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策略

2024-06-12

化解策略(共12篇)

化解策略 篇1

师生冲突是现代教育中无法回避的矛盾, 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叛逆心理集中爆发的关键时期, 如果教师的策略得当, 就可规避冲突的发生, 反之则会陷入冲突的泥潭, 疲于应付。师生冲突的发生不是必然事件, 也不是洪水猛兽, 是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偶发事件, 可防、可控, 只要教师注重规避的策略, 就可以减少师生冲突的发生。下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重塑师生关系的新基石

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同样的学生、同样的问题, 遇到不同的教师就有不同的结果。教师要有走下圣坛的勇气, 要有亦师亦友的情怀, 教师要和学生平等交流, 努力打造自己的教学高地, 使学生既能高山仰止, 又能如沐春风。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过:“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 共同成长的伙伴。”这应该是对师生关系最恰当的定位, 教师只有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人格的人, 赢得学生的心, 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抛弃“不苟言笑”的面具, 学会“蹲下身子看学生”, 以一颗坦诚的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 进而把他们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当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 如果教师把指责、批评、抱怨, 换成启发、表扬、激励, 将会把一触即发的师生冲突, 带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二、提升教书育人的崇高追求

首先, 把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抓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教育的真谛。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有听话乖巧者、有勤奋好学者、有亭亭玉立者、有自由散漫调皮捣蛋者等, 这就是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不论你高兴不高兴, 都要面对, 既要接纳他的优点又要接纳他的缺点, 教师不仅要喜欢“白天鹅”, 更要喜欢“丑小鸭”;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越高, 师生产生矛盾的概率就越小, 即便有师生冲突的充分条件, 也能进行有效的避让, 不会使矛盾发生碰撞。

其次, 演绎好课堂教学的这幕大剧。课堂是师生冲突的多发地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教师要当好导演, 不要一味唱主角, 包办代替, 越俎代庖, 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有所不为就是: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也是教师教育对象中独一无二的, 他们拥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阅历, 个性迥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筛选、重组与改造, 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学生实际, 要把课堂延伸到教室外。

最后, 运用好语言交流的独特魅力。教育是交流的艺术, 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 语言得当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的问题, 由于运用语言的角度不同, 可能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尤其是教育批评学生时, 教师如果用语偏激, 如用尖刻的语言、侮辱性语言、伤自尊性的语言等, 就有可能激化师生矛盾, 引发学生的对立。因此, 教师不论是在教学过程中, 或是在教学管理中, 都应运用含蓄、幽默、委婉、迂回等方式。唯有如此, 才能使教育教学在师生的共同演绎中心灵相通, 沁人心脾。

三、寻求家长的鼎力支持

家长是学生的影子, 教师要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与家长保持联系顺畅, 经常与家长联系, 使家长能感受到你很在乎他的学生, 同时与家长对教育学生达成某种默契,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关注, 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目的。我校有一位学生, 总是在其他教师的课堂上出现不良状况, 但在数学课上, 相对比较“安静”, 原因是数学老师与学生的父亲是同学, 两家常有来往, 因而学生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收敛, 数学成绩也是各学科中最好的。可见, 家校联系对于预防师生冲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只要心里有人, 家长、学生就会目中有人。

四、构建提前介入的互动平台

师生冲突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矛盾的凸显, 更是学校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改革学校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给教师和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引导师生参与校规校纪的制订, 使其具有人性化, 更具人情味, 让不当校规远离校园、远离师生。学校要积极构建家校互动的平台, 使家长进得来校园、看得见变化, 例如, 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学校问卷调查等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家校的沟通, 增强师生的相互理解和情感的疏通。学校主动承担对师生的心理干预, 减轻教师与学生的压力, 舒缓师生心理矛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积极搭建平台, 给“精力旺盛”的学生提供展示和释放“能量”的机会, 使校园中的每个人都得到关注, 都成为聚焦。

化解策略 篇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如参观、考察、外出调查、采访等。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区域又广,不安全因素相对增多,有许多事情指导教师难以掌控,任何一个细小的纰漏,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活动组织者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严肃话题——学生的安全问题。

情景重现:

在靖江市渔婆菜场西大门集中,开展“ ‘限塑令’实施现状调查”,小组成员合作调查菜市场和学校周边使用塑料袋的情况,指导老师布置完任务后同学们即开始行动,10分钟后,有学生着急地找来了:“老师,张月因为不小心踩到菜叶,扭了脚,疼得不能走路。”指导老师立即赶到现场,原来张月同学的脚崴了,老师立即让几个同学扶张月就近去社区医疗处找专科医生就诊,以免留下后患。

上面这个实例,是不久前我校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安全问题。事情处理结束后,我和几个指导老师就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思考和讨论。有老师提出“要安全,不如取消校外活动。”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我认为是极不妥当的,虽然学生暂时达到了“安全目的”,但它更重要的是剥夺了学生各种锻炼成长的学习权利,让他们失去了学习安全自护能力的机会。面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该怎么办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总结出的几点策略。

策略一: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利用学校橱窗、黑板报、校园网等渠道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与普及安全教育工作。既让学生及时了解安全教育的有关知识,又能帮助学生克服和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

如:我校位于城区主干道旁,学校周围交通拥挤、车辆穿梭频繁,也是事故多发地带。因此,增强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刻不容缓。所以,我校组织了一次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1)邀请新区交警大队张警官和辖区派出所刘警官分别为我校学生上了生动的交通安全讲座和法制教育讲座;(2)“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专题黑板报的评比活动;(3)开展交通和法制知识竞赛;(4)实践活动:我当半日交警(5)宣传活动:文明行路从我做。

由于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完全,对事物的认识不成熟,对危险意识性差,因此,在每次活动前,指导教师要始终坚信‘安全无小事’,不能满足于以前曾做过的教育,安全教育要常讲常新,要常抓不懈,做到警钟长鸣。

第 1 页 策略二:精心规划学生的校外活动,落实安全组织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校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为了确保学生校外活动的安全,教师必须精心规划和组织好学生的校外活动。首先,在活动前,必须对校外活动地点的周密勘察,对活动环境的了如指掌,对活动路线的掌握及活动场所的不安全因素的预见等。第二,要落实周密的安全组织工作。

在活动过程中,为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或事故,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的是,活动中要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安全工作要落实到活动中的每位参与者,不能敷衍了事。只有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学生的安全才得以保障。

策略三:指导学生制定外出活动安全公约

在活动前,除了学校和班级已经制定的安全预案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活动项目,指导学生来制定活动安全公约。学生制定定活动安全公约的过程,本身就对自己外出活动的行为进行了一次约束教育,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分清事故的界限,明白一旦发生不安全事故,各自该在什么范围内发挥什么职责,尽到什么责任,要尽可能地避免不安全事故,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最低。

调查结束后,我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小结,对照安全公约,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让学生谈谈自己表现好的地方,以便于今后更好地活动。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活动做准备。

策略四:加强宣传,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在青少年教育受全社会的关注的同时,要保障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安全,宣传工作和家长工作尤为重要。

1.要让社会支持,要让家长理解,新闻媒体的宣传和正面的引导作用不能低估,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主动联手,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的正面报道,让家长、让全社会都来了解这门新课程并关注。

2.可以通过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听取家长的意见;举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果展,积极向社会和家长宣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家长致公开信、问卷调查、家校通请家长评价孩子的活动情况。针对孩子的安全问题采用协商的方式与家长协同对孩子进行教育。

3.调动家长中存在的潜在的课程资源优势,使每位有意愿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家长,成为学校的义工,协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驾护航。

“时时处处想安全、人人事事讲安全”要把安全的意识、安全的行为、安全的环境带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深入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未来化解产能过剩的策略选择 篇3

毫无疑问,产能过剩业已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攻克的难题。与以往几次产能过剩相比,目前产能过剩的驱动因素仍然是经济增速下滑带来产业结构性调整的需求,外部疲软的经济环境更是给产能过剩的现状“雪上加霜”。民生证券发表报告认为,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率不可能恢复以前两位数水平,加之产业结构调整,因此,本次产能过剩所需耗费的时间会更加漫长,相关行业业绩受去产能冲击到回升时间跨度相对更长。从国际经验看,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美国、日本)均经历过产能过剩阶段。上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在出口导向型经济支撑下,投资率一度在35%左右,致使90年代末遭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时,货币危机迅速扩展到经济危机,其中产能过剩是重要因素,这方面韩国尤甚。这些国家陆续花了20—30年的时间才慢慢化解掉过剩产能。更何况,我国的产能过剩还带有自身的体制性、政策性的原因,当然也有企业本身追求扩大规模的原因。因此,我国化解产能过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操之过急,更要从长计议。2013年10月发布的《指导意见》给出了5年的时间,今年2月颁布的化解钢铁与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意见又提出了5年的时间。实际上把政策执行期限由原来的2018年延长至2020年。这也是考虑到化解产能过剩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回顾治理产能过剩的历史,可以看出,产能过剩的发生是反反复复,屡次治理,又屡次反弹。产生产能过剩的原因一直基本相同,治疗对策也基本相近,而导致政策失效的原因也基本相同。例如,在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因追求高增长而导致产能过剩一直没有明显变化。由于存在过度追求速度和投资偏好的体制机制动因,地方政府行为上必然要人为压低生产要素等投资品价格支撑投资高增长,无论是各地招商引资中的竞争性压价政策—土地、税收优惠,不计环境成本,还是要素价格市场化的迟滞,本质上都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产生的市场信号扭曲。未来化解产能过剩要“以史为鉴”,充分借鉴前期的经验与教训,政策的制定必须既充分考虑现阶段的体制特点与经济环境,分析前期政策的得失,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失效,同时又前瞻未来,与体制改革的目标衔接,从而在执行中不断提升政策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一、不断提升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我国化解产能过剩一直以压缩产能、总量控制为主要手段。这种手段的不足在于仅从供给侧出发调节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状况是由供需两个方面的状况决定的。目前每年的压缩产能任务都能够完成,但产能过剩状况依旧。从以往的经验看,有关部门对需求的预测与实际数据差异较大。以钢铁工业为例,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对钢铁需求的预测,2005年我国粗钢需求量为1.4亿吨,而当年实际消费3.53亿吨;2010年粗钢需求量为3.2亿吨,而当年实际消费约为6亿吨。在有色金属和水泥等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种调控目标与结果一再背离的现象,需要决策部门认真反思。要吸取“越控制总量,投资越踊跃,产能越过剩”的教训。要相信资本和市场的理性。未来要不断提升调控手段与政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进一步建立精细化的调控指标体系,差异化不同性质过剩产能的调控方法。

一是建立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首先,提升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水平,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制和干预,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产能及相关信息,理智决策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据此控制信贷投向和规模,防止投资过度,规避金融风险。其次,改革“总量控制”的产业政策思路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项目审批准入制度,最终改审批制为核准制,并且要以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性条件,监管方式也应该从前置性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

二是差异化不同性质过剩产能的调控方法。对于不同性质的产能过剩,需要分业施策、多管齐下。对技术落后产能的企业,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关停、淘汰,防止这类企业在市场出现短期需求趋旺、价格上涨时“死灰复燃”。对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低水平”过剩产能实行“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利用信贷、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杠杆“扶优汰劣”,引导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因购买力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相对性产能过剩和部分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强规划引导,提高企业集中度,引导企业站术进步前沿、顺应产品更新换代趋势进行结构调整。

二、加大政策执法的力度和权威性

从以往政策执行的教训看,一些设计初衷良好的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或者被政策受力方化解,致使政策未能发挥应有的效果。例如,针对钢铁等领域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对新上项目规定了很严格的技术、环保及规模等进入门槛。然而,一些地方根本无视国家产业政策,违规上马项目。调查显示,各地都有大批未经国家环评和审批而上马的钢铁、水泥、玻璃和电解铝项目。同时,一些地方进入工信部淘汰落后名单的企业产能,至今仍然在运行,没有被淘汰。一些企业为了扩张产能,擅自更改技术标准,降低了产品质量。更有一些企业以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降低生产成本。这些现象的一再出现,已经严重削弱了产业政策和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在目前的体制环境下,上述政策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但必须严格执法,加大监管的力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切不可姑息手软。一是建立巡视检查制度,由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定期巡视检查。这样才能发现那些违规未申报的新项目。二是强调行政问责制的使用。鉴于现阶段的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权力干预市场运行所致,因而,行政力量造成的问题现阶段还只能用行政的办法来应对。在这方面,有些地方在治理污染上已经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一些地方政府提出“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官,治官先治人”的铁腕治污措施,收到很好效果。与此相比,国内还鲜有官员因产能过剩问题受到处罚。因此,下一步要突出行政问责制的作用。当然,这只是现阶段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实对策,而非长久之计。强化行政办法的弊病在于与体制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其执行效率肯定是“非优化”的,但目前环境下的确没有“最优策略”,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并承担相应的成本。从长期看,行政手段与市场调节两种工具的运用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市场手段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育过程。现行的体制环境决定了行政手段还不可缺少。

三、加快配套政策的改革速度

由于产能过剩的产生与我国经济环境与体制的复杂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产能过剩的治理也必须其它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例如,由于资源要素市场改革滞后,能源、资源、土地等没有按照其稀缺程度和环境的代价来定价,直接刺激了大量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上马。因此,相应有针对性的改革政策很早就提出了: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理顺煤、电、油、气、水、矿等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深化资源性产品的税收机制改革。然而,由于相关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这些改革措施一直没有到位。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重大改革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来支持产能过剩的治理。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重塑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以及改革地方官员的评价和升迁体系。伴随新预算法的实施,公众支出应该更加透明和更好地得到社会监督以避免地方政府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补贴开展投资和经济增长方面的攀比。而加快地方政府官员评价和升迁体系的改革,则有助于消除地方政府对企业投资行为的过度干预。

二是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各级财政加大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税收政策。对向境外转移过剩产能的企业,其出口设备及产品可按现行规定享受出口退税政策。修订完善资源综合利用财税优惠政策。

三是继续落实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鼓励创新基金品种,开拓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加大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支持力度、适当简化审批程序,完善海外投资保险产品,研究完善“走出去”投融资服务体系,支持产能向境外转移。

四是完善和规范价格政策,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按照体现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的原则,深化水、电、油、气、矿等资源价格改革。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高耗能行业,能耗、电耗、水耗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产能,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

五是落实职工安置政策。据新华社报道,未来2—3年,若产能过剩最严重的行业减产30%,将造成裁员300万人。这些工业包括:钢铁、煤炭开采、水泥、造船业、炼铝和平板玻璃。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中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纳入就业扶持政策体系。落实促进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和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等各项政策,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转移,按规定落实好其社会保障待遇,依法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

四、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走出去”一直是中国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而利用“走出去” 转移过剩产能则是近年国内产能过剩形势下所强调提出的策略。当前,推动我国企业加速“走出去”的重要机遇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与“一带一路”许多沿线国家具有互补性。这些国家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其中不少经济高度依赖能源、矿产等资源型行业,而我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行业的制造工艺技术和主体装备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处于产业链的相对高点,有能力向这些国家提供各种产品与设备。资料显示,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已经有大批符合能耗、质量、环保标准的过剩产能,可以考虑向国外转移部分产能。以钢铁为例,有关分析显示,如果我国每年有10%—15%的钢铁产品出口,国内钢产量就可基本实现平衡。因此,我国企业的策略应当是,第一,进一步加大钢铁产品等过剩产能的出口力度,政府通过出台税收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比如,降低在能源紧张时期加征的15%电解铝出口关税等。第二,产能过剩的企业积极“走出去”。比如,我国铝企业可以到东南亚、俄罗斯、几内亚等资源能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生产,把电解铝这类耗能高、污染大的生产环节向海外转移。第三,积极应对众多国家针对我国企业实行的反倾销、反补贴政策。2014年以来,国内钢铁企业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已经密集在境外投资了一批钢铁项目。

当然,通过“走出去”转移过剩产能有一个过程,还需要量力而行,还要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情况,而不能“急于求成”。就目前而言,“走出去”还不是治理过剩产能的最重要手段,但是这个方向必须坚持下去。展望“十三五”时期,我国企业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在外、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的“三头在外”型产业,进而带动产品、设备和劳务输出,有效实现我国产能的向外投放。

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由于产能过剩反映了经济运行中供给与需求的相对状况。从根本上看,只有运用市场化办法才能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办法化解过剩产能。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当年化解产能过剩主要是靠市场优胜劣汰、自然出清。美国每年企业间购并重组以及破产数量数以万计,加之发达的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支持,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把治理产能过剩与产业升级结合较好的国家。从我国当前情况看,产能过剩在各个行业都存在,产能利用率大约都在70%左右,但汽车行业甚至水泥行业的效益都好于钢铁行业。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钢铁业利润率2.2%,低于工业企业5.91%的平均水平,更是远低于汽车制造业8.99%的水平。即使在钢铁行业内部,也不是每个企业都亏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当发挥市场倒逼机制作用,要靠市场机制起作用,通过市场竞争化解过剩产能,实现优胜劣汰。这才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治标”之策。当然,我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尽完善,市场机制完全发挥作用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自练”的误区及其化解策略 篇4

化解策略:达成学习目标是我们课堂一切活动的宗旨, 学生“自练”的目的也必须是为达成学习目标服务。所以, 安排“自练”内容要与主要学习教材相关联, 或是巩固提高运动技能, 或是运用所学技术, 或是发展相关体能, 切不可让学生不顾课的目标而随意选择。案例中的学生“自练”,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必须有行进间运球的前提下, 从行进间运球、传接球、投篮等内容中自由选择、组合进行。这样, 既可以巩固行进间运球的技能, 又可以满足学生的投篮等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误区二:“自练”指导缺失。教师安排学生“自练”时间, 只让学生自己练习、活动, 教师却坐在一旁不管不问, 时间一到就结束活动, 活动的效果如何、有无需要改进注意的地方都不作评价。

化解策略:学生“自练”应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角度出发, 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与练习方法, 特别要让学生在“自练”中适当创新, 但这一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工作。教师在学生“自练”前, 应该讲清楚活动内容、方法、方式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自练”的实效性。在学生“自练”过程中, 教师要分组巡视, 动态跟踪学生练习活动中的技能运用、安全保障等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指导, 尤其是对出现的动作技能和安全方面等问题需立刻纠正。

误区三:“自练”时机欠妥。时间、机会安排不恰当, “自练”就达不到效果。

化解策略: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和学生技能掌握程度等情况恰当地安排“自练”。动作技术较复杂的内容, 应该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动作后才能安排。

化解策略 篇5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以下简称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共同签订的书面协议,它承载着确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学校上报就业计划、用人单位申报进人指标、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和国家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诸多功能。就业协议的这种功能定位在特定时期对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保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就业协议的现有功能不仅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越来越充分暴露出诸多缺陷和不足。为此,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及时矫正就业协议的功能缺陷,以便进一步完善就业协议制度,推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就业协议的功能缺陷及危害

(一)就业协议承载过多的行政管理功能,严重阻碍学生择业自主权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实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分配制度,当时用人单位没有用工自主权,毕业生也没有择业自由权,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派遣证。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对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建立和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为特征的新型毕业生就业体制。就业协议正是这种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协议注重行政管理的设计理念和运作模式已成为阻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羁绊。尽管教育部门逐步对就业协议制度进行了一些“去行政化”的调整,但成效并不明显,原先固化在就业协议中的诸多管理功能依然存在并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如毕业生就业计划报批、报到证发放、户籍迁移等管理事项至今仍被牢牢地捆绑、嵌入到就业协议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之中,而且有关部门及高校始终扮演着决定性角色,这足以表明就业协议“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管理功能已经明显掩盖了作为确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功能”。就业协议这种管理功能的固化,完全模糊和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行为的法律界限,其实质就是试图以命令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行为来支配甚至取代以平等协商为特征的协议行为,势必导致行政管理权力的过度扩张和相对人权利的极度萎缩,严重干扰和阻碍学生就业自主权、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实现,既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配置市场化、就业行为自主化、劳动关系契约化的理念格格不入,也与就业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目标相去甚远。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就业协议须经学校审核同意方有效力,限制了毕业生就业权利的实现,违反了法律关于保护劳动者基本权利的精神,其本质是一种以部门规章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违宪行为。

(二)就业协议约束功能的弱化,导致随意违约、毁约现象严重

目前,就业协议的主体大都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当事人,就业协议因之被称为“三方协议”。在就业协议签订过程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基于平等主体地位自主协定双方的权利义务,高校则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充当审查协议内容、鉴证协议成立的角色,并非平等主体。因而严格地讲,这种“三方协议”是在“私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填加了公力干预的内容,高校作为第三方参与到就业协议中来,毫无接受协议约束的主观意图和行为基础,其承担的推荐毕业生并督促其依约报到等相关职责,充其量是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高校向用人单位承担一定保证或担保的一种实践操作,这与法律意义上的担保人的责任不可相提并论,以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爽约后,高校承担违约责任者甚少”,或根本就没有承担过责任,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使得高校作为就业协议的主体非但起不到敦促和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恪守协议的作用,反而会大大破坏和损伤协议的约束功能,降低和弱化协议的拘束力,甚至极有可能会放纵和助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违约失信行为。另外,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就业协议是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格式文本,其内容除了含有各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及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外,还设定一个空白备注栏,任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就服务期、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特别约定。在实践中,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无法从容地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往往采取退而求其次的策略,被动接受用人单位提出的非常简单、模糊的条文内容,其结果必然使就业协议的约束力大打折扣。由于就业协议约束功能的严重弱化,势必造成违约、毁约的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近年来有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违约率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攀升,部分重点大学的违约率更是接近半数0。另据不完全统计,有的地区就业协议的解除率甚至高达70%。

(三)就业协议统计功能的异化,导致虚假签约现象严重

在对待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先是规定:“要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议高校设置的主要依据和参数。对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地区,控制新增高校的数量。”教育部2003年4月25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又强调要致力于“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建立高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6月3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谈到,这种将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诸多重大事务与学生就业直接挂钩的政策导向,确实起到了促进多数高校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和对接市场办学,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积极作用。但过度放大和扩张毕业生就业率的功能的做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例如一些高校设法采取不正当手段给就业率“注水”,热衷于就业协议所反映出来的“虚假”就业率。他们或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诱惑学生虚假签约,或用不签就业协议就不发毕业证书的方法威胁学生虚假签约,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干脆专门组织人员替毕业生和“接收单位”签署虚假就业协议,学生不明就里地“被就业”。所有这些虚假签约的危害性极大,既破坏了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真实性,又损害了政府和高校的形象和信誉。这与原本通过就业协议这样一种制度设计,便于高校掌握本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掌握全国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而促进高校优化专业设置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初衷是相悖的。尽管虚假签约固然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诚信缺失有关,但就业协议统计导向功能的严重扭曲和异化所导致的虚假签约现象严重泛滥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就业协议功能缺陷的化解策略

(一)改革毕业生就业管理方式,逐步淡化直至完全剥离依附于就业协议上的行政管理功能

现代行政法理论认为,学校是一个公共机构,既不同于民法上的私法人,也不同于公法上的机关法人和公法社团,而是公务法人。所谓公务法人,“是按照涉及公共利益的法律建立的,能够作为公权力主体行使权力和义务的组织,它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的主体”。作为公务法人的高校,应当紧紧围绕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实施就业管理。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政府促进、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通过供需见面、进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与之相适应,高校要不断更新观念,从计划分配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尽快完成角色和职能转变,弱化行政手段,强化服务功能。当前尤其要注重改革毕业生就业管理方式,把行政管理功能从就业协议的功能范围中逐步剥离出去,建立面向市场、彰显服务、注重指导的就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使毕业生真正成为就业的主体,确保毕业生择业自主权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实现。具体而言,对就业协议具有的高校上报就业计划和签发报到证、用人单位上报用人计划的依据之功能,从近期看,应与用人单位性质、毕业生就业形式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取舍,不宜“一刀切”。若毕业生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的,这种功能可以暂时保留;若毕业生到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这种功能无实际意义,应当取消。就就业形式而言,若毕业生实行的是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这种功能自无存在之必要,也应当取消。从长远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统一、开放、有序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单位用人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依附于就业协议上的管理功能应当彻底取消。

当然,即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市场化改革趋于完全成熟,并不意味着彻底排斥政府、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管理职责及相应行为,关键是要实现管理理念和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变“协议管理”为“职责管理”,即政府、高校应有的管理职责根本没有必要通过就业协议来体现,而是完全可以凭借各自特有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加以落实,如为毕业生择业提供大量的就业供需信息和与用人单位接洽商谈的机会,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等。

(二)重新界定就业协议的主体和内容,强化就业协议在约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方面的功能

约束功能是任何协议(合同)所具有的一项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因而就业协议的约束功能不仅要继续保留,而且必须加以强化。问题是在就业协议中究竟要约束哪些主体的行为,确定协议主体何种性质的权利义务关系,值得探究。笔者认为,就业协议应当约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就业行为并确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从法学的角度看,就业协议就是一种合同,而合同的基本理念是“基于意思自主的自我决定与自我拘束”,其本质是“实行自决(Selbstbestimmung)而不是他决(Fremd—bestimmung)”。这就意味着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享有以自己的意思与他人协商形成私人法律关系的自由。因而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理应拥有自主订立就业协议的自由和权利。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毕业生享有自主择业权,单位享有自主用人权,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新形势下,就业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自主决策和自愿行为,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进行非法干涉和限制。只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并就有关事项达成一致,同时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那么双方签订的就业协议就应当有效。因此将高校从就业协议的主体中剔除出去,实现“三方主体”到“双方主体”的根本性转变,不仅有助于就业协议主体定位的理性回归,强化其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约束功能,有效遏止违约、毁约现象的滋生和泛滥,而且也是推动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和劳动制度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

另外,基于目前省级以上教育部门印制的就业协议格式文本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规定较少或没有规定的现状,应当考虑由国家教育部门和人保部门共同印制更为规范、标准的就业协议示范文本。该范本应将服务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列为必备性条款,尤其要通过范本将强制性劳动基准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纳入到就业协议之中,这对强化就业协议的约束力,防范和解决日后可能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突出保护毕业生这一相对弱势方的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三)创新毕业生就业统计和考核模式,优化就业协议的统计导向功能

科学、真实的就业统计,既是国家准确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效制订相关就业政策和措施、客观考评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合理确定招生规模、科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和培养方案、有效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由于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尚未立即生效,其能否得到实际履行往往要等到大学生毕业离校到用人单位报到工作时才能知晓,这样从就业协议的签订到正式生效履行还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在这期间内常常会出现一些不确定性的主客观因素而影响就业协议的生效和履行。因而从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考虑,理应以就业协议正式生效、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工作作为就业统计的起点较为妥当,而就业协议的签订情况仅仅具有参考价值而已。然而,现行将就业协议的签订作为毕业生就业统计主要依据的做法,必然使就业统计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办学主要依据的政策导向下,一些高校虚假签约现象比较严重,进一步干扰和破坏了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真实性。

化解策略 篇6

关键词:振动型弹簧类复杂的问题;弹簧振子;高考压轴题;解题策略;位置示意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7)12(S)-0024-3

1 振动型弹簧类复杂问题的界定和特点

所谓振动型弹簧类复杂问题,是指以轻弹簧为载体连接若干物体,以弹簧的一端或与之相连的某一物体为固定端,给系统输入一定的能量后,研究系统运动或振动规律的一类复杂问题。此类问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对力、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动量守恒以及能的转化与守恒等物理学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经常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而且大都设置为压轴题。例如1997年全国卷第25题、2004年广东综合卷第17题、2005年全国理综(晋豫冀皖闽浙等省)第24题等。因此,研究这类问题的本质特征,寻找一套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刻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的价值。

振动型弹簧类复杂问题的特点是命题起点是基于弹簧振子模型。通常通过设置碰撞作用、破坏平衡状态、隐含临界状态、改变初始条件等方法将简洁的弹簧振子模型演化为外延拓展、内涵丰富的复杂问题。分析其复杂性成因,发现这类问题的难度系数是由弹簧的两大动态特点所决定的:一是从力的角度看,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弹簧的弹力是一种由形变而决定大小和方向的变力;二是从能的角度看,弹簧发生形变便具有了弹性势能,而伴随着形变量的变化,弹性势能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能量的存储与转化。所以,以弹簧为核心的系统因力和能的双重变化,导致了这类问题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难度。

2 振动型弹簧类复杂问题的化解策略

如何化解难点,解决这类难题?通过对大量的振动型弹簧类压轴问题的研究,我们总结出基于弹簧振子解决问题的“三步曲”策略,经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2.1 明确研究对象,建构弹簧振子模型

振动型弹簧类复杂问题源于弹簧振子模型,因此,在审题时,要能合理选择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振动的原因,看穿整个系统的振动本性,从宏观上抽象出弹簧振子模型。

2.2 勾画位置示意,标明关键位置和状态,确定力、位移、加速度等状态量

在明确研究对象后,分析运动过程,画出特殊或关键的位置示意图,这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步骤。必须标出的特殊位置主要指物体的初始位置、振子的平衡位置以及振子的最大位移位置,以此确定振动物体在这些位置的力、位移、加速度等重要状态量,同时,从示意图上寻找弹簧的形变量与物体的位移之间的几何关系,直观地选择物理运动过程,从而为列方程解题作好铺垫。

2.3 选择状态过程,运用牛顿定律、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一旦系统起振,系统的总能量就不断地进行转化和分配。若无电场力、摩擦力作用,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研究过程或状态,依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便成为解题的关键步骤。这一步骤需要准确把握始、末状态所决定的过程和对应的规律。

3 两个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 如图1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与物体A连接,物体A又与一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绳另一端悬挂着物体B,B的下面又挂着物体C,且A、B、C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剪断B和C之间的绳子,则A和B将做简谐运动。已知物体A质量为3m,B和C质量均为2m,A和B振动的振幅为d。试求: 

(1)物体A振动的最大速度。(2)振动过程中,绳对物体B的最大拉力和最小拉力。

解析 (1)明确研究对象。

本题振子由物体A和B组成,起振方式是让物体C脱离系统,破坏了A和B系统的平衡,导致振子受力不平衡,因此,A和B做简谐运动。

(2)勾画位置示意。

A、B的振动状态完全一致,画出它们的平衡位置、最低位置和最高位置如图2所示,同时对物体B,还标出其在两个极限位置的加速度的方向。

(3)选择状态过程

当A运动到平衡位置时,A具有振动的最大速度,因此,要求A的最大速度,应选择振子从起振到平衡位置这一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研究,其中的关键是确定始、末状态的弹性势能的关系。通过分析这两个位置振子的受力情况,便可以确定弹簧的形变量是相等的。而要求绳对物体B的最大拉力和最小拉力,只需研究B在最低和最高两个位置的状态,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1)假设绳剪断前,弹簧伸长量为x1,剪断后,在振动的平衡位置,弹簧压缩量为x2,所以kx1=mg,kx2=mg,即x1=x2,两个状态的弹性势能相等(振动的振幅d=(x1+x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3mgd-2mgd=12×5mv2,

解得v=25gd。

(2)B振动到最低点时拉力最大,设为F1;振动到最高点时拉力最小,设为F2;

B在振动过程的最低点:

F1-2mg=2ma,3mg+kx1-F1=3ma,

解得:F1=2.8mg。

B在振动过程的最高点:

2mg-F2=2ma,解得:F2=1.2mg。

点评 本题运算量虽不大,但由于A、B作为一个整体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且它们的振动始终反相,所以,不论从问题情景的设置还是从问题内涵的份量上来看,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当画出振子的三个关键位置的示意图,则弹簧的形变量、振子运动的位移、振子的受力状态等物理量将会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求解就方便多了。

案例2 如图3甲所示,小物块m1与m2通过一轻质弹簧相连,静止于固定的光滑水平长木板上,物块m1与固定在长木板上的竖直挡板接触。现将小物块m3正对物块m1与m2的方向以初速度v0运动,与物块m2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已知物块m1与m2的质量均为m,物块m3的质量为m/3,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且下述过程中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试求碰撞后物块m3的速度和物块m1的最大速度。

(2)若只将长木板右端抬高,变成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如图3乙所示,物块m1、m2处于静止状态,现让物块m3从长木板上的A点静止释放,与物块m2相碰后粘合在一起,为使物块m2、m3向上反弹到最大高度时,物块m1对挡板的压力恰为零,则A点与碰撞前物块m3的距离为多大?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最多比原来增加多少弹性势能?

解析 在此着重分析第(2)问。

(1)明确研究对象。

在(2)问中振子由物块m2和m3整体组成,起振方式是让物块m2和m3发生非弹性碰撞,使振子在非平衡位置获得一定的动能,从而引起物块m2和m3做简谐运动。

(2)勾画位置示意。

根据本问情景,画出反映振动过程中几个关键位置的状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

物块m3与m2在碰撞前,弹簧的压缩量为x1= m2gsinθ/k,此位置记为碰撞位置A′;m2和m3整体的平衡位置在O处,此处弹簧的压缩量为x3=(m2+ m3)gsinθ/k; m2和m3反弹到最大高度B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m1gsinθ/k=x1;另外,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m2和m3在最低位置C,此位置与平衡位置O相距x3+ x2,与碰撞位置A′相距x3+x2+x3-x1= 2x3,与最高位置B相距2(x3+ x2)。

(3)选择状态过程。

要求碰前m3与m2的距离,关键需求出碰后m3与m2整体的速度,由于碰撞位置与最高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因此,可以选择从碰撞后瞬间至最高位置这一过程,列系统机械能守恒方程加以解决。而要求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增加量,可以从位置示意图中灵活选择相关过程列式求解。例如,最直接的是选择从碰撞位置A′到最低位置C这一过程,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与动能的减小量之和;也可以选择从最高位置B到最低位置C这一过程,所求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物块m1离开挡板时,物块m2的速度大小为12v0,方向向右。当物块m1的速度最大时,弹簧恢复原长。设物块m1的最大速度为vm,此时物块m2的速度为v3,物块m1、m2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和动能守恒,有

(3)弹簧压缩最大时,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物块m2的速度为零。另外,还可根据示意图,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

点评 本题检测后发现得分率很低,得满分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说明试题的综合性很强,难度很大。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正是由于对物理状态认识模糊、对物理过程把握不清导致错解。而当我们在评讲时介绍了画关键位置示意图的解题策略后,学生普遍反映对此题的过程和特殊状态豁然开朗,题目也似乎变得十分简单了。

(栏目编辑黄懋恩)

弱势教师的产生原因及化解策略 篇7

1. 因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而沦落为弱势教师

时下, 教师与一些垄断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 虽然在工资待遇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但教师的工资待遇正在逐年提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加上近些年来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一些非师范院校或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也开始把求职的目光转移到了教师这个职业上。于是, 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许多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被公办学校以“没有编制”为由拒之门外, 而一些非师范院校或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却通过各种不正常渠道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公办学校, 挤占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师编制。这些人中, 有的甚至在加入教师队伍之前连“教师资格证”都还没有拿到, 学校又怎敢对他们委以重任?无奈, 只得安排他们到一些无关紧要的岗位上去。

2. 因教学成绩不理想或喜欢“唱反调”而被冷落为弱势教师

在“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评价观念左右下, 任何一所学校, 都会有一些主科教师因所教学科的成绩不能令学生和家长满意而被迫转岗为副科教师的。也有一些教学水平比较高、但热衷于反思和批判教育现状 (据笔者观察:水平高的教师往往比别的教师更有思想, 而且, 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也往往与其思辨能力的大小成正比) 的教师, 因喜欢对上级的决策评头论足, 甚至敢于在公开场合口无遮拦地批评领导, 领导遂对其另眼相看并对其“敬”而远之, 时间一长, 这些教师在“棱角”被逐渐磨平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冷落为弱势教师。

3. 因心态不良而导致的弱势教师

有的老师因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 又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从而使自己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于是就在主观上变得消极起来, 工作上缺乏热情, 言谈中怨气冲天、牢骚满腹, 这种用“非暴力不合作”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愤懑的行为, 通常也会导致当事人被调离原工作岗位的结局。

4.由健康状况不良而导致的弱势教师

“吃五谷、生百病”, 教师亦然。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无异于赶着一辆笨重的车前行, 拉车的“牛” (学生) 虽苦不堪言, 但好在其“苦也有涯”, 总有熬出头的一天, 但赶车的人 (教师) 必须与这辆车长相厮守, 并且一边“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一边眼巴巴地盼望着大环境能够有所改善, 突然有一天感觉自己扛不动了, 这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 于是就不得不退居二线, 极不情愿地成为弱势教师中的一员。

5.由学科歧视而导致的弱势教师

最为可惜的是, 一些学有所长且专业对口的青年人, 满怀热忱地投身到教育行业后, 却发现自己和自己所教的学科地位很尴尬:领导不重视, 学生不在乎, 就连那些教主科的同事们也似乎对自己另眼相看;自己的课上得好不好、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考得高不高都似乎无关紧要。于是, 满腔热情在冰冷的现实中逐渐冷却, 自己也慢慢地变得安于现状且无欲无求起来。

6.由高龄因素而导致的弱势教师

一般情况下, 对那些快到退休年龄的教师, 领导都会看在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 在安排工作时给予充分的照顾。而这些教师本人也会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别无他求而乐得个逍遥自在。这种情况下, “弱势教师”已无丝毫的贬义色彩, 相反却成了一种令人羡慕的待遇。

弱势教师这一群体的存在, 折射出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和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实际上, 弱势教师也恰恰是推动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改变弱势教师“少人关心少人问”的局面, 应该从如下六个方面入手:

1.严把教师入口关, 完善师资补充机制

各地必须加大对相关部门执行教育法律、法规情况的督察力度, 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建立“公开、透明”的教师聘用制度, 并进一步完善以“能进能出、优胜劣汰”为核心的师资补充机制。只有各地的人事和教育部门牢固树立“强教必先强师”的思想观念, 严格按照《教师法》的相关规定, 把好教师入口关, 此类弱势教师的问题才能从源头上得到解决。而对那些已经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教师队伍的在编“弱势教师”,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进行一次彻底的摸底清查, 在明确对象的前提下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相应层次的教师资格, 到期仍不能取得教师资格者, 坚决予以清退。

2.正视教师个体能力差异, 包容工作中的不同意见

学校管理者也应该心平气和地接受教师个体教学能力差异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的事实。因此, 对那些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师, 只要其责任心和工作态度不存在问题, 还有积极进取的欲望, 学校管理者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就不应该将其一棍子打死, 而应该给予他足够的成长时间和空间, 想方设法地帮其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能力。管理者的信任, 是促使这些教师由弱变强的最大动力。对那些“愤世嫉俗”、喜欢“唱反调”的教师, 管理者更应该以宽容的心态接纳之。很多情况下, 多听听“反调”反而有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只要学校管理者有容人之雅量, 此类教师自然也就由弱变强了。

3.健全校内激励机制,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由心态不良而导致教师被弱势化, 虽有教师本人自暴自弃的成分, 但往往也与学校内部的激励机制不健全或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公平有一定关系。因此, 要解决此类弱势教师的问题, 学校管理者就必须一方面在平时的工作中善于观察, 注意下属的情绪变化, 及时地帮下属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 要健全校内激励机制, 为全体教师创建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学校管理者应从学校的长远利益出发, 本着为全校师生负责的态度, 切实在缓解教师压力、疏导教师情绪、调整教师心态等方面有所作为, 最起码, 应该定期请一些心理专家对教师们进行心理疾病检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项辅导,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有百利而无一害。

4. 尽快建立长效机制, 保障教师身体健康

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 除了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体检以外, 还应该为教师建立健康档案, 以便全面了解教师的健康状况, 也方便教师本人及时掌握自己的健康变化情况。学校管理者更应该把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落实到具体行动当中, 通过为教师购置健身器材、组织教师进行集体锻炼等方式, 想方设法地引导和帮助教师改善健康状况。只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都对教师的身体健康高度重视, 教师群体健康状况堪忧的局面才会得到根本改变, 因健康状况不良而导致的弱势教师数量也才能降到最低。

5.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消除学科歧视

由学科歧视而导致相关教师逐渐被弱势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应试教育本身的弊端所造成的, 是最令人无奈也最令人惋惜的。随着《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 音乐、体育、美术、心理等副科的学科地位必将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副科教师长期备受冷落的状况也将随之得到根本性改善。但同时,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规划纲要》的实施, 也是一项比较艰巨、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一个相对较长过程, 我们应该及早下手, 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做好必要的铺垫工作。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来说, 当务之急是转变教育观念, 改革教师评价机制, 积极建立、推行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6. 提供合适的工作平台, 激发高龄教师的潜能

对高龄教师予以照顾, 是学校管理人性化的具体体现, 一般情况下也能得到绝大多数教职工的理解。但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 照顾也应有“度”, 既不能让相关人员无所事事、有劲儿没处使, 又不能使相关人员不堪重负、有劲儿不够使。应该在尊重其本人意愿的前提下, 为其提供最大限度地发挥余热的机会和平台。弱势教师之所以弱势,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把他们放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工作潜能的岗位上, 只要学校管理者能够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平台, 即便是高龄教师, 同样也能变得强势起来。

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化解课堂尴尬 篇8

在课堂上,学生忽然插嘴,直接质疑教师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如何处理好这一尴尬的局面是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的。张老师面对突发的课堂教学事件,既没有漠视,更没有简单化处理,而是采用了恰当的教学策略,在化解课堂尴尬的同时,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弄清了文艺作品与史书记载的区别。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因此,合理使用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是否达成,忽视课堂上出现的超出自己预设的教学事件,只沿着教学设计、备课方案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那么,这堂课即使从表面看成功了,实际上也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的本意是兴趣的引导和智慧的开启,教学的立足点应是学生。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预设,更要认真倾听学生的需求,抓住每一个教学突发事件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突发事件正是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它反映的是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疑惑、最迫切的学习需求,教师如能善用它,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化解策略 篇9

一、新教育媒体时代

1.含义及特点

当前, 对于新媒体时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众说纷纭。具体而言,新媒体时代主要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形态,是以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借助于互联网、卫星、无线通信网等渠道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客户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等传播形式和媒体形态。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对教育的影响来分析新媒体时代,认为其特点如下。

( 1) 信息海量化。新媒体不用于传统媒体的信息有限性,而新媒体时代,将互联网、手机等终端能为客户提供海量化的信息。( 2) 知识碎片化。新媒体时代提供的知识和信息更加及时更加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带来的知识也更加碎片化。( 3) 虚拟化。新媒体时代提供信息和环境更加虚拟。( 4) 互动性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媒体时代,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例如通过手机刷屏能迅速地对话和交流,因此互动性更加强大。 ( 5) 影、音、字的整合。新媒体时代能提供影、音、文字等方面的整合,通过文字、影、音能提供一个更加全方位的时间和空间。( 6) 开放性。新媒体时代关注学生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学生不仅能在教室进行学习,也可以在教室外进行学习,例如通过微课程,学生能进一步去学习在课堂教室里没有理解的知识。同时,开放性还体现在没有更多的约束,例如网易公开课平台,只要有账号注册就能学习网上的经典微课程。

2.新媒体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 1) 冲击知识观。传统的知识观是知识是系统化的、结构性的,知识是稳定的,而在新媒体时代,知识更加碎片化,知识作为信息存在,掌握信息更加容易, 但是要形成系统结构性的知识更加困难。( 2) 冲击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是在课堂和教室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统一的活动,但是,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和同步性,从教向学转变,即教师的教学需要以学为主,例如翻转课堂就是强调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为主。( 3) 冲击师生关系观。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拥有“知识”的人,学生是“无知”者,但是今天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信息获得方面,并不一定会形成对等关系,教师信息获得不一定比学生多,于是,师生关系走向互相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师生更加民主和平等,正如学者指出的,在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更为密切。( 4)冲击学生观。在新媒体时代,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学生不是无知者,学生是带有一定学习经验的,同时,在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新媒体时代教师心理危机的表现

1.认同危机:不能有效接受新媒体

面对新媒体时代,一些教师不能有效把握诸如MOOCS、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新时代所出现的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形式以及课堂组织形式,也不能认同这些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甚至,一些教师认为这些玩意儿只是一种贴上“新”标签的时髦而已,不会对学生和教育产生很多的影响,但是,一个不否认的事实就是一门慕课注册人数达到16万多人[2],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将给我们教师带来很多的反思。那么,面对新媒体时代,教师产生了更多的认同危机。

2.角色危机:不能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新媒体时代,诸如一些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下产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革命式”的冲击和影响。不可否认,这些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的既有正面的价值,也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不能清晰地注意到教师在新媒体时代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教师能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学生能做什么,这些一系列的问题在影响和左右着教师的角色定位。新媒体时代强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以及指导者,但是,一些教师没有清晰认识到教师角色,更没有清晰认识到“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信息资源和广泛的人际交流机会这一发展趋势,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者自身的角色。[2]”

3.应用危机:不能有效操作

新媒体时代,要求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新媒体资源, 能具有媒介素养,能进行微课程制作、能进行翻转课堂,能进行慕课学习,但,由于一些教师没有进行学习和操作,以至于对计算机不能熟悉,对网络技术比较缺乏,甚至对现代信息技术比较陌生,不敢去或者不屑于学习或者动手操作,导致教师出现不能恰当地运用和操作新媒体教学手段或者工具,以至于不能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

4.评价危机:不能有效评价学生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该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怎么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以及什么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如何去评价学生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教师面前,特别是在“课堂翻转后,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学生可以‘没大没小’地平等讨论问题。 [3]”教师将出现不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现象和困境。

三、新媒体时代教师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

1.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不够

新媒体时代突破了传统教学必须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新媒体时代的学习资料将以视频形式长期在网络上大家所共享, 只要有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络的支持,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进行学习。那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去应对,并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世易时移 ,变化宜已”,但是 ,由于一些教师没有及时地去了解新媒体时代的新事物,以至于出现各种危机心理。

2.知识储备不够

传统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单一,对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和要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教师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就足够应对,因此,在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阶段都没有太多关注媒体素养教育。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适合网络传播以及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便于更多的学生学习。 [4]”那么,在如此情景下,教师就显得信息技术知识储备不足,同时,加上一些教师不能进行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就不能有效地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于是产生心理危机。

3.保守性

创新性与保守性,一直是一对矛盾,在教师身上也不无例外。教学需要创新,但是创新与保守一直并存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教学,即使一些教师想去创新,但是其“教学惰性”却让其退缩,一方面,“害怕失败,导致得不偿失”,另一方面,认为“教师工作量加大[5]”,在保守性占据教师主导心理的前提下, 教师开放性不够,从而使得教师不能认同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模式,也导致心理危机的存在。

4.倦怠心理与回避心理

教师职业特点决定教师劳动的无限性,这样也使得教师职业倦怠成为教师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在教师备课、上课、改作业以及辅导学生等繁重的工作面前,教师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模式显得“很疲惫”,同时,对一些新的、不了解和不熟悉的事物,常常会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态度和不安全感,进而产生消极的抵触行为和回避心理[6]。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模式,教师产生了一种心理危机。

四、新媒体时代教师心理危机的化解策略

1.认知方面:学习,终身学习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教师该如何化解自己的心理危机,去充分接受新媒体教育的挑战,有的学者提出,以辩证的眼光来审视,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以改革的勇气来创新,以协同的精神来推进[7]。因此,笔者认为首先教师需要去学习,再学习,从而树立一种新媒体时代的学习思想,具有学习新媒体教学技术的认知,充分认识到学习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注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而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习到新媒体时代教育之本质所在。

2.态度方面:以开放心态悦纳新事物

教师为应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挑战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形式,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教育的价值所在,并以开放的心态悦纳之, 正如美国的萨尔曼·可汗指出:“我的教育理念摒弃的是课堂上单调乏味的教育方式,即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硬地套用公式,这种方式的意义无非就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不会让他们记住所学习的”[8]。可见,新媒体时代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也是基于“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也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教育服务。所以,教师需要在态度上,一方面认同新媒体时代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及其价值所在,另一方面需要一种悦纳的心态去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教学能力。

3.情感方面: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不可否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破坏性创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更加改变了教学与学习时间分配以及知识载体,给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其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在情感方面,需要对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模式加以重视和关注。同时,教师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博客、微信等平等进行对话与交流,例如微课程、微信平台等就是一个教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微课程、微信平台方面比较重视大家在微课程制作的知识与技能技巧方面的交流,能让新知识的传授使那些不甚了解微课程的教师受益。因此,教师需要改变那种“单打独斗”的局面,参与“团队作战”,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有效地化解心理危机。

4.行动方面:用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认同新媒体时代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同时,更要将新媒体时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付诸教学行动。因此,一方面需要以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新媒体时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正如习近平在北京师大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作为一个好教师就是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须要进一步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运用和实践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去化解心理危机。

总之,新媒体时代给教育和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教师心理危机的存在也折射了新媒体时代对教师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教师须要采取对策来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1]姜泓冰.“慕课”来了,大学是“危”还是“机”?[EB/OL].(2013-8-28)[2014-12-1].http://www.qstheory.cn/kj/jyll/201308/t20130828_265347.htm

[2]陈国胜.新媒体时代教育观——教学方式变革五大趋势[EB/OL].(2013-12-8)[2014-1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106e10101hhr7.html.

[3]董奇.“翻转课堂”是解放学生学习力的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4]张丹.略论慕课对教师角色的深层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

[5]付小倩,袁顶国.中国式“翻转课堂”的实践困境与突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7).

[6]徐建,华姜君.我国基础教育慕课热的冷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8).

[7]赵艳波.慕课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30).

化解策略 篇10

1. 融资规模过剩, 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因融资计划不科学等原因, 盲目融资的现象较为普遍。

2. 财政资金和融资资金整合不够。

目前, 一些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和融资资金未能有效整合。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地方政府财政资金闲置, “供给”过剩, 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盲目融资, “需求”过旺, 供给和需求矛盾较为突出。

3. 资金账户管理不健全。

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设银行账户较多, 资金较为分散, 不能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 同时增加了资金管理成本;另外资金调度频繁, 弱化了资金的安全性。

4. 融资资产安全性存在风险。

因给企业借款和担保金额较大,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资产安全性存在较大的风险, 而且部分资产形成损失。

5. 融资资产运营收益率较低。

部分投资项目因缺乏科学论证和遵循市场化原则, 投资收益率低, 甚至远低于资金融资成本, 导致融资资产流通性较差, 资金周转周期较长, 融资需求恶性膨胀。

6. 土地经营效果不佳。

开发土地产品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发区融资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因招商环境的恶性竞争, 低成本转让、拖欠土地出让金、垫付土地出让金、甚至零转让行为较为普遍。

7. 招商引资成本较高。

企业享受的各类优惠政策花样繁多, 地方开发区给予企业的扶持资金占企业缴纳的税收比例偏高。

8. 合法性经营存在一定的风险。

少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特别是地方开发区, 尚存在非法套汇、抽逃资本、无真实贸易业务的票据贴现融资、虚开发票、甚至骗取政府扶持资金等违法行为。

二、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策略

1. 合理确定融资规模。

准确把握宏观货币政策走向以及贷款利率的动态变化, 科学编制融资计划, 合理确定融资规模、融资时间和融资途径, 融资规模与地方财政可用财力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以降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融资成本, 避免融资资金闲置浪费。

2.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综合考虑融资环境、地方财政可用财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经营状况等因素加大财政资金、融资资金和部门结余资金的整合力度, 有效解决财政结余资金“供给”过剩和融资资金“需求”过旺的矛盾, 以降低资金融资成本。

3. 健全资金账户管理。

改变账户过多、资金分散的格局, 各类账户资金力促做到统筹使用和集中核算, 充分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 增强资金安全性。

4. 完善投资机制。

科学界定政府投资的范围,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决策程序、被投资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投资退出机制等, 坚持经济效益优先和兼顾地方产业发展的原则, 提高投资效益, 加速资金的周转。

5. 规范借款和担保程序。

严格控制企业借款和担保行为, 对于借款和担保的企业, 企业应提供资产抵押和反担保等手续, 确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资产安全。

6. 严格执行国家土地政策法规。

严禁低于保护价、垫付甚至零转让土地的行为, 规范土地出让招投标程序, 避免暗箱操作的违法行为。

7. 拓宽市场融资渠道。

融资方式单一, 贷款是各地方融资平台主要的融资渠道。地方融资平台可尝试畅通BT等多渠道融资方式, 优化融资结构, 缓解资金缺口和融资压力。同时, 要严格规范BT等融资方式招投标程序等。

8. 健全项目绩效管理制度。

将地方融资平台费用支出进行分解和细化, 综合考虑土地开发成本、融资成本、招商成本、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缴纳的税收等指标, 动态评价引进项目的绩效。

9. 完善偿债准备金制度。

本级政府根据当年预算执行情况, 适当安排一定财力偿还各类债务。

1 0.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化解策略 篇11

一、通过呆帐准备金冲销坏帐

通过冲销贷款来解决不良资产,使银行免受不良债权的拖累,是国际上的惯用的做法,各国银行都会根据银行历史经营状况,按一定方法每年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计入呆帐准备金待银行发生实际损失时,再用呆帐准备金冲抵,一般认为银行债权出现问题但还未核销之前提取呆帐准备金的一个重要好处是,在银行仍有利润时处理银行不良债权比当银行经营已极为困难时再处理要主动得多。但由于建立呆帐准备金,只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其规模和作用范围有限。国际上,各国政府允许商业银行提取的准备金率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过度提取呆帐准备金率会冲击银行正常经营。因此,呆帐准备金作为一种风险弥补方法是可行的,但要作为解决银行多年由于多种因素累积的不良资产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从我国呆帐准备金制度的执行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1988年财政部规定国家专业银行建立贷款呆帐准备金,但实际上,1992年银行才开始计提准备金,至此,呆帐准备金制度才算正式建立。1988年财政部(财商字[1998]302号)对呆帐准备金制度,制度作了较全面的阐述,规定呆帐准备金按当年年末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并从成本中列支,当年核销的呆帐准备金在下年予以补提。对金融企业实际呆帐超过1%部分,当年补提呆帐准备金,但交纳所得税时应作纳税调整,统一计算本年应纳所得额并依法交纳所得税。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银行资金实力有限,银行呆帐准备金与呆帐贷款损失核销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二、运用封闭贷款化解不良贷款

封闭贷款是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针对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提出的一种新的贷款管理模式。对申请封闭贷款的企业要求贷款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产销单独记帐,成本单位核算,效益单独反映。银行可利用这种贷款盘活不良贷款,首先银行可以选择产品有销路或有市场潜力的债务企业,对其发放封闭贷款,运行期间银行监督其经济活动和往来款项,待企业扭亏为盈后,按比例偿还一定数量的原来无法偿还的贷款本息。由于适用范围小,不利于巨额不良贷款的化解。

三、通过项目置换和以物抵贷、资产变现化解信贷风险

通过项目置换和以物抵贷、资产变现办法,化解信贷风险。对于收回无望的固定资产贷款,如果企业有朝阳项目,可通过项目置换办法,重新确定贷款期限,盘活一部分不良贷款。以物抵贷是保全信贷资产、压缩不良贷款的重要手段。各级行可根据《以物抵贷管理办法》和《以物抵贷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存量贷款中的抵押贷款进行分类排队,分户列出清收进度计划,责任到信贷员,任务到相关企业。对实行以物抵贷的资产,积极处置变现收回贷款。

四、运用资产证券化的方法来化解不良资产

这是我国在借鉴国外处理不良信贷资产的有效经验的基础上,已由理论探讨转入了实证性操作阶段的一种化解方法。它的实质是,通过成立由有关方面的人员组成的,拥有一定行政权力的中介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清理商业银行中存有的不良资产,从而达到降低清理成本,盘活资产,尽量减少损失的目的。我国成立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处置建行、工行、中行和农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规程基本如下:

1、原始权益人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组成资产池,并对不良贷款进行加工,包括资产细分,法律文件的补齐等手续。

2、原始权益人将资产池中资产转移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3、信用提高,除进行内部信用提高外,信用提高部门通过提供担保等方式提高将发行的证券信用等级。

4、信用评级,由专门评级机构根据资产风险的评估结果,给出证券的信用级别,并随时作出监督报告对外公告,从而提高交易的信用透明度,有利于培养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投资者。

5、安排证券销售

将不良资产用资产证券化的方法进行化解,可以将银行中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使其形成“好银行/坏银行”格局,原有银行可以轻装上阵。

五、强化催收手段化解不良贷款

指商业银行运用行政手段切实加强不良贷款的清收管理,同时加大依法收贷的力度。避免企业对银行经营活动的进一步牵制。防止增量资金恶化和风险损失的增加,重在化解银企之间的债权债务。(1)加强对不良贷款清收的组织领导,成立不良贷款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各级领导挂钩清收风险贷款大户制度。(2)良贷款的指标、责任、时间、对象层层落实,逐笔逐项分析原因,采取不同清收本息措施。(3)加强与法院的联系,如果贷款有担保抵押,银行可根据合同或依法占有、处置担保资产,如果企业破产又无抵担保的,银行可按法院的判决依法从企业资产处置所获收入中收回部分本息,注重诉讼时效的管理等,加大催收的执行力度。

六、动用信贷杠杆化解不良贷款

1、积极支持促成企业经济联会,兼并重组。抓住当前企业改制改组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把支持效益好的新上项目与老项目的收贷,特别是呆滞,呆帐贷款催收挂钩,促进不良贷款的转化。

2、在化解存量不良贷款资产风险的实际工作中,各商业银行都摸索出不少切实可行的经验,应加大各项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巨额不良信贷资产的风险化解。(作者单位:重庆银行)

参考文献:

[1]郭奎生.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发展[J].上海金融,1998年第5期。

[2]聂庆平. 中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3]石汉祥.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J],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黄学海、马桦、舒达砷. 防范不良信贷资产的机制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1999年第3期。

[5]任学堂.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体系构想[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3期。

[6]胡日东、蒋燕、苏梽芳.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探析[J]. 商业时代,2005年第36期。

[7]张淼.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化解策略 篇12

中国的房地产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 基本上解决了人们住的问题, 也形成了严重的库存。为了去库存, 2014年以来, 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救市政策, 随着这些政策的逐项落实,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南京、苏州、合肥等大部分二线城市房地产的销量和价格都已经明显上升, 深圳和上海的房价甚至出现了暴涨。而大量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仍在下跌, 库存量继续攀升。全国而言, 房地产库存量居高不下, 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源, 也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化解房地产库存, 防范金融风险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而要去库存必须弄清库存形成的原因, 对症下药, 才能药到病除。

二、中国的房价为什么只涨不跌

从1998年住房改革开始至2014年, 十几年时间里,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购买力旺盛, 房地产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的态势之中。商品房销售价格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

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998年至2003年处于我国房地产开发的初期, 那时住房严重短缺, 人们购买商品房主要是为了居住, 不是为了交易, 商品房涨幅有限, 年涨幅都在5%以内。2004年至2014年, 由于较多的商品房投资需求, 房价涨幅很大, 年均为: (6323-2359) /2359/11=15.23%。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 大量资金持续地流入房地产, 放大了房地产供给与需求, 推高了房价, 也为高库存留下了隐患。在这个过程中, 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购房者都是主要的推手。

(1) 地方政府的角色。首先, 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由它带动的产业链很长, 有色金属、建材、水泥、玻璃, 家具等产业都与房地产的发展保持着同步性。地方政府希望房地产稳定增长, 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 拉动内需, 刺激消费[1]。其次, 由于房地产业利润丰厚, 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采用拍卖的方式出让土地, 把地价不断推向新高, 地价比房价涨得还快, 这成了房价上涨的一大推手。

(2) 开发商的角色。房地产价格十几年来的暴涨, 使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房地产项目开发都是依赖高杠杆融资, 开发商自有资金往往占比较少, 百分之八九十的资金可依靠民间集资和银行贷款, 这使得开发商可以利用少量的自有资金启动大的开发项目, 成倍地放大了房地产的供给量。在卖房时, 又采用一些营销手段抬高房价, 获取更大利润。

(3) 购房者的角色。在中国, 房子升值很快。房子不仅是用来居住的, 也是一种投资品。由于我国长期保持较低的存款利率, 通胀压力较大, 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下, 购房成为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稳妥方式, 许多已经买过房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买房。房地产投资倾向于买涨不买跌,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房价上涨, 刺激了房地产的发展。

(4) 银行的角色。银行一方面贷款给房地产开发商拿地, 开发项目, 另一方面又贷款给买房者购房, 两边都赚钱。我国的货币投放量远超经济总量, 银行业利润丰厚。但是实体经济频频遭遇资金之渴, 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这说明房地产相关行业占用的资金量很大, 利率很高。

在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购房者共同作用之下, 2004年以后, 中国内地出现了明显的房地产泡沫, 房价收入比严重扭曲, 尤其一线城市住房价格高得离谱, 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不相信房价会下跌, 纷纷加入投资性购房的行列。

三、房地产高库存的形成

房地产市场两头加杠杆的高负债本性决定了它进入高位以后的风险非常大。为了化解房地产风险, 2010年, 国家出台了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抑制投机, 控制房价过快上涨。随着这些措施的实施, 购房的人少了, 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如表1所示, 2010年到2013年房价上涨幅度维持在7%左右。但新的问题又来了, 由于过去数年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 这几年新房进入集中销售期, 在购买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 库存量连创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05年至2015全国商品房销售和待售面积状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 2005年至2010年, 商品房销售面积总体增长很快, 年平均增长率为: (104764-55486) /55486/5=17.8%, 2008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出现-17.26%的负增长。房地产待售面积保持在2亿平方米以下, 库存量很小。2011-2015年, 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幅为: (128495-104764) /104764/5=4.53%, 而商品房待售面积呈阶梯级增长, 平均每年增加1亿平方米。至2015年末, 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7.18亿平方米, 创下历史新高。以全国房地产一年近13亿平方米的销售面积来看, 接近7亿平方米的待售面积并不算太多, 但是, 待售面积并不能代表库存量, 安信证券根据截至去年十月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 房地产行业的真实库存约为98.3亿平方米。其中共有三部分构成: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86亿平方米、已批未建42.3亿平方米、在建未售49.1亿平方米。库存规模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以过去五年年均11.5亿平米的销售速度, 在不新增供给的情况下, 需要8.5年方可全部消化。

四、房地产高库存的风险

房地产的高库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房地产的投资增长, 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 2011年至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率下降得很快, 如表3所示。房地产增速从每年20%左右, 突然就降到2014年的10.5%, 再降到2015年的1.0%。房地产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3年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高达16%。所以, 房地产现在对于中国经济起到的拉动作用已经很弱,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化解库存, 防止房地产出现负增长, 拖累与房地产相关产业的发展, 产生连锁反应。

房地产市场的高库存还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目前除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外, 其它城市的房子严重供大于求, 广大的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仍处于下跌状态, 商品房库存居高不下。如果商品房的销售量较长时间达不到开发商的预期, 他们的资金链就会断裂, 不得不降价促销, 那时不仅已经购房的居民资产大幅缩水, 大量资金投资于房地产的银行也将出现巨额坏账, 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从全球经济史看, 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都是由房地产危机引发的, 只要房地产出现大的波动, 经济与金融一定会出现大问题[2]。政府出于对这种巨大风险的担忧, 希望用优惠政策来消化这些库存;同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相对2013年已经有了一定幅度的下跌, 高房价的风险得到了一定的释放, 推出去库存的政策时机成熟了。

五、房地产如何去库存

房地产高库存是由大规模土地供应和房地产过热开发形成的, 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以及银行是主要的参与方。去库存也需要这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引导消费者积极购房, 取得最佳效果。

地方政府在去库存中起主导作用。只有地方政府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 实现经济转型, 把房地产的投资增长压下来, 才能实现房地产去库存的目标, 所以去库存要制定长期政策, 稳妥推进, 不可急于求成[3]。还有在我国的住房市场, 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即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等二级城市资源多、机会多、外来人口多, 安家置业需求量大, 购买力强, 房价飙升, 库存量小;三、四线城市人口外流现象严重, 房价暴跌, 库存量大。这种局面决定了去库存必须因地制宜, 一城一策, 才能起到好的效果。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库存量小, 房价借利好政策上涨快, 应把控制房价上涨, 避免房地产泡沫破灭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去库存的重点在三、四线城市, 而三、四线城市投资需求少, 去库存只能靠刚需, 而刚需如何释放出来呢?加快农民工市民化就是去库存的最有效策略, 可利用户籍以及补贴等鼓励制度吸引农民进城购房, 扩大有效需求。

开发商要积极促销, 压缩库存。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城镇住房空置率与住房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的数据, 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已经高达90.8%, 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 所以购房者中真正属于刚需的人很有限。高企的多套房拥有率和空置率, 也制约了房价的上涨空间。在人口流出较多的三、四线城市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并未带来房地产的繁荣, 说明这些城市的未来房价下行概率比上行概率大很多。开发商不要心存侥幸, 面对利好政策, 捂盘惜售。

银行应该积极执行房贷政策, 降低首付比例, 提高服务质量, 促进去库存目标的实现。

六、结束语

中国的房地产经过不到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从过去的严重短缺到今天的严重过剩, 房地产去库存, 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当务之急。高库存消化以后, 房地产市场供求将基本上达到平衡, 增量住房递减, 进入存量住房时代。随着未来房产税等调控政策的推出, 房地产必将向着“屋屋有居者, 居者有其屋。”的方向发展。

摘要:中国的房价在十几年时间内上涨了两倍以上, 推动了房地产的过热投资, 逐步形成了当前高库存的局面, 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今后几年, 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 防范金融风险。

关键词:房地产,房价,赚钱效应,去库存

参考文献

[1]刘丹.房地产与经济增长关系探究[J].商, 2015, (40) :272.

[2]张之倩.房地产泡沫与经济危机[J].中国商界, 2008, (12) :67.

上一篇:战略性变革下一篇:内分泌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