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处理

2024-08-22

巧妙处理(共12篇)

巧妙处理 篇1

时下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这就揭示了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教材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 并不是课程的全部.教材的优点是标准、规范, 但这种规范往往会约束教师的创造性, 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 即课堂上忠于课本、目的明确、内容正确、讲解准确, 但课后反思仍不乏缺憾, 究其原因, 一般都是教材处理不当, 诸如衔接不紧凑、过渡不自然、方法太单调、知识太零乱、问题欠深度、举例欠广度等等.可见, 如何处理教材大有文章可作.本文以高中化学 (人教版) 第一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 谈对教材处理的一些看法.

一、继承与发展

知识本身是一个整体, 之所以分为许多门类或体系, 是为了学习和使用更方便.所以, 不同学科之间, 或同一学科的不同体系之间, 或同一体系的不同知识点之间, 总是相通或关联的.这既是为旧知识的应用创造了机会, 又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方便.高中化学一开始之所以选择氧化还原反应为切入点, 就是建立在初中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知识基础上的, 教材的编排让我们明确了继承与发展的密切联系, 这是一种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处理的方法.教学本节内容就需要从复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切入.为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教材在介绍了化学反应常见的分类方法后, 列举了学生熟悉的两个例子:

(1) Fe2O3+3CO=2Fe+3CO2

(2) CuO+H2=Cu+H2O

其目的是让学生分析思考后认识到, 一方面基本反应类型“并不基本”, 因为它不能包含像 (1) 那样的基本反应;另一方面,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总是存在于同一个化学反应中,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互依存, 不能分开.这时学生已经明确, 旧知识已不能解决新问题, 以前学到的知识还有待发展和完善.他们急需知道新的办法到底如何, 求知欲受到强烈刺激, 这便顺理成章地导入了新课题.本节内容结束时, 提到了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而那些知识目前尚未学到, 这就暗示出现有知识还将进一步发展和延伸.让学生既明确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又产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思想准备和心理需求, 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

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 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继承.只有二者兼顾, 才能收到衔接自然、行云流水的教学效果.

二、呈现与发现

近年来探究教学很流行, 大有非探究无以教学的势头.事实并非如此, 只要运用得当, 接受学习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教学时我首先告诉学生, 给事物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并且分类标准不同时, 分出的类别也会不同, 例如给人分类, 可以有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国籍等多个标准, 分出青年和老年、男和女、学生和教师、汉族和回族、中国人和美国人等类别;然后转到化学反应的分类, 它也有多个标准, 除了根据反应形式、根据得氧失氧分类外, 根据化合价升降也是常用的分类标准, 由此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类, 其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并举了两个常见的例子.然后, 让学生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结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说明直接呈现的知识并非不能掌握.

在教学氧化还原和化合价升降的对应关系时, 我却采用了探索发现的方法, 列举了三个反应式:

(1) CuO+H2=Cu+H2O

(2) 2CuO+C=2Cu+CO2

(3) H2O+C=H2+CO

先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弄清被氧化、被还原的物质, 再考察其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归纳出氧化还原与化合价升降的对应关系, 最后得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新定义.这种做法既符合以旧带新的认知程序, 又体现了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培养, 从而避免了因概念相近而容易造成的混乱, 降低了学习难度.呈现是因为有呈现的必要和前提, 发现是由于有发现的条件和可能.二者只有灵活运用, 才能体现虚实相济、平中见奇的教学艺术.

三、分散与整合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难点, 教材是按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电化学三部分在不同章节分散介绍的, 这又是教材本身对教学的一个示范.教学本节时, 我并没有按教材内容依次进行, 而是将本章序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两个讨论组合为一课时, 将氧化还原与化合价升降的对应关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方法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组合为一课时, 将补充内容、小结内容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组合为—课时.在教学用化合价升降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时候, 我让学生探讨化合价升高与 降 低的总数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的规律, 为后面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教学埋下伏笔;在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后, 我顺便列举原电池、电解、电镀等实例, 让学生认识到关于氧化还原的知识远不止这些, 既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又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缺乏分散, 学习将使人不堪重负;缺乏整合, 知识会变得支离破碎.二者有机结合, 才能达到举重若轻、厚积薄发的教学境界.

四、补充与舍弃

教材选择的内容及呈现方式, 既要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规律, 又要照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由于学生、教师、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所以, 同一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不同的价值, 因此, 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便在情理之中.教学本节时, 我把教材上对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列表比较一句带过, 因为能考入我校的应是当地相对比较优秀的学生, 这些知识他们已经掌握, 或者是阅读课本后就能明了.而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后补充了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一对概念, 还补充了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常用方法, 因为这些概念和方法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中经常用到, 并且教材上不再专门讲解, 所以现在提出来是必要的.但只要求初步理解, 而掌握和应用需要在后续学习中逐步实现.

补充该补充的, 舍弃为补充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补充为舍弃填补了空白和不足.二者并重, 才能体现取舍得当、高屋建瓴的教学风格.

教材处理的原则不止这些, 在处理某一章节的时候要把握一些灵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处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教材的处理既是一种教学方法, 又是一门教学艺术, 方法因人而异, 艺术有自身的规律, 如果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 或者跳不出教材的束缚, 哪怕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 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特别是在一纲多本、一本常变的今天, 对教材处理艺术的轻视、忽视甚至漠视, 可能导致我们对教学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

巧妙处理 篇2

不知你是否为招聘人员所非难?你第一反应可能是篡改你的经历。其实有其它方法使你的履历更加引人注目,而不必欺骗。

1.工作经历中的间隙

很多人在工作经历中有间隙,如能合理解释,如就学、生育,那你只需将此写进履历即可。有时,你可以填入一些其它活动,就象填入其它工作一样。

其它一些如几个月没有工作,更本无须提及。你可以省去月份,而只写“~”在哪里工作,这样几个月的空隙就更本看不见。

2.失去工作

有些很有成就的人偶尔会没有工作,这种情况每年在劳动人口总数中占1/5。其实这更本不是什么难看的事,很多老板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然而传统上仍要将此隐晦过去。

有种技巧是在履历上写“19**至今”来表示你最近的一份工作,这样看起来,你似乎仍在职。这么做有时是可行的,但也有可能在刚开始不久的面试中,要你解释这个问题时,这种自欺欺人可能给人以较坏的第一印象,最终可能根本不是帮你。

因此,如果你目前没有工作,就写明你最近离开那份工作的月份,或可添上在过度期所做的事,如自行经营。即使那只是临时办公,或做零工,也要比欺骗来的强。要知道很多雇主自己也有这样的亲身经历,理解你的程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3.工作经历中的被开除以及其它不利情况

在履历中没有必要写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工作,除非他们是有利的,对你有利的,如,离开原来的工作,接受具有更大挑战的工作。一般被开除,不是因为工作表现问题,通常是因个人矛盾的原因。那就是很平常的事,也不说明你会在新工作中有机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如果是工作表现问题,就要说明那不会成为新工作中的问题。

履历是表现你在以前工作中的成就,把这种问题留到面试,当然之前要准备好如何应答。

4.工作经历与目前工作目标无关

如果你以前的工作经历跟将来想做的工作无关时,你可以采用技能履历,好处是强调了那些从其它工作种学习使用的,而能在新工作中运用的技能。

5.行业转变

这种情况跟以上提到的情况一样,可以用技术履历来处理。转变行业要让雇主接受,是需要你的理由的,这就需要你举出在你以前经历中哪些是表现在新行业中的能力,你在新行业中获取成功的计划是什么。

6.应届毕业生

如果你新近毕业,可能就要与跟你有着同等教育和更多工作经历的人竞争。如果你没有什么相关经验,很自然会想到强调你的.教育背景,这要包括你学过的特别课程,和所参加的一切与新工作有关的活动。应届毕业生应将他们的学业看成工作经历,因为学业中需要自学能力,完成不同的任务,和其它类似工作中要求的活动。

你可能学了各种直接跟工作有关的东西,那你就要象按时间顺序写工作经历一样,写你的技术履历。你也应该学会适度渲染事实,如你熟悉行业中最新的技术和趋势,你将会将这些运用到新工作中去。另外,由于你很善于学习新知识,所以你也会很快熟悉新工作。

技术履历要把那些似乎跟目前工作无关的经历,如侍应生,写得有效。通过思考,这些工作一定也会提供一些可适用新工作的技巧,来支持履历中的工作目标。

7.经历有限

很多年轻人,包括应届毕业生,通常择业都有困难,因为雇主一般都会雇佣那些有经验的。在这中情况下,就需要强调你的适应性来弥补经验的短缺,技术履历能帮助你表现最光彩的一面。如突出“刻苦学习”、“领悟新知识快”等技能,会影响雇主舍弃有经验的工人而考虑你。

你也可表达你希望接受困难和不利条件,来寻找突破,增长经历

要巧妙处理热点问题 篇3

就历史学科而言,高考文综试题涉及的热点问题分为两类:一是历史学科热点问题,比如与现代化、文明史观相关的历史问题。二是文综热点问题,这类热点问题往往是时政热点问题的代名词。所谓时政热点问题,笼统地说,就是那些影响社会全局、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党和政府致力解决的问题,包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社会问题,甚至也包括公众普遍关注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的热门话题等,比如金融危机、民主法制、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生态环境等。在高三历史学科复习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不能过早地介入热点问题,第二学期一模前介入比较合适。其理由:一是此时考生地史政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基本具备,初步形成了高考文综答题的“四项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综热点问题的学科知识。二是即时性热点问题考查具有时间选取范围,过早进入热点问题的复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复习效率不高。到了第二轮专题复习,也需适度关注,把主要精力用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再落实及学科思维能力培养上。在最后阶段复习期间,需把握“热点”和“冷点”问题的冷热程度,做到复习备考的平衡性和灵活性。在冷热关系的把握原则上,我们力争全面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不再盲目强化所谓的热点而淡化所谓的冷点,造成复习的盲点。只有真正地为复习备考抓住热点、提防冷点、消除盲点,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以不变应万变。

时政热点问题体现国家意志,也是老百姓关注的大事。因学科的开放性特征,地史政三科中的长期性热点和即时性热点内容广泛庞杂。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握热点选取原则,选择出热点中的重点问题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一般来讲,每个学科热点中的重点热点问题数量控制在十个左右较为适宜。也就是说,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热点问题进行精选,锁定热点问题之重点目标,进行比较透彻的分析与准备。根据近几年高考文综题命题的规律,三类热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锁定:一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我国经济发展中最需要解决、正在解决的问题。这类热点问题必须从领导人的讲话、人民日报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的主旨去领会中央精神和国家意志,这就是热点问题的本质和精髓,也是我们学习热点问题所要把握的核心和关键。如区域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国家统一、国家经济建设规划、民主法制建设等。二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和人类共同关心与努力解决的问题。就当前来讲,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有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教育公平、就业和社会保障、党的廉政建设、农民工问题,人类共同关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有持续发展战略、能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平与发展主题问题等等。三是能将地史政三科知识密切联系的热点问题。这样的热点问题很容易形成大综合题,如与对外开放、国家主权、经济结构调整等相关的热点问题。

高考文综命题不回避热点,但高考文综题如何介入和设计热点相关的具体考题真让人难以猜透,高考热点试题的命制可谓“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近几年来,我们在备考复习中始终抓住热点问题的复习工作,但收效不大。举个例子,2005年备考时,涉及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与中日关系”这一热点时,我们总是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知识内容的备考,而高考却从“民族主义”人手。即使对“民族主义”这个理论前沿问题有所研究的教师们,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次,而没有做到与历史知识相整合,更没有能上升到试题设计这个层次。反思以前热点问题复习准备得失,我觉得,必须关注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的“新思维”。这方面,我们有必要这样去做,关注热点问题考查的新材料、新立意。

综观近年来全国卷、北京卷和新课程卷中与热点题材有关的试题,题材信息的呈现方式上,多以图像(含漫画)、文字和表格形式出现,考查学生解读各种材料信息的能力。高考热点试题呈现的材料不仅形式新,而且主题内容也很新,可以说是我们备考过程中从未见到过的。这要求我们对热点问题按其性质进行必要的归类,不同类别的热点问题以不同形式的新材料进行搜集并进行相应的模拟训练,熟悉新材料的解读方法。如解答图表材料题,首先要善于阅读图表,审清题目所设问的指向性,提炼有用信息,特别是看清图表中的标题、图表中数据变化特点及注解内容。其次,全面把握题目可能涉及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知识,再依据设问要求将知识与图表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分析与归纳,这样才符合高考答题要求。

巧妙处理语文课堂中的意外 篇4

一.顺水推舟 及时引导反馈推进动态生成

课堂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 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因此, 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 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意外”也是正常现象。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 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 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而要独具慧眼, 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 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利用“错误”这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从学生的错误想法出发, 进行引导点拨, 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 灵活调控, 学会点化, 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 让错误发挥其潜在的教育价值。这样, 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踏上充满激情的行程。对于课堂中突如其来的“惊人之语”, 教师首先要判断这些语言可否为我所用, 是否有利教学, 然后再选择是及时转移、回归主题, 还是顺学而导、升华主题。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 教师要抓住它, 放大它, 让个别的创造成为全体的创造, 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成”的智慧火花。如:于漪老师在讲《蜘蛛》一课时, 一个学生突然问她:蜘蛛结网捕食蚊虫, 为什么它自己却不会被蛛网粘住?备课时并没有备到这个问题, 怎么办?于是她坦然承认自己暂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则鼓励学生课后去查找资料, 走访专家。在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研究性学习中, 问题竟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学生获得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二.捕捉亮点 适时激励评价促成动态生成

课堂上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自主生成的学习资源, 对于生成的亮点及时给以激励性评价, 珍视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 让课堂成为学生挥洒个性的舞台。我曾经在中考前布置了这么一篇作文, 题目是《我懂得了珍惜》, 目的是励志。题目一出, 多数学生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珍惜时间”或是“珍惜友谊”, 可是却有同学出乎意料的提出“珍惜失败”。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于成功我们皆大欢喜, 至于失败, 想到的只是痛苦而尽力回避, 又怎么去珍惜它呢?在其他学生疑惑不解时, 我鼓励这位学生把自己的理由表达出来, 于是他给大家讲述了《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是家喻户晓的科学家, 一千多项发明专利熠熠闪光, 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他的一生光辉而灿烂。

然而, 当读完《中外科学家的故事爱迪生》这本书时, 我才知道, 原来在他“成功”的光环下, 他也曾饱受“失败”的折磨:他在发明电灯的试验中失败了几千次;他在进行科学计算时也有过健忘和失算;他在开采矿山、经营水泥的那段时间, 遭遇了起起落落……他的一位好朋友曾经对他说:“花了那么多的时间, 做了这么多大量的工作, 可都失败了。”他微笑着反驳道:“怎么能说失败了呢?至少我已知道了几千种办法是不能用的。”正是爱迪生正确对待失败和成功的科学态度, 才成就了今天他在大众心目中的“巨人”形象。

“失败和成功一样重要”, 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思考: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 而是意味着开始, 失败从来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我们出生起, 我们牙牙学语, 我们蹒跚学步, 需要不断地尝试, 经历一次次失败, 最后我们才学会了说话, 学会了行走。如果我们没有失败, 那么我们将永远不会说话和行走。

每当想起去年的期末考试, 我心里非常委屈, 甚至一度失去了去努力获取成功的信心。但是, 读完爱迪生的故事之后, 我幡然醒悟, 一次失败算什么, 千万次失败又奈我何?关键要自己正确面对失败, 把失败当作财富并从中找到失误所在, 寻找对策, 迎难而上, 这样你才有机会去收获成功。

巧妙处理 篇5

第1招:研究规则,不要贪心,定价要有策略

的规则是收费资料网站和上传者进行4、6分成;免费资料每被下载1次,上传者可以获得0.002元(哈哈,看起来够少吧,不过比豆丁好,是豆丁的2倍),

刚开始,我上传的资料都定价在2块钱,过了3、4天,我上去一看,没被下载一次,所以我就改变了策略,把那些我在网上免费下载资料全部设置为免费,把那些我自己平时整理的资料(参加培训发的一些资料,工作中不涉密的一些方案和模版)设置为收费,并且价格往上涨,定在5-10块之间。同时,尽量把每一个资料的介绍写得更详细了(注意:绝不能骗人,要真实,否则网友会给你加个骗子的评论,再也没人下载了)。

第2招:细水长流,保持更新率

我觉得这种上传资料赚钱的方式也不错,不要花什么精力,平时上网反正是休闲,把休闲的时间换成钱,不管多少,总比没有的好,所以我现在每天在网上看到一些什么好资料之类的,都会顺手下载或者拷贝下来,然后整理一下上传到 。这样有个好处,我上传的资料经过会出现在 的首页最新推荐中,这样被下载的机会就多了。

第3招:最后一招,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出击

烧烫伤后如何巧妙处理 篇6

一、烧烫伤的应急处理

对于烧烫伤,应马上隔离危险源,确保环境的安全,如远离火灾现场,远离高温的沸水、蒸汽、热油,对于电弧烧伤,应马上切断电源。同时判断烧烫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轻度烧烫伤,应马上用清洁的冷水冲洗,早期冷水处理能迅速减轻疼痛,减少余热造成的深部组织损伤,以减轻水肿程度、有利于创面的愈合。特别对于化学物质的损伤,经冷水冲洗后,可以去除皮肤的有毒物质,减少继发的损伤。中度烫伤可出现水疱,明显感觉疼痛,可立刻用冷水冲洗患处0.5~1小时,痛觉不明显时再将衣物慢慢脱掉,避免损伤的皮肤被扯掉,水泡用经过消毒的针刺破,挤出渗液,同时用干净纱布覆盖创面。如果烧烫伤面积大,程度较深,有大量液体渗出,可引起低血压,甚至出现休克,宜立即送有条件的医院抢救治疗。

二、烧烫伤如何用药

巧妙处理 篇7

关键词:巧妙,尊重,宽容,错误,威信

著名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所以, 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 教师要同情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 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用爱心去唤醒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 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 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 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 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没形成的青少年学生, 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呢?

一、陶先生的处理艺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个案例:有一次, 陶先生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 当即斥止了他, 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

当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时, 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 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 并说:“这是奖给你的, 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 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随之, 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 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 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 你立即就住手了, 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 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 说:“我调查过了, 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 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 欺负女生, 你砸他们, 说明你很正直善良, 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应该奖励你啊!”

王友感动极了, 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 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 我砸的不是坏人, 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 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 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 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 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 我的糖没了, 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 就走出了校长室。

在陶先生的教育过程中, 始终充满对学生的尊重, 学生很感动, 效果特别好。陶先生不愧为大教育家, 试想, 若是陶先生不把王友当人看, 大声训斥一顿, 效果有这么好吗?

二、体会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管理始终存在着一种“误区”———那就是总觉得学生犯错是“大逆不道”, 是不可饶恕的, 在处理学生时喜欢树立“典型”, 杀鸡儆猴, 总试图用最严厉的处罚来警戒犯类似错误的学生。但是效果却并不理想,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样反而会引发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因此, “有错必罚”并不是教育犯错学生的理想方法, 我们作为班主任要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学生犯了错误, 也不要惊慌失措, 更不要一棍子打死, 要怀有宽容之心。要相信学生总是向上的、向善的, 要对学生抱有期望, 学生出现了反复, 不要气馁, 要有耐心, 要鼓励他克服困难, 战胜自我。用长远的眼光来看, 学生的错误都是可爱的错误, 现在的调皮大王将来很有可能是和你感情最深的学生。对于那些迷失了方向的学生, 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三、我的实践

我自从毕业以后, 就在学校任教, 至今已有18余年了, 这其中遇到的困难复杂多样:有时班内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也正因为此, 课堂纪律就不太好, 很多次我不得不停下讲课去维持课堂纪律, 开始时我采取厉声呵斥的办法, 时间久了, 这“招”就不灵了, 我又采取“请家长”的方法, 这“招”对部分学生某一时间内果然奏效, 然而经常采用这种方式, 也同样会引起家长的反感。没想到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的形象, 从而在他们心目中也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那是一场测试, 时间过了大约有三分之二, 大部分学生已经做完了试卷, 甚至有的学生已经检查了一两遍。这时, 有的学生就开始浮躁起来, 一会儿拿着卷子当扇子在扇风, 一会儿回头看看别人, 更有甚者在和同位小声嘀咕着什么……

顿时, 我气不打一处来, 火冒三丈地大声斥责他们这哪还像个考试的样子, 此刻他们才渐渐安静下来。然而, 当我围着教室转到后面一排时, 前面却忽然又传来一声口哨声。此时我勃然大怒, 厉声质问是谁吹的, 尽管我问了无数次, 嗓子眼都冒了火, 教室里依然是鸦雀无声, 始终没人敢站起来承认错误。

我想:这件事如果不追究了, 就连考试他们都敢如此胆大妄为, 那以后我可怎么再给他们上课, 我在学生中的威信何在?如此放任下去, 那还不翻了天?突然, 我灵机一动, 我说是谁吹的口哨我已经从学生的目光中得知了, 为了不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我暂不处理此事。

第二天班会课时, 我就昨天的“吹口哨”事件进行发言。我说:“我相信这位同学肯定不是故意的, 很可能是因为试卷答的太好了而有些激动, 犯错误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知错不改, 希望这位同学能迷途知返。下面每人拿出一张纸, 没吹口哨的只写自己的名字即可, 吹口哨的只写是, 而不要写姓名。这样, 老师就会知道是谁吹的了。”

我没当场在班内宣布, 可到了下课后, 王栋 (化名) 便紧跟着我红着脸说:“陈老师, 我错了, 当时我确实觉得这次考得不错, 一激动就吹出声来了, 您原谅我好吗?”看到他那诚恳的态度, 我答应不将此事告诉任何人。但我还是告诉他, 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得意忘形而违反纪律, 更不能为掩盖一个错误而犯下另一个错误。王栋也痛下决心, 一定会悔改。后来, 他果真非常遵守纪律了, 没再给班级丢过脸, 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因此, 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 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工作的谋略和方法。要深谙因材施教的准则, 重视学生的差异, 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 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果。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 要讲究艺术, 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 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 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

另外, 教师遇到班级偶发事件时, 要认真分析原因, 清楚地了解过程, 不能凭印象枉作断定。对于像上述偶发性行为的教育, 如果我们不在他们的心灵中消除不良行为的苗头, 任其发展下去, 必然导致从小到大, 形成恶习。作为教师应首先弄清学生该行为的动机, 然后, 针对他的动机巧妙的对症下药。既要解决问题, 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人不自爱, 无所不为。而自爱必须建立在自尊的基础上, 教师任何时候都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认为教师教育学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训斥”或“镇压”方法, 而是要讲究策略。对于犯了错误并且改正错误的学生, 首先采用为学生保密的原则, 以保护他的自尊心为前提, 引导他的情绪和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 又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多处入手, 改变他的不良习性。这样, 班主任才能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参考文献

[1]秦自然, 朱帅希.湖南教育, 2009 (7) .

[2]李镇西.做最棒的老师[M].青岛出版社, 2011.

巧妙处理物理课堂突发事件举例 篇8

一、课堂突发事件的三种表现

(一)来自学生的突发事件

课堂上突发事件主要来自学生的,通常指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出现了异常表现,从而干扰了教学秩序。学生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如学生间发生矛盾、有学生突然生病、个别学生搞“恶作剧”等。这些现象一般影响较大,往往把教师精心准备的一堂课搅乱。来自学生的意外有时还源于学生突然提出一些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或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教师的预期,教师一时又难以肯定或否定,这种情况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逐渐增多,教师在短时间内往往难以应对。

(二)来自教学环境的突发事件

教学环境通常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突然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在农村学校,有时教室里突然有小动物光临、突然停电或学校电路出现问题导致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不能工作,正在使用的录音机突然发生故障而不能使用,天气骤然变化导致教室一片黑暗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无疑会分散或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来自上课教师的突发事件

教师所带来的突发事件大都体现在课堂失误上,通常情况下,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都是经过精心备课的,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还会出现种种失误:如语言失误、板书失误、课前准备的教具无法使用、演示实验不理想或无法进行实验等,这种情况往往使课前的教学设计无法进行,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二、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原则和方法

课堂上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上课教师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及时科学的解决,否则不仅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还会影响教师个人的威信。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处理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要迅速,果断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言行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环境,老师要在这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迅速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关系到学生思想品德的错误言行。有一次,我正滔滔不绝地讲着物理课,突然一个中年妇女出现在教室门口,大声讲话,打断了我的讲解,循声望去,那妇女个头矮小,衣衫也没有刻意整理,明显的外地口音,由于天气降温,来给在校寄宿的孩子送衣服,这位妇女的言行和装束,引起了班上同学的一阵哄笑和议论,在混乱的骚动中,只见一位同学低着头,飞快地跑到教室门口,一把夺过那妇女手中的衣服,说了一句“快走”,又飞快地跑了回来,坐下后,她把头深深地低了下来,而那位妇女木然地站在原地,被“晾”了好长时间后才茫然地转身离去。看到如此情形,我一句话也没说,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了与本课内容毫不相干的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奇怪的是,教室里的议论声戛然而止,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黑板上的那句话,若有所思,神情也都变得凝重起来,一下子又回到了学习的状态。事后,该同学在交作业时夹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懂得了怎样尊重我的母亲!”

(二)要灵活,注意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是以“章节”的形式出现的,在每一章的内容中,各小节之间又有前后联系,因此,灵活处理课堂突发的某些事件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达到由此及彼的目的。如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征”时,我让学生动手实验,把直尺紧压在桌面上,用手拨动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实验,听直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结果,同学们通过实验基本都得出了尺短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反之,振动慢,音调低。但下面却传出另一个声音:“不是的,老师,尺越长,振动慢且声音听不到了。”同学们都朝他望去,我看到该同学拿了一把较大的木工钢尺在做实验,于是我让他上台来演示,他把大部分钢尺都露在桌面外,然后拨动钢尺,果然看到了钢尺大幅度的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时我临时决定,增加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学课本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5分钟,思考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快同学们知道了“人耳的可听声是有一定的范围的”,尺子伸出长,振动慢,频率低,人耳听不到,这与蝴蝶拍动翅膀,人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道理一样。事实证明:这样的处理,学生既掌握了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也初步了解了“次声波”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三)要巧妙,艺术地转化“干扰”因素

有一次,我在讲“走进分子的世界”时,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在偷偷地吃桔子,教室里明显有桔子的味道,我便故作惊讶地提问:“请同学们注意,教室里有股什么气味?”,很快就有学生判断出是桔子的气味,我本想严肃批评当事人,但立即又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资源,于是风趣地说:“不知是哪位同学想让大家体验分子扩散的现象。不过,像这样的实验,还是应该在课后进行。”同学们都笑了,那个违纪学生也悄悄地收起了桔子。这样的巧妙处理,没有严厉的批评,没有紧张的气氛。既让大家对分子扩散现象加深了印象,又含蓄、温和地批评了违纪行为。

(四)要因势利导,合理地引伸教学内容

课堂突发事件的出现,只要教师把握得好,因势利导,常可变被动为主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大气压”时,我演示了“瓶吞鸡蛋”实验,很成功,突然,下面有一个学生提出:“被吞进去的鸡蛋如何取出来呢?”,说实话,备课时我根本没有想到学生会提这个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通常情况下,这个实验做到鸡蛋被压入瓶内,说明外界气压大于瓶内气压即可。我稍作思考说:“你提的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让我们大家来想想办法”。于是我放弃原有的教学设计,和学生们一起来研究:有人提出在里面点火,再把瓶子倒过来将鸡蛋压出来;有人提出,直接把瓶子倒过来,在瓶子底部淋热水或敷上热毛巾……,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们想出了好几种办法,而且都有物理道理,效果非常好。这一突发事件,对我的触动很大,如果当时我不予理睬,也许会压制学生的情感,也无法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我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并组织了后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解决了“让瓶吐蛋”的问题。这样的处理,不仅没有影响教学效果,反而满足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物理学科。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是这个动态过程中充满情感、富于想象的生命体。这就使得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的出现成为正常现象,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我们的教学应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教师要具备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让课堂绚丽多彩,焕发勃勃生机。

摘要: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自己正讲得起劲时, 突然发现有学生在偷偷地交头接耳, 或者在看课外书, 或者在传纸条……如果教师对这些意外事件视而不见, 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认识课堂突发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掌握其处理原则与方法。

巧妙机智地处理每一件小事 篇9

三、循序渐进, 家校联合

大家都应该知道, 学前的孩子年龄还小, 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及习惯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总会具有很大的反复性, 今天答应你做到了, 过几天就做不到了。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 这是孩子们进步中的曲折, 绝不是我们的工作徒劳无功。因此, 在教育潜能生时, 我们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仅要给潜能生帮助, 而且要给他们时间。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在学校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课余还利用校讯通和家长及时沟通, 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及行为, 以免出现家校教育两层皮的现象。

总之, 对潜能生我们要倾注爱心, 让我们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 滋润这些可爱的幼苗, 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虎林市第四小学)

在班主任工作中, 总是有很多很难处理的事情, 这些事情如果处理得不好、不妥当, 不但不能取得好的效果, 还会影响班级的管理和师生的关系。那么, 我们该怎么做呢?

案例一:

2011年9月, 我又一次接了班主任的工作, 半路从别人的手里接管班级, 要有多不好带显而易见。学生得重新适应老师, 教师也得适应学生。这个班级学生虽然不多, 却很不好带, 不是家庭关系复杂, 就是单亲家庭, 要不就是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 可想而知, 学生的思想得有多复杂!这些学生不是专横跋扈, 就是胆小懦弱, 文化课的基础差, 又不肯用功, 无论是与他们沟通还是上课, 不知有多费劲, 可我还是接下了这个班级。

怎样与学生沟通, 建立起相互信任、又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是我接过这个班以后一直思考的问题。终于机会来了, 记得那天我刚到学校就去了班级, 还没等我走进班级, 就被关某拦在了门外, 他低着头哭着对我说他的英语卷没拿回来, 卷子不能交给老师了。平时他很乖巧, 也很听话, 从不惹事, 看他哭得那么伤心, 就对他说:“不要哭了, 先回去吧。”

事后, 我向学生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那是一次英语测试, 测试结束后, 英语教师叫学生把卷子拿回家让家长签字, 签字后再拿回来交给老师。关某因为没考好, 拿回去的卷子让他爸爸给撕了, 不仅挨了打, 他的爸爸还把暖瓶给摔了。我还了解到平时关某在家做事特别小心, 什么活都干, 他的妈妈是他爸爸给他后娶的继母。这时我才知道他当时为什么表现得那么无助, 于是我决定去家访。

就在那天下班, 我去了关某的家, 他的继母正在家做饭, 他在小屋写作业, 我就和他的继母聊了起来……不一会儿, 他的爸爸回来了, 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聊了很多, 从孩子的学习环境, 到家长的以身作责, 还有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他爸爸承认平时忙起来了就不管孩子, 只有事情发生了才去问、去指责, 就是不太忙的时候也是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状态, 在孩子面前也承认简单粗暴的管教方法是不对的, 以后不会再这么处理问题了。经过这件事, 不仅关某和我的关系近了, 班里的其他同学和我也亲了, 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说, 我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

案例二:

小宝是我教过的一个比较特殊的一个孩子, 小时候父母离异后, 他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因为他大脑有点毛病, 又没有了爸爸妈妈的疼爱, 爷爷奶奶格外惯着他。由于大脑有毛病, 他的学习跟不上, 也听不懂, 老师也不敢管太严, 怕他犯病。爷爷奶奶为了他不过早地走上社会学坏, 又能省点心, 还是把他留在了学校。

由于不健全的家庭和爷爷奶奶的娇惯, 从小他就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 再加上家庭的原因, 他不会和人沟通与交流, 所以和同学的关系很不好, 同学们都不愿意搭理他, 很疏远他。为了引起学生、老师对他的关注, 他的一些言行和举动叫人不能理解。例如上课时, 学生们都在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 很和谐的教室里却会听到他发出的一声怪叫, 或者一声刺耳的响动, 引起班级的骚动。他这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还有我, 不要忽略了我。

刚开始我没意识到这一点, 和平时一样对他说服教育, 他很不服, 总是理直气壮, 即使承认错误也很勉强。一次劳动中, 他又和同学吵了起来, 当时我没有说什么, 就把另一个学生叫到了另一边去做了思想工作。安排好那个学生后, 我来到他的身边, 模拟了他刚才的做法, 他又拿出了平时的态度说:“干啥, 你找事啊?”这时我说:看来你也不喜欢老师刚才的做法, 你说我刚才的行为像谁平时的做法?”他看了看我, 没吱声, 却没有了刚才的逆反的表情。于是, 我趁此机会和他进行了沟通, 经过这次的交谈, 他的行为和言谈有了改变, 尽管有时老毛病还是会犯, 还做不到与同学友好相处, 做错事后还不知道要向人家道歉, 但是已经没有原来的霸气和蛮横。同学们也说他改变了不少, 还知道做值日了。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 教育无大事, 又处处是大事。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 不光要有爱心就可以的, 还要磨炼自己的教育机智, 抓住每一个可教育的机会, 在关键时能帮助孩子。

巧妙处理 篇10

关键词:班主任,突发事件,巧妙处理

一、要避免热处理,坚持冷处理

因为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激情和冲动, 如果以强硬的办法进行热处理,就会犹如火上加油一样,会促使矛盾进一步激化。采取冷处理,首先是给学生降温,缓解矛盾、缓和情绪,必要时要给学生一个下台阶的梯子,给学生自我反省的时间。

有一次,中午休息时,有学生来告诉我小L将一名女生打哭了,我听了,一股怒气窜了上来:这家伙又给我惹事! 刚走到教室门口,我提醒自己要冷静。一走进去,我就见小L像只暴怒的狮子,还紧握双拳,瞪大双眼,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恶狠狠地说:“谁叫她骂我妈妈。”我想,这时他正在火头上,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就让小L先去办公室。在教室,我简单询问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原来,是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吵起来了。当女孩骂了小L妈妈时,他就开始发飚了。回到办公室,我并没有立即训斥小L,而是拿了个凳子,让他坐下。我说:“先平静一下自己,老师不说谁对谁错。自己想想,今天你有没有不对的地方。等10分钟,老师再来跟你谈。”10分钟后,我再去跟他谈时,他的情绪已平静多了。在和他的谈话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个单亲家庭,为了这个家,妈妈付出了很多,他很爱他的妈妈。所以,当那个女生伤害到他妈妈时,他暴跳如雷了。听了他的话,我说:“你爱你妈妈,这个无可厚非,女生伤害你妈妈,当然也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你今天对一个女生大打出手,有没有错的地方呢?”他想了想,说自己是太冲动了,不应该动手打人。我又教育他:“是呀,爱妈妈的形式有很多。妈妈那么辛苦,作为子女,我们更应该为她争口气。今天,你自己认识到错误,老师就不批评你了,但你要主动去说声对不起。”他听了连连点头。

对于班主任来说,遇到学生打架争吵这类事件是常有的,在处理这类事件的时候, 一方面班主任自己先要控制好情绪,同时,也要尽可能先打消学生的火气,这样才能化险为夷。

二、要切实细致地做工作,切忌掉以轻心、疏忽大意

说到这里, 我就想到了我曾经碰到的一件事。由于我的疏忽大意,过后做了许多工作才弥补回来。

这还是前几年的事。那天快放学了,我匆匆走进教室。有个女生在哭,其他学生告诉我:在少年宫的轮滑课上,她摔了一跤,手很痛。我叫她动动手,她说可以动,还说:刚才老师已经带她去校医那里看了,校医说应该没事。因为赶着放晚学,又听说校医看过了,我也就没当回事。第二天,那个女孩还来上学,说手还是很痛,妈妈要她上完两节主课,到10点钟来接她去医院看看。我赶紧打电话给她父母,叫他们先带她去看。她父母虽然满口答应,可还是到9点半才来。到了中午,她妈妈打电话来说右手骨裂了,在合兴医院看的话,要开刀,想带她去江阴看看。到江阴一看,情况更严重了,两只手都骨裂了。这时打电话来的语气就很不友善了。我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当天就买了点东西,去她家看望她。家长因为看自己孩子的两只手都打上了石膏,很心疼,于是对学校和上轮滑课的老师意见很大,要追究责任,我也只能一再表示歉意。第二天,我把这件事跟校长汇报了。当天正副校长跟我一起又去了她家一次。当着校长的面, 家长不好说什么, 但言语之间还是说上课老师是有责任的。等家长心情平复了两天,我又和轮滑老师买了点东西去看望孩子,耐心地跟家长道歉。足足休息了一个多星期,因为六年级了,她妈妈怕她耽误学习,非要把她送到学校来。到学校后,因为她双手都不能动,照顾她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每天中午,我都先喂她吃饭,她吃好了,我再吃,大小便也安排了班里的女生去照顾,整整照顾了一个月。就这样,由于我们的精心照料,她的父母由原来非要找学校和轮滑老师的责任, 到最后因为是在江阴私人诊所看的,医药费是没有报销的,也没有跟学校计较。可以说,我用诚心感化家长,让他们原谅了学校和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都知道,这一突发事件,我们是有责任的:没有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医院,没能让孩子得到及时的治疗,而且事故是在学校发生的。我今天讲这件事,是想给大家一个提醒,就是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切忌掉以轻心、疏忽大意。

三、处理突发事件时,班主任要公正、无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

班主任不能偏颇,倾向某一个自己认为平时较好的学生,更不能带有偏见, 对以往犯过错误的同学深挖深究。不能主观臆断,不调查清楚就妄下结论,伤害学生的自尊。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给学生留有余地,留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在处理事件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教育艺术,多方征求领导、其他科任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要遵循教育规律并且遵循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绝不可任自己的性子处理突发事件。

巧妙处理学生恶作剧四法 篇11

一、诙谐自嘲法。一位班主任走进教室,被门上掉下的扫帚砸了头,教室里一片哗然。这位班主任知道这是学生的恶作剧,他一不发火,二不发怒,自我解嘲地说:“看来我工作中有不少问题,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希望你们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我改正缺点,好吗?”这位班主任没有对学生进行批评,而采用自嘲手段,既显示了他的诙谐大度、维护了自己的威信,又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情景。

二、幽默影射法。前苏联教育家格瓦列夫,一次正在讲生物课,有个一贯捣蛋的学生故意学起了公鸡的啼叫声,顿时教室里秩序大乱。格瓦列夫却镇定自若地掏出怀表,看了看说:“这只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是凌晨,但请大家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只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学生一笑之余都正襟端坐,教室里的秩序很快恢复了正常。

三、机智带过法。有位矮个子的女班主任,课前批评了一个高个子顽皮的男同学。这位男生就故意把黑板擦放在黑板框上沿,让女班主任拿不着、出洋相。上课时,班主任发现够不着黑板擦,知道是那位男生干的。她不露声色,转身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改错题,让那位男生来改。这位男生立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趁改错时顺手把黑板擦拿了下来。课后,他主动向班主任道了歉。

巧妙处理 篇12

以某班成绩单图1为例

一、用Sum函数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统计出总分

方法:1、在I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C2:H2)可求出1号学生的总分。

2、将鼠标移至I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鼠标变成实心十字形状。

3、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向下拖拽,就可快速统计出其他学生的总分。(见图2)

二、用Average函数统计出各科的平均成绩

方法:

1、在J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C2:H2),确认后,即可求出第一名同学的平均成绩。

2、将鼠标移至J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鼠标变成实心十字形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向下拖拽,就可快速统计出其他学生的平均成绩。

同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函数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分。(见图3)

注:若所得的平均数为非整数,可以选中所编辑的单元格列(如“平均分”这一列),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单元格格式”,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选择“数字”选项卡中的数值一栏右侧设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

三、用Rank函数根据总分进行名次的排列

利用Rank函数,可以计算出某个同学在全班的排名。RANK函数功能是返回某一数值在一列数值中相对于其他数值的排位。语法格式:RANK(Number,ref,order),Number表示需要排序的数值(或单元格地址);ref表示排序数值所处的单元格区域;order表示排序方式参数。order参数值如果为“0”或者省略,则按降序排名;如果为非“0”值,则按升序排名。

方法:

1、在K2单元格输入公式:=Rank(I2,$I$2:$I$47),确认后即可得出第一位同学的总分成绩在全班成绩中的排名结果。

2、将鼠标移至K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鼠标变成实心十字形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向下拖拽,就可得出其他学生在全班的排名。这时,选中整个成绩单,单击“数据”菜单中的排序选项,还可以对名次进行排序。(见图4)

注:使用这个函数需要注意的是,函数中涉及到的“$”符号,一定不要省略,这是对Excel中单元格地址的绝对引用,是指公式中的单元格地址或单元格区域的地址不随着公式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四、用Countif函数统计出各科的优秀率、及格率

方法:

1、在C49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C2:C47,">=80")/COUNTA(C2:C47)即可求出语文成绩在80分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2、利用自动填充至H49单元格,求出其他各科的优秀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各学科的及格率。(见图5)

注:因为输入的是百分数,所以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将所编辑的单元格中的数值类型设置为百分数。

五、用Countif函数统计出各科各分数段的人数

方法:

1、在C54~C58单元格中分别输入

统计出″语文″低于60分,在60~70分,70~79分,80~89分区间段的学生人数。

2、利用自动填充可以求出各科成绩各分数段的学生人数。(见图6)

六、根据平均分利用if函数统计学生成绩总评

考试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平均成绩给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更好的知道今后的教学工作,我可以用if函数来解决这个问题。

if函数功能:根据指定条件的逻辑判断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的结果。

If语法格式: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Logical_teste用来表示逻辑判断表达式;Value_if_true表示当判断条件为逻辑“真”时返回的结果;Value_if_false表示当判断条件为逻辑“假”时返回的结果。

方法:

1、在L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J2>=85,"优秀",if(J2>=75,"良好",if(J2>=60,"及格","不及格")))。确认,可以计算出第1名学生的总评。渊下转第41页冤渊上接第49页冤

2、将鼠标移至L2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鼠标变成实心十字形状,拖动鼠标向下拖拽,就可得出其他学生总评成绩。(见图7)

七、用Large或Small函数统计出各科的前几名或后几名和用Max或Min函数统计出各科最高分或最低分

语法格式:Large(array,k)返回数据中第k个最大值。

Small(array,k)返回数据中第k个最小值。

Max(ref)返回一组数值中的最大值,忽略逻辑值及文本。

Min(ref)返回一组数值中的最小值,忽略逻辑值及文本。

例如:在某一单元格内输入=Max(C2:C47)或输入=Large(C2:C47,1)可以求出语文成绩的最高分;输入=Large(C2:C47,2)可以输出语文第二名的成绩。Min函数和Small函数同理。

上一篇:天花吊顶下一篇:教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