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产能

2024-10-17

提高产能(精选12篇)

提高产能 篇1

1 前言

近年来, 石油开采在各大油田公司的正确领导下,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逐渐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大好局面。围绕着“提高新井产量、降低自然递减”的原则, 精心选井选层, 优化工艺技术,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努力提高新井的产能。另外, 油田新井的产能建设与老井的产能建设是不同的, 新井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了技术方法, 降低了产量的损耗, 这是我们应当关注的问题。

2 对油田新井产能建设的正确认识

与之前的石油开采结构不同, 新井的产能建设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我们掌握基本的石油开采方法, 更需要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更好的产能提高对策, 这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要求我们具备专业的技能, 可以多人一个小组进行具体实践, 运用自己最熟练地专业知识, 结合大家的力量, 逐步攻克。

此外, 石油产量的提高必须立足现实, 不能盲目追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产出更多的石油产品, 还要考虑到石油资源的损耗问题, 过多的是有损耗将对我们造成不利局面。因为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一旦被浪费, 需要千百万年的时间再次形成, 所以, 我们绝不能允许是有的大量浪费。

3 提高新井产能的具体方法

3.1 坚持地质工艺一体化

在石油的开采前期, 必须做到精心选井选层, 最大限度地满足地质设计要求, 切不可盲目选择,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 要充分考虑计划实施的可行性, 尽量避免在后期过程中遇到较大麻烦。

3.2 深入优化成熟工艺体系, 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方法

积极关注科研成果的进程, 在可以运用高科技的情况下, 对旧模式加以改造, 运用优化的方法提高出油率。在不同的地区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毕竟不同地区的土层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若使用相同方法, 必然会使石油的开采受阻, 很难再继续进行。面对这一情况, 我们需要专业人士对土层的差异有较全面的认识, 并认真对待。

3.3 加大新工艺、新技术的现场实践运用, 拓宽措施选井空间

暂堵酸化技术:该技术是在挤酸前挤入暂堵剂, 暂堵剂具有“油溶、水不溶、酸不溶”的特性, 促使酸液有效释放, 同时出油孔道的原油可自行流出, 并对水有一定的封堵作用, 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这种方法将水和原油在生产过程中就加以区分, 避免了后期分离过程中的麻烦。

暂堵压裂技术:该技术通过向原裂缝中挤注裂缝延伸控制剂的方法, 改变了储层平面上的应力分布, 使储层产生新的裂缝, 增大泻油面积, 增加出油速率。暂堵压裂技术对石油的开采提出了较高要求, 应力的改变, 破使储层产生新的裂缝, 这一过程应该控制得当, 否则易产生不利效果, 造成损失。

酸性压裂液:运用酸性压裂液使土层酸化, 降低压裂液对土层的伤害, 解除或部分解除老裂缝中的无机垢, 改善地层渗透率, 进一步提高对油层的改善效果。酸性压裂液的使用应注意安全、环保, 它虽然可以降低对土层的伤害, 但是要注意使用的量, 过度的使用会造成土壤的酸化, 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过少的使用量则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影响进程。

带压作业技术:带压作业技术是在井筒内有压力、有油力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作业, 是实施增产作业的一项先进技术。对于注水井, 带压作业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在不泄压的情况下持续作业, 保证了注水井中注水连续不断地进行, 同时, 也维持了地层压力的稳定。这样不仅加快了石油工程的进程, 也给石油工程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过程, 使操作更加简单。

3.4 利用出砂管理技术提高油井产量

出砂管理技术是介于冷采和防沙之间的一项新技术, 与传统的防沙技术相比, 有其优势的一面, 出砂管理技术通过有控制的引导地面出沙既能减少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投入, 又能提高出油的产量。对于疏松砂岩油藏来说, 出砂管理技术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在我国国内疏松油藏地区较为广泛, 随着地质力学研究的不断成熟、发展和完善, 可将出沙程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大限度地提高综合效益。另外, 新技术、新工具的运用, 也为出砂管理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方便。

3.5 现场管理的精细化

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 按照生产部门分工明确地原则, 将不同的人分到不同的部门, 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 省去了他们不断学习的时间, 每个岗位上的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互不干涉。他们将自己的职责做到最好, 就不容易出错, 一旦对自己熟悉的任务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就有利于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有所突破, 创新, 实践出更加独特的方法, 有利于企业长期有效的发展。

在各石油建设企业内部, 可以实行各个岗位员工的定期或不定期培训, 使员工们了解新技术的同时, 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促进相互了解, 各个部门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 面对日益枯竭的油田, 新井产能的提高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研究发现出更多更好地方法, 只有在新方法、新技术的引领下, 我国石油产量才会取得进一步提高。同时, 一项新技术的运用将会促使另外的新技术的产生, 我们要不断努力为将来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新民, 丁振清, 陈芳, 刘信华, 高军波.老区新井产能预测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3-12-30[1]马新民, 丁振清, 陈芳, 刘信华, 高军波.老区新井产能预测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3-12-30

[2]李松柏.提高油田新井产能建设时效在地面工程的几点应用[J].科技资讯, 2008-08-23[2]李松柏.提高油田新井产能建设时效在地面工程的几点应用[J].科技资讯, 2008-08-23

[3]李月丽, 伊向艺, 卢渊, 王亚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气井新井产能预测[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01-20[3]李月丽, 伊向艺, 卢渊, 王亚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气井新井产能预测[J].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01-20

提高产能 篇2

粮油生产稳定

——**县连续五年粮油丰收的体会

在自然灾害频发、农资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之下,我县紧紧围绕“保民生、保增长”这个总目标,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圆满实现了粮油生产的“十一五”奋斗目标。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万吨,比上年增1万吨,增1.7%,油料产量达到**万吨,比上年增11.97%。实现了粮油生产连续五年丰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保住粮油生产耕地,保障粮油产能稳定

在全市耕地刚性减少、农民入镇进城的大形势下,如何保住粮油种植面积?我们采取了两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是集中财政投入资金,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五年来,我县将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库周绿化带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目进行整合,实行全县统一规划布局,采取规划一步到位,项目归口实施,任务分年完成,集中项目资金向粮油优势种植区域倾斜,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投入效益。五年来,全县共整合财政项目投入资金**亿元,改造基本农田**万亩,其中建设标准农田*万余亩,人行及机耕便道**余公里;完成各类水利工程**万处;建成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万余亩,有效地提高了我县粮油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做好农村土地流转,不让土地粗放耕种和撂荒。近年来,我县大胆实施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现农民梯度大转移和农民大进城。为了不让转移农户留下的土地粗放耕种和撂荒,我们一边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一边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保证了粮油种植面积和产量不减。2010年,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万亩,占耕地面积**%。流转的耕地中,规模经营面积达**万亩,集中度达到**%。规模经营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万吨,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27%。

二、充分整合利用农机资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针对当前农村季节性、技术性劳动力缺乏,农民有农机未用农机,农民想农机无农机,农业机械利用率低的被动局面,我们大胆创新,引导科技人员以技术、资金入股,农户与农户互相联合,把分散的农机和分散的农户结合起来,把分散的资金和分散的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起农业耕种服务队,在全县开展粮油生产耕、种、收服务。目前,全县已组建耕种服务队35个,为稳定我县粮食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到2010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5.1万千瓦,比“十五”期末增长13.3%;机耕面积已达66万亩,机收面积已达6.35万亩,机插机播面积达到6.2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3%,比“十五”期末增长12个百分点。

三、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普及到位率

一是在全县开展粮油高产攻关竞赛活动,把高产创建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针对近年来农科人员懒散、不愿从事农技推广,造成农业科技应用率、普及到位率较低的现状,我县及时出台了激励政策,鼓励农科人员从事粮油高产攻关,积极投身高产创建活动。2010年,全县102个农业科技人员承担的6个部级万亩粮油高产创建,实施面积6万余亩,建立百亩高产攻关片77个,千亩核心示范片11个。通过考评验收,百亩示范片的水稻平均亩产753.1公斤,典型田块达785.5公斤;玉米平均亩产743.5公斤,典型田块达781.6公斤。2009年的中稻+再生稻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公斤,创下同纬度最高记录。今年,有26个乡镇35名科技人员实施的35个百亩攻关片每人获得2000-4000元的奖励。五年来,在激励机制的驱动下,全县累计实施万亩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12个,千亩片24个,百亩片258个,实施面积16万余亩,辐射带动全县每年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2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180万亩。到 2010年,我县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2%,比“十五”期末提高5个百分点;粮食平均亩产比“十五”期末提高了24公斤。

二是恢复组建植保专业队,提高了科学防灾减灾水平。针对前几年水稻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连年发生,分散的农户“你防我不防、病虫仍猖狂”而造成灾害损失的现状,为了提高防灾减灾效果,我们采取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把病虫防治技术和机械能手及闲置的设备集中起来,组建成固定的或临时的植保专业队,实行统一配方、统一收费、统一购药、统一施药,对全县的水稻病虫害实施统防统治。目前,全县已组建植保专业队56个,固定从业人员228人,常年开展统防统治面积10多万亩,把水稻的病虫损失率控制在了3%以下。

四、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开辟粮食增产新渠道

秋冬季节,雨水少,日照好,是我县的特色资源。近年来,我们利用特色资源抓好了两大特色产业,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

一是把秋洋芋作为“粮袋子”和“菜蓝子”来抓。秋洋芋病害轻,产量高,又当粮食又做菜,价值高,效益好,农民种植有经验。今年,***镇***,中稻收后种植稻草覆盖秋洋芋再套种油菜,亩产鲜薯2500多公斤,亩产值3000多元,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2010年,全县秋洋芋种植面积已达**万亩,折合产粮**万吨。五年来,秋洋芋累计面积达**万亩,增产粮食**万吨,为粮食生产的稳定做出了特殊贡献。

二是把再生稻当作一季正种庄稼来抓。我县的再生稻,2003年曾创下同纬度最高记录。如何把优势资源变成优势产业?在政策上,我们把再生稻当作一季正种庄稼来扶持;在技术上,我们把再生稻当作一季正种庄稼来对待;在种植上,农民把再生稻当作一季正种庄稼来发展,使再生稻蓄留面积越来越扩大,产量越来越高。2010年,全县再生稻蓄留面积扩大到**万亩,蓄留成功面积达到**万亩,再生稻产量突破**万吨。五年来,累计发展蓄留再生稻**余万亩,蓄留成功面积**万多亩,增产粮食**万吨,在全县的粮食生产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五、创新扶持办法,发挥农业投入最大效益

“十一五”期间,我县在落实国家统一的良种补贴、种粮农资综合直补政策上,丝毫不打折扣、一刻不延误落实兑现。与此同时,县里又出台了很多扶持粮油生产的配套政策。一是对农业部的高产创建工程专项进行扶持,县财政对每个万亩示

提高产能 篇3

怡乐包装Fastiv工厂厂区位于乌克兰,工厂经理Konstantin Gavrilyuk介绍了该厂的运作方式。他说:“ 怡乐包装Fastiv工厂的前身是OSJC聚合物公司,于1971年成立,直到1986年在经历重整计划后才开始生产普立包。”1996年3月,怡乐包装与OSJC聚合物公司合并,成立Fastiv工厂,开始转化为普立包制造厂。目前,该厂四班生产,每年产量多达9亿包,供应量为俄罗斯与独立国家联合体市场的10%。

除了纸盒印刷生产线之外,怡乐包装Fastiv工厂还有一条涂布生产线,速度达380m/min。Konstantin Gavrilyuk说:“ 这相当于每天生产150吨产品,能装满5辆卡车。” 这条生产线让怡乐包装Fastiv工厂成为弗雷德集团中具有最高生产力的工厂之一。

怡乐包装Fastiv工厂生产的液态包装共分为4种规格:A、B Vario Rex,一品脱,一公升及半公升,原纸采用定量为240~265g/m2的卡纸,由斯道拉恩索公司提供。Konstantin Gavrilyuk解释道,“一般来说,订单会在我厂的4台Evers柔印机上印制,生产速度为160m/min,批量约15万~16万印张。”批量超过80万印张的订单也能轻松胜任。

怡乐包装Fastiv工厂的柔印机都有6个印刷单元,具有印刷21lpc及34lpc的印刷能力,Konstantin Gavrilyuk表示这就是所谓的“超级柔印”。该厂4台柔印机中有2台安装了马汀公司的不停机自动放卷设备MCB。“我们所用的纸卷幅宽1米,直径为1.5米,采用人工换卷时非常不顺利且有安全顾虑。马汀公司的不停机自动放卷设备不但简化了操作者的工作流程,且增加了12%~15%的产能,纸轴的余纸也大幅减少了。”Konstantin Gavrilyuk补充说道。

怡乐包装Fastiv工厂的马汀不停机自动放卷设备安装于2008年12月~2010年4月之间,彻底解决了怡乐包装Fastiv工厂最大的困扰,即换卷停机。“我厂全年24小时不停机生产,除非有重大节日才停机,且不超过连续两天停机,所以解决了我们换卷时的低效率问题。”Konstantin Gavrilyuk如此解释。

此外,马汀公司的设备设计简洁,易配合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怡乐包装Fastiv工厂安装MCB的2台设备已成为最佳案例,有利于公司对另外2台设备进行投资。安装MCB的印刷生产线每班会使用32~45卷材料,而涂布生产线约使用36卷材料。“效率与产能高低很容易就能看出来。”Konstantin Gavrilyuk说道。

怡乐包装Fastiv工厂储存了生产两周所需的原料,占用相当大的储存空间,且带来了一系列使用管理问题。仓库里有将近2000吨的材料,且每天至少有10卡车的成品运出,因此Konstantin Gavrilyuk非常热衷于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性能。“无论是生产还是维修,我们几乎都是自给自足,这是必要的方式。自2004年以来,我们的产能已经增加了1倍。”Konstantin Gavrilyu满意地说道。

目前,怡乐包装产品80%销往俄罗斯,10%运往芬兰及波罗的海其他国家,其余的则供应乌克兰本地市场。目前,市场上低成本的日常袋装奶制品有逐渐改为塑料瓶与纸盒包装的趋势,而普立包在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如饮用酸奶和低脂、高钙、添加维他命等饮品市场也在逐渐增长,这对怡乐包装Fastiv工厂而言都是有利的因素。

除此之外,酒类供应商也开始对新的包装感到兴趣,怡乐包装的可重复密封纸盒包装因此脱颖而出。与玻璃瓶装酒相比,纸盒装酒成本较低,更容易处理,对于价格敏感的低价市场更适宜,同时也方便外出携带(如户外郊游野餐)。乌克兰当地的酒类供应商也很喜欢这种个性化的新式包装,这也为怡乐包装可重复密封纸盒包装在酒类市场中赢得了更多增长空间。

虽然处于全球经济衰退时期,但怡乐包装的纸盒包装需求仍然非常强烈并在逐渐增长。“我们明显看到投资所带来的改善,而且获益极高,因此不能就此停止。”Konstantin Gavrilyuk非常明确,唯有不断投资新的技术,才能让怡乐包装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保持和提高油层产能的综合工艺 篇4

1 提高油井产能的工艺方案[1]

油田作为一个开发整体, 其开发设计概念的主要标准是最大限度地保持、恢复和提高油井产能。可有效打开地层和洗井的液体、压井液、堵水和油井增产处理组分以及有效使用这些化学剂的新工艺和新方法, 是达到该标准的基础。目前已成功开发和应用的工艺有:

◇ 高质量打开地层和诱导油流方法

◇ 可增大产液剖面的固井方法和直井与水平井井底结构

◇ 可保持地层储油性能的高质量压井和洗井工艺

◇ 改进的碎屑岩和灰岩直井与水平井近井地带处理工艺

◇ 碎屑岩和灰岩地层水力压裂工艺方法和技术

◇ 进行生态安全修井的组合井口设备

2 动态超声波物理化学处理新工艺[1]

根据多次研究和矿场试验, 开发成功了可清除近井地带复杂污染和油井设备高分子有机物沉积、恢复无利润低产井产能的高效增产新工艺。

在油井-地层系统中以所有可能的动态过程方式实施的声波-化学工艺方案包括:降压、升压和交替降压-升压方式。采用该种声波、水动力、热力和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方法可清除有机、无机、液态、黏塑和固态污染物, 达到较高的处理质量。它是全新原理的近井地带处理——动态超声波物理化学处理。

对不同地质物理条件的40口油井实施该工艺的矿场试验结果表明, 该种近井地带处理新工艺是高效的。近年来该工艺的矿场实施规模已达800井次, 每井次的经济效益为40×104~65×104卢布。矿场应用表明, 这种处理方法应用于碎屑岩和灰岩地层的油水井均取得了成功。在打开地层和修井后诱导油流的整个开发过程中的实施结果证明, 该工艺具有通用性。

在油井压井和小修期间, 采用地层近井地带处理和油井设备清洗综合工艺, 不仅可在后续修井时保持油井产能 (常规的用水压井油井产能下降15%~25%) , 而且采用表面活性剂烃溶剂乳化液渗滤处理还可使油井增产25%~50%。将压井、近井地带处理和清蜡同时进行, 可大幅度节约资金, 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消耗。此外, 采用综合工艺还可不进行专门的油井准备和诱导油流工作, 只要启动油井设备即可投产, 可大大减少油井后续修井的产油量损失。该工艺的油田实施总量大于3 000井次, 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3 油水井的盐酸和聚丙烯酸处理[2]

灰岩地层的主要组分是碳酸盐, 可很好地溶于酸。因此, 用于恢复和提高灰岩地层近井地带渗透率的主剂是盐酸, 通常采用的盐酸浓度为8%~15%:其中砂岩和灰岩地层8%~10%, 低压高渗透灰岩10%~12%, 高压低渗透灰岩12%~15%。不推荐采用更高的盐酸浓度, 因强烈的腐蚀最终会堵塞地层。其处理效果由添加的组分确定, 盐酸可溶解和排出灰岩成分。而聚丙烯酸的有机羧酸水解可使黏土物质失去层间水, 发生结晶畸变, 使含大量的K+、Na+离子的黏土失去膨胀能力。这已被油水井处理前后, 对其高效液态色谱图研究和对地层的灰质和泥质的折射研究所证实。

由于在近井地带, 该种化学剂和盐酸会发生有机羧酸的脱羧基水解反应:

R—COOH→R-H+CO2

这时, 地层淤积物就可起到反应催化剂的作用。由CO2形成的高压差可使地层的堵塞物质破坏和沉积破裂, 形成易于运移的物质, 从而可被注入水挤入地层, 或由近井地带采出地表。

这种新工艺处理地层的特点是首先进行分解和排出近井地带堵塞物的处理, 然后再对其进行强化油流或提高吸水能力的处理, 它还可在最低渗透小层发生反应, 从而使整个地层的吸水能力和产油量增加。

采用新工艺综合处理油水井的实验在俄罗斯的肯基亚克油田进行。首先对注水井3109井进行了综合处理。该井的井深400 m, 井身结构:表层套管245 mm×116 m, 生产套管168 mm×397.8 m, 人工井底387.8 m。射孔段376~371 m;374~3 693 m;361~358 m;355~351 m;342~339 m;321~3 316.5 m (29.5 m) 。井下设备:喇叭口293 m;油管73 mm×293 m (31根) 。在处理前测试了该井的吸水能力:在4 MPa的压力下为100 m3/d;处理后在1.5 MPa的压力下该井的吸水能力增加到540 m3/d。

后来又用该工艺处理了油井8301井。井底深度4 302 m, 井身结构:表层套管339.7 mm×1 225.42 m;技术套管244.5 mm×3 768.07 m;生产套管168.3 mm×3 200.10 m, 139.7 mm×3 200.11 m。射孔段4 296~4 392 m。该井下入88.9 mm (0~2 205 m) 和73 mm (2 205~4 205 m) 油管。处理后该井的产油量由70 t/d上升到120 t/d。

4 油水井的微乳酸处理[3]

提高灰岩地层采收率的最有效方法是盐酸处理。将盐酸注入地层就可在其中形成宽的裂缝和孔隙渗滤通道, 溶蚀空洞壁和将裂缝、空洞和孔隙性岩块连接起来, 从而使油井增产。生产实际表明, 首次酸化的增产效果最好, 随后的酸处理的增产效果不断降低, 甚至为零, 究其原因是酸液在井径附近的中和速度太快。为了提高采收率, 必须保证油层的较远地带也能投入开发。

活性酸液在地层中的最大穿透深度取决于它在地层条件下中和的持续时间, 而中和时间又是由酸液类型、配方、灰岩地层的岩性-物性特点和地层的温压条件决定的。为了提高灰岩地层的酸化效果, 俄罗斯根据多年来的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 开发成功了一种微乳酸配方。矿场应用结果表明, 它具有良好的增产增注效果。

微乳酸的主要成分:12%的盐酸、柴油、乳化剂和微乳液稳定性调节剂。它是分散在烃类 (柴油、宽馏分轻质油、未稳定汽油和煤油等) 中的盐酸悬浮液。乳化剂可用反相乳化活性剂, 微乳液稳定性调节剂是颗粒尺寸为0.005~0.04 μm的纳米二氧化硅。它们进入地层孔隙喉道后可降低相间张力, 并可使地层憎水, 从而降低毛管效应。其结果是可将松散的束缚水从地层的不排油和弱排油井段以及地层的较远区域排出, 并可大幅度减缓酸岩反应速度。微乳酸的主要优点:

(1) 它在乳化液与原油界面间的低相间张力可使其在地层孔隙空间中具有高渗滤能力, 如密度为0.82 g/cm3、黏度为2.14 mPa5s的原油与18%盐酸间的相间张力为17.4 mN/m, 而微乳酸的为0.13 mN/m。

(2) 在酸处理时可防止在地层中形成导致油井投产困难的高黏乳化液。如分散在原油中的18%盐酸可形成黏度为250 mPa5s的乳化液, 而新型微乳酸的黏度仅有40~60 mPa5s。

(3) 酸液被烃类介质包围, 将其注入地层时不会腐蚀油井设备。

新型微乳酸最显著的特点是可大幅度延长酸岩反应时间, 显著提高地层近井地带较远区域的渗透率。当地层近井地带存在污染时, 油井的酸处理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是向地层注入设计量的微乳酸, 然后再将其挤入地层近井地带的较远区域。微乳酸进入地层预定位置后, 只在其破乳后酸液才同岩石反应, 其破乳时间可由其组分调节, 在6~24 h间变化。该种新型微乳酸适应于渗透率为0.01~1.0 μm2、有效厚度不小于1.5~2 m的灰岩地层。它可在产液量为3 t/d的油井和注水量为5~400 m3/d的注水井上实施, 保证其成功处理的必要条件是套管工艺性完好和不存在管外窜槽。对油水井的处理只需要1台注酸和工艺流体的水泥车、2台罐车、1个容量为15~20 m3的搅拌池, 以及1个喷射器和1个分散器。

通过矿场实验和室内研究, 确定的微乳酸最佳配方和施工工艺为:

◇ 微乳酸浓度:0.5%~1.5%; ◇ 微乳液稳定性调节剂浓度:0.05%~0.15%;

◇ 盐酸和烃溶剂的质量比:1.5∶1~2∶1, 这时就能得到可将其挤入地层近井地带较远区域的相对黏度为50~150 s的微乳液;

◇ 每米射开有效厚度的微乳酸用量:2~3 m3;

◇ 挤注完微乳酸后, 油井处理可用原油, 水井处理可用地层水进行顶替, 顶替液的体积为微乳酸体积与套管内容积之和;

◇ 关井反应24 h。

用新工艺对油井近井地带的处理始于2002年。首批处理了2口油井, 其增油量为192 t, 处理效果为每井次3.3 t/d, 处理成功率为50% (表1) 。处理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该工艺的应用时间较短。

在2002—2004年期间, 用该工艺的处理井数增加, 而增油量下降, 单井的处理效果由3.3 t/d下降至1 t/d, 但处理的成功率达77% (表1) 。这期间处理效果下降的原因是采用的一种主要组分——石油馏出物不合格。后来专家建议采用柴油代替, 并从2005年开始继续实施。2005年用该工艺处理了17口油井, 处理效果为1.6 t/d, 处理成功率达82%。2006年第一季度共处理了5口井, 处理效果为2.4 t/d, 其成功率为100%。

处理的油井按其增油效果可分为三类:

◇ 有效:平均增油量1.0~3.6 t/d, 共有21口油井;

◇ 低效:平均增油量0.5~1.0 t/d, 共有13口油井;

◇ 无效:共有6口油井。

5 结论

(1) 用高效油井增产新工艺处理40口油井的结果表明, 油井的产油量增加了100%~150%。

(2) 用盐酸和聚丙烯酸组分对注水井3109井处理, 该井的吸水能力由100 m3/d上升到540 m3/d;对油井3109井进行处理, 产油量由70 t/d上升到120 t/d。

(3) 盐酸和聚丙烯酸处理 (盐酸∶聚丙烯酸化学剂=1∶1) , 可扩大应用于需增产和增注的油水井。

(4) 2002—2006年, 共用微乳酸处理了40口油井, 累计增油2×104 t, 平均每井次的增油量为2 t/d, 处理成功率为85%。目前该工艺已在许多油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Хисамов Р С, и др.Комплекс технологий сохранения и увеличения продукти вностинефтяных пластов[J].Нефтяное хозяйство, 2007 (7) , 50-53.

[2]Медведев А Д, и др.Применение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й технологии обработки скважин компози-цией на основе соляной кислоты и реагента ПАК[J].Нефтяноехозяйство, 2008 (1) , 94-95.

产能过剩的原因 篇5

第二,我国财税制度上存在产能过剩的诱因。我国税制是以增值税、营业税等间接税为主体,而且税款的征收环节主要放在生产制造环节。也就是说制造行业的产品只要生产出来,不管企业是否盈利赚钱,就已经先缴付了税收,而且这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对各级政府而言,投资越多、生产规模越大,财政收入也就越多,能够干的事就越多,政绩也就越突出。在这种利益机制诱导下,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把做大GDP、增加财政收入作为头等任务,在这样的指挥棒指挥下,各个地区当然倾向于扶持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各地竞相优惠争抢项目,甚至在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还不断增加投入。

第三,基层政府财力困难而事权很重,迫使地方政府扩投资、争税源。分税制下,基层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财力不足以保证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目前各地分配格局是从分灶吃饭延续过来的,不仅中央和省市分灶吃饭,省和市县,甚至市县和乡镇也是分灶吃饭的,一方面分灶吃饭有利于调动大家培植财源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促使各地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争抢税源财源,导致产业恶性竞争,产能过剩严重。因为对地方政府来说只有争取到足够的财源,才能谈得上“吃饭”和维持基本运转,才能改善当地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而要争取到足够的财源,无非两条路:一是加强“跑部钱进”,争取上级财政的资金支持;二就是加大投资,培植自己的税源财源。因此地方对本地企业和项目投资都十分重视,但对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则重视不够,这不仅加重了产业领域的产能过剩,也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产能过剩之殇 篇6

伴随着连续数周的钢价反弹,大量中小钢企似乎预感到了“春天”即将到来——大量停产、限产的企业纷纷复产,蛰伏的产能再次得到了释放。中国钢铁协会会长、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给出的数据是:1月、2月粗钢日均产量分别高达132万吨、142万吨,2月的数据折合成年产量将高达5.2亿吨。

但随之的反转,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业内的一致观点:产能过剩,需求低迷——这不是“乍暖还寒”的迹象,而是长期低迷的开始。

另一方面,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经过连续几年的疯长,依然高企。用邓崎琳的话说,“已经涨成了天价,这个价格失去了理性和商品实际价值。”

钢铁行业将何去何从?它上承煤炭、电力等重要资源行业,下启房地产、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也反映着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政府不会坐视不管,钢企大佬也不会坐以待毙,而钢企整合被各方视为必走的出路。

2009年3月1日,宝钢以20.214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取得了宁波钢铁56.15%的控股权,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持股43.85%,退居为第二大股东。此次重组后,宁波钢铁公司还将增资扩股,之后,杭钢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降至34%。加上此前如邯钢、唐钢重组成河北钢铁等地方钢企联合重组,中国钢铁业整合盛宴刚刚拉开序幕。

过剩 产能之殇

巨大的产能不断释放,可钢材市场的萎靡却进一步恶化。

产量高速增长势头在2008年戛然而止:全年产量5亿吨,仅比2007年增长2.2%。

但2008年中国对钢铁工业的投资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热情。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9年第一次行业信息发布会,中钢协副会长罗冰生公布,2008年炼钢产能达6.6亿吨,过剩1.6亿吨左右。

巨大的产能不断释放,可钢材市场的萎靡却进一步恶化。邓崎琳对此的担忧表达的颇为直接,1月、2月市场行情略有好转,部分钢企就纷纷增产,“只会让钢材市场更加恶化,中国的钢铁行业形势严峻。”

邓的担忧不无道理:经历了9周的上涨,国内钢价从2月第二周开始连续下跌,仅仅三周时间,钢价便重返去年11月的水平。悲观情绪再度弥漫钢铁市场。

不难发现,钢价反弹只能昙花一现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在金融危机面前,建筑、汽车制造在乖乖地放缓了脚步,市场对钢材的需求萎靡也就毫不奇怪了。

据“我的钢铁”的数据统计,2008年钢铁消费增速为5%。这是在GDP实现9%的增速、固定资产名义投资增长27%的条件下实现的。

如果2009年GDP实现8%的增速,根据钢铁消费增速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历史关系分析,“我的钢铁”资讯总监、知名钢铁专家徐向春预计2009年中国钢铁消费增速为3%,也就是说比2008年钢材消费量仅增加约1300万吨。

中钢协的预计更为保守。即使考虑到4万亿投资刺激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利好因素,中钢协在一份行业报告中预计中国2009年钢材消费量约4.3亿吨。

可怕的是钢材需求减少是一个全球现象。钢铁行业研究机构的一致预测是:2009年全球钢材需求下降10%以上。在中国钢材主要出口目的国家中,韩国需求预计下降9.5%,美国下降11%。日本官方数据显示,日本2009年一季度钢铁需求同比降低31.6%,为39年来的最低点。

而占世界钢铁产能近半的中国钢铁行业有着强烈的外部依赖性。去年11月,出口出现了近7年来的首次下降。

按照2008年四季度出口形势,2009年出口数量可能降至4000万吨,比2008年减少约2300万吨。

除了海外市场需求减少,中国钢铁出口还受到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

各国对本国行业的保护也逐渐明朗。印度对中国热轧钢进行反倾销调查,印尼对中国中厚板进行反倾销调查,美国对中国含硼中板进行反规避调查,欧盟对中国非合金焊管征收反倾销税,拉美钢铁协会呼吁对中国钢材采取市场保护措施。

同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税率的连续下调,也削弱了中国钢材竞争力,甚至可能导致国际市场的钢材倒流国内市场。

整合 政策援手

政企双方的观点趋于一致: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要义在于钢企整合,加强行业集中度。

与需求不足相对应的产能过剩,是中国钢铁业的矛盾焦点。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需求随着4万亿基建项目的启动而回暖,钢铁业恐怕也会陷入“涨价—复产—跌价—减产—再涨价”的循环。

问题怎样解决,钢企大佬在想,政府也在想。

政企双方的观点趋于一致: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要义在于钢企整合,加强行业集中度。

大型钢企会有更为强烈的行业宏观意识,即使年初市场出现回暖,“因为我们意识到,供需矛盾本来就很尖锐,再进一步扩产情况会更严重。”邓崎琳介绍鞍钢、宝钢、武钢三大企业都没有扩产:武钢停了2座高炉,鞍钢和宝钢都分别停了1座高炉。

邓崎琳强调,根据市场情况,武汉钢铁集团今年计划减产15%-20%。

这一点政府也看到了,在《钢铁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必须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钢企重组并购、加强行业集中度。

业界也给出了预期:随着未来细则的推出和条例的落实,“产能过剩”这一顽疾将逐渐被根除。

整合带来的不仅是产能问题的解决。“重组兼并,实际上就是整合、整顿、整理的过程,把差的落后的淘汰掉,再组建新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团。”邓崎琳说。

按照邓的观点,钢铁企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很多小型钢企起来的时候势头很猛,倒下的时候也很快。”

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体现在高品质钢材身上,而这一点需要技术、管理的底蕴,“在行情好的时候勉强上马的企业,生产一般的钢材还可以,但是高品质的钢材他们根本做不到。”邓崎琳介绍,仅硅钢片武钢就研发了30多年。

中国钢铁行业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面对,那就是铁矿石价格非理性的疯长。从邓的角度来看,“从2005年开始,铁矿石一直在涨价,2005年涨了71.5%,2006年涨了9.5%,2007年涨了19.5%,2008年涨了70%以上,完全脱离了商品本身的价值,根本没有理性。”

按照邓的介绍,1.6吨铁矿石炼1吨钢,中国高达6亿吨的产能有50%的铁矿石需要进口。这给中国钢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长协价格让人怎么受得了,”邓直言,“我们正在千方百计制止这种行为。”

当然更为理想的状态是钢企拥有自己的矿山或矿山股份,邓崎琳表示武钢正在做这方面的资源开发,“不仅仅在国内找,也在国外找。”

提高杏河区南部多油层单井产能 篇7

杏河区南部多油层自下而上依次发育长63、长62、长611-3、长611-2、长611-1和长4+5共计6个小层, 油藏平均埋深1580m, 区块内构造作用不明显。沉积类型属河控三角洲前缘亚相, 储层为小孔微细喉型, 分选差;纵向上隔夹层发育, 储层非均质性强。

2 开发政策及效果分析

杏河南部多油层自1994年注水开发以来, 层间矛盾日渐突出, 开发政策也随之进行调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从注水上提高分注率调整层间注水;二是实施老井转注加强注水补充地层能量;三是对储层进行改造增大渗流能力等手段提高单井产能。

2.1实施分层注水

针对杏河南部油层多, 层间干扰多的矛盾, 近几年通过实施分层注水、补孔后分层注水和单层增注等措施从剖面上精细小层注水, 保障各层有效注水,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图1) 。

2011年至2013年南部改分注井10口, 对应采油井动态总体上呈现好转态势。其中2013年因系统原因, 注水欠注严重, 2013年1月至10月这10口井累积欠注13052方, 平均日欠注42.9方, 导致对应油井产量明显下降。

2.1.1加强注水, 加密区提前补水

针对加密区前期小幅欠注问题, 在加密井投产前加密区块实施提前上调配注补水措施。共计补水21口, 合计上调配注120m3/d, 注水强度由1.14 m3/m.d提高到1.62m3/m.d。补水后井组动态由下降趋势趋于平稳, 另外从地层压力来看, 6口井同井对比, 平均压力由8.16MPa上升至8.83MPa, 结果显示地层压力上升, 提前补水有效。

2.1.2老井转注形成排状注水

对于主向井水淹而侧向井见效程度低的区块, 继续实施排状注水补充地层能量, 2012--2013年加密区转注6口主向水淹井, 新增3条排状注水线 (其中杏17-9转注时间短, 暂时无效果体现, 不参与计算) , 转注后平均单井产能由2.74t/d上升2.92t/d, 整体转注效果较好。

其中杏21-7转注后, 对应采油井递减减缓且产量长期保持稳定 (图2) , 目前井组油井平均单井产能为3.01t/d。

2.1.3储层再改造

随着油田开发, 油井堵塞现象增多, 堵塞程度不同, 在动态表现上也不尽相同。部分动态表现为日产液下降、日产油下降, 含水基本保持稳定;部分油井动态表现为日产液、日产油下降, 含水缓慢上升。根据油井堵塞特征、开发阶段等多种因素选取不同的解堵措施。目前杏河区解决油层堵塞的工艺措施多为体积压裂、常规压裂、酸化解堵、酶解堵四种技术手段。

2.1.4油井体积压裂措施

由于杏河区域微裂缝较发育, 为了探索新的重复压裂技术, 按照“体积压裂”理念, 开展混合水体积压裂试验。针对微裂缝发育的特点, 进行大排量压裂, 提高裂缝复杂程度, 扩大泄油体积, 提高单井产能, 同时控制液量延缓见水周期。

2012年9月对杏河南部2口井实施体积压裂试验, 2口井均有效, 当年累计增油达600t, 平均日增油5.6t。两口井施工排量6.0m3/h, 入地总液量288-300m3之间, 平均砂比13.5%-14.0%, 但整体上杏18-16效果好于杏18-12, 主要是措施前杏18-12产量已高位运行, 日产液4.82m3, 日产油3.79t, 含水6.7%, 动液面1128m (投产初期动态日产液4.77m3, 日产油3.92t, 含水2.2%, 动液面530m) ;而杏18-16措施前日产液2.91m3, 日产油2.29t, 含水6.7%, 动液面1194m, 明显低于投产初期日产液6.45m3, 日产油5.18t, 含水4.4%, 动液面882m。说明杏18-16地层渗流能力下降更为明显, 表现为体积压裂效果更加显著。

2.1.5油井酸化措施

油井酸化主要针对近井地带存在堵塞且在二次压裂过程中容易引起见水的油井, 此措施能在提高单井产能的同时降低改造风险。近三年杏河南部对6口井实施酸化解堵措施, 有效4口, 有效率66.7%, 累积增油360t。

2012年4月对符合条件的杏4-11实施酸化解堵, 日产液由1.79m3上升至3.83m3, 日产油由0.69t上升至1.28t, 累积增油127t。

2.1.6环保酶吞吐提高单井产能

环保酶是一种以蛋白质为基质的非活性催化剂与助剂组成的特殊油井解堵剂。在一定温度下酶可以加速原油中蜡质、胶质、沥青质的分散降解速度, 降低其粘度, 解除油井有机质堵塞。

借鉴其它区块环保酶解堵, 2013年1月对杏河南部杏18-10井实施环保酶解堵措施, 累积增油282t, 平均日增油达0.80t。

3 认识及建议

(1) 多油层开发实施分层注水, 依据各层不同开发情况合理配注、精细各层注水可缓解层间矛盾, 扩大各层开发效果, 达到提高单井产能的目的。

(2) 在仅布设采油井的加密区域, 加密井布井前对相对应的注水井提前小额上调配注, 实施提前补水, 可有效补充地层能量, 为后期高强度开采提供充足的地层能量, 减缓递减。

(3) 对高含水老井实施转注, 可有效减少泄压、补充地层能量, 并改变水驱方向, 促进侧向井受效或者增强侧向井受效程度, 从而提高单井产能。

(4) 储层再改造是提高渗流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深部填砂裂缝失效引起的产能下降井实施重复压裂等大型措施更加合适;对于近井地带的堵塞适用于解堵措施, 特别是有机质堵塞应用环保酶解堵风险小、代价低。

(5) 建议对分层测压油井对应注水井进行吸水剖面测试, 互相验证注采对应关系, 进一步指导注采调整。

(6) 建议对酸化后排出物成分进行分析, 研究堵塞物的组成, 进一步优化酸液体系。

(7) 由于非均质性影响, 同井组内各井受效不均, 建议对措施井提前测压, 确定所选井地层能量情况, 提高措施有效率。

摘要:油田在开发过程中, 产能递减逐年增大, 以提高单井产能稳产成为油田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针对安塞油田杏河区南部多油层围绕提高单井产能制定的开发政策及效果进行分析, 探讨提高单井产能途径。

提高产能 篇8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成都分厂车架涂装线为车架/小件混流涂装线, 按2008年3、4月份统计数据计算, 平均日产60台车架和6 000件小件。要完成这些生产任务, 除白班外, 夜班平均生产时间为7.4 h, 导致涂装车间生产与铆焊、总装等车间生产不同步。为解决这些问题, 适应工厂发展需要, 降低能源消耗, 急需提高车架涂装线产能。

2 车架涂装线的改造方案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将车架涂装线由两班生产改为单班生产, 则涂装线单位时间的工件通过量要增加1倍。为了对涂装线进行最合理的改造, 对现有的工艺设备及各项工艺参数进行了计算与通过性验证, 以便根据计算与验证结果确定改造方案。

2.1 槽液工艺参数及烘干炉通过性的验证

2.1.1 前处理槽和电泳槽的液位

改造后, 各槽体深度均为1 800 mm, 减掉液面至槽沿距离的200 mm、工件最上端距离液面的200mm、槽底喷射管高度的200 mm和挂具至槽底喷射管的距离200 mm, 槽液的有效液位为1 000 mm, 即工件过线的最大高度为1 000 mm, 这样可允许成都分厂现生产的所有车架由每吊点1根过线改造为每吊点2根过线。

2.1.2 前处理、电泳槽内喷淋系统的各喷嘴的喷淋量

改造后, 各槽中被处理工件的数量由1根变为2根, 导致工件的装挂高度发生了变化, 因此应重新计算各槽内喷淋系统喷嘴的喷淋量。

以水洗槽为例进行计算 (原槽内的喷管数为每侧41支, 每支喷管上有2个喷嘴) , 结果如下。

(1) 喷淋管的数量

式中, N为喷管数, 支;V为输送链的链速, m/min;t为工艺处理时间, min;P为相邻喷管间距, m。

(2) 喷管上的喷嘴数量

式中, n1为喷管上的喷嘴个数, 个;H为工件高度, m;P1为喷嘴上喷管的间距, m。

由于改造后的链速及工艺时间不变, 因此水洗槽每侧的喷管数量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工件装挂的高度增加, 因此每支喷管上的喷嘴数量由原来的2个增加为4个, 相应地喷管长度也进行了加长改造。

(3) 改造后泵容量的计算

泵容量 (m3/h) =喷嘴总数×喷嘴在工艺压力下的流量 (L/min) ×60/1 000= (41×4×2) ×5.6×60/1 000=110 m3/h。原来泵的流量为100m3/h (部分进行槽液喷淋、部分进行槽液底部循环) , 为满足改造后的喷淋量要求, 将该泵专门用于槽液喷淋, 另外1台备用泵进行槽液底部循环。

2.1.3 UF系统的UF液产量

工件装挂数量由1根变为2根后, 每挂工件的面积增加, 需要重新计算UF液的最大产量, 计算结果如下。

U F液量 (m3/h) =泳涂面积 (m2/h) × (1.2~1.5) (L/m2) ×系数 (一般取1.2~1.3) =90×10×1.5×1.3=1.76 m3/h, 而车架涂装线原有UF设备的UF液最大产量为1.56 m3/h, 不能满足要求。

因改造后超滤液的增加量不大, 本着节约费用的原则, 决定通过调节超滤系统的电泳漆进/出口压力来适当提高超滤液产量:将每支膜管超滤液产量由原来的6.5 L/min提高至7.5 L/min, 超滤液总产量提高了1.8 m3/h, 暂时满足了要求。若工件面积进一步增大时, 再考虑增加超滤膜管的数量。

2.1.4 电泳烘干炉的高度及热容量

(1) 烘干炉门的起升高度

烘干炉炉门起升的最大高度为1 460 mm。经实际测量, 能满足4根小车架叠放后 (每根的截面高度240 mm以下) 通过烘干炉门的需要, 但3根大车架 (240 mm以上) 叠放后的总高度为1 475 mm, 超过烘干炉门最大起升高度15 mm。为此将烘干炉门的上框提高50 mm, 从而使3根大车架叠放后能够通过烘干炉。

(2) 热容量

根据烘干工件所需要的热量与散热损失的热量计算出改造后烘干工件需要的热量 (按最大的车架计算) 。

改造后大车架以3根为1组叠放后进入烘干室, 烘干室内可以同时放置2组, 计算所需要的烘干炉的热容量, 过程如下。

a.所需热量= (烘干所需热量+散热损失热量) ×1.5, 即Q总= (Q工件+Q挂具等+Q炉壁散热+Q风管散热+Q排气散热+Q开口热损失) ×1.5

式中, Q总为改造后烘干工件需要的总热量, k J/h;Q工件为工件在烘干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k J/h。;Q挂具为挂具在烘干过程中需要吸收的热量, k J/h;Q炉壁散热为烘干过程中由炉壁散失的热量, k J/h;Q风管散热为烘干过程中由循环风管散失的热量, k J/h;Q排气散热为烘干过程中因废气排放散失的热量, k J/h;Q开口热损失为由烘干炉开口部分散失的热量, k J/h。

式中, M工件为车架质量, 1 580×6=9 480 kg;C铁为钢材的比热容, 0.46 kJ/kg·℃;t2为工件烘干时的最高温度, 180℃;t1为平均室温, 20℃。

式中, M挂具为车架器具质量, 400×2=800 kg。

式中, A炉壁外表面积为28×2+2.5×2+28×2.5×2=262m2;r1为炉壁的散热系数, 一般取1 1.5, 此外取1.5。

式中, A风管表面积为2.5 m2;r2为风管散热系数, 一般取1 1.5, 此外取1.5。

式中, V排气量为28×2×2.5=140 m2;C空气为空气的比热容, 1.026 kJ/kg·℃。

式中, A开口部分总面积为9.98 m2.。

现有直通式烘干炉的热容量为3.75×106 k J/h, 热效率按1 5%计, 则实际的有效热量为Q实际=5.625×105 k J/h, 不能满足烘干要求, 需要增加的热量为:

本着改动量最小以及加热速度快的原则, 决定增加使用远红外辐射器。将上述需要增加的热量折算成电加热功率:

式中, 860为1 k W·h的热当量。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 在车架烘干炉两侧内壁均匀增加了功率为180 k W (1 k W/块, 共180块) 的远红外辐射器。实际使用时, 仅开启130块, 其余备用。

2.2 电泳漆泳透力的提高及阴、阳极面积比例的调整

(1) 提高电泳漆泳透力的措施

改造后, 因单位时间内过线工件面积增加, 为保证电泳质量, 需要提高电泳漆的泳透力。为此, 在增加阳极面积的同时, 将车架电泳漆由原来的EH2092 (泳透力≥18 cm (Ford法) ) 更换为其升级换代产品EK3000 (泳透力≥20 cm) 。而且, EK3000阴极电泳漆为低温固化产品 (固化温度为150~160℃) , 可以大大节省烘干成本 (EH2092的固化温度为170~180℃)

(2) 阴、阳极面积比例的调整

改造后, 电泳槽的最大过件面积为90 m2/挂, 按照阴、阳极的面积比为4:1计算阳极的面积为22.5m2;改造前电泳槽的实际阳极面积为70支×0.2 m2/支=14 m2, 需要增加8.5 m2的阳极面积。另外, 为提高工件底部的电泳效果, 增加了25支L型阳极 (每支面积0.33 m2) 。

(3) 直流电源的扩容

车架涂装线现用直流电源是从原青岛总厂车架涂装线上更换下来的, 最大容量为700 A, 至今服务年限已超过15年;改造后, 车架涂装线最大过件面积为90 m2/挂, 按照经验, 工件每平方米泳涂面积的电流强度为10~20 A, 据此计算出直流电源的容量需增加至900~1 800 A。从既能满足生产需要, 又能降低设备投资的角度出发, 将直流电源容量扩展为1200 A。

2.3 自行葫芦系统的改造

改造后, 自行葫芦的装挂起重量要增加1倍。改造前, 自行葫芦的总起重量为2 000 kg;车架超过1 000kg时, 每挂只能吊挂1根车架过线。通过改造, 要使每挂吊挂2根车架过线。成都分厂现生产的车架质量范围为420~1 580 kg, 过线器具和链条的总质量为400 kg, 因此选择新葫芦的总起重量为4 000 kg。

工件质量增加后, 相应地需要增加自行葫芦行走部分的驱动力。一般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更换驱动力大的电机, 但成本较高, 而且更换下来的行走电机没有其他用途, 造成设备闲置;另外一种方法是增加1台与现有自行葫芦行走电机相同型号的行走电机, 即改为双驱动模式。第2种方法投资小, 而且原有设备参数保持不变, 相比之下更为有利, 因此改造后的车架自行葫芦行走系统采用了双驱动模式。

2.4 过线器具的改造及工艺优化

改造前的过线方式为:车架放在器具上, 自行葫芦吊着器具过线。器具高度为700 mm, 受烘干炉高度限制, 1个吊点只能吊挂1根大车架 (截面高度大于240 mm) 过线, 2个车架叠放后为1组通过烘干炉, 烘干炉节拍为17 min, 则单根大车架节拍为8.5 min。

改造后, 车架器具的高度提高了500 mm, 同时还在自行葫芦悬链上设计了挂钩, 可以直接挂在车架纵梁的孔内过线, 实现了大车架可以3根叠放后为1组通过烘干炉、小车架 (截面高度小于240 mm) 4根叠放后为1组通过烘干炉。这样相当于单根大车架烘干的生产节拍为5.67 min/根 (17 min÷3根=5.67min/根) 、小车架烘干的生产节拍为4.25 min/根 (17min÷4根=4.25 min/根) 。具体过线方式如下。

(1) 前面的1个自行电葫芦组挂具吊2根车架过线 (见图1和图2) 。

(2) 后面的1个自行电葫芦组单挂1根车架过线 (见图3和图4, 图片中的车架为Q142A大车架) 。单根上件时, 为防止脱落, 两挂钩之间采用弹簧和细铁链装挂 (见图5) 。

(3) 在烘干炉前的转挂工位, 后面的1个自行电葫芦组吊挂的单根车架直接落到前1个吊挂2根车架的自行电葫芦组的挂具上, 使3根车架一起进入烘干炉烘干 (见图6~图8) 。

2.5 小件挂具的改造

借鉴车架挂具的改造经验, 对小件挂具进行了改造。改造前, 挂具高度为700 mm、长度为8 000 mm, 单层挂钩, 挂件数量平均约为300件/挂 (见图9和图10) 。

改造后, 将现用小件挂具的高度增加了500 mm, 原来的单层挂钩改为上、下两层, 上、下两层挂钩的间距不同, 以降低屏蔽的影响。挂件数量平均约为600件/挂, 使小件生产能力提高了2倍 (见图11和图12) 。

3 改造后的效果

本次改造的总投资约为50万元。改造后, 取得了以下效果。

3.1 提高了产品质量

通过实际验证, 脱脂、磷化、水洗、电泳和烘干等各道工序的质量均达到了工艺要求, 工件外观质量及漆膜厚度均有了明显提高, 具体数据如下。

a.漆膜厚度:由以前的21±3μm提高至25±5μm。

b.干燥度:干燥度达到4级。

c.耐盐雾性:由以前的≥800 h提高至≥1200 h。

d.光泽 (60°) :由以前的40%~70%提高至50%~80%。

3.2 提高了生产能力

单根大车架的生产节拍由现在的8.5 min/根缩短至5.67 min/根、小车架由6 min/根缩短至4.25 min/根, 每挂小件数量由平均300件提高至600件。使大车架生产能力提高1.5倍、小车架生产能力提高1.3倍、小件生产能力提高2倍, 满足了单班生产2万辆的要求。

3.3 降低了能耗

提高产能 篇9

最近十几年, 球墨铸铁管的生产、应用迅猛发展, 我国球墨铸铁管的年产量在1999年约为40万吨, 到2012年不完全统计, 球磨铸铁管的年产量已接近300万吨, 专家认为, 未来几年国内铸管生产能力将快速扩张, 今后几年可能超过400万吨;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都大幅度增加;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铸铁管设备制造厂家通过技术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水压试验机是球墨铸铁管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为了保证球铁管的质量和力学性能, ISO2531-98及GB13295-91规定球墨铸铁管必须每根按照规定的压力进行水压试验;大连万通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 这几年分别开发了单工位、双工位水压机;为了适应生产率更高的美国铸铁管生产市场的要求, 公司在2009年立项研发更多工位、效率更高而且可以进行混管生产的水压试验机。

2 设计目标

2.1 规格。

DN150-600。

2.2 生产率

2.3 设备功能:

自动上管、分类、储存、水压试验、再储存以及按照设定顺序进行出管。

3 关键点的设计

按照传统横向增加工位的方法, 很难实现该水压机的所有功能, 而且会增加设备投资, 占用更多厂房;所以将设计目标确定为立式多工位, 分层输送、储存;根据生产率的要求, 确定总的工位数量为4层4个垂直工位;每层都可用于DN150-600所有规格管子的水压试验,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3.1 铸铁管垂直方向的连续输送

3.1.1 上管工位采用步进式快速输送装置, 该装置将三磨工位送来的不同规格的铸铁管水平移送到垂直输送机的C形链爪上, 该装置由带位移传感器的油缸驱动水平移动, 油缸由比例阀控制, 可使整个装置启动、运行、停止更加平稳。

3.1.2 在上管工位设有管径检测装置, 自动检测进入垂直输送链的管子的规格并且自动记忆, 让每一根铸铁管在这个工位有了身份信息;利于后续工位的识别分类。

3.1.3 铸铁管垂直方向的连续输送采用的是大节距输送用滚子链, 垂直布置, 主动链轮安装在上方的钢结构上, 电机减速机驱动, 运行线速度为500mm/s;被动链轮安装在钢结构下方, 设有有中心距调节装置, 以适应链条销轴磨损导致的链条长度变化;被动链轮轴端处装有检测链轮运行速度的编码器, 实现链条运行速度的精确控制;链爪为C形对称圆弧结构, 可以实现管子在链轮最高点的平稳翻越;每套输送链有8对C形链爪, 可同时输送8根铸铁管;每个C形链爪处有4个滚轮, 滚轮在轨道内运行, 保证链爪运行平稳不翻转;输送链在工作时, 上管在左侧1#工位, 下管位置在右侧的1#、2#、3#、4#工位, 下管和上管同时进行, 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

3.1.4 链轮齿数、链条节距及链爪间距

链条节距为p=450, 链轮齿数为z=8, 链爪间距L1=450*5=2250, 链轮节圆=1175.9该间距满足各工位水压机设备的布置。

3.1.5 电机功率

垂直输送链在单侧存放4根最大规格的铸铁管时, 电机的扭矩为最大。

Tnmax=G×9.8n/kg×4×D1/2=33419n.m

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P=Tn×n1/9550η=41.5KW取电机功率为45KW。

3.2 垂直输送链将管子送到右侧的工位时, 右侧的1#、2#、3#、4#工位各有一个步进式卸管装置;首先4#步进式卸管装置根据电脑程序控制判断送来的管子的规格, 如果符合设定的参数, 则该装置动作从输送链上取下管子, 将管子送入4#工位的水平输送储存链;反之则不动作, 垂直输送链将管子送入3#工位, 再进行判定;以此类推, 最后所有的管子被连续送到不同工位的水平输送储存链。

3.3 水平输送链用于输送储存管子, 链板为V形结构, 放置不同规格的管子;可存储DN150的管子13根;链轮中心距为3900, 这样布置可以使输送链两端的上管和下管同时进行, 加快生产节奏。

3.4 水压机本体结构

3.4.1 本体是铸铁管水压试验的主体设备, 为立式4层4工位, 每层工位均由步进式双工位快速输送装置、举升托辊、承载箱体、探头以及拉杆等组成;管子由步进式双工位输送装置送入本体中心, 带有位移传感器的举升托辊根据管子的规格将管子举升到探头中心, 完成水压试验后, 再由步进式双工位输送装置送入出口水平输送链;四个工位可以同时对4种不同规格的管子进行水压试验。

3.4.2 拉杆是水压机的主要受力构件, 为了保证水压试验机的密封性能, 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水压机本体共分4层, 共设计有10根拉杆;拉杆采用热轧45#钢无缝钢管制造, 调质处理。

3.5 经过水压试验的管子被送入出口侧的水平输送链, 该输送链用于储存管子, 最多存储37根DN150管子, 当管子在该输送链处达到一个包装数量后, 再由步进式输送装置、垂直升降输送链送至地面一层, 进入下一工位。

4 结束语

提高产能 篇10

但CCM的可逆轧制自身存在某些缺点,主要是纯轧制时间所占生产时间比例低, 造成产量、轧制效率和生产能力较低;同时轧制过程中反复上卷、卸卷、起车、停车、加减速等动作, 导致轧制过程系统不稳定。产量低的问题随着生产的逐步正常而日益突出,不仅限制了轧机产能,还制约了后续工序的产能释放。因此,我们于2008年开始对如何结合工艺和设备的要求,利用自动化技术最大程度地挖掘轧机潜能,提高CCM的产能进行了研究,并在该轧机进行了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1 工艺流程及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CCM的生产形式为单卷生产,其工艺流程为:钢卷运输、测宽、测径→开卷机上卷→夹送辊直头机完成穿带准备→轧机穿带→轧机轧制(带工作辊窜辊)带钢并卷取→逆向轧制(带工作辊窜辊)带钢并卷取→成品带卷卸卷→进入下一卷穿带轧制。轧机在逆向轧制卷取的同时,为轧制下一个钢卷做穿带准备。

对控制系统的要求:(1)在满足轧制计划要求下进行优化设定计算,并按此设定进行控制。(2)控制系统要满足工艺、设备和操作的要求,如上卷、开卷、轧制、卷取、卸卷等控制。

2 控制系统组成

CCM控制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该系统是由德国西马克公司为此轧机专门配套设计的,包括过程控制系统(以下简称L2)、基础自动化系统(TCS工艺控制和逻辑控制系统,以下简称L1)和传动系统(以下简称L0),以实现CCM自动控制,满足CCM工艺设备和操作要求。HMI,L1和L2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的通信全部采用10/100Mb/s以太网络,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HMI系统采用C/S模式,由1台HMI服务器和7台客户机组成;L2系统同样采用C/S模式,由1台服务器及4台客户机组成;HMI服务器和L2服务器均通过第2网卡直接连接到L1级网络上获取实时数据。

L1由3台基于VME总线的高速高性能多CPU控制器、2台S7 400 PLC和1台Pilz安全PLC组成。3台VME控制器1台为主控(MM-Mill Master),其余2台机架控制器(C1和C2)负责两个机架的控制,3台控制器之间采用高速光纤环网完成控制器间的高速数据交换,控制器内部CPU之间采用高速共享内存进行数据交换;2台S7 400分别控制液压和乳化液系统;安全PLC控制整个控制的安全设备。L1通过Profibus DP总线及Safety Bus与L0现场级设备连接。

当钢卷上到开卷机上时,二级轧制模型根据钢卷数据、机械参数、工艺操作规范、轧机特性和生产操作所需要的设定计算类型,计算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设定值所需参数(包括轧制道次、轧制压力、轧制力矩、工作辊窜动位移等),生成轧制表,并把这些设定值与参数实时传送给过程控制级的计算机系统实现轧制全过程控制。

3 影响轧机产能提高的因素分析及措施

从机型和机列设置及控制系统结构和控制水平来看,济钢冷轧板厂冷轧机组目前居于同类轧机世界先进水平行列。但是先进的装备及技术只是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条件,设备制造商在自动化系统中提供的只是实现基本功能的初级参数,生产厂只有通过生产实践来不断调整和优化这些工艺参数,才能生产出合格的高质量产品,才能逐步提高机组产能。

分析发现,影响轧机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初始调试时设定的轧机准备时间、穿带时间和轧制时间较长,我们经过研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优化,使产能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3.1 轧机准备时间

西马克提供的自动化系统初始设计的轧机准备过程为:在L1接收到L2钢卷轧制表数据后,1#和2#轧机开始以2 000 kN的轧制力压靠,同时轧机以450 m/min的目标速度和0.6 m/s2的加速度转动,工作辊开始窜动,当CVC(连续可变凸度)的实际值与轧制表的预设值相等时,工作辊停止窜动,轧机开始减速,停止后,轧机准备过程结束,这个准备过程通过L1控制系统完成。轧机准备时间主要为工作辊窜动时间。图2为1#轧机工作辊窜动时L1级的PDA(过程数据采集)记录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当工作辊窜动至CVC达到设定值时,轧机速度达到最大值,而只有当轧机工作辊停止窜动后,轧机准备才结束,所以应尽量减少工作辊窜动时间。另外工作辊窜动速度与轧机转动速度有一定比例关系,如果轧机转动太慢,工作辊窜动太快,轧辊会相互划伤,一般情况下,轧机转速在400 m/min以上时工作辊窜动就不会划伤轧辊,因此,合理配置工作辊窜动速度和轧机转速会减少轧制准备时间。2#轧机类同,故省略。

实际生产中轧制同规格带钢时,末道次轧制结束时L1设置的工作辊窜动位移在-30~80 mm之间,上新卷后L2对第1道次工作辊窜动位移的设定值在60~10 mm之间,即工作辊要从上一卷结束时的实际位置窜动到L2的新卷设定值位置,其相对横移长度的平均值为90 mm。由于工作辊窜动时间与窜动位移成正比,与工作辊窜动速度成反比,即窜动速度越快轧机准备时间越短,因此,如果在合理范围内减小工作辊的绝对窜动量则会减少轧机准备时间。通过对现场实际情况的观察,考虑到支撑辊和工作辊的换辊周期、带钢板型调整范围等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对原轧制策略进行了逐步改进试验,在L2中增加了CVC自学习系数,使计算出的CVC数据尽量接近现场数据,从而确定了既不影响板型控制效果又缩短工作辊窜动时间的新轧制策略,改进前后的工作辊窜动值对比如图3所示。改进后,各道次前后工作辊的相对横移距离在10 mm以内,比以前少窜动80 mm,此项改进最多可缩短50 s。考虑到工作辊最小窜动距离相差40 mm,则至少可缩短25 s。

浅色—优化前;深色—优化后;R1~R4—轧制道次

工作辊窜辊速度V和轧机主传动电动机转速nz关系如下:

V=nz×1 000×Y

式中,Y为由工艺确定的随轧制力变化的窜辊速度系数。

我们缩小了轧制力取值间隔,分析了两组不同的轧制力取值和参数Y的关系(见表1)并使nz在400~600 m/min之间改变。经反复试验验证发现将nz由原来的450 m/min升速到480 m/min时,轧机工作辊的窜动速度比较合适,不会划伤轧辊。经过现场测算,在同等条件下,轧机准备时工作辊窜动速度提高了1.33倍,轧机准备时间是原来的0.75倍。

通过这两项措施,缩短了轧机准备时间。

3.2 穿带时间

原来带钢从开卷机向2#卷取机开卷穿带时,需要满足开卷机向卷取机穿带的所有条件才能开始穿带过程。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每次正向穿带准备时,L1中显示的部分现场联锁信号来的比较晚,影响了穿带时间,这些信号包括2#压下辊抬起、2#卷取机导板台升起、2#卷取钳口定位、出口防缠导板移进等,都集中在2#卷取机和2#轧机出口部分;而每次反向穿带准备时,L1中显示来的较晚的部分现场联锁信号,都集中在1#卷取机和1#轧机出口部分。

由此可知, 影响穿带时间的主要因素是轧机出口设备到位慢,轧机入口和出口设备到位时间相差约15 s。原因是L1中LogiCAD程序中MSC Action的顺序控制要求设备动作逐个执行,即要求所有设备都到位后才开始穿带,这样就延长了穿带准备时间。实际操作中出口设备和入口设备没有必然的联系,执行动作完全可以同步进行,为此,我们对L1中的程序进行了修改。穿带过程中,带头到达某个位置时检测该处设备到位情况,只要该位置设备到位检测条件满足,则继续进行穿带;信号没有到达的设备,继续发送执行该设备动作命令,直到该信号到达后再继续穿带。

另外,带钢在穿带过程中1#和2#轧机的上防缠导板到位较慢,而防缠导板的作用是在高速轧制时防止断带缠辊,在穿带过程中,它的伸进和伸出两个位置对穿带准备都没有实质影响,因此在修改L1程序中,不再检测防缠导板到位信号,只要在整个穿带过程结束后防缠导板已经到位即可。

在2#卷取机从开始转动到减速停止到钳口位的过程中, 能使带钢顺利进入钳口的关键是钳口定位准确,且要求钳口定位速度要快。通过现场反复试验确定了2#卷取机钳口的位置和定位时的设定速度和加速度,并对L1中钳口定位时2#卷取机参数进行了优化,见表2。

3.3 轧制时间

我们分析了轧机正常轧制时的张力波动情况,记录了轧机入口、中间和出口张力的PDA曲线,见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道次的2#卷取机出口、第2道次1#卷取机入口带钢张力波动较大。在检测到较大的波动后,轧机控制系统将发出快停命令,这会造成频繁停车。经现场调研发现,带钢张力波动主要是带头进入卷取机钳口后形成一个高点,当卷取机旋转时带钢张力就会产生周期性波动,由于这种机械设计很难修改,因此就只能从L1系统的快停判断条件入手。经分析发现,1#卷取机的快停判断条件主要是对断带检测快停条件的判断,共有7种判断策略,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快停条件包含了张力限制、速度限制和厚度限制,其中,当实际张力小于参考张力的60%时系统就会认为带钢已断,从而发出快停信号,这样,出口带钢张力波动(由于钳口原因造成)就造成轧机经常性的快停,延误了生产时间。因此,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我们修改了L1中断带检测快停条件程序,即当张力波动时系统不发出快停信号,只有当速度和厚度同时不正常时才发出快停命令,这样就避免了带钢张力波动频繁造成的快停,修改后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另外,观察图4的PDA曲线还可以发现在轧制第1道次时, C2的力矩很容易就达到上限的120%,而C1的力矩只有40%,这就限制了C2轧机速度,使其只能提高到600 m/min,这样就大大限制了第1道次的轧制速度,导致C2电动机负荷太大,而要降低C2负荷,则要求减小压下量、轧制力和轧制速度,因此必须合理匹配三者的关系。经逐步测算和调试, 对L2中轧制压下率分配进行了优化,见表4。经实践验证取得了很好效果,优化后可将第1道次的轧制速度提高到780 m/min。一般15 t的钢卷长度约800 m,修改后轧制速度大约稳定在720 m/min,修改后轧制第1道次节约的时间为 800/600-800/720=0.222 (min)=13 (s)。

4 结束语

在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经过对系统的大量分析研究,找到了影响轧机产能的原因,对L1和L2系统进行了优化,实践表明优化效果良好:缩短了轧制准备时间、穿带准备时间和轧制时间,将轧机的非轧制时间由4 min降为3 min以下,每班增产5卷以上,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济钢冷轧板厂的达产、达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要:分析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板厂双机架可逆冷轧机工艺、设备特点和满足工艺、设备及操作要求的控制系统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对影响双机架可逆冷轧机产能进一步提高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自动化技术,通过优化控制系统,缩短轧制准备时间、穿带准备时间和轧制时间,提高机组产能。在实际运行中收到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双机架可逆冷轧机,控制系统优化,产能

参考文献

[1]郑申白,曾广亮,李子林.轧制过程自动化[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2]孙一康.带钢冷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产能过剩地图 篇11

虽然仅有少数省份发布了对“僵尸企业”数量的摸底调查结果,难以绘制出一份相对完整的全“僵尸企业”地图。不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通过梳理公开数据发现,相比经济发达省市,东北老工业基地、部分资源型省份“僵尸企业”数量虽然并不突出,但面临的出清任务更为艰巨。

出清“僵尸企业”多被列入地方政府重点工作。除了一些“规定动作”,各地在清理产能过剩工作中也有立足本地的“自选动作”。

“富省”数量多压力小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发现,从目前公布摸底调查结果的几个省市来看,如果将“特困”、“空壳”等企业都统一划到“僵尸企业”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地区的数量总体要更多一些。

经济总量排名前三的省市中,仅有山东目前公开了“僵尸企业”数据。据山东省经信委组织的摸底调查显示,山东共有“僵尸企业”44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7家,国企9家。其中70%以上的企业分布在轻工、纺织、建材、机械、化工等行业,也有一些分布在煤炭、冶金、医药、电子等行业。不过,按照该省经信委主任钱焕涛的说法,山东范围内的“僵尸企业”实际数量要比这个上报数据更大。

在1月初召开的湖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湖南省经信委表示,将尽快对各行各业的“僵尸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及时处理。2016年该省将淘汰1000家以上的产能过剩企业。这从侧面反映出湖南“僵尸企业”数量应该不会低于千家。

据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经过初步统计,安徽省内钢铁、煤炭等亟须化解过剩产能的“特困”企业有10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中型以上的企业共126家。

辽宁省国资委的一份资料显示,全省目前仍保留的国有“壳企业”为830户,它们一无有效资产、二无生产经营活动、三无偿债能力,只留下人员和债务包袱。

重庆市表示,今年将在国企领域采取果断措施,清理退出钢铁、煤炭等行业“僵尸企业”、空壳公司等200户。

“经济大省的‘僵尸企业数量应该是最多的,尤其是表现在规模以上企业的数量上。”工信部相关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僵尸企业”的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关系的,绝大多数“僵尸企业”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近年来经济发展越好的地方,去产能的问题可能就越突出。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绛认为,“僵尸企业”的行业和地域分布特点说明“僵尸企业”形成的历史负债因素。传统工业制造行业、商贸服务业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行业,因而“僵尸企业”相对比较多;广东、天津、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僵尸企业”遗留较多,是因为这些行业和地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者”,但由于当时政策不配套、改制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出现较多“僵尸企业”。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僵尸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比如,据甘肃省官方初步统计,目前该省有113户特困工业企业,负债共计156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6.4%。而青海省召开的相关会议显示,该省省属国有企业目前有17户困难企业面临扭亏脱困的发展难题。

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成为“僵尸企业”盘踞的重灾区。

但“数量”跟“比例”都不足以说明清理“僵尸”企业的任务轻重。受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广东、江苏、北京、上海、重庆等省市,工业基础好,转型升级快,压力并不大。真正包袱较重的还是那些老工业、资源型省份,比如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山西,等等。

A股“大块头”最难啃

与数量相比,“僵尸企业”的体量,更能决定与之较量的难度系数。“僵尸企业”多不怕,大块头的“僵尸”才是最难对付的。

“大僵尸”突出表现在上市公司中。数据显示,沪深两市近300家“僵尸企业”,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这些“僵尸”上市公司中,包括近200家以钢铁、有色、造纸、纺织、船舶、石化、机械、水泥、煤炭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公司。

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船舶、石化等行业都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截至2015年12月初,这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70%—80%,亏损面达80%。

这些“大僵尸”所处的行业、地域,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该行业、该地域大战“僵尸”的成败。

钢铁业首当其冲。近300家产能过剩上市公司中,包括山东钢铁、杭钢股份、华菱钢铁等11家钢企。

中国联合钢铁网样本数据显示,从2015年7月初到2015年12月底,仅包钢股份、凌钢股份、重庆钢铁、抚顺特钢等8家钢铁上市公司,合计获得各类政府补贴、补助及贴息总计29.2亿。其中包钢股份在短短半年时间里,先后8次获得财政补贴,总计18亿;凌钢股份在2015年12月25日一次性获得政府补贴7.92亿。

这些钢铁企业活下来,靠的是政府输血。动辄几万几十万人的企业,大小子公司数以百计,一旦口粮断供,偌大的“僵尸”倒下,其影响不言而喻。

煤炭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煤炭上市公司中,虽比钢铁企业总体底子要厚,但“僵尸”化趋势加重。近日,陕西煤业、云煤能源、大同煤业和中煤能源相继发布年报,2015年四家企业加起来预计净亏80亿元左右,只好纷纷变卖产业,断臂求生。

此外,福建水泥等水泥股、中国铝业等有色股;岳阳林纸等造纸股、云维股份等石化股;中国船舶等船舶股,这些过剩行业里的A股“大僵尸”,都面临着“动一发牵全身”的处置难题。

钢铁煤炭压力大

钢铁和煤炭,成为大战“僵尸”的当头炮。

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提出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尤为突出,对主动退出产能的企业给予支持,对违法经营企业和“僵尸企业”要停止续贷。

1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至1.5亿吨。

钢铁和煤炭两大产业的去产能,几乎是所有省份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难点。对资源大省而言,更是拿命脉相拼。

河北省钢铁产量占到全国约四分之一。河北“两会”上,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河北将研究制定“僵尸企业”处置方案,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三年攻坚行动,严格依法依规执行淘汰标准,运用差别电价、水价、环保执法等措施,以减量替代、超量置换压减产能,确保完成压减炼铁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的年度任务。

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明确,要加大煤炭、焦炭、冶金等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力争使煤炭在工业增加值中占比下降到50%以下。为改变一“煤”独大发展现状,山西还提出,未来5年,将着眼做好煤与非煤两篇文章,加快发展七大非煤产业,做优做强能源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培育新兴接替产业。

内蒙古也着重整治煤炭行业的“僵尸企业”。2016年,内蒙古将促进产业兼并重组,着力推动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纵向重组联合,禁止新上单一煤矿项目,新上电力、化工项目要与既有为落实转化项目的煤矿重组,推动企业开展优势产能合作。

以煤炭、钢铁、石化等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为支柱的东北地区,也是去煤炭、钢铁产能任务最重、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这些地区正积极改变对煤和钢的产业依赖,黑龙江省省长陆昊就提出,把黑龙江矿产资源转化为矿业经济,对占有矿权的“僵尸企业”要加快淘汰退出。

山东、河南、安徽等省份,也在“规定动作”内积极“卸”煤“消”钢。

“自选动作”高招多

除了“规定动作”外,一些省市也立足本省实际,通过“自选动作”来强化出清“僵尸企业”的政策力度。

河南省内的僵尸企业,主要集中在造纸、钢铁、煤炭等行业。1月18日,河南银监局召开2016年河南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对债务规模较大、有3家以上债权银行的风险客户,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对于“僵尸企业”,要稳妥有序推动其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

多个省份对“僵尸企业”已经不再吃偏饭。在新疆经济工作会议上,张春贤表示,2016年新疆将坚决制止钢铁、水泥等行业新增产能,即使是先进产能也要严格控制。通过差别电价、环保节能政策等经济手段,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该关的企业一定要关,不能手软。一方面,要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各种形式的保护,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处置“僵尸企业”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最大限度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减少对社会的冲击。

一些省份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消解“僵尸企业”的退出后遗症。比如,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提出,湖南将淘汰1000家以上的产能过剩规模工业企业,省财政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解决钢铁、煤炭行业“僵尸企业”处置的人员安置问题。

只有落后的产能没有过剩的产能 篇12

产能因市场而扩大

每一次车市井喷之后, 都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 但所有的反弹都是高于原来的基数, 呈螺旋上升状态。按照行业的解释就是增幅放缓, 但绝不是同比下降, 因此周期性的产能过剩和产能不足都不足以困扰着管理部门和企业。

企业投资扩大产能的积极性和动力来自不断扩张的汽车市场, 2009年, 中国汽车产销量在近千万辆的基数上再增47%, 现在年头过半, 产销到了900万大关, 从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汽车下线到100万辆下线用了36年的时间, 而到1000万辆的产销, 仅仅用了17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火爆, 以及国外汽车企业纷纷抢滩中国汽车市场, 国内各大车企纷纷发布了扩产计划, 粗略统计, 截至2010年, 中国车企的产能已经逼近3000万辆。

目前, 东风日产、神龙、华晨宝马、北京现代等企业都宣布了要扩大产能的计划, 此外, 还有广汽菲亚特长沙的50万辆的新建项目等等。东风本田第二工厂在武汉签约, 设计能力24万台, 初期投资11.5亿元, 形成6万辆能力, 201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后, 东风本田将具有30万辆生产能力。长安汽车集团将投资30亿元在合肥高新区建一个微车生产基地, 预计2011年投产, 年产能30万辆。不久前, 华晨宝马第二工厂奠基开工, 随着二期工程的建设完工, 华晨宝马产能不足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华晨宝马2010年的计划是把现在沈阳工厂的年产能由4.1万辆扩大到7.5万辆。吉利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帝豪E C8, 初步年产规模为3万辆。宝马是在犹豫多年后, 终于下决心开建的第二工厂;东风本田更是以谨慎著称, 自2005年成立以来, 坚持“精益投资”理念, 尽管销量连续翻番, 由2万辆上升到16.5万辆, 仍然坚持“改造”生产线, 而没有投资建立新厂。现在在中国“井喷”的汽车市场面前, 也终于绷不住了。

产能受宏观调控影响

汽车企业扩大产能, 大致有如下几种方式, 其一是扩大或者改造现有的生产线, 通过新的工业设计和平台流程, 在原有平台基础上提高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其二是建设新的生产平台, 采用高新科技装备和新的生产工业生产流程, 扩大产量应对市场的扩张。其三是通过兼并重组, 获取新的技术和生产平台, 同时合并其生产能力并占有更多的市场空间。

年初工信部向有关汽车企业发出《关于调查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有关情况的通知》 (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 被调查车企要把2009年4月1日至通知下达之时的投资项目建设内容、开工时间等逐一登记, 报送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工信部工作人员表示, 此举是为更好地管理汽车行业, 希望通过调查充分了解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情况。

汽车企业的技术改造是个颇为微妙的项目, 哪些需要报告国家有关管理部门, 哪些不需要报告。哪些需要国家资金支持, 哪些自筹解决, 都可以通过企业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因此通过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立项的材料判断产能的实际情况不客观。而企业建设新的生产基地都是一次规划, 分段实施。说是几十万辆的产能, 成百上千亿的投入, 其实都在对市场察言观色, 或者投石问路, 没有一个企业傻乎乎的将口袋里的钱花尽用光。

当年神龙公司听了国家计委的话, 说是要形成经济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益。一下子投入建设15万辆的产能, 结果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钱也花了, 无法形成规模效益造成产能放空。后来国家开发银行用“债转股”的方式挽救神龙于水火之中, 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市场。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春江水暖鸭先知”, 对市场敏锐的判断和资金审慎的使用是搏击商海而不溺水的关键。但是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成分的企业, 除了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以外, 还要按照国家总体经济形势进行调整, 服从国家利益。管理部门对产能的敏感是处于一种思维的惯性, 警钟长鸣是件好事。

辩证地看待产能问题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企业的竞争, 笔者认同这样一句话——只有落后的产能, 没有过剩的产能。在汽车产业的竞争中, 中国仅仅取得汽车大国的地位, 远远达不到强国的标准, 而面对国际新的技术升级换代的压力还没有做好准备。有关人士指出, 大概2012年到2013年, 目前的汽车技术水平面临淘汰, 各个跨国公司都在做高新技术生产的准备, 有的已经准备进入实用阶段了。而中国许多企业还沉湎于低廉的人工成本和降价促销等传统思维。这样下去, 中国汽车赖以自豪的生产能力会在一夜之间如同彩电、录像机、胶卷一样变成落后产品的产能。

世界汽车发展的历史每一个转折都是思维创新催生的产物。国家发改委官员对汽车企业的创新作了解释, 指出创新过程有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叫原理创新, 它的主要完成单位在大专院校, 基础研究单位等等。第二个环节叫产品创新, 即能善于把那些原理创新的东西集成为一个产品, 也就是发动机或者变速箱, 这个产品创新的环节是在专业的科研开发机构进行的。第三个环节是产业化创新, 汽车制造企业要完成一系列产品, 承担把产品变成商品的重任, 必须在降低成本, 规模批量, 品质统一等等各个环节完成它的产业化创新过程。

创新是以经济效益为归结点, 不赚钱的新技术可以叫发明创造, 但不是创新。创新的结果是只有产品成为商品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中国汽车企业在创新体系建设上与国外相比确实差距很大。所以导致大量的企业创新结果, 仅是原理创新, 根本到不了产业化创新这个过程就折在半路了。因此国家宏观管理部门最担心的是落后产能的重复建设, 在“看不见的手”掩护下盲目扩张, 浪费资源、祸国殃民。

【提高产能】推荐阅读:

产能项目07-14

设计产能06-15

油井产能06-18

气井产能06-30

煤炭产能07-09

产能过剩08-19

产能模拟08-27

保护产能09-22

产能06-01

低产能井05-12

上一篇:事件策划下一篇:AD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