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2024-11-25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共11篇)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篇1

中专英语教育是中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 外语能力已经成为人们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对人才提出了具有外语能力的要求。现代中专培养的人才主要以实际技术人才为主, 这些技术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国际间的交往更为密切, 同时技术人才在未来职场中需要随时关注和进行技术的更新, 因此社会和企业对于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外语的阅读能力和交流能力成为技术人才指未来职业中不可缺少的职业能力。中专英语的教学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中专英语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 使学生具有独立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熟练的英语会话能力和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未来的工作中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 更好的利用和学习教材和英语资料中的文章和语法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途径。通过对于学生不同文章的阅读和分析, 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完善的英语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分析, 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西方的文化和习惯, 把握英语文章的写作方法和风格, 最终形成真正的英语学习的思维能力。

一、系统功能语法和语篇分析理论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继承并发展了伦敦学派中弗斯的理论, 形成了一套具有社会倾向的功能语言学处理方法, 即系统功能语法。系统功能语法不仅影响着第二语言习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同时系统功能法的提出也深深影响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 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式方法。系统功能语法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实践、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 以及话语分析的研究和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特别是对机器翻译的快速实现和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与英语专业的学生相比较,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对于英语知识的基础明显弱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其次, 在中专中对于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意识明显弱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最后,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 绝大多数是为了通过英语四六级应付考试, 学习英语的目的相对单一。例如, 在实际教学中,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较弱, 存在词汇量较小, 发音不正确, 语法知识较弱, 实际应用大量的存在中国式英语的情况。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明显不足, 存在会写不会读、会说不会听、会读不会说的现象, 英语整体的综合能力发展极不平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 由于英语基础较差, 同时又由于中专外语等级考试的压力, 使得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在学习情绪上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甚至是厌学情绪。很多学生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 甚至铤而走险出现作弊行为, 英语学习甚至成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在中专学习中的重要心理障碍。

三、语篇实例分析说明

首先, 着眼于概念功能, 确定文章的话语范畴, 注意语篇及物系统中各个过程的选择, 以此来确定该文章的文体结构。通过要求学生浏览全文且找出标志性时间词, 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该文章与一般记叙文的区别, 且让学生思考以时间为主线的文章结构有着怎样的写作目的, 这样的结构安排会给读者带来何种阅读效果。

其次, 入手于人际功能, 确定文章的话语基调, 注意语篇中语气、情态和人称的选择, 以此来明确篇章中各个交际者之间的关系, 包括因其社会角色所产生的关系。

分析类似小句的时态和人称, 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一般过去时是用于描述已发生事件的主要时态, 而第三人称的运用又增添了事件的客观性。

再次, 分析谋篇功能以确定其话语方式, 注意语篇中的主述位结构, 信息结构以及衔接手段的选择。例如:

After her shower, Sandy brushed her hair, put on her old green T-shirt and some jeans.Then she put on her makeup and went to the kitchen.As usual, she didn’t know what to have for breakfast, so she grabbed a glass of milk and ate a piece of toast while standing by the sink.

此段包含若干表达显性连接的连接词, 这些显性连接之外, 该段也包括隐性的连接关系。通过这样的分析, 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其组织信息的能力, 还可以扩充词汇量, 改变其语言匮乏, 用词单调的现象。

最后, 通过对语篇的系统分析, 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语篇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语篇的内容、语言特征和语法特点, 对于语篇的文章的语言设计、情境设计和语篇的结构进行客观的评价。例如, 文章主要是以家庭生活为背景, 是通过父母对于女儿身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对话, 全文背景和内容贴近生活, 语言基本上以日常口语为主, 属于非正式场合使用的专业语言。因此, 语言具有通俗易懂和实用性较强的特点。

四、总结

通过对语篇的仔细阅读和详细分析,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含义、文章的结构, 以及词汇的用法和具体的语法习惯,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熟悉和适应英语的语言思维,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语篇的系统和科学的教学, 使学生对词汇的意义的多样性、句子之间的语言衔接和语言在使用中语义的转换和连贯有更清楚的认识,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阅读能力, 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的综合能力, 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整体知识体系起到提升的作用。通过对语篇的练习, 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形成语感, 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外国的文化, 逐渐掌握英语的语言习惯。在实际的语篇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引导和指导性教学, 从而在学习心理上和学习习惯上培养学生正确和健康的学习观,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英语学习困境, 最终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中专出版社, 2006.

[2]盖秋燕.商品广告用语的功能人际意义分析.魅力中国, 2010 (1) :17-20.

[3]邓凡琼.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中的尝试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3) :152-153.

[4]袁华, 郑华.浅析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21) :234-235.

[5]陆欣, 张岩.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在高级英语课堂上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4) :184-185.

[6]臧严.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09 (37) :130-131.

[7]贾丽娟, 段晓丽.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在英语泛读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6 (04) :98-100.

[8]冯倩, 操时尧.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模式的运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3) :48-49.

[9]张悦清, 贾甚杰, 朱文成.非目标语环境下培养学习者英语语篇生成能力的途径思考[J].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12 (04) :15-18.

[10]欧美娥, 傅萍.功能语法语篇分析在英语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文史博览 (理论) , 2013 (05) :33-34.

[11]陈静.从功能文体学角度分析意识流文学翻译的连贯问题[D].上海交通中专, 2009.

[12]辛丽辉.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大专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D].山西师范中专, 2010.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篇2

Jane was walking round the department store.She remembered how difficult _31_ was to choose a suitable Christmas present for her father.She wished that he was as easy _32_(please)as her mother,who was always delighted with perfume.Besides,shopping at this time of the year was not _33_ pleasant experience: people stepped on your feet or _34_(push)you with their elbows(肘部),hurrying ahead to get to a bargain.Jane paused in front of a counter _35_ some attractive ties were on display.“They are real silk,”the assistant tried to attract her.“Worth double the price.” But Jane knew from past experience that her _36_(choose)of ties hardly ever pleased her father.Jane stopped where a small crowd of men had gathered.She found some good quality pipes _37_ sale.She did not hesitate for long: although her father smoked a pipe only once in a while,she knew that this was a present which was bound to please _38_.When Jane got home,with her small but well-chosen present in her bag,her parents were already _39_ table having supper.Her mother was excited.“Your father has at last decided to stop smoking,” Jane _40_(inform).(09GD)

A young man,while traveling through a desert,came across a spring of clear water.____31____water was sweet.He filled his leather container so that he could bring some back to an elder ____32____ had been his teacher.After a four-day journey, the young man____33___(present)the water to the old man.His teacher took a deep drink, smiled__34___(warm), and thanked his student very much for the sweet water.The young man went home__35___a happy heart.After the student left, the teacher let __36___student taste the water.He spit it out, __37___(say)it was awful.Apparently, it was no longer fresh because of the old leather container.He asked his teacher,” Sir, the water was awful.Why did you pretend to like ___38____?”

The teacher replied,” You tasted the water.I tasted the gift.The water was simply the container for an act of kindness and love.Nothing could be ___39___(sweet).”We understand this lesson best ____40___ we receive gifts of love from children.Whether it is a cheap pipe on a diamond necklace, the proper response is appreciation.We love the idea within the gift rather than the thing.(10GD)

One Sunday morning in August I went to local music festival.I left it early because I ’t want to be laughed at for talking to him but I didn’After a while I rose from my seat and walked to the front of the bus.I sat next to the efore me and I felt very happy the rest of the way home.I’m glad I made a choice.It m

Mary will ever forget the first time she saw him.He suddenly appeared in class one day ,__16_(wear)sun glasses.He walked in as if he __17___(buy)the school, And the word quickly got around that he was from New York City.For some reason he sat beside Mary.Mary felt _____18_(please), because there were many empty seats in the room.But she quickly realized that it wasn’t her, it was probably the fact that she sat in __19___last row._20__ he thought he cloud escape attention by sitting at the back, he was wrong.It might have made it a little __21__(hard)for everybody because it meant they had to turn around, but that didn’t stop the kids in the class.Of course whenever they turned to look at him, they had to look at Mary, _22__made her feel like a star.“Do you need those glasses for medical reasons?” the teacher asked.The new boy shook his head.Then I’d appreciate it if you didn’t wear them in class.I like to look at your eyes when I’m speaking to you.”The new boy looked at the teacher __23_ a few seconds and all the other students wondered __24__ the boy would do.Then he took __25_ off , gave a big smile and said “That is cool.”(12GD)

One day, Nick invited his friends to supper.He was cooking some delicious food in son, ”Go to the village and buy some salt, but pay a fair price for it: neither too much”

His son looked surprised.”I can understand why I should’t pay too much, Father, but if I can pay less, ”

“small village like ours,” Nick said.Nick’more cheaply if they could.Nick replied,” The only reason a man would sell saltand struggle of the man who worked very hard to produce it.”

“But such a small thing couldn’t23(possible)destroy a village.”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篇3

【摘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为指导,对广播新闻语篇《奥巴马将成为首位访问广岛的在任美国总统》(Obama to Make 1st Presidential Visit to Hiroshima)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该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和语篇功能系统来领会语篇的主题和深层语义,讨论系统功能语法对英语学习者面对语篇分析时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功能语法 新闻语篇 应用

一、系统功能语法概述

语篇既是语义选择的结果,同时又是语义功能实现的手段。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功能分成三种: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其中,概念功能主要指经验功能,通过及物性和语态得到体现;人际功能主要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等功能,主要体现为语气和情态;语篇功能指的是把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语篇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体现: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因此,语篇是概念、人际和语篇意义的综合体。

二、系统功能语法在英语广播新闻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英语广播新闻作为一种靠声音传播的媒体形式,具有短暂性,广泛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等特点,对我们了解国际时事、学习英语语言文化都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运用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对英语广播新闻语篇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使我们对该类语篇的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还能为英语学习者更好更准确地抓住新闻语篇的主题提供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1.语篇的及物结构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指的是小句中动词和其前后的词组之间的过程关系,韩礼德认为,可以将其分为六个不同的过程,分别为:物质、心理、关系、行为、言语和存在过程。该语篇共有49个过程小句,占主导地位的是物质过程(19个),其次是关系过程(11个)和言语过程(11个),除此之外,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也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该语篇作为一篇新闻材料,介绍了奥巴马即将成为首位访问广岛的在任美国总统这一新闻事实,并通过详细介绍该语篇中的各种人物身份关系,以及引用话语等方式,将新闻主题展现地清楚明了。

(1) The nuclear bombing of Hiroshima on August 6, 1945 killed about 140,000 people. The U.S. dropped a second nuclear bomb on the Japanese city of Nagasaki three days later, killing as many as 80,000 people.

(2) Japanese Prime Minister Shinzo Abe is scheduled to join Obama for his visit to Hiroshima. Rhodes said Obama and the prime minister will visit the Hiroshima Peace Memorial Park, which remembers victims of the atomic bombing.

例(1)中的物质过程,介绍了二战期间美国所投放原子弹对日本民众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向听众讲述了该篇新闻的政治和历史背景,可以凸显出美国总统访问原子弹爆炸地之一广岛的重大意义。例(2)中的关系过程,首先是提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同奥巴马一道前往广岛,参观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其次,又解释了该公园的修建是为了纪念原子弹爆炸中的遇难者。这里的关系过程,不仅表明了两人的身份和公园的历史意义,更揭示了奥巴马此次广岛之行的行程和目的。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种过程相互穿插,使得整个语篇成为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

2.语篇的功能系统分析。语篇功能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得到体现的: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本文主要论述主位结构。从语篇的功能角度可以把句子分为主位和述位,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是对主位的发展。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人们往往把无标记主位用作话语的起点。但是,如果为了达到强调某个成分的目的,讲话者也可以选择有标记主位。

(3)“Before I die, // I want to see the president, the sitting presidents face,” she told VOA.

例(3)中,79岁的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提出希望能见到美国在任总统奥巴马。在这里,状语成分前置,突出了老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与美国在任总统一起悼念遇难者的迫切心情。主位结构的分析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把握语篇的主题,更准确地捕捉语篇的信息发展脉络。

三、结语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对英语广播新闻语篇《奥巴马将成为首位访问广岛的在任美国总统》一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该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和语篇功能系统,从而对奥巴马的广岛之行对日本和美国双方的影响和意义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可以用来揭示语篇的主题和深层含义。笔者相信,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成果,能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抓住英语广播新闻的主题,以及其具体含义。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 R.Hasan.Language,Context,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M].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2]张德禄.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陈先贵.英语广播新闻语言特征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篇4

在众多的新闻之中, 灾难新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新闻类型之一。这类新闻总是出现在新闻报纸的首页, 因为人们会非常的关注这类新闻。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们的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并不断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自然灾害。我们的社会也不断受到恐怖者的威胁。这类天灾人祸的相关新闻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灾难新闻。然而在理解国外灾难新闻的过程中, 许多的障碍仍然存在, 尤其对我们这个非英语国家而言。该文尝试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元语言功能来对国内外的灾难新闻进行语篇分析, 旨在检验系统功能语法在灾难新闻语篇分析方面的可行性, 并通过对国内外灾难新闻的对比分析找出其不同之处, 更能够给记者、编辑者或翻译者一些有关灾难新闻报道的启示。

2 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M.A.K.Halliday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994) 一书中明确指出, 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 (黄国文, 2001:29) 。根据Halliday的观点, 语言系统中有三个用于表示功能意义的纯理功能, 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的经历 (包括内心世界) , 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件或情形的功能。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 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 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 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达到改变世界的功能。语篇功能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怎样把说话的内容组织好, 同时表明说话内容之间的关系, 并显示内容的传递与说话者所处的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在Halliday看来, 三大抽象的纯理功能都是语义概念, 必须通过较具体的语义系统才能得以体现。其中, 概念功能由及物性分析、语态分析和极性分析得以体现;语气分析和情态分析则体现了人际功能;而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是主位分析、信息分析和衔接分析 (朱永生, 严世清, 2001:27) 。因此, 可以运用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对语篇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 , 通过分析各个分支来发掘语篇的深层含义。

3 国内外灾难新闻语篇分析

现以有关721北京特大暴雨的中国日报上的一篇报道“Capital flood death toll hits 37”及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报道“Deadly Flooding in Beijing Sparks Anger”为例, 用三大元功能对这两篇报道进行语篇对比分析。

3.1 概念功能——及物性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系统是表达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 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一一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物质过程是指某件事的实施过程, 而该过程通常由实义动词表现。心理过程是指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 see, notice, like, please, know, believe, convince等都是表示该心理过程的动词。关系过程反映的是各事物之间处于什么关系的过程, 此关系可分为归属和识别两大类, 典型动词包括be, last, have, mean, call, represent, own, contain, include等。行为过程指的是一些生理活动过程, 如咳嗽、叹息、呼吸、做梦、苦笑等, 常用动词有sign, dream, laugh, cry, watch, listen等。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 如say, tell, speak, talk, praise, describe等。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常用动词有there be, exist等。

本文运用此六个过程, 其比例对比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看出不论是中国日报还是华尔街日报, 物质过程, 关系过程及言语过程占主要部分, 心理过程及存在过程只占小部分, 而两篇都无行为过程, 这也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特点, 即重视客观事实报道, 相对忽视心理感情描写。其中, 中国日报中关系过程多于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中言语过程多于中国日报。

3.2 人际功能——情态分析

情态是指说话人对自己所讲的内容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作出的判断, 或是在讲话过程中要求对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又或是在提议中所表达的个人意愿。情态是人际意义的重要体现之一。

本文主要从词汇及短语层面来研究两篇新闻报道所体现的人际功能对比。该层面包括情态动词、语气附加语、评论附加语等。情态动词包括can, may, will, should, must, need, have to, be to及它们所有的否定和时态。语气附加语的主要成分包括归一度和情态附加语, 如not, yes, no, probably, perhaps, usually, sometimes, never, certainly, absolutely等, 时间附加语, 如yet, still, just, early, generally, mainly等, 语气附加词, 如of course, merely, only, really, almost, hardly, completely等。评论附加语表示的是说话人的态度, 例如表示见解的in my opinion等, 表示恳求的please等, 表示承认的frankly等, 表示评价的wisely等。

为了更好地说明灾难新闻报道的词汇特点, 现将两篇分析后的结果列表如表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中国日报还是华尔街日报, 语气附加语占主要部分, 而评论附加语只占很小的部分甚至不占成分, 这也很清楚地体现了新闻报道重视客观事实的特点, 而中国日报中的情态动词及评论附加语都要多过华尔街日报, 这也说明中国日报在做新闻报道时观点和立场的表达与华尔街日报相比要体现的稍多一点, 那么相对的客观性就要稍弱一点。

3.3 语篇衔接——连接分析

韩礼德认为, 衔接是由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部分构成。该文主要从语法衔接方面来进行衔接对比分析。语法衔接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四种体现方式。照应指语篇中的一个成分是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常用的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及表示对比的词, 如more, than, another, such等。省略指的是为了避免重复而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 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替代与省略联系非常紧密, 即用替代词去替代语篇中某一成分, 包括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连接是一种通过一些连接词来体现语篇的各种逻辑关系的方法, 通常是一些表示时间、因果及条件等过渡性的词句, 如meanwhile, for, but, for example等。由于篇幅问题, 该文仅从连接这部分对两篇语篇进行对比分析。

语篇一Capital flood death toll hits 37中共有64句话, 其比例如图2所示。

语篇二Deadly flooding in Beijing sparks anger中共有23句话, 其比例如图3所示。

由此可见, 中国日报的衔接性与华尔街日报的相比要相对均衡一点, 各类连词都有用到, 也说明中国日报的英文报道要相对严谨一点, 也更注重文章的衔接性。

4 结论

本文虽然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篇幅的限制, 三大元功能的各个部分并不能够得到完全分析。但是由以上的分析我们仍可以看出, 运用韩礼德三大元功能对灾难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并且能够很清楚地对比出中国日报与华尔街日报有关同一灾难事件所作报道之间的明显的差异, 从而能够给今后的记者、编辑者或翻译者一些启发。同时, 也能够让中国日报中的英文报道越来越自然。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3]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功能语法视角下的批判性语篇分析 篇5

电影《铁娘子》海报

系统功能语法是一种语篇语法,是强调“语法形式与其所编码的意义有自然关连性”[1], 使用这种语法框架来分析语篇可以使读者免于对语篇作出片面主观的臆断。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

“语言与它对应的语境有五个层

次,上一个层次要由下一个层次来实现:文化语境要由情景语境实现, 情景语境则由词汇-语法实现。” [2]语篇作为社会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发生在某种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分析某一语篇时一定要参考它的情境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 [3]由张德禄教授提出的 “语境—语篇—语境”[4]分析模式被认为有实用价值。

二、语篇分析举例

《铁娘子》这部传记片背景设在1982年马岛战争期间,讲述了撒切尔如何通过这场战争再次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下面以一段撒切尔夫人与美国国务卿就如何解决马岛争端问题展开的谈话语篇为例进行分析。

The US Secretary of State: “So your are proposing to go to war over these islands. They are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a handful of citizens,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insignificant, if you’ll excuse me.”

美国国务卿:“所以你的建议是要通过武力来解决这些岛屿问题。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在政治经济上意义不大,请恕我直言。”

Mrs. Thatcher: “Just like Hawaii…I imagine.”

撒切尔夫人:“就像夏威夷…我想到。”

The US Secretary of State: “I’m sorry?”

美国国务卿:“对不起?”

Mrs. Thatcher: “1941, when Japan attacked Pearl Harbor. Did America go, cap in hand, and ask Tojo for a peaceful negotiation of terms? Did she turn her back on her own citizens there because the islands were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from the mainland United States?( 语篇语气:疑问语气) No! No! No! We will stand on principle, or we will not stand at all.”(意态系统:义务性:要求)

撒切尔夫人:“1941年,当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美国可曾卑躬屈膝地向东条英机乞求和平协商解决问题?美国是否抛弃了自己的子民仅仅因为这些岛远在美国大陆的千里之外?不!不!不!我们要有原则,否则我们将无地自处。”

The US Secretary of State: “But, Margaret, with all due respect, when one has been to war…”

美国国务卿:“但是,玛格丽特,恕我直言,一旦进入战争…”

Mrs. Thatcher: “With all due respect, sir, I have done battle every single day of my life, and many men have underestimated me before. This lot seems bound to do the same. But they will rue the day. ”(意態系统:倾向性:坚持)

撒切尔夫人:“恕我直言,在我的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一直在战斗,以前有很多男人低估我。而这些人显然也是如此。但是他们会后悔的。”

语篇分析目的: 从意态成分和语气角度观察撒切尔夫人在面临到战争威胁的艰难处境时的立场和态度。

情景语境的变量:

语场: 撒切尔夫人与美国国务卿就与阿根廷武力解决马岛问题展开讨论;

语旨: 撒切尔夫人——英国首相与美国国务卿, 社会地位很高, 两者社会距离相差不大;

语式: 英国首相和美国国务卿的对话,口语体英语;

语篇语气和意态成分分析:

这段对话中, 撒切尔夫人使用了两个疑问句,两次表示高量质义务和一次表示倾向性的情态动词(will)。

评论:

疑问句及表示高量质义务和倾向性的情态动词的使用, 是这个语篇的主要文体特征。撒切尔夫人是两个疑问句的发出者,自己又同时成为问题的回答者,正是通过这种语气, 撒切尔夫人控制了他们对话,面对着美国国务卿欲言又止的质疑,英国首相所运用的这种疑问语气和情态词汇, 突显出了撒切尔夫人在面临福克兰群岛冲突需要做出决策时表现出的果断领导和无法反驳的气魄,成功地刻画了这位女性领导人永不妥协的性格,让观众们看到了一个坚持、坚强、不随波逐流的铁娘子形象,真实反映出创作者对白语篇选取的意图。

结语

通过对上述电影对白语篇的分析可以看出: 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框架可以被用来揭示语篇隐含的深层意义,诠释语篇语义和文体特征, 这一点不仅对于评论和赏析语篇十分重要,而且对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让阅读者有规律可循地挖掘创作者的写作意图,避免了肤浅的阅读和被动的信息接收,并能够有依据地做出批判性阅读从而激发其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2nd ed.London: Edward Arnold,1994:17.

[2]方琰.系统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2005(11).

[3]Huang Guowen.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scourse Analysis:A Study in Advertising Discours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72.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篇6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 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语篇, 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当今社会由于信息通讯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信息紧密相关, 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之一, 新闻语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文体之一。由于对客观事实的报道, 不同于其他文体的语篇, 新闻语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下对英语财经新闻语篇进行了及物性分析。通过对China Daily的四篇财经新闻的及物性分析, 旨在探究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及物性系统应用于财经新闻语篇的适应性, 以及此类语篇在过程类型分布上的规律性及其语言特点, 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财经性新闻语篇。

一、理论框架

韩礼德把系统功能语法分为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 概念功能是指人们使用语言去实现诸如传递新信息或者是未知内容给听话者的功能, 表达对世界及内心世界经历的看法。它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体现。人际功能指在话语情境中说话人和话语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及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态度。语篇功能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如何组织好信息, 表达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将语言本身与说话者所处的情景环境相联系的功能。

及物性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重要的语义系统, 它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见闻和作为分成若干种过程, 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及物系统主要包括六个不同的过程: 物质过程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一般由动作动词体现。它要求的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由名词或名词性词体现, 这里的动作者指的是发出动作的人或物, 目标是指在该动作影响下的人或物, 情况则属于环境成分。心理过程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感知的过程, 有两个参与者为感觉者和现象, 一般用来反映感知者对发生的事情的观点或态度。关系过程指各实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 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 (胡壮麟, 1994) 。行为过程指诸如呼吸、咳嗽、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 是典型的人类生理和心理的行为, 具有物质和心理过程的特点。行为过程的参与者只要一个即可即“行为者”, 行为者一般是人。言语过程指一类广义上说话传达信息交流的过程, 参与者有说话人, 受话人和说话的内容。存在过程表示某物存在的过程。通常该过程只有一个参与者即存在物, 常用的动词是be, exist, arise等。

二、财经新闻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本文从China Daily中选取了四篇财经新闻语篇作为分析语料, 进行研读后将语篇中各类过程进行数据统计, 计算各类过程在财经新闻语篇中的使用频率, 分析出及物性系统应用于财经语篇的适应性, 以及此类语篇在过程类型分布上的规律性及其语言特点。对四篇财经新闻的及物性各个过程分布情况分析如下:第一篇标题为Belt and Road to save Chinese financial in stitutions 9.6b yuan in taxes的财经新闻。通过分析可知该新闻共有7 个过程, 其中物质过程6 个, 占全部过程的86% 所占的比重最大;关系过程1个, 占全部过程的14% ;该新闻语篇并没有涉及心理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第二篇题为China to continue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central bank。共有10 个过程, 其中物质过程8 个, 占全部过程的80% 所占的比重最大;涉及少部分的言语过程, 占全部过程的20% ;该新闻语篇并没有涉及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第三篇题为RMB cash demand grows in Russia。共10 个过程, 其中物质过程6 个, 占全部过程的60% 所占的比重最大;关系过程有2 个, 占全部过程的20% ;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涉及的较少各有1 个, 占总过程10%。第四篇是China reveals consumer price basket changes。有16 个过程, 其中物质过程有10 个, 占全部过程的63% ;关系过程有4 个, 占全部过程的25% ;言语过程有2 个占总过程的13% ;该新闻语篇中不涉及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

据分析可知这四篇语篇中物质过程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据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 物质过程通常是作者对外界事物及内心世界的客观描述, 表示做某事的过程。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反映, 具有其自身的真实客观性。因此财经新闻是新闻报道者对经济事件的客观描述。例如新闻语篇中报道者运用了changed、climbed、expanded等词来描述经济事件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四则新闻的分析得出物质过程所占比例最高占到了70%, 这恰巧符合新闻要靠事实说话, 反映客观事实的要求。同时, 财经新闻中通常也会通过使用大量的数量词来达到客观、公正的传达消息的效果。其次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 也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关系过程, 主要表示描述意义, 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财经新闻专业性强, 专业术语多。为使读者准确理解新闻报道以消除行业不同产生的障碍, 关系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关系过程的描述意义与识别意义, 对于过程的解释、比较和说明具有重大贡献。所以关系过程在总过程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也是符合财经新闻报道要求的。通过分析四篇新闻语篇发现新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表言语过程的词say、report。新闻作者会引用较权威的政府机构、发言人或官员, 这也与作者所持的立场和他在交际过程中所充当的话语角色类型密切相关。由于财经新闻语篇要求所报道的新闻都必须是客观事实, 所以此类语篇中几乎不涉及心理过程, 行为过程等。

三、结语

本文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 对四篇财经新闻语篇进行了及物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 财经新闻语篇在及物性过程选择方面是有规律的。物质过程使用频率最高;涉及一定的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 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其他过程出现相对较少。系统功能语法为财经新闻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理论框架, 财经新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时效性, 用简明扼要的话语显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对此类新闻进行功能语篇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财经新闻内涵的理解、增强语篇阅读的目的性。

摘要: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近些年来发展成为语言学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对财经新闻语篇进行了及物性分析。旨在探究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及物性用于分析此类语篇的适应性, 以及此类语篇在过程类型分布上的规律性及其语言特点, 进一步加深读者对财经新闻内涵的理解、增强语篇阅读的目的性。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财经新闻语篇,及物性分析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2000.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second ed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方琰.2005.系统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

[3]胡壮麟.1994.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黄国文.2002.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40年发展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

[5]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篇7

语篇分析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Halliday (1994) 认为, 系统功能语法本身就是一种语篇语法, Halliday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 Gammar (1994/2001) 一书中明确指出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这个框架可以用来分析英语任何口头语或书面语篇。功能语法系统描述了语言的三个纯理功能网络系统, 以及它们的子系统的概念和应用的可能性, 将语篇分析的层次和步骤都清楚地勾勒出来。

本文拟采用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对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一段男女主角的对话进行分析, 之所以选择电影对白作为分析对象, 是因为电影中的口头语篇能真实地反映出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建构意义, 建立人际关系的。

2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三个纯理功能构成的意义潜势系统构成的, 而这三个纯理功能又是受制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Halliday, 1994) , 语言和它的语境有五个层次,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的关系, 即上面的层次由下面的一个层次实现。

根据Halliday (1994) 的观点, 语言主要表达三种意义, 一种是概念意义 (ideational function) , 即用语言来谈论我们对世界的经历、看法和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一种是交际意义 (interpersonal function) , 即用来与别人交往建立或保持关系, 建立或改变别人态度、看法等;第三种是语篇意义 (textal function) , 即用各种语言手段将语篇的各个句子连成一篇连贯的文章。因此, 一个语篇可以用这三个纯理功能来分析。

3《泰坦尼克号》对白语篇分析

Jack:Listen, Rose.You'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You're going to go on.You're going to make lots of babies, and you're going to watch them grow.You’re going to die and old, an old lady in her warm bed, not here, not this night, not like this.Do you understand me?

Rose:I can't feel my body.

Jack:Winning that ticket (for Titanic at a poker game) Ros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ever happened to me.It brought me to you, and I'm thankful (crying) you must (shivering) ...you must...do me this honor.Promise me that you'll survive, that you won't give up, no matter what happens, no matter how hopeless.Promise me, now, Rose, and never let go of that promise, never let go.

Rose:I'll never let go, Jack.I'll never let go, I promise.

3.1 情景语境变量

语场:两人落入海中, 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木板, 自己则泡在冰冷的海水中。男主角Jack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存活的希望后, 对女主角—他的爱人Rose最后的嘱咐, 希望她能坚强地活下去。而他自己的身体却越来越冷, 最终缓缓沉入大海……

基调:Jack和rose是一对情侣, 虽然社会地位不同, 出身背景不同, 但社会距离不大。

语式:由于两人的关系亲密, 而且两人之间的对话是在在冰冷的水中进行的, 其对话是口语体, 不是正式的书面体。

3.2 概念功能中的及物性分析

该段对白中主要有22个动词 (黑体部分) , 其中有8个表示物质过程, 3个行为过程, 2个心理过程, 3个言语过程, 6个关系过程。物质过程较多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在对话中Jack在用劝说或者命令的口吻向Rose表示她一定要活下去, 叮嘱她以后要干些什么事情。关系过程表示发话者的态度、自身状态以及和周围世界的关系, Jack最后表达出对自己有机会结识rose并和她相爱的感恩态度, 并让她信守承诺, 好好活下去。

3.3 人际功能中的语气分析和情态分析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主要是意态变化在起主要作用。

在对白中, Jack和Rose的第二段对话中出现了4次“will”, 两次“must”、“must”是语气最强的情态动词, 表示“一定”, 体现出Jack坚定的命令式的语气, 反映出他对Rose坚定的爱。他让rose许诺一定要坚持存活下来不放弃生命, 在这里用了两次“will”, 当主语为第二人称时, will表示许诺承诺的意思, 所以这里will和must都很合情景。这两个情态动词的使用加强了男主角的表达的语气, 在当时很紧迫危急的时刻, Jack话语中重复使用这些词使得感情表达更加强烈。

根据Halliday的观点, 可以归纳出四个言语功能, 即提供、陈述、命令、提问。从这段对话看出, Jack说的十个句子中只有两个是陈述句, 一个是疑问句, 其余七个是祈使句。我们可以看出Jack用陈述句在表达赢得那张船票是他这一生最幸运的事, 他感激上帝带他找到了Rose, 而祈使句的使用是为了让Rose觉得她活下来是一种使命, 加强了语气。在那种生死攸关的时刻, Jack只有用命令的语气嘱咐Rose, 才能给她活下去的勇气, 并重复使用you are going to…和promise me…表现出他对Rose状态的担忧。

3.4 语篇功能分析

句式结构:Jack的两段话中多次用到排比句式和重复句式, 如“you’re going to…”、“not…”、“promise me…”、“never…”, 增强了语气, 让我们感受到他在生命垂危的时刻还能够全心全意为心爱的人着想, 鼓励她坚强地活下去, 并向他许诺。其中两次“not…”和“never…”, 运用否定表达了他不希望Rose放弃生命的态度, 侧面反映出他对Rose的关心和爱。

评价:这段对白的背景是他们来到甲板上, 露丝在杰克的劝说下上了救生艇, 然而在登上救生艇的最后一刻, 露丝改变了主意, 她重新跳回到泰坦尼克号上, 决定与杰克生死与共。

杰克拉着露丝跑到船尾, 爬上栏杆, 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人落入海中, 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木板, 自己则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他鼓励着露丝, 要她答应好好地活下去, 而他自己的身体却越来越冷, 最终缓缓沉人大海……

这段对白主要是Jack的话语, 其中大量使用了祈使句和排比句式, 语气坚定, 也正是Jack的这种命令式的口气使得Rose对于他舍弃自己的生命救她感动不已, 最后承诺Jack要活下去, 绝不放弃。这些标志性的词语使用深刻地体现了杰克和Rose之间伟大的爱情, 这种感情超越了生命, 感人至深。

摘要: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包括语言层次、纯理论功能及有关子系统和功能, 根据该理论所做的语篇分析通常被称为“功能语篇分析”或“系统语篇分析”。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纯理论功能作为理论指导, 对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一段男女主角的对话进行分析。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纯理论功能,情景语境,人际功能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方琰.系统功能语法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 2005 (6) .

[3]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面面观[J].国外外语教学, 2002 (4) .

[4]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篇8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FG) 十分强调对语篇的应用研究, 这种研究主要服务于两个目的:一是理解语篇, 二是在此基础上恰当评价语篇。早在20世纪70年代, 韩礼德就运用及物性系统理论分析了威廉·戈尔丁的小说《继承人》意在说明其理论对文体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并因此成为功能文体学的开创者之一。对单个语篇的分析是FG应用研究的基本功, 也是对某类语篇进行文体分析以及其他高层次应用研究的基础。《大学体验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其主旨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综合英语技能。运用韩礼德的功能语法语篇分析来进行教学能比较满意地完成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本文拟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 详细分析《大学体验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课文Section A:“Einstein’s Compass”的人际功能及其独特的效果, 从而证明人际功能语法在理解语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 人际功能概述

根据Halliday (2000:F41) 的观点, 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目前为止这个框架已颇具规模, 功能语法已被大量地作为理论根据用于语篇分析, 因为其“可操作性强, 实用性强” (黄国文, 2002a) 。功能语法中纯理功能包括人际功能、经验功能、语篇功能 (2000) 。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 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 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 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人际功能涉及的两个最基本的言语角色是:“给予”和“求取”。交际角色和交流物这两个变项组成了四种最主要的言语功能:“提供”、“命令”、“陈述”和“提问”。“提供”和“命令”涉及“货物与服务”, 这两个言语功能称为“提议”, 而“陈述”和“提问”涉及的是信息, 它们是“命题”。“陈述”、“问题”和“命令”这三个言语功能与特定的语法结构往往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 “陈述”通常由陈述句表达, “问题”一般由疑问句表达, 而“命令”则往往由祈使句表达 (黄国文, 2002b) 。

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气” (mood) 和“情态” (modality) 。小句的语气包括主语和限定成分两个部分, 限定成分指时态助动词和情态助动词, 其中情态副词 (modal adjunct) 和情态助动词 (modal operator) 具有人际功能, 是语气成分的一部分。情态指讲话者对他讲话所涉及的概率或频率, 以及义务或意愿所作出的判断。因此本文将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来分析这篇文章。

3.“爱因斯坦的指南针”人际功能分析

本文是一篇爱因斯坦的传记, 介绍了其生平。在句式上突破单一模式, 采取多种句式, 长短句交互使用, 错落有致, 避免了单调乏味。这篇文章按结构可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3段) 介绍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好奇心极强, 他对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常常去探究神秘的事物。第二部分 (4—9段) 讲述了他不仅有好奇心, 还有耐心和决心。为了找出解决方法, 他同问题相处的时间能比其他人更久。尽管年幼, 他抓住每一次机会与成人进行智力交流, 从他们那里获得了灵感, 受到了启发。他相信简朴存在于纷繁芜杂中, 这有助于他发现更多别人没有发现的真理。第三部分 (10—11段) 揭示了他追寻的最终目标是探索隐秘的事物。

3.1 语气系统分析

从语篇结构特点来看, 文章开头开门见山, 提出问题和引起关注。第一部分共使用了17个陈述句、1个疑问句, 无祈使句和感叹句, 在意义表达上层次分明。陈述句在文章中占了绝大多数, 陈述了一个事实, 客观地叙述了当爱因斯坦很小的时候, 他就表现出与一般孩子不同, 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尤其是当五岁时, 父母送给他的一个指南针激发了他对事物探索的兴趣。这个指南针为他以后走上科学探索之路开启了一扇大门, 使我们深刻领悟到好奇心在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部分只使用了一个疑问句, 两岁时, 当母亲把妹妹抱到他跟前, 本想爱因斯坦会惊喜, 没想到他竟然认为这个婴儿是个玩具, 问道“Where are the wheels?”, 从这个疑问句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从小就表现出与一般孩子不同的思维方式。

文章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 介绍了爱因斯坦的成功除了归功于好奇心外, 耐心与决心、抓住每一次与成人进行交流的机会以及相信简朴存在于纷繁杂芜中的信仰为他的成功之路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层次五句话都使用了陈述句, 陈述了爱因斯坦很小的时候就比别的孩子对待事物有更大的耐心和决心。第二层次也全部使用陈述句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爱因斯坦在与成人的交流中受到了启发, 智力得到了更快的发展。第三层次的绝大多数语气也使用了陈述句, 只在一处使用了祈使句, 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初, 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个理论的含义, 并要求爱因斯坦以简短的语言作出解释这一理

论时, 他说:“Put your hand on a hot stove for a minute and i seems like an hour.Sit with a pretty girl for an hour and i seems like a minute.That’s relativity.”这一祈使句的使用既

幽默又贴切地解释了相对论。

文章第三部分只有两句话, 一句使用疑问句“Wha was his ultimate quest?”这句话提出了爱因斯坦不断探索的根源是什么, 引发读者的思考, 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 下一句以陈述句作出回答, 他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探索隐秘的事物。

人际功能中语气的使用体现在本文中就是大多数句子是陈述句, 陈述客观事实, 这也是在记叙文中最多使用的语气, 适当地使用其他三种语气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并可为文章增光添色。

3.2 情态系统分析

在“Einstein’s Compass”一文中出现了大量的情态词, 根据韩礼德的功能语法, 情态的形式分为四大类:限定性情态动词、情态附加成分、情态实义动词和谓语扩展与情态名物化结构。在本文中情态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是限定情态动词, 这类情态词的频繁使用, 可以有助于读者更深地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写作意图。下面我们逐段来分析文中出现的情态词及其作用。

在第一段中出现的情态词有“perhaps”, 它是一个表示概率的低量的情态词, 用在这里表示爱因斯坦夫妇对于孩子三岁前不能说话的一个推断, 这个推断的可能性比较小。“hardly”是一个情态附加成分, 表示一种通常性。第三、四句使用了might和could这两个限定情态词, 表示一种明确主观取向。

在第二段中出现情态词有:Certain he could fool it into pointing off in a new direction.But try as he might, the compass needle would always find its way back to pointing in the direction of north.“A wonder, ”he thought.“certain”, 它是一个表示概率的高量值的情态词, 在这里表示爱因斯坦当时很有信心让指南针指向另外一个方向。“could”“might”“would”这三个限定情态动词用在这里表示一种非明确主观可能性。

第三段中出现的情态词有:So began Albert Einstein’s journey down a road of exploration that he would follow the rest of his life.“I have no special gift, ”he would say, “I am only passionately curious.”在这里只使用了低量值的意愿“would”一词, 表示一种非明确主观取向。

第四段中出现情态词的句子有:Other children would build houses of card up to 4 stories tall before the cards would lose balance and the whole structure would come falling down;Later he would say, “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would”两次使用, 都表示一种意愿, 第一个“would”表示孩子们具有的一种能力行为, 第二个表示说话人的一种态度。

第六段中出现情态词的句子有:The concept that one could prove theorems of angles and lines that were in no way obvious made an“indescribable impression”on the young student.He adopted mathematics as the tool he would use to pursue his curiosity and prove what he would discover about the behavior of the universe.在这两句中, 作者同样使用了

表意愿的低量值情态词“could”与“would”, 表示一种非明确主观取向。

第七段中出现情态词的句子有:He was convinced that beauty lies in the simplistic.Perhaps this insight was the real power of his genius;While the expression of his mathematics might be accessible to only a few sharp minds in the science, Albert could condense the essence of his thoughts so anyone could understand.在这两句中出现的情态词有“perhaps”, 这个表示概率的低量值的情态词说明说话者对此事的态度只是一种可能性很小的推测, 在这句中是说对于爱因斯坦的天赋来自于洞察力这件事只是一种推测。“might”“could”均表示意愿的低量值词, 是一种非明确主观取向。

最后两段中出现情态词的句子有:For the next 20years, the curiosity that was sparked by wanting to know what controlled the compass needle and his persistence to keep pushing for the simple answers led him to connect space and time and find a new state of matter;“I want to know how God created this world....I want to know His thoughts;the rest are details.”在这两句中出现了情态实义动词“want to know”, 表示一种要求和期望, 在这里表明爱因斯坦的强烈的想认识了解这个世界的愿望。

4. 结语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人及功能理论, 分别从语气和情态这两方面分析了这篇文章, 结果表明, 作为一篇记叙文, 文章体现了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而这些语言特点由文章的写作意图所决定。表现在语气方面主要使用陈述句, 多采用第三人称为主语, 并且用过去时来陈述事实;在情态方面, 以低量值和中量值情态动词为主, 使用情态的隐喻表达方式和情态副词突出传递信息的客观真实性。以上分析印证了人际功能的言语功能特点, 即“人际功能是人们用语言与其他人交往, 用语言来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 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 同时也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黄国文, 2001:79) 。当然这篇文章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分析, 比如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其大量的重复手段和衔接手段;从情景语境角度分析其语场 (field) 、基调 (tenor) 和方式 (mode) 。

参考文献

[1]Thompson, G.功能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李圣平.安东尼“葬礼演说”的人际功能[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52-55.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篇9

1. 话语的情态系统

英国著名语言学者Palmer (2003)认为在英语中主要有认知情态(epistemic)、道义情态(deontic)、动力情态(dynamic)和实据情态(evidential)这四种情态。就实据情态而言,每一种语言都有谈论是非的方法,都有谈及信息来源的词汇语法手段。Aihenvald (2004:3)认为英语有一些表示证据的词汇语法手段,如I think, they say, I hear, reportedly, allege, it seems to me等。而这类表达常在各类新闻语篇中出现。

系系统统功功能能语语言言学学对对于于情情态态的的描描写写显显然然更更具具有有系系统统性性及及精精密性。首先,韩礼德(1994, 2004)在语言人际元功能的基础上区别了“命题”(proposition)和“提议”(proposal)这两种基本的语言功能,并分别定义为“情态化”(modalisation)和意态(modulation)。不同的情态表达还具备高、中、低三个不同的量值。最后,韩礼德区分了情态的两种向度(orientations):主观(subjective)与客观(objective),而其主观性与客观性又可通过情态操作细化为显性与隐性。

为了对新闻语篇展开有效的分析,还应着重提出以下两点,第一即实据性。Halliday (2004)也注意到了实据性的存在。在实据情态句中,命题由说话人以外的其他人投射,以显示该命题的客观性。这也是新闻语篇,尤其是事实报道型新闻语篇作者所要追求的表达效果。这种实据情态可以通过表示命题实据情况的投射句、介词短语、情态附加语来体现,而在新闻语篇中常以直接/间接引语的形式来体现。

第二正是上文提及的情态责任。Thompson (1996:60)把情态责任定义为“说话人在多大程度上公开接受对所表达的态度的责任”。他认为(1996:62/63)作者和说话人会出于各种原因用各种手段来掩饰他对话语所需承担的责任,以便使他们的观点尽量显得客观。情态责任的承担者一般都是句子中的主语部分,说话人在所构建的话语中,由谁去承担这个责任往往是有选择的,如:“I will...”,承担者为I;“He says that I will...”则承担者为He;而在“It is supposed that I will...”中,为一个虚拟的责任承担者it,仿佛天生就是自然界的存在物,因而表示了高值的客观性。在新闻语类中,对情态责任的追究颇有意义。因为新闻报道往往被认为是中立的。记者只是对事实进行客观陈述,如文中出现任何评论都应明确注明出处。在Kress看来(1977)情态的责任除可由主语的选择及上文提到的高中低值的情态动词、形容词及附加语外,时态也是一个风险极大的因素。他认为过去时应为高值,现在时为中值,而将来时为低值。因此通过对新闻语篇中的时态的分析也可看到作者对话语的态度。

由此可见,在英语中除了情态动词、形容词和情态副词外,时态和直接/间接引语等都可以表达情态意义。辛斌(2005:74)认为,考察情态系统在语篇的人际功能的作用之一,即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所作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作者认为除此之外还可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接受话语感受的预期,了解说话人的话语目的,从而为话语类型的区分提供话语功能方面的佐证。在本文中,作者将主要对所选语料展开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及时态、直接/间接引语等方面分析,以探明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两个次语类的在情态选择及人际功能上的差异。

2. 语类

李美霞、庞建荣(2006)认为话语类型不只是一个形式,它是人类社会交际活动类型的具体体现。根据韩礼德的思想,任何一种话语类型都能表达对外部世界和人类内心世界的体验,所以它首先具有达意的功能,其次作为社会交际的一种类型,它具有人际功能(意义)。

新闻报道(news report, news story)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语篇,要求能够客观地叙述事实,严格地用事实说话,应当和评论严格区分,新闻中不能有记者议论或出现评述性意见,这种表现手法使新闻成为一种“无形的意见”,看上去完全是“透明体”一样的事实(周胜林,1994:130)。为了赢得更广泛的读者群,使自己的新闻为更多不同的读者所关心和接受,报道者必须采用客观报道的方法把自己的立场观点隐藏起来,寓观点于客观的叙述之中。从情态的角度上看,几乎被人称作是一种被铲平的话语类型。但在新闻中,记者不可能做到无我,因为客观事实要经过记者头脑的思考再被反映出来,也即作者的观点会在作者一系列情态选择操作后,貌似客观地加诸于读者。

另一常见新闻语篇是新闻评论,就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对于国内外的重大事件、选举的结果、政府的更迭、战乱的爆发和经济的发展变化等做出的解释,发表评议的一种论说文体,是新闻与议论文的结合体,其特点是有思想性、批判性、针对性、现实性等(王蕾,2003:136)。具体可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专栏评论等。社论(editorial)是英美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报社就当前重大事件或问题发表的权威性评论。就语类特征而言,可以说是新闻评论的代表。

李战子认为(2002:85)各种情态手段可在语篇中形成数量上或质量上突出,这种突出是理解语篇的人际意义的关键之一。所以,从情态使用情况来考察新闻次语类之间的人际功能差异应是可行的。以上两类新闻语篇的人际功能不同,笔者假设其实现人际功能的情态系统也应有异,但具体来说,区别在哪里?这正是本文要探究的。

3. 语料分析与讨论

本文所处理的语料均来自美国新闻媒体ABC及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的网上新闻。语料分别为同一周内的四篇社论及四篇报道,选取时除语类外,对语篇主题并未刻意,为随机抽选,总字数约为2000字。作者之所以不特意选取同一主题的语篇是为了排除文章主题对情态表达的干扰。分析侧重点为语篇中的情态动词、形容词、副词及时态和直接/间接引语等情态手段的使用。作者首先在每个句子前面加上标号,然后把句子中的情态手段标出。第二步作者将所标出的情态手段加以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

比率1指情态手段总数与单词总数之比,比率2指情态手段总数与句子总数之比。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类语篇在情态手段的选择和分布上两者之间确实存在差异。

第一,无论是从情态手段总数还是比率上来看,评论语篇都要大大高于报道型语篇。评论语篇中的情态手段总数与句子总数之比为1.52:1,而报道类语篇所得相应数据仅为0.97:1。若与单词总数相比,两种语类所得数据分别为0.067:1和0.048:1。由此可见,在新闻评论中,作者会更多地采用情态手段来达到它的人际功能。

第二,我们可以发现,在评论型语篇中,作者相对来说更多地使用了各类情态词,而这种情况在报道中就比较少。相对应的变化是,在新闻报道中,较多使用的是直接/间接引语。这是因为,在这类语篇中作者的目的是告知,方式是叙述,要达到的效果是客观,大量使用引语,既能增加文章的权威性,又能隐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特点可从文本6、7中得到很好的印证。我们从表中可以看到在这两个文本中,也有情态词的使用,但通过阅读文本,笔者发现,出现的情态词都是位于引语中的。如文本6中的“I didn’t get here as part of a deal.So Ican’t be pushed aside as part of a deal.It is my people who have chosen me.It will be up to Parliament to decide, ”he said.

另外,在文本1中及文本4中还出现了显性客观的形式。如:It should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decades of secret trials and summary verdicts are giving way to a new era of transparency and the rule of law.作者可以用显性的客观的形式来淡化他自己的观点, 为本来只是一个看法的东西增添客观确定性 (李战子, 2002:75) , 同时避免承担情态责任。在报道中, 出现的主要是事件的陈述, 因而无需用这种形式。

第三,通过分析,两类文章中都没有出现显性主观的情态,但评论型文章中出现了隐性主观的情态类型。这也是由它的话语类型决定的,我们知道,新闻评论的特点就是夹叙夹议,要议论,难免要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尽管采用了情态手段,其主观性还难以完全铲平。

第四,我们还可以发现在两类语篇中,时态一般都是现在时,其次是过去时,最少的是将来时。上文笔者已谈到,过去时为情态责任的高值,现在时为中值,将来时为低值。对前两者的倾向性选用说明作者力图表明自己对话语负责。如果考察得再细一点,就会发现,在报道中较多出现现在进行时,这也和报道属于动态新闻有关。而社论等往往是先要把事件静态化,然后就事论事。

4. 总结

本文以情态系统在新闻语篇的人际意义构建中所起的作用为切入点,比较了两类新闻语篇中的情态手段应用差异,以此为两个新闻次语类的区分提供证据。研究同时又对系统功能语法情态系统理论在分析实际语篇中的可操作性提供了实证。另外,本文对新闻语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然在研究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所选语篇较少,可能存在覆盖面小、有一定的主观性的问题,另外情态系统本身很庞杂,在分析时难免顾此失彼,无法做到全面。

参考文献

[1]Aikhenvald, A.Y.Evidentiality: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P.Van Sterkenburg (ed.) Linguistics Today---Facing a Greater Challenge.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2004.

[2]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Arnold, 1994/2004.

[3]Kress, G.Tense as Modality.University of University East Anglia Papers in Linguistics, 1977, (5) :40-52.

[4]Palmer, F.Modality in English:Theoretical, Descriptive&Typological Issues.In R.Facinetti, M.Krug and F.Palmer (eds.) Modality in Contemporary English.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3.

[5]Thompson, 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Arnold, 1996.

[6]李美霞, 庞建荣.话语类型概念探疑.外语教学, 2006, (1) :1-5.

[7]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8]王蕾.新闻英语.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9]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 篇10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商务英语 语篇分析

商务英语语篇作为一种独立的语篇,有着独特的语篇风格,特别注重实用性,具有浓厚的行业特色,并且涵盖业务范围广、活动类型丰富,拥有多种语篇类型。目前,各种商务英语语篇的研究大多局限于语境、文体、翻译等角度,很少使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商务英语语篇。本文集中讨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三大元功能理论之一的语篇功能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系统功能语篇分析对商务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是当今主要的语言学流派之一,它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用功能方法来研究语言。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其理论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他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必须完成的功能。本文主要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元功能理论之一的语篇功能理论对商务英语特定语篇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商务英语语篇的内部关系和本质属性。

韩礼德认为,语言教学是以语篇为中心,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运用语言实施各种功能,并以此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我们甚至可以说,语言教学实际上就是语篇教学。语篇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我国一些语言学专家和学者十分关注对它的研究,撰写了很多这一领域的著述和文章。20世纪以前的语篇研究以语篇分析理论的介绍为主,很少涉及语篇分析的应用。到了21世纪,语篇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更加注重研究语篇分析的应用,研究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但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觉下,对商务英语语篇分析的研究仍然不多,研究重点集中在文体、句式和常用词等方面,忽视了商务英语语篇内部的重要关系和作用。

二、语篇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所谓商务英语,是指从事商务活动的人们在工作中使用的语言,商务活动参与者为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词汇和语法资源,运用语言策略,以书面和口头形式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虽然它不是新创造的语言,但它确实具有特殊性。

语篇功能是指把句子组成连贯的语篇,从而有效体现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在外贸销售合同语篇中组织语言的功能方面,语篇功能主要体现在主谓结构方面。以外贸销售合同为例,外贸销售合同语篇以主位同一模式为主,这些主位多数是简单主位,如This cont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而在这些简单主位中, the Seller和the Buyer作为主位出现的频率最高,如The Seller shall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arts thus replaced for a further period as in Clause 15 of this contract;The Buyer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cancel the contract and the Seller, in spite the cancellation, shall still pay the Buyers without delay。合同制定者把The Seller、The Buyer作为组织语篇、表述各自责任与义务的起点,阐述合同的客观性以及合同包含的具体内容,从而使整个合同条款层层递进、层次清晰,操作程序有条不紊,内容客观公正。

以在商店购物的交际事件为例,“购物”具有明显的交际目的,其交往过程包括人们共同遵守的若干步骤,因此“购物”的言语活动属于一种“体裁”。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任何人购物时都要遵守这种体裁所要求的交际模式。“购物”的一般程序是:售货员向顾客询问服务内容或项目、进行服务、出示欲购物品、顾客向售货人付款、取货致谢,至此交际结束。每一个步骤都是运用与交际目的紧密相关的语言形式予以实现的,这种具有特定交际步骤的组织结构便构成这段话语的体裁结构,它既是人们运用语言办事的程式,又是帮助人们理解这段语篇的认知结构。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分析语篇的体裁,不仅能说明相对应的语篇必须使用的语言程式,而且能告诉学生该按怎样的体裁模式运用语言。

以英文求职信为例。求职信具有鲜明的交际目的和社会功用,属于一种特定的语篇体裁,其宏观结构一般包含六个“语步”,即提出候选身份、确定任职凭证、附寄有关文件、采用施压策略、索求回音、礼貌收尾。这六个语步是由求职信这种体裁的交际目的和功能决定的,它们构成了求职信这种特定语篇体裁的认知结构。毫无疑问,认识和掌握英语求职信的语篇宏观结构和认知模式,必定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写出地道的英文求职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成功的商务英语语篇教学也要求教师重视体裁分析。

三、结语

从目前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商务英语语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所选的文章、练习或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编写思想,进一步理解语篇传递的各种意义。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利用语篇分析研究中的成果,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2]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佐成,王彦.商务英语的界定[J].国际商务, 2002,(6).

※本文为201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商务英语语篇分析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Y1308。

系统功能语法下名词化功能的研究 篇11

1 名词化功能研究

从系统功能语法下元功能的视角下考虑, 名词化的功能可以分为三类: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下面, 将从这三个功能展开详细论述名词化在语篇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1 概念功能

名词化结构通过把动词词组和形容词词组转化成名词, 使得小句的信息量被压缩, 在较小的空间里蕴含大量的信息, 这样语篇就会显得紧凑, 从而使得文章表达简洁有力;其次, 将主语或主位名词化可以把某些不确定的信息变得更加确定, 使信息显得自然而且容易被接受。从概念功能考虑, 名词化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简约、紧凑、正式。

1.1.1 简约功能

名词化隐喻将小句压缩成词组, 或者是将多个复杂小句转化成一个简单小句, 减少句子的数量, 从而减少单词量, 使得整个语篇句子结构简单, 节省空间, 使得文章简约, 蕴含丰富的信息。这样简化的语言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秦秀白 (2002) 指出, 在新闻语篇中, 记者为了尽可能地将更多的信息压缩在一个简单句中, 会在名词或动词前使用大量的修饰语从而使得句子表达完整。在这个名词化的过程中, 名词所包含的信息丰富, 而通过名词化后, 整篇文章显得简洁、节约。Reah (1998:21) 提到, 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得一个句子更加灵活, 因为它蕴含着大量的信息, 这对新闻记者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

Doubts on Revival of Rover Plant (Times, 11/11/2005)

从以上例子中, 我们发现相当复杂的信息浓缩在名词词组中, 能够使得新闻标题简洁有力, 富有信息, 而且吸引观众眼球。其实, 运用名词化来打包信息在新闻报纸中随处可见。

1.1.2 紧凑功能

Halliday (1985:300) 曾指出, 书面语言中, 一个相对简单的语法结构中往往蕴含着相当大的词汇量。也就是说, 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很大的词汇量转换为一个简单的语法结构, 同样的意思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名词化使得整篇文章显得更加紧凑。

例如:

In the retraction, published by Nature on Thursday, the researchers said, “Moreover, we have found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some of the figures and data published in the paper and the original data.We have therefore lost confidence in the reported conclusions.”

在这个例子中, 有四处地方被名词化, 通过名词化, 整个关系结构更加清楚, 同时, 也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如果我们继续使用动词或形容词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整个结构就会相当复杂和破碎。而名词化通过把小句转化为词组, 使得信息表达紧凑。将信息打包成名词词组, 意味着名词前后将出现大量的修饰语, 名词化也可以为句子所要表达的其他信息提供大量的空间。

1.1.3 正式功能

英语名词化的使用和文体紧密相连。文章使用名词化的频率越高就会越抽象, 越抽象也就越书面化, 这样语篇就会越正式。名词化隐喻一般被用在比较正式的书面语言中。比如, 在很多的新闻报道、科技语篇中, 就会要求使用正式语言, 此时名词化就会不断被应用, 以便加强文章的正式度。因此, 名词化的正式功能在各种书面文体中就得到了体现。

Halliday (1985:342) 指出, 成人语篇中到处充满名词化隐喻, 不涉及隐喻的语篇只有儿童文章。作为语法隐喻的一种最有用的表达形式, 名词化在成人语篇中最突出的文体功能就是正式。其实, 名词化可以看作成人语篇的标志之一。

1.2 人际功能

1.2.1 非人格化功能

在语气系统里, 名词化把句子的主语省略, 将动作的行为者模糊化, 这样就使得所要表达的信息“非人格化”, 人们就不容易辨别谁是事件的责任人。其次, 名词化通过省略小句的限定成分, 将发生的时间隐藏, 将要表达的信息客观化, 给人一种不可改变、无法商量的感觉。

例如:

(Edwards=Chairman of BL, BL=British Leyland factory) Edwards tells BL unions that strike would bring closure.

在例子中, 行为者被省略, 名词化的strike成了句子的主语, 似乎变成事件发生的原因, closure成了strike导致的直接结果。事实上, 并不是袭击者造成工厂的关闭, 而是一个公司的董事层才有这样的权利关闭公司。因此, 名词化的使用掩盖了动作的发出者, 使其逃避责任, 同时挽救所谓的面子。

1.2.2 掩盖情态来源功能

在情态系统中, 名词化把情态的来源省略或者隐藏, 这样读者就无法确认信息的真伪, 只能无端相信报道。进而说话者将自己的主观评价传输给读者, 使得读者下意识地接受信息, 并把信息当作事实。名词化削弱了主观性, 加强了文章的客观性。名词化掩盖了评价的来源, 以达到更好的客观效果。此外, 名词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进一步被评价 (Eggins&Slade, 1997:127) 。Thompson (1990) 曾指出, 名词化的过程是无限的, 它不局限于说话的时间, 也不具有情态性质。

例如:

Tuesday’s attacks on New York and Washington...sends the world into its first global recession since 1974...

在例子中, 名词词组未提及动作的行为者, 使得没有人对事件负责, 逃避了应负担的责任。因此, 名词化的运用可以使得动作行为者避免谴责, 逃避责任。

1.2.3 隐藏主观评价功能

一致式的过程主要由动词或动词词组体现, 名词词组体现参加者, 形容词词组起到修饰作用;然而动词词组或者形容词词组经过名词化后, 使得原先由动词体现的过程转变成由名词体现, 动词过程转化成名词的过程实际上就减弱了主观性, 将相关的参与者省略了, 加强了文章的客观性。

例如:

Any failure to deal with previous incidents led directly to the death of Mr.Chen.

在上述例子中, 名词化的failure把记者自己的评价隐藏在小句to deal with previous incidents中, 这样就达到了信息的客观性和事实性。

从人际功能方面考虑, 名词化可以使信息“非人格化”;掩盖情态来源来加强说服力;隐藏主观评价来加强客观性和事实性。

1.3 语篇功能

名词化通过压缩小句或者是短语, 将小句或者短语转化成名词或者名词词组, 由名词或者名词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语篇中句子的主述位可以由名词化的词组体现, 前句的主位仍是后句的主位, 或者是前句的主位成为后句的述位, 或者是前句的主述位成为后句的主位。这种主述位的推进模式, 能够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同时名词化结构能够使得未知的信息得到凸显, 并且预设已知的信息, 这样整个语篇的信息就会变得更加连贯。

从语篇功能考虑, 主要把名词化的功能分为两类:语篇衔接和语用预设。

1.3.1 语篇衔接功能

“主位—述位”是语篇衔接与连贯重要方式之一。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是通过“主位—述位”衔接实现 (范文芳, 1999) , 即前句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名词化后, 可作后句主位、述位或主述位组成成分。胡壮麟 (1994) 指出, 名词化能够促进语篇衔接, 这种衔接关系主要是由主述位的关系推进的, 通常有三种语篇衔接模式:前句的主位仍是后句的主位T1-R1—T2 (=T1) -R2;前句的述位是后句的主位T1-R1—T2 (=R1) -R2;前句的主述位成为后句的主位T1-R1—T2 (=T1+R1) -R2。

1.3.2 语用预设功能

名词化的语用预设功能主要是通过把过程改变成事物, 或者改变语篇结构和相应的信息分布, 来实现把所要表达的信息隐藏在文章中, 然而所隐藏的信息言者往往是知道的, 而且言者也知道读者有能力识别自己所隐藏的信息。所以名词化能够隐藏言者的动机, 是实现语用预设的很好的工具。程晓堂 (2003) 提到过, 名词化是一种很好的语用预设工具, 能够将作者的意思隐藏在名词化的词中。

虽然名词化是一种语法形式的变化, 但是实际上它也是一种语义现象。事物经过名词化后会具有多重语义特征, 动词所体现的过程意义, 形容词所体现的属性意义除了保持原有的语义外, 又被附加了新的语义, 也就是隐喻的意义。名词化的使用使得小句的语篇结构和语义结构发生变化, 这样语篇的意思也会随之变化。其中, 在转化的过程中, 有的语义被增加, 同时有的语义就会被删除, 动作的行为者和话语的情态、语气就被省略了。然而, 这些信息表面上似乎减少, 实际上都被作者隐藏在了名词化的词组中。这些作者都是知道的, 或者说是作者故意为之, 但是读者不一定知道。名词化的词组中就会包含预设, 读者能够通过推敲将作者的意思推理出来。

2 总结

名词化虽然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科学思维工具的功能, 具有简洁性、紧凑性、客观性、抽象性、多重语义等特征, 但却不大适合日常生活的要求。通过名词化转化而来的词大多数是抽象名词, 这些抽象名词一般比较晦涩难懂, 从而使语篇的信息量加大, 使得语义发生歧义, 容易让人误解, 因此, 名词化隐喻的使用一般出现在正式的书面语中, 在口语中很少运用。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Arnold, 1985.

[2]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3]Reah D.The Language of Newspapers[M].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998.

[4]Eggins S, Slade D.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M].London:Cassell, 1997.

[5]Thompson, Geoff.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 arch Press&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2000.

[6]程晓堂.名词化与语用预设[J].外语研究, 2003 (3) :19-22.

[7]范文芳.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外语研究, 1999 (1) :9-12.

[8]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1994.

[9]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0]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11]王晋军.名词化在语篇类型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 2003, 13 (2) :4-8.

上一篇:公民代理下一篇: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