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变异性

2024-06-10

时间变异性(共5篇)

时间变异性 篇1

头颈部血管造影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DSA) 和CT血管成像 (CTA) 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然而由于DSA与CTA都需要在检查前注入造影剂, 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造影剂过敏、感染、头晕等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存在着一些限制[1]。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流成像 (3D-TOF-MRA) 以其无需造影剂、安全无创的优点正愈来愈多地应用于头颈部血管造影, 本研究旨在运用3D-TOF-MRA对头颈部的血管变异进行诊断, 评估3D-TOF-MRA评估头颈部血管变异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2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放射科进行头颈部MRA的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00例, 女600例, 年龄22~73岁, 平均 (48.69±10.52) 岁。均表现为头晕、无力、四肢麻木等症状。

1.2 检查方法

使用日立磁共振, 16通道SENSE神经血管线圈, 分别对患者头部、颈部以及主动脉弓上段进行3D-TOF-MRA扫描, 采用快速梯度回波 (FFE) 序列。头部参数:扫描层数150层, 重复时间 (TR) 15 ms, 回波时间 (TE) 3.5 ms, 层厚2 mm, 层间距1 mm;颈部参数:160层, TR 20 ms, TE 3.5 ms, 层厚2 mm, 层间距1 mm;弓上段参数:层数120层, TR22 ms, TE 3.5 ms, 层厚2 mm, 层间距1 mm。

1.3 影像分析

原始图像通过工作站行最大密度投影 (MIP) 和容积再现 (VR) 重组。由两位资深的放射科主治医师对研究对象的MRA图像行双盲法诊断, 分别记录患者的颅内血管、颅外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MRA血管特点。

2 结果

1200例患者中, 共通过MRA发现血管变异438例, 占总数的36.5%。其中椎-基底动脉变异217例, 椎-基底动脉变异中椎动脉起始部变异51例, 椎动脉发育不良115例, 椎动脉未汇入基底动脉51例。大脑前动脉变异88例, 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64例, 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24例。窗式变异58例, 窗式变异中椎动脉15例, 基底动脉29例, 大脑前动脉14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61例。大脑中动脉变异5例。

3 讨论

3D-TOF-MRA能够安全、无创、清晰地显示人体头颈部的动脉血管。通过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后形成的三维图像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全面分析头颈部动脉血管的形态学特征。由于头颈部血管的变异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极易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D-TOF-MRA的出现为临床评估头颈部动脉血管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3.1 颅内血管变异

大脑动脉环 (Willis环) 的发育异常是脑缺血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2]。本组研究资料中, 大脑前动脉变异88例, 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64例, 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24例, 大脑中动脉变异5例,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61例。提示3D-TOF-MRA能清晰显示Willis环, 同时敏感提示Willis环的变异, 为评价血流的代偿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3.2 椎-基底动脉变异

椎-基底动脉变异是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诱导因素之一, 椎-基底动脉变异主要分为口径、起始部以及动脉形态的变异。本组研究资料中, 椎-基底动脉变异217例, 其中, 椎动脉发育不良115例, 其中多为左右椎动脉管径发育不对称。文献报道椎动脉发育不良会降低血流速度, 造成血流阻力升高, 从而导致椎-基底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3]。本研究中, 椎动脉起始部变异51例, 其中多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这种变异犹如是一颗“定时炸弹”, 因为一旦将来患者因为椎动脉粥样硬化而出现椎动脉狭窄或阻塞时, 主动脉弓中的强大压力就会导致椎动脉破裂。本研究中, 椎动脉未汇入基底动脉51例。这种迂曲的椎动脉会降低血流速度, 使患者更容易出现粥样硬化。

3.3 窗式变异

窗式变异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统以及头颈部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窗式变异危险性极高, 因为其在出现窗式变异的同时长伴有动脉瘤的出现, 而头颈部动脉系统的窗式变异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体征, 所以很难及时检出, 但头颈部动脉系统的窗式变异会导致其他血管出现异常, 导致严重的继发病症。本组研究资料显示, 3D-TOF-MRA共检出窗式变异58例, 其中椎动脉15例, 基底动脉29例, 大脑前动脉14例。提示3D-TOF-MRA能够无创、准确地检出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与头颈部动脉系统的窗式变异。

综上所述, 3D-TOF-MRA能够清楚地显示头颈部血管, 敏感提示头颈部血管变异, 且具有无需造影剂, 安全、无创, 无辐射的特点, 在无创评估颈动脉、椎-基底动脉和颅内血管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MRA的结果有望对脑血管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Marckmann P, Skov L, Rossen K, et a.l Nephrogenic Systemic Fibrosis:Suspected Causative Role of Gadodiamide Used for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 Am Soc Nephrol, 2006, 17 (19) :2339.

[2]方琼, 余永强, 刘斌, 等.MD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及颅底Willis环解剖变异和其代偿潜能的评估[J].解剖与临床, 2007, 10 (12) :383.

[3]华锐, 刘筠, 张羽.椎动脉变异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8, 45 (31) :149.

时间变异性 篇2

据资料显示CVA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可占门诊慢性咳嗽的30%左右[1]。

但因其临床特点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漏诊,为帮助临床医师对其早期准确诊断,现将该疾病的诊断要点总结如下。

1 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公认的诊断标准:(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痰少,运动后加重,但无喘息发作;(2)症状多发生于凌晨、夜间或就寝时;(3)季节性发病或接触刺激性气味即出现憋气、呛咳难忍等气道高反应性(AHR)症状;(4)排除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

(5)经抗生素及对症治疗>2周症状无改善,而抗过敏机制气管扩张剂有效;(6)伴有下列一项或多项变态反应性疾病或病史、既往有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气管炎史、外周血嗜酸细胞(EOS)增高或血清免疫球蛋白E(lgE)>200mg/L、痰中发现大量的EOS 、皮肤过敏原试验阳性、哮喘家族史[2]。

2 临床特点

CVA好发于春秋季节,发病年龄相对较轻,表现为顽固性咳嗽,以清晨和夜间为重,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易诱发,无痰或少痰,不伴喘息,肺部听诊无哮鸣音。

可有过敏家族史或其他部位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

对一般的止咳药及抗生素治疗无效,对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疗效好。

3 辅助检查

3.1 血常规

发作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3.2 影像学

多无异常,CT有助于排除早期间质性肺疾病和非典型支气管扩张。

3.3 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测定

是诊断CVA和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

CVA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不如典型哮喘明显,大部分患者肺通气功能完全正常,因此仅根据肺功能的.改变难以做出判断。

针对CVA存在AHR这一特点,对疑诊CVA的患者可以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

对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70%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FEV1<70%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余红缨等[3]比较了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CVA中的应用,认为对FEV1>70%的患者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其肺功能很难进一步改善,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建议对肺功能较好的患者首选支气管激发试验。

但对老年患者,因合并症多,支气管激发试验危险性增加,可以将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诊断哮喘的重要依据。

另外,利用呼气峰流速仪测定峰值呼气流速(PEF),是一种简易、便携式的肺功能动态监测方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阳性判断标准是日内(或2周)变异率≥20%,以阳性判定为气道高反应性来诊断CVA。

3.4 气道炎症的评估

CVA的病理学改变是气道炎症,因此检测气道炎症指标,在判断气道炎症、辅助诊断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诱导痰(IS):可行痰细胞分类和痰内可溶性物质检测,反映气道分泌物的情况,参与CVA气道炎症的细胞中,以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最为明显,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可预测CVA发展成典型哮喘。

(2)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冲洗和肺泡灌洗主要反映肺亚段以下的外周气道炎症情况,支气管黏膜活检可直接获得气道炎症的病理学依据。

(3)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ENO):FENO与嗜酸性细胞的气道炎症及AHR存在相关性,CVA及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因此,FENO对CV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在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

(4)呼出气冷凝液(EBC):无创检测技术,与诱导痰、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相比,具有实时、简单、重复等特点,可动态检测气道炎症[5]。

4 鉴别诊断

因许多疾病都可导致咳嗽,确诊CVA须排除以下常见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支气管扩张、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引起的咳嗽等。

5 结语

近年来,通过科研人员、各级医务人员的不断探索、不断的提高认识,其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均取得长足发展,然而由于本病比较隐匿,仅有咳嗽而无喘息,临床症状不典型,故仍时被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衣原体肺炎等疾患。

尤其是基层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辅助检查的缺如或落后,接诊患者人数较少等原因其误诊情况仍较严峻[6]。

因此,临床医师积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熟练掌握诊断要点是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冯文杰,李向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现状.临床肺科杂志,2010,16(2):99-100.

2 王文元.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进展.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5):531-533.

3 余红缨,王珊,樊毫军.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应用.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2(3):259-260.

4 叶伶,龚颖,童岳阳,等.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价值.临床肺科杂志,2010,27(9):601-603.

5 祝筱姬,韩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现状与展望.实用医药杂志,2010,27(10):944-946.

时间变异性 篇3

关键词:风电并网,季节差异性,旋转备用,不同时间尺度

1 引言

风能具有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的特点。大规模风电的并网相当于向电力系统引入极大的不确定因素,这会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为了保障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就必须大幅度增加旋转备用容量[1,2,3]。

针对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备用容量问题,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确定性方法来研究[4,5],另一种则是采用随机变量来描述风电出力,将问题转换成求解不确定规划问题来解决[6]。但是采用这两种方法解决风电并网的不确定问题往往会使得系统旋转备用需求大量增加,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电力系统的备用问题常常要与系统的机组组合相协调,且风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的预测误差水平具有随时间尺度减少而降低的特点,通过多次更新系统的风电出力预测信息可以减少风电并网带来的不确定因素[7]。风电出力和负荷预测具有季节差异性[8],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季节的风电出力和负荷功率差异性非常明显,因此在预留旋转备用容量时应该针对不同季节的特点分别制定。

本文将考虑风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的季节差异性,基于不同时间尺度协调机组组合来研究含并网风电的电力系统旋转备用的优化配置问题。

2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旋转备用影响因素

2. 1 发电机组的运行故障

发电机运行都存在一定的强迫停运率,一般可以采用二次型离散随机变量来描述。取qi为机组i的强迫停运率,对时段t的发电机组i生成在0 ~ 1之间均匀分布的伪随机数τi。令τi≤qi为机组i强迫停运,则机组启停状态ui. t置为0,否则ui. t置为1。

2. 2 风电出力和负荷预测误差

对调度人员而言,相比于单纯的预测值,预测的不确定性分析更有指导意义。这主要表现在含风电的电力系统旋转备用容量的配置上。对大规模风电场群而言,当预测时间尺度较长时,风电出力的预测误差将趋向于正态分布[9]。同时风电出力的预测误差随着时间尺度的减少而减少。设风电出力预测误差为N( 0,σ2w) ,取系统负荷和风电出力之差为系统的实际负荷P'L。

受技术条件、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限制,负荷预测会有一定的误差。通常情况下认为负荷预测误差服从N( 0,σ2L) 的正态分布[10]。每个节点的预测误差不近相同,因此设第k个节点的负荷预测误差服从N( 0,σ2Lk) 的正态分布,一般情况下,节点间的预测结果是相互独立的,则总负荷预测误差服从N( 0,σ2L) 的分布,其中:

式中,NL为负荷节点个数; σLk为节点k的负荷预测误差; σL为总负荷预测误差。

由于风电出力预测和负荷功率的预测误差之间具有相互独立性,因此,总预测误差可以描述为服从N( 0,σ2D) 的正态分布,其中:

式中,σW、σD分别为风电出力和全网负荷功率的预测误差。

2. 3 风电出力和负荷功率季节性差异

风能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差异引起的气温和水蒸气含量不同而产生的地面气压差,气温在不同季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通过历史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季节的风电出力和负荷差异特性非常明显,因此应该针对不同季节分别制定预留旋转备用的方案。图1、图2和图3分别是我国沿海某省在不同月份的风电出力、负荷功率曲线和各季度的典型日负荷曲线。

通过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不同月份的风力发电量和负荷需求量差异较大,风力发电量与负荷需求之间没有存在一定的关系,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月份风电出力与负荷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而相同季节风电出力和负荷比例相似性较高。

在图3中可以看出日负荷的趋势基本保持不变,综合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春秋季负荷和风电出力的相似度较高,对春秋季( 第9 ~ 17周和第31 ~ 43周) 可以采用同一个结果来优化。而夏季、冬季、春秋季风电出力和负荷之间的比例差别较大,则应该采用不同预留旋转备用容量控制策略。

3 考虑季节差异性的不同时间尺度含风电的电力系统备用分配数学模型

3. 1 不同时间尺度协调机组组合的旋转备用容量制定策略

风电出力预测和负荷预测的误差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并随着预测时间步长的减少而减小。在不同季节负荷功率和风电出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相同年份不同季节的负荷功率和风电出力差异性较大,不同年份相同季节的负荷功率和风电出力相似性较高,因此,可通过对每个季节进行典型分析,得出各个季节相应的优化旋转备用配置。目前,在时间尺度较大的风电出力预测上,日前风电出力预测可以为调度计划提供较有效的预测。一般情况下,大机组具有很高的启停成本,旋转备用容量的制定和分配又离不开机组组合。机组组合一般是在旋转备用容量和负荷预测功率的基础上制定,而旋转备用容量又受到机组组合的约束,通常通过机组组合结果所得的备用容量一般会大于或等于预留旋转备用容量。因此,协调机组组合的旋转备用优化主要是针对所需预留的旋转备用容量。

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系统预留的旋转备用容量过低可能会引起调度计划的频繁修正,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都会受到影响; 而预留过多的旋转备用容量会对系统的运行经济性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比预留不同比例的最小旋转备用容量所需的系统运行费用,得到可以使含风电电力系统相对经济运行的旋转备用预留容量。而且由于不同季节风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特点差异性大,现将机组组合的制定策略分成三个时间尺度,通过协调各时间尺度机组组合,并针对各个季节风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特点,得到不同季节的旋转备用容量控制策略。

( 1) 以24h为时间尺度的日前调度计划

以24h为一个时间周期来制定所有机组的启停机方案主要根据日前机组的运行状态和负荷预测结果。由于日前风电出力预测和负荷预测的数据误差较大,在该时间尺度下预留旋转备用容量时可以适当降低供电可靠率的要求,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简称该时间尺度的调度计划为日前调度计划。

( 2) 以6h为时间尺度的短期修正调度计划

由于风电出力和负荷预测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距离执行时刻的缩短而减小,所以理论上通过时间尺度越短的方案来修正机组组合后的调度方案准确度越高,但是大部分机组的启停时间均需要4 ~ 6h,因此制定以6h为时间尺度来修正原来指定的以24h为时间尺度的机组组合和旋转备用计划,并简称该时间尺度的调度计划为短期修正调度计划。

( 3) 以1h为时间尺度的应急修正调度计划

尽管采用6h为时间尺度的预测数据已经有较高的精度,但是风能的随机性仍然较大,还有可能使得风电出力预测出现较大的偏离,这样原有的调度计划可能达不到实际精度的要求,而目前具有短时间启停功能的燃气机组的启停时间也需要1 h。因此,以1 h为时间尺度制定快速机组启停机方案来进一步保障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并简称该时间尺度的调度计划为应急修正调度计划。

3. 2 数学模型

( 1) 以24h为时间尺度的日前调度计划数学模型

日前调度计划以整个调度周期内的总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同时,设风电和水电的短期发电运行成本为0,日前调度计划备用容量以一定比例的负荷预测值来制定。

目标函数为:

式中,Nt为日前调度计划划分的时段数; N0为常规机组的总数量; uRi. t为当前日前调度计划所确定的机组i在时段t的启停状态; Fi为机组的运行成本;PRi. t为当前日前调度计划所确定的机组i在时段t的出力状况; Si为机组i的启停成本; ai、bi、ci为机组i的经济特性参数。

约束条件:

1) 系统功率平衡约束为:

式中,PWRt为t时段的日前风电出力预测值; PLj. t为时段t的负荷预测值。

2) 火电机组出力约束为:

式中,uRi. t为当前日前调度计划所确定的机组i在时段t的启停状态,uRi. t= 1表示开机,uRi. t= 0表示关机。

3) 系统备用容量约束为:

式中,Rneedup. t和Rneeddown. t分别为系统需要预留上调和下调的最小旋转备用容量; Pmini和Pmaxi分别为机组i的最小和最大出力。

4) 火电机组最小运行和停机时间约束为:

式中,Toni. t为机组i截止时刻t的连续开机时间;Toffi. t为机组i截止时刻t的连续停机时间; Toni. min为机组i的最小开机时间; Toffi. min为机组i的最短停机时间。

( 2) 以6h为时间尺度的短时修正调度计划数学模型

短时修正调度计划备用容量的制定主要以满足系统的供电可靠率为目标来求取。一般情况下,系统不会出现两台或者两台以上发电机同时强迫停运,且系统等效负荷预测误差可视为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在系统出现单台发电机组强迫停运和一定等效负荷预测误差时,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可以表示为[11]:

式中,α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Φ为正态分布函数;σD. t为时段t的等效负荷预测的均方根误差; qi为机组i的强迫停运率; Pmaxi.t 为机组i在时段t时的出力上限; Rshup. t为时段t系统上调备用需求。

系统下调旋转备用可以表示为:

式中,Rshdown. t为时段t系统下调备用需求; β为由负荷预测误差过大引起的关停发电机组的概率允许值( 本文取5% ) 。

短时修正调度主要是通过启停中小火电机组来解决日前调度系统负荷功率或风电出力预测误差过大引起的系统可靠性指标不合格的问题,从而使系统可靠运行。

短时修正调度在更新的负荷和风电功率预测数据的基础上,以剩余时段的总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目标函数为:

式中,t0为发现进行短时修正调度的时间点; ΔTsh为短时修正调度距机组实际执行的时间; unowi.t为进行短时修正前的调度计划下机组在时段t的启停状态; ushi.t为经过短时修正调度后机组在时段t的启停状态; Pshi.t为经过短时修正调度后机组在时段t的出力。

短时修正调度的其他约束条件和日前约束条件基本一致,但是参与启停的机组启停时间要小于

式中,Tstart. i和Tstop. i分别为机组的启停时间。

( 3) 以1h为时间尺度的应急修正调度计划数学模型

水电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的出力理论上要全额上网,但是考虑到小型水电机组具有启停机速度快、启停费用较低的特点,应留有部分小型水电机组作为备用调节机组。应急修正调度计划主要是通过启停具有快速关停能力的燃气机组和容量较小的水电机组来解决由于风功率或者负荷发生大幅度突变引起的系统旋转备用无法满足可靠性要求的问题。

应急修正调度计划的目标是使得调整时段的发电总成本最低。目标函数为:

式中,t0为发现进行应急修正调度的时间点; ΔTyj为应急修正调度距机组实际执行的时间; unowi.t为进行应急修正前的调度计划下机组在时段t的启停状态; uyji.t为经过应急修正调度后机组在时段t的启停状态; Pyji.t为经过应急修正调度后机组在时段t的出力。

应急修正调度计划的约束条件和短期修正调度计划的约束条件基本一致。但是在应急调整计划中,只有具有快速启停能力的发电机组才可用于该调度计划的启停机状态调整。即:

最后,冬季( 第1 ~ 6周和第44 ~ 52周) 、夏季( 第18 ~ 30周) 和春秋季( 第9 ~ 17周和第31 ~43周) 的典型日风电出力和负荷特性差别较大,而且水电、太阳能等电源出力季节差别性也很突出,旋转备用容量应针对各个季节的特点分别配置。因此,根据不同季节典型日负荷和风电出力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时间尺度协调机组组合的方法来配置各个季节经济调度下所对应的旋转备用容量。

3. 3 模型求解

该模型为滚动求取复杂约束的最优化模型,先采用优先顺序法求取各机组的启停机顺序,再通过粒子群算法(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滚动计算来求解得出不同季节情景下相应备用容量水平所对应的系统调度计划的调整次数[12]、需要调整的时段、启停机费用和发电总费用等,从而得到各季节所对应的旋转备用的最优配置方案。

4 算例分析

本文采用由10个常规机组和50台2MW并网风力发电机组组成的电力系统,不考虑系统线路约束条件下,分成24个时段进行算例分析。各常规机组特性参数详见文献[13],机组强迫停运率如表1所示。本算例中各季节的风电出力预测数据是基于实际风电出力数据,采用文献[14]的方法分成24h、6h和1h三种时间尺度分别对冬季、夏季和春秋季典型日风电机组的出力进行预测,所得结果分别如图4、图6和图8所示。本算例中各季节的负荷数据采用文献[15]的方法和误差预测精度,以RTS负荷数据( Reliability Test System Load Data)[16]中各季节的负荷功率特点为基础,分成24h、6h和1h三种时间尺度分别对冬季、夏季和春秋季典型日负荷进行预测,所得结果分别如图5、图7和图9所示。取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为0. 95。

以不弃风和保障系统可靠运行为前提,对以上系统采用不同时间尺度协调机组组合方法,研究不同季节情景下含并网风电的系统备用容量的配置问题,并取24个时段中供电可靠性的最低值作为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水平,得出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旋转备用水平下的最优调度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季节下所对应的不同时间尺度协调机组组合的旋转备用优化结果不同。在该算例中,采用不同时间尺度下协调机组组合来优化旋转备用方案,得出该系统冬季对应的最经济旋转备用比例是8% ,而夏季和春秋季所对应的最经济旋转备用比例是5% 和6% 。这与该地区的风电出力具有“冬季多,夏季和春秋季少”的特点相符合。但是,夏季由于整体负荷功率较大,取得备用容量低可能引起调度计划调整次数的增加,而调整调度计划会产生一些额外的费用,设短时调度计划调整费用为2000美元/次,应急修正调度计划调整费用为3000美元/次。表3为考虑调度计划调整费用后的各季节对应的经济调度情况。

通过表3可以看出,考虑调度计划调整费用后,尽管该地区夏季的并网风电出力较小,但由于负荷容量大,旋转备用容量小会引起调度计划调整次数的增加,从而增加了调整调度计划的费用,考虑调度计划调整费用后,夏季的最经济备用容量为8% 。

因此,考虑季节差异性,针对不同季节的典型日负荷和典型风电出力特点,采用不同时间尺度协调机组组合的方法来优化旋转备用可以使含并网风电的系统运行经济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5 结论

时间变异性 篇4

水文地质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是随机理论研究的基础,而渗透系数是最为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本文将原位渗水试验的.数据结果通过ARCGIS平台主要从正态QQPlot分布图、全局趋势性、空间自相关及方向变异三方面进行其空间变异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原位渗水的渗透系数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原位渗水的渗透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从东向西变化过程依次为先递减后递增,渗透系数最小的位置偏向东侧;垂向渗透系数K值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且在西北和东南方向比南北方向更远距离的空间相关性得到的结果对今后确定地下水库人工回灌点的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 者:王琴 尤平达 董新光 曹振锋 WANG Qin YOU Ping-da DONG Xin-guang CAO Zhen-feng 作者单位:王琴,WANG Qin(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尤平达,YOU Ping-da(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董新光,DONG Xin-guang(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曹振锋,CAO Zhen-feng(新疆汇通水利金属结构厂,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时间变异性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40例病例来自2011年3月28日-2011年4月5日至本院的门诊体检者或住院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 男, 29例;女, 28例;年龄14~68岁, 平均年龄38岁。

1.2 主要试剂、仪器及方法

1.2.1 CLIA法:试剂由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郑州安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lu Mo化学发光分析仪 (X) ;

1.2.2 TRFIA法:试剂由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为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ANYTES1_2000时间分辨荧光测定仪及其配套仪器 (Y) 。

1.2.3 每天选取8份临床病人样本, 分别用两种方法按顺序1→8进行样本测定, 再按相反顺序8→1重复测定, 连续测定5天。记录测定结果 (Xij和Yij) , 计算每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均值 (Xi和Yi) 、样本重复测定值间差值的绝对值 (Dxi和Dyi) 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值间的差值 (Yi-Xi) 。以Yi对Xi作散点图。以 (Yi-Xi) 对Xi作偏差图。目测离群点:计算样本重复测定值间差值 (Dxi和Dyi) 的平均数。计算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均值间差值 (Yi-Xi) 的平均数。判断:超出上述平均数4倍时, 检验结果视为无效。

2 结果

2.1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40份血清标本分别检测。其定性结果见表l。

血清标本定性检测结果比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阳性判定值为>0.2ng/m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阳性判定值S/Co>I。

2.2 两种试验方法检测40例血清标本Hbs Ag的相关性分析

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两次测定HBs Ag结果 (S/Co>I) 的均值为横坐标。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HBs Ag结果均值为纵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见附图。两种方法测定病人HBs Ag浓度结果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9846x-0.2469, 相关系数r为0.9962。

3 讨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高发区, 有效地预防和治疗HBV感染是临床一项艰巨的任务[2]。乙肝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是检测HBV感染的最主要病原标志和直接证据之一, 它的准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该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标记免疫学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的放射免疫技术 (RIA) 、70年代的酶标技术 (ELISA) 、80年代的化学发光技术 (CLIA) 、90年代的时间分辨技术 (TRFIA) 以及现在正在科研中的生物芯片技术。而化学发光技术和时间分辨技术是现今使用较多的标记免疫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 是将化学发光或生物发光体系与免疫反应相结合, 用于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的一种新型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其检测原理与放射免疫 (RIA) 和酶免疫 (EIA) 相似, 不同之处是藉助发光底物自身的发光强度直接进行测定。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即可测量光量子产额, 该光量子产额与待测物的浓度成正比。由此可以建立标准曲线并计算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具有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 广泛适用于做免疫学抗原和抗体的定量检测[3,4]。化学发光技术自动化程度高, 单个样本检测速度快, 适合做急诊。

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技术 (TRFIA) 是目前最先进的体外免疫检测技术之一, 它以镧系元素为标志物, 具有灵敏度高、试剂有效期长、标准曲线稳定性好及易于自动化等优点, 适用于生物学及医学的超微量分析度 (酶联免疫为10-9mol/L、放射免疫为10-12mol/L、化学发光为10-15mol/L、电化学发光10-17mol/L、时间分辨荧光为10-18mol L) 。

两种方法在定量测定乙肝表面抗原浓度比较中发现:检测的阳性标本在定量关系上呈高度相关 (=0.9641, P<0.001) , 在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等都基本相当。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试剂具试剂有效期长、标准曲线稳定性好、经济性等优点。而化学发光技术灵敏性虽略低于时间分辨免疫法, 但具有检测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和国产有自主产权等优点。二种方法可互为补充, 为我国乙肝定量检测、疗效观察以及血液筛选中尤其是在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中起到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LIA) 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 (TRFIA) 在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浓度上的差异性。方法 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EP9-A文件, 在5天内分别用CLIA和TRFIA两种方法测定临床40份标本各2次,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阴阳符合率为100%;两种试验方法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9846x-0.2469, 相关系数r为0.9962。结论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与化学发光法在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检测上的灵敏性、准确性基本相当, 再临床上可互为补充。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化学发光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参考文献

[1]欧翠华, 熊符, 陈健文.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的对比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 2007, 25 (4) :99-101.

[2]林江, 温先勇, 向成玉.ELISA与TR-FIA测定乙肝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6 (2) :214-215.

[3]Campbell AK.Chemiluminescence principles andapplication in biology andmedicine[M].Chichester (England) :EllisHorwood Ltd, 1988.Chapter11.

上一篇:就医行为下一篇:党校教师的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