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察(精选10篇)
艺术考察 篇1
艺术考察课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艺术考察课是学生经过实地考察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 对收集素材进行创意性的理念更新、研究运用的一个实践过程。不同于其它专业课程, 真正体现了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同时通过实地艺术考察、撰写考察报告、进行考察汇报展览和考察教学工作总结等各个环节, 可以使学生收集创作素材,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融洽关系, 加强师生交流, 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 增强探索精神, 提高艺术审美水平和累积美术创作资源, 对其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艺术考察课属于实践性教学,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考察实践提高学生的学术理念, 启迪其创新性思维, 培养其创新开拓能力。艺术考察的具体内容应依据不同专业学科的需要而选择确定。艺术设计专业其考察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景观遗产、历史文化遗存、传统民间艺术、现当代艺术展、同行院校等。通过对自然风光、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民间艺术 (建筑、雕塑、绘画) 、民族服饰、风土人情、各地域文化的考察, 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理念。
本学期由笔者带领陶艺专业22名学生进行艺术考察课程。在考察前征求学生干部意见, 制定出行考察的详细线路, 落实出行各地的吃住行和考察点的具体事宜。在出发之前的一周, 要求学生对考察目的地进行网上了解, 给学生们讲述了考察应注意的学术理论问题和专业性学术论题, 如民间艺术考察、陵墓美术考察、博物馆艺术考察、古代建筑考察、石窟艺术考察、地域文化考察、民族风情考察、民俗美术考察及社会、自然生态考察和美术文物市场考察等问题。提醒学生在考察期间每天做好考察记录, 以备回校撰写艺术考察报告。
本次课程拟定完成五项教学任务。1.考察内容:重点考察陕西、山西、河南三省。具体内容是陕西西安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富平县国际陶艺村、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南沟村、山西省芮城永乐宫, 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省汝州市、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神等地的剪纸、唐三彩、汝瓷、钧瓷博物馆及生产厂家, 行程约5000多公里。2.课程作业:撰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艺术考察报告和500张PPT;3.课程时间:共四周, 纯艺术考察时间13天;4.艺术考察汇报展览;5.艺术考察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9月6日上午8点30分, 我和22位同学, 由广州大学城南地铁口集合出发, 踏上了艺术考察的行程, 乘广州至西安K648次, 次日下午三点到达西安。考察行程如下:
本次艺术考察行程, 23位师生跨越陕西、山西、河南三省, 考察了十大博物馆, 以及永乐宫、黄河艺术研究所、民俗剪纸村、龙门石窟、唐三彩传统工艺仿制村、传统煤窑烧制工艺炉钧窑, 参观了荣昌、神州、孔家钧瓷厂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光大瓷业和惠祥瓷业等30个考察目的地。通过亲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之旅, 使学生们近距离地感受每一个时代特有的艺术风貌, 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艺术之思, 这样的艺术考察正是学生们渴望的, 也是艺术考察课有待加强和研究的教学环节。考察的过程就是领略美的过程, 不同的美可以激发人的不同思想情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讲: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 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 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 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的美的创造力[1]。
华工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参观1
华工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参观2
考虑到此次考察立体是陶瓷专业的学生, 因此考察对象多与陶瓷相关。
下面是我摘录学生们所写的考察报告片断, 从他们感性和理性的思维中、从他们对点点滴滴的记录中, 了解本次考察的收获和感想。这些记录的文字汇成一条清晰学术思路, 也算是捡拾了艺术考察之后的花絮吧。
·采风之行, 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而真实的一课。……虽然艺术考察期已经结束了, 但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仍久久回荡在脑海中。在考察中, 我的思维每时每刻都在活跃着翻腾着。当这一切落下帷幕, 我想, 我坚持了我的方向, 我明确了我的目标。那就是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加关注和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历史文化遗产, 担负起保护它、宣传它、发展它的责任和义务。 (胡静滢)
参观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的陶瓷研究室
在三门峡南沟剪纸村参观考察
在陕西兵马俑博物馆认真听导游讲解
在陕西富平国际陶艺村参观考察
·通过这13天的艺术考察大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 近距离地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 对石器、彩陶、瓷器、青铜器、铁制品、金银器、漆器、玉器都有了较深的认识, 让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自己专业的各个方面的知识。这不仅是一次艺术考察, 还是一次人生锻炼, 这要求我们在工作、学习上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陈醒文)
·这次艺术考察是一次文化之旅, 是一次心灵之旅, 我们一路从南到北经过了河南、山西、陕西三个省, 参观了近30个景点, 虽然很辛苦, 但我们从中收获了知识, 收获了成长, 收获了友谊,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高兴能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收获这份惊喜……。 (李莎莎)
·在整理这些相片时, 那些熟悉的声音、优美的风景、显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文物引领着我又走了一趟我们曾走过的路线。领会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领会了民俗风情, 领会了地域的差异对艺术的影响……而对陕西、山西和河南的考察, 让我领会了中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从表层看, 她是一种地域文化, 从深层看, 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 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梁凌云)
·艺术考察的整个路线与我们的专业研究学习方向是一致的, 平时只能在书本上接触的一些专业知识, 在这次考察生活中都有了亲身经历和体验。可以说, 这次考察对我在专业上的学习极具建设性意义, 我受益匪浅。 (刘倩)
·此次采风, 一路细心参观了很多古典艺术作品和文物之后, 我突然发现之前创作的一些作品思想深度挖掘的不够, 制作也不够精良, 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创作水平。有时甚至感觉要创作时作为学生的我们普遍会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 以致无从下手。采风一行后使我受益匪浅, 我应该发挥专业优势, 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民间文化, 对其进行理解、整合、诠释。把这些鲜活的艺术素材带进到我们的创作里, 作为我们创作灵感的源泉, 这样我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次艺术考察使我提高了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学会了用眼睛去发现美, 用观察力和感受力去对美进行提炼, 同时我更加热爱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我们应当好好珍惜, 用心传承。我们全班在一起用心期待每一天的文化之旅, 享受每一天的“文化盛宴”, 满载收获喜悦而归。厚重陕、晋、豫——我们不虚此行! (魏彤彤)
在河南许昌禹州神后镇, 禹州电视台记者拍摄并采访了五位师生
在河南许昌禹州钧瓷圣地神后镇的考察和实践成果
·我们的艺术考察很开心, 这次旅行我们全班一个都不少, 兴高采烈地踏上了采风旅程。满载而归的我们, 收获的不单是见识, 更有我们深深的友情。相信再回首这次艺术考察, 我们的心仍是暖暖的, 满满的! (谢婧)
·出了广州火车站, 竟然有如梦乍醒的感觉, 此次行走在时空的错位, 古与今的碰撞的道路上, 在一个个陌生的环境中享受着北方阳光沐浴在千古文化的洗礼, 那一个个文化的绝响让自己变得更加充实……这次精彩的采风之行时间虽然很短, 但是它将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这次的采风活动,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先人的无限智慧, 而且给我们的接下来的创作提供了好的素材, 但更重要的是它启发了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这将成为我们永久的财富, 我们会好好珍惜。 (许均凯)
·我们的行程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中原地区, 以考察历史遗迹和陶瓷艺术为重点, 同时也看到了许多的民间艺术。在这次考察当中, 我看到了许多的珍贵的古代文物, 感受了历史名城的古老、沧桑和它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底蕴, 了解了这些地区的部分民风民俗。这些对于生在南方的我来说都是一次次强烈的感官冲击, 增长了见闻使我收获了不少, 这对于我的毕业创作非常有利。……时间过得很快, 十几天匆匆而过没有做过多的停留, 在这段日子里我们倍感辛苦的同时也收获了不少, 让人领悟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毕业采风是我大学四年最后一次出行, 欢乐在整个旅程中伴随着我们, 从广州出发再回到原点为我们这次艺术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张彩虹)
·我们被那种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剪纸艺术所深深吸引, 我们认真地看着, 认真地观察着, 认真地思索着……陕县南沟村剪纸源远流长, 别具特色, 构图饱满, 图案多取自传统和乡土题材, 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正在逐渐萎缩, 面临失传的危险。……走在村子街头, 可见农家小院的屋脊、门楼之上, 都是仿古的三彩、秦俑。且不说随处可见“高仿唐三彩”标记, 单看那些随意摆放的高髻广袖、悠然娴雅的仕女俑, 肌肉发达、怒目圆睁的武士俑, 还有伸颈低头, 膘肥体壮的三彩马, 你便会悠然神会地陶醉在浓浓的三彩风姿之中。……经过了那么多的文化圣地和人文故里, 看了那么多极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深意的作品, 我感觉我们学到了很多, 眼界开阔了很多, 思想也深邃了很多, 懂得从更有深度的思维层面来定位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张婷)
·这次采风之行, 我们参观了多个历史博物馆, 文化艺术中心, 看民间艺人剪纸表演, 还坐在教室里看到那些可爱认真的小学生们的剪纸。兵马俑、古壁画、石窟艺术让我感受到远古文明的博大精深, 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 不同时代的不同艺术特色……艺术家们那种对艺术的执着, 娴熟的工艺技巧, 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长期积累沉淀下来的艺术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让我体会到, 多看多了解和学习古代文明文化, 去理解当时的那些器物的造型和图案的运用, 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尚、信仰、封建制度、社会等级以及先人们对艺术的聪慧细腻以及做工的巧妙精湛的同时, 也在丰富我们的视野, 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朱芷萱)
(以上段首带“·”的段落, 均摘自学生考察报告。)
在考察中, 同学们都表现出了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意识和个人素养。尤其提出表扬的是刘倩、曾晶、贺素君、张馨元、陈豪, 这五位同学在南沟村与剪纸艺人的活动中, 积极参与互动, 尝试剪纸创作体验民间艺术的精神;张馨元、谢婧、韩新等同学表现出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据了解, 凡带相机的同学每人拍摄了2000张左右的资料照片, 为毕业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这次艺术考察学生人均支出1300多元 (包含交通、住宿和途中饮食) , 处处注意了节俭, 学生对此较为满意。
此次考察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 为华南理工大学赢得社会美誉度。9月13日在“笑白剪纸艺术研究中心” (中州西路小学剪纸特色学校) 暨索彪老师讲座《洛阳民间艺术考察实践》等活动, 洛阳网已刊载题为《探寻民间剪纸艺术——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学生访洛》的消息;9月15日到神镇的第二天一早, 神镇电视台的记者闻风而至, 跟踪拍摄我们的教学考察活动, 并采访了刘倩、魏彤彤、郭兴兵、张馨元和我本人。神镇电视台已在9月16日晚间新闻中播出了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学生艺术考察活动等采访信息。我们的学生面对新闻媒体的镜头, 讲述艺术考察对专业学习的感受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认识, 体现了华南理工大学学生优良教育的风貌, 为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美誉度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钧瓷圣地神后炉钧窑王金合先生为学生们讲述钧瓷作品
参观考察汝瓷博物馆
考察返校后的艺术考察报告 (不少于3000字) 和500张以上的PPT作业, 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认真对待, 并且大多数同学PPT做了600至900多张。
教学相长, 这是古训, 也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本人在本次教学实践中也收获颇大。与这些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学子们十几天一起吃住行以及近三个月来的学习、交流、相处, 从他们身上看到非常多值得我努力学习的品质和观念。如他们的开朗、宽容、自信、风趣、幽默、机智、灵敏、善良、潇洒、大度……等等, 他们美好的形象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感谢他们带给我的快乐!尤其在教师节前夜的聚餐, 他们送给我的鲜花、蛋糕和美好的节日祝福, 使我非常感动和激动, 我被幸福包围!考察路途的辛苦, 化做学子们的成长带给我的喜悦, 作为教师的我认为:再辛苦也值得!自出发去艺术考察至今, 我爱他们每个人, 我相信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不仅多了22位师生间的学脉情缘, 而且我又多了22位朋友!
整个艺术考察教学课程安排4周 (2012年9月1日—27日) 。但是在教学活动实施中, 实际的教研工作是:自2012年9月1日至11月27日 (三个月) , 一直是频繁地与学生交流, 并于2012年10月9日至13日举行了学生的艺术考察汇报展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复的修改校正……等工作;2012年11月27日下午给陶艺班22名学生上了最后一课:作艺术考察教学工作总结。
艺术考察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修课, 走出象牙塔, 去寻找历史的痕迹, 去了解前人的生活方式, 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去沐浴清新的空气, 对参与考察的每个人是有益的, 中国有多少文化遗产处于“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的状态。每次畅谈着一天考察的感受, 气氛和谐而热烈, 大家在感叹我国文化艺术辉煌历史的同时, 又对其饱受摧残的破败现状而深感痛心。我们感到作为当代的学者应具有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使中国的文化艺术在传统的基础上得以继承、发扬和光大。悠悠华夏,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艺术考察能让学生增长见识, 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 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意义重大, 也对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遗产及中国美术史的了解, 提高艺术审美水平和累积美术创作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艺术考察课程是学生积累素材并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 以提炼、升华, 进行创作和理念更新、研究运用的一个实践过程。经过这个实践环节, 从而使学生们的心胸更加宽广, 心灵更加纯净, 视野更加开阔, 学习更加努力, 未来的艺术之路也更加绚丽多彩。
注释
1[1]王涵等.名人名言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87页
艺术考察 篇2
考察时间:2016年6月4日 考察地点:重庆市园博园 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考察目的: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通过观察、实际接触去发现自然、感悟自然,发现现实和生活中的精巧设计实例。在专业方面提高我们的手绘水平、扩大视野、为明年的毕业设计和以后的设计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搜集并整理设计课程中所需要的社会资料,使我们通过考察不断的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同学之间协作的责任感和团体意识。
前言
2016年6月4日终于我们又一次踏上了我们期待已久的考察之行的道路,我要在本次考察中不断吸收知识,开阔眼界,不多地提升自我。我们在两周的时间里先参观考察了四川合江尧坝古镇,通过的这些地方建筑、艺术和一些表现手法的考察学习以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我很多的感受,收获很大,相信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一、园博园概况:园博园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龙景湖公园,现有面积219.6831公顷,四面临街,可远眺缙云山、鸡公山,嘉陵江温塘峡、观音峡等山景、水景、峡景和北碚城市景观,可满足游览休息。耗资近20亿、占地3300亩的重庆园博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超大型城市生态公园。园博园内设有入口主题展示区、传统园林集锦区、国际园林展示区、现代园林展示区、三峡生态展示区和景观生态体验区等六大展区,建了5.1万平方米景观建筑和26个景区景点,荟萃了国外21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城市以及国内80多个城市的经典园林景观。既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也充满了异国情调。园博园按功能设立入口区、景园区、展园区和生态区四大部分。
三、园博园的主要内容:园博园内设有入口主题展示区、传统园林集锦区、国际园林展示区、现代园林展示区、三峡生态展示区和景观生态体验区等六大展区,建了5.1万平方米景观建筑和26个景区景点,荟萃了国外21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城市以及国内80多个城市的经典园林景观。既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也充满了异国情调。园博园按功能设立入口区、景园区、展园区和生态区四大部分。
入口区:主要包括主入口、东次入口、西次入口三个。
景园区:位于平地展园区与山顶生态区之间的风景坡地,具有较好的视觉观赏性和良好的观景视线。按照一轴两星一环”的结构规划,设置候鸟湿地、卧龙石、双亭瀑布、龙景书院、湿地花溪、青山茅庐、枫香秋停、荟萃园、云顶揽胜、悠园、巴渝园、环湖六景、风雨廊桥、莫纹世界等景区、景点。
展园区:根据规划设计的用地要求,充分利用园中较为平坦的区域安排城市展园,其中包括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闽台园林、现代园林、荟萃园、西部园林、港澳园林、国际园林和企业园林等10个展园区,汇集了包括中华不同流派的园林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国际园林在内的127个展园。生态区:为维护园区整体优良的山体生态环境而设置的区域,既是园区各园林的绿色大背景,也是维持动植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
重庆园博园突出中华传统园林、山水园林、巴渝园林、节约型园林、引领园林科技发展方向和群众广泛参与等六大特色。按功能设立入口区、景园区、展园区和生态区四大部分。园博园的主展馆、巴渝园、重云塔、龙景书院等巴渝传统建筑,古典桥、园区道路相扣,60公里健身步道,四季分明的自然生态景观,水波粼粼的800亩水面,都让人流连忘返。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在园博园内还建成了“先辈林”、“先锋林”、“同心林”、“星光林”等红色文化园林,给人以感染与启发。所有这些,形成了重庆园博园的独特魅力,并将永远传承后世,成为重庆有史以来融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最大的城市公园,成为永久性旅游观光和互动式休闲娱乐的新景区。
四、考察内容:2016年6月4日早上大家都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来到了重庆园博园,一路颠簸但是无比兴奋。顶着炎热的太阳买好票,陆续从主入口进入园博园。
来到园博园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确定路线:湿地花溪景区——龙景桥——同心桥——绝壁仙奕——听雨桥——岭南园林展区——枫香秋停景区——港澳园林展区。
1、湿地花溪景区:去岭南园林的路上途经一片李子树林,满地成熟的李子撒落在草地上。
2、绝壁仙奕:壮观奇异的棋子错落在绝壁上,让我有种身临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棋盘的错觉。
3、岭南园林展区:岭南园林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以广东的可园、徐荫山房为代表,有自然景观所形成的自然园林,也有符合岭南人生活习惯的私家园林,其有别于北方园林的壮丽.江南园林的纤秀,独具轻盈,自在与敞开的岭南特色。园博会上的岭南园林展区与北方园林展区相邻,位于龙景书院景区旁的半山坡区域,面积16200平方米,包括长沙园、汕头园、南宁园、清远园、韶关园、茂名园、东莞园、广州园、珠海园和佛山园(有为园),共10个展园,选取了岭南园林构园的景观元素,凸显其浓厚多彩的岭南色彩。
汕头园
南宁园
4、港澳园林展区:从岭南园林出来我们徒步穿过山上的树林经过枫香秋停景区后终于来到了港澳园林。港澳园林位于龙景书院旁,面积4150平方米,设置香港园、澳门园2个展园。展现香港、澳门独具的园林特色和回归祖国之后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香港园 以“香港亚洲国际都会”为主题,展示象征香港文化中心的植物墙和香港特有的花卉洋紫刺、土沉香、杜鹃等元素,凸显香港多元文化。
澳门园
以澳门八景中的“妈阁紫烟”和“龙环葡韵”为主景,配之以不同植物和水景,暗喻紫气东来、澳门福地,别具一番情趣,展现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5、乘舟侧畔:由于小伙伴们都有些累了,我们就在附近的驿点乘坐了交通船,在船上吹着风,欣赏着园内各色各样的风景。
6、国际园林:到了位于园博园北部,靠近主人口主展馆。面积23800平方米,整个展区共有35个展园。按照多元简约的设计手法,展现亚洲、欧洲、美洲、非洲、澳洲各国异彩纷呈的园林风格。包括阿根廷科尔多瓦园、澳太利亚布里斯班园、比利时安特卫普园、加拿大魁北克园(负舟之行)、加拿大滑铁卢园、埃及阿斯旺园、埃塞俄比亚的斯亚贝巴园(原始味道——埃塞部落)、斐济劳托卡园、法国图卢兹园、德国杜塞尔多夫园、匈牙利佩斯园、匈牙利德布勒岑园、日本广岛园、日本福冈园(里山园)、肯尼亚纳罗克园、韩国釜山广域园(活力园)、韩国全罗南道顺天园、韩国济州园、韩国仁川园、俄罗斯沃罗涅日园、泰国清迈园(清迈艺术园)、乌克兰切尔卡瑟园、英国威尔士园、美国韦恩斯伯勒园、美国休斯顿园、美国西雅图园(翡翠城之花园)、美国韦恩郡园、美国太空郡园、美国旧金山园、越南下龙湾园、德中同行园(德国德中同行协会)、古巴何塞一马蒂文化协会园、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园展静园(韩国设计师个人园)、迈克花国(英国设计师个人园),共35个展园。
7、巴渝园:临湖吊脚楼,观景品美食巴渝园坐落在园区内难一的湖泊——龙景湖畔。它面朝渡光粼粼的龙景湖,背倚座挺拔的小山坡。完全符合中华传统建筑“背山面水”的选址要求。为力求还原明清建筑风格,整个“巴渝园”建筑外墙都没有上色,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木结构。巴渝园运用巴渝传统的吊脚楼建筑形式,构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山地院落。建筑临湖而居,飞檐翘脚高低错落,与湖面倒影形成一抹空灵隽秀的美景,营造出‘清风绕重楼,屋宇叠山丘”的意境,游客可在此赏巴渝美景,亦可品巴渝美食,尽享人间快活。除了优美的景致,“巴渝园”还承担着园博园“服务区”的重要功能,在规划上加入了“美食”这一重要元素——除了B、C两个展览奇石和盆景的院落外,整个巴渝园成为美食的天堂
8、卧龙石:
考察总结:园博园的主旨是传播园林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造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深的造诣。在重庆园博园,我们看到了传统园林的精髓,同时也有创新。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是“小而精,小中见大”,但重庆园博园的面积为2平方公里多,是规模宏大的自然山水园,所以重庆园博园体现出“大而有势,大中见博”的特点,既顺应山水之势造景,又呼应园博园“博”的主题。园博园是一种分层次设置展园,提取具有良好园林底蕴的城市,包括北京、苏州、天津、济南、太原、绍兴等,把这些城市的展园齐聚一体,构建“荟萃园”,充分展现中华经典园林的博大精深。
在整个园区的关键点设置亭、台、楼、阁、塔、廊等园林建筑,统一全园的古典风格,追求“诗情画意”的意境,打造出一个当代最大的传统的古典的园林。在继承中国园林传统的同时,园博园同时注入新的思想,融入时代特征的新理念、新手段、新技术。重庆园博园的设计创新表现为“博纳”,通过注入更多的活动,实现功能的博纳;通过设置从单一地域特色到中外古今各大流派的展园,实现形式的博纳;通过保留现状良好的植被,种植大量的名木大树,实现绿量的博纳。
艺术考察 篇3
艺术考察,是艺术家、设计师深入社会,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各行业的历史、现状、发展态势;是艺术家走进生活,贴近生活,寻找创作素材、源泉,激发创作灵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环境设计专业而言,艺术考察课程的教学就是通过学生外出考察、游历,探寻国内外博大精深的建筑、园林、景观文化;采集、归纳民间建筑装饰艺术元素,园林造景技艺;体验人的真实的生活需求,观察、体验、比较、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寻找环境设计的规律、路径和方法。艺术考察应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实践必修课。本文拟结合四川旅游学院艺术系大二学生2015年春季的艺术考察课程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当前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考察教学的现状
艺术考察教学本应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今年来逐步异化、边缘化,甚至取消。说其异化,是观察到近年来照相机、拍照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广泛使用,高校艺术考察课程逐渐旅游化,形式化、表面化。学生外出考察时,主要是拍照,没有仔细观察、揣摩,或者写生、临摹,面对真实对象,没有专注地深入体会、研究。据调查,学生外出考察,有59%的学生会选择去多个地方参观,名为考察,实为旅游,旅游已成重点,考察沦为次要目的。而且,多数人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老师布置的作业。艺术考察课程的边缘化,甚至取消,主要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校扩招,经费投入不足。很多院校扩招以后,学生人数成倍增长,师生比下降,每次外出考察,老师要带的学生很多,学生的交通、住宿等花费较大,学校为降低教学成本,于是采用缩短考察时间、缩短外出距离,把考察放在日常教学中进行,采用近郊考察或同城考察。很多经费困难的地方院校,综合性院校,甚至把艺术考察课程做为选修课或取消。二是出于维稳需求,怕学生出事、怕担责任。近年来,高校学生在校外发生安全事故,家长与学校发生矛盾冲突的事件时常见诸媒体,导致谈“安全”色变,高校纷纷采取保守态度,限制学生外出,减小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于是艺术考察这一类外出实践课程逐渐被学校弱化或取消。
对学生外出进行艺术考察的调查
2015年春季开学之初,笔者对四川旅游学院2013级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展开一次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外出艺术考察的意愿、考察内容、目的地、经济承受能力等。发出105份调查问卷,收回101份有效问卷。在有效问卷中仅有1人不愿意外出考察,原因是父母不同意。据此分析,愿意外出进行艺术考察的人达到99%,可以说,外出艺术考察的意愿相当强烈。
对于考察的内容和目的地的调查,调查的结果主要集中于三类,一是经济发达的现代都市环境设计,占45%,选择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二是历史文化古迹遗存,占32%,选择主要集中西安、成都、青岛等;三是自然风光名胜区,占23%,主要集中川西高原、云南、三亚等省区。由此可见,较高比例的人希望去发达地区考察当代设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调查对象主要学习、生活于内陆盆地,经济发展、环境设计水平有限,有向发达地区学习的强烈欲望。
由于学校经费投入有限,只能解决带队教师的差旅费用,学生外出艺术考察的经费完全由学生自筹。因此,我们对学生经济承受能力也做了调查。在有效的101份问卷中,平均出资1467.70元。其中3000-5000元的有14人,占13.86%;1500-2999的有31人,占30.69%,500-1499元的有45人,占44.55%,500元以下的有11人,占10.89%。
艺术考察的教学目标设定
在四川旅游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确定了艺术考察课程属于实践环节的必修课程。目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熟悉专业、行业,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对专业的热爱;学会收集设计素材,研究设计方法,为提高环境设计创意能力奠定基础。具体计划: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年一次为期一周的艺术考察课程。一年级主要是在所在城市内或周边进行写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艺术审美能力。二年级走出学校所在城市或出省,进行专业游学考察,比如对建筑、景观、园林等历史遗迹和经典设计项目进行考察,学习分析、归纳设计元素,练习设计思维与表达方法。三年级对博物馆、设计单位、设计名校、设计研究机构进行交流访问,了解设计行业动态,掌握社会需求,反思自身定位,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四年级参与国际国内设计比赛、行业会议,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了解设计前沿动态,把握设计潮流。
设定每一阶段的艺术考察课程教学目标时,结合学生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实际,注意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设计表达能力、空间创造能力。
艺术考察课程的教学路径与方法
1.制定艺术考察的线路
因为每一阶段的艺术考察课程有其明确的目标,在制定考察线路时,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去设计线路。在四川旅游学院2015年大二学生的艺术考察线路制定中,首先向学生宣讲了本次课程的目标任务,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个人兴趣、目的地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确定了“中国设计之旅·苏沪游学”(下文简称“苏沪线”)和“历史文化寻根之旅·西安游学”(下文简称“西安线”)两条线路。发布线路之后,要求学生先通过网络进行调查,掌握考察目的地的基本情况,然后自由选择考察线路。最后报名的结果是:在全年级105人中,有56人选择“苏沪线”,45人选择“西安线”。另有4人是因病、因事请假不能参加,教研室为他们另行制定了考察内容。这个结果与最初的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也和课程的教学目标相一致。考察线路需要和协作伙伴进行深入推敲,制定出详细的、科学的、合理的考察路线,拟定相应的日程计划,从出行的交通,到考察点、票务、交流活动、日常吃、住、行等都要事无巨细,落实到每一个时间点、参与人和场地上。
2.寻找优质的协作伙伴
艺术考察,是一个大集体的活动,由于人数多,时间长,距离远,牵涉的地方多,仅凭带队老师和学生干部是比较困难的,大家对考察点及其周边情况都不熟悉,大队人马的吃、住、行都要有周密的安排,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前往发达的东部地区考察,教师在观念、意识方面对风险评估缺乏经验,如果准备不充分,很容易出现混乱;因此,需要有相对专业的机构进行协作。在四川旅游学院艺术系环境设计专业2015年的这次艺术考察,教学团队多方寻找、挑选、比较协作伙伴。最终确定“苏沪线”由视觉空间媒体平台协作,“西安线”由重庆花儿旅行家协作。
选择协作伙伴的标准:一、具有优秀的考察资源。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行社,它与目标考察点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能让学生进行深度参与、考察、分析、研究,有专业的讲解、陪护。二、有专业媒体背景。因为专业媒体一般与行业结合紧密,能把握行业潮流,掌握行业精英人才资源。在考察过程中,如果协作单位有专业媒体背景,一般都掌握这些资源;那么,在考察中,就能与行业精英一起开展讲座、座谈、讨论等交流互动活动。使学生能对专业前景、行业人才需求标准、专业公司运营管理等问题有深入了解。三、有活动举办、统筹、协调的能力,熟悉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的预定与安排,能找到性价比高的合作伙伴。因为学生的考察费用不高,各方面都要精打细算;而且在时间、地点、线路的安排上要合理,制定出详细的行程单,使考察时间高效利用。
比如这次对“苏沪线”的艺术考察,在视觉空间的协作下,学生参加了苏州创意博览会(创博会)、“中国室内”空间论坛及2015CCDE青年设计师峰会等一系列活动,还与洪忠轩、贾伟等多位中国著名设计师的交流,让同学们在人生理想、职业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上受益匪浅;在随后的苏州园林考察中,同学们深入研究、绘制了多家平常不太被普通游客重视,但又具有重要价值的私家园林,甚至包括对苏绣、评弹、昆曲等当地艺术文化也进行了深入的体验、学习。协作单位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为我们协调、安排了上海杨明洁工业设计博物馆、侯正光的“多少(moreless)”品牌店及其“一起设计”机构、璞素设计艺术馆的考察活动,使学生对中国原创家具的现状、生存环境、品牌运作、设计研发都有了了解。还协调安排了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当代前沿的设计理念、开阔了学术眼界,增长了知识、认识了社会,同时也让大家在自己的人生理想、职业规划、学习态度与方法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激发了大家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
3.争取学校主管部门支持和许可
当前,有一些高校对艺术考察课程这一项开展的还不够深入,最关键的是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而将其弱化;但这不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尤其是环境设计专业,必须要走出去,与社会深入接触,才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尤其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当下,更显重要。为了保证学生的出行安全,消除学校管理层的顾虑,使艺术考察顺利进行,考察前需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由于学生都处于青春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又缺乏主见,自制力差,有些学生还缺乏远行经验,因此,在出行前加强学生安全与纪律教育至关重要的。
在这次艺术考察中,安全与纪律管理方面,采取了在学生中推选出具有号召力的学生担任总队长,协助带队老师工作,再选出男生队长和女生队长,男女生队长下面设若干组长,每组不超过4人。在考察过程中实行层级负责制,即组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队长负责,队长对总队长负责,总队长对带队教师负责,带队老师对院系负责。学生及其家长都与学校签订了外出考察同意书和安全责任书,带队教师也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
只有在充分的安全与纪律教育,及相关师生签署责任书之后,将所有资料向学校主管部门及校领导审批,获得出行许可,艺术考察才能从计划变为现实。
4.确定具体的考察内容和任务
艺术考察是环境设计专业重要的一门实践课,为了到达教学目标,使艺术考察教学避免形式化、旅游化,必须从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为每个学生制定考察主题,布置具体任务。在出行之前,带队指导教师必须对考察内容和任务进行明确,这其中包括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拟定具体的选题,由学生选择,一旦选择,就必须完成。比如这次艺术考察,我们拟定了如下选题:
(1)历代斗拱的形式分析
(2)唐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分析
(3)历代宫廷餐具的纹样比较
(4)福文化在苏州园林中的表现形式
(5)苏州园林中窗花的形式与寓意
(6)苏州园林的地面铺装形式与文化内涵
(7)江南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的比较研究
(8)苏州园林中太湖石的运用手法研究
(9)从留园的平面布局看江南园林的造景手法
(10)古代江南四大才子在苏州园林中的文化足迹
(11)上海璞丽酒店中的东方元素运用研究
(12)上海外滩灯光设计的手法
(13)现代家具中的东方元素演绎——以璞素(或多少)为例
(14)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的施工工艺考
(15)上海新天地展示设计中的科技运用
(16)从西安古城的城市布局看统治阶级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7)唐代建筑对日本建筑文化的影响
除了上述教师拟定题目外,学生也可以自己拟定,但一定是在考察出行前确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考察,才能使艺术考察真正走向深入,达到教学目的。在拟定艺术考察的内容前,指导教师和学生要做充分调研,做好基本的案头准备,查阅网络、文献,了解考察对象,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寻找切入点,拟定选题。
5. 艺术考察过程中的教学方法
艺术考察过程中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集体活动指导;分组活动指导;阶段性总结;针对性辅导四方面。]
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初拟考察方案,准备相应资料与工具,通过网络收集考察地的地图,天气预报、衣物等资料,通过文献、书籍查阅具体考察点的平面图、简介、特色或重要特征。准备文献资料、测量仪、绘图本、相机等。
第二,在到达考察现场后,指导教师要对考察对象进行总体介绍,明确考察目标,然后分组实施考察活动,学生团队结合实际情况对考察方案进行细化,确定考察方法,比如访谈、测量、绘图、采集标本、录像等,教师针对各小组的工作情况要进行分别指导。学生在考察中重点从空间、尺度、材质、肌理、形态等方面入手,研究考察对象与人的使用功能及人的情感的关系;对行业的考察,重点是观察行业动态,前沿理念、运营模式等。在与行业精英进行交流对话时,要主动提问。
第三,每天要对当天的考察活动进行总结。带队教师要对学生在考察中的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讨论、总结,对第二天的考察工作提出详细要求和注意事项。
第四,要求学生对考察资料及时整理保存,包括手稿、测绘数据、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甚至考察中的心得体会,都要及时记录,坚持每天写考察日志。
第五,通过微博、微信、QQ空间等向学校大本营发布考察实况,报告学生状态。还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第六,因为异地考察,容易出现水土不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密切关注身边人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
艺术考察成果的展示
艺术考察的行程结束,并不表示该门课程结束。返回学校之后,要求学生完成考察报告和成果展览是艺术考察教学的重要环节。带队教师要对学生撰写考察报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从理论的角度,对考察中绘制的草图,测绘的数据,拍摄的图片与视频,收集的样本与文字资料进行学理上的梳理、对比、分析、提炼、归纳、总结,将收集的设计素材转化为设计语言,为以后的创作设计奠定基础。
考察的成果最终要以图、文、视频结合的方式展示出来,通过公开展览,实现总结、交流、检验的目的。展览必须进行整体策划,既要展示学生的考察成果,也要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激发大家对专业的热爱和对工作认真、投入的品行。
小结
环境设计专业艺术考察不同于音乐学、美术学等艺术学科的艺术考察,它具有设计学科的专业特点:第一,考察对象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是观察和研究考察对象与人的关系,不是寻找自己对考察对象的个人情感体验,艺术考察是环境设计专业训练科学精神的重要环节。第二,大力与有专业媒体背景的机构协作,能找到独具特色的考察对象和对话的行业机构与精英人物,对学生大有益处。第三,事先明确考察课题,课题不要空洞,尽量微观、具体,带着问题去考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考察成果展览,是把艺术考察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作者简介:罗德泉(1975-),男,四川苍溪人,四川旅游学院讲师(高级室内建筑师),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环境设计实践、设计理论和设计教学研究。
新疆当代女性艺术生态考察解析 篇4
女性艺术是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中产生的当代文化和艺术问题。在本文中考察的女性艺术, 参照当代的文化背景, 它所指称的是从女性自身视角出发, 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女性话语, 表达女性社会化的性意识和基于生物性、生理性的性经验、生存状态与生存体验, 以及女性审视思考自身身份、权利、价值的艺术类型。
二、简介当代女性艺术
随着后现代艺术鼎盛时期的到来, 以女性性别、身份、身体、独有的女性观物的经验等观念为内容的新的艺术类型登上舞台。这种新的艺术类型倡导女性发觉自身真正的性别意识, 创造女性视界里的崭新形象与文化意义中的定位。90年代, 女性艺术的创作加入了政治关注, 关注种族、战争等具有全球忧患意识的多元的内容。她们关注权力、关注种族歧视、关注身份、关注和平与发展等, 从性别叙事走向关乎整个世界的多元化叙事。
三、对新疆当代女性艺术生态进行考察和探究
1. 考察新疆的文化环境
在新疆, 女性艺术虽然没有出现持续、运动的艺术群体, 但对女性艺术的关注与尝试表达一直都在进行当中。与新疆其他的艺术形态相比较, 新疆区域的当代女性艺术处于势单力薄的弱势地位, 这与新疆的整体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也因此呈现出女性艺术重要的区域性特征。
“新疆”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若想对新疆当代女性艺术有一个全方位的客观认识, 那么, 除去主要对女性艺术本体的比较分析考察外, 对新疆, 作为一个文化环境, 它所提供的当代艺术——特别是女性艺术——生长的土壤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考察分析, 则是必要的。
新疆的地理气候风貌多样, 带来了绘画资源上的优势。辽阔的草原, 一望无垠的沙漠, 自然景观成为新疆美术形式资源的宝库。新疆的绘画艺术作品中, 不论国画、油画、版画, 均因取材而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特色——新疆风情。在新疆的架上绘画中, 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艺术创作的主流和大众目光所落之处。艺术家们通过对干旱的土地、严寒的暴风雪等自然环境的描绘, 不仅表现了自然力量之美, 更传达了一种在恶劣自然条件下人的抗争精神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所以, 在新疆艺术家的作品中, 自然界的形象有着劳动人民劳作的痕迹, 相应的, 人物形象也烙印着自然的气质。这种地域特点不仅以绘画的形象反映出来, 更加重要的是, 它塑造了人们粗犷、直爽、热情、执着、缺乏温和、多关注外部自然少内心自省的地域性的性格特征。
经济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地处边陲, 女性生活的质量普遍较低, 大多数作品表现妇女辛苦劳作与照顾家庭, 小部分作品反映女性的情调情怀和生活中的无忧虑状态, 反映女性探求自身精神价值与体验的作品就更在少数了。
新疆自古地处西北、远离中原, 交通不便, 造成了信息传播迟缓, 相应的, 受到中原文明及国内文化前沿信息的影响要少很多, 处于文化边缘。纵观新疆的古代文化艺术与当代文化艺术现状, 都存在着借鉴周边国家与地区文明的痕迹, 比如克孜尔千佛洞造像所具有的犍陀罗艺术的风格。这种相邻国家和区域之间文化上的彼此渲染和影响对新疆艺术在风格、取材、手法、形式资源等方面都产生很大影响。
2. 新疆当代女性艺术本体分析
女性艺术在新疆没有形成相对稳定、持续运动的群体, 没有形成与女性艺术相关的明确主张和发展方向, 整体形态呈现零散分布状。于是, 我选择——在作品 (绘画形式或非绘画形式) 中, 能够表达出一种性别 (或试图超越自身性别的) 立场, 和使用相关女性的形式元素与媒材进行创作的新疆女性艺术家——作为本文分析的对象, 并进行论证。从形式主义的角度对新疆的女性艺术进行分析, 探索整理新疆女性艺术的整体风貌。
A、新疆女性艺术的创作主体是新疆各民族女性艺术家;
B、创作客体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的、地域的审美特征和心理特征。
(1) 绘画
女性艺术在绘画作品中的艺术特征, 是指以女性的立场观物与表达, 挖掘自我, 追求心灵价值的真实, 形式元素的选取与媒材图式的组合能够传达出女性绘画语言的柔韧和别致, 是性别心理和身份的印照。新疆当代女性艺术家与国内其他女性绘画的作品进行形式本体的分析, 从题材、观念、媒介符号、手法、结构入手, 寻找艺术语言上存在的优势与劣势, 总结出区域文化观念在女性绘画作品中的释放是无法避免的, 也是形成具有新疆区域特色的女性绘画的必然源头。
A.题材
卓然木·亚森:卓然木的架上作品选取题材多得自于两个途径——风景与民俗。这与她本人的身份密切相连。卓然木是维吾尔族, 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对本民族根深蒂固的情感。在她的艺术创作中, 选取本民族的生活片段则是一种必然。在她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卓然木以她的自身民族身份驾轻就熟的运用维吾尔族民俗生活的每一个段落来阐释她朴素的艺术观。那些动人的艺术形象包含着卓然木对生活原型的热爱与赞美。卓然木在日本的留学经历也折射在她的创作当中。在题材的选取上, 她仍然关注的是日本的民俗生活, 在这背后, 我们看到的是卓然木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探求精神。风景题材在卓然木的画面中几乎是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呈现在画布上的。
褚晓莉:褚晓莉是一位青年女国画家, 擅长工笔人物。在她的艺术作品中, 按题材可以分为两类:都市女性题材、歌舞风情题材。 (1) 都市女性题材都市女性题材在近年当代女性艺术中成为一种普遍选择, 这种普遍说明了都市女性生活已经逐渐类型化——优雅的、闲适的、无聊的、虚无的、隐私的、安定的。褚晓莉选择这类题材时, 她认为可以更加接近艺术家的本质, 将眼界保持在一种自然状态, 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性别体验。从生活中凝炼出一个瞬间, 一种无法言说的精神状态, 这是生活与艺术的交集, 是作为女性自身情绪和感受释放的通道。 (2) 歌舞风情题材抽取这种题材应合了褚晓莉对民族文化在形式美感方面的价值肯定。在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里淘取固有的形式元素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一条捷径。
通过分析, 我们看到, 新疆女性艺术深受区域文化语境的影响, 新疆独特的社会特征与多元文化形态带来的影响已经内在于女性艺术之中, 它决定了新疆女性艺术在反映内容上的指向性, 新疆女性艺术关注世界、关注生活与新疆的区域民族文化形成牢固的纽带, 充分的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自省, 但也受此局限, 忽略了对女性自身文化艺术定位的建立。新疆的女性绘画在题材的选取上普遍将目光投注在周围的客观世界, 凝视他者多于凝视自身, 这多少与取他者之长弥补自身不足的心理相关。受区域民族文化的深度影响, 关注民俗生活形态, 对自身性别身份方面的体验少有记录和表达, 个别的女性画家取材关注自身的精神状态, 例如孙葛、阿米娜·伊里亚斯和薛瑛, 孙葛的绘画取材偏好精神关注的宏大主题。后两者各自偏好自画像, 在阿米娜的自画像《面具》中, 可以看到她对自身生活状态的不满所引发出的在精神上怀疑自我。薛瑛也常画自画像, 但表露的心理则更加细腻晦暗, 不似阿米娜那般直接, 但能够传达出一种模糊的精神上的游移与不安。如她们, 在精神向度上深刻关注女性自身的取材在新疆女性艺术绘画里不是普遍的, 是少见的。
B.观念
孙葛:孙葛的油画作品使人无法想象这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 阴冷沉重。我将她归位于抽象表现主义的行列。在孙葛的作品中, 弥漫着后工业时代的冰冷气息, 象一场人类精神劫难的世纪梦魇。作品《被割断的延续》仿佛巨大的仓库, 文明的碎片堆积如麻, 在黑暗中闪烁出金属的光泽。那些断裂破败的思想, 彼此倾轧。人类背负文化的痈疾躺在病床上呻唤不止, 疼痛与失去的记忆扣之则响。文明的进程也带来秩序的破坏和无法修复, 究竟如何选择进退与取舍?面对这个困惑, 艺术家在此提出了诘问。在《记忆空间·黑色框架》这幅作品里, 孙葛构筑了一个幽暗的空间, 冰冷生硬的钢管、接近玻璃材质的反光, 这是梦境里才有的黝黑和无法判断的时间。是内心焦虑折射出的镜像。在记忆里, 它来自我们的末路, 不知去往何处。孙葛凭借自身的体验, 带领观者一起战栗, 一起不知所措。《风·蚀对语》中, 抽象的形态借助具象可辨的笔触痕迹, 述说了有形与无形之间的关系, 蚀痕与风映证了彼此的存在, 这是一个辨证的主题, 孙葛以她的绘画语言引观者生发哲思……孙葛的艺术创作在观念上注重精神的抽象表达, 给观者独特的经验共享, 远离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刻画, 负有文人的责任感, 对时代精神危机和终极价值进行思辩探索。语言模式超越了性别。是新疆艺术家中运用抽象语言传达观念、表现精神层面的思考, 最为完整准确的女艺术家。
张爱红:张爱红的作品喜欢取材佛教故事, 在她的画面中, 佛教的教义被现代艺术家重新予以阐释, 对宗教的思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为, 在当今的生活中, 宗教的力量逐渐弱化。张爱红所选取的佛教壁画题材更准确的应当被定义为历史文化的演说者。
王少平:王少平是新疆女性艺术家中少有的水墨画家。在她的作品中, 以意象近乎抽象的形态构成, 形象的不确定是作品表达的主要方向。“面孔”的概念在若有若无中呈现, 将明又未明, 依稀有又仿似依稀无。作品的意图在有无之间转换、闪烁, 使观者的思维在含混、暧昧的边界游移不定, 好象一场梦幻的游历。这是艺术家预谋的游戏, 它在生活之外戏谑生活。
通过以上的分析, 新疆女性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所传达的观念多是思辩或大众体验 (民生民态) , 叙事观念侧重于宏大, 但也表现为性别身份的观念淡薄, 不与中国整体女性艺术发展同步的原因在于, 信息传播的缓慢、对主流文化的靠近淡漠、女性意识形态上的弱化、民族多元文化的特性既滋养又牵制, 民俗风情影响了女性绘画观念在思维的广度上的展开。对女性艺术文化的核心理解不够, 所以参与进入的程度受限, 观念表现的层面处于浅层, 在艺术形态中女性发于自身的探索显露不明。
C.符号媒介
褚晓莉:褚晓莉的国画创作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媒介, 在艺术创作中, 褚晓莉也格外注重绘画媒材的研究与尝试, 将岩彩引入工笔人物的创作中, 探索不同媒介共存互辅的技法, 获得很好的效果。
孙葛:在孙葛的作品中, 金属质感与钢管成为她独有的符号, 象征着某种文明的负面与精神的颓暗, 金属的质感成为文化厚重的代言。她在符号的原始特征与文明的疑问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成功的将绘画元素转变为艺术语言内部的符号。
张爱红:宗教故事在文化历史上始终被喻为经典。张爱红的绘画作品, 义无返顾的选择了佛教图像中佛陀与飞天的形象来承载历史文化的涵义。
张平:张平的油画作品《化妆》, 在这四个不同的化妆姿态中, 有一样道具是解读《化妆》的密钥——镜子。这是一个当代的青年女性形象, 是处在无聊之中的一种打发消遣时间的状态。镜子在生活中的功能是反射成像, 在现世观念中, “镜中月, 水中花”都在指称无法获得的虚假。《化妆》中的镜子成为反映虚假的符号, 包括镜中成像。它承担了双重含义:镜像是画中女孩内心的折射;镜中人与画中人孰真孰假?这是艺术家出自个人角度对日常生活阐发的思考。她所选择的符号也是女性生活经验中熟悉的部分。
分析之后, 我们看到新疆女性艺术家在媒介的使用上趋于传统, 选择单一、保守, 更多的是取自民族文化当中, 例如龟兹文化中的形象元素, 这种选取是区域文化的影响潜在于艺术家内心的典型, 是新疆女性艺术中符号使用的独有特征, 但也暴露出无法避免的问题, 那就是符号的重复, 不仅仅在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当中重复, 也在不同艺术家之间重复, 更甚者, 在不同的艺术种类中重复, 例如:架上艺术常见民族纹样和动物的符号, 在装置作品中也时常拿来使用;在艺术家的作品里, 千佛洞中造像与飞天的元素更是经常出现, 这说明区域文化的语境, 影响了艺术家对女性艺术符号的更新和深度挖掘, 这就造成了在符号的运用上的有限, 发掘自身优势资源远远不够, 思考探索的精华甚少。女性艺术的特征不明显, 类型也不典型。
D.结构
胡西丹:画面构成多为三角形传统构图, 色彩结构与形象布局稳定。在画面内部, 属封闭式的结构。
卓然木·亚森、褚晓莉:构图均衡, 形象完整, 服从秩序, 同样属于封闭式的结构。
新疆的女性绘画的内部结构大部分属于封闭式, 仍体现为传统绘画的特征, 追求平衡、典雅和秩序, 追求平面化、装饰化的构图效果, 形象造型完整单一, 观物视角采用传统陈旧的角度, 赋予作品中形象以沉闷的气质。对结构的探索陈腐被动, 对形式语言和内容表现之间的关系处理简单, 审美经验的传达走在重复的路上。这与新疆女性自我固守的心理习惯、同外界交流互动程度低有很大关系, 这是由于处在文化的边缘, 抱守民族特色成为一定程度上的禁锢, 而对形式的探索和把握尤显被动。
(2) 装置
装置艺术不以审美为目的, 其根本在于文化观念的传递和表释。它借用空间, 引导观众进入艺术家拟造的语境中寻求某种象征或隐喻的意义。故, 日常体验是观众阅读装置作品涵义的基础, 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寻找作品中艺术家要传达信息所使用的符号与媒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观念性是装置艺术的生命所在。当代女性装置艺术反映的则是与女性相关的日常经验和独特的性别视角。基于此点, 对新疆当代女性装置艺术的语言、观念的传递进行材料、符号、叙事性三方面的考察。
A、材料的选择与表达
在装置艺术中, 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艺术家在装置作品中传达的观念的准确性。装置艺术惯常选择搬用现成品与废弃品, 这种创作手法最早源自达达主义的杜尚。装置艺术发展到今天, 现成品与废弃品已经成为装置艺术的重要概念和创作手法。选择现成品设计装置需要注意它所负载的基本文化概念和和约定俗成的含义。选择废弃品则必须注意废弃品曾经的使用功能。在装置艺术作品中, 材料的安装、放置、排列与组合不容忽视, 它是作品构建观念的方式与途径。
张平:《包袱》 (行为装置)
作品完成于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展览现场, 张平将布置展场剩余的各种废弃物品 (包装盒、纸、安装图等) 聚集在一块儿所有参加展览的艺术家签名的摊开的黄布上, 并对其进行包裹捆扎。当一个完整的份量沉甸甸的黄色的包袱成形后, 作品完成, 建构这件作品的所有观念、内涵呈现出来。这是一个女性艺术展的结晶。它以张平看待女性艺术的个人视角, 将展览的主题——反映女性艺术的思想、主张、主义、女性生存的体验、解释世界的方式以及女性自身的性别经验, 与策划筹备这次展览所历经的过程等诸多无形的东西, 通过对与展览主题相关的物品的捆扎, 转换为有形的物质形态。“包袱”作为作品的核心, 它表达了三重涵义:1、当代女性艺术在意识形态方面所呈现的物化象征;2、新疆当代女性艺术探索的成果体现;3、“包袱”的沉重, 暗示了女性艺术家面对女性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产生的焦虑和思索。
客观而言, 新疆女性艺术家在材料的选取与支配上显得粗糙与不大到位。影响了观念的传达。这主要是因为装置艺术在新疆位处弱势, 新疆女性对装置艺术这种形式仍感陌生, 对观念的表达与建构还处在初期的关注作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上。在女性特有的观物体验方面的传达还无法兼顾。
B、符号的表意功能
每一个艺术形象, 都可以说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符号或符号体系。为了理解艺术作品, 必须理解艺术形象;而为了理解艺术形象, 又必须理解构成艺术品形象的艺术符号。
田宝珍:《左右为难》 (行为装置)
作品参加了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展场的一边的凸出的墙体台面上, 放置着一只鸟笼, 鸟笼的上方悬垂下一条红色的绸带, 鸟笼的下方, 排列整齐的向前延伸出一片物障, 它们是由切割后折叠翻起的白纸拼置而成, 俨然一幅巨大的平面构成。白纸的空白处安放着两只行进中的红色高跟鞋, 艺术家本人行走其上, 每一步的迈出都要避开白纸折叠翻起后裸露出的地面。在这件作品中, “鸟笼”在约定俗成的文化环境里很早就被赋予了“禁锢”的意味, 沿用至今。娇艳的红色高跟鞋, 不言而喻, 是女性的性别与美好的所指。地板上拼铺的白纸, 折叠翻起的部分呈三角形, 边缘清晰, 传递给观者尖锐、锋利的心理感受, 是危险与伤害的符号象征。整件作品, 因为符号的表意清晰, 在寓意象征的层面上运用比较准确, 使解读非常顺利, 不易产生任何无关于作品的歧义, 观念的阐释到位:女性要求摆脱禁锢, 追求性别意识的觉醒与独立, 要求女性话语权。阻碍的樊篱重重, 获得自由之路自古艰辛。女性应当做一种怎样的取舍呢?
新疆女性装置艺术作品在符号的运用上比较清晰, 但文化内涵浅淡, 不经回味。有时或还晦涩。这与新疆地区整体文化环境的陈旧有关, 信息的更新迟缓, 无法做到创新思路的拓展。
C、装置的叙事性
孙葛:《未完成的文本》 (装置)
参加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孙葛的作品布置在展场的楼梯旁。孙葛选择了中国近代女性解放运动中的老照片和书籍、文献通过并置构建了一个历史的语境。题目中的“文本”是后现代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意指研究的对象、课题具有内涵不固定、可以被反复解读的特征, 并且在不断的解读过程中, 衍生出新的文本, 文本与文本之间可以彼此编织。这是一个循环持续的观念研究游戏, 在孙葛设计的语境中, 这个“文本”即指:女性艺术所走的历程, 并且今天, 我们依然在这个历程的行进当中, 这便是未完成的含义。在这个作品中, 叙事感强烈, 语意完整顺畅, 作品所提供的形象阅读的逻辑合理。在这件作品中, 孙葛体现出女性特有的回顾情怀。
张云:《孵》, 参加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在展场的角落里, 一场“孵化”正在几个玩偶间同时进行, 洋娃娃、玩具狗、玩具布偶马、布偶考拉。玩偶所放置的地板上堆积出一小滩碎屑, 一只鸡蛋安详的卧在其间。蛋与玩偶之间看似有概念上的合理却又在逻辑上成悖, 叫观者不由怀疑。这是荒诞的, 玩笑的, 而孵化的行为有是必然的。“孵化”所代表的普遍的合理性在一笑之间被肢解。
遗憾地说, 新疆女性装置艺术作品在叙事性的处理上和语境的设计上经验不足, 容易滑向语焉不详, 比如《孵》。在这方面, 新疆的文化资源所给予的支持尤显不足, 但在符号使用上体现出女性基本特点。内地的女性装置艺术作品在这方面可供学习。
(3) 对女性艺术中的影像、行为艺术在新疆的状况做介绍并分析。
韩丽:《手》 (摄影) 参加2005年“3+8对一朵花微笑”新疆首届当代女性艺术展。韩丽在这件作品中设计了手作为意图的承载与阐释者的形象。这是文化意义层面的手, 每一张图片上, 手的姿态、手势都不同, 每只手都有一只不同的手指被白色的纱布包扎。每个手势原本所表达的通用的语意在手指包扎之后被中断、破坏, 变得含糊不清。在图片的对面, 是手的底片, 手的社会文化属性消失, 显露出它的生物属性, 耐人寻味。韩丽表现出女性对身体的文化属性的关注。
应该说, 新疆的女性影像艺术在作品的创作量方面非常少, 对这种媒介还不能完全把握, 所以在使用影像语言时不免是个生手。观念的传递便有了障碍。无法象崔岫闻她们, 那些佼佼者, 运用影像诉诸更多的经验与对时代的记录、思考。新疆当代女性雕塑艺术几乎乏善可陈, 缺少介入的能力。而行为表演也是凤毛麟角, 并且是与装置结合, 单独表演行为的作品几乎为零。这与新疆女性艺术家对这种艺术类型的把握能力有关, 也是土壤贫瘠、营养缺乏导致的结果。
结语
综上所述, 可以看到, 女性艺术在新疆的当代艺术格局中已经起步, 假如, 将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比喻为少年阶段, 那么, 新疆的女性艺术形态则还处在童年期。得到这个结论并不容易, 主要根据以下几点分析获得:
1.新疆女性艺术还不够类型化
新疆女性艺术还不够类型化, 在发展阶段上接近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发展的初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女性艺术创作呈现零散分布的局面, 没有共同互通的平台供之交流。没有形成流动的、持续的艺术团体, 没有建立明确的女性艺术主张。女性艺术创作没有形成互通的局面, 与中国其他区域的女性艺术创作缺乏互动交流, 在观念的表达上触角短浅、缺乏力度, 作品的语言沉闷单调, 视角重复, 对外在的生活之美表达充分, 但对女性自身内在的体验与精神价值的追求和批判鲜少, 新疆女性艺术基本只是呈现出了性别, 而性别背后的广大的内涵则被忽视。
2.缺乏理论批评的支持与引导, 基本属于各自摸索。
在理论支持方面, 女性艺术没有获得引导与符合新疆区域特点的参照和批评, 缺乏理论关注与扶持。这使得新疆的女性艺术的起步和发展方向不乏茫然。
3. 整体文化环境陈旧
整体文化环境的陈旧、更新缓慢阻碍了新疆女性艺术绽放异彩。新疆的文化背景中可选取的资源丰富多样, 既能够为女性艺术的创作提供更多元素, 同时也因此为女性艺术带来了局限。并且由于经济不发达, 信息传播又滞缓, 艺术文化的土壤所能给予当代艺术发展必需的营养匮乏。众所周知, 对传统艺术的靠近当是反叛的前提, 学习和挖掘传统艺术的精髓是为了超越而不是一味滞留。艺术形态的向前推进和发展才能使艺术本身充满活力。现代艺术、当代艺术还没有成为新疆整体文化艺术的主流, 失却这个依靠, 新疆女性艺术的发展不容乐观。女性艺术在新疆继续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主要依靠文化环境的更新, 艺术意识形态的转变, 和对艺术形式需要不断创新这一本质的理解和上升。
参考文献
[1]葛内塞尔达·波洛克, 《女性主义对艺术史的介入》[DB/OL], www.cnki.net.
[2]葛内塞尔达·波洛克, 《观点、声音和权利:女性主义艺术史和马克思主义》[DB/OL], www.cnki.net.
[3]高名潞等, 《中国当代美术史》[M] (1985-1986)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年.
[4]罗丽, 《什么是女性主义》[DB/OL], www.cnki.net.
[5]廖文韩晶, 《女性艺术:当代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女性艺术》[DB/OL], www.xinhuanet.com.
艺术考察报告 篇5
经过这次可以说是对我的人生很有意义的一次美术考察,使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提高。看着古人们的一件件的美而精致的艺术品让我是那么的沉醉与流连忘返,为什么古人能够创造的出至今连我们现代人都无法超过的境界呢?我有时在想,在某些方面我们是不是落后于古人了,还是什么?对于艺术这一词也有了点新看法。谈到艺术,我们毫不犹豫地可以说出一系列艺术作品,可以举出无数的艺术家。但是,当我们真正追问是什么使他们(它们)成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艺术的内在本质究竟是什么时,我们又变得茫然起来。艺术是什么?对于此,前人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而且接着他们的思考,我们仍可以继续回答下去。在前人已经提出的所有解释中,任何一种解释都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种解释也并不是有道理,我们即使将所有的解释加在一起也还无法说明什么是艺术。
第一站 西安
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多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秦始皇兵马俑
到西安,不得不说的便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了,这是我们的考察第一个考察景点,以前只是听闻兵马俑的壮大,但并未亲眼看过,亲身体验过它的震撼,这次算是真正的领会到了,每个俑的刻画十分精细,形象栩栩如生,每一个都有不同,没有一个与之重复的,古人当时的艺术审美发展已经很为壮大,也为秦始皇的威武感到兴奋激动,为世界留下了这么一大笔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兵马俑到底是有哪些奇迹,这些地方我们应当怎样学习,考察。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坑。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先后有200多位国家元首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名片。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世界经度109.2733e,纬度34.3853n。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区,距市区约35公里,是秦始皇嬴政陵墓的一部分。
兵马俑的建设堪称奇迹,是现人无法比拟的,通过秦始皇兵马俑的参观,我们现在所学的艺术仅为接触的一点,古人都能够制作奇迹,可是我们现人为什么却做不了前人能做的堪称奇迹的东西,而这些经验也是在我的设计生涯上起到的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家想的都是怎样设计前卫,时尚,却从未考虑能否从以前吸取经验而设计出更有古典风味的艺术之美。
陕西省博物馆、大雁塔
秦始皇兵马俑参观完后,我们便直接乘车来到了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内,陈列出陕西省一路出现的历史,时光也跟随博物馆一步步的前进倒退了1000多年,现在回味一下历史的长河。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 年6月20日落成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馆区占地 6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多达 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 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古人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以以前的技术想制造出这么精细的东西是很有困难的,但古人也能够依靠精细的技术,专制的细心做到堪称完美,我们设计中也是如此,不能缺少古人的细心,和有那么两手的技术,古人也在设计理念上有很多创新,使得博物馆不是那么枯燥乏味,更像是随时会有精细出现在你面前,这更是值得我们艺术设计学习的地方。
大雁塔
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陕西)的象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米。1月17日,西安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正式获批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雁塔也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22处申遗点之一。大雁塔是8世纪为保存玄奘法师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而在大雁塔旁边的便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喷泉景观优美,壮丽,很有震撼感,这也是一种设计,设计让水具有美感,也可以让世界都充满美感,我们对我们未来的设计还是很有期待的。
第二站 敦煌
敦煌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美的出乎意料的沙漠—鸣沙山
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
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以月牙泉命名的歌曲有两首,另外月牙泉多为游戏里地图场景名称。
赶了30个小时的火车,疲惫至极,下车首先闻到的就是一股土腥气味,其次便是好大好大的,真的是好大的风,好大的尘土在空气中弥漫着,依旧乘上我们大巴车,组队去了我们向往已久的荒凉大沙漠,在电影里少给我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恐怖,谁进去了沙漠就死定的感觉,但当我第一次走进时,那种美,简直是美的一塌糊涂,什么30小时的火车,什么满身的沙子,全部都是浮云,大自然何尝不是在做设计,大自然的设计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时尚,路上的所有抱怨,一切的一切全部都被眼前的美景冲掉了。
雅丹地貌,汉长城
今天乘坐了3个多小时的汽车来到了雅丹地貌,魔鬼城,天气异常的炎热,枯燥,(沙漠里面的蚊子也是别有一番味道),但是下车的时候依旧很震撼,还是被眼下的美景所折服,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而汉长城虽然与雅丹地貌相比会略胜一筹,汉长城虽然不美,但是还是为古人保家卫国,修建长城,把长城修满,把国家护起的爱国精神和毅力所打动,汉长城已被风侵蚀的不知所措,但是还是别有一番味道的。
来到雅丹地貌,魔鬼城我才真实的了解到,设计业是可以带有地方味道的,这样的设计更是能体现出这里的独到之处,这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设计理念。
第三站 洛阳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发祥地[1]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2],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3],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4-5]。
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十三朝古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6],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道学、儒学、佛学、理学或渊源于此,或首传于此,或光大于此,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4]。国花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
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台江反排木鼓舞蹈艺术考察 篇6
关键词:木鼓舞蹈,苗族,鼓藏节
本文系凯里学院重点扶持学科课题
“反排木鼓舞从‘姊妹节’的故事跳来, 伴随着反排木鼓那激扬的鼓乐, 跳出了‘东方踢踏舞’的豪迈, ‘东方迪斯科’的情怀, 奔放激情的舞步, 重现那祖先狂野刚劲的身影, 那炯炯有神的目光是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锦绣黔东南》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DVD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出品P25)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的舞蹈之一, 有着古老东方的鼓音神韵情结, 这个传承千百年的“咚咚”鼓点, 在苗寨老人的叙述中, 慢慢地撩开了面纱,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那古老而朴实同时又是非常浑厚的神舞鼓韵。
一、木鼓祭
木鼓是苗家人民作为祭祀活动的一种打击乐器, 是苗族人民用作各种重要祭祀活动和节日活动的一个舞蹈重要工具, 木鼓在过去主要是用于祭祀, 因而木鼓是非常神圣的, 对于木鼓还专门设立有它的储藏位置, 就是在山中的崖洞里设立藏鼓洞, 并建立菩萨来作为木鼓的保护神。在不使用木鼓的时候, 木鼓就由村中的寨老、鬼师来做法, 然后将木鼓藏于洞中, 洞口周围几十米的范围内, 一般人不得轻易靠近, 否则将大祸临头。
在启动木鼓作祭祀或者是作为节日活动时, 得先请村里最有威望的老人来承担这个责任, 老人必须经过沐浴焚香之后, 才能走进藏鼓洞去启鼓, 启鼓之后要杀牛祭祀, 让木鼓有灵性, 达到祭祀的神圣, 一般在开祭后用于鼓藏节的祭祀活动。
“鼓藏节”是苗族人民的一个神圣的节日, 是非常神秘的, 有浓浓的民族宗教舞蹈的色彩, 一般外人是很难得看到这种情况的, 原因就是“鼓藏节”是苗族人民祭祖的一个活动, 内涵很深, 因为, 苗族人民千百年来一直是沿着从东方到西方、从北方到南方的迁徙路线, 不断地走进了大山, 走进了原始森林, 他们渐渐地远离了自己的故土, 远离了家乡。一次次地迁徙都会失掉自己最美好的家园, 同时也失掉自己的财富甚至是民族传统的文化。
那么, 在迁徙之后, 能够有一个安定的地方生存下来, 而且经过很长的时间的创造财富, 才能够有足够的物质来举行这样的祭祀活动, 也才能够安安静静地与祖先对话。所以要想举行一次鼓藏节活动, 举行这样的祭祀节日。在活动开始时, 把祭祀用的水牛准备好, 不能用作劳动之用, 要好好喂养, 达到膘肥体壮才能使用。祭祀中就要开始启鼓, 经过一个严格的仪式, 把鼓请回寨上, 然后把寨上德高望众的老人请到祭祀活动前准备的屋里, 从启鼓开始后, 老人就一直坐在屋里, 时辰到达时, 老人就发出旨意, 于是杀牛就开始祭祀了。在鼓藏节的祭祀中, 牛杀得越多, 这个祭祖的活动就越好越成功。
这个活动是神秘的, 也是神圣的。它的宗旨就是与祖先对话沟通, 乞求祖先保佑他们的生活上更加安稳, 居住上更为安定, 子子孙孙顺顺利利地渡过每一天。
木鼓在祭祀开始、中间、结束时总是“咚咚”地响着, 气氛非常庄严, 鼓声震荡于山谷间, 仿佛是在告慰祖先。在唤起祖先的灵魂, 又仿佛是告诉寨上的所有人, 祖先踩着鼓点来到了寨上进行舞蹈, 这个舞蹈有着浓厚的苗族民间的生活气息, 好像是通过舞蹈告知远方的客人或者陌生人, 寨上有着祖先的英灵保护, 不要打扰寨子上的一切生灵。
二、木鼓舞蹈的神韵
木鼓在祭祀中有很庄严的音符, 它能把世间万象给区分开来, 敲响木鼓, 就是打开了神门, 可以把好的、坏的分离在一边, 而一阵阵的“咚咚”声, 也会震慑一方鬼神, 达到召唤与驱魔的效应。
反排木鼓的应用以巫术宗教的活动为主题, 虽然是比较简单的木制鼓具, 但却拥有无穷的力量。这一个简单的木制的鼓, 已不再是那么的单一, 而是韵含着神韵的有魔力的鼓, 鼓之神韵已完全超越了正常的使用范围, 形成了专业的祭祀工具和舞蹈形式, 其神性远远超过了常人所想的那样, 如当鼓存放在山洞里的时候, 无论谁从那里路过, 无论是心怀什么样的主意, 均对山洞中的鼓敬而远之, 不敢造次, 因为大家都知道, 如果有触动或被坏了山洞里的木鼓, 将可能是要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的。
反排寨上的老人也给我们仔细讲述了木鼓的神韵, 当他谈到木鼓作为祭祀活动时, 脸上也显出了几分的严肃和带有一丝的恐惧, 在采风中, 我们亲历了这样的场景, 就是在这个地方遇到的一个祭祀活动。
我们在进村采风过程中, 对当地的风俗民情非常陌生, 但却很感兴趣, 于是每天从早到晚就在村头寨尾一阵进行考察, 看见了村寨里正在进行祭祀活动, 整个村里的人都集中在一个场坝里, 场坝中央高高地搭着一个祭坛, 上面坐着一个巫师, 村里一片鬼魅, 虽然我们心里有些担心了, 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我们就大胆地进行考察, 特别是那场地里展现的木鼓舞蹈, 更是让我们着迷, 虽然我们队整个活动的内涵不了解, 但是就这个有民族特色, 有宗教色彩的木鼓舞蹈是有莫大的兴趣, 我们抛开了一切杂念, 认真地对木鼓舞蹈进行观察, 从这个木鼓舞蹈的活动中可以看出, 祭祀活动就是有它自己的规律, 无论它本身是什么, 一旦形成了宗教活动的形式, 那它韵含的神力就可以说是无穷大了。神韵就是融合了山神、地神等组合为一体, 加上其祭祀活动的庄严, 木鼓就变成了“神鼓”了, 木鼓舞蹈也就形成了它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
三、走向世界的鼓声
寨上老人告诉我们, 如今的木鼓舞蹈不在像以前那样神秘了, 但却有它更光辉的一面。老人说, 寨上差不多一半的人都以这个舞蹈形式出过国访问演出, 主题就是去演出村里最爱跳的木鼓舞蹈, 外面的人称“东方迪斯科”的那种舞蹈。许多的人们看见这种形式的舞蹈都感慨的称之为:这就是“东方迪斯科”。就是苗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舞蹈, 它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底蕴, 有着非常浓烈的民族特色, 也许“东方迪斯科”就是用来形容苗族人民的木鼓舞蹈, 但是苗族的木鼓舞蹈就是那么的神秘和自然, 它不断地走出了大山, 走向了世界, 从它形成了舞蹈的那天起, 就一直带着苗族的古老的神韵, 一直延续着。
续听老人讲, 他们的木鼓舞蹈是从祭祀中不断演变而来, 慢慢地形成了寨上青年人说的一种舞蹈。经过多年的演变, 已经走到县城, 走到州里, 走向省会甚至走到了国外的许多地方。他们在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进行演出, 均受到了友好人士的高度赞誉。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也许就是一个印证, 苗族木鼓舞蹈就是这样带着祖先的声音, 带着先辈的灵魂, 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把苗族民间艺术推向了喧嚣的城市, 让那里的人们感受到了来自山地的清凉。
参考文献
[1]锦绣黔东南.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DVD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出品
[2]民间文学资料·第四集·黔东南苗族古歌 (一) .中国作家协会贵州分会筹委会编印1958年11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翻印1985年4月
近十年中国当代艺术考察报告 篇7
一、艺术观念适应图像时代的要求
平面的图像包含在广告、绘画、摄影等作品中;立体的图像包含在标志、建筑、雕塑等作品中;多媒体的图像包含在电影、电视、动漫等作品中。在图像时代中, 观念的表达是图像视觉文化艺术的内在思想核心, 简捷的视觉语汇及符号化是图像时代的艺术特点, 自由的创作是实现原始图像被艺术化阐释的艺术创作手法。
现当代的中国艺术家徐冰、谷文达、蔡国强等也分别在他们的作品中运用图像表达观念, 从不同的角度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关注与研究。在图像艺术的时代里, 艺术家们的创作强调社会性, 他们将图像经过观念化的视觉置换并引导着观众作视觉的解读, 思想的表达就是作者的观念, 是艺术创作的前提, 也是作品传达的内在核心。
随着现代信息、传媒等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 对图像的大量运用是视觉文化革命的要求。艺术不再是艺术风格的问题, 而是提高到文化层面上对现实的阐释。图像的运用由图与文字交融的、静态的发展到动态的、三维立体的、多媒体的等艺术传媒形式中。
二、装置艺术发展倾向
(一) 对装置艺术影响最大的群体艺术家
这个时期最有代表性而且最有成就的应首推在海外的中国艺术家, 是他们的努力不久树立了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艺坛上的正面形象, 而且通过对国内艺术家的影响和大型综合性展出, 使文化界的官员也认识到他们作品的重大影响, 反过来对国内装置的展出起了促进作用。而这些中不乏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 如:谷文达、吴山专、徐冰等。
(二) 装置艺术在这一特殊阶段的时代特点
1. 时代背景
90年代末的中国信息流通更加便捷, 伴随着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逐步开放, 特别是网站的兴起, 无论国外大型艺术展示、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成功还是国内艺术家参与海外的展出, 其信息都会很快被国内所知, 以往某人依赖先得到信息的迅速模仿而迅速成功的现象大为减少。统一, 装置作为一种方式被艺术家的认同也有了广泛的基础。
2. 国内的创作的发展和改变
除去各类大型展出活动中装置作品的日常出现外, 更多展示还是通过90年代后期逐步形成气候的艺术策划人方式推出的艺术展出。在这种模式下, 展览的主题的一致性有了更好的保证, 而作品形式的相关性也有了更好的体现, 装置作品在这种方式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此外, 90年代末以来当代艺术的前卫性在反传统方面体系得更加极端, 对常人的感觉的通常刺激已经不能满足一些艺术家的胃口, 而且在国际上也出现了以1999年开始的英国艺术家为代表的“感觉”展, 这些作品对西方当代艺坛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 多媒体艺术的出现
多媒体艺术是综合运用声音、图像、文字、以数字模式来实现作品的艺术。以多媒体为出发点, 艺术家为了表达最初始的感受, 试图去寻找最符合并且与所要表达的观念紧密结合的技术形式。创作过程中, 作品的理念和所选用的技术会相互充实。
(一) 多媒体艺术的时代特色
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艺术是在信息时代问世的, 因此在对待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上, 不可避免地带着很深的时代烙印。进入信息时代以后, 在跨领域、多元化意识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 人们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科学技术与艺术, 认识到二者实际是人类追求的两大目标:“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信息时代四大热门课题之一的人性化、自然化界面设计, 其显著的特点便是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 旨在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二) 虚拟, 另一种形式的原型
在当今时代, 创作者可设置视频, 模拟现实, 以网络连接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使屏幕上的虚拟相遇成为可能, 同时带来另一种形式的游历感受, 创造了现实和虚拟, 此处和彼处之间的模糊界限。传统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观看外部, 新的艺术是从内部建造, 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内, 无所不在。
(三) 多媒体作品中的观看和自我观看
希腊神话中沉醉于自我镜像的纳西斯的故事曾被广为传诵, 这一在水面照镜子的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视角互换时, 我们将合并成一个人, “我就是你, 你就是我。”
这是多媒体艺术用特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意念表达所带来的, 通过混合分享和情感交换, 让我们看到他人所看到的通过多种媒体, 艺术家让我们体会到了通过他人的感知来进行自我审评。
(四) 重视新媒体的低俗化负面化倾向
中国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转型期的负面特征, 在其中表现得相当明显。价值含量稀薄的泡沫文化层层累积, 精神境界低俗化的现象广泛存在, 就是最为典型的事实。对于新媒体精神境界的低俗化、负面化倾向, 我们应当从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的国家文化境界的高度, 来加以认识和重视。
总之,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对图像的大量运用必然促使艺术观念的转变, 而伴随着艺术观念的转变, 在现代艺术实验中, 诸如环境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等实物艺术形态必然会得到飞跃式的发展而我们也将进入并见证一个伟大的艺术时代。
参考文献
[1]邹建平.中国当代艺术倾向丛书[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
[2]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游泽清.创建一门多媒体艺术理论[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8) .
艺术考察 篇8
中国当代艺术从上世纪的“八五新潮”开始, 经过九十年代的曲折进程, 再到本世纪高潮迭起的戏剧性变化, 可以说它是从历史的边缘走上舞台的。这一历程加深了中国艺术家和社会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认识。然而, 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2005至2008短短三年时间的蓬勃发展之后却开始急剧下滑, 人们不免要问:中国当代艺术这是怎么了?
我们就是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对四川美术学院这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艺术高校进行了客观考察, 选择了“川美当代艺术品——川美的教育家、艺术家——川美的学子们——川美反馈当代艺术品市场火爆与回落——川美与黄桷坪当代艺术区”这条有机脉络作为考察的线索。并在考察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分析与思考, 为中国艺术高校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考察视点 (一) :当代艺术作品观感
只要一进入四川美术学院, 无论是新校区或老校区, 都会感受到浓郁的当代艺术气息。道路旁, 草坪中, 随处可见令人新奇的当代艺术作品。如用废旧钢材焊塑的门神, 用废弃陶罐堆塑的墙体、用抽象风格表现的平衡木上的青春少女……这些都是美院师生们的杰作。怀着浓厚的兴趣, 当我们参观了学院的美术馆、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坦克仓库、教师和学生的艺术工作室, 参观了学生作品展览, 翻阅了学校各类刊物, 在网络查询了师生的获奖作品、发表作品以及在拍卖会上的拍卖作品之后, 对川美当代艺术的探索与发展更多了几层较深层次的感受。
首先是对艺术作品数量之多和其无处不在的分布感到深深地震撼, 这绝不是少数人、短期内可创造的奇迹, 只能是众多的人群长时期辛勤耕耘的积累。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 可以纳入当代艺术作品范畴的可能占到七成。它使我们彷佛进入到当代艺术的海洋。
二是这些艺术作品种类丰富, 风格各异。如类型上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动画、艺术设计、摄影、影视、行为、装置、观念、综合等。风格上有写实的、超级写实的、抽象主义的、表现主义的、波普的等, 可以说是多姿多彩, 反映出对当代艺术全方位的探索。
三是这些艺术作品从多视角反映了对当今社会的关注, 体现出不同的理念和思考, 其中也有观念极其尖锐的, 但反映“主旋律”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看得出创作者们思想的活跃, 创作的自由与开放。
四是当代艺术作品中, 平庸与精品共存, 作品的档次距离很大。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说法, 因为当代艺术还难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经营商、出版人、收藏家等不同群体那里还是有着自己的标准的, 因而我们这里指的平庸是剽窃、摹仿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以及追风赶潮的缺乏创新精神的一类作品, 精品主要是指那些在较高层次的展出中入选的、获奖的、出版的、被美术馆 (机构、公司和个人收藏家) 收藏并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原创性作品。川美的当代艺术品无论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很高的, 在社会上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 我们直观感受到的也许仅是其冰山之一角。
五是川美当代艺术作品具有的代表性, 它集中反映了国内艺术高校和全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一种普遍状况:当代艺术作品与社会大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断层。大多数作品人们看不懂, 也无法理解和接受。这始终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六是国内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 例如“妖魔化中国”、“丑化中国人的脸”以及在“行为艺术”中暴露出来的血腥、暴力、色情等不良倾向, 在川美艺术作品中也有一定的表现, 一些无聊、低级、庸俗、恶搞的所谓“艺术”及其引发的争议都应该引起关注和深思。
考察视点 (二) :艺术学院的教育家、艺术家
我们首先把目光聚焦在川美教师身上。
钟飙, 1968年生于重庆, 川美教授, 任教于油画系, 同时又是著名的中年艺术家。上课之余, 便辛勤耕耘于自己的艺术工作室之中或忙于当代艺术展事等活动。艺术创作丰富, 其作品曾50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出。例如:个展有1996的“生命寓言”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重庆) ;1997的“生命寓言” (Schoeni画廊, 香港) ;2001年的“偶然存在” (Art Scene China画廊, 香港) ;2004的“钟飙” (Benamou画廊, 法国巴黎) , “无处不在” (艺术景仓库, 上海) ;2006年的“不期而遇” (Chinatoday画廊, 比利时布鲁塞尔) , “钟飙作品展” (ZEl T_FOTO SALON画廊, 日本东京) ;2007年的“璀璨……超过十年的探寻” (Olyvia Oriental画廊, 英国伦敦) , “美国首展” (Frey Norris画廊, 美国旧金山) , “出神入画” (程昕东国际艺术空间, 北京798艺术区) 。联展有1990年的“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1995年的“中国油画——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首展” (比利时布鲁塞尔Theoremes画廊) ;1997年的“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重庆太平洋广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1999年的“新锐的目光——1970年前后出生的一代” (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2000年的“世纪之门: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 (成都现代艺术馆) , “艺术中的个人与社会11人展” (广东美术馆) ;2001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展”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 (巴西萨尔瓦多、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 “重庆辣椒艺术展” (德国卡塞尔文化火车站) , “下一代——亚洲当代艺术展” (法国巴黎Passage de Retz) ;2002年的“Let’s go——中国当代艺术家们的足球世界杯” (北京中华世纪坛) ,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展” (秘鲁利马国家博物馆、墨西哥墨西哥城邮政宫、智利圣地亚哥智利现代艺术博物馆) , “中国艺术三年展” (广州艺术博物馆) “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 (从瑞金到安顺场) , “丰收——中国当代艺术展” (北京中国农业展览馆) , “耐人寻味的艺术” (重庆美术馆) ;2003年的“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 “图象的图象——2003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 ;2004年的“被禁止的感觉——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情色话语” (法国佩里格市密特朗文化中心、沙哈拉市古教堂) , “无间——04中国建筑工地先锋艺术展” (重庆上江城) , “中国影像绘画” (北京季节画廊) , “美术文献提名展”文献奖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 “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奖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5年的“观念艺术——中国当代绘画作品展” (澳门塔石艺文馆) , “未来考古学——第2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南京博物院) , “’85致敬2005→1985” (上海多伦美术馆) , “寓.言——中国当代艺术展” (杭州六合天寓) , “现实着陆——中国当代艺术展” (韩国汉城艺术中心) , “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 (北京中国美术馆) ;2006年的“自我造局——2005中国当代绘画展” (上海证大美术馆) , “东方想象” (北京中国美术馆) , “中国当代艺术节2006” (韩国HEYRI艺术村) , “今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转世魅影’” (奥地利THE ESSL COLLECTION美术馆) , “超设计——第六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美术馆) , “12345作品展” (上海艺博画廊) , “超越的维度——中国新绘画” (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 , “‘身体’当代艺术展” (南京恒艺术空间) ;2007年的“中国细语” (奥沙画廊, 香港) , “社会艺术——中国” (特列恰柯夫国家美术馆, 俄罗斯莫斯科) , “从西南出发” (广东美术馆) , “文脉当代——中国版本” (北京今日美术馆) , “升温——亚洲新潮” (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中心) ……钟教授的艺术作品在市场拍卖的身价早在2005年时就已是万元以上。如2005年作品《飞天》只是一件尺寸仅为70×50cm的不算大的作品, 在北京京广中心2005秋季拍卖会上就以33, 000成交。
在川美我们熟悉的老师很多, 他们的情况与钟教授相类似。因而钟教授的情况在川美并不是孤立的个例, 而是川美教师群体的代表。认真了解与分析川美教师群体, 感到他们有许多独特之处:1、他们具有既是教育家, 也是艺术家的双重身份。学生和艺术作品是他们工作的两大成果。“以创作带教学, 以教学促创作”的传统工作特色把双重身份、两大成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二者不是矛盾冲突的, 而是相互促进的。在这种状态下, 不仅作为艺术家的教师有极其丰富的艺术作品, 学生也是创作的生力军。这就使川美艺术作品的丰富性得到了很好的解读。2、他们与时俱进、思想活跃。他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分析社会, 并把这些变为自己的思考、观念、责任和创作灵感。他们勇于突破陈旧观念和狭隘视野, 在艺术追求中不断探索, 不拘一格, 兼容并包, 重在创新。这些全新的观念和探索创新精神已融入了他们的教学与创作之中, 体现在他们的学生的学识与人品和师生那类型多样、风格各异, 多姿多彩的当代艺术作品上。3、现在艺术界非常流行的“川美现象”是耐人寻味的。这其实是指以川美教师为主体的“川派”艺术家们在市场的表现, 这更多的是一个市场概念。如果从这个角度进入, 可以把川美教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种是50年代出生的, 包括早期的“四川画派”的一些主将, 还有“85新潮”以来的一些老艺术家, 他们中的很多人今天都已经是市场上的红人, 如罗中立、张晓刚、程丛林、周春芽、曾梵志等人;另外一拨就是60年代到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 他们中的有些人实际上已经是现在“四川画派”的中坚力量, 这批人正逐步进入市场, 蓄势待发;第三类就是70年代以后到80年代的一批被市场所推举的群体, 他们一开始就非常商业化。这使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时期, 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也正在发生变化, 艺术品的流通也在由计划型转向市场流通型, 这一过程对艺术的探索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与机遇。我们不得不佩服川美艺术家们的敏锐性、前瞻性、适应性。他们已不只是在工作室里忙于创作, 还接待川流不息的艺术商、参与画廊、艺博会的交易、参与年展、双年展的展出与策划、市场艺术品的拍卖、艺术刊物的策划与出版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钟教授一样。“川美现象”体现了川美走在我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前沿, 能活跃在艺术市场中又仍能坚持自己的艺术特色、信念和责任更是难能可贵的。4、四川美院之所以创作人才层出不穷,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相对于其他美院较为宽松而自由, 并且有提携后进, 扶持新人的传统。川美艺术家之间那种互动关系是非常亲密和融洽的。不讲究论资排队, 在学术和艺术实践中互相关照、相互提携。艺术家们平易近人, 有时交流就在茶桌上、酒吧间, 在娱乐中相互学习提高。特别是一些中、青年艺术家, 工作与生活都与学生交融在一起, 打成一遍, 甚至与学生们称兄道弟。自己有了成果不炫耀, 很低调;对别人的成绩也不忌妒, 不攀比, 有一种超脱、平淡、悠然的心态。但是受到挤压或侵犯时却敢于抗争, 甚至暴力相对。有人说这是川美的重庆特色, 因为重庆人直爽。更有人戏说这是川美的“码头文化”、“江湖文化”。不过无论怎么评价, 川美出作品, 出人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川美年轻艺术家人才辈出, 犹如雨后春笋, 使川美当代艺术后继有人, 这就足以令我们反复琢磨这“川美现象”、“码头文化”、“江湖文化”魅力。
考察视点 (三) :川美学子们的问答
漫步在川美校园和学校所在地黄桷坪街头, 我们看到很多学生艺术工作室, 室中都有学生单独或多人在里面忙碌。这使我们有机会选择了几处, 找了几群学生漫谈:
问:“川美学生都有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吗?都在自己的工作室搞创作?”
学生:“很多都有。大多数是几个人合租一间, 也有单独一人租的, 那得要经济条件好。没有工作室的同学一般在教室或学校活动室工作。”
问:“房屋的租金从那里来?”
学生互望神秘地笑:“靠卖作品, 以画养房勉强够了。也有向家长要的。那是少数。”
问:“学生的作品通过什么渠道卖出去?”
学生:“每年学校学生作品展和毕业生毕业作品展的时候, 都有画廊老板或一些经销商到学校来选画买画。平时也有人到学生工作室来洽谈收购。”
问:“学生们的作品一般是什么价?
学生:“那得凭运气啦。几百、几千、上万的都有。高年级和研究生的作品卖得好些。前几年×××级有个叫王××的同学, 有一幅作品就卖了100万, 还有XX的作品卖了10多万, 一下子就发了。”
问:“学生作品能参加全国性的年展或双年展吗?在市场拍卖的多不多?”
学生:“极少数经老师推荐参加过, 多数还达不到那个级别。不过将来准能参加。”学生们显然很自信。“学生的作品可以参加网上组织的学生艺术品专场拍卖”一个学生补充回答。
问:“在外面搞创作是否会影响学习?学校支持吗?”
学生:“学校倡导‘以创作带教学, 以教学促创作’这已是传统了。课堂学习能系统地积累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形成理论体系, 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创作也是创造性地学习, 更是个性的扬长, 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带到课堂请教老师, 有针对性地学习效果好得多。”
问:“除了在工作室搞创作外, 还参加些什么活动?”
学生:“党团活动、社会活动、文体活动, 什么献爱心之类的。但多数是与专业有关的艺术活动。
问:“说得具体一点, 与专业有关的艺术活动都有些什么?”
学生:“如参加艺术作品展, 参与艺术学术交流会, 参加艺术品的网上流通与拍买, 艺术刊物的策划、出版、发行等。有时还给老师帮点忙, 也有的同学与老师合作搞点作品。”
问:“你们怎么识别一件当代艺术品的好坏?”
学生:“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的。总之要有深厚的内涵, 形式上有创新。不过说起容易做起难。”
问:“你们怎样看待多数人不理解当代艺术的问题?”
学生:“那是接触少、了解少, 缺乏鉴赏能力, 需要提高素质。”
问:“可以从当代艺术自身作些思考吗?”
艺术考察 篇9
与学生摆谈使我们对学生状态有一个初略的了解,为了再深入一点,我们在网络上对更多学生情况作了了解,这里略举一二。
陈瑛:2005-2009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09年至今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参展情况:2007年参加川美油画系年展。地点:重庆美术馆。参2006-2007照相写实展。地点:坦克库艺术空间。参加2006-2007风景写生基础教学展。2009年参加川美09毕业展。地点:重庆美术馆。2010川美油画系17届年展,地点:川美当代艺术文献库CAEA艺术空间。2010年参加“亚健康”作品展。地点:川美艺术沙龙。参加2010川美70年校庆师生作品展,地点:川美大学城校区新建艺术家工作室。2011年参加川美油画系18届年展。地点:川美当代艺术文献库CAEA艺术空间。等等。陈瑛还在网站上卖画:《演》[艺术·新生]尺寸:140*120cm价格:16250。《诈失绿色》[艺术·新生]尺寸:210*180cm价格:18750。《秋千的梦》[艺术·新生]尺寸:210*180cm价格:25000。
庹梦倩:女, 1989年7月生于中国重庆,2008年至今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09年入选并从事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当代艺术教育文献库。2010年被授予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当代艺术教育文献库第一批“志愿者”称号。作品参展:2008年多幅作品入选四川美术学院全院风景写生大展,作品《水口农家》获优秀奖。2009年参加四川美术学院风景写生汇报展并获奖。2010年入选四川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展。2010年参加四川美术学院校园风景油画写生大赛,作品《荷塘印楼》获第三名。2010年多幅作品入选四川美术学院全院风景写生大展,作品《灰墙》获优秀奖,同年该作品被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庹梦倩:参加网拍作品标价《农舍野院》:起拍价1, 500.00元,当前价:1, 500.00元。《台上的谁谁》起拍价:3, 000.00元,当前价:3, 000.00元。《这不是记忆之一》起拍价:1, 600.00元,当前价:1, 600.00元。《三角链》起拍价:5, 000.00元,当前价:5, 000.00元
收集信息期间,陈瑛在学校的时间较长,庹梦倩也是大三学生。二人参与艺术活动的资料都比较丰富,都有网拍卖画经历。
在川美,老师言传身教,学生耳闻目睹。在课堂上他们双向交流,在工作室他们勤奋探索,在艺术活动中他们都体验与成长。学生们就像他们的老师那样,在学校起就开始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扩大视野,熟悉艺术领域,积累艺术人脉并从中汲取营养,开始了创作的人生。他们已经是当代艺术探索与发展的生力军。学生毕业后,有些人就留在美院所在地黄桷坪艺术区搞创作,成为自由的青年艺术家——“黄漂”。
考察视点(五):在川美反馈当代艺术品市场火爆与回落
历史回顾:2007年北京嘉宝国际拍卖公司秋拍会上,川美艺术家罗中立的油画《过河》以1760万元成交,创下其作品成交新记录。11月6日,在嘉德2007首场秋拍会上,川美艺术家程丛林的油画《华工船》以2296万元天价成交。3天之内,两位川美艺术家的作品相继跨越千万元大关。这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地震。随其后又有了2008年胡润当代艺术排行榜2007年拍卖成交价前100位名单。在排行榜中,川美艺术家作品表现突出。在上榜100位作品名单中竟然占据了23个,并且其中一半以上的作品成交价都在千万元以上,最低的也在七佰万以上。(见下表摘自胡润排行榜)再度引起社会和艺术圈内的激裂震荡和反响。
(单位:元) 前100位名单中川美艺术家作品名次
2007年当代艺术品在市场里的火爆过去了,近几年好像少了这样的火爆。这是不是意味着当代艺术在下滑?当年的火爆对近几年当代艺术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也成为我们在川美的考察中的一个探讨话题。在我们的考察中,常提到以上回顾的情况,得到的反馈是多样的:
“川美艺术家这回算是发了,一幅画一辈子都花不完。”说起当年的事,人们仍保持着这样的印象。当代艺术品天价拍卖留在社会上的误解总是挥之不去。据了解,当年当代艺作品暴出天价是不假。然而,让人觉得意外的是,作品卖天价却很少有艺术家的份。因为很多画家的作品都是由画廊作为代理,作品一经出售就与画家无关。以后在拍卖市场上无论成交价多高,对画家来说都没什么意义。画家能得到实惠的,最多是间接带动其作品现在的市场价。天价收入只是卖画的收藏家、中介人的事。川美艺术家何多苓早期代表作《第三代人》(合作作品)曾被人以300多万元拍走,但10多年前何多苓最初卖出时,只得了几千块钱。张晓刚也一样,今天他的作品动辄卖出千万天价,可在10多年前一幅画才卖几万元。
“艺术品拍卖里面有玄机,水深得很。要警惕机构恶炒带来泡沫。”这也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议论。经历了2007年的火爆,人们对艺术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总是在关注中多了几分怀疑、忧虑和警惕。
“我就想不明白,那些画也看不出有哪些好,怎么卖这么高的价?”不少人对作品的价值表示难以理解和质疑。
“中国艺术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制度还不完善、不健全。运作还不规范,问题是难免的,必须加强管理。”文化艺术管理职能部门也在思考并有了相应的行动。
报考川美的学生更多了,针对报考艺术院校考生的各类培训班更火了。在其中,不乏一些没有艺术特长与没有兴趣的考生只是被父母强迫着。因为家长和考生都怀着一个“梦”。
……社会的评价千姿百态。
然而川美艺术圈却表现出更多的客观和理性。
“长期关注艺术品市场的收藏家赵申漓指出,像张晓刚这样的川美‘明星’成员作品,已经被机构推到一个高位,成为炒作工具,以目前动辄百万千万的价位介入,风险巨大。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还有一大批川美‘明星’成员的优秀作品被低估。”这是艺术圈内人士有代表性的分析和比较。
“天价拍卖”只是一种现象,它的产生有着更深层的背景:艺术的转型、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这已是摆在人们面前需要思考与探索的新课题。
“2007年艺术市场火爆后出现的所谓下‘下滑’,应该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是当代艺术市场正由‘异态’趋向‘常态’成熟发展的过程。它会让艺术家、批评家、收藏家和经营商以更冷静、更严肃的心态看待当代艺术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流通,投资与收藏。市场流通的路还会走下去。一种正常的、规范的市场流通渠道也会受到真正的艺术家们的欢迎!当代艺术仍在曲折中探索与发展。”大批的川美艺术家持有这样的观点。
虽然近几年收入下滑到2008年前的一半以上、一年中的展览从原有的十几个减到五六个。年轻的雕塑艺术家刘佳仍然认为:“现在的生活才是回归到正常状态,反而有更多的时间自我思考。当年刚上大学时最原始、本真的热情又出来了。”
一些青年艺术家说:“艺术品交易就像股票有时暴涨有时暴跌一样,火爆后的回落这是一个调整与筛选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当前年火爆的时候,我们自己都觉得心虚,因为知道总有一天会滑下来的。”
一批青年艺术家和学生却有着另一种看法。他们认为:“不是所有人的作品都能被炒上去。川美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被炒成天价,原因是复杂的,其中拍卖机构充分利用了知名艺术家‘品牌’、‘实力’‘作品’三大资源的综合优势是重要原因。”他们认为:“象罗中立、程丛林、张晓刚、曾梵志、周春芽等川美知名艺术家的名字本身就是品牌,有很大的知名度,人气很高,放到哪里就响到哪里。他们的名气就是价值。知名艺术家们都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他们之成名靠的就是实力,不是浪得虚名。他们的艺术作品确实也是一些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内涵深厚、探索创新、别居一格,不是低俗之作。作品也凝聚了知名艺术家的品牌和实力,产生综合效益。”于是天价艺术家成为众多青年艺术家们的楷模,更是学生心中的偶像,大家更从他们那里看到成功之路和希望之光。
也有的艺术家更关注分析经济对艺术影响的脉络。并梳理出经济→社会心理→社会风尚→社会审美趣味→艺术。这样的流程路线图。更关注社会心理和市场的需求,以市场确定创作的方向。
人们都不否认,现有的艺术市场导向影响着学生的创作风格和学生发展之路。
学生中有人坦诚地说:“一种对市场的关注与敏感,也让很多学生在选择时迷失了自己本来的方向。”他们认为:“很多学生在本科时,辨别能力本来不高,对画的了解也少,容易随着市场导向随波逐流。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没有头脑的话,很容易迷失。”
还有学生说:“风格的坚持并非易事,有时包括老师在内,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个不适合自己的方向。有的时候,甚至感到是一个人在和一个群体或一个潮流对峙。”
但无论见解如何,所有的人创作更勤奋了,他们带着一种兴奋。所有的艺术家都更关心策展、参展。一个学生说:“在美院里,不但要学画画,还要学会如何让人看到你的画。”这也许是学生普遍的体会。他们不仅这样看,也付之于行动。现在网上可以看到更多的学生作品以及他们参展及获奖经历。学生与成名艺术家、批评家、经纪人、画廊经营商的关系更近乎了,他们更深知艺术人脉对成长的重要意义。学生比过去更成熟了,这应该是一种进步。
“天价效应”的影响是复杂的。一面引导艺术家更勤奋、更冷静、更执着。又不免引发一种急功近利、浮燥涌动的情绪。然而“市场之路还得走下去,当代艺术仍会在探索中发展。面对艺术市场,艺术家如何走自己的路?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众多清醒的川美艺术家和川美学生给出了一份好的答案。
考察视点(六):川美与黄桷坪当代艺术区
考察川美当代艺术生态,不能不考察黄桷坪当代艺术区。黄桷坪当代艺术区包括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501艺术基地、102艺术基地、11间艺术基地、视美动漫产业基地和黄桷坪涂鸦艺术街等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园区。在这里有数量众多的艺术工作室、画廊、展览厅、茶楼、酒店、娱乐场所及居民与艺术家住宅,汇聚了几百名艺术家,是重庆最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创意产业区之一。
黄桷坪当代艺术区属于九龙坡区的一个街道。它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川美的存在,长期受到川美艺术的巨大影响和幅射。同时黄桷坪城乡结合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工业遗存、零散的田园风光、三教九流各类人员杂混的人群、汇集交流中的各种经验和信息,闲散自由的生活方式,对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或许是黄桷坪最大的魅力与艺术活力所在吧!以至于总能激发艺术家的灵感。
黄桷坪当代艺术区应该说是已具备了当代艺术生产与加工、展示与交流、流通与收藏等综合功能,如与北京、上海等地大型艺术区比较它有这样一些特点:
1、黄桷坪当代艺术区的自由艺术家们自已戏称为“黄漂”。“黄漂”队伍又以青年艺术家为主体,他们大部分来自川美毕业生或与川美有着密切联系的人。“黄漂”结构复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黄漂还执着于艺术创作,他们还坚持着理想、风格、责任等信念。这类人已属少数。二类黄漂在发展方向上还悬而未决,处于不断分化之中。三类黄漂被称为“菜画艺术家”,也是“黄漂”为数量较多的艺术群体。因为生活的窘困,逼迫他们放弃了艺术信念的坚持,大步地走向了市场,开始迎合市场导向。他们或画一些比较通俗化的作品,或经常参加一些艺术商务活动,或办艺术培训班获取收入。他们已经步入那个媚俗的时尚艺术之中了。对作品的市场性高于艺术性的追求,这也体现出这批“黄漂”们与川美艺术家的根本区别。
2、由于黄桷坪地处郊区,相对封闭。而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还十分有限,至使黄桷坪当代艺术品市场发育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导致该地当代艺术品价值处于低端。有数据显示,在重庆市场,四川美术学院优秀学生的画每一平方尺的收购价只有1万元,但在北京、上海的价格却是三四万元,差价很大。所以出现一些“黄漂”艺术家在这里创作,一旦创作完成,作品就被送往效益增值的北京、上海甚至海外。这是由于市场主体的缺位和市场流通的不顺,使得该区只是艺术的原始加工地,而附加值、增长值却在外地。
3、黄桷坪当代艺术区虽然规模大、密度大,也有一些特色建筑,但总体层次不高,布局杂乱,综合效益不高。实有规划、整合、提升的必要。据了解,相关部们已作出具体规划。按照规划,重庆黄桷坪艺术区将依托四川美术学院,以黄桷坪为中心3平方公里内建设两个基地、两条创意街、3个厂、4个仓库、10个艺术中心、60个艺术工坊,形成艺术品交易拍卖平台、原创艺术品生产制作基地、文化艺术品展示和推广中心、艺术教育培训中心、文化艺术品中介服务体系、文化艺术品投资交易体系、中小文化企业孵化培育平台,推动文化艺术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不过政府的介入、川美主体的搬迁、前两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上涨的物价都给自由发展的黄桷坪当代艺术区带来各种变数,也引发出各种忧虑与担心。川美虽然主体搬迁,但仍有部他系科和教师住宅留在黄桷坪,纳入统一规划,在新的条件下,川美与黄桷坪艺术区如何互动必成为新的课题。
摘要:中国艺术高校在创作怎样的艺术?中国艺术高校当代艺术生态是怎样的状况?以四川美术学院及其周围的艺术生态环境为例, 分解就艺术品、教育家和艺术家、学生、当代艺术市场的缩影、当代艺术区等几个方面结合实地调查展现中国艺术高校当代艺术生态的实况。由于篇幅关系, 本考察报告分为上下两篇。
艺术考察 篇10
流布于永登地区的棺上彩绘艺术, 在民间工匠一代代师徒口手相传的过程中, 形成了一套严密而系统的范式。这种范式既体现在棺绘的内容被赋予特定含义上, 也体现在棺绘的图像被敷以特定色彩上。它不仅是丧葬习俗与丧葬观念的一种传承, 更是千百年来丧葬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一、棺绘的色调
华丽的棺绘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官刺激, 这种刺激首先来自于其统一的主色调。流行于永登地区的棺绘主要有三种色调, 即蓝绿调、蓝绿红相间调和朱红调。
蓝绿调, 在绘画时大量运用深蓝、浅蓝、深绿、浅绿色, 并施以金色图案, 远观其效果类似于古建筑彩绘。画面色调以金、蓝色为主, 绿色等为辅, 称之为“金青蓝”;以金、绿色为主, 蓝色等为辅, 称之为“金青绿”。“金青蓝”常用于男性棺, 民间认为“蓝色”象征着天, 故用于男;“金青绿”多用于女性棺, “绿色”代表着地, 故用于女。
蓝绿红相间调, 即大面积的蓝绿色图案配以朱红底色, 在蓝、绿、红、金等色的有机搭配下, 画面极富金碧辉煌之感。
蓝绿调与蓝绿红相间调两类彩绘多流行于永登西北部及八宝川大通河流域。
朱红调, 棺身以大面积朱红为底色, 再绘以金色等图案。这类彩绘流行于庄浪川、秦川两地。
不管何种色调, 大量使用金色是三者的共同特征, 因为在民间金色象征着富贵与荣耀, 并且蕴含着吉祥和福瑞之意。
二、棺绘的内容
永登地区棺绘内容比较丰富, 最基本的母题有以下几类:
龙——龙形象是永登地区棺绘的核心母题。无论棺绘在主题、风格、形式等方面有怎样的变化, 总是缺少不了龙的形象。龙的造型讲究颇多, 严格来说, 五爪为龙, 四爪为蟒。由于中国传统礼仪中只有帝王才可以使用龙的形象, 所以民间棺材上的龙其实是四爪的蟒, 龙只是泛称而已。
凤——凤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吉祥鸟, 和龙一样, 其出现的历史颇为久远。凤是女性的象征, 因此此形象多出现在女棺上, 位置一般在棺帮[1], 有时也绘在前档板[2]。
鹤——鹤在中国民间被认为是仅次于凤凰的神物, 居“一鸟之下, 万鸟之上”, 所以被称为“一品鸟”。鹤被用于丧葬艺术便是借用此福瑞之意。在棺绘中, 鹤的形象一般出现在后档板[3], 其姿态或站立于松枝, 或飞翔于云天。
蝙蝠——蝙蝠在中国民俗中被视为吉祥物, 因“蝠”与“福”谐音, 所以蝙蝠是福气的象征。蝙蝠形象往往与“寿”字组合出现, 即为传统的“五蝠捧寿”式图案, 多绘在棺帮。
人物——在棺绘中人物形象多是“二十四孝”故事, 或“引路金童玉女”等。
花卉——花卉在棺绘中的象征意义来自于传统民俗。中国民间文化赋予不同花卉以吉庆、祥和、富贵、美满等福瑞意义。在棺绘中主要的花卉有:牡丹、莲、梅、兰、竹、菊、石榴、葡萄等。此类形象多安排在边角位置, 起到一种装饰作用。
其他——除上述形象外, 还绘有一些吉祥符、博古图、文房四宝、四大名著、祥云、海水、房舍类等图案。
三、棺绘的主题
棺绘在形式与主题上有着特定的格式, 一般男性棺多画龙、人物、蝙蝠、海水、云纹等;女性棺多画凤、莲、牡丹、松鹤、房舍等。男性棺用色较庄重, 女性棺用色偏艳丽。对于德高望重、事业有成者, 不论男女, 其棺绘在主题上基本相同, 内容以龙、“福寿图”、“二十四孝”、“暗八仙” (八仙手中所执器物) 等为主。
从整个棺身来看, 材头是刻画最精彩的部位, 一般在前档板中间画一牌位, 上面题写死者的姓名、寿辰等。牌位多被一条正面盘龙怀抱。也有在前档板画一正房, 牌位被供奉于其中堂。在纱帽[4]、左右两帮截面处, 多画两两相对的龙。棺身两帮部位是主题性内容, 比如以“百寿图”为主题, 两帮则撰写各种不同的“寿”字, 并配以文房四宝、“暗八仙”、花卉、吉祥结等图案。棺盖上一般写字, 内容多为“金木水火土”、“乾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等, 往往在这些字前加上“日月”二字, 并作北斗七星的样式排列;或纵排书写“椿堂正寝”、“福寿荣归”、“云莲宝座”、“高风亮节”等内容。也有在棺盖上画龙或其他图案的。后档板多画松鹤图。在大多数情况下, 不论什么样的装饰主题, 棺材前档与后档图案基本为一种格式, 即“前蟒后鹤”。也有一些女性棺材为“前凤后莲”。底座部位多绘海水纹或“暗八仙”等。棺材内部一般不彩绘, 顶多刷红而已。
民间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系列主题性彩绘范式, 主要反映了中国民间传统的“寿”、“孝”、“德”、“福”等观念。具体有:
1. 以“捧寿”为主题:
“五龙捧寿”, 是最流行的一种主题。以棺身彩绘五条腾云驾雾、姿态各异的龙为主要图案特征。具体形式为材头绘三条龙, 分别是前档板一条正面盘龙, 纱帽上两条“二龙戏珠”;两帮左右各绘一条龙, 共五条。棺盖写字, 后档板彩绘松鹤, 其余部位为云水纹、祥瑞图案、连续图案 (如缠枝牡丹、菊花等) 等。
“九龙捧寿”, 棺身共绘九条龙, 分别是材头五条, 具体为前档板一盘龙, 纱帽两条“二龙戏珠”, 两棺帮截面处各一条上行或“倒折”龙;其余四条龙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帮各两条, 呈“二龙戏珠”状;另一种是棺盖绘两条平行龙, 两棺帮各绘一条戏珠龙。余则同“五龙捧寿”。
“百寿图”, 因棺身撰写有一百个姿态不同的“寿”字而得名。其实民间一般只写99个寿字, 取“九九归一”之吉祥意。具体为:棺身两帮分别撰写49个姿态各异的寿字, 共为98个, 加上材头牌位上一个寿字, 满数为99。在此之外, 配以其它图案。
2. 以“崇孝”为主题:
“二十四孝”, 在棺身两帮描绘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其余部位绘“九龙捧寿”、“百寿图”等。
3. 以“尚德”为主题:
“梅、兰、竹、菊”, 这种将中国传统文人画题材“四君子”移置于丧葬艺术中的情况相对少见。以这些花卉为彩绘主题多用于女性棺材, 借以表示死者高洁清风、名正品端的高尚德性。其形制主要为“前蟒后鹤”, 两帮“梅、兰、竹、菊”, 余则同上。
“八团花”, 其形制类似于“梅、兰、竹、菊”, 只是将花卉置于八个圆圈中。棺身两帮分别先画四个圆圈形, 圈内画各种花卉, 如牡丹、石榴、莲花、葡萄及“四君子”等。该类棺绘也多用于女性。
4. 以“祈福”为主题:
“百福图”, 其形式类似“百寿图”, 不同的是棺两帮共撰写98个“福”字, 前部棺座[5]部位绘一牡丹, 算做一“福”, 共99“福”。
“五蝠捧寿”, 即在棺帮绘出民间传统图案“五蝠捧寿”。其形式为五只蝙蝠展翅围一圆环, 中间一寿字。在绘制时, “五蝠捧寿”左右多配以团龙怀抱“福”、“禄”两字的图案, 棺座前部绘一牡丹花。余则“前蟒后鹤”。也有将五蝠绘在前档板部位, 五蝠环绕于灵牌, 并配以祥云, 称之“云里蝠”, 取谐音“运里福”之意。
“福寿图”, 其形式也类似于“百寿图”, 一般在棺帮一面写99个“寿”字, 另一面为99个“福”字, 前部棺座绘一牡丹花。余则同“百寿图”。还有一种是在棺盖上彩绘寿桃和牡丹图案, 余处为或龙或凤之类的内容, 也称为“福寿图”。
四、棺绘的技法特色
从技法方面去分析, 永登地区棺绘最典型的特色是“沥粉描金”法的大量运用。沥粉描金是我国传统民族绘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技法, 多用于壁画和建筑装饰画中需要金色装饰的部位, 其明显特征是图像线条成浮雕状, 给人以立体感。基本的做法是, 工匠将准备好的石膏或胶泥装入一小袋, 袋口扎一锥形小管, 然后将管头置于画面, 用手一边轻轻挤捏, 一边挪动细管头, 画面上便留下一道石膏或胶泥线, 谓之“沥粉”。这样画出的图像凸起, 有种浮雕感。在这种浮雕线上还往往施以金色, 谓之“描金”。过去贴以金箔, 所以又称“贴金”, 如今多涂以金粉。民间工匠采用这种技法, 使棺绘在效果上有耀眼、华丽之感, 大大加强了其的装饰性。
另外, 在棺绘中常采用色彩渐变法, 即通过在颜料内加白粉, 使并置的同种颜色产生由深到浅的明度变化。其层数不多, 一般只有三四层, 如从深蓝到浅蓝、粉蓝、白, 其间色彩产生有规律的渐变, 在视觉效果上极具装饰味。层数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工序的繁简。在蓝绿调型的棺绘中, 对祥云、海水等的描绘, 普遍采用这种色彩渐变法。除此之外, 画工还采用平涂、勾勒、晕染等法, 如“二十四孝”图的描绘一般是先勾勒人物外形, 然后敷色, 其中人物衣物多平涂, 面部采用晕染, 画法与中国工笔人物画别无二致。在“悬龙雕刻”的制作中, 还采用塑、雕、粘贴等技法。
彩绘棺材现在一般使用广告色, 也有用油漆的 (因油漆不易干燥, 加上使用起来没有广告色方便, 所以很少用) 。为了增添华丽感, 彩绘完成后要罩一层清漆, 甚至还要在棺身粘贴许多小水银镜子 (民间意为寿堂之窗) , 纱帽、棺盖的边沿挂上一些流苏等。
作为民间丧葬艺术的棺绘, 由于其生存的社会空间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性, 加上民间艺人创作观念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使它有着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的魅力。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棺绘艺术形成了一系列完善而固定的范式, 这些范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礼仪制度与文化观念。
注释
1[1]棺帮, 棺材左右两侧。
2[2]前挡板, 棺材正面部分, 民间又称材头。
3[3]后挡板, 棺材后面部分。
4[4]纱帽, 棺盖前部高凸部分。流行于永登地区的棺材前部高高耸起, 正面观之类似古代官帽, 民间遂称之“纱帽”棺材。
5[5]棺座, 棺材底座, 一般与棺身连为一个整体。
【艺术考察】推荐阅读:
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考察07-17
四川艺术考察报告05-19
艺术山西考察报告05-28
服饰艺术考察报告06-13
艺术实践考察目的11-10
艺术考察写生大纲11-18
北京艺术市场考察报告10-21
西北艺术考察报告范文06-07
艺术考察报告格式范文08-17
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