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探

2024-07-18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探(精选5篇)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探 篇1

近年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曾多次强调, 要不断与时俱进, 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日渐复杂, 思想活动表现出多变性、独立性及差异性等特点。这要求我们继续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规律,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近年来, 学术界对于什么是规律、有没有规律以及如何发现规律等一些问题颇有争议。所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既满足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深化的需要, 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做好铺垫。

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容

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思想教育活动不仅要与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相适应, 而且要超过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我们称其为“适应超越规律”。这一规律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发展趋势。

这一基本规律是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到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教育的方法及内容, 更应该与教育者的品德现状相适应。脱离了大学生现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起不到预期作用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 因此, 在教育中还要体现出一定的超越性。只有这样, 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不断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水平, 使其得到长远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性问题

第一, 目的性和导向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完善人格,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具体运用此规律, 首先体现在向大学生进行先进思想的教育;其次, 改变学生的错误立场及错误的认知方法;最后, 提高学生改造世界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 层次性及针对性问题。高校是一个复杂的集合, 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 他们的思想与认识有很大的差异, 有不同的兴趣与性格。所以, 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 是一个渐进和漫长的过程。因此, 在教育中应层层递进, 防止大锅饭的现象。在教育中要充分加强其针对性, 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三, 激励性及示范性问题。榜样可以带来无穷的力量与鞭策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榜样的表率及示范作用, 才能真正地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引入表率与激励机制, 与学生建立良性的共鸣体系, 从而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四, 关联性和结合性问题。思想教育工作不是单独存在的, 它应该与其他各项活动相联系、相结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发展规律, 在教学活动中做好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学习及娱乐充分地与思想教育相联系, 把教育渗透到教学及社会生活中, 与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 才能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第五, 社会性及广泛性问题。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社会感知能力, 其思想往往具有广泛的社会时效性。因此,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其广泛性及社会性的特点。仅靠学校单个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社会各方面都能行动起来, 相互支持, 形成合力, 通过多种渠道, 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第六, 预见性和主动性问题。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思维活动的支配, 而思想则是对现实的反映。人对现实的需求有多种层次, 层次之间的转化有着许多规律。因此, 人的行为是可以引导和被改造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事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

1.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中的理论基础还比较薄弱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构建一直受到学科知识背景和思想资源制约。与其他学科一样,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在诞生时就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教育学的深刻影响。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围及核心概念基本上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教育理论而形成的。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概括, 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创新机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形成及研究中, 应做好从经验研究入手, 在实践活动的研究中, 对资料进行归纳, 同时对分析框架进行构建, 从而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 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理论得到提炼和升华。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和规律概念模糊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象之一, 往往被人当做唯一。对于这种规律范式的引用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 这种在学科面前加上“规律”二字就等同于研究对象, 看似简单规律方式往往造成对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不够深刻。正如余仰涛教授所说:“正因为过于简单, 实际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其次, 能否把这种范式切实应用于实践, 真正地解决问题。最后, 对一门学科研究仅研究规律能否有利于该学科基础问题研究的进行。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问题的研究过于公式化

当前, 各高校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态度过于绝对化、公式化。学者何兆武认为, 我们对规律这一概念不妨有两种理解:一种姑且称之为“描叙性的”, 另一种姑且称之为“规范性的”。这种现象往往会造成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不太规范, 既缺乏实证材料和实践检验的坚实基础, 又缺少原有的思辨水准和深度。而现有的思想教育规律仅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供了认识的指南和启示, 并不能在本质上对对象的活动及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很少涉及实质性的问题, 必然会造成分析无效、对策失误。

4.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方向出现偏离

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研究和分析, 应当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为基础, 但当前一些高校缺乏甚至脱离了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旦脱离了对教育实践的探究, 便使我们的规律与具体的教育实践分隔开来, 使我们的研究缺乏正确性和指导性。这种现象也显现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缺乏独立的品行和自主研究能力。这种研究结论主要是在哲学方面及教育学层面运用逻辑思维推出来的, 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方面虽具有一定的哲学高度, 但却丧失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学术底蕴和独特理论。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问题的新探索

要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有长足的进步, 一定要抓住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严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同时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进一步增强理论知识, 在认识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

1.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坚守自主性, 把握特殊性

毛泽东曾说过:“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 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 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 或特殊的根据, 也就无从辨别事物, 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1) 由此可以看出, 要想真正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必须从实际出发, 对研究对象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分析。这就要求高校教育研究者首先对其研究对象进行自我的认识。对其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哪种规律?是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还是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还是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 一旦脱离了自主性、特殊性的问题的界定和分析, 就会使构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成为逻辑混乱的空壳, 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发展。

2.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问题研究要从具体的实践出发

对于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 研究人员要坚持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出发, 不应总是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和概念。应当对各个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了解各因素之间的联系途径和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实践要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结果。先根据原理下定义, 再引用现象对其进行演绎, 从而证明结论的方式是错误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去发现联系, 而不是凭想象来捏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造虽然是一个理论建构过程, 但还要从实际出发, 在对事实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理论联系实际。如果用臆想的联系去替代尚未发现的现实空白,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3. 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资源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 对于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充分了解社会各个学科尤其是哲学各学科的最新进展, 充分吸收各个学派中的最新理论成果,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虽然其他学科教育的直接目的不是对其思想状况进行教育, 但是它们在过程中无不渗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思想。各个不同学科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材料及先进的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思想资源渠道。

四结束语

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和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性等特点, 都决定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复杂问题。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问题研究的深入, 也给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 在吸取借鉴他人成果时, 也必须要考虑到研究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维护其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各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积极创新, 与时俱进, 不断推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高的层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成文.论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具体规律[J].思想政治教育 (人大复印资料) , 2001 (3) :7

[2]张庆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析[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2004 (4) :94

[3]毕红梅.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7 (7) :56

[4]胡文明.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互动规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5) :101

[5]刘伟.对思想政治教育适应超越规律的释疑[J].桂海论丛, 2007 (5) :56

[6]张丽华.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运用[J].求实, 2005 (6) :82

[7]汪光皎、邵光.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J].淮北煤炭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2) :55

[8]赵增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和应用[J].冶金政工研究, 2004 (4) :32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探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闫素娥(1964- ),女,河南濮阳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政史与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濮阳457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71-02

大学生是青年中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是党和国家培养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以爱国主义与整体主义为载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载体。但目前大多数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影响等问题。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其影响较少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从这一角度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作一探析,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支配着大多数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因素。世界各国都异常重视发挥本国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代价值更为突出。

1.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一直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屈原的上下求索、虽九死其未悔的忧国忧民思想,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体现了中华儿女爱国、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挖掘这一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增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是抵御西方国家通过文化教育进行渗透和演变的最有力武器。

2.崇尚伦理的思想,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人格的完善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道德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它能促进人格的完善。在整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始终。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上,其核心内容是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塑造人,其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正直、公义、诚实、善良、勤奋、进取、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道德培养方面倡导“见利思义”“见利争让、闻义争为”的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追求“天下为公”“以和为贵”的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节操等;认为只有“与天地合其德”,才算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儒家创始人孔子最早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仁爱意识出发,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以“诚”“信”为做人做事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将“至善”“成圣”视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些思想和原则依然是现代个人处理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伦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道德在人格完善中的作用,从而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加强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育成熟过程就是对祖国、民族的深厚感情的融入和升华过程。

3.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精神,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它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性格,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脊梁。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历史。这种奋发向上、坚韧不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现代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对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其影响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代德育功能,但因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严重缺失,使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滑坡。

1.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较欠缺,缺乏社会责任感。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西方一些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国人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越来越关注国外的各种动态,对中国的东西尤其是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华中理工大学曾对全国部分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大学生不仅文学、艺术知识缺乏,而且对中国历史和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其中,他们的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几乎为空白。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访美时,几位华裔教授直言不讳地批评说,中国去的一些留学生懂ABC,懂XYZ,懂美元英镑,但却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了解《大学》《中庸》①。这虽然只是针对部分学生,却反映出传统文化知识欠缺的现状在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民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只有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才能建我中华,才能复兴我中华。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对民族文化缺乏认同感,久而久之,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淡薄了,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随之淡化。

2.以德为本的伦理观念教育缺失,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中国古代素有“德教为先”的历史传统。孔子是古代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习染造成的,即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因此,人的道德完善,不能依靠自然长成,必须经由教育培养。只要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加上主观的努力,人人都可以养成“君子”的品德。孔子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克己”与“爱人”。儒家这种以社会规范“礼”约束自我的教育传统,就是教导人们在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处理好个人与他人、公与私的关系,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遏制物欲横流的社会弊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道感化”“心理感化”为主导的教育方法以及所形成的伦理——心理的教育模式,如,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提倡“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创造出的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等,也是思想道德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良好效果的可以借鉴的有效方法。

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轻德现象,强调“学做事”、 忽视“学做人”,强调高校传播知识的功能而忽视其教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所选用的教材,其内容大多是条理式的分析、论证,而且只限于集中引用那些能阐明基本原理的僵化的材料,枯燥乏味,教育方式方法单一,主要采取大合堂集体授课的方式强行灌输、说教,难以引起学生共鸣,有些学生甚至产生厌倦抵触情绪,教学效果较差,大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能力高、整体素质低,知识层次高、道德素质底的问题。在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明显功利化,人文精神逐渐淡薄,个人主义倾向严重,不少学生漠视集体利益,缺乏集体的团队精神;还有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变得虚无和低俗,完全摒弃了传统道德教育所倡导的高尚道德追求,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等价交换而不愿付出爱心,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

3.笃行精神教育缺失,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中国传统道德特别重视“知”与“行”的统一。孔子既重视对认知主体和知识来源问题的探讨,又强调行的价值及学与行、言与行的一致、融合,认为衡量一个人品德的好坏,不但要“听其言”,更应“观其行”。《中庸》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更是凸显了自强、刚健的笃行精神,把学、问、思、辨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而每一个阶段都包含着行。但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重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掌握,轻实践内化,结果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从道德水准来看,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确处于较高层面,但他们对道德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观念和口头上,没有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和青年教育的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曾指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缺乏合作精神,待人接物缺少文明礼貌。”②还有些学生考试作弊、请人代考、抄袭论文、谎报特困生申请补助、银行助学贷款不按时归还等,都不符合“明礼诚信”的道德规范。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价值取向、内容选择、方式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现阶段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沉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但也难免带有时代的烙印。因此,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教育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根据高校的培养目标,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判断和选择,“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③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与时俱进,既能保持中华民族特色,又能体现时代精神。

2.找准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继承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四有”新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具有中国魄力和世界眼光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两种基本素质。这两种基本素质是其不断成长、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因此,在现阶段,应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优良传统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四有”新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有目的、有步骤地根据不同阶段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时期教育内容的要求,分层次、分阶段地系统进行,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性和优越性的教育。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对于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我们中华民族所以能在世界屹立五千年,就是因为我们有着优秀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 ④张岂之教授也说:“作为中国的大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没有自己传统历史文化的武装,是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因为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⑤因此,高校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教育,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增强民族认同感。

4.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首先,把优秀传统文化以精品课程或选修课程的形式引入教学计划;其次,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科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认知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美德,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去感染、启迪、陶冶和塑造学生。要发挥校园文化环境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每个细节,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创造条件,组织大学生开展诸如专题报告会、系列讲座、参观展览、文化沙龙、心得交流、征文、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从有形的、无形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族传统的真谛,激发他们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此外,高校还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知行转化、知行统一,使大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

[注释]

①张应杭,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

②⑤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

③夏伟东.传统与选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7.

④何平,刘思扬.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江泽民总书记关怀青年一代纪实[N].人民日报,1998-05-04.

[参考文献]

[1]陈丛耘,孙汝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篇3

一、从整体的角度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从整体的角度, 就是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情况, 从宏观上把握它蕴含的主动与被动、改造与被改造、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 抓住它其中最主要的主客体关系。

(一) 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双方的整体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双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 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开展者和协调者。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完成这项工作必须主动认识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 帮助受教育者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 引导受教育者建立并巩固正确的思想观念, 最终教育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受教育者作为另一方, 虽然理解能力比较突出, 能够充分分析、探索这个世界, 但是仍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 大部分受教育者在大部分时间内看待事物还是不够全面、客观, 极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不可能实现思想政治的自我提升, 更不可能是主动地传递正确的思想。因此, 受教育者仍然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需要被动地引导和提升, 最终真正地实现自我教育和提升。这些说明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 受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

(二)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目标实际上就是教育者改造受教育者, 使之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高度上, 使之思想与我国统治阶级思想相一致, 使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 并成为自觉行动。这个目标的实现, 必须由专人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细化的教育和熏陶, 而不能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从这个整体看, 教育者是改造者, 处于绝对主动的行为模式, 受教育者是被改造者, 处于被动模式。由此, 可以判断教育者在整体过程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 受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

(三)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要求探析

党和国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主动占领各种阵地, 不断向受教育者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具有政治性这一特殊属性。这种教育不允许纯自发或互动的开展形式, 需要绝对服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的传播和内化, 并不是依靠工人阶级的自发学习, 而绝对是依靠先进分子的灌输, 即早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灌输。如今,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靠主动灌输的。因此, 从整体的要求看, 教育者必须处于主体地位, 主动而有效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 如果这个教育者是不合格的、不负责的、不积极主动的, 结果可能是受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 这是党和国家和教育系统不允许的, 是要坚决避免和坚决解决的事情。

(四)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过程探析

教育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绝大部分时间承担着教授、引导、监督、评估等工作, 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主动出击, 都是作用于受教育者的行为, 都是改造和认识受教育者的实践, 这说明教育者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主体地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里, 包含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如同任何其他教育过程一样。事实上, 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会有主动反抗、辩驳教育者, 会有接受教育后的自我消化、吸收和内化的行为。这些都是主动的过程, 使之具有成为主体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要谨慎分析受教育者的这些主体可能性。首先, 受教育者成为主体可能性的这个过程是很短的, 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其次受教育者并不是仅仅主动作用于教育者, 更多的时候是在吸收、内化, 是作用于教育内容、思想意识等其他存在;再次, 受教育者吸收、内化的过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教育者还在其中主动承担着观察、引导和评估、调整的职责。因此, 从整个过程看, 教育者仍是主体, 受教育者是客体。

总之,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看, 教育者绝大部分时间是处于主导性地位, 是活动的组织者, 而受教育者在此过程中虽然有少量的主动性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但不影响大局。由此可以判断, 在整体上, 教育者是主体, 受教育者是客体。

二、从部分的角度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通过分析以往的研究, 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研究者是直接从整体的角度分析主客体关系, 多侧重宏观分析, 很少注意到部分的角度, 较少进行微观探索。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要全面分析, 既要看到事物的整体, 又要看到事物的部分。在此, 本文从部分入手,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分析, 拆分成五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分别探索其中的主客体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所说的部分, 并不是时间顺序上的部分, 而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变化和动态发展而划分的部分, 是一种“思辨”部分。这五个部分, 从教育者方面看分为灌输部分、互动部分、引导部分、监督部分和评估部分;从受教育者方面看分为从属部分、反抗部分、吸收部分、内化部分和发散部分。还需要说明的是, 这五个部分的划分, 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看在矛盾性上是相对一致的, 但在时间上不一定是一致的, 会有一定的交错。

(一) 灌输部分或从属部分

这一部分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向受教育者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思想政治内容的行为阶段, 而受教育者属于被灌输的从属地位, 被动接受教育内容的行为阶段。在这一阶段, 我们可以明确判断出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 受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 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

(二) 互动部分或反抗部分

这一部分是指教育者遇到受教育者学习的消极状态, 运用互动、交流、合作等灵活的方式、方法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行为阶段, 而受教育者则是处于反抗、抵触、辨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行为阶段。这一部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于你来我往的交锋状态, 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更突出。从实践和认识过程看, 受教育者更积极主动, 教育者在受教育者的主动反抗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 往往对自己的行为过程做出反思和应变。可以说, 在这一阶段, 受教育者是主要处于主体地位的, 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但是, 我们应当明确的是, 在这一过程并不是受教育者全部处于主体地位的, 教育者在主动应变后的主动行动, 使之又返回了主体地位。因此, 在这一阶段,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交互处于主客体地位的, 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教育者或教育者→受教育者。

(三) 引导部分或吸收部分

这一部分是指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授之外, 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实现自觉、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行为阶段。受教育者已经基本掌握并认同了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处于自主了解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实现消化与吸收的行为阶段。在这一部分, 教育者仍然主动作用于受教育者。但是, 我们要注意到, 受教育者在这一部分是主动作用于思想政治内容体系。因此, 可以判断, 受教育者相对思想政治内容体系是处于主体地位的,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成了新的补充的客体。这一部分, 集中体现为两对主客体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内容。

(四) 评估部分或内化部分

这一部分是指教育者则是处于一种评估教学效果的行为阶段, 主动观察受教育者思想动态, 了解受教育者内在性状, 并作出进一步的反应, 及时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而受教育者则是逐步将自身思想意识统一到思想政治教育上, 最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思想意识, 是一种内化提升的行为阶段。在此部分, 受教育者会主动与教育者交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要求, 力求实现自身思想意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化。在此过程中, 教育者的评估和巩固是具有主动性的改造和认识行为, 教育者相对于受教育者是处于主体地位的。而受教育者具有主动的行为状态, 一方面存在主动与教育者交流、探讨的行为, 另一方面则主要发力于自身思想意识, 可以说受教育者相对于教育者和自身思想意识都处于主体地位。这一阶段可以解读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受教育者→意识形态。

(五) 监督部分或发散部分

这一部分是指教育者已经基本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教授工作 (包括阶段性的完成和最终完成) , 处于监督已经实现内化的受教育者自主指导实践和认识活动的行为阶段。在此刻, 教育者主要是观察受教育者的行为规范, 及时纠正不正当行为, 起到监督的作用。而受教育者则试图将已经内化的思想化为自身行为, 实现自主指导个体实践和认识活动, 是一种自觉运用的行为模式。在此部分, 受教育者会主动改造行动方式、实践模式和认知行为等。在这一部分, 可以看出, 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仍然是处于主体地位的, 受教育者具有主体地位, 但他是主动作用于自身行为。这一部分可以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行为。

总之, 从“部分”上看, 教育者大部分状态下都是处于主体地位的, 但当教育者主动性弱, 而受教育者主动性强化的时候, 受教育者会暂时处于主体地位。同时, 也存在其他主客体关系, 当受教育者主动进行其他实践时, 如内容学习、自我提升、思想内化和行动改造等, 受教育者就处于主体地位, 而其客体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个人思维、思想意识和自身行为等。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受教育者在处于主体时, 客体不一定是教育者, 也可能是其他的。此外, 从部分上还可以看出,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并且存在不止一种或一对主客体关系。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探 篇4

一、社会化概念界定

如今人们对社会化的概念还非常陌生, 其实, 社会化一概念并不是局限于当今的形式的, 它是一种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 也可以称为动态社会化。社会化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 逐步成长为社会人, 人们需要经历一个成长过程, 在此过程中适应整个社会生活。目前, 很多的专家都有着各自的解释:就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适应社会, 在社会中传承文化, 这既是普遍的又是罕见的。

“社会学的社会化”, 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化过程, 把重点放在了社会角色中, 最终以完成任务为标准。社会学把人的社会化看作是一个人终生的任务。

“心理学的社会化”, 着眼于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提供个体获得个性心理品质的全过程。而哲学更加侧重探讨社会化问题, 所谓哲学上的社会化主要是强调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理念的探讨。

当今其实就是一个概念化社会, 没有概念人们就无法了解事物, 推理的过程也是难上加难。所以说, 只有确定“概念”可以明确其统一特征。

最终得出:都是从具体的个人到社会人再到社会化, 最终变为抽象化的解释。总体而言是由内而外的一种延伸的趋势。进一步实现社会价值, 确切的理解社会化的主动性和被动性。

二、相关概念分析

对于教育来说, 其实属于人在社会发展变化中的活动行为, 教育是分工后呈现出来的一部分, 其实教育是传承的一种方式, 也是一种生产教育的方式, 犹如机器般工作。反复循环, 可以称作永不生锈的机器。循环生产就是不断地教育下一代, 实现教育的价值所在, 如果是单纯的对某人进行教育, 而不去传承、生产, 这也就失去了根本意义上的价值。

为了使众多人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笔者选取两种社会化概念做研究, 使人们能明确其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个人社会化。根据相关参考文献的释义为:“个人社会化”即社会改造个人, 在被改造的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在人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人所存在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人价值。人类社会的是否进步关键是看个人社会化。人在社会中会被逐渐的同化, 从不具备社会特性的人转化为社会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变化、成长, 渐渐地适应每一时期的生活。这既使得文化可以延续下去, 也能够维持原有的社会体系并不断发展, 这个社会的现状就是事实,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健全, 在健全的基础上升华。社会化会永远陪伴在每个人的左右, 概而言之, 人就是社会的一分子, 参与到社会中, 活到老学到老, 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也是人所追求的, 没有社会人也就没有了现今的发展, 所以说, 我们单独的个人如果脱离了社会的整体、逃离社会化, 终究不可能成有社会人。

人的社会化目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如何存活下来;2、适应社会并改造社会;3、具备前两者则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进步过程中作用是相互的, 社会促进人类进步, 人类推动社会的进步, 都在彼此的影响进程。在社会中学习, 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社会人。人生活在社会上, 就是需要“生存下来”、“发展下去”, 无论是人还是社会都脱离不了彼此, 人一旦脱离了社会, 就成了只有人形的动物, 而无社会性可言。

2、“生产社会化”概念分析。在经济学范围, 生产本身就具有社会性特征。并不是属于单个人的生产行为, 而是社会行为。“生产社会化”主要指的是从小生产到大生产到大规模的整体转变过程中自身的特征。“生产社会化”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 生产资料的使用方面 (从各个分散的个人使用转变到多个人共同使用) ; (2) 生产的流程中, 都是从局部走向整体, 然后再从整体迈向社会; (2) “产品”最先是提供自己所需逐渐转变为互换的形式, 最终为社会提供所需, 使产品逐步走向社会化。

“生产”、“分配”、“交换”最终到消费, 在全社会范围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缺一不可, 一旦离开其中一个环节, 另一环节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伴随社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 环节之间影响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如果有其中一个环节的缺失, 最终的消费也必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相信, 日益发展的现今社会,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必将会更上一层楼。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一概念, 各界人士都持有不一样的观点, 一部分学者认为, 大学院校相当于一个小群体, 而真真正正的走进社会的教育大学堂中, 才会在历经障碍的过程中成长, 最终还是要把社会还给学生, 走向社会课堂中, 如何成为高素质的社会人才是关键;其他部分学者认为, 所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教育,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完美品质的人才, 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 排除教育方面的重合教育和对抗教育。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 现今学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概念并不能透彻的理解, 当然在概念的界定方面也够完善, 因而需要深层次探究。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来说, 上述各种理解都存在。目前思想界人士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尚未进入成熟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需要准确定位, 进行概念界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我们会考虑它的使用频率、使用趋势等等。下面我们来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

发展趋势是一个时代的导向, 而最终的道路都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标准, 向未来发展, 解放思想, 把大学生思想教育由低级走向高级。通过不断的演变, 与时俱进,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信通过院校教师的引导, 借助社会力量, 培养社会化的人把教育也走向社会化。总的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其实也标志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

综上所述,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主要目的为:促进个体解放和社会进步, 为社会人注入新鲜血液, 以社会力量为主要途径, 由社会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社会化。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确定为:是大学生的成长与时俱进接受新思想、新事物, 为大学生注入新的思想, 让社会带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据本文分析得出,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具有阶段性特征:

1、前期阶段:针对每个人所结合而成的社会特殊关系所经历的过程序的叙述。

2、中期阶段:涵盖了已经形成的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后期阶段:更加注重新的思想。前期阶段与中期阶段分别是个体与社会的双向交叉互动与被动, 关系显示的更为复杂化;而前、中期阶段内容中侧重于体现个体对环境的影响。后期阶段则是以注入新思想为标准, 与时代共同进步。

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社会化的到来。以前是环境造就人, 而现今是社会环境培养人, 以育人为宗旨, 总体来讲, 人是在社会中来, 必将也会回归于社会。

特别是在现今时代, 整体化特征日益明显。如果说对待大学教育就是对待特定的人群、孤岛化的教育, 就违背了其现今的发展规律, 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一旦脱离了我们存在的社会把单独的个人独立出来也将没有意义, 只能当作纸上谈兵。本文着重强调,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摘要:本文讲述社会化概念的形成,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作为新的研究方向, 对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延伸出的社会化概念层次进行比较分析, 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在社会的不同角度, 以社会化作为出发点在新时期, 进行新的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

参考文献

[1]董泽芳.论教师的角色冲突与调适[J].湖北社会科学, 2010.1.

[2]陈菊平.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与创新发展[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4.

[3]杨海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12.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新探 篇5

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被明确表述。党和国家已经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了战略高度, 提升到了关乎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战略高度。由此可见,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改进, 不断创新, 才可能与其战略地位相适应。

其次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兴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而且会作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特别是对于提升管理水平, 改变管理模式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是引入指纹特征的识别与应用。指纹特征识别可以在被授权且不被泄露个人隐私的前提下, 用于非营利性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的用途。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途径随着科技进步, 出现了创新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指纹特征识别作为高技术的组成部分, 也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管理途径的创新点。

二、应用意义

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多样化, 必然要求其管理途径高效、准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设置。指纹特征识别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记录学生出勤情况, 而且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相关信息集成后, 形成统一数据管理, 并生成查询列表, 对于增加教学时间, 综合考察课程教学成果, 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有重要作用。对于实践教学环节, 指纹特征识别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应用指纹识别可以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前文已述及, 以下指纹特征识别的前提是学生对指纹特征授权使用。以指纹特征识别为基础的管理, 不仅可以实现单一关键字, 而且可以高效的整合不同渠道来源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 进而实现信息流动的可控操作。

最后是应用指纹特征识别可以节约管理资源, 提升环保层次。

三、实现途径

首先是要求独立开发专用应用软件, 其中包括可以连接指纹特征采集和扫描设备, 即指纹扫描仪的接口模块, 输入输出模块、检索查询模块、记录调整及调用模块等。为了保证指纹特征不泄密, 必须采用单机版采集识别, 网络版传输信息的版本识别机制。

其次是构建合理的数据库, 其中包括学生姓名、学号、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授课时间、指纹特征等基础字段, 以学号作为主键值, 建立同库异表之间的关联与查询, 同时保证数据库的可扩展性。

最后是应用指纹特征识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途径创新。

四、高科技手段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影响

首先是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 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由灌输式向获取式。信息在网络中早已突破了摩尔定律的发展方式, 呈现出爆炸似的增长与累计, 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浏览、学习感兴趣的内容,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科技进步, 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出新出奇, 足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进而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新知, 吸取养分。面对网络冲击, 电视、报纸等传统传媒已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 跟随时代步伐, 创新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是可行之道。

其次是组织模式的改变要求灵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学分制实行、社团活动开展, 改变了原有的班级组织模式, 学生日益分散, 课程教学之余的时间,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社团接受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 时间空间的概念被打破, 造成了管理的复杂化和成本提升。及时引入高技术手段, 实现电子化管理,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更加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创新的发展方向。

最后是空间地域局限的打破要求校际交流甚至是省际交流加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新的信息获取渠道, 多媒体使学生可以轻易的浏览其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视频、声频、文本等文件, 视野开阔的同时, 就会与本校教学情况进行比较。这就要求同城学校之间、异地学校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做到教学成果与资料信息共享, 最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国性交流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学生培养方向正确的基础性工作, 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业, 与其自身不断发展相适应的必须是管理途径的不断创新, 以指纹特征识别为代表的高技术的管理方式创新也就成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历久弥新的重要方法和有力保证。

摘要: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及信息获取方式的飞速发展,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途径必须得到创新以适应时代及社会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创新与管理途径的创新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后者为前者提供高效、精确的管理模式, 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科技进步的协调发展,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取得创新性突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指纹特征,管理途径

参考文献

上一篇:菊次郎的夏天下一篇:专业图书教学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