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变异哮喘

2024-11-28

小儿咳嗽变异哮喘(通用11篇)

小儿咳嗽变异哮喘 篇1

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是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咳嗽, 临床上以慢性反复刺激性咳嗽为特点, 无明显的喘息症状, 多于夜间和凌晨加重, 抗生素治疗无效, 容易漏诊和误诊。小儿气道发育相对不完善, 鼻道相对短小、狭窄, 婴儿期缺少鼻毛, 鼻黏膜柔嫩, 极易感染。喉部相对较成人长, 轻度炎症或水肿时, 容易发生呼吸困难。因此, 及时明确病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对减轻患儿的痛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资料

针对临床观察我院儿科的住院和门诊随访病人, 共50例进行统计调查。全部病例符合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实施方案中CVA诊断标准。其中男34例 (68%) , 女16例 (32%) , 年龄3~14岁, 病程3~73个月。症状表现:均有反复发作性刺激性咳嗽, 其中夜间或清晨阵咳43例, 干咳无痰39例, 少量黏液痰8例;偶有胸闷4例, 流涕、流泪、喷嚏3例。就诊时肺部听诊均无哮呜音, 两肺呼吸音稍粗、不清晰26例, 正常24例。胸部X线检查正常41例, 两肺纹理稍粗9例。肺功能FEV1或PEF测定, 均低于预计值的80%, 支气管舒张试验均阳性。新近诱发因素上呼吸道感染24例, 运动后7例, 吸人烟雾后9例, 气候变化8例, 原因不明2例。本组误诊28例 (56%) , 误诊时间2周~13个月, 其中误诊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9例, 慢性支气管炎5例, 慢性咽炎4例。

2 治疗与结果

患儿一经确诊为CVA, 均停用抗生素, 加用舒喘灵2.4mg、2次/d, 氨茶碱0.2g、3次/d口服, 酮替芬2mg晚间顿服;必可酮气雾剂250μg, 2次/d吸人。治疗1~3d症状消失18例, 3~7d症状消失22例, 1~2周症状消失8例;2例疗效不佳者静滴地塞米松后症状消失。3周后停用舒喘灵氨茶碱, 继续用酮替芬和必可酮气雾剂治疗, 疗程3~6个月。随访6个月~l年, 1l例患儿依从性差, 自行停药或间断服药, 出现症状反复;1例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38例病情平稳, 未再发作。

3 讨论

小儿咳嗽症状临床十分常见, 感冒、气管炎、肺炎、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均见咳嗽。由于本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其它伴有咳嗽的疾患, 以致发生漏诊和误诊现象, 贻误病情。因此, 必须认清本病的临床特点, 即特殊的痉挛样咳嗽, 结合其鼻炎、湿疹等过敏史, 就可以诊断。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 以咳嗽为症状为主, 干咳, 少痰, 无喘; (2) 咳嗽呈阵发性, 多在早、晚、夜间发作或活动后加剧, 或在气味、气温有变化时发作; (3) 咳嗽时间一般在1个月以上, 经抗生素或中药治疗效果不佳; (4) 多数患儿有湿疹、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史, 家族中常有哮喘病人; (5) 理化检查及双肺听诊多无明显变化。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均存在着与哮喘相同或相似的异常变化;认为CVA发病机理与哮喘相似, 其病理生理改变都是以持续气道炎性反应与气道高反应 (BHR) 为特点。儿童长期暴露于以下因素中有可能使哮喘患病的危险度增加:上呼吸道感染史, 天气变化, 个人过敏性疾病病史, 过敏性疾病家族史, 居住环境 (卧室铺地毯) 。在这些因素中, 上呼吸道感染因素是主要因素。绝大多数小儿以受凉感冒起病, 表现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G抗体, 后者结合肥大细胞表面, 再与呼吸道抗原相互作用, 促进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介质释放, 导致气道上皮受损。严重时可使粘膜下感觉神经末稍暴露, 丧失正常气道上皮保护作用。另一方面病毒感染造成气道组织损伤, 使迷走神经纤维暴露, 胆碱能神经纤维致敏。一旦受刺激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反射性增强, 引起局部小气管收缩。此收缩刺激末梢咳嗽感受器, 直接引起咳嗽反射, 可没有喘息症状和体征, 成为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变异性哮喘。

有不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仍存在不足, 经常将该病诊断为支气管炎或反复呼吸道感染, 并长期误用大剂量抗生素。实际上, 对持续干咳超过2个月, 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用治疗哮喘药物有效;咳嗽突然发作、自行缓解、清晨或夜间发作或加重, 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或吸入烟雾而诱发;既往有过敏病史或合并过敏性鼻炎者, 应高度怀疑本病。一旦确诊为CVA, 应尽早进行正规抗哮喘治疗, 以免病情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治疗应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核心部分, 其主要措施就是实施抗炎治疗, 旨在消除气道炎症而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同时, 应注意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尽可能避免诱发因素, 包括各种过敏源和物理、化学刺激物接触, 达到预防发作的目的。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 (CVA) 和治疗方法, 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对医院儿科50例CVA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儿随访6个月~l年, 11例患儿依从性差, 自行停药或间断服药, 出现症状反复;1例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38例病情平稳。结论CVA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其它伴有咳嗽的疾患。因此必须认清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误诊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 (实行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l993, 16.

[2]杨季国, 陈玉燕, 叶万敏, 等.儿童哮喘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 2003, 18 (9) .

[3]陈育智, 刘传合, 王德云.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 37 (3) .

小儿咳嗽变异哮喘 篇2

CVA与典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原则相同。美国ACCP(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指南认为,绝大多数CVA患者对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我国的咳嗽指南推荐大多数CVA患者可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β2-受体激动剂或氨茶碱等),或用两者的复方制剂。同典型哮喘类似,短期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CVA的患者可能同样有效。CVA的治疗时间应不少于8周。研究提示如果不经干预有30%~54%的CVA患者可发展成为典型的哮喘,而早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CVA进展为典型哮喘的风险,因此以吸入激素为主的早期规范化治疗对改善CVA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由于许多CVA患者存在特应质,避免相应变应原的暴露对预防CVA的进展也很重要。

2.药物治疗

主要为抗炎药及支气管舒张剂的应用。

(1)支气管舒张剂对于有间断咳嗽症状的CVA患者可按需使用支气管舒张剂,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者茶碱为主。对于有持续频繁咳嗽症状或者吸入糖皮质激素仍不能有效控制症状的,可以加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或者缓释茶碱。

(2)吸入糖皮质激素由于CVA同典型哮喘都具有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因此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是其一线治疗,诊断CVA后就应尽快开始吸入激素治疗。国外指南一般推荐使用布地奈德或丙酸氟替卡松,有些病例可能会需要更高的剂量。如单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不能缓解症状,应联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对于大多数CVA患者,ICS治疗可以快速缓解咳嗽症状,在咳嗽缓解后可以考虑逐渐减量降阶梯治疗。然而,终止ICS治疗后咳嗽可能会复发,有学者建议给予CVA患者长期ICS治疗以预防进展为典型哮喘及气道重塑,但是其有效性仍有待于前瞻性研究的证实。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英国胸科学会推荐的CVA的治疗方案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激素,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美国ACCP指南建议,经吸入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疗效不佳的CVA患者,在排除依从性差等影响因素后,可以在升级到口服激素治疗前先增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有几个研究报道了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对CVA患者在缓解咳嗽症状、降低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等方面有效,但观察例数较少。由于目前还未证实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气道重塑和进展为典型哮喘有预防作用,因此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CVA时最好同时联合ICS治疗。对ICS不能耐受或依从性差的CVA患者,方可考虑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单药治疗。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整体护理观察 篇3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整体护理;儿科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99-02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的儿童均有可能发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但无典型喘息,易误诊,如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易导致典型性哮喘。我院通过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孩44例,女孩31例;年龄6个月~9岁,病程2个月~1.5年;患者均表现为长期不间断咳嗽,无喘息症状。全部患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21例日间无咳嗽,11例日间有少许咳嗽,48例患者运动、情绪变化后加重,24例吸入冷空气后加重。其中31例患者曾误 诊为支气管炎,21患者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54例患者曾应用抗生素治疗均无效。根据随机拜把则,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37例)与整体护理组(观察组,n=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基础护理,雾化吸入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等措施,观察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围绕治疗期给予整体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急性期护理:急性期患者多表现为夜间或清晨咳嗽为主,护理时应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按医嘱及时给药,取半卧位,指导患者咳嗽、排痰,缓缓咳嗽,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或缺氧表现,发展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给予抢救处理[1]。

缓解期护理:缓解期的治疗与护理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的核心,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抗炎治疗,消除炎症,预防哮喘发作;给予患者家长健康教育,当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要坚持治疗6个月~12个月,控制病情。

预防性护理:积极查找引起患者疾病的致敏原,并加以避免,防止再接触;对不可避免的抗原过敏采用一般治疗又不能控制的患者,可行脱敏疗法;注意避免诱因,如冷空气刺激发作的患者可指导患者穿暖和,运动后咳嗽加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制定运动计划,对年纪较大的患者可进行适当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饮食及及其护理:指导患者家长给予患者时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忌海鲜、过甜、过咸的饮食,避免可引起患者过敏症状的食物,如海产品、冷饮等;母乳的患者应采用少量勤喂的方式给予哺乳,采用斜坡式抱姿,防止奶水呛入气管。与患者家长保持积极有效的沟通,消除患者家长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关心、照顾患者,耐心听患者诉说,年幼的患者可给予肢体安抚、小玩具转移患者注意力等方法,缓解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哭闹表现,但注意盡量避免毛绒玩具;加强对患者家长的健康教育,配合分发小册子、光盘等物,提高患者家长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做好出院后的自我护理工作;保持病室空气清新,病室内适当摆放小玩具,但注意不要摆放毛绒玩具。

出院护理:患者出院后,做好定期复诊,定期打电话督促患者家长带患者到院复诊,了解患者病情,并给予健康指导。患者家里不要养农作物,如猫、狗等,不要养花,不使用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家中避免使用地毯、挂毯等装饰;冬季做好保暖,减少患者到人多空气污浊的地方久留的机会。

1.3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及遵医依从性。遵医依从性通过护理观察,分为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三个维度。依从度=(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5±4.5)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5.2±4.7)d,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遵医依从性上来看,观察组依从28例,部分依从9例,不依从1例,遵医依从性97.4%,对照组依从21例,部分依从7例,不依从9例,遵医依从性75.7%,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发于任何年龄断,且以学龄儿童较为常见,由于其病变原因与典型哮喘相同,只是炎症程度,但一旦确诊,应立即给予正规抗哮喘治疗,避免病情发展为典型哮喘。由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规范的治疗过程,每个环境必须执行严密的护理,预防复发[2]。

本组研究中,采取整体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在不同的发病时期,加强重点护理措施,如发病急性期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在缓解期给予有交的用药等基础护理,做好病情控制工作,同时,加强预防工作,对可引起患者咳嗽的过敏原进行排查,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此应注意,由于患者多年纪幼小,患者家长的护理配合十分重要[3],无论在哪个治疗环节,都要与患者家长保持有效的沟通,使患者了解患者病情情况,正确认识疾病,取得家长的配合,提高患者家长对患者的护理能力,可有效辅助护理工作,促进治疗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经护理后,观察发现,患者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医嘱的有效依从,可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有效缩短病程,经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总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可缩短病程,提高患儿依从性,最大程度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曹清莲,赵晓云,冯慧.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J].河北医药学院学报.2010,29(6):574-575.

[2]殷梅.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护理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1):225-226.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探析 篇4

关键词:孟鲁司特钠,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目前发现的导致儿童出现慢性咳嗽症状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与典型哮喘相似的治疗方法对该类患儿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1]。为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的临床效果,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组织进行了该次研究,将单用布地奈德和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用对该病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研究的92例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13岁,平均6.8岁;患病时间1~14个月,平均5.3个月;治疗组患儿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3~15岁,平均6.4岁;患病时间1~12个月,平均5.1个月。

1.2 方法

对照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每次1 mL,2次/d;治疗组: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 mL/次,2次/d,口服孟鲁司特钠,6岁以下患儿4 mg/次,3次/d,6岁以上患儿5 mg/次,3次/d[2]。对两组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治疗效果、用药后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停止治疗后哮喘症状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经药物治疗1周咳嗽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3个月咳嗽症状没有再次出现;有效:经药物治疗1周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治疗15 d~1个月咳嗽症状消失,3个月咳嗽症状没有再次出现无效:咳嗽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或通过其它方案进行治疗,或停药后咳嗽症状再次出现[3]。

1.4 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儿经布地奈德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73.9%;治疗组患儿经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93.4%。两组患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用药后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儿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复发率

对照组患儿停止治疗后有1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再次发作;治疗组患儿停止治疗后有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再次发作。两组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孟鲁司特是临床上的一种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物,对气道平滑肌中白三烯多肽的生物活性具有非常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且可以使由于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出现痉挛现象减少甚至消失,可以使气道由于变应原所产生的刺激而导致产生的细胞和非细胞性炎症物质得到有效控制,可对变应原激发的气道高反应进行有效抑制。对运动和冷空气等因素产生的刺激及各种变应原如花粉、毛屑等引起的速发相和迟发相炎症反应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口服途径应用后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药物[4]。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的一种代谢物,对哮喘患者的气道和其他组织产生的前炎性反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使平滑肌出现痉挛、血流发生改变、血浆大量渗出、黏液分泌和炎性细胞充分活化,因此白三烯在哮喘患者的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孟鲁司特是白三烯受体的一种拮抗剂,主要通过对半胱氨酸酰白三烯与受体之间的结合进行阻断,使半胱氨酸酰白三烯所产生的致炎效果被有效中断,从而使黏液的水肿程度减轻、使气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加,以达到使平滑肌痉挛现象得到充分缓解的目的,使炎性细胞在气道壁的浸润现象减少,从而使气道高反应性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对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布地奈德,用药后咳嗽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后者,停止治疗后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后,且上述4项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孟鲁司特钠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9,46(12):105-107.

[2]徐青,邓伟吾.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及合成抑制剂与哮喘[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9,15(16):215-216.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9,42(12):103-104.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原因分析 篇5

资料和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287例,首诊误诊治疗198例。198例中男126例,女72例,年龄2个月~14岁;其中≤3岁106例,4~8岁62例,8~14岁30例。本组患儿92例(46.5%)来自农村;65例(32.8%)来自当地个体诊所。

纳入标准:按照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会组制定标准,进行诊治。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性治疗而确诊。入院3~5天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未考虑CVA,未按CVA治疗的病例,门诊患儿以咳嗽就诊或反复咳嗽3周以上经常规检查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病例均被界定为误诊。按此标准287例中共误诊的198例(198/287),误诊率为69%。

临床表现:198例患者中,慢性干性咳嗽为主且时轻时重者83例;剧烈运动、受凉、或饮用刺激性食物、嗅特殊气味后诱发咳嗽者65例;无诱因出现夜间及晨起剧烈咳嗽或呛咳持续时间长达5~15分钟、伴面部潮红者23例;咳嗽伴有咳少量白色痰液者16例;阵发性咳嗽且咳嗽剧烈时偶伴气喘者11例。198例患儿中除6例(3%)患儿有轻度口唇发绀,其余一般情况尚可。双肺呼吸音清晰102例(51.5%),双肺呼吸音增粗77例(38.9%),可闻及少许干性啰音16例(8.1%),均未闻及典型确切的喘鸣音。52例(26.3%)白细胞增高,81例(40.9%)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胸部X线片正常128例(64.6%),肺纹理增粗49例(24.7%)。

误诊类型

本组病例首次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46例(23.2%),支气管肺炎37例(18.7%),急性支气管炎36例(18.2%),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3例(16.7%),慢性咽炎23例(11.6%),支源体肺炎8例(4%),原发性肺结核7例(3.5%),习惯性咳嗽(精神性咳嗽)5例(2.5%),支气管异物3例(1.5%)。

讨论

误诊原因:CVA由于症状、体征不具备典型哮喘表现,且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疾病较多,易被误诊为多种呼吸道疾患。本组198例的误诊原因主要有:①对该病认识不足,基层医生常把它当作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呼吸道感染。传统的观点认为,哮喘应该表现为喘息才对,而单纯性咳嗽并不是哮喘的表现。本组病例偶尔有或根本没有典型哮喘和喘息症状,也无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少,初次就诊时均易误诊,贻误病情。该病患儿反复咳嗽,呈刺激性干咳,以夜间和晨起尤为明显,部分患儿咳剧时面部潮红,有诱因(运动、饮食、气味、冷空气刺激、感冒等)加重。多数有湿疹及鼻炎史,无发热、胸片多正常,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肺功能正常。②临床思维偏差,有些医生思考不全面而是一味从抗生素上做文章,不断升级换代,这就是临床思维问题。③凭经验治疗,基层医生往往病史询问不详、检查不细、满足常见病的诊断、仅凭主诉,体检或辅助检查的可疑之处就确诊。④忽视整个病程的发展过程,忽略已往病史,只注重一次就诊的主诉,缺乏相同病征反复发作的综合分析能力。笔者曾接诊本病例发现有60%无病历记录或不参考病历记录。⑤本组198例首诊时均以抗生素为主要用药。有些医生把激素当作常用药,每有咳嗽即用抗生素和激素,且症状暂时缓解即认为治疗有效,但病情仍然可以继续发展,停药后又复发。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76例分析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患儿中, 男50例, 女26例, 年龄3~11.5岁, 病程2个月~1年;发病季节:春季33例, 冬季23例, 夏季16例, 秋季4例;发病诱因:冷空气:9例, 运动:11例, 气候变化:23例, 食物过敏:4例, 吸入刺激性气体:3例, 支原体感染:7例, 诱因不清:19例。

1.2 临床表现

均为夜间或清晨刺激性干咳, 无喘息发作, 少痰, 无心悸气促, 发绀, 既往没有哮喘病史, 双肺听诊无啰音。16例胸部X线检查, 双肺纹理增粗, 余均无异常。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患者25例, 曾做过皮肤点刺实验查过敏原19例, 阳性者8例, 上述患儿均有反复感冒史。

1.3 诊断依据

根据我国目前试行的CVA 诊断标准, 重点耳鼻喉科检查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

2 治疗及结果

76 例患儿均在门诊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 治疗无效后改用哮喘治疗方法。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片 (顺尔宁) ,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盐酸丙卡特罗 (美普清) , 抗组胺药:开瑞坦或酮替芬;对其中 21 例咳嗽重且疗程长的患儿吸入普米克命舒0.5mg/次, 2次/d, 连用1周为1个疗程。16例治疗第2天咳嗽减轻;52例治疗1周咳嗽减轻;治疗12d, 76例患儿咳嗽症状消失。

3 讨论

CVA又名咳嗽型哮喘, 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 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 也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有关CVA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 CVA具有与典型哮喘相似的气道病理生理改变, 包括气道壁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气道上皮的损伤脱落、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等。CVA临床上唯一症状为慢性咳嗽[2]而CVA 的本质是哮喘, 只有临床应用治疗哮喘的方法治疗CVA才是最理想的方法。有报道认为CVA为典型哮喘的前期, 因此对CVA早期干预应用哮喘方法治疗对预防部分患儿最终发展为典型的哮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权瀛.不断提高我国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水平〔J〕.医学研究杂志, 2007, 36 (2) :5-7, 19.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儿均通过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对照组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 (5.2±3.6) 岁;观察组中男13例, 女7例;年龄2~14岁, 平均年龄 (6.1±2.8) 岁。主要临床征兆为:长期持续地咳嗽, 部分患者存在白色黏痰;所有患儿均不存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本组4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为:所有患儿均因反复咳嗽就诊, 咳嗽多以清晨及夜间加重, 无喘息及呼吸困难,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 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中刺激性干咳20例, 咳少量白色黏液痰10例。体温正常27例, 3例体温37.5~38.5℃。体征:咽部正常7例, 轻、中度充血30例, 重度充血3例。两肺听诊呼吸音清晰28例, 仅12例呼吸音较粗糙。辅助检查:血白细胞及分类均正常;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32例>0.3×109/L, 8例在正常范围;X线胸片检查18例正常, 22例肺纹理增粗。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

(1) 存在不间断咳嗽超过30d, 早上、夜间、剧烈运动后咳嗽严重, 同时存在咽部不适、胸闷、无喘息及呼吸困难等表现, 通过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 (2) 给予气管舒张剂应用后咳嗽得到有效控制; (3) 存在家族、个人的过敏史; (4) 气道呈高反应性特征,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通过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的治疗, 观察组通过孟鲁司特钠和盐酸丙卡特罗的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3.1 对照组:

主要绐予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 2次/d, 每次喷1下, 持续60d;若患儿症状得到缓解改善, 则可降低使用量为1次/d, 再经过60d的治疗;当患儿病情趋于稳定则可选择每2~3d进行1次喷雾治疗, 通常整个疗程为3个月。

1.3.2 观察组:

口服由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国药准字H20083330) 和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盐酸丙卡特罗 (国药准字H20060216) , 年龄<6岁的患儿每次口服孟鲁司特钠4mg, 年龄6~12岁的患儿每次口服孟鲁司特钠5mg, 睡前服用, 疗程3个月;盐酸丙卡特罗用量为1μg/ (kg·次) , 2次/d, 通常用药1~2周;当咳嗽症状缓解即可停止口服盐酸丙卡特罗。

1.4 疗效标准

治愈:经治疗半年后患儿咳嗽等症状彻底消失, 不存在复发。有效:咳嗽症状有所缓解, 仍存在间歇性咳嗽;无效:治疗1周后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近些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逐渐上升, 然而由于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咳嗽, 又加之基层医生缺乏临床经验导致对该病的误诊率较高, 常常与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肺炎等混淆, 因此延误治疗, 不仅给患儿带来了痛苦, 影响患儿身心健康, 而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给家属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故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

孟鲁司特钠是一种受体拮抗剂, 可有效降低气道平滑肌中自三烯多肽的活性, 避免由于白三烯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及支气管痉挛;降低细胞和非细胞性炎症物质的产生, 控制气道高反应的发生;盐酸丙卡特罗为一种新型的β2受体激动剂, 能够起到显著的扩张支气管的功效, 且起效时间长、副作用低, 通过增加支气管黏膜纤毛的运动来提高黏膜纤毛的清除功效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避免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现象, 改善和增加有效通气量, 最终起到缓解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最终的作用。

本次结果发现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 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复发率,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将于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通过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的治疗, 观察组通过孟鲁司特钠和盐酸丙卡特罗的治疗, 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的效果。结果:统计显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 相比对照组的75.0%, 差异显著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准确性, 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通过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依据,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任慈芳, 张灵恩.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19 (12) :718-720.

[2]杨多兰, 陈霞, 牟春燕.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52例的临床观察 (J)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7, 2 (5) :433-434.

[3]谢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8) :38-39.

[4]张瑞云, 管英伟.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不同疗法及对预后影响的观察 (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8, 23 (3) :15.

小儿咳嗽变异哮喘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24例, 女14例;年龄<1岁4例 (10.5%) ;1岁~13例 (34.2%) ;4~7岁13例 (34.2%) ;>7岁8例 (21.0%) 。病程1个月至1.5年, 38例咳嗽持续时间均在1个月以上。咳嗽发作以夜间为主18例 (47.4%) , 以晨咳为主6例 (15.8%) ;气候转变诱发2 4例 (6 3.2%) ;吸入冷空气后咳嗽加重9例 (2 3.7%) ;以刺激性干咳为主24例 (63.2%) 。发热8例 (21.0%) ;咽部充血13例 (34.2%) ;肺部闻及少许哮鸣音4例 (10.5%) , 痰鸣音2例 (5.3%) 。过敏史: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或哮喘病史8例 (21.1%) , 15例 (39.5%) 曾有湿疹、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等。有被动吸烟史23例 (60.5%) 。

1.2 确诊依据

本组38例除常规检查外, 通过痰菌培养、支原体抗体抗原测定、X线胸部正侧位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 少部分病儿行肺部CT扫描, 排除支原体肺炎、肺门结核等疾病。根据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 (试行草案) [1]而确诊。

1.3 治疗与转归

本组患儿按常规剂量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 氨茶碱口服或静脉滴注, 酮替芬口服。17例 (44.7%) 服药后2~5天咳嗽消失。对顽固性咳嗽者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15~30天所有患儿咳嗽均消失。为预防起见, 向家长建议用酮替芬维持治疗半年至1年。

2 讨论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疾病之一, 是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本文38例均表现为反复咳嗽, 肺部体征不明显, 抗感染治疗无效, 病情反复, 迁延不愈。有家族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表现者占相当比例。由于本病的唯一症状是慢性咳嗽, 无明显肺部体征, 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 反复呼吸道感染。这类患儿没有喘息, 绝大多数肺部无哮鸣音, 笔者认为可能与气道狭窄未能达到引起哮喘的程度有关[1,2]。

笔者体会, 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询问病史, 对病程长、症状重、体征轻的患儿, 在排除支原体肺炎的情况下, 进行必要的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 或予以支气管扩张药实验性治疗; (2) 详细询问个人及家族过敏史; (3) 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 (试行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3, 16 (哮喘增刊) :10.

小儿咳嗽变异哮喘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6例, 男22例、女14例;最小1.6岁、最大12岁, 以往均无支气管哮喘病史。病程1.5个月~2年。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个人过敏史阳性22例 (61.11%) , 家族过敏史阳性9例 (25.0%) 。本组12例发于春季, 14例发于秋冬季, 其余无明显季节性。18例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8例由气候变化引起, 其余多为运动, 吸入刺激性气体诱发引起, 全部病例经多种抗生素、止咳药物治疗2周以上。

1.2 临床表现

24例 (66.67%) 表现为持续性干咳, 时轻时重, 伴胸闷, 以夜间及晨起时咳嗽较剧, 刺激性干咳12例 (33.33%) , 咳少许白黏痰15例 (41.67%) , 肺部体征:呼吸音粗糙者10例 (27.78%) , 有干性罗音者6例 (16.67%) , 于吸气末肺部可听到音调较短促的非典型的哮鸣音者8例 (22.23%) 。

1.3 辅助检查

所有病例均做胸部摄片、血液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28例, 轻度升高10例。白细胞分类正常, 冷凝集试验无异常。胸片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8例 (22.22%) , 有9例患儿血IgE增高;肺功能检查均正常。

1.4 治疗方法

36例患儿均有误诊, 其中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20例, 上呼吸道或反复呼吸道感染4例, 慢性鼻炎或鼻窦炎2例, 慢性咽炎3例, 支原体肺炎4例, 肺门淋巴结核1例和百日咳2例。治疗方法确诊为CVA后, 全部停用抗生素, 均采用舒喘灵和酮替芬治疗。用法:每次0.01 mg/k g, 每天3次囗服, 酮替芬:小于3岁每次0.5 m g, 大于3岁每次1.0 mg, 每日2次, 治疗时尽量避免和消除可能引起的病变发作变应原或刺激, 祛除各种诱发因素。用药疗程:舒喘灵在咳嗽消失后服用半个月停药, 酮替芬一般为半年。

1.5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于2003年制定的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 "的诊断标准[1]: (1)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 夜间和 (或) 清晨发作, 运动、遇冷空气或特殊气味后加重; (2) 支气管舒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基本诊断条件) ; (3) 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家族哮喘病史, 过敏原检测阳性可作辅助诊断; (4)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2 结果

停用抗生素采用酮替芬, 舒喘灵3d后咳嗽消失15例 (41.67%) , 5d后咳嗽消失18例 (50.0%) , 2w过后咳嗽消失3例 (8.33%) , 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2w至1a未再发现哮喘样症状。

3 讨论

CVA是一种非典型哮喘,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与性别年龄无关, 以咳嗽为唯一症状, 极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临床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之间的关系。必要时行PPD皮试、抗结核抗体、鼻窦摄片等以排除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 特别是变应原检测。有资料显示儿童中约30%的干咳是由CVA引起, 但CVA气道仅有高敏, 而不产生炎症痉挛、狭窄或仅有轻微变化, 气道狭窄阻塞程度未达到引起喘息的水平, 故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咳嗽而无典型哮喘的喘息[2]。对于顽固性发作性干咳, 肺部听诊无罗音, 抗生素和止咳治疗无效的患儿, 如具有明确的过敏史和哮喘家族史, 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 胸片正常, 五官科检查正常, 应考虑到CVA。一旦确诊为CVA, 即予正规抗哮喘治疗, 其治疗原则及方法与典型支气管哮喘相同, 防止发展为典型哮喘。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 选用舒喘灵和酮替芬治疗。本组均为使用多种抗生素及止咳药治疗2w以上无效的患儿, 而采用舒喘灵和酮替芬治疗后症状缓解, 3d后咳嗽消失15例 (41.67%) , 5d后咳嗽消失18例 (50.0%) , 2w过后咳嗽消失3例 (8.33%) 。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随访2w至1a未再发现哮喘样症状。病情控制后3个月后减量, 疗程0.5~1年或更长。对于咳嗽较严重的或反复迁延的患儿, 我们在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 部分患儿加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肽等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诊治过程中, 临床医生首先必须提高对CVA的认识和警觉性, 熟练掌握诊断标准, 详细询问病史并注意全面分析。必要时行变应原试验及肺功能检查, 疑似该病应及时应用支气管扩张剂进行诊断性治疗, 尤其对长期咳嗽不能用抗生素、止咳药缓解, 又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患儿, 应考虑本病, 预防感冒, 减少反复, 从而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避免漏诊, 减少误诊, 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王卫平, 等.儿科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小儿咳嗽变异哮喘 篇10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治疗;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694-01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是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惟一的症状就是慢性咳嗽。目前认为儿童哮喘有5%~6%以形式发病,其临床特点不是表现为反复喘息,而是以顽固性咳嗽为主 。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认为以持续的气管炎症与气道高反应为特征 。是由炎性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 释放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等引起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治疗失当则会延误病情。现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确诊的2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2004年制訂的 《儿童哮喘防治常规》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1]:(1)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咳嗽达1个月以上,运动、冷空气及上呼吸道感染会诱发其加重;(2)组胺或乙酰胆碱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 抗生素和止咳药无效;(4)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胸片正常,肺通气功能正常(非咳嗽发作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00例, 其中男性58例,女性 42 例;平均年龄(7.3±5.1)岁;病程2~25个月。对照组100例,男性57例,女性43例; 平均年龄(7.2±4.9)岁; 病程2 ~28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 年龄、 症状、体征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小儿咳喘灵口服液(由麻黄 金银花 苦杏仁 板蓝根 石膏 甘草瓜萎等组成)口服,一日3次,每次10~30ml(2岁以下5 ml,3-7岁10ml,8岁以上20ml)。对照组口服博尼康利片,按0.065mg/kg.,每日3次口服,症状缓解后5~7天停用。均治疗7天为 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月后判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1)咳嗽症状消失,无定时发作或偶有轻咳,但不需要用药可缓解。(2)显效:咳嗽仍有定时发作,但较以往次数明显减少,症状明显减轻。(3)有效:咳嗽仍有定时发作,但次数减少,症状减轻。(4)无效:咳嗽症状及发作次数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100例,临床治愈43例,显效24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对照组100例,临床治愈19例,显效33例,有效21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7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10.98,p<0.01)。

2.2 两组远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91例,随访89例,1年后复发11例,复发率为12.36%;对照组有效率73例,随访68例,结果1年后复发31例,复发率为45.59%,明显高于治疗组(x2=21.72,p<0.01)。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以致邪郁于肺。肺喜润恶燥,燥邪最易伤肺,肺失濡润,肺气不宣,上逆则咳。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以长期咳嗽为主症,属祖国医学咳嗽之久咳的范畴,由于缺乏典型的哮喘症状,临床上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不佳,而为中医发挥辨证优势提供了机会,故研究中药治疗该病是中医科临床的重要课题;该病因是痰饮留伏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气候变化、接触异物、剧烈运动为主要外因;发病机理主要在于痰饮内伏,遇到诱因触动伏饮而发,痰气交结,阻塞气道所致,小儿咳喘灵口服液以黄芩、板篮根清热解毒,瓜蒌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作用。同时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方中诸药物分别具有良好的抗过敏,解痉,扩张支气管,平喘,镇咳等作用;诸药合用能减轻气道高反应性,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气道狭窄阻塞程度,改善微循环,提高肺通气功能和调节免疫力,从而达到止咳的目的。此亦正切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现代医学之病因病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良好的治疗控制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S].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4

小儿咳嗽变异哮喘 篇11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诊断,治疗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临床上较普遍, 发病主要原因有:幼儿体质相对薄弱, 免疫力差、遗传因数、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个人过敏体质等[1]。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常表现为持续咳嗽, 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较为相似, 容易发生误诊漏诊等情况, 从而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探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 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极为重要。该研究对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患儿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孟鲁司特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 共52例, 均符合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其中男26例, 女26例, 年龄1~12岁, 平均年龄4.6±2.4岁。患儿均无心血管、肝脏、肾脏等其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反复咳嗽、多以清晨及夜间加重, 持续发作超过1个月, 其间无喘息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咳嗽性质:有29例患者有刺激性干咳症状, 23例患者咳少量白色黏液痰。辅助检查:血白细胞及分类均正常。X线胸片检查:31例正常, 21例肺纹理增粗。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为喷雾组和口服组各为26例。其中喷雾组男12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4.4±2.6) 岁;口服组男13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 (5.14±1.4) 岁。

1.2 诊断方法

该研究诊断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标准为: (1) 反复咳嗽30d以上, 早上、夜间、运动后加剧, 伴有咽部不适、胸闷等症状, 无喘息及呼吸困难,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2) 气管舒张剂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3) 有家族史和个人过敏史; (4) 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可以作为辅助诊断。

1.3 治疗方法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为两组, 喷雾组患者通过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 口服组的治疗方法则是服用孟鲁司特钠和盐酸丙卡特罗,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3.1 喷雾组

治疗通过使用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 2次/d, 1下/次, 持续治疗2个月;患儿症状如有改善, 可每天喷1次, 在持续2个月治疗;患儿病情稳定时, 可每2~3 d喷1次;整个疗程持续3个月。

1.3.2 口服组

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盐酸丙卡特罗。<6岁患儿:孟鲁司特钠4 mg/次;6~12岁患儿:睡前服用孟鲁司特钠5mg/次, 持续3个月, 盐酸丙卡特罗用量为1μg/ (kg·次) , 2次/d, 用药1~2周, 咳嗽症状缓解需停服盐酸丙卡特罗。

1.4 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 患者症状基本消失, 并无复发;有效:治疗后, 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治疗1周后, 咳嗽等症状无缓解甚至恶化。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采用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进行治疗的喷雾组 (88.5%) 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口服组患者 (96.2%) 低,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两组数据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一种慢性气道非特异性炎症, 是儿童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近年,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逐渐上升, 常常有误诊的现象发生。其误诊的主要原因有: (1) 对其不够了解:医生对该病不熟悉, 对CVA诊断标准认识不准确。 (2) 粗略询问病史:医生思维局限, 该病由变应原或其他诱因引起, 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性;部分医师由于询问不够详细, 常常与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慢性咽炎、肺炎等疾病混淆, 延误病耽误治疗, 影响患儿身心健康。 (3) 忽略了实验室检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均不典型, 常规体检及胸片常参考价值不大, 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及激发试验的参考价值较大[3]。为提高CVA的诊断率, 防止漏、误诊,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学习小儿变异性哮喘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 (2) 详细询问病史, 询问是否有遗传史、过敏史, 并重视实验室检查。

二丙酸培氯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作用特点为: (1) 抑制巨噬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释放介质。 (2) 减轻毛细血管渗漏,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3) 抑制支气管腺体的过度分泌。 (4) 可再生受损上皮。 (5) 可增加β2受体激动剂的支气管舒张作用[4]。该实验喷雾组就采用二丙酸培氯米松进行治疗, 有效果。

口服组采用的是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盐酸丙卡特罗。孟鲁司特钠能抑制气道平滑肌白三烯多肽的活性, 避免血管通透性增加、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减少炎症物质的产生, 避免气道高反应的发生[5];盐酸丙卡特罗扩张支气管, 作用时间长, 可提高轴膜纤毛的清除功能, 并且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以达到缓解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6]。

该研究选取的5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 实验数据显示, 口服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要优于二丙酸培氯米松气雾剂, 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2%和88.5%, 口服组明显高于喷雾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 口服治疗效果更佳, 可显著缓解患儿症状, 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 联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盐酸丙卡特罗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效果已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诸多验证。成艳红[7]在变异性哮喘治疗中选择孟鲁司特钠口服用药治疗, 结果显示, 治疗有效率满意;张林琳[8]将盐酸丙卡特罗用于小儿变异性哮喘治疗, 结果发现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不良反应较少;龚伟峰[9]在2015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研究中也佐证了以上结论。

综述所述, 快速而准确地诊断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能够防止患儿疾病延误, 增加患儿的治愈率, 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治疗方面, 口服组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和盐酸丙卡特罗治疗, 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症状、降低复发率、更利于患儿恢复, 是临床中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小英, 王安宁.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远园例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2下) :5069-5070.

[2]段钧, 谭婷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7例分析[J].重庆医学, 2012, 41 (25) :2609-2610.

[3]Kirtaniya BC, Sachdev V, Singla A, et al.Marsupialization:a conservative approach for treating dentigerous cyst in children in the mixed dentition[J].J Indian Soc Pedod Prev Dent, 2010, 28 (3) :203-208.

[4]蒋楠.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与预防[J].临床研究, 2013 (12) :97-98.

[5]庄福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13) :1727-1728.

[6]Lizio G, Sterrantino AF, Ragazzini S, et al.Volume reduction of cystic lesions after surgical decompression:a computerised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evaluation[J].Clin Oral Investig, 2013, 17 (7) :1701-1708.

[7]成艳红.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1) :213.

[8]张林琳.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73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3) :153-154.

上一篇:对接京津下一篇:效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