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

2024-07-30

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精选6篇)

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 篇1

2014年7月,山西运城市基础教育考察团一行13人,在上海考察了上海市松江一中、松江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奉贤区实验小学等六所中小学校。通过介绍、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对运城市基础教育加速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14年3月,上海市17个区县同时通过教育部督导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市。一是建立了市级统筹、区县为主管理,各级职能部门协同落实的责任制度,成立了副市长任主任,市教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保局、市建交委等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教育督导委员会,使政府主体责任制度进一步得到细化和落实。二是上海市确立了“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及高质量的教育”的义务教育发展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坚持自主发展和资源共享相结合。 三是确立了市级督政与区县政府自主改进相结合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机制。以上三项措施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创新机制,缩小校际、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

上海市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解决教育发展差距的问题,一种是“委托管理”新机制,政府出资购买专业服务, 委托优质学校或教育中介管理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另一种途径是创新学校合作机制,形成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新机制;第三种途径是加大对口支援力度,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度合作。上海市教委组织中心城区品牌学校与新城区和大型居住社区的学校实施捆绑办学,建立对口合作交流制度,城乡结对联动,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实质性支持。

三、师资保障,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队伍

为保障区域间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均衡配置,上海市出台了倾斜政策,针对郊区县人口大量流入、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实际,各区县编办、人社部门逐年增加教育单位的数量和编制总量,优先保证教师招录。同时出台了“骨干教师奖励基金”“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农村任教教师津补贴”制度,吸引优秀教师扎根农村。同时,整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刚入职教师、5年期青年教师和10年期成熟型教师分别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着眼于全面提升郊区和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

四、全面育人,引导学校、社会、家长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上海市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和教育部学业质量监测的经验,构建了上海市义务教育学生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即绿色指标,从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学生身心健康指数以及学生跨年度进步指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以学生幸福成长指数为标志,真正实现“各级政府不以考试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依据,校长不以班级考试排名作为评价老师的唯一依据,教师不以学生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的价值追求。

五、内涵发展,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近年来,上海市集中推进“新优质学校”建设,引导鼓励广大中小学生就近入学。为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和内涵发展,推出了65所“新优质学校”。这类学校最重要的特点是:不挑生源,不集聚资源,不以分数排名为教育追求,从而引导每一所学校创建品牌和特色,多种举措把推进“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的理念落实到位。各校从实际出发,同校本课程紧密结合,“一校一品”,打造特色学校,体现了上海对教育公平的深层次追求,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交口称赞。

【启示与思考】

面对生机盎然、蓬勃发展、勇于创新的上海基础教育,我们一行人多次陷入深思:结合运城教育的现状,如何有效吸收先进经验,以更大的手笔、更大的魄力、更快的速度助推全市基础教育协调发展。

1.政府主导统筹,勤政务实是关键

这是上海经验中最关键的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大命题,是事关民生的重头戏。特别是面对薄弱的小学教育,只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谋良策、肯作为,集中财力、物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走出一条优质高效的均衡发展之路。要充分用好对县级政府督导考核等各项政策和即将实施的义务教育“全面改薄”计划,制定和创造良好的政策与条件,谋良策、肯作为,真抓实干。

2.学习上海教育审时度势、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

上海教育固然得益于大都市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深厚背景,但更离不开上海教育人审时度势、智慧理性的创新精神。面对城乡学校的巨大差异,他们在小学和初中大胆探索“委托管理”制度“、联盟校”制度“、对口支援” 制度,结合实际通过多种途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升薄弱校办学水平。面对越减越重的学业负担,他们及时抓住“牛鼻子”,稳妥推进“学业绿色评价体系”。面对错综复杂的择校纠结,他们智慧回应百姓诉求,创建“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让群众子女就近入学。面对现状,我市正在实施的义务教育“对口扶持校”“捆绑发展制度”“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每年一度的教育质量督促评估等,与上海教育的多项政策不谋而合。

3.学习上海教育全面育人、内涵发展的敬业精神

我们考察的几所学校各具特色,但核心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不同学段的学校都从实际出发,把课程改革作为优质均衡发展的引擎,把学校作为改革的策源地,把课程研究和学生主体摆在改革的核心位置,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关注每个学生的日常变化,以鲜明特色的办学造就富有个性的学生,在专业成长中提升教师的价值,在内涵发展中提升学校实力与品牌价值。相比而言,我市个别学校仍侧重于注重学生学业成绩、个别地方评估学校仍以学业成绩为主的做法亟须纠正。教育部门和学校校长、教师必须真正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合理引导,张扬个性,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之才。

4.学习上海教育系统校长群体的专业素养和管理经验

校长是一校之魂,校长的专业素养决定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品牌价值。此行参观的上海六所中小学校校长的专业素养令人叹服,他们共同具有先进前沿的教育理念、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开放多元的办学视野、深度挖潜的研究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与管理能力。特别是外国语学校林敏校长集中外教育之长,整合核心课程,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组织能力培养等方面独具特色。该校的选修课程达300余种,社团29个,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选修课和社团活动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实践,真正做到了重视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价值,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价值,使教育成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上海的校长们因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不为经济发愁,学校的场馆建设与设施设备增添,全由上级部门安排,学校的招生也全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校长的职责是全心全意抓管理、抓质量、抓特色、抓品牌。可喜的是,我们全市如上所述的校长正越来越多,校长的整体素质在市、县教育部门的努力下,在校长自身的追求过程中越来越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教育综合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教育人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 通过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我们的教育必然会越办越好。

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 篇2

按照《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2011-2020)实施方案》(粤教师[2011]21号)及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我们一行几十人于2013年4月中旬赴香港开展基础教育考察学习活动。

在香港职业训练局高峰进修学院的精心安排下,我们分别聆听了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专业顾问、崇真书院前校长张文彪博士的讲座《香港优秀教师的必备素养和专业发展》,香港前教育局副秘书长、前教育署副署长郑文耀先生的讲座《香港中小学教育制度、校本管理及课程改革》,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拔萃女书院、崇真书院、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并就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素质培养范畴涉及的问题与郑文耀先生进行了对话交流,随学生参观了香港立法会和香港展城馆,从而对香港的基础教育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一、香港教育的基本情况

1.办学形式和管理架构。

香港的中小学共1085所,其中90%为津贴、直资学校,5%为官立学校,5%为私立学校。香港没有内地的“中职”类学校。我们参加的三所学校中,拔萃女书院为基督教学校,是直接资助学校办学模式,在政府每年按学生人数资助经费之外,学生每月还需交纳一定的学费给学校;崇真书院也是基督教学校,为津贴学校办学模式,跟官立学校一样学生均不用交纳学费。

香港基础教育的主管部门是香港教育局,负责研制教育政策,监管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各所学校的具体管理架构不尽相同,在校长之上普遍设立有校董会或学校管理委员会(由教育局或校董、学校、家长、校友等方面的代表组成)。

2.学制和规模。

香港的国民教育体系为:1-2岁为学前教育(家长陪同参加),3-5岁为幼儿园教育,6-11岁为小学教育,12-17岁为中学教育,18-21岁为大学教育。每所中学均设置中一至中六年级,小学、中学的十二年已全面实行免费教育(即内地的义务教育)。

2011-2012学年的基础教育在校生总数为797976人。每所学校的在校生总数一般为600-1000人,每班人数为27-33人。拔萃女书院为小学、中学一贯制女校,社会声誉极佳,在校生也只有1120人。

3.入学办法。

小学、中学(初中、高中)均实行免试入学,分别按照《小一入学办法(pOA)》《中学学位分配办法(SSpA)》《初中评核办法(JSEA)》就读小学、初中(中一)、高中(中四);大学则依据香港考试局组织的“中学文凭试”及《大学联合招生办法》进行自主招生。

4.课程设置与教学语言。

因为中六的文凭试科目为4个核心科目(中、英、数、通识教育)和至少一个选修科目,所以各校的高中课程基本一致(选修科目共十余门,各校开设的选修科目数量不一)。初中与小学的科目设置各校不尽相同,如拔萃女书院设立9个学习领域18个学习科目;邓肇坚维多利亚官立中学的中

一、中二为14个科目,中三为16个科目。

香港中小学的教学语言普遍为英语或粤语,只有教学“中国语文”等科目时才使用普通话。

5.关于教师。

香港的教师必须是教师专业本科毕业生,非教师专业毕业的必须进行一年的“教育文凭”学习才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所有教师入职前要有16周的实习训练期。除正式教师外,还有约15%的教学助理,但他们不能单独担任教师的教学工作。

教师待遇收入高于全港平均工资水平,国立学校教师是公务员。制定有教师退休保障计划——公积金制度。

班级教师配额,初中为1:1.7,高中为1:2。教师周课时较多,工作量较大。拔萃女书院另聘了30余名教师,教师每周课时约17节,已是全港工作量最少的学校。

二、香港基础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充足的财政保障。

2011-2012财政,香港支出的教育经费为682.74亿元港币,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18.6%。中小学整体实现相对均衡性的发展。

2.管理和评价方法独树一帜。

政府不直接管理学校事务,而是对学校实行“赋权问责”的管理方法。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香港政府则通过《质素保证机制》分八个范畴23个指标每年对每一所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评估,评估等级分为“优异、良好、尚可、欠佳”,但评估报告不向社会公布。此外,还有国际层面的“专家定期检讨”机制对学校进行评估。

学生就读小学、中学期间,大型的统考只有中六的“文凭试”(相当于内地的高考),各科成绩以等级的形式呈现;各校之间互不知道对方的考试成绩和录取情况。我们所参观的三所名校,都没看到、听到学校介绍历年高考升学情况。从墙上贴着的“2013年中学文凭试安排表”来看,考试分散安排在四月份的18天中,每天考一门学科。

学校不可以开除学生。留级生应低于学校人数的5%,但小学或中学阶段每位学生最多只能留一次级。不提倡学生复读备考。

3.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制定有相对比较具体的“教师专业能力理念架构”,以让教师对专业能力进行审视,同时也对教师给予专业发展道路的指引。以制度保证在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其中每位教师在三年内须参与150小时的持续专业发展训练。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香港的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研讨交流的机会普遍较少。

4.“全人教育”颇具特色。

香港学校普遍开展形式活泼的“全人教育”,让学生全面成长。其中拔萃女书院的办学理念为“追求卓越”,力图让学生高效能学习,发挥潜能并乐于终身学习。

香港课程改革后新设立的“通识教育”“应用学习”科目很有特色。通识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与生活有关的论题,发展学生自我研习的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应用学习”则是一反“学以致用”的做法,采取以“用”促“学”的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学校一般是上午8点到下午3:30为规定在校时间,其中中午休息(含吃午饭)为一小时。下午放学后的50分钟一般为学生自主的兴趣小组活动时间。其中拔萃女书院成立了70多个兴趣小组,要求学生至少参加其中的一个。学校提供各种设施设备平台,让学生课后自我充分发展。对学生收取适当的费用,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责任感,只要学生本学期能保证参加课外活动的出勤率,还能获得退费的待遇;学校还为一些课外兴趣小组聘请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人士来进行指导。

崇真书院开设了很多必修或选修的实用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如缝补、手工、烹饪等。

5.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落到实处。

香港的学校普遍成立有“家长教师会”和“校友会”,他们经常协助学校开展教学之外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等教育。而社会也为学校教育大开绿灯,如香港立法会内设有一个“学生模拟立法会”,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和参政意识;而开放香港展城馆给公众参观,以了解香港的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和未来的城市规划,更能激发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爱港热情,让学生从小就树立主人翁的精神,为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献计献策,这比任何空洞的说教有用得多。

三、几点思考与启示

1.教育必须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学校间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乌龟跑赢兔子只能是一个童话故事。

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确立全面的人才观。应树立普高、职高、技工学校都能让学生成才的观念,应引导社会、群众对中小学进行综合评价。应正确处理好高考、中考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不能让高考、中考成为应试教育的借口。

新加坡基础教育考察印象 篇3

踏上狮城的土地, 让我更近距离地了解新加坡的基础教育情况。我们此行一共走访了南洋小学、宏文学校、友诺小学、励众小学四所学校。友诺小学是我校的“姊妹校”;励众小学是一所新办校, 成立不到3年, 该校的校长是友诺小学的原校长, 另外两所都是当地的名校。这四所学校代表着新加坡基础教育也特别是小学教育的总体特色。

一、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教育, “科技兴国”不是只停留在口号上, 而是化成关注教育的具体行动。他们舍得为各所学校投资, 特别是设施上的投入, 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甚至是未雨绸缪。不管是新办校还是老校, 设施都是一样的齐全。我们所考察的四所学校, 都有室内大礼堂与体育馆, 不管风雨, 学生每天的活动都可以得到充分的保证。像励众小学, 由于是新办校, 目前的三、四年级才各有一个班, 但政府以发展的视野为这所学校配备三个电脑室。此外, 图书馆、科学实验室、视听室、舞蹈室、音乐室等设施也是应有尽有。每一项课程, 都有专用的教室与设施提供给学生。学生的每一套校服胸前, 除了有该校的标识外, 还绣有学生的个体姓名, 足可见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真诚。

二、民助资金如虎添翼

在新加坡, 小学除了有政府的专项投入外, 各个学校的校友会、会馆等以民助资金的形式赞助学校办学。譬如南洋小学, 由于办学质量得到广泛认可, 在各行各业上有建树的校友, 成立了校友会, 以回馈的方式回报学校。目前, 南洋小学已在着手兴建新校舍, 除了政府的资金投入外, 校友会也自筹资金, 资助学校建设更为现代化的学校。宏文学校, 是一所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由兴安会馆捐建的小学, 现在兴安会馆依然高度关注这所学校的发展, 在资金上不遗余力的支持。由于有政府与民助团体的双重关照, 因此, 新加坡各个学校在办学资金上都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

三、特选学校特色鲜明

特选学校, 类似于我们国内的特色学校。在我们考察的四所学校中, 有两所是新加坡特选学校——南洋小学与宏文学校。

宏文学校是以弘扬“华族文化”、“扎根、创新”作为学校特色的一所学校。因此, 该校非常重视对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走进校园, 每一根柱子上都是用书法体印刷的教育箴言。学校设有一处校史博物馆, 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该校的历史。这所学校最主要的特色是华文教育, 因此学校在入口不远处设立了一处“毓秀堂”, 将中国的“文房四宝”、“中式书屋”的设备等, 以实物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图书馆布置成“玉藏阁”——取“书中自有颜如玉”之意;校门口贴有用毛笔誊写的《弟子规》全文, 教室的廊道上, 有学生创作的《弟子规》名句的“诠释画”;临近春节, 学校里高挂大红灯笼, 各个教室门口都写有春联, 还有用空红包袋粘贴的春字、福字等, 可以说, 每一处的布置都洋溢着浓浓的中华情怀。步入其间, 我都不禁问自己:就是在我们国内的校园里, 又有几所学校能做到这样, 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子随处可见呢?

不仅在外在形式上, 宏文学校注重中华文化的传承, 在课程设置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他们围绕“琴棋书画”设置课程。在忠于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设置的基础上, 学校采用整合的方式, 将“琴棋书画”融进课程。如学校成立了“古筝社”、“书法社”、“棋艺社”、“国画社”等, 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中华根”。学校古筝队的选手曾出国表演过, 齐奏的古筝曲令人赏心悦目、热血沸腾;学校拥有一位书法家, 不仅会书法, 还会自己创作律诗、联句, 出版过两本个人作品集, 他既教全校学生的书法基础课, 也带书法提高班;宏文学校还主办全国性小学生书法大赛, 影响越来越深远。宏文学校将花样跳绳、武术等融进体育课程, 学校的花样跳绳队、武术队在新加坡国内独占鳌头, 充分显示了宏文学校的特选校特色——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魂”。

南洋小学是新加坡最大的小学, 拥有72个教学班, 2200多名学生。这所学校的特色是追求“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从三年级开始, 全新加坡会进行一次会考, 从全国的三年级学生中选拔5%的优秀生, 大概300人左右, 分配给几所新加坡教育部特选学校, 每年南洋小学可以从中分到100个左右的学生。这些孩子都是同龄中最拔尖的 (单从学业方面而言) , 进入到该校以后, 学校必须高质量培养这些学生,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特选学校之间, 学校与学校之间还是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新加坡有小六会考的制度, 每位小学毕业生都要考语、数、英、科学等四门功课, 并以分数决定学生的中学去向, 因此各个学校的办学压力是不言而喻的。

四、关注孩子因人施教

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个体差异, 即使在南洋小学, 尽管办学质量首屈一指, 但学校里依然存在落后生, 而且落后的差距比较悬殊。所以, 新加坡施行小班化教学, 便于因人施教。新加坡一二年级的班额都严格控制在30人, 三年级开始可增加到40人。四年级结束时, 教师会将学生的学年成绩进行“会诊”, 给家长建议——某些学生经过前四年的学习, 可能适应不了国家的标准课程, 学校建议学生改学基础课程, 若家长不同意, 学生依旧跟班学习国家标准课程。到五年级结束时, 学生学习没有起色的话, 学校就“强制要求”家长, 必须让学生读基础课程。到六年级会考时, 试卷分国家标准课程卷与国家基础课程卷, 再按不同系列的成绩, 录取到不同的中学。新加坡采用“6+4+2”学制, 既小学6年、初中4年、高中2年。读基础课程的学生, 进入到类似我国的职业中学, 但也可以参加大专、本科的录取考试。这样“分层”, 让每位学生都能上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

新加坡小学上课时间一般是从上午7:30开始, 到中午1:30结束, 每天12节课, 每节课30分钟。学生放学后, 一般很少马上回家, 教师也是。留在学校的孩子, 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没有留在学校的孩子, 大多参加课外补习机构, 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沉重。留在学校的学生, 有一些是学业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教师会对其进行额外的无偿辅导, 这也是新加坡小学教师职业修养与师德涵养的体现——竭尽全力辅助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五、家长义工真诚服务

新加坡小学入学, 以方圆一公里为范围进行录取。当某一学校有剩余的名额时, 学校无权决定录取谁, 统一由新加坡教育部根据条件进行抽签决定。有时, 有的学生要被派到离家比较远的学校, 只有到三年级时, 看有没有机会把孩子转到邻近的学校。为此, 家长要提前将信息、需求等报告给相关学校, 还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为学校服务——做义工。因此, 各所学校的家长义工都非常活跃、主动。那天, 我们来到南洋小学, 学校正好搞一场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中国春节习俗。活动在大礼堂举行, 各位家长义工与老师一道忙碌, 精心制作各种各样的中国春节食品——如饺子、年糕、蛋卷、凤梨酥、炒瓜子、炸春卷等, 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到各个摊位前品尝。学校还要求每一位义工家长, 不仅要会制作食品, 还要为孩子们讲解中国春节的民俗与食品的来历等知识。同时, 教师还通过麦克风不时地指点学生注意礼仪、环保等内容, 整个礼堂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又有序井然。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不露痕迹, 又充满乐趣, 这里凝聚着学校与全体家长义工的心血。正因为这样, 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纽带就越拉越紧, 家校之间的配合越来越密切, 家校教育的合力越来越显示力量。

六、墙壁墙壁“风情”斑斓有序

走进新加坡小学, 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他们非常注重墙体的颜色搭配。除了南洋小学保留着南洋的建筑风格, 以钟楼、红砖白墙为学校的主体颜色外, 其余三所学校的墙体都色彩斑斓。除了白颜色外, 他们的墙体还刷有黄、橙、蓝、绿、紫等富有幻想的色彩, 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给人耳目一新、新艳绝伦的视觉冲击感。每所学校, 非常重视墙体文化的构建。学校入门处的醒目位置, 悬挂的是学校的培养宗旨, 接着是明亮的橱窗, 粘贴有全校教师与行政工作人员的照片, 让人对学校的师资组成一目了然, 之后是学校获得的一系列奖项的陈列窗, 展示学校在过去岁月所创造的辉煌, 敦促后来者继续昂然挺进, 续写教育新华章。

在励众小学的墙体上, 把具体的礼仪、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等的培养目标与细化要求, 清晰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来, 既醒目又具教育意义。走上每一个廊道, 走进每一间教室, 墙体绝没有“空白”的。在这里, 你能看到的文宣内容, 都是教师或学生手绘或电脑设计的, 朴实不花哨, 清新质朴, 又充满教益。有这样一个细节, 可以体现他们对校室布置的精心程度——每一张课桌上都用比较厚的塑料做了一个保护套, 很精密地套在桌子上,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桌上镶嵌进一些照片或自己喜爱的内容, 不仅让学生的课桌充满个性, 又有效课保护桌面不被学生乱刻画, 可谓是一举两得。

七、校外机构进校“解忧”

在宏文学校、励众小学, 我们都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中午1:30分放学后, 有一些孩子的家长无法来接孩子放学, 或者是学生放学回家后家中无人照顾, 怎么办?新加坡政府同意校外机构进驻学校, 利用学校提供的场所, 在家长自愿的前提下, 为这些学生提供寄托的便利。于是, 校园里又有了一番新景象——学生放学后, 托管机构就开始忙碌起来。在宏文学校, 我们看到学校专门为校外机构提供了办公场所, 整洁干净, 各个课室按年级有专门的校外辅导老师进行指导, 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学生的饮食, 到晚上七时左右, 这些孩子才会被学生家长相继接走, 孩子回家就基本上不用做作业了。相比于国内的辅导机构, 在安全与质量方面的保障, 显然要高得多。

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 篇4

能力建设项目”赴美教育考察报告

黄俭等

一、前言

2010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中美基础教育管理者领导能力建设项目”培训团一行22人,在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的带领下,对美国基础教育开展了为期21天的培训和考察。教育部、交流协会及美方接待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确保了此次出访的成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中美基础教育管理者领导能力建设项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美中校际交流组织于2004年10月合作发起,主要目的是四个方面:一是了解和学习对方国家的基础教育体制和改革发展动态;二是学习伙伴学校(学区)成功的办学理念、管理实践和经验;三是建立长期互利的校际(学区)间的交流关系;四是促进文化间的理解。项目启动6年多来,已有约300名中美中小学校长、教育局长(学区学监)成功参与了项目,部分学校签署了中美校际合作与交流协议,双方建立了友好互利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中小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加快了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

此次赴美培训是在中美两国省州友好交流的框架下,应美中校际交流组织的邀请展开的。培训团由北京、天津、辽宁、安徽、湖北等五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及中小学校长组成。培训团按照“中美基础教育管理者领导能力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采取“互访交流、深入研讨、搭对实践、深度体验”的方式,开展教育考察与培训活动。所到之处,受到了相关组织与学校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中美双方的相关人员不仅增进了了解,加深了理解,并且结下了深情厚谊。此次培训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参观考察阶段,时间从11月26日至11月30上午,团组在纽约先后参观考察了芝麻街英语、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国总部等。第二阶段是学习培训阶段,时间从11月30日至12月9日,团组分成两个分团分别接受培训。来自北京、天津、安徽、辽宁的8人前往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接受为期一周的培训。湖北团员则按省州交流框架协议奔赴俄亥俄州接受培训。在此期间,即12月4日至9日,全团人员分别赴各搭对学区、学校,并入住接待家庭,学习考察该学区、学校的教育管理与学校管理工作,展开为期一周的微观观察和深度体验活动。第三阶段是全团集中培训总结阶段,时间从12月11日至16日。全团先后在美国联邦教育部、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乔治·梅森大学等组织机构接受培训。12月16日全体团员乘机安全返回北京。

三、学习与收获

通过深入“学习考察、交流研讨、搭对实践、深度体验”,全体成员对美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观念与模式、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中美基础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与研讨、对学习和借鉴美国基础教育管理、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更好地推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有了更深入的思索。培训团成员还联系自身实际,相互交流,比较研讨,相互借鉴学习彼此在基

础教育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方面的经验,还分享了相互间的学习成果。全体团员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视作神圣使命的履行,每天克服生活、语言以及时间上的不适应,认真思考、讨论和记笔记,有时争得很激烈,有时为弄清一个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总有问不完的问题,美方也总是尽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多方的共同努力保证了项目的成功实施。

1.美国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

(1)地方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

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与它的国体一致,属于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联邦教育部对各州的教育没有统一的规定,教育行政权主要在各州,各州主要通过学区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学区的教育事务,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不受统一的模式束缚。虽然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是分权管理,但彼此之间是相互支持和配合的整体。联邦政府对教育的介入和干预主要通过立法来明晰教育的发展战略,如2001 年制定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也有译作《有教无类法》)。其次是通过经费调拨来干预教育。各州教育厅负责本州的教育行政事务,主要包括教育立法、教育准入(学校设立、教师资格制度等),制定教学大纲和高中生毕业标准,对公立教育机构进行资格认证、评估,主要突出其对教育质量的管理与综合评价职能以及制订教育预算等。各州对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的统筹权,但不介入学校的行政管理。州以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学区,学区设教育委员会,由学区所有居民通过选举产生,一般由5至7人组成,任期3年。学区最高行政长官是学监,学监对教育委员会负责。学区直接管理本辖区内的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对学校有较强的影响和干预能力。校长定期向学监报告工作,学监向校长提出工作方面的要求和改进工作的建议。美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向学区教育委员会负责,执行学区教委的有关决议及管理学校日常行政事务,学校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可见,美国教育采用联邦教育部、州教育厅、学区教育委员会、学校校长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此外,各州还设立中学校长委员会、中职校长委员会、小学校长委员会,负责校长交流、学习、培训等活动,类似我国教育领域的社团组织。学监委员会、校长委员会都有专职人员办公,工作经费由州教育委员会提供。

各州还设立学监委员会(成员由学区推荐),学监委员会负责对学区各学监的岗位培训以及其他业务活动,有专职人员办公。

厅长、学监、校长、教师均是合同制,一般签协议1~5年,学区教委委员任期为4年。

(2)权责分明的教育运行机制

美国的学校是根据法律规定依法设立的。美国宪法规定,必须建立高效的学校系统。根据经济和社会状况,每一个行政区划,都设立若干学区。如俄亥俄州,一共有614个学区。与此相对应,实施经费责任分担机制,义务教育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区委员会大体按1∶6∶3的比例来分担教育经费。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州政府,联邦政府主要是引导与激励,学区发挥主体作用。这种经费分担机制,既突出了地方政府统筹发展基础教育的主体责任,又明晰了中央与地方(学区)的责任,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与任务,形成了全民兴办义务教育的局面,让教育与每一位社区居民密切相关。

这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保证了联邦政府的宏观调控主权,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各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地方、学区居民密切相关,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辖区居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

利于各项教育计划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美国形成了全社会重视和关注教育的局面。美国的社会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政府、社区和企业都建有大量的博物馆、图书馆,并对学生和公众免费开放。学校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学校教育向社会延伸,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在波士顿期间,我们曾专程参观考察了当地的一家工业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我们分别看到一批初中生、一批小学生先后来到博物馆接受技能培训教育。其中,初中生还必须亲自动手,体验纺织工人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感受竞争的残酷和被淘汰、失业的滋味。美国的一些重要部门对学生也是开放的,如州政厅、白宫、国会山庄等,学校只要提前预约,均可以免费参观,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美国的政治制度及政府运作情况,了解公民的权利与责任。我们在参观俄亥俄州政府期间,正巧碰上几名老师带领小学生们参观州政府大楼,为的就是帮助他们了解政府的运作情况,增强公民意识。除此以外,社区也十分支持学校工作,不仅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各种机会,而且在关爱帮教学生、支持学校工作等方面给予了关怀。我们离开结对的学校时,当地学校都特地举行中美教育交流座谈会,来自各方面的代表,包括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家长代表都纷纷到会,给予了特别的支持,也启迪并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2.美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概览

美国的基础教育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免费义务教育,主要呈现以下四大特点。第一,全部免费。对所有适龄儿童,学区安排免费入学,并安排统一的校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还由学校提供免费午餐。第二,保障机制健全。经费完全由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按比例投入。第三,小班化教学。一般每班25人左右,很少有超过30人的班级。第四,依法治教。学校严格依法办学,并依照法律处理办学过程中的矛盾和纠纷。接下来分别从学生在校时间、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班级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1)在校时间

美国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因学段不同,在校时间不一。大体上年级越低,在校时间越短。反之,年级越高,在校时间越长。一般来说,幼儿园在校时间三个半小时左右,小学因年级不同在校时间3至7小时不等,高中8个小时左右。

(2)课程设置

美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由学区教育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指需要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取得高考报名资格的课程)与大学招生资格考试接轨;选修课则五花八门,完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定。

大体上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开设有电脑课、音乐课、艺术课、体育课、图书馆课等,小学高年级则开设语文、阅读、数学、社会科学、体育、电脑、图书馆、艺术、音乐等,初中课程有英语阅读、文学、英语写作、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综合)、社会(相当于思品、历史、地理)、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还有少数选修课。高中实行学分制,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取得毕业资格,获得毕业证书。必修课有五门:语言写作,阅读,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必修课考试合格后,还需要参加由州政府组织的ACT或SAT考试,取得报考大学的资格。选修课有21个学分,其中英语4个学分,数学4个学分,科技3个学分,艺术2个学分,外语1个学分,还有体育、健康和社会实践等。选修课的设置,各校均不一致,都是当地学区根据各校实际确定。

(3)学生管理

在学生管理上,美国中小学实行导师制。学校设有辅导教师的岗位编制。辅导老师既可以是该学生的任课教师,也可以是非任课教师,主要提供学生思想教育、行为习惯与人生规划等方面的引导与帮助。

(4)班级设置

美国的小学实行教师包班制,一名老师要教授所包班级的全部课程。老师没有单独的办公室,课堂即是其办公室。老师既是班主任,又是生活及行为导师,既教学又批改作业,既教书又育人。学校提供教材及教学条件,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和顺序授课。

中学不设行政班级,全部实行走班制。教师任课实行模块分割,一般主讲一门学科或一门学科的某一模块。必修课根据学生学业水平实际,划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打破年级界限,实行分层教学;选修课则完全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按照学校开设的课程,教师在自己所任教的教室办公。学生流动,教师不动,教室固定的“走班制”,是美国课堂教学的最大特色。

(5)教室布置

美国的教室布置也很有特点,没有类似中国的讲台,没有黑板,只有白板。学生桌椅的摆放成“堆”不成“排”,常常是几个学生的课桌围在一起,方便相互讨论学习。教室的窗户很大,很明亮,一般不能开启。窗台上放置有盆景、绿树鲜花等。另有书柜、学习栏、玩具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不同于我们的设备,是触摸式的,要什么图案,用手点击拉出;要强调投影中的重点,只要用手在投影上画个圈,强调的部分就会放大并显得更加明亮,而其他部位就会黯淡下来。若做题,学生把答案输入遥控器,屏幕上就会有显示,还能显示出对错比例以及做错学生的名单。屏幕上还有可以上网的菜单,老师上课都喜欢点击上网,让学生随时接触网络资源。教师的办公桌上有电脑、打印机、打孔机,学生课堂资料、作业都由老师打印,并在边上打孔,方便学生收放到讲义夹中。对于学生作业,老师写的评语很长,也很富有激励性。学生订正错误都用有粘性的小纸条,贴在讲义上,以方便日后复习。

(6)课堂教学

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 篇5

一、深厚的文化内涵、健全的法律体系为教育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精神特征, 而每一种精神特征都必然蕴藏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其形成这种精神特征的历史根源, 英国正是如此。英国人有着极其保守的家庭观念。英国人认为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甚于学校, 因此英国鼓励母亲在家照顾孩子, 用各种方式降低母亲再就业的风险。记得有次讨论housewife这个话题, 听说中国有了孩子的女性照样需要工作时, 很多英国朋友表示非常不能理解。他们认为孩子是家庭中最重要的, 父亲出去工作维持家庭生计, 作为母亲应该放弃一切去照顾孩子, 因为工作原因请父母代替照看或者雇佣保姆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多女性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 孩子是幸福的。

在英国, 孩子受到法律保护。1963年颁布的《英国青少年法》对青少年的照管和监督给予了明确规定。如果孩子一刻没有人照料, 监护人就有可能被告上法庭。因此只要你漫步街头, 就能看到孩子坐在手推车里、抱在怀中、背在背上, 或者围绕身旁, 大到10几岁, 小到1~2个月, 可以说, 简直无处不在。虽然这样, 在英国家庭里, 大人陪伴着的长大的孩子却让人感受不到溺爱。相反, 我们很少听见周围孩子的哭声, 即便是摔倒了, 他们也是很快地爬起来。我们也经常听到孩子和父母的谈话, 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感觉不像父子更像朋友。

“每个孩子都重要”是英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它提倡每一个孩子都同等重要与平等。英国政府1992年发表的教育白皮书指出:“地方教育当局将继续负有最后责任, 保证所有儿鼋入学或另外接受适当的教育。”与此同时, “家长也有义务确保其子女在5~16岁时定时入学或另外接受到适合的教育。”正是因为法律的保证,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英国5~16岁儿童和青少年的入学率将近达到100%。同时, 英国也是实施全纳教育的国家之一, 在普通的学校里, 几乎都能见到特殊学生, 所谓特殊学生, 有的是肢体残缺、有的智力低下、有的则是有精神和行为障碍。他们平等地接受教育, 平等地参加活动,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

二、完善的教育体制、细致的公共服务为教育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1. 英国的学制和课程设置

英国孩子的早期教育以家庭为主。一方面, 政府鼓励母亲在家照顾孩子, 提供多种灵活的就业方式以及各种措施降低母亲再就业的风险, 为母亲有效地提供育儿咨询和指导, 在公园、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等提供大量的儿童活动设施。另一方面, 国家承担3~5岁的免费教育。一般来说, Nursery (托儿所) 接受1~3岁的孩子;Infint school (学前教育) 接收4~6岁的孩子, 通常第一年也称为Kindergarden (即幼儿园) , 这类学校主要以玩耍为主, 寓教于乐, 故又称为play school。

接着, 便是小学Primary school五年 (7~11岁) , 初中Senior school五年 (11~16岁) , 高中Six form school两年 (17~18岁) 。至此, 强制的义务教育结束。接着, 就是高等教育University or college。

英国也有《国家教学大纲》, 但英国基础教育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2007年, 布朗政府的《儿童计划》决定对小学课程进行改革。在课程设置中为数学和阅读的教学安排更多的空间, 决定为所有小学生提供外语教学, 加强艺术教育。政府规定每个学生每周有5小时的艺术文化活动时间, 所有儿童都有机会欣赏或学习专业的音乐、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 “让每个儿童都过上充满创意的童年”。而且在考察中我们也发现, 有些学校像“缝纫”“木工”和“烹饪”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 学生使用的是最先进的缝纫机、木工设备和厨房设备, 由此看出英国的课程强调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英国基础教育中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 提供“人人成才”的机会。

英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一般规模较小, 班级人数一般不超过30人, 学校在校生人数多在150~500人之间, 走的是精品化的均衡教育之路, 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相差无几。学校采取的也是中小学校长负责制, 地方教育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倾注人力、物力、财力, 集中精力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为学校的教育提供服务与支持。

而我所实习的学校, 与普通公立学校又有所不同, 它由民居改造而成, 一、二层楼的房间和地下室被分隔成教室、阅览室、电脑房、实验室、餐厅、排练厅, 屋后还留有一块小型运动场, 真可谓“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全校11个班一共不到80个孩子。这些孩子全部来自富裕家庭, 需要额外支付高额学费来学习。将学校建在家中, 将班级人数控制在10人以下, 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更多家的感觉, 更好地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不论是私立学校或者公办学校, 一般英国小学除规模较大的学校配有音乐、戏剧等少数学科的专任教师外, 都是每班配备一名教师, 实行全科教学, 即承担所有学科的教学任务。教师大学本科毕业, 经过一年的师范培训, 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即可任教。教师淘汰率为3%~5%。英国的国家教学大纲相当细化、标准具体, 但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参, 学校具有很大的课程开发与创新的空间, 教师教学有很大的自主权, 可以自由设计和自编教材, 学科教学则更趋整合, 课时安排也较为灵活。

2. 政府的教育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在英国街头, 社会公用服务配套设施齐全, 政府努力为孩子提供优良的成长环境。公车上, 左边的座椅全部设计成折叠式, 为的就是方便儿童推车以及轮椅的摆放;公共洗手间全部都设有专门的折叠板, 方便家长给孩子更换衣物, 还有自动售货机提供纸尿布;餐厅、超市都设有宝宝凳和手推车……便捷的公共配备, 确实让带孩子出门不再成为难题。

政府为每个社区修建操场和青少年中心, 让年轻人在校外有更多去处, 可以从事体育、音乐、戏剧、艺术等健康有益的活动, 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单独辅导。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 各种类型的博物馆都有, 有铁路博物馆、工业博物馆、战争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科技博物馆等。每个博物馆都有专门给学生讲解的老师, 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去博物馆学习相关的知识。很多博物馆还设置家庭工作室, 鼓励家人合作完成一项手工, 共同设计一艘属于自己家庭的军舰, 集体完成某项挑战……

很多心理健康机构、家教辅导班、各种咨询中心都位于学校附近, 所有新建学校都会考虑把其他公共服务项目都纳入校园里来, 包括警察局、诊所、图书馆、体育馆, 并让社会工作者进入学校。警察常驻校园, 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正面的角色榜样, 还能有效地预防学生的反社会行为。英国的儿童节目也经常模拟各种实地环境, 穿插丰富的节目表演, 并现场让孩子们大胆评论。孩子们完全可以各抒己见, 自由表达。让孩子们从小就充满了自信, 也拥有了个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针对贫困儿童的“确保开端”计划。这项计划是针对贫困家庭的儿童。政府从母亲怀孕开始提供服务, 将健康、家庭支持、儿童关怀、教育整合起来, 使所有的儿童在生命最初的关键时期获得最好的开端。在贫困人员较多的社区建立儿童中心, 为四岁以下生活贫困的儿童提供服务。在儿童中心, 儿童可以在母亲的协助下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 接受早期教育, 目的是使家长在政府的资助下获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和一系列儿童关怀服务。到2008年, 英国已建成2500个“确保开端”中心, 在全国社区形成一个儿童中心网。

这一切都源于政府将教育公共服务作为重要职能, 并不断加大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投入, 为教育公共服务发展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早在1980年, 英国的公共教育投入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便已达到了7.15%。英国对基础教育的拨款分两个阶段进行:中央政府针对近150个地方教育局进行经费划拨;地方教育局对管辖区域内的各个中小学校做出经费预算。2006至2007年度开始, 划拨给学校的教育经费以专用资金的形式由英国教育部直接发放到地方, 不再通过地方财政管理系统, 且必须全部用于学校预算支出。同时, 英国政府规定教育经费的预算和结算要公平、公开和透明, 划拨经费的公式要尽可能简单易懂, 并以立法形式保证经费的划拨和合理使用, 而英国政府自身也在努力实现其增加教育经费的承诺。

三、科学的教育督导、严格的绩效评估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加强了对中小学的课程管理, 改变了中小学的管理体制, 强化了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 对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统一规定的课程、考试、学校督导评估等问题开始全国管理。1992年, 随着教育法案的颁布, 英国第一批国家标准以及介绍如何使用标准进行评价的手册和文件也出台了, 督导评价有了全国统一标准。这对英国教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学校督导评估由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 (Ofsted) 完成, 这是一个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 属于非内阁部门的机构。每3年一次对学校进行评估、检查, 主要检查、评估公立学校学校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教育、教学、培训的服务和质量。它关注于学校的进步幅度和发展潜力, 注重发展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评估结果以年度总结形式独立、直接向英国国会报告, 向社会公开, 结果会登在报纸上同时发布在互联网上。

在与学校教师的交流过程中, 我了解到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监督非常的透明。开展公共服务检查时, 会查看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体系是否健全、合理、公平、严格, 以此推动行政效率, 促进公共服务管理。

1997年, 英国成立了英国教育证书与课程管理局 (QCA) , 是独立的介于政府与学校之间的中间机构。教育证书与课程管理局按照联邦政府制定的政策, 制定教育大纲和组织评估。他们有独立的评估组织与评估体系, 还组织考试、评卷, 办理中小学教师资历证书和学历证书。此外, 英国还有许多专业中介机构构成非官方的质量监控渠道。专业中介有两类, 一类是诸如牛津、剑桥考试局这样的教育证书考试机构, 对课程和教学的质量进行终端控制;另一类是以服务学校教学为宗旨的机构, 他们根据学校的需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测, 评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应该说, 英国的教育评估和学校督导制度是十分严格的, 甚至于苛刻的。但也坚实有力的教育督导及绩效评估, 才确保了优质教育的落实。

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 篇6

现今流传的各种民间艺术形态, 大多产生于农业社会历史阶段, 反映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广大农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时至今日, 在工业社会迅速发展, 工业文明迅速普及的今天, 人们会如何对待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呢?…我们带着对沂蒙民间艺术的极大热爱进行了调查, 并由此产生了诸多的感慨。

(一) 当前沂蒙民间文化现状调查

调查发现, 目前尚存的沂蒙民间美术品约有14大类。其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集中分布在沂蒙山区各乡镇农村, 相对集中的区域以郯城、沂水县为代表。其中有着几百年历史的郯城民间旋木玩具、郯城年画、过门笺和蓝、彩印花布以及刺绣之乡沂水县高桥镇刺绣品最为出名, 并因纹样古朴、色彩艳丽而被众多收藏家集藏。其他县区差别不大, 均呈萎缩状, 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有加剧的趋势, 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为进一步摸清当前沂蒙民间美术发展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 找出逐渐消失的原因, 以蒙山主峰所在县平邑县为例进行了实地详细调查。

平邑县蒙山古文化底蕴深厚, 古代仲子、曾子等先贤出生与此, 二十四孝之一的老莱子就生活在蒙山脚下, 关于蒙山的民间传说内容丰富并广为流传, 为该县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根基。经过调查发现, 该县代表性的美术工艺品只剩下8类10个品种, 仅存有同台庄村粉彩泥塑狗和王八打鼓 (又叫燕子车) 、武台镇南武沟村的过门笺、平邑镇白庄和仲村镇土陶等工艺, 沂蒙鞋垫、香荷包和剪纸相对分布广泛存在。经过多次的调查得知, 同台庄村粉彩泥塑狗和王八打鼓已有几百年历史, 该村只有几户五六十岁的老人从事泥塑狗工艺, 而王八打鼓只有七十多岁的张老头一人能做。一户五十多岁姓梁的大伯告诉我们, 每年春节前两个月开始制作年货, 到集市上买, 作为家庭副业。制作泥塑狗从和泥开始到上色需要十二道工序才能完成, 材料和工具大都是流传下来的土制品, 就连上彩的笔也是用麻绳自制, 他们不敢改动原来的样子, 也改不了, 具体流传了多少年他们也不清楚。老人家还说, 年轻人熟练地掌握泥塑手艺最短也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目前泥塑狗的市场价仅为一元钱一个, 批发只有四角钱一个, 也就是说, 手艺学成后一年的收入最多只有几千元, 远远不如外出打工赚钱多, 来钱快, 现在年轻一代已不愿学习和继承传统工艺了。谈起能否大量生产和出口, 他说以前有过一个日本客人来看过, 因为我们为了大量生产, 追求效益, 作工粗糙, 加之泥塑狗容易粉碎, 他们放弃了。笔者曾到山东省工艺美院民艺研究所, 请教了研究员赵屹, 她给我们做了详细讲解。她说泥塑狗是过春节时农村的儿童玩具, 沂蒙地区广泛存在, 春节制作泥塑狗是传统习俗, 由于用泥制作, 易坏, 市场化运作很困难。

调查中还发现, 民间工艺传人越来越老, 子孙后代又不愿学, 眼看着祖宗留下的东西濒临失传, 甚至已经失传。在全省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沂蒙彩印花布民间艺术家, 现已58岁的张明建老师对沂蒙彩印艺术的担忧道出了沂蒙民间手工艺在传承问题上后继乏人的现状。“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 传承后继乏人,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在临沂市民艺展览中我们见到了从事民间文化艺术展的收集、策划者, 多年从事沂蒙民间艺术收集、研究、整理工作的临沂市艺术创作研究室主任岳伟, 他对沂蒙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扬有着深刻的思考。岳伟以参加历届民间文化艺术展的民间艺术家为例, 分析了当前民间文化艺术的现状。参加近一届展览展出的民间艺术家中, 年龄最大的已88岁, 年龄最小的也已50岁, 这一现象反映出民间手工艺品的继承传人已呈现老龄化, 并且后继乏人。其次, 民间艺术还存在受传统思想制约的问题。据调查, 目前沂蒙民间艺术大都为祖传手艺, 部分民间艺人抱着“传内不传外”的思想, 不想把祖宗传下的独门技艺, 白白传授给家族以外的人, 这也造成了民间艺术传承发扬的困难。传承民间艺术任重道远。

(二) 对当前沂蒙民间文化的现状理性分析

当前, 中国的工业文明已经铺天盖地而来, 经济发展不断深入, 我们不应该轻率地放弃这古老的文明乳汁, 把这宝贵的一切当作垃圾随手丢弃。我们应当把乡土给予我们的一切, 当作祖先在自己血液里留下的基因, 并站在这个基点上, 我们要认识到, 在永远不会中断的人类文化传承的链索中, 自己必须承担起“继承——发展”的环节。所以, 孔德说:“认识你自己, 就是认识历史。”著名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张道一先生曾说过:“当我国社会向工业化迈进, 人们处在现代化的转型期, 而民间艺术一时不能适应, 很容易被视为‘落后’的东西受到冲击, 以致被淘汰。大河奔流, 泥沙俱下, 很多好东西都会被冲走。在这时期, 文化的深层思考往往抵不住现代生活的诱惑, 而处于被动的局面。”在民艺调查中,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尴尬和困惑, 不论在城市的商店里或乡村的集市上, 人们对于一个模子浇塑的廉价塑料制品趋之若骛, 而对于民间匠师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的漠视让人心痛。

张道一老师指出:“西方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如此困惑。当手工业和民间艺术被现代物质文明荡涤一空之后, 面对着高科技的机器产品, 又感到精神恍惚, 好像失去了什么, 产生一种文化‘复归’的念头。因为田园诗般的生活虽然不会再来, 但是那些蕴含着纯真感情的质朴艺术品, 却是暖人心脾的, 永远也不会过时。”现在, 在一些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 有些民间团体正致力于恢复和保存古老的民间工艺品种, 以调节后工业社会的浪潮所引发的人类精神危机, 达到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均衡、协调的发展。以手工加工为主的民间工艺美术领域, 匠人的双手, 具有无限的魔力, 是工业文明中的机器所无法比拟的, 数千年农业社会下的手工劳作, 锻炼了人的大脑和思维, 人类学家认为, 把大量的手工劳作交给各种越来越先进的机器去完成, 未来的人类进化将日趋迟缓, 甚至出现倒退, 我想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事。

当代文化中民间艺术的回归倾向, 不仅仅是出于一种“怀旧”情结的需要, 而且也是对于从“谋求最大利润”的原则出发而出现的工业产品的粗制滥造的一种控诉和反抗。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这是人们纠正工业社会带来的紧张心态和不安定感而采取的一种最廉价的自我解脱。为什么人们在安装了高级防盗门之后, 还要在门上贴一张“门神”?为什么已经使用沼气的厨房里, 还要贴一张“灶马”?并不是人们还相信门神、灶马能取代防盗门和沼气炉的功能, 而是一种文化上的心理平衡, 使人们在相信功能之外, 还有一种情感上的愉悦和满足, 这正是作为文化概念的“人”, 绝不能等同于动物概念的“人”的原因所在。而最近在中国兴起的“民艺回归热”就说明了这一切。

结语

“民间艺术能够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 千百年传承的技艺能够得到开发利用,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对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前景, 民间艺术家们感到无比的欣慰。承载着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浓郁的沂蒙民间文化艺术, 必将迎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M].太白文艺出版社, 2003.

[2]钟茂兰, 范朴.中国民间美术[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3.

【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推荐阅读:

台湾基础教育考察记05-14

矿区特征05-15

现代矿区05-16

铅锌矿区05-23

矿区勘探06-04

矿区建筑06-15

焦作矿区06-16

矿区建设06-26

矿区绿化06-28

矿区土壤06-30

上一篇:班级管理中的人文教育下一篇:混凝土浇筑令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