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癌(精选7篇)
内分泌癌 篇1
神经内分泌癌 (NEC) 临床少见, 好发于胃肠道, 发生于纵隔者更为罕见, 约占纵隔肿瘤的6%[1]。现报道具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并经病理确诊的1例。
1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75岁。因胸闷不适伴咳嗽、乏力半月余入院, 咳少量血性黏液痰, 无畏寒、发热, 无盗汗等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好, 右锁骨上窝扪及一肿大淋巴结, 大小约3.0 cm×2.5 cm。心、肺未见异常。
胸部CT检查 (见图1~4) :中纵隔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 呈均匀稍低密度, 沿血管间隙生长, 包绕气管、两侧主支气管及头臂血管;右锁骨上窝见一椭圆形肿大淋巴结影, 增强扫描纵隔肿块及锁骨上窝淋巴结无明显强化。行右锁骨上窝淋巴结活检,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CK (++) , SYN (++) , CGA (+) , NSE (+) , CD99 (-) , LCA (-) , S-100 (-) , 病理结果:转移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2 讨论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神经内分泌细胞APUD细胞形成的肿瘤, 分为上皮型和神经型两大类, 前者如胃肠道、支气管及其他部位的类癌 (来源于肠嗜铬细胞及支气管树的Kultschitsky细胞) 及其他肽类激素肿瘤, 包括类癌、非典型癌、小细胞癌等类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恶性肿瘤中较少见的类型, 好发于肺、食管、胃肠、喉、前列腺等部位[2]。临床上可出现易怒、多体毛、满月脸及月经异常等。本例属于恶性程度高的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NEC发生于纵隔非常罕见, 经查阅国内1999年以来文献仅发现刘瑞等[1]、吴颖等[3]、洪居陆等[4]于1999年、2005年、2009年共报道3例后纵隔NEC。NEC的CT表现有囊变, 点状钙化, 亦可有完整包膜, 恶性程度高, 常侵蚀相邻组织器官, 临床发现时已有90%以上发生转移。NEC需与其他肿瘤鉴别:纵隔脂肪肉瘤形态非常不规则, 易向抵抗力弱的部位生长, 累及纵隔的范围常常较广泛, 生长迅速, 罕有钙化;神经鞘瘤单发多见, 多发少见, 密度均匀, 边缘光滑, CT值为软组织密度是其特点;胸腺类癌可见液化坏死, 无钙化, 包膜不完整, 可累及胸壁软组织, 生长缓慢, 有时向肺野内突出已很明显而纵隔却无明显移位为其特点[5]。本例发生于中纵隔, 沿血管间隙生长, 包绕、侵蚀气管、两侧主支气管及头臂血管, 并出现淋巴结转移, 充分体现了恶性程度高、见缝就钻、早转移的特点, 但未合并内分泌症状, 与淋巴瘤术前鉴别更为困难。NEC无明显影像学特征, 最后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及免疫组化。
参考文献
[1]刘瑞, 任炜.纵隔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J].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9, 8 (1) :46-47.
[2]刘复生.中国肿瘤病理学分类上卷[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507-510.
[3]吴颖, 吴政光.后纵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X线、CT诊断1例[J].罕少疾病杂志, 2005, 12 (3) :51-52.
[4]洪居陆, 胡国栋.后纵隔神经内分泌癌一例[J].放射学实践, 2009, 24 (5) :552.
[5]施明, 申全谋, 何丽馥, 等.少见纵隔肿瘤的X线、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1, 17 (1) :30-32.
内分泌癌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2010年5年中乳腺癌病例共1 032例, 重新观察HE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 确定14例明确的神经内分泌癌患者, 均为女性, 年龄为32~72岁, 30~40岁2例, 40~50岁3例, 50岁以上9例, 平均57.3岁。按WHO对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分类, 8例为实性型, 2例为小细胞癌, 4例为大细胞癌。
1.2病理学方法
所有的病理组织均经过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并HE染色, 分别于光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NSE、CgA、Syn、cerbB2、Ki67、ER、PR抗体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所有实验均按试剂盒说明书步骤进行, 以肺小细胞癌作为阳性对照, 不加一抗为阴性对照。染色结果由3名高级病理医师独立进行, 并取其中间值, 于每张病理切片上随机选择5个高倍视野观察, 测量免疫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和染色的强度, 阳性细胞<5%为 (-) , 5%~25%为 (+) , 26%~50%为 (++) , 大于50%则为 (+++) 。诊断乳腺神经内分泌癌, 标准是每例至少有50%以上的肿瘤细胞表达2个以上的神经内分泌标记, 包括CgA、Syn、NSE, 并参照WHO[1]建议进行分类。
2结果
2.1临床及预后
我院1 032例乳腺癌中, 神经内分泌癌占1.4%, 这些患者均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3~58个月, 平均20个月。至今全部存活, 生活正常, 1例年轻患者局部复发带瘤生存。
2.2病理特点
大体检查:肿瘤最大直径0.8~4.5cm (平均2.14cm) , 切面呈灰白或灰红色, 质地较脆, 部分略显透明。14 例中5例有明显坏死, 4 例切面呈颗粒状;肿瘤边界清楚, 9例呈放射状生长, 5例呈膨胀性生长。
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伴发淋巴结转移者4例, 转移率28.5%, 其中实性型1例, 小细胞型1例, 大细胞型2例。
光镜检查:根据WHO[1]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分类标准:实性型8例, 小细胞型2例, 大细胞型4例, 具有不同的组织学形态。实性型肿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 片状及索状, 部分见坏死灶, 局灶呈乳头状或腺泡样, 肿瘤细胞多边形, 柱状或立方样, 胞质嗜伊红或呈透明状;小细胞型肿瘤细胞呈短梭形或雀麦形, 细胞小, 排列成巢状, 条索状, 或弥漫性生长, 胞质少, 核深染, 无明显核仁, 核分裂像多见, 部分区域见灶状坏死;大细胞型肿瘤细胞排列成巢状或片状, 弥漫性生长, 细胞体积大, 胞质丰富, 淡染或透明, 核中等大, 染色质疏松, 可见核仁, 核分裂像丰富。
2.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3讨论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中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较少见, 约占乳腺癌的2%~5%[1], 本组病例中发病率为1.4%, 亦较低。对于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好发年龄, 多数为60~70 岁[4], 本组平均发病年龄为57.3岁, 其中最年轻者仅为32岁, 提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易发于老年, 也可发生于青年女性。本组病例中1例年轻女性术后1年复发, 提示年轻女性可能预后相对差, 应加以注意。
2003年, 新出版的世界卫生组织 (WHO) 肿瘤分类正式将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归入浸润性导管癌[1], 按照形态WHO肿瘤分类将其分为三个亚类:实性型、小细胞/雀麦细胞癌及大细胞型, 本组14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按照WHO分类, 实性型8例, 小细胞/雀麦细胞癌2例, 大细胞癌4例。以实体型多发, 占总病例的57.1%, 小细胞和大细胞亚型相对少见, 而Sapino等[3]则建议把其分为5个亚型, 即实性黏附型、小细胞/ Mer2kel细胞样、腺泡型、实性乳头型和细胞黏液型, 如据此分类, 有待于今后收集更多病例再进行。
NSE为最常用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指标, 但目前常用的确诊指标有CgA、Syn、NSE三种, 任何一种均不能单独确诊乳腺神经内分泌癌, 三种标记物中要求其中至少有2项阳性表达率>50%方可诊断。本组中14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病人中, 肿瘤细胞NSE、Syn 和CgA表达率分别为100%、100%和35.7%, 与文献报道一致, 可诊断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3]。同时肿瘤细胞也表达ER、PR, 阳性率分别为35.7%和57.1%, 提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也可有激素受体依赖性, 可进行内分泌治疗。
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上的CerbB2基因, 其强阳性表达是乳腺癌复发的一项高危因素。本组中CerbB2有少量表达, 阳性率为28.5%, 与文献报道一致[5]。Ki67在细胞增殖中不可缺少, 是一种增殖细胞相关的核抗原, 常用于标记细胞增殖状态, 强阳性说明癌细胞增殖活跃;本组中病例全部表达Ki67, 约71.3%的病例Ki67阳性率小于50%, 28.7%的病例Ki67阳性率大于50%。提示大多数神经内分泌癌增值活性较低, 术后复发及转移率低可能与此有关。据此可认为, CerbB2基因及Ki67抗体可能作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有文献报道,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率大约20.0%, 低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平均转移率35.5%[6]。本组14例患者均施行了腋下淋巴结清扫术, 伴发淋巴结转移者4例, 转移率28.5%, 其中实性型1例, 小细胞型1例, 大细胞型2例。提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
本组14例患者, 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 无1例死亡, 仅1例肿瘤复发, 这也说明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较好, 由于文献报道少且本组病例的随访时间较短, 且缺少大样本资料, 目前尚难准确断定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
综上所述,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类特殊类型乳腺癌, 发病率低。本病易发于老年女性, 但需注意的是年轻女性也可发生, 且预后往往较差。其诊断必须借助于内分泌指标检测, 仅据形态易误诊。本病预后较好, CerbB2基因、Ki67可能是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有待于今后继续收集病例且长期随访观察, 为临床寻求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UPALAKALIN J, COLLINS L, TAWA N, et al.Carcinoidtumors in the breast[J].Am J Surg, 2006, 191 (6) :422, 799-805.
[2]TAVASSOLI F, DEVILE P.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organs[M].Lyon:IARC Press, 2003:32-34.
[3]SAPINO A, RIGHI L, CASSONI P, et al.Expression of theneu2roendocrine phenotype in carcinomas of the breast[J].Semin Diagn Pathol, 2000 (17) :127-137.
[4]程虹, 戴林, 沈丹华, 等.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病理学和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0.
[5]ZEKIOGLU O, ERHAN Y, CIRIS M, et al.Neuroendocrinedifferentiated carcinomas of the breast:a distinct entity[J].Breast, 2003, 12 (4) :251-257.
内分泌癌 篇3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48岁, 因“月经紊乱2年, 阴道流血20 d”入住我院, 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 阴道通畅, 阴道内少许淡血性血液至宫颈口流出, 宫颈Ⅰ度糜烂, 无接触性出血, 子宫前位, 如孕2个月大小, 质韧, 活动, 双侧附件区未扪及包块, 入院诊断为子宫肌壁间肌瘤, 因患者无生育要求并再全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术,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子宫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
2 病理检查
2.1 巨检:
全子宫11 cm×9 cm×6 cm, 黏膜下见2枚结节, 直径2.5~3 cm, 切面灰白, 编织状, 其中一枚质地较细腻, 边界欠清。内膜粗糙, 宫颈未见明显肿块。
2.2 镜检:
子宫内膜下一枚结节见梭形细胞增生, 编制状排列, 无异型, 另一枚结节中见大量小圆细胞增生, 聚集呈巢团, 可见核分裂像及病理性核分裂像, 肿瘤组织累及子宫内膜间质, 并向下穿插在平滑肌束之间, 侵及深肌层, 脉管内见小圆细胞巢团, 宫颈内也见小圆细胞巢团侵及, 内膜腺体弯曲扩张, 见分泌物。镜检见图1。
2.3 免疫组化:
C D9 9 (弱+) ;N S E (+) ;S y n (+) ;Vi m e n t i n (灶+) ;CD56 (+) ;Ki-67 (45%) ;Actin (-) ;CD10 (-) ;CD68 (-) ;Cg A (-) ;CK (-) ;EMA (-) ;LCA (-) ;SMA (-) ;S100 (-) ;CD138 (+/-) ;HMB45 (-) ;MPO (-) ;Myo D1 (-) 。CD56免疫组化见图2。
病理诊断: (1) 子宫小圆细胞恶性肿瘤, 倾向于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 肿瘤组织累及子宫内膜, 深肌层、宫颈组织, 脉管内见癌栓。 (2) 子宫平滑肌瘤。
3 讨论
SCNEC最早报道于1958年。国际癌症机构和美国病理协会将其分为:典型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及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4类。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属最为常见类型[2]。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转移早, 恶性度高, 易浸润, 预后差, 且比较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3.1 SCNEC的病因
近年来, 随着医疗科研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 国外学者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26例宫颈小细胞癌中HPV进行研究认为, 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与高危型HPV相关的肿瘤[3]。而Wang[4]对22例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HPV的表达进行研究, 发现HPV全阳性。
3.2 临床特征
SCNEC的临床表现与宫颈浸润癌相似。大部分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接触性出血。部分患者有异位内分泌、副癌综合征表现。SCNEC易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脉管间隙浸润, 甚至发生远处转移, 转移部位常见于骨、肺、肝、脑等[5]。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国内外较罕见, 临床上诊断比较困难, 只能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来确诊。多个文献报道[6,7,8], 此类疾病的诊断以组织病理学为主, 结合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电镜检查确诊。而国内确诊要求至少一种或一种以上上皮组织性标志物阳性和2种或2种以上神经内分泌细胞相关的标志物阳性才可确诊[9]。国外文献报道[10]诊断标准需至少有一种神经内分泌标记为阳性。众多的特异性标志抗体中以NSE、Cg A和Syn最有意义。在病理诊断上SCNEC常需与小细胞鳞癌和低分化腺癌、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粒细胞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间质肉瘤或转移性NEC相鉴别, 其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电镜和免疫组化检测到的神经内分泌颗粒。
3.4 治疗及预后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对SCNEC的化疗研究进展及其病理研究的深入。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SCNEC的治疗显示出重要临床价值。但受该类疾病发病率低、病例数少的限制, 暂无统一的治疗规范[11]。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仍采用手术和术后给以辅助治疗等综合治疗。现阶段使用最多的化疗方案以VAC、PE、VAC/PE为经典。其中, 以铂类和依托泊苷为基础的化疗药物对防止早期远处转移有很好的效果[12]。外国学者研究认为术后予以放化疗对控制局部和全身病灶以及延长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SCNEC因其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易局部浸润和发生远处转移, 且预后差, 对人类健康存在很大的危胁, 备受广泛关注。但由于受发病率低的限制, 临床仍需积累更多资料以探求最佳的治疗方案。
摘要: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SCNEC)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妇科恶性肿瘤, 发病率为0.31%~2%, 几十年来, 对宫颈神经内分泌癌的研究均以个案和小组病例报道为主。对于意外发现的SCNEC的病例更是少见, 本文就其我院手术后病理结果意外发现的SCNEC的1例病例, 结合其发病率、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予以介绍, 旨在引起同行的关注。
内分泌癌 篇4
FDA药物评价和研究中心肿瘤药品办公室主任Richard Pazdur医学博士说, FDA认为重要的是, 能给癌症患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选择。该机构致力于与公司合作, 推进创新疗法进入市场, 并鼓励公司继续探索获批产品的其他用途。
胰腺中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且生长缓慢。据估计, 美国每年新发病例不足1000例。
舒尼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立足于一个171例患者的单项研究。纳入研究的患者患转移性 (晚期) 或局部晚期 (不能进行手术切除) 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 他们接受舒尼替尼或安慰剂 (糖丸) 治疗。此项研究旨在评测定患者在疾病扩散或恶化前的生存时间, 即无进展生存期。研究结果表明, 舒尼替尼治疗组将疾病扩散或恶化前的生存时间均值延长了10.2个月, 而安慰剂组延长了5.4个月。使用舒尼替尼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中,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乏力、厌食、血压升高、无力、胃/腹痛, 头发变色, 口腔炎症 (口腔炎) 和抗感染的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
内分泌癌 篇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63岁。该患约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喘, 咯黄白色黏痰, 痰中带血, 体质量减轻, 间断服用“头孢、止咳丸”等药物, 未行相关检查及治疗, 近半月咳嗽咳痰气喘加重, 活动后加重, 休息后可缓解, 伴有发冷寒战, 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体格检查:体温36.5℃, 呼吸20次/分, 血压180/80 mm Hg。神志清, 精神可, 呼吸平稳,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对光反射存在。颈软, 气管居中, 胸廓无畸形。两侧呼吸活动度对称, 听诊两肺呼吸音粗, 左肺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分, 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 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及, 双下肢浮肿。癌胚抗原:4.86 ng/m L, 血清CA199:0.6 U/m L, B型钠尿肽前体测定:720.6 Ppg/m L, 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物:32.79 ng/m L, C肽:1.25 ng/m L。
2 CT检查
左肺上叶混杂密度团块, 边界尚规整, 左肺上叶支气管截断, 增强CT扫描示肿块不均匀强化 (图1) , MPR示左肺上叶肿块向左心房内生长, 增强扫描呈左心房内充盈缺损改变 (图2) 。
3 CT引导下穿刺活检
患者仰卧CT扫描床上, 左前胸壁放置定位器 (用导丝间隔1 cm自制的栅栏样体表定位器) , CT扫描确定体表穿刺点, 穿刺点碘伏消毒, 铺洞巾, 穿刺点2%利多卡因5 m L经皮局麻至胸膜, 将穿刺针 (普利赛18 G切割活检针) 以既定的角度、深度刺入病灶, CT扫描明确针尖位置 (图3) , 退出针芯, 送人切割针, 嘱患者屏气按动机关切割病灶, 拔出切割枪, 取材一条2 cm呈淡红色, 置入10%甲醛标本固定液, 重复上述步骤以不同的进针角度取材3次, 术后复查CT示左侧微量气胸, 患者无咳血, 无明显不适, 穿刺点消毒按压包扎, 将患者安送病房。
4 病理诊断
巨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图4) , 伴坏死:癌组织弥漫分布, 主间质不分, 癌细胞较大, 可见单核、双核、及多核瘤巨细胞, 核仁清楚, 可见核分裂像, 伴有明显坏死。免疫组化显示:TTF-1 (+) 、C K部分 (+) 、Vi m (+) 、S Y n (+) , 其他S-1 0 0 (-) 、L C A (-) 、HMB4 (-) 、P63 (-) 、Cg A (-) , 支持上述诊断。
5 讨论
位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或黏膜腺体上皮细胞之间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Kulchitsky cell) 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肺神经内分泌癌, 它是肺癌中较少见的一大类癌, 其恶性程度不等, 预后差异大[1]。随着免疫组化及电镜的广泛应用, 关于肺神经内分泌癌的类型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可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巨细胞神经内分泌癌5种。X线胸片能对本病做出粗略的定位诊断, 但不能做出定性诊断。螺旋CT能对本病做出精确的定位诊断, 并应用薄层扫描对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肺部转移小结节检出率较高。肺神经内分泌癌在CT上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 其中中央型占多数[2], 中央型表现为段以上支气管腔内肿块, 同时向腔内外浸润, 导致支气管腔缩小, 可引起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 肺神经内分泌癌在增强扫描时可见肿块显著强化, 本例即为中央型, CT扫描可见左肺上叶支气管管腔闭塞, 肿块巨大, 增强CT扫描呈不均匀中等程度强化, 并且肿块经左上肺静脉向左心房内生长, 属少见病例, 结合CT的MPR后处理图像可清晰显示肿块累及范围、纵隔淋巴结增大情况, 影像诊断考虑:恶性, 肺癌。为了进一步确诊及病理分型的需要, 我们进行了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 取得病理最后诊断为:巨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央型神经内分泌癌需要与起源于支气管内其他细胞的恶性肿瘤鉴别, 主要根据肿瘤的形态、生长速度和周围侵犯情况的不同来鉴别。神经内分泌癌生长缓慢, 边缘光滑清晰, 很少侵犯支气管壁, 其他恶性肿瘤的肿块边缘模糊, 常有毛刺、分叶及肺内或纵隔浸润表现。周围型神经内分泌癌需要与结核瘤、炎性假瘤及肺内其他良性肿瘤鉴别, 瘤内有钙化还需要与错构瘤鉴别。总之,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异性, 影像学鉴别困难, 其诊断须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和穿刺活检, 确诊及分型要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图1左肺上叶占位,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等程度强化
图2 MPR冠状位可见左肺上叶肿块经左上肺静脉向左心房内生长, 左心房内充盈缺损
图3 CT引导下穿刺活检, 明确穿刺针方向、深度
图4病理巨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参考文献
[1]Doppman JL, Pass HI, Nieman LK, et al.Detection of AC THproducing bronchial carcinoid tumors:MR imaging vs CT[J].A J R, 1991, 156 (1) :39-43.
内分泌癌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3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患者51例,其中,男40例,女11例,诊断时年龄为36~82岁,平均62.8岁。
1.2 方法
以胃镜、手术探查、病理检查、免疫组化结果为诊断依据进行综合判断。术前常规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确定肿瘤大小、部位和范围。免疫组化法检测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 A,CG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 specific enoclase,NSE)、Ki-67和CD56水平[2]。
1.3 诊断标准
1.3.1 胃镜诊断标准
根据1962年日本内镜学会的早期胃癌的分型标准,将早期胃癌分为Ⅲ型:Ⅰ型为隆起型,Ⅱ型为表浅型,其中,又分为3个亚型,分别为Ⅱa型(表面隆起型)、Ⅱb型(表面平坦型)和Ⅱc型(表面凹陷型),Ⅲ型为溃疡型。进展期胃癌内镜下分型沿用Borrmann分类法(1923年):BorrmannⅠ型为结节或息肉型,BorrmannⅡ型为非浸润溃疡型,BorrmannⅢ型为浸润溃疡型,BorrmannⅣ型为弥漫浸润型。
1.3.2 肿瘤分期
肿瘤分期按照Rindi等[2]推荐的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分期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诊断情况
本组51例患者,31例术前经胃镜、病理学诊断为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术前诊断为鳞癌11例,腺癌9例。
2.2 术中探查情况
术中探查发现,病变部位位于贲门32例,胃窦10例,胃体9例。病灶大体形态显示,隆起型10例,溃疡型27例,浸润溃疡型14例。测量肿瘤大小显示,肿瘤最小为1.5 cm 1例,最大为15 cm 1例,肿瘤直径>6.8 cm 32例,≤6.8 cm 19例。探查51例患者总淋巴结数目573个,其中,转移淋巴结数目173个。本组51例患者中神经浸润36例(70.6%),淋巴结转移40例(78.4%),脉管转移18例(35.3%),远处转移9例(17.6%)。5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根治术46例,姑息术5例。7例(13.7%)行远端胃切除,32例(62.7%)行近端胃切除,12例(23.5%)行全胃切除。
2.3 术后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显示,肿瘤发生部位以近端为多,占62%(32/51),诊断时多为进展期,占64.7%(33/51),伴有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体积较小,胞质稀少,排列呈巢状,多伴有坏死,肿瘤细胞增值活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SE阳性41例,阳性率为80.4%;SYN阳性36例,阳性率为70.6%;CGA阳性25例,阳性率为49.0%;CD56阳性26例,阳性率为51.0%;Ki-67阳性27例,阳性率为52.9%。
2.4 肿瘤生物学特性
2.4.1 肿瘤大小与转移的相关性
根据肿瘤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肿瘤直径>6.8 cm组和肿瘤直径≤6.8 cm组,两组神经浸润、淋巴转移、脉管转移、远处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2 淋巴结转移情况
51例患者中有40例伴淋巴结转移,总转移率为78.43%。本组经根治性切除术后累计检查淋巴结573个,平均每例检查淋巴结数目约14个,其中,共发现转移淋巴结173个,平均每例转移淋巴结数约为4个。
3 讨论
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数患者就诊时,病变已到晚期,造成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导致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早期诊断困难的原因,目前多认为是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高,增殖活跃,常伴脉管浸润和神经浸润,导致早期病例少见;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其他类型胃癌从症状上难以鉴别;辅助检查B超、CT或MRI缺乏特异性;术前胃镜检查虽取得病理活检能确诊,但受取材不当或标本量太小的影响,有时也难以确诊。国内文献报道,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误诊率高达52.6%~82.6%[1]。本组患者术前或入院被诊断为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31例,诊断正确率为60%。
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生物学行为独特,恶性程度高,临床罕见,因对其认识不足,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深刻认识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病理特征,是早期诊断的基础。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是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根据WHO定义和分类,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3种类型: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类癌)和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而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被定义为一种由高度异型、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组成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常伴有坏死、脉管浸润或神经浸润[3]。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作为一种独特的病理类型,有着自身的一些临床病理特点。本组资料显示,51例患者就诊时呈进展期病变32例(62.7%)。肿瘤无论大小,神经浸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发生率均较高。提示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度较高,侵袭性强,预后极差。51例患者淋巴结检查数目为573个,转移淋巴结数目为173个。说明该肿瘤容易发生转移,且转移速度快。
术前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重要手段。胃镜检查阳性率低,源于胃镜活检组织取材小且肿瘤组织常有异质性,镜下形态和低分化腺癌或恶性淋巴瘤等有时难于区分,易被误诊[4]。为提高早期胃镜检查的准确率,对临床怀疑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患者,取活检标本时需注意标本量要足够大,深度要达到黏膜肌层;取材时,应避开出血及坏死部位[5],确保用做活检的标本取得准,取得够,取得巧。
肿瘤标记物检测在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现在临床常应用标记物有SYN、NSE、CGA、Ki-67或CD56等。其中,血清CGA检查可能对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60%~80%的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血清CGA水平高于正常,而CGA恰恰是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分泌颗粒所释放的代表其分泌特征的物质[6]。本组资料显示,NSE、SYN、CGA、CD56、Ki-67的免疫组化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0.4%(41/51)、70.6%(3651)、49.0%(25/51)、51.0%(26/51)、52.9%(27/51)。联合检测多种内分泌标记物,有助于增加检查敏感性,减少漏诊,但是肾功能不全、慢性胃炎以及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血清CGA亦会增高[7],应注意临床鉴别。同时应指出,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与胃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在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不同,临床应注意区别。近年有报道,血清5-羟色胺及24 h尿5-羟吲哚乙酸对诊断神经内分泌癌(NEC)的特异度为90%~100%,但其灵敏度仅为65%~70%[8]。
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早期诊断的常规检查。CT对直径大于3 cm的肿瘤检出率为100%。MRI可检出50%的原发肿瘤和80%的转移性肿瘤[9]。生长抑素受体核素显影是诊断NEC既敏感又特异的显像方法,可定性及定位诊断消化系统NEC,也能发现其他方法无法检出的病灶和转移灶,对肿瘤直径大于1 cm者,其敏感度为80%~90%,对远处转移病灶的检出敏感度可达96%。近年发展起来的PET-CT对NEC的定位、定性诊断也有重要诊断意义[10]。但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病变的确认以及病变性质的确定,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单一应用时,特异性差,敏感性低,很难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导致术前诊断十分困难。目前胃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最终确诊,还是主要依靠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诊断,但这时绝大多数患者病变已处进展期或晚期,难以根治。根治性切除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表明早期诊断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内分泌癌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 6年1月至200 9年10月两院收治的肺鳞癌患者合并SIADH者2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科室、同时期住院的肺鳞癌未合并SIADH者28例作为对照组。
1.2 变量分析
根据文献和临床观察结果, 选择可能影响肺鳞癌发生SIADH的10个因素, 作为logistic回归分析的初筛指标。年龄 (X1, ≤50岁=1;51~60岁=2;61~7 0岁=3;>7 0岁=4) 、性别 (X2, 男=0;女=1) 、低蛋白血症 (X3, <35g/L=0;≥35g/L=1) 、临床分期 (X4, Ⅰ期=1;Ⅱ期=2;Ⅲ期=3) 、分化程度 (X5, 未分化=1;低分化=2;中分化=3;高分化=4) 、使用顺铂化疗 (X6, 使用=0;未使用=1) 、合并肺部感染 (X7, 合并=0;未合并=1) 、脑转移 (X8, 是=0;否=1) 、低氧血症 (X9, 是=0;否=1) 、高碳酸血症 (X1 0, 是=0;否=1) 。
1.3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 进行单因素logis tic和多因素logis tic回归分析,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肺鳞癌合并S IAD H发生的单因素lo g is t ic回归模型分析
对10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发现年龄、分化程度、使用顺铂化疗和低氧血症等4个指标对肺鳞癌合并SIADH的发生有影响,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2.2 影响肺鳞癌合并S IAD H的多因素lo g is t ic回归模型分析
将上述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4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分化程度、使用顺铂化疗和低氧血症为肺鳞癌合并SIADH的相关因素,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OR值的意义是具有某相关因素的肺鳞癌患者发生SIADH的几率是不具有某相关因素患者的倍数
注:P值<0.05者, 其相对应的变量为单因素筛选中有意义的相关因素
3 讨论
肺鳞癌患者常合并SIADH, 根据国内外有关报道[3]及我们所研究的病例特点, 选择10个可能合并SIADH的相关因素, 采用通用的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在所选择的10个指标中, 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未显示出低蛋白血症与SIADH发生相关, 提示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出现低钠血症可能无明确关系。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与肺鳞癌合并SIAD H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分化程度、使用顺铂化疗和低氧血症。其相关机制可能是:肺癌脑转移与其分泌ADH或类ADH物质有关, 导致异源性的ADH分泌增加。ADH又称精氨酸加压素 (AVP) , 是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元胞体合成的激素, 经下丘脑-垂体束神经纤维运输到神经垂体, 储存在轴突末梢的囊泡内。当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时, 神经冲动经下丘脑-垂体束传至末梢, 使ADH释放。ADH主要生理作用是与位于肾集合管和远曲小管内皮细胞结合, 促进水分子的重吸收, 而不影响溶质的排出, 帮助维持渗透压和体液容量的恒定。除此之外, 下列因素[4]可调节ADH释放: (1) 血浆渗透压的调节; (2) 血容量调节; (3) 渗透和压力感受器的相互作用; (4) 其他因素:下丘脑许多神经递质和神经多肽具有调节ADH释放的作用, 如乙酰胆碱、组胺、缓激肽等。剧烈、急促的恶心可刺激ADH释放, 如化疗患者。酮症酸中毒、缺氧、高碳酸血症均可促使ADH的释放。在这些因素中最主要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增高和血容量的减少。此外, 一些药物如顺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苯妥英钠等可影响AD H的释放。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脑转移、高碳酸血症与肺鳞癌合并SIADH无明显相关, 这可能是因为多数垂体转移瘤患者转往上级医院治疗, 没有在入选范围有关;高碳酸血症与SIADH有无明确关系, 目前尚无定论。有报道称严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由于胸腔内压的改变, 兴奋左心房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或因缺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引起肺小动脉收缩, 回心血量减少, 刺激左心房的容量感受器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引起ADH的释放[3]。
明确肺癌合并SIADH相关因素至关重要, 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又与多种疾病和某些药物有关, 各科临床医生对其缺乏认识或被原发病的病情所误导, 极易造成误漏诊。经典的诊断标准由报道首例SIADH的Sch w a rt z和Bartter提出, 包括: (1) 低钠血症, 血钠
参考文献
[1]Adrogue HJ, Madias NE.Hyponatremia[J].N Engl J Med, 2000, 342 (21) :1581-1589.
[2]Upadhyay A, Jaber BL, Madias NE.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hyponatremia[J].Am J Med, 2006, l19 (1) :30-35.
[3]谷伟军, 陆菊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内科杂志, 2008, 25 (9) :58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