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2024-07-01

设施草莓高效栽培技术(精选10篇)

设施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篇1

1 品种选择

草莓品种选择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栽培地区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 选择品质优良、性状稳定、抗病能力强, 以及市场商品性好的品种。不同地区, 气候不同, 不同的设施栽培条件, 应选择不同的品种类型。在华北地区可选用明宝、静宝等品种, 华南地区可选择早中熟半冬性品种如日本1号、丰香、宝交、冬花和女峰等品种, 华东地区可选择选择对低温要求不严格 (即低温需求量少) 的品种, 如丰香、新屯1号等品种, 东北地区可选用幸香、枥乙女、章姬等品种。

2 栽培技术

2.1 整地施肥

温室草莓结果时间长, 为防止脱肥早衰, 应选择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 pH值为5.5~6.5[1]的壤土做育苗田。一般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4000~5000kg (鸡粪最佳) , 过磷酸钙50kg, 饼肥100~150kg,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kg, 均匀撒施后, 土壤深翻30cm, 灌水, 待地面稍干后整地, 整细耙平, 然后起垄, 温室内栽培做成南北走向的高垄, 沟与垄面总宽度100cm, 即沟宽40cm, 垄面宽60cm[2]。

2.2 定植技术

日光温室草莓定植时间一般在9月上旬~10月上旬, 下午定植成活率高。栽植时要选择植株健壮, 无病虫害, 苗体大小均一, 有4~5片以上展开的健壮叶, 叶色正常, 叶柄较短粗, 根茎粗度在1cm以上, 根系发达并伸展良好, 须根多的健壮苗为宜。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 下不露根”为宜。定植时应把弓背向外, 将来花序抽向畦两侧, 有利于通风透光和果实着色, 也便于采摘。栽苗后立即浇透水并做好遮荫工作。

2.3 田间管理

2.3.1 适时扣棚与控温控湿。

当外界最低温度达到15℃左右时, 扣棚为好。北方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 南方地区在11月中旬左右。及时覆膜使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 促进草莓生长, 防止进入休眠。当夜间温室内温度下降至12℃左右时, 进行外层覆盖。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 必要时可以在室内扣中棚套小棚加地膜, 使棚温白天达到25~28℃, 夜间5℃以上, 最低温度0℃以上。如出现32℃以上高温时, 要及时通风降温。土壤湿度以保持70%~80%为宜, 花芽分化期适当控水, 防止徒长。果实膨大期土壤湿度要稍大。整个生育期, 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50%左右为宜。

2.3.2 浇水追肥。

温室草莓需要小水勤浇, 冬季5~7 d需浇1次水, 春季3~5 d浇1次。温室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5%以下, 尤其是开花期应控制在45%左右。每批次花后和每批次果实采收后都应及时追肥。追肥最好为有机肥配合化肥使用。每次每棚追肥用尿素2.5 kg、复合肥5 kg。此外, 也可根据苗木长势适时适量追施叶面肥。

2.3.3 植株管理。

植株管理主要是疏花、疏果、摘除匍匐茎、枯叶、弱芽以及垫果。适时适量地摘除老叶, 及时摘除病叶、残叶, 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适度疏蕾有利于增加单果重, 提高果实产量, 果个大小均匀, 成熟期提早, 采收期集中, 采收次数减少, 从而增产增值。草莓以先开放的低级次花结果好, 故应在花蕾分离至一级或二级花序开放时, 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花, 促使单果重增加。垫果最好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也可以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垫果。

2.3.4 花期辅助授粉。

设施内由于高温高湿、风量小、昆虫少等多种原因不利草莓授粉和受精。通过辅助授粉可增大果实体积, 提高产量, 使果形整齐一致。辅助授粉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1) 温室内放蜂由昆虫授粉, 具有节省人工和授粉均匀的特点。一般每667m2温室放蜂2箱即可。在草莓开花前3~4天把蜂箱放入温室, 放在离地面15cm高处, 蜂箱出口应朝向阳光射入的方向。放蜂期内加强温室内通风换气, 严禁施用杀虫农药。 (2) 人工辅助授粉:草莓开花期间, 于每天上午12时左右用软毛笔蘸上授粉品种的花粉在开放的花中心轻轻进行涂抹, 或用细毛掸子在花序上面轻轻掉拂, 但要注意不要操作过重碰伤柱头。

3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应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尽量减少药剂防治, 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首先, 应选用抗病虫品种, 使用脱毒种苗, 及时清除并烧毁病株、病叶、病果;深耕后利用阳光照射进行土壤消毒;合理轮作和间作;开花和果实生长期加大放风量, 避免高湿。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黄板、银灰色地膜防虫网等工具诱驱害虫;药剂防治应避开花期, 以免影响授粉;采果期尽量少用药, 必须用药时应选择低毒农药, 并且严格执行在采收间隔期后才能采收的规定。

4 适时采收

采收时间根据气温变化及运输距离远近而定, 一天之中选择比较凉爽的时段为好。采摘时注意轻摘轻放, 不要带梗, 以免在运输过程中破损。按照大小和成熟度分级包装, 亦可现采现卖。

参考文献

[1]张玲.保护地草莓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 2010 (16)

[2]孙苏海, 陈衡.温室草莓种植技术[J].农村科技, 2010 (8)

[3]蔡学斌.草莓高效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 2010 (9)

沼气增温在草莓设施栽培上的应用 篇2

关键词:草莓;塑料大棚;沼气增温;沼液;沼渣

中图分类号:S668.4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152-02

我国沼气资源丰富,发展沼气符合我国国情。国家“小型公益设施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目”和“国债资金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沼气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沼气与设施农业结合的农业生产模式,标志着我国的沼气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

草莓被欧美国家誉为“水果皇后”,其果实鲜红美艳,柔软多汁,甘酸宜人,芳香馥郁,营养价值很高,不仅含有比其他水果高10倍的维生素,而且果实中所含的鞣花酸具有抗癌效果,因此在欧美市场十分畅销。草莓具有容易栽培、当年结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我国近年来的草莓生产发展很快,大多数地方在冬季低温季节利用塑料大棚加强增温保温效果,人工创造适合草莓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温度条件,以促进其花芽分化,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但是尽管如此,冬季塑料大棚升温不足,塑料大棚内草莓生长发育期间每天的有效积温仍然不高,而CO2、温度、湿度、水分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2],因此草莓的光合效率不高,塑料大棚生物产量不高。在这样的形势下,将沼气池建在塑料大棚内,在塑料大棚内燃烧沼气增温,解决了冬季塑料大棚升温不足的问题;同时燃烧沼气产生CO2,提高了大棚内的CO2浓度,促进了草莓的光合作用;沼渣可作为基肥,肥效长,沼液可作为追肥,其中含有的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可直接被茎叶吸收,参与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3];另外沼液中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及钙、铁、铜、锌、锰等10多种大量、微量元素,可为草莓幼苗生长提供营养,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同化作用,其中钾离子、铵离子、磷酸根离子会因渗透作用被种子不同程度地吸收,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提高酶活性,加快养分的代谢和运转过程[4]。利用沼肥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化肥、农药,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并可以提高产量,而且能改善营养品质,如增加维生素C含量、含糖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如降低硝酸盐[5]、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还能改良土壤。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试验材料为丰香草莓,土壤养分含量相同。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进行,地点设在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三洼村4组。

1.2 试验设计

建3座新型向阳式大棚,分别为1号棚、2号棚、3号棚。3座棚北为保温墙,厚0.5 m、高1.8~2.0 m、长30 m;顶部北面宽2~3 m,南面宽8 m,南面从地面向上先覆盖1.5~2.0 m高防虫网,再从地面向上覆盖塑料薄膜,与保温棚面相连;西侧垂直面,从地面向上先覆盖1.5 m高防虫网,再从地面向上覆盖塑料薄膜至最高点;东侧垂直面,除准备间、进出口外,其他部位同西侧。在1号棚、2号棚中心部位建10 m3沼气池,进料口、出料口均在棚架内,出料口备小水泵;棚内每100 m2设置1个加温沼气灶具,每25 m2设置1个照明沼气灯具,灶具、灯具在大棚内均匀分布;3号棚不建沼气池,也没有加温沼气灶具和照明沼气灯具。

1.3 试验实施方案

从10月初开始记录大棚内温度。白天当大棚内温度≤25 ℃时,1号棚、2号棚开始利用沼气增温。具体增温时间为:08:00(太阳照射到大棚时),当大棚内温度低于23 ℃时开始利用沼气增温,当温度达到25 ℃时停止增温;下午,当大棚温度低于23 ℃时开始增温,增温到23~30 ℃,以确保大棚照射不到阳光时[4]温度在23 ℃以上为宜;夜晚,当温 度≤5 ℃ 时,开始利用沼气增温,当温度达到5 ℃时停止增温。增温方法:将黄沙堆放在铁皮上,每次用沼气灶对铁皮加热30 min以上,通过铁皮上的黄沙散热对温室增温[5]。增温试验从2015年1月开始,时间3个月左右,至2015年3月29日结束,调查增温温室与未增温温室、温室外温度的变化。

1号棚施用沼肥,以沟施沼渣75 t/hm2作基肥,以1 ∶1沼液 ∶水浇施作追肥,在生长期浇施4次,每次浇施 7 500 kg/hm2;以1 ∶2沼液 ∶水喷施作根外追肥,在草莓开花结果期进行4次根外追肥,每次喷施750 kg/hm2。

2号棚为常规施肥,以沟施农家肥30 t/hm2+1 350 kg/hm2 磷肥+1 350 kg/hm2复合肥作基肥,以清粪水浇施追肥4次;以磷酸二氢钾喷施根外追肥4次。

3号棚为常规施肥,以沟施30 t/hm2农家肥+1 350 kg/hm2 磷肥+1 350 kg/hm2复合肥作基肥;以清粪水浇施追肥4次;以磷酸二氢钾喷施根外追肥4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季燃烧沼气对草莓温室内温度的影响

表1列出的是2015年1月2日至3月29日2个温室及室外不同时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的统计数值,可以代表燃烧沼气增温对草莓大棚冬季气温的整体影响。可以看出,1号棚、2号棚的平均气温为14.40 ℃,3号棚为 7.87 ℃,分别比棚外温度高13.22、6.69 ℃。15 ℃左右气温对草莓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而8 ℃左右气温是许多作物生长的低限。因此可知,大棚栽培有利于冬季草莓植株安全越冬,而草莓棚内利用沼气增温可以明显减少冬季低温对草莓植株生长的抑制效应,有效促进植株的发育和果实生长。如果累积计算,则87 d增温期间沼气增温棚比无沼气增温棚有效积温增加约570 ℃,比室外有效积温增加了約1 150 ℃,平均温度约提高了1倍,这是生物学产量增加的基础;而且室外气温越低,温室沼气增温效果越明显。

2.2 利用沼气加温及沼液、沼渣作肥料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对整个生育期的观察发现,施用沼液、沼渣作肥料的1号棚,草莓定植后成活率较高,缓苗期短,无死苗;后期植株生长矮壮,叶色浓绿,抗病性好。表2结果表明,1号棚草莓平均高度为18.2 cm,略低于2号棚、3号棚草莓,表现比2号棚、3号棚草莓健壮;1号棚草莓开展度17.8 cm×24.6 cm,也小于2号棚、3号棚草莓,但叶色浓绿色,表明棚内草莓虽处于弱光条件下,但并没有出现徒长现象,比常规肥料管理的植株更加矮壮,是较标准的丰产株。

2.3 燃烧沼气加温及利用沼液、沼渣作肥料对草莓果实性状的影响

经过对草莓果实的各项性状指标的测验表明,1号棚采

收的一级果平均质量比2号棚高1.3 g,比3号棚高1.9 g,而且果形也稍长于2号棚、3号棚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2号棚草莓高0.4百分点,比3号棚草莓高0.7百分点;还原糖鲜质量含量比2号棚草莓高0.22百分点,比3号棚草莓高032百分点;维生素C鲜质量含量比2号棚草莓高 2.9 mg/100 g,比3号棚草莓高3.9 mg/100 g(表3)。此外,3种大棚草莓果型大而短、色浓、口感好、烂果率低、商品性强。

3号棚22.05.5×3.8红色偏浅297.953.10108.4

3 讨论

3.1 大棚面积与配套沼气池体积的比例

本试验在600 m2的大棚内建设了10 m3的沼气池。在燃气增温的实践中,一般燃烧沼气增温0.5~1.0 h,沼气压力就下降到标准以下,必须停止燃烧5~6 h后沼气压力才可回升,此时可以再次燃烧沼气增温。虽然沼气产气量与原料碳氮比、pH值、温度等多因素有关,但沼气池体积仍然是决定产气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大棚面积与配套沼气池体积的比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 大棚内CO2浓度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通过燃烧沼气放出CO2,使大棚内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起很大的作用。但是CO2浓度过高,不但不会增产,反而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出现不良现象。本试验没有测定棚内CO2浓度,因而关于CO2及其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1)利用大棚内沼气燃气加热可显著提高大棚温度。利用大棚内沼气通过燃气方式对沙石加热, 沙石再慢慢释放热量,可以较稳定、明显地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与无沼气增温的大棚相比,可增加温度达6 ℃以上。(2)利用大棚内沼气燃气加热可显著提高大棚生物产量。利用大棚内沼气燃气加热,与未加热大棚相比,可使大棚内平均温度约提高1倍,有效地促进了光合作用,可显著提高大棚生物产量。(3)沼肥作基肥肥效长;沼液作为追肥,可改善草莓品质,从而增加经济收入。使用沼液、沼渣作肥料种植草莓可减少肥料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投入、增加草莓产量、提高草莓品质、增加经济收入。(4)种植草莓施用沼肥,能提高草莓植株单果质量,进而提高单产,还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达到对土壤的种养有机结合。(5)草莓种植施用沼肥是一项简单易行的措施,是发展无害化生产的有效途径。沼渣、沼液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腐殖酸,对土壤改良起很大的作用,能比较好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耕作水平,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春,吴承东,王春云,等. 塑料大棚內沼气燃烧增温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5):361-362.

[2]华 春,王仁雷,陈全战,等. 光合作用 C4途径的进化[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20-21.

[3]马文元,郭玉兰. 对沼气发酵残留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探讨[J]. 中国沼气,1993,11(2):50-51.

[4]董德林,方德华. 沼液分层次利用效果的初步研究[J]. 中国沼气,1996,14(2):34-37.

草莓设施栽培周年生产技术 篇3

关键词:草莓,设施栽培,周年生产技术

草莓设施栽培在商丘市梁园区比较普遍, 但在生产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导致产量和品质不高, 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草莓设施栽培周年生产技术进行论述。

1 定植技术

设施栽培草莓在定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安全、无公害的方法是利用太阳热进行土壤消毒。具体方法是:在7~8月, 将土壤深翻后灌透水, 土壤表面覆盖地膜。同时将用过的旧棚膜盖在温室的骨架上, 密封温室, 利用夏季太阳热产生的高温, 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太阳热土壤消毒时间至少要经过40d。

土壤消毒结束后, 9月初平整土地, 每667m2施入腐熟的农家肥5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50kg。然后做成南北垄, 垄面宽50~60cm, 垄基宽70~80cm, 高30~40cm。大垄栽植光照条件好, 有利于提高地温, 方便管理和采收。

设施栽培草莓宜选用经过假植苗, 标准是草莓植株具有5~6片展开的叶, 叶片大而厚, 叶色浓绿, 新茎粗度要求至少在1.2cm以上, 根系发达, 全株鲜重35g以上。当假植苗有80%以上的植株通过顶芽花芽分化时就可以定植, 通常在9月20日前后定植。对于非假植苗, 要求草莓植株具有3~4片展开叶, 北方棚室栽培可在8月下旬至9月初定植。定植方式为大垄双行, 即小行距25~30cm, 株距15~18cm, 每667m2定植7000~9000株。为便于管理, 草莓定植时要注意调整秧苗方向, 使秧苗的弓背朝一个方向, 如高畦双行栽植, 应使秧苗弓背方向朝外, 其好处是将来花序伸出方向一致, 有利于管理。定植后1周内, 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 有条件的要适当遮荫, 以利缓苗。缓苗后要适当控水。

2 扣棚保温与地膜覆盖

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覆膜保温时间是在外界最低气温降到8~10℃时进行。促成栽培的草莓不进入自然休眠, 如保温过晚, 易导致植株进入休眠, 影响产量。

日光温室的半促成栽培是在草莓通过自然休眠后, 进行覆膜保温, 通常11月中旬扣棚, 同时覆盖保温物, 保持1个月以上, 使植株进入自然休眠, 满足草莓品种的自然休眠需冷量后即可升温。一般可在12月末~翌年1月上旬开始升温, 升温过程要缓慢进行。

覆盖地膜一般在扣棚后10d左右进行。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黑色地膜在早晚温度低时进行, 覆膜后立即破膜提苗。

3 温、湿度管理

根据草莓的生育特点, 无论是促成栽培, 还是半促成栽培, 升温后的温度管理指标是相同的。

草莓顶花序显蕾前, 温度白天控制在24~30℃, 夜间12~18℃, 保证草莓植株的快速生长, 提早开花。显蕾期白天控制在25~28℃。

开花期白天温度22~25℃, 夜间8~10℃。在开花期遇有低于0℃的温度时, 需要人工加温, 避免影响授粉受精, 降低前期产量。

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保持20~25℃, 夜间5~10℃。这一时期温度过高, 可影响果实膨大, 表现果实着色快, 成熟早, 但体积小, 品质差。

设施栽培草莓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为宜, 以利于开化授粉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在冬季不很寒冷的地区也可以采用塑料大棚进行促成栽培, 但需要在大棚内另加扣小拱棚, 保证草莓植株生长温度不低于5℃, 避免长期低温导致草莓进入休眠。

4 光照管理

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光照不足问题比较严重, 可采用电灯照明方法解决。

5 赤霉素处理

在草莓促成栽培中, 喷施赤霉素可以防止植株进入休眠, 促使花梗和叶柄伸长, 增大叶面积, 促进花芽发育。赤霉素以在花序显露期使用效果最好, 通常在日光温室保温后1周用10mg/L赤霉素喷布植株, 以设施内的温度为25~30℃时作用最明显。

6 肥水管理

第1次追肥在植株顶花序显露时进行, 每667m2施尿素10kg, 磷肥20kg。第2次顶花序果实转白膨大时进行, 每667m2施磷酸二氢钾15~30kg。第3次在顶花序果实采收前进行, 追施钙、钾肥, 促进果实发育。第4次在顶花序果实采收后, 追施氮磷钾复合肥, 以保证植株的随后生长。以后每15d追肥1次或叶面喷肥1次。

温室草莓必须采用膜下灌溉方式, 以膜下滴灌为好, 也可在大垄中间留灌水沟, 灌水时拱起北侧地膜进行。

7 辅助授粉

温室内放蜜蜂, 可以减少无效果、畸形果, 提高果实的商品率。蜂箱宜放在温室的西南角, 距地面50cm, 箱口向着东北角。开花期用毛笔点授或用扇子扇植株上的花朵也能达到授粉的目的。

8 植株管理

促成栽培草莓植株生长旺盛, 易出现较多的腋芽, 宜在顶花序抽出后, 选留1~2个方位好而壮的腋芽保留, 其余去掉以节省营养。

在植株生长过程中, 随时将老化、黄化、呈水平生长的叶去掉, 以节省营养,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一般每个新茎保留6~8个叶片。

每个花序通常留1~3级花, 即每花序留果7~12个。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同时要及时摘除匍匐茎并进行垫果。

9 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方法为主, 提高草莓植株的抗病能力, 一旦发现染病植株立即清除。收获后, 及时清理秧苗和杂草, 深翻施肥, 利用太阳能消毒。

白粉病在设施栽培中一旦发生, 难以根治, 要以预防为主。对易染病品种, 如丰香等, 应在定植前对秧苗彻底喷洒1次硫磺悬浮剂。定植后定期喷药预防, 可用2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7~10d1次, 连喷2~3次。

灰霉病主要发生在2~5月, 正是草莓果实大量成熟时期, 只能用烟雾剂熏蒸。每667m2用20%腐霉利 (速克灵) 烟剂80~100g, 傍晚时密闭熏蒸。

设施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篇4

关键词:设施草莓;土传病害;无害化

中图分类号: S436.68+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2-0126-02

收稿日期:2014-09-18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12378);江苏省 “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编号:2013-NY-001);江苏省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编号:NY2014029)。

作者简介:吉沐祥(1963—),男,江苏宝应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与植保农药研究开发。Tel:(0511)87274221;E-mail:jilvdun2800@163.com。

通信作者:庄义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农药与农作物植保。E-mail:yqzhuang@sina.com。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是1种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在我国各地均有种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草莓种植总面积达113 989 hm2,总产量200万t,总产值超过200亿元,我国已成为草莓生产、消费第1大国。草莓种植已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多个地方出现了草莓专业村、草莓乡(镇)、草莓县(市)。由于耕地资源有限,草莓连作现象普遍。随着草莓种植年限的增加,出现了土壤盐分累积、土壤酸化、养分失调、土壤微生态失衡等问题[1]。草莓对土生真菌包括疫霉菌属(Phytophthora spp.)、腐霉属(Pythium 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p.)、镰刀菌属(Fusarium spp.)、轮枝菌属(Verticillium spp.)等多种病原菌敏感,易发生连作病害,往往造成草莓生长发育迟缓、匍匐茎明显减少、结果减少、果实无法正常膨大,严重时甚至全株枯死,严重阻碍草莓种植业的健康发展[2-3]。目前生产上对土传病害仍然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常使用恶霉灵、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导致草莓抗药性严重,且防效不理想,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舌尖上的安全”事关人们健康,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草莓消费量不断增加,生产中用于防治土传病害的生物农药制剂少,且单一生防菌等往往防效不够稳定。为此,笔者根据目前江苏省设施草莓生产实际,提出设施草莓土传病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旨在为草莓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1防治原则与策略

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防治策略是从切断有害生物病害流行三角(寄主-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入手,綜合运用保健抗病、栽培防病、生物防治的措施,将草莓土传病害控制在允许水平之下,实现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

2选择抗病品种与无病种苗

选择抗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优良草莓品种。选购组织培养的无病种苗,防止种苗带菌。对引入的种苗要进行严格检疫,发现带有病原菌要及时销毁,防止病害传播扩散,自留提纯复壮的无病壮苗。分批采集优良无病植株上发生的匍匐茎子苗,选用无病基质穴盘隔离土壤定植,集中管理,注意定期防病、培育壮苗,作为翌年生产种苗[4]。

3选择育苗田、设施栽培园

避免连作田为育苗圃,选择无病的水稻茬口,建议远离草莓生产区育苗,减少病源传染概率。避免在前茬为瓜果、茄科蔬菜的耕地上种植草莓。避免选择排水不畅的低洼地。避免在连作地、越夏育苗地连茬种植草莓,对草莓连作3年以上的田块进行土壤消毒杀菌处理,或采用无病基质栽培。

4加强栽培管理

深沟高畦,防干旱防雨涝,及时清除发病的植株,并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后期喷施叶面肥,提倡施用生物有机肥、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农家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5]。酸性土壤增施CaO 600~750 kg/hm2,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5太阳能高温还原消毒

采用太阳能高温还原消毒法[6]。6月上中旬将选定棚室内上茬作物收获后的遗留物清理干净,焚烧、深埋或放置到远离种植区的地方。3 月上旬撒施有机物料。将棚室内边角的土壤尽量铲向中间,彻底消毒棚室内土壤,之后将稻麦秸秆或农家肥或其他未腐熟的有机物均匀撒于地表,用量15~30 t/hm2,然后均匀撒施米糠4 500~7 500 kg/hm2或饼肥 3 t/hm2,增施石灰氮750~900 kg/hm2。用旋耕机或人工将有机物、石灰氮深翻入土壤,深度以20~40 cm为佳。翻耕时应尽量均匀,以增加石灰氮或米糠与土壤颗粒的接触面积。做垄或原草莓垄深翻后整细土壤。重新做垄时确保高度 30 cm,宽度60~70 cm。做垄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表面积,以利于快速提高地温、延长土壤高温时间、取得良好的消毒效果。用完好、透明的塑料薄膜(尽量用棚膜,不要用地膜)将土壤表面密封起来。从薄膜下往垄沟内灌水,直至垄面湿透为止。保水性能差的地块可再灌水1次,但地面不能一直有积水。7月中旬将大棚完全封闭,注意大棚出入口、灌水沟口不要漏风。晴天时20~30 cm土层能较长时间保持在50~60 ℃,地表温度可达到70 ℃以上。这样的状况持续 20 d 左右,可有效杀灭土壤中多种真菌、细菌及根结线虫等有害生物。8月上旬打开通风口,揭去大棚膜、地面薄膜,土壤耕翻后任其日晒雨淋,使还原状态土壤尽快熟化、氧化,恢复土壤活力。半个月后可进行草莓生产。

6优选生物菌肥、生物药剂

6.1基施法

草莓起垄后,用生物菌剂如5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30~60 kg/hm2或400亿活芽孢/g地衣芽孢杆菌粉剂45~75 kg/hm2或10亿活芽孢/g多黏类芽孢杆菌粉剂60~75 kg/hm2等拌细土撒施垄面并及时翻拌入土壤,保持垄面湿度,利于孢子成活繁殖[7]。

6.2蘸根法

定植前对草莓苗进行蘸根处理,选用10亿活芽孢/g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1 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3亿活孢子/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或1%申嗪霉素悬浮剂1 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等。用广口桶或筑成四周高出地面15 cm的田埂,包括四周在内,铺上无破损的塑料薄膜,放入药液,深度为6~10 cm,将草莓苗根部整齐放入药液中,浸泡10~20 min,取出放在阴凉处。

6.3灌根法

选用10亿活芽孢/g多黏类芽孢杆菌250倍液或1 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1 000倍液[9-10]或3亿活孢子/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液或2%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300倍液或1%申嗪霉素悬浮剂1 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水剂500倍液等,栽种后 1~3 d 内用1~2种生物药剂混用浇灌根部,间隔7~10 d浇灌根1~2次。重病田浇灌根2~3次,分別间隔7~15 d,每株药液量200~300 mL。

7辅助化学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时应遵循以下准则:以太阳能高温消毒、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执行农药的使用浓度、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规定。注意药剂轮换交替使用。若发生连作病害,于草莓发病初期挖除病株,选用高效低毒环保的农药制剂,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或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3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200~300倍液等,浇灌病株穴周进行消毒,预防病害发生蔓延。

参考文献:

[1]吉沐祥,潘跃平. 草莓标准化生产实用新技术疑难解答[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张运涛,张国珍. 草莓病虫害概论[M].2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2-43.

[3]周坤生,周桂乐,邹秀香,等. 草莓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 中国果菜,2010(5):19.

[4]吉沐祥,李国平,杨敬辉,等. 江苏省大棚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技术创新[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58-60.

[5]季国芳. 草莓有机生产关键技术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6]糜林,杨敬辉,霍恒志,等. 土壤高温还原消毒法克服草莓黄萎病试验[J]. 江苏农业科学,2010(5):179-180.

[7]张梅申,岳增良.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科学,2003,7(9):64-67.

[8]冯玉龙,阳丽,王银定,等. 草莓病害生物防治初探[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22(3):59-61.

[9]徐淑华,蒋继志,姚克文,等. 两株拮抗细菌对草莓根腐病的抑制作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3):81-83.

苏北地区设施草莓高产栽培技术 篇5

1 品种选择

草莓设施栽培正值寒冷的冬季, 温度低、光照弱, 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应选择休眠中等或休眠深、耐寒性强、长势好、花粉多、果实大小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品质好、耐运输的品种, 如美国甜查理、 (红研) 日本九九、日本章姬、丰香等。选择具有该种植品种典型性状的健壮植株, 秋季假植于露地, 翌年春季作为育苗母株。

2 苗床准备

育苗地要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地势高, 一般不能被雨水淹没, 土壤潮湿, 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块。并施入充足的有机肥, 一般施腐熟有机肥37.5~45.0 t/hm2、复合肥600~750 kg/hm2 (硫酸钾型) , 土壤消毒用石灰氮 (氰胺化钙) 粉剂450 kg/hm2, 然后深翻、耕耙、细作、平整做畦, 做畦宽2.0~2.5 m, 畦沟宽20 cm, 沟深15 cm左右 (有利于排水) [1]。

3 母株定植

一般在4月20日前后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上时定植。定植母株在做好宽2.0~2.5 m的畦中间栽植, 行株距50~60 cm, 栽植7 500株/hm2左右, 定植时首先要在假植田中去除老病叶、花果。为了防止伤根需要带土移栽。一般不采取先挖出母株再去除老病叶、花果的移栽方法, 这样易造成散土球伤根系, 缓苗时间长, 活棵慢。母株定植后要及时浇足水, 连续浇水3 d, 保持土壤湿润, 直至母株活棵, 母株活棵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湿。为了使草莓母株多生成匍匐茎, 在活棵后喷施50 mg/L赤霉素1~2次, 4月是草莓植株花序旺盛发生期, 在摘除花蕾时要按住母株, 不要损伤腋芽。

4 苗期管理

母株抽生匍匐茎后, 第2节开始发生不定根扎入土中形成幼苗。为了培育壮苗, 在育苗期间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匍匐茎的整理。及时将母株抽出的匍匐茎定向理顺, 垂直于株行, 然后子蔓、孙蔓陆续生出形成纵横交错网状匍匐茎。应及时剪除后期抽出的难以形成壮苗的匍匐茎, 以提高苗田通风透光条件, 有利于培育健壮子苗。二是及时压蔓。匍匐茎抽出后先向上生长, 然后向下匍匐生长, 为了使不定根及时扎入土中, 应在子苗具有2片真叶时进行压蔓, 压蔓时应在子苗后面用土球压牢, 不要压断匍匐茎, 如果不及时压蔓, 子苗叶随风摇摆, 不定根芽鞘被损伤后很难扎入土中, 形成摇摆苗, 影响孙蔓的抽出和种苗繁殖。三是控制秧苗数量。为了培育壮苗, 一般1个母株发生有效子苗数量在70~80株, 密度在45万~60万株/hm2为宜。四是水肥管理。要根据天气及时浇灌、排水, 保持土壤湿润、不能积水为原则, 根据苗情适时掌握施肥量, 前期 (7月25日前) 以氮肥为主, 施尿素150~225 kg/hm2, 结合浇水分期施入, 后期喷施磷、钾肥为主, 促进花芽分化。五是病虫草害防治。在育苗期间病虫草害对草莓育苗危害十分严重, 如果防治不当会造成育苗失败。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病毒病、黄萎病、灰霉病;主要虫害有螨类、蚜虫、斜纹夜蛾等;草害主要以禾本科杂草为主, 以人工化除为主, 一般不采用化学除草, 因为化学除草会在土壤表面形成药膜, 不利于草莓幼苗扎入土中[2]。

5 移栽准备

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方式。其中保护地栽培分为半促成和促成栽培。促成栽培要点一是促成栽培以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等保温设施为主。二是保护地促成栽培品种有美国甜查理、 (红研) 日本九九、日本章姬、丰香等, 它们在当年12月上中旬上市至翌年6月上中旬收获结束。三是棚室土壤处理。采取日光高温消毒及药物消毒 (氰胺化钙) 。四是棚室基肥施用量。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施有机肥用15.0~22.5 t/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 复合肥750~1 500 kg/hm2 (硫酸钾型) 。五是精耕细作起垄。把消毒药物及基肥施入土中, 深耕细作, 耕作深度在25 cm左右, 然后耙平做垄, 垄高30~35 cm, 垄面宽40~45 cm, 垄沟宽25~30 cm, 垄底90 cm (连沟) , 机械起垄后要用脚踩实, 在用铁锹覆土时要培实, 保持垄面平整。

6 定植

促成栽培定植最佳时期是9月上旬, 过早、过迟都会影响草莓产量, 过早营养生长过盛, 花芽分化延迟, 只长苗不开花, 前期结果少, 推迟成熟期, 影响产量。定植过晚, 花芽分化始期、顶花序的果数减少且植株生长量小、结果少且小, 影响产量。一般定植10.5万~12.0万株/hm2, 每垄双行定植, 行距为20 cm、株距15 cm左右, 这样密植第1茬产量高, 年前、元旦、春节上市价位高, 经济收益也高。定植时要采取定向栽植, 以草莓苗基部匍匐茎着生点向垄沟侧, 以后草莓开花的花序正好搭在垄的坡面上, 易被阳光照射, 草莓着色好, 不易受病, 提高果实品质, 便于采摘, 如不定向栽植, 花序是定向的, 它的果实可能结在定植苗的左右两侧和垄面, 这样很容易被草莓叶片遮盖, 果实表面湿度大, 易感染灰霉病, 也不利于草莓果实着色, 影响果实品质[3]。草莓定植时要掌握栽培深度, 栽植深浅是草莓栽植成活的关键, 栽植过深在喷浇水时易造成心叶淤泥而死, 使活棵生长不旺;栽植过浅, 根系暴露在外, 再加浇水淋出, 被阳光晒干枯死, 即使有部分根系埋于土中, 只能形成吊根入土, 生长不旺, 后来就是再把根系埋入土中, 晒干的根系也不发根, 只能从茎基部慢慢长出次生根, 生长不旺;栽植适宜深度为心叶略高于垄面 (浇水时定植穴下沉) , 用铲压时真正做到深不埋心, 浅不露根。

7 定植后管理

一是浇水促成活。栽植后第1次浇水是决定草莓苗成活的关键, 一般1个大棚放2条喷水管, 这样能浇匀浇透不留死角, 浇水时先将高垄浇湿, 渗透一会再浇, 防止垄面湿透下滑, 翌日早上继续浇水且要浇透。在栽植后7 d内保持垄面土壤湿润 (一般采取上午浇水, 下午浇水会降低地温, 影响苗生长) , 见垄面落干及时浇水。在定植后苗长出2叶1心时进行中耕除草, 把埋心叶的土去掉, 且把红梗长柄老叶连叶鞘一起摘除, 这样秧苗生长就会加快, 4~5 d就会长出1片叶。在摘除老叶时要用手按住, 谨防连苗拔起[4]。二是覆膜扣棚。覆地膜使用黑色除草药膜, 覆盖时间应掌握在霜降前7 d左右进行, 一般在10月20日前后, 覆膜前先将滴水管喷孔向上放2行于草莓苗中间, 顺直, 然后覆膜, 选择晴天10:00进行, 过早有露水易沾叶面上, 抠苗时叶柄也容易折断。边覆边抠防止高温灼伤秧苗, 抠完苗要及时压膜, 防止大风揭膜, 压膜后查看有无勒脖现象, 应及时处理, 不然长出的新叶就会窜到膜下。扣棚一般在霜降前, 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时进行扣棚, 上二膜时间一般在日最低温度达到或低于0℃时进行[5]。

8 病虫害防治

草莓生产过程中,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减少病虫害给草莓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草莓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黄萎病等。草莓的虫害主要有螨类、蚜虫、蛴螬、斜纹夜蛾等。防治方法:一是农业防治。主要为选择抗病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二是物理防治。主要为人工捕杀、灯光诱杀;三是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菌治虫、激素治虫、以菌治病;四是化学防治。应按照国家规定选择高效、低毒 (或微毒) 、残效期短、安全性高的农药, 严禁使用高毒农药。

9 放蜂与采收

始花前5 d左右放入蜂箱, 开始放蜂, 放置蜂箱30个/hm2, 一般以草莓植株数与密蜂只数在1∶1为好, 放蜂时间至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升高、大棚通风时间较长时为止。一般鲜食果着色70%~80%时采收为宜, 大棚草莓促成栽培采收日期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6月中下旬。采摘时要轻拿轻放, 不要硬拉, 以免拉下果序和碰伤果皮, 影响草莓产量和果实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静, 张立东.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2) :126, 133.

[2]王婷, 胡亮.江西地区草莓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 2011 (2) :68-70.

[3]曹姜伟, 姜金凤.设施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1 (3) :19.

[4]刘明贤.设施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1) :142, 148.

淮安地区草莓设施栽培试验研究 篇6

该试验对从江苏省农科院、镇江农科所、浙江等院所和地方引入的9个草莓新品种,开展设施栽培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淮安地区立地和气候条件、产量和品质符合生产者与消费者需求的草莓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江苏省三河农场科技园区,供试土壤为湖黑土,土壤肥力中等。

1.2 试验品种

试验草莓品种共9个,分别为:红颊(2005年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益香(2001年从镇江农科所引进)、丰香(2010年从长丰引进)、宁玉(江苏省农科院品种)、NF(江苏省农科院未命名试验品种)、甜查理(2008年从浙江一农户中引进)、牛奶草莓(从浙江一农户引进)、容美(镇江农科所品种)和章姬(2008年从浙江一农户引进)。

1.3 试验方法

于2011年9月8日将各品种定植在大棚中,大棚南北走向,棚宽6.1 m,起6垄,每垄双行定植,铺银黑膜,膜下铺滴灌带。红颊、章姬、牛奶草莓约栽7.5万株/hm2,容美、宁玉、NF约栽9.0万株/hm2,丰香、益香、甜查理约栽10.5万株/hm2。灌水、肥料施用等管理措施一致,均按常规大棚栽培要求进行[5]。

1.4 调查指标

在生育期中调查植株生长势、物候期、果实性状、抗病性、果实品质、产量等,并进行分析评价[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草莓品种植株性状及抗病性

由表1可知,不同品种植株性状有一定的差异,红颊、章姬、牛奶草莓株形直立较大,丰香、益香、甜查理株形较匍匐,植株略小,株形直立较大的品种宜稀植,植株较小生长较匍匐的品种宜密植。如红颊、章姬、牛奶草莓需稀植,约栽植7.5万株/hm2,容美、宁玉、NF密度略大,约栽植9.0万株/hm2,丰香、益香、甜查理要密植,可栽植10.5万株/hm2。

炭疽病、白粉病和灰霉病是目前当地草莓产区三大主要病害。由表1可知,红颊、益香、章姬易感炭疽病,牛奶草莓次之,宁玉、甜查理、丰香、容美、NF等品种抗炭疽病较强。红颊、丰香、益香感白粉病,容美和章姬抗白粉病,而其他品种对白粉病高抗。灰霉病各种品种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2.2 不同草莓品种物候期变化

由表2可知,定植时间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品种草莓现蕾期除宁玉较早外,其他品种现蕾期相似,但成熟期存在显著差异,该试验中宁玉和牛奶草莓成熟期较早,分别为12月14日和12月19日,其次为红颊、益香、容美和章姬,成熟期分别为12月23日、12月23日、12月23日和12月22日,丰香和NF成熟期较迟,分别为1月2日和12月30日。

2.3 不同草莓品种果实性状

由表3可知,果实风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红颊和益香为最优,其次为宁玉、容美和章姬,其他品种再次之。果实硬度以红颊和甜查理最好。果实色泽除NF外,其他都为紫红或者深红。根据果实各方面性状,综合市场销售情况来看,目前市场认可度最好的是红颊,章姬、益香,宁玉、容美、丰香市场认可度也较好,甜查理各地方市场认可度不一,NF因不耐贮运,颜色不艳市场认可度较差。因此,果实的综合性状以红颊、益香、章姬和宁玉为佳,优于其他品种。

2.4 不同草莓品种单果重和产量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草莓前期产量、早熟性成为效益的指标之一,草莓单果重等是草莓鲜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该试验不同品种一级序果(顶果)较大,均属大果形品种。由表4可知,各品种的第一台果枝1~3级序果单果重有一定差异。甜查理、章姬、牛奶草莓、容美同品种第一台果枝1、2、3级序果之间单果重差异相对其他品种较小,即单果重一致较好,其他品种单果重一致性略差。甜查理第一台果枝1~3级序果,不同序果间连续着色性较好,连续上市性较好。

其中,单产以甜查理最高,为24 031.5 kg/hm2,其次为章姬、宁玉、红颊、丰香和益香,产量在19 146.0~22 458.0 kg/hm2,而NF、牛奶草莓和容美产量较低,产量在15 474.0~16 584.0kg/hm2。

3 结论与讨论

草莓早熟优质高效栽培,品种是关键。红颊、章姬、益香等品种质优,市场认可度高,应重点栽植,但易感炭疽病,炭疽病发生区容易死苗,要求较高的栽培管理技术,若栽培技术欠缺,建议以栽植宁玉为最佳。甜查理产量较高,抗病性也较好,连续结果性强,但品质市场认可度较低,在对草莓鲜果品质要求不太高的地区可以种植。NF产量低,色泽亦欠佳,市场认可度低,不建议生产种植。

摘要:对引进的宁玉、红颊、丰香、甜查理等9个草莓品种进行设施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颊、益香、章姬和宁玉这4个草莓品种品质优良,市场认可度高,经济效益较好,适合在淮安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草莓,设施栽培,比较试验,江苏淮安

参考文献

[1]吴永杰,李玉生,赵艳华,等.我省草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果树,2009(5):3-4.

[2]陈益君,沈汉斌.越冬大棚草莓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2):151-152.

[3]何兴武,卞军.无公害草莓生产操作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117-118.

[4]赵玉科.日光温室草莓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9(12):150-151.

[5]吉沐祥,李国平,霍恒志,等.无公害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规程[J].上海农业科技,2008(4):75-77.

设施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篇7

一、草莓灰霉病的典型症状

灰霉病是一种危害草莓的真菌病害, 对北方的设施草莓栽培危害较大。发生严重时, 可使草莓经济产量锐减一半。灰霉病主要危害草莓的果实、花瓣、果梗、叶片。花期、果实近于成熟时为发病高峰, 花期初病时, 受害部位出现黄褐色斑点, 如油浸状, 随之病斑继续扩大, 病斑边缘呈棕褐色, 中央呈暗褐色, 病斑的周围亦呈明显的油浸状, 最后整个果实腐烂变软。因灰霉病发病部位的表面着生一层灰色霉状物, 故称灰霉病, 霉状物在湿度大的条件下, 还会产生白色絮状菌丝长出。茎、叶、花感染此病后, 患病部位呈褐色, 也为油浸状, 严重时, 发病部位腐烂。灰霉病的典型症状是在发病部位呈“V”字形病斑, 边缘发病时“V”字形病斑不明显, 则成灰霉状, 并逐渐长出霉状物。

二、发病规律与所致病原菌

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霉菌。灰霉病以菌核或菌丝体、分生孢子在土壤疾病残体上越冬, 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灰霉菌在气温18~28℃及高湿的条件下发生严重, 尤其以22~25℃时的温度时, 湿度达到90%以上时, 即在低温、高湿、弱光的环境条件下极易发病。易导致灰霉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持续的阴雨天气、地势低洼积水、园地灌溉水分过多或大水漫灌、覆盖的地膜上积水、草莓畦面上覆盖稻草、栽植密度过大、平畦卧式栽培、草莓植株贪青徒长或生长衰弱、通风不及时、进行农事操作不及时消毒等。

三、综合防治技术

1. 农业生态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推行合理密植, 适度施用氮肥, 及时清除老叶、枯叶、病叶, 采用高畦栽培, 进行地膜覆盖, 降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 均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灰霉病的发生程度。一般选用欧美硬核系品种的抗病性强, 而软果系的品种抗病性较差, 比较易感病。弗杰利亚、戈雷拉、宝交早生的抗病性均较强, 而以弗杰利亚抗病行为最强。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滴灌设施进行灌溉, 以降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另外, 上午放风要改成早晨短时间放湿气, 清晨尽可能早时间放风, 尽快进行湿度置换, 降湿提温有利于草莓的生长。与此同时, 育苗床要及时进行消毒和用药处理。苗床消毒用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锌混合液, 效果极好, 其配比是:每平方米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锌5克, 混合后与12千克细土拌均施入土壤内即可。苗木定植后, 结合浇水每株浇灌1000倍“天达2116”混配96%天达恶霉灵药液20~30毫升, 也能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 促苗健壮、根系发达。

2. 化学药剂防治

桑园高效栽培草莓技术 篇8

1 桑园内栽植草莓技术要领

1.1 清洁桑园

中秋蚕结束后及时清园、束枝、修剪弱枝、治关门虫、疏通水系。

1.2 耕、翻、耙、碎整理作畦, 施足基肥

要以有机肥为主, 每亩施腐熟厩肥1500公斤, 磷肥40公斤, 钾肥10公斤, (操作时注意不要伤害根系) 。

1.3 选择早熟优良品种--硕丰, 适时定植

我市桑园栽植草莓一般在9月底10月初, 宜早不宜迟, 要抢在越冬前形成壮苗, 增强抗寒力, 利于来年早开花早结果, 早上市可得到较高的效益。 (见表1)

1.4 栽种草莓的桑园的规格、密度

桑园的栽植规格为等行等距、畦宽3.33米、行距1.67米、株距0.5米、每亩栽植700~800株。草莓的栽植规格:在桑树的行间作成0.6米左右宽的高垅, 在高垅上栽两行草莓, 行距0.4米左右, 株距0.2米, 每亩定植3000株左右。按规格要求选3~5片叶的当年生无病健壮苗, 每穴1~2株栽在事先整好的高垅上。在移栽时应注意, 一是定向移栽:既弓背朝外, 有利以后花序抽出。二是双行三角形 (品字形) 栽植, 有利通风透光扎根。三是把握深度, 做到下不露根, 上不埋苗心, 有利分蘖。四是带土移栽, 有利成活。五是晴天下午栽, 阴天全天栽。六是加强水肥管理, 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 浇水时可按800倍液加甲基托布津。七是及时查苗补苗。

1.5 用地膜覆盖可促进草莓发育, 实现早开花结果

一般在一月中旬至二月上旬进行,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盖膜后即将草莓地上部掏出膜外;一种是盖膜后隔一段时间才把草莓地上部掏出膜外。在掏破膜时要注意气候和苗情以防温差过大伤害植株生长

1.6 肥培管理做到五个及时

一是及时追肥, 定植成活后至11月中下旬, 要薄肥勤施, 以氮肥为主, 最好是稀粪水;二是及时抗旱排涝, 三是及时除草, 四是及时防治病虫害, 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显得尤为重要, 成为实现桑园栽植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

叶斑病。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 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白粉病。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 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 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灰霉病:在现蕾到开花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 浇于畦面, 然后覆土, 整平移栽, 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降低田间菌源基数, 减少传染机会。

黄萎病。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拔除烧毁已发病者。五是及时出售。

2 桑园栽植草莓的效益分析

草莓是浅根系, 70%的根系在土壤10厘米土层内, 个别的在20~25厘米, 与桑树竞争土壤养分不明显, 可分别利用土壤不同深度的养分, 而且由于草莓的根系的生长压力与吸收水分的作用使土壤收缩以及根毛与土壤的结合作用, 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 增加了土壤的可吸收养分, 由于栽植草莓的桑园投肥量相对增加, 也促进桑树的生长, 据我们多年的调查, 栽植草莓的与不栽植草莓的桑园的亩产桑叶量增加5%以上。由于栽植草莓, 其经济效益大幅增加, 亩增加效益在1480元以上, 高的年份在2000元以上。

3 体会

桑园栽植草莓后效益明显提高, 桑树管理也较认真, 相对稳定了桑园, 增强了竞争力, 一二年生新桑园栽植草莓更好, 效益更高。栽植草莓的桑园的规格必须合理, 行距要宽, 必须在1.66米以上。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由于栽植草莓, 桑树与草莓根系分层吸收养分, 养地养树、用地护树一举两得, 形成良性循环, 达到增叶、增茧、增效益的目的。

采果后的草莓茎可以作为桑园绿肥埋青每亩鲜草量400~600公斤, 一增强土壤肥力桑树树势。由于草莓不耐高温, 7~8月份高温季节桑树叶面积指数较高, 小气候比较适宜在桑园内繁育草莓小苗。

由于大棚培育草莓已经大面积推广, 草莓的产果期大大延长, 因而桑园内栽植草莓的产果期必须提前, 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桑园栽植草莓必须使用地膜覆盖, 产果期提前, 提高产量及市场价格, 达到增效目的。

由于传统草莓生产区域不在我市的蚕桑重点区, 广大蚕农缺乏种植草莓的意识, 因而, 我市桑园栽植草莓的农户的量不大, 未能形成规模, 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摘要:桑园间作草莓是一种立体种植模式, 根据各自生物学特性, 不仅互不影响, 而且又有相辅相成之效, 可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一般净增益1200元左右。其栽培技术要点为:1、施足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2、合理定植:行距0.4米左右, 株距0.2米, 每亩定植3000株左右。3、及时覆盖地膜:一般在一月中旬至二月上旬进行。4、加强肥培管理做到五个及时:及时追肥、及时抗旱排涝、及时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出售。

草莓甜瓜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篇9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单一栽培草莓生产效益日渐降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立体高效栽培已成为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采用草莓、甜瓜套作立体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草莓品种选择甜查理,甜瓜品种选择永航8号。上茬草莓下茬甜瓜。草莓于8月中下旬定植,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扣棚,11月下旬开始果实陆续成熟,翌年5月份结束。甜瓜于第2年1月中旬在温室空地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草莓垄上,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

2施足基肥翻耕整地

依据草莓与甜瓜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在草莓定植前每667 m2可以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氯化钾5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基肥撒匀后要深翻35~40 cm,旋耕混匀土肥,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3草莓栽培技术

3.1定植

选用根茎粗度在0.8 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须根多且白、苗重30 g以上的壮苗,于8月中下旬按株行距20 cm×25 cm栽植,栽时秧苗弓背朝外,一垄双行“品”字形栽植。晴天于下午栽植,阴天可全天进行。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

3.2覆盖棚膜与铺设地膜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5 ℃左右时,及时覆盖聚氯乙烯无滴棚膜,达到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的目的,以促进草莓生长,防止进入休眠;覆盖棚膜后10~15 d覆盖黑地膜。铺设黑地膜前将草莓枯、老、病叶全部摘除,彻底清除杂草,并将滴灌设施及施肥器安装、调试完成,支管孔眼朝上放在垄上两行草莓之间,以防止堵塞孔眼,保证每垄草莓用水均匀。黑地膜宽度选用1 m和1.3 m两种,隔垄交替使用,保证垄面、垄背、垄底地膜全部覆盖,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3.3植株管理

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时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并及早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3.4花果管理

花期放养蜜蜂进行授粉可提高草莓的授粉质量,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放蜂时通风口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蜜蜂箱一般应在花前1周放入,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大棚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菌剂,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蜜蜂的病害。保留第1、第2级花序和部分第3级花序,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节约营养,促进果个增大,提高商品果质量。

3.5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覆膜前撒施后灌水,覆膜后以液肥为主,浓度为0.2%~0.4%。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15 d左右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可追肥15 kg。浇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结果需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3.6温、湿度调控

根据草莓不同生理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表1),可通过覆盖草苫、打开通风口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4.1选种、浸种、催芽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在浸种前2~3 d,将种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消毒,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浸种容器内盛入50~55 ℃的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倒入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浸泡3~4 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到28~30 ℃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热,催芽的长度以露白为最好。

4.2播种及出苗前的管理

于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苗床地温保持在20 ℃以上。将腐熟的厩肥、草木灰、肥沃田土按8︰1︰1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装钵后移到苗床上,用温水将营养钵灌透。每个营养钵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1~1.5 cm。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再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扣成小拱棚,夜间盖草苫。气温白天保持28~30 ℃,夜间18~22 ℃。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4.3苗期管理

瓜苗出齐后,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瓜苗露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并延长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生长。苗长到3片叶时控制温度防止徒长,并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幼苗徒长、沤根。若发生缺肥现象,可在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定植前7~10 d炼苗,使温度接近移栽环境的温度。炼苗期间不再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及时缓苗。

4.4田间栽培技术

苗高15~20 cm、茎粗0.3~0.5 cm,达到“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40 cm左右在垄上打穴,将瓜苗带土置于定植穴内,每穴栽瓜苗1株。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植水。适宜定植密度为每667 m2 2 000株。

引蔓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按定植行纵向于大棚内前后各拉一道12号钢丝并固定好,高度为距地面1.7 m左右,再沿定植行方向于定植行上方各拉一道16号钢丝,用细尼龙绳吊蔓,每株1根,当植株开始爬蔓后,每天早上进行引蔓。

单蔓25~30片叶时封顶,第8~12节上的子蔓为结果蔓,结果蔓于雌花未开前留2叶摘心。每株苗选留3条子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后摘除主蔓基部的老叶3~5片,利于通风,结果蔓上的腋芽要及时摘除。结果蔓上方保留10叶打顶。为促进伤口愈合,摘心、整枝宜在晴天进行。

4月下旬甜瓜上架后,应视草莓的行情、产量及时将草莓植株齐地皮割去,集中处理,并对田园及甜瓜植株喷1次10%一遍净2 000倍液, 10%世高1 000倍液加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病虫发生与为害。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采集雄花,将花粉直接粘在雌花的柱头上。果实膨大到鸡蛋大小时,进行1~2次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及个头过大、过小的幼瓜。保留个头大小一致、瓜形周正的幼瓜。每株选留2~3瓜,其余果实连同子蔓一并摘除。果实膨大后及时用尼龙绳在瓜柄和子蔓的“T”字形处吊瓜。

甜瓜需肥量较大,抽蔓至开花坐果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追肥与浇水一起进行;在幼果至膨大期,每667 m2用磷钾复合肥30 kg,再结合叶面喷0.2%~0.4%磷酸二氢钾等,7~10 d喷1次。苗期到坐果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至膨大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85%,果实进入成熟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0~15 d应停止浇水。

甜瓜是喜温作物,各个生长时期所需温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25~35 ℃较为适宜。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单一栽培草莓生产效益日渐降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立体高效栽培已成为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采用草莓、甜瓜套作立体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草莓品种选择甜查理,甜瓜品种选择永航8号。上茬草莓下茬甜瓜。草莓于8月中下旬定植,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扣棚,11月下旬开始果实陆续成熟,翌年5月份结束。甜瓜于第2年1月中旬在温室空地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草莓垄上,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

2施足基肥翻耕整地

依据草莓与甜瓜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在草莓定植前每667 m2可以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氯化钾5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基肥撒匀后要深翻35~40 cm,旋耕混匀土肥,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3草莓栽培技术

3.1定植

选用根茎粗度在0.8 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须根多且白、苗重30 g以上的壮苗,于8月中下旬按株行距20 cm×25 cm栽植,栽时秧苗弓背朝外,一垄双行“品”字形栽植。晴天于下午栽植,阴天可全天进行。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

3.2覆盖棚膜与铺设地膜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5 ℃左右时,及时覆盖聚氯乙烯无滴棚膜,达到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的目的,以促进草莓生长,防止进入休眠;覆盖棚膜后10~15 d覆盖黑地膜。铺设黑地膜前将草莓枯、老、病叶全部摘除,彻底清除杂草,并将滴灌设施及施肥器安装、调试完成,支管孔眼朝上放在垄上两行草莓之间,以防止堵塞孔眼,保证每垄草莓用水均匀。黑地膜宽度选用1 m和1.3 m两种,隔垄交替使用,保证垄面、垄背、垄底地膜全部覆盖,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3.3植株管理

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时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并及早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3.4花果管理

花期放养蜜蜂进行授粉可提高草莓的授粉质量,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放蜂时通风口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蜜蜂箱一般应在花前1周放入,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大棚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菌剂,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蜜蜂的病害。保留第1、第2级花序和部分第3级花序,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节约营养,促进果个增大,提高商品果质量。

3.5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覆膜前撒施后灌水,覆膜后以液肥为主,浓度为0.2%~0.4%。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15 d左右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可追肥15 kg。浇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结果需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3.6温、湿度调控

根据草莓不同生理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表1),可通过覆盖草苫、打开通风口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4.1选种、浸种、催芽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在浸种前2~3 d,将种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消毒,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浸种容器内盛入50~55 ℃的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倒入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浸泡3~4 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到28~30 ℃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热,催芽的长度以露白为最好。

4.2播种及出苗前的管理

于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苗床地温保持在20 ℃以上。将腐熟的厩肥、草木灰、肥沃田土按8︰1︰1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装钵后移到苗床上,用温水将营养钵灌透。每个营养钵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1~1.5 cm。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再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扣成小拱棚,夜间盖草苫。气温白天保持28~30 ℃,夜间18~22 ℃。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4.3苗期管理

瓜苗出齐后,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瓜苗露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并延长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生长。苗长到3片叶时控制温度防止徒长,并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幼苗徒长、沤根。若发生缺肥现象,可在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定植前7~10 d炼苗,使温度接近移栽环境的温度。炼苗期间不再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及时缓苗。

4.4田间栽培技术

苗高15~20 cm、茎粗0.3~0.5 cm,达到“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40 cm左右在垄上打穴,将瓜苗带土置于定植穴内,每穴栽瓜苗1株。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植水。适宜定植密度为每667 m2 2 000株。

引蔓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按定植行纵向于大棚内前后各拉一道12号钢丝并固定好,高度为距地面1.7 m左右,再沿定植行方向于定植行上方各拉一道16号钢丝,用细尼龙绳吊蔓,每株1根,当植株开始爬蔓后,每天早上进行引蔓。

单蔓25~30片叶时封顶,第8~12节上的子蔓为结果蔓,结果蔓于雌花未开前留2叶摘心。每株苗选留3条子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后摘除主蔓基部的老叶3~5片,利于通风,结果蔓上的腋芽要及时摘除。结果蔓上方保留10叶打顶。为促进伤口愈合,摘心、整枝宜在晴天进行。

4月下旬甜瓜上架后,应视草莓的行情、产量及时将草莓植株齐地皮割去,集中处理,并对田园及甜瓜植株喷1次10%一遍净2 000倍液, 10%世高1 000倍液加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病虫发生与为害。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采集雄花,将花粉直接粘在雌花的柱头上。果实膨大到鸡蛋大小时,进行1~2次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及个头过大、过小的幼瓜。保留个头大小一致、瓜形周正的幼瓜。每株选留2~3瓜,其余果实连同子蔓一并摘除。果实膨大后及时用尼龙绳在瓜柄和子蔓的“T”字形处吊瓜。

甜瓜需肥量较大,抽蔓至开花坐果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追肥与浇水一起进行;在幼果至膨大期,每667 m2用磷钾复合肥30 kg,再结合叶面喷0.2%~0.4%磷酸二氢钾等,7~10 d喷1次。苗期到坐果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至膨大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85%,果实进入成熟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0~15 d应停止浇水。

甜瓜是喜温作物,各个生长时期所需温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将温度控制在25~35 ℃较为适宜。

随着草莓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单一栽培草莓生产效益日渐降低,影响了农民种植草莓的积极性,立体高效栽培已成为目前日光温室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我们采用草莓、甜瓜套作立体栽培,通过几年栽培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合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高效栽培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草莓品种选择甜查理,甜瓜品种选择永航8号。上茬草莓下茬甜瓜。草莓于8月中下旬定植,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扣棚,11月下旬开始果实陆续成熟,翌年5月份结束。甜瓜于第2年1月中旬在温室空地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草莓垄上,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上市。

2施足基肥翻耕整地

依据草莓与甜瓜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在草莓定植前每667 m2可以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氯化钾50 kg、氮磷钾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基肥撒匀后要深翻35~40 cm,旋耕混匀土肥,精细整地。做成高20 cm、宽50 cm的畦面,畦沟宽30 cm。

3草莓栽培技术

3.1定植

选用根茎粗度在0.8 cm以上、具有4~5片功能叶、须根多且白、苗重30 g以上的壮苗,于8月中下旬按株行距20 cm×25 cm栽植,栽时秧苗弓背朝外,一垄双行“品”字形栽植。晴天于下午栽植,阴天可全天进行。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苗成活后只要土壤不干燥就不必浇水,促使根部向下生长。

3.2覆盖棚膜与铺设地膜

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15 ℃左右时,及时覆盖聚氯乙烯无滴棚膜,达到温室内白天升温、夜间保温的目的,以促进草莓生长,防止进入休眠;覆盖棚膜后10~15 d覆盖黑地膜。铺设黑地膜前将草莓枯、老、病叶全部摘除,彻底清除杂草,并将滴灌设施及施肥器安装、调试完成,支管孔眼朝上放在垄上两行草莓之间,以防止堵塞孔眼,保证每垄草莓用水均匀。黑地膜宽度选用1 m和1.3 m两种,隔垄交替使用,保证垄面、垄背、垄底地膜全部覆盖,阻止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

3.3植株管理

在新生叶片逐渐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时,应定时摘除病叶和黄化老叶,并及早去除刚抽生的腋芽和匍匐茎,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结果后的花序要及时去掉,促进新花序的抽生。

3.4花果管理

花期放养蜜蜂进行授粉可提高草莓的授粉质量,蜜蜂数量以1株草莓1只蜜蜂为宜。放蜂时通风口要用纱布封好,防止蜜蜂飞走。蜜蜂箱一般应在花前1周放入,使蜜蜂能更好地适应棚室内的环境。大棚内气温在20 ℃以上时,授粉效果最佳。放蜂期,不能使用杀菌剂,还要注意防止高温多湿条件下蜜蜂的病害。保留第1、第2级花序和部分第3级花序,及时疏除畸形果、病虫果、小果,节约营养,促进果个增大,提高商品果质量。

3.5肥水管理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覆膜前撒施后灌水,覆膜后以液肥为主,浓度为0.2%~0.4%。追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每15 d左右追1次肥,每次每667 m2可追肥15 kg。浇水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结果需要。 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3.6温、湿度调控

根据草莓不同生理期对温、湿度的要求(表1),可通过覆盖草苫、打开通风口等措施调节温湿度。

4.1选种、浸种、催芽

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在浸种前2~3 d,将种子经过阳光照射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0 min消毒,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然后在浸种容器内盛入50~55 ℃的温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倒入容器内并不断搅拌,直到水温降至30 ℃左右,浸泡3~4 h。将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到28~30 ℃的环境下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均匀受热,催芽的长度以露白为最好。

4.2播种及出苗前的管理

于1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时苗床地温保持在20 ℃以上。将腐熟的厩肥、草木灰、肥沃田土按8︰1︰11的比例充分搅拌均匀后装钵,装钵后移到苗床上,用温水将营养钵灌透。每个营养钵点播1粒发芽的种子,然后用过筛的营养土覆盖1~1.5 cm。播种后在床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再在苗床上用塑料薄膜扣成小拱棚,夜间盖草苫。气温白天保持28~30 ℃,夜间18~22 ℃。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

4.3苗期管理

瓜苗出齐后,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保持20~25 ℃,夜间保持15~18 ℃。瓜苗露出真叶后,适当提高温度,并延长幼苗见光时间,促进幼苗生长。苗长到3片叶时控制温度防止徒长,并严格控制浇水,防止幼苗徒长、沤根。若发生缺肥现象,可在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0.3%的尿素。定植前7~10 d炼苗,使温度接近移栽环境的温度。炼苗期间不再浇水,以促进根系下扎,及时缓苗。

4.4田间栽培技术

苗高15~20 cm、茎粗0.3~0.5 cm,达到“三叶一心”时即可定植。选择晴天定植,定植时按株距40 cm左右在垄上打穴,将瓜苗带土置于定植穴内,每穴栽瓜苗1株。瓜苗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植水。适宜定植密度为每667 m2 2 000株。

引蔓采用吊蔓栽培方式,按定植行纵向于大棚内前后各拉一道12号钢丝并固定好,高度为距地面1.7 m左右,再沿定植行方向于定植行上方各拉一道16号钢丝,用细尼龙绳吊蔓,每株1根,当植株开始爬蔓后,每天早上进行引蔓。

单蔓25~30片叶时封顶,第8~12节上的子蔓为结果蔓,结果蔓于雌花未开前留2叶摘心。每株苗选留3条子蔓,其他子蔓全部摘除。结果后摘除主蔓基部的老叶3~5片,利于通风,结果蔓上的腋芽要及时摘除。结果蔓上方保留10叶打顶。为促进伤口愈合,摘心、整枝宜在晴天进行。

4月下旬甜瓜上架后,应视草莓的行情、产量及时将草莓植株齐地皮割去,集中处理,并对田园及甜瓜植株喷1次10%一遍净2 000倍液, 10%世高1 000倍液加50%多菌灵1 000倍液,防治病虫发生与为害。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采集雄花,将花粉直接粘在雌花的柱头上。果实膨大到鸡蛋大小时,进行1~2次疏瓜。疏掉畸形瓜、裂瓜及个头过大、过小的幼瓜。保留个头大小一致、瓜形周正的幼瓜。每株选留2~3瓜,其余果实连同子蔓一并摘除。果实膨大后及时用尼龙绳在瓜柄和子蔓的“T”字形处吊瓜。

甜瓜需肥量较大,抽蔓至开花坐果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追肥与浇水一起进行;在幼果至膨大期,每667 m2用磷钾复合肥30 kg,再结合叶面喷0.2%~0.4%磷酸二氢钾等,7~10 d喷1次。苗期到坐果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幼果至膨大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85%,果实进入成熟期保持最大持水量的60%~65%。为提高果实含糖量和品质,果实成熟前10~15 d应停止浇水。

草莓—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篇10

关键词:草莓,水稻,高效,种植技术

草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口感好, 易消化, 被誉为“水果之王”。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 生态环境良好, 适宜草莓生长, 常年种植面积0.33万hm2左右。近年来, 随着人们健康、环保、营养消费观念的增强, 对草莓的需求量日趋增大, 南通草莓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 并逐步形成以草莓—水稻为主体的种植模式。该模式可错开草莓繁苗、寄苗与水稻育秧、生长茬口期, 能缓解连作多种土传病害发生, 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肥料利用率。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 可发展高效农业,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1,2]。

1 茬口衔接

草莓每年10月30日前后起垄, 11月初移栽, 露地栽培, 4月上、中旬开始采收, 5月底结束;水稻5月18—20日播种, 6月上旬机械移栽, 10月25日前后收获。

2 品种选择

草莓选用高产、优质、耐贮运、鲜食加工两用型品种, 如宝交早生、BF-2、硕香等。水稻选择高产、稳产性好、抗性优良的超级稻品种, 如宁粳3号、南粳44等。

3 栽培技术

3.1 草莓

3.1.1 繁苗。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母本园。先耕翻培肥土壤, 施粪肥60 t/hm2、复合肥750 kg/hm2, 耕翻土壤15~20 cm, 然后整平耙细制畈, 畈宽2 m, 其中沟宽0.2m、深0.2 m。1 hm2大田选择1 500株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病毒的优良母株种植。4月上旬开始定植, 在距畈边0.3 m处定植母株, 每畈2行, 株距0.5 m。草莓移栽后, 每个畈边播种1行玉米用于遮荫, 株距为0.2 m, 以防7、8月高温伤苗。母株栽植后要及时松土、除草和浇水, 当母株出现花蕾时要及时除去, 以集中养分促进匍匐茎和子苗生长。

3.1.2 寄苗。

按秧本比1∶10留足寄苗田。施粪肥30~45 t/hm2、灰肥22.5 t/hm2作基肥;耕后整畈, 畈宽1.0~1.5 m。8月中、下旬当母株伸蔓5~6个, 每蔓有子苗3~4个时, 选择2~3叶的子苗带土寄栽, 行距10 cm, 株距10 cm, 寄苗93万株/hm2左右。寄栽后及时浇足活棵水, 中后期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寄苗阶段不宜过多施肥, 以防小苗徒长, 苗质下降。

3.1.3 移栽。

一般10月底至11月初耕翻起垄, 11月5—15日移栽。栽前施足基肥, 集中施在垄的中央, 栽后一般不追肥。基肥施碳酸氢铵450~600 kg/hm2、25%复合肥1 125kg/hm2、优质粪肥37.5 t/hm2、菜饼600 kg/hm2。标准移栽草莓苗:绿叶6~8张, 根茎粗1.2 cm左右, 心芽饱满, 须根发达, 无病虫害。生产上采用中型起垄机械耕翻起垄, 垄底宽0.7m, 沟宽0.3 m, 垄高0.25 m, 垄顶宽0.6 m。每垄移栽2行, 株距0.26 m, 移栽7.65万株/hm2左右。栽植时按苗的大小将苗分开, 壮苗的株行距可适当放宽, 弱苗可适当加密。栽植深度不能过深或过浅, 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好。栽植时应注意草莓的定植方向, 将凸面朝向垄外侧[3]。

3.1.4 栽后管理。

草莓移栽后要及时灌水, 沟灌窨水, 水不上垄, 自然落干, 以促进土壤沉实, 加快草莓醒棵。为防止草莓越冬冻害, 提早上市, 1月15日前后当日均温降到3℃以下时, 覆盖地膜增温。2月15日前后日均温上升到4℃以上时, 破膜露苗。及时摘除枯叶、病叶、老叶, 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开花结果时要及时摘除抽生的匍匐茎, 疏去四、五级花及无效果, 争取多结商品果。

3.1.5 收获。果面2/3变红、果色由硬变软时及时分批采摘。

3.2 水稻

3.2.1 育秧。

壮秧标准:秧龄20~22 d, 叶龄3~4张, 苗高13~16 cm, 苗粗心2.0~2.5 mm, 百株干重3.0~3.5 g, 发根数12~15根;秧块宽28 cm、长58 cm, 厚2.0~2.5 cm, 均匀一致, 秧块四角垂直方正, 不缺边缺角, 插秧前秧块床土的绝对含水率35%~45%。

按秧本比1∶100留足秧田, 在播种前15 d, 开始做秧板, 秧板宽度1.4 m, 腰沟宽20 cm、深15 cm, 围沟宽25 cm、深20 cm, 秧板要求平、光、直。1 hm2大田备秧盘300~375张, 种子45.0~52.5 kg, 地膜63 m, 稻草若干。播种前晒种1~2 d, 用5 kg清水加25%先净悬浮剂4 g、12%种舒净粉剂10 g、16%咪鲜杀螟丹15 g, 搅拌均匀后, 浸稻种3~4 kg, 浸种时间为48 h以上。将吸足水分的种子, 装入袋内或堆放催芽, 温度控制在32~35℃, 防止高温烧芽。

床土要洒水湿透, 保证秧床底土吸足水分, 盘与板面纵向垂直, 2盘并排对放, 盘与盘紧密结合。铺床土厚度2.5cm, 铺平使土厚均匀一致。每盘播湿种180 g, 播种要均匀, 可先播70%的种子, 留30%的种子补匀。播后覆土, 土厚0.3~0.5 cm, 以看不见种子为宜。盖膜保温保湿, 防止雨淋。盖草防止秧苗烧伤, 盖草时要留30%的地膜透光线。

3.2.2 移栽。

由于草莓土壤肥力水平较高, 基肥数量应酌情减少, 施水稻专用复合肥450 kg/hm2、碳酸氢铵300 kg/hm2。移栽密度24万~27万穴/hm2, 每穴3~5株, 基本苗90万~120万株/hm2。栽插深度一般控制在0.5~1.0 cm。栽后20~22 d总苗达到够穗苗数, 栽后28~30 d达到高峰苗, 高峰苗控制在450万株/hm2左右, 成穗率70%。

3.2.3 栽后管理。

栽后7 d施醒棵肥, 用尿素150 kg/hm2。栽后15 d施分蘖肥, 用尿素120~150 kg/hm2。叶龄余数3.0~3.5时施促花肥, 用水稻专用复合肥450 kg/hm2。叶龄余数1.2~1.5时施保花肥, 用尿素75~120 kg/hm2。

齐苗后于傍晚揭膜, 并灌1次平沟水, 以弥补盘内水分的不足。揭膜前一般不补水;揭膜至二叶期建立平沟水, 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 盘土含水又透气, 利于秧苗盘根;二至三叶期视天气情况, 勤灌跑马水, 移栽前2~3 d排水蹲苗, 利于机插。移栽至够苗期保持田间水层3~5 cm。够苗期至孕穗期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60%左右, 即开始脱水搁田, 第1次搁田至田边1 m处土表发白, 灌跑马水, 再搁, 第2次搁至田边1 m左右土面出现细小裂缝、田中硬板时, 再上跑马水后, 视生育进程搁田, 搁田程度和时间可逐步加重和延长。孕穗期至成熟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其余阶段以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为主, 田间灌1次浅水后, 待土壤自然落干再灌浅水层。收获前5~7 d断水, 忌过早断水[4]。秧田期主要病害有稻蓟马、稻瘟病等, 秧苗二叶期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情况, 及时用药防治。

参考文献

[1]刘福喜, 李月娥.草莓-水稻轮作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 2003 (5) :39-41.

[2]魏良胜, 吴爱美.草莓、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0 (10) :12

[3]吴文勇.草莓-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2) :109-110.

上一篇:旱直播田下一篇:加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