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技术

2024-10-02

高效技术(精选12篇)

高效技术 篇1

目前饲养的蛋鸭品种主要有金定鸭、康贝尔鸭、绍兴鸭及当地麻鸭。

1. 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指从出壳到20日龄的小鸭, 出壳时体重平均42~44克, 怕冷又怕热, 温度应控制在25~32℃。雏鸭聚堆时间长易挤压死亡, 夜间应小群分笼休息, 每笼20只。雏鸭肌胃容积小, 为保证其生长发育, 出生后用全价雏鸭料饲喂, 量小勤饲, 每昼夜5~6次, 同时给予充足饮水。雏鸭出壳24小时内先适量饮水, 然后开食。3~4天后放于浅水中让其充分运动, 时间不可过长, 7~8日龄适度放牧, 慢慢训练雏鸭对哨子的条件反射, 便于以后的放牧管理。鸭舍和休息场地要清洁干燥, 做到冬暖夏凉, 寒季加垫草, 饲喂用具保持清洁。1日龄进行肝病防疫注射。

2. 育成鸭饲养管理

育成鸭指20~40日龄的童鸭。这个时期的童鸭活泼好动, 可随日龄的增加逐渐延长放牧时间。饲料的饲喂可灵活掌握, 以鸭吃饱为准, 适当补充全价颗粒料。随着日龄的增长, 为降低饲养成本, 可逐步减少蛋白饲料, 多饲喂青绿多汁饲料。30日龄进行鸭瘟的防疫注射。

3. 青年鸭饲养管理

青年鸭指从41日龄至开产前, 也称后备鸭。这个阶段鸭群较好饲养, 对气候的适应性强, 生长发育快, 应充分利用室外放牧, 减少饲料补充, 降低饲料成本。在放牧不能吃饱时, 适当补充全价饲料, 保证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但不可太肥或过瘦, 为产蛋打好基础。60日龄进行禽出败预防注射。

4. 成年鸭饲养管理

具有产蛋能力的鸭称成年鸭。在饲料方面要充分保证蛋白质饲料的供给, 不可随便更换。放牧地亦不可随便更换, 否则降低产蛋率。在非更换不可时, 要逐步过渡, 同时加强对产蛋鸭的营养补充。成年鸭饲养管理要做到“三勤”:勤饲、勤赶、勤照顾。勤饲满足营养需要, 饲喂要定时、定量、定质, 日餐不饱不饥, 晚餐充分饲饱, 勤赶促进鸭的新陈代谢, 增进食欲, 空腹快赶, 饱腹慢赶, 防止惊扰。勤照顾要适当安排蛋鸭采食和休息时间, 注意气候变化, 适当增加夜饲, 经常更换垫草, 保持鸭舍内外卫生, 干燥通风。

高效技术 篇2

在过去那种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由于信息技术自身学科的特点,使得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不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比方说,在教学过程当中,假设教师只是凭借文字与语言进行讲授的化,会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其的动力与兴趣,有些学生则会出现上课做小动作、打盹等一些不注意听讲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和授课内容相关的信息用视频或者是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授“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讲一些与信息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还能够对信息技术的特征有一个逐步的了解。

二、创设生活情境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生活中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研究《声音和视频处理》这节内容时,学生在生活当中也会接触到一定的音频和视频信息,比方说在网上看电影、在网上下载歌曲等,但是学生可能并没有视听软件的应用和制作方面的经验。基于此,教师可以制作WebQuest的专题学习网站,和学生一起开展针对网络资源的主题探究活动,选取学生们都较为感兴趣的手机铃声作为活动主题,围绕手机铃声以及手机MV的制作来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与视频的处理,这个时候,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探究知识的欲望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三、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创设情境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些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学习起来也比较的枯燥,需要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一点,要去想如何设置才能让学生更乐意去学、爱学。教师可以以游戏合作为形式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趣味浓厚的课堂氛围下展开小组合作,让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在不知觉中得以提升。例如。在组织学生制作“视频”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段成龙和邓丽君穿越时光的MTV《我只在乎你》,这两位人现实当中是天人两隔,但是成龙为了缅怀这位故友,也为了弥补生前不能与之合唱的遗憾,让别人通过视频编辑技术将这一经典一幕重现了。教师就可以结合此段来刺激学生之间展开小组合作,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接着,再让每个小组都利用视频编辑技术也来一次时空穿越,视频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班级或者是学校。此时,学生们也会在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下,通过小组合作,主动去探究、去操作,学生们也都能够积极参与,一起来完成这项学习任务。

四、依托情境,构建知识,激活思维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迅速让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际学习情况,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都能够在情境当中学有所得。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比较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也都能够结合实例,分析数据库系统当中存在的联系,让学生在创设知识的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探究《数据库系统》这一章节的基本概念课中,教师首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到的一些内容与收获,比如说体验网上数据管理带来的优势,然后再把学生们的注意力逐渐引入到新课中来。很多学生都很喜欢网络游戏,接下来要探究的这一知识点里面也存在着数据管理的问题。学生们一听到游戏,精神立刻抖擞起来。接下来,教师再向学生讲解网络游戏本身也是一个软件,要想把游戏玩好,首先就需要熟悉这个软件所具备的一些功能。接着,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边玩边学,师生一起进入到互动的活动当中。学生们也能在互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切实地去体验游戏的功能,逐渐摸索出存在的联系和关系。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要勤于巡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活动结束之后,师生再一起交流一下自学的成果。学生查询“宠物排行榜”,找出宠物宝宝玩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并且再给予适当的奖励。教师再简单地向学生介绍Access软件对数据的管理方式,然后再进行同步演示。学生们也会惊奇的发现自己宠物的名字与等级。而且还产生了疑问:是不是用Access改一下这个数据库的文件,在“宠物世界”游戏中就有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教师也要对学生们这种如此敏捷的反应能力与知识迁移的能力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赞赏,然后再及时地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到第二阶段的互动活动当中去探究。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去分析、探究相关的知识。所以说,根据情境来激活学生们的思维,也是构建高效率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方式。

五、结语

高效育雏技术要点 篇3

【关键词】 安全 高效 育雏

1.雏鸡的生理特点

1.1剩余蛋黄的生理功能 雏鸡出壳后腹部残留着尚未被完全吸收的蛋黄;其外部被一层透明并布满血管的薄膜包着,呈一个囊状物,称为剩余蛋黄囊。出壳后的健康雏鸡在3~7天内,生命所需要的营养仍然主要来自这些剩余蛋黄。雏鸡生理上的这种特殊结构在成鸡体内是没有的。刚出壳的雏鸡,剩余蛋黄越小体质愈强,反之则愈弱。

1.2生活環境与体温 出壳后10日龄内的雏鸡体温比成鸡低1.4℃~1.7℃。长羽快者体温上升较快,长羽慢者往往要到15日龄后才能接近于成鸡的体温。雏鸡的这种生理特点说明其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在一定阶段内的鸡胚与出壳初期雏鸡体温是随环境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的。生理上的这一现象对于育雏工作者掌握雏鸡培育的规律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3绒毛保温性能 出壳的雏鸡表皮外层长满一层长1.0~1.5cm绒毛,是雏鸡体最外部的保温层。但该层很薄,难于达到足够的厚度来形成空气隔热层,保温性能甚差。成鸡的羽毛则大不相同,包括质地比较坚实的羽管(其中包括羽根和羽轴),从羽轴伸出整齐的羽翮。羽毛在成鸡的表皮上以半重叠式向鸡尾部方向排列,它还可以在表皮与肌肉的神经组织支配下进行收缩或放松。当鸡体感到冷时,往往将羽毛向上松开,形成一定的厚度,气流受阻,形成与外界低温相隔开的保温层,能有效地抵御外界低温的侵袭和防止体内温度迅速扩散。其保温性能比雏鸡强得多。

1.4 雏鸡机体成分 雏鸡机体中水分与蛋白质比例均较成鸡高,唯独体脂肪低于成鸡,说明雏鸡的储能与产热的能力都很低,这也是雏鸡生理解剖的结构特点。

1.5 特殊的肺结构 由于鸡肺附有9个气囊,造成了鸡的需氧量和排出的废气按单位体重计算要比其他家禽高出1~2倍。当大规模集约化饲养管理时,它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就要比其他家畜严重得多。

1.6超短肠道结构 鸡的肠道长度仅为其体长的6~7倍(而羊为30倍、牛为25倍、马和猪为15倍、兔为10倍),加之代谢率高,尽管因品种、年龄、食物与气温不同而对水的代谢、饲料的消化量与浓度都有所不同,但都比其他家畜进行的快。鸡消化谷粒仅需12~14小时,其他食物通过消化道约经4~5小时就有半数从肛门排出,全部食物通过仅需18~20小时可完成,而水分只需30分钟便可通过。由于饲料通过肠道很快,因此鸡的排粪频率甚高,而残留于其粪便中的有机物也比其他动物粪便要多,其含氮物质也最高。鸡舍潮湿,加速了粪便的腐烂分解过程从而产生大量的氨气。氨能麻痹或破坏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而使病菌易于侵入鸡的体内,比二氧化碳气体对鸡的危害更严重。

2.做好育雏前准备工作

育雏舍的维修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进雏前1周,将育雏舍维修好,并备齐育雏用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一并彻底清洗,然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每m3空间以15g高锰酸钾与30ml福尔马林配比为宜),最后用百毒杀等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备用;饲料、药品及疫苗的准备:育雏前,准备好营养全、易消化、适口性好的不同日龄的雏鸡料,育雏常用药(氟哌酸等)和消毒药(百毒杀等)以及防疫程序所涉及的全部疫苗(马立克氏病疫苗等);预热育雏舍:进雏前1~3天(一般夏季1天,春季2天,冬季3天)鸡舍开始升温预热,使室内温度达到32℃左右。试温时,为避免污染已消毒的房屋及用具,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进行。

3.保证进雏质量

雏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及生产性能,影响饲养效果,所以,进雏时要严把质量关,尽量选择健康雏鸡,将弱雏或残次雏鸡及早淘汰。

4.创造适宜的育雏环境

4.1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能给雏鸡提供均等的饮水、吃料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均匀度,还可预防雏鸡啄肛、啄羽等恶癖的发生。密度过小,房舍利用率低,造成浪费;密度过大,会造成相互拥挤,空气污浊,采食、饮水不均匀等情况,导致生长受阻及疾病的传播。

4.2温度 雏鸡调节体温的机能尚不完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差,抗病力弱、免疫机能差,容易感染疾病,对温度的变化敏感。适宜的温度是育好雏鸡的首要条件,必须严格控制好。温度过高过低或变化太大,都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育雏温度适宜与否可由雏鸡的状态来判断,温度适宜,雏鸡活泼好动,叫声轻快,饮水适度,睡时伸头舒腿,不挤压,也不散之过开;温度低,雏鸡聚集在热源周围,拥挤扎堆,很少去吃食,叫声不断;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张嘴抬头,烦躁不安,饮水量显著增加。

4.3湿度 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尤其对1周龄左右的雏鸡影响更为明显。如湿度过低,会使雏鸡失水,造成卵黄吸收不良;如湿度过高,则雏鸡食欲不振,易出现拉稀甚至死亡现象。实践证明,育雏前期相对湿度高于后期,主要是育雏前期室内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此时相对湿度应高一些。一般情况下,在育雏初期,往往出现湿度过小的情况,造成雏鸡饮水频频,腿干瘪,绒毛脆乱。此时,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带鸡喷雾消毒或适当多放置水盘来增加湿度,随着雏鸡的生长,逐渐降低湿度。

4.4光照 适宜的光照可促进雏鸡采食、饮水和运动,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达到快速增重的目的。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采取自然光照与白炽灯供光相结合,控制白炽灯供光的原则为:前3天最好24小时光照,第3天起至2周龄时15小时光照,以后每周递减2小时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4周后采用自然光照,以防止光太强鸡过分活动发生啄癖。

4.5通风 通风是为了排除舍内的污浊空气,尤其是二氧化碳、氨气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育雏室内空气新鲜,还有助于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利于雏鸡的健康和生长。通风主要根据雏鸡的日龄、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掌握,生产实践中可通过开关门窗来调节,但要防止贼风入室。

5.饲养管理

5.1卫生消毒 鸡舍出入口要设消毒池,以保证进出鸡舍严格消毒,预防鸡群疫病的发生。最简单的方法是在一个塑料盆中盛入适量的和一定浓度的消毒液放在鸡舍出入口即可,每天把育雏舍清扫干净,并带鸡喷雾消毒。

5.2保证清洁饮水 经常提供足量清洁饮水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重要环节。生产中建议按下列方式供给雏鸡饮水:雏鸡在1周龄内喂温开水(25℃左右),并在水中加入适量葡萄糖、0.1%的维生素C和抗菌药,喂量以1~2小时内饮完为度;1周后直接喂清洁自来水,每天清洗、消毒饮水器1次。

5.3饲喂方式 雏鸡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但胃容积小,消化力弱,因而对饲料的要求高,应根据不同鸡品种的饲养标准,结合当地的饲料资源合理配制营养价值全面、价格低廉的饲料供雏鸡采食。一般雏鸡出壳先饮水后开食,用料盘装适量经浸泡的颗粒配合料让雏鸡自由采食,保证有充足的饲料;1周后在饲料中拌入1%~2%的沙粒及适量的嫩绿青料以助消化。做到少喂勤添,防止饲料腐败变质,料盘、饲槽每天清洗、消毒1次。

5.4及时断喙 断喙是为了防止鸡挑食浪费饲料和啄癖的发生,一般雏鸡在1周龄时进行第1次断喙,到2周龄时再修正一次。在断喙时预防流血和感染,断喙前2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和多种维生素的用量,有利于凝血,断喙后可用0.02%氟哌酸拌料饲喂。

5.5定时清除粪便 鸡粪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为保证雏鸡健康,必须搞好除粪工作,保持鸡舍空气新鲜。

6.科学防疫

6.1科学免疫 免疫接种是预防鸡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在育雏阶段尤应严格操作,一般根据本地(本场)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鸡的免疫程序,确保接种质量。主要接种疫苗有:马立克氏病疫苗,新、支二联苗,鸡新城疫H系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鸡痘弱毒疫苗,鸡新城疫I系苗等。

牦牛高效繁殖技术 篇4

围产期系指母牛在分娩前后的一段时间, 牦牛的围产期划定为产前一个月到产后一个月, 通常在每年的4、5、6月份。

对妊娠母牦牛在每年的11月底, 以体况评分为补饲依据, 体况低于2.0以下的牦牛每天补饲1 kg/头, 体况界于2.0~2.5的牦牛每天补饲0.5 kg/头, 产后母牦牛体况评分维持在2.0以上, 补饲时间为6个月。

2 犊牛隔离断乳技术

对产后3~5月龄的犊牛实施隔离断奶, 犊牛与母牦牛分群饲养, 犊牛采用犊牛培育料进行饲喂。

3 当年产犊母牛诱导发情技术

对当年产牦牛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氯前列烯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PG-Gnrh) ”实施诱导发情处理方案。处理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 处理开始第0天, 对进入发情季节的未出现发情症状的当年产犊的母牦牛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 第七天注射氯前列烯醇 (p G) , 第九天在注射一次生源, 第七天观察并记录处理牦牛的发情表现, 并引入种公牛进行合群、交配或实施人工授精操作。

4 牛的发情鉴定技术

用结扎输精或阴茎移位的公牛作试情公牛, 一般百头母牛配备2~3头试情公牛即可。配种开始后, 放牧员跟群放牧, 认真观察, 及时发现发情母牛。发情初期阴道黏膜呈粉红色并有黏液流出, 此时不接受尾随的试情公牛的爬跨, 经10~15 h进入发情盛期, 才接受尾随试情公牛的爬跨, 站立不动, 阴道黏膜潮红湿润, 阴户充血肿胀, 从阴道流出浑浊黏稠的黏液。后期阴道黏液呈微黄糊状, 阴道黏膜变为淡红色。放牧员或配种员必须熟悉母牦牛发情的特征, 准确掌握发情时期的各阶段, 以保证适时输精配种或自然交配。

5 妊娠诊断技术

在配种后40~60 d, 通过直肠检查或采用兽用B超诊断仪对处理母牦牛的受胎效果进行考察。

6 注意事项

6.1 在进行诱导发情时, 使用的药物可购自当地兽医药品经销处, 也可通过牛平台遗传与繁殖功能室联系购买。

6.2 在进行诱导发情时, 注意母牛是否已经发情配种, 也可请当地技术人员进行鉴定。

污水高效处理及回用技术 篇5

污水高效处理及回用技术

摘要:由南京中电联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污水高效处理及回用技术,主要适用于含煤、矿渣粉、泥砂、综合雨污排水等含浊含色污水的处理回收利用;适应于煤矿、火电厂、码头等瞬时大水量处理且运行灵活,并对生产场区要求性较高,占地较少的场所.作 者:作者单位:期 刊:中国环保产业 Journal: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年,卷(期):2010,“”(3)分类号:X703

洋葱高效育苗移栽技术 篇6

关键词:洋葱;播种;育苗;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4.0061

小洋葱是百合科葱属中以肉质鳞片和鳞芽构成鳞茎的2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圆葱。营养价值高,含蛋白质、维生素、硫、磷、铁等多种矿物质,有特殊的辛香味。可生食、炒食、煮食或调味,食用后可防治多种疾病,有防癌和美容等功效。洋葱为弦状根系,根毛极少,主要分布在15厘米的耕作层内。茎短缩,称“盘状茎假生叶”。叶中空,横切面呈半月形,由叶鞘和管状叶片两部分组成,直立生长,由叶鞘“假茎”。洋葱直播易发生虫害,产量低,效益差。而洋葱采用育苗移栽技术种植后,改善了耕作条件,虫害轻,苗壮,产量高,效益明显提高。单产可达7000公斤/亩以上。

1 品种类型

普通洋葱鳞茎皮色分为红皮洋葱、鳞茎扁圆形,紫红至粉红色。辛辣味强、丰产、耐贮性稍差。一般选用富雪白和白雪等品种,这些品种抗病、丰产且鳞茎质地佳。同时,由于上述洋葱种子价格较高,进行育苗移栽可提高种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 选地与整地

洋葱对土壤要求高,需在地势平坦、疏松、肥沃、排水灌水较为便利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最好施有机肥,严禁连续耕作,轮作周期最好在3年以上,与豆类作物倒茬最好。洋葱地必须用大马力机械秋翻30厘米以上,春季及时耙地保墒,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6字标准。

3 育苗移栽技术

3.1 播种育苗

播前10~15天清洁田园,耕翻土地,结合深翻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每亩可施入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然后耙地,用机械开沟做成平畦,畦宽1~1.2米,畦长20~25米,每两畦扣一大棚。做好后即可播种。

3.2 苗床准备

3.2.1 适期播种 洋葱播种一般在3月上旬,在棚温20℃左右时即可播种。先将苗床浇足水,渗透后撒1薄层细干土,再覆盖一层1.5厘米厚细沙,为了加快出苗,可对洋葱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具体方法如下:将种子在冷水中浸12小时左右,捞出后用湿布包好,在20℃~22℃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2次,当大部分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撒播和条播均可。如果播期已到,可采用干籽播种。如土壤湿度适宜播种后直接覆土并覆盖好地膜;如土壤较干,播种后喷水再覆盖地膜;播种至出苗前都要保温保湿,并且温度要控制在20℃左右,以达到壮苗的目的。苗床育苗面积与栽植大田面积比例为1∶10~12,每亩苗床的播种量为2.5~3公斤。

3.2.2 苗期管理 洋葱苗期管理的目的是培育适龄壮苗,应采用“前促中控后降”的苗棚管理方法,要达到这个目的,可通过控制温度、水肥和通风来调节幼苗生长,白天温度控制在22℃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13℃左右,定植移栽前20天加强幼苗锻炼,前7~10天撤去棚膜让阳光直射,并控水,从而达到适龄壮苗标准。定植前的壮苗标准是:单株重6~8克,假茎粗0.80厘米左右,叶丛高30厘米,3~4片真叶,且叶色浓绿。

3.3 大田移栽

移栽定植:一般5月上旬,当幼苗长4~5片叶子时按株距13~15厘米,行距16~18厘米的规格打眼移栽定植,每亩保苗3万株左右。定植深度以不埋心叶、浇水不倒苗为宜。若栽得过深,易影响鳞茎的膨大。定植后洋葱进入缓苗期,当苗长出新叶时再浇水。

4 田间管理

4.1 平衡水肥,及时除草

定植后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80%。浇水施肥还应视苗情、地力而定。在叶片旺盛期每亩施尿素20公斤和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鳞茎膨大期,叶片同化物向鳞茎转移,鳞茎迅速膨大,此期又是一个需肥高峰,结合灌水追N、P、K复合肥,可保证鳞茎的正常膨大;洋葱一般在鳞茎开始膨大以后结合灌水追肥3次,每次追施尿素10公斤,中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3次,每隔7~10天1次。洋葱比较耐旱,在生长期间不要灌水过多,要避免土壤积水,但也不能过于干旱,应保持土壤经常湿润,全生育期灌水12~14次;另外除草也是不容忽视的。洋葱地杂草严重,应及时除掉。据调查,每亩人工除草需20~30个,因此,育苗移栽的地块,可在移栽前喷施氟乐灵80~100毫升/亩,中后期需人工拔除杂草2~3次。

4.2 病虫害防治

洋葱易感染霜霉病、紫斑病、锈病及灰霉病。霜霉病、紫斑病可在返青后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甲霜灵800倍液,每亩每次40公斤喷雾防治。锈病可亩用12.5%禾果利20克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10~15天一次,连喷2~3次。灰霉病用施佳乐800倍液加好力克3000倍液喷雾,间隔7天再叶面喷1次。地蛆可选用天诺线净1公斤加细土15~20公斤,拌匀撒其根际覆土;潜叶蝇每亩用70%艾美乐2克加2.50%敌杀死5~10毫升加水喷施,可兼治蚜虫、防黄矮;葱蓟马可用乐果1500倍液喷雾防治。

5 适时采收

7月中旬当洋葱基部有2~3片叶开始枯黄,假茎逐渐失水变软,并开始倒枯,鳞茎外层鳞片变干时就要及时收获,收获应在晴天进行,收获后不要立即将叶片切去带叶晾晒,待叶片干枯后再切去,分级装袋,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然后待售。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研究 篇7

研究区耕地面积12hm2, 种植作物类型为露地花卉, 水源来自煤矿排水口, 提水至新建蓄水池调蓄后进行灌溉, 采用固定管道式喷灌。

2 灌溉制度制定

2.1 灌溉定额及设计灌水周期[1]

研究区种植作物为花卉, 采用充分灌溉, 种植比例100%, 年灌水次数为30次, 灌水定额为40mm, 灌溉方式为喷灌, 灌溉水利用系数0.87, 灌溉定额1 200mm, 毛灌溉定额1 379.3mm。设计灌水周期根据按下式计算:T=m/Ep。其中, T为设计灌水周期, d;m为设计灌水定额, 取40mm;EP为作物日需水量, mm/d, 取符合设计保证率的代表年的灌水临界期的平均日需水量, 花卉取7mm/d。经计算, 设计灌水周期为5.7d。

2.2 灌溉制度制定

经过灌溉定额及设计灌溉周期计算, 结合当地经验, 研究区花卉灌溉制度见表1。

3 水源工程

研究区利用北部两座新建蓄水池进行灌溉, 水源来自煤矿排水口, 根据水源划分控制耕地范围, 控制耕地面积A=12hm2, 均为花卉。

3.1 单次灌溉最大用水量及年灌溉用水量

根据研究区设计灌溉制度, 单次灌溉最大用水量Wm=10m花卉×A/η/10 000=10×40×12/0.87/10 000=0.56万m3, 新建蓄水池总容积需不小于0.56万m3。新建蓄水池控制耕地年灌溉用水量Wj=0.001M花卉A/η=0.001×1 200×12/0.87=16.55万m3。

3.2 调蓄工程规模

3.2.1 单次灌溉补水用时

两座新建蓄水池利用排水口进行补水, 总排水流量为233.33m3/h, 补水方式为一干两支同时补水。单次灌溉最大用水量为0.28万m3, 补水时间为1.5d。结合当地灌溉经验, 单次补水最大用时满足灌溉要求, 水源控制耕地范围可维持原设计, 不需缩小。

3.2.2 调蓄工程规模确定

由于新建蓄水池有外部稳定水源进行补水, 调蓄工程规模满足单次灌溉最大用水量需求即可。本次拟定年补水次数为14次, 调蓄工程规模为16.55/14=1.18万m3。本次新建蓄水池规模确定为0.6万m3, 总规模1.2万m3, 可满足控制耕地灌溉需求。

3.2.3 新建蓄水池设计

本次灌溉水源来自煤矿排水口, 因煤矿排水含有较多的悬浮颗粒, 为满足花卉喷灌用水水质要求, 设计矿水沉淀池1座。矿水沉淀池位于研究区东部, V=3 000m3, 设计水深2.5m, 平面尺寸为25m×40m, 占地面积1 066m2。蓄水池位于研究区北部, 根据划分的灌溉区域, 以及调蓄工程规模计算, 单座V=6 000m2, 设计水深2.5m, 平面尺寸为40m×50m, 占地面积2 091m2。矿水沉淀池及蓄水池迎水面采用M7.5浆砌石挡墙, 池底为300mm厚浆砌石。浆砌石挡墙每20m设置2cm的伸缩缝, 采用低发泡沫塑料板填缝。

4 喷头选型和布置间距[2]

喷头拟选用ZY-2喷头, 其工作参数为:喷头直径d为6.5/3.1 (mm) , 工作压力hp为0.3 (Mpa) , 流量Q为2.76 (m3/h) , 射程R为18.9 (m) 。喷头设计工作压力为0.3Mpa, 设计风速取多年平均风速2m/s, 主风向不明确。按照国家标准《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085-2007) 表4.2.4规定, 结合田间实际情况, 喷头间距取18m。喷头间距及支管间距按照风向多变设计, 采用正方形布置, Ka=Kb=1, a=b=18m, 与喷头间距一致。参数校核如下, 雾化指标:根据《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085-2007) , 蔬菜及花卉喷灌雾化指标Wh应在4 000~5 000。采用规范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Wh=hp/d=4 615>4 000, 选用喷头的雾化指标满足设计需求。喷灌强度:土壤性质为壤土, 根据喷灌规范, 允许喷灌强度为12mm/h。本次初选喷头设计喷灌强度按下式计算:ρ=KwCρρs;ρs=1 000q/ (πR2) 。式中ρ为设计喷灌强度, mm/h;ρs为无风情况下单喷头全圆喷洒计算强度, 计算得ρs=2.46mm/h;q为喷头流量, 取2.76m3/h;R为喷头射程, 取18.9m;Kw为影响喷灌强度的风系数, 按单支管多喷头同时全圆喷洒, 支管垂直风向计算, 1.08v0.194, 其中v为设计风速2m/s, 计算得Kw=1.24。Cρ为影响喷灌强度的组合系数, 根据《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手册》取单支管多喷头同时全圆喷洒计算公式:

, 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喷洒均匀度:按设计风速, 根据《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085-2007) 规定选取布置间距, 其组合的均匀度Cu>0.75, 满足规范要求。

5 灌溉系统工作制度

灌溉系统工作制度是以灌溉制度为依据,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灌水量, 主要是系统设备轮灌方案及系统设计流量。灌水定额直接采用花卉灌溉制度中制定的参数, 取40mm。结合耕地分布及节水灌溉工程总体布置, 研究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地块, 分别利用新建蓄水池1及新建蓄水池2进行灌溉, 均采用固定管道式喷灌, 固定管道按两级布置。根据研究区田间固定管道布置, 对东部及西部地块制定系统设备轮灌方案。西部地块:西部地块共布置12根支管, 分为12个工作组, 根据喷头选型及布置, 一个喷头的灌水时间应按下式计算:t=mab/ (1 000qpηp) 。式中t—1个工作位置的灌水时间, h;m—设计灌水定额, 取40mm;a—喷头布置间距, 取18m;b—支管布置间距, 取18m;qp—喷头设计流量, 取2.76m3/h;ηp—灌溉水利用系数, 取0.87。计算得一个工作位置工作时间为5.4h, 取6h。一天工作位置数量按下式计算:nd=td/t。式中nd—1天工作位置数;td—设计日灌水时间, 取12h。计算得, 一天工作位置数为2个, 同时工作1根支管, 共12个工作位置, 灌水周期为6d。由于地块不规则, 根据支管间距及喷头间距布置, 支管最长达到290m, 即同时工作喷头数量最多为290/18=17个, 系统设计流量为2.76×17=46.92m3/h。东部地块计算方法同西部地块。

6 泵站设计[3]

本次设计提水泵站1座、灌溉泵站2座。提水泵站:自矿水沉淀池向2座新建蓄水池输水。在矿水沉淀池出水口处设置提水泵站1处, 取水流量233.33m3/h, 输水管道管材为PE100, 管径de200, 管道耐压0.6Mpa。提水泵站采用离心泵1台, 设计参数Q=250m3/h, H=48m。提水泵站建筑形式为2间砖混泵房, 平面尺寸为7.2m×6.0m, 建筑面积为46.43m2。灌溉泵站:自蓄水池向西部地块、东部地块输水。在蓄水池边设置灌溉泵站2处, 单座泵站设置离心泵1台, 设计参数, Q=50m3/h, H=36m, 负担东、西部地块。在水泵管路上设置吸水管、闸阀、微阻缓闭止回阀、曲挠橡胶接头等阀门管件。灌溉泵站建筑形式与提水泵站相同。

7 结论

本文研究了典型区的作物灌溉制度、水源工程规模、喷头选型和布置间距、灌溉系统工作制度、泵站设计等问题, 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使用有积极意义。

摘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增产增收。本文研究了喷灌灌溉制度、水源工程规模、喷头选型和布置间距、灌溉系统工作制度、泵站设计等问题, 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使用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作物灌溉制度,水源工程,灌溉系统工作制度,泵站设计

参考文献

[1]GB/T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2]GB/T50085-200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山鸡高效养殖关键技术 篇8

生产中, 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建场。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 周围要能圈得住, 以防山鸡走失和带进病菌。

2. 精心饲喂。

等出壳雏鸡的羽毛干后, 迅速将其移至育雏室或育雏箱内, 24小时后供水开食。开始可供应0.01%的高锰酸钾溶液, 水温与室温相近。1周龄内用5%葡萄糖溶液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匀饲喂, 以后即可饲喂雏鸡饲料。1~2周龄时, 每2~3小时饲喂1次, 每天喂8次;3~5周龄时, 每天喂5次;以后每天喂3次。产蛋期山鸡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应在18%以上, 代谢能应不低于11.34兆焦/千克, 且日粮中应有足够的钙和磷, 钙磷比例以 (4~5) ∶1为宜。

3. 设置产蛋窝。

山鸡无就巢性, 产蛋地点不固定, 喜欢在无干扰的暗处产蛋。为吸引山鸡把蛋产在窝内而不受损, 应在养殖室的墙角暗处提供足够的产蛋窝, 窝内放一些树枝或干草, 仿造一个自然的产蛋场所。

4. 勤拣蛋, 防啄蛋。

山鸡虽经人工孵化, 但野性仍然很强, 有啄蛋的恶习。一旦发现有破蛋, 应马上清理干净, 以免山鸡形成啄蛋癖。据观察, 山鸡每天的产蛋高峰在11:00~15:00时, 此期间应每2小时拣蛋1次。

5. 减少应激。

山鸡胆小怕人, 易受惊吓。若山鸡在产蛋前受到刺激, 易产软壳蛋, 甚至引起腹腔炎症。因此, 养鸡棚内应保持安静和有序的管理, 饲养人员的工作服要相对固定 (以灰白色为佳) , 并谢绝外人入内参观。

6. 卫生防疫。

要注意卫生消毒工作, 尤其是进鸡前的鸡舍消毒, 进鸡后每周鸡舍内消毒1次。每次消毒都要建立在清洁卫生的基础上, 以增强消毒效果。山鸡的产蛋期在4~10月份, 6月份为产蛋高峰期。因此时天气炎热, 产蛋山鸡对水的需求量比平时大, 故饮水器中不能断水, 且要定期对饮水器消毒, 保持卫生。

7. 分群和补光。

银杏快速高效繁殖技术 篇9

1 播种育苗

银杏繁殖有播种育苗、插条繁殖、组织培养等方式, 但以播种育苗法简便易行, 成活率高。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肥力中上等的中性壤土、砂壤土, 土层深厚 (约50cm以上) , 排水良好, 灌溉、交通方便的地块。圃地于秋末深翻, 667m2施5t有机肥, 同时混入硫酸亚铁2.5kg、锌硫磷2.5kg。经冻结后, 至第2年春整地耙平。苗床东西走向为好, 畦面长10~15m, 畦宽1~1.5m。若采用双砧嫁接, 要大小行播种, 两行构成一带, 带距大行40cm宽, 小行20cm宽, 双行间距10cm。作畦后灌水, 待土湿而不粘时, 耧平耙细, 使田间持水量约60%~80%, 以备播种。

选生长快, 长势旺, 授粉好, 种仁饱满, 抗逆性强, 无病虫害, 40~100年生的壮树上采集的果实做种。将收藏的种子, 剔除病、霉烂粒, 确保种子质量。播种前 (即3月份) 将选好的种子用50~70℃温水浸泡2小时, 再用40℃温水浸1~2天, 每天换水1次。种子吸胀后, 与沙混和或放入泥盆等容器内催芽, 每天浇1次水, 保温20℃以上, 湿度在80%以上, 15~20天后即可播种。为了提高播种质量, 按发芽先后, 分期分批播种, 当种子发芽率达到10%时, 拣出发芽种子进行第1次播种, 以后每隔几天播1次, 分批播完。播种时, 种子要南北放置, 方向一致, 胚根向下, 种棱与地面平行或垂直, 种尖横向, 这样出苗率高, 根系发育好, 幼苗生长粗壮。若667m2播种量约25~40kg, 可产苗木1.5万株。银杏小苗不耐强光, 出苗后要荫棚或在根部盖草护苗。加强幼苗田间管理, 主要是除草松土、治虫、施肥等。第2年开始隔行隔株疏苗移栽。

2 嫁接育苗

通过嫁接去劣保优, 提早结果, 成活后3~4年就开始结果, 比实生树提早10年以上, 且可增产30%。嫁接从早春解冻后至发芽1个月均可进行。嫁接高度因栽种类型不同而异。成片栽植的可在40~50cm处嫁接;果粮间作的, 可在1.5~2m处嫁接;道路两旁的, 可在2.5~3m处嫁接。选择接穗的原则是, 母银杏树应是品种纯、稳产、高产、优质, 单核大、出仁率高, 无病虫害, 生长健壮、结果盛期的优良树种。接穗要取树冠的树枝中部枝条。接穗腋芽和顶芽要饱满充实。接穗直径须大于1cm。

银杏嫁接的方法有劈接、切接、扦皮接、芽苗嫁接等, 其中以芽苗嫁接为佳。芽苗嫁接又称苗砧嫁接, 是用刚发芽未展叶的芽苗作砧木的一种枝接方法。比芽接法缩短育苗期2~3年, 比劈接缩短3~4年。3月中旬萌动前, 从选择好的接穗树上采集新嫩枝条, 直径以0.3~0.4cm为宜, 穗长含有1~2个芽。采回后蜡封, 放入0~5℃湿润、通风条件下贮藏备用。3月份将优良的种子放入温室催芽, 露白后按5cm株行距播于沙床内, 覆沙4cm厚。幼苗出土后, 加强光照, 适当蹲苗, 促进根系粗壮;待幼芽长到2.5~3cm、第1对真叶将要展开时, 在子叶柄以上3cm处, 剪断砧芽, 在幼茎中心切开2cm深。嫁接时, 将接穗削成楔形, 削面两边长约1.5cm, 插入夹住栽入蛭石愈合池内, 或栽入营养杯内。栽植深度以种子全部埋入蛭石层, 接口外露为好。在蛭石含水量40%~50%、温度20~25℃、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 一般15天左右即可成活, 待接穗开始发芽、晚霜过后, 开始移入大田培育, 移植后要及时浇水、遮荫。待苗木生长旺盛后再去掉遮荫棚。

3 移栽方法

藿香高效栽培技术 篇10

藿香喜光、喜暖、喜湿润,耐寒性强,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以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壤土为宜,积水时根部易腐烂。

二、选地、整地

秋季深翻土地25~30厘米,打碎土块。春季,结合春耕每667平方米施入2 000~3 000千克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配施适量磷、钾肥,整平耙细后做1.2~1.4米宽的半高畦,四周设排水沟。

三、播种

北方地区多实行春播,南方地区为秋播;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春季直播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顺畦按行距25~30厘米,划1.0~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拌沙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稍加镇压后搂平,土壤过干时则需浇透水,每667平方米播种量为500~800克。秋播在9—10月份进行,翻地后耙细整平,在畦上按行株距30厘米开深3~6厘米的大穴,穴底要平,施腐熟人畜粪尿与草木灰作基肥,天晴无雨时及时浇水,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500~600克。

四、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在气温13~18℃、土壤有足够湿度的条件下,10~12天出苗。苗高10~12厘米时进行定苗,去弱留强。条播可按株距10~12厘米两行错开定苗。穴播的每穴留3~4株壮苗。如发现缺株,应选阴天补苗,可在间苗时选好苗带土挖出备栽,栽后浇稀薄粪水。

2.中耕除草和浇水追肥。每年进行3~4次中耕除草。第1次在苗高3~5厘米时进行,松土后每667平方米施稀薄人粪尿1 000~1 500千克;第2次于苗高7~10厘米、第1次间苗后进行,而后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水1 500千克;第3次在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而后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水1 500~2 000千克或随水冲施尿素4~5千克;第4次在苗高25~30厘米时进行,而后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水2 000千克或随水冲施尿素6~8千克。封行后不再中耕。每次收割后都应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

3.排水、灌水。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引发烂根。遇旱要及时灌水,抗旱保苗。

五、病虫害防治

1.褐斑病。该病多危害叶片,6—7月份多发,雨季重发。为防此病,要实行轮作,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喷1∶1∶(110~120)波尔多液防治。

2.斑枯病。该病于6—9月多发。为防此病,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烧毁植株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收获前14~15天停止喷药。

3.枯萎病。该病常发生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低洼积水地易发病。为防治此病,应在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株穴及邻近植株根部,防止蔓延。

4.红蜘蛛、蚜虫。可用 40%乐果乳油 1 000~1 500 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2 000倍液防治,采收前10天停药。

六、采收

大蒜高效栽培技术 篇11

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大蒜是耐寒蔬菜,适应温度范围-5~26 ℃,可以短期忍耐-10 ℃ 低温。叶片生长适宜温度12~16 ℃,蒜薹伸长和蒜头膨大适宜温度15~20 ℃。大蒜属长日照蔬菜,若照数不超过13 h,大蒜将继续分化新叶不能形成蒜头。大蒜喜湿怕旱,播种时土壤湿度大,有利于萌芽生根。幼苗期不能过湿,否则不利于根系生长,蒜薹伸长期和蒜瓣膨大期是需水最大期,蒜头膨大后要降低土壤含水量。砂壤土较好,适宜 pH值5.5~6.0,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4.2∶1∶3.8。

2 品种类型及优良品种

我国大蒜品种资源丰富,以种植目的不同,可分为头用型、薹用型、苗用型及头薹兼用型等。以蒜头外皮颜色的不同,有白皮蒜、紫皮蒜、红皮蒜等类型。以蒜头鳞瓣的多少,有多瓣、少瓣、大小瓣等多种类型。目前我省栽培面积较大的优良品种有:蒜头用型的金乡白皮蒜、苏联红皮蒜、新都大蒜、徐州白蒜。头薹兼用种苍山蒲棵、高脚子、莱芜白皮、嘉祥大蒜及薹苗兼用种二水早、早苔蒜、软叶子及脱毒大蒜VF106,VF4,VF5,VF6等。

3 整地施肥

大蒜的根为弦须根,无主根,主要根群分布在10~25 cm 土层中,属浅根性,根毛少,吸水力弱,喜湿、喜肥、不耐旱,适宜于土壤肥沃,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水方便,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种植,忌与葱蒜类蔬菜连作。

种蒜前要施足基肥,一般667 m2施有机肥5 000~8 000 kg,并配合20~30 kg磷、钾肥撒施后深耕土壤20~30 cm,耙平地面,按畦宽1.5~2 m,以东西延长做畦为好。大蒜地忌施生粪,以防止生粪发酵时引来种蝇产卵生蛆,危害蒜根,在大蒜生育期内,吸收氮素最多,据测定每生产50 kg蒜头,需纯氮0.75 kg,五氧化二磷0.18 kg,氧化钾0.7 kg,其比例为1∶0.25~0.35∶0.85~0.95。增施磷肥可使蒜头增大,蒜薹产量增加,蒜头裂头率降低。

4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作蒜头、蒜薹栽培的蒜种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早熟品种提前到8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作蒜苗栽培的蒜种7—10月均可播种,667 m2播种量为100~150 kg,早熟品种大蒜用种量大,迟熟品种大蒜用种量少。播种方法有沟播或穴播 2种,播种深度3~4 cm,具体的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一般每667 m2保苗30 000~35 000株,株行距8~9 cm×20 cm,适当密植可获取高产。

5 冬前管理

在正常情况下,大蒜播种后经5~7 d 即可出苗,出苗后喷天达2116(抗旱壮苗型)600倍液1次。幼苗期要适当控制浇水,尤其是盖地膜的,一次浇水即可保证全苗。出苗期要经常查苗,及时破膜引苗出膜。如果基肥不足,可在出苗1个月后追“催苗肥”,一般苗期不必追肥。土地封冻前浇封冻水。不盖地膜的可在越冬前覆盖牛马粪、碎草,保护幼苗安全越冬。蒜苗长至5~6片叶时,冬前可喷1次天达2116(壮苗型)800倍液,有明显的促根生长和防冻效果。

6 春季管理

秋播大蒜在翌年春季气温回暖土地解冻后,要及时除去冬前盖的碎草(牛马粪不必除去),中耕松土,提高地温。选择晴暖天浇返青水,如基肥不足可结合返青水追“返青肥”,一般667 m2追尿素20 kg。4月上旬清明以后,随着气温升高,蒜苗生长加快,到“烂母”后大蒜进入花芽和鳞芽分化期,需水肥增加。在蒜薹开始抽出时,可喷天达2116(叶菜型)600倍液,并结合浇水,追1次含氮较多的“催薹肥”,每667 m2施复合肥20~25 kg。催薹肥后再喷2遍天达2116(根茎型)600倍液。经过40~45 d,地上部停止生长,地上植株的营养向蒜头转移。据测定每头蒜能日增加1.4 g。拔薹后18~20 d是蒜头膨大期,此期可追1次“催头肥”,一般667 m2追尿素15~20 kg,以后每7~8 d浇1次水,保持地面湿润,延长叶片生长,促进养分向蒜头输送,减缓叶片衰老速率,促进蒜头膨大,提高蒜头产量。

春播大蒜多选用冬性弱,生长期短的红皮品种,或者是腌渍用“狗牙蒜”等白皮品种。在适宜的播种期内要尽早播种,密植,一般每667 m2保苗50 000~60 000株。春播大蒜生长期短,应加强肥水管理,肥水齐攻,才能获得高产。据试验,在大蒜整个生长期,每10~15 d喷施天达2116与0.3%磷酸二氢钾,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7 适时收获

7.1 采收蒜薹

一般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收获蒜薹的适宜时期。采收蒜薹早晚对蒜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采薹过早产量不高,易折断,商品性差;采薹过晚,虽然可提高产量,但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尤其蒜薹基部组织老化,不堪食用。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斷,可减少伤叶。若在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植株已充分吸水,蒜薹和叶片韧性差,极易折断。

7.2 采收蒜头

辛夷高效栽培技术 篇12

1 造林地的选择与整地

辛夷喜温暖气候, 平地或丘陵地区均可栽培。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坡度较缓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整地季节依据造林地土壤状况而定。土壤肥沃、杂草较少的造林地, 最好秋、冬季整地, 次年春季栽植;土质较硬、石砾较多、肥力较差的造林地, 应在伏天整地, 蓄水淤土, 提高肥力。整地方式多以穴状为主。按照设计的株行距, 以定植点为中心挖穴, 规格1m×1m×1m。坡度在16°以上的山坡地, 应修筑鱼鳞坑, 以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

2 造林密度

一般情况下, 造林株行距应选择为4m×5m或4m×4m, 667m2栽植33~42株。

3 品种选择

目前辛夷种类繁多, 经过观察对比, 适合南阳市大面积栽培推广的优良类型主要有:桃实望春玉兰、腋花望春玉兰 (一串鱼) 、宛丰望春玉兰。

4 栽植

造林时间:从秋季即将落叶至翌春发芽前均可栽植。1年生苗木木质化程度较差, 在冬季气温低、干旱严重的地区适宜春栽;冬季不甚寒冷、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 应秋栽或冬栽。苗木规格应选择1年生实生苗或2年生嫁接苗。栽植时应随起苗随栽植, 尽量少伤根或不伤根, 避免风吹、日晒。长途运输时, 根系必须蘸浆、包装, 以免苗木失水。栽植时, 严格按照“3埋2踩1提苗”的技术要领进行。栽植后要及时浇水, 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

5 抚育管理

加强抚育是提高辛夷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和及早成蕾的关键措施。

5.1 土壤管理

栽植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每年松土3~4次, 松土时在树干基部培土, 并适时除去萌蘖苗。每年冬季要深耕松土, 结合冬耕施入有机肥。无机肥料的施肥时期:成蕾树应在3月下旬以前施入, 幼树应在生长期分期施入。

5.2 整形修剪

为了使辛夷早开花, 多结蕾, 要及时对树体进行整形修剪。生产上多采用自然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待嫁接苗高达到1m左右时, 于春季萌芽前在1m处将其顶端剪除, 待侧芽萌发后, 选留3个分布均匀的壮芽, 作为第1层主枝。第1个枝位于主干最下部的偏西南方向, 第2、3个枝分别与第1个枝呈100°~120°着生于主干上, 构成3大主枝;主枝间距30~40cm。随着树龄的增长, 逐年采取措施, 培养成有8~9个主枝的丰产形骨架。修剪的目的在于改善树膛内部通风透光条件, 控制成蕾部位外移, 培养大、中型成蕾枝组。主要方法:一是开张角度, 成蕾树于每年4月下旬~5月中旬采取撑、拉的方法, 将主枝与主干的夹角开张到60°~70°;二是及时疏除或短截内向枝、内膛枝、下垂枝、交叉枝;三是短截1年生成蕾枝, 除延长枝外, 无论枝条上着生花蕾多少, 每个枝条腋花类型只保留下部4~5个叶芽, 顶花类型保留5~7个叶芽, 其上部全部剪除;四是选择适当位置采取连续短截的方法培养成蕾枝组。

6 品种改良

上一篇:宜宾市经济承载力研究下一篇:浸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