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异教学理论

2024-09-13

文化变异教学理论(共5篇)

文化变异教学理论 篇1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 一定数量的重复十分必要, 但学习并不能从一成不变的简单重复中产生, 毕竟, 学习源于系统的重复和变异。基于此, 我尝试将“变异理论”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一、拼音教学巧“变异”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 对学生而言, 声调最难掌握。虽然在日常口语中, 学生已在运用这些语音, 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声调的存在。因此,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辨别和掌握声调。

例如, 教师可利用一些自编的儿歌帮助学生发现声调:一件毛衣yīyīyī, 一位阿姨yíyíyí, 一群蚂蚁yǐyǐyǐ, 一片心意yìyìyì。教师发出有声调差异 (变异) 的语音时, 学生便能发现、辨别声调, 进而掌握声调。又如, 学生常常搞不清声调符号的标调位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同样可运用“变异理论”。在学生认读“lǎo lǎn lǎng huán hái jiāo”这组音节时, 当音节中出现ɑ时, 声调都标在ɑ的上方;当音节中未出现ɑ时, 就依次找o, e;当ɑ, o, e均未出现时, 就出示“niújiǔtuǐ”这组音节, 让学生仔细观察。原来, i和u一同出现时, 声调符号标注在后面那个字母的上方。这样, 学生通过对实例的观察与分析, 很容易总结出汉语拼音的标调方法。为了方便学生记忆, 教师可将汉语拼音的标调方法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 (声调帽子给谁戴?有ɑ在, 给ɑ戴;ɑ不在, 找o、e;ɑ、o、e都不在, i、u并排戴在后) 。于是, 学生便学得快, 记得牢。

马飞龙和他的同事总结出“变”与“不变”的四种范式:“对比”“类合”“分离”与“融合”。由于每种范式关注学习内容的不同方面, 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对比”, 即一个事物、概念或现象在某个维度上不同值或特征的变化。“对比”有助于识别特征。例如, 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时, 韵母ü和声母相拼, 有时会省略ü上方的两个小点儿。我在教学时就出示nü、lü、j u、q u、x u、y u等音节, 让学生对比。于是, 学生发现, ü的读音没有改变, 但ü和声母j、q、x、y相拼时, 它的书写方法变化了。这样, 我编出顺口溜:“j、q、x、y四兄弟, 碰到小ü把点儿去, 去掉两点儿还念ü。”

实践证明, 若没有两个 (至少两个) 存在差异的实例, 学生几乎不可能意识到普遍原理。如果有两个反映同一原理且彼此有差异的实例, 那么其共同之处就有可能同其不同之处区分开。这样, 学生就易于排除差异特征, 进而识别原理的基本属性。

二、识字教学巧“变异”

如果要将一个特定的值从一个事物 (或多个事物) 中分离出来, 就必须保持那个值不变, 同时让事物之间的其他维度发生变化。那个被关注的、保持不变的方面即“类合”。这种范式在识字教学中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例如, 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 对文中“冻、冷、冰、凉”这组生字可以这样教学。其一, 认读“冻”。要求学生观察“冻”的偏旁 (“两点水”) , 然后认读“冻”字并思考其含义。其二, 出示四个带“两点水”旁的生字 (“冻、冷、冰、凉”) , 要求学生观察其共同点。其三, 要求学生认读四个带“两点水”偏旁的生字 (“冻、冷、冰、凉”) , 并提出问题:认读这四个带“两点水”偏旁的生字, 你有什么感觉?学生都能体会出这四个带“两点水”旁的生字让人感觉温度低。这样, 学生便总结出“两点水”旁多与“低温”有关的特点。

“分离”即学习者关注事物、概念或现象的某个变异维度。我们在形声字的教学中, 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 灵活运用这种范式。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义, 声旁表音”。根据这一特点, 在教学“情、清、晴、睛、蜻”这组形声字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这组生字的共同部分“青”, 了解其表音的特点, 然后针对每个形声字的不同部分进行探究。于是, 学生发现每个形旁都表示了不同的意思, 从而更好地区分形近的形声字。例如, “令、铃、岭、聆、拎”这五个字, 既在字音上有同有异, 又在字形上有同有异, 所以在教学中, 需要有针对性地考虑“变”与“不变”的问题。如果这五个字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字, 并已掌握字音, 那么重点就是字形的教学。如果这五个字的字音学生还未掌握, 那么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字音的差异中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以更好地掌握字音。

三、阅读教学巧“变异”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涉及多种说明方法, 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种说明方法, 我运用“变异理论”进行教学, 使学生轻松而扎实地学习。

教学片段一

师:关于“远”的特点, 作者是怎样描绘的?

生 (阅读相关课文内容) :太阳离我们约有1.5亿千米远。到太阳上去, 如果步行, 日夜不停地走, 差不多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飞机, 也要飞二十几年。

师:你关注了这几个数字。换算一下, 1.5亿千米等于多少米?

[生板书:150 000 000 000米。]

师:通过这些数字, 作者不仅描绘“远”的特点, 更使读者真切感受到“远”的特点。这种说明方法称为“列数字”。如果我把描绘“远”的特点的那段话改变一下, 同学再读读, 看行不行?

生 (阅读修改后的内容)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千米远。到太阳上去, 如果步行, 日夜不停地走, 要走3 500年;就是坐飞机, 也要飞二十五年。”

[生谈感受。]

师:看来, 运用“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时, 应注意表达的准确性。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 教师分两步教学“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首先, 通过变换数字的书写形式, 使学生初步感受“远”的特点。其次, 通过对比阅读, 让学生明晰运用“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时须注意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片段二

师:文章在介绍哪个特点时也运用了“列数字”和“举实例”的说明方法?

[生回答。]

师:6 000摄氏度的高温到底会热到什么程度呢?我还不清楚, 你们能帮帮我吗?

[生举实例。]

师:太感谢你们了, 举实例让人清晰、明了。虽然你们举的实例不同, 但都说明了太阳热的特点, 具体、可感。所以, “举实例”是个好方法。现在, 咱们读一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这一教学片段具有两个意义。首先, 迁移上一环节学习的知识, 使学生感受相同说明方法在不同段落中的表达效果。其次, 通过列举实例, 使学生明白运用“举实例”这一说明方法说明同一内容时, 所举实例可以不同。

教学片段三

师:刚才作者通过“列数字”“举实例”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写出了太阳“远”“大”和“热”的特点。那么, 文中所写的内容和你生活中感受到的太阳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回答。]

师 (小结) :看来, 太阳的“远”“大”和“热”这三个特点之间着密切相关。虽然太阳很大、很热, 但它离我们特别远, 所以我们拥有比较适宜的生存环境。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 教师引导学生将文中内容与生活体验进行对比, 使学生体会太阳的“远”“大”和“热”这三个特点之间的关联, 最终让学生整体把握太阳的特点。

实践证明, “变异理论”对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首先, “变异理论”有助于深刻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 理解学生学习迁移的发生机制。其次, “变异理论”有助于加强理论思维的创新变革意识, 促使教师对已有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有效的改进。

文化变异教学理论 篇2

一、变异理论

变异理论是由瑞典课堂教学研究专家马飞龙 (Ference Marton) 提出的一种人类学习理论。变异理论认为, 为实现学生掌握某个事物的含义, 就必须注意这个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 并且要认识到这个事物在哪个方面与其他事物存在不同, 同时需要学生对照其余未发生变化的方面识别出这种差异。变异理论是符合教学规律的科学理论, 具有良好的教学操作性, 适合一线教师掌握与应用。

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挖掘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 寻找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和归纳学生常出错的“难点”, 分析原因;探寻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的规律, 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二、运用变异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1.找准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

变异理论强调通过对比的方式, 使学生识别出所学内容的关键属性, 从根本上理解教学内容。因此, 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使学生准确掌握学习内容, 就要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而要想让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关键属性, 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找准概念的关键属性”, 否则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有些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就是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关键属性的把握不准。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 基于当前的新课程理念, 教师常常在新授课阶段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 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找、摸”有关教学内容, 但对概念关键属性的把握有所偏离, 使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准确。例如, “角的认识”一课中, 教师没有把握好“角”的“一点引出两条直线”的平面的且抽象的概念, 而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角”是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立体的“尖”的部分。

如何实现对教学内容关键属性的准确把握, 这不仅是对教师个人提出的专业发展要求, 也是对学校教师所在团队提出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对课程标准、教材及所教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作用的准确把握。这需要教师具备在讲授与提问中准确表述的能力, 需要教师扎实的学科素养、严谨治学的态度、对教学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同时, 学校需要在学科组、备课组内建立研讨交流机制, 促进教师在备课中互相启发、互相监督、互相把关, 发挥骨干教师对一般教师的引领作用, 通过年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提携, 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通过互帮互学“吃透”课标与教材, 把握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

2.把握学生易出错的“点”

一堂高质量的教学课体现在学生不出错或者少出错, 尤其是学生能够在通常易出错的地方不出错。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就要努力“防患于未然”, 避免学生出错, 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学生在学习有关教学内容时易出错的“点”。这个点通常被称为是教学“难点”。每个教学内容的“难点”通常在教学用书中有所反映, 但一般仅限于极具共性的“难点”, 而在具体班级的实际教学中, 教师需要针对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难点。

1) 将数学概念与生活概念混淆

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经验“提法”一样, 但本质不同、内涵不同或外延不同。这就要求教师研究透数学概念与生活概念的区别, 在教学中准确选用教学方法, 合理进行教学设计, 注意给予明确的区分, 否则学生会将数学概念与生活概念混淆。如前所述, 学生会在“角的认识”一课中, 误以为“角”是生活中的“角”, 所以在摸“角”的时候, 会说“扎手”。

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 学习某一内容时的“前概念”各不相同, 这对学生学习新知会造成一定困扰, 这时就需要教师有充足的教学经验, 对该学生群体、该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大致了解, 才可能避免学生理解偏差。

2) 错误掌握概念

从听课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时出现的错误, 主要包括三方面:缩小概念的外延、扩大概念的外延、错误理解概念。

缩小概念的外延:学生片面理解“概念”, 仅仅认识标准正例, 而对非标准正例不理解, 把概念外延缩小。

扩大概念的外延:对反例判断失误。学生没有把握本质属性, 把“看上去很像、实际上不是”的反例错误地归到概念的外延内。

错误理解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错误。例如, 学生在“角的认识”的学习中, 会错误地以为“角”就是标“角”的小弧线与“角”的两边上被小弧线截断的部分角围图形。在比较“角”大小的时候, 会以为“角”的大小与标“角”小弧线的长度有关。

3) 强行记忆下没有真正理解

不理解概念死记硬背。不理解公式的含义, 死记硬背。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乘法分配率”时, 因为不理解左右两边存在匹配、分配的关系, 而在括号内该用加号的地方用了乘号。

以上仅是列举了变异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初步尝试, 我们了解到的学生易产生的一些错误并不全面。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易出错的点, 还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易错点”多留心、多观察、多积累、多思考、多交流, 才能建立解决问题的“办法库”。

3.恰当列举非标准正例和反例

依据变异理论, 正反例的综合使用将对学习的发生有积极作用。要想恰当地综合使用“正反例”, 须注意三点:提供相适切的正反例, 提供差异大的正例及例子由简到难。

也就是说, 在正例列举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标准正例和非标准正例之间的差异要大, 在关键属性一致的前提下, 非关键属性尽可能差异大一些。在列举反例的时候, 注意“正反例要适切”, 即反例不是与正例丝毫不相关的例子, 是保持相关属性不变, 同时要使某无关属性具有相似点, 使反例具备“易混淆”的特点, 不易让学生识别出差异, 易出错。同时, 教师要保证举例不是在同一难度上的简单重复, 而是要由易到难,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红兵的提醒很关键, 即在列举反例时要慎重。例如, 教师在讲授概念A时, 概念B可以作为概念A的反例, 但是就概念B本身讲, 本身是正确的, 这时, 就不能简单地说概念B错误。或者如果将概念B作为概念A的反例进行教学时, 有可能使学生对概念B产生“总被否定”的错误印象, 这时, 为了避免学生错误概念的形成, 就要尽量避免将概念B作为概念A的反例进行列举。

文化变异教学理论 篇3

社会语言学是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涉及范围广泛的边缘交叉学科, 它主要把语言放到社会中考察, 探讨语言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此来研究语言及其应用规律。简单说来,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人们的言语活动, 即语言是如何随着社会阶层、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以拉波夫为首的社会语言学家形成了“变异学派”, 他关于纽约英语的变异研究开拓了变异研究的新领域, 使得语言向动态研究方向发展。变异学派不仅研究语言的变异, 还调查言语社区, 搜集语言素材, 并把得出的结论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变异研究不再局限为对语言方面的调查研究, 更多学者开始从言语分析方面来研究语言。郝得森 (Hudson, 2000) 提出了一套很有用的概念系统来描写语言的变异性特点。其核心概念就是“变体” (variety) 。语言变体是指语言的不同表现形式, 是“一组具有相同社会分布的语言形式”。语言的变异, 有的跟地域有关, 有的跟说话人的社会身份有关 (包括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等) , 有的跟使用语言的场合有关。可以把第一种语言变体称为地域变体, 第二种称为社会变体, 第三种称为功能变体。现实生活中三种变体往往互有联系。 (徐大明等, 1997)

2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 是中国大陆现存的一种高等学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 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 近几年来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发展迅速, 但是高级英语这门课教学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级阶段的必修课程, 其重要性不可忽略。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高级英语课程做出了如下描述: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 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 扩大学生知识面, 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因此它需要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尤其是对语篇的分析鉴赏能力。但具体说来, 独立学院高级英语教学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学生英语基础总体比较薄弱。独立学院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一般, 在经过了大一和大二阶段的综合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后,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教学大纲对大三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大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背景上有很大困难;第二, 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大。传统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中心, 一般采用翻译和释义的教学方法对课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会过多依赖老师, 很少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预习课文时, 通常会更注重查阅单词, 没有把单词与其使用的语境结合, 对课文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也是了解甚少, 对于篇章中涉及到的语言差异现象也不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第三, 现行教材难度偏高。以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为例, 目前该学院的高级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是由梅仁毅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五、六两册, 教材难度相当大, 题材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因此会有更大的挑战, 很多学生在学习这套教材时普遍感觉到力不从心。教材的难度和学生水平之间的差距使得许多学生对高级英语的学习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 极大影响了学习积极性。

3 语言变体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变异研究不仅是社会语言学的核心内容, 更是对外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国璋 (1978) 通过分析英语中普遍存在的第二人称代词Tu和Vous之间的不同功能, 指出英语教学要对言语的得体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 语言变体理论已经不再仅仅侧重英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 书本上教的语言体系与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

(1) 社会变体

社会阶层、性别、年龄、民族等是与语言变异最明显相关的社会因素, 不同社会阶层、性别的人, 在语言的使用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会形成语言的社会变体。例如《现代大学英语》第五册第五课Love is a Fallacy (爱情是个谬误) 是一篇介绍逻辑学的经典短篇小说, 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几大逻辑谬误上, 但仔细分析主人公的语言特征不难发现, 男孩Dobie Gillis与女孩Polly Espy的语言存在着性别差异。从词汇上来看女孩喜欢用一些感叹词 (wow-dow) 和形容词 (terric, wonderful) , 语法上女孩不仅会在陈述句后面加上附加疑问句和反语, 还会出现像“I guess”之类的模棱话 (hedges) , 在谈话方式上也多附和对方。这种性别不同造成的语言差异不仅能让作者塑造的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除此之外, 从习得者的角度来看,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女生普遍比男生要多, 学习高级英语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有意思的差别:女生的发音更为准确, 语言更为规范, 接近标准英语。性别差异之所以会出现, 与女性语体的特征是分不开的, 女性语体特征的形成是与社会历史因素、文化观念因素等密不可分的, 是与女性的社会地位息息相关的。 (李素琼, 2003) 因此性别等社会变体会影响学习过程, 这与男女性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观念等因素是不可分割的。

(2) 地域变体

拉波夫的纽约市百货公司调查、纽约下东区调查、费城街区调查等都表明了地域因素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大学英语》第五册第二课Two Kinds (两类人) 节选自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 在学习文章时老师和学生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研究文章的背景, 研究四个女性在特定的年代从中国到美国的一系列曲折人生。可是如果仔细观察几位母亲的语言, 可以发现语言中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抱着美国梦的她们来到了美国, 语言从中文变成英语, 但是她们的英语又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在跟女儿有着明显的文化冲突时, 会突然变成中文。小说中母亲的英汉语码转换对于了解小说的背景以及人物性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功能变体

社会语言学的功能变体涉及到语域和语体。韩礼德 (1964) 区分出语域的三个不同层面:范围、方式、对象。“范围”就是你想说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方式”指用什么方法去传递信息, 是书面还是口头。“对象”是指对什么人说, 即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如何。根据不同交际环境的需要, 要使用不同的语体。《现代大学英语》第五册和第六册节选的文章题材多样, 从小说到说明文到议论文, 每篇文章的语言都有精彩之处, 如果只停留在学习文章的词汇和语法, 就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在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我们去往何处) 这篇演讲稿里, 分析了马丁路德金为什么说、对谁说、如何说等问题, 有利于抓住语篇的文体特征、理解黑人民主运动这一大背景, 他在演说中用了大量的排比、暗喻等修辞推动了文章向前发展, 最后更是对着听众发起号召“We shall overcome.”因此了解语篇的语域和语体能让习得者学会根据不同语境调整自己的语言。

4 语言变体研究对独立学院高级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必须是一种社会实践, 研究一系列语言变体对于高级英语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 教师要意识到社会语言学变体理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如果高级英语这门课仅仅教会学生单词的辨析, 要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 这种学习是比较肤浅的, 学生无法深刻理解学到的英美文化以及语言特点。作为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独立学院外语学习者, 他们更需要了解文章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其交际方式。在授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说话人的语境化暗示与其地位、年龄、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的关系, 领会这些非言语行为的表意及社会交际功能, 从而把握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 进一步为他们创造语言运用的文化氛围。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因性别、地域等因素的不同, 他们的学习过程会有所不同, 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加以引导, 也将会提高课堂交际的效果。

第二, 对独立学院高级英语的教学内容做相应调整。语言变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表明掌握一定的语言变体以及语码转换是有必要的, 不同英语变体的存在有利于英语语言的健康发展。在高级英语的背景知识导入环节, 教师向学生讲授课文背景的同时应该补充有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以加强学生对中国英语的理解。如在“Two Kinds”这篇文章里,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对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程设计方面应当适当考虑学生的母语对学习的帮助, 并增加中国文化以及中国英语变体的内容, 这种中国英语变体的学习对独立学院高级英语教学本身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 重视社会观念的变化, 鼓励新的语言表达形式。高级英语的教和学都应该重视语言的发展变化,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社会语言学中语言变体的研究, 很多网络新词、流行语以及英汉语码混合的语言流行在校园中, 必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课文词汇中的新词、委婉语、禁忌语, 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它们发展变化的过程;还应让学生意识到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课堂用语以及英语学习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让他们注意到英语中存在的性别偏见现象。对于在独立学院教授高级英语的老师来说, 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语言, 把一些新的语言现象传授给学生的同时, 提醒学生在语言的新发展趋势中所采取的不同的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Labov, W.Sociolinguistic Patterns[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72.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李素琼.英语中女性语体特征与社会环境的关系[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 (1) .

[5]史耕山.重视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A].大学英语教学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文化变异教学理论 篇4

编者按:“变异理论”是世界数学教学论专家、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马飞龙基于传统的迁移理论创设的一套教学理论, 超越了传统迁移理论对不同情境间的共同要素的重视, 注重对所学内容的关键属性进行区分, 从而于具体的事例中抽象出概念。“变异理论”作为较为科学、完善的教学理论, 在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合作研究的“变异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的引领下获得了本土化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本期《专题策划》栏目呈现了“变异理论”在北京市部分学校数学课堂中的践行与反思, 具体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和教学有效性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变异理论”的实践价值。

文化变异教学理论 篇5

一、探索过程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这一内容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并非全新。通过之前的教学, 学生已知道不吸水的物体浸在水中会排挤同体积的水, 已经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这一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通过之前的教学, 我发现空间感较弱的学生很难在头脑中构建正确的立体图形, 需要借助实物模型理解相关问题。另外, 在教学前, 我以“怎样得到橡皮泥、苹果、石块的体积”为题对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 橡皮泥体积的计算。学生先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再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计算橡皮泥的体积。其二, 苹果体积和石块体积的计算。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利用排水法测量, 这表明学生善于运用转化的思想将新知识转化, 从而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第一次教学“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这一内容时, 我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课后,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反思时, 我意识到, 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也应成为教学重点。可见,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这一内容的教学难点是: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 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第二次教学中, 我设计了明暗两条线。其一, 一条明线, 即让学生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 并通过对比、分离, 使学生感悟“等积变形”的数学转化思想。其二, 一条暗线贯穿全课, 即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二、主要环节

1. 故事引入, 复习铺垫

教学前, 我以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 不仅使学生迁移故事中的数学思想, 为后面的实验做铺垫, 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入时, 我通过一个有盖子的长方体容器区分长方体体积和容积的不同, 并复习其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接着, 我通过石块让学生感受不规则物体的属性, 以引导学生区分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 让学生明白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无法直接套用体积公式, 需要合理的转化。

2. 引发思考, 合作探索

接下来,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怎么得到橡皮泥、苹果、石块的体积?

生1: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 量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就能计算出它的体积。

生2:把橡皮泥捏成正方体, 量出它的棱长, 然后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同样能计算出它的体积。

生3:把石块放入装水的容器中, 然后测量与石块体积相同的水的体积。

通过对比, 我希望学生感悟两种转化:一是转化物体的形状, 二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转化为同体积的水的体积问题。这样, 便易于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传授给学生。

3. 动手实践, 总结方法

最后, 我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即要求学生依靠水、长方体容器、水盆、量杯和直尺等物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这一过程中, 我观察各组的操作过程, 了解各组的探究结果。

小组汇报阶段, 根据各组活动的不同情况, 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层次, 我分别请三个小组进行汇报。

(1) 标准情况——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 水未溢出

结合学生的汇报内容, 我引导学生总结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即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水 (升高或降低部分) 的体积。用公式表示:石块体积=水升高部分的体积 (石块完全浸在水中, 水未溢出) 。

(2) 特殊情况——石块未完全浸没在水中, 水未溢出

在这种情况下, 应在放入石块的容器里继续加水, 直至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 并记录此时水面的高度, 然后取出石块, 通过水面高度的下降情况计算石块对应的水的体积, 也就是石块的体积。用公式表示:石块体积=水下降部分的体积 (石块未完全浸在水中, 水未溢出) 。通过这个非标准的正例, 学生应注意到, 用这种方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关键在于:使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3) 复杂情况——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 水溢出

在容器中水已满的情况下, 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 水溢出。此时, 应将原来的容器放入另一略大的容器中, 后者用于装溢出的水;等水停止溢出时, 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 由此, 得到的水的体积, 即石头的体积。用公式表示:石块体积=水溢出部分的体积 (水已满, 石块完全浸在水中, 水溢出) 。在容器中水未满的情况下, 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 水先升高后溢出。此时, 求石块的体积, 即求水升高部分的体积与溢出部分的体积之和, 用公式表示:石块体积=水升高部分的体积+水溢出部分的体积 (水未满, 石块完全浸在水中, 水先升高后溢出) 。

在层层推进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逐渐领悟了上述方法的两个共同之处:一是把不规则物体体积转化成对应的水的体积, 二是转化时必须使不规则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并准确测量水的体积的变化。

上一篇:让学生体会运动的乐趣下一篇:语文教学呼唤写作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