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2024-10-21

女性生殖系统功能(共9篇)

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篇1

1 消瘦型营养不足

20世纪60年代,WHO根据营养素摄人情况,将营养不足分为能量缺乏型及蛋白质缺乏型两种[1]。能量缺乏型以能量摄人不足为主,称为消瘦型营养不足,又称marasmus综合征[1],表现为皮下脂肪、骨骼肌显著消耗和内脏器官萎缩。消瘦型营养不足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体重严重丢失,而体重丢失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储备缺失[2]。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高速发展,一种“以瘦为美”的审美价值观随之兴起,在该审美标准的错误驱使下,为达到“以瘦为美”的标准,许多体重处于正常范围的女性也加入过度节食、口服减肥药了这一行列,通过严格控制饮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最终形成消瘦型营养不足,致全身各系统功能下降,尤其是生殖系统[3]。研究表明[4],女性生育力在营养不良时将严重受阻,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生育力下降。本文通过中医"精血同源"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探讨消瘦型营养不足对女性生殖功能的损害机制。

2 中医病因病机

2.1 后天水谷与月经关系

女性正常生理特点包括月经、带下、妊娠、产褥与哺乳[5],其中与生殖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月经与妊娠。月经的产生,是女子发育成熟后,脏腑、天癸、气血、经络协调作用于胞宫的生理现象。《妇人大全良方》指出“妇人以血为本”。《女科撮要》曰“夫经水,阴血也,属冲任二脉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妇人以血为本,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气血来源于脏腑,气血和调,经侯如常[5]。过度节食导致后天水谷摄入不足,后天脾胃失养,无以化生水谷精微,精血无源,冲任不足,血海空虚,无血下注胞宫,则可致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甚则闭经。如《兰室秘藏•妇人门》中专门有“经闭不行有三论”篇,指出其一是“妇人脾胃久虚,或羸瘦,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夫经者,血脉津液所化…肌肉消瘦,时见渴燥,血海枯竭,病名曰血枯经绝。”

2.2 后天水谷与肾主生殖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记载了女性正常受孕需要的条件,肾气生,肾精充足则天癸至,月事以时下。后天摄入不足,脾胃化生无源,无以养精血,精血亏乏日久伤肾,肾藏精,主生殖,天癸之源。精亏血少,无以滋养先天肾精,肾精匮乏,天癸衰竭,无以孕育胎儿,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七,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2.3 后天水谷与脑的关系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髓者,皆属于脑。”髓为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并由后天之精不断充养,如《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若水谷摄入减少,精血乏源,日久伤肾,髓海不充,脑失所养。脑为神明之府,总司一身上下之活动,如脑髓失养,妇人之月经、妊娠等活动失司。

3 现代医学研究

3.1 消瘦型营养不足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

临床观察发现,许多女性虽处于生育年龄,但生殖功能远远低于该年龄应有水平,她们中多数由于营养摄入不足,导致卵巢早衰年轻化。研究发现,[6]营养缺失、体重下降的同时会导致哺乳动物生殖能力下降。一方面,因雌激素受体表达于正常成人的脂肪细胞,脂肪细胞是雌激素的靶细胞,雌激素通过与脂肪细胞中的特异性ER结合发生作用。同时,脂肪中的胆固醇是合成甾体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的前体,过度消耗脂肪既减少雌激素合成,同时影响雌激素与ER结合,故可造成女性月经紊乱、闭经甚至不孕[7]。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育龄期女性,身高与体重有一定的比例,若在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会影响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的合成与分泌,从而抑制促性腺激素,使性腺功能减退,最终使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HPOA)失调,导致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下降[8]。

3.2 瘦素(Leptin)与HPOA

瘦素是1994年Zhang等发现肥胖基因(ob)编码的一种蛋白质产物,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所分泌,并证实LP能够调节食欲和能量消耗而控制体重[9]。LP是一种多靶器官、多功能的激素,可调节糖、脂代谢,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对生殖功能也有促进作用[10]。一方面,瘦素可以通过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的各个部位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在动物体脂肪沉积正常时,从脂肪中分泌的瘦素一部分可到达下丘脑,作用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神经元,调节Gn RH分泌;另一部分瘦素经垂体门静脉进入垂体前叶,与LR结合,启动初情期[10]。另一方面,瘦素的调节食欲、能量平衡功能,在女性生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体重下降的同时血清瘦素水平降低,FSH和LH的分泌释放受到抑制,影响促性腺激素释放脉冲消失,最终出现闭经、不孕等[11]。

4 结论

“以瘦为美”这种错误的审美价值观已成为当代女性审美枷锁,不亚于封建社会“三寸金莲”对女子的迫害。临床及研究资料已经发现女性生育能力在营养不良时将严重受阻,大多数月经不调、不孕症患者与营养摄入不足有关。目前随着国家二胎政策实施,临床上有二胎意愿的女性骤增,经长期临床观察发现,许多女性虽正处于生育年龄,但生殖功能低于该年龄应有水平,她们其中多数处于摄入不足型营养不良状态[3]。本文从祖国医学“精血同源”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分别探讨消瘦型营养不足对女性生殖功能的损害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及动物实验提供理论支持,同时纠正当代社会审美观念,提醒广大爱美女性营养摄入不足对其生殖功能的危害,保护生育年龄女性应有的生殖能力。

摘要: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过度节食等限制营养摄入来达到瘦身目的,往往忽略了过度瘦身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危害,本文分别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研究两种不同角度讨论营养摄入不足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危害机制,以冀为临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劝诫社会女性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营养不足型营养不良,女性生殖,中医病因病机,现代医学

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篇2

(一)血管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扩阴部内动脉。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但数目比其动脉多,并在相应器官扩其医学教 育网原创周围形成静脉丛,且互相吻合,所以盆腔感染易于蔓延扩散。

(二)淋巴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和盆腔组织具有丰富的淋巴系统。淋巴结一般沿相应的血管排列,其数目、大小和位置均不恒定。

(三)神经

1.外生殖器的神经支配:外阴部神经主在来自阴部神经。

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篇3

1 育龄期及妊娠期妇女甲状腺自身抗体状况

育龄期、妊娠期及甲状腺功能紊乱者AT-Ab阳性率有一定的差异。研究表明, 约10%以上正常育龄妇女AT-Ab阳性, 有报道育龄妇女血清TPO-Ab阳性率为12.97%、TG-Ab阳性率为11.22%、TPO-Ab和TG-Ab阳性率为16.95%[1]。妊娠期TPO-Ab和TG-Ab随妊娠进程呈下降趋势, 分娩后反跳性增高[2];对1017例孕妇检测发现, TPO-Ab由妊娠早期8.4%降至晚期6.5%[3]。但也有报道妊娠期与非妊娠期AT-Ab无差别者, 如490例中晚期妊娠者TPO-Ab阳性率11.0%、TG-Ab阳性率13.1%, 而非妊娠者TPO-Ab阳性率9.5%、TG-Ab阳性率13.5%,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甲状腺功能异常孕妇AT-Ab阳性率较高, 如有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紊乱组孕妇TPO-Ab阳性率84%, 非紊乱组孕妇阳性率11.0%[5]。

2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不孕和不良妊娠结局

2.1 不孕

多数学者认为不孕妇女TPO-Ab阳性率远高于健康妇女。Poppe等[6]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者的TPO-Ab阳性率远高于生育功能正常者。Janssen等[7]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者TPO-Ab和TG-Ab阳性率远高于正常生育者。Poppe等[8]发现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 (ART) 妇女TPO-Ab阳性率达18%, 对照的同龄经产妇阳性率为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balovich等[9]提出, 行ART的不孕妇女AT-Ab阳性率与未行ART的妇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一致可能与研究人群及不孕的原因不同有关。

2.2 自然流产

最早Stagnaro-Green等[10]在研究552例孕妇产后甲状腺炎患病情况时偶然发现AT-Ab与自然流产有关, 自然流产发生率TPO-Ab或TG-Ab阳性者为17%, 而阴性者仅8.4%。Bagis等[11]研究876例孕妇, 从孕12周至产后1年, AT-Ab阳性者占12.4%, 抗体阳性者50%有流产史, 抗体阴性者14.1%有流产史。Poppe等[12]研究234例不孕并第1次接受ART者, AT-Ab阳性率为14%, 抗体阳性组流产率53%, 抗体阴性组流产率23%。董丽等[13]研究认为, AT-Ab阳性孕妇流产率为62.5%, 明显高于整个研究对象18.3%的流产率。上述研究从不同方面说明, AT-Ab与自然流产有一定的关系, 抗体阳性孕妇自然流产危险性显著增加。也有研究不支持以上结果, 如Muller等[14]尽管发现TPO-Ab阳性组流产率 (33%) 稍高于TPO-Ab阴性组 (19%)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复发性自然流产 (RSA)

Dendrinos等[15]发现, RSA组AT-Ab阳性率为37%,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3%。高金瑜等检测100例有RSA史的非孕健康妇女及100例有正常妊娠史、无不良妊娠史非孕健康妇女, 前者血清TPO-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28%和24%, 明显高于后者的6%和4%。玄英华等[16]对80例RSA患者与40例健康育龄妇女对照, RSA妇女AT-Ab总阳性率为33.8%, 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组10.0%;RSA组中TPO-Ab和TG-Ab阳性率分别为25.0%和18.8%, 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7.5%和5.0%。上述研究表明, RSA与AT-Ab有一定的关系, AT-Ab阳性、有RSA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流产风险显著增高。

2.4 早产

Ghafoor等[17]评估1500例孕妇妊娠结局与TPO-Ab的关系时发现, TPO-Ab阳性孕妇26.8%早产, TPO-Ab阴性孕妇8%早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agnaro-Green等[18]检测953例孕妇, TG-Ab阳性者, 发生孕周<32周早产的危险性增加2.5倍;而TPO-Ab阳性增加孕周<32周早产的危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能与样本量有关) 。上述研究提示, AT-Ab与早产相关, 但也有研究结论相反, 如Tierney等[19]发现自发性早产组的甲状腺功能和AT-Ab与足月组类似。AT-Ab与早产的因果关系有待研究证实。

2.5 其他不良妊娠结局

研究发现, AT-Ab与其他不良妊娠结局, 如死胎、子痫前期、低出生体重儿、智力发育缺陷等有关。Mecacci等[20]研究69例有早期胚胎丢失、胎儿死亡及子痫前期而甲状腺功能正常者, AT-Ab阳性率分别为37.9%、40.9%和33.3%, 高于对照组14.5%。Roti等[21]发现妊娠早期TPO-Ab阳性孕妇, 即使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 其胎儿亦有可能发生智力发育缺陷, 且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妊娠期流产、早产发生率均有所上升。李元宾等[22]筛查1268例妊娠16~20周妇女获得甲状腺功能正常且TPO-Ab阳性者34例, 按1∶2比例选择同批甲状腺功能正常且TPO-Ab阴性的同孕龄妇女作对照, 结果显示TPO-Ab阳性母亲的后代智力评分和运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发病机制

虽然许多研究证实单纯AT-Ab阳性者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存在关联, 但其发病机制、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目前有3种假说。第1种假说———“潜在的甲状腺免疫功能异常”:AT-Ab升高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免疫功能异常, AT-Ab只是一种异常免疫状态标志, 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妊娠并不直接和AT-Ab相关, 而异常的免疫状态可能导致不稳定的植入过程。第2种假说———“甲状腺激素亚临床阶段或轻微不足”:尽管甲状腺功能未表现异常, 但甲状腺可能已受损害, 仅处于亚临床阶段, 或甲状腺免疫异常人群有轻微的甲状腺激素不足, 尤其在妊娠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的情况下, 轻微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即可显示效应。尽管妊娠早期TPO-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 但随着孕周增加, 甲状腺功能状态会发生轻微的改变, 促甲状腺激素 (TSH) 升高, 游离甲状腺素呈现降低的趋势, 尽管这些指标测定值尚在目前认可的范围, 但就是这样的细微改变, 导致流产和早产的危险性明显增加[22]。第3种假说———“甲状腺抗体影响胎盘功能”:妊娠期胎儿细胞经胎盘转移到母体甲状腺的微嵌合状态, 可能导致甲状腺抗体对胎盘反应性增高, 出现胎盘功能降低, 或甲状腺抗体影响了胎盘激素, 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人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抗体可能通过对胎盘的直接作用而阻碍妊娠过程, 导致流产、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20,23]。鼠类实验模型中, 注射人TG的小鼠出现抗甲状腺抗体, 小鼠甲状腺无病理改变, 甲状腺功能正常, 但胚胎吸收率增加, 胎盘及胚胎重量减轻均较对照组明显;胎盘组织中发现抗体, 胚胎组织中未发现抗体, 推测抗体可能直接导致胎盘损害[24]。

4 防治

对AT-Ab阳性而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妇女, 国外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泼尼松与阿司匹林联合, 以及应用左旋甲状腺素等治疗单纯的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 可提高妊娠率, 降低流产、早产和死胎风险。

Reznikoff-Etievant等[25]应用泼尼松与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成功率为84.6%, 用小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妊娠成功率为95%。Stricker等[26]报道36例自身免疫因素导致的复发性流产, 其中53%AT-Ab阳性,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用药26~30周妊娠成功率为95%, 用药10~12周妊娠成功率为75%, 明显高于拒绝用药组, 方法在准备妊娠2周内给予免疫球蛋白200mg/kg, 成功妊娠后同样剂量, 每月1次, 直到孕26~30周。

Vaquero等[27]比较16例自身免疫因素导致的RSA患者接受甲状腺片治疗和11例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的效果, 有效率前者81%优于后者55%。Negro等[28]对115例TPO-Ab阳性孕妇中的57例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 另外58例未治疗, 并与甲状腺功能正常且抗体阴性的孕妇比较, 治疗组早产率低于未治疗组, 治疗组和抗体阴性组早产率类似, 剂量根据初始促甲状腺素水平或TPO-Ab滴度确定, 一旦开始要持续整个妊娠过程。高金瑜等对于AT-Ab阳性再次复查后仍然阳性者, 在准备妊娠前3个月开始使用泼尼松和阿司匹林治疗, 已取得数例成功的报道。

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篇4

B.小阴唇

C.前庭大腺

D.阴道前庭

E.阴蒂

宫颈阴道部为何种组织覆盖()宫颈癌好发部位是()A.宫颈管柱状上皮

B.复层鳞状上皮

C.柱状上皮

D.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

E.鳞状上皮

从宫颈到骨盆侧壁为()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为()A.圆韧带

B.主韧带

C.宫骶韧带

D.阔韧带

E.骨盆漏斗韧带

外伤时易形成血肿的部位是()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是()A.阴阜

B.阴蒂

C.前庭球

D.阴道前庭

E.大阴唇

相当于阴蒂、阴唇系带及阴道前庭部位的是()相当于阴道口部位的是()A.阴户

B.子门

C.阴门

D.子处

E.子肠

卵巢组织中不包括()A.生发上皮

B.腹膜

C.皮质

D.髓质

E.卵泡

有关外生殖器描述错误的是()A.阴阜即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B.大阴唇为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 C.两侧大阴唇之间的菱形区为阴道前庭

D.阴蒂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韵顶端

E.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

关于生殖器的中医称谓,与宫颈相应的是()A.胞脏

B.子处

C.子门

D.阴门

E.阴户

骨盆出口后矢状径是指()A.坐骨棘连线中点至4、5骶椎间的距离

B.坐骨棘连线中点至尾骨尖的距离

C.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4、5骶椎问的距离

D.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

E.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尾骨尖的距离 10 维持子宫在正常位置,是由()A.盆底肌肉及其上下筋膜支撑

B.膀胱和直肠的支撑

C.子宫四对韧带及盆底肌肉、筋膜的支托作用

D.腹腔压力作用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与淋巴转移 篇5

1 淋巴转移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转移途径

侵袭、转移和复发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和临床特征, 侵袭是转移、扩散的基础, 复发是转移、扩散的结果。转移、扩散有直接浸润或局部转移或广泛种植, 血行及淋巴转移, 可以是局部或区域性的转移, 也可以是远处或全身性的转移。

淋巴转移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 除滋养细胞肿瘤 (GTT) 及肉瘤以外, 其他恶性肿瘤均有很高的淋巴转移率。GTT很早就可以有血行肺转移, 进而播散全身多种器官、系统, 肉瘤亦主要是血行转移。

外阴癌的淋巴转移自腹股沟浅淋巴结到腹股沟深淋巴结、股淋巴结 (包括Cloquet淋巴结) , 再到盆腔淋巴结, 平均发生率为22%~39%, 与病灶大小、浸润深度和期别等有密切关系。阴道癌亦有很高的淋巴转移率, 阴道下段癌瘤所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达30%以上。

宫颈癌有很高的淋巴侵犯趋向性, 宫旁的淋巴结、淋巴间隙的浸润高达70%以上, 这也是对宫颈浸润癌施行根治性宫颈切除, 并要求宫旁切除、宽度或范围的原因之一。宫颈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都可达30%左右, 且有13%的远处锁骨淋巴结转移及8%的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子宫是盆腔的“核心”器官、血运及淋巴系均很丰富, 宫体癌总的淋巴转移率大致在50%。卵巢癌的淋巴转移更有其特点, 其规律已被阐明:①总的淋巴转移率高达50%~60%;②卵巢癌几乎有相等的机会向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③原发于左侧的卵巢癌, 其盆腔淋巴转移率远比原发于右侧者高 (约为10∶1) 。输卵管癌较少见, 就其部位及淋巴引流, 淋巴转移与卵巢癌相近。

由此可见, 淋巴引流及癌瘤转移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对妇科癌瘤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2 淋巴转移的检测与诊断

淋巴转移的检测或评估包括术前的物理学检查 (触诊) 、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 (fine needle aspiration, FNA) , 影像学检查又包括B超、CT、磁共振成像 (MRI) 、淋巴造影、放射免疫显像、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PET) 等;术中的检查包括术中探查、B超扫描、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及淋巴结切除术后的病理学检查, 该病理检查结果为淋巴转移的最后诊断。

术前身体检查区域淋巴结, 如双侧腹股沟、锁骨上、腋窝等的徒手触诊是常规检查步骤, 但阳性发现并不多, 增大的、固定的区域结节应予重视, 也是FNA或诊断性切除活检的基础。在炎症等情况下, 区域淋巴结也会增大而被触摸到。影像学检查中以淋巴造影较有意义, 通过淋巴管注入造影剂, 显示淋巴管及淋巴结。淋巴管的扩张、迂曲、绕行和滞留;淋巴结的增大、缺损、破坏减少或消失等被认为是阳性征象。研究表明, 卵巢癌术前淋巴造影与系统淋巴结切除病理对照, 符合率达83.3%, 可以做为术前评估、术中淋巴结切除手术的参考与指引。也可用抗体标记的核素做放射免疫显像, 且有免疫导向治疗的前景。常规的影像学检查中除PET外, 很难将2 cm以下的淋巴结显示清楚, 虽然PET检查昂贵, 但在某些不易确定的可疑复发中, 却值得考虑应用。而实施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技术 (WB-DWI) , 准确性可达88.7%。

进而, 人们期待或有赖于术中淋巴结冰冻病理切片的价值。淋巴结冰冻病理切片的准确性当然取决于术者标本的采集, 术者的“可疑”未必阳性, 而术者的“疏忽”也漏掉了阳性。直径≤2 cm的淋巴结, 亦有37%的转移。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提示可以增加阳性检出率。可见, 术中的冰冻病理切片结果尚不足以作为决定扩大淋巴结切除或扩大 (缩小) 手术范围的指征, 只是一种参考指标。

总之, 术前各种方法对于淋巴转移的评估都有一定参考意义, 又都难尽完善和准确, 所以才有妇科癌瘤系统淋巴结切除的指征和必要性。

3 前哨淋巴结的意义和检测

肿瘤的淋巴转移常常发生于特定或局部区域淋巴结, 并较少“跳跃”而呈现“梯队”现象, 前哨淋巴结 (sentinel lymph nodes, SLN) 即是恶性肿瘤转移的最先发生者, 或一级转移淋巴结, 在癌瘤的转移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 SLN的研究主要在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的治疗中, 用于制定手术策略及预后判定, 甚至开始纳入诊治规范。

对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SLN研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多集中于外阴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 因为这些癌瘤易于发现, 常规广泛淋巴结切除似嫌不妥, 故探寻确定及选择性切除SLN有前瞻性意义。而卵巢癌、输卵管癌发现时多为晚期, 已有广泛转移, 淋巴结切除是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SLN的意义则大为逊色。

外阴癌的SLN研究最早, 其淋巴引流为腹股沟浅淋巴结上、下群内侧, 进而是腹股沟深淋巴结及Cloquet 淋巴结, 随后进入髂外及闭孔区淋巴结。定位的SLN能较准确反映上述区域淋巴结状况, 提高淋巴结切除检出率, 避免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 降低术后病率, 提高生存质量。

宫颈癌的SLN研究始于近年, 是否成功, 是否可行, 尚难称诺。SLN定位成败与锥切手术史、肿瘤分期无关, 受肿瘤大小的影响, 故结果不一。宫颈癌的SLN位置不恒定, 可位于宫旁、闭孔窝、髂内外, 有时甚至转移至二级梯队淋巴结 (echelon nodes) ——髂总及腹主动脉旁区域。因此, 现今虽然SLN阴性, 也要根据期别做淋巴结切除术, 将其作为术前检查及评估的常规步骤亦为时过早。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SLN研究很局限, 只有少数仅为3级证据的报道。不同部位浆膜下注射染料、分布较为弥散, 使其转移状况复杂难辨。

近年, 已经出现了术中淋巴图 (interoperative lymphatic mapping, ILM) , 术前或术中淋巴系闪烁造影 (lymphoscintigraphy, LSG) 等SLN定位方法, 技术方法及标准未臻统一, 但均可试行。前者平均检出率为82%, 后者为核素锝 (99mTc) 显像, 使术中摄像定位成为可能。

虽然, SLN的确定和治疗意义尚待探讨, 但可以认为这一研究是对癌瘤转移的理念深化, 对治疗, 特别是淋巴结切除术有理论指导意义。 判定识别与准确切除SLN是关键和难点, 也是多学科综合诊治技术, 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4 淋巴转移对分期与治疗的影响

癌瘤的分期对病变范围的描述、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评估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主要有两大分类系统分期: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 妇科肿瘤委员会 (IGCS) 的分期和国际抗癌协会 (UICC) 的TNM分期。无论哪种分期, 淋巴转移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特别是TNM分期系统, “N”更居特殊地位, 是描述的不可或缺的内容。

这两个分期系统可以套用, 并无伯仲之分, 但妇科医生更多用FIGO分期。无论是FIGO“老”的分期, 还是2009年“新”的分期, 尽管有所变化, 都可以看到淋巴转移在其中的地位。

4.1 淋巴转移对FIGO分期的影响

2009年FIGO分期变化最大的是外阴癌, 又主要集中在肿瘤大小和淋巴转移情况:Ⅱ期和Ⅲ期的基本区别是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甚至肿瘤直径>8 cm, 若无淋巴结转移, 仍有较好预后。而在Ⅲ期中, 更强调淋巴结转移个数对亚分期的影响。即使在Ⅳ期, 也将“腹股沟淋巴结固定或溃疡”定为ⅣA期, 任何远处转移包括盆腔淋巴结转移定为ⅣB期。

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伴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预后更差。因此, 将原ⅢC期分为ⅢC1期 (盆腔淋巴结阳性) 和ⅢC2期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 无论盆腔淋巴结是否阳性) 。

在1988年FIGO分期中无独立的子宫肉瘤分期, 而“借”用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2010 年分期则将子宫肉瘤独立出来, 盆腔和 (或)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都定为ⅢC期。

4.2 淋巴转移对治疗的影响

依据新的女性生殖系统癌瘤分期, 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制定出治疗对策 (也应该说, 新的分期是尽可能依托于循证结果制定的) 。如美国国立全面癌症网 (NCCN) 2010年推出新的治疗指南, 也显示了对淋巴结切除的明确要求。

对于宫颈癌ⅠA1期通常做筋膜外子宫切除, 亦可做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 (如淋巴血管浸润则视为ⅡB期) 。ⅠA2期后均应行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NCCN的“新指南”十分激进, 凡病变局限于子宫 (Ⅰ期) 能行手术者, 均应行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中国学者虽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但都应以循证为根据。至少可以显示淋巴结转移在分期和治疗中的地位。

对于外阴癌和卵巢癌的淋巴结切除的意义已非常明确。也许人们不怀疑卵巢癌切除淋巴结的初衷, 但对其改善预后的价值存在质疑。应该认为, 系统性盆

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是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组成部分, 如果能够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包括淋巴结切除, 当然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改善预后;但未能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残留较多或较大的癌瘤,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不仅困难, 而且改善预后的价值也就失去了。

淋巴转移的确定和淋巴结切除的意义在于对病变范围的估价, 以及对转归及复发的预测与防治。也许仅仅淋巴转移并不危及生命, 但其表明的癌瘤进展扩散状态则是极其重要的。

5 淋巴结切除术及淋巴转移的放射治疗与化疗

淋巴转移的主要对策是淋巴结切除, 放射治疗及化疗都在其次。淋巴结的外科处理包括活检、选择性切除及系统淋巴结切除。活检的目的是诊断是否有转移, 选择性切除实质也是诊断, 因为活检和选择都取决于术者的识别和检出技巧, 而作为手术治疗规范应是系统淋巴结切除术。淋巴结活检和选择性切除常用于SLN检查, 系术式的决策步骤。典型的例子是Dargent手术, 即保留子宫的根治性宫颈切除 (radical trachelectomy) , 其手术的第一步即是腹腔镜下淋巴结切除术, 冰冻病理检查淋巴结阴性, 方可继续完成根治性宫颈切除, 若淋巴结阳性则应行放射治疗。

5.1 淋巴结切除术

妇科癌瘤的淋巴结切除术包括盆腔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等。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包括左右髂总、髂内外、闭孔、腹股沟深淋巴结以及骶前各区域的淋巴结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包括腹主动脉旁、下腔静脉旁及动静脉间隙, 可以分腹主动脉分叉至肠系膜下动脉, 及之上到肠系膜上动脉 (或肾动脉) 两个水平 (亦有更细分者) 的淋巴结切除。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实为股三角解剖, 即暴露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内缘及内收长肌之间的三角区域, 切除股动静脉、大隐静脉的区域淋巴结, 现今更强调血管浅部的淋巴脂肪切除。

淋巴结切除术是个需要有熟练技巧及丰富经验的医生施行的较高难度的手术。所谓要能识别解剖、精巧切除及随机应变, 亦如“走钢丝”般惊险或如履薄冰般谨慎!

淋巴结的切除可以用推剪法、剔脱法、撕脱法、抠探法等, 均可结合灵活掌握。近年在腹腔镜下施行淋巴结切除术, 术野 (放大) 清晰、出血少, 是目前最佳的淋巴结切除方法, 但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更高。

淋巴结切除术中的血管损伤及出血是主要危险, 气定神宁、小心止血当可化险为夷。术后的淋巴囊肿不少见, 结扎断端及引流可减少其发生。明确、孤立而又不能切除的转移淋巴结, 特别是复发者, 可以行局部放射治疗。

5.2 淋巴转移的化疗

淋巴转移的化疗效果不佳, 即使是腹腔化疗亦难达到治疗淋巴转移的目的。改变用药方式, 即直接的淋巴管灌注是可试之途径, 特别是以特殊载体输送, 如以脂质体多柔比星施行淋巴管灌注, 有提高淋巴化疗的靶向性、缓释持久、降低毒副反应的优点。亦有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射于淋巴结区域者, 但淋巴化疗仍处在探索阶段。

女性生殖系统双原发癌2例 篇6

例1 患者, 51岁, 因不规则阴道流血2年, 加重1周, 于2005年5月16日上午9时急诊入某医院。患者于2年前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 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 (2月余) , 经期持续1+月, 经量多 (用卫生巾50张) , 无腹痛、发热、头昏、心悸、腹泻、便秘、血尿等, 无阴道排液及性交后阴道流血。1周前再次因停经2月后出现阴道流血, 量多, 伴暗红色血块及心悸、乏力。家族史:其姐2000年死于“卵巢癌”。入院查体:T、R、BP正常, P 120/min, 一般情况差, 重度贫血貌;心、肺、腹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 阴道内见大量暗红色积血, 宫颈稍肥大, 光滑, 盆腔正中扪及一大小约10 cm×10 cm×9 cm囊实性肿块, 光滑, 活动, 与子宫关系不明确。辅助检查:血WBC 11.5×109/L, Hb 60 g/L, N 0.623, L 0.319;B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 宫内见一大小约3.0 cm×3.5 cm光团, 子宫右侧盆腔内见13.3 cm×12.3 cm×9.0 cm实性团块, 形态不规则, 边界尚清楚, 无完整包膜, 血流较丰富。入院后在输液、输血下行诊刮术:探宫腔9 cm, 刮出内膜样组织约5 g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子宫内膜腺体呈腺瘤样增生过长, 部分癌变。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淡黄色腹水约1300 ml (脱落细胞学检查未查见癌细胞) 。子宫如孕50天大小, 表面粗糙, 质中, 右卵巢增大约18 cm×20 cm×15 cm, 无粘连, 表面有突起, 包膜不完整, 有灰白色豆渣样物, 左附件无异常;肝右叶膈面有一直径0.5 cm大小结节, 肠管表面粗糙, 未扪及明显结节;大网膜、阑尾、结肠旁沟、腹膜、横膈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切除右附件包块送病理检查。冰冻切片检查报告:卵巢恶性肿瘤 (腺癌) 。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加大网膜、阑尾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石蜡切片检查结果:子宫内膜腺癌, 中分化, 浸及浅肌层;右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 宫颈、阴道残端、左附件、大网膜、阑尾及盆腔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术后转入我院行TP方案化疗6疗程。随访至今, 妇科检查、盆腔B超检查、CA125及胸片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例2 患者, 49岁, 因月经紊乱10+月, 妇科检查发现宫颈异常1周, 于2007年12月14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周期30天。10+月前无诱因出现月经紊乱, 周期30~60天不等, 月经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约10+天, 无发热、头昏、心悸、腹痛、阴道排液等不适, 无性交后阴道流血;入院7天前妇科检查, 宫颈刮片见核异质细胞, 行宫颈活组织检查 (3、6、9、12点) 结果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Ⅲ级, 部分癌变为原位癌。入院查体:T、P、R、BP正常, 心、肺、腹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 宫颈肥大, 轻度糜烂, 子宫前位, 正常大小, 无压痛, 双附件无异常。入院诊断:宫颈原位癌。行宫颈锥切, 排除宫颈浸润癌。病理检查结果示:CINⅢ级并累及腺体。B超检查提示:子宫正常大小, 宫颈部弱实性肿块。行阴式子宫全切术, 剖视子宫:宫腔内子宫前壁黏膜见一大小约1.0 cm×1.5 cm突起。冰冻切片检查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急性炎症。石蜡切片检查示:子宫内膜样腺癌, 中等分化, 其间部分呈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改变, 并明显急性炎症改变, 癌灶浸及浅肌层, 距外膜最近处约2 cm, 宫颈、双侧子宫侧壁切缘未见癌组织。再次行腹腔镜下双附件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病理检查:双附件及淋巴结 (0/23) 均未见浸润或转移癌灶。术后予孕激素治疗。随访至今, 妇科检查、盆腔B超检查、CA125及胸片等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2 讨 论

女性生殖系统原发双癌十分少见, 其中以子宫内膜和卵巢同时发生癌变最为常见;它是有别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肿瘤, 易与转移癌混淆。近三年我院收治了2例病例。1例为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内膜样腺癌, 1例为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颈原位癌。

2.1 诊断及鉴别诊断

2.1.1 诊断标准

1987年Young等[1]提出原发性双癌的诊断标准:①两个癌灶没有直接联系;②一般没有子宫肌层的浸润或仅有浅浸润;③没有淋巴及血管内浸润;④ 肿瘤主要存在于子宫内膜和卵巢;⑤常伴有各自的癌前病变;⑥两个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可以是相同的, 也可以是不相同的;⑦两个肿瘤常有局限于原发灶或仅有微小转移;⑧卵巢内有时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

例1和例2均符合原发双癌的诊断标准。子宫内膜和卵巢的病理类型不同的双原发癌容易诊断, 而病理类型相同的双原发癌与转移癌的鉴别较为困难。

2.1.2 鉴别诊断

1985年Ulbright等[2]提出诊断子宫内膜癌转移至卵巢的标准:①小卵巢:直径小于5 cm;②双侧卵巢受累, 卵巢多呈结节状;③子宫深肌层浸润;④血管浸润。只要有其中2项病理符合即可诊断。

女性生殖系统多原发癌的术前诊断和分期十分困难, 均以手术病理分期为主。因此, 应提高对多原发癌的警惕, 在获得第一种肿瘤的诊断后, 对有其他可疑的症状和体征者, 应进一步进行相应的检查, 以明确诊断。在癌症患者的诊断和随诊过程中, 如发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癌瘤, 不要轻易下“转移”或“复发”的结论, 应根据第一种肿瘤的一般转移规律、易复发部位、首次治疗的彻底性、病理形态以及两种肿瘤的发病时间间隔等综合分析。

2.2治疗及预后

治疗以手术为主。子宫内膜与卵巢双原发癌的手术方式应根据卵巢癌分期手术及减瘤术的原则;并根据宫颈管有无受累决定是否行广泛子宫切除。其术后的辅助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对有以下子宫内膜癌复发高危因素者应补充放疗[3]: (1) 病理类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或鳞腺癌; (2) 肿瘤分化为G2、G3级; (3) 深肌层受侵。

其化疗方案按卵巢癌的方案, 其中ⅠA期或ⅠB期G1级的卵巢癌可不予化疗, 其他患者需要进行3~6个疗程化疗[4]。本组病例1术后用TP方案化疗6疗程, 病例2术后以孕激素治疗1年。

女性生殖系统双原发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有别于原发性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的恶性肿瘤, 临床病理上有其特殊性, 一般发现较早, 预后亦较好。

参考文献

[1]Young RH, Scully RE.Metastatic tumors of the ovary.In:Kurman RJ.eds.Blaustein’s Gynecological pathology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M].3rd edition.NewYork:Springer, 1987:742-768.

[2]Ulbright TM, Roth LM.Metastatic and independent cancers of the en-dometrium and ovary: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34cases[J].Hum Pathol, 1985, 16 (1) :28-34.

[3]楼寒梅, 楼洪坤, 吴梅娟.子宫内膜与卵巢原发性双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 2006, 28 (8) :617.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新进展 篇7

1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分类、疾病命名渐趋统一

一直以来妇科病理就存在疾病名称混乱的问题,对疾病命名不统一规范,引起临床医生以及病理医生之间的疾病的沟通,不能很好指导临床进行合理的诊断。随着WHO于70年代制订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和女性生殖道组织学分类》以来,90年代推出第2版,直至2003年推出新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其分类及命名基本完善。新的分类方法,从疾病的定义、巨检、镜检以及鉴别诊断、预后等方面进行描述,此外还特别介绍了一些常见肿瘤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遗传信息[2]。目前WHO的分类已被大部分国家采纳,这使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名称日渐统一,同时又统一了诊断标准,使得临床病理能很好的交流,相辅相成,更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2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理诊断新技术的进展

2.1 阴道和宫颈细胞学

半个世纪前Papanicolaou开创了细胞学,也正是从阴道细胞学开始病理工作。半个世纪以来,其不断完善发展,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大程度上提高宫颈癌的早期发现率,使其得到早期治疗,显著降低了宫颈癌的死亡率。因其经济、简便、高效,目前阴道、宫颈细胞学检查已经作为普查宫颈癌的最常用方法。细胞学检查报告结果在九十年代也由巴氏分级系统发展为TBS系统,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较大型医疗机构[3]。采用液基技术进行的制片目前在国际通用,在国内许多城市也已开展,增加了诊断的正确性,降低了假阴性的发生率[4]。

2.2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的发展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室病理诊断之中的重难点。卵巢因其特殊的胚胎发育,及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发生于卵巢的肿瘤在形态上及其复杂,肿瘤类型亦复杂[5]。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不断的研究,卵巢肿瘤的分类近趋完善,其瘤样病变具体有上皮、性索、间皮、生殖细胞、卵巢网、淋巴造血系转移性以及其余起源不明的杂类,其中每一大类肿瘤中又包括许多亚型或者变异型肿瘤[6]。此外在上皮间肿瘤中还存在一种交界性肿瘤,在良恶之间,具有恶性肿瘤的性质但是预后较其为好[7]。目前国内对在卵巢肿瘤的病理诊断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对于卵巢的各类肿瘤有诸多报道,如卵巢肿瘤的新进展、细胞角蛋白等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研究、Brenner瘤等的超微结构的病理研究以及对抑制肿瘤增值机制的研究[8,9]。

2.3 宫颈癌和癌前病变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疾病康复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宫颈癌的研究在上世纪形成了肿瘤发生两阶段理论即宫颈鳞状细胞肿瘤的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系统,诊断系统有CIN系统、TBS系统,及目前应用较广的TNM分类、FIGO分期。2003年WHO分类宫颈上皮性肿瘤中提到早期浸润性即微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并在诊断标准中特指接近于FIGO中的IA分期[10,11]。我国病理界对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观点和理论也广泛采用,并进行相关的各项研究,达到世界水平。

2.4 HPV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近年来,HPV在妇科肿瘤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部分的鳞状上皮内病变中检测有HPV DNA,说明HPV感染和宫颈癌的发生息息相关[12]。目前通过测序,已经发现有85型HPV,其中16、18、45、46和58型具有高度致瘤的特性,称高致瘤危险型。随后研究又发现原来的中致瘤危险型也有渐变为高致瘤危险型的倾向[13]。HPV类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分型参与宫颈癌的发生。

2.5 子宫体肿瘤的诊断

子宫内膜癌同宫颈癌一样同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的病理学研究阐述了其诸多的组织学类型,并且确立了肿瘤的两种形态[14]。通过病因学、流行病学、组织学以及生物学等方面考虑,分为Ⅰ、Ⅱ型,Ⅰ型病史较长,肌层浸润少浅,发生淋巴转移较少,激素治疗敏感,且预后较好,以子宫内膜样癌常见,主要发生于年轻女性,跟雌激素相关性较大;而Ⅱ型正好相反,发生在老年女性居多,与雌激素无相关性[15]。

2.6 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进展

近年来病理学对滋养细胞疾病的研究颇多,进展较快,其水泡样胎块被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两种,并从生物学行为、细胞遗传性特性、病理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刻的研究报道,其中中间滋养细胞概念的提出更是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对于胎儿母体之间的血循环建立有重要作用。国内的病理学工作人员对滋养细胞疾病的也进行了较广的研究,包括中间滋养细胞在内的滋养细胞疾病。

3 结语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作为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应受到诸多关注,使疾病早诊断早治疗,达到较好的预后。其中早诊断尤为重要。病理学诊断作为肿瘤诊断分期中的重要部分,要达到高效、灵敏,提高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早期发现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中,要利用诊断病理学的新进展、新成果,提高病理专科医生的专业素质,从而提高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水平,使病理学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要: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发病率呈日益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其主要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理学诊断作为肿瘤分期分型的主要部分,在其诊断上意义重大。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在对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临床表现解析以及发病机制的等各方面的探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是针对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学诊断以及进展作综述。

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0例阴道炎患者, 均为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800例阴道炎患者门诊患者, 年龄22~50岁, 因病原体不同, 分泌物特点、性质及骚痒轻重不同, 800例患者中滴虫性阴道炎400例, 细菌性阴道炎300例, 念株菌性阴道炎100例。

1.2 蓝氧妇科生殖道康复治疗仪治疗机制

所使用的是多功能蓝氧妇科生殖道康复治疗仪YKS-100JHW型, 其制机机理为:纯氧通过臭氧发生器获得高浓度气体, 然后与仪器内经过净化后的自来水混合, 制成高浓度强力臭氧杀菌液.可以在2min内杀灭99.83%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5min内杀灭99.85%白色念珠菌和其他有害病菌。本机用于妇女念珠菌性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临床应用范围广范, 实属一种比较科学理想的临床治疗手段。

1.3 方法

制氧机电源开关打开, 先欲热3min, 将制氧机氧气流量计的读数调到2.0~2.5L/min, 打开蓝氧妇科生殖道康复治疗仪的主机电源, 打开除臭增氧装置开关, 浓度调为16, 打开自来水开关, 保持水路通畅.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暴露外阴, 然后将主机侧面的手操器取下, 并踏下脚踏开关, 先进行外阴冲洗消毒, 然后, 将一次性医用导管连接到手操器的前端, 导管轻轻进入阴道冲洗治疗15~30s, 后抽出导管, 然后用一次性窥阴器窥开阴道, 并转动其方向进行冲洗。配合棉球将分泌物擦洗干净.取出窥阴器, 然后再用导管轻轻进入阴道冲洗治疗2~3min即可。

针对不同的阴道炎或术前消毒等症状, 治疗的时间和方法也不同。对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单纯的念株菌阴道炎、外阴炎及下尿路感染等, 3次/疗程, 2~3min/次, 1次/d, 对反复发作的念株菌性阴道炎3次/疗程, 2~3min/次, 1次/d (一般用气浆态臭氧液治疗结合药物治疗, 1~2次/疗程即可痊愈) , 在人流、药流、上环、取环、宫腔镜等术前伴有阴道炎而不能尽快开展手术者, 用高浓度气浆态臭氧液进行阴道冲洗治疗3次/疗程, 2~3min/次, 1次/d, 即可开展手术。术后针对病症下药并配合口服用药即可, 不存在二次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可在育龄妇女经前后期作相应的保健性治疗, 注意经期不能使用。

1.4 疗效标准

1~3个疗程后复查。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查阴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检查阳性。无效:阴道分泌物增多, 外阴搔痒加剧, 原体检查阳性。

2 结果

800例阴道炎中, 一次性治愈790例, 治愈率98.8%, 好转10例, 均二次治疗痊愈。3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根据临床观察3种的优缺点相比, 蓝氧治疗仪是纯物理治疗, 无痛, 无损伤, 无耐药性, 无阴道残留物。治疗范围广, 治疗效果显著, 疗效短。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口服药, 内置栓剂等。而且治疗费用低廉, 见表1。

3 讨论

臭氧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杀菌剂。一定浓度的臭氧在迅速杀菌的同时还原成氧, 没有任何残留的二次污染, 是绿色环保的元素, 被称之为“蓝氧”。高浓度气浆态治疗溶液进入生殖道治疗, 1~2min快速杀灭病菌, 解决了阴道炎患者病痛及不能立刻上环、取环、或做终止妊娠手术中的难题, 大大提高避孕节育及时率。高浓度雾化气体随着气浆同时进入生殖道, 利用臭氧水、臭氧气、臭氧雾三项结合, 对任何病灶部位均能达到有效的治疗, 不存在杀菌死角, 彻底高效和快速治疗阴道炎。

即开即用, 立即见效, 操作简便。快速安全, 无痛苦、无损伤、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杀灭病原菌, 治疗机理属于物理治疗, 替代了传统的常规冲洗和用药方法, 解决了患者耐药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小毛.依科臭氧治疗仪临床试验报告[C].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汇编, 2005:10.

[2]张泽武, 张巧利, 耿可亭.臭氧治疗念株菌阴道炎疗效的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2) :155-157.

[3]杨永斯.臭氧治疗念株菌阴道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13) :1655-1556.

女性生殖系统功能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收集1 896例于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疑似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 患者年龄17岁~48岁, 平均年龄33.9岁。

1.2 标本采集

本次试验所有标本在用药前严格无菌操作采集, 采集方法为先用1根无菌棉拭子清洁患者宫颈口黏液及分泌物, 再换用另1根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口内12 cm, 标本采集后于30 min内送至检验科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接种。

1.3 试剂及检测方法

所有标本均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 (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进行培养鉴定。试剂盒中含有9种抗生素, 即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 设有高/低两个药物浓度。

2 结果

2.1 标本阳性率

本次1 896份标本中共有1 247份支原体感染阳性, 支原体阳性率为65.77%, 其中Uu、Mh、Uu合并Mh阳性的标本数分别为629, 238, 380例, 阳性率分别为33.18%, 12.55%, 20.04%。

2.2 药敏结果

其中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对本地区支原体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交沙霉素、克拉霉素对支原体的敏感性均大于50.00%;支原体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敏感性比较低。见表1。

2.3 1 247份支原体感染阳性标本对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本地区Uu和Mh混合感染对除了阿奇霉素外的其余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70%;单纯Uu感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较低, 均低于20%;单纯Mh感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耐药率较低, 均低于30%。见表2。

3 讨论

通过本次统计分析发现大部分患者以Uu单独感染为主, Uu和Mh混合感染率比有关报道低, 单纯Mh感染率相对增加[3]。Mh感染性疾病以阴道炎、宫颈炎和输卵管炎为主;Uu感染性疾病以非淋菌性尿道炎为主, Uu感染引起的女性生殖器官病理性改变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 临床上支原体耐药株逐渐增多, 造成许多支原体感染相关疾病疗效不够理想或迁延不愈[4]。所以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疾病之前, 应当进行细菌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高疗效。

摘要:目的 了解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状况, 对常用抗支原体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 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疑似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患者分泌物标本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在1 896例患者中共检出支原体阳性1 247例:其中解脲支原体 (Uu) 阳性629例 (33.18%) , 人型支原体 (Mh) 阳性238例 (12.55%) , Uu和Mh混合阳性380例 (20.04%) 。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 阳性率为65.77%。两种支原体感染对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性, 单纯性Uu感染及Uu和Mh混合感染对除了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以外的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比较高 (≥40%) 。结论 本地区泌尿系统支原体耐药率比较高,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支原体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才能控制支原体感染和反复迁延, 以达到治愈目的。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多重耐药,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柳继兴, 邱晓英, 宋霞.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检测及对8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2) :137-138.

[2]朱峰, 金雅琼, 周英, 等.妇科门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支原体鉴定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 9 (22) :2796-2797.

[3]江小兰, 李国黎, 蒋国红.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支原体检测及药敏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7 (9) :863.

上一篇:基因的影响下一篇: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