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2024-07-22

广播电视信号播出(共10篇)

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篇1

1 机房播出设备的建设方面

1.1 建设方案应科学、合理, 指标要高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 保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然后, 对于整体规划要根据从易到难、从浅入深, 分阶段一一开始。具体实施过程应遵循下列原则:

a.先进性

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及工程施工都要满足相关规范及标准。还应顺应国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目前应思考到如何升级, 适应高清数字电视信号的发展。

b.可靠性

播出系统必须是质量过硬的设备, 拥有成熟并稳定的先进技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以及进行系统安装时, 应指出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及具体排除的方法和手段。

c.安全性

不管是基础平台, 还是各子系统, 所有系统设计都应符合安全性的要求。其硬件在选型时应强调安全性及稳定性。同时, 系统还能监测并记录网络及相关设备的工作情况。

d.兼容、开放、可扩展

硬件设备在具体的选型时, 应保证实现硬件兼容。系统软件界面统一, 不同硬件平台间素材可以无缝共享。扩展性能上, 应充分预见到在很快的时间内系统会面对更多更先进的播出任务。系统设计时也需涉及到平滑升级, 等今后升级播出系统时, 不必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替换就可升级。为了支持“三网融合”等多业务应用, 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便于扩展新的应用和服务,

e.易维护性、可管理性

机房播出设备必须满足功能完备、操作简单、便于维护。在可能的条件下, 尽量采取在线热插拔。同时, 在管理、数据调度及共享上全面体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

1.2 购买设备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县级电视台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都较弱。遵循实用、节俭、方便、易于维护的原则以及本台的关键技术指标的要求, 仔细挑选性价比高的设备。

1.3 机房接地

由于机房建成时间不同, 其地线及供电线路都是各自单独铺设。因此, 机房各自的地线和供电线之间具有的电位和相位都有差异。当差异较大时, 两机房间的地线会产生的瞬间电位差可达到上百伏。对于那些精密昂贵的器材来说, 明显是潜在的严重危险因素, 极有可能引起难以估计的损失。

a.机房接地

为消除静电感应的影响, 机房必须有防静电地板。其金属架应保证互相连接, 同时还应和保护地线进行连接。

b.设备机壳、机架接地

针对室内的电子设备, 接地方法应使用星型接地法。即为各个机架里的设备提供一条接地支线, 然后将这些支线汇接集中到一点, 并接到机房的工作地线上。为各个机架也提供各自的一条接地子线, 将这些子线会接到一点, 然后与其它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一起接地, 共同汇接到机房的保护地线上。

2 关于广播电视台前端播出系统维护

2.1 制定科学的维修维护制度

工作人员必须掌握该系统及设备的相关性能、标准及具体的技术指标等。当碰到检修难题时, 应立即请专业技术人员。若检修中需要对系统及有关设备进行改动的, 首先要及时上报改修方案, 征得领导同意批准后方可执行。改动后把修改后的资料图纸交档案室保管。并在机房的工作日志中详细记录。

对于日常维护要采取周检、月检、季检、年检相结合的制度。结合日常传输实际, 合理安排具体的检修时间。

2.2 广播电视设备日常维护应注意的地方

(1) 安全性

提前做好相应的维护计划, 准备1至3个应急方案。这样, 遇到突发状况, 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2) 先导性

要以预防为主, 防微杜渐, 力争做到防患未然。

(3) 平凡性

技术维护工作工作琐碎、繁杂, 工作久了容易厌烦。这就需要台领导对这些人员的鼓励。

2.3 为设备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1) 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播出机房适宜的工作环境温度应在25℃内。因此, 机房内必须安装较高灵敏度的温度及湿度显示器。若机房湿度不够, 干燥, 其设备极易带上静电, 从而引起集成电路被损坏。若温度过高, 值班技术人员要立刻检查空调的制冷功能, 若制冷有故障, 应立即让专业人员来处理。

(2) 设备设置

设备设置必须合理, 从技术层面讲, , 整体上要求功能集中化、模块化, 相关的连接线路也要尽量缩短, 有序整齐, 便于维护管理。

(3) 防尘

准备干净的鞋套或专用鞋, 方便人员进入机房。保证每日的机房清洁, 尤其要做好地面、显示器、控制台面、设备表面的防尘工作。同时, 不准摆放和工作无关的物品。

(4) 防鼠

老鼠会破坏电缆或造成短路, 严防老鼠。

(5) 强化日常的技术维修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召开日常传输例会, 同时, 要制定出具体的技术维护检修规程, 并提出下列要求:

a.针对维护与检修工作, 应实施值班、巡班, 并开展定期专业的检修维护等措施。

b.技术维护人员必须掌握好相关的技术、了解系统框图及信号流程, 便于及时排查故障。

c.各部门应制定出相应的技巧掩护检修规程, 加强平常工作中的技巧掩护, 保证传输的质量水平。

d.当完成维护检修后, 在机房内的日志上做好相应的记录。

e.针对节假日及重大播出时间, 必须提前完成系统及有关设备的维护及检修工作。

f.检修配电机柜等电源时, 应两人及其以上的工作人员进行, 以保证人员及设备安全。

2.4 完善设备维护措施是安全传输机高质量技术指标的保障

定期清理使用设备, 并制定出详细的设备使用、维护一览表, 让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都一目了然。同时, 不断改进完善相关的维护检修规程以及应急方案。

为保证传输质量, 对于播出系统要加强技术改造工作。应定期测试播出系统, 做好系统的日常维护。现在广播电视播出的主要设备以主备波道自动切换为主, 针对正在播出的系统维护, 并与相关技术部门共同配合完成技术指标测试工作。经过一一检查, 及时更换已老化、劣化的设备。抓好日常的应急演练, 保证安全播出工作。作为播出部的技术人员熟悉下列几项工作:

保证播出系统的设备的质量, 可以把播出设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电源保障体系。为避免供电中断发生, 播出机房都不会间断电源供电系统。播出系统的供电可分成两块进行分开供电:播出设备、辅助设备。播出设备的供电。

第二部分是监控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监视器、维修设备及仪器仪表等。

2.5 播出系统的值机维护管理

(1) 日常值机管理

值机技术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值机管理制度。

a.仔细把节目串联单依次输入电脑。根据串联单按顺序准备好播出带, 并逐一核对顺序, 同时, 技术工程师会核对具体的流程, 保证节目播出的准确性。

b.认真监听、监看, 做好日常的值机记录。要及时、认真检查下一盘播出带是否与电脑程序、播出机号相同, 若出现编播事故及时使用补救方案。

(2) 应急维护播出系统

对于紧急事件处理原则应遵循, 值班员第一时间发现, 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尽量减少黑屏时间, 用静止画面过渡, 活动画面垫播, 利用最佳方案应对, 制止连锁反应。因此, 值机技术人员心中要形成多种应对方案, 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故障。

(3) 日常维护播出系统

a.广播电视系统运行技术维护是保证广播电视的安全正常播出。保证机房的温度与湿度适宜、通风。精心维护和保养相关设备, 特别是播出线的维护。

b.网络维护也需重视。网络维护人员利用网管计算机了解到设备的详细信息, 及时判断和处理普通的设备故障, 对下属站起到一定的技术支援作用。

c.健全完善的监控体系, 量化相关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 从而保证播出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 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前端系统播出信号质量, 保证节目的高质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摘要:舒城县广播电视台所具备的前端播出机房直接负责了县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全部的节目播出工作。广播电视台前端系统就好比一个地区广播电视台系统的核心。本文浅谈如何提高广播电视前端系统播出信号质量。

关键词:性价比,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学跃, 宋平.浅谈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日常维护[J].山西科技, 2008

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机构健全

为确保广播电视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确保重点保障期、重要时段安全播出,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安全播出工作,快速反应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平邑县广播电视台成立了以台长为组长,分管安全工作副台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安全播出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24小时值班制,在全台建立起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靠上抓,重点抓”的协调指挥机制,对各部位发生的重大问题、重要情况要求快速、如实上报,及时、准确处理,努力做到“四不放过”,即发现事故苗头不放过;工作责任不明确不放过;措施不到位不放过;存在问题整改不力不放过;出问题责任不追究不放过。

二、 制定预防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增强应急能力

进一步完善了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组织有关科室进行了预演,提高维修人员的应急能力。将安全播出保障任务分解到台各相关科室、各乡镇广播电视站,再将任务具体到人,使有关网络播出精细化、责任化。同时,为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传输的安全和调度指挥工作,保证节目内容、光缆干线、卫星传输、无线覆盖不发生政治事故和重大播出事故,广播电视台细化量化岗位目标责任制,与相关科室、人员签订了安全播出责任书,要求值班人员严守岗位、认真操作。转播机房要做好播出前设备检查工作后,方可开机预热。播出期间,值班人员要认真监视、监听图象伴音效果,每半小时巡机一次,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并认真做好播出和巡机记录。

三、加大设备投入力度,确保网络安全

为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今年以来,平邑县广播电视台先后投入近40万元新上了硬盘播出设备2台、自动切换器2台、GPS校时器1台,更换了SDH设备、UPS电源电池组、卫星接收设备,对铁塔及天馈系统进行了查检维修,设备的更新和维修,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对县重大节庆日、重要会议、重要活动进行安全播出,配齐配强人员,保证县重大活动导播任务无失误,全年共完成导播活动32次,转播电视电话会议81次,没有发生安全播出事故,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

论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与安全播出 篇3

一.安全优质播出是电视发射的中心任务

1. 安全优质播出是发射台的主要任务,广电总局反复强调:广播电视部门各级领导都要从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实现广播电视发送设备的“高质量、不间断、即经济又安全”的播出。

2. 无线发射的具体任务就是将制作好的节目,经播控中心实时播放,再经光缆、卫星、微波等传输到发射台,由发射机进行调制,最终以高频电磁波的形式发出去,实现点至面的覆盖。

3. 安全播出是无线发射的中心工作,是无线发射的立足之本,是永恒的主题,是重中之重。无线发射所开展的一切工作均围绕着安全播出这个中心。

二.严格管理是保证安全播出的重要环节

1. 电视发射系统是一个由供电系统、信号源系统、天馈线系统、冷却系统等构成的复杂系统。为保证安全、优质播出,除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安全制度》、《维修制度》、《交接班制度》等以外,还要定时对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准确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也是重中之重,必不可少的。

2. 安全播出对发射台来说就是安全传输发射。要求在传输发射系统里技术设备要安全,管理运行的人要安全,传输发射配套的电力、冷却及环境等方面也要安全。

三.电视无线发射安全播出的思路和举措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电视无线发射的安全播出也是如此。从其发展的规律来看,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 安全可靠的系统配置

在电视无线发射中,要完成无线发射任务,除了发射机外,还必须有以下配置:天馈线系统,配电系统,音视频前端接收和处理系统,监视、监听系统,接地系统,冷却系统,还有计算机监测和控制系统。

2. 完善有效的技术监控

呼伦贝尔电视台在2003年“西新工程”中,将原有的电子管发射机全部换上了固态发射机,实现了自动化播出。实现了技术人员对发射机的有效管理,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发射机的工作可靠性、故障处置及时的有效性。固态发射机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操作的简易性,大大提高了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

四.严格规范的运行管理

安全播出是个系统工程,既要坚持贯彻落实安全播出十二字方针,即“不间断、高质量、即经济、又安全”,还要严格做到“满功率、满调制、满世间”。日常运行管理中,一定要从思想教育上、从设备改造上、从技术维护上,从人员培训上,从制度制定上,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扎扎实实抓起。

1. 严肃态度,提高认识。

在事关安全播出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安全播出没有小问题,安全播出上不存在“小不忍则乱大谋”,恰恰相反的是“小忍必乱大谋”。要警钟长鸣,确保安全优质播出,确保重要时期安全播出保零秒。

2. 严格维护,不留后患。

加强维护,要从检修计划做起。针对每台发射机制定详细的检修周期制度,做到周检、月检、季检、半年检和年检。把技术维护变成一个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岗位,努力降低设备故障率,不能因为技术工作不到位出问题。

3. 行之有效的技术改造

再先进的设备,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坚持技术改造,将不管用的改造成管用的,将不好用的改造成好用的,将不稳定改造成稳定的,将不理想的改造成理想的。为了发射系统更安全、更可靠、更科学、更经济地运行,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4. 建立、培养、保持一支现代化的管理维护队伍。

我们都知道,机器设备再好,如果管理维护水平跟不上,还是保证不了不出问题。因此,建立、培养、保持一支工作责任心强、技术本领过硬、高水平的技术管理维护队伍是十分必要的。

五.人才是本、科技是根、安全是命

人才是本: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就是要尊重人,关爱人,依靠人和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工程的建设。

科技是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无不是科技发展而推进的。传输覆盖更是以科技为基础不断延伸和拓宽的,因此,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科技这个根本。

安全是命:把安全提高到人生命的高度,提高到单位命运的地步,足以说明安全运行是我们工作的永恒主题,是电视发射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各级领导,技术部门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用自己的决心和能力去实现安全运行的胜利。

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篇4

1 微波传输

微波是我国早期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波传输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对于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比较强,能够有效的保证了广播电视信号的畅通。微波传输具有独特的优点,其建设周期短,而且灵活性大,通信容量变化也比较大,特别适合应用于山区、水面等光纤难以铺设的复杂地形。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微波技术也逐渐由模拟微波向数字微波方向发展,数字微波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其普及率。数字微波为了具有长途传输质量稳定、投诉少、容量大等优点,在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已经逐渐的完善了数字微波的改造工作,为广播电视信号提供了优质、安全的信号源,逐渐成为了我国现代通信的重要制作之一。

2 卫星传输

卫星广播传输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几十年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从技术上看卫星广播是将微波中继站转移到了通信卫星上,而卫星广播已经成为了我国目前覆盖面最广的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形式,它有效的提高了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同时也是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最先进、有效以及经济的手段。随着卫星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模拟卫星信号逐渐向数字卫星广播信号传播技术方向发展,通过采用数字传输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数字卫星能够为用户提供上百套的广播电视节目,远远的超过了模拟卫星。

卫星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是在微波通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还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卫星广播电视的传输距离更远,覆盖面也更大,能够实现远距离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电波主要是在接近真空的外层空间中进行传播,所以其信号也比微波信号更加的稳定,传输的质量也更高,而且受到的干扰也比较小。在卫星信号的传输中为了进一步的扩大其通信容量,还在微波波段上采用了频带负压技术。卫星通信信号传输受到的地理条件的限制比较小,具有建设速度快、覆盖面广泛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在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中容易到的大气层对电磁波的干扰和损耗,同时在城市建筑中特别是高层建筑对卫星信号的传输影响也比较大。通过采用数字卫星广播电视来进行节目信号的传输,会进一步的提高节目信号的传输质量。

3 光纤传输

光纤传输也是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的重要工具,单模光纤具有损坏小以及传输带宽比较宽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基本完全实现了省市范围内的光纤联网。光纤通信信号传输具有传输效率高、通信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以及传输质量高等优点,便于进行建设和传输,因此,在实际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中得到了普及[3]。在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传输中,光纤网络是其发展的基础。光纤网络也是城市数字电视和信号传输最可靠的通道,通过多种传输和播出方式的有效结合,实现广播电视台以及卫星上行占以及电视发射台的光纤通信,有效的保证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的质量,同时也改变了由于微波中继而产生的噪音。

在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中还应当保证信号的质量,这也是影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使用光纤传输的过程中,要保证光纤的质量,并且尽量缩短光纤线路。在接收信号时要避免干扰源的干扰,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干扰源进行屏蔽,可以通过采取装设微波干扰器以及架设干扰网的形式。广播电视的信号接收系统也对于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接收到的信号好,才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通过对广播电视信号进行过滤可以有效的保证信号的质量,使图像和声音都更加的清晰。

4 结束语

在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因此,积极的采取合适的传输方法。为了有效地保证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传输质量,应当借助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利用数字化的传输方式能够有效的保证信号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清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源的安全传输[J].活力,2012(21):93.

[2]李旭红,杨建伟.如何保证电视信号的正常传榆[J].河南科技,2010(9)6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规范 篇5

一、工作目标:

确保党和国家的声音进入千家万户,确保全区广大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对广播电视系统造成的危害,确保广播电视信号不间断、安全高质量播出和传输。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组长:广播电视台台长、书记,总体指挥协调并负责报告文广局领导。

副组长:分管副台长及其他班子成员,指挥协调本台广播电视及全区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负责执行市、局应急指挥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调度令,并负责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成员:技术部主任,负责本台广播电视及全区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的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支持各镇无线广播电视传输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

办公室主任,负责本台安保工作和应急值班事项。

其他部室主任,负责本台播出节目安全,做好节目审听、审看及节目编排等工作。

三、日常安全播出工作规范:

1、播出机房安全由当天值班人员负责。无关人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进入机房。

2、播出机房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无关的电器设备。要经常检查安保和防火设施完好程度,熟练掌握安保和灭火设备。

3、播出人员应提前到岗,检查播出带、播出素材,编排、校对播出节目单,检查播出设备,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播出,并认真填写播出值班日志。

4、播出人员要认真做好播出节目的上载工作。

5、播出前应认真检查广播电视应急信号是否正常,确保应急信号不间断。

6、技术人员应准时上岗值班,做好技术保障和应急处置工作,并认真填写好技术值班日志。

7、定期检查维护备用电源(应急发电机和UPS电源),确保播出供电不间断。

8、各值班岗位备有对上、对下通讯联络表,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置和上报。

9、播出结束后,应检查设备电源是否关闭,门窗是否关好,有无异常现象,巡视完毕后方可离去。

10、组建防无线插播应急小分队,熟练掌握防无线插播检测技术。

11、认真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每月举行一次安全播出模拟演练。

四、应急预案操作程序:

1、接市、局有关指令,在重要敏感期和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区文广局统一下发区安全播出指挥调度令,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启动,播出岗位加强值班,重要时段双人双岗,台安全播出领导小组成员靠前指挥,严格督察,督察情况必须记录在案。

3、广播调频播出人员在正常播出时如发现异常信号情况,立即切断信号源,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信号,并立即向上级汇报,待正常后恢复播出。

4、电视播出人员在正常播出时如发现异常信号情况,立即切断信号源,转播中央电视台一套信号,并立即向上级汇报,待正常后恢复播出。

5、无线开路遇非法信号插入情况,接报后立即逐级汇报。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举报现场,组织向周围搜索,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搜索情况。

五、责任追究:

1、安全播出一线岗位值班人员,在出现异常非法信号情况下,必须按操作要求立即采取措施,超过合理操作时间酿成后果的将视情节轻重以人为责任事故论处。相关指挥人员应负领导责任。

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篇6

一、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

值班人员应对所有的机器设备、外部设施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相关系统都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这就是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1) 按时抄表并根据抄表结果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值班日志一般需要详细记录设备运转状况、处理的故障及其出现的特殊情况等内容。 (2) 定时巡机。为保障发射机的工作状态, 就必须要做好定时巡机工作, 具体的就是要做好观察、闻味、听声、摸温等。其中观察主要是针对在发射机运行过程中, 定时查看每项的技术参数, 确保发射机安全运行;闻味就是为保障机房内没有异常气味产生, 比如因电源出现问题或风机摩擦等原因而导致产生的异常气味等;听声就是听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是否有杂音出现, 一旦发现有杂音, 可以立即进行故障处理;触温就是为保障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有一个正常的温度范围, 从而避免因温度过高而阻碍了安全播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严格遵守检修制度

设备的检修工作在安全播出工作内容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所以必须时刻严格执行设备的检修制度, 以此来尽可能的减少故障的发生。 (1) 进行周检时, 主要任务就是完成风扇滤网的清洁工作和发射机的除尘工作, 同时要做好发射机在开机状态下的电流、电压及其运行的相关数据的记录。 (2) 进行月检时, 核心任务就是查看功放器的电流、电压是否发生异常以及综合考察发射机的各项指标, 并对其异常现象作出立即处理。 (3) 进行季检时, 要求及时检修所有的电源连接线路, 同时做好交流继电器接点位置的检查工作, 检查是否出现烧灼现象, 如果发现有烧灼痕迹, 应立即给予维修。此外还要定时检查风机的运转状况是否正常, 在运转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音产生。 (4) 进行年检时, 具体任务就是对发射机进行全面清洗, 做好线槽电缆的检修工作, 保障其正常运行, 重视防水防鼠工作的进行, 同时还需要全面考察有关插件的连接状况、风机的运转状况以及制冷机的运转状况等, 从而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三、发现设备故障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由于播出设备都会受到使用寿命的限制, 在经过不断的使用和运行后, 设备中的某些零部件难免会出现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的情况, 再加上设备运行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 使得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 从而影响到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及发射。因此, 在发现设备故障后, 一些值班经验较少或者心理素质水平较差的工作者, 很容易在面对设备故障时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 甚至会由于过于紧张操作错误, 将小故障搞成大故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就应该对值班人员进行考核和培养, 有意识的增强其心理素质, 确保其能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以冷静的头脑分析故障原因, 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排除故障。另外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 还要同时向机房主任等上级领导简明扼要的汇报设备故障发生的情况, 尽可能的将设备故障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备操作, 防止出现人为事故

首先, 在节目播出前半小时内, 一定要做好对电势信号以及调频状况的确认工作, 一旦发生故障应立即找出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其次, 由于现阶段系统能够自动设定开关机时间, 但是值班人员仍然应仔细检查发射机的运行状况, 确保信号播出正常。在对发射机以及控制台等进行日常清洁时, 应避免碰触到设备开关, 防止出现更改设备工作状态的现象。一旦发射机出现故障, 应立即切换到备用机上, 确保节目能够继续正常播出。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为了更好地保障新闻及其他的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就必须做好安全播出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就是设备和人力。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及时地维修, 以确保发射设备的正常运行, 从而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所有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因此, 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工作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从而实现量变向质变的飞跃。

摘要:广播电视信号安全播出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要确保整个发射过程的安全性, 这有利于提高电视节目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基于此, 本文主要针对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及发射中安全播出的完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及发射,安全播出,措施

参考文献

[1]丁龙.浅析全数字广播电视传输体系中有条件接收系统[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09)

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篇7

1做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的工作

值班人员必须及时检查和保养所有的设备、设施及与之相关的外部系统。

一是按照单位规定的检查流程,按时获取抄表结果,并填写值班日志。值班日志通常包括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排除内容等,特殊情况下要进行详细记录。

二是定时巡回检查机器,确保发射机的操作状态正常,并做好定期的巡机工作。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观察、 嗅觉、听声音、摸温度。观察,主要观察运转时的发射机,并定时巡回检查技术参数,保证发射机的正常运行,以确保安全;嗅觉,是确保内部房间没有异味, 如出现问题或其他原因引起电源产生异味或风扇摩擦时产生异味,要及时处理; 听声音,是在操作过程中收听该装置中的声音,如果有噪声,特别是平时没有的噪声,就应马上解决;用手摸温度可以确保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可以避免由于高温安全产生的故障,阻碍广播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严格遵守修理制度

在广播工作的安全性内容上,设备维护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始终严格执行维护系统设备的制度, 以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

第一,进行每周检查,主要任务是完成风扇过滤器清洗和除尘工作;同时, 对发射机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如电流, 电压和运行的启动状态。

第二,进行每月检查,其核心任务是查看功能器的电流、电压指标和与发射异常现象的相关数据进行全面调查, 并对异常现象及时处理。

第三,进行每季度检查,需要对所有的电源线路进行检查,同时做好检查工作, 特别要做好交流继电器接点位置的检查, 检查是否有烧痕,如果发现有烧痕,应立即进行维修。此外,还应该定期检查风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有异常噪音,也要及时进行维修。

第四,每年进行检查,具体工作包括全面清理发射机,并做好电缆线槽的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注意防水工作。此外,还要检查小部件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3如果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后应及时采取措施

由于广播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连续使用或连续操作后,该设备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零件老化的问题,达不到运行状况的相关技术要求。再加上发生故障的设备的操作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传输和发送广播电视信号。因此, 当工作经验较少,心理素质差的工人后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后,很容易着急,不能做出冷静分析,毛手毛脚地处理故障, 甚至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故障扩大,进而影响整个广播电视进程。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对值班人员进行评估和培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事情不慌不忙,确保出现设备故障时,能够冷静地分析故障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故障。另外,在故障维修的过程中,要简明地向上级报告关于设备故障维护的详细情况,尽量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

4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首先,在播出前的半小时,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以确认电势信号和调频状态,如果发生障碍,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其次,虽然系统可以自动设置开关机时间,但仍需值班人员做好仔细检查,保证广播信号的正常播出。在对发射台和控制台进行日常清洁时,应尽量避免触摸设备, 防止触摸到设备的操作键。如果发射机出现故障,应立即切换到备用机,确保广播电视可以继续正常的播出。

5结语

为了更好地保护新闻和其他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就要做好定期的维护工作。一般人看来,广播电视不仅要依靠专业的广播安全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还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掌握新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为广大的电视观众播送电视节目。 总之,为了更好地保证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就要确保设备方面和人力方面不出问题。这样,高品质的广播电视节目才能持续地安全播出。

摘要:广播电视信号安全播出保证了整个发射过程的安全性,这将有助于提高电视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主要用于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和发送广播完善的安全进行讨论。

关键词: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及发射,安全播出

参考文献

[1]毕提斌.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中的安全播出问题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3).

[2]曲文光.浅谈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发射中的安全播出问题[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7).

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篇8

一分布式应用介绍

传统电视播出系统是以切换台为核心, 前端配置录像机、播出服务器等信号源, 后端通过技监矩阵、多画面分割器等实现系统信号的监听监看。

如图1所示, 在播出服务器为主要信号源的播出系统中, 对于录像机和其他公共信号源, 我们通过共享调度矩阵来实现信号源的共享调度, 通过技监矩阵来实现各个信号单独的技术监听监看, 统一监看则集中到多画面分割器进行。在传统播出系统中, 共享调度矩阵、技监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通常采用单独的机箱, 各个机箱之间通过同轴电缆进行连接。

整个分布式应用系统在矩阵设备类型选择上经常采用单体式矩阵或小规模板卡式矩阵, 如LEITCH的PANACEA系列矩阵等。在多画面分割器设备类型选择上经常采用一体式多画面分割器或模块化多画面分割器, 如Miranda公司的KVM系列等。

在这种分布式的应用系统中, 各个功能矩阵、多画面分割器相互独立, 单一功能机箱故障或维护时不会影响其他功能机箱的运行, 对整个系统运行影响面小, 减少了故障定位和排查的难度, 增加了系统维护的便捷性。但是, 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不足, 由于各个功能机箱的相互独立, 系统设备数量较多, 不仅增加了系统占用空间和复杂度。同时, 较多的功能设备和机箱之间的连线, 也增加了系统预算。

这种分布式的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在电视自动播出系统发展前期, 由于播出频道数目不多, 公共信号源相对有限, 能够很好地满足系统的需求, 所以成为各个电视台经常采用的系统模式。

二综合应用模式介绍

随着电视播出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视频道不断增加, 系统内公共信号源和信号监看点逐渐增多, 同时考虑到播出系统安全、机房空间、系统预算等情况, 在播出系统建设中, 将共享调度矩阵、技监矩阵等各个功能矩阵进行功能融合, 利用综合大型矩阵来实现各个矩阵功能并连接多画面分割器, 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这类“综合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系统一般规模较大, 能够满足更多的信号输入输出需求, 同时相比分布式应用模式中各自独立机箱, 大大节省了设备占用空间, 减少了系统间纷繁复杂的连线。在系统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考虑到播出安全的要求, 通过在系统中配置主备矩阵, 可以做到主备链路分开, 消除了关键设备的单一故障点, 符合广电总局安全播出相关条令。在目前主流的广电设备中, 这类产品主要分为内嵌式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级联式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两种, 下面将对这类产品中的两种主要设备类型进行介绍。

1. 级联式类型

这种系统结构中矩阵产品对输入、输出、监看等功能都进行了模块化细分, 各个模块集中在同一个矩阵机箱来实现不同功能。由于综合矩阵融合了共享、技监等各个功能矩阵, 矩阵规模一般较大, 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的不同来配置不同的模块。同时, 在综合矩阵的基础上, 通过特殊电缆级联多画面分割器, 以期达到减少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之间连线, 简化系统结构的目的。

这种综合大型矩阵在物理结构上与小型模块化矩阵并无明显区别, 只是在使用过程中, 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逻辑上的功能模块的划分, 来实现不同的功能。目前市场上此类大型矩阵产品已经成熟并推广开来, 例如Evertz公司的XENON系列, Miranda公司的NV系列等。这类综合大型矩阵系统通常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板卡式结构, 板卡均支持在线热插拔, 方便维护。矩阵机箱中板卡模块主要包括了输入模块、输出模块、控制模块、交叉点模块、Monitor卡和电源模块。其中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相互独立, 分别负责矩阵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由于采用板卡式结构, 在机箱槽位充足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来增加或减少板卡数量, 使得系统的扩展性大大增强。控制模块负责矩阵机箱与外部控制信息的交互, 可以做到主备配置, 在正常状态下, 所有的控制命令通过主控制卡实现控制, 当主控制卡出现故障, 会自动倒换至备控制卡, 保证了外部控制对矩阵的选切。在两块控制卡同时故障时, 矩阵才会失去外部的控制, 但是不会影响矩阵信号输出和多画面分割器信号的输出。交叉点模块负责矩阵内部入点和出点的选切, 一般也可以做到主备配置, 保证交叉点选切的安全。Monitor卡负责提供矩阵输入输出信号的监听母线, 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矩阵机箱在实现不同矩阵功能的同时, 一般还会配置相应的外置控制面板, 接受人工控制, 例如为实现共享调度矩阵的手动选切而配置单独的矩阵调度面板等。

级联式应用模型中的多画面分割器部分经常采用矩阵结构单独机箱[1], 例如Miranda公司的KMX系列、Evertz公司的MVP系列等。与一体式或模块化多画面分割器机箱相比, 矩阵式机箱中多画面分割器的输入卡和输出卡相互独立, 并可根据实际需求的增多, 通过线性增加板卡数量来扩展整个系统的监看信号数量, 增强了系统的扩展性。在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连接方式上, 与传统同轴电缆连接的方式不同, 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之间的连接通过特殊电缆来实现。例如, Evertz公司的VIP-X系列矩阵中采用了XLINK线缆, 矩阵中每块带XLINK接口的输出板卡包含3个XLINK接口, 每个XLINK接口可传输32路信号, 3个XLINK接口可以同时传输不同的信号。这样, 通过3根XLINK线缆, 一块带3个XLINK接口的矩阵输出卡就可以传输96路不同的信号给多画面分割器, 相比于传统的应用方式中同轴电缆的连接方式, 极大地减少了系统间连线, 节省了系统占用空间。同时,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根据业务量的增加, 通过增加简单的几根特殊电缆和多画面分割器机箱, 就可以扩大整个系统的信号监测数量, 增强了整个系统的灵活性。

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连接如图2所示。

同时由于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之间除了信号传递外, 还需要实现动态源名、逻辑矩阵分层等复杂功能, 因此这种类型的产品在应用过程中通常还要配置外置的管理控制服务器, 如Miranda公司自有的NV9000控制器、Evertz公司的MAGNUM控制器等。整个控制系统连接示意图如图3。

在这种类型的矩阵中, 所有的矩阵功能都集成在一个大型矩阵上, 单一矩阵故障时会给整个系统带来极大的隐患, 所以, 考虑到播出系统的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系统通常配置主备矩阵, 消除系统链路中的单一故障点, 保障播出系统的安全性。

级联式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相比于传统分布式应用, 减少了设备数量和系统间连线, 降低了系统复杂度, 增强了系统扩展性。但是这种方式同样存在不足。首先, 由于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采用级联方式, 而级联技术一般是各个厂家的独有技术, 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接口往往互不相通, 造成了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整个系统必须选用同一品牌产品, 对设备选型替代有一定限制。同时, 由于级联技术开发思路各不相同, 各个品牌产品采用的接口类型不同, 有些产品是在矩阵输出口之外开发的单独接口, 而有些产品则是在矩阵输出口基础之上进行的接口研发, 使用这种接口方式则会占用了矩阵输出口, 造成矩阵实际可输出数量的损失。其次, 由于矩阵采用了大型板卡式矩阵, 各个功能模块都通过板卡实现, 而各个公司由于开发思路、产品背景的限制, 造成矩阵实际功能在特定应用场景中有个别不足。例如, 矩阵的监看功能是通过配置矩阵Monitor卡来实现的, 而各个品牌产品中单一机箱内可安装的Monitor卡的数量是有一定限制的, 这样对于多条监看母线的应用需求, 则需要占用额外的矩阵输出口来实现, 从而造成了矩阵实际可输出数量的损失。

2. 内嵌式类型

内嵌式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采用了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 将矩阵系统各个模块和多画面分割器模块都集成在一个机箱内, 各个功能模块之间通过内部电路连接, 从而极大地精简了整个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系统。

此类产品的主要代表是Harris公司的Platinum系列产品。以Platinum系列机箱为例, 机箱主要结构如图4。

如图4所示,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板卡前置, 所有板卡均支持在线热插拔。主要板卡模块包括矩阵输出模块、矩阵输入模块、交叉点模块、控制卡模块, 监看母线模块、多画面分割器输出模块, 所有系统功能模块通过一个机箱实现。

Platinum矩阵配置了冗余电源模块, 并对系统中关键模块, 如控制卡、交叉点卡等进行了冗余配置。矩阵可通过RS422接受外部Automation控制, 外置控制面板通过同轴电缆或者网络方式实现对矩阵的控制。正常应用过程中, 配置了主备交叉点板卡的机箱, 在主交叉点板卡故障时, 会自动倒换至备交叉点板, 对于矩阵信号的输出没有影响, 但是由于矩阵中内置的多画面分割器信号分别取自主备交叉点板卡, 所以当其中任意一块交叉点板卡故障时, 多画面分割器信号将损失一半的输出。各个功能模块通过内部电路连接, 机箱控制卡可以实现源名跟随、逻辑矩阵划分等复杂功能, 不需要配置额外的管理控制服务器。矩阵支持输入、输出信号检测, 支持机箱电压、风扇、控制卡的实时检测, 并可通过SNMP协议, 实现机箱故障检测报警。

这种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的设计方式, 让整个矩阵和信号监看系统变得简单, 而且大大减少了系统中视频电缆的数量, 简化了系统结构, 降低了系统故障排查时的工作量和复杂度。但是这种类型产品也存在一定不足, 首先, 这种应用方式中多画面分割器输出卡和矩阵输出卡集中在一个功能区, 两种卡的使用数量会受到机箱槽位的限制, 从而限制了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的实际可输出数量。其次, 在实际使用中, 为了保证安全播出, 系统会配置主备矩阵, 对于多个矩阵间动态源名的实现, 则需要通过矩阵输入口和输出口间的级联实现, 造成了矩阵实际可用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数量的损失。

通过对级联式和内嵌式两种矩阵的介绍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内嵌式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系统通过系统整体设计, 最大化地精简了系统设备和系统间连线, 使整个系统的便捷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但是由于各个功能模块集中在一个机箱, 使得系统的可扩展性受到机箱空间限制, 极高的系统集成度也会带来单一机箱故障, 影响面较大的隐患。而级联式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系统通过配置单独的综合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机箱, 实现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功能上的相互独立。这种方式应用灵活, 扩展性强, 但系统简洁性相比内嵌式略差, 同时由于各个部分功能独立, 动态源名等复杂功能的实现需要配置额外的控制器或服务器, 增加了系统成本和系统潜在故障点。两种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系统各有优劣, 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系统需求。

三总结

在综合应用模式的基础上, 以切换台为核心的播出系统示意图如图5。

可以看到, 与图1中传统分布式应用相比, 综合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的应用模式使得整个系统变得简洁、简单。而综合应用中不管是级联式或内嵌式综合矩阵应用类型, 与分布式矩阵和多画面分割器相比, 都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 这种综合矩阵一般都采用规模较大的矩阵结构, 使得整个系统可共享调度的信号源数量大大增加, 可以满足播出系统业务量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 矩阵规模的增加并没有增加整个系统的规模, 反而是精简了系统内设备数量, 减少了系统间纷繁复杂的连线, 降低了系统预算, 使整个系统结构变得简单可靠。其次, 由于矩阵机箱、多画面分割器机箱模块化的设计思路, 使得整个信号调度与监看系统的扩展性得到了大大提升。相比于分布式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系统, 综合矩阵与多画面分割器的应用模式更加适合电视播出中数量规模日益增多的信号调度与监看。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篇9

1 工作原理与系统设计

指纹识别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精准的光电成像系统对开启者的指纹图像进行采集,并运用复杂的模式匹配算法,与原注册指纹进行比对,判断开启者身份,合法身份确认后即可输出开锁信号[3]。电视信号播出机房的门禁系统采用分布式C/S架构设计,主要由门禁管理中心、门禁终端、自动门和传输网络等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

门禁管理中心部署在监控室,实际上是由一台接入局域网的PC机完成的,PC机上安装门禁管理软件用以存储和管理访客资料、指纹信息以及访问日志等信息,同时作为系统的服务端等待分布在各处的门禁客户端发来的连接请求建立TCP/IP网络连接,实现与各门禁终端的数据交互;门禁终端作为系统的客户端是执行单元,主要完成对访客指纹的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指纹匹配、控制自动门开关、显示工作状态和呼叫门铃等功能。当访客的指纹与系统中注册的指纹匹配时,通过控制继电器打开或者关闭自动门,并在LCD液晶屏上显示访客身份信息;不匹配时,会显示报错和处理方法等,并将所有执行的操作和状态信息发送至管理中心。当有外来访客时,可以按呼叫门铃让保安室的工作人员手动控制自动门开启,进行登记后再进入[4]。

2 门禁终端硬件构成

智能门禁系统主要由嵌入式处理器LPC2148、指纹识别模块TF-EM-M12、液晶显示屏、呼叫门铃、继电器和电源管理单元等组成。门禁终端硬件构成如图2所示。

2.1 嵌入式处理器LPC2148

为了实现系统的低功耗和小体积设计目标,采用了飞利浦公司推出的基于ARM7 TDMI内核的精简指令系统的16/32位高速处理器。其丰富的片上资源能满足本系统的设计需要[5]。

系统采用的都是集成度很高的模块,LPC2148处理器的UART串口与指纹模块TF-EM-M12的串口对接,用以实现指纹的采集、匹配、回传、存储的功能;处理器的SPI接口直接与网络模块ENC28J60的SPI接口对接,用以实现网络控制及数据传输。

2.2 指纹识别模块TF-EM-M12

指纹识别模块TF-EM-M12利用光学CMOS传感器采集指纹图像信息,它的核心是一个集成了先进指纹识别算法的DSP芯片,内部集有指纹特征提取、存储、比对等功能,并提供了RS-232接口供外部控制器控制。识别率高达0.000 01%,采集头分辨力为500DPI,可存储80枚指纹,还可扩展到880枚和1980枚,比对时间小于1s,具有1∶N和1∶1这2种比对模式,用户还可分为多级权限管理,多级的安全级别自主设置,便于应用于不同场所。该模块处理速度快、稳定性好,易于集成,适于嵌入指纹锁、指纹门禁机和手持指纹识别设备。

指纹识别模块在门禁终端中作为从设备,由处理器LPC2148通过UART串口发送相应指令对其进行添加指纹、删除指定用户、采集图像、提取特征值上传和匹配等控制。串口的通信速率与处理器LPC2148初始化的一致,设置为19200 bit/s、1个起始位、1个停止位和无校验位模式。

2.3 网络模块ENC28J60

ENC28J60是美国微芯科技公司推出的带有行业标准SPI串行外设接口的以太网控制器,完全符合IEEE 802.3规范,提供了一个内部DMA模块,并采用一系列机制对传入数据包进行限制,为了实现快速数据吞吐还提供了硬件支持的IP校验和计算,具有两个专用的引脚用于连接LED,进行网络活动状态指示[6]。网络模块ENC28J60与处理器LPC2148的通信通过2个中断引脚和SPI接口实现,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Mbit/s。

3 门禁终端软件设计

门禁终端核心采用的是ARM处理器LPC2148,故软件调试环境采用了ARM处理器集成开发工具ADS1.2,此开发软件功能强大,集成了汇编、C/C++编译器等,其编译效率非常高,还支持JTAG仿真调试和硬件调试,同时,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系统库。

3.1 门禁终端程序结构

主程序主要通过调用各功能子函数来实现数据收发和控制等。程序流程图3所示。

门禁终端上电后,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包括处理器LPC2148异常向量表、堆栈初始化、存储系统初始化和目标板初始化等,还包括对外围网络模块ENC28J60、指纹识别模块TF-EM-M12和LCD显示屏设备的配置,并主动与管理中心建立TCP/IP网络连接,之后进入中断触发等待状态。当有访客触发CMOS传感器时,进入中断程序,获取和处理指纹,再与管理中心系统中注册的指纹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会在门禁终端上显示个人信息并打开自动门;如果不匹配,会声音报警提示报错,并在LCD屏上显示原因和处理方法。最后将操作过程通过网络发送到管理中心服务器端备份,结束中断,继续进入等待中断触发状态。

3.2 数据传输

系统中的指纹数据和控制指令都是通过以太网传输的,一般情况下每一数据帧的长度介于64~1518byte之间,分别依次由目标MAC地址、源MAC地址、类型/长度字段、数据有效负载、可选的填充字段和循环冗余校验字段等字段组成。整个过程比较简单,当需要通过以太网发送数据包时,ENC28J60内的MAC在发送时会自动生成前导符和帧起始定界符到以太网数据包的开头,MAC可根据配置生成填充和CRC字段。处理器LPC2148根据需要生成他帧字段,并写入缓冲存储器,调用数据发送子函数即可实现数据发送。

4 管理中心软件

管理软件以VC++6.0为开发平台,采用Microsoft Access2003为后端数据库,通过以太网实现与各门禁终端通信,具备录入数据、数据查询、历史查询和手动控制门禁开关等功能,其中需要录入的数据有个人资料、指纹信息和访客访问日志信息等[7]。管理中心功能结构如图4所示。

管理软件安装在监控室的计算机上,该计算机与各门禁终端接入组建的局域网,并自动分配IP地址,此时的系统是一个空白的系统,首先需要注册访客的指纹和个人信息,指纹并与个人信息对应存入Access2003数据库中,此时这个指纹就被授权可以开启自动门。当发生异常情况后,想获取在某个时间段内人员的进出时,可以通过历史查询功能,调用访客日志,使电视信号播出机房门禁的管理井井有条。

5 结论

电视信号播出机房门禁系统采用分布式C/S架构设计,实现了门禁的统一管理,利用嵌入式处理器LPC2148设计的门禁终端工作稳定可靠,同时为了简化系统设计,采用了集成指纹识别算法的模块TF-EM-M12,大大减小了系统的复杂度。指纹识别与传统的钥匙、射频卡以及密码相比,大大提高了安全性与方便性,能够提供高效、智能、便捷的授权控制,还可以应用于科研实验室、重要机关和高档公寓等场所。

参考文献

[1]邓志杰,钱宇.机房安保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视技术,2004,28(5):80-81.

[2]孙萍,孙伟,张亮.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小区门禁系统的设计[J].电气应用,2009(23):24-26.

[3]刘利,王栋,董惠.用于智能门禁系统的人脸识别技术[J].电视技术,2010,34(9):113-115.

[4]陈伟元,苏涛.单芯片微小型指纹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25):61-63.

[5]吴栋念,唐慧强.基于LPC2148的步进电机调速和测速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0(10):54-56.

[6]缑延军.基于ENC28J60的嵌入式异构网关与Web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263-267.

广播电视信号播出 篇10

1 现场直播信号传输与播出安全

如何将直播信号传递到播出总控机房进入播总控系统进行播出,通常直接用音视频线缆将直播信号传输到播总控机房连接至播总控系统输入端即可,但进行现场直播的现场往往和播总控机房乃至电视台都有相当的距离,并且直播现场还要受到地理位置、周边环境、节目时间的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因此信号的传输并不是简单点点间的线缆连接,必须要综合考虑,从电源采集安全、传输设备系统准备包括关键设备备份准备及技术人员配备等一系列的技术准备才能充分保证直播播出安全。直播播出前技术系统要充分进行技术策划、准备才能确立信号传输链路、方式。目前电视台采用较多的传输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微波传输、卫星上行车系统传输、光纤传输以及3G、4G通信网络的使用。重庆电视台在对现场直播信号传输方式上一般都是以上几种传输方式综合采用接入播总控系统,采用不同的传输链路用于直播信号的相互备份,保证链路传输安全也是保障安全播出,当某一路信号在传输当中有干扰或者故障时可以采用切入另外其他的传输链路信号能够保证信号传输不间断,从而也保证了播出不间断,保证播出安全。

2 常用现场直播信号传输方式

2.1 微波传输。

在信号传输方式中微波传输是相当重要的传输手段。微波具有无线、直线点对点可视距传输的特点,但是微波在传输路径上容易受到地面障碍物、建筑物或地理地势的影响而造成传输信号的衰减、中断,因此在使用其他信号传输方式时,一般都把微波当作重要的备份传输使用,但对于传输播出安全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微波传输设备相对轻便,使用上也比较灵活,重庆电视台在多年的“武隆国际山地越野赛”直播过程中,就充分利用微波传输的这一特点。山地越野赛有多条不同地理位置的赛段,当一个赛段结束后就迅速收好设备转到下一赛段进行信号中继传输,对没有光纤、卫星车无法到达的地方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传输作用。

2.2 卫星上行车系统。

卫星上行车是通过卫星传输信号,与微波相比而言更加机动灵活,信号质量高,受自然地理地势条件和建筑物影响小,适用范围空间广,能够更快,更方便,更经济地采集和转播突发性以及重要的新闻事件。现在多数卫星车除了有车载卫星上行传输设备外,还配备有小型矩阵、硬盘采集等设备,配备多路有线讯道和无线讯道,一台卫星车就可以独立完成一个小型、多机位的直播任务,而不需要借助转播车。一台卫星车就是一个小型的传输制作的综合车。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直播过程中,可以同时接入多路摄像机信号,通过不同地方、位置的记者多角度的还原现场、报道新闻事件。卫星上行车技术在各大电视台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各地电视台和新闻传媒机构经常使用的传输手段。

2.3 光纤传输。

卫星传输容易受到雨衰等天气原因的以及日凌等影响,严重影响卫星信号的接收。这些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卫星传输信号中断或者干扰,而光纤传输正好可以解决弥补卫星传输方式的不足,光纤传输不受气候影响,能抗电磁干扰工作稳定可靠,能够实现安全和高质量节目信号的传输。随着光纤网络的发展扩大,光纤传输的作用和优势就越发明显。重庆电视台在市内活动、节目直播时多数时候都是采用光纤传输信号作为主用信号源使用,卫星或者微波传输作为备份。

现场直播所具有的时效性、现场感及社会影响在日常播出越来越广泛采用,特别是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更是频繁采用直播连线保证新闻节目时效性。无论何种直播信号传输方式都是为了安全方便地传输节目信号,保证播出安全,在现场直播中往往都是多种传输方式交叉配合使用互为传输备份,为直播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保驾护航。

摘要:电视现场直播的优势是能够快速、及时、真实客观地给观众传递信息,在现代电视传播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电视直播的优势,第一时间准确快速传递信息与电视节目,在现场直播播出过程中就包含了信号传输方式选择与如何保障安全播出的要素。

上一篇:城市生活的背景音乐下一篇:绿色再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