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产能

2024-09-22

保护产能(精选7篇)

保护产能 篇1

摘要:通过对苏里格气田生产井压裂后排液保护以及影响苏里格气田产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探索了测试时间、回压以及相应的渗透率等非均质对气井产能造成的影响, 而探究的结果表明, 要想可靠的气井绝对无阻流量, 必须保证充足的测试时间, 随着测试回压的降低, 所产生的误差也随之减小。井外圈的半径与无阻流量成反比例。井外圈半径保持一定时, 变差程度则越大, 无阻流量将越低, 从而严重影响了气田的产能。对气田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十分钟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深层压后排液,保护,产能,影响因素

1 深层压后排液保护

深层的气藏岩性致密、物性较差、孔隙度较低、地层非均质性严重以及裂缝发育等特征, 为深层试气、压裂以及排液等工艺技术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油田深层气的不断勘探和开发, 试气以及压裂等技术基本配置完成, 当前深层压后排液的工艺技术受到了逐渐多的重视, 同时这也是试油工艺中的重要内容, 排液的效果将对产能评价产生直接影响, 常规的排液方式难以满足深层深层气藏开发是实际需要, 特别是产气量较低的井层, 从压后排液到求产结束, 持续时间较长, 压后早中晚期都需要氮气助排, 排除压裂液的递减较慢, 气井恢复时间较长, 相应气井的求产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压力恢复后, 通过套管压力能量自喷求产, 但也将随着油管液面的上升而下降, 不仅难以测试得知地层的真实气量, 同时也对勘探的速度造成了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试油的成本。

苏里格气田的渗透率较低, 渗流阻力较大, 连通性较差, 气井的自然产能较低, 为了有效提高开采的经济效益, 一般可采用压裂试气以及压裂投产工艺, 同时也对气藏工程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压裂气井的产能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具体包括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两类。通过对测试条件的研究分析了影响气井产能的因素。在实现了储层物性以及压裂改造措施确定后, 气井产能的影响因素则是测试的时间和测试的回压。

2 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苏里格气田东区强烈的储层非均质性和明显的“低渗、低压、低产”特征, 是严重困扰天然气开发的关键问题。为了提高该区气井产能, 从气藏地质特征入手, 重点分析了影响该区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认为:有效储层发育规模小、连通性差、储层物性特征差是制约苏里格气田东区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

2.1 测试时间的影响

油田的压裂井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流动特征, 但对气井真实流动特征的反映是地层的拟径向流。由此, 通过早期裂缝流动资料的研究可了解到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将明显偏大。根据理论和实际测试时间对绝对无阻流量关系的曲线判断, 两条曲线同时表现出了相似的发展趋势, 当流动时间延长时, 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持续减小, 并且测试时间延长到三倍地层拟径向流的开始时间后, 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的变化将非常小, 基本保持稳定状况。图1为测试时间与绝对无阻流量的关系曲线图。

理论和具体的实践表明, 压裂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的影响。由此, 要获得充足可靠的绝对无阻流量的数据和信息, 应保证较长的测试时间。一般压裂气井的单点测试时间约为70h, 气井的流动特征很难达到地层的径向流状态, 而修正等时试井的延续期测试一般流动时间约为30d。通过实际的测试得知修正时试井的延续期测试能更好反映压裂气井的现实状况。具体的计算结果也表明, 在利用单点测试相关资料时所确定的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将明显较大, 平均偏大75.8%。由此可知测试时间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效果。

2.2 测试回压的影响

在气井的单点产能测试过程中, 测试的回压也对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就切实的理论研究上而言, 每个气井都对应一个单点产能的计算公式, 若是使用平均公式计算气井产能将带来一定范围内的误差, 但具体的实践也表明, 随着测试回压的降低, 所产生的实际误差将持续减小。

当回压大于97%时, 所产生的误差大于22%;当回压大于90%时, 所产生的误差大于16%;而当回压小于80%时, 误差将小于10%。不同的测试回压将产生不同的误差, 当测试回压小于80%时, 相应计算的误差将小于6%。综合以上分析, 可知当测试的回压小于或者等于百分之八十, 通过理论计算所得出的误差将小于10%。但该理论的成立应以充足的测试时间为保证, 若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达到所要求的测试条件, 这样的计算结果也是不可靠的, 由此, 要使用单点方法确定气井的产能, 首先应选择适合本地区产能特点的单点产能计算公式, 其次还应保证充足的测试时间和测试回压。只有满足了相应的测试条件, 才能通过单点测试法求出可靠的气井产能。

3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的影响

苏里格气田就当前的的产能试井而言, 由于测试时间较短, 同时由于气层导压系数较低, 压力波及的范围较小, 由此部分油井并未探测到低渗区, 也可说井周渗透性对气井测试产能并未产生影响。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了解到当变差程度保持一定时, 变低渗透率范围的增加将导致无阻流量下降的增大。变差程度为1/8时, 若井外圈渗透率变差半径达到1600~2400m, 那么气井无阻流量将下降约50%。储层渗透率非均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油井的产能。

4 结语

苏里格压裂气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测试时间的影响, 要想获得可靠气井绝对无阻流量必须保证充足的测试时间和测试回压, 测试回压与计算所产生的误差形成正比。而渗透率变差的半径越大无阻流量将越小, 对压裂气井的产能影响越大, 而当井外圈半径保持一定时, 变差程度将越大, 无阻流量越低, 同时对产能的影响就越严重。

参考文献

[1]赵明朗, 刘建国, 陶晓.储层保护技术在压裂井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 (14) .

[2]黄绪明.浅析低渗透油田储层保护技术[J].硅谷, 2010, (05) .

[3]乐平, 杨建, 冯仁鹏.钻井过程中的储层损害和储层保护技术研究现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05) .

[4]路勇, 马彦龙, 李侠, 辛伟.注水开发油藏的储层保护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 (07) .

[5]朱德武, 刘文臣, 朱正刚.低渗油田注水过程中储层保护技术研究[J].断块油气田, 2008, (01) .

只有落后的产能没有过剩的产能 篇2

产能因市场而扩大

每一次车市井喷之后, 都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 但所有的反弹都是高于原来的基数, 呈螺旋上升状态。按照行业的解释就是增幅放缓, 但绝不是同比下降, 因此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都不足以困扰着管理部门和企业。

企业投资扩大产能的积极性和动力来自不断扩张的汽车市场, 2009年, 中国汽车产销量在近千万辆的基数上再增47%, 现在年头过半, 产销到了900万大关, 从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到100万辆下线用了36年的时间, 而到1000万辆的产销, 仅仅用了17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火爆, 以及国外汽车企业纷纷抢滩中国汽车市场, 国内各大车企纷纷发布了扩产计划, 粗略统计, 截至2010年, 中国车企的产能已经逼近3000万辆。

目前, 东风日产、神龙、华晨宝马、北京现代等企业都宣布了要扩大产能的计划, 此外, 还有广汽菲亚特长沙的50万辆的新建项目等等。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在武汉签约, 设计能力24万台, 初期投资11.5亿元, 形成6万辆能力, 201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后, 东风本田将具有30万辆生产能力。长安汽车集团将投资30亿元在合肥高新区建一个微车生产基地, 预计2011年投产, 年产能30万辆。不久前, 华晨宝马第二工厂奠基开工, 随着二期工程的建设完工, 华晨宝马产能不足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华晨宝马2010年的计划是把现在沈阳工厂的年产能由4.1万辆扩大到7.5万辆。吉利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帝豪E C8, 初步年产规模为3万辆。宝马是在犹豫多年后, 终于下决心开建的第二工厂;东风本田更是以谨慎著称, 自2005年成立以来, 坚持“精益投资”理念, 尽管销量连续翻番, 由2万辆上升到16.5万辆, 仍然坚持“改造”生产线, 而没有投资建立新厂。现在在中国“井喷”的汽车市场面前, 也终于绷不住了。

产能受宏观调控影响

汽车企业扩大产能, 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式, 其一是扩大或者改造现有的生产线, 通过新的工业设计和平台流程, 在原有平台基础上提高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其二是建设新的生产平台, 采用高新科技装备和新的生产工业生产流程, 扩大产量应对市场的扩张。其三是通过兼并重组, 获取新的技术和生产平台, 同时合并其生产能力并占有更多的市场空间。

年初工信部向有关汽车企业发出《关于调查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 (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 被调查车企要把2009年4月1日至通知下达之时的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开工时间等逐一登记, 报送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工信部工作人员表示, 此举是为更好地管理汽车行业, 希望通过调查充分了解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情况。

汽车企业的技术改造是个颇为微妙的项目, 哪些需要报告国家有关管理部门, 哪些不需要报告。哪些需要国家资金支持, 哪些自筹解决, 都可以通过企业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因此通过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立项的材料判断产能的实际情况不客观。而企业建设新的生产基地都是一次规划, 分段实施。说是几十万辆的产能, 成百上千亿的投入, 其实都在对市场察言观色, 或者投石问路, 没有一个企业傻乎乎的将口袋里的钱花尽用光。

当年神龙公司听了国家计委的话, 说是要形成经济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一下子投入建设15万辆的产能, 结果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钱也花了, 无法形成规模效益造成产能放空。后来国家开发银行用“债转股”的方式挽救神龙于水火之中, 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市场。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春江水暖鸭先知”, 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和资金审慎的使用是搏击商海而不溺水的关键。但是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成分的企业, 除了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以外, 还要按照国家总体经济形势进行调整, 服从国家利益。管理部门对产能的敏感是处于一种思维的惯性, 警钟长鸣是件好事。

辩证地看待产能问题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企业的竞争, 笔者认同这样一句话——只有落后的产能, 没有过剩的产能。在汽车产业的竞争中, 中国仅仅取得汽车大国的地位, 远远达不到强国的标准, 而面对国际新的技术升级换代的压力还没有做好准备。有关人士指出, 大概2012年到2013年, 目前的汽车技术水平面临淘汰, 各个跨国公司都在做高新技术生产的准备, 有的已经准备进入实用阶段了。而中国许多企业还沉湎于低廉的人工成本和降价促销等传统思维。这样下去, 中国汽车赖以自豪的生产能力会在一夜之间如同彩电、录像机、胶卷一样变成落后产品的产能。

世界汽车发展的历史每一个转折都是思维创新催生的产物。国家发改委官员对汽车企业的创新作了解释, 指出创新过程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叫原理创新, 它的主要完成单位在大专院校, 基础研究单位等等。第二个环节叫产品创新, 即能善于把那些原理创新的东西集成为一个产品, 也就是发动机或者变速箱, 这个产品创新的环节是在专业的科研开发机构进行的。第三个环节是产业化创新, 汽车制造企业要完成一系列产品, 承担把产品变成商品的重任, 必须在降低成本, 规模批量, 品质统一等等各个环节完成它的产业化创新过程。

创新是以经济效益为归结点, 不赚钱的新技术可以叫发明创造, 但不是创新。创新的结果是只有产品成为商品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中国汽车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上与国外相比确实差距很大。所以导致大量的企业创新结果, 仅是原理创新, 根本到不了产业化创新这个过程就折在半路了。因此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最担心的是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 在“看不见的手”掩护下盲目扩张, 浪费资源、祸国殃民。

保护产能 篇3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确已非常严重, 但产能过剩也并非中国独有, 那其他国家治理产能过剩都是怎样的思路呢?当年, 美国“马歇尔计划”和日本制造业产能输出正是依靠产能的释放保持了美日经济系统的平衡。

1948年4月, 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 美国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 “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由于该计划把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 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 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美国21世纪初的产能过剩中, 2000~2002年, 工业产能利用率再次跌落到81%以下。这一次过剩的产能不是出现在钢铁和汽车, 而是集中于电子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这轮高新技术产业产能过剩, 最终通过相关企业破产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得以缓解。

20世纪60~70年代, 为了缓解日本国内制造业的过剩产能, 日本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 采取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顺贸易偏向的投资战略, 有比较劣势产业部门渐次外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受日元升值的影响, 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对亚洲“四小龙”、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 向海外转移过剩产能, 在此过程中, 日本不仅形成了母国与投资国 (地区) 之间垂直分工, 带动本国技术和设备出口, 而且通过大规模地进行海外投资, 使其制造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 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制造业结构, 形成了制造业拉动的双引擎。

保护产能 篇4

产能过剩治理是中国经济“重头戏”。近期, 发改委、工信部正牵头调研制定化解产能过剩总体方案, 重点将解决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和造船五大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而国务院关于产能过剩的治理总体方案也有望出台, 这标志着“去产能化”大幕正式拉开。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确已非常严重, 但产能过剩也并非中国独有, 那其他国家治理产能过剩都是怎样的思路呢?当年, 美国马歇尔计划和日本制造业产能输出正是依靠产能的释放保持了美日经济系统的平衡。

1948年4月, 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 美国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 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由于该计划把信贷援助转化为商品输出, 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 为保持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美国2 1世纪初的产能过剩中, 2000~2002年, 工业产能利用率再次跌落到81%以下。这一次过剩的产能不是出现在钢铁和汽车, 而是集中于电子制造业和信息通信产业。这轮高新技术产业产能过剩, 最终通过相关企业破产和并购重组等方式得以缓解。

20世纪60~70年代, 为了缓解国内制造业的过剩产能, 日本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 采取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顺贸易偏向的投资战略, 通过有比较劣势产业部门渐次外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受日元升值的影响, 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对亚洲“四小龙”、东亚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投资, 向海外转移过剩产能, 在此过程中, 日本不仅形成了母国与投资地之间垂直分工, 带动本国技术和设备出口, 而且通过大规模地进行海外投资, 使其制造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转向了具有高附加值生产率的金属工业、化学与机械工业, 即形成了以重化学工业为核心的制造业结构, 形成了制造业拉动的双引擎。

从不同时期日本制造业对外投资的重点产业领域看, 对外投资额排在前三位的产业, 在1969~1973年间是纺织、化学和铁及非铁金属, 分别占同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7%、6.1%和4.8%;1978~1984年间是铁及非铁金属、化学和电气机械, 分别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6%、5.0%和4.8%;1986~198年间是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化学, 分别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4%、3.3%和2.7%。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上述制造业行业在相应时期大多已进入产业发展的成熟阶段, 在国内市场上开始面临过度竞争、生产过剩等问题, 而通过向海外进行产业转移, 无疑有助于过剩产能的消化并推动这些产业的优化升级。

其实, 每次大危机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 未来在全球产业格局调整过程中, 将由国际分工价值链引起产业布局的重新分布优化。中国要实现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低位保持、中位扩张和高位渗透”的目标, 有必要推动中国版产能输出与产业升级计划:

首先, 对纺织、鞋帽等传统的产能过剩行业, 可通过“走出去”在其他国家生产、当地销售或出口产品, 可以绕过相关国家的贸易壁垒。

其次, 加快汽车业等行业的过剩产能输出, 加快占领新兴市场迫在眉睫。目前, 中国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 自2011年以来, 中国汽车业正在进入增速回落期, 而汽车业产能却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 预计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达到3250万辆, 也就是三年后, 汽车年销量要增长一倍。因此, 加快汽车业“走出去”, 占领非洲、亚洲和拉美等迅速增长的新兴市场意义重大。

最后, 在产能过剩的风电设备、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等新兴行业, 可以通过发展“技术追赶型”对外直接投资, 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集聚地的反向技术外溢, 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从而有利于国内相关行业的结构升级。

从时间周期看, 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很难在短期内有所缓解, 因此, 积极主动的创造外需, 加快中国产业资本走出去, 积极推进“产能输出”战略, 不仅可以缓解内部供需矛盾, 也必将为中国的全球化发展带来更大的收益。

如何防治产能过剩? 篇5

目前,随着前几年建成能力陆续投产和需求疲软,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今年我国钢产量预计4.6~5亿吨,而实际产能已达6.6亿吨,在建能力还有6800多万吨,不仅占用大量资金,还严重影响企业降本增效。所以,如何按照温总理指示,采取措施治理产能过剩,降低投资与生产成本,保持钢铁工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钢铁战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防治产能过剩?首先应该找出产生能力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坚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这次的钢铁产能过剩从表面看主要是因为前几年钢铁工业高发展积累的产能集中释放和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市场需求的骤然下降,但只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治理产能过剩就要从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入手,各个击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钢铁工业目前实际状况应关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根据国内市场仍有一定开拓空间的情况,通过调整结构,改善服务,千方百计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在保增长的形势下防止或减少产能过剩的一项主要措施。前几年,我国钢铁工业连续多年高增长,年均增钢4000万吨以上,但能力过剩并不明显,有时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近两年来,我国钢产量基本没有增长,新增能力也受到严格控制,而产能过剩却在明显加剧,原因在哪里呢?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需求减弱,特别是占钢材消费量85%左右的国内需求增幅明显降低,代表国内钢材消费水平的表观消费量,增长有限。2008年在我国钢材新增能力4000万吨以上的情况下,实际消费量仅增加1000多万吨,同比仅增长4.3%;今年前5个月新增能力陆续投产而消费水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样,在消费水平基本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前几年大批新增能力的集中释放,必然带来严重的供过于求,产能过剩。如果近两年国内消费水平仍保持前几年的增幅,每年增加400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将会大大缓解。所以,解决钢铁工业能力过剩首先应该从扩大内需做起。当然,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靠国家的宏观政策,靠下游行业即用钢部门的回暖和发展扩大市场。有的人认为目前国内钢材市场已经饱和,开拓市场已无能为力。实际并非如此,现有市场仍有一定潜力,钢铁工业自身也有许多工作可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按市场和用户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开拓现有市场。只要我们将市场细分,并跟踪社会发展对钢铁工业提出的新品种、新需求,就会发现仍有许多新的开拓空间。

首先要从顶替进口产品上挖潜力。目前,每年我们要进口钢材1500万吨以上,有些产品并非国内不能生产。只要我们依靠技术进步开拓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部分产品完全可以以产顶进,提高国有钢材市场占有率。在这方面我们已有成功经验。1997年,针对当时钢材进口量较大、严重冲击国内市场的特点,为了增加国内市场份额我们曾经搞过8年的“以产顶进”,即通过科研攻关,开发新产品,提高国产钢材产品质量替代进口,在自家门口开拓国际市场,有效提高了国有钢材市场占有率。

其次,在保增长中特别是最近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后,其中的民生工程、环保工程、高科技领域,仍有许多市场可供开发。当然这里的开发难度较大,有的需要通过科研攻关开发新品种,有的需要提高质量,改进服务,满足不同层面、不同部门的需要。最近有位同事腿部骨折手术中需要用钢板保护,医生征求意见说:是用国产板还是用进口板?国产的便宜只需1万元左右,但稳固性差;进口的较贵需要5万元左右,但稳固耐用。从身体第一的观念出发患者当然要选择进口板。。但进口板价格相当于国产板的5倍。这件事说明,如果我们通过科研攻关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使国产钢板达到进口板的水平,人们就会用国产板,不仅增加了市场份额,而且产值提高4倍。还有钢窗的退出问题,十多年前,大部分房屋建设、民居工程多采用钢窗,近几年来大部分都已经退出,原因在哪里?当然主要原因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变化使然。但也有钢窗产品几十年不变质量低下、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如果能开发出价低适用质量高的新产品,还会保留一定的市场份额。甚至在有些方面可能还会有新发展。

最后,通过发展深加工,增加钢材消费。第一,加快钢结构市场发展,扩大板带消费量。在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达40~50%,我国钢结构比例很低。近几年我国每年竣工6亿平方米的城镇住宅面积,如果有10%采用钢结构每年用钢300多万吨,不仅增加钢材消费量,而且可以降低住宅价,格,促进房地产发展,又会增加钢材消费。第二是发展焊管。发达国家焊管占钢管总量的65~74%,我国仅占55~58%。我们可以通过新产品开发生产高端油气输送管及油井管,增加板带消耗,减轻板带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

总之,只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扩大内需还是有一定潜力的。

二、针对目前钢材出口大幅度下滑,进口有增无减的特点,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政策威力,开拓国际市场,改变钢材出口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局面

在新增能力集中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受限的情况下,防止能力过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增加出口,减少进口,通过进出口调剂保持供需平衡。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却出现了相反的走向。出口钢材大幅度下滑,进口钢材不降反升。2007年,我国是全球第一钢材出口大国,全年出口钢材折合成粗钢达6265万吨,扣除进口钢材1688万吨,净出口钢材达4577万吨,有效缓解了国内市场。但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钢材出口进入下滑通道,而且下滑幅度越来越大。2008年我国出口钢材5918万吨,同比下降5.5%。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国际钢材市场持续低迷,贸易保护又不断扩大,使过去长期处于国内钢材价格低于国际钢材价格的情况出现明显倒挂,国内钢材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使钢铁产品出口陷入困境。今年5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35万吨,同比减少420万吨,下降75.7%,钢坯出口为0;进口钢材165万吨,高出进口30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增长24.1%,进口钢坯70万吨,增加68万吨,增长34倍。1~5月份我国共出口钢材790万吨,同比减少1380万吨,下降63.6%,进口钢材650万吨,同比减少50万吨,下降7.1%。进口钢坯228万吨,增加220万吨,增长约27.5倍。将钢材折算成粗钢,1~5月,净进口粗钢79万吨,与去年同期的净出口粗钢1567万吨相比等于减少钢材出口1646万吨,留在国内市场,加大了国内钢材市场压力。

同时,钢材的间接出口也在减弱,今年前5个月,消耗钢材量较多占我国出口总值份额较大(约占58.8%)的机电产品出口下降24%。依靠出口机电产品间接带动出口钢材的出路越来越窄。近几年来,我国每年钢铁产品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一直占钢产量的20%左右,今年前5个月不足5%。这样一来,就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生产出口产品的能力过剩更加突出。由年能生产出口钢材60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一下子降到生产几百万吨,尽管有些产能可适当转产内销产品,但能力过剩之严重程度也可想而知。所以,要缓解钢铁生产能力过剩,必须加大力度开发国际市场,最大限度地消化国内过剩产能。

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钢材市场需求大幅度下滑,美国、韩国、日本等产钢大国钢产量下降30~40%,仍然供过于求,价格下滑,竞争激烈。而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情况使国际市场的开拓难度越来越大、但这一切又不能成为我们回避或放弃开拓国际市场的理由,而应成为激励我们知难而上加倍努力的动力。

首先要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原则选择参与竞争的制高点和切入点。目前,在技术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优势不大,但在人工成本方面由于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优势较大,可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金属制品、深加工产品等方面加大开发力度,增加出口。再比如目前发达国家都在利用自己的技术装备优势在高精尖产品上搞竞争,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钢铁工业比较落后的国家所需要的钢材并非都是高精尖,我们可以避其锋芒,攻其弱点,在发展中国家和被忽略的产品方面开拓市场。

其次,要广开思路,寻找钢材出口新的增长点。最近我国外援项目越来越多,如铁路、水电、矿山等都是消耗钢材的大项,可以通过谈判协商逐步实行带材带设备援建,人材合一,带动钢材出口。同时,对钢材间接出口也要给予重视。据了解,有些生产出口机电产品、家电产品的厂家往往迷信进口钢材,认为生产出口产品就要用进口原材料,不愿用国产钢材,使钢材间接出口受到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通过联合改组与下游产业建立互惠共赢产业链,特别是与出口量比较大的机电行业、家电行业、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通过联合改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享联合体,通过体制约束和利益驱动,鼓励这些单位使用国产钢材。二是搞好宣传、改进服务,改变这些企业不愿使用国产钢材加工出口产品的传统观念,为增加钢材间接出口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撑。但目前有的人认为,宏观政策由国家制定,行业和企业无能为力。使政策威力不能充分发挥,政策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要真正发挥国家政策的威力,成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助动器,目前,急需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针对目前钢材出口难度较大,国家在研究制定政策时为支持鼓励钢材出口给予较大倾斜,在这方面,国家最近已在出口退税等方面连续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先后六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到目前为止,我国钢材出口整体退税率已达13%,相应降低了钢材出口成本,但仍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二是企业要积极配合,使已出口的政策落实到位。因为要真正发挥政策威力,使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需要上下结合。同样一项政策,由于落实的深度、程度和范围不同,发挥的作用威力也大不一样。比如,对近两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的所得税和增值税改革政策,有的单位研究得透、用得好、用得活,使其中的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确实发挥很大威力;相反,有的企业,对政策学习理解不够、措施不力,政策效应也受到一定影响。所以,作为生产出口钢材的企业,一定要及时跟踪国家政策,认真学习,保证用好用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威力。

三、吸取经验教训,正确处理保增长与防止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防止在保增长的掩护下增加新的过剩产能

钢铁工业发展历史表明,凡是由高发展转入急剧下滑的困难时期,总是要产生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这既是高发展的后遗症和惯性所为,也是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规律性问题。而且是增长越快,持续的时间越长,刹车越急,积累的过剩能力也越大。早在90年代初,钢铁工业经过1992年至1997年5年的高发展,到1998年,由于受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钢铁工业也曾出现过高发展后的急刹车,因而也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不过因为当时基数相对较小,发展与下滑之间的落差也没有这次大,所以过剩能力相对较少,不到2000万吨。2008年钢铁工业经历了近十年的高发展,新增能力大,持续的时间长,再加上这次经济危机是全球性的,来势猛、落差大、影响广,过剩产能也超过历史水平。这些事实说明能力过剩总是与高发展保增长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大部分是在高增长的诱导下过快发展逐年积累后的集中暴发。特别是目前,保增长与能力过剩同时并存,如何正确处理保增长与防止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保持较快平稳发展,又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剩产能,就是一个比较复杂值得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受过去多年高发展的惯性影响,有的同志认为要保增长,就要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有的甚至不分轻重缓急,不管长线短线,眉毛胡子一把抓,盲目扩张能力,使能力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这是目前值得关注的一个倾向性问题。最近,国家已叫停了一些钢铁建设项目,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据说阻力还不小。有的地方仍然以保增长为借口争上钢铁项目,甚至有些过去已经关停的小钢厂也想借尸还魂,死灰复燃。这说明前几年盛行的比产能、上规模、争老大的盲目扩张观念还有一定市场。今年上半年的情况就是有力的说明。今年1月-5月份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7.94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炼铁能力6840万吨、炼钢能力5798万吨、热轧生产能力6839万吨、线材生产能力1440万吨。在钢铁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以淘汰落后为名,继续扩大生产能力,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重复建设,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应该引以为戒。

要解决以上问题,最重要的是从国家到地方和企业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和超前意识,把好新上投资项目审批关。对长线或预计在短期内即要变为长线的项目、对于已经落后或一两年内即将变成落后的项目要坚决砍掉。要从项目审核、土地购置、信贷、安全环保和市场准入等环节层层把关,行行设卡,防止出现漏网之鱼。同时应该认真清理在建项目。最近,在8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钢铁、水泥等行业抑制产能过剩提出了5条指导意见,要认真执行:

一要严格市场准入。进一步加强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审批管理,不得下放审批权限,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

二要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将其作为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项目影响评价文件的前提。未通过环境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三要严格依法依规供地用地。对不符合产业供地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准用地。对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应土地。

四要实行严格的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发放贷款。严格发债、资本市场融资审核程序。

五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加强行业产能和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和投资者落实国家产业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四、针对落后产能越积越多,淘汰落后乏力,产业升级进展不快的特点,要在淘汰落后和产业升级上加大力度

目前,钢铁行业过剩能力中绝大部分属于落后产能,加快淘汰落后步伐,实际就是直接消减过剩产能。近几年来,我们的过剩产能为什么会增长如此之快,数额如此之大?一方面是由于新增能力过快,另一方面也是与我们淘汰落后进展缓慢,甚至有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产能只增不减的传统观念分不开的。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转变观念把淘汰落后与产业升级紧密联系起来。由于我国钢铁工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落后产品也有市场,产业升级和更新换代周期较长,不少企业的生产能力基本上是只建设、不淘汰,只增不减。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产品升级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我们在2O05年就提出了淘汰落后,但由于有些落后产品还有一定市场和利润,淘汰落后进展缓慢,与我们规划的淘汰目标相差甚远。在新增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每年少淘汰一吨落后能力,就等于增加一吨过剩能力。逐年积累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所以,淘汰落后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淘汰落后进展迟缓,不仅积累的落后产能越来越大,还会大大影响产业升级的进展。今后淘汰落后和产业升级的任务越来越重,不仅要完成当年的任务,同时还要还清历史欠账,必须加大力度,加快发展。

其次,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效益的关系,做淘汰落后的促进派。淘汰落后所以进展缓慢,一要严格市场准入。进一步加强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项目审批管理,不得下放审批权限,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二要强化环境监管。加强对区域产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将其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高耗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前提。未通过环境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三要严格依法依规地用地。对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应土地。四要实行严格的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发放贷款。严格发债、资本市场融资审核程序。五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建立部门联合发布信息制度,加强行业产能及产能利用率的统一监测,适时向社会发布产业政策导向及产业规模、社会需求等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和投资者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素质。除了工作上的难度较大以外,还有一个如何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效益关系问题。因为有些落后产品从全局讲已经过剩,应该淘汰,但在局部地区暂时还有一定用户,而且该产品还有一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业认为谁先淘汰谁吃亏,谁也不愿作吃亏的买卖,总是寄希望于别人先淘汰,自己再生产几年。这种思想必须改变。

再次,全面理解淘汰落后与重复建设的关系。淘汰落后主要是从技术层面淘汰相对落后的小高炉、小转炉、小轧钢等,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而防止重复建设则不仅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对高水平重复建设也要防止,而且从某种意义讲高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危害更大。目前,钢铁行业已经出现的板材产能增长过快、集中释放的问题,说明冶理先进的过剩产能要比冶理落后产能的难度更大,损失更大。因为一旦成为过剩产品,越是装备越先进,技术含量越高,则投资越大,占用资金越多,造成的损失也越严重,越应该淘汰出局。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和防止所谓高水平的重复建设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必然会落入被淘汰之列,增量是这样,存量也是这种情况。

最后,要研究和妥善处理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淘汰落后进展缓慢有企业积极主动性不强的问题,也有相关部门对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不明确、不到位、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因为淘汰落后不是简单的拆一座高炉或停一个钢厂,关系到资产如何处置、账款如何划分、入员何去何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題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可拖住全局。所以要加快淘汰落后步伐,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研究并做好淘汰落后的退出机制和善后工作,为淘汰落后产能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五、鉴于有的企业各自为政、自我发展而形成的产业集中度降低、能力失控问题,加快联合改组,把提高产业集中度与治理产能过剩结合起来

钢铁工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业集中度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目前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而且从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看产业集中度不是提高,而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所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是钢铁工业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片面认识,有的人认为要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理解为各个企业都把规模做大、增加产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不少企业想通过自我扩张达到千万吨级、两千万吨级。而且有些地方和企业以提高产业集中度为借口出现了小钢厂要变中型钢厂,中型厂想变大钢厂,大厂要变特大型的自我扩张、盲目发展现象。由于分散发展自我扩张,不仅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而且造成产能失控,成为今天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选择是统筹规划,联合改组,按照强联合,优势互补原则,发展大型钢铁联合集团,不是靠每个企业自成系统、各自为政、自我扩张、分散发展;而是联合起来,强集小成大,把蛋糕做大。这样既可以实现低成本扩张,提高产业集中度,又可以避免盲目发展,造成总量失控。在这方面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比如原来在山东、河北、辽宁等一个省内同时要搞两个或几个千万吨级钢铁企业,只从单个企业自身出发,缺乏全省或跨省的总体发展战略。这样在资源优化配置、发挥规模效益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近两年来各省先后联合成立了全省范围的钢铁联合集团,由原来的千万吨级一下子提升到三四千万吨级,在全省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规模上升了两三千万吨级,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例,原来大部分是不足千万吨级钢铁企业,成立联合集团后,最终要发展成为四千万吨以上的大型联合集团,既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又有效控制了总量,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六、鉴于能力过剩反复出现、久治不愈问题,要从转变增长方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铲除滋生能力过剩的温床和土壤

从现象看能力过剩总是表现于经济衰减时期,但追根寻源它的积累成因主要在高发展时期。高需求拉动高发展,高发展刺激高增长,一旦出现经济急刹车,需求大幅度下降,必然酿成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今天的能力过剩往往是昨天的增长过快带来的,增长过快又往往是由于增长方式不当造成的。所以,归根结底增长方式不当,才是形成能力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和主要根源。因此治理能力过剩也要坚持标本兼治,首先应从根上治起。即彻底转变增长方式,铲除可能诱发产能过剩的观念、制度、机制和土壤,把事后治理改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把可能引发能力过剩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历史上经常出现的“高需求——快增长——急下滑——高过剩——难治理”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清除病灶,减少反复,实现较快、平稳、协调发展。

根据我国钢铁工业现状,转变增长方式首先要关注以下几点,实现这样几个转变。第一,根据我国国情和资源特点,由大出大进型发展向立足于国内需求、主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为主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呈现出大进(铁矿石)大出(钢材)的特点。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这个特点更加明显,2006年至200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4亿吨左右,出口钢材5000万吨左右。在这种模式影响下,有的人对国内市场供求观念淡薄,认为钢产量可以大增长,国内用不完可以上国际市场。所以,有些企业以国际市场调剂为借口,出现超常发展,能力失控,2005年以后,全国每年新增能力达5000万吨左右,远远超过市场增量,能力过剩,鉴于我国国情和国际钢材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大的特点,2005年在国家制定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了限制钢铁低档产品出口的规定,钢铁行业也提出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的发展战略。但由于受当时大进大出思想观念的影响,总量控制不够严格,有些地方和企业能力失控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成为产能过剩加剧并反复出现的原因之一。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防止大进大出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带来的风险。最近两年出现的出口钢材大涨大跌,已对大出的风险作出了印证,敲响了警钟。

第二,由数量型发展向品种、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这一转变我们已经实施多年,但往往容易随市场的变化左右摇摆,没有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市场萎缩供过于求时,比较重视;一旦市场转旺,需求增长,又会出现重数量增长,轻品种质量现象使新增能力失控,过剩产能增长现象。这也是造成产品质量忽高忽低、过剩产能忽多忽少的原因之一,应引以为戒。

第三,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结构优化型发展转变。这是钢铁行业受总量限制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第四,由投资拉动型、资源消费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资源特点确定的节约资源,优化环境保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五,由资产增量型发展向存量资产优化型发展转变。这既是实现钢铁产业优化组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需要,也是实现低成本扩张战略的必然选择。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 篇6

对于什么是产能过剩, 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有人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也有人认为, 供大于求有两种状态, 第一种是供给略大于需求, 第二种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略大于是指除满意有效需求外, 还包括必要的库存和预防不测事故的需要。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什么祸害, 而是利益。后一种状态才是过剩状态, 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总供给为一定时间里总需求相对不足, 另一方面是总需求为一定时间里总供给相对过剩。

显然, 建材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属于后者, 暂不提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重组迫在眉睫。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也很严重。2008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能达到6.5亿重箱, 平板玻璃总产量5.74亿重箱, 约占世界玻璃总产量的50%, 产能已严重过剩。目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平板玻璃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要求各地工业主管部门抑制平板玻璃过剩产能和重复建设。甚至, 发改委发布通知要求, 对在2010年9月底前未开工项目全面停建清理, 重新审核后方可决定保留, 并且清理工作要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

轮胎产能:扩?控? 篇7

4月9日, 一家民营轮胎上市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 计划募集不超过12亿元资金, 全部用于年产1500万条大轮辋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

4月10日, 山东某轮胎公司1000万套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第一条产品顺利下线;

4月20日, 吉林某轮胎公司年产15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破土动工;

5月, 安徽某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投产……

上半年, 我国轮胎行业各种项目开工、投产轮番上演, 行业发展“红火”。然而, 在另一边, 我国轮胎企业开工率平均在75%以下, 行业总体利润增长幅度下降更是明显, 与前述的“红火”对比明显。

我国轮胎行业发展到今天, 产能是扩还是控, 不仅检验着政府部门的能力和大局观, 更考验着业内企业的智慧。

投资是否过热

在轮胎橡胶行业, 提起位于山东省广饶县的大王镇, 可谓是无人不知, 那里是我国轮胎生产的集聚地。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大王镇的轮胎生产能力迅速翻番, 当地的土地、环境等资源已达到极限。

在去年春节之后, 山东临沂市一个新的轮胎生产基地逐渐展现在业内人士的视野中, 不仅吸引了广饶一带轮胎企业的扩产项目, 不少新企业也落户临沂, 还有数家相关企业在商谈或考虑中。不少业内人士认为, 临沂极有可能成为中国轮胎第二个“大王镇”。

而在这两个地区之外的山东其他老轮胎企业投资热情也很高, 玲珑、三角、银宝、双星、八一、赛轮、万达、万鑫、泸河、森麒麟等都在扩大全钢产能或上新半钢项目。初步统计, 近期山东新建和扩建轮胎项目有20多个。据卓创资讯监测, 去年以来, 山东全钢胎扩能3000万套, 半钢胎扩能2.8亿条以上。

我国其他地方的轮胎厂投资轮胎也不示弱, 整个中国很难找到一个不扩产的子午线轮胎企业, 同时还涌现出五六家上新项目的企业。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最近每年以新增全钢胎200万套及半钢胎500万套以上的速度在发展。

山东橡胶行业协会对其39家会员单位统计, 2013年共生产子午线轮胎24229.24万条, 比上年增长42.61%。其中33家全钢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生产全钢胎6228.97万套, 增长18.66%;24家半钢胎生产企业共生产半钢胎17977.29万条, 增长53.39%。

据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橡胶机械专业委员会统计, 从目前轮胎企业设备采购情况来估算, 2014年我国将新增全钢胎生产能力1500万套、半钢胎1.5亿套。

我国轮胎投资过热, 这几乎是包括轮胎投资商在内的所有人的一致看法。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认为, 按这种发展速度, 轮胎投资将严重透支我国轮胎后期潜能, 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产能是否过剩

我国轮胎产能是否过剩, 过剩到何种程度, 目前业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邓雅俐认为, 我国轮胎产能结构性过剩是肯定的, 低端同质化轮胎产能过剩严重, 高档及绿色化轮胎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统计, 2013年, 我国全钢轮胎累计产量1.07亿条, 半钢胎3.69亿条。但中国化工装备协会橡胶机械专业委员会从设备口统计, 2013年底, 我国全钢胎生产能力达到1.5亿条以上, 半钢胎生产能力达到4.5亿条以上;至2014年底, 我国全钢胎生产能力将达到1.65亿条以上, 半钢胎生产能力将达6亿条以上。实际产能与需求差距较大, 轮胎产能总体过剩不容置疑。

而且, 目前我国轮胎企业开机率好的在80%左右, 大多中小轮胎企业开机率在70%以下。面对如此低的开工率, 且在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即便是对产业未来前景较乐观的人士也不得不承认, 目前轮胎产能的确过剩了, 产业“跑偏”了。

“特别是中低端产品, 就算未来几年不再新增产能, 恐怕也还是缓不过来。”跟轮胎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山东皓宇橡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景泉说。

但是山东恒丰橡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恩法则另有一番看法:“从目前我国轮胎产能和实际产量之差看确有过剩之嫌, 但从轮胎发展和全球范围来看, 轮胎未必过剩。我国实行城镇化等政策, 农村地区对车辆的需求可能像手机一样, 市场迅速增加许多。而且现在我国轮胎正在全球化, 良好的性价比可能提高我国轮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目前我国轮胎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5%, 如果按全球市场占有率50%计算, 我国轮胎发展空间还是有的。”

行业内相当多的企业认为, 在国内市场半钢胎目前是内资占30%、外资占70%, 我国半钢胎发展可以沿袭全钢胎发展之路, 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该不该叫停或限制

今年1月份, 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根据这份文件, 今后山东省将不再核准、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 并力争用5年时间, 有效化解包括轮胎在内的过剩产能。

文件一出, 国内一些媒体为此举叫好, 认为这有利于行业理性投资, 健康发展;有利于行业淘汰落后, 转型升级;有利于行业兼并重组, 做大做强;有利于抑制行业产能过剩, 新增项目将减少。

但山东主要轮胎企业几乎一致反对, 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也认为叫停不妥。协会及企业多次向省发改委反映, 最后在3月底的山东省化解产能过剩部署会议上, 轮胎行业投资叫停和限制几乎不提, 叫停文件成一纸空文。

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会长张洪民告诉笔者, 目前山东轮胎投资确实有过热之嫌, 适当控制和引导是应该的, 但叫停是不可取的。轮胎是劳动密集型规模经济, 叫停不利于山东轮胎企业做强做大, 不利于山东轮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同时, 轮胎叫停或限制不应局限于山东, 而应全国一盘棋, 否则山东企业到外省投资, 这样也起不到效果。

山东的小轮胎企业坚决反对叫停轮胎投资, 但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 尤其限制轮胎新企业准入;一些大型轮胎企业也反对轮胎叫停, 认为这不利于企业发展, 将拉大与全国其他大的轮胎厂的差距。

矛盾如何化解

一边是产能过剩的事实, 一边是企业投资扩能的需求, 矛盾如何化解?业内企业的看法和行动各有亮点。

河南风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锋认为, 当务之急是加快《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和《绿色轮胎行业自律标准》的出台实施。河南风神近年的发展重点是推广轮胎绿色制造, 成为我国唯一一家在全球推广绿色轮胎的企业, 在全球销售的子午胎产品如全钢载重轮胎、全钢工程轮胎及乘用车轮胎均为绿色制造。

三角集团的做法是产品升级。“我们坚决淘汰了350万条传统斜交胎生产线, 同时停止了300万条低端乘用车子午胎生产线。”三角集团董事长丁玉华说, “取而代之, 三角正在建设新的科技含量高、低碳绿色产品生产线, 发展冰雪地轮胎、商用车轮胎等耐磨型产品, 收益前景不错。”

玲珑集团和兴源轮胎集团的着力点都在创新上。玲珑集团在新建的1200万条高性能半钢子午胎项目中, 首先采用了胎体电子辐射仪预硫化技术。该技术可使胎体重量下降1.5%, 仅此一项, 每年可节约胶料540余吨, 多创效益2000余万元。兴源轮胎集团则开发出18大系列80多种规格130多个花色品种的全钢载重子午胎, 并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销售点, 形成了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的销售网络;去年兴源轮胎还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签约技术合作, 将共同开发25英寸以上规格的产品, 并结合实际情况, 将横滨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兴源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

双星轮胎投资35亿元建设绿色轮胎智能化示范基地, 项目立足环保搬迁、转型升级, 建设年产高性能子午线轿车胎100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卡客车胎500万套的轮胎项目和自动化橡塑机械1300台套/年、自动化铸造机械600台/年的设备制造项目。

赛轮股份公司和双钱集团则将主要投资放在并购重组上。赛轮股份先后收购沈阳和平轮胎、山东金宇轮胎, 公司销售收入迅速增长, 跻身我国轮胎第一梯队;双钱集团已成功收购新疆昆仑公司, 并正与北方某轮胎企业洽谈收购事宜。

张洪民认为, 收购重组是提高行业集中度、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办法。“国内轮胎企业总数为500多家, 山东拥有300家左右, 年产量在50万条以下的小轮胎厂占总数的近一半。目前, 山东轮胎行业大而不强、广而不精的特征明显。2013年, 世界轮胎业三巨头之一普利司通的销售收入达到286亿美元, 相当于山东整个轮胎产业收入的60%。这说明我省轮胎行业产业集中度亟待提高。”张洪民如是说。

【保护产能】推荐阅读:

产能项目07-14

设计产能06-15

油井产能06-18

气井产能06-30

煤炭产能07-09

产能过剩08-19

产能模拟08-27

产能06-01

低产能井05-12

油田产能建设06-08

上一篇:有效教学误区下一篇:启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