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栽培(精选12篇)
草莓栽培 篇1
草莓又叫红莓、洋莓、地莓等, 是一种红色的水果。草莓是对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通称,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的外观呈心形, 鲜美红嫩, 果肉多汁, 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草莓营养价值高, 含丰富维生素C, 有帮助消化的功效, 与此同时, 草莓还可以巩固齿龈, 清新口气, 润泽喉部。深受人们喜爱。下面就如何栽培草莓讲几个关键:
一、品种选择
保护地栽培的品种, 应选择生长势强, 坐果率高, 耐寒、耐荫、抗白粉病、休眠期较短的优良品种。如新都1、2号、新明星、丰香、春香、久能、硕丰、明宝等。露地栽培应选择休眠期较长、花芽分化较强的品种, 如美国金明星、硕丰、日本宝交早生、丰香、女峰、明宝等。
二、土壤准备
施足底肥, 基肥最好是腐熟的有机肥。每亩地5000千克左右。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把土壤耙平, 使土壤沉下去, 或用镇压器轻压, 以便植株栽到正常深度, 避免幼苗下陷, 埋住苗心, 影响成活。经过深翻、施肥, 促进土壤熟化, 再进行整地作畦。要求达到平、绵、松, 适当镇压或浇水沉实。这样草莓长势壮, 果形整齐, 口味好。
三、精细栽植
9月上旬定植, 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 下不露根”为宜。新叶长出后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子。
四、棚膜保温
10月底覆盖棚膜保温, 开始后的一周内喷施1~2次5~10毫升的赤霉素。喷施时候注意晴天喷施苗心, 喷施两次间隔7~10天。保温后10~15天, 可清除杂草。覆盖黑色地膜。避免多次浇水和施肥, 保持土壤干燥。在顶花芽抽生后, 在两侧留2个粗壮侧芽, 摘除其他侧芽和匍匐茎, 以利于集中养分。
五、温度管理
(1) 初期至开花前, 白天26~28℃, 最高不超过30℃。夜间12~15℃, 最低不低于8℃。 (2) 开花期至果实膨大期。白天22~25℃, 夜间12℃左右, 最低不低于8℃。这一时期夜间温度管理最重要, 白天35℃以上和15℃以下, 花的发育受到影响, 授粉受精不良, 畸形果发生多。 (3) 果实收获期, 白天20~24℃, 夜间8~10℃。
六、湿度管理
开始结果期适宜授粉的相对湿度为20%~50%, 在80%以上时, 花粉不易飞散, 影响授粉受精, 湿度低时可以减少各种病害。
七、根外追肥
采果期间要根外追加0.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溶液3~5次。并且在生长期间, 及时去除匍匐茎, 摘掉老叶、病叶。
草莓栽培 篇2
一、田地选择与整理
1、草莓地应选择地势稍高,地面平整,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PH值呈弱酸性或中性的肥沃土地。前茬作物以蔬菜、豆类、瓜类、小麦等较好。
2、草莓栽植前应彻底清除杂草,并施入腐熟农家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氯化钾50千克做基肥,撒施均匀后耕翻30-40厘米,促进土壤熟化,土地平整后按100厘米做畦,畦面宽80厘米,畦沟宽2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长20米。
二、定植技术
定植质量的好坏对草莓的生长及以后的管理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定植要下细功夫。
1、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2、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6000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
三、田间管理
1、前期管理: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植株恢复生长后,要及时浅中耕,并去除枯、死、病残叶,对以后出生的茎,原则上全部去除,从定植缓苗后到覆盖前,可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1-2次。
2、适时施肥: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可在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始期亩施草莓专用肥或磷酸二氨10公斤,结合浇水以200倍液肥形式沟施效果较好,长势好的田块仅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2-3次,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成花期原则上不喷。采果田施肥原则是适N重P、K,必须保持合理的配比关系,才能获得较高产量和最大效益。
3、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果,还能提高果实质量,增加商品果率。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盖膜。注意盖膜前一定要摘除植株上的枯叶、老叶。
4、采收期管理:采收期是草莓种植农户繁忙的季节,除了做好采收上市工作外,田间管理工作也需要同时进行:⑴经常摘除病叶、枯黄叶及病果,带出草莓田外深埋,减轻病虫害。⑵经常摘除新出生的茎。⑶结合采收,发现有半面红(向阳面)半面青的果实,可将其翻转,促其均匀成熟。⑷经常清沟理墒,不使雨后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果、烂果。
四、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⑴营造良好的园地环境。种植前清除田间周围杂草,增施有机肥,采用日光高温进行土壤消毒。草莓定植后保持田间和田头地角清洁,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整理植株老病残叶、病果,及时疏花疏果以及清除侧芽,发现病株及时带土挖除,并集中进行销毁处理。
⑵合理轮作,减少草莓连作病虫害发生。
2、化学防治
⑴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国内各地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3成,重则5成以上,果期可感染叶柄、叶片、花蕾、花、果柄,以浆果成熟期症状最明显,叶片受侵染后,开始发现不明显的褐色湿润斑点,在潮湿的条件下,长出一层灰色的孢子。叶柄、果柄受侵染后变褐,常环绕叶柄、果柄,使感染部分萎焉、干枯、果实上初期病斑呈深褐色油渍小斑点,以后急剧扩大到整个果实,使之软化并行在表面上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不久菌丝顶端长出灰色粉状一分生孢子。未熟果发病后果实常干僵变为干腐,花受害变为黄褐色。浆果成果期是病害高发期,高温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连阴雨后促成病害的流行。防治方法:
A、早春及时清除枯老残叶,减少越冬病原菌。B、蕾期前用可杀得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C、果实膨大期可在果下垫少量秸杆,降低浆果表面湿度,已感病浆果应单独收集带出田外深埋。⑵褐斑病:夏季高温季节的重要病害,严重时大量叶片枯死,使植株衰竭,苗质下降,并易导致其它病害。侵染与发病:一般开春后放出分生孢子由空气传播发病。
防治方法:发病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200倍液喷雾。注意最后一次施药期离收获期至少25天以上。⑶白粉病:发病时可用70%百菌清防治或70%甲基托布津防治。
⑷蚜虫:多发生于夏季育苗期,露地栽培在4-6月,蚜虫群居于幼叶背面,吸吮汁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匍匐茎伸长受阻,同时蚜虫排出甘露面使叶和果实受到污染。此外,蚜虫是草莓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全年都可发生,防治方法:
A、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园,结合中耕灭杂草。
B、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氯氰菊酯或用吡虫啉防治,每7天喷一次,连续1-2次。
五、采收
草莓开花后一般30天左右成熟,一般在果实9成熟时采收,采收时应在每天清晨进行,采收后的果实应及时运输到工厂。
草莓种植技术
草莓适应的环境
草莓需要种植在阳光充足,温暖的环境中。另外土壤的疏水性要好。如果要种在地里,注意不要用以前种过马铃薯的地,因为草莓容易感染上马铃薯上的一种病菌。
当草莓结果的时候,需要把草莓和土壤分离开,所以在花盆中种植草莓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可以选一个多用途花盆,在盆中土壤的表面铺上一层石头,这样在浇水的时候就不容易把泥土溅到草莓上了。如果是种在土里,可以用一些干草,或者垫子保护一下草莓 草莓露地栽植是一种普遍的栽培方式,周期短,管理容易,投资少,成本低,用工少。前茬多是蔬菜、小麦等早熟作物,也可以在幼龄果园内间作。
一、园地选择和整地: 草莓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非常强,一般土地都能种植。但草莓具有喜光、喜水、喜肥、怕涝的特点,故园地多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草莓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适宜的PH值为5.5-7.0。前茬作物以豆类、瓜类及小麦为宜,应尽量避免与西红柿、茄子、青椒、土豆等茄科作物轮作。
七、八月份栽植前彻底清除杂草,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提高地力,以满足整个生长周期对养分的要求。一般亩施腐熟鸡粪5方以上,过磷酸钙5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将底肥撒均后深耕20-25厘米,耙平盖实,耕翻前每亩用2公斤辛硫磷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处理完后整地作畦。作畦一定要精细,否则会严重影响秧苗栽植成活率和缓苗后的生长。做到畦面、畦埂平直,土壤细碎平整,栽苗前2-3天灌水洇地,沉实土壤。草莓露地栽培方式分为平畦和高畦两种,平畦畦宽1.3--1.5米;高畦畦宽0.8----1.0米,畦面宽0.40---0.50米,畦沟宽0.40----0.50米,畦高0.15---0.20米,畦不宜过长,一般30--50米,避免灌溉困难。
二、秧苗定植:
1、定植时期:8月上旬-9月上、中旬。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定植时间不同,北方地区应及早定植,保
2、定植密度:亩栽苗7000----10000株。平畦:每畦栽4行,行距0.30---0.35米,株距为0.20---0.303、定植方法:应选择在阴天或下午四五点钟以后进行定植,以避免阳光曝晒。秧苗应选择具有3-5片叶,定地区以8月中旬-9月上中旬定植为宜。
米;高畦:每畦栽2行,行距0.25---0.30米,株距为0.15---0.25米。
新根10条以上,顶芽饱满的无病壮苗进行栽植。栽植深度是秧苗成活的关键,栽植过深过浅,都会造成秧苗死亡,正确的方法是将秧苗根颈部与地面平齐,弓背向外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并让根系充分伸展开,栽后用力压实土壤,栽完后立即浇透水,并连浇3-4天。浇水后及时检查,对淤心苗、露根苗、歪倒苗按要求重新栽好。定植后,如遇晴天烈日,最好用苇帘或带叶树枝进行遮阳。
三、栽植后的管理: 草莓的生育周期短,产量又较高,加之喜肥、喜水,必须加强以土、肥、水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
1、冬前管理: 草莓定植成活后,及时浅耕锄草,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及匍匐茎,集中销毁,有两片新的展开叶时,每亩追施N、P、K复合肥10-15公斤,9月下旬至10上旬再追肥一次,用量相同。若秧苗定植较晚,可以将两次肥料并为一次施入,用量酌减,以两片新的展开叶期施入为最好。除施肥后浇透水外,平时也要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度。覆盖防寒,以使草莓秧苗带绿越冬,并保持土壤水份。入冬前需要进行地膜覆盖,这也是一项增产技术。保定地区覆盖时间为11月下旬,在覆盖前浇一次封冻水,并每亩施入复合肥20公斤,以利春季发芽,待地表稍干,用0.008-0.015mm厚的聚乙烯薄膜覆盖,按畦的宽、长盖在苗上,地膜要拉紧铺平与畦面紧贴,膜的四周用土压严。
2、春季管理: 早春秧苗开始萌芽时撤除地膜,保定地区在3月中下旬进行破膜提苗,即在膜上对准膜下的苗株,将膜拉开一个小洞,不可过大,再用手指顺小洞口将膜下的苗叶拢至膜上,并要露出芽心,地膜留在原处压紧,继续覆盖,并擗掉干枯老叶。
(1)、施肥浇水: 破膜提苗后,一般土壤较湿,不要急于浇水,开春第一水可推迟到现蕾期,但也应注从现蕾期到初花期需水较多,浇水应足,果实收获期如遇干旱需浇水,应在采收后的傍晚、夜间或第二天早现蕾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0-15公斤,果实膨大期,再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0-15公斤,花期(2)、其它管理:在早春至采果期,应加强植株管理,摘除老叶、病叶、去除匍匐茎,摘除花序上后期的(3)、采收: 草莓露地栽培成熟期多集中在5、6月份,此时气温高,天气炎热,为了保持果实的新鲜,意,早春风多,气候干旱,随时检查土壤墒情,当地表干燥时,即应及时浇水。
晨浇水为宜。但要浇小水,以防果实被浸泡造成烂果,如有条件最好采用滴灌,效果更好。后至结果期喷0.3%磷酸二氢钾3-4次,以提高座果率,改善果实品质。花,这样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采收要在温度较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这样可以提高草莓鲜果的保鲜率和完好率。大棚草莓种植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择浅休眠期的大果型品种,如丰香、明宝、春香、久能、硕丰、新都1、2号、新明星等。
二、培育壮苗
8月上中旬,选择草莓匍匐茎上前期生长的健壮小苗,移植到露地苗床或塑料钵中进行育苗,要求育苗床土或钵土保水性、透气性好,草莓移植后需覆盖遮阳网降温。草莓活棵后适当控制肥水,到9月份,及时除去遮阳网以防徒长。
三、整地定植
定植前。对定植大棚内土壤进行耕翻。同时亩施腐熟厩杂肥3000~4000kg,复合肥50~60kg作基地,然后作畦,畦宽(连沟)1米,6米宽标准大棚可作6畦,畦沟深25~30cm。9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在畦面上铺地膜,在地膜上打孔栽植。每畦栽2行,行株距为25cm×20cm,每亩栽7000株左右,定植时,要使花序朝向沟也,栽深以根颈与土面平为准,不能将苗心埋入土中。
定植密度 “丰香”品种大棚栽培株距20厘米左右,每棚种植1800~2000株,每667平方米6000~7000株。
四、田间管理
1、控温。于10月中旬开始扣膜保温。采用双膜覆盖,定植初期,要求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2℃,结果期白天20~23℃,夜间不低于5℃。
2、控湿。相对湿度维持在50%左右。
3、浇水。果实膨大期。草莓需水增大,可采用滴灌的方式浇水,使7~8cm以上土层呈湿润状态。
4、追肥。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定植活棵后,浇施0.5%复合肥液,采收后20天左右,再追肥1次,可根据具体情况用0.2%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溶液进行根外追肥。
5、植株调整。草莓生长期须及时摘除匍匐茎、老叶、病叶及采果后的残留花萼;每株草莓选留2~3个健壮分蘖,及时抹去其余分蘖;去掉低级位小花。
6、人工授粉。草莓开花期间,于每天上午8~9时用毛笔涂抹花朵,可明显提高产量和好果率。最好在棚内放蜂。完成授粉。
7、防治病虫害。低温多雨天气,草莓易发生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对白粉病,可用20%粉锈宁乳油3000~4000倍液防治。此外,还要注意及时防治蚜虫。
8、喷激素。于草莓第一心叶生长及开花时分别喷施10×10-6赤毒素溶液,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可提高果实品质。
9、补光。寒冬季节,在小棚内每隔1.5米设置1个60瓦的灯炮进行加温补光,可使小棚内最低气温维持在5℃左右,采收期提前20天左右。
病虫害防治
虽然采用大棚种植草莓优点很多,但也有不足之处,因棚内高温多湿,易为病虫害发生创造极有利的环境条件。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治早、治小、治了”,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实现大棚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进行,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
蚜虫,它对草莓为害是因吸取汁液使果实生育受阻,同时也因蚜虫排出甘露而让叶、果受到污染。另外,蚜虫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开花前喷布50%辟蚜雾2000倍液,共喷布1次~2次。
红蜘蛛,草莓受害的以红蜘蛛、黄蜘蛛为主。尤其红蜘蛛为害更多,叶片初期受害时出现小灰白点,随后逐步扩大,使全叶片布满碎白色花纹、黄化卷曲,植株矮化萎缩,严重影响生长。
栽培草莓要注意肥水管理 篇3
1.1 施足基肥 草莓施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辅以氮、磷、钾复合肥。基肥的施用量以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同时加入三元复合肥30~40kg及过磷酸钙为宜。基肥的施用结合土壤翻耕时进行,深度应掌握在20cm左右,保证肥料均匀分布。
1.2 巧施追肥 草莓追肥与栽培方式有密切关系。露地栽培由于旺盛生长期短,追肥次数不宜过多;棚室促成栽培的开花结果期长,对养分吸收与消耗量大,应增加施肥次数。露地栽培在定植成活后、越冬防寒前、植株现蕾期及果实膨大期各追肥1次;棚室促成栽培追肥次数可达7~10次,分别在定植成活、开始保温、开花坐果及采收初期各追肥1次,此后在整个开花结果期视植株长势追肥3~6次,追肥以尿素和复合肥为主,应与灌水结合进行,尽量少量多次施肥。
1.3 根外喷肥 草莓花期前后叶面喷施0.3%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3~4次或0.3%硼砂,可提高坐果率,并可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单果重。初花期和盛花期喷0.2%硝酸钙加0.05%硫酸锰,可提高产量及果实贮藏性能。一般根外喷肥应选择较为湿润和无风的天气进行,在一天内以早晨露水未干和傍晚时进行为好。喷肥量以肥液在叶片上呈欲滴未滴状为准。
2 水分管护
草莓为须根系浅根植物,叶面蒸腾量大,对水分要求高,耐旱性差。因此,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在定植后越冬前,以及次年开花期及果实膨大期更应注意及时补充土壤水分,以免影响草莓生长发育。就灌水方法而言,目前主要有漫灌、沟灌、喷灌和滴灌等。有条件的应提倡后两种方法,喷灌是草莓生长和良种繁育圃繁育最好的灌水形式。每灌一次水后就要中耕一次,以保持土壤疏松和提高地温,有利于幼苗扎根。草莓不耐涝,大雨过后要及时排除积水防涝。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黄河路789号
山亭区农业学会(277200) 贾士龙
桑园高效栽培草莓技术 篇4
1 桑园内栽植草莓技术要领
1.1 清洁桑园
中秋蚕结束后及时清园、束枝、修剪弱枝、治关门虫、疏通水系。
1.2 耕、翻、耙、碎整理作畦, 施足基肥
要以有机肥为主, 每亩施腐熟厩肥1500公斤, 磷肥40公斤, 钾肥10公斤, (操作时注意不要伤害根系) 。
1.3 选择早熟优良品种--硕丰, 适时定植
我市桑园栽植草莓一般在9月底10月初, 宜早不宜迟, 要抢在越冬前形成壮苗, 增强抗寒力, 利于来年早开花早结果, 早上市可得到较高的效益。 (见表1)
1.4 栽种草莓的桑园的规格、密度
桑园的栽植规格为等行等距、畦宽3.33米、行距1.67米、株距0.5米、每亩栽植700~800株。草莓的栽植规格:在桑树的行间作成0.6米左右宽的高垅, 在高垅上栽两行草莓, 行距0.4米左右, 株距0.2米, 每亩定植3000株左右。按规格要求选3~5片叶的当年生无病健壮苗, 每穴1~2株栽在事先整好的高垅上。在移栽时应注意, 一是定向移栽:既弓背朝外, 有利以后花序抽出。二是双行三角形 (品字形) 栽植, 有利通风透光扎根。三是把握深度, 做到下不露根, 上不埋苗心, 有利分蘖。四是带土移栽, 有利成活。五是晴天下午栽, 阴天全天栽。六是加强水肥管理, 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 浇水时可按800倍液加甲基托布津。七是及时查苗补苗。
1.5 用地膜覆盖可促进草莓发育, 实现早开花结果
一般在一月中旬至二月上旬进行,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盖膜后即将草莓地上部掏出膜外;一种是盖膜后隔一段时间才把草莓地上部掏出膜外。在掏破膜时要注意气候和苗情以防温差过大伤害植株生长
1.6 肥培管理做到五个及时
一是及时追肥, 定植成活后至11月中下旬, 要薄肥勤施, 以氮肥为主, 最好是稀粪水;二是及时抗旱排涝, 三是及时除草, 四是及时防治病虫害, 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显得尤为重要, 成为实现桑园栽植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
叶斑病。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 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白粉病。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 重点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 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灰霉病:在现蕾到开花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倍~700倍液等喷雾。
根腐病。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 浇于畦面, 然后覆土, 整平移栽, 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降低田间菌源基数, 减少传染机会。
黄萎病。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拔除烧毁已发病者。五是及时出售。
2 桑园栽植草莓的效益分析
草莓是浅根系, 70%的根系在土壤10厘米土层内, 个别的在20~25厘米, 与桑树竞争土壤养分不明显, 可分别利用土壤不同深度的养分, 而且由于草莓的根系的生长压力与吸收水分的作用使土壤收缩以及根毛与土壤的结合作用, 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 增加了土壤的可吸收养分, 由于栽植草莓的桑园投肥量相对增加, 也促进桑树的生长, 据我们多年的调查, 栽植草莓的与不栽植草莓的桑园的亩产桑叶量增加5%以上。由于栽植草莓, 其经济效益大幅增加, 亩增加效益在1480元以上, 高的年份在2000元以上。
3 体会
桑园栽植草莓后效益明显提高, 桑树管理也较认真, 相对稳定了桑园, 增强了竞争力, 一二年生新桑园栽植草莓更好, 效益更高。栽植草莓的桑园的规格必须合理, 行距要宽, 必须在1.66米以上。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由于栽植草莓, 桑树与草莓根系分层吸收养分, 养地养树、用地护树一举两得, 形成良性循环, 达到增叶、增茧、增效益的目的。
采果后的草莓茎可以作为桑园绿肥埋青每亩鲜草量400~600公斤, 一增强土壤肥力桑树树势。由于草莓不耐高温, 7~8月份高温季节桑树叶面积指数较高, 小气候比较适宜在桑园内繁育草莓小苗。
由于大棚培育草莓已经大面积推广, 草莓的产果期大大延长, 因而桑园内栽植草莓的产果期必须提前, 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桑园栽植草莓必须使用地膜覆盖, 产果期提前, 提高产量及市场价格, 达到增效目的。
由于传统草莓生产区域不在我市的蚕桑重点区, 广大蚕农缺乏种植草莓的意识, 因而, 我市桑园栽植草莓的农户的量不大, 未能形成规模, 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摘要:桑园间作草莓是一种立体种植模式, 根据各自生物学特性, 不仅互不影响, 而且又有相辅相成之效, 可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一般净增益1200元左右。其栽培技术要点为:1、施足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2、合理定植:行距0.4米左右, 株距0.2米, 每亩定植3000株左右。3、及时覆盖地膜:一般在一月中旬至二月上旬进行。4、加强肥培管理做到五个及时:及时追肥、及时抗旱排涝、及时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出售。
保护地草莓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篇5
张俊杰
一、形态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浆果植物。栽培分布很广,其总产量在浆果类中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二位。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含丰富的糖,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草莓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酒等。其颜色鲜艳,是良好的配餐食品。
1、形态特性
草莓植株矮小,呈半平卧丛状生长,须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浅,生长在30公分以内的土层,主要分布在5-20公分。
草莓的茎呈短缩状, 分新茎、根状茎、匐匍茎。新茎是当年生的短缩茎,年生长量仅为0.5-2公分,轮生密集叶。匐匍茎是特殊地上茎,由新茎上的腑芽萌发而形成,是营养繁殖器官,茎细,节间长,一般座果后期发生。在偶数节上产生子苗。根状茎为地下短缩多年生茎,为新茎上的叶片脱落后形成的,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因其外形似根而得名。
叶属于基生三出复叶,呈螺旋状排列,在当年生新茎上总叶柄部与新茎连接部分,有两片托叶顶端膨大,圆锥形且肉质化。叶柄10-20公分,基部托叶包在新茎上,柄的中上部有小叶,正常株有叶20-30片叶,寿命130天,新叶长成的40-60天光合力最强。
花多为两性花,能自花结实。也有雌能花。花序:二歧聚伞花序或多歧伞花序中心花先开,3-30朵花,多在20朵之间。
果实为假果,主要是花托膨大肉质化形成,瘦果以聚合果形成生于花托上。果实成熟时果肉红色,粉红色或白色。种子螺旋状排列的雌芯受精后形成(瘦果)。
2、生物学习性
草莓根系在土壤温度达到2℃时开始活动,在10℃时开始形成新根,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0℃,秋季温度降低到7-8℃时生长减弱,-8℃受冻,-12℃死亡。春季气温达5℃时植株开始萌芽,茎叶开始生长。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植株矮小,叶片较大,因此蒸发量大.在整个生长季节,叶片几乎都在不断地进行老叶死亡,新叶发生的过程,叶片更新频繁。
草莓是喜光植物但又比较耐阴。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颜色深,花芽发育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相反光照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叶柄及花序柄细。叶片色浅,花朵小,果实小,着色不良。
这些特点,决定了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开花期土壤的含水量应不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0%。果实膨大及成熟期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80%,而秋季九、十月份,土壤持水量达60%即可,草莓不耐涝,要求土壤既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又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草莓对土壤适应性强,在各种土壤上都能生长。但由于是浅根性作物,要求肥沃,疏松,透水,通气的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
二、育苗
1、母株管理:
草莓育苗在露地进行,选用匍匐茎形成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培育成新的草莓扩种苗。每亩(667平方米)生产田需备苗圃150平方米左右。在生产田附近选合适地块,施入基肥,然后深耕细耙,做成平畦,于四月初定植母本苗,株行距为80×80公分;缓苗后不久花蕾陆续出现,应及时打掉,以促进匍匐茎的发生;以后追肥2-3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并根据土壤墒情,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利于小苗扎根;整个育苗期间,杂草危害较重,一定要及时除去。至八月份定植时,一般一株
母本苗可繁殖生产用苗30株左右。
2、培育壮苗:
当匍匐茎抽生幼叶时,前端用细土压住,外露生长点,并用“海状元818”生根剂800-1000倍液进行灌根,促进发根。进入八月以后,匍匐茎子苗布满床面时,摘心、去掉多余匍匐茎。一株保留5-6个匍匐茎苗,多余的匍匐茎去掉,九至十月即可培育出壮苗。
壮苗标准为有5-6片发育健全的无病虫害的完整叶,根茎粗l-1.5公分,须根多且色白,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克。
三、定植
1、整地:
栽前一周整地,每亩(667平方米)撒施腐熟畜肥1500-2000公斤,沟施“海状元”有机无机海藻复混肥80-100公斤,“海状元”微生物菌60公斤或“澳洛珈”重茬剂30公斤,沟施深度为10-15公分。施后深翻、耙平、起垄,高垄南北走向,底宽60公分,上宽40公分,垄间间隔 20公分,垄高15-20公分。
2、定植时间:
八月下旬到九月中旬。
3、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垄面中央开一小沟便于灌水,每垄定植2行,大小行距分别为60公分和20公分,株距15公分左右,每亩(667平方米)定植 8000-12000株。
4、移栽:
选阴天或遮荫栽苗。苗木定植前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垄沟方向),将来花序及果实垂落于垄的两侧,便于管理;定植要求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定植后灌足水,2-3天再灌一次小水。缓苗后就进入花芽分化期,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每亩(667平方米)可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促进花芽分化。
5、保温扣棚时间
(1)促成栽培: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左右时,开始保温。北方10月下旬力保温适期。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退,植株休眠,全造成植株矮化,不能正常结果。
(2)半促成栽培:保温应根据品种休眠期长短,当其在自然条件下通过休眠后进行。一般在十二月中旬至次年一月上旬。
也可依计划上市期而定,如三月中旬上市的一月底至二月上旬扣棚。
扣棚后覆盖黑色地膜,盖膜时随盖随将苗破膜放出。
四、定植后管理
1、肥水管理。
根系追肥:
越冬栽培温室草莓扣棚后,室内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而这个时期植株生长旺盛,正是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需肥水量大。当新叶长到3-4片叶时,花蕾露出,应结合浇水追一次肥,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20公斤。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施肥,容易表现早衰矮化。追肥至少进行4-5次,每次每亩(667平方米)追施“海状元818”膏状海藻肥10公斤。
叶面追肥:
第2片叶展开后至现蕾前用“海状元818”花果丰600-800倍液喷施1-2次,间隔时间为10天,目的是利用外力防止或打破草莓的休眠,促进叶柄和花序的抽生。
座果后用“澳洛珈”高钾海藻精1500-3000倍液或“海状元818”果俩好800-1000倍
液喷施,7-10天一次。
浇水:
温室草莓恢复生长至开花前保持上壤湿润即可。开花座果后需水量增加,应及时灌水。果实成熟期需适当控制灌水。
2、植株管理。
及时摘除植株抽生的匍匐茎,做到随见随除,集中清出室外销毁。生长季节要不断除掉老黄叶、病叶和弱势侧芽,集中营养提供结果。在开花前疏除多余的花蕾。大型果品种保留2级序花蕾,中、小型果品种保留3级序花蕾。
3、温湿度调控
(1)定植至休眠:
白天温度20-26℃,最高30℃。
(2)恢复生长至开花前:
为打破草莓的休眠,温度可相对高些。一般白天控制在28℃-30℃,最高不能超35℃,夜间温度12℃-15℃,最低不能低于8℃。此期室内湿度控制在60-85%。
(3)开花期:
开花期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迸行。夜温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混度控制在40%左右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全造成授粉不良。
(4)果突膨大和成熟期:
受温度影晌较大,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成熟早,但果实变小,商品价值降低。比较适合的温度是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6-8℃。湿度可控制在60-70%。
4、花期辅助授粉
温室内通风量小,昆虫少,不利草莓授粉和受精。辅助授粉可以采取每亩(667平方米)温室放蜂两箱,或用毛笔人工授粉。
五、病害防治
1、灰霉病。
症状 在草莓上主要侵害叶、和果实。在叶上发生时,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微具轮纹,干时褐色干腐,湿润时叶背出现乳白色绒毛状菌丝团。果实被害时最初出现油渍状淡褐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上生灰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
孢子梗与分生孢子。另外,病菌还能在被害植株上形成扁平形,或不正形黑色鼠粪状的菌核。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孢子在空气传播,蔓延。栽植过密、氮肥多、植株通风透光不良或湿度过大时病重。特别是在促成和半促成栽培情况下,在多肥、密植、下部叶子没有摘除,而枝叶繁茂株行郁闭再加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时则发病快。发病重。
防治方法(1)控制施肥是、栽植密度和田间湿度,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选用美国3号、红衣等抗病品种,及时摘除老、病、残叶及感病花序,剔除病果。(2)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敌菌丹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抑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敌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10天1次,直至大批果实采收结束。也可喷50%速克灵800倍液等,或花前喷5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注意选择茬口实行轮作,定植前深耕,提倡高畦栽培,药剂处理土壤,定植前公顷撒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90千克后耙入土中防病效果好。保护地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薰剂3-3.75千克/公顷或速克灵烟熏剂灭菌。
2、细菌性青枯病。
症状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又称草莓角斑病,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片,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发病规律 该病是随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进而迅速传播的。在田间通过灌溉水、雨水及虫伤或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或叶缘处水孔侵入致病并传播蔓延。发病适温25-30℃,高温多雨或连作、地势低洼、灌水过量、排水不良、人为伤口或虫伤多者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通过检疫,防止病害传播蔓延。(2)清除枯枝病叶。(3)减少人为伤口,及时防治虫害。(4)定植前每公顷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灵粉剂11.25千克,对水150千克,拌入150千克细土后穴施处理土壤进行消毒。(5)加强管理,苗期小水勤浇,降低土温,雨后及时排水,防止土壤过湿。(6)发病初期开始喷洒瑞毒铝铜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白粉病
症状 叶发病初期在叶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蕾受害,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草莓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白粉病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而气候则有助于病菌孢子在田间扩散蔓延。
草莓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篇6
生产上草莓的繁殖主要用匍匐茎繁殖。草莓果实采摘将结束时,气温升高,匍匐茎即大量发生,此时应适当培土施肥。植株叶腋间萌发的匍匐茎可形成独立的幼株,靠近母株的匍匐茎发育较好,在其上有3~5片叶和众多须根时,可逐渐断开,“处暑”前后移栽大田。
草莓喜肥、喜光、喜湿,但不耐旱、涝,宜选择土壤肥沃、光照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栽培。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1 000 kg、复合肥50~100 kg作底肥,精细整地,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3 m左右、高25 cm,每畦4~5行,行距20~30 cm,每667 m2约栽1.2万~1.5万株,栽培深度以使苗心与土面平齐为宜。栽后立即灌1次透水,以后3~5 d内,每天灌1次小水,保证种苗成活,稳长早发。
2 管理
由于草莓植株矮、根系浅,生长和开花结果又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因此一定要保持土壤疏松和充足的肥水供应。春季要加强中耕除草,以减少蒸发和提高地温。新栽苗要追提苗肥,每次每667 m2追尿素7~10 kg。每年在花蕾膨大期和开花前都要追肥,每次每667 m2追复合肥10~15 kg。初花期到结果期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喷雾2~3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果实成熟期,如雨水过多,要注意排水,以免湿度过大,造成果实霉烂。草莓先开的花结果大、成熟早,后期花往往不结果或结果小,因此花蕾期应疏除晚、弱花蕾,以节省养分。此外,草莓的匍匐茎能消耗母株的大量养分,应在夏末秋初结合中耕,切除一部分匍匐茎,控制植株的密度,保持母株正常发育,防止早衰。
3 分期采摘
草莓花后经过25~30 d的生长发育,果实陆续成熟,成熟期约延续20 d左右。采收时要分期进行,每隔1~2 d摘果1次,应于早晚采摘,连果柄一并采下,要防止在阳光灼晒下变质。如隔天出售或远途运输,宜捡八九成熟的果实采摘。
1 栽培
生产上草莓的繁殖主要用匍匐茎繁殖。草莓果实采摘将结束时,气温升高,匍匐茎即大量发生,此时应适当培土施肥。植株叶腋间萌发的匍匐茎可形成独立的幼株,靠近母株的匍匐茎发育较好,在其上有3~5片叶和众多须根时,可逐渐断开,“处暑”前后移栽大田。
草莓喜肥、喜光、喜湿,但不耐旱、涝,宜选择土壤肥沃、光照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栽培。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1 000 kg、复合肥50~100 kg作底肥,精细整地,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3 m左右、高25 cm,每畦4~5行,行距20~30 cm,每667 m2约栽1.2万~1.5万株,栽培深度以使苗心与土面平齐为宜。栽后立即灌1次透水,以后3~5 d内,每天灌1次小水,保证种苗成活,稳长早发。
2 管理
由于草莓植株矮、根系浅,生长和开花结果又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因此一定要保持土壤疏松和充足的肥水供应。春季要加强中耕除草,以减少蒸发和提高地温。新栽苗要追提苗肥,每次每667 m2追尿素7~10 kg。每年在花蕾膨大期和开花前都要追肥,每次每667 m2追复合肥10~15 kg。初花期到结果期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喷雾2~3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果实成熟期,如雨水过多,要注意排水,以免湿度过大,造成果实霉烂。草莓先开的花结果大、成熟早,后期花往往不结果或结果小,因此花蕾期应疏除晚、弱花蕾,以节省养分。此外,草莓的匍匐茎能消耗母株的大量养分,应在夏末秋初结合中耕,切除一部分匍匐茎,控制植株的密度,保持母株正常发育,防止早衰。
3 分期采摘
草莓花后经过25~30 d的生长发育,果实陆续成熟,成熟期约延续20 d左右。采收时要分期进行,每隔1~2 d摘果1次,应于早晚采摘,连果柄一并采下,要防止在阳光灼晒下变质。如隔天出售或远途运输,宜捡八九成熟的果实采摘。
1 栽培
生产上草莓的繁殖主要用匍匐茎繁殖。草莓果实采摘将结束时,气温升高,匍匐茎即大量发生,此时应适当培土施肥。植株叶腋间萌发的匍匐茎可形成独立的幼株,靠近母株的匍匐茎发育较好,在其上有3~5片叶和众多须根时,可逐渐断开,“处暑”前后移栽大田。
草莓喜肥、喜光、喜湿,但不耐旱、涝,宜选择土壤肥沃、光照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栽培。每667m2施优质农家肥1 000 kg、复合肥50~100 kg作底肥,精细整地,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3 m左右、高25 cm,每畦4~5行,行距20~30 cm,每667 m2约栽1.2万~1.5万株,栽培深度以使苗心与土面平齐为宜。栽后立即灌1次透水,以后3~5 d内,每天灌1次小水,保证种苗成活,稳长早发。
2 管理
由于草莓植株矮、根系浅,生长和开花结果又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因此一定要保持土壤疏松和充足的肥水供应。春季要加强中耕除草,以减少蒸发和提高地温。新栽苗要追提苗肥,每次每667 m2追尿素7~10 kg。每年在花蕾膨大期和开花前都要追肥,每次每667 m2追复合肥10~15 kg。初花期到结果期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喷雾2~3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果实成熟期,如雨水过多,要注意排水,以免湿度过大,造成果实霉烂。草莓先开的花结果大、成熟早,后期花往往不结果或结果小,因此花蕾期应疏除晚、弱花蕾,以节省养分。此外,草莓的匍匐茎能消耗母株的大量养分,应在夏末秋初结合中耕,切除一部分匍匐茎,控制植株的密度,保持母株正常发育,防止早衰。
3 分期采摘
大棚草莓栽培技术 篇7
关键词:大棚草莓,种植管理,栽培技术
1 种植地块的选择
草莓喜光、喜肥、喜水, 不耐涝。选择光照充足、地面平坦、排灌两便, 土壤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良好的沙壤土为宜。
2 整地施基肥
草莓喜肥, 并且在促成栽培中, 植株生长期和结果期长, 肥料供应必须充足。一般在移栽前10~15天施腐熟有机肥2500~3 000kg/667m2或生物有机肥200~300kg/667m2+优质复合肥50kg/667m2+尿素10kg/667m2, 然后按畦宽95~100cm (包括沟30~35cm) 将畦面整成龟背形。增施有机肥不仅能增加产量, 而且能明显提高品质。
3 适时定植
3.1 种植时间
草莓喜温暖冷凉气候, 生长适温为15~25℃, 根系生长适温为15~23℃, 北方寒冷地区日光温室9月中旬~10月上旬定植, 具体看苗的素质和天气而定, 尽可能抢阴天定植。
3.2 种植密度
一般草莓株距18~20cm, 栽7 000~8 000株/667m2。互助县蔬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甜查理草莓在3~4月育苗, 5月中旬4~5片叶时定植, 株行距50cm×70cm, 栽2 000株/667m2, 也可根据当地种植习惯适当调整, 定植后浇封窝水。每隔15~20天, 打一次药, 防治椒类疫病发生。
3.3 种植方法
采用三角形定植, 弓背朝沟 (三角形种植比并列种植产量高) 。定植时栽种深度应上不埋心, 下不露根。
4 栽后管理
4.1 肥水管理
浇完定植水后, 隔2~3天再浇1次 (有条件的滴灌) , 此时配合施入氮、磷、钾复合肥25~30kg, 把肥溶于水中, 采用随水追肥。苗成活后可在高畦上覆盖黑色薄膜, 有增温保湿、防止杂草生长效果。盖膜后, 立即破膜, 将苗掏出, 破膜孔不宜过大。地膜覆盖后应将沟间用透明的旧地膜覆盖, 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草莓施肥以定植前施基肥为主, 追肥次数不宜过多, 量也不能过大, 可在坐果后结合灌水 (或滴灌) 施1次磷酸二氢钾, 过30天及45天后再分别施1次, 施肥4kg/667m2, 有利于增加含糖量。草莓需水量大, 在整个生长期内要掌握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的原则。特别是在开花后到果实成熟期, 是草莓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 以利果实增大和提高产量;在花芽分化前和果实膨大期要适当控水, 以利花芽分化和提高品质。
4.2 温、湿度调控
草莓生长的不同发育时期对温、湿度要求不同。保温初期要尽快提高地温, 以加速根系生长。室内白天气温在25℃左右, 夜间10℃左右,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开花期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5~8℃, 湿度控制在50%左右, 此期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授粉受精, 出现畸形果;果实膨大期一般温度白天20~25℃, 夜间5~8℃, 湿度控制在60%~70%;果实成熟期白天温度为22~25℃, 夜间8~10℃, 温度不能过高, 否则果实成熟早, 影响果实的膨大和产量。可利用放风换气的方法调节室内温、湿度, 从而达到草莓生长所需的最佳状态。
4.3 疏花疏果及植株管理
当草莓生长到具有6片复叶时, 一般一级花序可留果1~2个, 其余疏除。以后对每新抽生的花序只留低级次的花, 留果数2个, 这样可保证每株在每个生长季产果数在10~15个左右。及时摘去匍匐茎可减少植株养分消耗, 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同时及时摘除老叶、黄叶和病叶, 减少养分消耗, 促进发根,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植株开花过多时, 消耗营养大, 会使果实变小, 应及时疏去畸形果、病果、小果、僵果, 从而提高商品果率。
4.4 放蜂和人工辅助授粉
草莓生长进入冬季, 由于温室气温低、湿度大、昆虫少, 易造成授粉不良, 人工辅助授粉可以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如采用蜜蜂传粉, 能明显。提高草莓坐果率。一般一栋日光温室 (400m2左右) , 可用一箱带蜂王蜜蜂。在草莓开花前1周移入口光温室。早期蜜源不足, 蜂群需饲喂。蜜蜂生活的最适温度为15~25℃, 因此应适当调节室温, 提高蜜蜂活动频率, 以利授粉。
4.5 病虫害防治
草莓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等, 可采取严格控制空气湿度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果及喷花等措施。对灰霉病可用15%速克灵烟剂、50%多菌灵500倍液等, 白粉病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百菌清烟剂等防治。草莓害虫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 可用50%避蚜雾、50%熏蚜烟剂等防治蚜虫, 用达螨灵、来扫利等防治红蜘蛛。
5 整枝
该品种属无限生长型, 整枝时, 每株保留3~4个生长健壮的茎, 没茎连续留果。根据植株生长情况侧枝留果或除去一部分小侧枝, 以便通风透光。
6 果实采收
果实采收的次数决定于温室的温度, 一般条件下每三天采收一次, 采摘时间以上午为宜。采收后的果实要注意避免被阳光照射, 最好储藏在15~16℃的环境条件下。
参考文献
[1]沈海英.大棚草莓种植技术[J].农技服务, 2010, (6) :709.
大棚草莓栽培技术要点 篇8
一、选择品种
大棚栽培草莓要选择早熟、休眠期短, 再早春和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 低温下着色能力强, 果型大而整齐, 产量高、口感好、特别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如:静宝、丰香等。
二、整地施肥做垄
定植前10天左右进行整地, 降低深翻30厘米, 深翻时施入优质猪粪肥10000千克, 同时将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与土壤充分拌匀。做垄时, 垄高15厘米垄宽55到60厘米, 垄沟宽20厘米。
适时定植:大棚定植于十月上旬, 选择四片叶以上的, 根茎直径0.6厘米以上的无病植株。每垄双行, 行株距30×25, 每亩地栽植8500株苗木。栽植时要上不埋心, 下不露根。要做到边栽植边浇水, 栽植后要立即覆上地膜。地膜可用黑膜防除杂草, 也可以用透明膜提高地温。
三、扣棚
扣棚要在草莓通过休眠, 满足对低温要求后进行, 一般在白天气温低于18℃, 夜间气温降到5~8℃时及时扣上棚膜。如早易造成旺长, 结果少、病害多。过晚, 则结果迟, 影响早期产量和品质。
四、定植后管理
植株调整:草莓定植成活后, 要及时去除叶柄基部失去光合作用的老叶和病叶, 根据具体情况每株留4~6片新叶, 每隔30天要摘叶一次, 并及早去除多余的匍匐茎, 以利于通风透光, 并减少养分消耗。
五、肥水管理
草莓喜肥, 对肥料的需求量大, 但要注意适量施氮, 增加磷钾肥的原则, 施肥的数量和次数以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而定,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 从扣棚到开花, 可十天左右施一次肥浇一次水, 开花前一周, 停止浇水。开花后, 十五天左右施一次肥浇一次水。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硼、铁、磷酸二氢钾液, 增加产量, 改善果实品质。
六、温湿度管理
草莓不耐低温, 容易发生冻害。草莓果实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5~28℃, 大棚白天控制在25~30℃之间, 夜晚控制在5度以上。出现32度以上的高温要及时通风降温。棚内空气湿度以70%~80%为宜, 过大过小都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发育。具体温度可按以下具体控制:现蕾前, 白天控制在25~28℃, 晚上控制在15℃以上, 相对湿度80%;现蕾到开花前白天控制在22~28℃, 晚上12℃, 相对湿度70%;开花结果期, 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晚上温度5~10℃, 相对湿度70%。
七、授粉
大棚草莓开花期正处于冬季, 温室内气温低湿度大, 很容易造成授粉不良, 产生各种畸形果, 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通常在草莓开花一周后, 把蜜蜂移入大棚内, 利用蜜蜂给草莓授粉。
八、病虫害的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通过高垄栽植、地膜覆盖, 避免干旱、高湿等农业措施预防病果、烂果的发生, 田间发现病株烂叶要及时清除, 严防蔓延。药剂防治在开花授粉前停止用药, 以免影响授粉, 造成畸形果。采果期间尽量不用药, 如果必须用药, 要选择残毒低的药剂, 用药后3天内不能采果, 防止果实上的残毒影响健康。
九、适时采收
草莓冷藏延迟栽培效益高 篇9
1. 选种
选休眠较深的中晚熟品种, 如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品种。休眠浅的品种因其花芽分化进程快, 秋冬季苗心已经出蕾, 花粉已经形成, 入库冷藏后花芽易受冻害。
2.选苗
优质壮苗对安全度过低温冷藏期及保证出库定植成活率十分关键, 因此对秧苗质量要求很高, 入库苗要求经脱毒技术繁育的无毒苗, 生长健壮, 具备4~5片叶, 茎粗1~1.5厘米, 根系发达, 有20条以上粗度1毫米以上的新根, 植株矮壮, 单株重25~30克, 无病虫害与机器损伤。
3.入库冷藏
植株处于休眠期, 花芽雄蕊、雌蕊已经形成而花粉尚未形成时入库。11月上旬土壤封冻前挖苗, 将洗净根部的苗木50株一捆, 放入带有透气孔的木箱或纸箱中, 箱内覆一层塑料膜, 苗放满后, 包裹封好, 上留一呼吸透气孔, 封盖后入库贮藏。适宜恒定的低温是冷藏成功的关键, 最适宜温度是0~2℃, 当温度高于3℃时, 植株均出现不同程度腐烂;当温度低于-3℃时, 根系和芽都会受到冻害。
4.整地
7月中旬前完成。草莓怕重茬, 重茬后易感染黄萎病、根腐病及凋萎病等多种土传病害。为确保丰产, 连作地块应进行土壤消毒。由于经低温冷藏的苗比较弱, 施肥过多易出现肥害, 因此定植前少施基肥或不施基肥, 成活后利用液肥追肥。深翻整平, 消毒后做畦, 畦面宽60~70厘米, 畦高15厘米, 畦间距20厘米。畦中间留一条小沟便于铺设滴灌管。
5.出库定植
苗木出库时间按草莓上市时间定, 上市前两个月定植。经过长期冷藏的秧苗不能直接放在高温环境下或直接定植到田间, 应采取过渡措施, 进行适当的适应性锻炼。苗箱出库后, 置于阴凉处2~3小时, 傍晚定植为宜。定植时用遮阳网降温, 保证定植苗成活。如果土壤过干, 可在定植前5~6天浇水造墒, 促进定植后秧苗缓苗, 也能促进肥料分解。定植方法:畦面上栽两行, 行距30厘米, 株距15厘米, 亩定植8000株左右。定植深度要求深不埋心, 浅不露根。苗木要求弓背向外定植, 这样未来花序的抽生方向全部在高畦两侧, 花果通风好, 果实见光充足, 减少病虫害发生, 同时有利于疏花、摘果。
6. 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浇水是秧苗成活的关键, 越早越好, 采用喷浇, 直至缓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 必要时每天在畦面上浇1~2次小水。当新叶正常展开生长时, 表明已缓苗, 要及时盖好地膜。选用黑色地膜, 植株生长发育稳健, 采果晚, 产量高峰持续时间长, 后期不早衰, 产量高, 而且除草效果好。覆膜后结合浇水, 追施一次化肥, 化肥以氮肥为宜, 尿素每亩用量20公斤。草莓于9月中旬开花, 开花前不需经常灌水, 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开花坐果后, 需水量增加, 应及时灌水。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是疏花疏果, 疏花时一个花序保留7~10朵花, 随着坐果将畸形果、病果、小果疏掉, 最终第一花序保留5~7个果。留果量少则果个大, 经济价值高。为促进坐果, 花期要辅助授粉, 常规用毛笔蘸上花粉点授, 费时费力效果不佳, 现用蜜蜂授粉效果很好, 可提高坐果率, 减少畸形果, 放蜂时间从开花前5~6天开始, 直到采收期。开花坐果后, 果实进入膨大期, 此时应配合灌水追施1次三元复合肥, 浓度0.2%, 每株0.5毫升, 补充水分和养分。从开花到成熟需25~30天, 有效积温600℃时果实成熟, 通常10月上旬成熟采收上市, 10月中旬需扣棚保温。
7. 病害防治
草莓高效栽培新技术 篇10
草莓特性及用途;草莓的经济效益好;草莓生长期短, 结果早, 周期短, 见效快;草莓的观赏性强, 且适合工厂化生产。
2 本地存在问题
品种问题;种苗问题;关键栽培技术问题。
3 草莓生物学特性
草莓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植株矮小, 株高一般20~30cm, 一个完整的草莓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
4 草莓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4.1 土壤
草莓是根性植物, 80%以上根系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25cm以内, 碱性或盐性土壤不适宜栽培草莓。
4.2 温度
草莓生长对温度适应性较强, 喜凉爽, 不耐热。根最适生长温度是12~15℃, 早春2~5℃植株返青生长。
4.3 水分
喜湿不耐涝。
4.4 光照
草莓是喜光又较耐荫的植物。
5 育苗技术
育苗技术包括田间育苗和假植育苗。
5.1 田间育苗
大田直接繁苗是生产上最常规采用最普遍草莓繁殖手段, 利匍匐茎繁殖, 方法简单, 管理方便且繁殖系数高。
5.1.1 母株的选择
5.1.2 苗床准备
5.1.3 定植
5.1.3. 1 定植时间。在日平均气温12℃以上定植母株, 一般4月上中旬。
5.1.3. 2 定植方式。为防止伤根带土移栽, 并去掉老叶。
5. 1.13定植后管理。喷施赤霉素促进匍匐茎生长。5. 1.4子苗管理
5.1.4子苗管理
5.2 假植育苗
5.2.1 营养钵假植育苗
营养钵大小;育苗土的准备;假植时间与方法。一般在6月中下旬;营养钵苗的管理。
5.2.2 苗床假植育苗
苗床准备:假植时间。在定植前1~2个月内;假植苗的选择:应具有2~3个展开叶, 出生根多而强健的幼苗;移栽要求:带土移栽;栽后管理:及时遮阴。
6 栽培方式及栽培技术
不同栽培方式选用不同品种, 露地栽培选用晚熟品种, 设施栽培选用早熟品种。露地栽培主要品种是宝交早生, 品质优良, 较晚熟, 但不耐贮运, 抗病性较差。自育品种硕丰, 品质优良, 耐热, 耐贮, 果形大, 丰产等得到广泛推广。设施栽培主要品种丰香、明宝。丰香品种早熟, 酸甜可口, 硬度中等, 品质好。明宝风味甜, 低温花序抽生能力强。
6.1 促成栽培技术要点
6.1.1 栽植前首先对土壤进行消毒。
包括日光高温消毒及药剂消毒。
6.1.2 施基肥及做垄。
基肥要求每亩腐熟有机肥5000kg左右, 过磷酸钙100kg, 钾肥50kg, 深翻40cm耙平, 做垄, 以深沟高垄为宜。垄高15~20cm垄面宽45~50cm, 垄沟宽30cm。
6.1.3 适期定植及定植方法。
草莓根在地温20℃上下生长最好, 这时成活率高。一般在9月上中旬。定植方法, 带土移栽, 定向移栽。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6.1.4 定植后管理。
地膜覆盖。地膜有吸热、保温、保水, 除草, 使草莓果不与地面直接接触, 提高草莓品种。10月中下旬覆盖黑色地膜;追施肥料并结合灌水。一般看苗情追肥。
6.1.5 棚内温湿度管理。
保温初期85%~90%。为防止休眠温度高一些, 白天28~30℃不超过35℃晚12~15℃。
开花期40%, 对温度要求严格, 温度过高或过低易产生畸形果, 白天22~25℃夜10℃
果实膨大和成熟期白天20~25℃, 夜5℃以上, 温度过高果实发育快, 成熟早, 果实小60%~70%。
6.1.6 放养蜜蜂。在始花前5天放蜂。
6.1.7 人工补光一般12月初到2月上旬结束。
6.1.8 及时疏花疏果。
及时摘去过多的腋芽, 疏去易出现雌性补育的高级次花, 可降低草莓畸形果率, 提高单果重和果实品质。
7 草莓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草莓病害主要有四大病害, 即病毒病、灰霉病、白粉病, 黄萎病。
7.1 病毒病
7.1.1 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
草莓病毒病主要有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和草莓皱缩病毒这四种病害。
危害症状主要是长势弱, 退化, 新叶展开不充分, 叶片小, 无光泽, 失绿变黄, 皱缩。植株矮化, 坐果少, 产量低。
病毒传播方式主要以刺吸式蚜虫为传播媒介。另外叶片之间摩擦, 田间作业机械损伤也可传播。
7.1.2 防治措施。
应用草莓脱毒苗是防治病毒病最有效方法。另外在草莓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 主要是大棚密闭条件下用太阳能高温消毒。做好对蚜虫的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在作业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7.2 灰霉病
7.2.1 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
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水渍状淡褐色斑块, 后变暗色, 凹陷, 香味消失, 密生灰色霉状物, 未成熟的果实呈现干腐状。
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在草莓残叶, 烂果中越冬。春季菌核产生孢子通过风, 雨水或人的活动传播。在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85%以上最有利于病菌侵染。
7.2.2 防治措施。
在大棚内要适时放风, 合理安排种植密度, 晚期控制追肥, 防止生长过旺;及时摘去老、病叶, 发现病果及时销毁, 作业时尽量减少对果实损伤。及时采收果实;早期药剂防治, 在开花前可喷施50%施加乐可湿性粉剂800倍, 50%速克灵乳油800倍,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草莓近成熟时可用百菌清和速克灵烟熏剂防治。
7.3 白粉病
7.3.1 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 叶柄, 花和果实。嫩叶首先受害, 叶片侵染初期叶背面和叶柄上产生白色圆形星状小粉斑, 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 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幼果侵染后, 背面有紫红色斑点, 幼果停止发育, 严重时整个果面有白粉, 果实光泽减退并硬化。
7.3.2 防治措施。
选用抗白粉病优良草莓品种;合理施用N、P、K肥, 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增强抗病能力;大棚及温室适时放风, 控制棚内温度, 灌水不过量;及时摘除病叶、病果、销毁;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通常用40%氟硅唑乳油4000倍或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等。
7.4 黄萎病
7.4.1 危害症状和发生规律。
在叶上的表现为开始三叶中的一端一片小叶变黄, 叶型变小, 进而中心叶一侧也变黄, 生长缓慢。叶片扭曲, 叶缘变褐色, 叶表面粗糙无光泽, 病情继续发展时, 下部叶片变褐干枯, 严重时全株枯死。病菌以菌丝或厚恒孢子形态在植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其发育温度为8~36℃, 最适温度25℃左右, 通过种子、工具、农机和移植等传播。露地栽培通常夏季发病严重 (7月中旬~10月下旬) , 温室栽培一般在2~3月气温升高后开始发病。
7.4.2 防治措施。
栽培无病种苗, 种苗床选择未种过草莓的地或用药剂进行土壤消毒。最好选用水旱轮作田进行育苗和生产。选用抗病品种, 避免重茬;定植前药剂处理, 用甲基托布津400~500倍液, 或苯菌灵500倍液浸根1h或顺行开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灌根。然后覆土定植。
7.5 蚜虫防治措施
温室油桃间作草莓栽培技术 篇11
【关键词】温室;油桃;草莓;间作栽培技术
2010年11月开始,在喀什地区园蚕中心良种果园场8号温室进行油桃间作草莓试验,现总结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作物品种与种植模式
油桃品种为中油5号、超红,树龄3年生,株行距1m×1m;草莓品种为甜查理,草莓移栽时间为10月下旬,移栽前施1000kg农家肥,油桃行间做,垄宽30cm,垄高25cm,株距距为25cm,果树行间起2个垄,每一个垄移栽一行草莓,上面覆盖塑料薄膜。
1.2 温室基本结构
温室为东西走向,半拱圆形日光温室 ,长度为40m,跨度8m,脊高2.5m,后墙高为2m,后屋面1.5m,棚架刚架结构,塑料棚膜为覆盖材料,并加棉被保温。
大棚扣棚时间:油桃扣棚时间为2010年12月25日,2010年1月7日盖棉被,扣棚后尽快地进行草莓缓苗,及时防治病害并剪除老叶、病叶,喷施多氧清(3%多抗霉素水剂),10d后再次喷施一次,同时对油桃喷雾石硫合剂预防白粉病。
1.3 间作套种
油桃树龄为3年生,树小间隔大,可通过间作套种增加收入,同时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套种作物应选择矮秆、需肥少、效益高的品种,如草莓。为了节省劳动力,果园地面可铺地膜,以避免杂草丛生,同时,前期覆盖地膜还可提高土温,促进油桃根系生长。
2 大棚内油桃和草莓管理技术
温湿度调控:扣棚后的温湿度管理决定设施油桃成功的关键,油桃温室温度管理的两大关键期是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花期主要是预防低温,白天适应温度为18℃~22℃,夜间温度为8℃,保持不低于5℃,温度过高会引起高温伤害、落果。湿度控制关键期是花期,花期湿度为50%~60%之间。温度控制主要有以下四个重要时期:
2.1 植株生长期
开花前,白天温度控制在12℃~18℃,夜间温度为5℃,保持不低于3℃;花期主要是防低温,白天适应温度为18℃~22℃,夜间温度为8℃,保持不低于5℃,否则会引起花期低温伤害。
2.2 果实膨大期
白天温度控制在22℃~26℃,夜间温度为12℃,保持不低于10℃,果实膨大期要控制好白天通风。
2.3 果实采收期
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温度15℃,保持不低于12℃。
2.4 肥水管理
由于温室里温度高、湿度大,施肥不当会造成枝梢旺长和严重生理落果,因此,要根据桃树生长期对水肥的要求及时浇水,花前每一棵树追了300g(氮磷钾)复合肥,为了促进根系生长,保花保果,果实膨大期追施有机肥,有利于增加果实品质。同时,加强根外施肥。一般桃树整个生长期用钾尔钙(黄腐酸31%)开花期喷施1~2次,膨大期3~4次,每过7d喷一次,稀释1000倍喷雾,开花结果后喷施国光钾98%高纯度晶体和丰收乐3000倍液(氨基酸叶面肥料)。
2.5 草莓生长前期
此期间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温后不必多次浇水,防止过湿引起病害,每一株草莓根部施20g氮磷钾复合肥。此外,用喷壶浇水满足草莓对营养的需要,用黄腐酸可溶性肥料喷壶灌根300~800倍,苗期到膨大期及结果后,每隔5d喷施草莓膨大素提高果实品质。
2.6 花果管理
温室内的油桃没有露地条件的授粉机会,因此,提高坐果率成为花果管理的关键,每一个温室放1箱子蜜蜂10d,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对于草莓在花期应适当的控制留花量,每株8~10朵,油桃和草莓开花期比较接近,所以可以同时进行授粉,花期进行放蜂授粉和人工授粉来提高坐果率。大棚油桃疏花疏果的原则是轻疏花、重疏果原则,整个疏花过程进行2~3次,不能采取一次定果措施。
2.7 整形修剪
大棚内的光照条件比较弱,枝条容易旺长,新梢生长后及时疏除背上直立枝、旺盛枝以及下垂枝、病弱枝。
2.8 病虫害防治
由于温室大棚封闭,温室油桃和草莓的主要病害虫害是白粉病、蚜虫、红蜘蛛。今年白粉病和蚜虫发生的比较严重,该病在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所以提早防治效果比较好。一般白粉病开始发生时喷施三唑酮(20%乳油)3000倍防止,发生病害较严重时用乙嘧酚25%悬乳剂5~7d喷施1次;用蚜虱蓟螨熏高效杀虫剂防治蚜虫;发生红蜘蛛一般用螨会打(20%可湿性粉剂)稀释4000~5000倍喷雾防治效果比较明显。
2.9 采收后管理
采收后揭膜放风5~7d,后逐渐撤掉棚膜。6月初撤膜后及时对油桃进行夏季修剪,剪除过密的背上枝、直立枝、交叉枝、重叠枝及内膛细弱枝、回缩结果枝。剪除后,每棵树追施尿素200g、灌水2次,前期促进生长,7月中旬喷施15%多效唑100~150倍液,每隔15d喷雾1次,共喷施2次,并保护好叶片。
9月上中旬,选择草莓前期生長的健壮小苗,假植到温室里土壤湿度、透气性好的地方;10月初进行草莓定植,株距为20㎝,行距30㎝, 定植后立即浇水稳根,每隔5d浇1次水,约10d左右成活,及时结合松土进行除草、去除老病叶并做好补苗工作。
3 小结
3.1 品种特性
中油5号:果皮红色,果肉白色,最大单果重120g,平均单果重72 g,平均单株坐果数73个,平均单株产量3kg。1月下旬开始萌芽,3月7号开始开花,3月14号进入盛花期,3月26号开始坐果,5月20号开始着色,6月2号成熟,全生育期88d。
超红:果皮红色,果肉先白色,成熟后变红色,最大单果重300g,平均单果重260g,平均单株坐果数10个,平均单株产量1.5kg。1月下旬开始萌芽,3月5号开始开花,3月13号进入盛花期,4月4号开始坐果,5月12号开始着色,6月10号成熟,全生育期100d。
甜查理:该品种叶片近圆形,较厚,叶色深绿,叶柄粗壮有茸毛,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株形较紧凑,生长势强,高抗灰霉病和白粉病,对其他病害抗性也很强,很少有病害发生,适应性广,休眠期较短。浆果圆锥形,大小整齐,畸形果少,表面深红色有光泽,种子黄色,果肉粉红色,香味浓,甜味大,耐贮运,成熟后常温下自然存放时间长,口感好,品质优良,平均单果重30g,最大果重80g,
3.2 产量效益
油桃间作草莓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经济效应好的先进生产方式。今年产量证明,一般的情况下温室面积200㎡,中油5号产量400kg,平均每一棵树产量 3 kg;超红产量为100kg,平均每一棵树产量4kg;草莓产量 10kg,每一株产量 200g。从2011年7月总产量情况来看,该种植模式效益显著,达到了预习目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很显著。
草莓—水稻高效栽培技术 篇12
关键词:草莓,水稻,高效,种植技术
草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口感好, 易消化, 被誉为“水果之王”。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 生态环境良好, 适宜草莓生长, 常年种植面积0.33万hm2左右。近年来, 随着人们健康、环保、营养消费观念的增强, 对草莓的需求量日趋增大, 南通草莓种植面积也迅速扩大, 并逐步形成以草莓—水稻为主体的种植模式。该模式可错开草莓繁苗、寄苗与水稻育秧、生长茬口期, 能缓解连作多种土传病害发生, 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肥料利用率。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 可发展高效农业,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1,2]。
1 茬口衔接
草莓每年10月30日前后起垄, 11月初移栽, 露地栽培, 4月上、中旬开始采收, 5月底结束;水稻5月18—20日播种, 6月上旬机械移栽, 10月25日前后收获。
2 品种选择
草莓选用高产、优质、耐贮运、鲜食加工两用型品种, 如宝交早生、BF-2、硕香等。水稻选择高产、稳产性好、抗性优良的超级稻品种, 如宁粳3号、南粳44等。
3 栽培技术
3.1 草莓
3.1.1 繁苗。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母本园。先耕翻培肥土壤, 施粪肥60 t/hm2、复合肥750 kg/hm2, 耕翻土壤15~20 cm, 然后整平耙细制畈, 畈宽2 m, 其中沟宽0.2m、深0.2 m。1 hm2大田选择1 500株品种纯正、根系发达、无病毒的优良母株种植。4月上旬开始定植, 在距畈边0.3 m处定植母株, 每畈2行, 株距0.5 m。草莓移栽后, 每个畈边播种1行玉米用于遮荫, 株距为0.2 m, 以防7、8月高温伤苗。母株栽植后要及时松土、除草和浇水, 当母株出现花蕾时要及时除去, 以集中养分促进匍匐茎和子苗生长。
3.1.2 寄苗。
按秧本比1∶10留足寄苗田。施粪肥30~45 t/hm2、灰肥22.5 t/hm2作基肥;耕后整畈, 畈宽1.0~1.5 m。8月中、下旬当母株伸蔓5~6个, 每蔓有子苗3~4个时, 选择2~3叶的子苗带土寄栽, 行距10 cm, 株距10 cm, 寄苗93万株/hm2左右。寄栽后及时浇足活棵水, 中后期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寄苗阶段不宜过多施肥, 以防小苗徒长, 苗质下降。
3.1.3 移栽。
一般10月底至11月初耕翻起垄, 11月5—15日移栽。栽前施足基肥, 集中施在垄的中央, 栽后一般不追肥。基肥施碳酸氢铵450~600 kg/hm2、25%复合肥1 125kg/hm2、优质粪肥37.5 t/hm2、菜饼600 kg/hm2。标准移栽草莓苗:绿叶6~8张, 根茎粗1.2 cm左右, 心芽饱满, 须根发达, 无病虫害。生产上采用中型起垄机械耕翻起垄, 垄底宽0.7m, 沟宽0.3 m, 垄高0.25 m, 垄顶宽0.6 m。每垄移栽2行, 株距0.26 m, 移栽7.65万株/hm2左右。栽植时按苗的大小将苗分开, 壮苗的株行距可适当放宽, 弱苗可适当加密。栽植深度不能过深或过浅, 达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好。栽植时应注意草莓的定植方向, 将凸面朝向垄外侧[3]。
3.1.4 栽后管理。
草莓移栽后要及时灌水, 沟灌窨水, 水不上垄, 自然落干, 以促进土壤沉实, 加快草莓醒棵。为防止草莓越冬冻害, 提早上市, 1月15日前后当日均温降到3℃以下时, 覆盖地膜增温。2月15日前后日均温上升到4℃以上时, 破膜露苗。及时摘除枯叶、病叶、老叶, 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开花结果时要及时摘除抽生的匍匐茎, 疏去四、五级花及无效果, 争取多结商品果。
3.1.5 收获。果面2/3变红、果色由硬变软时及时分批采摘。
3.2 水稻
3.2.1 育秧。
壮秧标准:秧龄20~22 d, 叶龄3~4张, 苗高13~16 cm, 苗粗心2.0~2.5 mm, 百株干重3.0~3.5 g, 发根数12~15根;秧块宽28 cm、长58 cm, 厚2.0~2.5 cm, 均匀一致, 秧块四角垂直方正, 不缺边缺角, 插秧前秧块床土的绝对含水率35%~45%。
按秧本比1∶100留足秧田, 在播种前15 d, 开始做秧板, 秧板宽度1.4 m, 腰沟宽20 cm、深15 cm, 围沟宽25 cm、深20 cm, 秧板要求平、光、直。1 hm2大田备秧盘300~375张, 种子45.0~52.5 kg, 地膜63 m, 稻草若干。播种前晒种1~2 d, 用5 kg清水加25%先净悬浮剂4 g、12%种舒净粉剂10 g、16%咪鲜杀螟丹15 g, 搅拌均匀后, 浸稻种3~4 kg, 浸种时间为48 h以上。将吸足水分的种子, 装入袋内或堆放催芽, 温度控制在32~35℃, 防止高温烧芽。
床土要洒水湿透, 保证秧床底土吸足水分, 盘与板面纵向垂直, 2盘并排对放, 盘与盘紧密结合。铺床土厚度2.5cm, 铺平使土厚均匀一致。每盘播湿种180 g, 播种要均匀, 可先播70%的种子, 留30%的种子补匀。播后覆土, 土厚0.3~0.5 cm, 以看不见种子为宜。盖膜保温保湿, 防止雨淋。盖草防止秧苗烧伤, 盖草时要留30%的地膜透光线。
3.2.2 移栽。
由于草莓土壤肥力水平较高, 基肥数量应酌情减少, 施水稻专用复合肥450 kg/hm2、碳酸氢铵300 kg/hm2。移栽密度24万~27万穴/hm2, 每穴3~5株, 基本苗90万~120万株/hm2。栽插深度一般控制在0.5~1.0 cm。栽后20~22 d总苗达到够穗苗数, 栽后28~30 d达到高峰苗, 高峰苗控制在450万株/hm2左右, 成穗率70%。
3.2.3 栽后管理。
栽后7 d施醒棵肥, 用尿素150 kg/hm2。栽后15 d施分蘖肥, 用尿素120~150 kg/hm2。叶龄余数3.0~3.5时施促花肥, 用水稻专用复合肥450 kg/hm2。叶龄余数1.2~1.5时施保花肥, 用尿素75~120 kg/hm2。
齐苗后于傍晚揭膜, 并灌1次平沟水, 以弥补盘内水分的不足。揭膜前一般不补水;揭膜至二叶期建立平沟水, 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 盘土含水又透气, 利于秧苗盘根;二至三叶期视天气情况, 勤灌跑马水, 移栽前2~3 d排水蹲苗, 利于机插。移栽至够苗期保持田间水层3~5 cm。够苗期至孕穗期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60%左右, 即开始脱水搁田, 第1次搁田至田边1 m处土表发白, 灌跑马水, 再搁, 第2次搁至田边1 m左右土面出现细小裂缝、田中硬板时, 再上跑马水后, 视生育进程搁田, 搁田程度和时间可逐步加重和延长。孕穗期至成熟期、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其余阶段以干湿交替、间歇灌溉为主, 田间灌1次浅水后, 待土壤自然落干再灌浅水层。收获前5~7 d断水, 忌过早断水[4]。秧田期主要病害有稻蓟马、稻瘟病等, 秧苗二叶期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情况, 及时用药防治。
参考文献
[1]刘福喜, 李月娥.草莓-水稻轮作栽培技术[J].中国果树, 2003 (5) :39-41.
[2]魏良胜, 吴爱美.草莓、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0 (10) :12
[3]吴文勇.草莓-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2) :109-110.
【草莓栽培】推荐阅读:
大棚草莓的高效栽培07-10
草莓栽培技术要点10-17
草莓露地高产栽培技术07-14
草莓高产栽培管理技术06-08
设施草莓高效栽培技术07-01
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11-01
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06-17
草莓标准化栽培技术09-23
关于草莓的感悟随笔:草莓熟了12-03
草莓种植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