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课程纲要

2024-05-08

学期课程纲要(精选6篇)

学期课程纲要 篇1

[课程名称]

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实验教材——《乡土文化读本》。

[开发目的]

通过开发和挖掘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资源, 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农业生产、人物风情、宗教文化等, 并以此作为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地学习, 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课程类型]

《乡土文化读本》与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实验教材互为补充, 有机统一。以统编教材为主, 以实验教材为辅, 为限选课。

[适用年级]

实验教材适用于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教学时数]

每周安排1课时。 (每章后面设计的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可分为短时作业和长时作业, 根据学习内容斟情而定, 一般不作硬性规定。)

[课程背景]

传统的课程实质是高幂次课程, 就是越来越远离生活, 远离学生生命的内在需求。课程的本体应该是符号实践而非符号研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新一轮课改针对我国教育的现实, 强调和加强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和实践的联系, 增设了综合实践课程。相应地语文课程标准有了重大突破, 就是单独列出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要求, 突出跨领域的综合学习, 这样就突破了仅仅在知识学习中的育人局限。学生素质的发展除了要学习间接经验, 掌握一定的知识外, 还要经过亲身操作或实践的磨练, 形成相应的体验、领悟、经历等直接经验, 而且对于一些方面的发展来讲, 获得直接经验比掌握间接经验, 在某种情况下显得更主要更复杂。一个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就不能仅仅具有作为符号活动主体的素质, 还应该具有作为操作活动主体和交往活动主体的素质。如果我们将这种理念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 就会改变课程文化, 即由文化的工具性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性存在, 由肯定性定位转变为探究性定位, 由认同性模式转变为生成性模式, 课程文化也会走向一种自主、自律、自为的教育文化, 并重建知识伦理, 使乡土文化走进课程成为可能。

农村学生大部分思想保守, 性格内向, 阅读量小, 知识贮存少, 视野不开阔, 思维不活跃, 创新意识差, 读写能力相对不强。以乡土文化为载体,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使语文知识得以综合运用, 语文能力得以整体发展,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得以沟通, 书本学习与实践得以结合, 使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得以凸现。通过学习乡土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能力, 关注乡土文化实施的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并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的建构文化、生成文化, 在实际情况中, 在社会实践中、在生活体验中培育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达成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实验教材《乡土文化读本》属活动课程,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验教材在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 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作为重点。所以, 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 注重直接体验和积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每章大都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 安排学习活动, 学生便按照该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的, 在活动过程中收集书面材料和实际材料, 进而通过自己的思考, 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或提交作品, 另外教材的内容还是围绕一个一个主题或课题而从多种学科或多种现实中收集组织的。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的束缚, 因而有助于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

尊重地方性的本土知识是实验教材的出发点和显著特点。只有学生真正掌握地方性知识, 才有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只有让地方性知识进入课程, 学生才能形成对地方的归属感、认同感, 才能关注和关心地方的发展和进步, 才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愿望, 也才能具有爱地方、爱国家的品德和情感。地方性的知识能够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 与普遍化的知识相比, 没有丝毫的优劣高下之分, 只有将地方性知识纳入课程体系, 才能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接轨, 才能丰富学生的生活世界, 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

[具体内容]

《乡土文化读本》有目录、前言, 暂拟为六章, 各章依次为: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川、丰富的物产、灿烂的文化、淳朴的民俗、杰出的人物。

[学习方式]

1. 开展研究性学习。

2.开展体验性学习。

3.开展合作性学习。

4.开展创造性学习。

5.开展网络学习。

[教师角色]

《乡土文化读本》所设计的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1.教师是学习主题创造、设计的引导者。

2.教师是活动、组织的协调者。

3.教师是学生实践的指导者和服务者。

[教学原则]

1. 整合性原则。

2. 开放性原则。

3. 自主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探究性原则。

6.生成性原则。

[教学方式]

实验教材的学习不同于以往的语文学科课文课程, 在实验的过程中, 在教学途径与教学方式上,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书本走向实践。不忽视知识的价值, 不囿于书本知识范围的限制, 从单纯的课堂讲授转向通过学生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来学习。

2.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有限的校园中的学习转向更充分的利用社会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3. 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走向主动的探索,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权威。

4. 从注重结果、结论的教育转向注重学习过程的教育。

5.从机械的指令性的程式化教学走向生动的创造性教学。

[实施建议]

1.主题的选定以学生为主体。依据现代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互动。要给学生充分的空间, 使他们可以自主开展学习,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发展个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经验、条件、能力等选定所要学习的主题。如有些学生如果对民间故事感兴趣, 让其走访民间艺人、故事篓子、民歌手等, 然后自己整理, 润饰加工, 使其具有文学性和可读性, 幽默风趣, 耐人寻味, 并将它装入学习成果精选档案袋。如果把学生的兴趣, 爱好调动起来后, 他们就能倾注全部热情, 兴致勃勃, 认真地学习。教师可以着重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 (1) 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实际问题等给予积极的引导, 既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也要注意所选问题的价值; (2)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引导的目的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 而是提供信息, 启发思路, 补充知识, 介绍方法和线索。

2.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策略的鼓励。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料, 使学生初步掌握通过图书馆、人际交往等获取资料的方法和途径。重视学生调查、实践、访问、查阅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与策略,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3.重视学习的总结, 交流与分享。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对于学生在学习上的成长尤其重要。在实验的不同时段,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进步, 已实现的目标以及所走过的弯路进行总结。通过反思和反省, 为学生的成长提供重要契机, 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每章学完之后, 都要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和分享。在合作、交流中, 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 学会客观的分析和辨证的思考, 也学会申辩。

[评价方式]

《乡土文化读本》实验教材对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档案袋评定, 注重学生的自我接受、体验、展现和反思, 强调学生参与 (制作档案袋) , 使学生在体验中认真反思他们的作品、知识和理解。既可采用学习成果精选档案袋, 也可采用“主题探究活动档案袋”评定。具体设计如下:

语文实践与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究档案袋

1.学完物产这一章后, 确立一个你感兴趣的与本地生态环境相关的主题。

(1) 说明所选主题对本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2) 指导教师对说明的评语_____。

2.制定周详的计划, 发现关于这个主题的相关信息。

(1) 说明如何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

(2) 概括相关信息的大致内容, 优势与不足。

(3) 尝试提出假设。

(4) 指导教师对收集信息的方法、资料、概括、假设的评语______。

3.运用恰当的方法 (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方法) 进行探究。

(1) 制定有助于假设检验的方案。

(2) 教师对研究过程的评语______。

4.根据你的研究结果, 撰写一份建议或报告, 在建

议或报告中提出你的行动策略或政策改变意见。

(1) 形成建议或撰写正式报告。

(2) 对建议或报告评价的证据 (论证活动安排) 。

5. 将你的发现或建议提交给一些有能力实现你的想法的机构, 如乡政府, 环保局等。

(1) 建议及报告接受部门证明。

(2) 建议及报告采纳情况附录。

6. 父母, 同学及相关社会人士对活动的评价, 自身的体会______。活动参与人员签名。

学期课程纲要 篇2

2013年

开 发 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 主讲教师:张怀英 刘雨龙 课程类型:兴趣类 教学材料:自编教材 授课时间:每周一节 授课对象:四——五年级学生

一、课程实施背景:

体育运动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项目,应该说学生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运动。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的运动的热情就会下降,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次训练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运动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运动提高了身体素质时,便会增添一份喜悦之情,充满一股运动的热情。

二、课程目标:

学校开展体育运动队的目的就是要在学生中深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活跃学校文体活动,以体育运动队这个点来带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整个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开展活动时就必须树立一定的教学目标:

1、认知:

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

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要着重锻炼他们的身体,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健美的体格,提高身体各器官的机能,增强机体的活动能力。

2、能力:

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独立锻炼身体的态度、能力和习惯。

教会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学会生活和运动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娱乐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基本活动的能力,基本技能,为增强各器官系统技能打下基础,扬长避短,注意加强薄弱环节的锻炼,使身体协调发展。

3、情感:

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发展智力,培养文明行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三、队员情况分析

运动队成员,对于体育都有浓厚兴趣,有体育锻炼的愿望,并乐于参加锻炼,在练习和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自觉性。

处于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期,身体形态、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一般性活动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体育运动队的任务就是通过锻炼,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

这些队员在他们班级中都是体育骨干,有一定的威信,相信这些同学经过练习,有一定的技能和成绩后,一定会带动其他的同学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中。

四、课程实施

1、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训练时间,保证训练时间,提高训练质量。

2、认真研究各项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的组成,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

3、因材施教,合理分项。在学生有了一定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特长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项训练。

4、在活动中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展开各项运动技术的教学。

5、锻炼学生身体,锤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自我发展。

五、课程评价

在校本课程评价过程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整体遵循: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特色评价与多维度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课程方案的评价——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因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个体评价,所以我们通过对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及必要的专家指导,不断反

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学校对整体进行调控,做到个体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学生的小组评议意见和任课教师的评价;学生家长的反映;学习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记录于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内)。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需努力”四类,以此作为学生获得该课程学分的依据及评选优秀学生的依据之一,在不同的学段采用“段位制”。具体由任课教师负责执行和落实,在该课程结束时由教学处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学生如有不同意见可向学校提出,学校负责核实并及时反馈。

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教师对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在平时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的反映;学生家长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课程纲要 篇3

课程类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选修课程

教学材料:《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科目名称: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授课教师:高三思想政治教师

授课时间:23课时

授课对象:高三学生

课程目标:

1.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结构形式;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2.简述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的缘由,了解英王在国家中的角色,明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性质;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评述“驴象之争”的典故,结合实例,揭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了解美国联邦制的特点;简述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分析“三权分立”制的实质。

4.归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理解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分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阐述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特点,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5.列举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阐释联合国宪章所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评析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阐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缘由,举例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角色和作用;概述欧洲联盟的诞生和发展,解析欧洲联盟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6.总之,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提倡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要着眼于“三个面向”,较为具体地了解西方主要国家的特点和问题,进一步明确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知道几个在国际社会中有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家观念。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专题一 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家的性质 (1课时) 2.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1课时) 3.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1课时) 4.国际组织概观 (1课时)

专题二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1.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1课时) 2.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1课时) 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 (1课时) 4.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1课时)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1.美国的联邦制(1课时) 2.美国的两党制 (1课时) 3.美国的三权分立制(1课时) 4.美国的利益集团(1课时)

专题四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1课时) 2.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1课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课时)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课时)

专题五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1.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1课时) 2.中国与联合国(1课时) 3.走进世界贸易组织(1课时)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1课时) 5.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课时)

模块测试(2课时)

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

(1)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人民教育出版社。(2)学案:根据校情、学情编制导学案。(3)网络:科学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国内外政治活动相关信息。(4)视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政治活动等视频材料,形象直观的组织教学。(5)试卷: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编制模块测试题,对学生学分进行认定。

2.实施手段

(1)学案:编制学案,学案引领,导学合作。学案的体例结构分为:课标聚焦、情感体验、自主学习、思维拓展、知识结构,通过学案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指导。(2)探究:结合教材中的“探究”栏目,设计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探究活动。(3)视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国际国内的政治活动音像资料。

3.学习方法

(1)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教材、视频、网络资源学习。 (2)以学案为引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4.活动开展

(1)选择当前西方国家发生的某一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收集并采用相关报道,对其政体运行的问题进行讨论。(2)结合历史教学的内容,并自行汇集、整理相关资料,共同探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3)以剖析“三权分立”、多党制的实质为题,举办一场讨论会。(4)针对一个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收集有关报道,评析联合国的作用。(5)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按不同类别,汇集中国在各种国际组织中的活动资料,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题,举办一个展示活动。(6)收集有关资料,撰写小论文,评析欧洲联盟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讲话”的追求和意义。

课程评价:

1.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权重:40%)

(1)考勤(10分);(2)课堂表现(10分):立足于学生课堂纪律及参与互动、小组讨论等情况赋分;(3)作业(10分);(4)参与开展的活动的表现(10分)。

2.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权重:60%)模块考试成绩评价(60分)。

3. 以上两项合计及格者获得相应学分。

审议意见:

该课程纲要结构完整,课程要素齐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目标来源于课程标准、教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维目标体现好,能依据课程目标较好的处理教材,对微观分解教学任务,安排教学进度,有较强的指导性。

课时分配合理,课程实施科学有效,教学资源选取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感悟生成知识并学会较好的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课程评价科学,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导向性;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感悟中体会知识的生成过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技巧,在参与、讨论、走进社会生活、置身于情境中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当代中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播音发声学期末考试复习纲要 篇4

(一)播音员必须学会驾驭声音。

1、发声练习是播音员的日常基本功。确保声音的持久、青春魅力。

2、播音发声有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声乐、戏曲、话剧、朗诵、评书等语言艺术。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明显的区别。播音员又有自己用声的特点、要求和锻炼方法。

3、生活发声不足以满足播音要求。在对象、表情、手势、重复、停顿、严谨、复杂、感情、美感等方面差异巨大。播音发声要做到吐字清晰、音质优美、富于活力和感染力。

4、播音要求高度的用声技巧。题材、感情多样,时间短暂,状态稳定。

5、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理论知识,彻底改变言语发声的习惯,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做到得心应手、收纵自如。

(二)播音发声的点的形成

1、语言活动方式不同于一般口语。做到准确清晰、富于变化。

2、语言负载的信息量大。播音语言是书面语的口头方式,精炼简洁,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播较多的信息,吐字必须准确清晰。

3、传播工具和特点。通过电波传送,会有干扰、损耗、畸变,现场实况或音乐混播更复杂,声音的清晰度和穿透力是基本要求。

4、审美要求。我国有声音美感的历史,如戏曲、说唱等形式。播音用声要字清,还要玉润珠圆。

5、社会地位特殊。受众多,影响大,具有语言、信息的典范作用。

(三)播音员声音的基本要求

1、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做群众的语音教师。不能有磊块、蹦字等情况,生动活泼。

2、圆润集中,朴实明朗。不干涩、不散、不扁,如清泉流入,使人愉悦、喜爱。

3、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发音吐字要有韧性、弹性,无论男女都不能一味的追求刚或柔。

4、色彩丰富,变化自如。善于传情、富于表现。发音吐字要有利于声音的变化,而不是追求固定不变的声音。

(4)正确处理情与声的关系

1、播音发声是为传情达意。让听众随内容而动,忘记播音员及其声音。

2、情动于内,声发于外。将情感转换为声音,在声音中蕴含情感。播音发声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与扩展发声能力,既要注重声音,又要注重声中情。

3、以情代声,以声传情。发声前领会蕴藏的情感,发声后检验感情表达效果,符合发声要领和情感表达要求。

4、要暖声,不要冷声。发声练习的每项内容,即使是纯技术性的练习,也有情感因素。要有由衷地愉悦情绪,发出暖烘烘的声音,不能板脸、冰冷。愉快和温暖是播音的基本色调。

一、播音吐字的要求

“字正腔圆”是人们对播音员吐字的要求与衡量标准,可概括为: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一)准确----规范读音,“字正”。这是播音员必须要做到的,要符合普通话语音的规律,把字音发的比一般人更完美、更悦耳,更不应该念错别字。

(二)清晰----字音清晰是播音员的必备条件。声音再好也要清晰;声音不太好但清晰是可以的做播音工作的。

(三)圆润----有比较丰富的泛音共鸣,悦耳动听,“腔圆”,是对吐字的审美要求。相反则不符合。“珠走玉盘”是播音员追求的境界。

(四)集中----声音集中是对播音的审美要求,也是特殊条件要求。声音集中会给人聚精会神感觉,易于入耳、打动人心。否则,影响吐字的清晰度,音量显得小,觉得漫不经心,降低语言的表达力,也十分费力。

(五)流畅----字组成的语句要畅通无阻,字不能要得太死,不能留下雕琢的痕迹,听起来吃力又不自然。

总的来说,播音员吐字要做到颗粒饱满,轻快连贯,字字入耳动心;播着不费力、听者有美感。

(二)普通话发音吐字的改善,做到规范条件下的动听。

1、声母:力量集中在唇的中部,不能锅唇---b p m f;舌尖音发音时力量集中在舌尖的中部,使劲时有后缩的感觉,不能后卷;舌面音发音时的舌面应尽可能小,力量集中在舌面纵中部。

2、韵母:在牙关打开的前提下,高音略低,低音略高,前音略后,后音略前;增强唇舌展撮;略带鼻音。

3、声调:调值准确;气息平稳支撑;根据需要改变高低和幅度,符合语气、节奏需要。

一、咬字器官作用

咬字的功力来源于对咬字器官的灵活控制,吐字清晰而优美首先要锻炼咬字器官。喉部发出的声音,经咽腔到达口腔,在口腔受到各种节制而形不用的音色。这个过程就是咬字的过程,对声音起节制作用的口腔内的各部分就是咬字器官。口腔所以能灵活的节制声束使其形成各种不同的语音是由于:

1.口腔的上下两大部分可以通过牙等部位的有控制地开合,以改变口腔的容积。

2.口腔下部有能灵活运动的舌,它可以与口腔上不形成各种阻碍,舌高点使口腔分为前后两个腔体,舌的形状变化使口腔形状也随之变化。

3.口腔上后部门的软腭能升能降,以阻塞或打开鼻腔通道,改变口咽部的形态。

4.口腔最前端以开闭、展撮自如的唇为声音的出口。它的活动形成不同的辅音,造成不同的元音音色,构成一个音节。

二、牙关

牙关的开合直接影响字音的清晰、圆润及饱满。播音吐字要求口腔开度比口语大些。口腔开度变换,牙关控制也要随之灵活变化。

上下颌关节的运动直接关系到口腔开度及口腔容积,吐字作用有:

(一)影响口腔的泛音质量。口腔开度越大泛音量越大,它直接影响元音的第一共振峰。元音的不同口腔开合度比例全靠牙关控制。元音鲜明而饱满的音色需要略大于口语的适当的口腔开度。

(二)声束由咽腔进入口腔的必经通道。通道宽敞,声束通过顺畅,口咽部的共鸣能较好的发挥,声音通畅响亮;通道狭窄则会使声束不顺,声音闷塞褊狭,使声音易于冲上鼻腔而产生不必要的鼻音。

(三)影响舌的活动范围。字音清晰而圆润,要求舌的活动幅度比在口语发音是加大,这样牙关必须适当打开。

(四)牙关的打开也使口腔前部的器官运动更加灵活有力。

(五)口腔开合训练

1.要领:牙关比日常谈话开得略大些。下把放松而略向后退,上下槽牙间像嚼着弹性物而保持一定距离地打开、闭拢。开口时有上槽牙向上开的感觉,闭口时觉得口腔上部像啃东西似的向下扣,口腔开合灵活而有控制。口腔开合的咀嚼感觉有利于发声。

2.动作:

(1)按上述要求及感觉做口腔开合的咀嚼练习。(2)克服下巴紧张的练习。下巴紧张会影响喉部肌肉的紧张,对发声不利。用手扶住放松而微收的下巴,使其固定。缓缓抬头以打开口腔,再缓缓地头以闭口,体会下把放松的感觉。

(3)啃苹果。可以拳头代替,使口腔充分张开,开到极限微收,注意“挂钩”的打开。

(二)舌的训练

1.要领

(1)吐字时,舌要有向前活动的感觉,而不能向后缩。

(2)增加舌体活动的灵活性及弹动力,以保证字音的准确与清晰。

(3)加强舌前中部的收拢上挺能力。使力量集中在舌的中纵部,以保证字音的鲜明集中。在打开牙关的前提下,舌必须具有这种收拢上挺的力量才能保证字音的清晰、鲜明。吐字时舌高点以后的舌面要尽可能保持平展、放松。2.动作。以下动作可重复做若干次。

(1)弹舌。舌尖上翘,以较快速度来回弹上齿下缘。目的是活动舌头,增加舌的灵活性。可以在练习开始时做。

(2)刮舌。开始时舌尖抵下齿背,上齿缘接触舌叶;舌面部逐渐挺起,上齿缓沿舌的中纵线向后刮,口腔好像被舌撑开,直至不能再张大。这是练舌的收拢上挺力的主要练习。(3)伸卷。用力伸舌出口外,使舌前端呈尖形;向上卷回。

(4)舍左右立。舌在口内翻动90°使左边缘向上来立起;再翻动180°,使右边缘向上立起。这个练习难度较大,需经一段练习才能掌握。

(5)顶腮接围口转。闭唇,以舌尖用力顶左腮,再用力顶右腮;将舌前端置于齿外唇内,舌尖以上左下右的方向转动,然后再以反方向转动。

(6)发音。用短促的声音发de、ge、le,舌的相应部位要有一定力度。

(7)绕口令。调到敌岛打特盗,特盗太调投短刀。挡推顶打短刀掉,踏盗得刀盗打倒。

四、腭

腭俗称口盖,前三分之二十硬腭,后三分之一时软腭。硬腭呈穹隆状,其中纵线由前及后明显突起,叫腭中缝,腭组织在腭中线处很薄,只有粘膜,而两侧近牙床处显著增厚。

软腭是能活动的肌肉膜样膈,斜向后下,称为腭帆,中央伸向下方的指状突起,称悬雍垂,俗称小舌。软腭发炎时容易水肿。软腭能升能降。

(一)在吐字发声中的作用

1.腭是口腔的上盖、鼻腔的底板。口腔共鸣作用于上腭穹隆状态有所关联。一般情况下,腭拱宽而长的有利于底泛音共鸣,腭拱短而深的利于高泛音共鸣,如果腭拱过于窄深容易使声音锐利。

2.腭帆与舌腭肌直接控制着咽口的大小,是控制声束能否通畅进入口腔的门户。软腭又是后声腔的腔壁,适当提起软腭能较好发挥后声腔的共鸣作用,使声音宽厚,结实。

3.软腭的升降,造成鼻腔的闭或开。软腭在发音中升降频繁,要活动灵活,不能经常处于下垂状态,否则会出现囔鼻音。

4.硬腭前部是发音的主要内感区,在感觉声束达到这里时,能提高发音效率及声音的明朗度,产生良好的口腔共鸣。

上腭随牙关的打开有整个提起的感觉,注意软腭不能提得太高,也不要压舌根。1.半打哈欠。像半打哈欠状态打开牙关、提起上腭(软腭有撑起感),再缓缓闭拢。半打哈欠就是指不要开口过大,软腭不要过挺。

2.软腭升降。口轻松地半开,提软腭以闭塞鼻腔通路,打开时有轻微爆破声。重复若干次。体会腭咽闭合与打开的不同感觉,提高软腭升降的灵活性。3.软腭升降发元音。先提起软腭,发六个单元音,再发鼻化的六个单元音,辨别口音与鼻化音的不同色彩。

4.纠正鼻化音练习。普通话没有鼻化音,发声时只能是略带鼻化音以实现美化。发音时鼻腔应无明显的震动感,软腭是升起的状态。

(一)唇的作用。唇是字音的出口,唇的控制对字音的质量影响明显。1.不能向前突出,使声音闷暗,字音也容易包在口中。要唇齿相依发音。2.唇的收撮力强能使声音集中,收撮力弱则是声音散漫。3.汉语的四呼发音均与唇密切相关。

开口呼---唇裂较宽,唇部放松,口裂不能过大;

齐齿呼---唇形扁平,上唇几乎与上齿下缘平行,口裂不要过扁,相对要圆一些; 合口呼---唇呈圆形,口唇有合拢之感,不要向前突出; 撮口呼---唇形较圆,前声腔小,有撮唇感,撮两唇角即可。

(二)唇部训练

唇的撮展要非常灵活,活动幅度不能大,要“唇不离齿”,有较强的收撮力,力量集中于上唇中段。

1.撮唇。开小口,在提颧的前提下,唇沿齿向中间撮合,再展开;反复。这是基本练习。

2.增强唇力练习。合口撅唇;向左、右、上、下移动。

3.转唇。合口撅唇,沿上、左、下、右方向转动;再反方向转。

4.双唇打响。闭口提颧,上唇向中间缩,力量集中于上唇中部;反复发不带元音的b,有清晰的爆破音;出阻是能感觉到唇上肌向两侧斜上方的牵动。

5.ba音击点。面向墙壁,以练习四的状态发ba音,想象墙上与口平行处有一小窝,每个ba音都是一个小球,把小球从口里喷弹到小窝内。以观念带动声音的集中。

6.绕口令。八百标兵奔北坡

7.四呼发音练习。这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唇形练习。面对镜子,按四呼的发音要求,依次发开、齐、撮、合音节;听声音,看口形;声音要准确圆润,口型要自然美观。

三、出字----对字头的处理

1.字头是一字之头,对它的处理影响整个音节的质量。

咬字无力,有声无字; 咬得过狠,字浊而滞。

字头又有阻气蓄气的作用,字头阻气有力,气息才能在成阻部位之后形成一定压力。所以有“字头取气”之说,“字正腔圆”中的“字正”首先要靠字头部位的准确。从字头在吐字中的作用看也确实一字之头。

2.介音(韵头)放在字头范围的原因。

介音是介于声母和主要元音(韵腹)之间的过渡性音素,在实际吐字时,它直接影响声母的唇型,与声母结合得十分密切。如:广---钢;电---但。

可见“四呼”得的发音要领在汉语音节发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与韵母开始发音时的唇形舌位直接相关,而且影响到声母发音的唇形及舌位。3.出字要叼住弹出。

“叼住”是指声母的成组于持阻阶段而言,也叫咬字阶段,包含下列的意思:(1)咬字要有一定力度,即成阻部位的肌肉要有一定紧张度,阻气有力;(2)咬字的力量要集中在相应部位的纵中部,而不要满口用力;(3)声母的唇形要合适,特别是“齐、合、撮”三呼,如果没有相应的唇形,就谈不到“叼住”;

(4)要有“叼”东西的巧劲儿,不能咬得过紧或过松,就像虎叼子。

“弹出”是指声母的出阻阶段而言,也叫吐字阶段。它的含义是轻捷而有力,像弹出弹丸,不粘不滞,不拖泥带水,不是拙劲。

只有“叼住”字头,才可能“弹出”,叼住是为弹出做准备。叼住弹出是瞬间的事。4.零声母音节的出字也要有一定力度,才能使整个音节鲜明清晰。

(1)i u ü开始的零声母音节,舌位适当提高,增加舌相应部位的紧张度,使有适度的摩擦,即发成半元音[j] [h] [w]。从这个角度看,汉语拼音方案的y、w就可以视为这类音节的字头。

(2)对开口呼的零声母音节,相应增加开始元音有关舌位的肌肉紧张度,必要时可在音节前加喉塞音[ʔ]。不然会出现音节模糊,语意不清等问题。

5.播音中出字方面的问题一是“浮”,二是“拙”。“浮”指出字无力,字音模糊,这是初学者因唇舌无力而易犯的毛病。“拙”字时博得任何听的人都感觉吃力,不舒服,而且容易影响语言的流畅和语气、节奏的自如运用。

四、立字----对字腹的处理,要求拉开立起。

1.对字腹的处理影响到字音的圆润、饱满。字是随着自腹的拉开而在口腔中“立”起来的,因而称为“立字”。主要元音在一个音节中口腔开度最大,泛音共鸣最丰满,声音最响亮。“吐字入珠”中字腹的处理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2.字腹要拉开立起。在字头轻轻弹出后,口腔随着字腹的到来而拉开到适当开度,感觉字音随上腭的提起而“立”起来。在牙关打开的前提下,这个开度略大于生活言语的字腹开度,以取得较清晰的音色和较丰富的泛音共鸣。结合声束向硬腭前部的流动冲击,这个时候就有了字音“挂”与上腭的感觉。

五、归音----对字尾的处理,要求到位弱收。

1.播音中最容易出现半截字,听起来不完整。从语音学的角度分析,每一次肌肉紧张度的增而复减,就造成一个音节。声母的紧张时突然增强的,音节中紧张的最高点叫音峰,它总是落在主要元音上;紧张逐渐减弱的最底点叫音谷,那就是音节的分界处;字尾正是处在紧张度下降的阶段上。如果在发音时只注意声音的响亮,不注意音节的完整,就很容易把这个处于衰落阶段的字尾忽略掉,成为“半截字”。

2.字尾处于口腔由开渐闭的阶段,肌肉有紧渐松的阶段,因此对字尾的处理要到位弱收。“到位”是针对不收而言的,尾音要归到应有的位置上。尾音要收到[i] [u],舌位趋向鲜明,口腔有个渐闭的过程。

“弱收”是针对强收而言的。尾音不能收得太重,违反音节发音的生理规律,说的人不自如,听得很僵硬呆板,影响吐字的流畅及语言的节奏。

3.没有韵味的开音节在发音时,肌肉紧张度同样是增而复减的。开尾音节是在主要元音上,也就是口腔最大开度上结束,随着肌肉紧张度的减弱,口形很容易也随之变小,这样就会使音色起变化,要在肌肉紧张度下降的情况下保持口形、音色,直至音节结束再变动,这需要有一定的功力。

六、吐字的“枣核形”

1.“枣核形”是说唱艺人对吐字过程形象化的描述,它是指头、腹、尾俱全的音节吐字状态而言。字头叼住弹出,自腹拉开立起,字尾到位弱收,合起来成为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它涉及音节各部分口腔的开合度及所占的时值长短。

2.“枣核形”也就是吐字“玉润珠圆”的状态,它体现着字音的清晰圆润、颗粒饱满。单字和语流都这样。3.“枣核形”必须有气息的支撑。吐字时,嘴里要有充满气息的感觉,字音才能结实、有光泽。否则,嘴碎张开,缺乏气息的支持,字音也不会饱满圆润。“字头取气”起关键作用。4.“枣核形”是一个整体,是在口腔各部分不断滑动的过程中完成的。整个字音要有滑动感、整体感,不能断续、跳跃、拖泥带水。

七、“吐字归音”在播音中的运用特点 “吐字归音”研究建立在“唱”的基础上,播音运用时要灵活掌握。播音不能照谱进行,不能拖腔,延拍,慢于日常口语,但要比畅快的多。

1.唱的时候吐字力度强,字腹开度尽可能宽,字音尽可能亮,“嘴里竖个鸭蛋”,归音比生活语言紧、全,保证行腔中的字音清晰。播音时要达到生活化语言基础上的完整、清晰和圆润。不能“喷口”,发出“噗噗”的噪音,更不能开口过大,不归音,不自然。

2.“枣核形”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一字一板”,要随着音节的疏密、感情的要求而变化。一般来说,音节长的,“枣核形”完整些,端一些的,完整性差些,轻声音节既短且轻,则不可能完整。

播音内容千变万化,昂扬的要求吐字有比较饱满的颗粒,比较干净的收束,而柔和的抒情色彩却要求把“枣核形”拉长、拉扁,有时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其间变化细微,需要长期练习,才有控制的功夫。

3.唱的音节长,拖腔多,要求在字腹上行腔、延长,使声音响亮、省力,行腔中会有口腔开合的适度变化。播音时控制字音的长短主要体现在口腔主要是舌滑动的快慢、动程的长短上。长音节,滑动慢些,动程长些;最短的音节复韵母变成了单韵母、鼻韵母变成元音鼻化,有的音节甚至失去腹尾,只剩下字头。播音不能形成“一种唱腔”。

一、吐字的综合感觉

吐字综合感觉可归纳为五个字:拢、弹、滑、挂、流。拢——指发音有关部位着力点的向纵中部集中; 弹——指吐字的灵活轻快;

滑——指吐字过程中口腔(主要是唇舌)的滑动感; 挂——指字音“挂”于硬腭前部的感觉;

流——指字音向前流动的感觉。

向前流动的音流,受口腔的节制形成言语声的链。每一个字都是向前流动的,在流动中成“珠”,“挂”于硬腭前部,“弹”出口外;汩汩不绝,像一串珠的溪流,晶莹、活跃、充满生命力。

二、播音对气息的要求

播音用声的特点决定了对气息控制的要求。主要是要能较持久地进行控制,保持较为稳定的气息压力,能根据需要及时补气,能在相当幅度内作细微的调整。

1.要有较持久的控制力——播音员以一个人的独立创作为主。稿件长短不一,由几分钟、十几分钟、几十分钟,最长的有需播一两小时的。而长稿又往往是气势较大的政论性文章,要求声音由始至终保持一定力度,不见不衰,从容不迫,这就要求对气息有持久的控制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播起长稿来势必是前半部还比较从容,越播越弱,到最后或是声嘶力竭,或是有气无力,这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2.保持较为稳定的气息压力——这是对比于日常口语而言的。日常说话,吸气后一句开始气总是出得较多、压力较大,后面就弱下来,这是对气息没有控制的自然现象。在播音时这样用气就不行了,如果每次吸气后呼气与声音都是前强后弱,就会形成一种为听众所不能忍受的固定强调。播音员要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调整气息压力,无论句首或句尾,需要强势就强,需要弱时就弱,因此,吸气量要大于日常谈话,呼气时要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压力,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强弱调整。

3.呼气时间较长,并能根据需要及时补气——广播语言,一般句子长度比口语大,结构比较复杂,间歇比口语少而短,要把每个句子播得完整而有层次,就需要按照句子结构用气,决不能音气不够用而停下来吸气,破坏句子的完整性。这一方面要求播音员呼气的持续时间比较长,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句子进行中补气、偷气的技巧。

4.能在相当幅度内对气息作细微的调整并且要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也就是说,对气息的控制要收纵自如——节目形式、内容的多样化对播音员的声音提出色彩多变、富于弹性的要求,而声音的变化无不与气息的变化密切相关,并且是以气息的变化为基点的。要想使声音收纵自如,气息先要能收纵自如。对气息的强弱、疾徐要求能做到既有相当幅度又细致入微的控制。播音不能象唱歌那样按照吸气符号有意识对气息进行控制调整,基于短时备稿和形式内容灵活多变的特点,播音员必须学会下意识地控制气息,即气息“自动地”随感情的需要而变化。这就要求有高度熟练的控制气息的技巧。播节目要求情绪贯穿,有“一气呵成”感,对气息的控制能够“停而不断”,始终是有控制的,任其起伏抑扬,总有“一口气”贯穿其间。

5.要学会短时无声吸气——即要求播音员能做较长时间的呼气及保持一定气息压力,吸气量就必须比日常大一些,吸气速度快一些。播音员的嘴离话筒很近,话筒的灵敏度又比较高,很容易混入吸气杂音。而吸气杂音多,会给人以不从容的感觉,甚至使人厌烦。因而播音员必须学会在短暂的时间内无声地吸气。

二、吸气。吸气时,吸气肌肉群收缩,口鼻同时进气,把气深吸进肺的底部,膈肌下降,下肋同时向两肋扩张;由于胸腔下部及腹腔上部扩展开来,此时感觉腰部发胀、腰带渐紧,小腹随之逐渐收缩。

三、呼气。呼气时,吸气肌肉群不是像生活中讲话那样放松下来,而是继续工作,小腹保持收缩的状态以维持两肋的扩张。同时,呼气肌肉群做回弹式的全面收缩。当收缩力超过扩张力时,两肋才缓慢会缩,膈肌缓慢上升,气息缓缓流出,小腹也随之逐渐放松。由此可见,呼气动作是在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像对抗的情况下完成的。只要适当调节吸气肌肉群的收张力,就可以控制气息的流速和压力。由于对呼吸起巨大作用的膈肌是不随意肌,而腹肌是随意肌,我们可以用小腹的收缩感来控制呼气,因而在发声训练中,小腹被称为“气根”、“气息支点”,也就是我国传统声乐中所说的“丹田气”、“气自脐间出”,因为古人把脐下三指处叫做丹田。

与生活中呼吸状态不同,播音用气过程中,小腹始终处于微收状态。膈肌由于下腹肌收缩产生的腹压而维持一定的张力,使两肋处感到有所支持。吸气使两肋快速扩张从而加快了吸气过程。

四、胸腹联合呼吸总的感觉是:小腹微收,随着气流从口鼻被吸入肺下部,两肋向两侧扩张,腰带渐紧,小腹随之收缩。呼气时,保持腹肌的收缩感,以牵制膈与两肋使其不能迅速回弹;随着气流的缓慢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不失去收住的感觉,而膈与两肋在这两种控制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一、流动感。

这是气息运用最重要的感觉。气息的活力源于流动。气息好比声音的血液,气息的流动形成声音的活力。呼出的气流像山间小溪,山溪流动不停,随石随坡而萦回,时而跳跃时而平缓,不断向前。气息也是这样,随思想感情的运动变化而变化流动的强弱疾徐,从容而又节制。流动感最明显处在吐字阶段。气息流动使颗颗字音形成的珠链从口中吐出,流动向前。气息的向前流动感与气息被小腹向下拉住的感觉又形成一对矛盾的力量。如果拉而不流,声音就会僵滞;如果留而不辣,气息又失去了控制。下拉上流,形成了声音弹性带的感觉。这个弹性带的枢纽在小腹。

二、控制气息流动的钥匙在小腹。

在发声过程中,小腹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我们要求“小腹微收”就是这个道理。小腹是随着发声的需要而改变紧张度的。需要发较高较强的声音时,吸气量较大,呼气压力大,小腹控制比较紧张,需要发中间偏低中等强度声音时,气吸五六成满即可,呼气的压强不大,小腹控制比较松而灵活,发声效率最高。发低音时,小腹控制松,而进出的气量比较大。播音发声多在中低音中等强度的基础上灵活变化,腹肌调节适度而灵活,能使声音得到有弹性的气息的支持。

三、补气的“橡皮球”感觉。

播音时,要根据稿件的需要而进气,在使用过程中及时补充,使气息经常处于有余力的状态,这样播起来才能从容不迫,不致气喘吁吁或声嘶力竭。因此,在句子进行中使人听不出痕迹的呼吸补气,就成了播音员必须学会的一项勇气技巧。补气的感觉是:当小腹与两肋的拮抗使胸廓处于适度扩张的状态时,胸廓就成了一个充满气息的有出口的“橡皮球”;随着气息的外流用掉,小腹与两肋逐渐松下来。当需要补气时,小腹一收,两肋同时张起,气息便“自动”的经口鼻得到补充,使“橡皮球”又鼓起来。

四、“一气呵成”干的形成。播音播到好处,会有“一气呵成”感。这种感觉首先来自于情感的贯穿,而气息的运用也起一定作用。播一篇稿件,从始至终,气息都要处于有控制状态。就是说,胸廓要始终是个“橡皮球”,不能中途“泄气”。即或在层次间的大停顿处,胸廓松下来了,小腹也仍然要处于工作即微收的状态,不能完全松下来,以适应感情转换的需要。这样气息“停而不断”,才能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等到整篇稿子播完,再完全放松,使呼吸恢复生活状态。

五、气息强弱疾徐的弹性变化源于感情的运动;感情的运动是推动气息变化的内在动力。如果不动情,气息状态凝滞不变,声音便呆板苍白,缺乏活力。如果感情动了,而气息不能随之自如变化,声音也就不可能自如变化,便会大大削弱语言的表现力。以感情为契机调节气息的运动变化是呼吸控制的高级阶段。

(一)坐姿

1.完全放松地从容吸气,腹壁逐渐突起; 2.呼气,腹壁逐渐恢复原位;

3.保持腹肌的收缩状态再吸气,此时两肋缓缓向两侧扩张,小腹逐渐收紧---这是我们要求的吸气状态。

4.保持一两秒钟,缓缓呼出; 5.重复做3、4。

(二)在练习一的基础上,呼气时撮口缓缓地吹或发si音,要求气息均匀而缓慢地流出。在重复做此练习时,呼气时间逐渐延长,以达到25秒至30秒为合格。

(三)坐姿,躯干略前倾,小腹微收。

1.从容地吸气,观念上气好像顺脊柱而下,后腰部逐渐有胀满感,两肋向外扩张,小腹逐渐收紧,吸气至七八成满。

2.控制一两秒钟,再缓缓呼出。

3.重复此练习,呼气要求同练习二。

这一练习的目的,与练习一相同,都是体会胸腹联合呼吸的基本状态,可以选作其中之一。

(四)立姿,胸自然挺起,两肩下垂,小腹微收。1.从容的如闻花香般地吸气。觉两肋渐开,至八成满。2.控制一两秒,再缓缓呼出。

3.反复作。在此练习基础上作练习二。

(五)辅助练习,立或坐姿。

两臂向两侧自然平伸,与肩平。

缓缓地深吸气,觉两肩胛骨向左右两侧移动,臂膀有伸长感。缓缓呼气,两肩胛骨逐渐恢复原状。

二、快吸慢呼练习。

在前几个练习的基础上缩短吸气时间。像准备喊突然发现远方走来的友人时的急吸气,两肋一下子扩起,然后缓慢平稳地呼出。

重复做此练习,逐渐延长呼气时间。

三、补气练习。

(一)快速吸气,胸廓有“橡皮球”感觉。

(二)呼气五六秒后补气,一收小腹,就口鼻进气,两肋张开。

(三)再缓缓呼气,如此反复十几次。每次呼气时间可以有长有短,直至能自如掌握。

(四)在上一练习基础上呼气时从容发声。小的文字片断都可以使用。在必要的地方吸入气息,并作吸气标记,一般是√。

这类练习进行时,需根据后面准备发的声音的长短来确定每次的补气量,音节多的时候,可以适当断开,或补入比前一部分句子单位更多的气息。

(五)长句子补气练习。

直到能从容地读清楚句子的内容为止。这是最重要最实用的补气练习。在句子进行中,有时需要在前一音节的尾巴上以极短的时间带进少量气息。一般习惯地称为“偷气”。可以使用 表示。

四、弹性练习。

快速吸气形成“橡皮球”后,一下一下地弹动小腹,每一弹动使气息急出后又补入,逐渐增加弹动速度。在此基础上,可运用连续弹发喉门音[xa]来体会。

二、喉部构造

喉由软骨作支架,有关节和韧带连在一起,由喉部肌肉负责运动而组成。上接咽部,下连气管。上部略呈三角形,下部呈圆形,前面比较突出的部分是喉结,男子的喉结明显一些。

(一)喉软骨

喉由十一块软骨构成,其中主要的有五块,即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及会厌软骨。他们由骨关节面及喉部各肌肉而互相联结。共同构成一间上下通连的活动小室,声带就长在这小室内。

环状软骨是喉的基础软骨,在最下面,形状像一枚指环,前窄后宽。下接气管。上面通过关节面与甲状软骨及杓状软骨相连。

甲状软骨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块,形如盾甲,位于环状软骨的上前方,构成喉的前壁。这面盾甲并不是平的,而是有些像一本张开的书,“书脊”就是甲状软骨角,男性呈51度~90度,女性成80度~114度,这就是喉结。甲状软骨板后侧的两个下角通过环甲关节面与环状软骨相连。声带前端附在甲状软骨角的内侧。

杓状软骨(又称披裂软骨)左右各一块,呈不规则的三面锥体形,地面“骑”在环状软骨的后上部,构成环杓关节。底前角时声带突,一对声带就附着在这里。这对软骨可开可拢,能转能移,对声门的开闭起关键作用。会厌软骨像一片树叶“儿童时期呈卷状”,通过韧带附于甲状软骨。他负责在吞咽时遮蔽喉口,不使食物进入气管,呼吸及发声时则打开。

另外,在声带的上方,还有两条室带,也叫假声带。声带与室带间的小空隙叫喉室。

(二)喉部肌肉

两条声带前端相靠,后端呼吸时分开,发声时靠拢。两声带间叫声门。负责声门开合、松紧的是喉部肌肉。从对声带作用看,喉部肌肉可分为三组:

1.声门闭合肌:收缩时,声门闭合。由环杓侧肌和杓肌。

2.声门外展肌:收缩时,声门开大。它是环杓后肌。3.声带张肌:负责声带的长短、松紧。

⑴ 甲杓肌(声带肌)。甲杓内肌长在声带内,也就是声带的本体,又叫声带肌。前端附在甲状软骨板交角内面,后端附在杓状软骨声带突。收缩时,声带缩短并彼此接近,所以也叫声带内张肌。

⑵ 环甲肌。收缩时,甲状软骨前倾,声带被拉长、拉紧,所以也叫声带外长肌。另外还有负责喉口张缩的喉口肌。

一、声带的结构

声带是分层结构振动体,分为包膜、移行层、本体三大层。外层包膜不能主动活动,在环甲肌收缩时而被动的活动; 声带肌本能自动收缩,它越收缩,皮膜越松皱;

移行层介于前述两层之前,与本体紧密结合,半自动半被动。

声带肌有纵、横、斜三向肌束纤维互相交叉。声带边缘能变薄,又能局部打开、闭合;既能整体震动,又可有很短一部分的振动。

吸气时,声带外展拉长;发声时缩短。

二、声带振动技能

发音开始前,声带进入发音准备状态。开始发音时,喉部肌肉收缩,使两侧声带达到必要的紧张度并相互靠拢或闭合,使声门缩小或关闭。这个时候,从肺部流出的气息使声门下气压增高,当气压超出声带闭合紧度时,气息就会周期性的迫使声带稍向两侧分开而冲出来。在冲出后的一瞬间,声带又恢复原来的闭合状态。接着又是增高气压、冲开声带和随之闭合。由于声带有节律的冲开与闭合这一系列振动,气流通过声门形成一系列气喷,造成空气稠密与稀疏相间的动荡状态而形成声门波。声门波经过声道共鸣管腔的放大、美化与节制,就成为人的语音。

发言语声时,声带主要是横向振动,就是想内向外振动。声带开大时,边缘变钝变厚;闭合时,边缘变锐变薄。声门关闭的时间远远超过开放的时间。

声带振动不能直接形成语音,但对语音的音高和音色有重要影响。声带长度变化产生不同音高;声带间声门开合变化产生不同音色。音高与音色的不同组合形成丰富的声音变化。而且,声门的闭合情况还会影响声门下气压的强度。声带长度与边缘厚度直接相关;声带越长,边缘越薄,声带越短,边缘越厚。人在发低音时,主要由声带肌控制,声带肌收缩变短,声音变低。在发高音时,主要由环甲肌控制,环甲肌收缩时用甲状软骨倾斜而是声带拉长偏紧声音变高。发中音时依靠两组肌肉对抗的方式控制。

发音是声门紧密闭合,声带振动发出的是乐音性质的明亮实声;声门轻松闭合或半闭合,声带振动以乐音成分为主,也带有部分气流摩擦音,发出的是柔和的虚实声;声门开度略大,声带振动的乐音成分小于气流摩擦噪音,是为虚声;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完全是气流摩擦音,这是耳语也就是气声的发音状态。当然,在每种声音类型中,由于声门开度、气流强度的不同,还有着若干层次的变化。

三、真声与假声

真声是相对于假声而言的。

人们日常用声,多在自然音域内。发音时,主要靠声带肌本体(甲杓肌)的收缩拉紧,声带边缘圆钝、包膜松皱;声带整体振动,方向主要是横向左右振动。发生轻松,音色较丰满,这就是真声。

当需要发更高音声音时,比如从事声乐艺术的人,需要扩大音域发出超高音,这是就要用假声。假声发音时,声带主要靠环甲肌拉紧、拉长,边缘变薄;声带不是全振,而是边缘震动;振动的方向主要是纵向上下振动;两声带不能紧密相贴而是有一条缝,随着假声的升高,声门裂隙也逐渐变短,到最高时,声带只有前1/3留一小椭圆裂缝。这种声音泛音成分少,听起来带有特殊的意味,不自然。歌唱中的花腔女高音、抒情男高音,京剧中的小生、青衣、花旦,都是主要使用假声。

由于真假声主要作用的肌肉不同,再由真声升高到假声时,有一个变换点,即换声点。经过训练,可以经过真假声结合的混声,而由真声顺畅的达到假声。

播音员使用的音域范围一般在真声区,假声只用作特殊的表达手段。在低音区,主要作用的肌肉是甲杓肌(声带肌),而环甲肌同时也有所活动。在中音区,则要依靠声带肌与环甲肌共同控制。这样,以声带机的收缩为主,辅以环甲肌的活动,这两组肌肉形成一种相拮抗的力量,有利于对声带的细微调节。

一、喉部放松,是发音控制的基本感觉。

1.喉部放松,声带才能自如的振动,发出泛音丰富的悦耳乐音。如果喉部用力,影响声带的自如振动,对发音不利,甚至会出现难听的噪音。

2.喉部放松,用较小的气流就能使声带振动,发音效率高。如果喉部用力,两声带紧密闭合,冲开它就相应地需要增加气息力度,发出的声音比较“硬”,声带也容易疲劳。

3.控制喉部肌肉活动的喉上神经与喉下神经属于迷走神经的分支。刺激迷走神经控制区,会大大降低喉肌张力,对发音产生消极作用,造成音量减弱和鲜明性减少。换句话说,喉部越用力,发出的声音越暗淡。

因此,要想提高发音效率,发出悦耳的声音,就要放松喉部。

二、控制方法与感觉。

1.控制方法:用吸气的状态发音。

2.练习方法:张嘴吸气;此时两声带是轻松张开的;喉部有上下张开的感觉;尽量保持这种状态发音。当然,发音时两声带不可能是打开的,但尽量以这种状态发音,两声带就能轻松靠拢,而不是仅仅闭合。我们可以把这种发音控制方法叫放松发音法。

用放松发音法发出的声音,音色介于实声与虚声之间;它比虚声结实,而比完全的实声柔和;它是乐音占优势的虚实声。

三、放松发音法的实践意义。

实践证明,采用放松发音法有诸多优点:

1.嗓音持久,能长时间的发出圆润的声音而不感觉疲劳; 2.泛音丰富,音色较丰满、柔和; 3.声音通畅,不会在喉部被堵塞;

4.声门开闭灵活,声音虚实变化自如,富于弹性; 5.交结近日常谈话的发音状态,听来自然亲切。

喉部的声带与呼出的气息相互配合而发音,如果动作不协调,就不可能发出合乎质量要求的声音。

一、呼出的气息要有一定的密度才能造成适当的声门下压。如果呼气量过少,气柱密度小,声音就不结实、发飘、“有气无力”,或是声音“只在嗓子眼儿里”透不出口外。

二、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控制气息的流量流速。如果气息失去控制,无节制地往外流,喉部就会自动紧缩以截至气流。这种用喉部节制气流以发音的方式,势必造成嗓音的捏挤、不自然、难于自如变化,而且还增加了喉部负担,容易疲劳。如果在气息无控制的情况下发强声问题就更大;一种情况是,气息压力不够,只得用加大喉部紧张度的的办法去“喊”,以至声嘶力竭;另一种情况是,气流量太大,此时,声门迅速闭紧,位于声带上方的那对假声带也会迅速靠拢下压,以阻挡气流、保护声带,这就不能不影响声带的自如振动,当强气流冲破障碍而喷出时,声带往往会因受冲击而充血,致使声音嘶哑。假如长期这样用声,就会造成声带的病变。

三、播音与歌唱不同,在单位时间内平均播出的自述比歌唱多;汉语是有声调语言,每一音节的高低升降都要求声带及气息压力作相应的调节。因此,汉语播音员要特别注意气息与喉部控制的协调平衡。比如去声字,声音由高到低,声带由紧而松,当需要强声发去声字时,如果气息控制不好,强气流会一冲而出,致使声音破裂。又如大部分上声字由于音变发成21调,声音最低,声带最松,容易漏气,如果缺乏气息支撑,声音很容易喑哑产生“噎住”的感觉。

四、发音时,气息与声带在时间上要配合好,要气到声门闭,不能此早彼晚。如果声门先闭,会增加冲开声带所需要的气息压力,费力而音直。若是气流先到,发音时会产生漏气现象,发音效率低,播者听者都感觉吃力。

由于开始的发音状态对以后的发音起着领头作用,因此要特别注意开始的音节起音时气息与声带的协调配合。

一、声道

人的声道是一个成直角的弯管。垂直的部分下面是肺与气管,中间一小段是喉腔,上面一大段是咽腔。水平的部分,下面是口腔,上面是鼻腔,中间以硬腭、软腭隔开,而软腭像一扇活动门户,可开可闭。

构成声道的各个腔体,除鼻腔(及鼻咽腔)外,形状、大小都是可以变化的,其中以口腔的变化最为灵活。正因为有了这种能灵活变化的共鸣腔体,人类才能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作为语言的物质材料。

声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管子、阀门和腔体组成的空气装置,当类似风箱的肺被挤压后,气流通过气管“管道”到达喉部。喉既是可上下轻微以东的“活塞”,有时可开闭的“阀门”,它既可在气流作用下振动发声,也可以不振动仅起控制气流的作用。喉的上面是咽腔、口腔和鼻腔三个腔体,由社、软腭和唇三道“阀门”控制,使三个腔体连通或隔开,同时使腔体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声音。

1.喉腔----包括介于声带与假声带之间的喉室及位于假声带之上的喉前庭部。

假声带是声门以上的第一对门户,他们平常是张开的,既可以靠拢,也可以下压,使喉室的形状与容积发生变化。假声带本是声带的保护装置,当强气流冲击声带时,假声带会自动靠拢以阻挡气流。

喉口肌肉收缩可以扩大喉室,同时使喉口变细,使声门以上的气压因之升高,能够减轻声带肌对声门下压的负担。在发高音、强音的时候这种现象比较明显。

2..咽腔----是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管,也叫咽管,它是个容易较大的交叉路口。后壁附于脊柱,上起颅底,下连食管;前壁与鼻腔、口腔、咽腔相通。由上至下可分为三段:软腭以上前通鼻腔,成为鼻咽;中段前通口腔,为口咽;下段下连喉腔,叫喉咽。软腭的升降可以切断或打开口咽到鼻咽的通路。咽腔是声波比经的管道和三叉路口,对声音的扩大以至美化都起很大作用,是人体发生的重要共鸣腔。除鼻咽外,咽壁由肌肉构成,通过肌肉的收缩,可以改变咽管的粗细和咽壁的坚度,其中的口咽与口腔相连,对言语发声作用显著。而学会对口咽腔的控制,对于学声乐的人说来更为重要。

3.口腔----是最复杂、动作最灵活的腔体。既能上下开合,又能因舌形的变化而变化形状、容积而被划分为若干小腔体;前面有两道可开闭的门户:上下齿及上下唇;后上方又有软腭这道“活门”。在吐字控制中我们已经作了较细致的剖析。4.鼻腔----由垂直的鼻中间各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底部是硬腭,外面是鼻甲。鼻腔前方由鼻洞与外界相通,后面通向鼻咽腔。鼻腔覆有粘膜,并有丰富的血管构成鼻甲海绵体丛。在各种刺激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下,海绵体可因充血而膨胀,甚至阻塞鼻道。

鼻腔有固定的容积,属于不可调节的共鸣器。

鼻窦像由鼻腔向周围骨质膨出的含气骨腔,包括额窦、筛窦、上颌窦及蝶窦,各有小孔口与鼻腔相通。在发超高音时,这些小窦起共鸣作用,而是歌者的头面部有震动感。

二、喉器的下面连着气管。气管是软骨和膜性组织构成的管腔;下面分为两支。气管、支气管在呼气时缩短缩小,吸气时扩张深长,但他们的伸缩不受意识的支配,不能随意调节。而且发音只在呼气过程中产生,所以可以看作不变的共鸣器,它们与能张能缩的胸部,构成胸腔共鸣器。

三、声道附近相关孔质部位的震动也有助于共鸣的产生和一定改变。如耳孔、头骨特别是后脑部位、胸骨震动引起的附近部位震动、腰腹周围的躯干等,均能引起程度不同的共鸣效果。

共鸣器官下移意识会使声音显得扎实,特别是改变轻浮的鼻音,获得浑厚、宽泛的声音共振,并最为接近日常的发音状态。主要避免的还是喉部的紧张。放松喉部前提下,提倡胸腔及其附近部位的广泛共鸣。

构成声道的几个腔体的共鸣作用分别有以下的基方面作用:

1.喉腔

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门波,首先经过喉腔,得到最初的共鸣。喉室的容积虽然很小,但因他是音波经过的第一个共鸣腔,它的状况对整个声音质量都有影响。

如果压迫喉器使喉室被挤扁,原始共鸣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会使声音发“横”,如果束紧喉部以发音,也会影响原始共鸣而是声音单薄。以上两种状况都会使声音有被“锁”在后部的感觉,丧失一部分泛音,尤其是低泛音损失较大,从而影响整个发音质量。可见,喉放松的要求对充分发挥喉腔的共鸣作用也是重要的。

后头可以在一定幅度内降低或升高。降低时,声道变长,有利于低泛音共鸣;升高时,声道变短,有利于高泛音共鸣。但喉头过多的上下活动,容易使喉部肌肉疲劳,无益地消耗能量。因此,发音时,喉部还是基本稳定的好。

2.咽腔

咽腔的容积大,又是音波必经的管状弯道,对扩大及美化声音起重要作用。欲使咽腔的共鸣作用充分发挥,咽管必须通畅,咽后壁要直而不弯;脊柱的直与伸展感可以带动附于其上的咽后壁,使咽后壁也是直的,而且有一定的坚韧度,利于声波的通过。

口咽和鼻咽是咽管的弯头,除发鼻辅音外,大部分声波要经口咽进入口腔,因而,口咽弯道的通畅就成了重要问题。

·口咽的上盖是提起的软腭,软腭要适当提起以使口咽上部弯度适中。如果软腭提得过度,弯道近于直角,会使相当一部分声波折回,闷塞不出,如果软腭提得过少,口咽于鼻咽连通,相当一部分声波会冲向鼻腔而形成鼻化音。·口咽的前壁是舌根,舌根后退会使口咽垂直管道变窄变细,阻碍声波的前进,因而发音时舌不能后缩。

·口咽弯道的下壁是舌根上缘,欲使口咽弯道的垂直方向通畅,舌根就要适当降低,而舌是附于下颌的,也就是下巴适当降低。

由此可见,口咽的状态与口腔状态密不可分。由于大部分声波在口咽弯道处转变方向,由垂直向上转为向前,因而口咽后上部是控制共鸣的一个内感区。

·口腔-----口腔共鸣对于言语发生至关重要。没有口腔的活动也就不可能产生言语声;不能适当发挥口腔共鸣作用,就不可能使字音圆润动听;前面所说的喉腔、咽腔共鸣以至鼻腔、胸腔共鸣就无从发挥效用。所以,播音发声的共鸣效应最主要的便是口腔共鸣,其他墙体的共鸣,必须在口腔取得良好共鸣的基础上实现。

口腔的前面和上壁是由上齿、上齿龈、硬腭、软腭构成的口盖穹隆。呼出的气息与声波经口咽弯道进入口腔,在接近口盖的口腔上部密度与压力较大,在向前流动中冲击硬腭前及上齿龈中部,这就是发音时最主要的内感区----腭前区。声束射向腭前区,不仅由于腭前穹窿对声波的折射使声音更加集中。而且这个区域属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当他受到刺激时会使喉肌张力增加,从而增加声音的弹性。

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结实,字音圆润清晰。也叫“中音共鸣”或“中部共鸣”。口腔共鸣是在吐字的过程中完成的,它不能脱离吐字而存在。吐字达到要求中运用共鸣。

4.鼻腔----鼻腔是个容积较大的固定腔体,它的共鸣作用通过几种方式实现:

·在发鼻辅音时,口腔通道被阻断,软腭下垂,声带振动,声音完全通过鼻腔透出。·在发鼻化元音时,软腭下垂,声波分两路同时从口腔与鼻腔通过,取得共鸣。汉语普通话没有单独存在的鼻化元音,这只是发鼻韵母中接近鼻韵尾时的发音状况。

·在用正常谈话音量发口音时,软腭上提,但阻塞不完全,大部分声波经过口腔传至口外,一部分声波咽后咽壁传至鼻腔,产生鼻共鸣。

·在音波通过口腔冲击硬腭时,由于硬腭的传导作用,引起硬腭上的鼻腔共鸣。在音量将大时,这种作用比较明显。

·歌唱家唱高音时,鼻腔及鼻窦等面前部小窦有明显振动感,一般人在发高音时也可以感觉到。所以这种共鸣也叫“高音共鸣”、“上部共鸣”或“头腔共鸣”。

在言语发声中,一般多用前三种方式。

发口音时,带有微量的鼻腔共鸣能使声音柔和而有光彩,发音省力;但如果过重,就会出现“嚏鼻音”。

5.胸腔

发生时把手放在前胸壁,会感到胸部在振动;声音越低振动感越明显。所以,胸腔共鸣也叫“低音共鸣”或“下部共鸣”。再仔细体会会发现,震动感是沿着胸骨上下移动的:随着声音的由低到高,震感集中点也由胸骨的下缘而上移至喉器的下方;比如发一个夸张的阳平声,就可以轻易感觉到震感点的上移。我们程胸部的震感点为胸部响点或发声的胸部支点。

胸部共鸣最不参与语音的制造,但它能使音量增加,听起来洪亮、浑厚而有力。

(一)播音的共鸣要求

1.保证字音清晰条件下的美化。要求:

以口腔共鸣为主。因为不同字音是在口腔内形成的,只有结合吐字运用口腔共鸣,才能保证字音清晰、字正腔圆。

泛音共鸣适量。不是共鸣越强越好,而是要适量。如果共鸣量过强,会产生“音包字”的现象,是播音发生的大忌。

2.声音不是其朴实、自然、大方。播音时直接面向听众的新闻工作,声音只能在言语生的基础上加以改善,而不能有任何造作的音色。这就要求:

灵活变化各种共鸣的比重。播音员要根据节目的形式、内容、对象、场合,灵活运用各种共鸣方式,以使声音色彩随节目的需要而变化。比如报新闻与讲故事、对幼儿于对成人、沉重的内容与欢快的内容,共鸣运用都是不同的。播音员的声音应根据自己的条件有自己的特点,但不宜像声乐工作者那样以某一种共鸣方式为主,形成特殊的声部音色。

关于运用胸腔共鸣。胸腔共鸣有浑厚、结实、有力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动于衷的谈论事情时,声音大多是有胸声色彩的。在自然音域中,播音员用得最多的是中间偏低部分,需要有胸腔共鸣这个扎实的基础作为“底座”。这对男播音员更重要。如果声音缺乏胸声色彩,就显得轻飘无分量。当然,胸腔共鸣的运用要适当,胸声成分过多会使声音沉闷,而且容易影响字音的清晰度。

微量的鼻腔共鸣。除发鼻音时要放松软腭必须有鼻音共鸣色彩外,发臭音时可以略带鼻音共鸣,也就是软腭提起靠近后咽壁而不完全接触,这样可以使声音明亮,发音省力。但是比共鸣色彩不能多,多了就会出现“嚏鼻”音。播音一般不需要高位置(鼻窦等小窦)共鸣,不需要唱高音时那种“头声”色彩,这种色彩会使声音过于锐利,不够柔和。

(二)共鸣控制。发音的整体感觉是:一根弹性声音柱,有胸部的支持垂直向上,到口咽处流动向前,“挂”与硬腭前部,透出口外。

控制共鸣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脊背直而舒展,颈不要前探或后坐,颈前部肌肉放松,以保持咽管的流畅,利于发挥咽腔的共鸣作用。

2.胸部放松。不要故意挺胸,吸气也不要过满。气吸得过多时,为了保持气息不至快速流出,往往容易造成胸廓的僵硬,不利于灵活调节胸共鸣,并使声音有闷闭于内的感觉。

发音是放松胸部,主观感觉声音像从胸部响点透出,有利于增加胸共鸣色彩。

3.适当打开后槽牙,使槽牙之间有一定距离,像咬嚼着橡皮糖,下颌活动灵活,而不要“咬着牙”发音。这样声音才能流畅地到达口腔,取得较丰富的口腔共鸣。

4.感觉经口咽出来的声束,沿上腭中线前行,向硬颚前部流动冲击,从而有声音“挂”在硬颚穹隆上的感觉。声音明朗、圆润,发音省力。

人的共鸣腔内充满了空气,共鸣的运用与气息控制直接相关,共鸣调节只有通过气息的调节才能实现。比如,较强的共鸣需要足够的气量;高泛音共鸣需要空气柱有较高的密度和压力,小腹控制较紧;低音共鸣的运用需要一定气量,但控制柱也需要一定的密度与流量,才能把声音送到口腔前部,充分发挥口腔的共鸣作用。气流过强过弱都不利于共鸣的灵活调节。总的说来,播音共鸣需要的气量不大,但须控制灵活。

一、共鸣状态练习

1.以自己感觉最舒适的高音伐六个单元音a、e、i、u、ü,体会上下贯通的共鸣状态。发音时用手轻按前胸上部(胸骨处)会感到胸部的震动;再用两手轻按两颊,也会感到震动。2.降低声音发六个单元音,体会胸腔共鸣的加强,提高声音重新发,体会胸腔共鸣的减弱,共鸣位置的上移。

二、口腔共鸣练习。

3.适当打开后槽牙,从容地发复韵母ai、ei、ao、ou,体会声束沿上腭前行,“挂”与硬腭前部的感觉。4.发较短促的ba、bi、bu、pa、pi、pu、ma、mi、mu,体会声束冲击硬腭前部的感觉。

三、胸腔共鸣练习。

5.放松胸部及小腹用低音唱感觉声音从胸部透出,浑厚而省力。

5-3-6-6-.....哟

哟 哟

作以上练习时,“哟”字都不要发得很清晰,下巴要放松。

7.用较低的声音弹发声门音 /xa/,感觉声音像从胸部发出来,体会胸部的响点。由低到高一声声的弹发,体会胸部响点的上移。然后由高至低弹发,体会胸部响点的下移。

四、鼻腔共鸣练习

8.交替发口音及鼻化元音

ɑ---a—ɑ---a,发音时软腭下垂,气息从口鼻同时流出,体会软腭升起和下垂的不同状态及产生的不同声音色彩。这一练习是为了体会口音与鼻化音的不同,不用经常做。

9.拇指及食指轻轻按鼻骨两侧,发口音ba、bi、bu、pa、pi、pu,是声束打到硬腭前部。此时必有微弱震动;再发ma、mi、mu鼻的震动明显加强。在练习中会发现,a、i、u中,a音鼻共鸣最弱,而i、u比共鸣就强一些,这是因为舌位高,口腔通路小,音波容易上传鼻腔的缘故。由此,在发高元音时,应是当扩大口腔通路,以避免过量的鼻共鸣色彩。

五、音高变化的共鸣练习

10.拔音练习。既有最低拔向最高发a、i、u,体会共鸣状态的变化。5-6-7-...11.绕音练习。

(1)上绕音:由低至高螺旋形向上发a、i、u 5-7-2-4-6-5-3-1-6-...12.加泛音共鸣练习。

(1)加低泛音共鸣练习。按开、齐、合、撮的顺序发所有的复韵母和鼻韵母。先用自己最舒服的中音发开口呼,降一个音发齐齿呼,再降一个音发撮口呼。

ai ei ao ou ia ie iao iou ua uo uai uei üe

学期课程纲要 篇5

对照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笔者发现各地音乐教学总体目标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教育学家布鲁姆(Benjamin S.Bluoom)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以及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涵盖对具体音乐知识的领会与应用,分析与综合评价六个方面;情感目标体现学生对所学音乐课程价值内化的程度;动作技能目标则反应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所学习掌握的音乐技能。 笔者将两岸四地之音乐课程总体目标整理如下:

经由上述四份课程纲要标准的陈述,笔者发现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总体目标设定的原则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突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音乐情操。 各地都希望透过学校音乐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强调提高学生音乐体验能力。 各地设计不同音乐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体验感受,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个人内在探索与外在环境探索,从学生出发,更贴近学生生活,使音乐更生活化。 3.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积累,增强学生音乐技能实践。 各地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技能,通过演唱、聆听、演奏等方式表现学生个人音乐素养。 4.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热爱本土音乐文化。 各地的课程总目标都一定程度提及了当今时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氛围,指出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理解及传承的必要性。

因此,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的总体目标均体现了科学、统一的原则,具体细化要求了音乐课程的准则,达到了指导性和指令性的作用。为下属层次的目标提供了导向性指引。二、两岸四地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分矣之差异性

纵观两岸四地音乐课程之纲要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各地都是依据学生成长所处的身、心特点来划分学习阶段的。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划分学习层次,既适合于学生音乐课程的接纳学习程度,又能让整个音乐课程学习体系设置更加科学流畅,既能让任课老师们根据各年龄学段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安排,又能让学校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与管理。

美国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EdWin Gordon.E)认为,儿童音乐性向在满九岁时便趋向稳定状态,即学生大约所处小学三年级。因此笔者尝试从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中归纳小学初小学段学生应具备之音乐能力,探寻两岸四地学段要求之异同。

首先,四地有关学段的划归方法有所不一,具体如下:

由上可知,虽然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学段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划分,但各地对于初小学段的划分仍有差异,四地的解读与理解都各有特色,如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都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二学习阶段,中国香港则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一学习阶段,而中国澳门则将初小年级划分为三个年级具体的要求。其次,各地学段目标划分的课程内容维度亦有差异,以小学三年级学段为例。

中国大陆将三年级学生划分第二学段(3—6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音乐感受与鉴赏;2.音乐表现;3.音乐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

中国大陆认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段的学生随着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他们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随即增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等音乐活动的份额,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台湾归属于第二阶段(国小三至四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艺术表现试探;2.艺术基本概念;3.艺术与历史文化:4.艺术与生活。

中国台湾将分段能力指标与学生十大基本能力相互连接,强调学生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培养欣赏、表现与创新能力;学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i善于表达、沟通与分享;尊重、关怀与学会团队合作;进行文化活动与了解国际文化:学会正确规划、组织与实践相关活动;善于运用科技与信息: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中国香港在将三年级学生归属于KSl:第一学习阶段(小一至小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培养创意及想象力;2.发展音乐技能与过程;3.培养评赏音乐的能力;4.认识音乐的情境。

中国香港认为音乐科课程的四个学习目标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应该有系统地同步发展,而不是偏向某一目标能力发展。四个学习目标的比重不完全一致,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在课堂设计和教学中应学生的需求而灵活调适。强调通过创作、聆听、演奏等综合音乐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全面的音乐体验。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澳门归属于小学三年级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歌唱;2.听音训练;3.聆听;4.节奏训练;5.读谱;6.活动。

中国澳门突出“综合性音乐活动学习”,让学生在歌唱、唱游、律动、创作等多样音乐活动中愉快地学习,藉由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学生不同音乐技能与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综上可得,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一,侧重点不一,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也不一样,各有特点。中国大陆的陈述更具概括性,简洁明了;中国香港的表述更为体系化,相辅相成;中国台湾的总结有较高的自由度,灵活多变;中国澳门的描述更为具体,清晰细致。 四、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学力要求之相似性

尽管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同,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不同,但是针对初小学段学生音乐课程应该达到的学力要求却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学生的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这四个方面来概述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

1.音乐感知与鉴赏

四地都强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与鉴赏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体验并区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聆听歌曲时注意旋律、调性、拍号、速度、强弱等基本音乐要素。运用正确良好的唱歌习惯歌唱。基本掌握读谱、唱谱的音乐技能。能参与齐唱、领唱、合唱、对唱、轮唱等不同形态演唱。对歌曲的节奏、音调把握准确。能进行简单的乐器独奏、合奏、伴奏。能主动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3.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 四地都着重提高学生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该能够进行即兴创编歌曲或乐器伴奏、舞蹈创编等创作活动以反应不同的音乐特质。学会运用适当记谱方法记录、创作音乐,如简谱、五线谱、图形谱等。能观察、探索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选择自己擅长的音乐表达方式模仿表现出来。

4.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

四地都提倡关注学生接触的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的关联。初小学段学生应该学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能从各种媒体管道中搜集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进行欣赏。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音乐经验感悟。

从上可知,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主要包括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四大方面,各地皆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操,独立运用所学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探自主索、创造音乐能力。从学生出发,多方面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素质,建立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正确的价值观。

学期课程纲要 篇6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爱国主义;科学历史观;全球化视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9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是以历史为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担负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纲要》课程的开设,不以传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为根本目的,这就使得《纲要》课程具有与历史专业课程所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性。因此,如何发挥《纲要》课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需要我们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要进行调整、创新,以充分发挥这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功效。

一、紧扣近现代史主线,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是以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战争为开端的。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开始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斗争,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要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探索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这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中国近现代史任何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是围绕着这两大主线展开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若能紧紧抓住这一主线,通过重点讲解,就能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了然于胸,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科学认识,从而真正达到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这一教学目的,充分发挥《纲要》课的育人功能。爱国主义情感是在对祖国历史的认同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汲取营养。梁启超即曾指出历史对于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意义:“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在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纲要》课程发挥着该学科所独有的学科优势。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从洪秀全“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太平天国,到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到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理想;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到“振兴中华”的口号,所有这些构成了先进的中国人对近代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无数次血的教训最终使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日益丰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主题,紧跟世界发展潮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与核心内容。只有了解国史国情,才能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只有了解近现代历史这一艰苦探索的过程,才能树立自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程不仅注重近现代历史知识的讲授,更注重解决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思想实际问题。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广阔,接触各种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这就决定了思想多元时代下各种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复杂的影响。在如何看待中国近现代历史方面,这个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当代史学界对近现代历史具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都突破了以往单一化的价值评判,涌现了很多新观点。这些新观点、新结论绝大多数是基于唯物史观得出的切中史实的结论,但其中也不乏哗众取宠的惊世骇俗之论。例如在评判历史人物方面,李鸿章、袁世凯被称为近代中国的英雄豪杰,康有为、孙中山等却有违历史发展之嫌,甚至背上欺世盗名等种种恶名,甚至有人提出“香港如果没有被割让给英国就不会有今天香港的繁荣”,以至于有学者认为“革命”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已的“原罪”,等等。这些新观点、新问题的提出,考验着我们如何看待、评判历史,考验着我们如何看待当前社会中存在着的问题。因此,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要上好这门课程,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熟悉历史,更要深入了解学生正在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价值评判。《纲要》课程正可以发挥该课程学科的优势,以历史为平台,以唯物史观为视角提高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明辨是非的能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两者统一的基础正是人的实践活动。近代以来,各种学说思想纷纷盛行,马克思主义逐渐取代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发展成为执政党;社会主义思潮自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先进中国人所追求的革命道路,到改革开放后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经历艰苦卓绝的革命奋争终于赢得独立自主,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道路,这些都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纲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正确了解国史、国情的前提下体悟“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进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信念,这正是《纲要》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联系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实际,而且要联系当今的社会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从史实出发,由浅入深,引出深刻的理论,让学生明了历史和现实是密不可分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重大历史事件上明辨是非,认清主流,从而树立科学历史观。

三、世界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相互参照,培养学生拥有全球化视野和时代使命感

自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起,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资本所固有的内在扩张属性使得整个世界都被纳入到资本主义发展体系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游离于外。在资本扩张这一大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国近现代屈辱的历史也由此拉开。“中国步入近现代社会的生发机制,缘起于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近代以来,整个世界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股潮流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抗拒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适应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积极的姿态寻求强国富民之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林则徐最早“睁眼看世界”,他的好友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资本主义大潮席卷全球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效法泰西进行改革;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以美国为蓝本,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全国人民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通过和平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纲要》课程讲授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讲清楚中国近现代历史问题的来龙去脉,还要关注世界近现代史。只有联系世界发展趋势、国际格局和时代特征考察中国近现代史,才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更为全面,才能深刻理解近现代中国的变革和改革。因此要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把中国近现代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宏观趋势和潮流之中进行分析和考察。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代特征、国际环境以及深远影响等进行梳理,培育学生拥有全球化视野,并在全球化视野下全方位考察了中国近现代史,使之对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进程及趋势能够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国“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还要使学生认识到,尽管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要看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当今世界各国间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从而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使命感。

总之,《纲要》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该课程所独有的学科优势。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课程讲授相结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充分发挥《纲要》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仍然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马工程教材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梁启超.新史学[A].饮冰室合集(九)[C].上海:中华书局,1936.

上一篇:唐山市生态系统下一篇:绩效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