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过剩产能意见

2024-07-28

化解过剩产能意见(共8篇)

化解过剩产能意见 篇1

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下面是意见的详细内容。

中国银监会、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

银监发〔2016〕51号

各银监局,各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精神,妥善处置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的有关金融债权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现就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涉及金融债权债务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支持钢铁煤炭企业合理资金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对钢铁煤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性、战略性地位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对技术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的钢铁煤炭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继续给予信贷支持,不得抽贷、压贷、断贷。

二、加大对兼并重组钢铁煤炭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钢铁煤炭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自主决策、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对能产生整合效应的钢铁煤炭兼并重组项目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对符合并购贷款条件的兼并重组企业,并购交易价款中并购贷款所占比例上限可提高至70%。

三、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主动去产能的钢铁煤炭困难企业进行贷款重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动去产能、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强、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但暂时存在资金困难的钢铁煤炭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前提下,可以进行贷款重组,调整贷款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利息。

四、严控违规新增钢铁煤炭产能的信贷投放。对违规新增钢铁煤炭产能项目,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律不得提供信贷支持;对违规新增产能的企业,停止贷款。

五、坚决停止对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落后产能企业,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等不达标且整改无望的企业,或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失去清偿能力的“僵尸企业”,以及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六、推动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对困难钢铁煤炭企业实施债务重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动去产能、调结构、转型发展,产品或服务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的钢铁煤炭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组建债权人委员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调整贷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措施,实施金融债务重组。银行业金融机构组建债权人委员会,应当按照银监会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自主重组、协议重组和协议并司法重组,支持暂时困难的钢铁煤炭企业发展。债券投资人可以加入债权人委员会,共同解决企业债务问题。切实做到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化解过剩产能意见 篇2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11月4日对记者表示, 我国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主要受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既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经济体制转型与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性特征, 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和矛盾。

10月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对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朱宏任11月4日在宣传贯彻《指导意见》的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 我国应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扎扎实实做好《指导意见》各项工作任务, 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 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严重产能过剩危及产业健康发展

数据显示, 2012年底, 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 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一段时间以来, 钢铁、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利润大幅下滑, 企业普遍经营困难。

“这种状况持续发展下去, 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 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 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朱宏任说。

当前, 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一些企业对市场预期过于乐观, 盲目投资, 加剧了产能扩张;部分行业发展方式粗放, 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集中度低, 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导致行业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发展速度, 过分倚重投资拉动, 通过廉价供地、税收减免、低价配置资源等方式招商引资, 助推了重复投资和产能扩张。与此同时, 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 政策、规划、标准、环保等引导和约束作用未能发挥好, 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不完善, 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不到位,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健全, 市场机制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落后产能退出渠道不畅, 也导致产能过剩矛盾不断加剧。

“产能过剩的问题, 是一个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经济现象。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生产过剩的集中爆发, 我国以前也多次出现过。但是, 像目前这一轮范围如此之广、数量如此之大、影响如此之深的产能过剩还不多见。”朱宏任说。

遏制产能盲目扩张, 引导过剩产能有序退出

朱宏任表示, 把产能盲目扩张的势头压下去, 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 分类处理在建和建成违规项目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各地要坚决摒弃‘风头一过、大干快上’的错误想法, 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国土、环保部门不得办理土地供应、环评审批等相关业务, 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

记者了解到, 全国各地将按照要求对违规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凡是未开工的, 一律不得开工建设。凡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一律停建。确有必要建设的, 各地要根据布局规划、环境承载力, 以及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的要求, 提出申请报告。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 在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出具认定意见。对未认定的, 一律不得续建。对隐瞒不报的, 一经查实, 立即停建, 并按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对监管不力的, 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各地要按照谁违规、谁负责的原则, 做好债务和人员安置工作。所有违规项目处理结果, 要向社会公开。

同时, 各地要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 对建成违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 提出整顿方案, 向社会公示后, 并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备案;对不符合备案要求的, 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反馈意见。对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及排放不达标的项目, 列入淘汰落后年度任务加快淘汰。

“淘汰落后产能是被近年来各地区实践所证明的化解过剩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 积极引导过剩产能有序退出。”朱宏任介绍说, 各地必须确保列入今年3批公告的企业落后设备 (生产线) , 在年底前彻底拆除, 全面完成2013年目标任务。同时, 工信部将研究制订2014~2015年淘汰计划, 争取提前一年完成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 通过完善财政奖励政策、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等措施, 鼓励地方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 力争2015年底前再淘汰落后产能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 (熟料及粉磨能力) 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引导产业优化布局

“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引导产业优化布局, 是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举措。同时, 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还必须充分依靠企业自身,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 提升有效供给, 创造有效需求, 从根本上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朱宏任说。

据朱宏任介绍, 工信部正在会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研究制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重点是深化改革, 完善相关审批制度, 提高审批效率, 加强企业兼并重组的信贷融资支持, 丰富企业兼并重组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 进一步完善落实相关财税政策, 发挥产业政策引导和约束作用, 加强服务和管理, 努力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支持和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压缩过剩产能。

“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缺乏领军企业、发展秩序混乱, 没有形成由优强企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 是导致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严重的重要原因。目前, 工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 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 研究制定促进企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 支持和培育优强企业发展壮大, 增强行业发展的协调和自律能力。”朱宏任说。

当前, 我国各地的产业转移不只是资本和技术的转移, 更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的重新定位, 也是中西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产业转移过程中, 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的现象, 使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不符合布局规划需要的项目甚至是落后产能项目落地。

化解国内产能过剩 篇3

摘要:近年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如何有效化解这一问题将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平稳运行,然而仅从供给侧压缩产能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化解当前国内产能过剩可考虑两个途径:一是从需求方面来讲,可寻找全球潜在需求,加快产能“走出去”;二是从供给方面来讲,产能过剩行业内部可考虑组建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进行全行业有效布局以更好地配置现有资源。

关键词:产能过剩;需求;供给;走出去

一、 引言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较强的外向型特征。从外需来说,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我国传统出口市场需求放缓;从内需来说,我国有意避免出台大规模刺激经济需求的政策,这两个方面导致我国经济面临需求严重疲软的问题。这种情况对国内基础设施相关行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像钢铁这类行业,还面临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全行业普遍不景气。国内很多学者倾向于称这种现象为“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其实反映了人的某种思维局限性,为何这么说?根据有如下三点:第一,当前某些行业显得“产能过剩”,以后这些产业是否一定总是显得产能过剩?第二,在中国范围内显得“产能过剩”,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放到整个世界范围内是否依然显得产能过剩?第三,在不存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某些行业显得“产能过剩”,如果人为地积极创造市场需求还会显得“产能过剩”吗?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人力无法发挥影响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寻找、创造需求。本文基于供给与需求的视角,试图寻找化解中国企业产能过剩问题的途径。

二、 对我国企业产能过剩现状的思考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产能利用率是判断产能过剩的直接指标。欧美国家一般认为该指标数值在79%~83%区间较为合理,低于75%即为严重过剩。现阶段,我国基础原材料等传统行业完成了资金、技术、人才的积累,成长为技术成熟的产业,不仅钢铁、有色、水泥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还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国民经济在做大做强过程中逐步涌现了一批相当规模的传统富余产能,分布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煤炭、船舶、石化等产业。截止2014年底,我国粗钢的产能利用率为74.8%。2013年,电解铝的利用率低于70%,产能过剩甚至超过了钢铁行业,平板玻璃的产能利用率为73.1,风电设备产能利用低于60%。

面对严峻的产能过剩形势,我国仍然有信心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问题的办法的首要一条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要积极去找生路、政府要积极帮助企业找生路。尤其应避免的是一见到“产能过剩”现象就立即想到压缩产能,这种做法并不科学。这是因为,业已形成的产能是有价值的,一个小钢铁厂,可能经营不善、浪费原料、污染环境、“百病缠身”,但是它生产出来的钢铁本身有价值,这个工厂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个工厂本身的价值大于将其关闭之后所产生的“价值”,而且人们还可以通过努力来加强管理、提高这个工厂的价值,暂时出现的问题就在于人们没能为这个钢铁厂的产品找到出路。

当然,现实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同一行业的企业过多,过度竞争就会拖累整个行业。除了使一些企业退出竞争之外,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限制过度竞争(如形成行业垄断组织),二是寻找新的市场(即寻找新的需求,本质上也是在“扩大”需求)。而如果采取让一些企业退出竞争的解决办法,受到冲击的主要會是小企业。一场行业严冬来临之后,最终能够坚持的往往会是行业中的大企业,而小企业会被迫退出竞争,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行业严冬使得那些小竞争者会被清理掉,对大企业反而是春天。

三、 供给侧—需求侧改革的理论依据

首先需要看到,供给侧—需求侧这种分析模式是西方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而且这对概念并不限于经济学中使用,在政府管理过程中,西方也广泛地借鉴这一思维框架,来分析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问题。凡涉及到一方为提供方、另一方为接收方的关系问题,西方政治经济学中均习惯用“供给—需求”的框架加以分析。具体到经济学中,由于供给与需求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因此以强调这对矛盾中的不同侧面为特征,西方经济学可分为供给派、需求派。需求派主要是社会民主主义派,强调政府干预、建设福利国家、扩大政府开支、扩大经济需求、提高税率、实现充分就业。供给派主要是新自由主义派,强调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降低税率、给予企业更少的束缚、压缩不良供给。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因石油危机而出现“滞胀”危机以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势,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供给派经济学开始大行其道,到21世纪初,供给派经济学已经对各国政府、政党造成了重大影响,成为了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德国社会民主党籍前财政部长奥斯卡·拉方丹提出:“在欧洲,‘我们现在都变成了新自由主义者和供给派政治家”。由此可见,西方的左翼政党都受到了供给派经济学的强烈影响。但是也有学者认为,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与供给派经济学推崇的政府放松监管措施有直接的关系。

西方学界所谓的“供给侧改革”,也并非专指企业生产产品这种供给,而可以指在广义的供给侧进行的改革。例如,政府相对于社会而言是公共产品、公共政策的供给者,因此“供给侧改革”可以指政府对自己的政策进行改革,例如调整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福利政策、金融政策、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关系到对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即“人”的培养)、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从而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例如,英国政府在21世纪初曾应企业的要求降低了小企业税、资本增值税,简化了增值税(VAT)的征缴办法,出台了税收减免措施以促进企业对产品研发的投入。英国政府通过出台削减税收等其他有利于企业的政策、通过在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资等供给侧的措施来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方面。受供给派经济学影响,德国政府也主张减少过多干预,政府应仅仅发挥“其核心功能”作用(Schr?der,2000)。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不是由政府干预产生的,而是由减少财政赤字和改革企业税负等供给侧措施推动实现的(Schr?der,1999)。因此可以说,供给派经济学家在谈论政府的“供给侧改革”时体现出的倾向是政府应放松监管、降低二次分配力度、实行经济自由化等。

此外,西方的供给派经济学还包括一个范畴,那就是在劳资关系中,产业工人是供给者、企业是需求者,因此“供给侧”经济学认为,产业工人失业不能归因于企业,而应当自我进行“改革”——即“供给侧改革”,工人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掌握新技能,从而获得上岗机会。德国政府推行的“哈兹劳动力市场改革”就认为失业危机是个人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不是经济停滞的后果,解决失业的办法只能从供给侧去寻找。

四、 基于供给与需求的视角分析国内产能过剩

供给与需求是一对基本经济范畴。供需平衡当然好,供大于求则有两种解决办法:刺激需求或压缩供给。刺激需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美国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后出台的罗斯福新政),这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压缩供给,有人认为可以带来供需平衡,但本文认为这种做法的成本过大,并且与经济增长无关。过剩的供给就好比是人体的过多的脂肪,当然可以选择抽脂的办法加以解决(即压缩供给),但更好的办法是通过运动将过多的脂肪消耗掉(即谋求扩大市场,扩大需求)。

1. 需求侧分析。

第一、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有“三驾马车”:内需、出口、投资。内需是国内的需求,出口满足的是国外的需求。投资本质上也是一种国内需求,只不过是不以消费者为需求主体的需求。因此,要想实现经济增长就要扩大需求。当然,对此供给派经济学家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不应当人为地刺激需求,其理由主要是:刺激需求虽然会暂时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是却制造了过多的供给、无效的供给,这些过多的供给在未来会为新一轮经济危机(即新一轮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的爆发埋下祸根。但本文认为,问题不在于应不应该刺激需求,而在于如何合理地刺激需求。刺激需求不能盲目地刺激,不能没有预见性地刺激,更不能一哄而上——当前哪个产业火爆社会资本就全部集中到这个产业进行投资。

第二、有一些需求是市场的力量难以满足的。例如,中国政府在2015年号召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的许多国家对基础设施并不是没有需求,只是这些需求找不到投资,因此这些现实的需求永远无法变成实际的经济增长,也无法变成实际的工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投资行为其实就是非市场行为、是人为自发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却可以将得不到满足的现实需求转化为经济增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盈利行为。这是一个投资者与使用者双赢的过程。不仅如此,投资还可以创造出新的需求。

第三、人为地增加需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中的经营实体通过提供商品或服务进行运营,同时会发生投资、融资行为,企业的这种行为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长了,实现了经济增长。因此,如果能够人为地制造出新的需求或者满足原本无法得到满足的需求,这个过程事实上就是实现了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质量要以需求为依归,要做“加法”(增加可以满足需求的经营实体的数量),而不应该做“减法”(减少经营实体的数量)。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能够满足新的需求的经营实体,而不是增加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的经营实体。总之,问题不在于应不应该刺激需求,而在于如何合理地刺激需求。

2. 供给侧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经济学主要是西方地区所推崇的经济学,要旨在于压缩供给。然而这类经济学中蕴含着一个矛盾,那就是:供给派经济学家是推崇市场经济的,但是政府压缩供给的行为本身并非市场行为,而是政府干预行为。

在古典經济学看来,供给创造需求,即消费和投资需求都是由供给侧的生产通过分配形成的,虽然外生冲击会造成短期波动,但市场运转机制能最终实现供求平衡。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一方的作用,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激励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强调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提高国民经济的供给能力。供给侧改革与计划生育的思维模式是比较类似的,那就是选择了一条轻松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实际上还可以选择一条充满挑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相对于减少生育、压缩产能而言,不减少生育、不压缩产能,通过人的积极努力,也有可能解决随之而来的问题。企业总有办法生存下去的,企业应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谋发展。同时政府需要拿出更切实可行的办法。政府的作用是提供公共品,如有效率的制度、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基本的社会保障、良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提供预测性的规划等。总之,政府所需做的就是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五、 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

1. 企业层面。

(1)坚持运营,等待时机。这是因为经济总是周期性运动的,市场需求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前没有需求不代表未来总是没有需求。有企业在,经营者在未来就有翻身的机会,这种企业为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那么企业在低迷的经济周期中应如果坚持下来?结合当前中国的情况,本文在这里提两个思路,以抛砖引玉:第一个思路,拿钢铁行业来说,这类行业的占地规模往往都是比较大的,而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是比较高的,钢铁行业可以搞精细化土地利用,拿出一部分地搞房地产,即使自己不开发也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当然,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对钢铁这类处于严冬期的行业持扶持态度,方便其自谋生路。第二个思路,在行业严冬期内,行业内部可以组建垄断组织,垄断价格,政府也应该在特殊时期给某个行业这样的特殊待遇,等行业严冬期过去之后政府再打破这种垄断不迟。

(2)到海外去。某行业在中国显得过剩并不意味着世界范围内也过剩。世界上有好多国家不是不存在对基础设施等的需求,只是这类需求没有被开发出来。还以钢铁行业为例,企业甚至可以到某个贫穷落后国家,通过包工包料的方式给这个国家修铁路、搞工程。如果这个国家无法支付现金,那么国内的企业可以允许该国它以该国有价值的任何东西作为回报,如果换回来的是商品,那么国内的企业可以充当商品推销商,把换回的商品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售;即使换不回商品,也可以通过谋求获得该国的土地、港口、矿山、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承租权以作为回报,然后由国内的出口企业通过搞开发来盈利。进入该国的市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即让对方国承诺未来三十年只进口本企业的产品。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企业思路要开阔,可以通过扩大经验范围、经营的地域、经营方式、经营思路的方法来为自己寻找避开当前的危机的出路。

2. 政府层面。

(1)适度进行国家干预。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中国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开办公共工程,不仅要加快进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积极参与发展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正是鼓励中国企业转移国内过剩产能的国家战略。掀起新一轮开办国有化的浪潮也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实行钢铁行业全行业国有化,那么该行业的过度竞争问题就可以依靠计划的办法得到解决。实行国有化,必须给予私营企业“充分、及时、有效”的补偿。当然,这种国有化的形式是暂时的,运用这种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恶性竞争问题,等待企业顺利的度过难关后,政府再将企业卖回给私营企业主,企业又重新回来了自有市场竞争中。

(2)为国际化转移提供保障。政府还可以通过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政府甚至可以把国内的产品以对外援助的方式“送人”——这样做也比关停企业更好一些。同时,中国需动用政治、外交等资源来保障对受援国的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都在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实施援助,政府可以把每年的对外援助对象转变成在本国需求过剩的产品,援助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发行“基础设施援建”债券,将国内过剩产能转化为国家债权,通过鼓励对外工程承包来带动国内剩余产能“走出去”,鼓励中国企业以“债权变股权”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中国的国有金融机构对援外的贷款实施优惠政策,扩大援外资金的总量,使中国的过剩产能和资本能够顺利输送到海外。总之,只要是将国内过剩产能与国外的需求对接,这样做即便不能直接换回利益,但是从战略上来说对国家发展是有利的,中国与世界各国朋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长期来说有利于为中国资本“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对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研究》课题组.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15,(4).

[2]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2011《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

[3] 钟春平,潘黎.“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J].经济学动态,2014,(3).

[4] 张军扩,赵昌文,主编.当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分析——政策、理论、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 Hsieh,C. and P.J.Klenow,2009,"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1403-1448.

[6] Lau,L.J.,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ormalized Restricted Profit Func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6,(12):131-163.

[7] 张日旭.我国产能过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我国央企产融结合风险的微观治理研究”(项目号:11YJA630134)。

作者简介:贾吉明(1982-),男,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产融结合;夏庆宇(1981-),男,漢族,上海市人,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政治;李淑静(1986-),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金融、出口信用保险、银保合作。

化解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途径探讨 篇4

内容:

一.我国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基本情况及危害 二.我国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主要原因 三.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的途径

摘要:我国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主要集中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上不一致;二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三是一些地方存在盲目政绩观;四是政府政策实施监管不到位;五是企业投资的冲动性和盲目性。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化解我国产能过剩:一是把住源头,遏制新项目是化解的根本;二是加快整治存量过剩产能是化解的当务之急;三是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是化解的治本之策;四是加强部门协调,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强化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

关键字:产能过剩 途径 行业过剩 地方政府 协调

一.我国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基本情况及危害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在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依然严重存在。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国外市场需求减弱和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我国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主要集中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行界普遍认为产能利用率小于 75%即为严重过剩。上述行业还有大量的在建、拟建项目,产能过剩矛盾正日益加剧。其他行业如部分煤化工、风电设备制造、多晶硅、光伏电池等也存在严重过剩。当前出现的产能过剩可大体分为绝对性过剩、成长性过剩和结构性过剩三类。绝对性过剩是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绝对超过市场需求,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如钢铁行业、电解铝行业和水泥行业,水泥行业受运输半径的限制还带有区域性过剩的特点。成长性过剩指尚在发展中的行业或由于关键技术尚未完全掌握而过分扩张,或与当前需求低迷等阶段性因素密切相关,企业在发展中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显,但随着技术水平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开拓,产能过剩的矛盾将会得到缓解,如多晶硅行业和光伏产业。结构性过剩是行业的产能过剩集中在一些技术门槛低、投资成本少的低端产品上,而一些高端产品则供给不足,需要通过加强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来解决,如玻璃行业和造船行业。

产能严重过剩给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一是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加剧土地、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增加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二是产能过剩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低迷,企业开工不足,不仅加剧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还带来潜伏风险和危机。如果任由产能过剩形势进一步发展,不少企业将面临现金流枯竭、破产倒闭危险,从而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影响社会稳定,银行呆坏账增加,引发金融风险,国民经济将出现大幅波动。

二.我国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主要原因 认识上不一致。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对此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如“宏观看过剩,微观看有市场”、“外地产能过剩,本地不过剩”、“其他行业过剩,本行业不过剩”、“今天过剩,明天不过剩”等不同看法,有的强调本地条件,不看市场,不看全局,仍坚持投入。由于认识不一致,多年来决心不大,措施不力,效果不好,投资冲动不减,形势愈加严峻。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

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不健全,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出现优不一定有效益,劣不一定效益差的局面。由于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价格不合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同时,不少地方通过低地价甚至零地价供地、不规范的“包税”税收减免等方式招商引资,违背了市场的公平竞争,诱发了盲目投资的冲动。

一些地方存在盲目的政绩观。受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用人制度和财税体制等因素影响,追求 GDP 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展目标。部分地方不顾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一些行业虽然设置了准入门槛,但仅是从规模上进行限制,节能、质量、环保、安全等技术标准太低,不少投资项目缺乏科学评估、市场调查,产能盲目扩张,加剧了产能过剩。如电解铝行业,目前已经形成的 2765万吨产能中,按照规定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批的仅 400 万吨;近年来新增的 1800 万吨产能中,由国务院相关部门审批的仅 80 万吨。这些项目绕开有关规定,有的得到了地方政府(部门)的核准或备案,并给予了土地、环评审批、信贷支持和工商登记。

政府政策实施监管不到位。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家为了刺激经济,通过大量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有关部门具体实施时,一些产业政策执行不力,对投资项目的要求有所放宽,导致大量低水平项目乘机上马,重复建设严重。有地方反映,自 2004 年国家对钢铁主体项目实行核准制,同时以环评、土地、资本金比例等条件对钢铁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来,由于实施不坚决、监管不到位,收效甚微,钢铁产能无序扩张,不合规产能比例高达 6 成,产品同质化严重。

企业投资的冲动性和盲目性。近年来,国内资金充裕,投资渠道缺乏,一些企业没有正确的发展规划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在某个时段看到行业盈利可观,便跟风而上,短时间内形成大量产能。还有由于市场信息失灵或误导,一些企业不顾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的情况,或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继续上马大型项目,导致产能过剩的情况更加恶化。

三.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的途径

化解产能过剩当前最直接、最紧迫的是杜绝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防止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恶化。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严重过剩的行业尚有大量在建、拟建的产能,对此要严格市场准入,把好土地和信贷闸门,不环评、不审批、不放行。建议相关部门按照“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合理控制经济增长速度,科学预测行业发展高峰期,严格按规划做好布局。要立即组织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认真清理,尚未开工建设的,坚决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项目,要立即停建。多年来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执行不到位,要坚决改变上新项目不淘汰落后、建大不关小的恶性循环。要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明令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加快整治存量过剩产能是化解的当务之急。对存量过剩产能,要采取淘汰落后、兼并重组、扩大需求和产业转移等综合方式进行治理。因为难度大、阻力大,需要政府强力推动,引导企业自觉执行。要坚持和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除规模外应增加能耗、物耗、环保、质量和安全等限制指标,达不到的限期整改,整改无望或整改仍不达标的坚决淘汰。对暂未退出的落后产能,采取差别电价水价等经济手段迫使退出。要鼓励兼并重组,解决跨地区兼并带来的税收、统计等矛盾,对资产评估增值、土地结余等应给予宽松政策。要大力支持技术改造,防止变相扩能,重在节能减排、提升品种质量,扩大内需,替代进口。如改善钢材、水泥和玻璃品种质量,发展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扩大光伏发电和分布式电源,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房建设,建造特种专业船和发展海洋工程制造等。要倡导产业有序转移,该淘汰的不得转移,承接地不要盲目接收。要给“走出去”的企业更大自主权,提供融资保险支持,带动国内过剩产能向国外转移,加强合作,防止恶性竞争。要优化结构,保障外贸稳定增长,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

注重运用经济手段是化解的治本之策。尤其是财、价、税、金融。加快资源税改革,扩大计征范围,加收资源占用费,加快征收环保税,对不符合标准的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征收消费税,废止不合理的税费减免、包税“优惠”,促使企业成本完整化,弱化项目投资冲动。尽快推广“营改增”和提高增值税起征点,鼓励支持物流、交通、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调整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支持重点,对主动提高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的地区,提高中央财政资金奖励标准。扩大财政技术改造资金,增加银行技改信贷,加大对行业重点或优势企业在产业研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产业发展和宏观调控的政策,并根据新情况、新形势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行业信贷政策,停止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或项目的新增授信。不少地方要求改进完善分税制,适当增加地方收入,为地方化解产能过剩提供财力支持。

加强部门协调,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强化行业协会和企业自律。化解产能过剩是系统工程,一些措施又是“双刃剑”,需要相关部门牵头协调配合、统筹考虑、兴利除弊、明确责任,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要建立工业信息化、发展改革与金融、财税、土地、环保、节能、资源等管理部门的联动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情况检查作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发布有关产能过剩的信息,预报预警,修订淘汰目录和投资目录,改进完善产业政策。落实责任制,特别是明确地方责任,落实到基层和企业。改进激励和约束方式,用好淘汰落后产能基金,限制招商引资的过分优惠,不要再搞 GDP 排序。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自律作用,增强行规行约硬约束,控制产能释放,新上项目应先由行业协会作出评价,再行审批或备案。

参考文献:调查研究《化解抑制产能过剩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 人民政/2014 年/5 月/16 日/第 004 版;

化解过剩产能意见 篇5

近日,国务院研究部署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明确提出近期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任务目标。在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我行要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及劣质企业的贷款,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我行信贷政策的业务,要紧跟形势、加强研判、坚决果断、抓住时机、及时清退。

2010年我行对产能过剩行业(国务院确定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造船、电解铝、大豆压榨、大型锻件等10个行业)信贷业务管理总体策略为:总量控制、有保有压、严进快出、加强监控。

一、运用资产组合管理控制总量

实施2010年境内公司信贷资产行业组合管理方案,对产能过剩行业严格控制信贷总量,严格执行地区监控指标。在总量控制同时,继续坚持有保有压,通过引导资产流动(增优质业务、退相对较差业务)优化总量内业务结构。

二、从严控制新增信贷

新增业务应严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环保要求,落实合规手续;主要投向行业内具有资源、技术、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和国家鼓励的技改项目;在符合监管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前提下,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并购;对限制和淘汰类的落后产能、环保不达标项目,不得新增任何形式授信。相关要求如下:

(一)严格集团客户管理,严格审核集团总体限额,对非总行级重点客户限额超模型测算值的要从严控制;

(二)除总行级重点客户外,原则上不实施因客因项目授权;

(三)严格审查新增授信,不符合行业信贷政策的由总行逐笔审查例外准入,固定资产贷款(包括固定资产项下贸易融资)权限全部上收总行;

(四)提高贷款定价,利率不得下浮(总行级重点客户除外);

(五)加强贷款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相关要求进行支付和管理,严格按照贷款规定用途和项目建设进度提款,不得挪用。

(六)产能过剩行业不得列入中小企业业务新模式目标客户群范围。

三、加强存量管理

(一)主动退出

各分行要从长远利益出发,服从大局,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我行信贷政策的存量业务,即使当前仍有一定收益,也要通过压缩授信、资产出让等多种方式,坚决果断、及时清退。各分行应积极开展排查,结合本地情况,统筹制订退出客户名单,逐户制定退出方案和计划。全年应按照组合管理要求,主动做好贷款安排,超监控指标叙做新增业务须通过存量退出腾出空间。

(二)加强贷后管理和监控

各分行要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信贷业务的贷后管理,紧跟形势、提前研判。公司业务部门要提高非现场监测和现场走访的频率,原则上每月对客户和项目进行现场走访,每季度提供贷后分析报告。对于集团客户,要按照“七因素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并实施分级监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视为发生重要风险事项,公司业务部门应及时将情况报送一级分行风险管理部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公司业务),暂停相关客户在我行新增贷款,及时制定应对方案,未提用授信不得继续提用,已发放授信尽快收回。

1、客户被政府有关部门(如发改委、环保部门、国土部门、审计署等)或金融监管部门(银监会、人民银行等)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被责令整改或列入黑名单。

2、客户或项目列入国家或地区淘汰、关停或清退名单。

3、贷款对应项目的立项、可研、环保、土地等审批手续不全,或项目被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叫停。

4、贷款发放后合理期限内,仍未落实批复中相关约束条件或管理要求。

5、项目自有资金不到位或到位后抽逃。

6、客户挪用我行贷款资金。

四、审慎开展风险评价

(一)严格客户评级管理。加强客户财务维度的分析评价,可在系统评级级别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因素酌情下调等级,如实反映客户风险状况。

(二)严格把握分类标准。对于出现隐患的客户和项目及时下调 分类级别。

(三)及时提示风险。对信用等级出现跨等级波动或PD变动大的客户,以及分类等级下调幅度较大的客户和项目,及时提示风险,在授信审查、监控预警、贷后管理等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产能过剩的原因 篇6

第二,我国财税制度上存在产能过剩的诱因。我国税制是以增值税、营业税等间接税为主体,而且税款的征收环节主要放在生产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制造行业的产品只要生产出来,不管企业是否盈利赚钱,就已经先缴付了税收,而且这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对各级政府而言,投资越多、生产规模越大,财政收入也就越多,能够干的事就越多,政绩也就越突出。在这种利益机制诱导下,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把做大GDP、增加财政收入作为头等任务,在这样的指挥棒指挥下,各个地区当然倾向于扶持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各地竞相优惠争抢项目,甚至在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还不断增加投入。

第三,基层政府财力困难而事权很重,迫使地方政府扩投资、争税源。分税制下,基层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财力不足以保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目前各地分配格局是从分灶吃饭延续过来的,不仅中央和省市分灶吃饭,省和市县,甚至市县和乡镇也是分灶吃饭的,一方面分灶吃饭有利于调动大家培植财源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促使各地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争抢税源财源,导致产业恶性竞争,产能过剩严重。因为对地方政府来说只有争取到足够的财源,才能谈得上“吃饭”和维持基本运转,才能改善当地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而要争取到足够的财源,无非两条路:一是加强“跑部钱进”,争取上级财政的资金支持;二就是加大投资,培植自己的税源财源。因此地方对本地企业和项目投资都十分重视,但对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则重视不够,这不仅加重了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也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产能过剩、分类及化解方法 篇7

从国际大的背景来看, 世界制造业转移有一个可循的规律。产业的转移带来了产能, 世界制造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经历了四大过程:

一是世界制造业基地在欧洲, 以英国、法国、 德国为主要的国家, 这些都是近代革命工业化的国家。当时的德国, 制造业的产值已经占到了全球的30%, 但是, 由于德国的生态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消耗以及部分产能过剩, 世界制造业的第二轮转移到美国。

二是世界制造业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美国二战之后, 制造业的产值曾经长期占了世界制造业产值的50%, 成为了二战以来第一大制造业国家, 这个称号一直保持到2011年, 被中国打破。

三是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当时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 也出现了四次严重的产能过剩, 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进行了化解, 还通过产业的转移把很多的产业转移到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当时, 亚洲的制造业产值最高峰的时候占到世界制造业产值的16%。

四是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发生在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和一批发展中国家, 以中国为代表, 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已经成为了第一制造业大国。2011年, 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占到了全球的19.8%, 超过了美国, 美国是19.4%。所以, 中国成为承接世界产业转移, 成为了世界上制造业排在第一位的国家。

因此, 认识中国产能如何形成、为什么突然从2000年以后产能过剩就成了解决不了的问题, 从世界制造业发展与重组的历史来看, 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事实上, 中国很大一部分产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即在世界四轮产业转移中的第四次产业转移中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个结果。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基础材料等产业也出现了严重过剩。 通过产业政策进行化解, 也通过产业链重组, 把产业链的下游、中游转移到中国, 转移到亚洲。当时形成以日本为领头雁的雁型模式。笔者想说的第一个观点, 即中国的产能的形成、产业的形成、产业体系的形成, 是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产能。

二、对于过剩产能要进行有效分类

适度过剩是市场经济的规律, 可以优胜劣汰, 使社会平均利用率发挥作用, 这样才能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所以, 适度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是, 过度过剩、绝对过剩、行政性过剩就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了, 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是行政过度干预的产物。现在出现的产能过剩在有些行业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因此, 现在这种产能过剩是由很多关系交织在一起的, 大体分为以下四类:

(一) 周期性产能过剩

伴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的周期、 经济发展的需要, 产能不断地增长。朱镕基总理在任时称为“遏制产能过剩”, 那时钢铁的总量是2.5亿吨, 经过2002年、2005年、2009年、2010年、 2013年若干轮的宏观调控抑制产能, 但是钢铁总量却从2.5亿吨涨到了10亿吨, 产能10.5亿吨。所以, 这其中就有周期性的产能过剩问题, 是伴随着经济周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产能增长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 产能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这就是周期性的产能过剩。

(二) 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仍以钢铁为例, 虽然钢铁总量产能10.5亿吨, 产量7亿吨, 仍然属于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总量过剩, 但是结构性过剩更为严重。因为现在生产的钢铁大部分是粗钢或者说是一般钢材, 建五星级用的建筑钢材需要进口, 现在军事原材料 (包括舰载机、“神十”、大飞机制造用的钢板、人心脏里的支架) 等这些高端的特性钢需要进口。我国一方面大量出口粗钢, 而同时又大量进口特种钢、异型钢或高端钢, 这种过剩是结构性产能过剩, 粗放的、低价格、低质量那一部分是过剩的, 而高端的部分则不足。

(三) 体制性产能过剩

这种产能是在地方利益驱动下为GDP导向下产生的巨大的产能过剩。而且这种产能过剩是最难治疗的, 因为很大程度上是招商引资、落户大项目、 行政性干预造成的结果。比如到地方调研, 地方报纸往往将“要把能否引进大项目作为考核干部的第一标准”作为大标题, 市委书记也经常在会议上强调指出, 今后考核干部不看别的, 就看能不能引来大项目。这不是一个项目, 而是体制性的产能过剩。 现在制造业的结构, 重化工已经占了71%, 原来服装、箱包、鞋帽、纺织、玩具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下降29%。这种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 特别是重化工的超前发展, 沿江、沿河、沿海将近3万家重化工企业, 均是体制性产能过剩的表现。

(四) 绝对性产能过剩

做过贸易问题的研究, 原来纺织品的贸易额占全球的30% 以上。全球平均每个人要穿中国的3米布、2件服装和2双鞋。这是绝对过剩的数量。 不仅用国内需求视角来看产能过剩的问题, 而应该在全球范围内看待产能过剩问题。如现在我国的光伏产业、高端的生化制药产业, 可能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足够全球消费。而事实上, 我们有若干个工厂和若干个园区生产绝对的产能过剩。 对于这些过剩的产能, 要分类、分级、分别进行处置。

三、化解产能要采用智慧的办法

化解产能要采用智慧的办法, 要立足长远、抓住当前、有序推进、有条不紊。因为产能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 包括建国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一五”时期至“七五”时期建成的初步的工业体系;包括改革开放, 在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要素重组中, 吸纳了国际产业的转移,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 重化工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产能,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积累。之所以形成这样一个巨大的产能。总体来看, 制造业的产能和体系体现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是总体竞争力的重要表现。2001年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2012年制造业产值占世界的20% 以上。目前, 发达国家认为来自中国的威胁:制造业占比超大比总量超过他们还要可怕, 制造业的威胁是最大的威胁。现在要化解过剩产能, 一方面要分类、分级、分业分别的进行处置;另一方面, 在处理的方法上要更加有智慧, 既要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及在全世界已形成的巨大优势, 又要把弊端和长期积累的问题, 特别是严重的过剩产能化解掉, 这样中国才能更强, 才能真正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经济强国首先制造业要强。因此, 提出处理过剩产能、消化过剩产能建议。根据整个国家大的战略布局, 从五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 化解过剩产能与形成新的产业布局紧密结合

力求通过创新驱动、高端产业的带动, 从产业布局、产业升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崇低成本化解产能过剩, 要更多地采用市场的手段, 用倒逼机制化解产能过剩。如, 日本曾经采取过产业政策, 规定产业的标准, 使产业进入门槛提高。

提高准入门槛, 控制增量。增量的总量确实不能突破, 但是结构可以调整。如钢铁总量是过剩的, 是绝对的过剩, 但位于国际最前沿的如新材料的研发属于我们国家的短板等。这些应该鼓励, 而不是退出。不能按照行业分类全都戴上产能过剩帽子, 不管先进和落后都是过剩, 土地、金融等等全部卡死, 不利于结构调整, 这一个行业是总的产能过剩, 但是现在行业没有落后的行业, 只有这种落后的结构, 比如钢铁也有先进和落后, 作为先进的国家从财政和各方面还给予支持, 占领世界前沿阵地的一流水平的, 国家应该鼓励。但确实造成环境污染和很多社会问题, 就需要退出, 所以退出的标准应该尽快明确。当然, 国务院文件中, 各个行业标准应该进一步明确, 而且行业标准要和国际标准应该有一个比对系数。有些可以完全按照国际标准, 有些可以按照国内标准, 有些可以按照行业标准。在处理产能过程中, 门槛很重要, 即退出这个门槛很重要。退出和进入门槛应该是一样的, 进入是这个门槛, 退出也应该是这个门槛。

通过政府作为, 政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而市场要发挥市场的作用。特别是在落后产能尽快退出的问题上。现在产能的退出都不是一厢情愿的, 地方政府不会一厢情愿, 企业也不会一厢情愿。在这种情况下, 退出要靠三个方面的推动, 要制定标准, 制定高标准:一是环保标准。这个标准应该作为第一标准。现在生态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 100多个城市雾霾, 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退出的标准也要以环保标准作为第一标准。二是技术标准。 三是相关行业的通行标准。要用标准形成倒逼机制, 使企业加快退出。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可以有一个退出的时间要求, 给这些企业有一个缓冲期可以选择, 如果到这个时点上不退出, 不符合环保标准和技术标准的, 可以无条件的拆除。现在的产业, 除了重化工和传统消费工业品严重失衡之外, 产业布局也严重失衡, 主要产业集中在东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建议, 就是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所以, 从产业结构上通过创新和推动, 通过产业的转移, 在转移中升级并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布局。

(二) 化解过剩产能与形成新的区域布局相结合

要再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增长引擎, 要寻求重大突破。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 在转移中实现升级, 实际上就优化了区域布局。前段时间到库尔勒参加专家研讨会, 考察的其中一个企业是纺织企业, 从中国东部的浙江转移到了库尔勒, 转移过程中纺织做的是短融, 纺织品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 而且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 在浙江的时候可能是一二百万锭, 在库尔勒形成了1000万锭。朱镕基总理在纺织纱锭的时候, 全国就有9500万锭, 当时300万人民币化解1万纺织纱锭, 当时用了3年时间化解了906万锭。浙江一个民营企业从东部向西部转移过程中就形成了1000万锭的产业能力。即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升级, 形成面向国际市场的一流生产能力。

当然, 在产能转移中首先还是要考虑国内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在国内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其次, 产业布局要有一个梯度。如, 和周边国家形成互动、互补的产业布局, 而大部分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零部件和产业链的高端应该是在国内, 带动周边国家发展, 通过产业链的重构带动国家周边制造业的发展, 形成我国和周边更好的经济交流, 这样才能促进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实现。

(三) 化解过剩产能与形成新的贸易布局相结合

李克强总理指出, 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腾挪的最大空间。所以, 制造业在国内要梯度转移, 向中西部转移, 是重中之重。另外, 随着贸易流向、贸易生成地、主要的贸易伙伴所需要的贸易可以最小成本的物流路径, 来设计制造业新的布局。比如,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把广西建成面向中南、西南的战略支点。面向中南、西南的这种战略支点就要有制造业的基础, 首先要成为面向中南、 西南制造业的基地。中南、西南这些国家的制造业, 可以采用日本当年的模式——新雁型模式。即制造业高端、研发基地、核心零部件、关键零部件在广西, 面向东盟、面向中南、西南形成新的布局, 将加工基地、组装车间、零部件转移到这些国家, 形成我国新的产业布局。比如延边战略, 我国在延边设置了10多个跨境经济合作区, 这些跨境经济合作区就是中国制造业带动周边制造业共同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载体。制造业就可以因此有成套的产业链, 政府规划、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都可以向这些地方转移。

(四) 化解过剩产能要将制造业优势与贸易优势相结合

中国目前是12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是79个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 5年前这个数字是美国拥有的数字, 5年之后, 正好我们和美国的数字倒了一下, 制造业和贸易也和美国倒了一下。所以, 在制造业和贸易布局的结合上要寻求突破。事实上, 中国腾挪的空间很大, 虽然美国的“一体两翼”气势汹汹, 但是在贸易伙伴上, 全世界有202个国家, 我国占了120多个, 如果再加上70多个, 中国位列前茅。所以, 制造业优势和贸易优势要结合, 要寻求重大突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六大任务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包括一些重要战略通道, 其实贸易通道也是我们将来制造业产业重新布局的重要通道。如,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方面需要和中亚一直到欧洲这些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交流;另一方面从欧洲进汽车整车, 工艺品到欧洲。其实这个更大程度是一个贸易的大通道。制造业转移实际上是有重点的, 向国外的转移有几种类型。一是像李克强总理访欧之后到其他国家推销的中国高铁。中国的制造能力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 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产能。这类产能不是转移落后产能, 也不是转移过剩产能, 是使中国的产能在世界上复制, 能够使产能放大化, 要把这些产业能力变成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际上, 在高铁产业转移过程中, 不仅是产业输出, 其实也是产能输出。将中国制造业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放大到整个全球, 不单单只是在东盟和欧洲总理去过的这些地方, 二是这应该成为一种发展模式, 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能在全球市场放大的模式。

(五) 化解过剩产能和形成新的市场布局相结合

中国要发挥目前已经形成的市场优势。市场优势的形成在中国来说是难得的, 也是难以复制的。 在全球范围内, 也是中国独有的优势。比如, 前些年在做义乌国际综合改革试点的研究,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起草了关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方案, 在讨论、修改过程中, 认为市场优势非常大。当时, 我国有4300个交易过亿元的城市, 现在这种规模的批发市场已经接近了8000个, 而且外向度越来越高, 像义乌这样的市场外向程度, 国际贸易占交易额程度已经接近70%,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市场。义乌指数成为全世界小商品的风向标, 义乌现在拥有的小商品种类170万, 占联合国贸发组织小商品品种种类的85% 以上。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 商品匮乏, 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 全中国商品品种种类相加大概是8万到12万种。现在, 一个大市场就是170万种。由此可见, 中国市场的优势还是相当大的。应该把这样的优势更多地复制到周边国家和其他国家, 使流通成为带动制造业转移、带动制造业重组、集聚, 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引导性力量。有些产能可以向需求国转移, 有些我国是他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需要进口量非常大的这些产能, 可以直接转移到需求国, 因为那里有我们的产能市场。化解产能过剩最重要的一个思路就是寻求市场需求, 把这些产能, 原来在国内没有需求的作为过剩, 有可能找到新的市场需求, 这种过剩就变成了有用。

四、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需要预防的隐患和风险

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 还要预防一些隐患和风险。化解产能过剩确实需要吸收以前几轮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 也要吸收化解产能过剩的教训。

一是防止过度生硬的行政手段。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或任务化解到各个政府, 政府确实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 可以设计一些方法, 形成市场对这些过剩产能特别是落后产能、绝对性过剩产能的倒逼机制, 加快退出。

二是在化解产能的过程中要严密关注金融风险。有些地方大的产能, 特别是一些大项目, 企业投资的同时, 相当一部分政府也投了资, 而且有些还是政府财力主要的来源, 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在这个过程中, 有些融资平台也给了这些企业在上产能时的巨大支持, 包括资本的支持。所以, 产能化解过程中可能有一些资金链会断裂, 也有可能是银行贷款会变成坏帐, 政府的财政投资可能会化为乌有。对于金融财政上的风险要有预估, 到底化解了多少产能, 四类产能如何进行化解, 化解当中付出的代价, 这些代价哪些是应该投资者自己承担的, 哪些是应该市场化解的, 哪些应该是政府承担的, 哪些是银行要负责的。对于化解过剩的产能确实要有成本的分析、财务分析和金融分析。

三是要防范失业的风险, 特别是那些吸纳劳动力特别多的企业, 其产能在化解的过程中, 这些劳动力怎么安置?怎样才能既化解过剩产能, 又不引起社会动荡, 这是一门学问, 其实也是政府要发挥作用的地方。要注意在产业转移中退出。中央经济会议上关于转移, 向国外转移也好, 向中西部转移也好, 不是搬家, 而是转型升级, 在转移中的转型升级, 转变生产方式。比如整个产业的转移, 过去是单体企业转移, 现在政府可以规划若干个转移的承接带, 在这个承接带里可以在新一轮的转移中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在产业转移中实现产业升级, 既符合产业方向, 又符合产业目录, 这样的企业要给其一定的转移成本。如税收上的优惠、金融政策上的优惠等。总之, 要加快退出需要靠市场力量, 同时政府要进行有序的规划, 对于转移升级付出的成本给予政策支持。

总之, 要采用两分法, 一方面要认识到产能制造业的能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 要认识到过剩产能特别是严重过剩产能、绝对性过剩产能对整个经济基体的危害, 需要抓紧化解。要注重不要形成像日本、美国、欧洲那样的产业空心化。日本1.3亿人, 美国3亿人, 中国13亿人, 中国劳动力8亿人, 中国的就业力, 不可能再回到农村, 农村还在向城市转移, 所以, 就业问题、产业空心化问题, 这是一个特别需要防范的风险。向国外转移, 一定要适度的转移, 向周边国家转移, 要把高端、核心的东西留在国内, 不能消移国内的产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玲.现代流通基础理论原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谭雅玲.产能过剩与银行流动性过剩[J].西部丛刊, 2006 (5) .

[3]陈文玲.把争取国际经贸中的正当权益作为国家战略[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2011-09-29.

化解产能过剩需防范四大风险 篇8

近年来,过剩产能问题变得比较突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和很多问题的根源。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4年经济工作的时候再次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化解过剩产能的要求。

适度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但过度过剩、绝对过剩、行政性过剩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行政过度干预的产物。我们需要对目前中国出现的产能过剩进行有效地分类。在我看来,产能过剩主要有四类,即周期性产能过剩、结构性产能过剩、体制性产能过剩和绝对性产能过剩。其中体制性产能过剩最难治疗,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招商引资、落户大项目、行政性干预造成的结果。

现在的制造业结构中,重化工已经占到了71%,原来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包括服装、箱包、鞋帽、纺织、玩具,现在下降到了29%。这种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重化工的超前发展,沿江、沿河、沿海将近3万家的重化工企业,这就是体制性的产能过剩。

看待产能过剩问题,我们一定要采用两分法,一方面要认识到制造业的能力是我们提升综合国力重要的标志,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过剩产能特别是严重过剩产能、绝对性过剩产能对整个经济体的危害,要抓紧化解。

化解产能要采用智慧的办法,要立足长远,抓住当前,有序推进,有条不紊。既要保持我们制造业的竞争力,保证我们在全世界已经形成的巨大优势,又要把弊端和长期积累的问题,特别是严重的过剩产能化解掉。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从一个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

不过,我们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还要预防一些隐患和风险。

第一,防止过度生硬的行政手段。现在我们是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或者任务分配到了各级政府,但在这里面,确实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这个里面应该设计一些方法,来形成市场对这些过剩产能特别是落后产能和绝对性过剩产能的倒逼机制,加快它的退出。

第二,过剩产能退出过程中要严密关注金融风险。有些地方大的产能,特别是一些大项目,虽说是企业投资,但也有相当部分政府投资,有些甚至是政府财力主要的来源,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企业在上产能的时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给了巨大支持,包括资本的支持。所以,我们在产能化解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资金链断掉的问题,有可能一些银行贷款会变成坏账,一些政府的财政投资可能会化为乌有。所以,化解过剩产能,金融财政上的风险,我们要有预估。到底我们化解了多少产能,在化解当中付出的代价有多少,这些代价哪些是应该投资者自己承担的,哪些是应该市场化解的,哪些应该是政府承担的,哪些是银行自己要负责的,我个人认为,化解过剩的产能,我们确实要有成本的分析、财务的分析、金融的分析。这个风险不能小看。

第三,防范失业的风险,特别是那些吸纳劳动力特别多的企业,它的产能在化解的过程中,这些劳动力怎么安置?怎么既能化解过剩产能又不引起社会动荡,这是一门学问。

最后,我们还要注重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不要像日本、美国、欧洲那样,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形成产业的空心化。这是一个特别需要防范的风险。我们向国外转移的时候,一定要适度。向周边国家转移,一定要把高端的核心的东西留在国内。

(本文由《小康·财智》记者范颖华、刘彦华根据作者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第54期“经济每月谈”上发言整理而成。)

上一篇:中国汽车发展历程下一篇: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