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2024-07-08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精选12篇)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1

我国企业必须尽快寻找出一条能够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 以适应当今全球性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并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并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国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企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主体, 走信息化道路、靠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自身实力已是必然选择。

1 信息化的本质与内容

企业信息化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 (1) 技术的信息化或生产的自动化, 主要指企业在生产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 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检测等为代表的信息化。 (2) 企业管理信息化包括 (1) 对企业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化; (2) 管理和办公信息化; (3)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 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和企业内部网 (Intranet) 等, 使企业内部信息化达到一个相对完善的程度; (4) 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信息化。 (3) 在前2个层次基础上, 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就是应用以计算机硬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重构企业核心业务, 加强项目管理控制, 加强企业运作控制, 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涉及的范围看, 建筑业企业信息化有2个层面上的含义: (1) 企业组织内部管理层面上的信息化, 包括信息采集、文挡的传递等基本工作流程, 还包括经营、计划、预算、采购、供应、设备、人力资源、财务、后勤‘客户关系等; (2) 工程项目管理层面上的信息化, 包括进度计划、网络计划编制、施工平面图、图纸管理、安全管理等。目前我国建筑业企业大多还在第1和第2个层次上, 一些国有先进企业和部分三资企业已开始进入第3个层次。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渐新的过程, 是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内部到外部, 从技术、信息到管理观念变革的过程。考察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20多年中, 确实取得可一定的成效, 也显示出了信息化为企业在竞争和发展中带来的强大优势。然而, 也有相当一些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确实做出了很大努力, 但却未收到预期效果, 据2001年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对638户企业的信息化运行情况调查分析, 不满意的企业高达1/3, 究其原因, 主要是对企业信息化缺乏全面理解。

2 信息化与企业生死攸关

(1) 信息化是企业降低成本, 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 许多行业进入了微利时代, 企业成本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通过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精细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建立与供应商和客户联盟的供应链, 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2) 信息化使企业管理空间和能力进一步扩大企业在管理中, 应用网络技术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扩大管理空间和能力。

(3) 信息化是企业科学管理和管理创新的有效手段, 借助于信息技术可以使企业经营管理透明化, 解决靠人工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大量的市场信息和客户资源容易被业务人员及少数管理人员控制的问题, 从根本上治理采购和销售环节中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暗箱操作等问题, 大大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同时, 中外经验证明, 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能够全面改造其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各方面, 实现管理理念现代化、管理制度合理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过程网络化, 使企业管理体系更加灵活有效。

(4) 信息化的增强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必要条件,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 市场应变能力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而管理信息化能使信息从市场到企业的时间大大缩短, 使企业决策层与基层、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快捷。另外, 企业通过管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动, 使生产、研发、供应、仓储、运输等各环节几乎在同一时间即可响应客户需求,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5) 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可在最大范围内配置和整合技术创新资源,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6) 信息化是企业走出国门, 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 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融资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 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都在利用信息化枪占技术、信息和市场制高点, 以信息化手段扩展国际活动范围, 了解更多国家资源和市场动态, 及时获得与之相关的商情。同时, 信息化可以减少国际经济活动成本, 利用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做到经济信息跨国交流, 减少交通、展览等费用。

综上所述, 对中国企业, 尤其是国企而言, 信息化建设不是可有可无, 而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是企业在新形势下适应竞争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 20年来建筑业信息化的成就

(1) 建筑业网站建设从无到有, 建设部及省市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各级管理网站;各地区各领域建筑、结构、水、暖、电等专业网站发展讯猛;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设置了自己的网页或网站。

(2) 广泛应用计算软件和工具软件, 提高工作效率, 建筑设计及施工领域, 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 如设计计算、项目管理、办公自动化、招投标等。

(3) 在产品生产及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控制技术, 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同步提升技术等自动控制技术。

(4)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和行政管理信息化, 如建设部、科技部及地方建委建筑业管理处开发使用了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此系统实现科技、信息管理和项目及资质审批, 不仅提高办公效率, 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

4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以开发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 仅利用了计算机算速度快的特点, 没有形成网络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

(2) 应用不够广泛, 目前, 仅仅是辅助设计软件在建筑设计院中较普及, 其它管理软件等只是少数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的某些部门在用。

(3) 应用的技术含量不高, 大多数企业停留在日常工作数字化层面上, 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集成优势进行信息交流, 忽略了信息技术互动性带来的管理效应。

(4) 信息化程度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 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采用自动化施工系统, 而我们还处在单一技术或某车间实施计算控制器。

(5)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特别是施工企业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不高

(6) 管理层对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认识不足, 也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5 企业信息化实施对策

(1) 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实践证明,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难点不是资金, 也不是技术, 而是陈旧、僵化的思想和理念问题。只有转传统的管理理念, 引进吸收并消化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 企业信息化建设事业才能顺利推进。

(2) 领导正确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企业信息化说到底是“一把手工程”, 所以一把手要做到心中有数、身体力行、把握大局, 同时更要克服妨碍信息化建设的几种不正确思想: (1) 对信息化认识过于理想化; (2) 急于求成; (3) 对自己企业信息化建设目的、目标不十分明确, 盲目跟从; (4) 贪大求全。

(3) 全员参与、引进人才,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全体员工的理解和积极掺与, 更需要一批从事信息化管理的专门人才, 特别是即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 同时具有先进管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没有这些人才, 信息化绝对不可能成功。

(4) 资金投入, 企业可以将信息化建设资金列入技改项目总投资, 也可以从设备折旧费, 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

(5) 科学管理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基本数据;建立统一、完整、操作性强的代码编制系统;扩大一线信息的自动采集范围, 建立规范的数据加工、录入制度, 确保数据采集的高效、真实和统一。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2

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在2900万以上,在中国GDP总份额中做出了超过50%的贡献,而在今天,中小企业信息化已经逐步成为了中小企业摆脱自身劣势、提高竞争优势以增强竞争力与发展能力的一种重要依托。所以,巨大的市场潜力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将这种潜力转化为商业价值,这对于厂商、渠道和用户来说,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也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并且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他们面临资金少、规模小、业务单

一、员工素质不高,管理体系不规范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寻求信息化手段来帮助自己增强市场竞争力,希望借助先进的管理软件来理顺生产资源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当下,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过去一年中,不论是大中小企业,都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表现出了强劲的需求。如何推进企业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是目前国内企业重要的议题之

一。然而企业信息建设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好处呢?

欧网科技切实为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有效的实现信息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达到空前繁荣的局面。在这个大蛋糕迅速变大的同时,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日益白热化,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提高行业影响力,欧网科技从产品、服务到营销渠道的创新和变革每天都在进行着。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3

摘要: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切实重视现代技术的研究,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运用的新方法,同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树立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观念,全力营造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育人新环境。

关键词:信息化;核心竞争力;现代教育技术;网络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河南科技大学自2002年以来,采用大容量无线射频卡技术、高智能集群技术、指纹身份验证技术等,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建立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了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了4个校区千兆光纤高速互联。学校作为豫西地区网络中心,拥有6条Internet骨干网络线路,为洛阳、三门峡等地的大中小学校提供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4所数字化校园示范院校之一。

一、高校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趋势, 高校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赋予高校精细化的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从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对有关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分支,是在传统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河南科技大学校园网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 Internet 之间互联,信息点覆盖4个校区的100多栋楼房,入网计算机近万台,拥有办公自动化管理、综合教学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研管理、设备资产管理、网络教学、综合信息服务等多个应用系统。同时,学校还建设了《春潮新闻网》《洛浦清风》等网站,为全校师生提供很多服务。信息化建设为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要研究高校信息化,首先要了解高校核心竞争力。只有在深刻理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才能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成就之一。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他们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后来,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逐渐推广到国家政治、经济的各个领域。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能给高校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别人一时难以模仿的能力和要素,是高校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支撑高校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第一,它作为高校所特有的优势和能力,是对一系列指标的有机整合,使其从同类中脱颖而出,树立起不同凡响的品牌形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与能力。第二,它的追求体现为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社会、家庭、学生)的需求的用户价值性。第三,它作为一种积累性优势,是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蕴涵高校内涵的、使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在生产力态势流、管理力态势流和文化力态势流的运动、集结过程中形成的,是高校有机整合各类资源、能力要素而不断创造高校持续竞争优势的隐性力量,主要表现在高校的人才生产力、学术生产力、社会服务生产力、管理文化和以上几方面的有机组合上。

三、信息化建设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高校业务流程及功能再造的过程,是全面提升高校管理、教学、科研水平的过程。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其核心竞争力有着紧密的关系,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高校开展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信息系统中。一是集中统一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体制,无论是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还是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都体现了各自统一的表现形式、统一的管理内涵和思想。其实施的目的是使高校的高层领导能更科学、快速、准确地决策,以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二是面向流程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打破了高校传统的直线职能制,实行面向流程的、扁平化的体系结构。其按职能分工建立科技成果、人才培养、财务、设备、人力资源等管理流程,并按各流程要求设立管理点和信息采集、处理及储存单元,减少了原管理体制的职能重叠和人为的管理壁垒,提高了工作和管理效率。三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更多地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四是支持人才培养链的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可以把高校的招生、人才培养、人才考核、人才就业和人才就业后的发展所产生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人才培养链,从而有效地分配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五是实行创造型的目标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可以使高校的管理从单目标发展到多目标和功能目标。通常,高校管理目标具有确定、科学、弹性和多向的特征,这些使每一个岗位上的教职员工都会受到激励和引导,使教职员工的行为总能确保高校总目标的完成,而开展信息化建设实行的是创造型的目标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除了要引入新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外,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培训体系。高校信息化培训体系对不同类型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培训内容,即对学校决策者进行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前景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培训,对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员按照国际技术标准进行技术培训及行业证书认证培训,对大部分处于信息化系统使用者角色的用户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等。

四、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切实重视现代技术的研究,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运用的新方法。高校应建立实验基地,全方位地研究高等教育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要用现代信息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研究跨学科跨专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信息网络和交互式、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新的教学环境,探讨在新的信息平台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规律,以进一步拓宽高校的办学思路。

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树立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观念。现代的人才培养观应该特别强调和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重视信息,善于利用信息,学会处理信息,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由于现代信息科学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它能够把不同的专业通过信息传播建立起各种联系,并可以使传统专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因此,高校应该树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观。

3.深化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大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手段。为了加强大学生信息教育, 高校应在各专业的基础课程系列和实践技能基础课程系列中体现有关信息技术、信息处理、多媒体等方面的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非计算机专业和非外语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和外语方面的基础教育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要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多媒体等新技术传播教学信息,使大学生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4.完善校园网络,全力营造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育人环境。高校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着眼未来,不断加大对信息网络等新技术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传播通道和信息服务系统,使信息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设备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改革发展等各个环节中的重要部分。最终,高校要努力形成良好的信息化育人环境,以提高育人质量和增强高校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蒋笃运.河南高等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魏晖,郑晓齐.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4

伴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加速推进, 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网络普及以及电子商务地蓬勃发展的态势下, 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要发展就离不开信息化。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信息化能够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运行效率, 使中小企业的人员管理、资金管理、制度管理更加合理化。由于中小企业在各个管理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对信息化的认知水平和应用程度差异很大。因此, 虽然信息化在中小企业中已推广十几年, 但总体进程相当缓慢。反过来说, 中小企业自身薄弱的信息化根基又制约了对信息化的有效应用, 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 到2020年我国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比例提高到40%, 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持续推动将大大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步伐。2011年, 中国又迎来了“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成为有关部门今后推进的着力点之一。中小企业可以抓住这个大好的发展时机, 促进自身信息化建设, 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 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原因大多数的企业流动资金少, 人才少。很多中小企业还是家族式的, 更加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这对于推进本企业信息化仍存在很多顾虑。由于企业性质决定了中小企业希望看到每一笔投资都能在最短的时间给企业带来效益或效率方面的提升, 对于信息化投资也不例外。但阻碍其信息化步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缺陷

2.1.1 缺乏规范化、标准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方案

由企业为提升运转效能而制定的, 员工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定统称为企业管理制度。为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进行完善和不断创新。好的管理制度能够协调企业的各个部门并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最终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系统保障。而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仍未摆脱“人治”的管理色彩, 所谓的企业管理制度、业务工作流程、职工考核体系仍然是老板的“一言堂”, 最终都得由老板说了算, 很难形成现代的科学的管理体系。而企业的信息化是以管理的规范化为基本前提的, 如果中小企业无法从“人治”管理转型至“法制”管理, 那么信息化的实现过程就会受阻, 以致牵绊了中小企业持续、长远的发展。

2.1.2 责、权、利不清晰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中都存在责、权、利不清的现象, 特别是中小企业尤为严重。为了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 中小企业在用人上就会出现岗位职责不明晰, 出现采用一人身兼多职, 或者一项工作由多人负责等管理混乱的现象。企业内部管理上的这种责、权、利不清的现象存在着诸多隐患。譬如, 生产主管兼管采购, 就有可能导致采购成本的增加;而一项工作多人负责容易产生责任推诿现象, 能负责的人很多, 而到真正需要负责时却互相推脱, 不可避免地会降低企业效率。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势必影响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2.2 中小企业缺乏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期望和应用现状存在较大的差距。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像大中型企业一样, 提出清晰明确的信息化需求与战略。大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很有限, 不了解信息化带来的价值, 不理解信息化的相关技术, 不清楚实施信息化的方法。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往往缺乏意识、无从把握, 存在怀疑和排斥心理。在一些较先进的中小企业虽然有了信息化的应用, 却没有专门的IT部门甚至没有专门人员负责, 部门之间没有共通的操作平台, 工作上各自为政很少进行沟通协调, 很容易出现数据无法共享、数据不同步、数据重复录入等问题。而有些企业只是罗列了一些IT技术来充当规划, 所以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也产生不了实际作用。现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出现了两种差距, 要么不敢不信任信息化管理, 要么不切实际浪费资金, 没有合理有效利用花重金购买的信息化软件。

2.3 企业缺乏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管理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根”, 是企业能够长足发展的基石。无论是什么企业都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 企业除了需要普通的管理人才外, 还需要懂得信息技术的技术型管理人才。就中小企业而言更加缺少既懂得管理又懂得信息技术的人才, 一般情况下所谓的信息化管理人员, 往往是只懂得检查网络安全、排除电脑故障等计算机的初级技术人员, 不熟悉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 更严重缺乏企业管理知识, 无法承担企业信息化管理规划与实施的重要责任。中小企业需要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让这些人既懂得管理又懂得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才能够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之路。

3 深化信息化管理, 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由企业的一系列特殊资源的组合而形成的占领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中小企业要在网络经济时代提升企业竞争力, 必然要深化信息化管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 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从多方面进行。

3.1 正确认识、利用信息化软件

由于中小企业业务流程比较简单, 因此他们的信息化应用也比较单一, 他们往往不需要信息化系统中拥有复杂的流程管理, 那些系统复杂度高、使用难度大且非常昂贵的软硬件产品往往不是他们最需要的。相比较而言, 简单的流程更能够推动业务的快速开展。多数中小企业出于自身求生存的天性, 其应用软件是为了照顾企业短期的利益, 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操作提升作业效率, 其本质上是由简单的手工作业逐步转向电算化的一个过程。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利用信息化软件同时实现创建有序的管理环境和提升工作效率, 是一举两得的行为。而他们需要做到的, 就是要正确认识软件的价值和正确应用软件。

对于中小企业, 软件对于企业的规范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一般情况下, 人们把中小企业管理分为三重境界, 最基层的境界是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其次是企业管理的标准化;最高境界是企业管理信息化。而类似于ERP等管理软件, 作为工具其价值在于协助中小企业构建一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这也是中小企业引入信息化软件的最终目的。

通常情况下, 大部分中小企业把自身定位成一个成长中的企业, 认为有必要保留一些特殊的个性化的管理特性, 因此他们总是要求所选择的软件产品要完全遵从现有的管理流程和特点来设计, 以适应其原有的应用需求。其实, 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不断改进走向成熟, 如果软件设计完全迁就原有流程, 那就相当于用计算机对手工流程进行模拟, 是“穿新鞋, 走老路”的搞形式, 只是一味地要求提高作业效率, 而不是引进信息化, 没有真正发挥规范管理的附加值作用。其实, 对于多数管理软件而言, 都是融入了先进的管理思想, 以及众多用户的管理实践, 其管理经验十分值得借鉴。它不仅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一个信息化的管理环境, 提升管理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 获得即期的管理效益, 也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管理规范性, 获得长远发展的保障。企业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及雇佣IT人员, 只要通过互联网即可使用信息系统, 并能及时获得最新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 缩短了信息化建设周期, 能更快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价值。

目前, 比较成熟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软件及服务提供商有SAP、用友畅捷通、金蝶等。其中, SAP Business By Design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开发的Saa S产品。该产品是基于云计算的Saa S商务软件, 可以全面满足成长性企业的业务需求, 最大化企业的投资回报。

3.2 业务流程要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中小型企业应改变企业传统管理模式, 以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 让管理趋于简单化、科学化。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管理突破了部门职能分工界限, 强调企业组织部门为业务流程而定, 按照企业特定的目标和任务, 把全部业务流程看作一个整体, 将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有效的集成和组合, 强调全流程绩效表现取代个别部门或个别活动的绩效表现, 最终实现全过程、连续性的管理和服务。这种管理方式的优点在于缩短了过长的管理路线, 建立了企业管理中心下移的体制;讲求的是流程之间上下环节的服从, 流程内的成员相互合作与配合, 流程各环节之间从对上级负责转换为追求下一流程环节的满意, 组织单元之间的绝大多数工作衔接也将按照确定的顺序和规则进行, 而不再需要一个专门的控制、协调机构, 从而消除了传统业务流程的瓶颈。

3.3 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建设, 努力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如果说资金是一个企业的物质基础, 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精神基础。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就像是一个人丢失了自己的灵魂。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顾客政策和员工精神的宗旨;是一个企业的主要价值观所在;是员工在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规范;是一个英雄人物标志、一种具有深远含义的价值观的凝聚;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 提升企业自身的影响力。

中小企业要想健康快速地发展, 必须提升所有员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素质, 信息化管理不是单纯地搞自动化, 不是单纯地用技术来解决问题, 而是一种管理创新。因此, 企业需要对整个企业文化进行改造, 对员工进行知识管理的培训。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建立民主、透明、公开化的决策机制, 充分尊重员工的知识价值, 有利于发挥员工在知识管理链条中的作用等。企业拥有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更有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和迎接挑战, 引领市场潮流, 并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 有利于提升自身开展商务活动的应变能力。为了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 中小企业需要构建新型的组织结构——知识管理型组织。知识管理型组织不仅仅是一个生产、经营性组织, 更是一种学习型组织。企业建立知识共享的环境, 有利于提升和优化商务活动效率;其优势在于有利于更新和深化企业的知识;有利于增强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员工团队合作意识。企业应让贡献个人知识的员工得到充分的尊重, 扩大这种行为的影响面以增加企业的知识储备。对于那些既懂得管理又懂得信息技术人员工要格外的“照顾”, 给他们充分信任, 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这样, 有利于企业早日实现信息化管理。

4 结语

目前, 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各项政策, 其目的就是推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快速发展。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现实发展中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中小企信息化, 必须要以“效益”为关键点, 以投入产出比为衡量指标, 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短板问题为突破口, 以效益驱动为纽带, 扎扎实实地为企业“增效”。

参考文献

[1]席丹.中小企业如何通过信息化实现增效?http://b2b.toocle.com2010.12.

[2]陈建凯.试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J].中小企业科技, 2011 (1) .

[3]中小企业信息化需要“方法论”管理需要信息化.中国网, 2011.3.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5

息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中信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总经理

王燕 文

| 王燕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银行信息科技也经历了最为严峻的挑战和冲击。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中信银行科技部门按照监管要求,紧紧围绕业务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全行信息科技水平,积极试水互联网金融,为全行转型发展作了大量业务探索和技术准备。

“十三五”期间,中信银行信息科技将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加快转型,积极拥抱“互联网+”,努力践行中信银行成为“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的战略愿景。

一、中信银行“十二五”信息科技工作主要成效

“十二五”期间,中信银行不断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成功实施了“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和企业级数据仓库、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分析环境、手机银行等应用领域,以及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研发方面进入同业先进行列,建立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保障了全行业务连续性。

1.建立了职责分明,结构完整、高效的科技治理组织架构 决策层面,董事会负责企业级信息科技战略及年度重大资源投入决策;信息技术委员会负责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助管理层审议决策年度信息科技工作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资源分配等事项。

日常管理和执行层面,2015年中信银行调整了信息技术组织架构,成立了信息技术管理部、软件开发中心和数据中心。其中,信息技术管理部负责规划、架构、标准、制度、流程和IT风险管理,软件开发中心和数据中心专职于开发实施和系统运维,有力强化了IT管理和专业化分工。2.企业级架构管控得到改善和提升

建立了企业架构体系,制定并完善了架构管控的工作制度、规范、标准和流程,落实了架构评审和决策机制,通过实施一系列包含架构治理在内的战略项目,初步搭建了适应中信银行发展的架构体系。3.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成功投产了新核心系统项目群。新核心系统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信息和账户结构设计,改善了客户和用户体验,柜面服务效率提高40%以上;参数化的产品设计,使一般新产品交付周期较原系统缩短近50%。

二是建立了以企业级仓库为标志的数据环境,并初见成效,实现了全行信息共享,支持了零售业务的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提高了风险监测和反洗钱信息的准确度。三是全面升级了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不断丰富产品,改善客户体验,2015年末电子渠道业务占比达96%以上。

四是支持业务流程优化创新,推出了账务集中、远程集中授权、交易操作风险集中监控等应用,大幅降低了网点工作量和操作风险,提高了业务运营效率,并释放了网点人力资源。五是加强数据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建设了管理会计、资产负债管理等系统,完成了“新资本协议”合规达标项目全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数据基础工作,风险管理和财务决策的信息支持能力显著提升。4.积极试水互联网金融创新

中信银行于2013年开始与第三方合作开发基于商户交易数据及个人公积金、社保数据的评分卡,实现全流程在线的融资业务,创新了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信贷的形式;研发了供应链金融系统,为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全流程线上融资服务;发起筹备“百信银行”,并通过在客户服务、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等方面与互联网公司的深度合作,形成“金融+互联网”合力,普惠广大用户和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5.跟进新技术,推进安全可控战略实施

贯彻国家安全可控战略,积极跟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步伐,加速技术架构转型,研发了适用于银行应用特点的“云调度”、大数据平台和分布式数据库平台,实现了P2P资金监管、历史数据查询、个人综合对账、司法查询、冠字号查询等多项应用。

6.加强需求管理、软件开发和运维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信息科技管理水平

一是建立了全行统一的业务需求集中受理、评审和整合管理机制,提前把控产品创新中的合规、风险问题;二是建立了流程化、工具化的软件开发、测试过程管理体系;三是通过生产运维ISO20000标准认证,构建了以ITIL为指引的安全、稳定的全行一体化运维管理体系;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两地三中心”生产、灾备架构,保障了全行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持续运行。

7.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全行科技风险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的职能与协同,建立并严格落实IT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考核指标和问责制度,信息科技风险有效管控机制基本形成;二是明确了信息安全技术架构规划,实施了安全桌面、敏感数据保护等安全加固项目,并定期开展互联网安全渗透测试和威胁监测,全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显著提升;三是积极推进安全可控工作,全行关键技术和重要应用的安全可控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信银行信息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1.新技术发展给金融信息科技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是移动技术改变了公众信息获取方式、社交方式,也改变了金融服务的获取方式,对银行传统的网点和电子渠道形成很大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广泛、更方便的服务渠道。二是“互联网+”的兴起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企业加快向线上转型,银行在企业的采购、制造、销售、服务价值链中,可以发掘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在线金融服务机会。三是大数据技术使得数据资源和数据应用能力逐渐成为银行战略性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大数据分析技术将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营销方式产生最为深刻的影响,并给银行营销长尾客户提供机会。四是区块链技术及去中心化的趋势势必对银行科技和业务产生深远影响。

2.金融改革步入深水区,信息科技必须加快适应金融监管和市场变化的要求

一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脱媒和混业经营趋势更加明显,对银行信息科技治理、架构规划、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科技创新等核心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二是监管要求更加严格,在安全可控方面,要求银行必须掌握信息化核心知识、关键技术及其选择权,避免对单一技术和产品的依赖;在监管指标落实方面,深度和广度持续扩大,动态监测指标已进入试验接入阶段,要求银行推进相关信息系统改造,满足监管达标条件,实现与监管应用系统的对接。三是子公司化改革已明确鼓励试点银行理财、直销银行、私人银行、信用卡等业务的子公司经营模式,子公司与母行的结构对企业信息架构带来新挑战,如何理顺母子公司系统间的关系,保障业务流程通畅,如何计量和分析母子公司间的业务成本及收益分摊,如何整合各子公司间的架构,开展业务协作和统一的风险管控等,都是银行信息科技工作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3.中信银行“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的战略愿景对科技支撑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综合化经营方面,要求搭建综合化金融服务平台,支持集团融融协同和产融协同;特色化经营方面,要求侧重优势产品和产品组合的深度开发,打造中信特色市场品牌;国际化经营方面,要求为客户提供全球交易、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支持在岸离岸业务联动;渠道战略方面,要求强化电子渠道营销推荐能力和线上线下打通的客户服务体系,打造领先的渠道平台、开放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和跨境支付结算体系,完成金融产品向移动互联网渠道迁移。

三、中信银行“十三五”信息科技主要举措

“十三五”期间,中信银行信息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建成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为使命,以“互联网+”思维促进信息技术架构转型,坚持业务和科技的融合创新,坚持自主安全可控,坚持科学治理和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信息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总体目标是:基于中信银行发展愿景和科技兴行战略,进一步完善IT治理,强化IT基础管理,完成向“传统+互联网”混合架构的转型,全面支持综合化、国际化、特色化战略,实现信息科技进入国内同业第一梯队水平的目标。

1.持续完善信息科技治理

强化全行信息科技决策机制,加强企业级信息科技规划与管控,促进客户服务的一体化和业务联动;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对业务创新的推动、催化作用,强化科技对业务的主动服务和主动创新。

2.加快架构转型,支撑“综合金融服务+互联网”

应用架构转型方面:一是完成渠道服务层向移动化、协同化转型,实现随时“连接”和“在线”的移动金融服务,实现渠道间的协同和渠道快速发布;二是重构客户与流程服务层,打造“互联网+获客”的用户信息整合与共享能力,确保提供一致性的服务体验,提高中、后台运作的自动化、专业化和集约化;三是持续推进产品层的解构,在新核心产品工厂基础上,实现外围产品组件化、参数化、可定制化,实现境内、外系统的同构;四是管理决策层向在线、实时、交互式、智能化发展,满足客户行为和体验分析、智能营销、风险识别和管控等方面数据服务要求;五是强化应用支撑层,建立全渠道用户体系和用户认证能力,支持精准营销和多渠道协同整合;六是构建标准化API,支持互联网金融场景化嵌入,支撑与第三方的业务对接与合作;七是建立贯穿于信息系统建设全过程的用户体验框架。数据架构转型方面:一是建设混合型数据集成架构,实现数据仓库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加强数据仓库、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设,强化数据治理和架构管控;二是构建事件驱动和实时分析架构,支持事件式营销和实时风险防控;三是搭建即席查询工具和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快速灵活、交互式、探索性的数据查询和分析挖掘服务;四是规范总分行两级数据分布架构,研究集中式分行数据架构,支持分行在总行统一开发框架和技术标准下开发个性化数据需求;五是加强数据标准和字典建设,实现信息系统建设过程元数据管控。在技术架构转型方面:一是大力推广国产化基础硬件产品,推动x86服务器集群逐步替代小型机,推动分布式存储技术应用和网络设备的国产化;二是充分利用虚拟化、云管理和调度等新兴技术,打造高效、弹性扩展的基础云计算技术框架;三是稳步推进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应用,促进应用持久化层向混合模式的转变;四是探索PaaS平台建设,提升应用平台标准化水平,打造高可用、可扩展的接入展现层技术组件,提供标准化、敏捷化的开发交付能力;五是建立标准事件驱动处理机制,降低系统间功能耦合,搭建稳定、可扩展、可积累消息、可靠传输、便于订阅的消息处理平台。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两地三中心”架构,2020年前建成中信银行自有的绿色节能、技术领先、安全可靠的一流数据中心;二是加强灾备体系建设,实现同城双中心双活、异地数据中心全面接管面向客户服务的系统运行;三是落地云管理平台,实现服务目录,提升交付速度与质量,满足系统弹性部署与敏捷开发要求;四是完成全行网络跨代升级,建成高性能、大容量、高可用的网络环境和全行一体化网络运维体系,全面支持业务移动互联网化、国际化要求。4.强化信息科技基础管理

一是强化企业架构管控,建立严格的架构评审决策机制,开展企业级架构规划、技术标准和规范研制,重点开展数据治理和服务治理,推进与业务的深度结合和应用。二是强化项目管理和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传统+敏捷”的双模开发体系和流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过程监控、质量管理和测试管理体系。

三是构建专业化、规范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运维管理体系,打造服务型数据中心。

5.打造全面、专业的科技风险管理体系,保障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

一是完善科技风险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将风险管控贯穿于信息科技活动的全生命周期;二是提炼并持续充实重要风险指标及阈值,建立动态监测指标,及时管控和防范科技风险;三是建立健全服务能力评估、控制措施,确保业务连续性工作达标;四是健全安全事件管理机制和安全评估、检查及整改优化机制,提高安全事件的应对效率和处置能力;五是以“安全即服务”的理念,加大敏感信息保护、加密、身份管理和认证安全技术投入,构建与中信银行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6.加大资源投入,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持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 篇6

杨学山指出,电子信息产业要全面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稳增长、调结构放在突出位置,2012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发展,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来落实。

正视产业现状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11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保持增长态势,软件业持续快速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出口、效益增速略有起伏,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内销贡献不断加强。杨学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跃居全球第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作为中国最早面向全球市场开放的行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过入世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成功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国,还在产业规模和产业地位上取得了显著提升,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其中微型计算机、手机、彩电等产品的产量早已稳居全球首位。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收入74909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利润3300亿元,同比增长16.8%;软件业实现收入18468亿元,同比增长32.4%,产业规模是2005年的4.7倍。2011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6612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4.8%。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工业平均水平2倍和近20个百分点,行业收入、利润占全国工业比重分别达到8.9%和6.1%。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整体工业中的支柱作用日益凸显。

此外,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也在逐步提升。截止到2011年底,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包括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36.4件,占全部专利申请总量的35.8%,居各行业首位;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研制成功,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进入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工艺水平突破65纳米,TFT-LCD、PDP面板也实现了大规模量产。

虽然取得了以上成绩,但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仍待解决。201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着对外出口依存度高、产业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环境不稳定性大、负面影响凸显、整体效益下滑严重等不利因素,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杨学山指出,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加速推进信息化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特别要重视以下五个方面:从实施好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提高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责任感、紧迫感;正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受制于人、与发达国家发展差距大的事实;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握全局,既要重视培育战略性新兴领域,也要提升核心基础产业,实现电子信息产业全面发展;突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加强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产品推广应用。

稳增长 促转型

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发展,是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的2012年主要工作思路。杨学山表示,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就是要下大力气保增长、调结构。

他指出,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稳增长”,电子制造业要“保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则要“快增长”。在工作会议上,杨学山强调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2.4%左右,到2015年超过14万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要保持在10%左右,2015年超过10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4.5%以上,到2015年突破4万亿元。

可见,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据了解,受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我国电子制造业自2011年9月后月度出口增速已连续低于10%,增速不断放缓。同时,内销产值占总量比仍不足50%。家电下乡等刺激内需政策效应逐步减弱,而潜在的市场需求尚在培育之中,这使得内需增长短期内不足以弥补出口增速趋缓的缺口。

与此同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内需带动特征明显,去年国家出台了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使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1年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84万亿元,增速达32.4%,超过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今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要在“十二五”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快增长,为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稳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杨学山还强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长期性任务。转方式、调结构要以创新为抓手,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调整产业区域布局,提升产业整体效率;调整市场结构,进一步稳定传统的发达国家市场,大力拓展新兴国际市场,不断提升国内市场的比重,满足各个领域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提升四大能力

杨学山指出,“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要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以创新能力和创造高附加价值为代表的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主题,逐步摆脱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此,要提升以下四个能力。

首先,不断提升建设和运行维护安全可靠党政军信息系统和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能力。力争在3~5年内,形成关键软硬件配套能力,初步实现建设安全可靠重要信息系统的全面技术支撑能力。

其次,不断提升满足建设信息化部队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信息化部队是当前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要根据部队的需要,抓紧研发和产业化,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提供技术支撑。

再次,不断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求的技术支撑能力。一方面,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支撑工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现代化,提升支撑社会管理进步、改善民生的信息技术和产业支撑服务能力。

最后,不断提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突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要发挥信息技术产业融合性、渗透性强等特征,不断提升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杨学山还强调,电子信息产业要将培育大企业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制造业要形成5~8家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努力培育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的大企业;软件业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软件企业,产生3~5个千亿级企业。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7

一、先进理念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指南

静海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从1996年起步, 至今已走过了十余年, 一路艰辛, 一路欢歌, 我们感到县域教育信息化要实现科学发展, 必须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尊重发展规律, 按规律办事, 树立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理念。我们在实践中凝练出了信息化工作的原则和思路。

一是分类指导, 分层推进。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要正视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差异。我县有三分之二的学校分布在农村地区, 办学经费相对比较匮乏, 办学理念相对守旧一些。县城学校则拥有较先进的基础设施, 办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 具备比较先进的办学思想。因此, 对不同学校要区别对待, 不能搞一刀切, 要务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二是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不求一步到位, 坚决摒弃那种求高、求全、求大的做法, 要稳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三是用建并举, 以用为纲。要以应用为核心, 关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益, 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效益达到匹配, 把教育信息化工作融入到学校的主要业务当中, 因校制宜, 避免建设的盲目性。四是资源整合, 集中共享。要强调各类资源的整合, 实现分散建设, 集中整合, 统一应用和管理。学校要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为本校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信息服务。在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了“完善基础设施, 丰富信息资源, 加强网络管理, 扩大网络应用”的工作思路, 极大地推进了我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硬件和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基石

1.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我县重点进行了“一个专网、五项基础”建设, 一个专网———教育县域光纤专网, 五项基础是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和网络教研室。我县目前已建成路由长度达50公里的教育科研专网, 40个教育单位以100M带宽接入该网, 并可浏览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及方正数据库等国家级教育科研数据库, 为全县教科研夯实了资源基础。依托教育网, 教育局机关建成与市教委连通的实时会议视频系统, 天津电大静海分校建成与天津远程教育中心连通的资源专网, 该网实现了点对点的视频教学资源点播, 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城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 全县每所中小学校均按国家标准配备了信息技术教室, 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在全市涉农区县中居前列。

2. 依托教育科研网, 建设横向连通、纵向互动的资源体系。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们下大力气整合我县教育系统的教学资源, 配合市教委信息资源应用平台建设, 实现各类资源建设在统一规范指导下的分工合作, 统一管理, 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共享。静海县第一中学、静海县实验中学、静海县实验小学、静海县成职教中心等单位的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发挥了辐射和引领作用。

三、深度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和服从于教育教学和管理, 因此我们加大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 加大应用力度, 创新应用领域, 凸显信息化应用效果, 探索出了新的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途径。

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德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

我们加强网络德育, 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的新途径。2008年县城学校全部建成德育网站, 中小学依托德育网站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有关内容的教育;中职学校依托德育网站重点加强了敬业、诚信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先做人, 后做事。

我们积极尝试利用信息技术, 开展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学, 创新此类课程的教学方式, 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在完善校园物态文化的基础上, 推动学校依托校园网, 大力建设校园网络文化, 指导各学校积极利用新技术发展BBS、博客、即时通讯等校园网络文化新载体, 切实增强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我们建设了一批特色校园网站, 成为了教师、学生的精神家园, 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品牌, 探索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3.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 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县教育局协调县教研室、电教中心等部门深入研究课程整合的有关理论, 在整合的范围和深度上不断创新。一方面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特征, 改变了学科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同时, 我们利用网络技术的及时性、交互性和反馈性强的优势,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和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现状。从2005年开始, 我们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为典型引路, 建立学科整合专题网站,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途径。

4.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融合。

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改变传统备课、教学的方式及过程, 我县在部分信息化条件好的学校实施了教师“换笔”工程, 鼓励教师在校园网上进行“无纸化”备课和“无粉笔化”授课, 提高备课效率和授课水平。校园网上的电子备课系统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发挥了典范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利用该系统查询相关资料, 其先进性、快捷性、完备性、实效性、系统性特点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 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优化各种信息, 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提高了教材的表现力, 改变了知识呈现方式, 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优化了教学过程。

5.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融合。

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丰富了学生的感受,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 计算机网络的便利性、广泛性为学生学习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锻炼了学生对现代媒体的运用能力和对信息资源的分析、综合、处理能力。如, 静海县实验中学建立了机器人专题学习网站, 建立机器人兴趣小组, 选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 4名学生在2007年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

6.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融合。

县教育局建立了具有独立硬件支撑、独立域名、公有IP地址的静海县教育信息门户网站和公文办公系统, 教育局机关和基层学校的信息传递全部通过网络进行, 实现了数字化办公, 成为静海县首家信息化机关。县城内的部分学校实现了校务电子化及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的信息化, 静海县成职教中心推行了校内学生一卡通, 形成了数字化校园的雏形。静海县第六中学积极探索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校园安全的新方法, 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视频监控系统, 对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有力措施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保障

1. 加强领导, 理顺管理体制。

教育信息化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必须做好协调, 齐抓统管, 县教育局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统管有关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工作, 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任务实施、设备运营、系统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同时, 我们聘请天津大学的赵刚教授担任顾问, 县城部分学校的网管人员参与建设项目的规划。

2. 强化管理, 加大督导评估力度。

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的有关规定, 我们制定了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 使管理有依据, 工作有目标, 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 统一建设标准和接口规范, 实现系统的有序、高效、安全运行。同时, 我们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督导评估力度, 以评促建, 以评促用。

3. 调整投资结构, 注重投资效益。

一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只重视硬件投资, 而在软件和相关培训、管理等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 应用效果较低, “现代化的设备, 老观念的人员”, 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为此, 我们在软件系统 (尤其是一些应用系统) 和人员培训、管理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

4. 加强信息化的前瞻性研究, 实现科学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高新技术应用最多, 发展变化最快, 为了确保其科学发展, 必须开展前瞻性研究。我们以课题为载体, 追踪信息化前沿技术, 关注应用热点, 深入研究信息化理论及应用。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8

1 当前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状况

在当前信息条件和市场经济环境下, 信息成为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是,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普遍落后, 使企业处于经营管理的不利局面, 影响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1) 信息化落后导致物流企业服务业务单一。当前, 现代信息技术还有很多没有应用于物流活动中, 在这种情况下, 物流企业的业务服务只能限制在传统的经营服务范围内, 其经营手段和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企业业务拓展的需要, 比如很多信息化水平不高的企业经营服务停留于简单的运输和仓储, 低水平、分散的物流活动比较常见, 物流方案设计、订单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务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极大地限制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

(2) 信息化落后导致物流企业组织结构落后。如当前很多物流企业只是进行简单的计算机化, 而没有真正实现信息的现代化, 这样原有物流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矛盾和混乱, 信息孤岛、信息交流不畅、信息资源浪费、信息价值得不到有效开发, 物流企业组织结构缺乏变革, 企业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3) 信息化落后导致物流企业自动化的发展滞后。物流企业自动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而这些都需要信息化条件的支持。因此, 一方面, 物流作业的自动化不仅需要机械设备, 更需要信息智能控制的技术支持, 但我国很多物流企业还停留于人工控制、手工操作的模式, 很多诸如点货、包装、装运等还没有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 物流企业的很多自动化设备, 如分拣机、堆垛机、装载机、起重机等, 由于缺乏信息化的支持, 而导致应用的效益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当前, 很多企业信息化不足, 导致物流企业作业环节进行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利用和信息控制等无法实现, 形成了物流企业管理和作业环节的自动化发展滞后。

2 信息化建设在现代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中的重要价值

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经济, 在物流企业发展中, 其经营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管理。物流企业内部设置的很多部门、岗位的在大多数情况发挥的是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转发、整合的作用。而通过信息化工具武装起来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 若承担这些信息处理的日常工作, 就能够在信息应用方面大幅度提高其效率、质量, 更能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益。物流企业信息化不但包括物流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还包括物流决策过程的信息化和物流生产流通环节的信息化, 通过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内各种资源的充分整合, 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价值开发和外部资源的利用, 有利于企业管理生产成本的降低,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从而促进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 信息化对于提升物流企业的价值体现在如下方面:

(1) 信息化有利于物流企业基本数据管理的规范。信息化可以实现物流企业内部信息编码的统一、标准, 有利于物流企业内部在管理、经营中打破信息孤岛局面, 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 这对于提高企业内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 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信息化有利于无论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的降低。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生产管理流程的自动化、规范化, 使经营管理的过程更加顺畅, 效率更高, 这有利于企业生产管理成本的降低, 从而使企业在达到成本控制效用中提高生产效益。

(3) 信息化有利于企业业务领域的扩张。通过信息化, 可以实现无论企业各种资源的统一调配、组织协调和远程控制, 实现多种物流业务的自动控制, 更有利于无论企业实现跨区域的物流业务拓展。

(4) 信息化有利于实现与客户的互动沟通。企业信息化后, 信息的流通是多向的, 不但包括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流动, 也可以实现企业与客户信息的双向流动, 尤其是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快速、动态地传送给物流企业决策者, 这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物流服务方案,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5) 信息化有利于物流企业管理模式的更新。通过信息化, 物流企业在管理观念、管理模式方面可以实现全新的理念变革, 从而对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应对水平, 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3 信息化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体现在物流活动的各个方面

信息化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具体物流企业的具体管理中, 更体现在物流活动的各个运行环节中。

(1) 信息化对物流作业环节的影响。信息化对物流作业关节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具体物流活动流程的影响。在传统作业手段下, 物流方案的制定、配送、运输、装卸、分拣、包装、仓储等一系列作业环节都需要进行人工操作, 工作繁琐, 而采用信息化后, 这些作业环节一切都变得简单、有条理化, 并且能够充分调动起了物流企业的各种设备和资源, 物流企业各环节的运行都在信息指令下准确、便捷完成, 物流操作流程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2) 信息化对物流功能环节的影响。信息化对物流企业功能环节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 对实体物流网络的影响。首先, 物流企业信息化后, 使物流企业的仓库布点减少。信息化带来的是市场需求快速反应, 它使得物流企业在备货上更有计划性, 物流配送将更加灵活, 不必盲目地准备更多的货物, 因此, 仓库数量可以大大减少, 配送中心可以向零库存发展。其次, 信息化使原来的物流节点角色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的货场、仓库和转运站的角色转变为不同运输方式的节点, 目前主要转变为衔接铁路与公路运输的节点, 这使得物流企业在物流功能方面更趋向于功能的集约化。

第二, 对物流企业之间业务合作的影响。在信息化高度发展之后, 物流企业之间可以实现业务合作, 实现业务上的联运, 从而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票到底的服务, 因此, 这对于联运中的每个企业来说, 不但可以扩大其业务延伸的地理空间, 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客户群体, 有利于企业扩大物流客户市场。

第三, 对物流企业内外资源利用的影响。信息化之前, 物流企业的物流活动, 一方面在企业内部资源利用率不高, 相关的物流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 各种设备、人力等利用率不高, 很多企业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另一方面, 企业与外部的联系也很少, 利用外部的资源更少。而在信息化条件下, 不但可以充分发挥了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 提高了企业自身的资源的利用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 信息化带来的是物流企业与企业外部环境信息交流的加快, 尤其可以围绕客户需求, 实现与企业物流环节的外部环境达到信息互动, 提高物流配送、库存、包装、运输等环节的集成, 将物流活动有效的衔接起来, 提高物流生产的效率。

4 以实现物流企业信息化为目标, 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当前, 物流企业信息化成为物流企业提高管理效率, 提高作业环节生产力,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 应以实现物流企业的高度信息化, 加强信息化减少为目标, 促进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1) 做好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工作。要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 不但要加大物流企业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减少, 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信息化的软环境。要建立和完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制度, 推进物流企业信息标准化, 大力推进企业各部门信息应用力度出发, 形成企业内部信息化的应用。要依靠信息化来实现物流企业管理的规范、高效, 实现物流作业环节的信息互动、相互衔接, 高效运转。应重视信息的编码工作, 促进文件格式的统一, 达到数据接口等相关代码的标准化, 打破企业中存在的信息死角、信息孤岛, 实现物流作业条码化、智能化, 为物流企业与客户提供便捷沟通的手段和条件。

(2) 要加物流企业人才的配备和培养。信息化需要多方面的技术人才, 需要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方面配备专门的专业人才, 尤其要重视信息化应用中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要造就一批既具有专业技术, 又懂得物流企业管理、经营和流程操作的人才队伍。一方面, 要重视内部人员的培训提高, 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增强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 通过培训班, 出外进修等方式, 迅速提高企业人才队伍的素质。另一方面, 对于急需人才, 要加快引进, 以及时适应信息发展的形势和物流市场的竞争形势。要重视对物流信息人才的考评和激励, 促进他们爱岗敬业, 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心, 激发他们信息化工作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

(3)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知识处在不断的裂变而迅速发展中, 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 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因此, 为了不断提高信息化的水平, 提高信息化服务的能力, 企业要不断跟踪信息科学的变化, 及时应用相关的新技术、新软件、新设备, 更新信息化的手段。在这个过程中, 要结合物流企业的实际, 加强信息技术创新, 不断进行信息化的研发与应用, 提高现代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4) 加快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建设。物流企业信息平台是物流企业信息处理的中枢, 是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物流企业要以企业内部的网络技术中心为基础, 加大原有网络信息中心的改造, 尤其要建立起综合协调物流企业管理以及生产流程的信息汇总、信息整合、信息处理、信息控制功能, 使之成为物流企业管理和经营控制的信息交换中心、信息共享中心和信息指挥中心, 发挥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的作用, 为物流企业日常的管理决策、经营决策、指挥调度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韦志钊.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信息应用平台研究——以广西千亿元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信息应用平台开发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 (19) .

[2]王彬夫, 秦霞玉, 沈崇德.以数字化创新之道成就中医院卓越之美——以数字信息化创新构建中医院高效运行体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 2009 (12) .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9

1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1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概述

所谓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 即是综合运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加以科学管理办法, 来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职能完善和信息管理的应用系统。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以组织局域网或互联网作为应用平台, 围绕数据库技术, 运用软件管理手段而展开的。其内容包含了员工的招聘、考勤、员工培训、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并将继任计划、资源规划、绩效管理、职业规划、核心能力管理等作为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点, 从而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战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实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足发展。

1.2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层面概述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数据电子化、流程电子化、管理电子化三个层面。数据电子化层面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将各类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保存, 从而实现实时的查询。数据电子化也被称作无纸化、电子化或数字化;流程电子化层面是组织以软件程序方式将一些规范化的流程加以固定, 从而使信息化管理中所涉及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减少人为干预、人为控制、人为决策的基础上, 提升对象满意度;管理电子化层面是运用一定的信息管理模型、数学模型、仿真模型来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从而实现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和决策。

2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是深化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 对传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亦是社会经济政治新形势下的必要要求。在社会体制变革和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冲击下, 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完善组织分配制度、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规范业务流程, 提高效率, 达到构建管理新模式的目的, 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创建人力资源管理新型体系、开展信息化形式已成为必然趋势。

3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问题分析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虽然代表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形式, 但是在其实践的应用当中, 由于缺乏相关经验,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管理人员思想陈旧, 同信息化形式存在脱节现象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人力资源管理形式, 涉及组织中的各部门和各级层。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则更加复杂, 其运行需要组织中各方的支持和配合, 特别是组织中的领导层人员, 更应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形式足够地重视起来。然而, 当前不少组织的领导层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理解欠缺, 对其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在其应用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很多的组织管理人员目光短浅, 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将其看做是可有可无的管理形式, 甚至看做是一种负担, 因而只是过分关注于能够直接创造效益的工作和项目。

3.2 缺乏对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

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需要相关先进技术的采用, 在设备投入上需要的费用也相当可观, 特别是在软件成本的投放上, 并且其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进行直接体现。在一些组织当中, 特别是国有组织当中, 对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缺乏更加严重。此外, 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操作水平低、培训不足等造成的投资浪费也是导致其投入缺乏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需要的是兼备专业知识和未来规划能力的新型人才, 这样的人才需要具有IT和人力资源基础, 然而相应投入的缺乏所直接引起的管理人员缺乏是当前组织实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难题。

3.3 实施过程急功近利, 效果欠佳

在实际中, 许多组织在实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 往往出于长远性的考虑, 而趋向于对完美软件系统的选择。但是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 操之过急, 盲目地追求反而可能导致组织为适应先进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 进而造成管理规模的扩大化。实践证明, 采用渐进式的方式更为合适。

4 基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的组织竞争力提升策略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市场中的竞争焦点已经由产品、资金等资源的竞争向智力资源转变。组织只有做好人才的吸引和保留, 才能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 将有助于组织竞争力的提升,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4.1 强化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业务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形式当中, 管理工作者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消耗在日常繁琐的行政事务处理当中, 例如工资发放、考勤、劳动合同、员工信息管理和进出管理等通常要花费管理人员很多的时间, 而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制定和相关咨询则比较缺乏。强化核心业务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从重复性、机械性的事务性工作当中脱离出来, 从而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应用到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活动当中, 来做更多的策略和资讯工作, 比如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的设计与执行和组织的战略制定过程中, 通过强化组织核心业务,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实施成本的同时, 达到了从信息向效益的转变。强化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业务, 提升了组织对于环境变化的反映能力, 进而达到了增强组织竞争力的目的。

4.2 优化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

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 可以将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设计当中, 来实现对合理流程的规范性建立。业务流程的优化主要包括绩效管理流程、招聘流程、离职流程、员工职业计划流程、培训流程等方面的设计, 将工作的相关职能进行明确的划分, 来优化和固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 从而使得信息流更加舒畅和快速。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 行政事务的缩减, 并不意味着其组织战略伙伴角色的转变。只有优化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 将供应商和人力资源有效整合, 才能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作用。所以, 专业化、信息化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更好打破传统的规则, 从而获取新的竞争力。

4.3 优化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形式通过业务流程和沟通渠道的规范性建立, 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对组织所属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及时有效的管理。这样减少了组织管理工作的通讯费用、操作成本、人员流动率, 并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和有效控制, 使得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中间不必要的管理减少了, 管理的开支也得以进一步节约。对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成本进行优化, 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从而将剩余开支应用到管理设备、人员培训等当中去, 从而促进组织竞争力的提升。

4.4 畅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渠道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将组织的相关资料和信息直接传递到基层当中去, 从而利于政策和管理的实施。对各种信息进行有效、迅速的收集并对其沟通渠道进一步加强, 来促进信息化决策方案的制定。例如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对包括薪酬、档案、培训、考勤、绩效等人事信息进行在线查询, 来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政策的实时了解。畅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渠道, 使得培训、报销、申请等都可以进行在线的自助申请, 从而减少了管理人员用于采集、更新和确认数据的工作量, 也使得数据的更新速度和质量得到了保证。畅通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 使得组织中内部人员责任心和参与感得到增强, 积极地参与到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去, 以利于组织竞争力的提升。

4.5 提供组织和人员相应的增值服务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员工和管理者, 为其提供相关增值服务的提供是组织将来的发展性问题。比如, 在实际住、使用人才, 特别是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者对状况的应对、组织员工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受益等方面的关注。因此, 组织信息化人力资源部门不应仅是一种资源的消耗, 应当使其为组织和员工直接或间接提供一些增值服务, 从而促进组织竞争力的提升。

4.6 提高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决策质量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是以信息为基础的, 正确的管理决策是需要大量的信息作为基础的。对现有的组织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 从而方便、快捷地来获取分析统计结果, 以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决策质量的提高提供足够的相关数据支持。此外, 依据市场的基本情况, 结合组织自身的财务、人力和技术等因素来使制定的决策更加适合适用于组织, 从而达到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优化的目的, 进而实现组织竞争力的提升。

5 结语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相关经验的不足, 导致其实施的过程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原因出发, 积极地应对, 实施相应的策略, 从而促进信息化人力资源的长足发展, 实现组织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姜海峰.浅谈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J].管理学家, 2010 (12) .

[2]单继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效能分析[J].商业时代, 2010 (1) .

[3]韩燕.基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竞争力提升[J].科学管理研究, 2009 (4) .

[4]孙志平.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信息技术, 2009 (5) .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10

1. 信息化对工业企业的影响

全球化的生产趋势促进了信息革命, 并带动企业向集团化、跨国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产品领域。而为了满足企业对其下属各单位运营状况监控的及时性、企业员工之间沟通信息的同步性、企业和外部客户交流的便捷性,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迫切性日趋显著。企业只有有效地组织管理产品设计、生产计划、库存资源、组织管理等各类型数据, 并对这些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数据进行大量关联性分析, 才能控制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最终实现精益生产。

2. 从信息系统建设解析企业战略的四个纬度

(1) 从管理层级的角度分析。

(1) 战略层, 指可以表明企业发展战略及中长远规划的信息系统建设战略; (2) 管理层, 指通过一定的资源配置, 确保企业各环节业务流程及管理模式的平稳有效运作的系统; (3) 运营层, 指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分销、物流、供应链管理等过程中使用的软件系统。

(2) 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

(1) 外部供应链分析, 预测市场波动及潜在风险,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以适应外部环境; (2) 内部供应链分析, 寻找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改善点及可提升空间, 通过一定的业务流程再造, 提升内部软环境。

(3) 从企业模式的角度分析。

(1) 经营模式, 一般分为集团型企业、供应链类企业、制造类企业、分销类企业、零售类企业、物流类企业等; (2) 行业模式, 一般根据企业外部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 分流程型、服务型、混合型、离散型等八大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模式; (3) 管理模式, 根据企业的文化差异, 一般存在分权制、集权制等不同的管理模式, 由此而产生了巨大的信息系统建设部署上的差异。

(4) 从管理模块的角度分析。

(1) 战略管控, 平衡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机构的匹配度; (2) 流程制度, 规范覆盖整个企业业务链上所有经营活动的业务流程; (3) 关键需求, 通过细化企业业务流程, 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

通过这几方面的分析,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从规划到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只有做到了对自身情况充分的了解、对业务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 并通过一定的业务流程再造, 此时进行的信息系统建设, 才是真正为企业所需要的, 才能真正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管理革新落地。

3. 汽车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汽车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源于20世纪90年代, 但其应用领域非常狭隘, 往往浮于表面, 优秀案例寥寥无几。近年来,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信息在行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性和重要性, 渐渐将之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的层面上来。

与此同时, 借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势头,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也有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及发展原动力。纵观国内各大汽车企业, 相对而言, 中外合资及外资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存在一定领先优势, 而这些企业也因此受益良多, 如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长安福特马自达等等。一般而言, 整车厂的信息系统建设也较零部件配套企业来得完善, 如东风汽车的信息系统建设道路, 也经历了传统流程的信息系统建设、IT方面的信息系统建设及业务流程方面的信息系统建设三大里程碑。

随着信息系统建设在汽车行业的日趋完善, 一般而言, 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包含两大方面内容, 生产交付相关的OTD (order to delivery) 流程和研发相关的GVDP (Global Vehicle Development Process) 流程。其中, OTD流程一般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售后服务、生产物流、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零件物流、销售管理、市场营销及成品配送等模块;而GVDP流程则涵盖客户关系管理、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开发、采购和供应商关系管理、零件物流、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及市场营销等模块。这些模块的建立健全, 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汽车行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前进步伐, 并对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 汽车行业企业SHAC实施信息系统战略实例

信息化战略的实施, 旨在寻找一套适合公司当前以及将来业务需求, 而且将尽可能整合或替换现有的、独立的、分散的、部门级的信息系统, 建立起集成财务、计划、工程、生产、销售、采购、仓储、生产设备、物流等核心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 并使之能与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相适应。并且通过信息系统实施, 以期解决以下问题: (1) 打通信息流通壁垒, 消除信息孤岛; (2) 业务数据透明化:清理业务数据, 提高业务信息的透明度来支持管理、决策; (3) 业务流程标准化:梳理业务流程, 制定统一的业务蓝图, 提高业务运作水平。

目前, SHAC的信息化战略主要基于其三大要素 (展望期Horizon、广度Range、深度Depth) 进行规划, 从而消除部门级系统之间的“间歇”, 实现业务全覆盖;消除部门级系统之间的“重叠”, 消除重复投资和重复工作量;尽可能统一技术标准和系统平台, 最大限度实现信息共享;规划满足企业的近、中、远期需求, 最大限度避免投资浪费;这是系统化战略而不仅仅是系统实施策略, 避免风险确保实现目标。

公司基于“协同、集中”的思想, 突破各种资源之间的屏障, 打造协同化的管理环境, 从ERP (企业资源计划) 、MES (制造运行系统) 、技术管理系统、SCM (供应链管理系统) 及EIP&流程管理等五方面, 制定公司信息系统建设的五年战略规划。

在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中, 需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和分步实施。 (1) 统一规划。公司对信息系统进行总体规划, 制定公司建设规范, 指导各部门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2) 是统一管理。管理的目的是保障系统上下贯通, 关键系统、设备统一选型; (3) 是分级负责。各单位依据公司总体方案, 结合实际需求, 制定相应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4) 是分步实施。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采用螺旋式上升的建设方式, 跟紧时代步伐、打持久战。

5. 结束语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心脏, 它为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血液,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它, 而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又是适时的创新, 不仅是技术上的创新, 更是运营模式上的创新。加强现代化企业运营管理, 形成自己独有的运营模式, 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我国企业应从现在做起, 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 借鉴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 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契机, 形成我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 推行得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得到加强, 否则就很有可能损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 企业的信息化必须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的。新技术如果不与科学、先进的管理相结合, 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用途。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企业体制的不断变革, 反之又促使信息技术的效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这是汽车制造企业要走的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之路, 一条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摘要: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有效促进了汽车行业内企业的重组。近年来国外汽车企业纷纷抢滩中国, 与国内自主汽车制造企业形成一种群雄并起的态势。随着汽车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国内汽车企业不仅要面对源自技术水平上的巨大压力, 更要看到管理水平上所存在的差距。只有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参考既有的成功案例, 推动汽车行业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 才能适应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 体现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文章希望以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 通过运用运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汽车制造企业,信息化,核心竞争力,运营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邱灿华.运营管理[M].北京:中国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2]萨缪尔森, 诺德豪斯.经济学[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3]Richard B.Chase, Nicholas J.Aquilano, F.Robert Aacobs生产与运作管理:制造与服务 (MBA教材精品译丛) [M].8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管理提升竞争力 篇11

1999年7月,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所有军工行业总公司都一分为二改组为企业集团,以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要求企业必须做到两个转变:一是从政府机构转变为企业;二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我受命担任新成立的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航)党组书记、总经理。也是在1999年,由于国际、国内及周边形势发展需要,国家决定要加强国防装备建设,启动了“高新技术工程”,我们集团承担了极其繁重的按常规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这对于长期处于“忍耐”状态,求战心切的航空人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当时集团的状况是:由于长期的“忍耐”,集团整体亏损,有些单位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全;加上历史形成的小而全、大而散的结构问题尚未解决;又处在体制变革时期,群众的思想情绪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要按时完成任务,挑战也是空前严峻的。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集团全体员工,牢记使命,发扬“航空报国、追求第一”“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理念和精神,奉献着忠诚、热爱、智慧、才华乃至生命,硬是创造了奇迹,准时圆满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给的神圣任务,同时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回顾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有许多值得认真总结的东西,其中,强力推进集团文化建设和持续管理创新算是其中之一吧。

抓集团文化建设入手进而实行6S管理

企业要取得成功,首先必须做正确的事情,同时还要能正确高效地做事。前者是个战略问题,后者则是管理问题。而战略的制定和管理的实施都必须要有一支杰出的团队(包括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工人)。所以,战略、管理和人是企业成功的三要素。就当时中国一航面对的形势而言,明晰战略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我们很快就明确提出了“大集团战略”,并且形成了共识。关键是如何实施,使战略落地。

由于当时集团改制,要实现“两个转变”,大家在思想认识上尚有较大差距,需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否则无法在市场上生存;又由于我们要面对极其繁重的任务,却无太多激励手段,只有靠全体员工的觉悟和拼搏。这两件事都关乎到人,关乎到集团员工的思想观念和奋斗激情,或者说与集团的氛围和员工的习惯有直接关系。这样我们在集团成立伊始就明确提出要加强集团文化建设,着力营造集团的奋斗氛围和培养员工的优良习惯。现在看,这件事是抓对了,员工的积极性迅速被调动起来,大家不分白天黑夜地努力工作,加班加点,611(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1小时),甚至711,没有节假日,且毫无怨言。不但如此,还没有一个人,哪怕是最基层的工人,跟你说要求多发一点奖金。这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力量,也彰显了几代航空人积淀的航空文化产生的巨大能量,使高新武器工程取得了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成果。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我们一批精英在大负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积劳成疾,有的甚至倒在工作岗位上,牺牲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在缅怀、学习、宣传他们英雄事迹的同时,也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指挥员取得胜利固然非常重要,但能否用最小的牺牲来换取最大的胜利呢?经反复思考研究,办法只有一个: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

胡锦涛同志说过:“管理和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管理水平上的差距比技术上更大,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比技术更重要,因为当今的技术工作通常都必须由一个团队来共同完成,也就是说技术工作本身也需要管理。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管理的创新和提升。我作为一个管理者,没有系统学习过管理,主要靠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因此,除了要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相信世界上一流的企业都是一样的,他们身上必定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助其成功,因此认真向一流企业学习,将他们成功的经验用于自己的实践可以少走弯路;二是,坚信在员工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定要满怀激情关心、关注一线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思维和举措,并帮助他们总结和推广,“群策群力”要从自己做起;三是,牢记企业的第一要务是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时刻关注企业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抓住机遇,控制风险。几年来,我努力这样做,自觉收获甚大。

当我们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在全集团范围提出要推进“流程再造、管理信息化”,要求各级领导高度关注管理,并不失时机地创新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提升到科学管理。很快,在集团内就涌现了一批在流程再造和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成效的厂所。我们在推广他们经验的同时,又发现两个当时非常困难的企业(黎明和宝成)在自觉推行一流环境建设,颇有特色和成效,员工精神面貌和企业工作环境都焕然一新,既提高了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又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和市场形象。我们认为如此困难的企业都能做好,全集团所有厂所也应当能够做好。于是在全集团推行一流环境建设,要求所有企业的环境在当地应当是最好的,而且还要做到,不管是谁到了我们的企业,不用介绍就能知道是到了中国一航。为使这项工作持续有效的推行下去,我们在学习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推行5S管理的基础上,再加上安全(Safe),在全集团推行6S管理,并由相关部门制定了可以量化考核的规范、指标,严格标准,扎实推进。为了进一步强化这项工作,我们在总部实行全员竞聘上岗的基础上,要求总部也必须实现管理体系认证和6S达标。这在当时还真给认证当局出了道难题,他们还从来没有给企业集团总部达标认证过呢。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拿这个证去做什么广告,而是要借助外力严格要求,从总部做起,切实加强集团管理工作。由于6S管理做得扎实有效,集团的基础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nlc202309030320

引进6σ,推行精益6σ

1996年,我到美国GE公司访问,当时他们正推行6σ管理,是管质量的副总裁在抓。2002年,我又去GE公司学习,所有给我们授课的高管,无论是总裁还是管计划、工程、制造、人事、财务的副总裁,每个人都言必称6σ,我惊讶地发现6σ在GE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当即我就邀请GE派专家帮助我们培训,GE公司欣然答应了我的请求,派了一名负责培训的专家全职帮助我们培训,回来后我就把此事交给质量管理部办。平心而论,那时我对6σ的热情还远没有6S高,是当时的质量管理部部长王勇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感动了我、教育了我,使我对6σ有了全新的认识。一次我受邀参加他们6σ培训班的结业典礼,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这个学习班的毕业率是85%,而且拿不到毕业证的还都是领导,这在当下连正式学位证明都可以“送”的年代,如此认真,确实太了不起了;二是毕业生的汇报每人只有3分钟,要求全部用数据说话,而且具体到项目完成后创造价值的数额。开始我还真有点怀疑,他们告诉我都有财务部门的签字盖章,我还是有点将信将疑,直到半年后项目回头看时又主动告诉我审核后的数据,我这才信了。“脚踏实地,一丝不苟”这正是我们最需要又最缺乏的呀!我对6σ的一下子热情就上来了。

航空产品,质量第一,是头等大事。我们以解决关键、重大的质量问题为突破口,推行6σ,很快就见到了成效。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认识也有了升华。6σ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理念,一种管理哲学。我们明确提出在推行6σ过程中必须“数据说话、群策群力、持续改进、团队成功”。进而又在全集团提出要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集团倡导转变为集团要求,从骨干培训转变为单位推进,从产品质量拓展到管理以至整个供应链。同时,在正常培训绿带、黑带的基础上,我们还创造性增加了领航员培训的环节,为加速推进助力,从而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6σ管理。

我们在推行6σ的同时,不少单位在与波音等公司的合作中也引进了精益制造,例如沈飞公司推进精益制造就搞得有声有色,墙上贴着大标语“精益着、快乐着”,工人们说“精益真好,既能完成任务,还不用加班,事业家庭两不误”。一个精益,一个6σ,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有无相通之处?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专家,他们说6σ推崇质量,关注减少波动;精益关注流程,着眼把事情做得更快,但都是致力于把企业管理搞上去。于是,我就想能否把这两种武器都为我们所用呢?在一次我到深圳一个下属单位检查6σ推进情况时,他们的汇报给了我启示:一个主管生产的领导,用6σ工具,检查生产流程的安排,最后经过群策群力,调整了生产线,改造了流程,取得成效。这不分明就是精益嘛。原来,6σ和精益是相通的呀。我又分别去请教波音和GE的高管,他们的回答干脆得令我吃惊,精益和6σ是一回事。

仔细捉摸,我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精益在波音,6σ在GE都是一个代名词,现代科学管理的代名词,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的代名词,他们各自代表本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哲学。他们又都有一个开放的工具箱,6σ的工具可以装在精益的箱子里,精益的工具也可以装在6σ的工具箱里,还都可以不断装进更多新的管理工具。有了这个全新的认识,我们就明确提出在中国一航全力推进精益6σ管理,用“精益6σ”作为中国一航的管理哲学和理念的代名词。提出要坚持:价值驱动,系统思考,数据说话,方法集成,群策群力,最终使客户满意。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立起中国一航的精益6σ模式:即在CEO(领航员)的带领下做正确的事情,由中层干部(黑带)来梳理流程按正确的途径做事,再由绿带团队群策群力把事情做正确,进而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一航特色的管理体系。至于工具箱,我们装进了6σ的、也装进了精益的,还不断把矩阵管理、知识管理、平衡记分卡等等都装了进去。

超越工具,提升文化

企业要发展,管理要提升,这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一个质的飞跃。而科学管理也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永无止境。最近我看到有学者说6σ阻碍了发展等等,其实是他们太拘泥于6σ最初的概念和理念了,6σ发展到现在已经远不是当初的数理统计的专业名词了,也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而是一种管理理念和哲学的代名词。即使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哲学,它也是在不断发展中的。因此,我认为,以与时俱进的观念来认识就不会钻到牛角尖里去了。

企业要有效推进管理创新,我以为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要有最高管理者的认同和重视,反复强调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落实组织及人、财、物等条件;二是要有一支得力的骨干队伍,充满激情,不断创新,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正是当年王勇、魏朋义、黄艳等一批骨干人才的激情、创新和坚持,才使中国一航的精益6σ管理推进得有声有色;三是必须着力提高广大员工的接受度,E=Q×A(效果=技术×接受度),接受度的提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大家不接受,效果将为零。可见接受度的权重有多大。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提高接受度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一位波音公司的前高管跟我说的:“要改变员工的习惯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样我们便又回到文化建设的话题,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都必须融入企业文化的血液中,才可能产生真正持久的效益。因此,我们在推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时必须同步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把先进的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氛围和员工的习惯之中,成为企业的“基因”。当然这会非常困难,但是要想成功,再难也必须坚持。这大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吧。

信息化提升竞争力 篇12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1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定位及信息化发展概况

1.1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优劣势分析

1.1.1 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指为公司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运输、仓储管理、配送等)的外部供应商。在20世纪80年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还不到10%,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已达到37%(数据来源:《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物流市场调研报告》),第三方物流企业按照GB/T19680—2005标准分为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以及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本文所指的中小型物流企业指从传统的专业性运输公司、地方性仓储企业、货物代理商等转变而来的企业以及在数量上迅速增加的民营物流企业,国内注册从事物流行业的公司已有一万余家,这些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物流企业。

1.1.2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存优势

首先,虽然大规模物流企业在成本和技术上占有优势,但是物流服务往往需要在路线设计、运输工具安排和分拣包装等服务方面符合定制化要求,这些对较为灵活的中小型企业更为有利;其次,物流服务是一种地点性很强的服务,在短距离配送活动中,客户企业对仓库的位置非常看重,且这种地域差异有较强的持久性,竞争对手难以模仿,这也给具有地域优势的中小企业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第三,从中国物流市场第三次调查报告显示的市场占有率来看,最大提供商的市场份额仅占1.4%,而87%的商业企业的经营品种集中在1万~10万种之间,另有7%零售企业的商品品种超过10万种,产品多样化意味着物流需求呈小型化、多样化的特点,这也正适合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1.3 信息化程度不高成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障碍

大多数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低,信息化难以实现,一般只提供低端物流服务,增值项目很少,难以满足客户对物资及时掌控的要求,这样,企业内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因而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服务覆盖地域、服务种类上面,呈一种粗放式的竞争格局,这使得企业竞争对手之间的模仿相对容易,极易造成价格竞争等恶性竞争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根据《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物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在恶劣的经济形势下,物流企业呈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5%的物流企业业务实现了逆势增长,更多的物流企业或艰难维持经营、或退出物流市场,其中尤以本土中小型物流企业为甚。对于这些增长缓慢、不增长甚至逆增长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而言,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水平低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技术瓶颈。

1.2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研究

1.2.1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主要以信息技术和设施为基本元素,以办公或业务自动化等事务处理系统为基本应用,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物流供应管理与控制,以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生产企业与物资需求者的供需关系,通过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与政府经济系统、企业作业系统接口。信息化可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企业降低运作成本并提高管理效率。

1.2.2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现状

我国现有中小物流企业大多数由传统运输和仓储业转型而来,物流信息化效率低下。一项调查表明,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在小企业中几乎还是空白;北京市的运输物流企业采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的不足30%,即使已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其功能也十分简单;在我国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甚至有些企业仍采用纯手工操作。

由《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物流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在1777家已将物流业务外包的企业中,超过40%的受访企业对物流供应商欠缺的信息化系统不满意,信息无法及时反馈。从另外一角度看,89%的企业要求外包商拥有信息化系统,而较多中小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信息化系统。另外,调研中心将1014家中小型物流企业对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进行急需改进程度的表态,从图1中可看出信息化系统和标准化参数是物流企业最大的诉求,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两大硬伤。

2 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四大因素

2.1 企业主信息化意识淡薄

信息化需要从整体角度进行规划、分析、设计和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我国绝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管理者没有把物流信息化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往往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对客户物流信息服务的建设,企业管理者信息化观念滞后严重影响了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我国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没有经过规划与设计,没有独立的部门解决运作层和管理层的信息采集问题,导致缺乏足够的信息源,大大影响了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主往往觉得开发一个信息系统需要大量资金,更致命的是导入这一个系统要牵动整个企业,涉及的部门利益太多,因此便宁可舍弃对信息化的追求。

2.2 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不够

信息化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需要先进科学有效的方法作指导。但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受观念和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水平落后。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尚未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对物流过程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货物组配方案、最优库存管理、运输最佳线路等还处于人工、半人工状态,使整个物流过程的技术支持比较落后,所提供的服务在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还处于较低水平。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仍然依靠电话、手工单证等传统物流手段进行物流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极低。

2.3 重视硬件开发,轻视软件维护

我国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等倾向。许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只对硬件设备进行建设而忽视软件系统的投资与管理,忽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等信息化基础建设,没有建立全面、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制度,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国内中小型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中的投入只占其销售额的0.1%~0.3%,而国外一般占到1.2%~2%;国内中小型物流企业在信息系统中投入的硬软件比为5∶1,而国外一般是1∶1或1∶1.2,这样的投资结构无法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维护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间的协调发展。

2.4 缺乏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化建设不仅是设备、程序和数据问题,还要以人为本。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国家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企业缺乏既懂物流业务又懂技术的人才,这导致信息化的实施与推进困难,尤其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他们起步较晚,传统的物流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满足物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极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工作人员是学校教师或计算机公司工作人员,他们对企业的物流管理业务缺乏理论知识,很难对整个物流系统流程做出合理的功能需求分析;另外,企业内部缺乏高素质的现代物流人才,企业管理人员中现有员工文化素质不高,使用起来要经过大量培训。

3 以信息化战略武装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3.1 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不能盲目追求先进技术,要针对企业自身特点量身定做,以物流信息化目的和目标为中心,使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与政治社会效益进行统一,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视成本管理,正确选择最优信息化方案。企业要实现操作信息化,减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产品差错率;要实现管理信息化,通过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实现业务管理数字化;要实现决策信息化,通过整合管理信息化应用中的各种系统建立数据库,对数据库中对应信息进行梳理挖掘,形成决策支持系统;要实现协同作业信息化,与客户、合作伙伴和政府监管机构构成协同作业信息流,降低合作风险;通过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全方位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作业体系。

3.2 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步骤建议

3.2.1 决策层进行全面系统规划工作

企业信息化规划工作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全面规划,只有具备一个全面、周密、科学的信息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决策层,中小企业高层领导必须积极参与信息化项目的战略制定与规划,学习如何进行信息化总体设计与规划,使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业务流程的最佳实践,全力支持对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管理流程再造、管理手段革新和管理队伍重组等诸多信息化关键因素,支持和鼓励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2.2 技术层面的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

中小型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信息化,必须建立由信息化标准、基础信息技术及设施、事务处理系统、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电子商务系统、资源计划系统等构成的技术支撑体系,并以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管理信息与决策系统实现物流供应管理与控制。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技术的先进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坚持信息化建设方案的个性化,可以借助政府扶持、院校技术支撑的方式成立物流信息化技术论证与研究开发小组,在信息化技术机构的领导下,制定开展物流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3.2.3 管理层面推进业务流程重组

为确保物流信息化的顺利进行,中小企业在运行信息化项目前必须全面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在理顺管理流程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标准、作业时间以及完善的数据制度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在业务流程重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层层阻碍,但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要求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各个层面必须积极响应、有效配合。物流企业的组织与管理的调整应适应物流信息化业务流程变短、信息流动变快、作业系统开放、信息流与物流统一等特点进行,逐步建立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纵横一体的组织体制,使企业物流机构链与信息链、数据链协调发展。

3.2.4 积极推进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信息化进程

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信息化,将有利于物流信息化的顺利发展。推动这些行政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全面实现各级政府部门的政务处理电子化。推进这些部门的政府上网工程,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增强政府与企业、社会的互动与沟通,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为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保证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物流企业的顺畅运作。

3.2.5 提升人才素质、转变管理观念

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中小型物流企业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培训工作,并加快培育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才;要不断提升管理者管理观念,充分认识信息化对中小物流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注意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训环境和实践环境,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在培训过程中创立旨在激励员工之间的平等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1]戚铭尧.面向物流的空间信息服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2006,7.

[2]宾厚,肖军,张伟.我国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思考[J].中国市场,2007,(6).

[3]韩亚东.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探讨[J].物流工程,2007.

[4]赵守香.企业信息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1-271.

[5]郝大鹏.第三方物流实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89-1941.

上一篇:启动要求下一篇:户外休闲运动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