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

2024-10-25

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精选7篇)

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 篇1

小儿哮喘发作与胃食管反流 (GER) 关系密切, 常于夜间发作, 治疗难度大。近年来, 应用兰悉多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39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儿共39例, 其中男21例, 女18例;年龄2~14岁, 病程2~10年。诊断标准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所有患儿夜间哮喘发作频繁, 伴有反酸、恶心、呕吐、上腹痛等症状, 常规抗哮喘治疗效果不显著。

1.2 治疗方法

39例患儿均常规抗感染、平喘、激素等治疗。停用β2受体激动剂, 同时口服兰悉多 (兰索拉唑片) , 0.5mg/ (kg·次) , 晨起口服, 持续治疗8周后复查。

1.3 临床观察指标

(1) 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标准:①夜间症状评分:夜间无任何症状为0分;因哮喘相关症状使患儿醒来1次或早醒为1分;因哮喘相关症状使患儿醒来2次或 2次以上为2分;因哮喘相关症状使患儿经常醒来为3分。②日间症状评分:日间无任何症状为0分;日间短暂时间有哮喘相关症状为1分;日间有2次或2次以上短暂时间出现症状为2分;日间经常出现症状为3分。 (2) 胃食管返流症状评分标准:恶心、呕吐、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消失为1分;消化道症状偶尔发作评2分;消化道症状及持续时间好转为3分;而消化道症状无明显缓解评4分。

2 结果

39例患儿加用兰悉多治疗1周后哮喘发作次数减少, 消化道症状基本控制。服药8周, 哮喘发作完全消失, 消化道症状全部被控制。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对其中30例患儿完成随访8个月~2年, 未见复发。治疗前、后患儿症状评分见表1。

注:采用t检验,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 (GER) 引起或加剧支气管哮喘, 尤其是胃源性哮喘的重要因素, 现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同时由于哮喘与GER两者互为因果, 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已把GER相关性哮喘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文献报道其发生率45%~65%之高。GER引起哮喘的可能机制:刺激学说:反流物吸入上呼吸道直接刺激气道迷走神经感受器, 从而引起气道痉挛;反射学说:反流物刺激黏膜感受器, 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气道痉挛。这些患者通过正确的抗返流治疗可以消除哮喘症状。

由于抗哮喘药物如氨茶碱、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助于GER形成, 需要停用β2受体激动剂后服用兰悉多。治疗使用的兰悉多属新型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它作用于胃壁细胞的H+-K+-ATP酶, 使壁细胞的H+不能转运到胃内, 以致胃液中胃酸量大为减少, 减少胃酸对食管黏膜损伤, 增强食管抗返流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合并哮喘的GER有时也可以表现为无胃肠道症状, 因此对于长期应用茶碱、糖皮质激素, 尤其使用较大剂量但疗效不佳的患者, 即使无GER提示, 给予适当的制酸和胃促动力药以抗GER对病情的控制也有重要作用。本文结果表明, 应用兰悉多可有效改善儿童哮喘的临床症状, 且安全性好。当然, 其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兰悉多治疗小儿胃食管返流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39例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患儿常规抗感染、平喘、激素等治疗, 同时停用β2受体激动剂, 口服兰悉多, 持续治疗8周后复查。结果:患儿支气管哮喘症状记分:治疗前 (4.3±0.6) 分、治疗后 (2.0±0.4) 分;胃食管反流症状记分:治疗前 (3.7±1.0) 分、治疗后 (1.4±0.6) 分。结论:兰悉多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小儿哮喘,兰索拉唑

参考文献

[1]吴瑞萍,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2]黎月华, 李颖.胃食管返流与婴幼儿哮喘关系探讨〔J〕.临床儿科杂志, 1995, 13 (1) :26.

[3]沙文阁.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引起的呼吸系统并发症〔J〕.实用内科学杂志, 1999, 19 (1) :19.

肺胃同治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篇2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肺胃同治法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 GERC) 是指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慢性咳嗽, 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0%~40%[1], 日益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胃食管反流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认识, 国内外许多文献认为, 它可引起多种呼吸道疾病, 而且是引起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笔者于2006~2008年运用中医肺胃同治法治疗了130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250例, 均来自本院呼吸、消化门诊, 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药组) 130例, 男76例, 女54例;年龄16~59岁;对照组 (西药组) 120例, 男70例, 女50例, 年龄15~57岁。病程12周。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2]中的GERC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实际拟定。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自拟中药方:苏子苏梗、瓜蒌、炒杏仁、枳壳、川贝母、炙枇杷叶、桔梗、陈皮、姜半夏、黄连、干姜、吴茱萸、甘草等, 1剂/d水煎服, 早晚分服。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20 mg, 2次/d;多潘立酮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 mg, 3次/d。以上两组均服药12周。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禁烟酒, 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睡觉时抬高床头, 以减少胃酸分泌及胃食管反流等。

2.2 临床观察指标

对入组病例建立临床观察表,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相关文献[3]对主要症状制定评分标准。记录饮食情况、大便、舌苔、脉象等主要伴随症状和体征, 以及血、尿常规、肺部X线等理化检查等。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采用尼莫地平法。。

2.4 统计学方法

本资料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3 结果

3.1 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1。经过12周的治疗,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2 治疗前后积分情况比较

见表2。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4 讨论

胃食管反流 (GERD) 被认为是引起慢性咳嗽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在慢性咳嗽患者中, 高达41%的可能由GERD引起或与GERD有关[4], 其引起或加重慢性咳嗽可能是胃酸、胆汁等反流物误吸入气管, 直接刺激气管 黏膜导致咳嗽;或由食管远端的酸刺激引起气管、支气管咳嗽反射;也可通过刺激食管-支气管咳嗽反射引起慢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所致咳嗽, 在中医学属于“内伤咳嗽”范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咳嗽虽与多脏器相关, 《咳论》提出“此皆聚于胃, 关于肺”, 强调了咳嗽不离肺胃的观点。胃失和降, 则肺不布津, 必致水湿停滞胃中而为痰为饮, 又可上逆壅肺而为咳变。现代研究证明反流性食道病与咳嗽、哮喘、呼吸暂停综合征密切相关。肺胃两脏在生理、病理转化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必然联系, 消化道和呼吸道又共同起源于内胚层, 因而在临床治疗上, 对肺系、胃系疾病都可考虑肺胃同治。本研究在治疗过程中始终重视调整肺胃气机, 用了几组药物, 重在理气降逆、和胃止咳, 方中诸药多有镇咳、祛痰、保护消化道、镇吐作用, 还能抑制胃液分泌, 降低胃液酸度。诸药配合标本同治, 畅调气机, 具有降胃气、顺肺气, 同时具有疏肝和胃之功效, 因而相对于西药对照组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P<0.05) 。目前GERC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最佳的治疗方案, 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肺胃同治, 或中西医结合论治无疑是值得探索和提倡的。

参考文献

[1]Irwin R S.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ugh.N Fngl J Med, 2000, 343 (23) :1715-172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 28 (11) :738-744.

[3]刘春丽, 赖克方, 陈如冲, 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探讨.中华内科杂志, 2005, 44 (6) :438-441.

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病例均来自于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专科就诊病例。共纳入126例病例,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的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因未完成疗程两组各脱落3例, 故治疗组有效病例60例, 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性18例, 女性42例, 平均年龄55岁, 病程最长者28个月, 最短者4个月;对照组男性19人, 女性41人, 平均年龄54岁, 病程最长者36个月, 最短者3个月。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病程长短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3] (2006, 三亚) 胃食管反流病西医诊断标准及《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 (2009, 深圳) 吐酸病的中医诊断标准; (2) 以呛咳为主诉或主要症状; (3) 符合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诊断分级标准; (4) 年龄在18~70周岁, 性别无特殊限制; (5) 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以上各条者纳入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1) 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 (2) 合并其他致咳疾病者; (3) 诊断为GERD但不伴有咳嗽者; (4) 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 (5) 腹部手术、妊娠以及精神病患者。有以上任何一条者排除。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通降和胃方水煎剂, 由旋覆梗12 g、代赭石15 g、柴胡9 g、枳壳12 g、焦山栀9 g、川楝子9 g、黄连3 g、吴茱萸3 g、太子参12 g、生姜3 g、甘草6 g组成, 每日1剂, 分2次口服 (药物由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房提供) , 治疗8周为1个疗程。反酸、烧心明显者加乌贼骨15 g、白螺蛳壳15 g;口苦明显者加龙胆草3 g;中上腹胀满明显者加厚朴9 g、佛手6 g;大便秘结者加虎杖15 g、大腹皮30 g、全瓜蒌15 g。

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胶囊 (常州四药制药厂生产) , 20 mg, 每日2次口服。疗程8周[5], 服药期间停用影响本次观察的药物, 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1.5 疗效评价

1.5.1 临床症状积分

根据2006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的诊断标准》[3]中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 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相关症状的分级方法拟定本病临床症状积分:无症状表示从未出现此类症状;轻度表示偶然出现, 每天小于一次, 不影响工作和休息;中度表示每天发生频率在1次至3次之间;重度表示每天发生频率大于3次, 影响工作和休息。主诉咳嗽按以上4个等级由轻到重依次以0、3、6、9进行计分,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症状 (烧心、嗳气、反酸、胸痛) 以0、2、4、6进行计分, 其他一般症状以0、1、2、3进行计分。

1.5.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6]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虽偶有症状但很快消失) , 症状积分减少70%~94%;有效:临床症状未消失, 但较以前减轻, 症状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 程度未减轻, 症状积分减少<30%。计算公式: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两组间基线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以表示, 偏态分布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用中位数 (四分位间距) [M (Q) ]表示, 两组间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经正态性检验, 提示均为偏态分布。经秩和检验, 两组治疗前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反酸、烧心、嗳气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经秩和检验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 , 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咳嗽、反酸、烧心、嗳气症状都有明显缓解。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咳嗽、嗳气症状治疗前后积分的差值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提示治疗组在改善GERC患者咳嗽、嗳气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反酸、烧心症状治疗前后积分的差值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提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反酸、烧心症状上效果相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5

2.2 临床症状总积分比较

两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前总积分经t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842, >0.05) , 提示治疗前两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积分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7, <0.05) , 提示治疗组缓解GERC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5

2.3 临床总显效率比较

经治疗, 治疗组总体显效率 (痊愈+显效) 为78.33%, 对照组为43.33%。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治疗组运用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奥美拉唑。见表3。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脾胃, 与肝胆关系密切[7], 治疗根本在于条畅脏腑气机升降平衡[8]。在此基础上, 中医脏腑相关理论为“从胃治咳”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提供了理论依据。“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 而胃之大络, 又“贯膈络肺”;在生理上, 肺与胃均以和降为顺;当处于病理状态时, 又都可表现为气机的“上逆”。因此, 肺胃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们经络相通、功能互用、气机相协。早在《素问·咳论》篇中提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此皆聚于胃, 关于肺”, 《医学三字经》中指出“气上呛, 咳嗽生, 肺最重, 胃非轻”, 都直接点明了咳嗽与胃之间的关系。黄元御在《素灵微蕴》中说“胃降则肺气亦降, 故辛金不逆”, 我们可以理解为当胃气和降通顺, 即可助肺气下行。此外, 肝与肺同样密切相关, 《素问·刺禁论》云“肝升于左, 肺藏于右”, 肝从左而升, 肺从右而降, 肝从左升为阳道, 肺从右降为阴道, 肝升才能肺降, 肺降才能肝升, 升降得宜, 出入交替, 则气机舒展, 肝升肺降, 以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运动。叶天士指出:“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 肝从左而升, 肺从右而降, 升降得宜, 则气机舒展。”因此, 在病理状态下, 如肝木过旺, 金不能平木, 木火刑金, 呛咳亦作。

在以上理论支持下, “从胃治咳”主旨在于以疏肝和胃降逆为切入点, 通过调理中焦气机, 使肝胆之气调达, 胃气和降, 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归于正常, 脏腑气机升降相因而诸邪得除。通降和胃方意在治病求本, 该方特色在于既能谨守病机, 以降为主 (旋覆梗、代赭石) , 同时未忘燮理气机, 升降得宜 (柴胡、枳壳) ;又可各司期属, 兼顾他证 (黄连、吴茱萸、川楝子、焦山栀) , 佐以益气健脾, 固本护胃 (太子参、甘草) , 众药配伍, 升降相因, 肺胃相济, 咳嗽自消。

本研究结果表明, 通降和胃方能够有效地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 尤其在改善咳嗽、嗳气方面优于奥美拉唑, 说明通降和胃方在抗反流方面更有优势, 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评价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ERC) 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收集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12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 分别予以通降和胃方加减和奥美拉唑治疗, 疗程8周,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差别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积分, 评价通降和胃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完成疗程各60例, 治疗组治疗GERC的临床总体显效率为78.33%, 对照组为43.33%, 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咳嗽、嗳气症状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在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上比较, 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通降和胃方能够有效地改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的的临床症状, 且对咳嗽、嗳气症状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 提示通降和胃方在抗反流方面优势显著。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通降和胃方,奥美拉唑,脏腑相关理论

参考文献

[1]亚太地区胃食管反流病的处理共识[J].胃肠病学, 2008, 13 (7) :421-436.

[2]赖克方, 陈如冲, 刘春丽, 等.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诊断程序的建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 29 (2) :96-99.

[3]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专家组.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 (2006.10三亚) [J].中华内科杂志, 2007, 46 (2) :170-173.

[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2009, 深圳) [J].中医杂志, 2010, 51 (9) :844-847.

[5]中华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年版) [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 7 (6) :573-575.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24-129.

[7]李黎.胃食管反流病中医古代文献溯源[J].环球中医药, 2011, 4 (1) :11-15.

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 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并单纯GERC病人156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多通道食管内阻抗-pH监测 (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 combined with pH monitoring, MII-pH) 检查指证为伴反酸和胃灼热等典型反流症状, 或遵循慢性咳嗽诊治流程排除了慢性咳嗽的其他病因或针对现有病因治疗咳嗽不能完全缓解, 怀疑GERC为慢性咳嗽的单一或共同病因者。纳入标准: (1) 以GERC作为病因诊断并经治疗证实; (2) 接受MII-pH并有检查结果; (3) 不吸烟或戒烟>2 年。 病例排除标准: (1) 合并慢性咳嗽的其他病因; (2) 随访资料不完整。GERC诊断标准[5]: (1) 慢性咳嗽, 持续时间≥8 周, 伴或不伴反酸、胃灼热和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2) MII-pH显示异常酸或非酸反流。其中符合DeMeester积分≥14.72和 (或) 酸反流症状相关概率 (syndrome associa-tion probability, SAP) ≥95%之一者定义为异常酸反流, 符合非酸反流SAP≥95%者为异常非酸反流。 (3) 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进行标准抗反流药物治疗, 方案为奥美拉唑20 mg (每天2次) +多潘立酮10mg (每天3次) 治疗2个月[6,7]。GERC治疗期间每2周门诊随访1次, 随访在治疗有效起第12周后结束, 治疗后咳嗽无加重视为有效。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 内容如下: (1) 心理护理干预, 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 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和需求, 认真倾听病人的倾诉, 根据具体症状实施护理干预;同时做好与病人家属的沟通, 嘱咐其多给予病人精神上的鼓励和帮助, 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饮食护理干预, 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如贪食、偏食、间食、快食、暴饮暴食、周末大吃大喝、不吃早饭、晚餐过多、睡前进食、不合理膳食措施。改变饮食习惯, 少量多餐为原则, 每餐七八分饱, 入睡前2h~3h不能吃任何食品。白天进餐后进行小剂量活动, 避免活动增加负压而加重反流。避免刺激性食物, 如高脂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烟酒等, 以及辛辣生冷食品、酸性饮料及可乐类饮料, 都必须加以限制。 (3) 生活方式护理干预, 指导病人戒烟, 停止过度饮酒。肥胖病人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处方, 应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的原则, 控制体重[8]。 (4) 指导促进睡眠的生活方式,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过度疲劳,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情绪平和。睡前温水泡脚、忌观看暴力或刺激性较强的电影、电视剧等。

1.2.2 评价方法及标准

1.2.2.1 胃食管反流病问卷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questionnaire, GerdQ) [5]问卷由6个症状问题组成, 其中包括4个反流正相关症状问题, 即胃灼热、反胃、反胃引起的睡眠障碍和非处方药物应用;2个反流负相关症状问题, 即上腹痛和恶心。问卷要求病人回忆过去1周内各症状的发生频率, 按程度分为4个等级。阳性问题评分随症状发作频率增加而增加, 过去1 周内以上症状不出现0 分, 有1d出现1分, 2d~3d出现2分, 4d~7d出现3分;阴性问题评分标准则与之相反, 其频率等级分别为3分、2分、1分、0分, 将评分总和相加即得出GerdQ评分, 评分范围为0分~18分, 评分越高显示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性越大。

1.2.2.2 咳嗽症状评分采用Hsu等[9]的咳嗽症状积分表进行评价。

1.2.2.3 MII-pH按本院的方法进行。病人空腹10h以上, 经食管测压定位食管下括约肌位置后, 将6通道阻抗电极导管 (K6011-EI-0632, 荷兰MMS公司) 和预先用pH分别为4.00和7.01缓冲液校正的pH电极导管 (819100, 荷兰MMS公司) 经鼻置入食管内。阻抗电极中心位置分别位于食管下括约肌上方3cm、5cm、7cm、9cm、15cm、17cm处, pH电极位于食管下括约肌上方5cm处, 参考电极固定于胸骨中下段并连接至MII-pH监测仪 (Ohmega, 荷兰MMS公司) 开始记录数据。监测期间病人保持平常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 用日记卡详细记录进食、平卧和症状起止时间, 避免酸性食物和酒精等[5,10,11,12]。监测24h后将数据传至计算机, 用专业分析软件 (MMS database, v8.7, 荷兰MMS公司) 进行数据分析。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非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 (25%~75% 四分位距) 表示。两组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 方差齐时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方差不齐时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研究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GERC病人226例, 占同期所有慢性咳嗽病例的21.3%。5例因随访资料不全被排除在资料统计之外, 65例因合并一种或以上慢性咳嗽其他病因被剔除。最终进入数据分析的单纯性GERC病人为15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咳嗽病程和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两组MII-pH监测结果比较 (见表2)

2.3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反流症状评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Ge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9.7±1.7比10.2±2.0, t=-0.604, P=0.553) , 干预后观察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7±1.1比8.0±1.7, t=-2.751, P=0.013) , 见图1。

2.4 干预前后两组病人咳嗽症状积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日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64) , 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3。

3 讨论

通过放置在食管内不同位置的多通道阻抗电极, MII-pH可探测不同性质食团在食管内移动所产生的电阻抗改变, 识别气体、液体或混合胃食管反流, 结合同步pH监测可区分反流物为酸性或非酸性[13], 弥补了24h食管pH监测的缺陷, 可能会成为将来胃食管反流监测的标准方法。研究表明, MII-pH诊断GER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24h食管pH监测[14]。

GERC是常见的慢性咳嗽病因之一, 单纯药物治疗常出现症状反复迁延。引进系统性护理干预的理念, 对病人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使干预后反流症状评分和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GERD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5]。与病人沟通时, 首先要接纳和尊重病人, 取得病人的信任、耐心听取病人对疾病的感受和病史的陈述, 同情、体贴、关怀病人, 引导病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 应了解病人近年来的生活事件, 特别是突发应激事件, 确定主要问题行为。同时, 要教会病人思维控制, 有不愉快的想法时要暗示自己停止, 通过幻想美好前景或听音乐来分散注意力, 保持情绪稳定。

胃容量扩张经迷走神经反射介导促使暂时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transient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relaxations, TLESRs) 的发生, 生理上起排出胃内空气的作用, 也是大多数胃食管反流发生的主要机制[16]。胃食管反流病病人的TLESRs频率较高, 更容易诱发胃食管反流的形成[17,18]。饱食会引起TLESRs, 刺激性的食物会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下降, 而脂肪可延缓胃排空, 刺激胆囊收缩和分泌, 降低食管括约肌的压力。饮食护理的目的是减少食管反流引起的各种症状, 同时保证病人的正常营养[19]。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纠正各种不良习惯、保持正常体质指数及避免引起胸腹压增高均可以减少胃酸对食管的刺激。

总之, 在抗反流药物的治疗基础上同时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 能更有效地改善GERC病人的咳嗽和反流症状, 提高临床疗效, 而具体护理措施的细化及量化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ERC) 病人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56例单纯GERC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 完成GerdQ反流症状评分、咳嗽症状积分后接受多通道食管内阻抗-pH监测 (MIIpH) , 对照组进行药物抗反流治疗干预, 观察组同时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 干预结束后两组病人均复查反流症状评分和咳嗽症状积分。[结果]两组病人的性别和年龄分布、咳嗽病程、肺通气功能指标和MII-pH监测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51, P=0.013) 。两组干预前日间咳嗽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64) , 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1) 。[结论]抗反流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 能更有效地改善GERC病人的咳嗽和反流症状, 提高临床疗效。

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 女6例, 年龄36岁~60岁, 哮喘病史2年~15年。轻度哮喘发作10例, 中度6例, 重度2例。有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胸骨后不适等症状者12例, 有咽喉部不适感者6例。

1.2 诊断

本组均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本组均证实有GERD, GERD诊断符合Barish标准:具有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 即胸骨后烧灼感和反酸, 食管吞钡有反流性食管炎, X线征象或食管内镜检查或病理活检见食管下端黏膜炎症改变。GERD分三种类型: (1) 非糜烂性反流病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NERD) 是指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 但内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食管黏膜破损; (2) 糜烂性食管炎 (erosive esophagitis, EE) 是指内镜下可见食管远段黏膜破损 (按1994年洛杉矶分级标准将EE分为A、B、C、D四级) ; (3)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远段的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

1.3 辅助检查

本组常规血细胞分析与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异常。肺功能检查有轻或中度下降, 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纹理增粗, 呈不同程度过度充气状态。18例患者经胃镜检查确诊为GERD, 其中确诊EE者13例, 确诊NERD者5例。本组患者均排除其他系统疾病。

1.4 治疗方法

本组治疗均先给予常规抗炎及支气管解痉、平喘等治疗, 疗效不佳。经进一步辅助检查与分析病因后加用抗胃食管反流药物如抑制胃酸药物/促进胃肠动力药物。

2 结果

加用抗胃食管反流药物3 d~7 d后,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治疗2周症状完全缓解者15例, 症状明显减轻者3例, 继续服用上述药物直至症状完全缓解, 但部分患者有停药后哮喘症状再次发作情况, 建议到消化科随诊。

3 讨论

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原因及发作诱因的研究, 一直是呼吸病临床的重要课题。1996年, 美国医学论坛报刊登了题为《胃食管反流使支气管哮喘难以控制》和《烧心可能是某些哮喘的直接原因》的文章, 指出GERD是直接引起和加重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原因。GERD的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 其他少见或不典型的相关症状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上腹痛、胸痛、嗳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难等, 还有食管外症状, 如咳嗽、喉炎、哮喘等。值得注意的是有时食管外症状常比GERD的典型症状更突出, 因此容易忽视GERD的存在。

GERD诱发哮喘的可能机制为: (1) 神经反射理论:食管内盐酸灌注试验和食管内先局部麻醉或给予制酸剂后盐酸灌注试验提示, 反流到食管的酸性胃内容物刺激食管中、下段黏膜感受器, 诱导从食管到肺的迷走反射弧引起支气管痉挛。食管和胃的张力反射也参与反射性支气管收缩。 (2) 反流理论:微量的胃内容物吸入到肺, 导致炎症反应和支气管收缩, 气道阻塞, 哮喘发作。近年来的研究认为, 食管上端有感受酸碱度的p H受体, 它被反流的酸性胃内容物刺激后, 反射性地引起支气管痉挛。

临床观察发现, 支气管哮喘合并GERD的发生率非常高。有调查显示, 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有烧心、反酸和吞咽困难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77%, 55%和24%.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调查发现, 有64%的哮喘患者伴有GERD.GERD引起哮喘的临床特点是: (1) 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生活不规律及吸烟、饮酒、喝茶等有关; (2) 老年人多见。可能与老年人食管肌群萎缩导致食管运动功能低下、食管下段括约肌静息压降低以及抗反流防御能力下降有关。此外其他因素如长期卧床或糖尿病等影响胃肠道神经功能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3) 哮喘发作没有季节性, 夜间发作频繁, 诱发因素为进餐、运动和卧位; (4) 单纯抗炎、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 (5) 仔细询问病史可有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及胸骨后不适等症状; (6) 抑制剂治疗有效。

美国医学论坛报报道, 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治疗GERD, 可以使73%的患者反流和哮喘症状均消失或明显缓解。本组的临床观察也得到十分相近的结果。对高度怀疑GERD, 又无条件进行客观检查的基层医院或检查仍不能确认者, 可行诊断性治疗, 即质子泵抑制剂 (PPI) 试验性治疗。PPI试验的方法与判断[2]:建议用标准剂量的PPI, 疗程1周~2周。如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 考虑为与酸相关的GERD.

医生或护士对任何一个支气管哮喘患者, 都应该想到合并GERD的可能性, 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与检查, 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减少误诊。因为一个因哮喘而来就诊的患者, 常不会主动提出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需要医生或护士的正确引导[3]。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7, 20 (3) :261-267.

[2]陆再英, 钟南山, 等.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72-375.

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哮喘 篇6

关键词:慢性咳嗽,加减半夏泻心汤,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张之文

张之文教授系全国著名温病学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 临床40余载, 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特别在治疗慢性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张老门诊学习, 受益匪浅。现仅就张老运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经验作一介绍, 以飨读者。

1 现代医学对GERC的认识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 GERC) 是由于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 胃酸和其它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 刺激食管远端黏膜丰富的咳嗽感觉器, 或反流物的微量吸入或大量吸入, 导致以咳嗽为主症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伴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如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胸闷等。但也有不少GERC患者没有反流症状, 咳嗽是其唯一的临床表现。咳嗽大多发生在日间和直立位, 饮浓茶、咖啡、烈酒后可诱发咳嗽加剧[1]。我国有研究表明, 这种GERC约占慢性咳嗽患者的12%。

GERC作为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 由于伴随症状少, 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 在临床表现和持续时间方面与其它原因所致的慢性咳嗽相比无特异性, 易被临床医生忽略而反复使用各种抗生素治疗却无效, 使得患者反复就医。

目前, GERC在治疗上还没有一个最佳方案。有研究发现, 一些GERC患者, 咳嗽和消化道症状在治疗时存在分裂现象, 即当消化道症状在抗反流治疗消失后, 咳嗽症状却仍没有改善[2], 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

2 关于GERC的中医认识

咳嗽一症病因复杂, 治疗棘手, GERC易被临床忽略, 结合其表现, 应属于中医“胃咳”范围。《素问·咳论》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之说, 并对“胃咳”症状作了描述, “胃咳之状, 咳而呕, 甚则长虫出”。然临床上胃咳未必皆有长虫呕出, 历代医案记录胃咳者甚多, 其涉及呕虫者少, 不必拘泥于条文。

张教授根据临床经验指出, 胃咳也有寒热虚实之分。《吴鞠通医案·卷四·痰饮》僧案:“咳而呕, 胃阳衰而寒饮乘之, 谓之胃咳也。法当温中阳而护表阳, 小青龙汤加减而愈。”而《吴鞠通医案·卷五·咳嗽》记载郭男, 八岁, 咳而呕之胃咳, 痰涎壅盛, 则为湿热证, 以姜半夏、焦曲、枳实、杏仁、旋覆花、苏子霜、茯苓、扁豆、苡仁、姜汁等治愈。现代临床也以中焦湿热互结所致者多, 如酗酒嗜性者常常发为本病。中医认为肺胃大肠一气相通, 任一脏器失和, 皆可相互影响而为病。湿热积聚蕴积中脘, 酝酿成湿热稠浊之痰停结于中焦, 进而影响上焦肺气失利, 即母食子气, 气上逆犯于肺, 而出现咳嗽。

3 加减半夏泻心汤的方证源流[3]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49条, 用于治疗伤寒柴胡汤证误下出现的心下但满而不痛的痞证。《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0条补充出“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一证。

叶天士根据温病湿热郁结中焦的病机, 创立“苦泄”法治疗湿热痞, 推半夏泻心汤为治疗温病湿热的代表方。如其在《温热论》中说:“再人之体, 脘在腹上, 其地位处于中, 按之痛, 或自痛, 或痞胀, 当用苦泄, 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 或黄或浊, 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 随证治之。”在《临证指南医案》中, 叶氏进一步将此法更具体地称为“苦辛开泄法”, 并在临床上频繁变通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暑湿等温病。临床常用黄芩、黄连等苦寒药物与半夏、生姜等辛温之品配伍和用, 达到辛开苦泄的作用。

吴鞠通根据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进行整理, 于《温病条辨》中拟定出了8个加减半夏泻心汤证, 如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方,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方,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枳实、姜汁、白芍方 (即黄连白芍汤) ,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大枣、半夏加枳实、白芍方 (即人参泻心汤) ,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大枣加枳实、姜汁方 (泻心汤) 等。

张老所习用之加减半夏泻心汤, 实是其中的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方。该方原载于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篇》暑温伏暑第39条:阳明暑温, 脉滑数, 不食不饥不便, 浊痰凝聚, 心下痞满, 半夏泻心汤, 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 加枳实杏仁主之。药物组成为:半夏 (1两) 、黄连 (2钱) 、黄芩 (3钱) 、枳实 (2钱) 、杏仁 (3钱) 。水8杯, 煮取3杯, 分3次服。虚者复纳人参2钱, 大枣3枚。吴鞠通在此条下自注云:“不饥不便, 而有浊痰, 心下痞满, 湿热互结, 而阻中焦气分。故以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 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暑中热甚, 故去干姜。非伤寒误下之虚痞, 故去人参、甘草、大枣, 且畏其助湿作满也。”

本方证是吴瑭根据《临证指南医案·暑》整理而成。原叶案如下:胡, 不饥、不食、不便, 此属胃病, 乃暑热伤气所致。味变酸浊, 热痰聚脘。苦辛自能降泄, 无非据也。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 加杏仁、枳实。

可见, 此方实际原为中焦湿热痞结而设, 而非专为咳嗽所设, 然张老之所以能巧妙地将本方用于治疗GERC并获佳效, 乃在于其所治病机颇同, 正所谓异病同治也。咳在肺仅为其标象, 而终以湿热痞结中焦为病本。故方中主以半夏、生姜或干姜辛温通胃阳而开达温散湿结, 以黄芩、黄连苦寒而开泄清降热结, 使中焦之气和, 再加杏仁以宣达上焦肺气, 止咳利肺, 并合枳实畅通大肠之气。总之, 杏仁开上, 姜、夏、芩、连散结运中, 枳实导下, 使上中下之气机条畅, 而止咳嗽。正所谓“治病求本”, 分析清楚本方所针对的病机与组方特点,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张老能运用此方治疗这种慢性胃源性的咳嗽而获良效。张老常根据病情于方中加入旋覆花、枇杷叶和降胃气而止咳嗽。肝随脾升, 胆随胃降, 若中焦湿热互结, 脾失升运, 肝气因郁, 时久化热犯胃, 胃中灼热泛酸, 则与吴茱萸合用, 清肝和胃, 胃气得降, 肺与大肠气顺, 肺气清肃复常, 咳嗽则止。

4 病案举例

陈某某, 女, 76岁, 2007年10月8日初诊。患者反复咳嗽10余年, 反复就医, 服用抗生素及中药均不效。刻诊:咳嗽, 晚上干咳, 受热受凉均作咳, 喉咙少许痰粘着难以咯出, 咽喉干燥, 胸骨后灼热, 胃中阵阵灼热, 呃逆, 胃脘痞满, 舌质红, 苔微黄厚而板贴不松, 脉微数。中医诊断:咳嗽。证属湿热互结, 痞结不开, 以苦辛开泄法治之。处方:法半夏15g, 生姜3片, 枳实15g, 黄芩15g, 黄连8g, 吴茱萸10g, 乌贼骨30g, 煅瓦楞子30g, 杏仁15g, 旋覆花15g (包煎) , 甘草8g, 炙枇杷叶15g。水煎, 日3次服, 1剂/d, 4剂。10月12日复诊, 咳嗽明显减轻, 但觉喉咙粘痰, 胸骨后及胃中灼热减轻, 胃脘痞满减轻, 头晕, 大便微干, 背心冷, 下肢冷。舌尖红, 苔白微厚微腻, 脉缓。效不更方, 继守前法治疗。处方:法半夏15g, 干姜10g, 枳实15g, 黄芩15g, 黄连8g, 吴茱萸10g, 乌贼骨30g, 煅瓦楞子30g, 旋覆花18g (包煎) , 炙枇杷叶15g, 杏仁15g, 槟榔12g, 甘草8g。5剂而诸症痊愈。

参考文献

[1]徐永健, 许淑云.慢性咳嗽的诊断策略[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 30 (2) :6-9.

[2]柯会星, 居阳.胃食管反流性咳嗽[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 35 (1) :13-16.

小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治研究进展 篇7

1 胃食管反流症状及相关研究

1.1 烧心、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 但是主要临床表现有胃灼热和反酸, 胃灼热是指患者胸骨后有灼热感, 一般发生在餐后1 h, 反流入口腔的胃内容物呈酸性, 一般称为反酸。烧心、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典型临床症状。反流、烧心在胃食管反流病种的表现差别不大, 而且与其他功能性胃肠病一样受心情、性别以及社会地位的影响。

1.2 胸痛及食管外症状

近几年胃食管反流病对机械扩张、温度等刺激有较强的敏感性, 而且发现敏感度与黏膜肥大细胞有着密切的联系。食管外症状主要是指胃食管反流而引起的反流性喉炎、咳嗽以及产生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复发性中耳炎等。

2 胃食管反流发病机制

胃食管反流发病机制比较复杂, 主要发病机制可能与食管对胃、肠内容物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有关, 同时年龄与胃食管反流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体制也与胃食管反流有一定的关系, 据有关数据显示显示肥胖者的食管酸暴露概率也相对较高。胃食管反流发病的主要生理机制是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增强, 导致反流的防御能力下降。

2.1 攻击因子

酸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主要的攻击因子, 但是除此之外胆汁反流也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攻击因子之一。许金英等专家对胃食管反流患者进行24 h胆汁和食管p H监测, 发现患者胆汁反流者高达72.4%, 胆汁与酸并存的反流占62.1%。临床和动物学研究也表明混合反流对食管的损伤比单纯酸反流更加严重。而且单纯胆汁反流或者是其他外源性攻击因子比如酒精等会加重胃食管反流患者食管的损害。

2.2 防御机制下降

反流物是损害食管黏膜的直接因素, 但是防御机制的下降是引起此病的根本原因。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胃食管连接处具有反流保护屏障, 但是如果人体的反流保护屏障功能下降, 或者是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解剖结构缺陷等可能会增加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几率, 其中一次性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是此病的主要引发机制。另外食管清除能力下降是胃食管反流发病的而另一个主要机制, 食管清除能力下降可导致反流物长时间接触食管黏膜而引发此病。

2.3 神经功能异常

人体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也是引发胃食管反流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有关研究显示, 累及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糖尿病患者中有38.7%的患者存在病理性反流, 这个数值远高于未累及者;同时也有研究表明, 胃食管反流患者与健康者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率变异性存在异常。

3 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诊断

胃食管反流临床症状比较复杂, 这给其治疗与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胃食管反流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症状。如果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就可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疾病: (1) 反流症状, 包括反酸、反胃、烧心、打嗝等, 在内镜下显示累及远端食管, 但是没有幽门梗阻等引发反流性食管炎疾病。 (2) 有反流症状, 但是不典型, 需要进一步做相关检查, 如果反流检查反映反流过多, 可以确诊为内镜阴性的反流病。食管p H检测是反映食管内酸反流的重要指标, 如果p H<4持续在5 min上的次数, 能够反映食管酸暴露程度。人体正常p H值<14.72, 如果发生轻度反流p H值>14.72~50, 中度:>50~100, 重度>100。

4 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方法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 胃食管反流的检测方法不断增加, 检测准确率也不断提高, 为胃食管反流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临床上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方法也比较多, 但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对胃食管反流的治疗主要采用抑酸剂和促胃肠动力药物。临床上仍然没有一种药物是针对抗反流机制进行治疗, 但是在药物开发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R氨基丁酸激动剂巴氯芬能够通过抑制迷走神经信号和总述孤束核以及被核间信号传递来降低TLESR的发生率, 用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抗酸治疗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最基本的方法, 而且需要长期用药, 以免复发或者出现并发症。

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胃食管反流最有效的药物, 很多学者都推荐利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递减给药, 治疗的过程中首先选用促动力药物和质子泵药物, 快速的控制患者临床症状, 缓解患者食管炎症, 等到患者症状减轻, 得到一定的控制后再实施减量维持。这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满意度比较高, 而且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另外, 还有一些增强LES功能的手术, 如胃底折叠术、内镜下腔内轴膜缝合术等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或出现并发症患者效果可靠。

胃食管反流的诊治是一个长期过程, 目前有3种维持治疗的方案, 一是首先进行常规维持治疗, 再正规治疗8周, 症状消失后减量治疗, 其中PPIs常规剂量或者半剂量具有较好的防止复发作用;其二是间歇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的效益比常规维持治疗要好很多;第三是按需治疗, 其成本效益比较高, 但是这种治疗仍然处于研究阶段, 有待进一步研究。

5 结束语

近几年对胃食管反流的研究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比如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应该加大研究力度, 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有效方式, 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曼湖, 房殿春, 韩英, 等.胃食管反流病高峰论坛会议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 2011, 50 (8) :698-700.

[2]张静智, 侯晓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研究进展[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 (3) :128-131.

[3]陶佳丽.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4, 20 (3) :478-481.

[4]Martinez de Haro L, Ortiz A, Parrilla P, etal.Intestinal metaplasia in patients with mlumnar lined esophag, us is associated with}ligh levels of duodenngastmesophageal renux[J].Ann surg, 2003, 233:34-38.

[5]许喆, 郭莉.近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 18 (2) :24-26.

[6]刘金侠, 张卫莉, 朱莹.32例胃食管反流病误诊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22) :96-98.

[7]林滔, 张玮.食管外表现为主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32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12) :142-145.

[8]尹延伟, 孙倩倩.303例急诊科患者胃食管反流病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 2012, 41 (18) :1838-1840.

[9]Fornari F;Callegari-Jacques SM;Dantas RO Obese patients have stronger peristalsis and increased acid exposure in the esophagus 2011 (5) :1456-1458.

上一篇:汽车企业下一篇:自组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