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性哮喘

2024-10-19

变异性哮喘(共11篇)

变异性哮喘 篇1

支气管激发实验是诊断支气管哮喘 (BR) 和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的有效指标之一, 它主要是通过吸入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引起气道的狭窄, 反应了气道的高反应性 (AHR) , 但AHR并不只是气道功能的异常, 还具有累计效应, 也就是说当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支气管激发剂, 可表现为气道的进行性狭窄或较高的反应平台。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它的最大气道反应性是怎样的, 与支气管哮喘有什么区别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来我院呼吸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BA和CVA患者。纳入标准: (1) 支气管哮喘组患者诊断分级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哮喘诊疗指南[1], 且症状轻, 近期无急性发作, 按需使用β受体兴奋剂即可控制症状者, 中重症和危重症哮喘患者除外。 (2) CVA组患者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 (3) 受试者停用茶碱、吸人性β-受体兴奋剂、抗胆碱能药物及吸人糖皮质激素12h, 停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48h, 首先常规肺功能检查, 对于FEV1>70%预计值的患者。 (4) 不能耐受实验或PC2 0>16mg/L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masterscope PC测定肺功能, 乙酰甲胆碱 (MCH) 作激发药物, 雾化规程采用Jaeger的APS。先测定基础肺功能, 然后从雾化罐吸入0.09%的生理盐水0.072mg和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吸入乙酰甲胆碱。2组患者激发剂量依据Chai等[5]采用的实验方法, 依次为:0.075, 0.15, 0.3, 0.625, 1.25, 2.5, 5, 10, 25, 50, 100, 150, 200mg/mL。每一浓度吸入5次, 吸入后30s和90s分别测定肺功能。当FEV1下降至激发前数值的50%或出现最大反应平台后终止实验。鉴于安全, 有感到很不舒服或不能耐受者, 立即放弃实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 2组出现最大反应平台所占的比例采用χ2检验, 最大反应平台数值之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以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最终BA组有46例入选, CVA组42例, 2组在年龄和性别比例及肺功能各项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BA组出现最大气道反应平台的有16例, 占34.8%显著高于CVA组24 (57.1%) (P<0.05) ;BA组患者最大反应平台数值显著高于CVA组 (P<0.05) 。见表1, 表2和表3。

3 讨论

在正常人中, 支气管激发实验的剂量反应曲线会表现为在气道的轻微阻塞的情况下出现反应平台, 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着吸入激发剂的增多, 支气管会进行性的收缩狭窄, 大多患者会没有明显的反应平[3]。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由于CVA与典型哮喘相比, 其气道炎症反应和临床病情程度相对较轻, 流速-容量曲线改变并不明显, 与正常人接近。气道阻力虽升高, 但没有典型哮喘气道阻力升高明显, 故肺功能检查FEV1多在正常范围内, 需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将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 如何简化肺功能检查程度, 寻找敏感可靠的指标, 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2组支气管激发实验PC20无显著性差异, 一者与我们选取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有关, 再者主要是考虑2组的气道敏感度在同一水平, 研究才具有可比性, 其次基于安全的角度, 防止哮喘大发作发生。因为最大气道反应水平代表了患者气道狭窄程度改变的大小与气道的敏感度无关。因此我们可推断有较高水平气道反应性或气道反应平台缺如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发生喘鸣的机率比较高, 病变程度较重。总而言之, 最大气道反应水平是有效的反应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疾病的演变和转归的指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 26:132~13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 28 (11) :738~744

[3]李敏然, 郑劲平, 钟南山, 等.典型支气管哮喘和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比较[J].中华内科杂志, 1999, 38:482~483.

变异性哮喘 篇2

CVA与典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相同。美国ACCP(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指南认为,绝大多数CVA患者对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我国的咳嗽指南推荐大多数CVA患者可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或氨茶碱等),或用两者的复方制剂。同典型哮喘类似,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CVA的患者可能同样有效。CVA的治疗时间应不少于8周。研究提示如果不经干预有30%~54%的CVA患者可发展成为典型的哮喘,而早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CVA进展为典型哮喘的风险,因此以吸入激素为主的早期规范化治疗对改善CVA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由于许多CVA患者存在特应质,避免相应变应原的暴露对预防CVA的进展也很重要。

2.药物治疗

主要为抗炎药及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

(1)支气管舒张剂对于有间断咳嗽症状的CVA患者可按需使用支气管舒张剂,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者茶碱为主。对于有持续频繁咳嗽症状或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的,可以加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者缓释茶碱。

(2)吸入糖皮质激素由于CVA同典型哮喘都具有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因此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其一线治疗,诊断CVA后就应尽快开始吸入激素治疗。国外指南一般推荐使用布地奈德或丙酸氟替卡松,有些病例可能会需要更高的剂量。如单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不能缓解症状,应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对于大多数CVA患者,ICS治疗可以快速缓解咳嗽症状,在咳嗽缓解后可以考虑逐渐减量降阶梯治疗。然而,终止ICS治疗后咳嗽可能会复发,有学者建议给予CVA患者长期ICS治疗以预防进展为典型哮喘及气道重塑,但是其有效性仍有待于前瞻性研究的证实。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英国胸科学会推荐的CVA的治疗方案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激素,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美国ACCP指南建议,经吸入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疗效不佳的CVA患者,在排除依从性差等影响因素后,可以在升级到口服激素治疗前先增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有几个研究报道了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对CVA患者在缓解咳嗽症状、降低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等方面有效,但观察例数较少。由于目前还未证实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气道重塑和进展为典型哮喘有预防作用,因此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CVA时最好同时联合ICS治疗。对ICS不能耐受或依从性差的CVA患者,方可考虑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单药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临床分析 篇3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误诊;氨茶碱;二丙酸倍氯米松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表现为顽固的咳嗽,持续或反复在3周以上,甚至数月至数年。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肺部一般没有哮鸣音,在基层医院极易误诊,以至于病情得不到及时缓解。多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可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喘息[1]。2007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CVA 62例,其中误诊25例,误诊率高达40.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中,男24例,女38例;55~65岁者54例,≥66岁者8例;有哮喘家族史16例,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药物过敏等疾病史22例。发病季节:冬春季44例,秋季14例,夏季4例。发病诱因:因吸入油烟等异味37例,天气变化诱发15例,感冒诱发8例,剧烈运动后诱发2例。

1.2 临床表现 62例均有发作性咳嗽持续3周以上,甚至达2个月,1例达2年。以咳为主,多数无痰或咳少许白色泡沫痰。部分患者可有胸闷或呼吸困难,体检无典型哮鸣音。57例以深夜或凌晨为重,1例出现发热。23例轻度喘息,34例有喉紧或瘙痒感,16例吸入冷空气后咳嗽加重,12例轻度胸闷。体征:咽部充血12例,2例双肺底可闻及少许细小湿性啰音,8例双肺底有少许哮鸣音。实验室检查:12例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无一例白细胞总数增高。48例胸部X线示:双下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为主要表现,14例X线完全正常;4例痰培养均为阴性;62例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

1.3 诊断标准 ①不明原因咳嗽持续3周以上,上呼吸道感染,吸入冷空气,剧烈运动后可诱发,深夜或凌晨加重;②体检、胸部X线检查正常;③肺功能检查多数正常,少数可有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表现,FEV1/FVC<70%或<正常预计值的80%;④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或24h呼气峰流量变异率增高;⑤平喘治疗有效;⑥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2]。

1.4 治疗方法 确诊为CVA后,除1例发热者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外,其余全部停用抗生素,给予氨茶碱0.1~0.2g,每天3次口服;酮替芬1mg,每天2次口服。二丙酸倍氯米松(商品名:必可酮)吸入,每天2~4喷,每次2~4喷,吸入激素后清水漱口。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全部病例用药2~4d后,咳嗽明显好转或减轻,6~12d症状几乎全部缓解,患者精神、饮食、睡眠状态明显改善。患者用氨茶碱、二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均逐渐减少用量,酮替芬维持应用6~12周后,无1例复发,疗效满意。

2.2 不良反应 酮替芬用药第1周有6例出现嗜睡、困倦、乏力,一般无须停药,继续使用,上述不良反应自行消失。使用该药患者应避免从事驾车、机器操作或高空作业。吸入气雾剂治疗时,全身不良反应少,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抑制低,是治疗的一线用药,如每天剂量超过1500μg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HPA轴抑制现象,出现精神兴奋及失眠1例,无1例出现水钠潴留。

3 讨 论

咳嗽是一种人体清除气道内外界物质及黏液、分泌物的自身保护性机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某些致病因子刺激气道上皮下的咳嗽受体,通过迷走神经通路直接引起咳嗽,或者通过引起局部支气管收缩间接引起咳嗽反射。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是大气道痉挛、狭窄,由于大气道咳嗽受体极丰富,故表现以咳嗽为主。而典型咳嗽因炎症在大气道,周围气道均有支气管痉挛及狭窄,故出现喘息与呼吸困难。多数学者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持续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与典型哮喘基本相同,只不过程度较轻[3]。

CVA临床特点: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老年人群的患病率较青年人为多,成年人以中年女性多见;②多数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以春秋季为多;③发作性咳嗽多发生在半夜或清晨,无发热、痰少或无痰,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在3周或1个月以上;④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器质性改变;⑤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平喘药物有明显的效果;⑥支气管激发试验呈阳性反应;⑦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

基层医师对CVA认识不足,易误诊为支气管炎及其他疾病[4]。本组有18例误诊为支气管炎,4例误诊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例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误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此类患者易常规使用抗生素,而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较少,直到疗效差时,才请呼吸内科医师会诊后确诊。医师诊断过于局限,对出现咳嗽者即视为支气管炎,常规使用抗生素并及时对症治疗无效,不仔细分析,反倒认为抗生素作用不强或用量不足,以至于贻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2):132-138.

[2] 王文元.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5):531-533.

[3] 祝筱姬,韩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现状与展望[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10):944-946.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辨析 篇4

1 临床资料

针对临床观察我院儿科的住院和门诊随访病人, 共50例进行统计调查。全部病例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实施方案中CVA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 (68%) , 女16例 (32%) , 年龄3~14岁, 病程3~73个月。症状表现:均有反复发作性刺激性咳嗽, 其中夜间或清晨阵咳43例, 干咳无痰39例, 少量黏液痰8例;偶有胸闷4例, 流涕、流泪、喷嚏3例。就诊时肺部听诊均无哮呜音, 两肺呼吸音稍粗、不清晰26例, 正常24例。胸部X线检查正常41例, 两肺纹理稍粗9例。肺功能FEV1或PEF测定, 均低于预计值的80%, 支气管舒张试验均阳性。新近诱发因素上呼吸道感染24例, 运动后7例, 吸人烟雾后9例, 气候变化8例, 原因不明2例。本组误诊28例 (56%) , 误诊时间2周~13个月, 其中误诊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9例, 慢性支气管炎5例, 慢性咽炎4例。

2 治疗与结果

患儿一经确诊为CVA, 均停用抗生素, 加用舒喘灵2.4mg、2次/d, 氨茶碱0.2g、3次/d口服, 酮替芬2mg晚间顿服;必可酮气雾剂250μg, 2次/d吸人。治疗1~3d症状消失18例, 3~7d症状消失22例, 1~2周症状消失8例;2例疗效不佳者静滴地塞米松后症状消失。3周后停用舒喘灵氨茶碱, 继续用酮替芬和必可酮气雾剂治疗, 疗程3~6个月。随访6个月~l年, 1l例患儿依从性差, 自行停药或间断服药, 出现症状反复;1例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38例病情平稳, 未再发作。

3 讨论

小儿咳嗽症状临床十分常见, 感冒、气管炎、肺炎、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均见咳嗽。由于本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其它伴有咳嗽的疾患, 以致发生漏诊和误诊现象, 贻误病情。因此, 必须认清本病的临床特点, 即特殊的痉挛样咳嗽, 结合其鼻炎、湿疹等过敏史, 就可以诊断。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 以咳嗽为症状为主, 干咳, 少痰, 无喘; (2) 咳嗽呈阵发性, 多在早、晚、夜间发作或活动后加剧, 或在气味、气温有变化时发作; (3) 咳嗽时间一般在1个月以上, 经抗生素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4) 多数患儿有湿疹、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史, 家族中常有哮喘病人; (5) 理化检查及双肺听诊多无明显变化。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均存在着与哮喘相同或相似的异常变化;认为CVA发病机理与哮喘相似, 其病理生理改变都是以持续气道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 (BHR) 为特点。儿童长期暴露于以下因素中有可能使哮喘患病的危险度增加:上呼吸道感染史, 天气变化, 个人过敏性疾病病史, 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居住环境 (卧室铺地毯) 。在这些因素中, 上呼吸道感染因素是主要因素。绝大多数小儿以受凉感冒起病, 表现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G抗体, 后者结合肥大细胞表面, 再与呼吸道抗原相互作用, 促进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介质释放, 导致气道上皮受损。严重时可使粘膜下感觉神经末稍暴露, 丧失正常气道上皮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病毒感染造成气道组织损伤, 使迷走神经纤维暴露, 胆碱能神经纤维致敏。一旦受刺激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反射性增强, 引起局部小气管收缩。此收缩刺激末梢咳嗽感受器, 直接引起咳嗽反射, 可没有喘息症状和体征, 成为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变异性哮喘。

有不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仍存在不足, 经常将该病诊断为支气管炎或反复呼吸道感染, 并长期误用大剂量抗生素。实际上, 对持续干咳超过2个月,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用治疗哮喘药物有效;咳嗽突然发作、自行缓解、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重, 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或吸入烟雾而诱发;既往有过敏病史或合并过敏性鼻炎者, 应高度怀疑本病。一旦确诊为CVA, 应尽早进行正规抗哮喘治疗, 以免病情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治疗应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核心部分, 其主要措施就是实施抗炎治疗, 旨在消除气道炎症而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同时, 应注意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尽可能避免诱发因素, 包括各种过敏源和物理、化学刺激物接触, 达到预防发作的目的。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 (CVA) 和治疗方法, 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对医院儿科50例CVA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儿随访6个月~l年, 11例患儿依从性差, 自行停药或间断服药, 出现症状反复;1例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38例病情平稳。结论CVA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其它伴有咳嗽的疾患。因此必须认清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误诊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 (实行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l993, 16.

[2]杨季国, 陈玉燕, 叶万敏, 等.儿童哮喘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2003, 18 (9) .

变异性哮喘 篇5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1],为儿科较为常见的临床现象。患儿往往既往有哮喘病史或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等。临床表现为咳嗽时间较长,为阵发性,伴或不伴有痰,夜间及晨起明显,活动后咳嗽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治疗后咳嗽明显改善[2]。本病多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易被误诊为感染而滥用抗生素贻误治疗,使病情迁延,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额外经济损失。现将2009~2010年我院诊治的38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患儿发病年龄为3-6岁17例,7-9岁8例,10-14岁11例,由此可见患儿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其中有婴儿湿疹11例,过敏性鼻炎10例,家族过敏史8例,个人过敏史7例。所有患儿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秋冬季常见,临床特点为反復咳嗽,抗生素治疗达1个月以上,咳嗽症状无缓解。常表现为干咳为主或伴少量粘液痰,常在夜间、清晨发作,遇到冷空气、运动或情绪变化时加重,均无感染征象。体检咽部正常,肺部听诊正常,行血常规及胸片检查都正常。全部病例在确诊前诊断为支气管炎或咽炎,应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生素以及止咳化痰药、中成药无明显疗效;确诊后停用抗生素,均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并辅以左西替利嗪口服。

1.2结果本组36例患儿经治疗后,18例用药7天内症状完全消失,10例2周内症状完全消失,8例1月内症状完全消失。

2讨论

2.1发病机制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多数人认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典型哮喘都存在着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发病机制是非常相似的,只是严重程度不一或病程进展阶段不同,是由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仅仅刺激气道粘膜表面,临床上即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发生显著气道炎症,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则表现为喘息。某些致病因子刺激气道上皮下的咳嗽受体,通过迷走神经直接引起咳嗽或通过局部支气管收缩间接引起咳嗽且气管迷走神经感受器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引起顽固性咳嗽。还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是大气道狭窄,临床上出现咳嗽而没有喘息症状。另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喘息阈值高于典型哮喘,这也是咳而不喘的原因。

2.2治疗方案(1)吸入治疗是儿童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局部吸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哮喘受累的气道,其特点为小剂量药物即能起到全身大剂量用药的同样效果,还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局部抗炎作用强,起效速度快,使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硫酸沙丁胺醇是β2受体激动剂,除直接兴奋气道的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外,还可增加气道粘膜纤毛活动度,促使管腔分泌物清除,并可抑制内源性致痉物质的释放和内源性介质引起的水肿,减轻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首选药物,其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糖皮质激素能增加CAMP合成,阻止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缓发介质的释放,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生成,降低了支气管扩张剂和口服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安全有效且对儿童生长发育无影响。(2)抗组胺药物:左西替利嗪为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具有较强的抗H1受体作用,还具有抗变态反应机制,能抑制气道以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肥大细胞的脱颗粒反应,抑制迟发相哮喘反应和增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扩张作用,无镇静、嗜睡等中枢系统副作用,无致心律失常作用。

2.3预防措施一方面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止咳祛痰药物。坚持规律用药达足够疗程,预防咳嗽变异性哮喘发展成典型哮喘;同时要让患儿家长指导孩子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肺功能,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气道的抗炎症和耐寒能力,还可以刺激机体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食欲和增强战胜哮喘的信心。另一方面作为临床医生,应该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特点及治疗有明确的认识,对于慢性咳嗽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儿应提高警惕,仔细询问病史及过敏史,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对于基本符合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特点的患儿,考虑给予诊断性口服支气管扩张剂和抗过敏药物治疗,必要时吸入激素治疗,及早诊断合理治疗,避免发展为典型哮喘。

参考文献

[1] 谢庆玲,温志红,焦 伟,等.哮喘患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6):412.

[2] 任慈芳,张灵恩.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718

[3]毛宇峰等.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J].临床荟萃,1999,14(17):6.

[4]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997,10:263.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探析 篇6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目前发现的导致儿童出现慢性咳嗽症状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与典型哮喘相似的治疗方法对该类患儿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1]。为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的临床效果,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组织进行了该次研究,将单用布地奈德和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用对该病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研究的92例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13岁,平均6.8岁;患病时间1~14个月,平均5.3个月;治疗组患儿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3~15岁,平均6.4岁;患病时间1~12个月,平均5.1个月。

1.2 方法

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每次1 mL,2次/d;治疗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L/次,2次/d,口服孟鲁司特钠,6岁以下患儿4 mg/次,3次/d,6岁以上患儿5 mg/次,3次/d[2]。对两组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治疗效果、用药后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停止治疗后哮喘症状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经药物治疗1周咳嗽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3个月咳嗽症状没有再次出现;有效:经药物治疗1周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5 d~1个月咳嗽症状消失,3个月咳嗽症状没有再次出现无效:咳嗽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或通过其它方案进行治疗,或停药后咳嗽症状再次出现[3]。

1.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儿经布地奈德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73.9%;治疗组患儿经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93.4%。两组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用药后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复发率

对照组患儿停止治疗后有1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再次发作;治疗组患儿停止治疗后有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再次发作。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孟鲁司特是临床上的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对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的生物活性具有非常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且可以使由于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出现痉挛现象减少甚至消失,可以使气道由于变应原所产生的刺激而导致产生的细胞和非细胞性炎症物质得到有效控制,可对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进行有效抑制。对运动和冷空气等因素产生的刺激及各种变应原如花粉、毛屑等引起的速发相和迟发相炎症反应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口服途径应用后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药物[4]。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的一种代谢物,对哮喘患者的气道和其他组织产生的前炎性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使平滑肌出现痉挛、血流发生改变、血浆大量渗出、黏液分泌和炎性细胞充分活化,因此白三烯在哮喘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孟鲁司特是白三烯受体的一种拮抗剂,主要通过对半胱氨酸酰白三烯与受体之间的结合进行阻断,使半胱氨酸酰白三烯所产生的致炎效果被有效中断,从而使黏液的水肿程度减轻、使气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加,以达到使平滑肌痉挛现象得到充分缓解的目的,使炎性细胞在气道壁的浸润现象减少,从而使气道高反应性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对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布地奈德,用药后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停止治疗后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后,且上述4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孟鲁司特钠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9,46(12):105-107.

[2]徐青,邓伟吾.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合成抑制剂与哮喘[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15(16):215-216.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9,42(12):103-104.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 共71 例, 其中男32 例, 女39 例。年龄14~61 岁, 病程最短32天, 最长14个月,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

1.2 临床表现

刺激性咳嗽或伴少至中量白色泡沫样痰41例, 咳嗽伴胸闷11 例, 夜间咳嗽加剧51例, 接触冷空气及异味或烟雾诱发或加重咳嗽25例, 合并有过敏性鼻炎21例, 有明确过敏物质的18例, 运动后咳嗽加重3例, 有过敏史者48 例 (包括过敏性鼻炎、湿疹、药物过敏等) 。

1.3 检查方法

要求检查前24小时停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及抗组胺药物。先常规测定肺功能, 根据结果对第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 实测值/预计值<70 %的9例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用万托林气雾剂 (葛兰素史克生产) 500 mg 吸入, 10分钟后复测FEV1 , 吸入后FEV1比吸入前改善> 15 % , FEV1 绝对值增加200ml 以上为舒张试验阳性。FEV1 实测值/预计值> 70%的25例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受试者保持平静呼吸, 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2 分钟, 测FEV1 和比气道传导率 ( sGaw) 作为同组对照值。吸入乙酰甲胆碱, 如FEV? 下降>20%, 可诊断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1.4 判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1]中提出的CVA诊断标准:①慢性咳嗽, 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 (PEF) 昼夜变异率>20%;③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和喘息、胸闷。

2 结果

71例患者中, 舒张试验阳性9例,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25 例, 71例患者均给予博利康尼片、茶碱缓释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 部分病例加用吸入型布地奈德, 短期内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隐匿性哮喘、 异型哮喘、咳嗽型哮喘, 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Gluser 首先于1972 年报道了5 例成年患者, 其特点是发作性夜间干咳, 无喘息, 对支气管扩张剂或短期使用激素效果好, 并命名为“变异型哮喘”[2], 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哮喘的潜在形式。多数学者认为CVA 的发病机制和典型哮喘一样, 是一种包括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咳嗽多由气道感觉神经受刺激所致, 咳嗽反射弧与支气管的反射弧之间有类似的组成, 均由上皮黏膜下的感受器、传入神经、髓质中枢、传出神经与作用肌组成。持续的气道炎症使支气管黏膜肿胀、受损, 黏膜下的咳嗽感受器的兴奋阈值降低, 对多种刺激的敏感性增高, 通过迷走神经通路直接引起咳嗽, 或局部支气管收缩间接引起咳嗽。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导致咳嗽加重[3]。由于气道痉挛多发生于末梢气道, 因此很少闻及典型哮喘所见的哮鸣音, 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胸闷症状。

由于气道高反应性是CVA的基本特征之一, 因此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检查是诊断CVA的关键方法。CVA的主要临床特点包括:① 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 持续或反复发作常超过1个月, 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 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 通常咳嗽比较剧烈, 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大笑或咳嗽本身都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② 查体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③ 患者多有较明确的家族过敏史或伴有其他部位的过敏性疾病史, 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等。④ 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最大呼气流量 (PEF) 昼夜变异率>20%, 提示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⑤ 抗感染治疗无效, 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据文献报道, CVA 常常是支气管哮喘的开始阶段, 有学者[4]统计约10 %~33 %成人CVA也可发展为典型哮喘, 因此许多学者认为CVA 是典型哮喘的早期表现。故对CVA 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 既有利于及时治疗, 又可避免气道的进一步损伤。

综上所述, 对于咳嗽时间持续两周以上的患者, 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若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阳性的患者, 可以诊断该病。CVA 一经诊断, 应尽早进行正规抗哮喘治疗, 以免病情发展成典型哮喘。因其发病机制同哮喘相似, 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 多数患者经支气管舒张剂或抗过敏治疗好转,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仍为治疗CVA 的根本。CVA 经过合理的治疗后, 咳嗽症状可以缓解或完全消失, 但临床上仍有部分病例发展成典型哮喘, 这一问题有待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 以便找到阻止CVA 发展成典型哮喘的解决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咳嗽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原则, 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对71例原因不明的长期慢性咳嗽患者行常规肺功能检测, ①24小时最大呼气流量 (PEF) 变异率;②支气管舒张试验;③组织胺激发试验。对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实测值/预计值<70%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 FEV1实测值/预计值≥70%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71例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9例,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25例。结合临床特点及对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的治疗效果确诊37例为CVA。结论 ①慢性咳嗽, 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PEF昼夜变异率>20%;③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可确诊。给予博利康尼片、茶碱缓释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有效。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高反应,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 28:738-744.

[2]Johnson D, Osborn LM.Cough variant asthma:a review of the clinical literature.Asthma, 1991, 28:85290.

[3]朱琦, 颜泽敏, 万昭泉, 等.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特征[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8, 18:215.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疗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5例, 女11例;年龄15~66岁, 平均39.6岁。均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诊断标准[1], 病程4个月~3年。有过敏性鼻炎者16例, 占57.1%;有哮喘家族史者11例;有吸烟史者16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以慢性顽固性咳嗽为主要症状, 其中无明显季节性特征, 一年四季反复发作干咳19例 (73.1%) , 咳嗽伴白色黏痰者5例 (19.2%) , 其中咳嗽发作时间主要在早晨及晚间、运动或吸入冷空气后咳嗽加重等刺激性咳嗽13例 (50%) , 咳嗽伴胸闷者9例 (34.6%) , 听诊双肺圴未闻及哮鸣音和干、湿性啰音, 其余4例无异常。

1.3 实验室检查

皮肤变应原检查阳性18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15例。吸入2%舒喘灵雾剂后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和呼气流速峰值 (PEFR) 改善率均大于20%。实验室检查, 全部患者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均在正常范围内;胸片显示有双肺纹理增粗者5例, 其余胸片正常。

1.4 治疗方法

停用抗生素、止咳药, 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合小剂量茶碱类药 (二丙酸倍氯米松400μg/d+氨茶碱300mg/d) 治疗。

2 结果

咳嗽均在2~3d内逐渐缓解, 2~4周症状基本消失。从而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特征性表现为夜间、早晨发作性咳嗽, 运动时咳嗽加重, 其家族或个人有过敏史、IgE检测、肺功能检测有助于鉴别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其他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对于顽固性发作性干咳 (以夜间及凌晨为甚, 以闻到刺激性气体、气候改变、运动为诱发) , 肺部听诊无啰音, 抗生素和止咳治疗无效的患者, 如具有明确的过敏史和哮喘家族史, 起病和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 胸X线片正常, 五官科检查正常, 肺功能正常, 应考虑到CVA。

3.1 咳嗽变异性哮喘常见误诊原因

该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冬春季节较多, 患者年龄一般较轻, 多在40岁以下, 但以女性患者较多[2], 在临床中常被误诊及漏诊。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病症的惟一症状就是慢性咳嗽, 无明显肺部阳性体片, 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以致贻误病情。常见误诊原因如下。

3.1.1 对CVA认识不足

(1) 对CVA与哮喘的相关性认识不足。很多医师对本病特点不熟悉, 认为有喘息及相应的肺部哮鸣音才能诊断哮喘。 (2) 对CVA诊断标准认识不够。1982年Hannaway正式建立CVA的诊断,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标准。目前国内公认的标准: (1)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 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 运动后加重; (2) 肺功能和胸片正常, 查体无阳性体征; (3) 气道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塞,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PEF在吸入组胺或乙酰胆碱后下降率>20%; (4) 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无效, 支气管扩张剂或皮质激素有效, 并于停药后短期内复发; (5) 有个人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6)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基层医师对上述标准了解掌握不够而造成漏、误诊。

3.1.2 询问病史不够详细

诊断思维过于局限, CVA虽然发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但基本病变是气道慢性炎症反应, 都是由变应原或其他诱因引起, 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史。CVA在临床上易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支原体肺炎、原发性肺结核、敏感性支气管炎、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而引起的咳嗽等常见病相混淆。由于许多医师没有很好的询问系统病史, 常常满足于常见病的诊断, 思维狭窄, 未能深入分析病史而造成漏、误诊。

3.1.3 忽略了实验室检查

尤其是肺功能测定, 由于CVA属特殊类型的哮喘, 临床表现及体征均不典型, 常规体检及胸片常无特异性提示, 而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及激发试验的检测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1.4 防止误诊的对策

为提高CVA的诊断率, 防止漏、误诊,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CVA相关知识的学习, 特别是提高对哮喘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的认识。 (2) 详细询问病史, 了解发病起因、发病特点。对于无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以上, 肺部无阳性体征, 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 经抗生素治疗无效, 而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有效者, 应高度警惕本病可能。 (3) 做好疑诊病人REF变异率测定, 支气管扩张试验及激发试验, 以明确诊断。

3.2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及预防

3.2.1 治疗

与哮喘治疗相同, 大多数患者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加β激动剂即可很少需要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时间≥6~8周。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过敏药物:非那根、酮替芬;止咳平喘药如:氨茶碱、美喘清;也可以用预防性用药如气管炎菌苗片等。对于个别用上述药物效果不佳的可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例如:口服强地松或者吸入普米克气雾剂、必可酮气雾剂, 一般哮喘会好转, 咳嗽消失。

3.2.2 预防

3.2.2.1 积极查找致敏原

常见为吸入某些植物花粉、屋尘、螨、真菌孢子、动物皮屑、食物中的鱼、虾或接触油漆染料等。要仔细观察每次咳嗽发作前有什么因素存在, 找出致敏因素, 加以避免, 防止再次接触。

3.2.2.2 避免诱因

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诱因可有三种可能: (1) 气候改变, 冬春季为高发期, 冷空气刺激为主要诱因, 因而要作好保暖防护, 特别是冬季清晨出门要穿暖和并戴上口罩; (2) 运动后咳嗽加重, 因而有此类哮喘患儿要避免剧烈运动; (3) 情绪激动、大哭大闹亦可诱发咳嗽发作, 因而要尽量使患儿保持情绪稳定。

3.2.2.3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咳嗽变异性哮喘实质是哮喘, 而哮喘是变态反应性疾病, 即因免疫功能异常而引起变态反应, 因此要注意改善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钟南山, 林江涛, 朱玉珏, 等.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 28 (11) :737-744.

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临床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 女15例, 年龄18岁~45岁。其中, 8例有过敏性鼻炎病史, 5例有哮喘病史, 其他过敏性疾病10例, 均以春秋季节为好发季节。既往无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史。

1.2 诱发因素

吸入冷空气加重咳嗽的20例, 因主动性和被动性吸烟、吸入煤气、油漆等诱发6例, 呼吸系统感染诱发24例, 运动诱发5例, 进食海产品等诱发的3例。

1.3 临床特点

持续性的反复咳嗽或阵发性刺激干咳, 反复发作时间超过1个月, 常于夜间或清晨发作, 痰少, 较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无效, 用支气管扩张剂及抗过敏药物, 症状于4 h~48 h内明显缓解。

1.4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鼻咽部检查正常;胸部X线检查15例, 肺纹理增高、紊乱, 其余正常;心电图正常。

1.5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确诊后给予: (1) 比可酮气雾剂、舒喘灵气雾剂治疗18例; (2) 比可酮气雾剂、舒喘灵气雾剂、舒乐宁气雾剂治疗13例; (3) 比可酮气雾剂、舒喘灵气雾剂、舒乐宁气雾剂、氨茶碱片治疗6例; (4) 比可酮气雾剂、舒喘灵气雾剂、舒乐宁气雾剂、氨茶碱片、泼尼松片治疗3例。比可酮气雾剂用量0.75 mg/d, 泼尼松片30 mg/d, 氨茶碱片0.3 mg/d.其中15例在1周内咳嗽症状消失, 18例在2周内咳嗽症状消失, 7例在2周内咳嗽症状消失。所有病例在症状消失后继续应用比可酮气雾剂0.2 mg/d维持治疗3个月, 无复发病例。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确诊前均有慢性咳嗽病史, 并误诊为急性支气管炎8例, 慢性支气管炎20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 肺炎7例, 慢性咽炎1例, 支气管扩张症2例;误诊时间2个月~6年;期间都曾经应用过多种抗生素治疗, 均无效。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1) 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咳嗽达2个月以上, 运动、冷空气及上呼吸道感染会诱发加重; (2) 组胺或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3) 抗生素和止咳药物均无效, 用支气管舒张剂或者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有效; (4) 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 胸片正常, 肺通气功能正常。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分析 篇10

资料和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287例,首诊误诊治疗198例。198例中男126例,女72例,年龄2个月~14岁;其中≤3岁106例,4~8岁62例,8~14岁30例。本组患儿92例(46.5%)来自农村;65例(32.8%)来自当地个体诊所。

纳入标准:按照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会组制定标准,进行诊治。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性治疗而确诊。入院3~5天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未考虑CVA,未按CVA治疗的病例,门诊患儿以咳嗽就诊或反复咳嗽3周以上经常规检查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病例均被界定为误诊。按此标准287例中共误诊的198例(198/287),误诊率为69%。

临床表现:198例患者中,慢性干性咳嗽为主且时轻时重者83例;剧烈运动、受凉、或饮用刺激性食物、嗅特殊气味后诱发咳嗽者65例;无诱因出现夜间及晨起剧烈咳嗽或呛咳持续时间长达5~15分钟、伴面部潮红者23例;咳嗽伴有咳少量白色痰液者16例;阵发性咳嗽且咳嗽剧烈时偶伴气喘者11例。198例患儿中除6例(3%)患儿有轻度口唇发绀,其余一般情况尚可。双肺呼吸音清晰102例(51.5%),双肺呼吸音增粗77例(38.9%),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16例(8.1%),均未闻及典型确切的喘鸣音。52例(26.3%)白细胞增高,81例(40.9%)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胸部X线片正常128例(64.6%),肺纹理增粗49例(24.7%)。

误诊类型

本组病例首次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46例(23.2%),支气管肺炎37例(18.7%),急性支气管炎36例(18.2%),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3例(16.7%),慢性咽炎23例(11.6%),支源体肺炎8例(4%),原发性肺结核7例(3.5%),习惯性咳嗽(精神性咳嗽)5例(2.5%),支气管异物3例(1.5%)。

讨论

误诊原因:CVA由于症状、体征不具备典型哮喘表现,且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疾病较多,易被误诊为多种呼吸道疾患。本组198例的误诊原因主要有:①对该病认识不足,基层医生常把它当作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呼吸道感染。传统的观点认为,哮喘应该表现为喘息才对,而单纯性咳嗽并不是哮喘的表现。本组病例偶尔有或根本没有典型哮喘和喘息症状,也无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少,初次就诊时均易误诊,贻误病情。该病患儿反复咳嗽,呈刺激性干咳,以夜间和晨起尤为明显,部分患儿咳剧时面部潮红,有诱因(运动、饮食、气味、冷空气刺激、感冒等)加重。多数有湿疹及鼻炎史,无发热、胸片多正常,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肺功能正常。②临床思维偏差,有些医生思考不全面而是一味从抗生素上做文章,不断升级换代,这就是临床思维问题。③凭经验治疗,基层医生往往病史询问不详、检查不细、满足常见病的诊断、仅凭主诉,体检或辅助检查的可疑之处就确诊。④忽视整个病程的发展过程,忽略已往病史,只注重一次就诊的主诉,缺乏相同病征反复发作的综合分析能力。笔者曾接诊本病例发现有60%无病历记录或不参考病历记录。⑤本组198例首诊时均以抗生素为主要用药。有些医生把激素当作常用药,每有咳嗽即用抗生素和激素,且症状暂时缓解即认为治疗有效,但病情仍然可以继续发展,停药后又复发。

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临床分析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诊治的30例CVA成人患者,男女比例1:1,年龄集中在21.1~65.2岁,平均年龄为37.3岁,病程3个月以上。30例CVA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我国哮喘会议上制定的诊断标准[1]。CVA的诊断标准:(1)患者慢性咳嗽已有2个月以上;(2)患者的支气管所激发的试验呈阳性或者其PEF变异率>20%;(3)患者经支气管的扩张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后,治疗效果佳;(4)没有其他原因导致慢性咳嗽。30例CVA患者的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的患者有18例(60%),发病的季节集中在夏季,另外的12名患者没有表现明显的季节性的症状。CVA的诱因:尘螨18例(60%),烟油汽20例(66.7%),花粉12例(40%),上呼吸道感染6例(20%),没有明显诱因3例(10%)。其中这些患者的误诊情况为:误诊支气管炎18例(60%),咽炎12例(40%),感冒9例(30%)。

1.2 临床表现

刺激性的咳嗽患者30例,干咳28例,间断胸闷3例,气短2例,胸痛1例。这些症状白天、夜晚都有所表现,白天出现症状的有6例,夜晚出现症状的有24例,1 d之内均有发作的有9例者,这些症状的发作,均影响患者的正常夜晚休息、日常工作学习。查体为:3名患者(10%)眼周出现较为明显的色素沉着,其他患者没有明显阳性的体征。

1.3 研究方法

在这组患者的研究中,该院采用SENSORMEDICS-6200型的全自动的人体体积的描计仪以及SM-1型的喷雾仪,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检查;患者所服用的支气管激发实验药物是乙酰甲胆碱的稀释液,调试的浓度逐渐从0.049μg/mL增加到12.5μg/mL。患者在接受检查时的前12 h,要停止服用抗过敏药物以及胆碱能受体的阻断剂的类型的药物[2]。这30例患者中的胸部X线表现是正常的,这些患者的肺功能在确诊为CVA后,所有患者停用抗生素、止咳药,给予吸入舒利迭、同时给予扑尔敏或口服氨茶碱片后症状消失,对患者立刻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50μg250μg)的服用,早晚各1次,仔细观察患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即咳嗽症状的缓解或者消失,以及肺功能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2]。

2 结果

30例CVA成人患者在确诊前都使用抗生素以及止咳化痰相关的治疗,没有取得疗效。患者中的支气管激发实验被确诊后,首要要求是避免触摸一些可能引发并发症的刺激性物质或反应,对患者立刻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50μg/250μg)的服用,早晚各1次,观察患者临床上并发症的缓解情况。30例CVA成人患者在进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服用的5 d以后,其咳嗽、胸闷等症状有所缓解或者消失,其夜间的休息也恢复了正常,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这30例CVA患者在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后的3个月复查其肺功能以及PC20值与治疗前的各项标准的比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患者在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1个疗程后,患者在PEF、FVC及FEV1%上均有所增加,只有PEF在逐渐下降。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有潜在形式的哮喘,它常见于成年人患者,女性患者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如儿童发生该病,没有立刻进行诊治,则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它也是一种季节性的疾病,主要集中在7~10月[3]。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非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疾病,主要的表现为咳嗽,因为没有喘息的这一症状反应,常常为一般患者所忽视,一直造成许多误诊、误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病理基础是气道的慢性炎症、气道的高反应性以及可逆性的气道阻塞,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形成一些气道组织性结构的重建,使呼吸道气流的受阻从可逆性转换成不可逆性,肺功能遭受损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由于数据量少的特点以及其他医院所发生的误诊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有的还造成生命危险。对此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要做好确诊的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做好早预防,目前,预防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疾病最主要的有效措施,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一旦明确诊断即按哮喘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4]。

摘要:目的 探讨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该院在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所诊治的的30例CVA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其发病特点、误诊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患者出院的一年时间内对此并发症做以了解。结果 这30例患者中的胸部X线表现是正常的,这些患者的肺功能在确诊为CVA后,所有患者停用抗生素、止咳药,给予吸入舒利迭、同时给予扑尔敏或口服氨茶碱片后症状消失。结论 预防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措施,一旦明确诊断即按哮喘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误诊,诊断

参考文献

[1]斯建中.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痰瘀同治机理探析[C]//全国中医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继续教育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05.

[2]罗社文,张洪春,韩春生,等.疏风宣肺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2002(8):32-33.

[3]王富春.抗支糖浆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和血清中IgE的影响和临床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上一篇:《大学问》下一篇:都市农业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