质量定位为强国之道、兴国之策,把质量问题摆在关系发展可持续性、关系群众生命利益、关系国家形象这样一个高度。第三,指出了质量发展的工作方针。在纲要里设计了5句话、20个字的质量工作方针,即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至上,创新趋动,以质取胜。第四,在发展目标的设计上,主要采用长短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已有的提法与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中的一些新的提法相结合。并提出到202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第五,质量工作内涵的考虑。把质量分为质量发展、质量安全两个方面来定位,质量发展的着重点强调的是质量建设和质量提升,从质量发展方面来推动,提出措施提出目标。在质量安全上强调质量安全的监管、质量责任以及风险管理等内容。”

“全面、系统,且多有创新”,与会专家们对纲要草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提出了一些有待商榷和完善之处。

要站在大局和全国高度

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向专家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全国质检工作会上征求各地局长意见时,有代表提出纲要高度还不够,仍然有质检部门色彩。那么如何摆脱部门色彩,如何才能立足于全局?”

“纲要应立足于宏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航教授钟群鹏提出,既然是纲领性的文件,就要有适时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把握质量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在政策、制度、方向、共性和基础性层面给予指导意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研究院研究员张钟华认为,立足于宏观首先要抓住中国质量问题的瓶颈是什么。我们现在的质量问题大概是卡在两个瓶颈上面,一是技术,二是诚信。在技术方面,我们的基础薄弱,基础元器件很多不过关,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整体质量搞上去很难,要正确引导,激励机制、评价机制都要有所改变才能有所促进。其次是诚信,现在看很多质量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诚信问题,加大惩罚力度,与监管结合起来,同时计量、标准工作等都要加以配合,使不法奸商无处遁形。这两个问题抓好了质量就上去了,也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环境质量不可回避

《质量振兴纲要》提出了三大方面的质量,即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而在《质量发展纲要》的草拟过程中增加了一类“环境质量”。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司长田世宏说:“我们也征求了各方意见,有的提出不变,但有的也提出建议,认为环境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质量发展纲要》作为一个国家纲要不提环境质量也有欠缺。”

“环境质量是绝对必要的!”《质量发展纲要》起草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质量专家刘源张态度十分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质量?说到底是要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都是为提高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中很重要的就是环境质量,所以环境质量是一定要写的。”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对此十分支持:“在2010年到2020年这个发展阶段里,环境目标已经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这个发展阶段不讲环境不行,第一是我们过去环境欠账太多,第二是我们这个发展阶段决定了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相当重要的内容,这个方面内容好不好写先放一边,但该不该写?必须要写!”

突出政府服务定位

辛鸣同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这个质量发展规划是站在国务院、站在政府角度出台的文件,突出了质量的企业主体,这个理念确实对头,这个重点抓的也很对,质量发展企业是主体肯定没错,那么政府负责什么呢?第一条政府监管要下大力气,这个做得也对,确实目前中国的质量发展政府监管是责无旁贷,但有一块工作,包括质量提升,营造发展环境等,这些内容核心体现政府什么定位呢?是体现政府服务的定位,中国质量发展,政府不仅要在监管方面发挥作用。还要在提供服务方面发挥作用,事实上我们做的内容中包括夯实基础、培养环境、提升工程,这些都是我们政府服务的大量内容,要在服务上做好文章,也体现政府的执政理念。”

对此,对外经贸大学法学教授李俊提出了详细的意见:2004年我国出台了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去年底又出台关于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意见,其基本理念是政府和企业的角色要进行定位。该政府要做的事,比如制定标准、制定规则、加强规则的执行都是没问题的,但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应该予以尊重。因此《质量发展纲要》应该表达市场机制对质量发展的基础作用。李俊建议,《质量发展纲要》可以考虑吸收西方国家产品责任的管理制度和理念,通过市场机制的融入,优胜劣汰,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名牌战略,鼓励消费者维权,增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内部动力和外在压力。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促进质量诚信制度建设、完善质量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名牌认定机制、加强质量教育工作等提出了意见。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支树平代表质检总局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质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说,要高举质量强国旗帜,推动质量强国战略。当前,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充分论证质量强国战略的内涵、理论依据、目标任务和实施途径。在纲要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尤其是听取专家意见,还要专门听取主管质量的政府领导、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的意见。支树平表示,质量强国必须以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作保障,质检部门要主动会同教育部门,推进大专院校设立质量专业和研究院所,广泛培养质量管理人才,夯实质量强国的人才基础;要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建立消费者认可、在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名牌认定机制。

《“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 篇8

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十二五”规划纲要, 未来5年推动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纲要》具体描绘了我们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 主要阐述国家的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 是未来5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共62章5万余字, 另有5个图片和22个专栏, 分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等16篇。

《“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6大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围绕主题主线确定政策导向、设置规划目标、明确战略重点。二是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 做好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 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为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是努力体现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导向, 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原则, 在收入分配、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 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五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六是在体现规划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 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是“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纲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 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进行全方位调整,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纲要》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历史的高度强化科技创新、教育人才、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 加强社会建议,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纲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改革, 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我国未来5年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经过今后5年努力, 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 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教育发展将明显加快,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将取得显著成效,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全面改善,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显著提高, 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规划纲要能否治理择校顽疾? 篇9

山东省青岛市一高中教师姜晓慧告诉记者,目前教育存在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这给择校留下了空间。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的学校,自然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而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学生不愿意去也在情理之中。希望规划纲要的出台,能彻底根治这一顽疾。

网友对这一问题也纷纷发表看法。在天涯论坛,一位网友说:“择校造成了学生无法获得大体一致的教育资源,如果有的学生就读一所很差的学校,可能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根本无法与在好学校就读的学生竞争,这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践踏。规划纲要的出台,给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曙光。”

规划纲要明确,要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山东济南市民李德亮近期正在被“是否为儿子择校”困扰。李德亮告诉记者,他的儿子今年暑假之前就要从小学毕业,升入离家不远的一所初中。但他带儿子去这所学校参观时,破旧的教学楼、狭小的操场让儿子很失望。但是,要是选择去别的学校上学,一笔不菲的“择校费”让他难以承受。

“为了让孩子进入重点初中学习,很多家长甚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让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辅导班,孩子们不堪重负,失去了童年本该玩耍的时间。”李德亮说。

规划纲要还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规划纲要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

李德亮认为,其实,择校就是择老师,好的老师一般也在好的学校,要是能把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均衡配置教师资源落到实处,那么相信择校问题也将会不复存在。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建议,政府应实施均等化的公共教育经费拨款制度,并把各级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努力程度、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程度纳入考核体系。

灾后重建生态城镇纲要 篇10

汶川地震以后的重建与生态城镇建设这两个课题,一个令人感到责任的沉重,另一个使人充满创新的激动。总结国内外灾后重建的历史经验教训,川西地区地震后重建工作应认真履行科学的发展观,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思路来进行“创造性”的重建。这意味着要在充分认识灾区生态地理条件、地质地貌现状和原有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等方面的前提下,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谋划城乡重建规划。这不仅仅意味着高效率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赋予该地区新的发展理念和增添新地区价值。我们所要求的目标,就是震后所建设的城镇应该成为生态城镇,把地震灾后的城镇建设得更加安全、舒适,更有活力,更具发展可持续性。

此次5·12大地震灾区死亡和失踪人数已近8.7万人(实际上已经超过了7万人),大多数死亡事件发生在城镇。以北川县为例,县城人口22300人,死亡8100人,再加上失踪4402人中的一部分,几乎近一半县城人口在这次地震中失去生命。而北川县农村人口有12.7万人,死亡2000多人,农村地区人口死亡率约为1.5%。为什么在同样的灾害来临时,农村比城镇的人员死亡率低很多?这说明城镇既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人工构造物,也是灾害最集中的场所。城镇是“人工与自然复合的复杂结构”,这种复杂结构是人类最富想象力、最雄伟的创造,同时城镇也是人类自我创造最危险的家园,如地震、冰雪、SARS和洪涝灾害等都会夺取城镇人民的生命,但这阻挡不了人们从农村移向城镇。人类历史证明,城市化的浪潮不可阻挡。

去年,世界有关组织宣布,人类社会已经正式步入城市化的时代,全球有一半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但是,人类的居住方式从分散化转向集中的同时,也伴生着环境、安全、能源、社会、水资源等等方面的危机。我国由于贯彻了保护耕地、保护资源的原则,所有城市每平方公里建成区的人口控制在一万人左右,学术界将其称之为紧凑型城市(Compact City)。常识表明,以紧凑型城市为主的城镇化模式,更容易放大各类灾害的效应,这就要求我国的城镇化策略更要注重城市生态和安全的建设。生态城市是继上个世纪初提出“田园城市”、“新城”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尽管“生态城市”的概念尚处于不断拓展的阶段,但相关专家学者和城市实践者们对“生态城市”作如下定义: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谐统一的城市,是自然、城市与人有机融合、整体互惠的共生结构。它着眼于对内使城市居住环境更加安全、和谐和舒适,对外把城市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能源、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也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

二、灾后重建生态城的模式选择——明确的目标

灾后重建的目标是建设生态城镇。

(一)生态城的分类

1、技术创新型的生态城市

城市不仅仅是生产、消费的场所,还是现代技术创新萌发、集合和应用的主要场所。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成果,或者绝大多数现代科学知识的涌现,基本上都产生于城市。从应对灾难来说,城市不仅仅是“接纳”或者自我创造的各种各样的灾难,更重要的城市始终是应对这些灾害的主战场。灾难发生于城市里,但人们也确实从这些灾难中接受了教训,掌握了应对的技巧,学到了防灾的知识。城市化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城市灾难中推进的,城市本身也是从各种灾难的应对过程中成长进化的。创新城市的结构和成长机理,不仅能够挽救城市本身,也许是整个地球。因为全球80%以上的污染物由城市产生,80%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来自于城市,80%的资源、能源为城市所消耗。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总枢纽。

阿联酋的阿布扎布“零排放”生态城,是Masdar计划组成部分(图1),由诺曼·福斯特设计,已于今年5月动工,建设期为8年。该生态城提出了零碳、零排放的高端目标,耗资220亿美元,建成后将有5万人口居住,有1500个商铺;城内所有的建筑物基本上都覆盖太阳能薄膜电池;城里没有私人小轿车,采用无人驾驶的轨道电动车,同时使用太阳能空调;此类生态城的设计理念,是将多种高端技术在这里集合,使之成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集合性”创新基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一类的生态城不具有可复制性,也不具有可推广性。没有哪一个发展中国家可轻易拿出200多亿美元来建造一个5万人的生态城,也没有多少居民有足够富裕的资本在这样昂贵的城市里生活。

2、适用宜居型生态城市

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始终没有停止过对乌托邦的追求,整部城市史其实就是对乌托邦思想实践、扬弃和修正的历史。但是,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空前的大敌,人类不仅需要乌托邦式的梦想,更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多样化、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城市的拯救不能仅仅依托于未来的技术,更要注重那些现在就可以用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实用武器”。所以,在推进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选择了英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合作建设生态城,如中英崇明岛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等。

生态城的人居环境比一般城市更好,二氧化碳排放更低,消耗的能源更少,更适宜人居住。这类生态城,一般来说,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建成期只有8年到10年;以实用技术而不是高端技术作为技术主体,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水循环利用、风力和生物质发电等等;以绿色建筑为建筑主体;以服务业为城市产业主体,可谓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绿色交通为交通主体;以TOD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TOD即把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与土地的密集型使用密切组合起来,以获得社会、生态和经济三个效益的均衡;以可复制、可持续和可改进为目标主体。也就是说,适用宜居型的生态城市是低成本的,可复制的,城市自身发展是可持续的。同时这类城市也是可以改进的,因为所采用的技术的适用性不是一定终身的。

3、逐渐演进型的生态城市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和生态、资源等各种各样的基本元素在一个有限的地理空间内相互交织的网络体系。因此,城市就成了具有自组织、自动演进的复杂有机体。正如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所演示的意大利中世纪的城市到现代化城市进程那样,城市是一步一步自动演化过来的。生态城市的战略能够促使这些“古老的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使人们可以把握住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不让它偏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我国正面临城镇化、机动化和市场化相重合的特殊时期,机动化和市场化大大扩大了个人居住点的选择权。先行国家的实践表明,此时城市低密度的蔓延几乎是难以制止的。实施生态城市战略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我国面临机动化、市场化和城镇化重合时期,防止出现美国式的过度郊区化。

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要求我国所有城镇都要朝着生态城镇的方向去努力,首先要在条件比较好的城镇中实行生态城镇的战略。对于那些已经具有良好基础的城市,如已经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或者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等称号的城市,他们有能力,也有责任主动地向生态城镇演进。

这类城市,应要求其产业转型与生态化改造同步进行。从发展阶段上看,这些城市应着眼于产业结构转型,力争率先步入后工业时代;城市的领导和市民群众有较好的生态意识,因为他们始终是生态城镇建设的主体;城市生态化改造的目标和措施明确而扎实;能够及时安排生态城项目建设来有效地解决城市本身面临的污染、缺水、耗能和地质灾害等问题。

4、灾后重建改造型的生态城市(镇)

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非常注重把握重建的机遇和发展的机遇。“危机”意味着危难本身也是机遇。所以,温家宝总理说“多难兴邦”。多难就是危难,每一个城镇领导人都要学会在克服这些危难中来把握发展机遇。生态化重建规划能够使受灾城镇改变原先的演进轨道,跳跃性地获得抗灾害能力、系统的自主适应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城镇始终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的任何关于居住地的美好梦想都必须经历城镇的检验和改正。有生态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出适应未来发展生态良好的城镇,而不会等待上帝或上级的恩赐。所以,因循守旧的思路就会丧失重大的发展机遇。

从四川的实际情况来看,灾后重建生态城,城镇规模以中小型为主,2~10万人,而且这些城镇从诞生的时刻起,都与自然环境有较好的融合。从震后的汶川航拍图中可以看到(图3),这些城镇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多组团、分割式的空间格局,与自然山水联系较为密切。

灾后重建要与原来的“三线”工业企业搬迁相结合,城镇产业结构转型与城镇灾后重建同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灾之后这些城镇的环境生态足迹是减少的。虽然有一些人口死亡、一些企业迁移了,但并不是说城镇要搬迁。国内外地震以后城镇重建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在原址重建的,一般都可以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当地文化习俗,可以延续原有的文脉,人民群众对当地的地理特征比较熟悉,重建工作就较为成功。所以,只有极个别的城镇,由于面临现代工程技术无法克服的地质灾难,需做局部的迁移以外,一般来说,不应该做长距离、大规模的异地重建。

灾后重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是不可多得的机遇。一旦把这些基础设施确定为生态型的基础设施、抗震型的生命线工程,那这个城镇的抗灾保障能力就可以有飞跃性的提高;国家财政与对口支援城市的投资力度也非常大,每一个城镇几乎都可以得到相当于原来投资的历史总和的外部投资,能够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城镇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式重建,从而有条件实现城镇服务功能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灾后重建可以快速地推广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态和抗震的技术。

(二)明确的目标体系

1. 总体目标

安全、舒适、活力、生态友好之城应成为本次灾后重建的基本目标。重建后的城镇,抵抗环境灾害的自适应能力明显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的可靠性显著改进;捕获外部发展机遇的能动性有所改进;居住者与观光者的舒适度感受进一步改善。

2. 分项目标

灾毁建筑重建后要达到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标准,污水的处理率达到90%以上,地表水的水质持续优化;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在20%以上;绿色交通使用率达到25%以上,而且要求持续不断地提高;绿化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30%到40%;所有建筑都应该达到高标准抗震的要求;中小学校舍和城镇生命线设防标准比一般建筑还要高一些;城镇风貌特征更具地方性,更具特色化;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优化和提高等等。

三、灾后城市(镇)重建的实用技术一一明确的项目

哪些项目适应于在这些灾后重建的城镇里扎根落户?

1、扩建与节能生态和应急避难场所相结合的绿地系统。通过绿化、扩幅、联网等方面的治理,将道路、河川、公园等建设成为可达性良好的城镇防灾生态图。再加上小型公共绿地、体育场、学校、露天停车场、河滨等开阔的空间构成防灾避灾据点。重建后的城镇使人们从住宅楼出来就可以快捷地到达避难场所。此外,城镇绿化与建筑节能、停车场和道路遮阳相结合,就能达到美化和节能双赢的效果。

2、可步行的城镇。城镇道路系统中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相隔离或脱离,并单独成线联网,再配合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城镇绿色交通更畅通便捷,促使居民减少小汽车出行的愿望,交通能耗也可以下降很多。

3、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的雨水吸收系统(图2)和建设与公园绿地系统相结合的雨水储蓄池,大面积应用可渗透地面,至少要达到30~40%的比例。也就是说生态城镇是将人工系统“轻轻地”安放在自然环境之中,对原来自然的地表雨水泾流量和生态系统干扰比较小。低冲击开发模式也使得经建筑、小区、环境接纳的雨水成为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

4、雨污分离管道系统和污水再生利用(图3)。灾区许多县城和集镇原先没有污水处理系统,这次重建要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达到90%以上,就要在设计阶段推广雨污分流的管网系统。集装箱式的污水处理系统(图4),占地少、效率高,经处理后排出水还可以循环利用。如果城镇规模扩大,可以用数个集装箱式污水处理系统并联运行。农村住宅和城镇边缘的散户可充分利用沼气池进行生活污水净化变成肥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村庄可采用微动力或无动力的污水处理装置。

5、有地方风格的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应成为建筑的主体。大量采用本地建材、可循环利用材料,并结合本地特殊小气候和传统民居进行精心设计的抗震节能楼宇。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也等于节能节材环保。正如日本近期提出让住宅使用寿命延长至200年计划。这些都可以在灾区推广应用。

6、太阳能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一体化,太阳能路灯及半导体照明相结合的系统(LED),公共建筑物屋顶太阳能的电池系统等等都可在灾区推广应用。

7、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工程。对地震灾区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清理回用,对废砖石、混凝土废渣等粉碎加固后压制成轻型砖,或作为路面铺垫的骨料。

8、与地质灾害危险区相结合的生态公园计划。如果城镇规划区内存在泥石流易发的地段、地质断层的活动带,都应该把它们建设成为城镇的公园。

9、地震遗址的保护项目,除了北川以外,地震遗址的保护要典型化,具有教育意义,力求小型化、节地化。图5是震后在北川拍的照片。照片说明,在北川不仅由于地震垂直波和摇晃波导致建筑损害,还有地面液化造成的建筑倾斜,也有泥石流对建筑整体的覆盖,同时山上的滚石对建筑的摧残,各种各样的地震灾害后果在北川这个小城里都具有。把震后北川县城作为地震遗址保护下来,为后人研究城镇怎样规划建设才能更安全留下了一个实物教材。

10、新建小区的“绿色能源综合工程”。即在一个中等规模新居住小区范围之内把太阳能、风能、沼气发电包括电梯下行所产生的能源等,通过综合控制系统全部汇集利用起来,白天可以向公共电网输电,晚上从电网补充电力供应,从而使小区的整体能耗大大下降。而且系统设计要让居民能够随时看到用了这些绿色能源技术以后本小区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的数量,以鼓励居民进一步努力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多作贡献。

11、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源头处理。所有的可再生垃圾都可以得到回用,那些有机的垃圾都可经小型家用垃圾处理器直接变成肥料而得到循环利用。

四、灾后重建的基本策略一一明确实施的步骤

前节所述的这些项目和实用技术,不仅是灾后重建的城镇可以用,其他“古老的城市”都可以加以运用这些项目或技术进行改造。这些项目投资比较少,而且是可持续的。从灾后重建的策略上来讲:

1.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

灾后重建要处理好哪些事先做,什么事后做;哪些项目改善可在城镇重建规划中明确,什么工程技术可以随机增添;哪些生态工程必须在城镇基础设施重建时就要合并进行落实,什么项目可以推迟进行建设等等。就目前灾区的情况而言,应先落实市民过冬安置房,后展开重建工作;先对原有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反思修订,后安排项目建设;先恢复生命线工程,后一般性建筑和项目;先修复加固轻损建筑,后重建震毁建筑;先恢复农村,后进行城镇重建;先展开轻毁城镇修复,后进行重毁城镇重建;先进行城镇功能的恢复性重建,后进行生态化改造提高。这样的次序安排,可使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逐步缩小重建的重点范围,减少对灾区资金、人力、建材等方面的需求压力。

2.专家参谋与市民参与相结合

作为城市规划学的专家和生态学的专家,他们拥有国内外灾后重建的经验,有生态城镇关键项目实施的技能,有应对灾后重建和加固建筑、修复基础设施的专业知识。

从民众优势来讲,他们了解当地的需求,对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建筑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拥有财产和社会关系的主人,更关心自己的房产在重建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以及动员亲戚朋友的集合力量来推进私人房屋和社区的重建。尤其是生态社区建设更需要全体居民的创新和互助精神,从下而上持续性地进行社区魅力创造和生态化改造,这是生态城镇成功的重要基础。这些是政府所取代不了的。

3.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群众主人相结合

从政府来讲,政府要管市场做不了的,做起来不合算的事情,如重建的规划、基础设施的修复、公共建筑、生命线工程包括建筑质量的监督等。

从企业来讲,受业主委托进行建筑的设计、加固、建设。5·12灾后,有人在网上说,重建让企业家离开。但是现代企业制度所造就的企业,由于企业规模、集约、技术经验等原因,在重建过程中企业为主体,有利于提高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与居住的舒适度;有利于重建成本和风险控制;有利于建筑质量责任追究;有利于提高主人的自主选择性。

从民众来讲,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力、原有建材的利用和金融部门的贷款,自主决定设计、建设、施工者,充分发挥重建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城镇生命线恢复和生态城镇建设相结合

重建城镇的基础设施都应该成为具有抗震抗灾能力的生命线。灾后重建的城镇,如果说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同样的灾害再次降临,这些生命线工程在大灾害中不会中断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居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城镇重建规划修订要一步到位落实生态工程项目;生态城镇基础项目应该有机地切入城镇空间和可持续的优化;要结合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实施生态工程项目。

生态城镇经济结构应是与自然资源复合共生的,是多种相关产业的高效互补集成的系统,其中首先的课题是城镇原有产业的生态化升级改造。川西灾区可耕地和建设用地稀缺,环境容量较小,必须在重建过程中选择那些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占地、耗能和排污小、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加以扶持发展。与此同时,在城乡规划方面,更要强调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土地集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农业恢复方面,更要强调扶植农民充分开展“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培育和“农家乐”附加农村体验性旅游业的复苏。总之,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当地朝阳主导产业,且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持有机联系、循环利用和复合平衡,并具有自我创新优化能力。

5.城镇硬件重建与精神家园重构相结合

城镇硬件的重建,也就是城镇生命线的恢复、公用设施重建、生态项目优化,要与当地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同步。人们只有积极投身于重建的过程中,其精神才能升华,才能萌发出积极、顽强的创造能力。同时,规划师们要注重城镇特色的重构,指导人民群众创建可持续发展、永远增值的资源。丽江大地震,由于坚持了正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针,才使得这座城市焕发出强大的崭新的生命力。

总结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与教训,一项非常重要但又常被人们忽视的成功因素是:重建城镇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包括当地居民间达成的共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关系网络的集合、社会道德文化风俗及组织成本)应与重建城镇目标及进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使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资源基础作用顺利发挥、交易成本下降、社会秩序和重建积极性的协调程度得以持续改良。研究表明:与有形的物质资本和无形的人力资本一样,无形的社会资本也能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属于社会生态。这就提醒我们必须通过对灾后合法私人产权的保全确认,原有法律制度功能的恢复,社会诚信的修复与加强,各种参与重建的组织与市场主体的普遍诚信和责任感的培育以及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等等,来促进重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可解读为什么那些被强制异地重建的城镇长期不繁荣,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破坏了当地居民与自然的认知以及社会资本的衰退。

总之,灾后重建,我们不仅需要怜悯、关切,需要激情,更重要的是需要冷静、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思考: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具创新性的理念,更广泛地调动各种各样的积极因素来帮助重建;要更加尊重生态自然环境,尊重普通民众的根本利益,尊重本地的传统文化和社会资本;要更加明确重建的目标、项目、步骤,不仅要为灾后的幸存者建造更安全、舒适的生态城,同时也要着眼于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生活更美好;重建后的城镇不仅仅具有生态城市的典范影响,而且具有可复制、可改进、可推广的深远意义。

我看《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 篇11

长江比黄河流域面积大二点三倍,年流量大十六点八倍,而在中下游所造成的人类最宝贵的冲积平原反而只有一半。长江冲成的十二点六万平方公里供水充足,是多么宝贵呀!而黄河只冲成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可耕种两季,虽用水感不足,更觉其宝贵!假使人们细想何以黄河能淤出如此大量的土地,正是由于其水少沙多,其含沙浓度极高的黄水已淤成了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要尽力据以淤灌它,而且希望它继续淤出更多的土地,以适应我国人口之众多的情况。如今长江每年只能淤出一千多亩田地,人们嫌其太少太慢,而我们对黄河更应寄以厚望。我们希望黄河有更多的水土冲下来,而不是保持在上中游而不下来。水土保持的目的是保持那里肥沃的表土,是应该的,是合理的。但是河槽里的黄土尽可冲下来,以饷下游,两者并不矛盾。

其次,我们要理解,我国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外国人说我们只有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着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就是说我们能以少量的耕地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养活偌大人口。凡国家的水资源消耗主要是用在农田上,约占百分之八十——八十五。我国夏季海洋湿暖气团登陆的占百分之七十的全年水量,多半由农作物利用掉,部分多余的成为地面流即径流,集流成江河,连同地下潜流,成为河中的川流。川流乃是残余的水资源,部分可以抽起来用于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由科学院张光斗、陈志恺等提出的水资源,定义为所谓江河出口综合的年水量,竟不包括植物蒸发量这一大笔水量,于是得出我国水资源贫乏,在全世界排行第六的错误结论。

我国在淮河以南及东南部水量有余,两广年种三季作物,江淮两季半,缺的是耕地,不是缺水。黄淮海也勉种两季,东北种一季,利用冬雪融水亦已足用。全国唯有西北真正缺水,而可耕地很多,俗称“有水便是地”。总的说来,我国最缺的是可耕地,通过调节多年平均年水量尚能养活偌大人口。明白这点,若正确地运用水资源,黄河“水少沙多”,不是坏事。

第三,我们要认清,地区水土保持、干流造坝等都是对个别工程(infrastructure)的设计规划。而流域规划除应包括这些个别工程外,是对整体流域的运筹(System engineering俗误译为系统工程)、是对整个河道,例如对黄河上下游全面整体的规划。

水土保持对于上游地区农业完全必要,也可能大体上做到。但因黄土层在风沙堆积的过程中陆续降雨被形成了许多垂直孔洞,可以高达几十米。一遇大雨,这些孔洞同时被雨水充满。临近河岸的黄土层常一片一片地剥落下来,形成直壁。所以平面或斜面上的表土及洼沟水土可以被保持不动,但大片黄土仍可落入河道里。

当水流经过河床,一定会挟带一定量的泥沙同行。许多测验都证实输沙率略和流率的平方成正比,除飞流尽河干,否则河中必有沙流,故凡河床质为泥沙的河道只要有清水的河流,泥沙一定会输向下游。

水土保持作为农业的措施是可以而且应该做得到的,但把它作为“拦排放”治河方法中的重要策略是做不到的,也是完全错误的。拦河筑坝以蓄水沙,如小浪底坝,只有有限期的效果,经济上不合理,亦非良策,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把沙多易淤的困难留给子孙。

第四,从整体运筹的角度来看,凡是河流的上游必然在被冲刷,下游在被淤积的过程中。这是指对一长段河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而言,分析用的是统计的方法,而不是对一定地点、当一定时刻用数学力学方法分析的结果。以两道长堤夹住河流,在下游欲将挟带下来的泥沙全部排出去,途中水流渐减,坡降渐平,路途加长,沿途不淤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拦、排、放”中排的策略是错误的。以堤防排沙,直出河口,中途不淤,是不可能的。

明末潘季驯用过束水攻沙的治河法没有成功。论理用于个别河段未始不可。但束水后河段上下两端落差将加大,坡降将加陡,若许多河段这样做,水面纵断面将超过河道自然落差所许可。这又是一个只适用于个别工程,却不能用于下游河道整体运筹的治河方法。

第五,在黄河整体运筹的拦、排、放诸策略中,藉水土保持拦沙于中游既不可能,泥沙不可能不下送到郑州以下;两堤束流期望排沙出海而不淤中途又不可能;于是只能指望滞洪区和滞洪水库以放出太大的洪水了。正如《纲要》四十四页所述:“分洪运用的风险和经济损失很大”,“存在问题较多”。于是加筑小浪底水库,先拦沙二三十年,成为对付这水少沙多的害河,作为防洪的策略,以免继续加高加固悬河两堤。这里显然没有想采用疏浚的治河方略,因为欲增加过洪能力,疏浚太费,惟有加高堤最方便而省钱。

第六,人们普遍地主张采用拦排放的治河法,不理采拦排无效、放又风险,却忘了这河曾淤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其他世界三角洲最大的如珠江三角洲等只有一万多公里)它还淤塞了海河、淮河的尾部,成为一望无际的仅次于巴西亚马逊河下游平原的世界大平原。这华北大平原除了自然降水、太行山下来的山西余水外,两季种植仍嫌水缺。黄河北行时原曾路过这里,其后运河曾长期作为南北运输大动脉。如今黄淮海平原缺水,当然要考虑将黄河作为干渠南北分流。而黄河治理规划却规定,河应在两堤约束下排沙,全河流水被派定担任尽量输沙出海的任务,以免河身继续淤高。按整体运筹的原理,黄淮海平原的水利建设和整治黄淮海河道原是一件事的两方面。人民责备我们把一件事孤立起来分为两种规划:“只知一条线,不管两大片。”这种策划殃成了目前黄淮海平原缺水缺肥,华北水道不通航的现实。历来学术上普遍性的错误认识,使国民经济遭受莫大的损失,未有甚于此者!

第七,不破不立,通过否定拦排放策略,人们会自然地认为黄河分流是必要的。河在郑州以下原属隆凸的三角洲地貌,其干流和各流派分布于全洲。世界上治理三角洲,无不分流淤沙。广东三水以下的珠江、埃及开罗以下的尼罗河、罗马尼亚土耳恰以下的多瑙河、印度孟加拉下的恒河、巴基斯坦苏库尔以下的印度河,无不多道分流出海。黄河既已淤高,分流排沙乃据高建领之势,能自动刷深河槽,理由如下:

干流若和支流在同一平面上分海,则其含沙浓度将相等,两者流率支流较小,由于输沙率和流率平方略成正比,水平分流将使大河加淤。但我们总可以从高槽上调节出流,从而刷深河槽。这需要支流闸门既有溢流口,又有孔口,使其能任意调节,支流闸门上游须加修一段平行的堤,堤脚及叉口宜打钢板樯,设计要策安全。闸门须设两道,一在大河堤内,一在支流两堤间。

第八,分流道要在中水和枯水时都长期行水,洪水时有节制地放水。首先打开人民胜利渠闸门,引黄河水沙分人到运河,直到天津。中途设站置闸,分流淤灌河北平原东部,以解决当前缺水之急。现在干的运河已高出地面四米以上,不必掏挖,任其继续淤高后,将来整理成为郑州到天津的高速公路的路基,不再输水。同时开始勘测设计新的淤灌渠道,恢复南北大运河,分水人渠道。路线大致取老沙河、接清凉江,顺黑龙港现有洼道,将来把卫运河搬下来。

这个最上游的郑州分流闸很大,不但分流入人民胜利渠,另在口下再分三口,分别淤灌天然渠、文岩渠及柳青河一带广大地区,其中下游接全堤河等。现有位山等闸须重新改造,口槛大大降低,设有堰口及底下的孔口。同时打开与大运河交口的黄河南北两闸分流南北,将来济运河用水,并淤灌东平、梁山等洼地。河水顺势南下,毋须抽取江水逆流北上。黄河在交口分流刷深槽底后,可能不设船闸通行。其他闸口待上列各闸分流取得工程经验后陆续打开。河以南上游的分流支脉应以贾鲁河、涡河为主,陆续打开,凡遇泥沙地宜先用河底粗沙淤灌打底,再在上面淤灌细泥。目前黄泛区一带最缺粗沙,排水不良。

第九,凡淤灌渠道必须设计用复式断面,过水流率必须长期淹盖两边滩地断面,否则闭闸停流。主槽两岸边必须护住使不坍塌。这样的螺旋流水(helicoidal flow)会长期淤滩刷槽,毋须掏挖清河。这些黄委工程师已在南岸试筑过,积有经验。在未来大运河及大渠道上应能设计出恰当的复式断面和经济坚固的护岸设施,使长期内主槽不淤且自动掏深,而两岸滩地自然淤高,能维持较长时期再易新线新渠。

人们必然能建成精致的分流闸和分流渠道,这是黄河分流策的根据。在一段时期分流淤灌后黄河槽身自然浚深,毋须加高堤防来防洪了,于是河治。人们欢迎更多的泥沙下来,水土保持工作应改由农业部领导。下游会自然地淤灌增肥,并造成更多的耕地。人们将额手称道:黄河乃是世界第一大利河!它以最少的流水造成最多的土地,它作为干渠,自流灌溉。

至于黄淮海河流整治与平原经济开发这一更大范围的整体运筹,请参阅《华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利出版社出版,第37页)《论黄淮海河的治理与华北平原的整体开发》,不赘。

第十,关于华北缺水问题,东线调用江水,所需抽水功率太大,不合经济,而且沿途拦截用水,竟无法实施。目前调用些丹江口水是合理的,但不可加高丹江口大坝,以免增多淹没地,且安康水害已说明汉水卵石造害巨大,原已沉积满汉水的卵石尚不知如何处理,不宜扩大其灾害。

作者认为,从嘉陵江略阳以上或可引来约两万平方公里面积上两百亿立方米中一百亿立方平的水,导入黄河或黄淮之间的耕地,或许可能,但笔者从未实测或详研,只是一种建议。如若可行,则工程较简便。作者不赞成经过黄河沿太行山引水北行。不如借用滹沱河水经十公里人大沙河北行,再在滹沱河下游用黄河分流水归还。华北大平原须利用浅层地下水的预蓄及灌溉节水,可以解决全区的用水。

相似图形探索式复习纲要 篇12

关键词:比例线段,相似图形,相似三角形,归纳探索

相似图形的复习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活动中老师引导同学们在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 回顾并理顺本章知识, 扎实所学基础知识内容, 体会相似图形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并探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提纲挈领, 归纳探索

该部分中, 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是考察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 应该以课本为依托, 在熟练掌握定理及公式的前提下, 适当做些习题, 培养发散思维能在现实中用相似图形思想处理问题的能力。

1. 复习和探索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几个条件;揣摩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推理过程,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复习探究。

师:只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吗?举例说明。 (生答:不一定, 比如两个直角三角板中的直角相等而这两个三角板不相似)

师:△ABC和△DEF中, 若∠A=∠D=30°, ∠B=∠E=60°, 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学生讨论回答 (答:肯定相似, 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

师:要判断相似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度量的方法有误差不可取。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软件分别精确测量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 观察三对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

2. 在复习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研究中要注意与全等三角形的情况进行区别和联系。

3. 通过位移、对称、旋转等变换, 体会从运动的角度研究图形的方法。

4. 总结相似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相似三角形在刻画现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练习拔高, 温故知新

复习该课时要在掌握相似图形等定理的基础上, 以学习中的大量实例为素材, 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现实中有关的数学问题并用相似图形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1. 比例线段。

线段的比是指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 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比例线段是指在四条线段a、b、c、d中,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a:b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c:d, 即a:b=c:d, 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 简称比例线段。要注意的是:线段a、b、c、d成比例, 一定是指:或其他形式。注意:线段成比例时, 一定要将线段按顺序列出, 不可颠倒。

例1: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一古塔在地面上的影长为50 m, 同时, 高为1.5 m的测竿的影长为2.5 m, 那么古塔的高是多少m?

思路与技巧:本题应抓住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 从而得到古塔的高、古塔的影长、测竿的高、测竿的影长, 成比例线段即:

解答:设古塔的高为xm, 根据题意得:

所以2.5 x=1.5×50

所以x=30 m

答:古塔的高为30 m。

例2:已知A、B两市的实际距离是300 km, 量得两地在地图上的距离是5 cm, 则这个地图册的比例尺是多少?若在地图册上量得A、C两市的距离是16 cm, 则A、C两市的实际距离是多少km?

思路与技巧:掌握比例尺的概念, 比例尺是指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即:

(2) 设A、C两市的实际距离为x km,

答:这个地图册的比例尺为1:6000000, A、C两市的实际距离为960 km。

注意:该类题比较贴近生活, 也是考查重点之一, 学生在复习中应注意加强训练, 培养相似图形线段比例解题意识, 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2. 探索拔高。

探索问题:某同学为保证他的学校年度风筝节的好成绩, 做了一个小风筝与一个大风筝, 并在公告栏展览, 两个风筝都如图1的形状。高吴将小风筝张贴在单位长为10 cm的 (即每两点距离为10 cm) 的格子板上, 并将大风筝张贴在单位长为30 cm的格子板上。问: (1) 小风筝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大风筝要用金箔覆盖, 金箔是从一张刚好覆盖整个格子板的矩形金箔裁剪下来的。试问从四个角裁剪下来废弃不用的金箔是多少平方厘米? (3) 你能找出小风筝与大风筝的面积有何关系吗?

道具:格子板、剪刀

探究过程:在格子板上, 仿照图1做—个小风筝。

探究评析:小风筝的面积可由图2可知:

或S小风筝=S矩形-SΔⅠ-SΔⅡ-SΔⅢ-SΔⅣ

所以S小风筝=800 cm2

做大风筝从四个角裁剪下来废弃不用的金箔实际上是4个小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它们等于大风筝的面积为即小风筝的面积与大风筝的面积的比等于它们对应边长比的平方。

注意:实际学习、考查和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操作性比较强的问题, 这就要求复习时要强化相似图形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训练, 把握两相似图形边之间, 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

上一篇: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桥下一篇:主体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