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

2024-08-19

产能过剩(精选12篇)

产能过剩 篇1

下半年汽车走势趋稳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对于库存和产能的担心也就每每出现报端。媒体的关注放大了受众的担忧, 也成为“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纠结。其实, “产能过剩”问题, 对中国汽车工业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的问题。

产能因市场而扩大

每一次车市井喷之后, 都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 但所有的反弹都是高于原来的基数, 呈螺旋上升状态。按照行业的解释就是增幅放缓, 但绝不是同比下降, 因此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都不足以困扰着管理部门和企业。

企业投资扩大产能的积极性和动力来自不断扩张的汽车市场, 2009年, 中国汽车产销量在近千万辆的基数上再增47%, 现在年头过半, 产销到了900万大关, 从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到100万辆下线用了36年的时间, 而到1000万辆的产销, 仅仅用了17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火爆, 以及国外汽车企业纷纷抢滩中国汽车市场, 国内各大车企纷纷发布了扩产计划, 粗略统计, 截至2010年, 中国车企的产能已经逼近3000万辆。

目前, 东风日产、神龙、华晨宝马、北京现代等企业都宣布了要扩大产能的计划, 此外, 还有广汽菲亚特长沙的50万辆的新建项目等等。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在武汉签约, 设计能力24万台, 初期投资11.5亿元, 形成6万辆能力, 201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后, 东风本田将具有30万辆生产能力。长安汽车集团将投资30亿元在合肥高新区建一个微车生产基地, 预计2011年投产, 年产能30万辆。不久前, 华晨宝马第二工厂奠基开工, 随着二期工程的建设完工, 华晨宝马产能不足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华晨宝马2010年的计划是把现在沈阳工厂的年产能由4.1万辆扩大到7.5万辆。吉利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帝豪E C8, 初步年产规模为3万辆。宝马是在犹豫多年后, 终于下决心开建的第二工厂;东风本田更是以谨慎著称, 自2005年成立以来, 坚持“精益投资”理念, 尽管销量连续翻番, 由2万辆上升到16.5万辆, 仍然坚持“改造”生产线, 而没有投资建立新厂。现在在中国“井喷”的汽车市场面前, 也终于绷不住了。

产能受宏观调控影响

汽车企业扩大产能, 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式, 其一是扩大或者改造现有的生产线, 通过新的工业设计和平台流程, 在原有平台基础上提高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其二是建设新的生产平台, 采用高新科技装备和新的生产工业生产流程, 扩大产量应对市场的扩张。其三是通过兼并重组, 获取新的技术和生产平台, 同时合并其生产能力并占有更多的市场空间。

年初工信部向有关汽车企业发出《关于调查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 (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 被调查车企要把2009年4月1日至通知下达之时的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开工时间等逐一登记, 报送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工信部工作人员表示, 此举是为更好地管理汽车行业, 希望通过调查充分了解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情况。

汽车企业的技术改造是个颇为微妙的项目, 哪些需要报告国家有关管理部门, 哪些不需要报告。哪些需要国家资金支持, 哪些自筹解决, 都可以通过企业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因此通过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立项的材料判断产能的实际情况不客观。而企业建设新的生产基地都是一次规划, 分段实施。说是几十万辆的产能, 成百上千亿的投入, 其实都在对市场察言观色, 或者投石问路, 没有一个企业傻乎乎的将口袋里的钱花尽用光。

当年神龙公司听了国家计委的话, 说是要形成经济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一下子投入建设15万辆的产能, 结果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钱也花了, 无法形成规模效益造成产能放空。后来国家开发银行用“债转股”的方式挽救神龙于水火之中, 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市场。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春江水暖鸭先知”, 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和资金审慎的使用是搏击商海而不溺水的关键。但是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成分的企业, 除了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以外, 还要按照国家总体经济形势进行调整, 服从国家利益。管理部门对产能的敏感是处于一种思维的惯性, 警钟长鸣是件好事。

辩证地看待产能问题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企业的竞争, 笔者认同这样一句话——只有落后的产能, 没有过剩的产能。在汽车产业的竞争中, 中国仅仅取得汽车大国的地位, 远远达不到强国的标准, 而面对国际新的技术升级换代的压力还没有做好准备。有关人士指出, 大概2012年到2013年, 目前的汽车技术水平面临淘汰, 各个跨国公司都在做高新技术生产的准备, 有的已经准备进入实用阶段了。而中国许多企业还沉湎于低廉的人工成本和降价促销等传统思维。这样下去, 中国汽车赖以自豪的生产能力会在一夜之间如同彩电、录像机、胶卷一样变成落后产品的产能。

世界汽车发展的历史每一个转折都是思维创新催生的产物。国家发改委官员对汽车企业的创新作了解释, 指出创新过程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叫原理创新, 它的主要完成单位在大专院校, 基础研究单位等等。第二个环节叫产品创新, 即能善于把那些原理创新的东西集成为一个产品, 也就是发动机或者变速箱, 这个产品创新的环节是在专业的科研开发机构进行的。第三个环节是产业化创新, 汽车制造企业要完成一系列产品, 承担把产品变成商品的重任, 必须在降低成本, 规模批量, 品质统一等等各个环节完成它的产业化创新过程。

创新是以经济效益为归结点, 不赚钱的新技术可以叫发明创造, 但不是创新。创新的结果是只有产品成为商品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中国汽车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上与国外相比确实差距很大。所以导致大量的企业创新结果, 仅是原理创新, 根本到不了产业化创新这个过程就折在半路了。因此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最担心的是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 在“看不见的手”掩护下盲目扩张, 浪费资源、祸国殃民。

摘要: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最担心的是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 在“看不见的手”的掩护下盲目扩张, 浪费资源、祸国殃民。

产能过剩 篇2

1.钢铁业。目前,中国钢铁业虽然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但国内企业的增产意愿仍然旺盛。据中联钢网统计,,中国将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虽然与新增加的7000万吨相比减少了约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据悉,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持续好几年,在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2.煤炭业。从开始,我国煤炭行业的经营困境一直未得到缓解。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亏损面已高达80%左右。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7月24日,19家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煤炭企业,有8家煤炭企业净利润亏损,有14家煤炭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其中,煤气化预计上半年亏损3亿~3.3亿元;神火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3.4亿~3.7亿元;而国投新集更是预计上半年亏损6.5亿元,同比下降594.50%。而对于亏损的原因,多家煤炭企业都提到,是由于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不断不跌造成的。20,中国原煤产量仅为15亿吨。时,中国原煤产量达到35亿吨;月21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十一五”以来的7年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万亿元,累计新增煤炭产能约20多亿吨;截至底,全国现有煤矿总产能约39.6亿吨,产能建设超前3亿吨左右。

3.平板玻璃。平板玻璃是中国政府认定的五大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之一。据中国的证券公司国泰君安证券统计,中国全境已有290条平板玻璃生产线,年预计还将新增42条。由于中国房地产行情萎靡不振,当前平板玻璃行业库存正快速膨胀。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开始通过出口来谋求生机。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4月,我国共出口平板玻璃17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1.4%,出口额增至了1.32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4倍。主要出口地为东南亚国家,隔热性能优良的高性能建筑玻璃似乎实现了出口增加。

4.水泥。我国水泥行业早在就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当时立窑等落后产能的产量占总产量的78%,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22%,主要任务是淘汰落后的立窑产能过剩。到20,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水泥总产量已达90%,在房地产业和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推动下,众多行业纷纷涌入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不断积聚。从年年初开始,中国在建和拟建的生产线还有220条,熟料产能是2.8亿吨,折合水泥产能是4.5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水泥产能大概要达到35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水泥需求量大约是22亿吨。如果在建、拟建线项目全部建成,按照需求和产量比例测算,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为62.9%。

5.电解铝。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实际生产电解铝2194万吨,过剩率超过30%,产能过剩甚至超过了钢铁行业。目前,我国铝价已经回到了25年前的1元/吨左右,但当时电价仅0.1元多,人工成本和劳务材料等也大大低于当前,在这种情况下全国电解铝企业账面几乎很难赢利。中国铝业发布的2014年一季度报显示,该公司当季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21.57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11.81亿元,究其原因主要是电解铝主要产品的价格下滑。据高盛测算,以现金成本计算,中国约有50%(合1100万~1200万吨)铝产能处在亏损状态,相当于全球总供应的25%左右。只有实际减产规模能够达到100万吨,铝价的中期前景才会转好。

6.船舶。《2013年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在这“世界第一”的背后,中国有过半船舶企业却是接近“零”接单。截至2013年三季度的1168万修正总吨接单量都集中在中国69家船舶企业中,其他80多家企业则均未斩获,有些甚至已经处于停工状态,且订单主要集中在大型船舶企业手中,中小船舶企业获得的订单少之又少,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即使大型船企,也避免不了亏损的结局。~,中国造船产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中国造船业接单量首超日本,年迎来历史性一刻,造船订单与世界造船霸主韩国只有0.3%之差。

7.光伏。2013年,天则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预计,除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外,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如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达95%。据悉,20,全球前五位的太阳能组建供应商来自中国的企业就占到了4位。

8.风电。天则经济研究所报告指出,风电设备产能利用低于60%。与光伏产业类似,风电设备同样经历着“过山车”。前几年,随着中国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众多企业一窝蜂地进入风电制造行业,从20开始,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年均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增长,突然的“刹车”使国内风电设备40%以 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业内人士称,现在风电行业是全面亏损,做得越多,亏得越大,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的话,整个产业都会崩溃。而盲目的跟风令企业无暇 东顾,耽误了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时间与投入。以海上风电为例,跟国外的海上风电相比,我国在海上风机的制造方面缺乏核心技术。目前,我国有15家风电设备制造商在做5~6兆瓦风机的研发工作,其中有5、6家已经生产出样机,并实现装机,大部分企业还处于研发阶段。在这些企业中,真正用自主技术来进行研发的企业并不多,大部分企业还是依赖国外的技术。这也是其他产能过剩产业的通病。

9.石化产业。目 前,国内石化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普遍,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情况严重,“十二五”后两年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称,除少量的有机 产品和专用化学品外,从无机化工原料、农用化学品、橡胶制品到炼油以及大部分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包括部分化工新材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初步估 算,产能过剩行业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国石化、化工行业总销售收入的60%以上。而在以前,仅有甲醇、聚氯乙烯等少量的行业产能过剩。而目前,各行业仍有大量在建产能,预计2014、2013年将陆续投产。石化联合会预测,炼油、尿素、磷肥、聚氯乙烯、纯碱、电石等行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更加严重;氟化氢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54%,比2013年有所提高,但产能仍处于极度过剩状态;PTA、甲醇、烧碱产能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但产能过剩仍十分严重。

产能过剩僵局采访 篇3

在焦炭行业打拼了10多年,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部长陈宏亮对“限产”这个词不再陌生。

中煤九鑫的设计产能是年产200万吨,今年计划保持100多万吨的产量。

或许很多企业家并没有意识到产能过剩的严重,限产也只是本能的对需求减少做出反应。因为,我们还看到一个现象,还有很多中小焦化厂在建或者扩建,“这完全是给这个行业添乱”,陈宏亮对此颇显气愤。

情况不仅在焦化行业存在。在中国的几大支柱产业中:钢铁行业的集体共识是产能过剩超过1亿吨;在灾后重建和4万亿投资刺激下,水泥投资“井喷”之后的价格“暴跌”引发了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强烈关注,两部委联合中国水泥协会赴四川考察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具体情况,以期出台应对政策……

除了各个行业显示的产能过剩令人担忧,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的投资趋势更加令人警醒。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332亿元、10180亿元和13050亿元。

对于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6.8%的现象,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颇为不解,“但像钢铁、电力、港口产能已经过剩了,此轮投资为什么还增长那么快。”

最近,国金证券对上市公司做了调查,从调查结果上看,贷款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中上游和投资周期较长的行业,如房地产、电力设备、煤炭、水泥、有色金属和机械……

高投资率后遗症

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投资增长率有24年超过10%。

产能过剩在中国不是一个新话题。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伴随着过去多年的投资高增长,产能过剩在过去几年就有显现。”

中国经历过短缺经济的时代,深知物资匮乏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是整个社会的主旋律,支撑发展的方法就是提高投资率。有数据为证: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投资增长率有24年超过10%。

支撑中国发展的支柱行业更具有代表性,据雷曼兄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给出的数据,自1997到2006年的十年间,中国的水泥、发电和彩电的产能都翻了一番还多,煤炭产能增加了两倍多,粗钢和汽车产能增加了三倍多,炼铁产能增加了近六倍,而手机的产能则增加了168倍。

发展是硬道理,高投资似乎不应该受到质疑。但问题就在产能过剩解决的途径主要依赖于出口。

学界早就对此经济模式提出质疑:解决利润微薄的出路就是进一步增加产量,接踵而至的必然是产能过剩。

对于产能过剩的风险,政府也早就认识到。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曾认为,“这些产能势必要通过扩大出口释放。”

救市资金流入过剩行业

信贷政策的刺激,财政政策的释放,令人担忧更多的资金会流向早已产能过剩的行业。

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也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了,这样的观点渐渐占据了主流。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甚至表示: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济就已经出了问题。

问题是什么?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以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给出的答案是产能过剩:中国正在发生一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的过程,而这个转型迟迟转不过去。他的分析是,这个转型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内需和市场。

如果没有全球化,转型的这个阶段将更加困难。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现象,就是这种生产过剩危机的端倪。只是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过程对“中国制造”的需求,缓解了这个问题。

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突然而至的金融危机成了问题爆发的导火线。孙立平对此的认识是:“这个过程所形成的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由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阻断了避免这场生产过剩危机的出口,从而引爆了中国的生产过剩危机。”

数据也显示,产能过剩的情形在危机下进一步恶化:2009年一季度氧化铝产能闲置38%、焦炭业产能闲置60%、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闲置20%、铁路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降至50%以下。但令人担忧的不止于此。

随着全世界的联合救市,信贷政策的刺激,财政政策的释放,令人担忧更多的资金会流向早已产能过剩的行业。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撰文《“刺激—复苏”春梦难长》对全世界救市进行了反思,其中指出投资泡沫、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的恶化。“大家推崇的‘刺激—复苏’战略将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货币剧烈贬值和政治动荡。”

他以汽车行业为例分析:“克莱斯勒的破产不会解决这个行业的问题,根本问题是全球的产能过剩等于美国销量的两倍。”谈及解决问题的出路,他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假设:如果美国的三大汽车生产商关闭了两家,供求可能就大致平衡了。

这样的问题不仅在美国存在,中国的4万亿救市政策有多少会流入已经过剩的行业,也早已引起了学界和政府的关注。限制与机会实际上,对于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等行业产能过剩的控制,国务院早在2004年就开始部署。

6月,发改委和工信部委托中国水泥协会赴各地展开调查,目的是在此次全国范围大调研的基础上,推出新的水泥行业发展政策,以防止各地方政府利用国家4万亿投资的机会“大干快上”水泥项目,造成行业产能过剩。

实际上,对于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等行业产能过剩的控制,国务院早在2004年就开始部署。

但2006年的调查发现,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行业产能依然明显过剩;水泥、煤炭、电力、纺织等行业虽然产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规模很大,也潜在着产能过剩问题。

因此,国务院在当年发布的《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中表态,必须下决心抓紧解决。

其中提到的两个措施今天看来仍具有价值。

一是淘汰落后生产力,如淘汰立窑等落后的水泥生产能力;关闭淘汰敞开式和生产能力低于1万吨的小电石炉……

二是鼓励兼并重组,促进产业的集中化、大型化、基地化。推动优势大型钢铁企业与区域内其他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鼓励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对中小水泥厂实施兼并、重组、联合……

即使现在,中国离制造业强国还很遥远。不论此次政府对于产能过剩实施怎样的措施,国务院此前的思路无疑具有借鉴价值。

[产能过剩之焦炭]焦炭大规模限产

山西焦化行业协会对于7月的建议是,焦化企业继续严格执行50%的限产措施,以稳定市场供应量,降低库存。

根据山西焦化行业的指导意见,中煤九鑫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仍然保持限产50%。

中煤九鑫成立于2003年11月,是由中煤焦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占75%)、灵石县九鑫煤化厂(占25%)共同出资,在生产集约化程度较低的焦化行业,其规模可以排在山西省前5位。

限产在焦化行业已经持续了近一年。去年8月,由山西、河北、山东和陕西等地的212家焦化企业为盟员成立的“山西焦化企业联盟”,就开始呼吁全国焦炭企业限产40%—50%,以缓解过多库存,稳定市场。

而在去年11月,几乎所有企业都主动限产达到2/3以上。

之所以如此大规模的限产,原因在于供求矛盾严重,需求的萎靡带来的是价格的下跌,甚至一段时间,焦炭的价格低于原材料炼焦煤的价格,要知道每吨焦炭需要1.2吨炼焦煤,再加上人力、物力成本,当时的焦化行业生产的越多亏损的越多。情况至今没有改善。

山西焦化行业协会对于7月的建议是,焦化企业继续严格执行50%的限产措施,以稳定市场供应量,降低库存。协会文件表示,近期原料煤价格居高不下、钢铁企业焦炭库存有所上升、钢材价格波动起伏、焦化企业依然亏损,因此继续实施限产。

其实在6月,山西焦炭实行了一次涨价,1650元/吨的价格比5月上涨了70元。但协会对于行业的发展充满担忧:防止违规焦化企业死灰复燃,刺激煤炭继续无序涨价,协会做出7月价格暂不调整的决定。

协会的担忧也是这个行业的内在症结所在。

焦化行业从2007年逐渐回暖,两年来,焦煤——焦炭——钢铁,整个产业链一起经历了疯狂的暴涨时代,焦化行业也迎来了一次过山车式的盈利巅峰。

尤其是2008年上半年,国内外钢材价格大幅攀升,焦炭价格随之一路高升。焦炭主产省山西一年内连续7次上调焦炭价格,8月焦炭价格指数最高达560.04点,均价达2846元/吨。在这样的高额利润刺激下,产能扩张成了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中国炼焦协会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新建投产焦炉产能已经超过3000万吨,而且还有约700万吨产能的焦炉已经建成或者烘炉。

而2008年焦炭产量达到3.36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60%。

支撑这个行业繁荣的还有欧美市场的需求,其中欧洲是最重要的焦炭进口地区,占全球焦炭贸易的一半。

危机很快截断了焦煤——焦炭——钢铁的暴力链条,从国内到国外。最先倒下的是钢铁行业。

这个产业链条上,暴利时代属于最上游原材料的焦煤价格也随之高企。

但钢材市场萎靡不振后,链条就戛然而止:从去年8到10月,焦炭价格从最高的近3000元/吨,回落到了1700元/吨左右,但焦煤价格依然高企,当时山西禹王集团董事长杨文朝颇为愤慨的表示,很多煤矿也在限产,甚至部分煤矿已经放假走人,全面停产。

[产能过剩之钢铁]钢铁兼并重组大洗牌

在中钢协2009年第一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公布,2008年炼钢产能达6.6亿吨,过剩1.6亿吨左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粗钢产量达到4645.97万吨,相当于日均粗钢产量达149.87万吨,超过1月、2月上轮价格反弹时粗钢日均产量分别高达132万吨、142万吨的数量,再创年内新高。与生产回暖对应的是钢价回暖。根据“钢之家”网站公布的中国钢材基准价格统计结果,国内钢材市场价格自4月中旬以来已经九周价格上涨。

种种迹象似乎显示了钢铁行业的复苏,尤其是受益于4万亿投资拉动,众多的基建项目对于钢铁的需要让这个行业没有理由不自信。

国金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笃慧认为:“上半年,我们的钢铁行业主要靠基建这方面来拉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在基建,但下半年的钢铁主要驱动因素在于房地产,从目前数据来看,房地产房屋销售面积的大幅增加,新开工面积也会出现明显的回升,这样会带动整个钢铁行业需求的回升,企业利润也会大幅度增长。”

但在“2009年下半年钢材市场走势分析会”上,宝钢集团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吴东鹰表示,产能利用率低下将是2009年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早在年初,伴随着连续几周的钢价回暖,大量中小企业纷纷复产,中国钢铁协会会长、武钢集团董事长邓崎琳就告诫,过剩的产能不能盲目释放,1月、2月市场行情略有好转,部分钢企就纷纷增产,“只会让钢材市场更加恶化,中国的钢铁行业形势严峻。”

他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2009年钢价经历了几次反复,每次反弹都会在产能释放的压力下消失。

钢价反弹只能昙花一现的原因是需求不足,据“我的钢铁”的数据统计,2008比2008年钢材消费量仅增加约1300万吨。

中钢协的预计更为保守。即使考虑到4万亿投资刺激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利好因素,中钢协在一份行业报告中预计中国2009年钢材消费量约4.3亿吨。

内需不足,出口形势也同样不容乐观:钢铁行业研究机构的一致预测是,2009年全球钢材需求下降10%以上。而占世界钢铁产能近半的中国钢铁行业有着强烈的外部依赖性。

在中钢协2009年第一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公布,2008年炼钢产能达6.6亿吨,过剩1.6亿吨左右。

在细分的钢管行业里,一般中小型企业经常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但大型企业中同样有高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产能过剩的原因在于重复建设,而重复建设的根源在于企业分散决策的结果。”中冶辽宁德龙钢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彭在美认为,中国钢管企业数量太多,据不完全统计,无缝钢管厂家110多家,焊管企业1800多家。

而且目前中国出口无缝钢管90%以上是低等级产品,利润十分有限,处于低水平竞争阶段。很多企业为维持生产,以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报价,使无缝管多年来形成的价格体系被破坏。

业界已经形成一致观点:产能过剩、

重复建设的原因在于缺乏技术创新,产年钢铁消费增速为5%,这是在GDP实现9%的增速、固定资产名义投资增长27%的条件下实现的。如果2009年GDP实现8%的增速,2009年中国钢铁消费增速为3%,也就是说品同质化,生产设备同质化,生产线同质化。

而兼并重组同样被认为一剂救市“灵药”。业内预计,通过3—5年激烈的市场竞争,无缝钢管行业将会通过“洗牌”形成5—8家年产能在200万吨左右的企业集团,统领市场的新格局。

[产能过剩之纺织]纺织利润率过低

纺织行业在2000年以前就开始接受市场的充分竞争。但产品利润低于3%的企业占全行业的64%以上。

万事利集团继续向丝绸行业投资,“每年万事利集团公司的科研投入经费约在1000万元左右。”但是钱从哪里来?

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杭州笕桥绸厂,创办于1975年,30年来执着于丝绸主业。但从2001年,万事利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形成了目前的丝绸服装、地产、医疗三大产业的格局。

钱就从这儿来。按照万事利集团执行主席屠红燕的说法,万事利集团的多元化目的是“反哺主业”,也就是用房地产、医疗产业的利润投资丝绸主业。

在万事利所从事的丝绸行业,充分代表了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困局。

据屠红燕介绍,纺织行业在2000年以前就开始接受市场的充分竞争。资本纷纷加入纺织行业的结果就是这个行业的利润率降低。

直到危机前一年,这个行业仍然保持着高投资增速。许多纺织企业准备成倍增加产能,不少尚未进入纺织行业的企业

家以极大的热情投资建厂。仅在2004年中国国内就增加了5000多家纺织企业。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03和2004年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达100%以上,2005年增幅虽然有所回落,但总体仍保持近40%的增长。

2006年投资继续反弹,可以看到的数据是2006年1至3月,国内整个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超过144%。

在这轮投资热中,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地区新上纺织项目,仅山东、江苏、河南、河北、湖北、浙江六省纺织业投资额就占全国纺织业投资总额的78%。

这些新投资以中低档产品为主,靠的是数量打拼市场,生产的产品档次也基本雷同。结果可想而知:几年来产品利润低于3%的企业占全行业的64%以上。

这也是执着于丝绸产业的万事利不得不面对的境况,多元化的初衷也就是反哺低利润率的主业。

2008年以来,这个行业的境遇就更惨了。从2007到2008年上半年,纺织业的利润损失还主要是汇率变化、成本上升等造成的,企业有单不敢接,2008年9和10月以后,国外的订单开始骤然减少,供过于求的矛盾已经取代成本上涨成为行业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

纺织行业陷入困境的本质是同质化产能严重过剩,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只是加剧和恶化了这一进程,促使这个结局提前到来。

以数量拼天下的低利润率行业没有了市场,还有什么路可以走?行业分析人士的建议是淘汰一批过剩产能是必要的。

国金证券纺织、化纤行业分析师张斌认为,产能没那么容易淘汰,纺织行业是竞争的行业,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淘汰产能或形成产能的,它是通过市场来调节的。

不过,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

纺织行业存在的一大意义在于解决社会就业,这不是用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衡量的。因此,政府出台了连续的政策,从屡次提高出口退税到出台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希望可以给这个行业一些生机。

[产能过剩之家电]家电库存压力大

“打击对于小企业来说是更大的”,2008年很多的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破产、倒闭,有一些则主动关门不做了。

彩虹集团缓建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个炎热的夏季给中国的家电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发布报告指出,由于终端需求的复苏有可能跟不上产能扩张速度,预计2009年全球中小尺寸液晶面板价格仍然呈现跌势。

而彩虹集团的第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正是属于中小尺寸的液晶面板。

自2008年以来,国内液晶面板行业进入投资高峰期,企业争相扩充产能,斥巨资建设新的生产线。2008年也被认为是国内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最为密集的一年。

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在建和待建的液晶面板生产线达九条,分别是京东方于2008年在成都开建的4.5代线、今年4月在合肥开工的6代线以及计划在北京建设的8代线;彩虹集团在张家港建设的6代线;深圳天马去年在武汉、成都投资的两条4.5代线;深圳莱宝在建的2.5代线;昆山龙腾光电待建的7.5代线;佛山广新光电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即将投建的国内首条8.5代线。

但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内外需求迅速减少,如果产能再迅速扩大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彩虹缓建第六代线或许不失为明智之举。

家电行业的上游企业如此,下游企业也很困难。以空调行业为例:

据悉,格力、美的、海尔等第一梯队的空调企业产能均达到1000万台以上。另外,格兰仕、志高、奥克斯等也达到了700万台左右,几大企业超过6000万台。

同时,旧有库存也构成极大压力。对于目前市场上的空调累积库存数量,业内人士莫衷一是。据市场保守估计,库存数量已突破1000万台,也有家电专家认为,行业内的库存达到了1500万台。

“产能过剩是家电行业的常态”,国金证券家电行业分析师王晓莹认为,由于它不是一个进入壁垒特别高的产业,尤其是模仿的技术壁垒不是很高,有一定的资金就可以做。

这样的情况碰上了金融危机:2008年,家电行业累计工业总产值增速同比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中国家电产品2008年出口增速同比大幅回落了76.6个百分点……

政府的下乡政策给了这个行业一根救命稻草。

据财政部测算,如果全面推广家电下乡,到2010年将基本消化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手机的中低端家电产品过剩产能,转移20%以上的出口能力。

对于面临产能过剩、出口下滑、库存压力的家电,谁都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

但“家电下乡”薄利多销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规模足够、质量过硬的企业才能从中收获内需的巨大潜力,考验的是规模化成本控制能力。

“打击对于小企业来说是更大的”,王晓莹介绍,可以看到2008年在经济危机中,很多小企业在这环境下破产、倒闭,有一些厂则主动关门不做了。

如何防治产能过剩? 篇4

目前,随着前几年建成能力陆续投产和需求疲软,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今年我国钢产量预计4.6~5亿吨,而实际产能已达6.6亿吨,在建能力还有6800多万吨,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还严重影响企业降本增效。所以,如何按照温总理指示,采取措施治理产能过剩,降低投资与生产成本,保持钢铁工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钢铁战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防治产能过剩?首先应该找出产生能力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坚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次的钢铁产能过剩从表面看主要是因为前几年钢铁工业高发展积累的产能集中释放和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市场需求的骤然下降,但只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治理产能过剩就要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入手,各个击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钢铁工业目前实际状况应关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根据国内市场仍有一定开拓空间的情况,通过调整结构,改善服务,千方百计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在保增长的形势下防止或减少产能过剩的一项主要措施。前几年,我国钢铁工业连续多年高增长,年均增钢4000万吨以上,但能力过剩并不明显,有时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近两年来,我国钢产量基本没有增长,新增能力也受到严格控制,而产能过剩却在明显加剧,原因在哪里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需求减弱,特别是占钢材消费量85%左右的国内需求增幅明显降低,代表国内钢材消费水平的表观消费量,增长有限。2008年在我国钢材新增能力4000万吨以上的情况下,实际消费量仅增加1000多万吨,同比仅增长4.3%;今年前5个月新增能力陆续投产而消费水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样,在消费水平基本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前几年大批新增能力的集中释放,必然带来严重的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如果近两年国内消费水平仍保持前几年的增幅,每年增加400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将会大大缓解。所以,解决钢铁工业能力过剩首先应该从扩大内需做起。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靠国家的宏观政策,靠下游行业即用钢部门的回暖和发展扩大市场。有的人认为目前国内钢材市场已经饱和,开拓市场已无能为力。实际并非如此,现有市场仍有一定潜力,钢铁工业自身也有许多工作可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市场和用户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开拓现有市场。只要我们将市场细分,并跟踪社会发展对钢铁工业提出的新品种、新需求,就会发现仍有许多新的开拓空间。

首先要从顶替进口产品上挖潜力。目前,每年我们要进口钢材1500万吨以上,有些产品并非国内不能生产。只要我们依靠技术进步开拓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部分产品完全可以以产顶进,提高国有钢材市场占有率。在这方面我们已有成功经验。1997年,针对当时钢材进口量较大、严重冲击国内市场的特点,为了增加国内市场份额我们曾经搞过8年的“以产顶进”,即通过科研攻关,开发新产品,提高国产钢材产品质量替代进口,在自家门口开拓国际市场,有效提高了国有钢材市场占有率。

其次,在保增长中特别是最近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其中的民生工程、环保工程、高科技领域,仍有许多市场可供开发。当然这里的开发难度较大,有的需要通过科研攻关开发新品种,有的需要提高质量,改进服务,满足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需要。最近有位同事腿部骨折手术中需要用钢板保护,医生征求意见说:是用国产板还是用进口板?国产的便宜只需1万元左右,但稳固性差;进口的较贵需要5万元左右,但稳固耐用。从身体第一的观念出发患者当然要选择进口板。。但进口板价格相当于国产板的5倍。这件事说明,如果我们通过科研攻关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使国产钢板达到进口板的水平,人们就会用国产板,不仅增加了市场份额,而且产值提高4倍。还有钢窗的退出问题,十多年前,大部分房屋建设、民居工程多采用钢窗,近几年来大部分都已经退出,原因在哪里?当然主要原因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变化使然。但也有钢窗产品几十年不变质量低下、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如果能开发出价低适用质量高的新产品,还会保留一定的市场份额。甚至在有些方面可能还会有新发展。

最后,通过发展深加工,增加钢材消费。第一,加快钢结构市场发展,扩大板带消费量。在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达40~50%,我国钢结构比例很低。近几年我国每年竣工6亿平方米的城镇住宅面积,如果有10%采用钢结构每年用钢300多万吨,不仅增加钢材消费量,而且可以降低住宅价,格,促进房地产发展,又会增加钢材消费。第二是发展焊管。发达国家焊管占钢管总量的65~74%,我国仅占55~58%。我们可以通过新产品开发生产高端油气输送管及油井管,增加板带消耗,减轻板带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

总之,只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扩大内需还是有一定潜力的。

二、针对目前钢材出口大幅度下滑,进口有增无减的特点,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政策威力,开拓国际市场,改变钢材出口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局面

在新增能力集中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受限的情况下,防止能力过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通过进出口调剂保持供需平衡。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却出现了相反的走向。出口钢材大幅度下滑,进口钢材不降反升。2007年,我国是全球第一钢材出口大国,全年出口钢材折合成粗钢达6265万吨,扣除进口钢材1688万吨,净出口钢材达4577万吨,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但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钢材出口进入下滑通道,而且下滑幅度越来越大。2008年我国出口钢材5918万吨,同比下降5.5%。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钢材市场持续低迷,贸易保护又不断扩大,使过去长期处于国内钢材价格低于国际钢材价格的情况出现明显倒挂,国内钢材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使钢铁产品出口陷入困境。今年5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35万吨,同比减少420万吨,下降75.7%,钢坯出口为0;进口钢材165万吨,高出进口30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增长24.1%,进口钢坯70万吨,增加68万吨,增长34倍。1~5月份我国共出口钢材790万吨,同比减少1380万吨,下降63.6%,进口钢材650万吨,同比减少50万吨,下降7.1%。进口钢坯228万吨,增加220万吨,增长约27.5倍。将钢材折算成粗钢,1~5月,净进口粗钢79万吨,与去年同期的净出口粗钢1567万吨相比等于减少钢材出口1646万吨,留在国内市场,加大了国内钢材市场压力。

同时,钢材的间接出口也在减弱,今年前5个月,消耗钢材量较多占我国出口总值份额较大(约占58.8%)的机电产品出口下降24%。依靠出口机电产品间接带动出口钢材的出路越来越窄。近几年来,我国每年钢铁产品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一直占钢产量的20%左右,今年前5个月不足5%。这样一来,就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生产出口产品的能力过剩更加突出。由年能生产出口钢材60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一下子降到生产几百万吨,尽管有些产能可适当转产内销产品,但能力过剩之严重程度也可想而知。所以,要缓解钢铁生产能力过剩,必须加大力度开发国际市场,最大限度地消化国内过剩产能。

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钢材市场需求大幅度下滑,美国、韩国、日本等产钢大国钢产量下降30~40%,仍然供过于求,价格下滑,竞争激烈。而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情况使国际市场的开拓难度越来越大、但这一切又不能成为我们回避或放弃开拓国际市场的理由,而应成为激励我们知难而上加倍努力的动力。

首先要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原则选择参与竞争的制高点和切入点。目前,在技术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优势不大,但在人工成本方面由于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较大,可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金属制品、深加工产品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增加出口。再比如目前发达国家都在利用自己的技术装备优势在高精尖产品上搞竞争,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钢铁工业比较落后的国家所需要的钢材并非都是高精尖,我们可以避其锋芒,攻其弱点,在发展中国家和被忽略的产品方面开拓市场。

其次,要广开思路,寻找钢材出口新的增长点。最近我国外援项目越来越多,如铁路、水电、矿山等都是消耗钢材的大项,可以通过谈判协商逐步实行带材带设备援建,人材合一,带动钢材出口。同时,对钢材间接出口也要给予重视。据了解,有些生产出口机电产品、家电产品的厂家往往迷信进口钢材,认为生产出口产品就要用进口原材料,不愿用国产钢材,使钢材间接出口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联合改组与下游产业建立互惠共赢产业链,特别是与出口量比较大的机电行业、家电行业、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通过联合改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享联合体,通过体制约束和利益驱动,鼓励这些单位使用国产钢材。二是搞好宣传、改进服务,改变这些企业不愿使用国产钢材加工出口产品的传统观念,为增加钢材间接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撑。但目前有的人认为,宏观政策由国家制定,行业和企业无能为力。使政策威力不能充分发挥,政策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要真正发挥国家政策的威力,成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助动器,目前,急需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针对目前钢材出口难度较大,国家在研究制定政策时为支持鼓励钢材出口给予较大倾斜,在这方面,国家最近已在出口退税等方面连续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先后六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到目前为止,我国钢材出口整体退税率已达13%,相应降低了钢材出口成本,但仍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二是企业要积极配合,使已出口的政策落实到位。因为要真正发挥政策威力,使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需要上下结合。同样一项政策,由于落实的深度、程度和范围不同,发挥的作用威力也大不一样。比如,对近两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的所得税和增值税改革政策,有的单位研究得透、用得好、用得活,使其中的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确实发挥很大威力;相反,有的企业,对政策学习理解不够、措施不力,政策效应也受到一定影响。所以,作为生产出口钢材的企业,一定要及时跟踪国家政策,认真学习,保证用好用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威力。

三、吸取经验教训,正确处理保增长与防止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防止在保增长的掩护下增加新的过剩产能

钢铁工业发展历史表明,凡是由高发展转入急剧下滑的困难时期,总是要产生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这既是高发展的后遗症和惯性所为,也是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规律性问题。而且是增长越快,持续的时间越长,刹车越急,积累的过剩能力也越大。早在90年代初,钢铁工业经过1992年至1997年5年的高发展,到1998年,由于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钢铁工业也曾出现过高发展后的急刹车,因而也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不过因为当时基数相对较小,发展与下滑之间的落差也没有这次大,所以过剩能力相对较少,不到2000万吨。2008年钢铁工业经历了近十年的高发展,新增能力大,持续的时间长,再加上这次经济危机是全球性的,来势猛、落差大、影响广,过剩产能也超过历史水平。这些事实说明能力过剩总是与高发展保增长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大部分是在高增长的诱导下过快发展逐年积累后的集中暴发。特别是目前,保增长与能力过剩同时并存,如何正确处理保增长与防止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保持较快平稳发展,又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剩产能,就是一个比较复杂值得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受过去多年高发展的惯性影响,有的同志认为要保增长,就要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有的甚至不分轻重缓急,不管长线短线,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扩张能力,使能力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这是目前值得关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最近,国家已叫停了一些钢铁建设项目,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据说阻力还不小。有的地方仍然以保增长为借口争上钢铁项目,甚至有些过去已经关停的小钢厂也想借尸还魂,死灰复燃。这说明前几年盛行的比产能、上规模、争老大的盲目扩张观念还有一定市场。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就是有力的说明。今年1月-5月份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7.94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炼铁能力6840万吨、炼钢能力5798万吨、热轧生产能力6839万吨、线材生产能力1440万吨。在钢铁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以淘汰落后为名,继续扩大生产能力,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应该引以为戒。

要解决以上问题,最重要的是从国家到地方和企业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和超前意识,把好新上投资项目审批关。对长线或预计在短期内即要变为长线的项目、对于已经落后或一两年内即将变成落后的项目要坚决砍掉。要从项目审核、土地购置、信贷、安全环保和市场准入等环节层层把关,行行设卡,防止出现漏网之鱼。同时应该认真清理在建项目。最近,在8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钢铁、水泥等行业抑制产能过剩提出了5条指导意见,要认真执行:

一要严格市场准入。进一步加强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审批管理,不得下放审批权限,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

二要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将其作为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项目影响评价文件的前提。未通过环境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三要严格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对不符合产业供地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对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应土地。

四要实行严格的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发放贷款。严格发债、资本市场融资审核程序。

五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加强行业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和投资者落实国家产业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四、针对落后产能越积越多,淘汰落后乏力,产业升级进展不快的特点,要在淘汰落后和产业升级上加大力度

目前,钢铁行业过剩能力中绝大部分属于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落后步伐,实际就是直接消减过剩产能。近几年来,我们的过剩产能为什么会增长如此之快,数额如此之大?一方面是由于新增能力过快,另一方面也是与我们淘汰落后进展缓慢,甚至有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产能只增不减的传统观念分不开的。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转变观念把淘汰落后与产业升级紧密联系起来。由于我国钢铁工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落后产品也有市场,产业升级和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不少企业的生产能力基本上是只建设、不淘汰,只增不减。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产品升级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我们在2O05年就提出了淘汰落后,但由于有些落后产品还有一定市场和利润,淘汰落后进展缓慢,与我们规划的淘汰目标相差甚远。在新增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少淘汰一吨落后能力,就等于增加一吨过剩能力。逐年积累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所以,淘汰落后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淘汰落后进展迟缓,不仅积累的落后产能越来越大,还会大大影响产业升级的进展。今后淘汰落后和产业升级的任务越来越重,不仅要完成当年的任务,同时还要还清历史欠账,必须加大力度,加快发展。

其次,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效益的关系,做淘汰落后的促进派。淘汰落后所以进展缓慢,一要严格市场准入。进一步加强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审批管理,不得下放审批权限,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二要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将其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前提。未通过环境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三要严格依法依规地用地。对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应土地。四要实行严格的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发放贷款。严格发债、资本市场融资审核程序。五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加强行业产能及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和投资者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除了工作上的难度较大以外,还有一个如何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效益关系问题。因为有些落后产品从全局讲已经过剩,应该淘汰,但在局部地区暂时还有一定用户,而且该产品还有一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业认为谁先淘汰谁吃亏,谁也不愿作吃亏的买卖,总是寄希望于别人先淘汰,自己再生产几年。这种思想必须改变。

再次,全面理解淘汰落后与重复建设的关系。淘汰落后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淘汰相对落后的小高炉、小转炉、小轧钢等,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防止重复建设则不仅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对高水平重复建设也要防止,而且从某种意义讲高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危害更大。目前,钢铁行业已经出现的板材产能增长过快、集中释放的问题,说明冶理先进的过剩产能要比冶理落后产能的难度更大,损失更大。因为一旦成为过剩产品,越是装备越先进,技术含量越高,则投资越大,占用资金越多,造成的损失也越严重,越应该淘汰出局。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和防止所谓高水平的重复建设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必然会落入被淘汰之列,增量是这样,存量也是这种情况。

最后,要研究和妥善处理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淘汰落后进展缓慢有企业积极主动性不强的问题,也有相关部门对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不明确、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因为淘汰落后不是简单的拆一座高炉或停一个钢厂,关系到资产如何处置、账款如何划分、入员何去何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題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可拖住全局。所以要加快淘汰落后步伐,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研究并做好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为淘汰落后产能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五、鉴于有的企业各自为政、自我发展而形成的产业集中度降低、能力失控问题,加快联合改组,把提高产业集中度与治理产能过剩结合起来

钢铁工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集中度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目前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而且从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看产业集中度不是提高,而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所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工业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片面认识,有的人认为要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理解为各个企业都把规模做大、增加产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不少企业想通过自我扩张达到千万吨级、两千万吨级。而且有些地方和企业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借口出现了小钢厂要变中型钢厂,中型厂想变大钢厂,大厂要变特大型的自我扩张、盲目发展现象。由于分散发展自我扩张,不仅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而且造成产能失控,成为今天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选择是统筹规划,联合改组,按照强联合,优势互补原则,发展大型钢铁联合集团,不是靠每个企业自成系统、各自为政、自我扩张、分散发展;而是联合起来,强集小成大,把蛋糕做大。这样既可以实现低成本扩张,提高产业集中度,又可以避免盲目发展,造成总量失控。在这方面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比如原来在山东、河北、辽宁等一个省内同时要搞两个或几个千万吨级钢铁企业,只从单个企业自身出发,缺乏全省或跨省的总体发展战略。这样在资源优化配置、发挥规模效益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近两年来各省先后联合成立了全省范围的钢铁联合集团,由原来的千万吨级一下子提升到三四千万吨级,在全省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规模上升了两三千万吨级,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例,原来大部分是不足千万吨级钢铁企业,成立联合集团后,最终要发展成为四千万吨以上的大型联合集团,既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又有效控制了总量,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六、鉴于能力过剩反复出现、久治不愈问题,要从转变增长方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铲除滋生能力过剩的温床和土壤

从现象看能力过剩总是表现于经济衰减时期,但追根寻源它的积累成因主要在高发展时期。高需求拉动高发展,高发展刺激高增长,一旦出现经济急刹车,需求大幅度下降,必然酿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今天的能力过剩往往是昨天的增长过快带来的,增长过快又往往是由于增长方式不当造成的。所以,归根结底增长方式不当,才是形成能力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和主要根源。因此治理能力过剩也要坚持标本兼治,首先应从根上治起。即彻底转变增长方式,铲除可能诱发产能过剩的观念、制度、机制和土壤,把事后治理改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把可能引发能力过剩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历史上经常出现的“高需求——快增长——急下滑——高过剩——难治理”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清除病灶,减少反复,实现较快、平稳、协调发展。

根据我国钢铁工业现状,转变增长方式首先要关注以下几点,实现这样几个转变。第一,根据我国国情和资源特点,由大出大进型发展向立足于国内需求、主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为主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呈现出大进(铁矿石)大出(钢材)的特点。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个特点更加明显,2006年至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4亿吨左右,出口钢材5000万吨左右。在这种模式影响下,有的人对国内市场供求观念淡薄,认为钢产量可以大增长,国内用不完可以上国际市场。所以,有些企业以国际市场调剂为借口,出现超常发展,能力失控,2005年以后,全国每年新增能力达5000万吨左右,远远超过市场增量,能力过剩,鉴于我国国情和国际钢材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大的特点,2005年在国家制定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了限制钢铁低档产品出口的规定,钢铁行业也提出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的发展战略。但由于受当时大进大出思想观念的影响,总量控制不够严格,有些地方和企业能力失控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成为产能过剩加剧并反复出现的原因之一。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防止大进大出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最近两年出现的出口钢材大涨大跌,已对大出的风险作出了印证,敲响了警钟。

第二,由数量型发展向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这一转变我们已经实施多年,但往往容易随市场的变化左右摇摆,没有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市场萎缩供过于求时,比较重视;一旦市场转旺,需求增长,又会出现重数量增长,轻品种质量现象使新增能力失控,过剩产能增长现象。这也是造成产品质量忽高忽低、过剩产能忽多忽少的原因之一,应引以为戒。

第三,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结构优化型发展转变。这是钢铁行业受总量限制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第四,由投资拉动型、资源消费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资源特点确定的节约资源,优化环境保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由资产增量型发展向存量资产优化型发展转变。这既是实现钢铁产业优化组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需要,也是实现低成本扩张战略的必然选择。

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 篇5

第一,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让企业和投资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产能及相关信息,理智决策进入或退出市场行为,商业银行据此控制信贷投向和规模,防止投资过度,规避金融风险;第二,把审批制度以经济规模作为主要审批依据转变为以社会性管制为主的方式,并且要以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作为前置性条件,监管方式也应该从前置性审批,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

2.对不同性质的过剩产能,应采取不同的调控方法

对“技术落后、企业分散、规模过小、非法生产”的企业,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关停、淘汰,防止这类企业在市场出现短期需求趋旺、价格上涨时“死灰复燃”。对结构性缺陷导致的“低水平”过剩产能实行“有保有压”的调控措施,利用信贷、财税、价格等经济政策杠杆“扶优汰劣”,引导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因购买力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相对性产能过剩和部分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强规划引导,提高企业集中度,引导企业站在技术进步前沿、顺应产品更新换代趋势进行结构调整。

3.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

改革以考核GDP增长为重点的政府政绩考核和官员晋升体制,消除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的强烈动机。可以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进行立法,从主要考核GDP指标转向全面客观考核政府治理水平,从政府内部的自我考核转向内、外考核相结合,让公众意见有更多参与权;更多地把经济发展质量、能源资源消耗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等指标反映进来;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税分配,使地方政府的财力和事权相匹配,弱化地方政府投资动机;促进地方财政透明化与民主化。凡涉及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或返还、提供优惠贷款等行为,都应该公开公示透明。同时,严禁地方政府给企业下增长指标。

4.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

什么是产能过剩 篇6

对广泛使用的产能过剩概念给出一个适当定义并非易事。产能过剩以特定产品和部门为对象,应属微观经济现象,然而在微观经济学标准理论基础上定义这一概念存在困难。经验研究通常采用就事论事(ad hoc)方式,提出某种工作性定义作为概念依据。依据这一理解,本文把产能过剩定义为主要发生在工业部门的闲置富余产能超过某种合理界限现象,通常伴随价格下降和利润减少以至持续亏损。

这个定义包含三个要点。一是以“闲置产能”作为定义基础。一定程度产能闲置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具有积极功能。例如一定程度闲置产能有助于调节和平滑需求波动,发挥类似于合理库存的调节功能。一定程度产能闲置剩余,对于保证较高竞争程度提升消费者福利,实现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具有促进作用,构成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一个因素。

二是以“合理界限”作为定义关键。产能过剩定义实质困难在于,这里所谓合理界限并不存在某种具有普适性的“黄金分割率”标准,而是要在逻辑分析和经验研究基础上,通过适当观察指标加以区分和识别。我们采用两阶段识别方法:首先在对产能闲置/利用率区段进行划分基础上,利用静态产能利用率进行初步识别;然后结合价格走势、财务盈亏、需求增长等方面情况,对是否存在产能过剩提出比较严格识别和判断。

三是以“工业部门”作为主要对象。暗含两方面排除含义。一是服务业和农业的能力配置及其与产量或需求关系,通常不采用产能过剩等概念表述。二是宏观总量分析场合通常也不采用产能过剩概念。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不称作“总产能过剩”而称为“总需求不足”,这两个称谓具有本质不同理论含义。在宏观总量大体均衡前提下,产能过剩部门与产能不足行业可能同时存在,因而产能过剩本质上是部门性和微观性问题。

产能利用率和闲置率之和等于100%。利用特定时期静态产能利用率识别产能过剩,首先对其不同区间特点及其合意程度提出大略界定。借鉴相关经验参数,图1(见14页)对不同区段产能利用和闲置率提出一个初步分类。

不同行业静态产能利用率合意界限可能显著不同,因而对图表划分方法不应机械解读。另外静态产能利用率偏低是识别产能过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另外识别产能过剩还要结合市场需求增长方面信息。产能利用率统计值通常采用当期(如特定年份)数据计算的是静态值,企业配置产能受企业家对未来预期影响。如果未来需求增长较快,静态产能利用率较低可能是为未来需求预留产能的结果。有关计量模型研究发现,不同行业长期行业利用率与市场需求增速存在显著反向关系。

国内钢铁产能过剩 篇7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徐匡迪在“第五届宝钢学术年会”预测, “至少需要5到10年时间才能消化产能。”宝钢董事长徐乐江则认为, “环保和节能是解决钢铁业产能过剩的好办法”, 电子商务则是一个最好的方式。钢铁电子商务的时代到了。

相对于其它工业材料价格在过去19年中连翻数倍而言, 钢价已陷入原地踏步的尴尬局面。目前国内每吨钢销售利润仅为0.43元, 两吨钢的利润还换不来一支便宜的冰棍。

事实上, 近一段时期, 钢铁行业的原材料价格已出现下降, 煤炭价格跌幅超过10%, 铁矿石价格则下跌3%左右。原材料成本已降低, 为何钢铁企业依然陷入利润下降泥淖?

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给出了答案, 中国的钢铁产能增长太快, 钢铁业在过去投资过热, 供需和价格上出现扭曲。从价格看, 2013年3月, 铁矿石价格是2000年同期的6倍, 焦煤是同期的3倍, 但钢价仅仅是同期的1.5倍。

兰格钢铁网市场监测数据显示, 到今年5月末, 全国钢材价格指数比年初下降8.4%。上海螺纹钢主力合约价格已击穿每吨3500元的关口, 预计短时期内钢材行情还将以弱势运行为主。从去年至今, 全国钢材价格震荡下行已持续一年多, 其中上海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从每吨5000元的价位一直跌落至每吨3400元, 逼近边际成本。一些钢铁企业由此出现亏损, 表明以往价格水分已基本挤干。

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向记者表示, 如果美联储决定近几个月内退出QE, 由于去金融化冲击, 钢材价格还有可能再探新低。

按一般逻辑, 逼近成本的钢材价格, 其进一步跌落, 势必挤压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 加大亏损程度。长此下去, 钢铁产能释放将受到很大抑制, 最终导致供求关系改变, 甚至完全逆转。令人担忧的是, 目前钢铁企业减产的欲望并不明显。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严控钢铁产能过快增长, 但全国粗钢产量像疯长的野草一般, 压不垮按不住。相关调查显示, 5月初唐山钢厂的高炉开工率为97.42%, 成为今年以来的第二高点。

陈克新向记者分析, 销售价格高低, 与钢铁投资、生产、贸易、消费等各方面利益密切相关。一般而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 钢材销售价格逐步跌落, 向边际成本靠拢, 持续一段时期后, 因为钢铁企业利润水平大幅下降, 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 势必产生倒逼机制, 引发钢铁产能投资萎缩, 钢铁产量减速。这有利于钢材供求关系平衡, 有利于遏制产能过度膨胀。

据统计, 今年前4个月, 全国钢铁行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仅为7.2%, 而2012年全年投资则下降2%, 比较以往两位数的增长水平有很多回落。因此, 将抑制今后几年新增产能的过快膨胀。

中国工程院前院长徐匡迪表示, 中国钢铁工业从2004年到2012年因大规模基本建设而激增近4亿吨/年的产能。目前, 因经济增长速度平稳着陆, 钢铁过剩产能在2亿~3亿吨。徐匡迪认为, 我国钢铁工业正处于市场供过于求和原料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下, 多数企业处于亏损和成本运行状态。因此, 仅仅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对遏制产量增长起到的作用不大, 钢企面临并购重组和转型发展。徐匡迪指出, 欧洲钢铁行业应对产能过剩从1980年到2000年调整了20年, 才将过剩产能从38%调整到了大约18%。被问及“这个过程究竟有多漫长”时, 徐匡迪保守地预测称, “至少需要5到10年时间。”

宝钢董事长徐乐江认为, 中国正面临转型, 很多企业高估了投资力度。对于铁矿石价格走势, 徐乐江认为, 最基本的还是供需问题。2000年以来, 中国粗钢产量从1.28亿吨增长到2012年的7.2亿吨。随着粗钢产量持续高增长, 铁矿石价格涨得很快。现在供需关系发生逆转, 未来几年中国粗钢产量很难明显增长, 而国际铁矿石的供应量却会上来。“过去几年, 中国企业以很高价格获得的海外铁矿, 经营将面临很大困难。”

徐乐江表示, 钢铁制造进入微利时代, 迫使宝钢走向服务转型之路。服务型企业的核心业务在于满足客户需求, 利润则来自长期的持续服务。目前, 宝钢正在不断探索向服务商转型, 已经形成了资源开发、钢材延伸加工、技术服务、金融、生产服务、煤化工等六大板块的钢铁产业链结构, 逐步由“内生型”向“市场型”转变。

产能过剩 篇8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确已非常严重, 但产能过剩也并非中国独有, 那其他国家治理产能过剩都是怎样的思路呢?当年, 美国“马歇尔计划”和日本制造业产能输出正是依靠产能的释放保持了美日经济系统的平衡。

1948年4月, 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 美国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 “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由于该计划把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 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 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美国21世纪初的产能过剩中, 2000~2002年, 工业产能利用率再次跌落到81%以下。这一次过剩的产能不是出现在钢铁和汽车, 而是集中于电子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这轮高新技术产业产能过剩, 最终通过相关企业破产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得以缓解。

20世纪60~70年代, 为了缓解日本国内制造业的过剩产能, 日本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 采取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顺贸易偏向的投资战略, 有比较劣势产业部门渐次外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受日元升值的影响, 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对亚洲“四小龙”、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 向海外转移过剩产能, 在此过程中, 日本不仅形成了母国与投资国 (地区) 之间垂直分工, 带动本国技术和设备出口, 而且通过大规模地进行海外投资, 使其制造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 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制造业结构, 形成了制造业拉动的双引擎。

产能过剩 篇9

“总量控制”喊了好多年,为什么老是控制不住呢?那就是淘汰落后产能是一个方面,但同时一边在淘汰,一边又大量批准新建生产线,总量自然就无法控制了。产能过剩必然引起无序竞争,无序竞争的后果除了带来行业大面积亏损,更甚都则是一些才新建几年的新型干法生产线(2000t/d及以下)也会在不久的未来将被迫“下马”。如此“下马”,可谓劳命伤财,得不偿失!

在此,笔者再次呼吁: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必须严格控制过剩产能省份的新建项目审批权,审批者确实严把项目审批关;投资水泥项目者,请冷静思考,做好市场调研再投入,否则,你投入的钱打“水漂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轮胎产能过剩显危机 篇10

国产轮胎品牌约有超过40%的市场在国外,尤其美国市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目前来看,出口的严重受阻并未影响国内轮胎企业的扩产热情。

业内人士认为,大部分国内轮胎企业大规模扩产,且急于上马新的轮胎项目,主要是看好繁荣的国内汽车市场,希望能借此挖掘国内的需求,实现“由外向内”的转型。但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出口受阻

2009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3年中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

紧随其后,欧盟也对中国制造的轮胎竖起了“环保壁垒”,阿根廷也展开了轮胎的反倾销。到目前为止,向中国轮胎出口企业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国家已达10余个。

更令国内品牌轮胎厂商心急的是,今年以来,包括天然橡胶在内的原材料价格高涨,其中,天然橡胶、天然铁矿石价格都是翻倍增长。

目前中国天然橡胶70%依赖进口,进口关税高达20%。自去年8月份开始,广东天然橡胶进口均价持续上涨,从每吨1459.3美元涨至今年5月份每吨24800美元。尽管许多企业上调轮胎出厂价格,但远跟不上橡胶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在国外冷、国内热的汽车市场现状中,国产轮胎并没有出现由出口向内需的转变。”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表示。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轮胎产量为16744万条,而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出口轮胎8022万条,我国轮胎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8%,出口依赖依然很大。

加速生产

虽然面临出口受阻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但国内轮胎品牌企业的生产线仍热火朝天。

2009年,金宇轮胎有限公司年产1050万套半钢子午胎项目已部分投产;双星集团上马了年产10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山东玲珑年产1200万套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等五个建设项目也已开工;今年年初,中策在下沙再开建22万平方米的厂区。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轮胎产量为7416万条,同比增加25%,环比增加1.6%,1至5月份轮胎总产量为31230万条,同比增加31%。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沈金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年初,市场普遍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呈复苏态势,因此各轮胎市场均处于补库存的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厂家会得到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市场非常好,所以大部分厂家都想当然地加快生产。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秘书长蔡为民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一季度会员企业出口量仅占产量39%,与以往正常情况相比增长仍然较弱,国内轮胎市场需求增量有限,加之新增产能大量释放,有可能产生供大于求的局面。”

目前,原本就靠打“价格战”安身立命的国内品牌轮胎,价格已出现较大程度的下降。有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载重、轻卡、轿车等各类品种价格比上月下降都在15%以上,其中,轿车子午胎价格比上月下降近30%,载重子午胎下降超过15%。

沈金荣坦言,“如果按现在原材料的价格,并且以现在的售价来销售轮胎,那么中国轮胎行业将全面亏损。”

艰难转身

当出口受阻的时候,大部分国内轮胎企业都开始将战略重心由国外转向国内。但事实证明,这种转身困难重重。

“在轿车领域,国产品牌轮胎以前还曾在夏利等低端车型上应用,但现在几乎已经很少在轿车上看到国产品牌的轮胎了,国产品牌轮胎大部分只能应用在卡车和货车领域。”曾由国产品牌轮胎经销商转为国外品牌直营店老板的梁全胜(音)如此表示。

目前,国内轮胎市场已经被国外轮胎企业群雄盘踞。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本土轮胎品牌的竞争力明显较弱。

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理事长、三角集团公司董事长丁玉华看来,这首先归咎于产品本身。从总体上看,国内品牌的轮胎产品档次不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竞争力明显不足。

“我们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销售,高端市场则被国外品牌所主导。以轿车和轻卡子午胎为例,2009年,国内轿车和轻卡子午胎产量约为2.4亿条,其中外资约占75%。”丁玉华说。

此外,中国轮胎在国际市场上的“拼价格”现象十分严重。在美国市场上,同样规格的一条轿车胎,国内品牌仅卖48至50美金,而国际知名品牌则可卖到170美金以上。

即使是在国内做贴牌生产的国际品牌,虽然与本土品牌出自同一条生产线上,但其价格仍比本土品牌高出50%。

目前,国外品牌的轮胎已占国内子午胎市场80%以上的份额,原国有重点轮胎企业也已有一半被外资并购,且依然逃避不了“走低端”的厄运。

常轶智认为,由于国内轮胎行业缺乏对市场的深入研究,整个销售过程基本是交由各代理商负责跟踪,所以造成了渠道混乱、一线市场跟进不及时、代理商经营实力参差不齐、销售推广单一的现状,而对其销售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二级商及直接车队用户,开发控管力度也不够。

更重要的是,近几年中,国外轮胎大量进入国内市场,对国产轮胎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近五年,外资在中国轮胎产业投资增加了近30亿美元,投资额度和发展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目前,外资品牌企业工厂总数达30家,生产能力1.5亿条。

对于内外交困的本土轮胎企业来说,要实现成功转身仍旧任重而道远,盲目扩产更像是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此时此刻,产能过剩的警钟已经敲响。

化解国内产能过剩 篇11

摘要:近年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如何有效化解这一问题将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平稳运行,然而仅从供给侧压缩产能并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化解当前国内产能过剩可考虑两个途径:一是从需求方面来讲,可寻找全球潜在需求,加快产能“走出去”;二是从供给方面来讲,产能过剩行业内部可考虑组建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进行全行业有效布局以更好地配置现有资源。

关键词:产能过剩;需求;供给;走出去

一、 引言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较强的外向型特征。从外需来说,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我国传统出口市场需求放缓;从内需来说,我国有意避免出台大规模刺激经济需求的政策,这两个方面导致我国经济面临需求严重疲软的问题。这种情况对国内基础设施相关行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像钢铁这类行业,还面临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全行业普遍不景气。国内很多学者倾向于称这种现象为“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其实反映了人的某种思维局限性,为何这么说?根据有如下三点:第一,当前某些行业显得“产能过剩”,以后这些产业是否一定总是显得产能过剩?第二,在中国范围内显得“产能过剩”,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放到整个世界范围内是否依然显得产能过剩?第三,在不存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某些行业显得“产能过剩”,如果人为地积极创造市场需求还会显得“产能过剩”吗?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人力无法发挥影响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寻找、创造需求。本文基于供给与需求的视角,试图寻找化解中国企业产能过剩问题的途径。

二、 对我国企业产能过剩现状的思考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产能利用率是判断产能过剩的直接指标。欧美国家一般认为该指标数值在79%~83%区间较为合理,低于75%即为严重过剩。现阶段,我国基础原材料等传统行业完成了资金、技术、人才的积累,成长为技术成熟的产业,不仅钢铁、有色、水泥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还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换挡,国民经济在做大做强过程中逐步涌现了一批相当规模的传统富余产能,分布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煤炭、船舶、石化等产业。截止2014年底,我国粗钢的产能利用率为74.8%。2013年,电解铝的利用率低于70%,产能过剩甚至超过了钢铁行业,平板玻璃的产能利用率为73.1,风电设备产能利用低于60%。

面对严峻的产能过剩形势,我国仍然有信心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问题。但需要强调的是,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问题的办法的首要一条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企业要积极去找生路、政府要积极帮助企业找生路。尤其应避免的是一见到“产能过剩”现象就立即想到压缩产能,这种做法并不科学。这是因为,业已形成的产能是有价值的,一个小钢铁厂,可能经营不善、浪费原料、污染环境、“百病缠身”,但是它生产出来的钢铁本身有价值,这个工厂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个工厂本身的价值大于将其关闭之后所产生的“价值”,而且人们还可以通过努力来加强管理、提高这个工厂的价值,暂时出现的问题就在于人们没能为这个钢铁厂的产品找到出路。

当然,现实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同一行业的企业过多,过度竞争就会拖累整个行业。除了使一些企业退出竞争之外,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限制过度竞争(如形成行业垄断组织),二是寻找新的市场(即寻找新的需求,本质上也是在“扩大”需求)。而如果采取让一些企业退出竞争的解决办法,受到冲击的主要會是小企业。一场行业严冬来临之后,最终能够坚持的往往会是行业中的大企业,而小企业会被迫退出竞争,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行业严冬使得那些小竞争者会被清理掉,对大企业反而是春天。

三、 供给侧—需求侧改革的理论依据

首先需要看到,供给侧—需求侧这种分析模式是西方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而且这对概念并不限于经济学中使用,在政府管理过程中,西方也广泛地借鉴这一思维框架,来分析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问题。凡涉及到一方为提供方、另一方为接收方的关系问题,西方政治经济学中均习惯用“供给—需求”的框架加以分析。具体到经济学中,由于供给与需求是一对矛盾的概念,因此以强调这对矛盾中的不同侧面为特征,西方经济学可分为供给派、需求派。需求派主要是社会民主主义派,强调政府干预、建设福利国家、扩大政府开支、扩大经济需求、提高税率、实现充分就业。供给派主要是新自由主义派,强调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降低税率、给予企业更少的束缚、压缩不良供给。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因石油危机而出现“滞胀”危机以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失势,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供给派经济学开始大行其道,到21世纪初,供给派经济学已经对各国政府、政党造成了重大影响,成为了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德国社会民主党籍前财政部长奥斯卡·拉方丹提出:“在欧洲,‘我们现在都变成了新自由主义者和供给派政治家”。由此可见,西方的左翼政党都受到了供给派经济学的强烈影响。但是也有学者认为,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与供给派经济学推崇的政府放松监管措施有直接的关系。

西方学界所谓的“供给侧改革”,也并非专指企业生产产品这种供给,而可以指在广义的供给侧进行的改革。例如,政府相对于社会而言是公共产品、公共政策的供给者,因此“供给侧改革”可以指政府对自己的政策进行改革,例如调整经济政策、税收政策、福利政策、金融政策、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关系到对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即“人”的培养)、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从而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例如,英国政府在21世纪初曾应企业的要求降低了小企业税、资本增值税,简化了增值税(VAT)的征缴办法,出台了税收减免措施以促进企业对产品研发的投入。英国政府通过出台削减税收等其他有利于企业的政策、通过在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投资等供给侧的措施来帮助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方面。受供给派经济学影响,德国政府也主张减少过多干预,政府应仅仅发挥“其核心功能”作用(Schr?der,2000)。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就业不是由政府干预产生的,而是由减少财政赤字和改革企业税负等供给侧措施推动实现的(Schr?der,1999)。因此可以说,供给派经济学家在谈论政府的“供给侧改革”时体现出的倾向是政府应放松监管、降低二次分配力度、实行经济自由化等。

此外,西方的供给派经济学还包括一个范畴,那就是在劳资关系中,产业工人是供给者、企业是需求者,因此“供给侧”经济学认为,产业工人失业不能归因于企业,而应当自我进行“改革”——即“供给侧改革”,工人可以通过参加培训、掌握新技能,从而获得上岗机会。德国政府推行的“哈兹劳动力市场改革”就认为失业危机是个人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不是经济停滞的后果,解决失业的办法只能从供给侧去寻找。

四、 基于供给与需求的视角分析国内产能过剩

供给与需求是一对基本经济范畴。供需平衡当然好,供大于求则有两种解决办法:刺激需求或压缩供给。刺激需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美国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后出台的罗斯福新政),这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压缩供给,有人认为可以带来供需平衡,但本文认为这种做法的成本过大,并且与经济增长无关。过剩的供给就好比是人体的过多的脂肪,当然可以选择抽脂的办法加以解决(即压缩供给),但更好的办法是通过运动将过多的脂肪消耗掉(即谋求扩大市场,扩大需求)。

1. 需求侧分析。

第一、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是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有“三驾马车”:内需、出口、投资。内需是国内的需求,出口满足的是国外的需求。投资本质上也是一种国内需求,只不过是不以消费者为需求主体的需求。因此,要想实现经济增长就要扩大需求。当然,对此供给派经济学家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不应当人为地刺激需求,其理由主要是:刺激需求虽然会暂时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是却制造了过多的供给、无效的供给,这些过多的供给在未来会为新一轮经济危机(即新一轮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的爆发埋下祸根。但本文认为,问题不在于应不应该刺激需求,而在于如何合理地刺激需求。刺激需求不能盲目地刺激,不能没有预见性地刺激,更不能一哄而上——当前哪个产业火爆社会资本就全部集中到这个产业进行投资。

第二、有一些需求是市场的力量难以满足的。例如,中国政府在2015年号召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的许多国家对基础设施并不是没有需求,只是这些需求找不到投资,因此这些现实的需求永远无法变成实际的经济增长,也无法变成实际的工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投资行为其实就是非市场行为、是人为自发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却可以将得不到满足的现实需求转化为经济增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盈利行为。这是一个投资者与使用者双赢的过程。不仅如此,投资还可以创造出新的需求。

第三、人为地增加需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中的经营实体通过提供商品或服务进行运营,同时会发生投资、融资行为,企业的这种行为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长了,实现了经济增长。因此,如果能够人为地制造出新的需求或者满足原本无法得到满足的需求,这个过程事实上就是实现了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的质量要以需求为依归,要做“加法”(增加可以满足需求的经营实体的数量),而不应该做“减法”(减少经营实体的数量)。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能够满足新的需求的经营实体,而不是增加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的经营实体。总之,问题不在于应不应该刺激需求,而在于如何合理地刺激需求。

2. 供给侧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经济学主要是西方地区所推崇的经济学,要旨在于压缩供给。然而这类经济学中蕴含着一个矛盾,那就是:供给派经济学家是推崇市场经济的,但是政府压缩供给的行为本身并非市场行为,而是政府干预行为。

在古典經济学看来,供给创造需求,即消费和投资需求都是由供给侧的生产通过分配形成的,虽然外生冲击会造成短期波动,但市场运转机制能最终实现供求平衡。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一方的作用,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激励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强调依靠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来提高国民经济的供给能力。供给侧改革与计划生育的思维模式是比较类似的,那就是选择了一条轻松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实际上还可以选择一条充满挑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相对于减少生育、压缩产能而言,不减少生育、不压缩产能,通过人的积极努力,也有可能解决随之而来的问题。企业总有办法生存下去的,企业应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谋发展。同时政府需要拿出更切实可行的办法。政府的作用是提供公共品,如有效率的制度、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基本的社会保障、良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提供预测性的规划等。总之,政府所需做的就是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五、 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几点建议

1. 企业层面。

(1)坚持运营,等待时机。这是因为经济总是周期性运动的,市场需求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前没有需求不代表未来总是没有需求。有企业在,经营者在未来就有翻身的机会,这种企业为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那么企业在低迷的经济周期中应如果坚持下来?结合当前中国的情况,本文在这里提两个思路,以抛砖引玉:第一个思路,拿钢铁行业来说,这类行业的占地规模往往都是比较大的,而目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利润是比较高的,钢铁行业可以搞精细化土地利用,拿出一部分地搞房地产,即使自己不开发也可以转让土地使用权。当然,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对钢铁这类处于严冬期的行业持扶持态度,方便其自谋生路。第二个思路,在行业严冬期内,行业内部可以组建垄断组织,垄断价格,政府也应该在特殊时期给某个行业这样的特殊待遇,等行业严冬期过去之后政府再打破这种垄断不迟。

(2)到海外去。某行业在中国显得过剩并不意味着世界范围内也过剩。世界上有好多国家不是不存在对基础设施等的需求,只是这类需求没有被开发出来。还以钢铁行业为例,企业甚至可以到某个贫穷落后国家,通过包工包料的方式给这个国家修铁路、搞工程。如果这个国家无法支付现金,那么国内的企业可以允许该国它以该国有价值的任何东西作为回报,如果换回来的是商品,那么国内的企业可以充当商品推销商,把换回的商品向世界其他地区出售;即使换不回商品,也可以通过谋求获得该国的土地、港口、矿山、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承租权以作为回报,然后由国内的出口企业通过搞开发来盈利。进入该国的市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即让对方国承诺未来三十年只进口本企业的产品。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企业思路要开阔,可以通过扩大经验范围、经营的地域、经营方式、经营思路的方法来为自己寻找避开当前的危机的出路。

2. 政府层面。

(1)适度进行国家干预。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中国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开办公共工程,不仅要加快进行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积极参与发展海外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正是鼓励中国企业转移国内过剩产能的国家战略。掀起新一轮开办国有化的浪潮也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实行钢铁行业全行业国有化,那么该行业的过度竞争问题就可以依靠计划的办法得到解决。实行国有化,必须给予私营企业“充分、及时、有效”的补偿。当然,这种国有化的形式是暂时的,运用这种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恶性竞争问题,等待企业顺利的度过难关后,政府再将企业卖回给私营企业主,企业又重新回来了自有市场竞争中。

(2)为国际化转移提供保障。政府还可以通过国际转移化解过剩产能,政府甚至可以把国内的产品以对外援助的方式“送人”——这样做也比关停企业更好一些。同时,中国需动用政治、外交等资源来保障对受援国的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都在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实施援助,政府可以把每年的对外援助对象转变成在本国需求过剩的产品,援助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发行“基础设施援建”债券,将国内过剩产能转化为国家债权,通过鼓励对外工程承包来带动国内剩余产能“走出去”,鼓励中国企业以“债权变股权”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中国的国有金融机构对援外的贷款实施优惠政策,扩大援外资金的总量,使中国的过剩产能和资本能够顺利输送到海外。总之,只要是将国内过剩产能与国外的需求对接,这样做即便不能直接换回利益,但是从战略上来说对国家发展是有利的,中国与世界各国朋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从长期来说有利于为中国资本“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对维持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研究》课题组.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特征、风险及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15,(4).

[2] 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2011《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

[3] 钟春平,潘黎.“产能过剩”的误区——产能利用率及产能过剩的进展、争议及现实判断[J].经济学动态,2014,(3).

[4] 张军扩,赵昌文,主编.当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分析——政策、理论、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5] Hsieh,C. and P.J.Klenow,2009,"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1403-1448.

[6] Lau,L.J.,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ormalized Restricted Profit Func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6,(12):131-163.

[7] 张日旭.我国产能过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我国央企产融结合风险的微观治理研究”(项目号:11YJA630134)。

作者简介:贾吉明(1982-),男,汉族,辽宁省鞍山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质量分析、产融结合;夏庆宇(1981-),男,漢族,上海市人,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政治;李淑静(1986-),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金融、出口信用保险、银保合作。

印度PP产能大量过剩 篇12

近日在孟买召开的2009年印度石化工业大会上, 印度信诚工业公司负责PP业务的高级副总裁Ajay Shah表示, 2010~2011财年印度PP出口量有望达到130万吨的历史最高值, 而2009~2010财年的出口量估计为82万吨。此前2008~2009财年印度的PP出口量仅为20.5万吨。

Shah表示, 信诚工业公司今年两条新的PP生产线投产后, 印度的PP过剩产能达到40%。而当2010年印度石油公司新建的60万吨/年PP生产线投产后, 印度PP过剩的产能将进一步增加。

Shah称, 截至2010年3月31日结束的本财年, 印度国内PP需求有望增长13%, 达204.5万吨。未来5年的年均增速有望达到10%, 到2014~2015财年, 印度国内PP需求将达396.5万吨。印度PP市场需求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包装、汽车、医疗和基础设施等领域。

上一篇:农网无功补偿管理下一篇:高中必修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