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路遥作品《人生》

2024-09-25

赏析路遥作品《人生》(精选3篇)

赏析路遥作品《人生》 篇1

作家路遥与新中国同岁。新中国已建国60多年, 而路遥的生命永远停留在42岁。从路遥的人生, 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前行的脚步, 听到父辈走过的足音, 感受新中国社会人生的沧桑巨变;路遥的作品唤醒了我们对走过的道路、经历过的情感的深刻记忆。

1949年12月3日, 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 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路遥父母一共生育了8个孩子, 路遥是长子。因家庭贫困, 而伯父没有子女, 路遥7岁时 (1957年) 被过继给伯父。在陕北农村, 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里, 长期形成的乡土观念认为:长子年长, 又是儿子, 父母会指望他长大成人后独撑家业, 为父母养老送终。过继长子, 这对路遥父母来说是痛苦而无奈的选择。多年以后, 路遥讲述了自己当年这段经历:穿着母亲做的新鞋, 并不合脚, 因为是新鞋, 就那么硬撑着。跟父亲走了两天的路, 到伯父家的第二天, 父亲大清早悄悄离开了年幼的路遥。路遥躲在大树后眼看着父亲悄然离开, 眼里噙满泪水。一个7岁的孩子, 过早地离开自己的亲身父母, 尝遍了生活的艰辛, 这是令人痛心的事。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农村, 这样的离别又何止路遥一个呢?生活困顿, 人们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 怎能顾及孩子的心理感受, 孩子不被饿死是父母的最大心愿。路遥的养父母虽然条件所限, 但还是给了路遥全身心的关怀和爱护, 使路遥得以在艰难的岁月中坚持上完了小学和中学。童年的经历使路遥形成了自卑而敏感的性格, 形成了陕北人民吃苦耐劳、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

除了亲情缺失外, 路遥童年的精神创伤还有贫穷和饥饿。为了维持最起码的温饱, 使路遥不致辍学, 养母甚至乞讨为生。从过继路遥的1957年, 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1966年, 这10年间中国经历了自然灾害,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非常低, 物产缺乏、干旱缺水的陕北地区更是如此。家境贫困是那个时代普遍现象, 路遥的这些生活经历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路遥将这些生活经验带到了自己所创造的文学世界中, 童年的精神创伤成为路遥文学创作的直接经验和素材。他的小说大多表现了饥饿、苦难、贫穷, 以及主人公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中的坚定和信心。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在去北京串联途中, 路遥因为文学、演讲方面的特长, 成为本校、本县的领军人物, 最终作为群众代表, 当上了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68年冬天, 路遥突然被宣布停职, 只好返乡劳动, 从顶峰突然跌入深谷。之后, 在诗人曹谷溪的帮助下, 路遥从农村来到延川县, 在县革委会通讯组进行文艺创作, 编辑报纸《山花》和诗集《延安山花》, 他的文学才能在延川这个当年的文学重镇得以充分显现, 路遥也因此而积累了一些创作经验和编辑经验。1973年, 路遥在各方面的帮助下, 被推荐进入延安大学学习。

1976年, 路遥毕业, 分配至《陕西文艺》 (后更名为《延河》) 担任编辑工作。1980年至1982年, 路遥发表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等作品, 获得了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其它全国性奖项, 成为全国知名作家。特别是《人生》发表以后在全国引起轰动, 引起评论界和全国读者的持久讨论, 接着被改编为电影、话剧、广播剧、评剧, 并先后被译为法文、俄文、日文等多种文字。电影《人生》获得了“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高加林和刘巧珍成为全国观众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 路遥的文学创作达到了巅峰状态。

1987年, 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感觉身体不适, 后来经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患病后的路遥, 对疾病采取了向社会隐瞒的态度, 自己承担身患绝症的痛苦。路遥对待疾病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固执、坚守、要强、自尊。疾病对路遥的创作产生了促进作用, 反过来, 疾病中的创作又加速了作家的病情, 1992年11月17日, 在获得中国文学权威奖———茅盾文学奖不久以后, 路遥便离开了人世。

路遥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在中国, 有多少路遥的同龄人有过与他相同的童年经历, 对饥饿的感受刻骨铭心;也有更多路遥时代之后的年轻人, 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 像孙少平那样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中发奋苦读, 为了理想历经磨难;即使今天, 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也必然经历高加林、孙少平那样“成长的痛”和“爱的代价”。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特别是从青年到中年, 都会有类似于高加林、孙少平那样的人生和情感经历, 有类似于路遥的人生体验。出版路遥研究专著的宗元教授, 在看到路遥《在困难的日子里》后, 不禁泪流满面, 他写道:“它重新唤醒了我沉睡多年的情感记忆, 使我想起当年求学生活中所遭受的饥饿、困苦与屈辱, 从而对路遥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感觉, 仿佛在遥远的陕北, 有我一个异姓的兄弟。”[1] (P5) 他与路遥有着完全相同的人生经历:“完全是在饥饿的状态中完成了六年的学业”, 之后有过多年的漂泊生活, 当过民办教师, 直到恢复高考后上大学并留校任教。在20世纪90年代, 路遥作品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我的一位陕北籍同学曾饱含感情地说:“我觉得孙少平就是我自己。”

路遥小说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一面镜子, 是祖国历经沉疴走向新生的社会历程。路遥记录着社会的变迁, “以一种精神的方式介入于社会实践”[1] (P58) 。城乡差别对于农村人的生活影响巨大, 这是中国在特定的社会阶段的特定现象。新中国成立后, 首先发展的是工业, 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 在生活条件、受教育程度、社会资源占有等各个方面则处于劣势。润叶深爱少安, 少安主动逃避与退却;晓霞性格开朗, 与少平精神相通互相爱慕, 少平却心存隐忧;高加林在几起几落人生悲剧中, 失去了具有金子般心肠的巧珍, 无法得到城市姑娘黄亚萍。路遥作为农民的儿子, 在他的潜意识中, “城”与“乡”、城市人与农村人是完全对立的, 即使主人公付出巨大的努力, 也不能逾越城乡差别的鸿沟。大多数从农村出来的人, 都有过类似于高加林面对城市灯火时的那种强烈的自卑感和超越感, 这也正是路遥在成长过程中深切的内心体验。路遥带着兄长般的关切焦灼之情, 关注“城乡交叉地带”的高加林们成长的问题, 使这一群体获得了精神的慰籍和情感的温暖。时至今日, 城乡差别仍然存在, 但逐渐被淡化。农村人可以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可以到城市工作, 在沿海发达地区, 城乡一体, 城市与农村已经没有差别, 不少城市人口甚至愿意到农村落户。根据2004年和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提供的数据,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1978年为17.9%, 1995年为29.0%, 2005年为42.99%, 而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连年下降。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 城市与农村这个当年严重对立、差别巨大的二元社会结构正逐渐趋向统一与和谐。

路遥生前, 在经济与感情上, 一直陷入困窘的境地, 作家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去北京领奖没有路费, 急忙托弟弟王天乐借来5000元;《路遥文集》出版时, 路遥无法支付出版费用, 找到母校延安大学寻求资助。加上作家英年早逝, 有人据此批评当时的社会环境没有给予作家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其实, 扼杀路遥的真正原因是他的遗传基因, 路遥的亲生父亲和三个弟弟都患有与他同样的肝病, 现在只有一个弟弟活着, 仍然在同疾病抗争。路遥患病曾牵动了社会各界, 上至省级领导, 下至医护人员, 采取了各种方式挽留路遥的生命。路遥从延安转院到西京医院, 享受了最好的医疗条件。人间有情而疾病无情, 最终路遥带着遗憾与惋惜离开人世。直至今天, 读者的怀念与尊敬仍然在继续, 在路遥逝世十五周年之际, 西安的街头有大学生树立着路遥的照片, 一系列的学术研究和纪念活动非常活跃。一位作家, 活在了他热爱的人民心中, 生命的过程纵然短暂, 也是精彩而无憾的。作家是不幸的, 但更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作家早年遭遇了贫困与饥饿, 遍尝了人间的艰辛, 中年又身患绝症, 在孤独与焦虑中离开人世, 没有看到祖国的精彩, 更不能见证港澳回归、神舟发射、北京奥运、祖国60华诞等激动人心的幸福时刻;幸运的是, 作家在成长中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爱, 使他的才能不至于在世间湮没, 从一个狂热的文学青年成长为全国知名作家, 留下了为数不多却堪称经典的作品, 作家创作的故事得以回到创造这些故事的人们中间。作家离开人世后, 地方政府曾安排路遥生父母与养父母的生活, 路遥病重的弟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帮助, 九泉之下的路遥想必因此能安息。

2002年11月17日, 路遥去世十周年之际, 陕西师范大学在刚刚建成的新校区举行了“路遥逝世十周年追思会”。我参加了这次活动。贾平凹、晓雷、朱鸿、刘路、张艳茜等陕西文学界知名人士到会, 路遥女儿路远 (后改为路茗茗) 当时是北京一所大学的学生, 她在大会最后发言时, 全场鸦雀无声, 一片肃静, 我屏住呼吸听完了她的每一个字。过早失去父亲的她, 在成长中经历了怎样的痛?在漫长人生中的每一天承受没有父亲的生活, 这种成长的痛, 是无人分担无人排解的。正如父亲敢于跨过人生的一个个横杆一样, 路茗茗创业开了一家广告公司, 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 已经开始利用法律武器维护父亲作品的有序出版, 作家的女儿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她的成长、她的自立、她的坚强。通过两代人走过的道路, 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新中国社会与人生的变迁, 相信路茗茗一代也会走好自己的人生, 做好自己的事业, 建好自己的国家。有一点不同的是, 父辈经历过的贫困与饥饿, 在下一代人身上再也不会发生了, 父辈经历的苦难与坚持, 不畏人生艰苦、勇于挑战自我的可贵精神, 将是下一代享用不尽的精神资源, 也是支撑我们前行的精神给养。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 新浪网推出了“影响中国的文字:共和国的文本”板块, 《平凡的世界》位列其中。为事业付出生命、对人民付出关爱的人必将得到尊敬与怀念。路遥安息, 你的读者永远怀念你;祖国万岁, 愿你永远繁荣昌盛, 正如路遥深情地说:“我们栖息于你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你歌唱。”[2] (P100)

摘要:路遥与共和国同岁, 他的人生经历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从路遥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的进步与变迁。作家的创作与成就固然来自本身的才华与努力, 却无法脱离国家与人民对他的哺育与帮助。

关键词:路遥,人生,社会进步,祖国变迁

参考文献

[1]宗元.魂断人生——路遥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2]路遥.路遥全集·早晨从中午开始[M].广州:广州出版社,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0.

赏析路遥作品《人生》 篇2

————路遥《人生》赏析

我是在大学才接触到《人生》这本书的,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词藻堆砌,没有用优雅的句子叙述,吸引我的是那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现实的社会意义。我一口气将它读完了,《人生》带给了我深刻的反思,给了我对人生,对现实一定的解读。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应当多看看这类书,也许在现实不公面前,在现实残酷面前,得到一丝心灵慰藉,获得更多的启发。

人的一生总是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矛盾,面对一个又一个选择,正如故事的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经历一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当起了小学教师,他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满足地生活着,可是因为大队支书高明楼的儿子高中毕业没事做而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农村做了农民,在那痛苦煎熬的时刻,村里最漂亮但没有文化的女孩巧刘珍走进他的生活。他的内心由彷徨转为宁静。然而不久以后,因为叔叔的调回,一些人的见风使舵使他返回城里。在都市生活中,加林与巧珍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同原来同学亚萍相处后,两人暧昧起来,亚萍与男朋友克南毅然分手而不顾一切选择了加林,加林也最终放弃了巧珍,与亚萍好上了。但一切皆有因果报应,加林走后门被克南的妈妈揭发又不得不回到农村,而此时巧珍已成为人家的新娘。加林希望自己鲤鱼跳龙门,走出农村,可是兜兜转转,回到原点农村,也失去了爱他的巧珍。现实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矛盾中,一次次选择中总会有得有失,总会有些东西和我们的理想背道而驰,把握好了,你就可能会有理想的生活,把握不好,也许你就走进了那个无奈的现实社会。面对高加林这个人物,我没有恨,没有厌恶,更多的是同情。加林这人有满身的才气,既能写,又能画,又能唱,又能干,在工作上,他都干的那么的出色,受到了领导的赞许,可是有些东西往往是自己无法掌握,比如特权,比如矛盾,第一次回农村,高加林的教师职业让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因为高明楼是大队书记,不能违背的特权,你高加林又能怎样呢?他第二次回村,是他走后门被人揭发了,有一句话说纸里总是包不住火的。他的无奈人生,总是让人感到悲剧。即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觉得这类人大有人在。所以,为什么我会同情?我觉得同情他就是同情即将进入社会的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的我们一无所有,很多来自农村,在城市里面读书,没有特权,没有关系,没有人脉,有的只是自己满身的朝气,和那颗年轻的不谙世事的心,我们也像高加林一样,面对一个又一个选择矛盾着,是留在长沙还是回去,是考编还是选择其他事业,也许我们现在社会不像《人生》中的那样,就业方面有国家分配等等,我们现在就业比较自由,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其中同意包含着许多特权,“关系户”“走后门”种种情况都要,所以,我们做的这些选择很重要,一不小心错了,也许影响的就是你的一生。正如路遥在开篇引用了这样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所以,年轻的我们应当走好那几步。

至于加林和巧珍的爱情结局,我似乎早就猜想到了,两个没有共同话题的人,而加林有有着一颗悸动的心,他们怎么会能白头到老呢?加林和巧珍的爱情悲剧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心痛,但也无奈,徒生感慨而已。巧珍没有文化,而高加林是村里的才子,也许正是巧珍没有文化,从小在村里山野长大的她,对于世事无常的得意失意没有过多的计较与苛求,往往是如高加林那样自命不凡,自命清

高的文化人才对生活百般挑剔。他去追求理想生活,追求他的共同语言,选择了亚萍而放弃了巧珍,很多人会对他谴责,我想高加林也是痛苦的,谈也是矛盾着选择。如果拿到今天,我想很多人也是会选择现实一点的爱情,不然那么多相亲节目涌现,仅仅是为了炒作,还是现实的反映呢?我觉得爱情并不只是简单的相濡以沫,还需要精神上的共鸣,两个人必须要相配。这样,是不是才会社会和谐一点?

20岁的我,进入大学,进入一个小小的社会,看到周遭的许多,减少了很多幻想,增添了许多现实,虽然我不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主义者,但是面对一切,我还是会保留心底那一份现实。或许在别人眼中看来,一个学文学的女孩子,应当是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期待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很多理想人生会和无奈现实背道而驰,所以,面对那么多条路,我们得勇敢而仔细的选择。可能那么多条路,我们总会错几步,但我们得记住德顺爷爷说的,“...不怕跌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了...”

浅论路遥作品中的人生观 篇3

一、悲苦人生论分析

路遥觉得, 人的痛苦是在生活与劳动之中被逐步磨掉的, 劳动并不只是生活上的要求, 更是自身之所需。没有什么药能够比劳动更加能治疗人精神方面的创伤了。所以, 工作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谋生方式, 而是成为人的追求心灵解脱与理想的方式。所以可以说幸福源自于劳动。但路遥认为幸福并不在于从事何种工作。而是源自于日常劳动之中, 甚至有可能是痛苦的劳动。所以, 怎样界定幸福并不要紧, 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生活如何通过劳动在痛苦中加以摆脱, 这正是路遥人生哲学中的重点所在。路遥向读者们所展示的人生哲学是要好好的生活。路遥在此着重强调精神的重要意义。在路遥的作品中, 生活是一种无常变幻。他经常会感叹生活有时把现实变为梦想, 有时又将梦想变为现实。梦想和现实是人生活中之本有。虽然路遥对生活感觉悲苦, 但决非是对人生绝望。反之, 他正是运用其独特之方式对人们传达一种新的希望。由于现实不能以个人意志加以转移, 因此人应当富有理想, 甚至要有幻想, 然而他绝对不可抛开现实的生活而去盲目追求事实上无法得到的东西。特别是对于刚走入生活之路的青年人而言, 这应当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认识。这可以说来自于路遥个人生活上的经历, 是路遥对于年轻人所独有的热爱。路遥觉得青年人具有相当多的矛盾之存在, 而在以上矛盾存在之中, 年轻人之理性思维往往会输与感性思维。因此, 在面对各种诱惑之时, 本能生理作用往往能极快就将理性打倒在地。所以说, 路遥个人十分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唤醒当时的青年人正确地对待生活。

二、爱情人生观分析

在路遥作品《人生》当中, 读者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其对于男主人公高加林、女主人公巧珍的喜爱, 但是一直到最后他也没有将其撮合起来, 这是由于依据人物的性格与思想以及小说的发展脉络, 其爱情必然是一场悲剧。路遥一开始就将高加林定位为心气非常高的青年人。虽然高加林为农民之子, 但其从来都没有成为农民的精神上的准备。他极度渴望离开贫穷落后的地方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去生活。他全身心地向往着现代文明, 而民办教师职业对于他来说充满了希望。他寄希望于数年后能够通过考试转为正式教师, 因而他不满足于当前现状, 致力于追求更加高的目标之形象变得清晰起来。在爱情和事业的抉择上, 高加林完全偏重于事业, 因此, 一旦其个人有了更好的发展途径后, 与黄亚萍结合, 到大城市工作就会成为其理所当然的选择, 他绝不可能会由于留恋身处农村的情人而放弃对事业与前途之追求。当然, 他们的爱情发生于高加林人生失意、心灰意冷之际, 所以高加林的爱情还同时承担了心灵安慰以及精神补偿等其他职责。就纯粹意义而言, 真正的爱情由男、女双方的感情在某个时刻的神奇结合而实现心和心之间的交流, 是彼此之间相互融合的一种默契, 更是排开别的所有的外在因素的一种神会, 可遇而不可求。所以就这一意义而言, 高加林认可巧珍为其最佳爱人, 但高加林事实上又从来没有竟爱情提高这么纯的程度上来认识, 往往是和大量现实因素进行纠缠。所以, 就理智而言, 他肯定会认为和黄亚萍的结合才是更现实的选择。

三、农民哲学人生观分析

作家路遥始终是以农民的生活为其创作之源。但是, 一直以来, 哲学家对于农民均不够眷顾, 甚至还有很多人觉得农民并不懂得哲学。这并非是对农民群体的刻意贬低, 而是因为农民中的大多是未能接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人或者是受教育的程度相当低。这样一来, 农民群体的感性思维往往会大大高于其理性思维。而哲学正是理性思维的一种表现。然而, 路遥一直觉得, 农民为哲学思维之源泉, 即便是农民无法成为哲学家, 但是农民却依然能够成为生发哲学之土壤。农民哲学以最朴实的形式向外界展示, 是通过一种平凡的方式加以表达的。农民们的人生哲学通常是在平凡中对真实生活的一种体现, 也是其内心深处思想的表达方式之一。路遥觉得农民或者来自农村的人一辈子都只相信自己的命运。觉得人类在命运面前是无可奈何的。命运始终是作家路遥笔下人物的最大信仰。命运之神在我国存在大量变种, 借佛、上帝或者长生天等名义加以呈现。农村地区的人们则借助于宗教信仰或者采用迷信方式对命运之神感觉到恐惧, 并对其加以膜拜。可以说, 命运之神完成是农民们在心中是以其自身为基础构建的一种对于命运偶然性的挣扎与反抗。此点从其最为原始的信仰目的中即可看出:无非是渴望自己和家人无灾也无难, 而对于厄运的强烈恐惧正是其对命运之神十分信赖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 路遥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会经历人世间的各种酸甜苦辣, 然而他们始终不忘的是对于生命的挚爱, 从中也让我们体会到了路遥对于生活的无限深情, 从而激励读者们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健康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梁霞.人生需要积极——读《平凡的世界》看路遥的人生观[J].中国职工教育, 2011 (10) .

[2]李黛岚.路遥小说人性美解读——以《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为例[J].名作欣赏, 2011 (11) .

上一篇:城区污水下一篇:长期网络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