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化解

2024-05-24

巧妙化解(精选6篇)

巧妙化解 篇1

高考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也是课程改革的焦点!高考对教师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考也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笔者在日常的调研工作中, 听到教师抱怨最多的是高考越来越难了, 细致地研究2010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后感触尤其深刻。这份试卷突出数学学科特点, 考查基础与考查能力并重, 坚持不断创新, 梯度明显, 区分度高, 运算量大。试题注重考查数学能力、涉及考试说明中的五种能力和两种意识, 特别注意从多种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引发多种不同的解法, 展示考生的各种能力。所以, 研究新课标下的高考数学题的难点, 对教学的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识高考数学题难点的几个误区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 必定要有“必要的区分度”, 这样才能具备调节高校录取控制线的功能。然而, 在这一难度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中, 有几种认识却不利于数学教学。

1. 高考题难度与不同版本教材的“合成本”

有人认为, 高考是一种有难度的考试, 尤其现在“一标多本”形势下 (一本课标, 多个版本的教材) , 让学生仅学好手头教材是不够的,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以不同版本的内容充实教材, 在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中“求同”, 谋求凌驾于多本教科书之上的“求同”版, 以至在教学实践上, 出现了“合成本”或“大全本”和“补充本”, 使经国家审查的“多样化”的教科书变为陪衬, 从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而近年上海等地的高考中, 又科学合理、持久地采用“一卷多选”模式。把“一标多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到了实处。所以, 高考题的难点不在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歧议, 中学教学不需要不同教材的“合成本”。

2. 高考题难度与题海战术

许多教师认为, 高考要学生在短暂的120分钟内, 做完十四道填空题和六道解答题是有难度的, 理科学生还有40分的附加题, 不进行规范的解题训练是不行的, 因此教师采取高难度的解题训练, 进行各种猜题、押题活动。今年考前关于数学高考试题预测的信息可谓是铺天盖地, 特别是各校根据所掌握的信息, 命制了本校的5月份“三模”试题, 做好最后的冲刺工作, 想让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 但事与愿违。

例如:江苏高考第9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这一问题在许多数学参考资料中已有出现, 但在高考中仍考, 说明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是“常考常新”, 本题以社会热点污水处理情境来设计, 但题目的切入点和考查点都是常见的, 所以, 抓住基础是前提, 而不应猜题、押题, 钻偏题。

3. 高考题难度与能力训练

从广东到江苏等省的“考试说明”中可看出, 高考的“考核目标”提高了对能力的要求。在进入二轮复习后, 一些教师反复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 学生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 最终反而把基础的主干知识给遗忘了。基础知识不扎实, 做数学题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高考对学生的“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要求是不会丢弃的。

二、“难”的症结所在及其化解

任何命题都受一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的指引, “命题时, 应当牢记测试的目标及命题双向细目表, 因为命题细目表对命题的内容提出了基本的具体要求, 所以应当用它来引导命题工作的全过程。”比如, 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 前者属于选拔性测验, 后者属于水平测验。而不管哪种性质的考试, 都必须完整地体现课程标准 (或大纲) 的相关要求。所以, 对高考试题难度的把握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认清难点难在什么地方, 它是否有什么分布规律等, 这些, 都是我们在备考中值得去反复推敲, 仔细斟酌的问题。

1. 找到最佳角度化解

高考数学试题注重对学科“双基”的考查, 然而, 它往往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再现, 而是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进行设计, 注重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 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出题, 进而提高了试题的难度。

如:第2题:可用基本方法先求复数再求模, 或提公因式直接看出模。考查考纲中的复数的运算。第3题、第4题:古典概型、频率直方图的运用, 基本概念清楚便可。第5题:利用奇函数, g (x) =ex+ae-x由g (0) =0, 得a=-1。或直接用偶函数特殊值法f (-1) =f (1) 。第6题: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很明显“斜转直”题目, 当然也可由点的坐标直接算。第7题:算法流程图看懂题目后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要求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抉择, 具有挑战性, 是对学生数学素养和解题经验积累程度的考验, 解题的角度选择得好, 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就较少。

同样, 第8题、主要考查导数、数列的概念, 求导代值得切线的斜率入手后便容易解决了。第9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计算, 只要判断准确接下来的计算也不成问题, 数形结合“烧饼油条题”而巳。第10题看似较难, 实画图后会发现非常简单, 就是列方程组求交点从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由横坐标的值求纵坐标的值。

2. 运用学科思想化解

化解综合运用难题, 还可用数学学科思想来巧妙化解。第11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不等式, 难度虽不大, 但分类讨论对于部分函数基础较薄弱的考生稍有难度。反正分段函数分段处理。但是如果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则可迅速解决这一难点。

笔者联想到2008年高考数学宁夏与海南卷第12题:某几何体的一条棱长为, 在该几何体的正视图中, 这条棱的投影是长为的线段, 在该几何体的侧视图与俯视图中, 这条棱的投影分别是长为a和b的线段, 则a+b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解此题, 可以构造图像所示的长方体ABCD-A1B1C1D1, 使该几何体的这条棱恰好为长方体对角线AC1, 则这条棱在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中的投影分别为AD1, AC, AB1且AD1=, AC=b, AB1=a, 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 y, z, 则x2+y2+z2=7

此题将几何体的这条棱嵌入到长方体中去, 借助长方体对角线与共顶点三个面的关系, 化抽象为具体, 做到有“体”可循, 这样从一般几何体到特殊的几何体, 用构造几何体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把学科思想加以综合运用, 避免了解题时入手的盲目性、随意性。

3. 从问题的切入点化解

新课程纲要中提出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 确立了三维目标, 这决定了高考测试目标具有多元性, 它符合“纲要”规定的“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3]”的要求。这种多元性目标, 使高考试题除了以能力立意外, 还以情感态度价值观 (或过程与方法) 立意, 通过设计体现分析、归纳和概括等不同层次要求的问题, 促使学生得出数学认识, 感悟数学真谛, 或反思学习过程, 总结学习方法。

第13题主要考查三角变换与运用解三角形知识进行三角运算, 综合性较高, 边、角、三角函数名称错综复杂, 处理这类问题在运算、代换等运用方面需要恰当。否则导致运算量偏大, 却得不到最后结果。可用特殊值解答这些题。本题要求学生善于根据问题的结构特征, 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挖掘出有效的信息, 而找出问题的切入点, 才能开启成功之门。

第14题构造等腰梯形, 求其周长的平方与面积的比值的最小值, 将几何图形与函数模型相结合,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可有以下几种方法思考:一是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小值。二是利用函数的方法求最小值。三是利用判别式求解。

4. 在新情境突破中化解

建构主义因对学生认知学习的本质揭示, 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由于建构主义强调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与教学, 所以评价的标准应源于丰富的情境”。历年高考题在所考查的主干内容上, 都极力回避陈题, 力求有所创新, 给出新面貌、设立新情境、呈现新形式, 甚至是引进大学知识来设置情景。

第17题:测量电视塔的高度, 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两角差的正切及不等式的应用。结合生活环境实际试题背景, 解决此类试题应先回归教材 (或课标) , 这一知识实际是根据必修5第11页第3题改编的, 可以从以下途径解决: (1) 用初中三个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 (2) 由题设同上题可解, 本题必须注意d为变量, 实为怎样列目标函数, 和变量发生关系, 再运用基本不等式:一正、二定、三相等。

总之, 新高三的师生应克服畏难心理, 回归课标, 从提高数学素养入手, 提高综合能力;从分析解题困难原因着手, 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训练;完善复习网络, 优化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敏强:教育测量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巧妙化解 篇2

客户的拒绝的理由可以归结为四个类别:

1.不需要这个产品

2.不着急改变现状

3.现在没有资金

4.为什么与你合作

从客户的心理角度分析

一、销售人员经常碰到的拒绝就是“不需要”。

事实上,大多数“不需要”仅仅是一个借口,或者是客户在故意拖延时间。统计的数据表明,将近80%的顾客对他们现有的产品或者服务感到不满意,但却不想采取任何措施去改变现状,85%的客户实际上没有非常明确的需求。客户对销售人员做出“不需要”的拒绝可能是由于销售人员喋喋不休的介绍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或者由于刚刚又过一个销售人员惹恼了客户,导致客户把怨气发在你的身上,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尽管“不需要”是客户最经常采用的拒绝方式,但却是最容易避免的拒绝。

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是开场利益陈述。良好的利益陈述能够降低客户的排斥心理,只要你能够讲的使他略感兴趣,那么就有了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当然,客户“不需要”的情况有时是真实的,那么这种拒绝实际上是没有避免希望的。作为一个销售人员,尽量利用多种手段充分的了解客户,才能有效地去分针“不需要”还是假“不需要”。

二、客户不急于改变现状,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与客户坐在一起商谈,相处得非常融洽,商谈在非常轻松的气氛下进行,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客户非常清楚他们的需要,双方几乎就可以达成交易,然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客户提出让我们在修改一下方案或者客户要求给一点时间在考虑一下,然而从此之后,这件事就杳无音信了。

这种情况最让销售人员感到沮丧,眼看订单已经落在自己口袋里了,却不成想口袋是漏的。得过且过是每个人的天性,所以在销售的整个过程中,最紧要的是时时保持紧绷的神经,不要因为过程比较顺利而放松了神经。同时,销售人员应该尽量是客户保持比较强烈的需求感。

三、遭受“没钱”的拒绝实在让人着恼

销售过程最终达成的最大难点就在这里。但是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你仅仅是擦破了一点儿皮,你绝对不会花很多的钱,找很好的大夫来给你治伤,但是如果你的了很严重的病,你绝对不会在乎花多少钱才能请到好大夫(当然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如果需求是强烈的和必需的,以至于是一种紧迫的需求,“没钱”的借口就不攻自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被客户“没钱”的借口所迷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在介绍你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忘记了启发客户的需求。

所以,在销售洽谈的过程中,最初的几个阶段最为重要,在帮助客户做需求分析的时候,一定要让你的产品和服务给予客户强烈的需求印象,无论这个需求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只要做到这一点,价格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而且你的报价,在他们看来会变得相当合理。

四、“为什么和你合作”

如果客户用这样的问题来拒绝你,那么,奉劝你最好将精力转移到其他的客户身上。“不信任”意味着客户已经决定购买新的产品或服务,但是他不想将这个订单交给你,当然最好的情况是他不确定是否应该交给你。

“不信任”拒绝的发生是由于在许多行业中缺乏销售培训,假如销售人员所做的只是把产品和特色一股脑的抛给客户,只会使客户远离你而去,与你的竞争对手签订订单。而与之相反,如果你以参谋和顾问的方式推进销售过程,那么就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当你仔细研究客户业务的时候,客户就会增加一分信任;当你不仅理解了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客户就愈加信任。所以,避免客户“不信任”拒绝的关键就是一开始就建立起真正为客户着想的印象。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销售过程中说服客户的技巧

2.怎样让客户愿意多听5分钟电话?

3.刺激客户的购买欲望的销售技巧!

4.解决客户抗拒的十大销售技巧

5.让客户喜欢的7种特质,你具备吗?

6.开发十个新客户,不如维护一个老客户!

7.在市场营销中,如何让客户顺从你的意愿?

8.销售员被客户拒绝约见4种原因

9.如何解决客户疑虑

巧妙化解果果吃饭难题 篇3

果果的好朋友贝贝姐姐刚上幼儿园,我和果果经常去贝贝的幼儿园门口看她。我告诉果果,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是围在饭桌前面自己吃饭,对吃饭好的小朋友老师会奖励他们小粘贴,贝贝有一天就被奖励了一个小星星呢。果果听了很是羡慕,于是,借着这个机会,我和果果提出:咱们也快了上幼儿园了,咱们在家里开始演练幼儿园的生活吧?果果欣然同意……

首先是固定吃饭时间。以前婆婆不按点做饭,觉得果果该饿了就给果果单独做饭,做的饭无非面条、土豆饼、疙瘩汤之类的,并不是有很多种菜配着饭吃,而且果果都是一个人吃。我开始告诉果果,以后咱们和幼儿园一样,一天三顿饭,有两顿加餐,加餐是水果和酸奶,中间不会再有饭,所以要是吃得不好就只能饿着。果果表示知道了,并开始跟着我一起吃饭,而且是自己拿着筷子(训练筷)夹菜吃。她拿着筷子吃菜时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和大人一样。当果果离开餐桌玩的时候,我就会做可怜状,说:“果果,妈妈一个人吃饭多孤单啊!”于是果果就会迅速跑回餐桌,和我一起抢着吃,看谁吃得快。第一天,果果表现得很棒,不仅吃得多,而且还吃了很多种以前不吃的菜,最主要的是果果自己独立吃饭,没有用别人喂。

第二天,我一说“吃饭时间到”,果果就会开心地跑到餐桌前面坐好,拿着筷子和勺子吃饭。不过有个问题,就是她会把自己最喜欢的菜占为己有,不让我吃。我说这个菜你也吃不完,咱们一起吃不是更开心吗?果果还是不答应。第二天果果表现得依然很棒,自己独立吃三顿饭,吃得也不少。

第三天,果果开始在吃饭时间玩玩具,当她离开饭桌的时候,我问她:“果果,你是不是已经吃完了?吃完了咱們就要收起来了!”果果就会立马回到餐桌前。虽然每顿饭都会这么折腾好几次,但是果果吃得还是很好。我在心里开始窃喜,小鬼的吃饭问题不会这么快就解决了吧?

只是,我高兴得还太早……

到了第五天,婆婆回来了,果果因为上午零食吃得有点多,中午一点饭也没吃,我果断地将午饭收拾起来,并且告诉果果:下午除了加餐的水果和酸奶,不能再吃任何零食和糖果。到了睡觉时间,果果喊饿,想吃糖果,被我拒绝了。果果开始哭闹,想去找奶奶求助。我把门一关,告诉果果不能向奶奶求助,午饭吃得不好就要接受处罚——饿肚子。果果接受不了,一直哭,哭了一个多小时后自己睡着了,当她睡醒后自己很自觉地问我:“妈妈,是不是我不能吃零食和糖果?”我回答:“对啊,你知道为什么吗?”果果答:“不好好吃饭!”我给果果水果和酸奶,果果都吃光了。下午果果玩耍的时候好几次想吃糖果都忍住了,自己嚷嚷着“果果光拿着玩就好了……”。到了晚餐时间,果果吃得特别多,吃完饭自己拿着一根棒棒糖可怜兮兮地问我:“妈妈,我可以吃糖果了吗?”我说:“可以啦,因为你晚饭吃得好,而且现在还没有黑天,是吃糖的时间!”果果很开心地拿着糖果吃了起来……

经历了这一次饿肚子,果果以后再也没有在吃饭时间拒绝吃饭,每次吃饭都是一个人坐在大人中间自己拿着筷子吃饭。有的时候果果吃得少,我们也会在她说吃饱之后将饭菜收走。我和婆婆说好不能在果果吃饭时间催促她,这样说多了她会烦。而且不能强迫孩子吃自己不喜欢吃的菜,这样孩子容易厌食。我觉得可以在孩子面前尽量表现出对那种饭菜的热爱,孩子很容易被大人感染,慢慢地,孩子的偏食就能改善,而强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巧妙化解师生矛盾,构建和谐班级 篇4

摘要:当前,师生矛盾激化,教师体罚学生致伤、致死的报道屡见不鲜,而教师被学生、家长殴打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事例也时有发生。笔者认为,要想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教师首先要冷静、巧妙处理矛盾。其次要给孩子陈述的时间,听一听孩子的理由,消除彼此的误会。最后,教师还应讲究批评的艺术,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一定能有效地解决师生间各种矛盾,从而避免矛盾的激化。

关键词:师生矛盾;巧妙化解;构建;和谐班级

我国学校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师生矛盾的激化。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必会造成更大隐患,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本应亲近的师生变得势如水火,乃至兵戎相见呢?根本解决之道又在何方呢?笔者认为,面对师生矛盾,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巧妙地化解矛盾。

一、教师应冷静、巧妙地处理矛盾

学生的逆反心理、对立情绪、偶发事件等一般都是在学生情绪冲动、头脑发热的情况下发生的。教师如果在此时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或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往往会造成师生对立的僵局。因此,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慎之又慎,控制情感。在盛怒之下的批评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所以教师应适时地、恰当地运用教育手段机智巧妙地教育学生。

一次中午放学时,体育老师打来电话,说班上一位女生在体育课上将另一位女生咬伤。我接到消息后急忙带着被咬伤的同学到医务室上了药,幸好当时正值初冬,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只是在胳膊上留下了一块儿青紫和一圈牙印。被咬的孩子家长赶到学校后看见孩子没有什么大碍,也就原谅了咬人的同学。下午,我还没来得及和那位女生谈话,班长又向我反映那位女生上课吃瓜子,还把瓜子皮扔了一地。我当时心中一怒,快步走到教室,请她把地上的瓜子皮扫干净,可她一动不动,我更生气了,回到办公室后给她的家长打电话,反映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几天后这个孩子的作文和小练笔都没有完成,于是,我再次给家长打电话沟通了情况。她的家长赶到了学校,与老师沟通后对她进行了教育,并且让孩子补完了作业。之后,一位与我关系很好的同事说那位女生的家长希望请我出去坐一坐,但被我婉言谢绝了。

没想到几天后那位同事打来了电话说:“听说你在课上骂了那个女生,说她找我这个靠山来给她说情,家长很愤怒,要来找你讨个说法。”我一怔,说:“你想一想,那个孩子小错一直不断,在她犯错误时,我都能心平气和地去教育她,又怎么可能会在你来找我之后去骂她呢?”同事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孩子在说谎呢!我马上给她家长打电话说明情况!”

挂了电话后我觉得很愤怒,如果不是因为当时不在学校,我真想将她的家长叫到学校和孩子去对质。可经过一天的冷静后,我开始思考她为什么要说谎,这时,我突然想起来:这个孩子可能因为忙着补作业没有复习,造成她的小考成绩在全班最差,而在下一课中,由于受到了不良情绪的影响,她在纸上乱画又被老师抓到。因而在周六回家时,怕被家长责备,所以开始撒谎。想明白了事情的经过,我回到学校后将事情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并再三强调了孩子考试及撒谎的可原谅性,又在课下找到该学生进行了沟通,化解了她的心结。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当孩子说谎时,我们先要考虑孩子说谎的原因。有时,孩子说谎源于对老师和家长的畏惧,这也说明孩子对自己的错误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只是为了逃避家长的惩罚,出于一种自我防御才撒了谎。所以教师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以平和的心态从多个角度对这件事进行分析,从而巧妙地化解与学生、与家长间的矛盾。

二、给孩子陈述的时间,听一听孩子的理由

小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内心也渴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加上他们年龄小,是非观念差,一旦自尊心受到伤害,即使是自己有错在先也会以一种极端的形式来进行反抗。如果处理不当,便会使师生间的矛盾激化。

一次,因小琪和小阳考前在考场中捣乱,我立即呵止了他们。几天后,另一个同学告诉我说他俩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和他俩谈谈,我拿出一张白纸,把小琪和小阳叫来让他们在纸上写下自己在背后说我坏话的理由。两个人商量了一会,便在纸上写了起来,大概是说老师的批评让他们在同学(还有其他班的同学)面前丢了面子。我看后,也拿起笔来在旁边写上我批评的理由:1.会有安全隐患;2.会影响其他同学;3.影响了班集体的荣誉。写完后我又将白纸递?o他们。

在周一的班会课上,我在同学们面前真诚地向他们道了歉,而他们也在同学们前向我和同学们道了歉,并读了自己写的保证书。

在这则案例中,笔者先听取了当事人的意见,最后以书面交流的方式指出他们犯的错。这样不仅避免了矛盾的激化,也为处理问题留下了回旋的余地。“敬人者,人恒敬之。”在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首先应想到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体,要对他们加以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赢得学生的尊重,使思想工作事半功倍。

三、艺术的批评,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和学生“交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谈话是教师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免不了要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提问,也会苦口婆心地跟学生讲道理。但是,无数事实证明“说”而不“服”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老师“说”的内容乃老生常谈,毫无新意,非常乏味;二是老师“说”的态度欠妥,讽刺挖苦,上纲上线,让学生无法接受;三是老师“说”的方法简单生硬,当众数落,欲收杀鸡儆猴之效,毫不委婉,令其不服。

如果针对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运用反问、比喻、引用等各种修辞手法,引用名言、寓言,巧妙、委婉、曲折地说出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揭示事物的本质,使人心悦诚服,给人留下隽永的回味,可能更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把握教育规律,讲究科学方法,就一定能巧妙有效地解决师生间各种矛盾,避免矛盾的激化,从而构建和谐校园。

巧妙化解球球的“圈地运动” 篇5

摘要: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的一种相互抵制或对抗的状态。冲突的结果有多种取向,一是矛盾的解决;二是暂时的缓和;三是使一方的冲动受到压抑。在明确冲突的概念和结果之后,教师要在冲突调节前认识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宽课程,教师,冲突解决

【中图分类号】G613.6

1.发自内心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真正的学习。让儿童参与去解决冲突。因为他们对冲突结果的期待有着强烈的个人兴趣,而教师鼓励用新的方式表达感情和想法,正是在建构幼儿的内在动机之上的,这是教师为幼儿提供机会真正地学习。

2.区分儿童的行为不良(misbehave)与犯错(make mistake)。Danniel Gartrell(1995)认为,“行为不良是指故意犯错,因此儿童必须接受惩罚”。当成人把孩子的不成熟行为看做是个人所犯的错误而非不良行为时,能够更好的帮助儿童获得健康的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即使是幼儿的社会性错误,教师也应该带着善意和理解来做出反应。

3.儿童可以从错误中学习,前提是我们把错误视为可解决的问题。

4.对于犯社会性错误的儿童来说,问题解决是合乎逻辑的结果。与自然后果和惩罚性结果截然不同,合乎逻辑的结果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儿童。

5.对于成人和儿童来说,问题解决会出奇地有趣并让人受启发。高宽课程的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帮助儿童学会主动学习。冲突发生时,儿童常常会自己提出解决方案。

6.儿童有能力解决问题。儿童能够说出他们所感、所想、所需,能够想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教师的支持和等待,给儿童提供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明确以上六个冲突调节的前提后,我们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有意思的是,本文察到的案例中出现了两中教师冲突解决策略。

案例背景:

最近班上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变形金刚,在区域活动时大部分孩子都在玩有关变形金刚的游戏。

今天球球跟平常一样,第一个吃完早餐,去读写区工作。浩浩、朵朵也紧随其后。球球在读写区认真的工作,他看到浩浩和朵朵向读写区走来,他停下正在剪纸的动作大喊“停,人和猪不可以进读写区,只有变形金刚才能进。”浩浩和朵朵停顿了一下,接着浩浩一脸正气地问:“为什么不能进?”“就是不能进,如果你是变形金刚的话就可以进。”球球说完,晨间的欢迎活动时间的音乐想起来了,于是他们停止了讨论,分别离开了去参加欢迎活动了。

李老师看到了这一幕,但她并没有马上对这件事做出回应。李老师在等待,等待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欢迎时间开始。以下是欢迎时间师生间的对话。

浩浩举手想要发言。

李老师:“浩浩,你有什么事想跟我们分享吗?”(教师师关注到了孩子的需求,没有因孩子的打断而不悦,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浩浩:“老师,有一件事我想讨论一下。”

李老师:“什么事呢?”

浩浩:“老师我想站上去说。”

李老师老师:“好,浩浩有一件事要跟大家说。浩浩请你上来。”

浩浩:“刚刚球球在阅读区的时候说‘人和猪不可以进读写区,只有变形金刚才能进,我觉得这样不对。”

李老师:“哦,你觉得这样不对是吗?好,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件事。球球说‘人和猪不可以进读写区,只有变形金刚才能进你们同意吗?”(教师收集信息,重复问题,引导幼儿一起参与解决问题。)

很多孩子都说不同意。

李老师:“你们为什么不同意呢?谁来说一下,(幼儿举手)好,朵朵你说。”(教师在征求幼儿的意见。)

朵朵:“我有时候也想进读写区,但是我不想变成变形金刚。”

浩浩:“因为他太凶了。”

果果:“我也不想做变形金刚。”

李老师:“好,我们请球球来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定。”(教师没有评价球球的行为,提供机会让球球表明自己的观点。)

韩:“因为我吃东西最快,所以我先去到那里,我想把那个区变成变形金刚区。”

李老师:“好,既然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那我们来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请林老师老师和朱老师也参加投票。”

投票结果为同意的6人,不同意的15人。

这个时候,林老师老师投了同意票。

林老师:“李老师,我也有个决定。”

李老师:“什么决定呢?”

林老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积木区吗?现在我先进的积木区,所以我决定以后只有老师才能进积木区。你们同意吗?”(新手教师提出了一种传统的解决方法——“以牙还牙”,这是在幼儿共情的基础上,用教师的权威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通过同样的方式,让幼儿体会这种“霸道”的行为所带来的感受。)

集體:“不同意!”

李老师:“那我们也来投票,看看大家是不是同意林老师老师的决定。”

投票结果同意2人,不同意17人。

李老师:“林老师,小朋友们都不同意你的这个决定,你会生气,会伤心吗?”(解决问题后,没有结束,教师在情感领域进行了延伸。)

林老师:“我不会生气也不会伤心。”

李老师:“因为这是大家的选择,对不对?”(小朋友们点头表示同意)

李老师:“好,我们在回到机器人的决定上。我们来看看结果,不同意的人是15,同意的人是6,15和6,谁比较多啊?(15个人多)所以这个规则不成立。”(采用投票的公平方式来决定问题的解决。)

球球:“李老师,我是骗你的。”(幼儿从大家的决定中认识到,“圈地”的行为是不被大家接受的。)

俊俊:“不许骗人!”

朵朵:“李老师,他逗你呢。”

李老师:“朵朵说了一个很好的词,球球不是骗人,是逗,他只是还没有考虑好。”(教师对幼儿的接纳和理解。)

从案例的最后结果,可以看出球球最后也并不认可自己的行为,他通过“我是骗你的这句话解释了他对自己行为的观点——请大家不要对“圈地”的行为当真。而教师至始至终只是充当讨论的组织者,立场始终中立。

案例中高宽课程下的解决策略与传统的不同,“以牙还牙”只能让幼儿认识到我不喜欢这样,最后妥协。这是幼儿的冲动受到压抑得到的结果。而公平的方式,幼儿所感受到的是,大家不喜欢这样,我应该尊重大家的权利。

结束冲突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解决问题,让幼儿从冲突问题中主动学习才是我们所期望的。

参考文献

[1].贝齐·埃文斯(美).《你不能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学前儿童的冲突解决》.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

[3].孙华平,张文新. 儿童之间的冲突行为及其心理价值[J].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95,04:124-128.

巧妙化解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篇6

一、耐心指导化解家长的关注、焦虑问题

舒天丹说“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大多数家长正是想教育好孩子而不得其法。为了消除家长关注、焦虑的问题。我请小学一年级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并通过家委会、家长培训等方式,和家长分享科学的幼小衔接方法。使他们了解我班有关幼小衔接的具体教育计划,做到家园一致,相互配合。更使家长明白学拼音、算术、写字在幼儿阶段不是任务,而“利用环境、自然习得”则是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让家长做好孩子升入小学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

二、实地了解消除幼儿期待、恐惧的问题

幼儿对于升入小学既期待又恐惧。为了消除幼儿的恐惧感,我联系了离我园最近的第八小学,在他们的配合下我们的幼儿进行了实地参观。了解了小学的哥哥姐姐是怎样升旗的,课间是怎样活动的, 上课又是如何听讲的……从而找出了自己的差距。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差距后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第一,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第二,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 第三,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一方面 教师注意自己要说普通话,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鼓励幼儿用普通话和别人交往,还要提倡在家庭里多用普通话和家人交谈。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了解了小学生活并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消除了对小学的恐惧感。

三、互相沟通消除小学教师的头疼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目的、教学方法上都从在着一定地差距,《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和小学教师取得联系非常必要。

(一) 搭建幼小教研平台。

小学、幼儿园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教育机构,工作中极少往来,教师之间缺少了解更谈不上沟通。所以幼小双方共同搭建教研平台很重要。如:互相学习新理念;互相备课、听课、评课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方法,以便双方在幼小衔接工作中采取更好的教育措施。

(二)幼小教师在教育方式上衔接。

幼小要从教育方式上衔接。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玩中学,小学的教育方式是学中玩。因此双方沟通,改进各自的教育方式。幼儿园大班教师应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开展趣味竞赛活动,让幼儿体验胜负,培养上进心。小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采取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小教师经常往来,相互沟通,幼儿教师明白了怎样培养幼儿才能适应小学生活。小学教师也懂得了如何和幼儿园衔接。这样小学教师就不会谈新生而头疼了。

总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要有努力学习的决心,勇于实践的精神,大胆创新的勇气,不但能化解幼小斜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更能化解教学生涯出现的所有问题。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三幼儿园

上一篇:宫颈扩张球囊下一篇:诗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