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令的管理

2024-07-30

混凝土浇筑令的管理(精选4篇)

混凝土浇筑令的管理 篇1

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建筑也在迅速的发展。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安全性以及持久性, 笔者认为一定要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安全和科学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控制其质量和性能, 本文就本着建筑行业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并对其中所呈现出来的弊端提出了相关的策略, 仅供参考。

1 混凝土浇筑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当中所选取的混凝土土量大、工体的条件也相对复杂。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过高、对施工过程中水化热控制的比较严格, 一旦出现任何事故都会严重性的引起混凝土结构温度变形、或者是严重性的出现混凝土裂缝的现象, 这对于施工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 控制和浇筑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这两大因素直接影响到了施工的质量问题, 它一直以来都被作为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在混凝土施工管理过程中, 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施工质量的问题, 降低施工质量的不必要的经费花销, 保障工程的进度, 一定要利用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保障其施工质量, 控制经费。

2 混凝土浇筑技术管理和控制方案

在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时候, 首先要制定一个完美的施工方案。只有一个整体的完善的施工方案, 才能够保障其施工正常的进行, 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同时这也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基础, 在施工方案编制的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大面积的混凝土的特点充分的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问题, 并且要根据工程的编制、大概的情况以及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的要求编制方案。

在进行方案编制的过程中, 还要考虑到质量的要求、质量的防治措施以及施工措施、要充分考虑到技术保障措施等等。通过完善可行性施工方案之后, 在施工的过程中才能够在科学的施工方案指导之下开展相对应的管理工作。不仅如此, 还应该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安全性、规范性、科学性。应该通过相对科学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保障在施工的过程中浇筑过程的管理、技术、要注意的内容和事项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 进一步的提升施工的质量,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的时候, 要把握好配置原材料的质量、要掌握好配置的时间、匀称程度、配料准确, 从而才能够真正的浇筑成真正的混凝土, 保障在整个施工运作环节中, 浇筑成型。

在施工过程中, 针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了换算。发现在实验室当中所确定的配合比, 各级骨料当中没有超逊径颗粒, 呈现出饱和的、面干的状态。但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经常性的会含有超逊径颗粒, 而且发现含水量超过了饱和、面干的状态。所以说应该就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送往实验室进行对比, 从而保障其和实验室所给出的配合比能够尽量吻合, 保障施工的精准度。还要注意的就是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不可能完全和实验室中所给出的配合比一致, 这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 会因为交通运输的变化、材料选择的变化、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

面对以上种种的苛刻条件, 要求混凝土塌落度要随着改变, 从而保障混凝土符合施工的标准, 可以根据混凝土的含水量以及用水量做出适当的调整工作。最后要注意的就是, 混凝土的配合比一定要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以及技术性能。

3 管理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在现代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当中, 尤其要关注的就是浇灌技术的控制和管理, 本小节着重的分析了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特点, 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和方案, 认为如果想要保障其质量, 就应该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措施。

比如说在特别炎热的夏天, 施工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那么就应该采取原材料降温的状态, 减少运输过程当中吸收热量的措施, 要着重注意混凝土内部预埋管道的水冷散热问题。

在浇筑过程中, 要根据混凝土的特性合理的进行分层分段, 在进行分层分段的连接当中要合理的安排, 合理的处理一些工作。

在浇筑之前, 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检验工作, 保障模板的安装能够符合施工的相关要求。不仅如此, 还应该检验混凝土输送泵的工作性质。要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这有利于混凝土的振捣和浇筑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还应该有效的控制好混凝土的泵送过程, 在泵送过程中要注意收集混凝土的信息, 从而了解好混凝土的浇筑情况。在控制泵送的过程时还应该布置相对应的泵送路线, 要控制好相对应的控制过程, 且在浇筑过程中还应该控制好技术的参数, 要严格按照事先相关的规定进行操作, 要采取快插慢拔的方针进行有效地控制, 之所以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主要是为了防治上层振实之后下层的混凝土内气泡能够快速的排除, 然而慢拔是为了防止在拔出的时候, 出现填不满的现象, 在振捣的过程中应该保障插入点准确, 控制好振捣的实践, 避免在振捣的过程中钢筋出现移位的现象, 在进行振捣的时候还必须要根据预先所设置好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管理工作。相对应的质量监控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监督施工过程, 要保障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振捣在混凝土浇筑浇筑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在进行振捣的工程中对工艺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要求其必要要在施工规范下严格的执行振捣工作。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一般所采取的方法都是垂直振捣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的混合物进行搅拌, 就是将振捣棒插入到混凝土的搅拌物品当中, 使之能够保持在一个垂直的状态, 或者说能够和混凝土的表面保持在一个50度的状态当中, 在进行振捣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避免接触到钢筋而造成的钢筋变形的状况, 并且其振捣的顺序应该按照之前规定的顺序进行。这是为了防止振捣出现漏洞的情况, 为了防止出现缝隙、蜂窝、夹渣的缺陷, 以改善对整个建筑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在对混凝土的设备控制的时候, 要着重确保包泵车能够正常的运行和工作, 加强泵送车以及振捣设备的管理工作, 能够减少因为设备因素而造成对浇筑的影响。施工单位也应该配备相对应的备用设备这样有利于及时的替换故障设备, 从而尖山大面积的混凝土的浇筑影响, 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4 混凝土养护

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 采取自然养护方法, 要求在自然条件下, 正常的湿度范围之内, 保持温度为10℃~20℃之间, 要求其不能够超过25℃, 保证能够在12h之内完成浇筑任务, 如果气温高于25℃, 那么时间将缩短在6h之内完成。所以说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 要着重注意温度和湿度, 从而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其质量。

5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构造的过程中, 一定要把握好整个质量, 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构造和规范浇筑技术, 不能够为了赶工期的进度而减少材料的使用, 其施工给企业一定要加强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管理, 从而才能够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才能够完善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才能够完成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

摘要: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建筑技术的提升, 以混凝土结构为代表性的建筑在现代工程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工民建设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以期能够保障建筑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陈近海.浅谈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华章, 2010. (29) .

[2]雷勇.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探究[J].科技资讯, 2010. (23) .

[3]马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问题及防治[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 (02) .

混凝土浇筑令的管理 篇2

1 当前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工业厂房施工管理还处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阶段, 管理工作存在许多的不足。这也使得工业厂房建设质量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建设使用方的使用。针对这样的情况, 加快我国工业厂房施工过程管理的精细化角度成为了工业厂房施工企业的首要工作。针对工业厂房粗放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厂房施工管理重点的分析与研究, 并积极运用现代施工管理方式以达到质量验收规范及满足使用方的需求。

2 现代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的分析

2.1 工业厂房施工重点分析

现代工业厂房采用混凝土结构及钢网结构是厂房设计结构的主要形式。针对不同的结构特点, 其施工技术管理重点也不相同, 目前的烟草行业大多采用框架及钢网架混合结构, 按照施工管理重点进行分类, 两种结构形式的管理都集中在是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过程人员操作管理、施工成本管理等几方面。其中除成本管理外的三个方面管理都对工业厂房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工业厂房施工管理也可以分为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两方面。以此就工业厂房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2 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的精细化

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精细化的实施, 是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成本等各项因素的施工管理, 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低工程综合成本。

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技术管理、施工过程人员操作是影响工业厂房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进行精细化工业厂房施工管理中, 施工企业必须针对上述三点构建现代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因此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效果。在进行施工材料管理时, 要注重对施工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核、注重材料进场的检验, 同时还要注重对施工材料存放过程的管理, 以此保障施工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为保障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进行施工工艺技术控制时, 要以施工质量控制点为基础, 通过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监理人员旁站、巡检提高工艺技术参数的控制。同时还要注重对施工工序审核交接的管理, 保障每一道供需的施工质量都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人员设备操作的管理, 以施工前的强化培训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严格监督与管理为重点, 避免设备操作造成的质量问题、避免设备操作安全事故的发生, 以此降低工业厂房施工故障成本。通过对上述方面的严格管理有效避免传统粗放型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 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效果。

3 工业厂房对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要求

从现代工业规模、建设施工周期、抗震性、施工经济性、以及未来工业发展与工艺变化等多种因素考虑, 现代工业厂房主体结构多采用桩基工程配套混凝土浇筑楼板、墙板以满足厂房使用要求及未来发展或变化的需求。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生产环境更是采用混凝土浇筑楼板、墙体作为主要结构, 同时采用针对性的隔层或夹层以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特殊工艺条件要求。比如:烟草行业联合工房生产车间与生产辅房, 二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 且工作生产环境温湿度要求较高。这样就必须在两层之间上下楼板均为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 同时需要在生产辅房内安装各种空调、除尘、除异味等设备及管道。这样就要求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和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及行业标准, 否则工程隐患以及给厂房使用单位带来的后果不可估量。

4 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质量规范管理

4.1 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不仅仅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保障, 也是施工企业获得合理利润的基本途径。通过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 能够提高施工企业技术和管理能力, 降低工程成本。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出现的技术和质量问题能够正确确定问题的属性, 避免部门间的推诿。同时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人员技能的提高, 降低由于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与事故。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对于施工企业以及施工质量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4.2 完善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 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首先要完善技术管理体系, 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 明确相关职能部门与人员的责任。并通过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使混凝土浇筑工程各项工作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质量要求等工作有效的实施, 有责任可查。同时在进行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 施工企业还应通过奖惩制度与技术管理职责约束, 来促进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以此贯彻执行技术管理体系下的各项技术工作有效实施。通过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保障厂房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3 工业厂房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重点控制要素

首先, 要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进场与环节控制, 进场原材料必须经过质检员及监理工程师的双重检验认证, 并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施工过程中留样、保留和收集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质检报告事必不可少的技术管理工作内容。其次, 在施工过程中还应通过一系列的严格控制保障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施工现场搅拌机必须满足工程用混凝土搅拌量的要求, 且预留备用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应对电力供应、气象等外界因素有充分的可虑。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 使外加剂搅拌均匀。混凝土浇筑过程需分层分段进行时, 要根据结构特点以及钢筋密度决定浇筑高度, 并作好必要的记录, 并随之归档备查。

5 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令的管理 篇3

目前,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变得越来越常见, 如何确保建筑的施工质量, 保证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十分重要。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较为厚实, 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量较大, 施工条件复杂, 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为了保证混凝土不发生开裂的现象, 就应该严格控制水化热,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的控制和管理, 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点。能够有效预防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温度变形。预防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通病, 从而达到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期的目标。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1) 建立相应的操作流程及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 工程项目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就越来越多,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十分重要, 而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及例行管理是保证浇筑质量的重要部分之一。

如果想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就必须建立好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在现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 工程部的管理人员必须24 小时轮流值守, 确保每个浇筑工作的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 应该在每个浇筑点设置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工作人员, 一个负责指挥混凝土的浇筑, 另一个负责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施工过程中, 需要为混凝土罐车的调度配备多人, 以此来保证任何一个下灰点的混凝土能够连续浇筑, 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该采用三班制的方式进行, 保证有足够的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比如采用溜槽和泵送两种方式相结合, 主要是因为溜槽的下灰速度很快, 能够保证混凝土建筑的连续性, 其次, 还应该在混凝土的出口处设置相应的挡板, 从而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是因为采用溜槽的方式进行浇筑时, 部分位置无法到达, 因而利用泵送的方式进行传送。

2) 采用合适的混凝土振捣方式和相应的规范。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 可以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 提高振动的频率增强振幅, 还可以提高骨料间的摩擦力。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进行振捣由于振捣效果较好也会提高水泥砂浆的流动性, 在流动过程中混凝土拌合料内的气泡会发生破裂,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性, 振动的过程中, 分布较为散乱的粗骨料会迅速沉降, 同时由水泥砂浆包裹, 有效地提高了砂浆包裹层的质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施工, 按照GB50204- 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应规范进行振捣, 确保振捣密实, 严禁出现欠振或漏振的现象。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加强振捣工作的施工管理十分重要, 振捣棒在进行浇筑时应该按照相应的顺序振捣, 确保插入点均匀, 移动的时候采用慢移的方式, 防止出现漏振现象。

3) 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测温措施。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的平面形状, 混凝土的厚度和体积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测温点, 并对这些位置进行测绘。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对测温点进行测温的感温原件, 如果发现该原件有老化的状况, 就应进行及时筛选, 按照施工前的测温点布置埋设感温原件, 同时制定相应的测温时间段, 汇总测量温度, 确定混凝土内部的温差数值和温度场, 管理部门及时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制定相应的措施, 保证整个混凝土浇筑工程顺利完成。

4) 编制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管理的原则和规定,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为工程编制可行性的施工方案。编制可行性的施工方案是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的基础。在对该工程的施工方案的编制时, 针对相应的工程实际情况, 充分地考虑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有可能遇见的问题, 根据工程的编制依据、工程概况,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编制完善的方案, 确定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组织管理的方案进行编制的过程中, 应该对施工方法、混凝土输送泵、质量要求以及通病的防范和季节性的施工措施及技术保障等进行分析。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对相应的特殊性的项目进行编制。

不断的完善施工方案, 能够科学指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管理, 保证工程施工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方案, 确定在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和施工管理的方案, 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5) 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原材料的控制。材料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在浇筑管理中, 对原材料的控制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在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方案时, 不同的施工事项, 施工管理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控制一般按照施工材料管理进行, 可是这样的方式依旧存在管理的漏洞,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施工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对原材料的要求,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应该注意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混合和配比等, 从而达到控制项目质量的目的。现阶段,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 必须加强混凝土材料强度的控制和材料质量的检测, 甚至还可以选派现场施工监督人员帮助搅拌站的工作人员进行质量监控, 同时收集相应的材料做好记录, 如果施工出现问题时可以在其中发现问题的原因并进行查漏补缺。在运送商品混凝土时应该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 并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进行快速的检测, 确保混凝土的用料符合相应要求。

6) 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管理和控制。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尤为注重浇筑的管理和控制, 按照浇筑季节的不同, 采用相应的浇筑措施, 以此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比如, 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施工时就应该采用能够降低材料温度的措施, 尽量减少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另一方面, 还应该加强混凝土内部的预埋管道的水温, 确保散热。在浇筑过程中, 按照混凝土的特性, 合理地采用浇筑方式, 如分段分层的浇筑方式, 对连接处做好相应的处理。浇筑混凝土并对浇筑的部分进行检查, 确定模板及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在浇筑过程中, 控制有关的技术参数,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浇筑。

3 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 必须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管理, 分别从技术、设备以及管理方案等方面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控制, 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实际施工中, 不但要加强对以上几点的控制, 还应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和控制, 尽可能将人为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通过对设备操作、技术控制等达到施工管理的目的。

[ID:002591]

参考文献

[1]王莉莎.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与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5 (13) :291-292.

[2]唐习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施工技术[J].硅谷, 2008, 7 (15) :265-266.

[3]陈乃光.关于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J].今日科苑, 2010, 14 (2) :98-99.

[4]赵素娟, 张华丽, 苗东进.建筑结构裂缝及加固疑难问题的处理[J].科技信息, 2012, 29 (30) .

混凝土浇筑令的管理 篇4

1 工程概况

贵港市中心广场高层建筑面积86980m2,工程地下2层,地上20层,建筑总高97.2m。结构形式:1层到3层为大柱距框架结构,4层为梁式转换层,转换层以上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转换层建筑面积约5000m2,以沉降缝分为1号、2号、3号楼。转换层框支梁分别为2600mm×1000mm~2300mm×600mm,板厚180mm,板顶标高+16.2m。梁的受力钢筋为Φ32、Φ28、Φ25不等,箍筋为Φ12、Φ14,板的受力钢筋为双层双向Φ14@150钢筋。转换层梁、板、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该工程利用商品混凝土,采取地泵配合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和浇筑,1号、2号、3号楼梁、板混凝土均为一次浇筑成型。

2 转换层混凝土施工难点

为确保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正常进行,需解决如下的要点难点问题:

(1)转换层混凝土浇筑方量大,施工人员多,施工荷载是转换层施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需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控,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安全进行;

(2)框支梁、框支柱配筋直径大、数量多、非常密集,其浇筑方法是转换层施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需要确保钢筋密集区域的混凝土施工质量;

(3)框支梁截面在1000mm×2600mm~600mm×2300mm之间,转换层混凝土属于空中大体积高标号混凝土,施工中需确保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到位,并需对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监控;

(4)由于转换层梁、板混凝土施工留置施工缝处理相当困难,必须精心组织施工,做好详细的施工计划,以确保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

3 确保转换层梁、板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的要点

3.1 柱、墙混凝土浇筑

柱、墙混凝土分两次进行浇筑施工,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利用已浇筑好的柱、墙混凝土加强转换层模板支架的稳定性;能避免框支梁绑扎好钢筋后梁柱接头处因钢筋密布而导致混凝土无法通畅地通过密集的钢筋网,可较好保证柱及墙体混凝土的质量;能减少转换层梁、板混凝土施工的时间,有利于保证转换层梁、板混凝土施工质量。

3.1.1 柱、墙混凝土第一次浇筑施工

柱、墙混凝土第一次浇筑施工在墙柱钢筋和模板已经验收,梁钢筋未施工前进行。框支梁钢筋全部在转换层收头,框支梁面筋锚固长度需在梁底往下32d,所以在第一次浇筑墙、柱混凝土时需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标高,该部位标高控制在框支梁锚固钢筋位置下20cm~30cm处,在墙、柱模板相应标高处留检查口,避免混凝土浇筑超高影响框支梁钢筋的施工,该部分混凝土采用塔吊运输浇筑。

3.1.2 柱、墙混凝土第二次浇筑施工

柱、墙混凝土第二次浇筑施工在梁板钢筋和模板支撑系统验收合格后,与梁、板混凝土施工同时进行。梁柱接头处钢筋密度大,要求钢筋绑扎时底筋分布均匀并留有专门的振动棒插入点,二排钢筋对齐,一排钢筋放好,留有足够空间给混凝土流入灌满到梁柱接头处,同时要求在该部位用同标号的细骨料混凝土进行浇筑,该部分混凝土采用塔吊运输浇筑。在转换层如何全部处理好这些部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一个重点,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安排专人进行质量控制。

3.2 转换层梁、板混凝土浇筑

3.2.1 施工准备

(1)该工程利用商品混凝土,采取地泵配合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和浇筑。

(2)要求将商品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由于配合比不当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

(3)计算好该混凝土浇筑量,按经验估算出需要的机械和混凝土车的用量以及混凝土的供给速度,与公司签订好供货协议,保证商品混凝土的正常供应。

(4)估算出该次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安排好满足生产需求的劳动力,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充分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并专项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才能上岗作业。

(5)梁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板上的木屑清理干净,并搭好跑道,上铺铁脚手板,供操作人员来往,不得将板上下铁压在一起,操作人员应避免在绑好的钢筋上踩踏。

(6)现场安排一名专业工长,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前负责现场机械、器具的调试等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后负责清理现场并安排下道工序的衔接施工,确保工程整体施工的均衡流水作业。每次组织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2.2 梁、板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同时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法”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严格控制在500mm内,使层与层之间的混凝土在初凝前闭合连接。即以“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法来配合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泌水处理,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不超出初凝时间结合。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先浇筑梁,浇筑到板底位置时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向前进行。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与平板振动器相结合进行振捣。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采取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的方法。

(1)混凝土浇筑时,在混凝土出料处,配置4台振动器,先分别在混凝土斜面上下两端同时振捣,使混凝土熟料自然流淌,然后再全面振捣。

(2)在每个浇筑段前、中、后布置三道插入式振动器。

(3)第一道布置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中间;第三道布置在混凝土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和插入深度,特别是在斜面底部和边角处要加强振捣,防止漏振。

为控制楼板混凝土厚度及混凝土面的平整度,应在浇筑混凝土前用红油漆在柱筋上打好标高点。浇筑混凝土时,拉线控制混凝土面标高,面层混凝土先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振捣时分层浇筑,振动棒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10s~30s为宜。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高,水泥浆多,在浇筑后2h左右,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平板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在初凝后终凝前,用木板反复槎平压实,赶去表面泌水,提高密实度,以控制混凝土表面的龟裂。

如遇特殊情况须留施工缝时,应按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7.4.5条进行留置,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而且要保证板的上下铁间距。施工缝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在浇筑前应清除施工缝处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用相同标号的砂浆进行接缝处理。

3.2.3 转换层梁、板混凝土施工时对其模板支撑系统的观测

(1)混凝土作业时,指定专人指挥、监护模板支撑系统,如出现可疑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将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待险情排除后,方可作业。

(2)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视。

3.2.4 派专人维护钢筋,确保钢筋保护层的正确

3.2.5 试块的取样

浇筑混凝土前做好试块的取样计划,浇筑时,每班都认真填写施工记录,试块按取样计划要求进行,并送实验室进行标准养护和现场同条件养护,达到龄期后各相关单位人员进行见证实验。

3.3 混凝土的养护

对已浇好的梁板混凝土初凝后12h内应及时进行浇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处于润湿状态。连续浇水保湿养护7d,养护天数不少于14d。柱及墙的混凝土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者用麻袋捆绑方法,洒水次数应以塑料薄膜或者麻袋湿润为宜,养护期不小于14d;梁板混凝土采用浇水养护法进行养护,覆盖麻袋,指派专人定期浇水,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3.4 混凝土的温差控制

转换层框支梁大部分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必须监测大体积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的内部温度,以便将混凝土表面与中心温度严格控制在25℃的温差范围以内,控制内外温差,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

该工程混凝土的内部测温采取直接测温法,选择截面尺寸较大的3条框支梁作为测温观测梁,每条梁布置3个测温点,每个测温部位竖向布置3个测温点。在混凝土中预埋直径48mm钢管,每个测温点埋设上、中、下三根底部封闭钢管,测温钢管埋设在梁中央。埋设深度为混凝土浇筑面以下30cm、1/2梁高度处以及距混凝土底部30cm高度处。埋设后的钢管应高出混凝土浇筑面10cm,上口用木塞塞住,以免在混凝土浇筑时钢管内被灌满混凝土。测温时先在钢管内灌满水,待10min以后再将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温。分别测量上、中、下三点的温度,测温的读数必须准确无误,真实有效地反映混凝土水化热和强度的增长过程。由于表面温度的数值不易准确测量,可以取上、下点与中心点的差值近似地反映表面与中心点的温度差。

混凝土浇筑完毕8h后开始测温,第一至第三天(混凝土温度上升期),每4h一次;第四天后(混凝土温度下降期),每8h一次;每次测温均应测出环境温度和各测温点温度并计算出温差,若情况有异应加强观测。该工程实测温差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4 结语

该工程转换层模板拆除后,混凝土构件没有出现裂缝,混凝土振捣密实,无蜂窝、麻面,观感质量良好,可为类似工程结构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矿区基础艺术教育考察下一篇:处理技术规范